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及其选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奇迹式的迅速增长,但中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却愈加严重。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中国政府设计和实施了多种类型的环境政策工具来解决环境问题,试图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建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但问题是,中国政府设计和实施的各类环境政策工具在环境治理中的效果到底如何?又会有什么因素影响各类环境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面对各类环境政策工具的实际实施情况,中国政府应该如何从当前中国现有的环境政策工具箱中优化选择出有效的环境政策工具来治理环境?
     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制度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做出分析和探讨,并得出如下的结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政府设计了各种类型的环境政策工具,这些环境政策工具主要可分为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和公众参与型环境政策工具三大类。虽然中国政府实施了上述各类环境政策工具,但这些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并没有完全达到其预期的政策目标。其中影响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1)自身政策设计上的缺陷。(2)环境管理体制的约束。(3)政府治理目标多元化的约束。(4)政府环境管理能力的约束;影响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1)自身设计上的缺陷。(2)市场机制的不成熟。(3)环境管理体制的约束。(4)缺乏基本的法律保障。(5)技术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影响公众参与型环境政策工具的主要因素有:(1)公众环保意识较低。(2)政府主导型环境管理体制的弊端;(3)公众参与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4)社会团体的力量比较薄弱:(5)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较大。任何环境政策工具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任何环境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因此,当前我国政府对环境政策工具的进行优化选择时,就要把影响环境政策工具有效实施的工具变量、目标变量和环境变量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在这样的考虑下选择出的各类环境政策工具,才有可能获得有效的实施结果。
     本论文一共七章: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就本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思路和分析框架等主题作了阐释。
     第二章为政策工具的理论阐释。主要对政策工具的类型、政策工具的研究路径、政策工具选择的模型等内容作了理论上的介绍。
     第三章为环境治理和环境政策工具。这一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所呈现出来的环境问题;第二节则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针对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所开展的环境治理实践活动;第三节主要讲述了当前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工具的类型和工具的变迁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为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这一章的基本逻辑为:理论依据——历史演进——实施效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探讨。首先,本章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与关停闭转手段等具体的命令控制工具工具的历史演进情况分别作了阐述:其次,本章对命令控制工具中的各种具体工具的实施效果作了分析;第三,本章从总体上对影响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因素作了分析和探讨。
     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为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和公众参与型环境政策工具。这两章的基本思路和第四章的基本逻辑是一样的。其中,第五章就经济激励手段中的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历史演进、实施效果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第六章就公众参与制度的历史演进、公众参与工具中的居民和环保NGO二大主体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效果以及公众参与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
     第七章为中国环境政策政策的优化选择。本章第一节对政府环境政策工具优化选择的方法作了阐述:第二节对各类环境政策工具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等特性作了介绍:第三节就我国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机制作了分析和探讨。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re'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erious problems about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To be aimed at the current deteriorated situation with each passing day, the government has designed different kind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to harness the environmen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It tried to restrain tendency of our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and improve our quality of environment by implementing the tools. However, how's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carrying out different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al tools designed by the government? What kind of factors affec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lementation? Under the existing restrictions, how can the government realize the optimized choice of implementing different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Surrounding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article will be analyzed through the way of cases ,the way of comparison and so on.From analyzing,we giv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n this paper: Since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designed three types of envromental tools.These tools is:(l) command-and-control types of enviromental policiy tools.(2)economic incentive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3)public participation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These tools has some bad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and good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in the periods of policy inplementation. The factos effecting the command-and control tools is (1)the limits of policy designs; (2)the system of envirment management; (3)the diversified aim of the government governance, (4)th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govermnment.The factors effecting the economic incentive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is (1) the limits of policy designs,(2)the faultiness of maket system,(3)the system of envirmentl management,(4)the lack of law protectiom,(5) the limits of techniques.The factors effecting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is that (l)the lack of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idea,(2)the system of envirment management,(3)the lack of law protectiom,(4)the weakness of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power,(5)the high costs getting the information. Any types of enviromental policy tools have advantages and weakness, and if any types of enviromental policy tools want to get good effevemeness in policiy implementation, these tools must satisfy some conditions t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of enviromental tools; the aims of enviromental policy and the external enviroment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So i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ants to get the good effect of envromental policy tools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it must consides those conditions. When enviromental polciy tools can satisfy those conditons ,the choice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an optimal choice.
     This article will be analyzed through seven departments.As for the introduction part, we mainly elaborate the article from research problems,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methods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so on.
     Chapter two is the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of policy tools. It mainly made a theoretical conclusion aimed to the types of policy tool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licy tools and policy effects, and the policy tools models we chose.
     Chaptert three is environmental governace and enviromental policy tools,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se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our transition period,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second section expounds what kind of responds the government made according to the increasingly deteriora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third section mainly explains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including types instruction and tools transition.
     Chapter four is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under command control. The basic thought of this chapter is: the discussion from history evolution to implementation effects to the reasons. Around this mind, this chapter makes analysis the types of specific command control tools involving evaluation systems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total quantity control and the sewage permit system, implementation within a prescribed limit of time, and closing and transition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specific tools, this chapter on the overall makes discussion about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and-control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Chapter five is economic incentive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and Chapter six is public participation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these two chapters is the same as Chapter four. Among them, Chapter five makes discussion on sewage charging system within the economic incentive methods and sewage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Chapter six makes a discussion among three main bodies: public participation citize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GO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ety. The last sections of these two chapters make analysis on effectiveness factors between the economic incentive method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 on the overall view.
     Chapter seven is the optimized choice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china. The first section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choices made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second section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advantages and the weaknes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The last section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optimized choice modes of enviromental policy tools made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引文
1 国家环保局:《国家环境安全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2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版,第47页。
    3 张晓:《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底3期,第88-99页。
    4 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
    5 张晓:《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底3期,第88-99页。
    6 邹首民、王金南、洪亚雄主编:《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7 参见国家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89-2008)。
    8 Esty D C.Srebotnjak T.Kim C H,et al.Pilot 2006 Eviromental Perfomance Index:3.http://www.yale.edu/epi/2006EPI_Report_Full.pdf.
    9 董迎、陈伟:《2006年是恶极竞争力评比中国缘何大幅上升》,《中国经济报告》,2006年第3期。
    10 夏光:《环境政策创新——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24页。
    11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192页。
    12 在本文中,政策工具和政策手段的概念是同一内涵的概念,并没有细致的区分。
    13[美]保罗·R.伯特尼,[美]罗伯特.N.史蒂文斯:《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第2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14 张成福:《论政府治理工具及其选择》,转载于http://paupc.bokee.com/3633207.html。
    15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73页。
    16 严强:《公共政策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2-93页。
    17[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18 Howlett,Michael.1991.Policy Instruments,Policy Styles,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National Approaches to Theories of Instruraent Choice.Policy Studies Journal 19(1):1-21.
    19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20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21 Jay M.Shafritz,(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Colorrado:Westview Press,1998,pp.997-998.
    22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1页。
    23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2003年版,第170页。
    24 转引自盖伊·彼得斯、弗兰斯·冯尼斯潘:《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顾建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
    25 See,B.Guy Peters and Frans K.M.van Nispen(eds.),Public Policy Instruments.Northampt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Inc.,1998,p.14.
    26 李允杰、丘昌泰:《政策执行与评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103页。
    27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582页。
    28 张璋:《理性与制度——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1页。
    29 E.Ostrom,A Method of Instutional Analysis,in F.X.Kaufuman,G.Majone and E.Ostrom(eds.)Guidance,Control,and Evaluation in public Sector,Berlin:Walter de Gruijter,pp.459-475.
    30 B·盖伊·彼得斯,弗兰斯·K.·M·冯尼斯潘: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31 张璋:《理性与制度——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第21页。
    32 顾建光:《公共政策工具视角论述》,《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1期。
    33 严强:《公共政策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版,第93页。
    34 Douglas North,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3.
    35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3页。
    36 刘伟:《中国水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37[美]R.科斯、A.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分析制度制度学家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1页。
    38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39 宋国君:《环境公共政策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40 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41[美]小威廉·T·格姆雷,[美]斯蒂芬·J·巴拉:《官僚机构与民主:责任与绩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42 夏光:《环境政策创新——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43[美]保罗·R.伯特尼,[美]罗伯特·N.史蒂文斯主编:《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页。
    44 宋国君等著:《环境政策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l页。
    45 沈满红,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6 李康,环境政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52页。
    47 宫本宪一:《环境经济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62页。
    48 夏光:《环境政策创新——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56页。
    49 李允杰、丘昌泰《政策执行与评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页。
    50[美]保罗·R.伯特尼,[美]罗伯特.N.史蒂文斯:《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第2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51 David Braybook and Charles E.Lindblom.A Strategy of Decision:Policy Evaluation as a Social process,Glencoe Ⅲ.:The Freepress of Glencoe,1963.
    52 姜国兵:《对公共政策工具五大主题的理论反思》,《理论探讨》,2008年第6期。
    53 杨华:《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7-10页。
    54 殷军社:《浅析我国环境治理制度供给》,《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第10期。
    55 李挚萍《我国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总体评价和未来走向》,《现代法学》,1998年第1期。
    56 如已经有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如下著作:郑少华的《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周杰、张梓太的《WTO体系下贸易与环境的法律协调》;张璐的《环境产业的法律调整》;王彬辉的《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李爱年的《环境法的伦理审视》,桑东莉的《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之变革》等等。
    57 参见董宛书,黄裕侃:《环境经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58 董宛书:《环境经济学的三大理论支柱》,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59 王金南,逯元堂,曹东:《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最新进展与展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底5期。
    60 穆贤清,黄祖,张小蒂:《国外环境经济理论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61 塞尔·J:《技术、生产、消费与环境》,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年,第2期。
    62 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63 吕涛:《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64 肖建华,彭芬兰:《试论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5 许秀真,颜双波:《环境污染中政府作用的思考》,《南方论丛》,2006年第4期。
    66 韦连喜:《我国环境管理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河南城建高专学报》,1997年第3期。
    67 张世秋:《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变革之道:从部门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
    68欧阳恩钱:《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多中心环境治理》,《桂海论丛》,2005年第3期。
    69陈书全,邓一峰,王岩:《基于制度分析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70 参见吴荻、武春友:《建国以来中国环境政策的演进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覃展浩:《我国环境政策回顾、现状与展望探析》,《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71 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
    72 张世秋:《环境政策边缘化现实与改革方向辨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3期。
    73 张晓:《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74 唐钧,谢一帆:《我国环境政策的困境分析与转型预测》,《探索》,2007年第2期。
    75 林梅:《环境政策实施机制研究:一个制度分析的框架》,《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76 侯伟丽:《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207页。
    77 成金华,吴巧生:《中国环境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评论》,2005年第3期。
    78 参见沈满红:《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79 刘颖宇:《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应用绩效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07年博士毕业论文。
    80 潘岳:《七项环境经济政策当先行》,《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37期。
    81 马小明,赵月炜:《环境管制政策的局限性与变革——自愿性环境政策的兴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6期。
    82 宋英杰:《环境规制、行政控制还是市场调节》,《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 Evert Vedung,Policy Instruments:Typologies and Theoris,in Marie-Lousise Bemelmans-Videc,Ray C.Rist and Evert Vedung(eds.) Carrots,Sticks and Sermons:Policy Instruments and Their Evalution,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pp.21-58.
    2 参见Eugene Bardach,The Implementation Game(Cambridge:MIT Press,1997):Richard F.Elmore,"Organizational Models of Social Program Implementation",Public Polciy 26,2(1978):185-228.
    3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4-169页。
    4[美]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5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 -149页。
    6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7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2页。
    8 B·盖伊·彼得斯,弗兰斯·K·M·冯尼斯藩:《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9 参见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174页。
    10 转引自姜国兵:《对公共政策工具五大主题的理论反思》,《理论探讨》,2008年第6期。
    11 Lester M.Salamon,New Governace and the Tools of Public Action:An Instroduction in Lester M.Salamon(ed):The Tools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2 黄伟:《试论政策工具研究的发展阶段及主题领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25-30。
    13 参见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74-283页。
    14 参见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15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76-278页。
    16 Christopher Hood,The Tools of Government,Chatham:Chatham House,1996.p.9.
    17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79页。
    18 参见彭俊:《论政策工具的选择——结合艾滋病防治政策分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 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2 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324页。
    3 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4 毛寿龙:迈向绿色的市场经济——对经济体制与环境保护的初步分析,载《公共论丛·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9-171页。
    5 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29页。
    6 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7 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8 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29页。
    9 《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催生数“癌症村”》,转引自网站:http://blog.163.com/longwater2007@126/blog/static/93596263200901794642602/
    10 宋国君等著:《环境政策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11 陈汉光:《环境法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3-46页。
    12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9页。
    13 参见孙佑海:《我国法制建设30年:环境立法的回顾和基本经验》,载邹东涛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1:中国改革开发30年(1978~2008)》,2008年版,第722-727页。
    14 《我国环境保护环保政策法规仍存在四大“软肋”》,2006年12月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2/13/content_5478736.htm.
    15 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7年第2期。
    16 199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N].人民日报,2006-06-06(14).
    1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人民日报》,2006年6月6日,第14版。
    19 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1 199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人民日报》,2006年6月6日,第14版。
    2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人民日报》,2006年6月6日,第14版。
    24 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N].人民日报,2006-06-06(14).
    26 邹首民、王金南、洪亚雄:《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27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N].人民日报,2006-06-06(14).
    29 夏光:《环境政策创新——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
    30 彭海珍:《中国环境政策体系改革的思路探讨》,《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
    31 聂国卿:《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经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1页。
    32 OECD:《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33 世界银行环境局.K 哈密尔顿等著:《里约后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22-31页。
    34 基本建设项目是指利用基本建设资金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程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是指利用更新改造资金进行挖潜、革新、改造的工程项目:区域开发项目是指在特定空间区域进行资源开发的建设项目,如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的开发建设项目等。
    35 沈红艳、任洪强:《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36 王金南:《排污收费理论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7-179页。
    37 李挚萍:《经济法的生态化》,法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38 宋国君:《环境政策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39 邱本、崔建远:《论私法制度与社会发展》,《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40 张恒山,《论法以义务为重心——评“权利本为说”》,《中国法学》,1990年第5期。
    41 潘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理论前沿》,2004年第6期。
    1 Hardin,G.1968.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 162:1,244.
    2[日]岩佐茂著,韩立新等译:《环境的思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3 沈满洪:《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4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5 宋国君:《环境政策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6 转引自韩广,杨兴,陈维春等:《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7 参见国家环保局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总结(1986-1998)》,1999年。
    8 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管制与民主之互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9 参见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213页。
    10 罗宏、柴发合、周琳:《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环境与开发》,2000年第4期。
    11 《环保总局向电站出示红牌,三峡公司称工程没违法》,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125/07131319049.shtml.
    12 蒋亚娟编著:《环境法学案例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13 张勇、杨凯、王云等:《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载《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第4期。
    14 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对定的海洋倾倒许可证(第55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第57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的在城市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批准文件(第19条),《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的决定放射性核素排放量的文件(第41条)等。
    15 韩德培、陈汉光:《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16 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管制与民主之互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81-82页。
    17 宋国君:《环境政策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18 夏勇等:《六省市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环境保护》,2005年,第6期:57-62.
    19 夏光等:《六省市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环境保护》,2005年,第6期。
    20 张魁兴:《“限改令”缘何成了“护身符”》,《中国工商时报》,2007年7月2日。
    21 周寅杰:《淮河水污染依旧》,《人民日报》,2001年5月23日。
    22 T.B.Smith,"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ess",Policy Science,Vol,4.No.2(1973),pp203-205.
    23 丁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4 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机理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25 《11个省区9成工业园环境违法 地方政府被指媚商》,《北京晨报》,2007年8月3日。
    26 李瑞昌:《理顺我国环境治理的府际关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27 王信贤:镶嵌或自主性?中国大陆环保组织的发展:官僚竞争的观点,《地方政府创新与公民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浙江大学,2007年5月29-30日,第114-135页。
    28 李瑞昌:《理顺我国环境治理的府际关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29 Ma,Xiaoying & Leonard Ortolano,2000,Enviromental Regulation in China:Institution,Enforcement and Compliance,Lanham,Maryland and Oxford,England,Rowman and Littlefield.
    30 吴健:《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管理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31 James Bishop Jr.,Epitaph for A Desert Anarchist,the Life and Legacy of Edward Abbey,New York:Maxwell Maccillan,1994,p.20.
    32 《实现“十一五”环境目标政策机制》课题组编著:《中国污染减排:战略与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250-252页。
    33 World Bank,2001,China:Air,Land and Water:Enviromental Priorities for a New Millennium,World Bank.
    34 《实现“十一五”环境目标政策机制》课题组编著:《中国污染减排:战略与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250-252页。
    35 莫勇波:《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页。
    36 《实现“十一五”环境目标政策机制》课题组编著:《中国污染减排:战略与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251页。
    37 杨展里,葛勇德:《以南通为例分析中国地方环境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第19卷,增刊。
    1 王金南:《排污收费理论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2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3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第148页。
    4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第149页。
    5 余江、王萍,蔡俊雄:《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特点及若干问题探析》,《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第9期。
    6 杨华:《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197页。
    7 杨华:《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8 《中国青年报》,2004年9月3日。
    9 《京沪两地环境交易所同时挂牌》,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view/ViewNews.aspx?k=20080814153454408,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2月1日。
    10 吴健:《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管制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页。
    11 沈满红等:《绿色制度创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211页。
    12 沈满红:《水权交易制度研究:中国的案例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02页。
    13 刘建辉:《排污权交易长三角区域试点 排污指标可买卖》,载《经济》,http://finace.sina/com.cn,2004年9月17日。
    14 吴健:《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控制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15 刘颖宇:《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应用绩效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毕业论文,2007年,第98页。
    16 黄智潘:《浅析实施经济政策减排二氧化硫的瓶颈问题和解决途径》,中国环境管理,2006年第9期。
    17 伍世安:改革和完善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探讨,财贸经济,2007年,第8期。
    18 曾贤刚:《试论转轨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科学动态》,2001年第1期。
    19 金太军:《公共政策执行梗阻与消解》,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20 李挚萍:《经济法的生态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21 潘岳:《七项环境经济政策当先行》,《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37期。
    1 Adam N.Bram,"Public Participation Provisions Need Not Contribute to Enviromental Injustice",5 Temple Political & Civil Rights Law Review 145,Spring,1996,脚注26.
    2 世界银行技术文件(第139号):《环境评价资料汇编》,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年版。
    3 Edwards M.The irrelevanc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in Third World Quarterly.1984,June.
    4 Cahn,Passeff,Chambers Robert.Challenging the professions:Frontiers for Rural Development.Intermediate Technology Publications.1993.
    5 Swell,Coppock,Chambers Robert.Participatory Rural Development:analysis of experience.World Evelopment.1994,22(9).
    6 Friedmann J.Empowerment:The Polities of Alternative Development,MA.Blackwell, Cambridge.1992.
    7 赵惊涛:《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载《2004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8 韩广等:《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32页。
    9 王华等:《环境信息公开理念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10 宋海水:《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研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论文,2004年,第19页。
    11 Berlin,Getal.1994.Civil Societyand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A CDIE Evaluation Design Paper,USAID,Center for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Evaluation,February,p1.
    12 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13[日]宫本宪一:《环境经济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0页。
    14 这里的公共环境保护意识特指居民对私环境之外的社会公共场合的保护意识。居民作为理性人,通常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私益,因此,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私环境范围内大都还是比较有意识的。但私环境之外的公共场合的环境问题,居民个体在没有成为受害者之前并不会主动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15 转引自张玉林:《中国农村环境恶化与冲突加剧的动力机制》,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5/40414.html
    16 2008年8月11日于湖南Z市C县X村的调查。
    17 2008年8月11日于湖南Z市C县X村村民刘某的访谈。
    18 2001—2003年的数据参见《中国环境报》2005年1月17日的相关报道。2004—2005年的数据引自陆新元:《改革创新破解难题 环境执法工作必须适应历时性转变》,《中国环境报》,2006年7月10日。
    19 阎世辉:《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载汝信等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0 田维民、李振华:《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础条件》,《甘肃农业》,2006年第6期。
    21 陶传进:《中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行动的价值基础》,《学海》,2005年第2期。
    22 陈廷辉:《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第4期。
    23 Peter Ho.Greening Without Conflict? Environmentalism,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J].Development and Change,2001,32(5):33-34.
    24 刘江、江涛:《中国民间组织逾两千》,《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1月16日。
    25 《婴儿期的中国环保NGO》,载《南方周末》,2002年1月18日。
    26 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环境保护》,2006年第10期。
    27 http://www.tibctinfor.com.cn/news/2003-12-9/N112003129131219.htm.
    28 于楚众:《王灿发:为环境污染受害者代言》,《外滩画报》,2007年12月3日。http://news.qq.com/a/20071203/001017.htm
    29 侯文蕙:《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环境保护仁义和环境保护主义运动》,《自然之友通讯》,2001年第2期。
    30 林家彬:《环境NGO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日本环境NGO的案例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2期。
    31 刘志坚:《环境非政府组织研究》,兰州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论文,2007年,第34页。
    32 转引自李东兴、田先红:《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33 相关数据来自“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编制单位——“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网站”:http://www.tt65.net/?action-viewnews-itemid-2577,浏览日期:2008年1月13日。
    34 王芳:《环境社会学—行动者、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84页。
    35 洪大用:《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36 洪大用:《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2007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3页。
    37 王芳:《环境社会学——行动者、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38 舒冰:《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内蒙古环境保护》,2004年第6期。
    39 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管制与民主之互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页。
    40 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页。
    1 王全宏,李燕凌:《公共政策行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2[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25-226页。
    3 转引自薛小荣.解决环境问题的政府政策与经济手段[J].理论导刊,2002(11):15-17.
    4 参见沈满红、何灵巧:《环境经济手段的比较分析》,《浙江学刊》,2001年第6期。
    5 参见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73-282页。
    6 唐钧、谢一帆:《我国环境政策的困境分析与转型预测》,《探索》,2007年第2期。
    7 查恩俊:《经济放缓动摇中国环保决心》,《环球日报》,2008年11月20日,第6版。
    8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4页。
    9 转引自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1]皮尔思.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2]欧洲环境局.环境税的实施和效果[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美]保罗·R.伯特尼,[美]罗伯特.N.史蒂文斯.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第2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托马斯.思德纳著.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美]小威廉·T·格姆雷,[美]斯蒂芬·J·巴拉.官僚机构与民主:责任与绩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加拿大]布鲁斯·米切尔.资源与环境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美]B.盖伊·彼得斯,弗兰斯·K·M·冯尼斯潘.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8]工具的评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加拿大]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0][德]弗里德希·亨特布尔格,弗莱德·路克斯等.生态经济政策:在生态专制和环境灾难之间[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1][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十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2][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4][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6][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7][美]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8][美]丹尼斯·麦多斯等.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9]罗杰·珀曼等.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0]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2]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3][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24][日]宫本宪一.环境经济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5][日]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7]白永秀.中国经济改革30年/资源环境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税的实施战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治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0]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1]杨华.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2]王彬辉.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3]鄢斌.社会变迁中的环境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4]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35]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6]国家环境保护局编.中国的排污收费回顾篇(1991-1995)(上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37]崔卫国、范红延译:泰坦伯格.排污权交易:污染控制政策的改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2.
    [38]宋国君.排污权交易[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4.
    [39]张安华.排污交易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以中国电力工业SO2排污权交易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0]国家环保总局.排污收费制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1]罗勇、曾晓非.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2]沈满洪.环境经济手段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3]沈满红等.绿色制度创新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4]沈满红.水权交易制度研究——中国的案例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 社,2006.
    [45]韩广,杨兴,陈维春等.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46]贾丽虹.外部性理论研究——中国环境规制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7]上海社科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48]王金南等.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中国的可行性[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
    [49]王金南、杨金山.环境经济刺激手段的应用与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50]王金南,葛察忠等.环境税政策及其实施战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1]陆新元.排污收费制度(试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王金南.排污收费理论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52]曾文慧.越界水污染规制——对中国跨行政区流域污染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3]邓海峰。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语境下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4]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55]金太军.公共政策执行梗阻与消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6]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流失[J].社会学研究,2007(3):39-55.
    [57]戴星翼、何惠琴.社区发育与社会生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58]刘能.等级制和社会网络视野下的乡镇行政:北镇的个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9]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60]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1]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管制与民主之互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62]夏光.环境政策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63]吴继霞.当代环境管理的理念建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4]李亚南.环境污染控制与实践[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65]杨华.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66]颜士鹏.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与环境法的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7]张玉林.现代环境保护理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68]曾鸣.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69]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三卷)[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0]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71]邹首民、王金南、洪亚雄.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72]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3]宋国君.排污权交易[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4]宋国君.环境政策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5]聂国卿.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6]蓝虹.环境产权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7]姜学民、周升起.均衡与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8]黄贤金、王腊春、高超、史运良.太湖水资源水环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9]丁和根.中国传媒制度绩效研究[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80]王芳.环境社会学——行动者、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问题[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1]江莹.互动与整合——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82]陈振明.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3]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4]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5]莫勇波.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6]唐铁汉.中国公共管理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87]朱春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88]严强.公共政策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9]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0]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91]冯肃伟、戴星翼.新农村环境建设[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2]戴星翼.胥传阳.城市环境管理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3]汪永晨.中国绿色行动[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94]罗勇,曾晓菲.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编.中国环境污染控制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96]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编撰.香港的公共服务[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97]朱健刚.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8]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治研究中心.中国
    [99]公共政策分析2005年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0]林红等.中国酸雨控制战略: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示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01]席涛.美国管制:从命令-控制到成本-收益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3]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04]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5]殷京生.绿色城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06]吴健.排污权交易的环境政策效应研究——以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为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7]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没有现成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8]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109]赵细康.引导绿色创新——技术创新导向的环境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0]林关征.水资源的管制放松与水权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11]张璋.理性与制度——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112]周厚丰.环境保护的博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113]《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114]王正丰.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15]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机理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116]张萍.长潭株城市群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17]李华芳.重要的不是绿色GDP,凤凰周刊[J].2006(16).
    [118 沈坤荣,付文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J].经济研究,2006(6):16-26.
    [119]杜宽旗.对区域环境污染管理政策工具选择的理论再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5).
    [120]周晓红.国家、市场与社会: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维动因[J].社会学研究,2008(1):143-162.
    [121]苏小燕.环境政策经济手段与规制手段的比较分析——乡镇工业企业环境政策运行绩效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3(12).
    [122]孟慧君,滕有正,刘钟龄:环境政策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12-17.
    [123]周纯,吴仁海:环境政策手段的比较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3):219-222
    [124]林梅.环境政策实施机制研究——一个制度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3(1):104-112
    [125]吴晓青,洪尚群,蔡守秋,夏峰,吴学灿,董海京,贺杉.环境政策工具组合的原理、方法和技术[J].重庆环境科学:2003(12):92-94
    [126]夏峰,吴晓青,洪尚群,蔡守秋,董海京,邓晴:环境政策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J].环境导报,2003(24):11-13.
    [127]陆大顺.我国环境政策分析与建议[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1):30-32.
    [128]宋健敏.环境政策决定过程中的公共选择[J].财经研究,2003(8):23-28.
    [129]高正文,洪尚群,邓晴,夏峰,蔡守秋.环境政策综合调控机制及理论[J].云南环境科学,2003(3):2-4.
    [130]简新华,彭善枝.中国环境政策矩阵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6):32-37.
    [131]彭海珍,任荣明.环境政策工具与企业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3(7):77-84.
    [132]徐现祥、王贤彬、舒元.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9):18-31.
    [133]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1-15.
    [134]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J].社会学研究,2007(2):1-23.
    [135]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6):33-40.
    [136]张玉林,2007,财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以浙江省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J].探索与争鸣,2006(5).
    [137]王维洛.从“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变化看科学如何沦为政治的婢女[J].当代中国研究,2002(4).
    [138]田维民、李振华著.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础条件[J].甘肃农业,2006(6):113;
    [139]侯文蕙.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环境保护仁义和环境保护主义运动[J].自然之友通讯,2001(2).
    [140]林家彬.环境NGO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日本环境NGO的案例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2).
    [141]陶传进.中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行动的价值基础[J].学海,2005,(2):44-47;
    [142]国家环保总局编.面向21世纪的环境保护政策与重大环境管理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143]陈文娴.我国环保NGO发展不充分的原因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55-60;
    [144]胡兵.探索民间组织最佳的生存环境——政党组织对民间组织的影响[J].学会,2007,(9):9-18;
    [145]孙佑海.“草根组织”的绿色梦想[J].检查风云,2007,5:12-13;
    [146]朱晓明.中国民间组织生存发展的法律环境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3):204-211.
    [147]桂林.论生态NGO在环境公益活动中的作用[J].许昌学院学报,2007,26(1):142-144.
    [148]陈廷辉.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4):137-140;
    [149]童星、薛亚利等.社会转型期有关NGO若干问题的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04(13):69-72;
    [150]邓敏玲.浅谈转型期的中国政府与NGO关系[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4):53-58;
    [151]林丽英.当前我国环NGO的发展环境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04(4):9-11;
    [152]王君安.环境NGO对公众参与的促进行为[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2-25;
    [153]周宇.民间环保期待大的作为[J].绿色中国,2007(11):18-19;
    [154]王名等.NGO在环保领域内的发展及作用[J].环境保护,2003(5):35-38.
    [155]潘岳.中国将在环保事业中发挥NGO的作用[J].经济要闻,2003(24).
    [156]肖晓春、段丽.论民间环保组织的环境利益冲突协调功能[J].环境保护,2008,(18):61-62.
    [157]林燕德.批判性报道对民主的促进作用——以《南方周末》对“厦门PX事件”的报道为例[J].新闻爱好者,2008(8):17.
    [158]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J].环境保护,2006(5):60-69;
    [159]魏长江.西部环境经济政策中的制度缺陷——当前环保低效率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2(3):113-116.
    [160]万立雪.政府创新与环境保护制度创新[J].环境科学动态,2003(4):5-6.
    [161]欧阳恩钱.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多中心环境治理[J].桂海论丛.2005(3):55-57.
    [162]陈书全,邓一峰,王岩.基于制度分析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6-40.
    [163]王克稳.论我国环境管制制度的革新[J].政治与法律,2003(6):15-21.
    董燕.完善治理模式 推进我国环境法治[J].节能环保,2006,(8):20-22.
    唐钧,谢一帆.我国环境政策的困境分析与转型预测[J].探索,2007(2):69-72.
    [164]邓智明.新公共管理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2(11):6-10.
    [165]孙黎明,赵旭.制度创新——环境管理的新方向[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20-22.
    [166]张世秋.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变革之道——从部门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J].中国口·资源与环境,2005(4):90-94.
    [167]张世秋.环境政策边缘化现实与改革方向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3).
    [168]简新华,彭善枝.中国环境政策矩阵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6):29-34.
    [169]李瑞昌.理顺我国环境治理的府际关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170]沈晓悦.变“环保风暴”为长效机制——环境管理体制要适应历史性转变[J].环境经济,2007(8).
    [171]Laster m.Salamon,& Odus V.Elliot.Tools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manc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72]David W.Pearce,R.Kerry Turner.Econ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ment[M].London:Harvester Wheatsheaf Press,Hempstead,1990.
    [173]Libecap,G.D.Contracting for Property Rights[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74]J.B.Opschoor,A.F.de Savomin Lonman& H.B.Vos.Manging the Envromental:the Role of Economic Instruments[M].Pads:OECD Pubilication,1994.176-208.
    [175]Zucker Lynne.Where Do Institutional Patterns Come From? Organizations as Actors in Social System[A].See:Zucker Lynne.Institutional Patterns and Organization:Culture and Enviromental[M].Cambridge:Ballinger,1998.
    [176]Peter Ho.Greening Without Conflict? Environmentalism,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J].Development and Change,2001,32(5):33-34.
    [177]Backe,G.A Theory of Competition among Pressure Groups for Political Influ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1(98):371-400.
    [178]Aidt,T.S.andDutta,J.Transitional Politics:Emerging Incentive-based Instruments in Enviromental Regulation[J].Journal of Enviro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47):458-479.
    [179]Richard F.Elmore.Organizational Models of Social Program Implementation[J].Public Polciy,1978,26(2):185-228.
    [180]Peter Ho.Greening.Without Conflict? Environmentalism,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J].Development and Change,2001,32(5):33-34.
    [181]Malik A S.Enforcement costs and the choice of policy instruments for contronlling pollution[J] .Economic Inquiry., 1996,30.
    
    [182]Tietenberg,T.H. Enviro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Fifth Edition[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ilshers Inc,2001.
    
    [183] Crocker, T. D, Oates W E. Enviromental economics: a survey[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9,30.
    
    [184]Baumol W, Oates W E. The theory of enviromental polic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England, 1998.
    
    [185] Stavins R N. Transaction costs and tradable permits[J]. Journal of Enviro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5,29.
    
    [186]Tessuo Ono. Optimal Tax Schemes and the Enviromental Externality[J]. Economics Letters, 1996(53):283-2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