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维汉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世界各种语言中,对立不对称的标记现象具有类型学共性特征。它们普遍存在于语言的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个层面。本文在借鉴汉语、英语、俄语等语言中有关标记现象研究的已有成果基础上,把语言描写与成因解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对现代维吾尔语中的部分标记现象做一次尝试性的观察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维汉语标记现象做一次比较深入的对比研究,以期探求造成维汉语标记现象共性和个性特征的认知、语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在维汉双语教学中,实证性地运用、检验标记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预测和解释作用。
     全文共五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标记理论研究的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标记理论的含义及研究对象、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断标准、标记的种类、标记现象产生的原因等,并着重介绍国外标记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国内的研究情况、在维吾尔语以及维汉语对比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是维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部分。在各章节中,首先描写分析了现代维吾尔语名词的数范畴、男女性别、亲属称谓系统中存在的对立不对称的标记现象,与动词有关的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中的标记现象,维吾尔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三种问句、比较句、构词、熟语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对立不对称标记现象。其次,对维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中对应存在的标记现象进行了进一步对比分析,并对产生这些标记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的原因做了尝试性的解释。
     第三部分(即第五章)主要阐述标记理论在维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启示。这一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维汉语“被”字句教学中,检验标记理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预测和解释作用,阐述了标记理论对以维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对双语教师的启示。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研究内容方面,瞄准了维汉对比研究领域的空缺,有一定的补缺作用。标记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但据我们目前已掌握的信息看,在维吾尔语本体研究和维汉语对比研究领域中,涉及标记理论和标记现象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以标记理论为指导,尝试对维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中存在的对立不对称现象做对比研究和成因解释,是对新理论的应用、对新方法的尝试、对新领域的探索,期望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二是实用价值方面,可望对提高以维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运用标记理论进行维汉语对比研究,并把其成果运用到维汉语双语教学,这不同于传统的对比分析研究,不是将对比分析的差异与困难简单地等同起来,而是把学习困难与语言间的差异和标记程度联系起来,从而更加准确地描述民汉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时,可能存在的困难和学习重点,希望对提高维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实效性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There exist many mark phenomena of unsymmetrical opposites in anylanguages of the world, they possess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rk phenomenaconsis in pronunciation,vocabulary,sentence,semantic and pragmatic of languagesystem. On the base of previous results from Chinese, English, Russian and otherlanguages on the relevant mark phenomenon,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methodes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ofthe origin of language, attempts to observe and analyse the mark phenomenon in themodern Uygur Language.And on this basis,this paper also compared to study themark phenomenon in Uygur and Chinese language, reveals the cognitive, pragmatic,social and cultural reasons of Uygur and Chinese mark phenomenon of commonnessand individu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ast, the paper use and examine the effect ofMarkedness Theory on the study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Uygur andChinese bilingual teaching.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paper which can b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hreeparts:
     The first part (Chapter Ⅰ): The Summary part of the Markedness Theory. In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Markedness Theory and research object,the criterion of the marked and unmarked,mark types, the causes of the phenomenon,and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main development stages of Markedness Theory inforeign theory research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domestic theory research andin comparative study of Uygur and Chinese.
     The second part (Chapter Ⅱ,Ⅲ,Ⅳ):The part of comparative study about themark phenomenon of Nouns,verbs and adjectives in Uygur and Chinese. In thischapter first describes the mark phenomena of unsymmetrical opposites about thenumber, Gender and kinship system of Nouns; the active and passive, affirmationand negation of Verbs; the mark phenomenon of grade antisense Adjectives existed inthree kinds of questions, the comparative sentence, word-formation, idiom system etc.Secondly, in each chapter also comparative analysis mark phenomenon on Nouns,Vorbs and Asjectives in Uygur and Chinese,and explain the reason of the markphenomena of unsymmetrical opposites.
     The third part(Chapter Ⅴ): This part elaborates the effection of the MarkednessTheory on bilingual teaching in Uygur and Chinese.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method, this part mainly empirical test the effection of Markedness Theory in passivesentencein in Uygur and Chinese bilingual teaching, And proposes the enlightenmentfor the Uygur and Chinese bilingual teaching and bilingual teachers.
     The innovation point in this paper i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The first is the research content aspect.The research aimed at the research andcomparison of vacancies in Uygur and Chinese, have certain innovation. The study onMarkedness Theo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language levels, but according toour current available information, research results on Markedness Theory and markphenomenon is not much in the study of Uighur, Uighur and Chinese bilingualcontrast. Based on the Markedness Theory, this paper Comparative study theasymmetric phenomenon about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system existing in Uygurand Chinese, and texplain the causes. From the exploration of new methods, newtheories and new achievements,this research have certain innovation.
     The second is the practical value aspect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Uygur andChinese bilingual teaching. This reseach applicats the Markedness Theory in Uighurand Chinese bilingual contrast and bilingual teaching, which is different analysis tothe traditional comparison, not the simply equating difficulties with differencesbetween two languages,b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thedifference of language and marker level, and thus we can get more accuratedescription dimens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re may behave certain practice valu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in the Uygur and Chinesebilingual teaching.
引文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②张建理.标记性和反义词[J].外国语,1999(3).第30页.
    ③叶建军.“标记”概念刍议[J].福建外语,1999(4).第15页.
    ①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4页.
    ②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③冉明志.标记理论与性别歧视语言现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8).第264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②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①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扉页题词,转引自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2-34页.
    ①转引自周易.标记理论研究[D].吉林:黑龙江大学,2004年.第13-14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6页.
    ②同上.
    ③张凤.标记理论的再评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第46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②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③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①张凤.标记理论的再评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第46页.
    ②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第185页.
    ③转引自李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词不对称原则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第146页.
    ①周易.标记理论研究[D].吉林:黑龙江大学,2004年.第43页.
    ②周易.标记理论研究[D].吉林:黑龙江大学,2004年.第43-44页.
    ①周易.标记理论研究[D].吉林:黑龙江大学,2004年.第1页.
    ①周易.标记理论研究[D].吉林:黑龙江大学,2004年.第1页.
    ②杨荣华.标记理论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第38页.
    ①杨荣华.标记理论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第39页.
    ②王铭玉.语言符号的标记性及其在反义词偶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4(3).第4页.
    ③周易.标记理论研究[D].吉林:黑龙江大学,2004年.第6页.
    ①滕延江、张晓梅.标记理论的哲学解释及其应用扩展[J].齐鲁学刊,2006(4).第83页.
    ②陈勇.语言学研究中的标记理论[J].外语研究,2002(6).第30页.
    ③孟凡胜、滕延江.标记理论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第11页.
    ①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第2页.
    ②滕延江、张晓梅.标记理论的哲学解释及其应用扩展[J].齐鲁学刊,2006(4).第83页.
    ①付琨.标记理论的介绍与运用[J].汉语学习,2005(3).第35页.
    ①付琨.标记理论的介绍与运用[J].汉语学习,2005(3).第38页.
    ②付琨.标记理论的介绍与运用[J].汉语学习,2005(3).第39页.
    ①付琨.标记理论的介绍与运用[J].汉语学习,2005(3).第39页.
    ②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10页.
    ③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11页.
    ①唐承贤.标记理论探析[J].外语研究,2003(4).第54页.
    ①哈萨克斯坦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维吾尔语研究室编[M].陈世民,廖泽余译.现代维吾尔语(汉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1-242页.
    ②陈珍,林立红.从标记理论看英汉名词复数的对应关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8).第106页.
    ①哈萨克斯坦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维吾尔语研究室编[M].陈世民,廖泽余译.现代维吾尔语(汉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6-247页.
    ①哈萨克斯坦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维吾尔语研究室编[M].陈世民,廖泽余译.现代维吾尔语(汉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0页.
    ①金玉萍.维吾尔语的名词数范畴新探[J].语言与翻译,1999(1).第29-30页.
    ①袁梅.“们”的语法意义及其实现[J].延安大学学报,1996(1).第21页.
    ②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21页.
    ①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22页.
    ①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22页.
    ②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23页.
    ①石毓智.汉语的“数”范畴与“有定”范畴之关系[J].语言研究,2003(2).第48页.
    ①储泽祥.数词与复数标记不能同现的原因[J].民族语文,2000(5).第58页.
    ②王灿龙.“们”在数量名组合中的脱落[J].语文建设,1995(7).第10页.
    ①石毓智.汉语的“数”范畴与“有定”范畴之关系[J].语言研究,2003(2).第44页.
    ①石毓智.汉语的“数”范畴与“有定”范畴之关系[J].语言研究,2003(2).第48页.
    ②转引自贾贻东.从认知观看标记理论[J].山东外语教学,2004(6).第53页.
    ①肖建安,肖志钦.论英汉性别标记言语的象似性[J].外语教学,2003(3).第37页.
    ②冉明志.标记理论与性别歧视语言现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8).第264页.
    ①艾尔肯·哈的尔.试论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性别歧视[J].语言与翻译,2008(1).第31页.
    ①艾尔肯·哈的尔.试论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性别歧视[J].语言与翻译,2008(1).第31页.
    ①肖建安,肖志钦.论英汉性别标记言语的象似性[J].外语教学,2003(3).第38页.
    ①艾尔肯·哈的尔.试论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性别歧视[J].语言与翻译,2008(1).第31页.
    ②龚云娟.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5).第35页.
    ①莫爱屏,蒋清凤.性别歧视语言现象的语用研究[J].外语研究,2006(4).第27页.
    ②龚云娟.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5).第35页.
    ①转引自吴兴东,屠贵娟.语言性别歧视中的标记现象[J].文教资料,2010(12).第29页.
    ②转引自龚云娟.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5).第35页.
    ③莫爱屏,蒋清凤.性别歧视语言现象的语用研究.外语研究,2006(4).第26页.
    ④转引自龚云娟.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5).第36页.
    ①莫爱屏,蒋清凤.性别歧视语言现象的语用研究[J].外语研究,2006(4).第25页.
    ①马德元.汉维对比词汇学[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4页.
    ②转引自邹中正.汉族和藏族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J].西藏研究,2002(3).第44页.
    ③世辈型,即把旁系的亲属称谓依辈分全部纳入直系的亲属称谓体系中。
    ④直系型,即把直系的亲属称谓与旁系的亲属称谓分别异称,但旁系的同辈亲属称谓不复区别。
    ⑤二分旁系型,即把旁系的亲属称谓一分为二,但都和直系的亲属称谓有别。
    ①主要参考马德元.汉维对比词汇学[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4-151页.
    ①从儿称谓,即从说话者的子女或孙辈的角度去称呼交际对象,而不是按本人的辈分来称呼别人。转引自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第147页.
    ①转引自张凤.标记理论的再评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第45页.
    ②转引自张凤.标记理论的再评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第45页.
    ①孙岿.血缘与地缘重合的社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社会结构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2).第2页.
    ②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转引自张希玲.汉语拟亲属称谓语的应用及其文化意识透视[J].学术交流,2007(2).第142页.
    ③顾希佳.社会民俗学.转引自张希玲.汉语拟亲属称谓语的应用及其文化意识透视[J].学术交流,2007(2).第142页.
    ④艾尼瓦尔·艾合买提江.谈维吾尔语喀什话的亲属称谓特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第55页.
    ①转引自李树新,杨亭.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3).第89页.
    ②张希玲.汉语拟亲属称谓语的应用及其文化意识透视[J].学术交流,2007(2).第141页.
    ①艾尼瓦尔·艾合买提江.谈维吾尔语喀什话的亲属称谓特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第55页.
    ①马启成等.中国伊斯兰文化类型与民族特色,转引自艾尼瓦尔·艾合买提江.谈维吾尔语喀什话的亲属称谓特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第55页.
    ①艾尼瓦尔·艾合买提江.谈维吾尔语喀什话的亲属称谓特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第55页.
    ①陈世民,热扎克.维吾尔语实用语法[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页.
    ②黄行,唐黎明.被动句的跨语言类型对比[J].汉语学报,2004(1).第16页.
    ①黄行,唐黎明.被动句的跨语言类型对比[J].汉语学报,2004(1).第20页.
    ②εemelij qollinilidiBan ujKur-xenzu luBεt》(实用维汉词典)[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①哈力克·尼亚孜.现代维吾尔语的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4).第125页.
    ①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6年.第12页.
    ①陆剑明.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报,2004(2).第9-10页.
    ①王力.汉语史稿(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20-429页.
    ②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64页.
    ③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7页.
    ④王力.汉语史稿(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30页.
    ①吴静.英汉无标记被动句的认知基础[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4).第32页.
    ①吴静.英汉无标记被动句的认知基础[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4).第35页.
    ②黄月圆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被”字句习得的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7(2).第77页.
    ③张国云.维、汉被动句的对比研究[J].语言与翻译,1998(4).第29页.
    ①张国云.维、汉被动句的对比研究[J].语言与翻译,1998(4).第31页.
    ①熊学亮,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1(3).第5页.
    ②李珠.意义被动句的使用范围[J].世界汉语教学,1989(3).第151页.
    ③邵敬敏,赵春利.致使把字句和省略被字句及其语用解释[J].汉语学习,2005(4).第15页.
    ④转引自李宗江.汉语被动句的语义特征及其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第10页.
    ⑤李宗江.汉语被动句的语义特征及其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第10页.
    ①李宗江.汉语被动句的语义特征及其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第11页.
    ①石毓智.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J].民族语文,2005(3).第241-245页.
    ②张国云.试析维吾尔语被动句在汉语中的表达形式[J].语言与翻译,2000(2).第21页.
    ①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43页.
    ②戴耀晶.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第45页.
    ③张伯江.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刘丹青编[M].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3.
    ①王相锋.否定句的标记特征[J].外国语,1997(4).第54页.
    ②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4页.
    ③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4-45页.
    ④王相锋.否定句的标记特征[J].外国语,1997(4).第55页.
    ①转引自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第99-100页.
    ①木再帕尔.论现代维吾尔语肯定句和否定句之间的转换[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3年.第47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2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0页.
    ①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①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11页.
    ②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①徐盛桓,“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新探索[J].外语学刊,1983(1).第12页.
    ②高明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30页.
    ③袁毓林.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J].中国语文,2000(2).第103页.
    ①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第117页.
    ①“适量准则”是Grice(1975)提出的语言交际中普遍适用的语用原则“合作原则”中一条次则,有关研究可参见沈家煊,1999:62—64阐述.
    ②转引自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3页.
    ①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44页.
    ①曾少波.肯定、否定和羡余[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2).第44页.
    ①“现实规则”即日常生活中的道理、道德准则、自然规律等。其中,只有那些普遍存在的、具有稳定性的、而且其真实性极易为人们所感知的部分才会影响到语言。转引自石毓智.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②转引自马宏程,熊雯,徐杰.否定句范畴标记的句法位置及相关解释[J].汉语学报,2010(1).第64页.
    ①周卫东.反义词的标记性与语言使用所遵循的原则[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第73-74页.
    ②罗苹.俄语两极对立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4(4).第48页.
    ①吴静,石毓智.英汉形容词观念化的差别对其有无标记用法的影响[J].外语研究,2005(4).第15-16页.
    ②这种分法类似于Cruse(1986:206)把反义词分为表客观度量衡的极反性反义词、具有评价褒贬性质的重合性反义词和基于主观反应评价的等值性反义词三种。
    ③杨洪建.哈萨克语量度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第109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4页.
    ②石毓智.形容词的有无标记用法与疑问句式的交错关系[J].汉语学习,1996(5).第224页.
    ③黄国营,石毓智.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J].中国语文,1993(6).第401页.
    ①黄国营,石毓智.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中国语文,1993(6).第401页.
    ②黄国营,石毓智.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中国语文,1993(6).第406页.
    ③石毓智.形容词的有无标记用法与疑问句式的交错关系.汉语学习,1996(5).第13页.
    ④黄国营,石毓智.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中国语文,1993(6).第406页.
    ①石安石.句义的预设[J].语文研究,1986(2).第28页.
    ②黄国营,石毓智.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J].中国语文,1993(6).第406页.
    ①于静.论有无标记的程度反义形容词的使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第112页.
    ①转引自罗苹.俄语两极对立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4(4).第49页.
    ①参见张建理1995:51-53,这里的偏袒性等同于有标记性,公允性等同于无标记性。
    ②转引自佟倩.反义词研究中的标记论及标记颠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4).第81页.
    ①转引自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49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②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①张建礼,姜淑珍.英语层级性反义词:隐含比较和明示比较[J].浙江大学学报,2004(4).第128页.
    ②转引自于静.论有无标记的程度反义形容词的使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第112页.
    ①转引自罗苹.俄语两极对立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4(4).第49页.
    ①罗苹.俄语两极对立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4(4).第51页.
    ②罗苹.俄语两极对立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4(4).第51页.
    ①张建礼.英语反义词的公允和偏袒现象[J].外国语,1995(6).第51页.
    ①转引自罗苹.反义词标记性动因的多维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2).第239页.
    ②张家骅.“标尺两级”规律与词汇语义偏移[J].中国俄语教学,2001(4).第13页.
    ①张国宪.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第81页.
    ①《现代汉语频率词典》2005年统计“大”构词数296个,使用频率5294次;“小”构词数162,使用频率3821词,转引自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56页.
    ①刘国辉.近三十年来反义词现象研究思考及非对称性反义词表征考察[J].外语研究,2008(3).第7页.
    ①张勤,张轶.类型学的标记理论与英语非真实条件句的习得[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秋季号.第72页.
    ①许菊.标记性与母语迁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第49页.
    ②同上.
    ③张勤,张轶.类型学的标记理论与英语非真实条件句的习得[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秋季号.第73页.
    ①张勤,张轶.类型学的标记理论与英语非真实条件句的习得[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秋季号.第73页.
    ①转引自林青.从汉维语语序的对比看汉维语两种语言的语言类型特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2).第67页.
    ①尹洪山.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顺序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5).第64页.
    ②唐承贤.标记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2005(2).第62页.
    ③唐承贤.标记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2005(2).第62页.
    ①王家峰.谈标记理论对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阐释[J].凯里学院学报,2007(2).第100页.
    ①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4页.
    ①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1]威廉·克罗夫特(著).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M].龚群虎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2]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3]徐杰.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哈萨克斯坦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维吾尔语研究室(编).现代维吾尔语[M].陈世民,廖泽余(译)(汉文版).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
    [5]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
    [6]程适良.现代维吾尔语语法[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7]陈世民,热扎克.维吾尔语实用语法[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年.
    [8]蒲泉,武致中.实用维吾尔语语法[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9]易坤秀,高世杰.维吾尔语语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刘珉.汉维共时对比语法[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张玉萍.汉维语法对比[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力提甫·托乎提.阿尔泰语言学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高莉琴.维吾尔语语法结构分析[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马德元.汉维对比词汇学[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1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18]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19]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20]李金葆.简明汉维熟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21]马俊民,廖泽余.维汉对照维吾尔语谚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
    [22]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
    [23]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24]布力卜·艾克拉木.中学生语文写作(,)(维文)[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胡坚.初中生分类作文[M].湖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
    [26]戴维·克里斯特尔.沈家煊译.现代语言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7]王还.把字句和被字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28]杨寄洲.初级汉语教程(上册)[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成燕燕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语语法教学难点释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33]史震天.汉维翻译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
    [34]高明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35]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
    [36]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1]张建理.标记性和反义词]J[.外国语,1999(3)
    [2]叶建军.“标记”概念刍议[J].福建外语,1999(4)
    [3]张凤.标记理论的再评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
    [4]杨荣华.标记理论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
    [5]贾贻东.从认知看标记理论[J].山东外语教学,2004(6)
    [6]付琨.标记理论的介绍与应用[J].汉语学习,2005(3)
    [7]陈勇.语言学研究中的标记理论[J].外语研究,2002(6)
    [8]马黎华.语言标记性研究得回顾与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0(3)
    [9]唐承贤.标记理论探析[J].外语研究,2003(4)
    [10]蔡金亭Jakobson的语言标记理论:成就与不足[J].外语学刊,2001(2)
    [11]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12]沈家煊.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J].中国语文,1997(4)
    [13]滕延江、张晓梅.标记理论的哲学解释及其应用扩展[J].齐鲁学刊,2006(4)
    [14]王立非.关于标记理论[J].外国语,1991(4)
    [15]王立非.语言标记理论的诠释和发展[J].第五届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南京),2002.
    [16]王寅.标记象似性[J].外语学刊,1998(3)
    [17]王铭玉.语言符号的标记性及其在反义词偶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4(3)
    [18]文炼.语言单位的对立与不对称现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
    [19]习晓明.标记模式与蕴涵共性[J].外语教学,2005(4)
    [20]帕提古丽·买买提.汉维语篇章第三人称代词对比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
    [21]斯迪克江·伊布拉音.维汉空间隐喻成对词排序的标记性[J].新疆大学学报,2009(3)
    [23]孟凡胜、滕延江.标记理论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24]张国宪.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
    [25]阿依克孜·卡德尔.汉维名词对比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1)
    [26]张鸿义.略论现代汉语与现代维语名词的数[J].语言与翻译,1985(1)
    [27]陈珍,林立红.从标记理论看英汉名词复数的对应关系[J].现代语文,2010(8)
    [28]储泽祥.数词与复数标记不能同现的原因[J].民族语文,2000(5)
    [29]方芳.现代维语中名词构形附加成分省略现象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5).
    [30]金玉萍.维吾尔语的名词数范畴新探[J].语言与翻译,1999(1)
    [31]柳杰.英汉名词单复数的标记理论分析及其外部动因解释[J].铜陵学院学报,2009(2)
    [32]罗花蕊,何玲.维吾尔语复数词尾“lar/lεr”和汉语复数词尾“们”的对比研究[J].语言与翻译,2010(4)
    [33]牛汝极.试论维吾尔语名词的数及其历史演变[J].语言与翻译,1992(1)
    [34]米叶沙尔·拜祖拉.关于回鹘文献中名词的数范畴[J].语言与翻译,1995(3)
    [35]石毓智.汉语的“数”范畴与“有定”范畴之关系[J].语言研究,2003(2)
    [36]王灿龙.“们”在数量名组合中的脱落[J].语文建设,1995(7)
    [37]杨凌.汉哈语名词复数的异同[J].语言与翻译,1994(3)
    [38]袁梅.“们”的语法意义及其实现[J].延安大学学报,1996(1)
    [39]张量.中国突厥语言名词“人称”、“数”的比较研究[J].语言与翻译,1996(3)
    [40]艾尔肯·哈的尔.试论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性别歧视[J].语言与翻译,2008(1)
    [41]杜慧颖.从语言的非对称现象透视性别歧视[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42]丁雪华.英汉语词汇中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6)
    [43]高玉芬,任维平.汉语中的性别主义及其根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44]郭翠萍.性别标记的不对称现象与性别歧视[J].语言理论研究,2000(2)
    [45]古丽比亚·居买.英语、汉语和维语中的性别歧视[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4)
    [46]曹红霞.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对比[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
    [47]果海尔妮萨·阿卜力克木等.论现代维吾尔语人名使用特征[J].语言与翻译,2011(4).
    [48]胡悦宏.英语中的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J].绥化学院学报,2006(2).
    [49]龚云娟.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5).
    [50]李海霞.浅析现代汉语常用性别词“男-女”构词词语及不对称现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8).
    [51]刘晓天.从标记、大小、褒贬看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52]刘玉娟.标记与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53]吴兴东,屠贵娟.语言性别歧视中的标记现象[J].文教资料,2010(12).
    [54]苗兴伟.从标记理论看英语中的性别歧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3).
    [55]莫爱屏,蒋清凤.性别歧视语言现象的语用研究[J].外语研究,2006(4).
    [56]钱进.成语和俗语性别差异的文化透视[J].语言与翻译,2003(2).
    [57]裘健.从历史文化及标记理论透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J].考试周刊,2008(52).
    [58]冉明志.标记理论与性别歧视语言现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8).
    [59]宋海燕.性别原型及其在两性言语交际能力中的反映[J].外国语,1998(2).
    [60]王会凯.英汉词汇性别歧视比较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5)
    [61]肖建安,肖志钦.论英汉性别标记言语的象似性[J].外语教学,2003(3).
    [62]谢元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社会文化内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3).
    [63]杨红梅.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分析与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6(2).
    [64]张美涛.析维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成因[J].语文学刊,2010(10).
    [65]艾尼瓦尔·艾合买提江.谈维吾尔语喀什话的亲属称谓特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
    [66]卞成林.民族心理与汉语亲属称谓词系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4).
    [67]蔡芳.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
    [68]陈晓娟.汉维亲属称谓语对比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3).
    [69]蔡崇饶.亲属语义场中的汉维语词义比较[J].语言与翻译,1997(2).
    [70]古丽扎尔·吾守尔.维吾尔语的亲属称谓[J].民族语文,2003(4).
    [71]李树新,杨亭.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3).
    [72]马啸.汉语词类无形式标记的语言与文化成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6).
    [73]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2).
    [74]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
    [75]邵黎黎.汉英语中亲属称谓词的不对等性[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76]孙岿.维吾尔族亲属称谓制的类型[J].西北民族研究,2000(2).
    [77]孙岿.试论维吾尔族亲属称谓的特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3).
    [78]孙岿.血缘与地缘重合的社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社会结构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2).
    [79]汤云航,赵淑芬.汉语亲属称谓与传统伦理文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3).
    [80]宋小英.浅析影响维吾尔语亲属称谓的因素[J].塔里木大学学报学报,2008(4).
    [81]肖平.英汉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的区别及其文化内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
    [82]颜秀萍.维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1994(2).
    [83]杨慧文.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比较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4).
    [84]张丽萍.汉英亲属称谓对比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08.
    [85]张希玲.汉语拟亲属称谓语的应用及其文化意识透视[J].学术交流,2007(2).
    [86]邹中正.汉族和藏族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J].西藏研究,2002(3).
    [87]曹春梅.维吾尔语被动语态与汉语被动句对比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2006(3).
    [88]陈缘梅.对英语主动语态转为被动语态限制条件的解读[J].鸡西大学学报,2008(1).
    [89]成燕燕.汉语与哈萨克语被动句类型学比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6).
    [90]戴庆厦,李洁.从藏缅语族反观汉语的被动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91]戴庆厦,李洁.汉藏语被动句的类型学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1).
    [92]哈力克·尼亚孜.现代维吾尔语的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4).
    [93]黄行,唐黎明.被动句的跨语言类型对比[J].汉语学报,2004(1).
    [94]黄月圆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被”字句习得的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7(2).
    [95]姜宏.俄汉被动句语用功能和特征的对比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96]李临定.“被”字句[J].中国语文,1980(6).
    [97]李遐.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把字句习得偏误的认知心理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5(3).
    [98]李肖婷.“被”字句和被动范畴[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
    [99]李珠.意义被动句的使用范围[J].世界汉语教学,1989(3).
    [100]李宗江.汉语被动句的语义特征及其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
    [101]林慧.维、汉语被动句的深层句法结构对比[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1).
    [102]刘世儒.被动式的起源[J].语文学习,1956(8).
    [103]陆剑明.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报,2004(2).
    [104]倪巍,邵志洪.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9).
    [105]邵敬敏,赵春利.致使把字句和省略被字句及其语用解释[J].汉语学习,2005(4).
    [106]石毓智.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J].民族语文,2005(3).
    [107]吐尔尼沙·肉孜.浅谈维汉语被动句的几种使用方法[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1).
    [108]万素花,依米古丽.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被”字句习得偏误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2).
    [109]吴静.英汉无标记被动句的认知基础[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4).
    [110]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被动句对比[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
    [111]王振来,高志武.有标记被动表述欧化现象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1).
    [112]王振来.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的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2).
    [113]隗雪燕,王雷.英语与汉语的被动含义[J].外语教学,2001(9).
    [114]熊学亮,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1(3).
    [115]熊学亮,王志军.被动句的原型研究[J].外语研究,2002(1).
    [116]熊学亮,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解读一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
    [117]杨新亭.汉语被动句的几种常见的维吾尔语译法[J].民族语文,1983(2).
    [118]叶晰媛,颜爱梅.英汉被动句的对比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6).
    [119]张伯江.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J].中国语文,2001(6).
    [120]张国云.试析维吾尔语被动句在汉语中的表达形式[J].语言与翻译,1995(4).
    [121]张国云.维、汉被动句的对比研究[J].语言与翻译,1998(4).
    [122]张莹莹.汉语“被动句”的教学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1(4).
    [123]赵明鸣.《突厥语词典》语言被动态及其被动结构研究[J].民族语文,2001(4).
    [124]周士宏.汉语被动句标志的类型学考察[J].语言与翻译,2004(3).
    [125]朱小舟.试论英语被动语态与汉语被动句之差异[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126]曹春梅.汉语维吾尔语否定句的分析与对比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5(3).
    [127]戴耀晶.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128]靳炎,倪兰.浅谈否定标记“不”和“没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2(3).
    [129]李军,滕春华.现代维吾尔语否定范畴探析[J].语言与翻译,2001(2).
    [130]马宏程,熊雯,徐杰.否定句范畴标记的句法位置及相关解释[J].汉语学报,2010(1).
    [131]吕叔湘.肯定·否定·疑问[J].中国语文,1985(4).
    [132]聂仁发.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及其时间意义[J].汉语学习,2001(1).
    [133]沈家煊.“语用否定”考察[J].中国语文,1993(5).
    [134]田湘映.否定标记词在英语否定句中的作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
    [135]王相锋.否定句的标记特征[J].外国语,1997(4).
    [135]徐盛桓,“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新探索,外语学刊,1983(1).
    [136]袁毓林.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J].中国语文,2000(2).
    [137]曾少波.肯定、否定和羡余[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2).
    [138]张伯江.否定的强化[J].汉语学习,1996(1).
    [139]张贞爱,李英浩.英语、汉语、朝鲜语肯定—否定转换对比[J].延边大学学报,2002(2).
    [140]周卫东.反义词的标记性与语言使用所遵循的原则[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12).
    [141]佟倩.反义词研究中的标记论及标记颠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4).
    [142]龚玉娟.试析英语反义词对中的标记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143]陈青松.关联定位与“大/小”的突显功能[J].宁夏大学学报,2004(3).
    [144]柴婷.英语反义词对的标记性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
    [145]黄国营,石毓智.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J].中国语文,1993(6).
    [146]郭聿凯.俄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J].外语学刊,2002(4).
    [147]李宇明.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J].中国语文,1996(1).
    [148]刘国辉.近三十年来反义词现象研究思考及非对称性反义词表征考察[J].外语研究,2008(3).
    [149]罗苹.俄语两极对立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4(4).
    [150]罗苹.反义词标记性动因的多维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2).
    [151]周卫东.反义词的标记性与语言使用所遵循的原则[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
    [152]柴婷.英语反义词对的标记性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
    [153]李冬梅.浅谈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句法特点[J].长江学术,2008(4).
    [154]李松芬.可分级反义词的标记性[J].人文社科,2008(4).
    [155]李淑康.英语反义形容词标记对立的原型效应[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1).
    [156]刘青,刘育红.汉语形容词向正极倾斜现象及其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3).
    [157]马德元.维吾尔语形容词分类问题新探[J]语言与翻译,1996(2).
    [158]马小玲.语言运用研究中的对称与不对称——读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轮》[J]修辞学习,2003(1).
    [159]石毓智.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J].中国语文,1991(3).
    [160]石毓智.形容词的有无标记用法与疑问句式的交错关系[J].汉语学习,1996(5).
    [161]石安石.句义的预设[J].语文研究,1986(2).
    [162]沈利元.有关现代维吾尔语形容词划分范围的几个问题[J].新疆大学学报,1995(1).
    [163]沈阳.关于“大+时间词”[J].中国语文,1996(3).
    [164]吐尔尼沙·肉孜.维汉语形容词的使用对比[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1).
    [165]王立非.英语反义形容词的语义标记研究[J].外语研究,1994(2).
    [166]王晓澎.《反义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商榷[J].汉语学习,1995(3).
    [167]王鑫.对英汉度量形容词对子的认知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6(2).
    [168]王铭玉.语言符号的标记性及其在反义词偶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4(3).
    [169]吴静,石毓智.英汉形容词观念化的差别对其有无标记用法的影响[J].外语研究,2005(4).
    [170]吴元珍.英语层级反义词动态性识解的认知语用机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
    [171]西仁·库尔班.关于维吾尔语反义形容词[J].语言与翻译(维文版),1988(4).
    [172]许蔚,王文斌.形容词反义词可分级性与互补性关系[J].现代外语,2005(1).
    [173]杨洪建.哈萨克语量度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
    [174]于静.论有无标记的程度反义形容词的使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75]俞理明.语义标记和汉语构词的不对称现象[J].汉语学习,2006(2).
    [176]杨朝霞.大/小+名词不对称现象及其认知阐释[J].语言研究,2007(3).
    [177]翟长红.英语形容词反义词词对的标记模式原型效应[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0(4).
    [178]张国宪.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J].中国语文,1995(3).
    [179]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中国语文,2000(5).
    [180]张家骅.“标尺两级”规律与词汇语义偏移[J].中国俄语教学,2001(4).
    [181]张建礼,姜淑珍.英语层级性反义词:隐含比较和明示比较[J].浙江大学学报,2004(4).
    [182]张建礼.英语反义词的公允和偏袒现象[J].外国语,1995(6).
    [183]张菲菲,张黎.“名词+度量形容词”结构研究[J].外国语,1999(3).
    [184]赵平分,曹卫红.汉语反义形容词不平衡现象及文化阐释[J].河北大学学报,2000(7).
    [185]周卫东.反义词的标记性与语言使用所遵循的原则[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
    [186]周静.“大”与“小”的对称与不对称及相关动因[J].修辞学习,2006(3).
    [187]赵平.现代维语形容词比较级浅谈[J].语言与翻译,2000(3).
    [188]张勤,张轶.类型学的标记理论与英语非真实条件句的习得[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秋季号.
    [189]李玉萍.标记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190]尹洪山.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顺序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5).
    [191]姜德杰,尹洪山.汉英中介语语法中的复数标记[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1).
    [192]黄瑞红.语言的标记性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关系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1).
    [193]唐承贤.标记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2005(2).
    [194]陈平文.重视标记理论提高外语教学水平[J].教学与管理,2007(4).
    [195]王家峰.谈标记理论对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阐释[J].凯里学院学报,2007(2).
    [196]张国云.试析维吾尔语被动句在汉语中的表达形式[J].语言与翻译,2000(2).
    [197]曹敏.标记理论与二语习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
    [198]许菊.标记性与母语迁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199]周青兰.标记理论在母语迁移理论中的应用和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09(3).
    [200]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201]林青.从汉维语语序的对比看汉维语两种语言的语言类型特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02]邹韶华.名词在特定环境中的语义偏移现象[J].中国语文,1986(4).
    [203]张丽影.标记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6).
    [1]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周易.标记理论研究[D].吉林:黑龙江大学,2004年.
    [3]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6年.
    [4]常开媛.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7年.
    [5]木再帕尔.论现代维吾尔语肯定句和否定句之间的转换[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3年.
    [6]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李少平.汉维语否定句对比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0年.
    [8]李艳丽.标记理论框架下进行体习得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李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词不对称原则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