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认知实践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一项跨越科学哲学、人类学、农学等人文与自然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旨在以科学实践解释学的视角重新理解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现代科学是当今知识的主体,主流文化中描述自然现象的唯一合法者。科学实践哲学中地方性知识观的提出,为理解非西方的知识体系,以及跨越知识体系间的相互阐释带来一丝曙光。合理性的知识不是唯一的,不存在中立的、完全无理论负载的方法以断言哪一种标准更为优越,然而对民族知识的地方性本质的研究,在传统理解下仍然未能深入文化与实践的层面。
     地方性知识是一整套知识体系,包括形而上的文化和形而下的技术,传统上从各角度研究地方性知识的问题,往往将其肢解为农业知识、生态知识、医疗知识或者天文历法知识等,不仅抛弃了文化信仰、世界观、人生观等成分,而且对于形而下的部分也做碎片化处理。这是对地方性知识解读的一大误区。理论优位的知识观是导致这种误读,以及知识体系间不可通约的矛盾根源。以构造和推广普适性理论为目标的现代科学,有着与传统知识不同的旨趣,因此,必须重新理解“认知”与“实践”,以发掘“地方性”在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过程中的表达。认知是分布性的、情境性的,实践包含了此种意义上认知的历史和知识的形成史,以认知实践的方式阐释地方性知识是一条实践哲学解释学道路的实证研究。
     在中国云南,哈尼族传统的梯田农业十分发达,作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经历了上千年的使用仍能保持产量,他们传统上也有一套维持梯田农业和生活的地方性知识,仍在运用。哈尼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源自于此,哈尼族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与现代文明迥异,哈尼族传统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难以兼容,但是,哈尼族地方性知识有着自洽的逻辑和施行方式。本研究通过分析定居哀牢山地区前后各阶段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阐释了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形成史。随后,又以认知实践的方式阐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哈尼族地方性知识,包括关注二者对世界理解的差异,哈尼族生活方式、人生观的变迁,现代农业与哈尼族农业的接触与冲突,以表现哈尼族地方性知识在现代文明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认知是携带情境的阐释,认知实践是携带历史情境的、对过程的阐释,而阐释的更高境界是在同一情境下淡化规则的涉入性理解。在尝试对现代知识与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相互阐释中,以梯田稻作系统的灌溉、病虫害防治、肥料的观念和施肥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四个主题作为参照物,通过比较同一目标、同一主题下的现代知识与哈尼族知识的对策,找到涉入性地理解彼此的平衡点,来揭示作为文化与实践的地方性知识的价值。
     认知实践只是理解地方性知识的一个手段,既然知识不再以理论为终点,对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讨论就必然要回到实践之中,地方性知识所持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不应被现代文明所埋没,它的传承需要大力发展传统教育,提倡民族文化来获得;它的创新有待与现代文明相互借鉴,本文给出了以建设哈尼族有机农产品基地为提议的哈尼族地方性知识创新方案。
This dissertation lie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humanities-philosophy of science, anthropology etc.-and natural sciences such as agronomy.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cal knowledge of the Hani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ermeneutics of scientific practice.
     Modern science is a corpus of all current knowledge, the only legitimating factor for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al phenomena in mainstream culture.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knowledge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 sheds new light on non-Western systems of knowledge and mutual interpretation between different knowledge systems. There is no single system of rational knowledge, and there is also no neutral, non-theory-laden method to determine which standard is superior. However, substantial studies of the locality of ethnic knowledge have so far, under traditional systems of explanation, not penetrated the layer of culture and practice.
     Local knowledge is a knowledge system, which includes cultural elements on the metaphysical level and technical elements on the physical level.Traditionally, studies of local knowledge often separated it into agricultural knowledge,ecological knowledge, medical knowledge or astronomical and calendar knowledge. This not only eliminated the elements of culture, beliefs, world picture and life outlook, but also fragmented the physical part of local knowledge. This has misled many explanations of local knowled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eeling of theoretical superiority, which is also the origin of incommensurability of knowledge systems. Modern science, aiming to create and spread universal theories, has a different aim from traditional knowledge. For this reason,"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have to be reinterpreted, in order to excav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local" in the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processes. Cognition is distributive and contextual, practices contain the history (in this sense) of knowledge and its formation. To interpret local knowledge by cognitive practices is an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of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philosophy of practice.
     In China's Yunnan province, traditional terraced fields of the Hani people reached high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are listed under "Important world agricultural heritage". Even after one thousand years of use, the fields still retain high yields.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local knowledge preserving the Hani people terraced fields agriculture and life is still in place, which generates their traditional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Hani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nd human life is rad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 civilisation, their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s hardly compatible with modern agriculture, but Hani local knowledge has its consistent logic and way of appli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traces the formation of Hani local knowledg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ir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Hani tribe settled in the Ailao Shan region. Subsequently, it interprets the local knowledge of the Hani people after the impact of modern civilisation through their cognitive practices, and focuses on the different world pictures of the Hani and the modern knowledge systems, on the transformations of Hani lifestyle and view of life, on the contacts and conflicts between modern and traditional Hani agriculture, and thus expresses the dynamic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Hani local knowledge under modern civilisation.
     Cognition is contextual interpretation, cognitive practices are interpretations of processes using historical context, and an even higher form of interpretation is the immersion understanding under identical context but with relaxation of rules of modern rationality.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find the equilibrium points of immersion understanding of the Hani and the modern civilisations, using the irrigation of terraced fields, pest control, soil fertility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and 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as reference points. By comparing traditional Hani and modern responses to these challenges, the value of local knowledge as a culture and set of practices is revealed.
     Cognitive practices are one means of understanding local knowledge. Once knowledge is not seen as leading to theory, the discussion of the Hani local knowledge naturally returns to practice, as local knowledge has social function and value and should not be buried by modern civilisation. Its further transmission requires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support for ethnic culture. Its innovation depends on interactions with modern civilisation. The dissertation proposes further study of the Hani local knowledge system through constructing a base area of Hani organic agriculture.
引文
① 劳丹:进步及其问题[M].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②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过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导致对科学的质疑。最近几年,“专家”、“学者”这些词汇在汉语的日常用语中呈现贬义化的趋势。
    ① Rorty. Contingency, Iron and Solidarity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②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04.
    ① 吴彤.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J].哲学研究,2005(5):86-128.
    ① 其中国内143.9万人,国外约42万人。依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①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04.
    ②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55.
    ③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3.
    ①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40-241.
    ②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00.
    ① 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邱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5.
    ① 周超,朱志方.不可通约性与科学合理性——库恩科学合理性理论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488-493.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1.
    ③ 王善博.解释与不可通约性——库恩与罗蒂之间的几点异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09):23-25.
    ① 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邱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9,
    ① 米歇尔·卡龙,科学动力学的四种模型[M]//希拉·贾撒诺夫,等.科学技术论手册.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4.
    ① 王丽慧,张君.科学合理性的演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32-34.
    ② 劳丹,进步及真问题[M].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③ 夏佩尔.理由与求知[M].诸平,周文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④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过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导致对科学的质疑;最近几年,“专家”、“学者”这些词汇在汉语的日常用语中呈现贬义化的趋势。
    ① Rorty. Contingency, Iron and Solidarity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② 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① Lloyd, G E. R.. Multidimensional Reality [J].Common Knowledge.2011(winter):27-30.
    ② 格式塔学习理论是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于本世纪初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墨(M.Wetheimer,1880-1943)、苛勒(W.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Koffka,1886~1941)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的。
    ① 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邱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9-91.
    ① 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l.盛晓明,邱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3.
    ② Cognition[EB/OL].[2011-10-20]http://en.wikipedia.org/wiki/Cognition
    ①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引言
    ① 黄华新,陈文勇.“在场的”科学主体及其认知模式[J].哲学研究,2011,(09):92.
    ① 黄华新,陈文勇.“在场的”科学主体及其认知模式[J].哲学研究,2011,(09):93.
    ②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
    ① 邱慧.对科学的政治批判:评约瑟夫·劳斯的《知识与权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4,(2004-06-25).
    ① 劳斯.涉入科学:如何从哲学上理解科学实践[M].戴建平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23.
    ② 劳斯.涉入科学:如何从哲学上理解科学实践[M].戴建平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61-162.
    ① 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邱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1.
    ① 吴彤,等.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5.
    ② 卡林.诺尔-塞蒂纳.知识制造: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63-71.
    ① 赵南元.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16.
    ② 田松.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一个古老民族的变迁[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6.
    ① 吴彤.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J].哲学研究,2005,(05):85-91.
    ② 纳尔逊·古德曼.构造世界的多种方式[M].姬志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002.
    ① 两篇对中医和中国古代风水研究的论文说明了这一点,见于《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的第15、16章,即使给出了中医和风水的理论架构、实践规范,其研究视角仍然是从现代科学出发的,是解释性而非涉入性的。
    ② 赫尔顿(GHolton).物理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导论[M].张大卫,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① 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
    ① 史军超,哈尼族学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文化遗产中国专家组成员。
    ① 依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② 西双版纳哈尼族人口186067人,仅次于傣族和汉族。
    ③ 即哀牢山、无量山和红河、把边江、澜沧江流域。
    ④ 因此就有了作为州的红河、作为县的红河,及作为河流的红河,三个称谓外人时常容易弄混。
    ①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② “和蛮”是哈尼族的先民,《蛮书》卷八说:“谷谓之浪,山谓之和,山顶谓之葱路”
    ③ 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1.
    ① 元阳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41-45.
    ① 王清华.哈尼梯田的农业水资源利用[N].红河日报,2010,(2010-07-21).
    ② 元阳县.红河州年鉴(1998年)[A]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
    ③ 元阳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56.
    ①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76.
    ②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二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267-268.
    ③ 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二辑):289.
    ① 红河洲哈尼族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哈尼族辞典[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177-181.
    ② 白脚老粳,别名大老谷、硬老粳等。水稻品种。适宜种植区1000-1500米,株高90厘米,易倒伏,抗病虫害。平均单产427千克。米色红。是中半山哈尼族梯田的当家老品种之一。
    ③ 红脚老粳,别名小老粳、老粳等。水稻品种。适宜种植区1000-1500米,株高0.167米,易倒伏,抗病虫害能力不强。平均单产375-450千克。米色红,质沾稻。是元阳一带中半山哈尼族梯田的主要老品种之一
    ④ 花谷,别名黑谷,小黑谷等,水稻品种。适宜种植1300-1850米,性喜温凉气候。生育期170-190天,株高0.14米,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易倒伏,抗病虫害,平均单产350千克。米色红,质沾稻。哈尼族地区海拔1500米以上稻田的主要老品种之一。
    ⑤ 冷水谷,别名长毛谷,水稻品种之一,全生育期较长,在6个月内。耐低温。去壳后米粒呈紫红色,煮成的米饭糯而可口,是酿制甜酒的最佳原料。哈尼族多种植于冷箐田中,因产量低,种植面积逐步减少。
    ⑥ 黄糯谷,别名戈他糯、老粳糯。水稻品种。适宜种植海拔900-1500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育期180天。株高0.159米,分蘖力弱,抗倒伏,抗病虫害。平均单产300-370千克。米色白,质糯稻。元阳一带哈尼族冷浸田惯 种的老品种。
    ① 黄泡谷,别名大泡谷、老棚谷等。水稻品种。适宜种植区海拔1300-1500米。性喜温暖气候,生育期177天。株高0.145米,分蘖率中等。易倒伏,抗病虫害。平均单产375千克。米色红,质沾稻。元阳一带哈尼族中半山稻田的主要老品种之一。
    ② 据笔者2007年7月在元阳县新街镇的调查记录。
    ③ 哈尼人嫁姑娘的时候需要置备一桌丰盛的酒席,在这酒席之上,有些菜肴时一定要按照礼数端出来的。比如“鱼”“肥猪肉”、“牛肉干巴”、“米酒”,如果得不着这些礼,来祝贺的邻居会捂住嘴巴笑父母的刻薄。条件一般家庭,拿不出各式各样的佳肴,就要用菜园子里的菜和野菜来替代,比如用“老林里的柴花”以象征“大腕的五脏”,“园子里的魔芋”充当“牛心牛肝”,“地里的冬瓜”做成“爱吃的肥肉”,“木耳香菌”就算做送姑娘出嫁上路的“三箩野味”。
    ④ 元阳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51.
    ① 王清华.哀牢山哈尼族妇女梯田养鱼调查[J].民族研究,2005,(4).
    ① 哈尼族村寨里一般没有白色垃圾的污染,且村民喜欢在房前空地上就餐,女人们常常背粮食穿梭在小巷里,所以猪随地吃食也还是比较健康的。
    ② 李子贤等编.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435.
    ① 戴庆厦主编.中国哈尼学第二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00-210.
    ① 勒黑.哈尼族衣食文化特质及其内涵[J].红河民族研究,1990,(1).
    ② 白宇.哈尼人饮食概说[J].红河民族研究,1991,(1).
    ③ 白宇.哈尼人饮食概说[J].红河民族研究,1991,(1).
    ① 孙官生.论红河流域是早期人类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J].红河文物,1986,(3).
    ② 黄绍文.诺马阿美到哀牢山:哈尼族文化地理研究[M].云南出版社,2007.
    ③ 罗家云.哈尼族族源问题浅论[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① 出现于《新唐书·南蛮传》、《通鉴·唐纪》和《张曲江文集》中,唐高宗显庆元年,有和蛮大首领王罗祁与郎、昆、梨、盘四卅大首领王伽冲和西洱河大首领杨栋附显等,一同向唐皇朝贡方物。
    ② 史军超.文明的圣树——哈尼梯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72-73.
    ① 朱小和演唱,卢朝贵翻译,史军超整理.哈尼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② 云南省民族古籍办编.哈尼阿培聪坡坡[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该书以哈尼族酒歌(哈八)的形式,叙述了在红河两岸哈尼族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迁徙史诗。
    ③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④ 今四川西昌一带
    ⑤ 《元文类》卷四一《招捕》、《元史·世祖本纪》均有记载。明隆庆《云南通志》卷三《楚雄府风俗》中记载“西南有和泥蛮”。
    ⑥ 《元文类》卷四一《招捕》、《元史·世祖本纪》均有记载。
    ① 元李京《云南志略》:“斡泥蛮,在临安西南五百里,巢居山林,极险。
    ② 乾隆《开化府志》卷九《风俗种人》下“窝尼或曰斡尼,……多处山麓耕地。
    ① 《十二奴局》意为“古歌十二调”,类似于《哈尼族古歌》,但没有后者丰富、完整。
    ② 施达,阿海译,景洪县民委编.雅尼雅嘎赞嘎:哈尼族迁徙史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这部迁徙史诗取材于流传于西双版纳地区及东南亚一带的哈尼族村寨,这一带哈尼人传统上自称“雅尼雅”或“阿卡雅”,但解放后汉族称之为“馒尼人”,意思是“兄弟民族人”。
    ① 史军超.哈尼族文化英雄论[J].民族文学研究,1998,(03).
    ① 莫鲁恰煞:哈尼语,昆虫名,头有触须,身上红绿相间,有束彩色的尾巴。
    ② 赵呼础演唱,李期博翻译整理.木地米地[M].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语文古籍研究所编,1985:56-57.
    ③ 施达,阿海译,景洪县民委编.雅尼雅嘎赞嘎:哈尼族迁徙史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5.
    ④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7.
    ⑤ 阿玛:对女性的尊称,在古代哈尼族只对某些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女性使用“阿玛”的尊称,例如“扎纳阿玛”。神话此处显示不管男神、女神都被称之为“阿玛”,反映了这则神话很可能起源于女性占统治地位的母系氏族时期,距今年代久远,故该神话极有可能体现了哈尼人较为古老的、源头的想法。
    ⑥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9.
    ① 李子贤等编.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510-511.
    ①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斯批黑遮[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57.
    ① 李期博“哈尼族民间神祇及信仰研究”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204-219.
    ② 郑茜.人活天地间(哈尼族):20世纪中国民族家庭实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2.
    ① 李子贤等编.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211-212.
    ① 李子贤等编.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222-223.
    ① 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30.
    ② 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348.
    ① 毛佑全.中国哈尼族父子连名制价值取向——兼论哈尼族祖先崇拜文化内涵[J].玉溪师专学报,1997,(2).
    ① 青海省志·自然地理志[M].黄山书社,1995:43-44.
    ① 虎尼虎那,即红色石头和黑色石头,此指红色和黑色大石垒成的高山。
    ② 哈尼族创世史诗《烟本霍本》中记叙:远古时,天神已造好日月星辰,但日月无光,于是天地之神杀倒查牛,用牛眼做月亮太阳,使之有光。查牛:从土中拉出来的神牛。
    ③ 流黄水的大河。
    ④ 流清水的大河。
    ⑤ 云南省民族古籍办编.云南省民族古籍办编.哈尼阿培聪坡坡[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3-4.
    ① 哈尼阿培聪坡:14.
    ② 哈尼阿培聪坡坡:15.
    ③ 哈尼阿培聪坡坡:20.
    ① 哈尼阿培聪坡坡:21.
    ② 哈尼阿培聪坡坡:24.
    ③ 哈尼阿培聪坡坡:30.
    ④ 哈尼阿培聪坡坡:25.
    ⑤ 哈尼阿培聪坡坡:31.
    ⑥ 哈尼阿培聪坡坡:32.
    ① 哈尼阿培聪坡坡:41-46.
    ②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276.
    ③ 哈尼阿培聪坡坡:95-96.
    ④ 哈尼阿培聪坡坡:114-115.
    ① 哈尼阿培聪坡坡:10.
    ① 元江县哈尼文化学会编.元江哈尼族古歌集[M].元江人民出版社,2005:138-143.
    ① 朱小和演唱,卢朝贵翻译,史军超整理.哈尼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84-85.
    ② 哈尼阿培聪坡坡:10
    ③ 哈尼族古歌:92-93.
    ① 哈尼阿培聪坡坡:12.
    ② 形容人日渐消瘦。
    ③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202-205.
    ①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斯批黑遮[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64-65.
    ②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斯批黑遮[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67-68.
    ①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斯批黑遮[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49.
    ② 演唱史诗的歌手朱小和家的家谱有八十代。
    ① 云南省民族古籍办编.哈尼阿培聪坡坡[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15-19.
    ① 玉麦实为玉米,最早由西亚传入,云南早在15世纪已经栽种,称玉麦,因《大理府志》(1563)载有玉麦,而云南在14世纪初已和麦加有海路相通。兰茂(1397-1476)《滇南本草》卷二曾记玉麦须入药可“宽肠下气”。
    ② 严火其.哈尼族农业历史考察——以哈尼族史诗为基础的研究[J]中国农史,2010,(03).
    ③ 朱小和演唱,卢朝贵翻译,史军超整理.哈尼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98.
    ① 李维宝、张佩芝等一些人的研究认为,哈尼的原始历法把一年分做十个月,每月36天,另余5天用来过十月年。见《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858-866页。
    ① 云南省民族古籍办编.哈尼阿培聪坡坡[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30.
    ② 严火其.哈尼族农业历史考察——以哈尼族史诗为基础的研究[J]中国农史,2010,(03).
    ③ 严火其.哈尼族农业历史考察——以哈尼族史诗为基础的研究[J]中国农史,2010,(03).
    ① 朱小和演唱,卢朝贵翻译,史军超整理.哈尼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239.
    ② 云南省民族古籍办编.哈尼阿培聪坡坡[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28-29.
    ① 云南省民族古籍办编.哈尼阿培聪坡坡[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50.
    ① 哈尼阿培聪坡坡:121.
    ② 哈尼阿培聪坡坡:189.
    ① 哈尼阿培聪坡坡:204.
    ② 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131-134.
    ①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二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37-138.
    ① 绿春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79-80.
    ② 元阳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41、44、115.
    ①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84.
    ①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8-9
    ② 朱小和演唱,卢朝贵翻译,史军超整理.哈尼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104.
    ① 哈尼族古歌:147.
    ②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二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79
    ③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二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58
    ① 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34-35.
    ② 朱小和演唱,卢朝贵翻译,史军超整理.哈尼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442-443.
    ① 《关于思陀土司区的若干情况》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2:13~15.
    ② 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97.
    ③ 也称艾玛突,即祭寨神。
    ④“昂玛”是村寨保护神的名字(也称“昂玛奥”,音译哈尼语),“突”意为祭。
    ① 李期博主编.哈尼族梯田文化论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10.
    ② 戴庆厦主编.中国哈尼学第一辑[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47-56.
    ① 哈尼族古歌:389.
    ② 哈尼族古歌:316.
    ③ 哈尼族古歌:319.
    ④ 哈尼族古歌:90-95.
    ① 史军超,论“和夷”——兼及哈尼族历史文化渊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② 严火其.哈尼族农业历史考察——以哈尼族史诗为基础的研究[J].中国农史.2010(03)
    ① 金力,褚嘉祐.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① 根据《哈尼族古歌》,像日月天地这些不能“死”的自然物,也有折衷之法,就是把大神永生不死的姑娘嫁给他们,这样日月天地与神联姻后,都有了长生不死的特权。
    ② 哈尼族古歌:247.
    ① 哈尼人捕获猎物后,除了需要感激猎神的馈赠,还须安慰猎物死去的灵魂:你们的家族成员很多,虽然今天被我们打死了、吃掉了一点,但你们有那么多后代,整个家族一定会兴旺发达的,所以请不要怪罪哈尼人。
    ② 李期博.招魂与保魂——哈尼族魂文化探析[J].红河民族研究,1992,(1).
    ③ 李子贤等编.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439-440.
    ① 毛佑全,哈尼族传统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中央民族大学哈尼学研究所编,中国哈尼学第三辑
    ①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3.
    ① 元阳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393.
    ① 何丕坤,何俊编.乡土知识的实践与发掘[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33.
    ① 傅光宇:“谈为生者招魂的另一种仪式”,载《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1期)《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497页
    ① 元阳县志263页。
    ② 史军超.哈尼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541.
    ③ 元阳县志:572.
    ① 元阳县志571
    ① 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432.
    ① 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82.
    ① 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310-313
    ② 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155.
    ③ 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3330
    ④ 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205
    ① 元江哈尼族古歌集:235-238.
    ② 元江哈尼族古歌集:239-240.
    ① 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第143页。
    ② 赵呼础演唱,李期博翻译整理.木地米地[M].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语文古籍研究所编,1985.44-451.
    ① 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459.
    ② 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470.
    ③ 元江县哈尼文化学会编.元江哈尼族古歌集[M].元江人民出版社,2005:375-376.
    ① 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484.
    ① 白玉宝,王学慧.哈尼族天道人生与文化源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83-86.
    ① 白玉宝,王学慧.哈尼族天道人生与文化源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96.
    ① 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384页。
    ① 元阳县志18
    ② 哈尼族文化大观380-381
    ① 元阳县志22
    ② 戴平和,当地唯一的高级农艺师。该处及下处引文根据2007年7月笔者在元阳县新街镇的调查。
    ③ 朱建国在任副镇长之前曾是农技站站长。
    ① 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道双赢》,《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② 马岑晔,哈尼族山区新农村建设中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思考——以红河县龙为哈尼族村为例,红河民族研究,2006年第1-2合集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报告:《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2003.3
    ①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第137-138页
    ② 由被称为“摩批哈腊”(祭司中的高能者)的朱小和演唱的《哈尼族古歌》,“它是哈尼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确然是以它为自己的价值系统和行为规范来展开人生画卷的。
    ③ 朱小和演唱.史军超、卢朝贵整理翻译.哈尼族古歌[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131
    ① 朱小和演唱.史军超、卢朝贵整理翻译.哈尼族古歌[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104
    ② 据红河县收集整理的哈尼史诗《木地米地》,第120-121页
    ③ 李期博编.哈尼族习俗歌[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31-33
    ④ “昂玛”是村寨保护神的名字(也称“昂玛奥”,音译哈尼语),“突”意为祭。
    ⑤ 李期博编.哈尼族习俗歌[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49
    ①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王海龙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94
    ① 韩英,饶碧玉,周彩霞.元阳哈尼梯田灌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2)
    ① 文俊,李靖.哈尼梯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模型的初步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02)
    ② 此处引文盲率仅代表受现代教育缺失程度,1990年成人文盲率高达60%哈尼族,2000年时降至29.76%,依据云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民族人口分册(上)》。
    ① 黄绍文,何作庆.稻作民族的典型农耕祭祀——以哈尼族梯田祭祀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7(01)
    ② 寨神树一般选择高大茂盛的种子植物,如万年青、椎栗树等。
    ① 卜凤贤.农业灾荒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
    ② http://www.agri.sh.cn/nykj/ly/sdkj/上海农业技术网
    ① 2006年笔者在红河州、墨江市和西双版纳一带采访的哈尼老人多如是说。鼠疫曾大规模发生过,疟疾古已有之,其他灾害如水灾、旱灾、风灾最为多见。
    ② 红河洲哈尼族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哈尼族辞典[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241-244.
    ① 朱小和演唱,卢朝贵翻译,史军超整理.哈尼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② 哈尼人认为人、野兽、家畜等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本来应该生活的地方。
    ① 哈尼族古歌:435-436
    ② 事实上阿培梅烟大神有意偏袒哈尼人,她让人在过节的时候架起磨秋,荡磨秋时人发出欢乐的吼叫声,神就对虫和各种动物说,看哈尼人受惩罚得多么痛苦,他们被绑在木头上甩来甩去,正在嚎叫呢。这样虫和动物们才高兴得回去了。
    ③ 元阳县里的第一位高级农艺师,从76年开始一直在农业部门工作。
    ④ 此树哈尼语叫“喜吗”,估计此树里面含有铵,与硝可以混合做火药。没有相关文字记载。
    ⑤ 采访罗正明,他92年来到元阳,从事植保工作。
    ① 李云瑞.农业昆虫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② 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③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络提供http://www.cgris.net/
    ① 林菁菁,李进斌,刘林,等.云南元阳哈尼梯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09,39(1):43-51.
    ② 朱有勇.元阳梯田红米稻作文化——一项亟待研究和保护的农业科学文化遗产[J].学术探索,2009,(03)
    ③ 严红梅,李进斌等.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同时期种植的地方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1(15)
    ① 章烈辉等.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稻米.2009(1)
    ② 哈尼族古歌:186
    ① 朱有勇,HeiLeung等.利用抗病基因多样性持续控制水稻病害[J].中国农业科学,2004,(06).
    ① (奥)卡林.诺尔-塞蒂纳.知识制造: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63-71
    ② 赵南元.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16.
    ① 朱小和演唱.史军超、卢朝贵整理翻译.哈尼族古歌[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239
    ② 朱小和演唱.史军超、卢朝贵整理翻译.哈尼族古歌[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342,234
    ①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王海龙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6
    ②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第59页。
    ①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第59页
    ②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第103页
    ③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第112页
    ①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第168页
    ② 哈尼族辞典:164,
    ③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第170页
    ① 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65。。
    ② 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哈尼族(绿春县大兴镇倮别新寨):331页。
    ① 元阳县志:204.
    ①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定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CBD),其中,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了上述解释。
    ②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司译·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6[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6
    ① 见《红河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滇东南红河地区种子植物》一书的第一章,税玉民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6
    ① 王正芳、阿罗、李期博主编,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132.
    ② 哈尼族古歌:88.
    ③ 美国学者S.R.凯勒特在《生命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一书中,将人对于自然界的感受分为9种观念。
    ① 哈尼族古歌:203.
    ① 白祖额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190.
    ②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190.
    ③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145.
    ① 哈尼族古歌:29-31.
    ② 三种能人是哈尼族社会的支柱,头人负责管理和仲裁公众事务,贝玛(摩批)负责祭祀、退鬼和治病,工匠制造出各种农业和生活用具。三能人出现的时代已经过渡到了父系社会。
    ③ 哈尼族古歌:256.
    ④ 哈尼族古歌:88.
    ① 哈尼族古歌:274.
    ② 摘自《查牛色》,《哈尼族古歌》第七章,意为杀查牛补天地。
    ③ 哈尼族古歌:270.
    ① 哈尼族古歌:186.
    ② 莫鲁恰煞:哈尼语,昆虫名,头有触须,身上红绿相间,有束彩色的尾巴。
    ③ 赵呼础演唱,李期博翻译整理:木地米地[M],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语文古籍研究所编,1985:56-57.
    ④ 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7.
    ① 阿玛:对女性的尊称,在古代哈尼族只对某些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女性使用“阿玛”的尊称,例如“扎纳阿玛”。神话此处显示不管男神、女神都被称之为“阿玛”,反映了这则神话很可能起源于女性占统治地位的母系氏族时期,距今年代久远,故该神话极有可能体现了哈尼人较为古老的、源头的想法。
    ② 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9.
    ③ 最早从金鱼娘“密乌艾西艾玛”身上诞生出来的七位大神:天神俄玛、地神密玛、太阳神约罗、月亮神约奔、男女人神烟蝶和蝶玛,以及力大无穷的密嵯嵯玛。
    ④ 哈尼族古歌:187.
    ① 哈尼族古歌:279-280.
    ② “四季生产调”在哈尼族地区广为流传,但各地听唱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一书的搜集整理者白祖额为绿春县哈尼族。内容类似的还有《哈尼族古歌》中所包含的《虎珀拉珀卜》(翻年歌)、《奇虎窝玛策尼窝》(十二月风俗歌)两章,分别以物候与礼仪的月令体形式来叙述哈尼人的一年。
    ③ 指要开始备耕工作。
    ④ 过了十月野慈姑根和荸荠根不易腐烂,春到还会生长与庄稼争肥。
    ⑤ 宾谷鸟:一种绿色羽毛的小鸟,在春夏两季鸣叫,声音能传很远。
    ⑥ 底齐达帕:一种细草。
    ⑦ 按哈尼族的风俗撒完种后在地边插上鲜花,象征日后庄稼长得像鲜花一样好。
    ① 哈尼族古歌:446.
    ② 2006年笔者在元阳攀枝花乡一带调研记载,后对照《哈尼族辞典》,第181页:埂豆,大豆品种之一。哈尼族普遍在梯田田埂外侧打洞种植埂豆,作为稻田的副产品。其特点是充分利用梯田埂高,通风透光的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故文中“老鼠豆”极有可能为“埂豆”
    ③ 哈尼人嫁姑娘的时候需要置备一桌丰盛的酒席,在这酒席之上,有些菜肴时一定要按照礼数端出来的。比如“鱼”“肥猪肉”、“牛肉干巴”、“米酒”,如果得不着这些礼,来祝贺的邻居会捂住嘴巴笑父母的刻薄。条件一般家庭,拿不出各式各样的佳肴,就要用菜园子里的菜和野菜来替代,比如用“老林里的柴花”以象征“大腕的五脏”,“园 子里的魔芋”充当“牛心牛肝”,“地里的冬瓜”做成“爱吃的肥肉”,“木耳香菌”就算做送姑娘出嫁上路的“三箩野味”。
    ① 哈尼族古歌:396.
    ② 在《哈尼族古歌中》中《湘窝本》(开田种谷)、《雪紫查勒》(采集狩猎)二章中有记载。
    ③ 雅尼雅嘎赞嘎:54.
    ④ 白脚老粳,别名大老谷、硬老粳等。水稻品种。适宜种植区1000-1500米,株高90厘米,易倒伏,抗病虫害。平均单产427千克。米色红。是中半山哈尼族梯田的当家老品种之一。
    ⑤ 红脚老粳,别名小老粳、老粳等。水稻品种。适宜种植区1000-1500米,株高0.167米,易倒伏,抗病虫害能力不强。平均单产375-450千克。米色红,质沾稻。是元阳一带中半山哈尼族梯田的主要老品种之一
    ⑥ 花谷,别名黑谷,小黑谷等,水稻品种。适宜种植1300-1850米,性喜温凉气候。生育期170-190天,株高0.14米,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易倒伏,抗病虫害,平均单产350千克。米色红,质沾稻。哈尼族地区海拔1500米以上稻田的主要老品种之一。
    ⑦ 冷水谷,别名长毛谷,水稻品种之一,全生育期较长,在6个月内。耐低温。去壳后米粒呈紫红色,煮成的米饭糯而可口,是酿制甜酒的最佳原料。哈尼族多种植于冷箐田中,因产量低,种植面积逐步减少。
    ① 黄糯谷,别名戈他糯、老粳糯。水稻品种。适宜种植海拔900-1500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育期180天。株高0.159米,分蘖力弱,抗倒伏,抗病虫害。平均单产300-370千克。米色白,质糯稻。元阳一带哈尼族冷浸田惯种的老品种。
    ② 黄泡谷,别名大泡谷、老棚谷等。水稻品种。适宜种植区海拔1300-1500米。性喜温暖气候,生育期177天。株高0.145米,分蘖率中等。易倒伏,抗病虫害。平均单产375千克。米色红,质沾稻。元阳一带哈尼族中半山稻田的主要老品种之一
    ③ 哈尼族辞典:177-181.
    ④ 据笔者2007年7月在元阳县新街镇的调查记录。
    ⑤ 2004年,“绿色和平”在云南举办了“稻米之路——云南生态农业巡游”,他们请了来自云南傣族、哈尼族、普米族的五位农民担当摄影师,拍摄他们眼中的生活、文化以及生态稻作知识。他们分布在海拔800米到2400米的水稻种植区。黎民富就是这五位稻农摄影师之一。勐宋人一直强调他们跟红河的哈尼族不一样,红河哈尼族创造了梯田文化,而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刀耕火种”轮歇农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勐宋哈尼族的传统 文化与生态多样性管理》一文中提到,勐宋哈尼族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传统的但科学的管理方法。黎明富说,旱地里不仅可以种传统稻谷,还可以种好多蔬菜,如豆子、白菜、青菜、黄瓜、南瓜等,据传说最多能种上112种。据了解,黎明富的36个传统稻种在他的密封瓶里也保存不了几年,国家种子库收集的稻种都是保存在零下18度正负两度,湿度约50%的低温低湿的环境下。——《民间》:稻米之路。
    ① 04年“稻米文化节”中,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普路平受访时说。
    ① 哈尼族礼仪习俗歌:90-95.
    ① 在东南亚地区暨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会议上,与会代表达成的“荔波共识”中这样表述道。
    ① 黄华新,陈文勇.“在场的”科学主体及其认知模式[J].哲学研究,2011,(09):93.
    ②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3.
    ① 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90.
    ② 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91.
    ① 史军超,论“和夷”——兼及哈尼族历史文化渊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② 严火其.哈尼族农业历史考察——以哈尼族史诗为基础的研究[J].中国农史.2010(03)
    ① 金力,褚嘉祐.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① 元阳县志:122.
    ② 绿春县志:206.
    ① 袁国强,卓信宁.流域开发规划方法与实践[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182.
    ② 绿春县志:194.
    ③ 哈尼族古歌:106.
    ① 徐福荣等,中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稻作品种多样性,《生态学报》2010,30(12):3346-3357
    ① “毕摩”这个称呼在某些地方哈尼族和彝族通用,与彝族的毕摩比较,哈尼族摩批在内涵和外延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彝族毕摩会识本民族文字。
    ① 李泽然.论哈尼族的摩批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6,(06).
    ① 著名的大摩批,被称为“摩批哈腊”,意为“摩批中的大老虎”,作为哈尼族经典的《哈尼族古歌》和《哈尼阿培聪坡坡》等都是由他演唱后录制翻译得以保存的。
    ②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28-229.
    ① 郑宇.哈尼族宗教组织与双重性社会结构——以箐口村“摩匹—咪谷”为例[J].民族研究,2007,(04)
    ① 范俊军编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6.
    ② 卢宝荣,朱有勇,王云月.农作物遗传多样性农家保护的现状及前景[J].生物多样性.2002(04):409-415.
    ① 中共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员会编.社会科学专家话红河[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48.
    ① 《红河县种植业区划》红河县农业局(内部资料)1978年8月
    ② 戴平和,当地唯一的高级农艺师。该处及下处引文根据2007年7月笔者在元阳县新街镇的调查。
    ③ 朱建国在任副镇长之前曾是农技站站长。
    ④ 云南省民族古籍办编.哈尼阿培聪坡坡[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39.
    ① 云南省民族古籍办编.哈尼阿培聪坡坡fMl.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198-202.
    ② 朱小和演唱,卢朝贵翻译,史军超整理.哈尼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131-133.
    ③ 云南省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元阳县志[M1.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45.
    ④ 片面性和割裂性甚至可见于“环境”(environment)一词的词源。该词的法文词根environner(环绕)意即自然是环绕我们、脱离我们的某种东西。
    ① 哈尼族传统社会的三类支柱人群:头人、摩批和工匠。摩批相当于祭司,负责在各种祭祀、节庆中背诵古歌或驱鬼治病。
    ② 据对元阳县攀枝花乡硐浦村摩批朱小和的采访记录。
    ③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三。
    ④ (宋)曾慥:《类说》卷四十七《遯斋闲揽》(四库本)。
    ① 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7.
    ① 霍尔斯姆·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
    ② 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道双赢[J].管理世界,2006,(12).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编.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38.
    ①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07.
    [1]K.D.Knorr-Cetina, M.Mulkay, Introduction:Emerging Principles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M]. SAGE Publications Ltd.,1983.
    [2]Andrew Pickering, From Science as Knowledge to Science as Practice[M].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3]Bruno Latour,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translated by Catherine Porter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4]Rorty. Contingency, Iron and Solidarit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Lloyd, G. E. R.. Multidimensional Reality [J]. Common Knowledge.2011(winter):27-30.
    [1]《蛮书》卷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
    [2]《新唐书·南蛮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
    [3]《通鉴·唐纪》中华书局1956年版
    [4]《云南志略》2009年版
    [5]《大理府志》清康熙33年(1694)刻
    [6]《滇南本草》云南卫生厅铅印本1959年版
    [7]乾隆《开化府志》清道光9年(1829)刻本
    [8]《元文类》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9]《元史·世祖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云南通志》民国二十二年刊本
    [11]《青海省志·自然地理志》2000年版
    [12]白玉宝,王学慧.哈尼族天道人生与文化源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13]白祖额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
    [14]卜凤贤.农业灾荒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
    [15]陈连山.结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16]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7]戴庆厦主编.中国哈尼学第二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8]戴庆厦主编.中国哈尼学第一辑[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19]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0]范俊军编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1]郭辉军,龙春林.云南的生物多样性[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
    [2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办公室组织编译.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生物多样性综合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3]黄炳生.云南农业探索与实践[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24]何丕坤,何俊编.乡土知识的实践与发掘[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25]何杰坤,等.森林树木与少数民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26]何斯强编.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哈尼族(绿春县大兴镇倮别新寨)[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7]赫尔顿(G.Holton).物理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导论[M].张大卫,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8]红河洲哈尼族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哈尼族辞典[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29]红河县农业局编.红河县种植业区划[M].(内部资料)1978.
    [30]黄绍文.诺马阿美到哀牢山:哈尼族文化地理研究[M].云南出版社,2007.
    [31]霍尔斯姆·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2]金力,褚嘉祐.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3]金荣权.中国神话的流变与文化精神[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34]卡林.诺尔-塞蒂纳.知识制造: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5]克利福德·吉尔兹.王海龙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6]拉巴·拉马尔,让·皮埃尔·里博.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土壤与社会[M].张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7]劳丹,进步及其问题[M].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8]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邱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9]劳斯.涉入科学:如何从哲学上理解科学实践[M].戴建平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40]李期博主编.哈尼族梯田文化论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41]李期博主编.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42]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可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43]李期博编.哈尼族习俗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44]李少军编著.诗性的智慧:哈尼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45]李云瑞.农业昆虫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6]李子贤等编.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4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6[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4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生物多样性综合报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编.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50]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51]洛恩·尼尔·埃文登,自然的异类:人类与环境[M].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85.
    [52]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3]绿春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54]门图.西双版纳爱尼村寨文化[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2.
    [55]《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2.
    [56]纳尔逊·古德曼.构造世界的多种方式[M].姬志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7]涅努巴西,张佩芝.多沙阿波[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
    [58]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9]任兆胜,李云峰.稻作与祭仪[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60]S.R.凯勒特.生命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M].王华,译.知识出版社,2001.
    [61]沈正德编.哈尼族民间故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62]施达,阿海译,景洪县民委编.雅尼雅嘎赞嘎:哈尼族迁徙史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63]史军超著,白庚胜,向云驹主编.文明的圣树[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4]史军超主编.哈尼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65]税玉民主编,滇东南红河地区种子植物[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66]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7]王清华.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的生态农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68]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9]吴彤,等.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0]希拉·贾撒诺夫,等.科学技术论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71]许建初主编.中国西南生物资源管理的社会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72]许建初.云南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73]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4]夏佩尔.理由与求知[M].诸平,周文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5]徐洪富主编.植物保护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6]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
    [78]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二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79]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编.哈尼族文化论丛(第三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80]云南省编辑组编.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81]云南省民族古籍办编.哈尼阿培聪坡坡[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82]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云南生物资源开发战略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
    [83]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斯批黑遮[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84]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85]元江县哈尼文化学会编.元江哈尼族古歌集[M].元江人民出版社,2005.
    [86]元阳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87]赵呼础演唱,李期博翻译整理.木地米地[M].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语文古籍研究所编,1985.
    [88]张开焱编.神话叙事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
    [89]张牛朗等演唱,赵官禄等整理.十二奴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90]郑茜.人活天地间(哈尼族):20世纪中国民族家庭实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91]中共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员会编.社会科学专家话红河[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92]朱小和演唱,卢朝贵翻译,史军超整理.哈尼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1]白宇.哈尼人饮食概说[J].红河民族研究,1991,(1).
    [2]白光福.绿春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红河州党校学报,1994,(02)
    [3]曹正学.略论哈尼“梯田文化”森林经济的特点及发展思路[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4]陈丽军,卢明强.哈尼梯田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01)
    [5]陈敏.哈尼梯田稻作文化中的远古遗风[J].红河学院学报.2011(01)
    [6]范祖錡.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7]高东,何霞红,朱有勇.元阳水稻地方品种多样性变化及换种规律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02)
    [8]管旸.哈尼族传统人居环境体系中森林要素之作用评述[J].西部林业科学,2004,(04).
    [9]郭家骥.云南省情认识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4,(2).
    [10]韩英,饶碧玉,周彩霞.元阳哈尼梯田灌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2).
    [11]黄绍文,何作庆.稻作民族的典型农耕祭祀——以哈尼族梯田祭祀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7(01).
    [12]胡文英,董铭.元阳哈尼梯田及周边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05).
    [13]胡文英,沈琼.元阳哈尼梯田景观稳定性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01)
    [14]勒黑.哈尼族衣食文化特质及其内涵[J].红河民族研究,1990,(1).
    [15]李景侠,等.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对象[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5).
    [16]李立琼.从文化视角看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观[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17]李期博.招魂与保魂——哈尼族魂文化探析[J].红河民族研究,1992,(1).
    [18]李泽然.论哈尼族的摩批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6,(06).
    [19]林菁菁,李进斌,刘林,等.云南元阳哈尼梯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09,39(1).
    [20]刘怡涛,龙春林.云南各民族食用花卉中的人文因素[J].自然杂志,2001,(5).
    [21]罗家云.哈尼族族源问题浅论[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22]罗鹏,等.云南的圣境及其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J].山地学报,2001,(4).
    [23]卢宝荣,朱有勇,王云月.农作物遗传多样性农家保护的现状及前景[J].生物多样性.2002(04).
    [24]卢明强,陈丽军.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市场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2)
    [25]陆梅,等.云南高原湿地特征及其保护[J].云南自然保护,2006,(4).
    [26]马岑晔,哈尼族山区新农村建设中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思考:以红河县龙为哈尼族村为例[J].红河民族研究,2006,(1-2)
    [27]毛佑全.中国哈尼族父子连名制价值取向——兼论哈尼族祖先崇拜文化内涵[J].玉溪师专学报,1997,(2).
    [28]史军超,论“和夷”——兼及哈尼族历史文化渊源[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
    [29]史军超.哈尼族文化英雄论[J].民族文学研究,1998,(03).
    [30]孙官生.论红河流域是早期人类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J].红河文物,1986,(3).
    [31]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道双赢[J].管理世界,2006,(12).
    [32]王丽慧,张君.科学合理性的演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33]王清华.哀牢山哈尼族妇女梯田养鱼调查[J].民族研究,2005,(4).
    [34]王善博.解释与不可通约性——库恩与罗蒂之间的几点异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09).
    [35]文俊,李靖.哈尼梯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模型的初步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
    [36]吴彤.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J].哲学研究,2005(5).
    [37]施晓春,周鸿.神山森林传统的传承与社区生态教育初探[J].思想战线,2007,(1).
    [38]许建初.从民族学的角度探讨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周边民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J].生态学杂志,2003,(2).
    [39]严红梅,李进斌等.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同时期种植的地方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1(15)
    [40]严火其.自然主义的哈尼稻作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史,2008,(03).
    [41]严火其.哈尼族农业历史考察——以哈尼族史诗为基础的研究[J].中国农史,2010,(3).
    [42]章烈辉等.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稻米.2009,(1).
    [43]张桥贵.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现代价值[J].世界宗教研究,2003,(3).
    [44]郑宇.哈尼族宗教组织与双重性社会结构——以箐口村“摩匹—咪谷”为例[J].民族研究,2007,(4).
    [45]周超,朱志方.不可通约性与科学合理性——库恩科学合理性理论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46]朱有勇,HeiLeung等.利用抗病基因多样性持续控制水稻病害[J].中国农业科学,2004,(6).
    [47]朱有勇.元阳梯田红米稻作文化——一项亟待研究和保护的农业科学文化遗产[J].学术探索,2009,(3).
    [1]邱慧.对科学的政治批判:评约瑟夫·劳斯的《知识与权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4,(2004-06-25).
    [2]王清华.哈尼梯田的农业水资源利用[N].红河日报,2010,(2010-07-21)
    [3]元阳县.红河州年鉴(1998年)[A]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