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柳宗元及其诗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具有思想家的冷峻、文学家的热情,在他杰出的文字作品中,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风格,一部分作品冷静、清醒,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另一部分作品则抑郁、愤懑,回旋着一股排遣不开的压抑之气。
     柳宗元的诗歌中既有甘于退隐与寂寞、风格如陶诗平淡自然的蕴藉之诗,又有孤清峭厉、锤炼精刻的精工之章,还有哀怨凄怆、胸臆直抒的酸楚之作。尽管柳诗风格多样,但它也呈现出一些相近的艺术风貌。柳宗元的诗歌表现了新的山川境界,具有忧伤、孤傲的情感特征和或隐或显的“骚怨”特色。综观柳宗元的永州诗和柳州诗,我们发现他的这两个时期的山水诗在情感上是从忧伤到绝望,在意象上是从清秀澄明到奇崛险怪,在形式上是从以五言为主到以七言为主,以古体为主到以近体为主,在风格上是从简古疏淡到清峻冷峭,如此构成了柳宗元前后期山水诗的演变轨迹。
     柳宗元把广义上的“文”划分为“著述”和“比兴”两种。关于“比兴”类诗歌的特点,他指出必须“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以便更好地发挥讽谕的作用,而他“感激愤悱”的诗学观点则揭示了诗歌这一体裁的抒情性特点。
     柳宗元的政治抱负、生活经历与屈原极其相似,因此他的创作接受屈原的影响也最深,他的学骚也就不同于别人的无病呻吟,而是实实在在地学到了屈骚的真正精神。然而在柳宗元诗歌的接受史中,影响最大的是宋代苏轼关于柳诗“枯淡”的评论。
     在柳宗元诗歌艺术的整体构成中,一方面他努力回归清淡诗派的传统范式,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汇入“元和诗变”的创新意向。于是同样作为清淡诗派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韦应物较多地表现为向传统的回归,柳宗元则较多地标示着新变的趋向;当然,回到元和诗风的现实来看柳宗元诗歌本身,就其主导方面而言,他的诗完全可以说是倾向复旧而非新变,他的诗作兀立于“元和诗变”中韩孟险怪、元白浅俗两大主流派系之外,在那竞相新变的时代风潮中表现为一种不协和音的变奏。也正是这样左右逢源的双重独特性奠定了他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并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Liu Zongyuan was a well-known thinker and writer in Tang Dynasty. With the thinker's coldness and the writer's enthusiasm ,there are two totally opposite styles in his works. One is cold and glittering with rationality ,and the other is depressive, resentful and oppressive.
     Some of Liu Zongyuan's poems are plain, implicative like Tao Yuanming's, some are pure and refined ,and some are direct when expressing emotions. There is a similar artistic feature among different styles. His poems presented the new landscape state .And they are melancholy, pride and plaintive implicitly or obviousl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Liu's poems written in Yongzhou and Liuzhou, we can find his landscape poems of these two periods change from depressive to desperate in feeling, from clear to grotesque in image, from five -character poetry to seven -character, Classic Style Poetry to Modern Style Poetry in form, from simple to pure and cold in style. And all these constitute the evolution trace of Liu's landscape poems.
     Liu Zongyuan divided the concept of "wen" into "writing" and "bi xing" in a broad sense. About the latter, he pointed out the magnificence brought purity and eloquence, and poems of this kind should be allegorical .And his resentful poetic opinion reveals the lyric feature of poetry.
     Liu Zongyuan and Qu Yuan, these two poets have very similar political ideals and experiences. Because of the deep influence, Liu learned the core of Qu Yuan' spirit. But in the acceptance history of Liu Zongyuan's poems, the most famous comment was made by Su Shi, who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withered and quietly elegant in the field of poetry.
     In Liu Zongyuan's poetic structure, there is not only the return to the traditional poetic school of purity , but also the innovation combined with elements of "Yuanhe Poetic Incident". Compared with Wei Yingwu's regression, Liu Zongyuan directed the new tendency .Of course, the mainstream of Liu's poems are regressive in the poetic style of Yuanhe period. His poems differ from Han Yu and Meng Jiao's grotesque style and YuanZhen and Bai Juyi's simple style .It is the dual uniqueness that establishes Liu Zongyuan's position in the poetic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and makes a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引文
① [美]司马德琳《贬谪文学与韩柳的山水之作》,《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
    ②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钱仲联 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
    ③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1页。
    ④ [唐]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祖保泉 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① [宋]苏轼《评韩柳诗》,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4页。
    ② [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3页。
    ③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页。
    ④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十,《元好问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⑤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郭绍虞编选 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45页。
    ① 《关于柳宗元的诗及其评价问题》,《光明日报》1961年9月17日。
    ② 《湘潭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③ 《零陵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
    ④ 《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
    ⑤ 《广州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
    ⑥ 《湖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⑦ 《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⑧ 《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2期。
    ⑨ 《文史知识》1995年第3期。
    ① 尚永亮《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② 《江汉论坛》1990年第9期。
    ③ 《河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7期。
    ④ 《唐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8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 《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⑥ 《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
    ⑦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⑧ 《天府新论》1995年第6期。
    ⑨ 吴文治《柳宗元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⑩ 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 陈雁谷《柳宗元社会心理思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 何书置《柳宗元研究》,岳麓书社,1994年版。
    ③ 翟满桂《一代宗师柳宗元》,岳麓书社,2002年版。
    ④ 王国安《柳宗元诗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⑤ 温绍堃《柳宗元诗歌笺释集评》,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
    ⑥ 吴文治《柳宗元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
    ①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全四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本文所引柳宗元诗、文均出自是书,此书前有目录,翻检方便。因而对下文所征引柳诗、柳文,不再加脚注,只在行文中用简明括注标出篇目。
    ②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①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钱仲联 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① 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①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上册)卷四,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06页。
    ② [唐]刘禹锡著,瞿蜕园校点《刘禹锡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① [宋]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第16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35页。
    ②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钱仲联 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①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钱仲联 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①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页。
    ② 尚永亮《“圆外方中”:柳宗元被贬后的心性设计与主客观矛盾——以与杨诲之<说车>诸书为中心》,《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① 尚永亮《“圆外方中”:柳宗元被贬后的心性设计与主客观矛盾——以与杨诲之<说车>诸书为中心》,《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①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钱仲联 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① 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① 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① 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① 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①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第13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14页。
    ② [宋]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第16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32页。
    ①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钱仲联 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
    ①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① 尚永亮《论柳宗元的生命悲感和性格变异》,《文史哲》2000年第4期。
    ①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62页。
    ① 尚永亮《寓意山水的个体忧怨和美学追求》,《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
    ② [法]罗丹《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③ [日]清水茂《柳宗元的生活体验及其山水记》,《文史哲》,1957年,第4期。
    ①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第13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16页。
    ① [唐]刘禹锡著,瞿蜕园校点《刘禹锡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页。
    ① [唐]柳宗元《柳河东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1967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01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00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57页。
    ① 侯外庐《侯外庐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① 此部分内容笔者以《论柳宗元在儒学复兴中的独特贡献》发表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② [唐]韩愈《寄卢仝》,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五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815页。
    ① 郑晔《论柳宗元对儒学发展新方向的探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② [唐]韩愈《与卫中行书》,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①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钱仲联 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
    ① [北魏]郦道元著 杨守敬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645页。
    ② 霍松林《柳宗元“永州八记”选讲》,《语文学习》,1979年第2期。
    ① [日]清水茂《柳宗元的生活体验及其山水记》,《文史哲》,1957年第4期。
    ① 翟满桂《一代宗师柳宗元》,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57页。
    ① 翟满桂《一代宗师柳宗元》,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①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页。
    ① [宋]苏轼《评韩柳诗》,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4页。
    ②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十,《元好问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③ [宋]严羽《沧浪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8页。
    ④ [金]周昂《读柳诗》,[金]元好问编[明]毛晋刻《明刊中州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542页。
    ① [宋]欧阳修 宋 祁《新唐书》(第16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32页。
    ① [宋]苏轼《评韩柳诗》,傅成 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4页。
    ① 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9页。
    ① [宋]苏轼《评韩柳诗》,傅成 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4页。
    ①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十,《元好问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① 宗白华《艺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① [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史记》(第十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00页。
    ②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钱仲联 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③ [唐]刘禹锡《刘氏集略说》,瞿蜕园校点《刘禹锡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④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295页。
    ①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第13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14页。
    ② 尚永亮《论柳宗元的生命悲感和性格变异》,《文史哲》,2000年第4期。
    ① [汉]王充《自纪》,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98页。
    ② [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3页。
    ③ [宋]敖陶孙《臞庵诗评》,[元]刘壎《隐居通议》卷六,读画斋丛书本,第467页。
    ④ [金]周昂《读柳诗》,[金]元好问编[明]毛晋刻《明刊中州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542页。
    ①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十,《元好问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① 李芳民《论柳宗元山水诗的个性特征》,《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① [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9页。
    ②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① 尚永亮《论柳宗元的生命悲感和性格变异》,《文史哲》,2000年第4期。
    ① 梁超然《略论柳柳州的激愤与忧伤》,《唐代文学论丛》第四期,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8页。
    ① [日本]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页。
    ② 尚永亮《寓意山水的个体忧怨和美学追求》,《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
    ① [宋]苏轼《评韩柳诗》,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4页。
    ① [宋]范温《潜溪诗眼》,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8页。
    ②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十,《元好问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① [清]沈德潜选注《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页。
    ①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郭绍虞编选 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47页。
    ② [宋]苏轼《题柳子厚诗》,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3页。
    ③ [宋]蔡启《蔡宽夫诗话》,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3页。
    ①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295页。
    ② [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史记》(第十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00页。
    ③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④ [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钱仲联 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① 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页。
    ②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295页。
    ③ [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史记》(第十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00页。
    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钱仲联 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⑤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295页。
    ① [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页。
    ① 许总《论柳宗元谪居心理空间与诗境构造方式》,《汕头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① 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①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9页。
    ② 龙子仲《最后的诗情》,《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① [清]叶燮《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8页。
    ②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
    ③ [宋]严羽《沧浪诗话》,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32页。
    ① [宋]欧阳修 宋 祁《新唐书》(第16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32页。
    ①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①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62页。
    ②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62页。
    ③ [宋]苏轼《题柳子厚诗》,傅成 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3页。
    ①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②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第9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93页。
    ③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35页。
    ④ [唐]李适《修茸寺观诏》,[清]董浩等编《全唐文》(第一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4页。
    ① [宋]赞宁《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8页。
    ② 赵继红《柳宗元与佛教关系的再思考》,《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① 李少惠《柳宗元好佛辨析》,《兰州学刊》,1995年第6期。
    ① 章士钊《柳文指要》,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① 王树海《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刍议》,《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
    ① [宋]苏轼《评韩柳诗》,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4页。
    ②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页。
    ① 许总《论柳宗元谪居心理空间与诗境构造方式》,《汕头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① 张锡坤《禅与中国文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4页。
    ① 陈幼石《韩柳欧苏古文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
    ① [宋]苏轼《评韩柳诗》,傅成 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4页。
    ② 尚永亮《柳宗元诗歌接受主流及其嬗变——从另一角度看苏轼“第一读者”的地位和作用》,《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③ [宋]严羽《沧浪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8页。
    ④ [宋]苏轼《南涧中题》,傅成 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0页。
    ⑤ [宋]敖陶孙《臞庵诗评》,[元]刘壎《隐居通议》卷六,读画斋丛书本,第467页。
    ① 尚永亮《论柳宗元的生命悲感和性格变异》,《文史哲》2000年第4期。
    ① [宋]严羽《沧浪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8页。
    ②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十,《元好问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③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④ [唐]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祖保泉 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① [后晋]刘啕等《旧唐书》(第13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14页。
    ② [宋]苏轼《答程全父推官》,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1页。
    ③ [宋]苏轼《评韩柳诗》,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4页。
    ④ [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3页。
    ① [宋]苏轼《题柳子厚诗》,傅成 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3页。
    ② [宋]范温《潜溪诗眼》,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8页。
    ③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页。
    ④ [宋]曾季狸《艇斋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5页。
    ⑤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①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页。
    ②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7页。
    ③ [宋]吴可《藏海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6页。
    ① [宋]黄彻著,汤新祥校注《(巩右)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5页。
    ②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十,《元好问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③ [清]吴乔《围炉诗话》,郭绍虞编选 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73页。
    ④ [宋]敖陶孙《臞庵诗评》,[元]刘壎《隐居通议》卷六,读画斋丛书本,第467页。
    ⑤ [清]沈德潜选注《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36页。
    ⑥ [清]沈德潜选注《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2页。
    ⑦ [战国]孟轲《孟子·万章》,郭绍虞编选《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1页。
    ① [宋]欧阳修《薛简肃公文集序》,《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305页。
    ② [宋]苏轼《南涧中题》,傅成 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0页。
    ③ [宋]蔡启《蔡宽夫诗话》,[宋]胡仔纂集 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页。
    ④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5页。
    ① [宋]严羽《沧浪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8页。
    ②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十,《元好问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③ [金]周昂《读柳诗》,[金]元好问编[明]毛晋刻《明刊中州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542页。
    ④ [清]沈德潜选注《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42页。
    ⑤ 尚永亮《柳宗元诗歌接受主流及其嬗变——从另一角度看苏轼“第一读者”的地位和作用》,《人文杂志》200年第6期。
    《悲剧心理学》朱光潜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被开拓的诗世界》程千帆 莫砺锋 张宏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尚永亮撰,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撰 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禅宗思想渊源》吴言生撰,中华书局,2001年版。
    《禅宗诗歌境界》吴言生撰,中华书局,2001年版。
    《禅宗哲学象征》吴言生撰,中华书局,2001年版。
    《禅与唐宋诗学》张晶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从经学到文学》刘毓庆撰,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聂永华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代诗歌研究》马海英撰,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陆玉林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撰,三联书店,2001年版。
    《大唐新语》[唐]刘肃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道教与唐代文学》孙吕武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杜甫评传》(上、中、下卷)陈贻掀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东晋玄言诗派研究》陈顺智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杜甫诗学引论》胡可先撰,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佛学与隋唐社会》张国刚撰,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蒋寅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古典目录学浅说》来新夏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格律诗词写作》余浩然撰,岳麓书社,2001年版。
    《古典文学要籍简介》曹道衡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过程诗学》蒋济永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汉语诗律学》王力撰,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后村诗话》[宋]刘克庄撰 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剑桥中国隋唐史》[英]崔瑞德等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旧唐书》(全十六册)[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旧五代史》(全六册)[宋]薛居正等撰,中华书局,1976年版。
    《经学与汉代社会》张涛撰,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柳宗元集》[唐]柳宗元撰,柳宗元集校点组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柳河东全集》[唐]柳宗元撰,中国书店,1991年版。
    《柳宗元诗笺释》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柳宗元评传》吴文治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柳宗元资料汇编》吴文治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
    《柳宗元评传》孙昌武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柳宗元研究》何书置撰,岳麓书社,1994年版。
    《柳宗元散文艺术》吴小林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2004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历代唐诗论评选》陈伯海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白研究管窥》葛景春撰,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商隐诗歌研究》刘学锴撰,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刘学锴撰,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禹锡全集》[唐]刘禹锡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德]康德撰,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莫砺锋诗话》莫砺锋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学概论》王朝闻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美学》(全四册)[德]黑格尔撰,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美的历程》李泽厚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美学三书》李泽厚撰,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美学原理》蒋孔阳 朱立元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学的散步》宗白华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学四讲》李泽厚撰,三联书店,2004年版。
    《欧阳修全集》[宋]欧阳修撰 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清]纪昀等,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
    《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潘百齐撰,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伯伟撰,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
    《清诗话》[清]王夫之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清诗话续编》郭绍虞编选 富寿荪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全唐诗》[增订本](全十五册)[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中华书局,1999年版。
    《人间词话》王国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李凯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融合与超越——隋唐之交诗歌之演进》张采民撰,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容斋随笔》[宋]洪迈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儒释道背景下的唐代诗歌》陈炎等撰,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陶敏 李一飞撰,中华书局,2001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诗词格律》王力撰,中华书局,2000年版。
    《诗人玉屑》[宋]魏庆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诗骚诗学与艺术》潘啸龙 蒋立甫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诗薮》[明]胡应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诗源辩体》[明]许学夷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宁志新撰,中华书局,2005年版。
    《隋唐史》岑仲勉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说文献学》余嘉锡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说唐诗》马茂元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诗词写作概论》赵仲才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撰,三联书店,2001年版。
    《诗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撰,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诗海扬帆——文学史家孙望》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诗史运动与作家创造——杜甫与六朝诗歌关系研究》吴怀东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诗史之际——唐代文学发微》李浩撰,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李斌成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张少康撰,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唐代美学史》吴功正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唐代诗人丛考》傅璇琮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撰,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共八卷十册)傅璇琮 罗联添主编,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唐代铨选与文学》王勋成撰,中华书局,2001年版。
    《唐代政治与文学》胡可先撰,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诗杂论》闻一多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唐诗史案》陈文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州郡制度研究》陈志坚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唐代文学史》乔象锤 陈铁民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唐代的七言古诗》王锡九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贾晋华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美学范畴研究》王耘撰,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唐代诗学》乔惟德等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唐代文学丛考》陈尚君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7年版。
    《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傅绍良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唐会要》[宋]王溥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唐集叙录》万曼撰,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绝句史》周啸天撰,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唐人选唐诗新编》傅璇琮编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唐声诗》任半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唐诗百话》施蛰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唐诗比较研究》房日晰撰,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唐诗抒情艺术研究》潘百齐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唐诗艺术学导论》潘百齐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唐诗艺术范式论》潘百齐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唐诗学史稿》陈伯海撰,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唐诗风格论》王明居撰,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诗的美学阐释》李浩撰,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诗演进论》罗时进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唐诗别裁集》[清]沈德潜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诗的风采》刘开扬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唐诗格律通论》徐青撰,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唐诗汇评》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唐诗纪事校笺》[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版。
    《唐诗解》[明]唐汝询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唐诗论丛》陈贻掀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唐诗论学丛稿》傅璇琮撰,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
    《唐诗美学论稿》陈铭撰,中洲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唐诗美学探索》张福庆撰,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唐诗品汇》[明]高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唐诗史》许总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唐诗十三论》吴相洲撰,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唐学与唐诗》查屏球撰,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唐音》[元]杨士宏编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音佛教辨思录》陈允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唐音癸签》[明]胡震亨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唐音质疑录》吴企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唐语林校证》[宋]王谠撰 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后集),[宋]胡仔撰集,廖德明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唐史史料学》黄永年撰,上海书店,2002年版。
    《唐诗与政治》孙琴安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唐宋诗举要》(上、下两册)高步瀛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谈文学》朱光潜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唐朝文化史》徐连达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吴相洲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艺心理学》朱光潜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撰,中华书局,1996年版。
    《新唐书》(全二十册)[宋]欧阳修 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学者闻一多》邓乔彬 赵晓岚撰,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一代宗师柳宗元》翟满桂撰,岳麓书社,2002年版。
    《艺境》宗白华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古代诗学原理》吴建民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童庆炳撰,中华书局,1992年版。
    《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胡可先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诗学之精神》胡晓明撰,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文学精神》(唐代卷)孙学堂撰,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文化导论》李宗桂撰,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美学史论集》宗白华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古代作家的文化心态》周晓琳 刘玉平撰,巴蜀书社,2004年版。
    《中国禅宗与诗歌》周裕锴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尚学锋 过常宝撰,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戴伟华《柳宗元贬谪期创作的“骚怨”精神——兼论南贬作家的创作倾向及其特点》,载《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
    许总《论柳宗元谪居心理空间与诗境构造方式》,载《汕头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吴正岚《论屈原与柳宗元的精神契合》,载《云梦学刊》,1995年第4期。
    林继中《柳宗元山水诗风格特征之形成》,载《天府新论》,1995年第6期。
    马晓坤《从柳诗看柳宗元贬后内心世界》,载《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王一民《柳宗元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和发展》,载《零陵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刘虹《论韩愈柳宗元的修辞观》,载《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徐明《试论柳宗元的哲学思想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载《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5期。
    卞孝萱《柳宗元诗话》(十一则),载《零陵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何书置《漱涤万物咏离骚——柳宗元在永州的诗歌》,载《零陵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蒋晓城《论柳宗元山水诗文的情感表现》,载《云梦学刊》,1998年第3期。
    李芳民《论柳宗元山水诗的个性特征》,载《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陈芒 唐红梅《论柳宗元诗模山范水之模式》,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刘柯《淡逸清深 哀婉真挚——略谈柳宗元的诗歌》,载《浙江师大学报》,1998年第5期。
    李育仁《论柳宗元诗风的多维结构》,载《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王树海 王凤霞《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刍议》,载《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
    胡遂《孤峭人格与荒寒境界——论柳宗元山水诗文中的独特禅意》,载《求索》,2000年第2期。
    段吉方《试论柳宗元晚期诗创作心态》,载《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尚永亮《寓意山水的个体忧怨和美学追求——论柳宗元游记诗文的直接象征性和间接表现性》,载《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
    莫山洪《柳宗元柳州寄赠诗与居柳心态》,载《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刘绍卫《柳宗元咏物诗的情感寄寓与人文情怀》,载《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尚永亮《论柳宗元的生命悲感和性格变异》,载《文史哲》,2000年第4期。
    张伟《试论柳宗元诗歌的淡美风格》,载《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谢汉强《柳宗元在柳州时期的诗文创作》,载《柳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杨德贵《试论柳宗元的“禅理诗”》,载《天中学刊》,2001年第4期。
    王锡九《宋人对柳宗元诗歌的评述》,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吕双伟《论柳宗元诗歌抒情的对比性特点》,载《柳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高建新《论柳宗元山水诗中的悲情》,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叶丹菲《论柳宗元诗歌中的审美移情》,载《柳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郑固磐《试论柳宗元诗文的禅境美》,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刘绍卫《柳宗元柳州山水诗的语言审美特征》,载《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陈松柏《柳宗元创作方法论》,载《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曾日升《论司马迁对柳宗元的影响》,载《云梦学刊》,2003年第1期。
    王正海《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歌意境之比较》,载《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翟满桂《柳宗元在永州的心境与诗歌创作》,载《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莫山洪《论柳宗元山水诗意象之演变》,载《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肖扬碚《论柳宗元贬谪期间的悲剧情结》,载《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王树海《“贬官禅悦”与柳宗元的诗歌创作》,载《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夏卫平《论柳宗元的山水观》,载《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肖扬碚《论柳宗元的主体意识与文化心态模式化》,载《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梁海《浅议柳宗元诗文中的天台宗思想》,载《天中学刊》,2004年第4期。
    洪迎华 尚永亮《柳宗元研究百年回顾》,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尚永亮 洪迎华《柳宗元诗歌接受主流及其嬗变——从另一角度看苏轼“第一读者”的地位和作用》,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江瑛《柳宗元忧乐观的文本解读》,载《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张明非《柳宗元诗艺术风格刍议》,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张忠纲 姜玉芳《柳宗元的千古寂寞——兼叙陶柳之辨》,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孙昌武《柳宗元研究的意义与方向》,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李文《也论韩愈柳宗元的“不平则鸣”》,载《船山学刊》,2005年第3期。
    翟鹏玉《柳宗元创作主体自得说》,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
    何方形《柳宗元山水诗的时空形态》,载《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