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左传》考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左传》学演进至清代,以其重考据的特质,进入总结和开新的历史时期。近三百年间的《左传》研究,可谓学者辈出,成果丰硕,但主流无疑是以考证的方法研治《左传》,考据贯穿其流变递嬗的全过程。
     清初顾炎武扭转时代风气,倡导为学经世致用,崇尚征信求实,以考据的方法研究《左传》,从文字校勘、名物训诂、历法和地理考证诸多方面,补正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是清代《左传》学的发端,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上,启朴学之途径,为清代《左传》考据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式。受崇实致用思想的影响,清代前期的《左传》学,逐步由义理转向了考据,在历史、地理、历法、礼制诸多方面,形成一系列专题性考证成果。考史论经者有马骕《左传事纬》、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考证地理者有江永《春秋地理考实》,而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则是历史、地理、历法、礼制研究的综合性著作。马骕、高士奇等学者以史论经,以其精确的史事考证,探寻兴亡治乱之迹,注重对经义的发微阐幽,都表现出显著的以史为鉴的经世意图,主要运用的也都是朴实的考据方法。顾栋高荟萃毕生精力,撰成综合研究《春秋》经传的鸿篇巨制——《春秋大事表》,古地理考证,精思独到;古历法研究,趋于精密;礼制考索,考论精确;义理阐发,贴近本旨;全篇证据精明,议论雅正。江永远承朱子格物遗教,于天文、地理之术尤精,他以淹通博洽的学识,从考证地理的角度研究《左传》,将清初隐含经世倾向的地理研究,拓展到《左传》研究的领域,不仅以小学声音考辨古地名,并对杜《注》孔《疏》进行了订讹补阙,表现出从宋学到汉学迁移的倾向。
     随着汉学思潮的兴起与考据学的兴盛,清代《左传》学在乾嘉时期走向了考据的顶峰。学者以汉儒去古未远,家法相承,七十子之大义犹存,开始以汉学治经,并蔚为风气。惠栋确立汉学宗旨,以汉学研治《左传》,其《左传补注》为汉学发皇,发掘并继承汉儒《左传》学,以识字审音考证法,订补杜预训诂之失,驳正杜预释礼之误。在惠栋的引领下,羽翼声张者甚众。在他们的《左传》著述中,表现了由惠栋开启的相辅而行的两种学术趋向,一是缀次古义,还原古学,一是批判杜《注》孔《疏》。《左传》多古字古音,由文字、音韵、训诂以寻求义理,是汉学家考据《左传》的主张,洪亮吉《春秋左传诂》、马宗琏《左传补注》、臧寿恭《春秋左氏古义》,均为相继追踪古义之作,可谓“古学未兴,道在存其学;古学大兴,道在求其通。”风气之下,学者又大力辑佚汉儒旧注,如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在汉儒旧注中,又尤以贾逵、服虔为宗,李贻德详尽搜集并考释贾服《左传》遗说,《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应运而生,《左传》汉学至此而粲然复章。继惠栋之后,汉学经由戴震的大力推阐,由“求其古”进而“求其是”,重视文本校勘,治经以小学立基,以考据求义理,实事求是遂成为一代学术风尚。《左传》研究倾向于考据训诂,含《左传》在内的《十三经校勘记》,尤其是高邮王氏的以字说经,熟于汉学之门户,而不囿于汉学之藩篱,《左传》考据臻于至精。
     通过追溯《左传》古义,学者发现杜《注》孔《疏》是破坏汉学的始作俑者,尤其是杜预,袭取汉儒之说而不标注,不臻古训,昧于古义。于是学者纷纷从考据和义理集矢于杜《注》,由补注辨正,到纠驳批判,直至全盘否定,程度愈来愈烈,其中攻击不遗余力者,当为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和焦循《春秋左传补疏》。沈钦韩长于训诂考证,在文字训释、名物训诂、礼制考论以及义理阐释方面,全盘否定杜《注》的价值。焦循则重点从义理角度纠驳杜《注》,揭示杜预掩饰司马氏篡弑的隐衷,彻底否定杜《注》的义理价值。
     乾嘉学者莫不以考据的方法研治《左传》,且考据方法的日臻精密。考据学家对《左传》的全面整理和研究,为仪征刘氏建立《左传》新疏奠定了基础。仪征刘氏以汉注取代杜《注》,荟萃清代《左传》学成果,撰著《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是清代《左传》考据学的集大成之作。清代后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变法维新之说起,西学东渐活跃,学者经世致用的思想重新抬头,经学由考据又转向义理,这些都深刻影响到《左传》研究。常州今文学派兴起,在推阐西汉《公羊》学的同时,以《左传》为刘歆伪造。今古文围绕《左传》之真伪进行了激烈争论。晚清的《左传》考据学,是在与今文学派的争论中展开的。以章太炎和刘师培为代表的古文学者,反驳今文学派的《左传》伪作说,尤其是刘师培的考证,注入时代的新气息,成为《左传》考据学的最后辉煌,也标志着清代《左传》学开始走向近代。
     本文选择了从清初顾炎武到晚清刘师培,凡十三家的《左传》著述为研究对象,他们都是以考据的方法研治《左传》,都是清代《左传》学不同时期或不同领域的代表。本文以个案分析为基础,重点考察有清一代最具影响力的《左传》考据学成果,研究他们考证《左传》的内容要义、学术思想和方法,兼顾其他《左传》著述,适当作横向和纵向比较,力求点面结合,前后联系。清代《左传》学的繁荣与考据学的兴盛密切相关,与政治也密切关联,本文注重考察《左传》考据学内在理路的发展,同时结合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潮的外缘考察,由微观到宏观,研究清代《左传》学流变形态的特点,总结清代《左传》考证的成就,探索清代《左传》学发展的规律。
     笔者认为,有清经术,独绝千古,其中《左传》考证,可谓居功至伟。清儒在《左传》研究的主要环节上,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一、文本校勘。《左传》流传两千年,其间辗转传写刊刻,文字谬误者其数不在少。清儒善以小学治经,第一次全面地对《左传》文本刊误订讹,并将校订的范围扩大至杜《注》和孔《疏》,校勘之精审,前所未有。二、辑存汉注。清儒认为,杜氏盛行而贾、服浸微。他们博稽载籍,广为搜采,使散佚已久的汉儒之说,稍还旧观,后人赖以重睹《左传》汉学之大概。三、批驳杜《注》。前人极少怀疑杜预《集解》,清儒不畏权威,以汉学为宗,从名物训诂和义理,对其讹谬进行了全面清查与匡正。四、建立新疏。不满于唐人《正义》,推翻杜《注》,扶微捃佚,以汉诂为宗,“撷取一代经说之菁华”,荟萃众家之说,撰成《左传》新义疏,实为后出转精之作。乾嘉时期,群经新疏叠出,仪征刘氏《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堪称“新疏之冠”。其他如典章制度、历史、地理、历法等,都形成了专精的考证成果,成就也非常突出。
     一反明季空疏的学术风气,清儒“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奉行“虚则易岐,实则难假”的理念。不为凿空之谈,据实以求是,是清代学者研治《左传》的学术风尚,重考据成为清代《左传》学的主流。开风气之先者为顾炎武,乾嘉考据学家研治《左传》从求古到求是,莫不重视文字、音韵、训诂,由考据以求义理,在汉学思潮的推波助澜下,《左传》考证完全走向了考据的时代。晚清时期,《左传》研究在激烈的今古文争论中,注入了更多的时代气息。受西学影响,也受今文刺激,古文学家考据《左传》也注重阐释义理,“援古制以匡今失”,配合民族、民主革命,重新捡回了经学经世的传统。不过,重实证、以考据为中心,仍然是这一时期《左传》研究的思想方法。
     清代《左传》考证成就卓著,学者以其精纯的考据方法,于经义传文旁征曲喻,得其本义,使古圣贤见之而必解颐,堪称旷古绝今。清代《左传》学,全面总结历史而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其学术成就和价值,为现代《左传》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When it came to Qing Dynasty,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 with emphasis on textual research, started a new era of summary and innovation. Many scholars emerged and fruitful achievements were obtained in the three hundred years. Without doubt, the mainstream of research method applied was textual research, which went through all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Gu Yanwu changed the trend by proposing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study of“Zuo Commentary”with the method of textual research. He supplemented and corrected the work of“Collective Classics Annotation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by Du Yu in the Jin Dynasty from the aspects of character checking, annotating, and calendar and geography examining, and ect. This brand new approach started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in a new way in the Qing Dynasty, providing a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xtual research.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gradually put emphasis on textual research from the principle in early Qing Dynas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thought. A series of accomplishments were made on the history, geography, calendar, rites and customs and so on.“Textual events in Zuo Commentary”by Ma Su’s and“Ins and outs of events in the Zuo Commentary”by Gao Shiqi’s both examined history and classics.“Textual research of geography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by Jiang Yong’s focused on Geography. Gu Donggao’“The Table of Event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was a comprehensive book covering history, geography, calendar and rites. Mu Su, Gao Shiqi and other scholars discussed the classics according to history record. They traced the rise and fall of dynasties with textual research of historical events, while they paid attention to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and represented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pursuit. The way of textual research was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in their research. Gu Donggao composed“The Table of Event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which wa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Spring and Autumn Annals”and was highly spoken of for original geography verification, meticulous calendar calculation, accurate rites and customs description, cohesive theme elaboration, adequate arguments and thought-provoking remarks. As a follower of Zu Xi’s thoughts, Jiang Yongyuan, an expert at astronomy and geography, applied practical method in geographical study to“Zuo Commentary”through his erudite knowledge. He not only checked and discriminated ancient places, but also corrected and complemented Du and Kong’annotation by means of etymology, semantics and phonology. It exhibited the transfer from Song Study to Sinology.
     With the rising of the sinological thought and the textual research,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in the Qing Dynasty came to the peak during the period of QingLong and Jia Qing. That scholars studied the classics became a trend, sharing the view that Confucianism had not gone far and its tenet should be inherited. Hui Dong established the tenet of sinology. He researched“Zuo Commentary”with sinologcial thoughts. His work“Compensatory Explanation of Zuo Commentary”, the beginning of sinology, exploited and inherited the subject of the“Zuo Commentary”of sinological Confucianism. He corrected and made up Du Yu’s mistakes of the explanation, with the way of discerning the word and vo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Hui Dong, many scholars emerged. Two tendenc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ir works about“Zuo Commentary”. The one was to explain the archaic principle and restore the original meaning, while the other was to criticize Du and Kong’s works. There were many archaic words and pronunciation in the“Zuo Commentary”.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Zuo Commentary”was to seek the principle according to words, pronunciation, and annotation. Hong Lingji’s“Explanation on the Zuo Commentary and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Ma Zonglian’s“Compensatory Explanation of Zuo Commentary”, Zang Shougong’s“Archaic Principle of Zuo Commentary and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were works of seeking archaic principles. They followed the saying“archaic learning unrises, holds the principle; archaic learning rise, research the principle”. Against the backdrop, the scholars made great efforts to compile sinological works, for example, Yan Wei’s the“Compiling of Explanation o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mong the authors of sinological works, Jia Kui and Fu Qin took the lead. The“Compiling of Jia and Fu’s explanation on the‘Zuo Commentary’and‘Spring and Autumn Annals’”finished with Li Yide’contribution. Sinological study of“Zuo Commentary”prospered. After Hui Dong, Dai Zhen promoted Sinology energetically, so the pursuit gradually shifted from original texts to principles. He paid attention to collating the text, studying the classics a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Being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became a scholarly custom.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turned to textual research and annotation. The collation of thirteen classics”including“Zuo Commentary”, in particular, explained the classics with words by clan of Wang in Gao You County. These works showed the essence of sinology, but not confined to its limits. The textual research of“Zuo Commentary”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Looking back at the archaic principle of the“Zuo Commentary”, the scholars found that Du and Kong’s explanation was the first to undermine the sinology. Though Du Yu followed the pattern of sinological Confucian’s idea, he did not make footnotes and did not keep the archaic principle either. The scholars singled out the mistakes in the Du’s works from the view of textual research and principle. At first, they just made annotations and corrections, then criticism, and total negation in the end. The strongest criticism came from Shen Qinhan’s“Making up Explanation of Zuo Commentary”and Jiao Xun’s“Making up Re-explanation of Zuo Commentary”. Shen Qinhan was skilled in the textual research. He negated Du’s“Notation of Zuo Commentary”totally from some aspects of words’explanation, annotating, rite’s research and explanation of principle. Jiao Xun corrected Du’s work from the view of the principle. He revealed the inner feelings of Sima clan’s usurping and killing that was covered by Du Yu, and totally negated the value of Du’s work in the principle.
     The scholars in the period of Qian Long and Jia Qing researched the“Zuo Commentary”all by the way of textual research. And this method was more and more mature. The collation and study about the“Zuo Commentary”by the scholars of textual resear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establishing the new explanation on“Zuo Commentary”by Liu clan in Yi Zheng. He replaced Du’s works of sinological explanation, and assembled the achievement of“Zuo Commentary”in the Qing Dynasty. His works“textual research of old explanation about Zuo Commentary”was the culmination in the field of study of“Zuo Commentary”in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s all kinds of social conflicts became more and more severe, the call for change and reform emerged. Influenced by western sciences, textual research of classics turned to seeking the principle. So was the case for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 Scholars holding classics in esteem appeared in Chang Zhou. Examining and explaining“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of Gong Yang Clan”in West Han Dynasty, they considered that“Zuo Commentary”was fabricated by Liu Xin. The intense debate occurred between archaic and contemporary schools about the“Zuo Commentary”. Represented by Zhang Taiyan and Liu Shipei, the archaic scholars disagreed with new school’s opinion. Since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Liu Shipei kept abreast of times, it became the final glory. I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moved toward modern times.
     This dissertation selects the works of thirteen kinds of“Zuo Commentary”, starting from Gu Yanwu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o Liu Shipei in the late, as they all study the“Zuo Commentary”with the method of textual research, and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n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at different periods and field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the dissertation reviews the most influential achievements of textual research about the“Zuo Commentary. Then it focuses on the content, academic views and approaches, at the same time, pays attention to other writings in order to achieve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 by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The prosperity of subject of“Zuo Commentary”in the Qing Dynas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sing of textual research and the politics.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ual research of“Zuo Commentary”with regard to social politics and the trend of thoughts,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features of“Zuo Commentary”in different periods, summarizes its achievements and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classics of the Qing Dynasty are unique, while the textual research of“Zuo Commentary”can be of the most importance. The Confucian scholars of the Qing Dynasty make unprecedented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of“Zuo Commentary”. The first is to collate the texts. The“Zuo Commentary”has circulated for two thousand years, so there contains a lot of mistakes and errors due to repeated manuscripts copying and reprinting. The Confucian scholars of the Qing Dynasty examined the classics from the etymology, semantics and phonology.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y corrected the text of the“Zuo Commentary”in a comprehensive manner, and applied it to Du and Kong’s works. The second is to compile sinological explanation. The Confucian scholars of the Qing Dynasty believed that the viewpoint of Du clan overshadowed Jia and Fu’s opinion. They collected the ancient books widely to compile the sinological views and restore the original looks so that the later generations wer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sinological study of“Zuo Commentary”. The third is to criticize Du’s works. Few scholars doubted Du Yu’s“aggregative explanation”before the Qing Dynasty. However, they had the courage to defy the authority. Treating sinology as the tenet, they checked and corrected the mistakes from semantics and principle. The fourth is to establish the new explanation. They were dissatisfied with“the explanation”of the Tang Dynasty, discarded Du Yu’s works. Regarding the sinology as the tenet, they composed the new explanation of the“Zuo Commentary”by gathering the essence of various doctrines. In the period of Qian Long and Jia Qing, the new explanation of various classics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The“explanation of old one on the Zuo Commentary and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by Liu clan in Yi Zheng could be the first. Other achievements of textual research in institution, history, geography, calendar and so on, were also very prominent.
     Quite different from academic atmosphere in the later of Ming Dynasty, the Confucian scholars of the Qing Dynasty were tired of the subjective thinking and turned to objective observation, holding that“vacancy is easy, reality is not false”. It was the academic trend that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by the scholars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based on the truth and facts. The textual research was the mainstream of the subject on the“Zuo Commentary”. Gu Yanwu was the first to begin the trend. The scholars of textual research on the“Zuo Commentary”in the period of Qian Long and Jia Qing all attached importance to words, rhyme and tone, and annotation. They did textual research to seek the principle. With the tide of Sinology,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made the era of textual research.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more new thoughts were infused into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from the debates between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schools. The ancient Confucian scholar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principle when researching the“Zuo Commentary”, affected by western sciences and stimulated by the contemporary thoughts. It returned to the tradition of being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in pursuit of studies in service for national democratic revolution. However, being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was the major method in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
     The achievements of textual research about the“Zuo Commentary”were very prominent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scholars sought the original meaning with the method of textual research and made an overall summary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achieved the historical summit in the study of“Zuo Commentary”.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valu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modern study of“Zuo Commentary”.
引文
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2版,第510页。
    ②《汉书·艺文志》:“《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第1713页。
    ③《后汉书·班彪传》载班彪云:“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篇。”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第1325页。
    ④韩愈《寄卢仝》,《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782页。
    ⑤顾颉刚讲授、刘起釪笔记《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巴蜀书社1988年3月第1版,第128页。
    
    ①桓谭《新论·正经第九》,严可均校辑《全后汉文》卷十四,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第1版,第546页。
    ②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左氏》及清翁元圻注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785—786页。
    ③刘知几著、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十四《申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第1版,第421页。
    ①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版,第164—166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第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第169页。
    ③刘知几著、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十六《杂说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第1版,第451页。
    ④焦循《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9页。
    ⑤焦循手批《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六,第7页,台湾师大与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转引赖贵三《焦循手批〈十三经注疏〉研究》,台湾里仁书局2000年3月版,第877页。
    ⑥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10月第1版,第419页。
    ⑦童书业《春秋左传考证》,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61页。
    
    ①童书业《春秋史》附录《童书业答函》,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75页。
    ②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3—11页。
    ③赵长征《20世纪〈左传〉研究概述》,《文史知识》2000年第10期,第113—119页。
    ④罗军凤《走出疑古时代的〈左传〉研究——近三十年来〈左传〉研究述评》,《文学前沿》2007年,第253—274页。
    
    ①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②张素卿《清代汉学与左传学》,台北里仁书局2007年3月初版。
    ③《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华书局1998年8月第1版,第124页。
    ④借用段玉裁论王念孙《广雅疏证》语。《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32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96页。
    ②焦循《与刘端临教谕书》,《雕菰集》卷十三,《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215页。
    ①《天下郡国利病书序》,《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2版,第131页。
    ②全祖望《顾先生炎武神道表》,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3867页。
    ③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129—133页。
    ④全祖望《顾先生炎武神道表》,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三十,第3870页。
    ⑤语见《论语·雍也篇》。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顾亭林诗文集》,第41页。
    ⑥语见《论语·子路篇》。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顾亭林诗文集》,第40页。
    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60页。
    ①《与人书二十五》,《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2版,第98页。
    ②《谲觚十事》,《日知录集释》附录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853页。
    ③《与潘次耕书》,《顾亭林诗文集》,第77页。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九,子部杂家类三,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1029页。
    ⑤全祖望《顾先生炎武神道表》,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3868页。
    ⑥《与友人论门人书》,《顾亭林诗文集》,第47页。
    ⑦《与人书二十五》,《顾亭林诗文集》,第98页。
    ⑧《春秋阙疑之书》,《日知录集释》卷四,第182页。
    ⑨《春秋阙疑之书》,《日知录集释》卷四,第182页。
    ⑩《春秋阙疑之书》,《日知录集释》卷四,第182页。
    ①《夫人孙于齐》,《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10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157页。
    ③《春秋阙疑之书》,《日知录集释》卷四,第182页。
    ④《王入于城不书》,《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17页。
    ⑤《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第509页。
    ⑥桓谭《新论·正经第九》,严可均校辑《全后汉文》卷十四,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第1版,第546页。
    
    ①《王贰于虢》,《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89—190页。
    ②《齐人杀哀姜》,《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40—241页。
    ③《齐昭公》,《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43页。
    ①《左氏不必尽信》,《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53页。
    ②范宁《春秋榖梁传序》,《春秋榖梁传注疏》卷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1页。
    ③韩愈《进学解》,《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46页。
    ④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789—790页。
    ⑤《阙文》,《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06页。
    ⑥《大夫称子》,《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33页。
    ⑦《姒氏卒》,《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28页。
    ⑧《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00页。
    ⑨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三十四,《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173页。
    
    ①《葬用柔日》,《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3页。
    ②《汉人注经》,《日之录集释》卷二十七,第1487页。
    ③《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七,第1510页。
    
    ①《左传杜解补正》卷一,《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35页。
    ③《左传杜解补正》卷一,《皇清经解》第一册,第5页。
    
    ①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613—614页。
    ②《左传杜解补正》卷一,《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7页。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35页。
    ④《左传杜解补正》卷一,《皇清经解》第一册,第1页。
    ⑤《左传杜解补正》卷一,《皇清经解》第一册,第3页。
    
    ①《天下郡国利病书序》,《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2版,第131页。
    ②《左传杜解补正》卷三,《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1576页。
    ④《左传杜解补正》卷一,《皇清经解》第一册,第1页。
    
    ①《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日知录集释》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400页。
    ②《鲁之春秋》,《日知录集释》卷四,第179页。
    ③王树民《曙庵文史续录》,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119页。
    ④王树民《曙庵文史续录》,第121页。
    ①《楚吴书君书大夫》,《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11—212页。
    ②《亡国书葬》,《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14页
    ③《禘于太庙用致夫人》,《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14页。
    ④《夫人孙于齐》,《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09页。
    ⑤张舜徽《顾亭林学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279页。
    ⑥《天王》,《日知录集释》卷四,第196页。
    ①《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19—220页。
    ②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628页。
    ③《日知录集释》卷首第1—4页;第220页校注。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九,子部杂家类三,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1029页。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60页。
    ②《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91页。
    
    ①见《三易》,《日知录集释》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3页。
    ②《重卦不始文王》,《日知录集释》卷一,第3页。
    ③惠栋《重卦考》,《松崖文钞》卷一,《东吴三惠诗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初版,第298页。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73页。
    ①《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87—189页。
    ②《左传杜解补正》卷三,《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4页。
    ③《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84页。
    ④《日知录集释》卷四,第185—187页。
    ①《王正月》,《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89—190页。
    ②《金石文字记序》,《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2版,第29页。
    ③顾炎武《答李子德书》,《顾亭林诗文集》,第73页。
    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000页。
    ⑤《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57页。
    ⑥《左传杜解补正》卷一,《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5页。
    ⑦《昌》,《日知录集释》卷四,第256页。
    ⑧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14页。
    ①《日知录集释》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57页。
    ②潘耒《日知录序》,《日知录集释》卷首。
    ③张舜徽先生认为,顾炎武是想拿讲求经学的理学,代替不讲经学的理学,而绝不是直接用经学代替理学。全祖望概括为“经学即理学”,与顾氏原意,大有距离;梁启超曲解为“以经学代理学”,其说更谬。见氏著《顾亭林学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292页。
    ④汪中《与巡抚毕侍郎书》,田汉云点校《新编汪中集》,广陵书社2005年3月第1版,第428页。
    ①施闰章《灵璧县知县马公骕墓志铭》,钱仪吉《碑传集》卷九十一,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2595页。
    ②李清《绎史序》,《绎史》卷首,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3页。
    ③马骕《绎史·徵言》,《绎史》卷首第1页。
    ④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17页。
    ⑤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九《马骕》,中华书局1982年1月第1版,第212页。
    ⑥马骕《绎史·徵言》,《绎史》卷首第1页。
    ①《左传事纬前集》卷一《左传事纬例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7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621页。
    ②《左传事纬前集》卷一《左传事纬例略》,第621页。
    ③《左传事纬前集》卷四,《左氏辨例·总论》,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75册,第711页。
    ①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18页。
    ②《绎史世系图序》,《绎史》,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页。
    ③《左传事纬前集》卷一《左传事纬例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7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621页。
    ①冯继先《春秋名号归一图》,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689页。
    ①《左传事纬前集》卷一《左传事纬例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75册,第621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1117页。
    ③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17页。
    ④《左传事纬前集》卷一《左传事纬例略》,第620页。
    ①《左传事纬前集》卷一《左传事纬例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75册,第620页。。
    ②田汉云《清代山东名儒》,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2页。
    ③《绎史·徵言》,《绎史》卷首,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页。
    ④田汉云《清代山东名儒》,第36页。
    ⑤马骕《绎史》卷首第1—2页。
    ⑥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18页。
    ⑦《左传事纬前集》卷一《左传事纬例略》,第620页。
    ①李清《绎史序》,《绎史》卷首,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3页。
    ②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9页。
    ③《绎史》卷三十五《桓王伐郑》,第836—837页。
    ④《绎史》卷三十五《桓王伐郑》,837页。
    ⑤《绎史》卷三十五《桓王伐郑》,第835页。
    ⑥《绎史》卷三十五《桓王伐郑》,第837页。
    ①《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第1943页。
    ②《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63页。
    ③《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第3297页。
    ④《左传事纬》卷十二《王臣丧亡》,齐鲁书社1992年6月第1版,第566页。
    ⑤《绎史》卷三十五《桓王伐郑》,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837页。
    ⑥《绎史》卷三十五《桓王伐郑》,第837页。
    ⑦《绎史》卷三十五《桓王伐郑》,第836页。
    ⑧《日知录集释》卷四《王贰于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37页。
    ①程公说《春秋分纪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54册,第4页。
    ②《左传事纬》卷三《秦穆霸西戎》,齐鲁书社1992年6月第1版,第115页。
    ③《左传事纬》卷二《王子带之乱》,第92—93页。
    ④《左传事纬》卷一《齐襄灭纪》,第32页。
    ⑤《左传事纬》卷二《晋献灭虞虢》,第66页。
    ⑥《左传事纬》卷五《叔孙侨如之乱》,第200页。
    ⑦《左传事纬》卷四《楚庄争霸》,第163页。
    ⑧《左传事纬》卷三《楚穆图北方》,第124—125页。
    ⑨《左传事纬》卷四《晋灭赤狄》,第166页。
    ⑩《绎史》卷四十四《齐桓公霸业》,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033页。
    ①《绎史》卷五十一《晋文公霸业》,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146页。
    ②《绎史》卷五十一《晋文公霸业》,第1147页。
    ③《左传事纬》卷五《晋悼复霸》,齐鲁书社1992年6月第1版,第237页。
    ④《绎史》卷四十四《齐桓公霸业》,第1032页。
    ⑤《绎史》卷四十四《齐桓公霸业》,第1033页。
    ⑥《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92页。
    ⑦《绎史》卷四十四《齐桓公霸业》,第1033页。
    ①《左传事纬》卷三《晋文建霸》,齐鲁书社1992年6月第1版,第106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37页。
    ③《左传事纬》卷九《晋灭肥鼓—陆浑附》,第412页。
    ④《左传事纬》卷四《晋灭赤狄》,第166页。
    ⑤《绎史》卷四十二《楚子伐灭诸国》,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890页。
    ⑥《左传事纬》卷四《陈灵之弑》,第150页。
    ⑦《左传事纬》卷五《吴通上国》,第216页。
    ⑧《世系图·秦世系十九》,《绎史》,第29页。
    ⑨《左传事纬》卷七《晋楚弭兵》,第319页。
    ①《左传事纬》卷九《晋灭肥鼓—陆浑附》,齐鲁书社1992年6月第1版,第412页。
    ②《左传事纬》卷五《吴通上国》,第217页。
    ③《左传事纬》卷九《晋灭肥鼓—陆浑附》,第412页。
    ④《左传事纬》卷九《晋灭肥鼓—陆浑附》,第412页。
    
    ①《绎史》卷首,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页。
    ②《绎史·徵言》,《绎史》卷首第3页。
    ③《绎史》卷首第2页。
    ①《左传事纬》卷一《周郑繻葛之战》,齐鲁书社1992年6月第1版,第20页。
    ②《绎史》卷三十三《卫州吁宣姜之乱》,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819—820页。
    ③《绎史》卷三十九《曲沃并晋》,第863页。
    ④《绎史》卷三十九《曲沃并晋》,第863页。
    ⑤《绎史》卷四十四《齐桓公霸业》,第903页。
    ⑥《绎史》卷四十四《齐桓公霸业》,第903页。
    
    ①《左传事纬》卷十二《王朝交鲁》,齐鲁书社1992年6月第1版,第550页。
    ②《左传事纬》卷三《仲遂杀適立庶》,第138页。
    ③《左传事纬》卷六《世与邾莒之怨》,第275页。
    ①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左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785页。
    ②皮锡瑞《论春秋是经左氏是史必欲强合为一反致信传疑经》,《经学通论》四《春秋》,中华书局1954年10月第1版,第49页。
    ③《左传事纬》卷二《卫文灭邢》,齐鲁书社1992年6月第1版,第83页。
    
    ①《绎史》卷四十二《楚子伐灭诸国》,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883页。
    ②《绎史》卷六十一《晋楚鄢陵之战》,第1263页。
    ③《左传事纬前集》卷六《览左随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75册,第768页。
    ④《左传事纬前集》卷六《览左随笔》,第768页。
    ⑤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8月第1版,第173页。
    ⑥《左传事纬》卷一《秦纳芮取梁》,齐鲁书社1992年6月第1版,第27页。
    ①《左传事纬前集》卷六《览左随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75册,第768页。
    ②焦循《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1999年12月影印,第8810页。
    ③《绎史》卷八十六《孔子类记》,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824页。
    ④《绎史》卷八十六《孔子类记》,第1841页。
    ⑤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九,《潜研堂文集》卷七《答问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95页。
    ⑥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8月第1版,第172—173页。
    ①《清史稿·高士奇列传》,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1版,第10017页。
    ②《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春秋类,中华书局1993年7月第1版,第682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38页。
    ②四库馆臣据阎若璩《潜邱札记》,怀疑该书为高士奇请徐胜代作。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更考徐胜为徐善。聊备一说。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一,经部《春秋》类存目二,第258页。
    ④《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7月第1版,第682页。
    ⑤《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第683页。
    ⑥《左传纪事本末·凡例》,《左传纪事本末》卷首,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5页。
    ①韩菼《左传纪事本末序》,见《左传纪事本末》卷首,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1页。
    ②《左传纪事本末·凡例》,《左传纪事本末》卷首第5页。
    ③韩菼《左传纪事本末序》,《左传纪事本末》卷首第2页。
    ④《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春秋类,中华书局1993年7月第1版,第648页。
    ⑤《左传纪事本末·凡例》,《左传纪事本末》卷首,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5页。
    
    ①《左传纪事本末·凡例》,《左传纪事本末》卷首第5页。
    ②韩菼《左传纪事本末序》,《左传纪事本末》卷首第2页。
    ③《左传纪事本末》卷一《王朝交鲁》,第2页。
    
    ①《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五《宋襄公图霸》,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537页。
    ②《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六《宋公族废兴》,第556页。
    ③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270页。
    
    ①《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六《晋卿族废兴》,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431—432页。
    ②《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一《晋卿废兴》,第475页。
    ③《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一《晋卿废兴》,第475页。
    ④《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275页。
    
    ①王观国《学林》卷十,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1版,第345页。
    ②《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一《晋卿废兴》,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475页。
    ③马宗琏《春秋左传补注》,《皇清经解》第八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9983页。
    ④《左传纪事本末》卷四《王室庶孽之祸》,第42页。
    ①《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七《卫州吁宣姜之乱》,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561—562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08页。
    ③焦循《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2页。
    ④《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一《晋卿族废兴》,第450页。
    ⑤《左传纪事本末》卷九《三桓弱公室》,第89页。
    ①韩菼《左传纪事本末序》,《左传纪事本末》卷首,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2页。
    ②《左传纪事本末》卷十二《小国交鲁》,第151—152页。
    ①《左传纪事本末·凡例》,《左传纪事本末》卷首,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5页。
    ②《左传纪事本末》卷二《桓王伐郑》,第9页。
    ③《左传纪事本末》卷一《王朝交鲁》,第6页。
    ④《左传纪事本末》卷十八《齐桓公之伯》,第210页。
    ⑤《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六《晋楚争伯》,第353页。
    ⑥《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五《晋文公之伯》,第320页。
    ⑦《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九《晋悼公复伯》,第419—420页。
    ⑧《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六《晋楚争伯》,第323页。
    ①《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九《吴通上国》,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727页。
    ②《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九《吴通上国》,第727页。
    ③《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二《晋并戎狄》,第501页。
    ④《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五《楚伐灭小国》,第659页。
    ⑤《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六《晋楚争伯》,第353页。
    ⑥《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晋楚弭兵》,第429页。
    ⑦《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五《楚伐灭小国》,第660页。
    ⑧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0页。
    ⑨《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九《卫孙宁废立》,第580页。
    ⑩《左传纪事本末》卷二《桓王伐郑》,第9页。
    ①《左传纪事本末》卷十四《城筑蒐狩》,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160—161页。
    ②《左传纪事本末》卷十四《城筑蒐狩》,第161页。
    ③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195—196页。
    ④《左传纪事本末》卷五十三《春秋灾异》,第833页。
    ⑤《左传纪事本末》卷五十三《春秋灾异》,第833页。
    ⑥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59页。
    ⑦韩菼《左传纪事本末序》,《左传纪事本末》卷首第2页。
    ①《左传纪事本末》卷三《王臣之事》,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第17页。
    ②《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七《卫州吁宣姜之乱》,第564—565页。
    ③《左传纪事本末》卷五十一《句践灭吴》,第809—810页。
    ④《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四《宋殇闵昭公之弑》,第535页。
    ⑤《左传纪事本末》卷十七《齐襄公之弑》,第177页。
    ①《总叙》,《春秋大事表》卷首,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页。
    ②《总叙》,《春秋大事表》卷首第1页。
    ③《总叙》,《春秋大事表》卷首第1页。
    ④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98页。
    
    ①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639页。
    ②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95页。
    ③《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41页。
    ①《总叙》,《春秋大事表》卷首,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页。
    ②《春秋三传异同表叙》,《春秋大事表》,第2239页。
    ③《春秋朔闰表》,《春秋大事表》,第405页。
    ④《春秋列国地形犬牙相错表叙》,《春秋大事表》,第609页。
    ⑤《春秋列国山川表》附录《春秋时秦晋周郑卫齐诸国东西南北渡河考》,《春秋大事表》,第961页。
    ⑥《春秋列国山川表》附录《春秋时秦晋周郑卫齐诸国东西南北渡河考》,《春秋大事表》,第962页。
    ⑦《天子诸侯丧礼已废绝于春秋时论》,《春秋凶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558页。
    ⑧《春秋吉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441页。
    ⑨《春秋吉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442页。
    ⑩《春秋三传异同表叙》,《春秋大事表》,第2239页。11《春秋三传异同表叙》,《春秋大事表》,第2239页。12《春秋三传异同表叙》,《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239页。
    
    ①《春秋三传异同表》,《春秋大事表》,第2243页。
    ②《春秋三传异同表叙》,《春秋大事表》,第2240页。
    ③《春秋三传异同表》,《春秋大事表》,第2396—2397页。
    ④《春秋三传异同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438页。
    ①《春秋三传异同表》附《春秋绝笔获麟论》,《春秋大事表》,第2439页。
    ②《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叙》,《春秋大事表》,第2567页。
    ③《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第2569—2570页。
    ④《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第2568页。
    
    ①《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569—2570页。
    ②《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第2570页。
    ③《晋书·礼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第619页。
    ④《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第2572—2573页。
    ⑤《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574页。
    
    ①《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叙》,《春秋大事表》,第2568页。
    ②《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叙》,《春秋大事表》,第2568页。
    ③《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第2575—2576页。
    
    ①《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581—2582页。
    ②杜预《春秋后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720页。
    ③《日知录集释》卷四《三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84页。
    ④《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第2583—2584页。
    
    ①《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584—2585页。
    ②《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第2590页。
    ③《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594—2596页。
    ①《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第2591页。
    ②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17页。
    ③焦循《春秋左传补疏序》,《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影印,第8797页。
    ④《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596—2597页。
    ①《总叙》,《春秋大事表》卷首第1页。
    ②《春秋列国地形口号》,《春秋大事表》,第1007页。
    ③《春秋列国疆域表叙》,《春秋大事表》,第496页。
    ④《春秋列国疆域表叙》,《春秋大事表》,第496页。
    ⑤《读春秋偶笔》,《春秋大事表》卷首第33页。
    ⑥《越疆域论》,《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547页。
    ①《越疆域论》,《春秋大事表》,第547页。
    ②《华希闵叙》,《春秋大事表》卷首第13—14页。
    ③《周疆域论》,《春秋大事表》,第502页。
    ④《春秋列国都邑表叙》,《春秋大事表》,第703页。
    ⑤《春秋列国都邑表叙》,《春秋大事表》,第704页。
    ⑥《晋疆域论》,《春秋大事表》,第518页。
    ①《凡例二十条》,《春秋大事表》卷首,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6—27页。
    ②《列国地形犬牙相错表》,《春秋大事表》,第631页。
    ③《春秋列国地形口号》,《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024页。
    
    ①《日知录集释》卷三十一《夹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793—1794页。
    ②《总叙》,《春秋大事表》卷首第1页。
    ③《春秋列国地形口号》,《春秋大事表》,第997页。
    ④《春秋列国地形口号叙》,《春秋大事表》,第997页。
    ⑤《春秋列国地形口号》,《春秋大事表》,第1003页。
    ⑥《春秋列国疆域表》,《春秋大事表》,第547页。
    
    ①《总叙》,《春秋大事表》卷首,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页。
    ②《总叙》,《春秋大事表》卷首第1页。
    ③《春秋朔闰表叙》,《春秋大事表》,第63页。
    ④《春秋时令表附录》,《春秋大事表》,第51页。
    ⑤《春秋时令表》,《春秋大事表》,第3—4页。
    ⑥《春秋时令表叙》,《春秋大事表》,第1页。
    ⑦《春秋时令表》,《春秋大事表》,第3—4页。
    ⑧《春秋时令表叙》,《春秋大事表》,第1页。
    ①《春秋时令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2—13页。
    ②《春秋时令表》,《春秋大事表》,第3—4页。
    ③《春秋时令表》,《春秋大事表》,第51页。
    ④《春秋时令表》,《春秋大事表》,第51页。
    ⑤《春秋朔闰表叙》,《春秋大事表》,第61页。
    ⑥《春秋天文表叙》,《春秋大事表》,第2201页。
    ①《春秋朔闰表叙》,《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61页。
    ②《春秋朔闰表叙》,《春秋大事表》,第61页。
    ③顾氏曰:“按赵东山《属辞》引杜氏《长历》正月辛巳朔,《大衍历》正月辛亥朔,以《传》文五月辛丑、十月庚申考之,则辛巳为是。《大衍历》所推与《经》、《传》每先后一月。盖古法疎,不得以今历为准。”《春秋朔闰表》,《春秋大事表》,第64页。
    ④《春秋朔闰表》,《春秋大事表》,第63页。
    ⑤《春秋朔闰表》,《春秋大事表》,61页。
    ⑥《春秋朔闰表》,《春秋大事表》,第63页。
    ⑦《春秋朔闰表》,《春秋大事表》,第63页。
    ⑧《春秋朔闰表叙》,《春秋大事表》,第63页。
    ①《春秋朔闰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86—88页。
    ②《春秋朔闰表叙》,《春秋大事表》,第62页。
    ③《春秋朔闰表叙》,《春秋大事表》,第63页。
    ④《春秋天文表叙》,《春秋大事表》,第2202页。
    ①《春秋长历拾遗表叙》,《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407页。
    ②《春秋长历拾遗表叙》,《春秋大事表》,第408页。
    ③《春秋长历拾遗表叙》,《春秋大事表》,第408页。
    ④《凡例二十条》,《春秋大事表》卷首第25页。
    ⑤《凡例二十条》,《春秋大事表》卷首第25页。
    ⑥《春秋长历拾遗表》,《春秋大事表》,第485页。
    ⑦《春秋长历拾遗表》,《春秋大事表》,第486页。
    
    ①《春秋凶礼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491—1492页。
    ②《读春秋偶笔》,《春秋大事表》卷首第43页。
    ③《春秋凶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518—1519页。
    ④《春秋凶礼表叙》,《春秋大事表》,第1485页。
    ⑤《春秋凶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498页。
    ①《春秋凶礼表》附《春秋桓庄不书大夫卒论》,《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556页。
    ②《春秋凶礼表》附《春秋桓庄不书大夫卒论》,《春秋大事表》,第1556页。
    ③《春秋凶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504—1505页。
    ④《春秋吉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454页。
    ⑤《春秋吉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471页。
    ①《春秋凶礼表叙》,《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486页。
    ②《春秋凶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501—1502页。
    ③《读春秋偶笔》,《春秋大事表》卷首第37页。
    ④《读春秋偶笔》,《春秋大事表》卷首第41—42页。
    ⑤《读春秋偶笔》,《春秋大事表》卷首第33页。
    ⑥《春秋嘉礼表》附《春秋讥不亲迎论》,《春秋大事表》,第1650页。
    ⑦《春秋凶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507—1508页。
    ⑧《春秋宾礼表叙》,《春秋大事表》,第1562页。
    
    ①《读春秋偶笔》,《春秋大事表》卷首,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33页。
    ②《春秋吉礼表叙》,《春秋大事表》,第1436页。
    ③《春秋军礼表叙》,《春秋大事表》,第1629页。
    ④《春秋宾礼表叙》,《春秋大事表》,第1561页。
    ⑤《读春秋偶笔》,《春秋大事表》卷首第30页。
    ⑥《春秋宾礼表叙》,《春秋大事表》,第1562页。
    ⑦《春秋凶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505页。
    
    ①《春秋凶礼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506—1507页。
    ②《春秋凶礼表叙》,《春秋大事表》,第1485页。
    ③《春秋吉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456—1457页。
    ④《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35页。
    ⑤《春秋吉礼表》,《附先师高紫超先生复舅氏书》,《春秋大事表》,第1469页。
    
    ①《春秋凶礼表》附《春秋定十五年姒氏卒论》,《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555页。
    ②《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儒林一》,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1版,第13149页。
    ③《春秋嘉礼表》附《春秋讥不亲迎论》,《春秋大事表》,第1650页。
    ④《春秋嘉礼表》附《春秋讥不亲迎论》,《春秋大事表》,第1650页。
    ⑤《春秋嘉礼表》,《春秋大事表》,第1645页。
    
    ①《杨椿序(附来书)》,《春秋大事表》卷首,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9页。
    ②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216页。
    ①参见漆永祥点校《东吴三惠诗文集》之《前言》,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初版,第1—2页。
    ②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23页。
    ③彭启丰《惠征士家传》,《东吴三惠诗文集》附录三,第506页。
    ④漆永祥《东吴三惠诗文集补遗》,《东吴三惠诗文集》,第406页。
    ⑤钱大昕《惠先生栋传》,《嘉定钱大昕文集》九,《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622页。
    ⑥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二,第23页。
    ⑦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3983页。
    
    ①郑方坤《惠吉士周惕小传》,钱仪吉《碑传集》卷四六,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1293页。
    ②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23页。
    ③惠栋《九经古义述首》,《皇清经解》第三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2803页。
    ④惠栋《砚溪公遗事(六条)》,《东吴三惠诗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初版,第423页。
    ⑤叶恭绰《清惠松崖手札跋》,《东吴三惠诗文集》,第451页。
    ⑥《易汉学自序》,《松崖文钞》卷一,《东吴三惠诗文集》,第302—303页。
    ⑦《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58页。
    ①《钱大昕全集》九,《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667页。
    ②《惠氏宗谱》卷三《征君松崖公传赞》,《东吴三惠诗文集》附录三,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初版,第521页。
    ③《邵学士家传》,《卷施阁文甲集》卷九,《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10月第1版,第192页。
    ④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8月第1版,第353页。
    ⑤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6页。
    ⑥钱大昕《古文尚书考序》,《嘉定钱大昕全集》九,《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第368—369页。
    ⑦章太炎《清代学术之系统》,章太炎、刘师培等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33页。
    ⑧惠栋《九曜斋笔记》卷二“趋庭录”条,《聚学轩丛书》本。
    ⑨卢文弨《九经古义序》,《抱经堂文集》,中华书局1990年6月第1版,第25页。
    ⑩惠栋《砚溪公遗事》,《东吴三惠诗文集》,第423页。11《松崖文钞》卷一,《东吴三惠诗文集》,第315页。12王鸣盛《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叙》,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卷首,《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122册,第3页。13《国朝汉学师承记·阮序》,第1页。14臧庸《与顾子明书》,《拜经堂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1册,第575页。
    ①惠栋《九经古义述首》,《松崖文钞》卷一,《东吴三惠诗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初版,第300页。
    ②惠栋《刻李氏易传序(代)》,《东吴三惠诗文集》,第390页
    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8月第1版,第352页。
    ④王昶《惠定宇先生墓志铭》,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3985页。
    ⑤章炳麟著、徐复注《訄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42页。
    ⑥王昶《惠定宇先生墓志铭》,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三,第3985页。
    ⑦钱大昕《惠先生栋传》,《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662页。
    
    ①《左传补注》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91年第1版,第1页。
    ②《左传补注》卷二,第25页。《丛书集成初编》本误为“朱鹤林”。
    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8月第1版,第353页。
    ④卢文弨《王伯厚辑古文春秋传序》,《抱经堂文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6月第1版,第16页。
    ⑤《东吴三惠诗文集补遗》,《东吴三惠诗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初版,第414—415页。
    ①《訄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42页。
    ②《左传补注》卷三,《丛书集成初编》本,第65页。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三,经部,五经总义类,中华书局1965年6第1版,第277页。
    ④洪榜《戴东先生状》,钱仪吉《碑传集》卷五十,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1442—1443页。
    ⑤《九曜斋笔记》卷二“训诂”条,《聚学轩丛书》本。
    ⑥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文集》卷十一,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1版,第168页。
    ⑦惠栋《左传补注序》,《左传补注》卷一,第1页。
    ⑧《答李子德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2版,第73页。
    ⑨杨向奎《惠周惕、惠士奇、惠栋〈三惠学案〉》,《清儒学案新编》三,齐鲁书社1994年3月第1版,第117页。
    ①《左传补注》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4页。
    ②《左传补注》卷一,第1页。
    ③顾栋高《惠征君松崖先生墓志铭》,《东吴三惠诗文集·附录三》,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初版,第503页。
    
    ①《左传补注》卷二,第40页。
    ②惠栋《韵补序》,《松崖文钞》卷一,《东吴三惠诗文集》,第308页。
    ③《左传补注》卷二,第32—33页。
    ④《訄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42页。
    
    ①惠栋《九经古义·论语古义》,《皇清经解》第三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2870页。
    ②惠栋《左传补注序》,《左传补注》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
    ③王鸣盛《古经解钩沉序》,《西庄居士始存稿》卷十五。
    ④焦循《与刘端临教谕书》,《雕菰集》卷十三,《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版,第215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34页。
    ②王昶《惠定宇先生墓志铭》,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3984页。
    ③《日之录集释》卷二十七《汉人注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487页。
    ④《左传补注》卷四,《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0页。
    ⑤《左传补注》卷六,第128页。
    ⑥《左传补注》卷六,第138页。
    ⑦《上制军尹元长先生书》,《松崖文钞》卷一,《东吴三惠诗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初版,第315页。
    ⑧《九曜斋笔记》卷二“趋庭录”条,《聚学轩丛书》本。
    ⑨《左传补注序》,《左传补注》卷一,第1页。
    ①《左传补注》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3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00—301页。
    ③焦循《春秋左传补疏》卷二,《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3页。
    ④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217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253—254页。
    ⑥《左传补注》卷四,第77页。
    ⑦《春秋左传正义》,第1046页。
    ⑧《左传补注》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1页。
    ⑨《左传补注》卷二,第38页。
    ⑩《左传补注》卷三,第68页。11《左传补注》卷三,第68页。
    
    ①《左传补注》卷一,第2页。
    ②《左传补注》卷一,第16页。
    ③《左传补注》卷二,第38页。
    ④《左传补注》卷五,第101页。
    ⑤《左传补注》卷五,第102页。
    ①《左传补注》卷五,《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05—106页。
    ②《左传补注》卷五,第106页。
    ③《晋书·礼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第618—619页。
    ④《晋书·礼志中》,第623页。
    ⑤《晋书·礼志中》,第619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346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1374页。
    ③顾栋高《天子诸侯丧礼已废绝于春秋时论》,《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559页。
    ④《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42页。
    ⑤《九曜斋笔记》卷二“趋庭录”条,《聚学轩丛书》本。
    ⑥顾栋高《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叙》,《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568页。
    ①卢文弨《王伯厚辑古文春秋传序》,《抱经堂文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6月第1版,第16页。
    ②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卷首,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③钱大昕《左氏传古注辑存序》,《嘉定钱大昕文集》九,《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371—372页。
    ④卢文弨《王伯厚辑古文春秋传序》,《抱经堂文集》卷二,第16页。
    ⑤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自序》,《春秋左传诂》卷首,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1页。
    ⑥刘文淇《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9页。
    ⑦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自序》,《春秋左氏传补注》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1页。
    ⑧焦循《春秋左传补疏序》,《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797页。
    ⑨卢文弨《九经古义序》,《抱经堂文集》,中华书局1990年6月第1版,第25页。
    ⑩陈黄中《惠征君栋墓志铭》,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3983页。
    ①钱大昕《惠先生栋传》,《嘉定钱大昕文集》九,《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668页。
    ②《左传补注》卷四,《丛书集成初编》本,第74页。
    ③《左传补注》卷四,第91页。
    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184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第507页。
    ②《左传补注》卷五,《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09页。
    ③贾公彦《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17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10页。
    ⑤贾公彦《周礼注疏》,第628页。
    ⑥贾公彦《周礼注疏》,第799页。
    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806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59—160页。
    ②王引之《与焦里堂先生书》,《王文简公文集》卷四,《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05页。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九,经部《春秋》类,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42页。
    ①戴震《江先生永事略状》,《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1版,第182页。
    ②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8月第1版,第340页。
    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42页。
    ④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42页。
    ⑤卢文弨《江慎修河洛经蕴序》,《抱经堂文集》卷六,中华书局1990年6月第1版,第73页。
    ⑥戴震《江先生永事略状》,《戴震文集》,第181页。
    ⑦钱大昕《江先生永传》,《嘉定钱大昕全集》九,《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671页。
    ①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3991页。
    ②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第五卷,齐鲁书社1994年3月第1版,第2页。
    ③《天下郡国利病书序》,《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2版,第131页。
    ④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271页。
    ⑤顾栋高《总叙》,《春秋大事表》卷首,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1页。
    ⑥江永《春秋地理考实自序》,《春秋地理考实》卷首,《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42页。
    ①《春秋地理考实自序》,《春秋地理考实》卷首,《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42页。
    ②《春秋地理考实自序》,《春秋地理考实》卷首,《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2页。
    ③《春秋地理考实自序》,《春秋地理考实》卷首,《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2页。
    ④《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6页。
    ⑤《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62页。
    ①《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46页。
    ②《春秋地理考实自序》,《春秋地理考实》卷首,《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2页。
    ③《春秋地理考实》卷二,《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52—1953页。
    
    ①《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69页。
    ②其说见《左传杜解补正》和《日知录》。
    ③其说见《四书释地》。
    ④其说见《禹贡锥指》。
    ⑤《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71页。
    ⑥《春秋地理考实》卷二,《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54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242页。
    ②《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3页。
    ③“吴”,当为“齐”。
    ④《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5页。
    ⑤《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6页。
    ⑥《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8页。
    ⑦《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50页。
    
    ①《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73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42页。
    ③《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61页。
    ①《春秋地理考实》卷二,《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58页。
    ②《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62页。
    ③《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3页。
    ④《春秋地理考实》卷二,《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58页。
    ⑤《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61页。
    ⑥《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73页。
    
    ①《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46页。
    ②《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60页。
    ③《春秋地理考实》卷二,《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52页。
    ④《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4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42页。
    ②《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47页。
    ③《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6页。
    ④《国语》卷一《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第22页。
    ⑤《史记》卷十四,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第525页。
    ⑥《左传杜解补正》卷一,《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页。
    ⑦参见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2999页,《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76页。
    ①《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61页。
    ②《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68页。
    ③《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45页。
    ④参见《史记·孟尝君列传》。
    ⑤《春秋地理考实》卷一,《皇清经解》第二册,第1950页。
    
    ①汪中著、田汉云点校《新编汪中集》,广陵书社2005年3月第1版,第483页。
    ②刘寿曾《沤宧夜集记》,林子雄点校《刘寿曾集》,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1年4月初版,第54—55页。
    ③胡培翚《徽州府训导夏先生墓志铭》,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一《儒学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42页。
    
    ①袁枚《卷施阁文乙集序》,《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10月第1版,第265页。
    ②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序》,《春秋左传诂》卷首,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1—2页。
    ③《嘉庆十八年吕培跋》,《春秋左传诂》附录,第905页。
    ④《道光八年吕朝宗后记》,《春秋左传诂》附录,第906页。
    ①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序》,《春秋左传诂》卷首,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1页。
    ②洪亮吉《惠定宇先生后汉书训纂序》,《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10月第1版,第195页。
    ③《春秋左传诂》卷首第2页。
    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4页。
    ⑤《春秋左传诂》,第699页。
    ⑥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序》,《春秋左传诂》卷首第1页。
    ⑦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序》,《春秋左传诂》卷首第1页。
    ⑧《春秋左传诂》,第2页。
    ⑨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序》,《春秋左传诂》卷首第2页。
    ①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序》,《春秋左传诂》卷首,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2页。
    ②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序》,《春秋左传诂》卷首第2页。
    ③《后汉书·贾逵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第1240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2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第23页。
    ③《春秋左传正义》,第24页。
    ④《春秋左传正义》,第24页。
    ⑤《嘉庆十八年吕培跋》,《春秋左传诂》附录,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905页。
    ⑥《春秋左传诂》卷首第1页。
    ⑦《春秋左传诂》卷首第1页。
    
    ①《春秋左传诂》卷首,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1页。
    ②《春秋左传诂》,第306页。
    ③《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10月第1版,第970页。
    ①《春秋左传诂》卷首,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1页。
    ②《春秋左传诂序》,《春秋左传诂》卷首2页。
    ③《春秋左传诂》,第332页。
    ④《春秋左传诂》,第287页。
    ⑤《春秋左传诂》,第328页。
    ⑥《春秋左传诂》,第2页。
    ⑦《春秋左传诂》,第184页。
    ①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666页。
    ②郭鹏飞《洪亮吉〈左传诂〉校正》。转引自张素卿《清代汉学与左传学》,台北里仁书局2007年3月初版,第143页。
    ③《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282页。
    ④《汉书·项籍传》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第1820页。
    ⑤《春秋左传诂》,第544页。
    
    ①《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216页。
    ②《春秋左传诂》,第420页。
    ③《春秋左传诂》,第226页。
    ①《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366页。
    ②《嘉庆十八年吕培跋》,《春秋左传诂》附录,第905页。
    ③《嘉庆十八年吕培跋》,《春秋左传诂》附录,第905页。
    ④孔颖达《春秋正义序》,《春秋左传正义》卷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4页。
    ⑤《春秋左传诂》,第588—589页。
    ⑥《春秋左传诂》,第606页。
    
    ①《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448—449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716页。
    ③《春秋左传诂序》,《春秋左传诂》卷首第2页。
    ④《春秋左传诂》,第55页。
    
    ①《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655页。
    ②《春秋左传诂》,第669—670页。
    ③《春秋左传诂》,第524-525页。
    ④《春秋左传诂》,第26页。
    
    ①《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48页。
    ②《春秋左传诂》,第541页。
    ③《春秋左传诂》,第6页。
    ①杨向奎《洪亮吉〈北江学案〉》,《清儒学案新编》卷六,齐鲁书社1994年3月第1版,第96页。
    ②《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2页。
    ③《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43页。
    ④《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4页。
    ⑤《春秋左传诂》,第70页。
    
    ①《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721—722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1374页。
    ③《春秋左传诂》,第280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978页。
    ②《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556—557页。
    ③《春秋左传诂》,第330页。
    ①《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93页。
    ②黄承吉《左传旧疏考正序》,《梦陔唐文集》卷五;又见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先生年谱》卷上,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第46—47页。
    ③惠栋《左传补注自序》,《左传补注》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
    ①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317—318页。
    ②《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9页。
    ③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93页。
    ④《李次白先生〈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后序》,《通义堂文集》卷四,南林刘氏求恕斋刻本,第5页。
    ⑤《复王益吾祭酒书》,《越缦堂文集》卷五,《越缦堂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862页。
    ⑥李解民《春秋左传诂·前言》,《春秋左传诂》卷首,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9页。
    ①《清史列传》卷六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第1版,第5603页。
    ②参见《上潘副河书》,《幼学堂文稿》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83—284页。
    ③王瑬《宁国县训导沈君墓志铭》,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六,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第16页。
    ④《答张翰风书》,《幼学堂文稿》卷三,第193页。
    ⑤《上潘副河书》,《幼学堂文稿》卷七,第283页。
    ⑥《答张翰风书》,《幼学堂文稿》卷三,第193页。
    ⑦《答陆祈生书》,《幼学堂文稿》卷七,第274页。
    ⑧《上潘副河书》,《幼学堂文稿》卷七,第283页。
    ⑨《与黄修存书》,《幼学堂文稿》卷七,第271页。
    ⑩《幼学堂文稿》卷七,第276页。
    ①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自序》,《春秋左氏传补注》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1页。
    ②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自序》,《春秋左氏传补注》卷首第1—3页。
    ③《受经图说》,《幼学堂文稿》卷一,《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145页。
    ④《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四,《丛书集成初编》本,第66页。
    ⑤《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五,《丛书集成初编》本,第72页。
    ①《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四,第67页。
    ②《惠氏〈左传补注〉后序》,《幼学堂文稿》卷六,《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57页。
    ③《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一,第5页。
    ④《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六,第110—111页。
    ⑤《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六,第111页。
    ①《春秋左氏传补注自序》,《春秋左氏传补注》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页。
    ②《幼学堂文稿》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74页。
    ③《答董琴南书》,《幼学堂文稿》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76页。
    ④《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八,第141页。
    ⑤《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八,第153页。
    ⑥《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十,《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91页。
    ①《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九,第159页。
    ②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1202页。
    ③《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五,第79—80页。
    ④《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10页。
    ⑤《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614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614页。
    ②《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四,《丛书集成初编》本,第52页。
    ③《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二,第20页。
    ④《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一,第11页。
    ⑤《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66页。
    
    ①惠栋《左传补注》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6页。
    ②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216页。
    ③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122册,第14页。
    ④《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88页。
    ①《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九,《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73—174页。
    ②《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五,第69—70页。
    ③《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90页。
    ④《幼学堂文稿》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70页。
    ①《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页。
    ②《幼学堂文稿》卷一,第169页。
    ③《晋书·礼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第619页。
    ④《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二,第15页。
    ⑤《惠氏〈左传补注〉后序》,《幼学堂文稿》卷六,第256页。
    ⑥《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四,第61页。
    ⑦《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二,第16页。
    ⑧《春秋左氏传补注自序》,《春秋左氏传补注》卷首第1页。
    ⑨《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7页。
    ⑩《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49页。
    ①《史记》卷十四,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第570页。
    ②《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七,第121页。
    ③《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四,第53—54页。
    ④《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五,第76页。
    ⑤《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一,第13页。
    ⑥《幼学堂文稿》卷二,《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172页。
    ⑦《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三,第41—42页。
    ⑧《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五,《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1—82页。
    ⑨《日知录集释》卷四《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0页。
    ⑩《春秋左传杜注正讹表》,《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第2596—2597页。
    
    ①《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八,第147页。
    ②《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四,第50页。
    ③《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七,第134页。
    ④《春秋左氏传补注自序》,《春秋左氏传补注》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页。
    
    ①《幼学堂文稿》卷六,《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56页。
    ②《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一,第7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1版,第1738页。
    ①《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60页。
    ②《仪礼注疏》,第439页。
    ③《幼学堂文稿》卷二,《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170页。
    ④《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47页。
    ⑤刘毓崧《大夫以上先庙见后成昏说上篇》,《通义堂文集》卷三,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7页。
    ⑥摄如君,当为“摄女君”。《礼记·杂记》:“女君死,则妾为女君之党服。摄女君,则不为先女君之党服。”(《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174页。)另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引沈氏《春秋左氏传补注》,亦作“摄女君”。
    ⑦《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
    ①陈立《白虎通疏证》卷十,中华书局1994年8月第1版,第484页。
    ②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98年8月第1版,第226页。
    ③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六,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第16页。
    ④《春秋左氏传补注》卷九,第159页。
    ⑤《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十二,第229页。
    ⑥《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9页。
    ⑦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94—95页。
    ①王瑬《宁国县训导沈君墓志铭》,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六,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第16—17页。
    ②《书陈祥道礼书后》,《幼学堂文稿》卷五,《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41页。
    ③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第94页。
    ④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六,第16页。
    
    ①《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一,《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2998页。
    ②《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十一,《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020页。
    ③杨钟义撰稿,《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7月第1版,第697页。
    ①《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三,《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004页。
    ②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7月第1版,第599页。
    ③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二,《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52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324页。
    ⑤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164页。
    ⑥《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二,《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000—3001页。
    ①《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九,《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016—3017页。
    ②《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十二,《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021页。
    ③《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三,《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004页。
    ④《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一,《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000页。
    ①《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十一,《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018页。
    ②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1970页。
    ③《经典释文》卷二十,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第291页。
    ④《汉书》卷二十八上,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第1552页。
    ⑤《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第3524页。
    ⑥《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七,《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012页。
    
    ①《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五,《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007页。
    ②《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一,《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2997页。
    ③《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三,《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2005页。
    ①刘毓崧《李次白先生〈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后序》,《通义堂文集》卷四,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3页。
    ②钱仪吉《衎石斋记事稿》卷十。亦见李贻德《春秋左传贾服注辑述》卷首,《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125册,第391页。
    ③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六,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第23页。
    ④《宝应刘氏集》,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80页。
    ⑤钱大昕《左氏传古注辑存序》,《嘉定钱大昕全集》九,《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371页。
    ①潘祖荫《春秋左氏古义序》,臧寿恭《春秋左氏古义》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1页。
    ②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自序》,《春秋左传诂》卷首,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1页。
    ③刘文淇《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9页。
    ④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自序》,《春秋左氏传补注》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
    ⑤焦循《春秋左传补疏序》,《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797页。
    ⑥《北史·儒林传上》,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第2709页。
    ⑦卢文弨《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序》,《抱经堂文集》卷三,中华书局1990年6月第1版,第29页。
    ⑧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96页。
    ⑨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241—242页。
    ①《后汉书·儒林传》:“贾谊为《春秋左氏传训诂》,授赵人贯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第2577页。
    ②见《经义考·逸经下》。
    ③见《十三经拾遗》卷十二。
    ④见《郑学十八种》。
    ⑤见《藏修堂丛书》第一集。
    ⑥见《皇清经解续编》,或《丛书集成初编》。
    ①刘文淇《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8—9页。
    ②潘祖荫《春秋左氏古义序》,臧寿恭《春秋左氏古义》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1页。
    ③卢文弨《王伯厚辑古文春秋传序》,《抱经堂文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6月第1版,第16页。
    ④王鸣盛《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序》,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卷首,《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125册,第3页。
    ⑤卢文弨《春秋内传古注辑序》,《抱经堂文集》卷三,第29页。
    ⑥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六,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第23页。
    ①刘毓崧《李次白先生〈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后序》,《通义堂文集》卷四,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4页。
    ②曾圣益《仪征刘氏春秋左传学研究》。转引自张素卿《清代汉学与左传学》,台北里仁书局2007年3月初版,第232页。
    ③据曾圣益统计,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辑贾服之说约一千四百二十八则;稍后的马国翰所辑约一千三百六十则。转引自张素卿《清代汉学与左传学》,第232页。
    ①刘恭冕《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跋》,《宝应刘氏集》,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85页。
    ②张素卿《清代汉学与左传学》,台北里仁书局2007年3月初版,第232—234页。
    ③刘毓崧《李次白先生〈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后序》,《通义堂文集》卷四,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4页。
    ④刘毓崧《李次白先生〈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后序》,《通义堂文集》卷四,第4页。
    ⑤刘毓崧《李次白先生〈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后序》,《通义堂文集》卷四,第5页。
    
    ①刘毓崧《李次白先生〈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后序》,《通义堂文集》卷四,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5页。
    ②此语见于《淮南子·修务训》,李氏谓《说林训》,乃误记。
    ③当为《楚辞·沉江》,李氏谓《怨世》,乃误记。
    ④《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903页。
    ⑤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272页。
    ①《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886页。
    ②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00页。
    ③刘毓崧《李次白先生〈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后序》,《通义堂文集》卷四,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5页。
    ④《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888页。
    ①《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891页。
    ②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216页。
    ③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122册,第14页。
    ④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88页。
    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第310页。
    ⑥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59页。
    ⑦《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886页。
    ⑧《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957页。
    ⑨《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959页。
    
    ①《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915页。
    ②《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946页。
    
    ①潘祖荫《春秋左氏古义序》,臧寿恭《春秋左氏古义》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
    ②朱兰《春秋左传贾服注辑述序》,《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125册,第388页。
    ③刘恭冕《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跋》,《宝应刘氏集》,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85页。
    ④刘恭冕《李次白先生遗书序》,《宝应刘氏集》,第580页。
    ①程敦《文肃王公行状》,《王氏六叶传状碑志集》卷一,《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6页。
    ②《清史列传》卷六十八,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第1版,第5534页。
    ③阮元《经义述闻序》,《揅经室一集》卷五,《揅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5月第1版,第119页。
    ④龚自珍《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王氏六叶传状碑志集》卷一,《高邮王氏遗书》,第13页。
    ①王寿昌《伯申府君行状》,《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35页。亦见王引之《经义述闻自叙》。
    ②王念孙《又与刘端临书》,《王石臞先生遗文》卷四,《高邮王氏遗书》,第153页。
    ③王引之《石臞府君行状》,《王氏六叶传状碑志集》卷四,《高邮王氏遗书》,第33页。
    ④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227页。
    ⑤《汉学商兑》卷中之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951册,第593页。
    ⑥《清史列传》卷六十八,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第1版,第5535页。
    ⑦阮元《揅经室一集》卷五,《揅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5月第1版,第120页。
    ⑧《答李子德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2版,第73页。
    ⑨惠栋《九经古义述首》,《松崖文钞》卷一,《东吴三惠诗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初版,第300页。
    ⑩戴震《六书论序》,《戴震文集》卷三,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1版,第66页。11王念孙《段若膺〈说文解字〉叙》,《王石臞先生遗文》卷二,《高邮王氏遗书》,第133页。12钱大昕《小学考序》,《嘉定钱大昕全集》九,《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378页。13王鸣盛《蛾术篇》卷一《史汉叙列五经行次多误皆传写刻镂之讹》,商务印书馆1958年10月初版,第6页。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242页。
    ②王力《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1956年7月第1版,第413页。
    ③龚自珍《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王氏六叶传状碑志集》卷一,《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3页。
    ④《高邮王氏遗书》附录《王伯申文集补编》,第28页。
    ⑤《经义述闻》卷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页。此序亦收于《王文简公文集》卷三,见《高邮王氏遗书》,第196页—197页。
    ⑥刘建臻《清代扬州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82—183页。
    ①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299页。
    ②李富孙《春秋三传异文释自叙》,《春秋三传异文释》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1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09页。
    ②《经义述闻》卷十八,第423页。
    ③《经义述闻》卷十八,第447页。
    ④《经义述闻》卷十八,第436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八,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44页。
    ②《经义述闻》卷十七,第412页。
    ③《通说下》,《经义述闻》卷三十二,第779页。
    ④《经义述闻》卷十八,第422页—423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02页—403页。
    ②《经义述闻》卷十八,第430页—404页。
    ③《经义述闻》卷十九,第450页。
    ④《通说下》,《经义述闻》卷三十二,第779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九,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49页—450页。
    ②《经义述闻》卷十八,第427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18页。
    ②《经义述闻》卷十八,第429页。
    ③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六上《释训》“扬搉嫴榷堤封无虑都凡也”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80页。
    ④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六上《释训》“踌躇犹豫也”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91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20页。
    ②《经义述闻》卷十八,第432页。
    ③《经义述闻》卷十九,第471页—472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九,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58页。
    ②《经义述闻》卷十九,第453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399页—400页。
    ②《经义述闻》卷十七,第411页—412页。
    ③当为二十三年。
    ④王引之《经传释词自序》,《王文简公文集》卷三,《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98页。
    ⑤王引之《经传释词自序》,《王文简公文集》卷三,《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98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05页—406页。
    ②《经义述闻》卷十九,第462页。
    ③王引之《经义述闻序》,《经义述闻》卷首第2页。
    ④《王石臞先生遗文》卷二,《高邮王氏遗书》,第132页。
    ⑤《王文简公文集》卷四,《高邮王氏遗书》,第205页。
    ⑥《拜经日记叙》,《王石臞先生遗文》卷二,《高邮王氏遗书》,第131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九,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73页。
    ②《经义述闻》卷十八,第445页。
    ③《左传杜解补正》卷一,《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页。
    ④《左传补注》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0页。
    ⑤《经义述闻》卷十七,第406—407页。
    ⑥黄侃《黄侃国学讲义录·文字学笔记》,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1版,第61页。
    ⑦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76页。
    ⑧王念孙《答江晋三论韵学书》,《王石臞先生遗文》卷四,《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56页。
    ⑨王引之《与夏遂园书》,《王文简公文集》卷四,《高邮王氏遗书》,第206页。
    ⑩杨向奎《王念孙王引之〈高邮学案〉》,《清儒学案新编》五,齐鲁书社1994年3月第1版,第325页。11《经义述闻序》,《经义述闻》卷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页。12王引之《经籍纂诂序》《王文简公文集》卷三,《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99页。
    ①《经义述闻》卷十九,第464页—465页。
    ②黄侃《黄侃国学讲义录·训诂学笔记》,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1版,第240页。
    ③孙诒让《札迻自序》,《札迻》卷首,中华书局1989年1月第1版,第4页。
    ④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231页。
    ⑤王念孙《答江晋三论韵学书》,《王石臞先生遗文》卷四,《高邮王氏遗书》,第156页。
    ⑥王念孙《淮南内篇杂志叙》,《王石臞先生遗文》卷三,《高邮王氏遗书》,第137页。
    ⑦《通说下》,《经义述闻》卷三十二,第772页。
    ⑧《通说下》,《经义述闻》卷三十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773页—774页。
    ①《春秋名字解诂叙》,《王文简公文集》卷三,《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97页。
    ②《王文简公文集》卷三,《高邮王氏遗书》,第197页—198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72页。
    ④《王文简公文集》卷三,《高邮王氏遗书》,第199页。
    ⑤《王石臞先生遗文》卷二,《高邮王氏遗书》,第134页。
    ⑥《段若膺〈说文解字〉叙》,《王石臞先生遗文》卷二,《高邮王氏遗书》,第133页。
    ⑦《春秋名字解诂叙》,《王文简公文集》卷三,《高邮王氏遗书》,第197页。
    ⑧《中州试牍序》,《王文简公文集》卷三,《高邮王氏遗书》,第203页。
    ⑨《黄侃国学讲义录·训诂学笔记》,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1版,第242页。
    ⑩《经义述闻》卷十八,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21页—422页。
    ①阮元《经义述闻序》,《揅经室一集》卷五,《揅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5月第1版,第120页。
    ②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08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72页。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73页。
    ⑤南桂馨《刘申叔遗书序》,《刘申叔遗书》卷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33页。
    ⑥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227页。
    ①焦循《感大人赋并序》,《雕菰集》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1页。
    ②焦循《修葺通志堂经解后序》,《雕菰集》卷十六,第261—262页。
    ③徐世昌《里堂学案》,《清儒学案》卷一百二十,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1版,第4733页。
    ④参见焦循《半九书塾后记》,《雕菰集》卷二十,第328页;阮元《通儒扬州焦君传》,《揅经室二集》,《揅经室集》卷四,中华书局1993年5月第1版,第476页。
    ⑤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122页。
    ⑥阮元《通儒扬州焦君传》,《揅经室二集》,《揅经室集》卷四,第475—481页。
    ⑦阮元《通儒扬州焦君传》,《揅经室二集》,《揅经室集》卷四,第476页。
    ①赖贵三《台海两岸焦循文献考察与学术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11月初版,第132页。
    ②赖贵三《焦循手批〈十三经注疏〉研究》,台北里仁书局2000年3月版,第921页。
    ③王引之《与焦理堂先生书》,《王文简公文集》卷四,《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05页。
    ①焦循《春秋左传补疏序》,《春秋左传补疏》卷首,《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797 页。
    ②《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1页。
    
    ①《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1页。
    ②《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1页。
    ③《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799页。
    ④《春秋左传补疏》卷二,《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7页。
    ⑤《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8页。
    
    ①《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8页。
    ②《春秋左传补疏》卷四,《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16页。
    ③《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799页。
    
    ①《春秋左传补疏》卷二,《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3页。
    ②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162页。
    ③《春秋左传补疏》卷二,《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5页。
    ④焦循引惠士奇《春秋说》,《春秋左传补疏》卷四,《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13—8814页。
    ①《三国志》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第768页。
    ②《春秋左传补疏》卷二,《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5页。
    ③《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0页。
    ④《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799页。
    ⑤《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799页。
    ⑥《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799页。
    ⑦《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0页。
    ①《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1页。
    ②《春秋左传补疏》卷一,《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1页。
    ①《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9页。
    ②《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9页。
    ③《翼钱三篇下》,《雕菰集》卷七,《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01页。
    ④《翼钱三篇下》,《雕菰集》卷七,第100—101页。
    ⑤《翼钱三篇下》,《雕菰集》卷七,101页。
    ①《春秋左传补疏》卷二,《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3页。
    ②《里堂家训》卷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951册,第529页。
    ③《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9页。
    ④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左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786—787页。
    ⑤《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9页。
    ⑥《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67页。
    ①《春秋左传补疏序》,《春秋左传补疏》卷首,《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797页。
    ②《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8页。万斯大《学春秋随笔》卷七“(宣公)二年秋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皇清经解》第一册,第594页。
    ③《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8页。毛奇龄《春秋毛诗传》卷二十,《皇清经解》第一册,第1091页。
    ④《读书三十二赞》,《雕菰集》卷六,《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3页。
    ⑤《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9页。
    ①《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8809—8810页。
    ②何泽恒《焦循研究》,台湾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第270页。
    ③《春秋左传补疏》卷三,《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09页。
    ④《春秋左传补疏》卷四,《皇清经解》第七册,第8814页。
    ⑤焦廷琥《先府君事略》,《焦氏遗书》本,光绪丙子重刻衡阳魏家藏版,第32页。扬州大学敬文图书馆藏。
    ⑥《说定上》,《雕菰集》卷十,《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50页。
    ⑦《里堂家训》卷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951册,第529页。
    ⑧《述难四》,《雕菰集》卷七,第105页。
    ⑨《寄朱休承学士书》,《雕菰集》卷十三,第203页。
    ①孙星衍《达袁简斋前辈书》,《问字堂集》卷四,中华书局1996年7月第1版,第90—91页。
    ②《里堂家训》卷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951册,第529页。
    ③《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雕菰集》卷十三,《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13页。
    ④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15页。
    ⑤《辨学》,《雕菰集》卷八,第109页。
    ⑥《代阮抚军撰春秋上律表序》,《雕菰集》卷十五,《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42页。
    ①《上王述菴侍郎书一》,《雕菰集》卷十三,第197页。
    ②《与刘端临教谕书》,《雕菰集》卷十三,第215页。
    ③卢文弨《九经古义序》,《抱经堂文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6月第1版,第25页。
    ④《与刘端临教谕书》,《雕菰集》卷十三,第215页。
    ⑤《里堂家训》卷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951册,第528页。
    ⑥焦廷琥《先府君事略》,《焦氏遗书》本,光绪丙子重刻衡阳魏家藏版,第32页。扬州大学敬文图书馆藏。
    ⑦《代阮抚军撰春秋上律表序》,《雕菰集》卷十五,第242页。
    ⑧《代阮抚军作丧服足征录序》,《雕菰集》卷十五,第241页。
    ⑨《辨学》,《雕菰集》卷八,第109页。
    ⑩《里堂家训》卷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951册,第533页。
    ①《说矜》,《雕菰集》卷十,《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50页。
    ②阮元《焦里堂循群经宫室图序》,《揅经室集一》卷十一,《揅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5月第1版,第250页。
    ③《里堂家训》卷下,第529页。
    ④台湾学者张高评说:“焦氏《补疏》的论点,先假设杜预的人格有瑕疵,再摭拾《公羊》学者有关《左传》的‘讳饰’说引申发挥,触类旁通。大前提既不能成立,遂多不可信据。”见氏著《焦循〈春秋补疏〉刍议》,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上》,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4月印行,第314页。
    ⑤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122页。
    ⑥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249—250页。
    ⑦《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春秋类,中华书局1993年7月第1版,第693页。
    
    ①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322页。
    ②张舜徽《清儒学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256页。
    
    ①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四《儒学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
    ②汪士铎《副榜贡生候选知县刘君墓志铭》,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五《儒学五》。
    ③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318页。
    ④包世臣《国子监生凌君墓表》,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四《儒学四》。
    ⑤程畹《刘先生家传》,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四《儒学四》。
    ⑥刘寿曾《先考行状》,《刘寿曾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1年4月初版,第106页。
    ①刘恭冕《清故优贡生刘君墓志铭》,《宝应刘氏集》,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90页。
    ②汪士铎《通义堂文集叙》,《通义堂文集》卷首,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
    ③刘承干《通义堂文集序》,《通义堂文集》卷首。
    ⑤见刘寿曾《先考行状》,《刘寿曾集》,第108—110页;《清史稿·儒林三》卷四百八十二,第13275—13276页;《清史列传》卷六十九,第5618页。
    ⑥孙诒让《刘恭甫墓表》,《籀庼述林》卷九,《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664册,第271页。又见《刘寿曾集》卷首第8页。
    ⑦参见刘师培《先府君行略》,《左盦集》卷六,《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59—1261页;梅鹤孙《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第26页;魏繇《清故副榜贡生候选直隶州州判刘君墓志铭》,见梅鹤孙《五世小记》,第86—87页。
    ①徐乃昌《清故举人拣选知县仪征刘先生墓志铭》,梅鹤孙《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87—89页。
    ②参见陈懋森《清故监察御史刘先生墓志铭并序》;梅鹤孙《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第74页。
    ③刘寿曾《沤宧夜集记》,《刘寿曾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1年4月初版,第54页。
    ④《左盦外集》卷九《近儒学术统系论》,《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534—1535页。
    ⑤包世臣《国子监生凌君墓表》,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四《儒学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
    ①包世臣《国子监生凌君墓表》,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四《儒学四》。
    ②刘文淇《先母凌孺人行略》,《青溪旧屋文集》卷十,光绪九年刊本,第9页。
    ③刘文淇《文学薛君墓志铭》,《青溪旧屋文集》卷十,第1页。
    ④田汉云《中国近代经学史》,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46页。
    ⑤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107页。
    ⑥包世臣《刘国子家传》,《艺舟双楫》附录二,《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082册,749—750页。
    ⑦包世臣《十九弟季怀学诗识小录序》,《艺舟双楫》卷二,第611—612页。
    ⑧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自序》,《青溪旧屋文集》卷五,第12页。又见《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809页。
    ⑨包世臣《十九弟季怀学诗识小录序》,《艺舟双楫》卷二,第612页。
    ①刘文淇《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8页。
    ②《幼学堂文稿》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83页。
    ③《幼学堂文稿》卷六,第255页。
    ④刘文淇《怀人六绝句效少陵存殁口号并序》,《青溪旧屋文集》卷十一,第9—10页。
    ⑤刘文淇《文学汪君传》,《青溪旧屋文集》卷八,第7页。
    ⑥刘文淇《文学薛君墓志铭》,《青溪旧屋文集》卷十,第1页。
    ⑦刘文淇《与刘楚桢江淮泛宅图序》,《青溪旧屋文集》卷四,第8页。
    ⑧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先生年谱·自序》,《刘孟瞻先生年谱》卷首,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第1页。
    ⑨刘寿曾《先考行状》,《刘寿曾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1年4月初版,第109页。
    ⑩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自序》,《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811页。11《清史列传》卷六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第1版,第5617页。12刘寿曾《先考行状》,《刘寿曾集》,第107页。13刘寿曾《先考行状》,《刘寿曾集》,第108—109页。
    ①刘富曾《亡姪师培墓志铭》,《刘申叔遗书》卷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6页。
    ②徐乃昌《清故拣选知县刘先生墓志铭》,梅鹤孙《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88页。
    ③袁镳《刘张侯传》,梅鹤孙《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第35页。
    ④刘宝楠《清故优贡生候选儒学训导刘君墓表》云:“成《左传旧疏考正》六卷”;包世臣《艺舟双楫》卷二《十九弟季怀学诗识小录序》云:“孟瞻去毛、郑而治《杜氏春秋》,成《旧疏考正》十二卷。”皆误,应为八卷。
    ⑤黄承吉《左传旧疏考正序》,《梦陔堂文集》卷五。见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先生年谱》卷上,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第48页。
    ⑥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145页。
    ⑦《句溪杂箸序》,《青溪旧屋文集》卷六,光绪九年刊本,第11页。
    ①黄承吉《梦陔堂文集》卷五,见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先生年谱》卷上,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第45—47页。
    ②《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809页;又见刘文淇《青溪旧屋文集》卷五,光绪九年刊本,第3页。
    ③参见《隋书》卷七十五《儒林传·刘炫》,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1719—1723页。
    ①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序》,《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809页。亦见《青溪旧屋文集》卷五,第4页。
    ②以上及下文凡有关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序》的引文,由于数量较多,只标注引号,恕不一一脚注。
    ③《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10页。
    ④《幼学堂文稿》卷六,《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55页。
    ⑤参见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先生年谱》卷下,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第1页。
    ①《皇清经解续编》本《考正》一书,“文淇案”之“案”字,全书前后并不统一,时又有作“按”者。本文所举之例证,一从原文。
    ②《左传旧疏考正》卷二,《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817页。
    ③《左传旧疏考正》卷三,《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826页。
    
    ①《左传旧疏考正》卷五,《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837页。
    ②《左传旧疏考正》卷六,《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841页。
    
    ①《左传旧疏考正》卷四,《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第3828页。
    ②《左传旧疏考正》卷一,《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第3812页。
    ①黄承吉《左传旧疏考正序》,《梦陔堂文集》卷五,见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先生年谱》,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第48—49页。
    ②沈钦韩《刘文淇左传疏考证序》,《幼学堂文稿》卷六,《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55页。
    ③丁晏《皇清优贡生候选训导刘君墓志铭》,见梅鹤孙《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82页。
    ④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143页。
    ⑤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172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75—176页。
    ②孙诒让撰《刘恭甫墓表》,《籀庼述林》卷九,《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644册,第270页。又见杨晋龙校订、林子雄点校《刘寿曾集》卷首,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1年4月初版。
    ①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65—167页。
    ②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98年8月第1版,第4页。
    ①《广经室文钞》,《宝应刘氏集》,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82页。又见《论语正义》卷尾,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第434页。
    ②《论语正义》卷首,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中华书局1998年12月第1版,第474页。
    ③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69页。
    ④刘文淇《别号舍并序》,《青溪旧屋文集》卷十一,光绪九年刊本,第2页。
    ⑤刘文淇《别号舍并序》,《青溪旧屋文集》卷十一,第2页。
    ⑥刘文淇《刘楚桢江淮泛宅图序》,《青溪旧屋文集》卷四,第9页。
    ⑦《序》曰:“图成,即属余序。余诺之而未果作。壬辰冬,楚桢复携家归宝应,而独来郡城舍馆他氏,屡责前诺。余不可无以应之也。”则《序》作于道光壬辰(1832)冬。
    ①刘毓崧《先考行略》,《通义堂文集》卷六,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68页。
    ②刘宝楠《清故优贡生候选儒学训导刘君墓表》,《宝应刘氏集》,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361页。
    ③《籀庼述林》卷九,《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164册,第270页。
    ④《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10页。
    ⑤《清史列传》卷六十九《儒林传二·刘文淇》,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第1版,第5617页。
    ⑥《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二《儒林三·刘文淇》,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1版,第13274页。
    ⑦刘文淇《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9页。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先生年谱》以此系诸道光十年。
    ⑧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先生年谱》卷下,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第63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附录《整理后记》,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4页。
    ②《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春秋类,中华书局1993年7月第1版,第702页。
    ③刘恭冕《论语正义后序》,《广经室文钞》,《宝应刘氏集》,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82页。
    ④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五《儒学五》,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印行。
    ⑤陈立《论语正义叙》,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中华书局1998年12月第1版,第474页。
    ⑥《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附录《整理后记》第5页。
    ⑦梅鹤孙《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6页。
    ①刘葆儒,字次羽,刘师苍之子,刘寿曾之孙,刘文淇五世孙。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附录《整理后记》,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5页。
    ③梅鹤孙《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第94页。
    ④刘宝楠《清故优贡生候选儒学训导刘君墓表》,《宝应刘氏集》,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361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附录《整理后记》,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5页。
    ②孙诒让《刘恭甫墓表》,《籀庼述林》卷九,《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164册,第270页。又见《刘寿曾集》卷首。
    ③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四《儒学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
    ④刘恭冕《刘君恭甫家传》,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五《儒学五》。
    ⑤程畹《刘先生家传》,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四《儒学四》。
    ⑥《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附录《整理后记》,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4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附录《整理后记》,第4—5页。
    ②郭院林《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3月第1版,第108—110页。
    ③张素卿《清代汉学与左传学》,台北里仁书局2007年3月初版,第285—286页。
    ④《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附录《整理后记》,第5页。
    ⑤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223页。
    ①刘文淇《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9—10页。亦见《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附录一,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1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卷首,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3页。
    ①刘恭冕《刘君恭甫家传》,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五《儒学五》,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
    ②刘文淇《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8—9页。
    ③刘毓崧《先考行略》,《通义堂文集》卷六,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68页。
    ④《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11页。注曰:“‘杜’字当是‘旧’字之误。”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3—4页。
    ②田汉云《中国近代经学史》,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51—152页。
    
    ①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122册,第17页。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136页。
    ③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第17页。
    ④《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136页。
    ⑤《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80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702页。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82页。
    ③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214页。李解民点校曰:“‘为’原脱。据《毛诗正义·韩奕诗序》补。”
    ④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卷上,《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122册,第13页。
    ⑤《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56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59页。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59页。
    ③《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62页。
    ④《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779页。
    ⑤钱大昕《左氏传古注辑存序》,《嘉定钱大昕全集》九,《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371—372页。
    ⑥王鸣盛《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序》,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卷首,《续修四库全书》本,第0122册,第3页。
    ⑦田汉云《中国近代经学史》,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51页。
    ①刘毓崧《先考行略》,《通义堂文集》卷六,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68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217页。
    ②《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5—7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710页。
    ②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404页。
    ③《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238页。
    ④《青溪旧屋文集》卷五,光绪九年刊本。
    ⑤《通义堂文集》卷五,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
    ⑥《通义堂文集》卷七。
    ⑦《刘寿曾集·文集》卷一,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1年4月初版。
    ⑧《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141页。
    ⑨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二,第777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149页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81页。
    ③包世臣《国子监生凌君墓表》,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四《儒学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
    ④刘文淇《凌氏丛书序》,《青溪旧屋文集》卷五,光绪九年刊本,第2页。
    ⑤沈钦韩《与周保绪书》,《幼学堂文稿》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75页。
    ⑥《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18页。
    ⑦《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16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64—65页。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卷首“注例”。
    ③《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42页。
    ④《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42页。
    ⑤《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42页。
    ⑥《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99页。
    ⑦《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787页。
    ⑧《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746页。
    ⑨《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774—775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7页。
    ②凌廷堪《与胡敬中书》,《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98年2月第1版,第203—206页。
    ③《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131页。
    ④《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415页
    ⑤《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132页。
    ⑥《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377页。
    ⑦《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450页。
    ⑧《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343页。
    ⑨《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328页。
    ⑩《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340页。
    11《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774页。
    12沈钦韩《与刘孟瞻书》,《幼学堂文稿》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83页。
    13刘文淇《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10页。
    14《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42页。
    15刘文淇《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第10页。
    16《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42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287页。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290页。
    ③沈钦韩《惠氏〈左传补注〉后序》,《幼学堂文稿》卷六,《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99册,第256页。
    ④《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卷首。
    ⑤《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46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46—47页。
    ②《通义堂文集》卷三,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4—6页。
    ③《通义堂文集》卷三,第6页。
    ④杨伯峻等《经书浅谈》,中华书局2004年3月第1版,第102页。
    ⑤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左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784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一,经部《春秋》类存目二,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252页。
    ②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文集》卷十一,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1版,第168页。
    ③章炳麟《孙诒让传》,闵尔昌《碑传集补》卷四十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影印,第2262页。
    ④刘毓崧《先考行略》,《通义堂文集》卷六,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第68页。
    ⑤刘文淇《青溪旧屋文集》卷五,光绪九年刊本,第7页。
    ⑥《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二,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1版,第13274页;《清史列传》卷六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第1版,第5616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728—729页。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145页。
    ③《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299页。
    ①《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234页。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397页。
    ③《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411页。
    ④《訄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65页。
    ⑤《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258页。
    ⑥《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160页。
    ⑦《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39页。
    ⑧《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50页。
    ⑨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327页。
    ⑩刘文淇《与沈小宛先生书》,《青溪旧屋文集》卷三,光绪九年刊本,第9页。
    ①《周礼·阍人》:“奇服怪民不入宫”,郑玄《注》:“厖奇无常,怪民狂易。”刘氏作《内小臣》,误。
    ②《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236页。
    ③《訄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39页。
    ④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卷首,岳麓书社1998年8月第1版,第6页。
    ⑤《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附录《整理后记》,第7页。
    
    ①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80页。
    ②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序》,《刘申叔遗书》卷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8页。
    ③参见万仕国《刘师培年谱》,广陵书社2003年8月第1版。
    ④刘富曾《亡姪师培墓志铭》,《刘申叔遗书》卷首第16页。
    ①《刘文淇传》,缪荃孙《续碑传集》七十四卷《儒学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
    ②《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12页。
    ③蔡元培《刘君申叔事略》,《刘申叔遗书》卷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8页。
    ④蔡元培《刘君申叔事略》,《刘申叔遗书》卷首第18页。
    ⑤南桂馨《刘申叔先生遗书序》,《刘申叔遗书》卷首第34页。
    ⑥陈钟凡《周礼古注集疏跋》,《刘申叔遗书》,第274页。
    ⑦万仕国辑校《刘申叔遗书补遗》,广陵书社版2008年12月第1版。
    ⑧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序》,《刘申叔遗书》卷首第28页。
    ⑨张继《刘申叔先生遗书序》,《刘申叔遗书》卷首第26页。
    ⑩《读左札记·自序》,《刘申叔遗书》,第292页。238①《〈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春秋左氏传〉例略》,钱玄同曰:此二书内容相同而详略大异,前书略,后书详。郑君(裕孚)与余初未悉其属稿之先后,后得容季君(刘师颖)来书,乃知详者为初稿,而略者为删定之本。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总目》,《刘申叔遗书》卷首第5页。《中国文学讲义概略》亦有《〈春秋左氏传〉例略》,见万仕国辑校《刘申叔遗书补遗》,与《刘申叔遗书》所收全同。②钱玄同附记:按刘氏家藏申叔遗稿中有此《春秋古经旧注疏证》零稿三页,系申叔手书。所用之稿纸版心刻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字样,盖申叔欲续先世纂述而未成之《左疏》,先从事于疏证经文也。申叔纂此稿之时,当在民元前三年己酉至前一年辛亥之间……,盖甫属草而即辍笔者。《刘申叔遗书》,第291页。
    ①杨伯峻《我和〈左传〉》,张世林编《学林春秋初编》上册,朝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00—201页。
    ②《经学教科书》,《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076页。
    ③《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5页。
    ①《经学教科书》,《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076页。
    ②《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6页。
    ③《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7页。
    ④《周季诸子述〈左传〉考》,《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第1215页。
    ⑤当为《韩非子·难四》,此乃刘师培误记。
    ⑥《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6页。
    ⑦《〈左氏〉不传〈春秋〉辨》,《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第1215页。
    ①《左氏学行于西汉考》,《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18页。
    ②《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6—297页。
    ③《〈史记〉述〈左传〉考自序》,《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第1219页。
    ④《〈史记〉述〈左传〉考自序》,《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第1219页。
    ⑤《〈史记〉述〈左传〉考自序》,《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第1219页。
    ①《司马迁〈左传〉义序例》,《左庵外集》卷三,《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367页。
    ②《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4—295页。
    ③《〈左氏〉不传〈春秋〉辨》,《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第1215页。
    ④《春秋左氏传例略》,《刘申叔遗书》,第341页。
    ⑤《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5页。
    
    ①《汉代古文学辨诬》,《左庵外集》卷四,《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375页。
    ②《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第1715页。
    ③《春秋三传先后考》,《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第1214—1215页。
    ④《汉代古文学辨诬·总论》,《左庵外集》卷四,《刘申叔遗书》,第1292—1393页。
    ①《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99页。
    ②《〈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刘申叔遗书》,第340页。
    ③《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301页。
    ④《春秋左氏传例略》,《刘申叔遗书》,第346页。
    ⑤《春秋左氏传例略》,《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346页。
    ⑥《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春秋类,中华书局1993年7月第1版,第713页。
    
    ①《春秋左氏传例略》,《刘申叔遗书》,第346页。
    ②《答章太炎论左传书》,《左庵外集》卷十六,《刘申叔遗书》,第1724页。
    ③《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序目》,《刘申叔遗书》,第302页。
    ④《答章太炎论左传书》,《左庵外集》卷十六,《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724页。
    ①陈钟凡《刘先生行述》,《刘申叔遗书》卷首第14页。
    ②钱玄同《刘申叔遗书序》,《刘申叔遗书》卷首第28页。
    ③《近儒学术统系论》,《左庵外集》卷九,《刘申叔遗书》,第1533页。
    ④《国学发微》,《刘申叔遗书》,第478页。
    ⑤《群经大义相通论·〈公羊〉〈荀子〉相通考》,《刘申叔遗书》,第361页。
    ⑥《国学发微》,《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482页。
    ①陈钟凡《周礼古注集疏跋》,《刘申叔遗书》,第274页。
    ②《答章太炎论左传书》,《左盦外集》卷十六,《刘申叔遗书》,第1724页。
    ③《群经大义相通论·〈周官〉〈左氏〉相通考》,《刘申叔遗书》,第361页。
    ④《群经大义相通论·〈周官〉〈左氏〉相通考》,《刘申叔遗书》,第361—366页。
    ⑤《国学发微》,《刘申叔遗书》,第480页。
    ⑥南桂馨《刘申叔遗书序》,《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33页。
    ①《群经大义相通论·〈左传〉〈荀子〉相通考》,《刘申叔遗书》,第354—357页。
    ②《群经大义相通论·〈左传〉〈荀子〉相通考》,《刘申叔遗书》,第354页。
    ③《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7页。
    ④《中国历史教科书·凡例》,《刘申叔遗书》,第2177页。
    ⑤《汉代古文学辨诬》,《左庵外集》卷四,《刘申叔遗书》,第1374页。
    ⑥《汉书》卷六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第2737页。
    ⑦《〈史记〉述〈左传〉考自序》,《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第1219页。
    ⑧《司马迁〈左传〉义序例》,《左庵外集》卷三,《刘申叔遗书》,第1357页。
    ⑨《司马迁〈左传〉义序例》,《左庵外集》卷三,《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365—1367页。
    ⑩《司马迁〈左传〉义序例》,《左庵外集》卷三,《刘申叔遗书》,第1357—1367页。
    ①《司马迁〈左传〉义序例》,《左庵外集》卷三,《刘申叔遗书》,第1364页。
    ②《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7页。
    ③《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7—299页。
    ④《国学发微》,《刘申叔遗书》,第494页。
    ⑤《国学发微》,《刘申叔遗书》,第495页。
    ⑥《汉代古文学辨诬》,《左庵外集》卷四,《刘申叔遗书》,第1377页。
    ⑦《汉代古文学辨诬》,《左庵外集》卷四,《刘申叔遗书》,第1391页。
    ⑧《汉代古文学辨诬》,《左庵外集》卷四,《刘申叔遗书》,第1380页。
    ⑨《国学发微》,《刘申叔遗书》,第483页。
    ⑩《汉宋学术异同论·总序》,《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541页。
    11《汉宋学术异同论·总序》,《刘申叔遗书》,第542页。
    
    ①《左庵题跋·跋汪孟慈上张石洲先生书》,《刘申叔遗书》,第1977—1978页。
    ②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序》,《刘申叔遗书》,第30页。
    ③《群经大义相通论·序》,《刘申叔遗书》,第348页。
    ④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93页。
    ⑤陈钟凡《刘先生行述》,《刘申叔遗书》,第14页。
    ⑥《春秋三传先后考》,《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第1215页。
    ①《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93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18页。
    ③《甲辰年自述诗》,《警钟日报》1904年9月11日。
    ④《中国民族志序》,《刘申叔遗书》,第600页。
    ①《中国民约精义》,《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566页。
    ②《中国民约精义序》,《刘申叔遗书》,第563页。
    ③《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第293—294页。
    ④《孔子作春秋说》,《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第1313页。
    ①《读左札记》,《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93页。
    ②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第642页。
    ③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第642页。
    ④尹炎武《刘师培外传》,《刘申叔遗书》,第17页。
    ⑤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序》,《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8页。
    ⑥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序》,《刘申叔遗书》,,第28页。
    
    ①《汉代古文学辨诬》《左庵外集》卷四,《刘申叔遗书》,第1374页。
    ②田汉云《中国近代经学史》,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566页。
    ③南桂馨《刘申叔遗书序》,《刘申叔遗书》,第33页。
    
    《春秋释例》(晋)杜预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1版
    《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第1版
    《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10月影印
    《周礼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仪礼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礼记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春秋左传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春秋公羊传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春秋穀梁传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论语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左传杜解补正》(清)顾炎武著《皇清经解》本,《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清)王掞张廷玉等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左传事纬前集》(清)马骕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左传事纬》(清)马骕著徐连城点校齐鲁书社1992年6月第1版
    《春秋毛氏传》(清)毛奇龄著《皇清经解》本《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学春秋随笔》(清)万斯大著《皇清经解》本《皇清经解》第一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春秋大事表》(清)顾栋高著吴树平李解民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
    《春秋说》(清)惠士奇著《皇清经解》本《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九经古义》(清)惠栋著《皇清经解》本《皇清经解》第三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周易述》(清)惠栋撰郑万耕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9月第1版
    《春秋左传小疏》(清)沈彤著《皇清经解》本《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左传补注》(清)惠栋著《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91年第1版
    《春秋地理考实》(清)江永著《皇清经解》本《皇清经解》第二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春秋内传古注辑存》(清)严蔚著《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
    《春秋左传诂》(清)洪亮吉著李解民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
    《左传补释》(清)梁履绳著《皇清经解续编》本《皇清经解续编》第十册
    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左传异文释》(清)李富孙著《皇清经解续编》本《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
    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春秋左氏传补注》(清)沈钦韩著《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
    《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清)沈钦韩著《皇清经解续编》本《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
    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春秋左传贾服注辑述》(清)李贻德著《皇清经解续编》本《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
    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经义述闻》(清)王引之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春秋左氏传校勘记》(清)阮元著《皇清经解》本《皇清经解》第六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春秋左传补疏》(清)焦循著《皇清经解》本《皇清经解》第七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春秋左传补疏》(清)马宗琏著《皇清经解》本《皇清经解》第八册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春秋左氏古义》(清)臧寿恭著《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清)刘文淇著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左传旧疏考正》(清)刘文淇著《皇清经解续编》本,《皇清经解续编》第十一册
    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2005年6月影印
    《白虎通疏证》(清)陈立著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8月第1版
    《春秋左传读》(清)章炳麟著《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
    《春秋左传读续录》(清)章炳麟著《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
    《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顾颉刚讲授刘起釪笔记巴蜀书社1988年3月第1版
    《尚书校释译论》顾颉刚刘起釪著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版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
    《春秋左传研究》童书业著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
    《左传考校》王叔岷著中华书局2007年7月第1版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吴静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焦循研究》何泽恒著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焦循手批〈十三经注疏〉研究》赖贵三著台北里仁书局2000年3月版
    《台海两岸焦循文献考察与学术研究》赖贵三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11月初版
    《国语》上海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组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
    《史记》(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
    《汉书》(汉)班固著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三国志》(晋)陈寿著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著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隋书》(唐)魏征等著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宋史》(元)脱脱中华书局1985年6月第1版
    《清史稿》赵尔巽等纂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1版
    《清史列传》王钟翰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第1版
    《水经注校证》(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7月第1版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
    《括地志辑校》(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2月第1版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1版
    《禹贡锥指》(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史通通释》(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第1版
    《绎史》(清)马骕著刘晓东等点校齐鲁书社2001年6月第1版
    《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著杨伯峻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1版
    《春秋史》童书业著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
    《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列女传》(汉)刘向著刘晓东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碑传集》(清)钱仪吉纂靳斯标点中华书局1993年4月第1版
    《续碑传集》缪荃孙纂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
    《碑传集补》闵尔昌纂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12月印行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国朝汉学师承记》(清)江藩著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
    《汉学师承记笺释》(清)江藩著漆永祥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梁启超著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清代学术概论》(清)梁启超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清)章太炎、刘师培等著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著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著中华书局1954年10月第1版
    《两汉三国学案》(清)唐晏著吴东民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胡玉缙著王欣夫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清)支伟成著岳麓书社1998年8月第1版
    《清儒学案》(清)徐世昌等编纂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1版
    《清儒学案新编》杨向奎著齐鲁书社1994年3月第1版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8月第1版
    《国史大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修订第3版
    《中国近代经学史》田汉云著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曹聚仁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第1版
    《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张立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春秋学史》赵伯雄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春秋左传学史稿》沈玉成刘宁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张高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清代汉学与左传学——从“古义”到“新疏”的脉络》张素卿著台北里仁书局2007年3月初版
    《乾嘉学术编年》陈祖武朱彤窗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顾炎武年谱》周可真著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王念孙王引之年谱》王章涛著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
    《刘孟瞻先生年谱》(日)小泽文四郎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
    《刘师培年谱》万仕国著广陵书社2003年8月第1版
    《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童书业著中华书局2004年9月第1版
    《文心雕龙注释》(齐)刘勰著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
    《经典释文》(唐)陆德明著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学林》(宋)王观国著田瑞娟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1版
    《困学纪闻》(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等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日知录集释》(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九曜斋笔记》(清)惠栋著《聚学轩丛书》本
    《抱经堂文集》(清)卢文弨著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6月第1版
    《戴震文集》(清)戴震著赵玉新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1版
    《潜研堂文集》(清)钱大昕著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经韵楼集》(清)段玉裁著钟敬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新编汪中集》(清)汪中著田汉云点校广陵书社2005年3月第1版
    《高邮王氏遗书》(清)王念孙等著上虞罗氏辑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洪亮吉集》(清)洪亮吉著中华书局2001年10月第1版
    《校礼堂文集》(清)凌廷堪著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2月第1版
    《雕菰集》(清)焦循著《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版
    《揅经室集》(清)阮元著邓经元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5月第1版
    《幼学堂文稿》(清)沈钦韩著《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
    《宝应刘氏集》(清)刘台拱刘宝树刘宝楠刘恭冕著张连生秦跃宇点校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
    《青溪旧屋文集》(清)刘文淇著光绪九年刊本
    《通义堂文集》(清)刘毓崧著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
    《刘寿曾集》(清)刘寿曾著杨晋龙校订林子雄点校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1年4月初版
    《香草校书》(清)于鬯著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
    《訄书详注》(清)章炳麟注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刘申叔遗书》(清)刘师培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刘申叔遗书补遗》(清)刘师培著万仕国辑校广陵书社2008年12月第1版
    《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广陵书社影印2005年12月第1版
    《经解入门》(清)江藩编著方国瑜点校天津市古籍书店1990年6月第1版
    《越缦堂读书记》(清)李慈铭著由云龙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越缦堂诗文集》(清)李慈铭著刘再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中华书局1993年7月第1版
    《黄侃国学文集》黄侃著黄延祖重辑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1版
    《黄侃国学讲义录》黄侃著黄延祖重辑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1版
    《四库提要辨证》余嘉锡著中华书局1980年5月第1版
    《墨子校注》吴毓江著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
    《国学概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7月第1版
    《管锥篇》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版
    《经书浅谈》杨伯峻等著中华书局2004年3月第1版
    《清儒学记》张舜徽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清代扬州学记》张舜徽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清代山东名儒》田汉云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清代扬州学派概论》赵航著广陵书社2003年11月第1版
    《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刘建臻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乾嘉考据学研究》漆永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顾亭林学记》张舜徽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梅鹤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焦循著述新证》刘建臻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郭院林著中华书局2008年3月第1版
    《刘师培评传》方光华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顾亭林诗文集》(清)顾炎武著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2版
    《东吴三惠诗文集》(清)惠周惕惠士奇惠栋著漆永祥点校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初版
    《古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孙启治陈建华编中华书局1997年8月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