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法之格”到“意之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包含与唐代诗歌理论有关的五个专题内容的研究,内容涉及唐代“诗格”类著作的主要部分。建立在这五个专题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试图传达对唐代诗歌理论的这样一种理解:唐代以“诗格”为主要形式的诗歌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内容以讨论对属、声律、句法、结构等外在形式为主,可称为“法之格”;以王昌龄《诗格·论文意》篇为标志,唐人诗歌理论开始转向意象、句势、格调等内在的审美诉求,可称为“意之格”,他主张的“意高则格高”也逐渐成为中晚唐诗人普遍认同的终极美学理想。
     五个专题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法之格一:对属论》:将唐代对属理论按时期特征分为四个阶段,武后之前沿袭六朝从语意、结构、音韵角度对属;高宗武后时期开始从词组、单字、偏旁等细部建立起以“奇”为审美特质的对属模式;王昌龄、皎然开始着眼于诗意、句势的对属,代表唐人对属理论的最高水平;此后对属理论逐渐淡出唐人视野再无创新。
     《法之格二:病犯论》:“八病”是关于汉字读音差异性审美的规则,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属于音调差异美的要求,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属于音种差异美的要求,从近体诗的声律结果来看,唐人更看重音调的起伏变化,音种差异则由于其本身的多样性被逐渐忽略;龃龉病、丛聚病、忌讳病等反映出唐人早期关注的“句病”着眼点集中在声韵不和、对属不工、字形类似、文繁义寡、语意不祥、格式单一、不合情理、结构混乱、使用俗语九个方面。
     《由法到意:王昌龄<论文意>与唐代诗歌理论的转向》:《论文意》篇以“意高则格高”为理论支点,以创造“出万人之境,望古人于格下”的诗意为中心目标,诗歌内容则要求“书身心”,通过诗人“巧运言词,精练意魄”,构思“左穿右穴,杰起险作”的诗句来表达诗意,诗意与物象的关系逐渐成为构思的重心,王昌龄主张二者应“物色兼意”、意景交融。总体确立了诗以“意”为主的创作理念,在近体诗格律定型后将唐诗引向追求内在审美的道路。
     《意之格一:格高》:受王昌龄“意高则格高”观点的影响,中唐以后诗人普遍树立起主要通过苦心搜觅“诗意”提升诗歌整体品格、格调的创作思路。“意”的品质对“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与伦理道德关系要能“裨益风雅”、创作目标为“似易而难到”、同时具备“深”与“新”两个品质要求,讲求结构功能与“中庸”、“含蓄”、“谨严”的诗意表达方式。
     《意之格二:物象比》:晚唐诗歌多用“物象”比喻与政治、道德相关的“人事”,文章对这种现象源于诗骚的比兴、香草美人传统有所揭示,分析了“物象”与“人事”建立对应关系的原则,指出它在晚唐诗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意”与“象”互相“含蓄”的诗歌表达方式与诗人对社会和自身处境的担忧与不满共同造成这种现象在晚唐集中爆发。
This thesis contains five studies on Tang Dynasty poetry theory, covering themain part of the Tang Dynasty "Shige" work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seresearches, the thesis attempts to explain such kind of an understanding as follows:Tang Dynasty poetry theory of " Shige "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In the firstperiod, most discussions include antithesis, rule of rhythm, syntax, poetry structureand the external form, etc. In the second stage, Wang Changling’s "The DiscussionAbout Poetry Meaning" marks transformation to the intrinsic aesthetic appeal,including poetry meaning, sentence potential, style grade, and these studies graduallyreach to " top style grade " as the ultimate aesthetic ideal of consensus.
     Five thematic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Pattern of the law: Atinthesis theory": The atinthesis theory of Tang Dynasty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according to characters of the period. After SixDynasty, the discussion before Wuzetian focused on semantics, syntactic structureand phonological perspective; in the period of Gaozong and Wuzetian, the atinthesistheory were builded on the based of "odd" form. Wang Changling and Jiaoran beganto focus on poetry meaning and sentence potential, which represented the highestlevel of the Tang’s Atinthesis theory; thereafter the atinthesis theory gradually fadeout from Tang vision.
     "Pattern of the law: Errors of Rhythm and Sentence ":“Eight errors" are the ruleon the pronunciation differences about Chinese aesthetic character in the poetry,Pingtou, Shangwei, Fengyao and Hexi belong to tone differences, while Dayun,Xiaoyun, Pangniu and Zhengniu belong to timbre differences.From Rhythm rule ofthe Metrical poetry, Tang Peopl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tone and timbredifferences increasingly ignored due to the diversity of their own; Juyu, Congju andJihui could reflect the concern about "sentence disease" in the early Tang, whichfocused on the such nine perspectives: no concentrated in rhyme, not neat atinthesis,analogous font, monotonous meaning, ominous writing, monotonous format,unconscionable semantics, disordered structure and vulgar Writing.
     "Wang Changling’s The Discussion About Poetry Meaning and the change ofTang Dynasty poetry theory”: the theory based on "good meaning means good patternand high grade" aimed to achieve a new level of writing as a central objective. Poetrycontent required "writing own experience and mind” and used words precisely andconsisten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ic meaning and images was "the scenewould merge into poetry meaning". Eventually creative ideas were set up that mainlyrelied on the poetry meaning and pursued intrinsic aesthetic.
     "Style one of the article: high level of style": Influenced by Wang Changling’spoints of views of "good meaning, good style”. Tang Dynasty poets generallyestablish a new writing style to enhance the overall character of poetry throughseeking the meaning of poetries. The influences of "meaning" on the "style" were asfollows: the relationship of ethics was able to "benefit elegance"; creative goalwas "to seem easy but difficult";"deep" and "new" were two quality requirements to be fulfilled simultaneously; emphasized on structure and "moderate","reserved" and"cautious" function.
     "Style two of the article: images": Poetries in Late Tang Dynasty more usedmetaphor on political and morality-related issues by "images". The thesis revealsthe origins of this phenomenon from Sao Bixing poetry and traditions like describingbeauty and herbs, and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indicating theimportant role in the creation of poetry writing. It concluded that both of the "subtle"poetic expressions on "meaning and images" and poets’s own concerns about theirown situation and unsatisfied with society led to an outbreak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引文
1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第80页。
    2张伯伟:《论唐代的规范诗学》,《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171、177页。
    1李利民:《王昌龄<诗格>——唐代诗格的转折点》,《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96页。
    1顾宝田、洪泽湖注译:《尚书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第253、259页。
    2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第一版,第51页。
    3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凤凰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207页。本文所引唐人对属论除特别注明外均用此版本,文中不再一一注明。
    4[日]古田敬一著,李淼译:《中国古代诗的对句——谢灵运诗歌的对句》,刘柏青等主编《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1987年第2辑,第61页。
    5古田敬一在其《中国文学中的对句与对句论》中共列举历代120余种对属名目。
    1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凤凰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68—69页。
    1[日]古田敬一著,邵毅平译:《<文心雕龙>中的对偶理论》,《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2辑,第60页。
    1卢盛江:《文镜秘府论研究》(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第756页。
    1吴相洲:《永明体与音乐之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17页。
    1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凤凰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47页。
    1空海《书刘希夷集献纳表》中云“古诗格等虽有数家,近代才子切爱此格。”陆心源《唐文续拾》,《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356页。
    1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清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版,第2402页。
    2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清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版,第5261页。
    1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增订本)》,中华书局2009年第二版,第116页。
    1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第一版,第27页。
    1蒋寅:《大历诗风》,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202页。
    1皇甫煃:《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南京师大学报》1979年第一期37页。
    2[宋]宋敏求撰:《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第502页。
    3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0页。
    4皇甫煃:《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南京师大学报》1979年第一期37页。
    5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0页。
    1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6页。
    2[清]董诰等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版,第2851页。
    1[汉]班固撰:《汉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第197页。
    2《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第3007页。
    3[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方术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第2722页。
    4[宋]马端临撰:《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第一版,第340页。
    5《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第1506页。
    6《后汉书》,第1032页。
    7《全唐文》,第3735页。
    8《文献通考》,第339页。
    9《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918‐919页。
    1[清]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一版,第731页。
    2[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第79页。
    3[晋]陈寿撰,裴松之注,卢弼集解,钱剑夫整理:《三国志集解魏书杜恕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1429页。
    4[唐]房玄龄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第1491页。
    5《晋书》,第1259页。
    6《晋书》,第1317页。
    7《晋书》,第1785页。
    8《晋书》,第2301页。
    9《晋书》,第1068页。
    10《晋书》,第2386页。
    11《文献通考》,第321页。
    1[南朝]沈约撰:《宋书雷次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第2293‐2294页。
    2《文献通考》,第390页。
    3[唐]杜佑撰:《通典职官九国子监》,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第161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刘峻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第702页。
    5[清]赵翼撰:《廿二史剳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第280页。
    6《宋书》,第2294‐2295页。
    7《梁书》,第693页。
    8《梁书》,第475页。
    9《梁书》,第719页。
    10《梁书》,第583页。
    11[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第396页。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第1449页。
    2[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第465页。
    3《北齐书》,第590页。
    4《魏书》,第1479页。
    5《魏书》,第1480页。
    1[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第2615页。
    2《全唐文》第2851页。
    3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页。
    4[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一版,第60页。
    5《通典》,第93页。
    1《全唐文》,第1830页。
    2《通典》,第94页。
    3《通典》,第83页。
    4[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第1163页。
    5[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第147页。
    《文赋集释》:(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文心雕龙》:(梁)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诗品》:(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日]遍照金刚著、卢盛江校考,中华书局2006年。
    《诗式校注》:(唐)皎然著,李壮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伯伟编,凤凰出版社2002年。
    《诗话总龟》:(宋)阮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吟窗杂录》:(宋)陈应行编,中华书局1997年。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著,廖德明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诗人玉屑》:(宋)魏庆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稀见宋人诗话四种》:张伯伟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诗话辑佚》:郭绍虞辑,中华书局1980年。
    《瀛奎律髓》:(元)方回著,李庆甲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诗薮》:(明)胡应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编,中华书局2004第二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编,中华书局1983年。
    《中华古文论释林》:李壮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古诗源》:(清)沈德潜编,中华书局2006年。
    《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注,中华书局1991年。
    《楚辞补注》:(汉)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集,中华书局1955年。
    《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
    《谢灵运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86年。
    《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年。
    《杜诗详解》:(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
    《河岳英灵集注》:(唐)殷墦编,王克让注,巴蜀书社2006年。
    《曹植集校注》:(魏)曹植,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唐人选唐诗新编》:傅璇琮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
    《全唐文》:(清)董诰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诗纪事校笺》:(宋)计有功,王仲镛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
    《唐音癸签》:(明)胡震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史记》:(汉)司马迁,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
    《汉书》:(汉)班固,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中华书局1965年。
    《三国志》:(晋)陈寿,中华书局1959年。
    《晋书》:(唐)房玄龄,中华书局1974年。
    《宋书》:(梁)沈约,中华书局1974年。
    《南齐书》:(梁)萧子显,中华书局1972年。
    《梁书》:(唐)姚思廉,中华书局1973年。
    《陈书》:(唐)姚思廉,中华书局1972年。
    《魏书》:(齐)魏收,中华书局1974年。
    《北齐书》:(唐)李百药,中华书局1972年。
    《周书》:(唐)令狐德棻,中华书局1971年。
    《南史》:(唐)李延寿,中华书局1975年。
    《北史》:(唐)李延寿,中华书局1975年。
    《隋书》:(唐)魏征,中华书局1973年。
    《旧唐书》:(后晋)刘煦,中华书局1975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中华书局1975年。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中华书局1974年。
    《宋史》:(元)脱脱,中华书局1977年。
    《高僧传》:(梁)释慧皎,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
    《续高僧传》:(唐)释道宣,乾隆大藏经本。
    《周易大传今注》高亨,齐鲁书社1998年。
    《礼记校注》陈戍国,岳麓书社2004年。
    《老子解读》刘坤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中华书局1961年。
    《孟子集注》(宋)朱熹,齐鲁书社1992年。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王利器撰,中华书局1993年。
    《切韵考》(清)陈澧,中国书店1984年。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永瑢,商务印书馆1933年。
    毕世奎:《王昌龄诗歌与诗学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程千帆:《文论十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宄》,中华书局1992年。
    甘生统:《皎然诗学渊源考论》,人民出版社2012年。
    葛晓音:《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龚鹏程:《文学批评的视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日]古田敬一著,李淼译:《中国文学对句艺术》,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何伟棠:《永明体到近体》,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蒋寅:《百代之中:中唐的诗歌史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蒋寅:《大历诗风》,凤凰出版社,2009年。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9年第二版。
    蒋寅:《金陵生文学史论集》,辽海出版社2009年。
    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卢盛江:《空海与<文镜秘府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卢盛江:《文镜秘府论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
    吕澂:《中国佛教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2000年。
    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9年。
    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
    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吴光兴:《八世纪诗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吴相洲:《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周祖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中华书局1992年。
    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98年第二版。
    [日]古田敬一著,李淼译:《中国古代诗的对句——谢灵运诗歌的对句》,《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1987年第2辑。
    [日]兴膳宏:《从四声八病到四声二元化》,《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1992年。
    蔡义江:《对属分类例释——唐诗体裁研究之一》,《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蔡瑜:《王昌龄的“身境”论——<诗格>析义》,《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2008年10月。
    蔡镇楚:《唐人诗格与宋诗话之比较》,《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4期。
    陈伯海:《“体”与“式”——中国诗学的文本范型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陈寅恪:《四声三问》,《清华学报》1934年第2期。
    戴伟华:《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诗缘情”的差异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戴伟华:《四声与南北音》,《学术研究》,2013年第5期。
    戴燕:《空海与汉文学》,《南开学报》,1995年第3期。
    杜晓勤:《“王斌首创四声说”辨误》,《文学遗产》,2012年第3期。
    杜晓勤:《盛唐“齐梁体”诗及相关问题考论》,《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甘生统:《皎然“诗教”说暨<诗式>创作动机考论》,《阴山学刊》,2010年第2期。
    甘生统:《皎然“作用”说考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高华平:《“四声之目”的发明时间及创始人再议》,《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
    杲如:《一片极端圆融思维方式拓展的新域——王昌龄诗论二题》,《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
    巩本栋:《环绕唐五代诗格中“势”论的诸问题》,《文史哲》,2007年第1期。
    巩本栋:《唐五代诗格中的“势”论新探》,《唐代文学研究》,2004年11月。
    郭鹏、尹变英:《晚唐五代“苦吟”诗风的“比物讽刺”内涵及其意义》,《山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郭绍虞:《蜂腰鹤膝解》,《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
    韩晓光:《杜甫律诗对仗的语式变异》,《杜甫研究学刊》,1997年第4期。
    胡建次、刘慧萍:《中国古代诗格论的发展及其特征》,《南昌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胡建次:《承传与消解:古典诗学视野中的诗格论》,《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霍松林:《简论近体诗格律的正与变》,《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
    蒋寅:《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蒋寅:《贾岛与中晚唐诗歌的意象化进程》,《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
    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蒋寅:《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兼论王国维对“意境”的曲解》,《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李江峰:《皎然<诗式>“作用”与唐五代诗格的“磨炼”理论》,《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
    李江峰:《磨炼:晚唐五代诗学的理论核心——以诗格为中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李江峰:《唐五代诗格南北宗理论探析——以王昌龄<诗格>和贾岛<二南密旨>为中心》,《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
    李江峰:《唐五代诗格中的体、势诸范畴》,《山西师大学报》,2012年第2期。
    李江峰:《唐五代诗格中的物象理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李江峰:《唐五代诗学中的“意”》,《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李江峰:《晚唐五代诗格的著作群体》,《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李江峰:《晚唐五代诗坛与晚唐五代诗格的理论建构——理论与创作互动的实证考察》,《延安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李利民:《王昌龄<诗格>——唐代诗格的转折点》,《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李思涯:《<诗薮>中“格”的含义与功能》,《文学评论丛刊》,2012年12月。
    李珍华、傅璇琮:《谈王昌龄的<诗格>——一部有争议的书》,《文学遗产》1988年第6期。
    林海权:《论近体诗产生的年代》,《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卢盛江:《<四声指归>与唐前声病说》,《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卢盛江:《蜂腰论》,《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
    卢盛江:《调四声谱小考》,《中国诗学研究》第6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卢盛江:《王昌龄<诗格>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启功:《“八病”“四声”的新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尚永亮:《初唐声律论的深化及其特点——以上官仪、元兢的诗学理论为中心》,《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王昌武:《论皎然<诗式>》,《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
    王德明:《略论唐代的诗法研究与传授》,《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3期。
    王珍:《晚唐五代诗格与中国诗学的再度自觉》,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魏学宝:《佛禅语境中齐己“十势”内涵探析》,《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春卷。
    吴光兴:《<河岳英灵集>的地域性、派别性问题——兼及“开元十五年”新解》,《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
    吴相洲:《论永明体的出现与音乐之关系》,《中国诗歌研究》,2002年第3期。
    吴在庆:《略论唐代的苦吟诗风》,《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萧丽华:《唐代僧人诗格的诗学意义》,《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2008年10月。
    薛天纬:《唐诗之“反七律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严北溟:《论律诗对偶形式与辩证思惟》,《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
    杨星丽:《“意象”类型化的理论渊源》,《文艺评论》,2011年第4期。
    杨星丽:《唐五代诗格研探若干理论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叶嘉莹:《中西文论视域中的“赋、比、兴”》,《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跃进:《八病四问》,《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张伯伟:《佛经科判与初唐文学理论》,《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张伯伟:《古代文论中的诗格论》,《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
    张伯伟:《论唐代的规范诗学》,《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张伯伟:《略论佛学对晚唐五代诗格的影响》,《唐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
    张东:《全唐五代诗格创作思想研究》,温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赵昌平:《意兴、意象、意脉——兼论唐诗研究中现代语言学批评的得失》,《唐代文学研究》,1992年8月。
    周裕锴:《<沧浪诗话>的隐喻系统和诗学旨趣新论》,《文学遗产》,2010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