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根据有关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及美育的理论,尤其是现代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首先对初中地理教育中美育的意义及内容进行了探讨,教育必须与人的身心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是美育的教育学理论基础;美育是地理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地理学科教育是美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经;在地理教育中进行美育不仅可能,而且非常必要,这对实现美育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又通过对上海和郑州两地的初中地理教师进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指出近些年来初中地理教育中美育实施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一定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地理教育中美育实施的策略和教学途径等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探讨。地理教育中美育的领域有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不同形态、不同领域的审美教育有着不同的美育特征、美育价值与规律。地理教育中美育的原则既要遵循地理教育的规律又要遵循美育的基本要求。地理教育中实施美育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比较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等。
     最后,本文从美育的实施者之一——地理教师的角度,论述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美育对地理教师提出的要求。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y on geography teaching practic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especially that on the modern pedagogy and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first of all,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geography teaching. I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edagogy that education has to agree with human being's development,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sides, geography education is one important way of conduc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which is possible and necessary. And it plays a vital part in realizing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full scale development of people in our country.
     Then through a survey on a certain number of the geography teachers in Shanghai and Zhengzhou and an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th the recent implement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and their causes, I here do a thorough and concrete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geography teaching. Aesthetic education in geography education contains social beauty, natural beauty, artistic beauty and so on. As is know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different areas has different features, merits and laws. The principle in aesthetic education should be both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of geography educ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Following are some usual teaching methods: appreciation , comparison, discussion and direct senses.
     Finally, from a geography teacher's angle, the thesis discourses the requirements made by aesthetic education in geograph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引文
1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第155页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67页
    1 李戎,《美学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423页.
    2 赵伶俐.《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1页.
    1 《教育大词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159页
    1 杜君兰,徐宝芳.《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美育内容体系研究》[J].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6月第106页
    1 黄京鸿.《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2 杜君兰,徐宝芳.《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美育内容体系研究》[J].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6月第107页
    1 杜卫.《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25页.
    1 教育大词典 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199页
    1 易健.《现代美育研究》[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0年6月第2页.
    1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黄京鸿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1.陈澄著.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段玉山著.地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3.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夏志芳著.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5.陈澄、陈昌文著.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张超、段玉山著.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冉祥华著.美育与创造力[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8.叶昌奎著.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李范著.播美-美育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0.曾繁仁著.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易健著.现代美育研究[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0年6月
    12.北京市中学组编著.课堂美育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3.刘鸿麻著.学校美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14.袁书琪等著.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5.黄京鸿著.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7.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8.蒋冰海著.美育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9.梅宝树主编.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0.李丕显著.审美教育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21.刘兆吉著.美育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2.李方晴著.,姜晓华主编.美育与学校教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3.聂振斌著.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4.黄力生等著.审美教育的内容和表现形态[M].湖北体育科技出版社,1997
    25.周宏等著.学校审美教育全书[M].经济日报出版社,中国物质出版社,1999
    26.杨恩寰著.审美教育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1.陆珏,陈昌文.地理课堂向社会延伸的启示[J].地理教学,2002年11期.
    2.丁淑君.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J].地理教育(增刊),1996年第5期.
    3.夏志芳.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11期.
    4.洪伟.把握地理美的特征发挥地理美育功能[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5.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6.成继龙.中学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时机[J].地图,2001年第3期
    7.赖宇红.旅游景观的审美要素解析[J].昆明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8.陈友兴.地理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地理教学,2002年第3期.
    9.黄京鸿.积极探索课改策略深化地理素质教育[J].地理教育,2003年第1期
    10.孙红霞.谈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地理教学,2003年第2期
    11.范蔚.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审美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2.成晓霞.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6期
    13.黄京鸿,苗静.论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J].地理教学,2003年11期
    14.杜卫.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5.李欣.地理教学的美育途径[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16.李丽.地理教学中的美育[J].湖南教育,2004年第6期.
    17.杜君兰,徐宝芳.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美育内容体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
    18.叶平.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教务在线网站http://www.hubce.edu.cn/jwc/jwc5/messages/15605.html
    19.焦健珩.注重审美教育开发创造潜能[J].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010827/208797.shtml
    20.陈国新.地理教学的艺术[J].吉林市教育信息网.http://www.jledu.com.cn
    21.韩景文.浅谈审美化地理课堂教学[J].人民网http://www.pep.com.cn
    22.徐声茂.浅谈地理美育的作用实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第1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