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学物理教学网站内容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对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都构成了冲击。物理教学网站是网络与物理教育整合的重要载体,而教学网站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内容的设置,因此,对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网站的内容建设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很有必要性。
     本文包括两个研究,研究一普查国内中学物理教学网站内容建设现状,并对国内外特色网站进行个案分析及比较研究;研究二调查教师对网站的反馈及资源需求情况;最后在两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网站内容建设的改进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我国物理教学网站以教师个人创建为主,国外网站建设更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目前国内一般性物理教学网站多于服务于新课程的网站。
     (2)我国网站栏目划分级数比国外的多,一级栏目主要以资源类别分类,二级栏目中的教案、课件和试题类资源主要按年级分类,比较符合教师的喜好。
     (3)国内外网站在资源技术格式表现上没有很大的差异,都以文本和动画为主,视频、图片和音频资源很少。
     (4)我国物理教学网站转载现象比较普遍,追求“全而多”;国外大部分网站都以原创资源为主,更注重“专而精”。
     (5)我国物理教学网站资源的共享性、便捷性、开放性程度不高,呈现方式不及国外的灵活、生动、有趣。
     (6)我国大部分物理教学网站更新较快,频率明显高于国外的网站。
     (7)试题、课件和教案是国内网站的主流资源,也是教师需求最强烈的资源,但教师对此类资源的质量不太满意:教师需求较高的视频资源较缺乏。整体而言,教师更倾向于实用性强的资源。
     (8)国内网站论坛和博客平台开设情况较好,专栏开设情况不够合理。
     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物理教学网站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改进建议。1.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整合资源,提高网站质量;2.合理进行栏目划分及资源归类存放;3.加强原创性资源开发,突出网站特色;4.创建专题学习网站,由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5.加强资源整理和检索,提供优质服务;6.打造高效的交流互动平台。
The rapid development together 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network technology has constituted a shock in people's life in all aspects. Physics teaching websites are the important carriers which integrate network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re values of the teaching websites lie in their content setting.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ontent constructi- on status quo of domestic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websites.
     This thesis includes two studies. Study one is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physics teaching websites' contents construction of Middle School, and an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haracteristic websites; Study two is a survey on teachers feedback about these websites' contents as well as their needs; At last,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studies, several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bout websites' content construction have been proposed and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Domestic physics teaching websites are founded primarily by teacher individual, but the foreign physical teaching websites are good at exerting collective strength; At present the general physical teaching websites are more than those that serve in the new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2) There are more levels in the column division of domestic websites than those of foreign websites. The first-level column is classified mainly by the resources category; the teaching plans, coursewares and the examination papers in the second-level column are classified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grad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eachers' preferences.
     (3) There aren't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omestic and the foreign websites in the resources technology form performance. Both are primarily presented in the way of texts and the animations; video, picture and the audio resources are seldom.
     (4) The reshipment phenomena are quite common in domestic physics teaching websites, which aims at "entirety and more"; the majority of foreign websites give priority to original resources, and they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specialty and fineness".
     (5) The sharing, convenient and open degree of domestic physics teaching websites' resources are not high enough, and the ways of resource presentation are inferior to foreign websites in flexibility, vitality, and interests.
     (6) The majority of domestic physics teaching websites renew obviously more quickly and frequently than the foreign websites.
     (7) The examination papers, coursewares and teaching plans are the mainstream resources in the domestic websites, which are also demanded thirstily by teachers. However, teacher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se resources' quality; The video resources which teachers need eagerly are deficient. For the whole, teachers favor the usable resources more.
     (8) The forum and blog platform of domestic websites are well established, but the sepcial columns' setting are not very reasonabl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problems, I put forward some shallow improvement proposal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physics teaching websites: 1. To display team strength fully, and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websites' quality; 2. To carry on the column division and the resources classification depositing reasonably; 3. To strengthen the original resources' developments, and stand out the prominent website characteristic; 4.To found the subject studies website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udy" rather than "teaching"; 5.To strengthen the resources reorganization and search function, provides the high-quality service; 6.To make highly effective interaction platform for exchange.
引文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index/0E/00/11
    
    2邓桂兵.关于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的思考.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月第11卷第1期:P67
    
    3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1日第5版
    
    4于红.教育技术专业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P2
    
    5于红.教育技术专业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5月:P2
    
    6陈美玲.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量表.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9月:P56
    
    7教育部《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http://www.edu.cn/20010823/207446.shtml
    
    8陈淼君.中学数学教学网站发展现状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P11
    
    9陈淼君.中学数学教学网站发展现状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P28-3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2001年:P7
    
    11Proceedings of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1999
    
    12http://www.editlib.org/index.cfm?fuseaction=Reader.ViewAbstract&paper_id=12116
    
    13诚夫.浅谈网站的成功要素.科技信息.2001年6月:P50
    
    14刘冰.教育网站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月,总168期:P63-67
    
    15徐春绵.浅谈《教学网站》的设计.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22期:P276-278
    
    16周蓉.网页页面技术剖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13卷第1期:P72-74
    
    17徐苗.教育主题网站的总体策划.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8殷菲.教育主题网站的导航设计.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9张婷婷.教学网站中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0卢伟.教学网站中的色彩设计与应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1王鑫,张岚.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初探.农业网络信息,2007年第10期:P165-166
    
    22王冬青.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23翟修树.基于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构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4王宏元.基于Web的中小学课程资源的调查.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5范尊娟.我国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开发现状评析.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4月第17卷第2期:P40-42
    
    26何克抗.把脉中国教育资源建设.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8月:P16-20.
    
    27黎加厚,吴振华等.美国教育资源门户及其对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的启迪.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P66-71
    
    28张友文.新课标下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新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9月总第212期:P64-66
    
    29肖金芳,谭金波.目前国内基础教育学科网站资源的调查分析,教育技术导刊,2006年第2期:P43-45
    
    30齐秋香.山东省基础教育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对策.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1赵文静.数学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建构.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32陈美玲,柳栋.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量表.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9月第9期:P55-57
    
    33周梅群,吴华.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之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总第136期):P53-57
    
    34赵文静.数学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建构.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35领兄.中学物理教育网站评价量表的设计与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36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信息模型》(送审稿),2002年12月:P1-2
    
    37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网络课程评价规范》(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2002年11月
    
    38赵俊玲,陈兰杰.国外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综述.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年第3期 总第121期:P24-26
    
    39赵文静.数学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建构.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40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41董林林.网络课程评价系统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2陈菁华.国内教育网站现状及发展.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0月第13卷第5期:P37-39
    
    43顾琼莹,周树红.目前国内教育网站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4月,总第207期:P6-7
    
    44刘敏,李兴保.对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调查与探讨.基础教育,2004年6月:P64-66
    
    45王辉,吴刚.我国英语学习网站现状调查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4月,总第207期:P46-49
    
    46韩英.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网站调查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1月:P25-27
    
    47褚芸芸.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分析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48陈淼君.中学数学教学网站发展现状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9陈美玲.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量表.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9月:P55-57
    
    50张天霞.中学物理网络资源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51Dr.Mani Sivasubramanian,Buildin a Content Rich Website,http://www.thefreelibrary.com/How+to+Build+Content+Rich+Websites-a01073849594
    
    52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2000年5月:P4
    
    53王艳军.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P13
    
    54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2000年5月:P10
    
    55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信息模型》(送审稿),2002年12月
    
    56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2000年5月
    
    57虞俊.基于新课程的高中物理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61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简介,http://www.k12.com.cn/about_k12.php3
    
    64吴一含,唐宗先.利用论坛在线研讨进行物理网络教研.物理教师,2007年5月:P48-49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index/0E/00/11
    
    [2]邓桂兵.关于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的思考.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月第11卷第1期: P67
    
    [3]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1日第5版
    
    [4][5]于红.教育技术专业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P2
    
    [6]陈美玲.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量表.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9月:P56
    
    [7]教育部《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http://www.edu.cn/20010823/207446.shtml
    
    [8][9]陈淼君.中学数学教学网站发展现状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P11, P28-3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2001年:P7
    
    [11]Proceedings of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999
    
    [12]http://www.editlib.org/index,cfm?fuseaction=Reader.ViewAbstract&paper id=12116
    
    [13]诚夫.浅谈网站的成功要素.科技信息.2001年6月:P50
    
    [14]刘冰.教育网站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月,总168期:P63-67
    
    [15]徐春绵.浅谈《教学网站》的设计.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22期:P276-278
    
    [16]周蓉.网页页面技术剖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13卷第1期:P72-74
    
    [17]徐苗.教育主题网站的总体策划.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8]殷菲.教育主题网站的导航设计.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9]张婷婷.教学网站中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0]卢伟.教学网站中的色彩设计与应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1]王鑫,张岚.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初探.农业网络信息,2007年第10期:P165-166
    
    [22]王冬青.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23]翟修树.基于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构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4]王宏元.基于Web的中小学课程资源的调查.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5]范尊娟.我国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开发现状评析.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4月第17卷 第2期:P40-42
    
    [26]何克抗.把脉中国教育资源建设.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8月:P16-20
    
    [27]黎加厚,吴振华等.美国教育资源门户及其对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的启迪.电化教育研究,2003 年第8期:P66-71
    
    [28]张友文.新课标下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新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9月总第212 期:P64~66
    
    [29]肖金芳,谭金波.目前国内基础教育学科网站资源的调查分析,教育技术导刊,2006年第2 期:P43-45
    
    [30]齐秋香.山东省基础教育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对策.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1][34][39]赵文静.数学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建构.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32]陈美玲,柳栋.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量表.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9月第9期:P55-57
    
    [33]周梅群,吴华.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之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总第136 期):P53-57
    
    [35]领兄.中学物理教育网站评价量表的设计与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36]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信息模型》(送审稿),2002 年12月:P1-2
    
    [37]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网络课程评价规范》(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2002年 11月
    
    [38]赵俊玲,陈兰杰.国外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综述.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年第3期 总第 121 期:P24-26
    
    [40]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41]董林林.网络课程评价系统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2]陈菁华.国内教育网站现状及发展.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0月第13卷第5 期:P37-39
    
    [43]顾琼莹,周树红.目前国内教育网站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4月,总第207 期:P6~7
    
    [44]刘敏,李兴保.对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调查与探讨.基础教育,2004年6月:P64-66
    
    [45]王辉,吴刚.我国英语学习网站现状调查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4月,总第207期:P46-49
    
    [46]韩英.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网站调查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1月:P25-27
    
    [47]褚芸芸.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分析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48]陈淼君.中学数学教学网站发展现状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9]陈美玲.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量表.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9月:P55-57
    
    [50]张天霞.中学物理网络资源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51]Dr.Mani Sivasubramanian,Building a Content Rich Website, http://www.thefreelibrary.com/How+to+Build+Content+Rich+Websites-a01073849594
    
    [52]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2000 年5月:P4
    
    [53]王艳军.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P13
    
    [54]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2000 年5月:P10
    
    [55]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信息模型》(送审稿),2002 年12月
    
    [56]虞俊.基于新课程的高中物理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7]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简介,http://www.k12.com.cn/about_k12.php3
    
    [58]吴一含,唐宗先.利用论坛在线研讨进行物理网络教研.物理教师,2007年5月:P48-4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