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敦煌禄命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过学界几代前贤的不懈努力,敦煌术数文献目前在整体认识与分类整理研究上已取得很大突破。但传统研究模式对敦煌术数文献研究似乎未能白觉地做到“扬长避短”,研究纬度与深度得不到延展。论文尝试将区域社会史理论引入到以禄命书为中心的敦煌术数文献研究之中,以期推动敦煌术数文献与敦煌社会史研究向更为整体、解释模式日益多元的新阶段迈进。禄命书是关于个人福禄命运的占卜书,为古代术数典籍之一种;敦煌写本禄命一书主要是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文人师卜为满足地区不同族群信仰需求,结合地方社会实际,对中原传入敦煌的各类禄命书加以整合编纂的命占文献。
     根据前贤研究和业已公布的敦煌遗书,论文辑录了38件禄命类写本,包括两件古藏文写本,另将两件残卷缀合为一个写本。敦煌写本禄命书大致可分为十三类,主要含括行年命算、游年八卦、九天/天宫、九宫、七星、十二属相、七曜、九曜、十一曜、廿八宿、纳音、元辰等多种禄命书写。对诸种禄命书写的揭示,有效填补了中占术数史的缺环,描绘出多类型禄命信仰在敦煌地区的传播实景,为我们打开一扇洞察唐宋敦煌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与内心世界的窗户。
     敦煌禄命书既有知识体系展示出传统与地方、本土与外来、俗世与宗教、汉族与蕃/胡族等多元文化张力在区域社会中的存在,这与汉唐时期、特别是唐五代宋初的敦煌时常徘徊在统一与割据自治之间以及该地区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的社会历史生态相互映照。考察显示,那些简便易懂、吉凶明确的禄命书与相关信仰,更容易受到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众的青睐,而在同期流行于中原、较为复杂的最新禄命知识却并未在敦煌获得有效传播,反映出这一时期敦煌社会与中原社会的区域文化差异。
     敦煌术数文献有关疾患、病因、医疗的言说,与中古医籍、敦煌医书大多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脉,印证了古代术数与医学之间存在普遍的资源共享性。唐宋时代的敦煌社会至少曾经活跃过官医、民间医人、僧人、道士、阴阳巫师、苯教徒、景教徒、摩尼教徒等多个医者群体,并提供形态不一的医疗技艺,但是他们之间也普遍存在医术/卜兼施、交互为用的共通性。医疗技艺的含混性往往导致病家医疗观念的含混,敦煌民众的医疗选择,更多可能还是采取“多家并致”的应对方式,不一而足。唐宋敦煌社会医疗由多个医者群体共同担负的局面,除受宗教信仰与传统医疗观念等因素影响外,也不得不考虑地区官办医疗并不能有效满足社会救治需求的客观实际。
     通过对敦煌术数文献中宗教因子的爬梳,一方面可以看到唐宋之际敦煌不同宗教与术数均有着密切联系;另一方面敦煌术数文献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各个宗教在敦煌地区不同的历史命运与生存态势:以吐蕃占领、归义军的建立为时间界限,敦煌区域宗教格局经历了由道、佛并重,向以佛教为统领、三夷教多教共存的历史转变过程;道教、苯教虽在这场历史变动中或衰落或被淘汰,但仍在不同层面对敦煌社会产生持久影响。
     在长时段与整体视角考量下的敦煌术数文献,还向我们揭示归义军政权建立前后,敦煌社会汉、蕃/胡族群经历了一段从对立走向认同的心路历程。在中原王朝与敦煌地方日益疏远、归义军政权渐趋独立化、敦煌区域宗教与族群经历了历史重构的背景下,敦煌民众也不再局限于统一王朝时期的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之中;各族群通过婚姻、语言、习俗信仰等多层面的交流与融合,已日渐聚合为一个融汇有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的区域利益共同体,社会群体一改过去的彼此对立,努力寻求内部认同,显然是有效维护各个族群共同生存的地域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必由之路。敦煌多民族语言术数文献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这一族群观念和社会心态的历史变迁。
Through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tireless efforts,the Shushu manuscripts ofDunhuang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and classifiedreorganization at present.However,the traditional model does not appear to beconsciously enhancing strong points and avoiding weaknesses.Author attempts tointroduce the theory of Regional social History in the study on Luming books asthe center of Shushu manuscripts in Dunhuang,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searchincluding Shushu manuscripts and social history of Dunhuang to advance to the newstage.huming book was the divine book about individual good fortune and officialposition destiny in ancient times.The luming books in hand-written form in Dunhuangimport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 are mainly reorganized linking to the place societyreality by Dunhuangwriters at the time of Late Tang,Five Dynasties and Song,whichcan satisfy the local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the demand for belief.
     According to predecessor research and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which have beenpublished,author compiled 38 Luming manuscripts which includ two ancient Tibetanmanuscripts.According to content and form,Dunhuang Luming books may divide into13 kinds covering Mingsuan,Younianbagua,Jiutian,Jiugong,BigDipper,Chinesezodiac,Qiyao,Jiuyao,Shiyiyao,Constellations,Nayin,Yuanchen writings and so on.Dunhuang Luming books describing a real-life scenery that the multi-type Lumingbelieves spreaded in Dunhuang will fill the flaw about the Shushu history of MiddleAges and open one window for us to see clearly the Dunhuang society populace spirituallife and the inner world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Multi-cultural tensions such as traditional and local,domestic and foreign,secular and religious,Han and National minority existing in regional society areshowed by the knowledge systems of Luming books in Dunhuang.These phenomena mirrorthe social history ecology of Dunhuang that paced back and forth between unity andseparatism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as well as the multi-ethnic and religiousculture.Study indicate those luming books and corresponding believes which aresimple to understand are easier to receive populace's favor in Dunhuang of lateTang,Five Dynasties and Song.But,those knowledge of luming books which were popularat the same time in central plains have not been effectively disseminated inDunhuang,reflecting the region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Dunhuang society andcentral plains society in this time.
     The writings about diseases,causes of disease and medical services in Shushumanuscripts of Dunhuang mostl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arrangements with Medievaland Dunhuang medical literature,so that verify there is a mechanism for the resourcesharing between medical and Shushu in ancient times.There are many medical groupsat least including official doctor,folk medical person,Buddhist priest,Taoist priest,witchdoctor,Bon—po,Manichaean priest and Nestorian priest have beenengaged in the medical activity in Dunhuang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Thesegroups provided different medical skills,but they had the general character thatmedicine and witchcraft were used alternately.The ambiguity in ancient medicaltechnique caused patients medical service idea to be ambiguous.Dunhuang people haveadopted many kinds of ways to deal with diseases.The situation that Dunhuang medicalwere assumed by a number of medical groups has relation with the objective reality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medical service cannot meet effectively the socialtreatment.
     We inspecting the religious factors in Shushu manuscripts of Dunhuang on theone hand may see different religions and Shushu have the close relation each otherwhe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n Dunhuang,on the other hand Shushu manuscripts ofDunhuang just likes a multi-prisms reflects different history destiny and survivalsituation of religions in Dunhuang area.
     The shushu manuscripts of Dunhua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long time andconsideration of the overall operation reveal that ethnic groups of Dunhuangexperienced a mental journey from opposition to approval around Guiyi Armyestablishment.Dunhuang populace have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national - - countryideology in unified dynasty time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at centralauthorities estranging from Dunhuang day by day,Guiyi Army being graduallyindependent and region religion and ethnic groups' historical restructuring.Ethnicgroups of Dunhuang have progressively integrated into a community which was amulti-ethnic,multi-religious culture region through each other' s marriage,language,custom belief and so on.The social groups have changed opposition eachother and sought the internal approval.This social psychology has been witnessedby shushu manuscripts of Dunhuang in Multi-ethnic languages from one side.
引文
①邓文宽《敦煌吐鲁番历日的整理研究与展望》,原载《古天文与中华传统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特刊》,1998年。今据邓文宽《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7、 128页。
    ②张广达《关于唐史研究趋向的几点浅见》,《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第286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79《吕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21页。
    ①从史志著录来看,《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禄命类书,包括《黄帝斗历》一卷、《孝经元辰决》九卷、《孝经元辰》二卷、《元辰五罗算》一卷、《孝经元辰》四卷、《杂元辰禄命》二卷和《湴河禄命》三卷,以及梁有隋亡的《五行元辰厄会》十三卷、《孝经元辰会》九卷、《孝经元辰决》一卷、《五行禄命厄会》十卷。参见赵益《古典术数文献述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2—115页。另,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认为除《杂元辰禄命》、《湴河禄命》外,《隋志》著录的《孝经元辰决》、《孝经元辰》、《元辰本属经》、《推元辰厄会》、《元辰事》、《元辰救生削死法》、《推元辰要秘次序》、《元辰章用》、《杂元辰要秘立成》、《元辰立成谱》亦属禄命书。载《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5590—5632页。此外,笔者认为《隋志》中的《易八卦命禄斗内图》一卷、及梁有隋亡《周易斗中八卦绝命图》一卷和《周易斗中八卦推游年图》一卷,也属禄命书。《旧唐书·经籍志》载有《孝经元辰》二卷、《推元辰厄命》一卷、《禄命书》二十卷、《禄命书》二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推元辰厄命》一卷、《杂元辰禄命》二卷、《洴河禄命》二卷、《禄命书》二十卷、《禄命书》二卷、《福禄论》三卷、《四民福禄论》三卷、《黄帝斗历》一卷、《王叔政推太岁行年吉凶厄》、《禄命人元经》三卷、《杨龙光推计禄命厄运诗》一卷、《都利聿斯经》二卷、《聿斯四门经》一卷等。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32—134页。
    ②黄正建先生对“禄命文献”做过较为中肯的界定:“举凡以人之生年(或月或日)来推算人之富贵贫贱、寿夭病厄的,无论是用五行八卦,还是用七曜九宫,均属此类。定义比较宽。”载氏著《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07页。
    ③参见黄正建《敦煌禄命类文书述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40页。
    ④王重民《巴黎藏敦煌残卷序录》第2辑,后编入《敦煌古籍序录》(1958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中华书局新一版),本文据黄永武新编《敦煌古籍序录新编》第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第170页。
    ⑤该文载苏远鸣主编《敦煌学论文集》,巴黎:德罗兹书店,1979年,第77—85页。参见马克(Marc Kalinowski)《法国战后对中国占卜的研究》,《世界汉学》第1期,1998年,第113页。
    ⑥参见饶宗颐《论七曜与十一曜——记敦煌开宝七年(九七四)康遵批命课》,载饶宗颐《选堂集林·史林》,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第777—793页。
    ①参见陈万成《杜牧与星命》,《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79页。
    ②参见高国藩《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探微》第四章《算命风俗》,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9—213页;《论敦煌唐人九曜算命术》,《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775—804页;以及《敦煌俗文化学》第三章《敦煌九曜算命术与俗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主要涉及P.3398、 P.3838、 P.3779、 P.2675v等写本。
    ③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一章中谈到“高氏的研究入手早、涉及面宽,在推动占卜文书研究方面功不可没。他的研究的特点是将占卜与民俗相联系,所引文书大部分都有录文。缺点是对整个占卜体系了解不够,录文错误较多,由此引发的议论很多并不能成立。”
    ④参见刘瑞明《关于<推九曜行年容厄法>等敦煌写本研究之异议》,《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78—85页。
    ⑤参见江晓原《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40—353页。
    ⑥参见管原信海《占筮书》,载池田温编《讲座敦煌》(5)“敦煌汉文文献”,东京:大东出版社,1992年,第457—459页。
    ⑦参见黄正建《敦煌禄命类文书述略》,第240页。
    ⑧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07—136页。
    ①载《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3期,第22—35页。
    ②载《敦煌研究》2006年2期,第72—77页。
    ③载《安多研究》第2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④参见赵贞《敦煌占卜文书残卷零拾》,《敦煌吐鲁番研究》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14页。
    ①参见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②张广达《关于唐史研究趋向的几点浅见》,第289页。
    ①参见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②参见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第5页。
    ③周详森、张香凤《区域社会史的革命——评赵世瑜著<小历史与大历史>》,《史学月刊》2007年第12期,第7页。
    ④这一数字并没有将敦煌具注历日统计在内。
    ③周详森、张香凤《区域社会史的革命——评赵世瑜著<小历史与大历史>》,第7页。
    ⑥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第368页。
    ⑦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第2-3页。
    ①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08-132页。
    ②参见马克(Marc Kalinowski)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pular Religion and shushu culture in the DunhuangManuscripts”,刘增贵主编《法制与礼俗——中央研究院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组》,台北:史语所,2002年,第243-284页。但遗憾的是,马克先生文中未能说明各类所含括的对应卷号。
    ③此外P.4667背面记有“咸通六年(865)七月五日,付庆庆《冢图经》一卷、《破葬决》一卷、《明堂》 一卷、《神决》一卷,《备神符本》一卷。含含《禄命》付了,《宅经》一卷在高师,文书目录在《式决》背。”但不尚知其《禄命》书的具体内容。
    ①萧吉著,钱行点校《五行大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42页。
    ②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24、 125页。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第425页。
    ①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21页。
    ①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22页。
    ①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10、 111页。
    ②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11、 112页。
    ①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20、 121页。
    ②以上定名参见《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4册。
    ③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19页。
    ④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96页。
    ①参见刘乐贤《五行三合局与纳音说——读饶宗颐先生<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江汉考古》1992年第1期,第89-91页。
    ②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28、 129页。
    ③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29页。
    ④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29页。
    ①马继兴、王淑民、陶广正、樊正伦辑校《敦煌医药文献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14页。
    ②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08、 109页。
    ③参见赵贞《敦煌文书中的“七星人命属法”释证——以P.2675bis为中心》,《敦煌研究》2006年2期,第75页。
    ④详见论文第四章。
    ⑤参见赵贞《敦煌占卜文书残卷零拾》,《敦煌吐鲁番研究》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14页;《敦煌文书中的“七星人命属法”释证——以P.2675bis为中心》,第72页。
    ①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09、 110页。
    ②MACDONALD, Une Lecture des P.T.1286,1287,1038,1047 et 1290.InEtudes Tib(?)taines.Paris:AdrienMaisonneuve,1971,pp.284.
    ③山口瑞凤主编《讲座敦煌》(6) “敦煌胡语文献”,东京:大东出版社,1985年,第539、 540页。
    ④王尧主编《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解题目录》,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25、 26页。
    ⑤高田时雄著、钟翀等译《敦煌·民族·语言》,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52—353页。
    ⑥罗秉芬、刘英华《敦煌本十二生肖命相文书藏汉文比较研究——透过十二生肖命相文书看汉藏文化的交融》,载《安多研究》第2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⑦参见A.麦克唐纳著,耿昇译、王尧校《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123、 124页。
    ①江晓原先生指出严格意义的生辰星占(Horoscope astrology),是指专据个人出生时刻各种天象来推测其人一生的穷通祸福,参见氏著《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16页。笔者补充认为,生辰星占还应包括对人生行年与天体变化之间联系的关注,当是一种动态的占卜方式。
    ②原文汇入王重民《巴黎藏敦煌残卷序录》第2辑,后编入《敦煌古籍序录》(1958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中华书局新一版),本文据黄永武新编《敦煌古籍序录新编》第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第170页。
    ③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16、 117页。
    ①参见氏文《论敦煌唐人九曜算命术》,载《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775—804页;又收入邓文宽、马德主编《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科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220—235页。
    ②参见氏著《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12—114页。
    ③参见Marc Kalinowski, Divination et soci(?)t(?)dans la Chine m(?)di(?)vale.Etudedes manuscripts de Dunhuang de LaBiblioth(?)dque nationale de France et du British Museum.([法]马克主编《中国中世时期的占卜与社会——法国国家图书馆与大英图书馆所藏敦煌写本研究》,巴黎,2003年,第239、 268页)。
    ④参见氏文《“九曜行年”略说——以P.3779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3期,第22—35页。
    ⑤参见氏文《关于<推九曜行年容厄法>等敦煌写本研究之异议》,《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78—85页。
    ⑥参见氏著《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14—116页。
    ⑦参见氏文《“九曜行年”略说——以P.3779为中心》,第29页。
    ⑧参见氏著《唐五代宋初敦煌道教的世俗化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6年,第14页。
    ①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54页。
    ②参见氏文《“九曜行年”略说——以P.3779为中心》,第31页。
    ③参见氏文《论七曜与十一曜——记敦煌开宝七年(九七四)康遵批命课》,载《选堂集林》,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第777—781页。
    ④参见氏著《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59—63页。
    ①严敦杰撰“推符天十一曜星命法”辞条,载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624页。
    ②参见氏著《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17—118页。
    ③参见氏文《杜牧与星命》,《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79页。
    ④参见氏文《简论中国古代历日中的廿八宿注历——以敦煌具注历日为中心》,《敦煌吐鲁番研究》第7卷,2004年,第413页。
    ①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16页。
    ②有时也与其他类型卜术相杂。
    ③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26页。
    ④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19、 120页。
    ①参见《俄藏敦煌文献》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07页。
    ②参见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兰州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30页。
    ③参见《俄藏敦煌文献》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16页。
    ④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32页。
    ⑤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27、 128页。
    ①《四库术数类丛书》收有《演禽通纂》,但与S.612v所述占文不同。
    ②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44、 145页。
    ③元辰法亦见于P.3322《式法》。
    ④《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30页。
    ① P.2905《推择日法第八》末段称:“吕才云,右件婚礼、年命、择月日等,同一也”,表明占婚与禄命在技术上时有交叉。另P.2551v载“开元十八年十八日,钊元谋男大子,悉先可取(娶)阴智周女□边为新妇,自娶已来,为年命相克不和,可令(后缺)”,即是将婚后夫妻不和睦归咎于年命之过。此条材料最早由谭蝉雪先生揭出,参见氏著《敦煌婚姻文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9页。
    ②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490页。
    ③参见李军《晚唐中央政府对河陇地区的经营》,兰州大学2008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17页。
    ①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30、 131页。
    ②如《医心方》“相子生月法第六”引《产经》云“正月生,男妨兄弟,女儿吉。二月生,男贵,女妨公母。三月生,男贵有官,女贫无子。四月生,男临民,女为贵人妇。五月生,男不寿,女贫三嫁。六月生,男二千石,女富贵。七月生,男宜仕官三娶,女小贵三嫁。八月生,男不利官,女为贱。九月生,男贵当为师,女小贵三嫁。十月生,男宜为吏,女贵宜财。十一月生,男有官秩,女为贵。十二月生,男宜行禄秩,女得子力。”丹波康赖著,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487页。
    ③详见论文第四章。
    ①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卷第5,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42、 143页。
    ②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第143、 144页。
    ③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4页。
    ④丹波康赖著,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557页。
    ⑤参见徐兴元《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0—42页。
    ①黄晖《论衡校释》卷第6,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68、 269页。
    ②关于道教的庚申信仰,参见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道释相激:道教在敦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10页。
    ③房玄龄等撰《晋书》卷8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4页。
    ④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2页。
    ⑤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8页。
    ⑥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82—84页。
    ⑦参见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卷第62,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854页。
    ①姚思廉撰《梁书》卷47,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57页。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第425页。
    ③甘肃省博物馆《敦煌佛爷庙湾五凉时期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第57页;刘昭瑞《谈考古发现的道教解注文》,《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第52页。
    ④在唐初的高昌地区同样可以见到命算信仰的痕迹,郭锋《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甘肃新疆出土汉文文书——未经马斯伯乐刊布的部分》附录三《斯坦因三探所获吐鲁番墓葬碑铭、庸凋布马斯伯乐、翟理斯释文19种》中《乾封二年范永隆夫人贾氏墓铭》(Ast v i 07)载:“夫人无讳字阿女西州高昌人伪中郎贾师苟之女也……乾封二年十月六日遇斯时疾,奇方绝验妙药无疗,至十二日丑晨卒于私第……呜呼哀哉,葬于斯墓,隙光非固,电影难遮,算穷命尽”。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196、 197页。
    ⑤ S.1889 “敦煌氾氏人物传”,录文自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21页。
    ⑥参见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86、187页。
    ⑦参见殷光明《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70—77页。
    ①参见《太上老君说长生益算妙经》,《道藏》第11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10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6页。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册,第118页。
    ③参见陈昊《汉唐间墓葬文书中的注病书写》,《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0页。
    ④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⑤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19—124页。
    ①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42页。
    ②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第143页。
    ③《道藏》第3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4页。
    ①参见陈于柱《敦煌写本宅经校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48—166页。
    ②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第143、 144页。
    ③参见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55—277页。
    ④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447页。
    ①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32页。
    ②参见马继兴、王淑民、陶广正、樊正伦辑校.《敦煌医药文献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4—64页。
    ③参见陈昊《汉唐间墓葬文书中的注病书写》,《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0页。
    ④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第69页。
    ⑤巢元方撰,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707页。
    ①丹波康赖撰,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79—80页。
    ②丹波康赖撰,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第736页。
    ③参见赵益《古典术数文献述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81页。
    ①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14页。
    ①卜筮在古代民众司法活动中恐怕同样颇有影响,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碎金》明确谈到当时“诉状陈告故,情愿令卜筮”的情形。完整录文参见史金波《敦煌莫高窟北区西夏文文献译释研究(一)》,载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363页。
    ②S.5647《遗书》相关内容较能形象地说明此种心理,其文曰:“(前缺)右件分割,准吾遗嘱,分配为定。或有五逆之子,不凭吾之委嘱,忽有争论,吾作死鬼,亦乃不与拥护。”录文自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162页。
    ③录文自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24页。
    ①参见刘永明《唐五代宋初敦煌道教的世俗化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第14页。
    ②参见伯希和、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八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5页。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第459—461页。
    ②参见赵贞《“九曜行年”略说——以P.3779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3期,第22—35页。
    ①村山修一编著《阴阳道基础史料集成》,东京美术,1987年,第387页。
    ①录文自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08页。
    ②参见李正宇《敦煌佛教研究的得失》,《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49—55页。
    ③详见论文第四章。
    ①参见陈万成《杜牧与星命》,《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79页。
    ②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42,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3年,第9794页。
    ③参见夏鼐《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夏鼐《考古学和科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页。赵声良《敦煌晚唐艺术的硕果——莫高窟第六一窟内容与艺术》,载敦煌研究院、江苏美术出版社编《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六一窟(五代)》,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35页。
    ④参见韦兵《日本新发现北宋开宝五年刻<炽盛光佛顶大威德销灾吉祥陀罗尼经>星图考——兼论黄道十二宫在宋、辽、西夏地区的传播》,《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5期,第214—221贡。
    ①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20、 121页。
    ②方国锠《佛教大藏经史(八一十世纪)》,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70、 271页。
    ①顾颉主编《星命集成》(3),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370页。另,笔者怀疑文中“一德二生”有脱讹,或为“一吉二宜三生”。
    ②《三命通会·论小运》曰:“夫大运司十年之休咎,小运掌一岁之灾祥”。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5册,第702页。
    ①丹波康赖著,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卷23引陈延之《小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471页。
    ②参见于赓哲《<新菩萨经>、<劝善经>背后的疾病恐慌——试论唐五代主要疾病种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2—70页。
    ③《敦煌愿文集》,第86页。
    ④录文参见《敦煌愿文集》,第33、 34、 56、 174、 698、 707页。
    ⑤丹波康赖著,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第428页。
    ①参见李贞德《汉唐之间医书中的生产之道》,载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②参见丹波康赖著,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第485页。
    ③参见陈丽萍《理想、女性、习俗——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婚姻家庭生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0页。
    ④巢元方撰,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第1124页。
    ⑤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年,第16页。
    ⑥参见《协纪辨方书》卷36“男女合婚大利月”,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903页。
    ⑦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41页。
    ①巢元方撰,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第1130页。
    ②巢元方撰,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第1229页。此外敦煌医书残卷S.4433v也设有若干妊娠禁忌:“妇人娠,不得食祭肉,令胎不时,慎吉。妊娠三月,不得面向南浇沐,令胎不安,向东亦然。不得两镜相照,令儿倒产”。
    ③录文自李应存、史正刚《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40、 142、 143、149、 150、 155页。
    ④刘乐贤先生认为此文主要为占测生子吉凶,但笔者认为,从行文来看应是预卜胎儿性别。参见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97页。
    ⑤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180页。
    ⑥《医心方》“知胎中男女法”引《产经》“占孕男女法”:说云:以传送加夫本命,见妇游年上,得阳神为男,得阴神为女。一云:天罡天后加母年上,或酉临阳辰,或功曹临阳,或干有气,或时与日比,或阳神临日者,必为男;或功曹临阴辰,支有气,皆为女。
    ①李贞德《唐代的性别与医疗》,载邓小南主编《女性与社会》(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434页。
    ②录文自《敦煌愿文集》,第968页。黄征等编者认为“土公谓太岁也”,误,具体考证详见下文。
    ③参见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6页。
    ④王符著、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卷6“巫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6页。
    ⑤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479页。
    ⑥参见村山修一编著《阴阳道基础史料集成》,第258、 259页。
    ①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卷70“甘氏外官”,载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占星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711页。
    ②韩鄂《四时纂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第97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③录文自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52页。
    ④录文自陈于柱《敦煌写本宅经校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71页。
    ⑤如果再参照《四时纂要》的话,唐五代时期土公神的移动按时间划分至少有日、月、四季等三类规则。
    ①参见司马迁撰《史记》卷75《孟尝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51页。又《史记索隐》引 《风俗通》云:“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②参见王利华《环境威胁与民俗应对——对端午风俗的重新考察》,载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442—479页。
    ③录文自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第74页。
    ④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卷6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139页。
    ①丹波康赖著,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第495页。
    ②张鷟《朝野佥载》卷1,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2页。
    ③录文自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①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09、 110页;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兰州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61—67页。
    ②参见赵贞《敦煌文书中的“七星人命属法”释证——以P.2675bis为中心》,《敦煌研究》2006年2期,第72—77页。
    ①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卷第2,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36页。
    ②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0页。
    ③《五行大义》卷第2“论冲破”载:“冲破者以其气相格对也。……支冲破者,子午冲破,丑未冲破,寅申冲破,卯酉冲破,辰戌冲破,巳亥冲破。”第54页。
    ④《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第32页。
    ⑤赵贞《敦煌文书中的“七星人命属法”释证——以P.2675bis为中心》,第76页。
    ①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第153、 154页。
    ②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81页。
    ③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第97页。
    ④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第98页。
    ⑤下图在敦煌出土的具注历日、占卜书中多可见到,是唐宋时代方位观念的基本表达方式。
    ①魏征等撰《隋书》卷44,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222页。
    ②参见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宗教学研究》1997年3期,第49—65页。
    ①丹波康赖撰,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491、 492页。
    ②参见丹波康赖撰,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第785页。
    ③参见萧登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探述(下)》,《宗教学研究》1997年4期,第30—39页。
    ④完整释文参见苏鲁格《汉、回鹘、蒙古三种文字<北斗七星经>之考释》,《蒙古学信息》2004年4期,第69—75页。
    ①包括西域在内的域外古国在现有传世文献中能否完整展现和确定,尚需学界进一步指教,因为我们在敦煌文书S.0554v《十六大国名目》中同样看到诸多尚待考订的国名:“一怨伽国,二磨竭国,三加尸国,四居萨罗国,五祆祗国,六未罗国,七支提国,八祆沙国,九居楼国,十般阇罗国,十一颇缧波罗国,十二阿般提国,十三般□国,十四苏罗颇国,十五干陀罗国,十六剑浮少国。”
    ②参见邓文宽《史道德族出西域胡人的天文学考察》,氏著《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2—338页。
    ③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284—286页。
    ④参见郑炳林《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归义军政权》、《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400—465页。
    ⑤参见荣新江《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历史研究》2001年1期,第65—86页。
    ①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81页。
    ②参见王重民《敦煌本历日之研究》,载氏著《敦煌遗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9页。
    ③参见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21—328页。
    ④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卷第199,北京:中华书局影印,2000年,第330页。
    ⑤参见[英]F·W托玛斯编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第394页。
    ⑦韦兵《道教与北斗生杀观念》,《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39页。
    ⑧参见殷光明《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①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第262页。 年,第55页。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第462页。
    ②参见MACDONALD, Une Lecture des P.T.1286,1287,1038,1047 et 1290.In Etudes Tib (?)taines.Paris:AdrienMaisonneuve,1971,pp.284.A.麦克唐纳著,耿昇译、王尧校《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123、 124页。
    ③参见罗秉芬、刘英华《敦煌本十二生肖命相文书藏汉文比较研究——透过十二生肖命相文书看汉藏文化的交融》,载《安多研究》第2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①高田时雄著、钟翀等译《敦煌·民族·语言》,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52—353页。
    ②陈于柱《敦煌写本宅经校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①高田时雄著、钟翀等译《敦煌·民族·语言》,第348页。
    ②罗秉芬主编《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精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③参见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吐蕃居民初探》,《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第40—45页;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617—633页。
    ④该卷图版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委会、英国国家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编《英藏敦煌文献(佛经以外部分)》(4),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6—235页。
    ⑤参见陈践《敦煌藏文ch.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9页。
    ①参见李正宇《晚唐至北宋敦煌僧尼普听饮酒——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二》,《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第68—79页。
    ②参见郑炳林、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戒律和清规》,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89—91页。
    ③主要代表作有:伯希和、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八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3—104页:叶德禄《七曜历入中国考》,《辅仁学志》第11卷第137期,1942年,第137—157页;王重民《敦煌本历日之研究》,原载《东方杂志》第34卷第9期,1937年,第13—20页,收入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16—133页;薮内清《天文学·西方传来の占星术》,薮内清主编《中国中世科学技术史の研究》,东京:角川书店,1963年初版,京都:朋友书店,1998年重印本,第159—176页;饶宗颐《论七曜与十一曜——记敦煌开宝七年(九七四)康遵批命课》,收入饶宗颐《选堂集林·史林》,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第771—793页;江晓原《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23—355页。
    ④参见王重民《巴黎藏敦煌残卷序录》第2辑,后编入《敦煌古籍序录》(1958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中华书局新一版),本文据黄永武新编《敦煌古籍序录新编》第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第170页。
    ①参见饶宗颐《论七曜与十一曜——记敦煌开宝七年(九七四)康遵批命课》,第771—793页。
    ②伯希和、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八编》,第56页。
    ③参见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36、 142页。
    ④参见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第124—126页。
    ⑤伯希和、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八编》,第57页。
    ⑥参见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第128、 129页。
    ⑦参见荣新江《<历代法宝记>中的未曼尼和弥师诃——兼谈吐蕃文献中的摩尼教和景教因素的来历》,原载《藏学研究丛刊——贤者新宴》(1999年),后收入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本文参见后者第357页。
    ⑧参见王冀青《斯坦因所获粟特文二号信札译注》,《西北史地》1986年第1期,第66—72页。
    ①参见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第129页。
    ②参见路易·巴赞著,耿昇译《突厥历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33—336页。另外,笔者尚不清楚王重民先生和路易·巴赞先生所介绍的是否为同一件文书,这一问题将有待确认。
    ③参见郑炳林《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粟特人》,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4—390页。
    ④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第128、 129页。
    ⑤参见杨富学、牛汝极《沙洲回鹘及其文献》,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65、 70、 71页。
    ①参见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58“司天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70页。
    ②李涪《刊误》,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卷下第17页。
    ③关于P.2693《七曜历日一卷》的抄写时间,王重民年先生认为“审其笔迹与纸色,当是晚唐写本。” P.3081《七曜日吉凶推法》的抄写时间,其背面内容可作参考,本卷正背笔迹相近,应为一人所写:黄正建先生根据写卷背面“行年”写作“行载”,怀疑是唐天宝年间改“年”为“载”时的作品。不过P.3081背面书写对“丙”字并不避讳,所以笔者认为P.3081的抄写时间亦应大致在晚唐五代。
    ①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152页。
    ②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第155页。
    ③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第156页。
    ④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第157页。
    ⑤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第172页。
    ⑥参见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9—183页。
    ⑦分别参见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39页。此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1册又将其定名为《大方等大集经宝幢分第九三昧神足品第四、二十八宿计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2、 53页。
    ①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16页。另,P.4058背残存星宿实为胃至壁共十二星,而非黄正建先生统计的七星。
    ②李隆基撰,李林甫注《大唐六典》卷14,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305页。
    ①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24、 25页。
    ②参见华澜(Alain ARRAULT)简论中国古代历日中的廿八宿注历——以敦煌具注历日为中心》,《敦煌吐鲁番研究》第7卷,2004年,第410—421页。
    ③此处疑有脱文,《大方等大集经》原作“属柳星者富贵持戒,慕乐法事,寿七十五,增长眷属,死已生天,腰有赤子。”
    ④此处疑有脱、讹等错误,《大方等大集经》原作“属翼星人善知算数,悭吝恶性钝根邪见,右有黑子,寿命三十三,绝无子息。”
    ①丹波康赖撰,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 490、 491页。
    ②丹波康赖撰,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第491页。
    ①参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第462页。
    ②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卷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年,第1页。
    ③邓文宽、刘乐贤《敦煌天文气象占写本概述》,《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21页。
    ④参见姜亮夫《海外敦煌卷子经眼录》,姜亮夫著《敦煌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⑤参见李索《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⑥参见丹波康赖撰,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第785页。
    ①唐人李匡乂《资暇集》卷中称:“符子云:齐有好卜者,十而中五,邻人不好卜,常反之,亦十中五,与不卜等耳。”可证古代占卜的偶然性之大。
    ②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卷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年,第2页。
    ③参见于庚哲《“然非有力不能尽写”——中古医籍受众浅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第78—87页。
    ④王淑民《敦煌<备急单验药方卷>首次缀辑》,《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第1期,第48—52页。
    ⑤马继兴等辑校《敦煌医药文献辑校》,第60—63页。
    ①《包山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14页。
    ②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25、 26页。
    ③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第67页。
    ④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376、 377页。
    ⑤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病因论与鬼神之关系》,《东方学》第88期,1994年。
    ⑥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3页。
    ①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594—597页。
    ②陈践《敦煌藏文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3期,4页。
    ③王尧、陈践编著《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114页。
    ①陈于柱《敦煌写本宅经校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65—269页。
    ②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705页。
    ③罗福苌编《沙州文录补》,冯志文主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敦煌学文献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503页。
    ④参见陈昊《汉唐间墓葬文书中的注病书写》,《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0页。
    ⑤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69页。
    ①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②张鷟《朝野佥载》卷1,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页。
    ③罗秉芬、刘英华《敦煌本十二生肖命相文书藏汉文比较研究——透过十二生肖命相文书看汉藏文化的交融》,《安多研究》第2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④参见张嘉凤《“疾疫”与“相染”——以<诸病源候论>为中心试论魏晋至隋唐之间医籍的疾病观》,载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21—427页。
    ⑤参见谭蝉雪《三教融合的敦煌丧俗》,《敦煌研究》1991年第3期,第72页。据张云引俄国中亚学家巴托尔德的研究,认为中亚祆教流行火葬,即盛骨瓮收埋骨灰(参见张云《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而敦煌地区信仰祆教的粟特裔民较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敦煌火葬丧俗的流行应有祆教力量的推动。
    ①葛洪《肘后备急方》卷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18、 19、 37页。
    ②引自丹波康赖著,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295—296页。
    ③李应存《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64、 70页。
    ④陈明《殊方异药:出土文书与西域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1页。
    ⑤巢元方撰,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 714页。
    ⑥巢元方撰,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第707页。
    ⑦丹波康赖著,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第81页。
    ①当然由此可知P.3556v《发病书·推十干》的全称当是“推十干得病日法”。
    ②参见刘永明《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敦煌<发病书>研究》,《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1期,69—-86页。
    ③王焘撰《外台秘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年,第937页。注:文其后绘有一符。
    ④丹波康赖著,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医心方》,第468页。
    ⑤马继兴等《敦煌医药文献辑校》,320页。
    ⑥李应存、史正刚著《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58—160页。
    ⑦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第3258页。
    ①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占星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177页。
    ②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0页。
    ③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第519、 520页。
    ①参见王育成《中国古代人形方术及其对日本的影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年第1期,第32—56页。
    ②敦煌地区的镇墓文主要是得自1944年—1945年史语所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夏鼐先生发掘敦煌佛爷庙、1980年敦煌县博物馆发掘佛爷庙湾、1982年敦煌县博物馆与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发掘新店、198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敦煌祁家湾。姜伯勤先生曾对敦煌地区的镇墓文进行分类录文(参见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71—276页),王素、李方先生辑录了敦煌镇墓文(参见王素、李方《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
    ③王素、李方《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第61、 62、 64、 65页。
    ④参见王育成《中国古代人形方术及其对日本的影响》,第43页。
    ①参见陈于柱《敦煌古藏文、汉文本<十二钱卜法>比较研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08年度理事会议暨敦煌汉藏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兰州,2008年。
    ②罗秉芬主编《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精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6、 7、 9、 14页。
    ③陈垣《基督教入华史略》,载《陈垣学术论文集》第1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5页。
    ④详见下章《术数·宗教·族群——敦煌术数文献与唐宋敦煌宗教社会史研究》。另外,敦煌摩尼教文献《下部赞》中《赞夷数文》赞美耶稣:“愿除多劫昏痴病,及以魍魉诸魔鬼,降大法医速医治,噤以神咒驱相离。”说明咒术同样是景教医疗体系中的一环。
    ⑤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284—286页。
    ⑥参见杨富学、牛汝极《沙州回鹘及其文献》,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65页。
    ⑦参见马小鹤《摩尼教宗教符号“大法药”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4卷,1999年;又载氏著《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7、 48页。
    ①李延寿撰《南史》卷70《循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20、 1721页。
    ②参见马小鹤《摩尼教、基督教、佛教中的“大医王”研究》,《欧亚学刊》第1辑,1999年;又载氏著《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第101—120页。
    ③刘少霞《敦煌汉文医书中的巫术初探》,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⑤医疗技艺的含混性往往也容易导致病家医疗观念的含混性,如吐鲁番出土回鹘文《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记载:“我色利的斤……由于地、水、火、风失调而生病……我想从不同〔地方〕听到《七星经》的妙音,以摆脱病魔。”(录文参见杨富学《高昌回鹘医学稽考》,《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2期,第134页。)这里的“地、水、火、风”出自印度医学“四大”说,《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则揉禄命书《七星人命属法》与佛教与一体。
    ⑥参见郑炳林《唐五代敦煌的医事研究》,第515页。
    ⑦参见齐陈骏《敦煌沿革与人口》,载氏著《河西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90页。
    ⑧参见于赓哲《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沉浮——一项技术抉择的时代背景分析》,《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参见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人口变化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462—483页。
    ②于赓哲《<新菩萨经>、<劝善经>背后的疾病恐慌——试论唐五代主要疾病种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2—69页。
    ③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第125—127页。
    ④参见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人口变化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471页。
    ①实际上,中古寺院收藏术数典籍并非仅敦煌一地,在江南地区也有之,《续高僧传》卷20“润州牛头沙门释法融传”载:“丹阳牛头山佛窟寺,现有辟支佛窟,因得名焉。有七藏经画:一佛经,二道书,三佛经史,四俗经史,五医方图符。昔宋初有刘司空造寺,其家巨富,用访写之,永镇山寺,相传守护。达于贞观十九年夏旱失火,延烧五十余里,二十余寺并此七藏并同煨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604页。
    ②参见玄奘、辨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6—186页。
    ③惠立,彦悰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3云:“那烂陀寺……僧徒主客常有万人,并学大乘兼十八部,爱至俗典《吠陀》等书,因明、声明、医方、术数亦俱研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9页。
    ④参见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敦煌学辑刊》2003年第1期。
    ⑤参见Macdonald, Une Lecture des P.T.1286,1287,1038,1047 et 1290.In Etudes Tib (?)taines.Paris:Adrien Maisonneuve,1971,pp.284.A.麦克唐纳著,耿昇译、王尧校《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304、 305页。
    ⑥参见格桑央京《敦煌藏文写卷P.T.55号译释》,中央民大藏学系编《藏学研究》第九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247—272页。
    ⑦参见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第32页。
    ⑧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7890页。
    ①参见史树清主编《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第十二卷《战国秦汉唐宋元墨迹》编号56《董文员供奉观世音菩萨毗沙门天王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②参见张总《四川绵阳北山院地藏十王龛像》,《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4期,第88页。
    ③参见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大般若经>的流传与信仰》,载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167页。
    ④参见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转向人间化的特点》,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46页。
    ⑤录文自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第400、 401页。
    ⑥《张淮深变文》记载张淮深准备讨伐西桐回鹘时:“参谋张大庆越班启曰:金□□□,兵不妄动,季秋西行,兵家所忌。”张淮深回答:“但持金以□□相”。
    ①参见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第276—278页。
    ②这一观点主要由日本学者大渊忍尔先生提出,参见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篇》,福武书店,1978年。
    ③据笔者向敦煌道教史学者刘永明先生请教,获知大渊忍尔先生首倡此说。另,朱雷先生在“多年来个人并未发现归义军时期道教活动的资料,并就此事询及大陆、台湾,乃至日、法敦煌学专家,均未获释”的情况下,认为“至归义军统治时期,道教作为一个组织不复存在,因而道教宫、观以及道教经典,亦不再出现。”参见朱雷《敦煌所出<索铁子牒>中所见归义军曹氏时期的“观子户”》,《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第72—79页。
    ④参见颜廷亮《关于<白雀歌>见在写卷兼及敦煌佛道关系》,《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31—37页;《敦煌文化中的道教及文化》,《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第133—145页。姜伯勤《道释相激:道教在敦煌》,《道教文化研究》第13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又载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08.310页。
    ⑤参见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⑥晚唐五代敦煌道教世俗化的提法,最近由刘永明先生通过一系列论文予以论证,这些论文多汇集到其博士后出站报告《唐五代宋初敦煌道教的世俗化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
    ①参见王尧,陈践编著《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92—94页。
    ②参见陈践《敦煌藏文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9页。
    ③参见拙文《敦煌古藏文、汉文本<十二钱卜法>比较研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08年度理事会议暨敦煌汉藏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兰州,2008年。
    ④参见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第154页。不过王先生在大作“综述篇”中又认为二图是“罗睺、计都星君”(第54页),前后矛盾,大概是笔误所致。
    ①敦煌遗书P.2055尾题:“弟子朝议郎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翟奉达为亡过妻马氏追福,每斋写经一卷,标题如是:第一七斋写《无常经》一卷、第二七斋写《水月观音经》一卷、第三七斋写《斋咒魅经》一卷、第四七斋写《天请问经》一卷、第五七斋写《阎罗经》一卷》、第六七斋写《护诸童子经》一卷、第七七斋写《多心经》一卷、百日斋写《盂兰盆经》一卷、一年斋写《佛母经》一卷、三年斋写《善恶因果经》一卷。右件写经功德为过亡马氏追福。奉请龙天八部、救苦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以作证盟,一一领受福田,往生乐处,遇善知识,一心供养。”翟奉达的宗教信仰倾向由此可见一斑。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第462页。
    ③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92,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434页。
    ④参见马小鹤《摩尼教“大神咒”研究》,载氏著《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4—305页。
    ⑤如南朝刘义庆《幽明录》载:“大元年中,临海有巫李,不知所由来,能卜相作水符,治病多愈,亦礼佛读经。” 细申说。刘再聪先生曾敏锐地注意到吐蕃时期敦煌存在苯教信仰(刘再聪《吐蕃占领时期的敦煌宗教文明》,《丝绸之路》2000年第1期,第83页),有始创之功,但对此地区信仰产生的主要原因——苯教教团的问题,惜同样也未予提及和分析。
    ①参见朱丽霞《“佛本之争”后的本教》,《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187—191页。
    ②参见冯智《东巴教与滇西北苯教流行史迹试探》,《中国藏学》,2008年第3期,第35—39页。
    ③[英]F.W托马斯编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北京:民族学出版社,2003年,第337、 340、 341、 342、 344页。
    ④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480,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957页。
    ⑤参见王尧主编《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解题目录》,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⑥A.麦克唐纳著,耿昇译、王尧校《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页。
    ⑦参见石泰安著,耿昇译《敦煌写本中的吐蕃巫教和苯教》,第17—20页。
    ①参见褚俊杰《论苯教丧葬仪轨的佛教化——敦煌古藏文写卷P.T.239解读》,《西藏研究》1990第1期,第45—69页。
    ②参见石泰安著,高昌文译.《有关吐蕃苯教殡葬仪轨的一卷古文书》,载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编《国外敦煌吐蕃文书研究选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3页。
    ③王尧、陈践编著《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第74—92页。
    ④参见褚俊杰《吐蕃本教丧葬仪轨研究(续)——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42解读》,《中国藏学》1989年第4期,第126页。
    ①褚俊杰《吐蕃本教丧葬仪轨研究(续)——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42解读》,第119页。
    ②释文参见格桑央京《敦煌藏文写卷Ch.9.Ⅱ.19号初探》,《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第10页。
    ③参见陈践《敦煌藏文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第6页。
    ④载尾题“大蕃国庚辰年五月廿三日沙州□”的S.2729v《占候书》,该卷图版参见《英藏敦煌文献(佛经以外部分)》第4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6—235页。
    ⑤《隋书·天文志》言“昴七星,天之耳目也,主西方,主狱事。又为旄头,胡星又主丧。”
    ⑥参见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吐蕃居民初探》,《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第40—45页;又见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617—633页。
    ①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5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25—26页。
    ②参见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46—151页。
    ③图版参见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纂《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第2册,上海世纪股份出版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④参见谢继胜《战神杂考——据格萨尔史诗和战神祀文对战神、威尔玛、十三战神和风马的研究》,《中国藏学》,1991年第4期,第46页。
    ⑤参见林悟殊《摩尼教及其东渐》,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93页。
    ⑥杨富学、牛汝极《沙州回鹘及其文献》,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65页。
    ①相关介绍参见张铁山、赵永红《古代突厥文<占卜书>译释》,《喀什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第31页。杨富学、牛汝极《沙州回鹘及其文献》,第246、 247页。
    ②参见张铁山、赵永红《古代突厥文<占卜书>译释》, 32—42页。
    ①汉译文参见路易·巴赞著,耿昇译《突厥历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15页。
    ②杨富学、牛汝极《沙州回鹘及其文献》,第67页。在同书第245页,杨富学先生又将“五月”释作“二月”。
    ③参见路易·巴赞著,耿昇译《突厥历法研究》,第316、 317页。
    ④参见路易·巴赞著,耿昇译《突厥历法研究》,第315页。
    ⑤参见杨富学《西域敦煌宗教论稿》,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第64—68页。
    ⑥参见倪宏鸣《古回鹘文献<占卜书>及其内涵》,《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23—126页。 八至十世纪敦煌地区,说法较为笼统,参见氏文《高昌回鹘景教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4页。
    ①参见A.麦克唐纳著,耿昇译、王尧校《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第124页。
    ②参加G.Uray, “Tibet' Connection with Nestorianism and Manicheism in the 8th—10th Centuries”,Contributions on Tibetan Language, History and Culture, Wien1983, pp413—416.汉译文为《景教和摩尼教在吐蕃》,王湘云译,载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编《国外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选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6—72页。
    ③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492页。
    ④参见氏文《历代法宝记中的末曼尼和弥师诃——兼谈吐蕃文献中的摩尼教和景教因素的来历》,载氏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43—368页。
    ⑤参见格桑央京《敦煌藏文P.T.351占卜文书解读》,《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1期,第22—29页。
    ①A.麦克唐纳著,耿昇译、王尧校《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第124页。
    ②《国外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选译》,第66页。
    ③参见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第357页。
    ④参见陈践《敦煌藏文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第7页。
    ⑤参见陈怀宇《高昌回鹘景教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4卷,第193—195页。
    ⑥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284—286页。
    ⑦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507页。
    ①Sims Williams, “The Sogdian Fragments of the British Library”, Indo—Iranian Journan118, pp.63—64.本则材料承蒙日本京都大学山本孝子博士、兰州大学吴炯炯博士帮助查找,特致谢忱。
    ②参见陈怀宇《高昌回鹘景教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4卷,第193页。
    ③参见邓文宽、刘乐贤《敦煌天文气象占写本概述》,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418页。
    ①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248页。
    ②参见陆庆夫《唐宋间粟特人之汉化》,《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第25—34页。又载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67—369页。
    ③参见王重民《金山国坠事零拾》,原刊《北平图书馆馆刊》第9卷第6期,收入氏著《敦煌遗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1—95页。
    ④参见刘永明《S.2729背“悬象占”与蕃占时期的敦煌道教》,《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博士后出站报告《唐五代宋初敦煌道教的世俗化研究》之“吐蕃时期的敦煌道教——S.2729V<悬象占>、<太史杂占历>为核心”,兰州大学,2006年,第64—74页。
    ⑤参见茅甘(Carole Morgan)《西北边疆的动荡》,《远东亚洲丛刊》第11卷“纪念法国远东学院创立一百周年敦煌学新研”专号,2000年。本文参考余欣《法国敦煌学的新进展——<远东亚洲丛刊>“敦煌学新研”专号评介》,《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1期,第109、 110页。
    ⑥参见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41—49页。
    ⑦参见赵贞《敦煌遗书中的唐代星占著作:<西秦五州占>》,《文献》2004年第1期,第55—67页。
    ⑧参见邓文宽、刘乐贤《敦煌天文气象占写本概述》,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第416—420页。
    ①参见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胡人的聚居与火祆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198—209页。吴玉贵《凉州粟特胡人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5—338页。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国学研究》第6卷,1999年;又载氏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第68—74页。
    ②司马光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9,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015页。
    ③参见荣新江《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第三届唐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又载氏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第222—237页。
    ①参见荣新江《<释迦降服外道像>中的祆教密斯拉和祖尔万》,氏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26—342页。
    ②郑炳林《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粟特人》,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4—390页。
    ③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9页。
    ④参见郑炳林《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第151—168页。又载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3—462页。
    ⑤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第234—235页。
    ⑥参见郑炳林《唐五代敦煌粟特人与归义军政权》,《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第80—96页。又载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00—432页。
    ①P.2005《沙州图经》载:“四所杂神:……祆神,右在州东一里,立舍画神主,总有廿龛,其院周回一百步。”
    ②P.3552 《儿郎伟》载:“驱傩圣法,自古有之,今夜扫除,荡尽不吉,万庆新年。长使(史)千秋万岁,百姓盈富足钱。长使(史)大唐节制,无心恋慕腥膻。司马敦煌太守,能使父子团圆。今岁加官受爵,入夏便是貂婵。……今夜驱傩对仗,部领安城大祆。以次三危圣者,搜罗内外戈鋋。却趁旧年精魅,迎取蓬莱七贤。屏(并)及南山四皓,今秋五色红莲。从此敦煌无事,城隍千秋万年。”
    ③ P.2555《祭文》载:“今月十三日,常侍大夫所着□□酉香火祈赛三百六十神,何神之云,安城将军、斗站将军、行路将军……”。
    ④参见氏著《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⑤参见郑炳林《敦煌写本解梦书校录研究》,第72页。
    ⑥郑炳林师在录文中将“佛堂”的“佛”释作“厶”,经笔者观察写卷图版,厶左边仍依稀可见“亻”,故当为“佛”字。
    ①参见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46—351页。
    ②参见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第361—366页。
    ③参见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第351—361页。
    ④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第268页。
    《抱朴子内篇校释》,葛洪著,王明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
    《备急千金药方》,孙思邈撰,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5年。
    《朝野佥载》,张鷟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重校正地理新书》,王洙等撰,《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大唐西域记校注》,玄奘、辨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惠立,彦悰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大正新修大藏经》,高男顺次郎编,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年。
    《大唐六典》,李隆基撰,李林甫注,三秦出版社,1991年。
    《道藏》,影印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占籍出版社,1988年。
    《法苑珠林校注》,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陈梦雷编纂,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
    《后汉书》,范晔撰、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
    《开元占经》,瞿昙悉达撰,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占星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刊误》,李涪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论衡校释》,黄晖撰,中华书局,1990年。
    《墨子闲诂》,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
    《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
    《旧唐书》,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
    《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
    《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 1975年。
    《南部新书》,钱易撰,《唐·五代·宋笔记十五种》(二),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潜夫论笺校正》,王符撰,汪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
    《齐民要术》,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农业出版社,1998年。
    《全唐文》,董诰等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
    《清波杂志校注》,周辉撰、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
    《容斋随笔》,洪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
    《隋书》,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
    《宋本太平寰宇记》,影印本,乐史撰,中华书局,2000年。
    《宋会要辑稿》,徐松辑,中华书局,1957年。
    《四时纂要》,韩鄂撰,《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2年。
    《隋唐嘉话·朝野佥载》,程毅中、赵守俨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
    《太平广记》,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1年。
    《太平御览》,李昉等撰,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唐会要》,王溥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唐六典》,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五行大义》,萧吉著,钱杭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新五代史》,欧阳修撰,中华书局,1974年。
    《协纪辨方书》,允禄等编撰,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星命集成》(1—3),顾颉主编,重庆出版社,1994年。
    《医心方》,丹波康赖著,高文铸等校注研究,华夏出版社,1996年。
    《阴阳道基础史料集成》,村山修一编著,东京美术,1987年。
    《乙巳占》,李淳风撰,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占星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云溪友议》,范摅撰,《唐·五代·宋笔记十五种》(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夷坚志》洪迈著,何卓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艺文类聚》,欧阳询等编,汪绍楹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酉阳杂俎》,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
    《云笈七签》,张君房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资治通鉴》,司马光著、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
    《肘后备急方》,葛洪撰,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
    《诸病源候论校注》,巢元方撰,丁光迪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
    《敦煌宝藏》(1—140),黄永武主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1986。
    《俄藏敦煌文献》(1—17),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年。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黑水城文献汉文部分》(1—7),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史金波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文献》(1—34),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5年。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2),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纂,上海世纪股份出版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1—4),上海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1—1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第十二卷,史树清主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商务印书馆编(王重民等编),中华书局, 1962年。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敦煌研究院编(施萍婷主撰稿、邰慧莉助编),中华书局,2000年。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二卷,敦煌研究院编,文物出版社,2000、 2004年。
    《西域美术》(1—3卷),大英博物馆监修,Roderick Whitfield编集,东京:讲谈社,1982年。
    邓文宽辑校《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
    马继兴主编《敦煌古医籍考释》,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马继兴、王淑民、陶广正、樊正伦辑校《敦煌医药文献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耕耦等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1—5辑),书目文献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2—1990年。
    王重民、向达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90年。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
    郑炳林、羊萍《敦煌本梦书》,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郑炳林、王晶波《敦煌写本相书校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
    郑炳林《敦煌写本解梦书校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
    伯希和、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八编》,中华书局,1958年。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3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
    陈来《中国古代命运观的现代诠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陈明《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陈明《沙门黄散:唐代佛教医事与社会生活》,荣新江主编《唐代的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陈明《殊方异药:出土文书与西域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万成《杜牧与星命》,《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昊《汉唐间墓葬文书中的注病书写》,《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丽《唐代敦煌妇女婚姻生活探微》,《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
    陈践《敦煌藏文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褚俊杰《吐蕃本教丧葬仪轨研究(续)——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42解读》,《中国藏学》1989年第4期。
    褚俊杰《论苯教丧葬仪轨的佛教化——敦煌古藏文写卷P.T.239解读》,《西藏研究》1990年第1期。
    方国锠《佛教大藏经史(八—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F·W托玛斯编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民族出版社,2003年。
    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历史研究》2001年1期。
    冯培红《从敦煌文献看归义军时代的吐谷浑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冯培红《敦煌本<国忌行香文>及相关问题》,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冯智《东巴教与滇西北苯教流行史迹试探》,《中国藏学》,2008年第3期。
    高国藩《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探微》,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
    高国藩《论敦煌唐人九曜算命术》,《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高田时雄著、钟翀等译《敦煌·民族·语言》,中华书局,2005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碱联书店,2003年。
    郭锋《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甘肃新疆出土汉文文书——未经马斯伯乐刊布的部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格桑央京《敦煌藏文写卷P.T.55号译释》,中央民大藏学系编《藏学研究》第九集,民族出版社,1982年。
    格桑央京《敦煌藏文P.T.351占卜文书解读》,《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1期。
    郝春文《<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读后》,《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2期。
    黄永武新编《敦煌古籍序录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
    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学苑出版社,2001年。
    黄正建《敦煌禄命类文书述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黄一农《社会天文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华澜(Alain ARRAULT )《简论中国古代历日中的廿八宿注历——以敦煌具注历日为中心》, 《敦煌吐鲁番研究》第7卷,2004年。
    华澜(Alain ARRAULT) 《9至10世纪敦煌历日中的选择术与医学活动》,《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2006年。
    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菅原信海《占筮书》,载池田温编《讲座敦煌》(5)“敦煌汉文文献”,东京:大东出版社,1992年。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东方出版社,2001年。
    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
    李正宇《敦煌佛教研究的得失》,《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刘昭瑞《谈考古发现的道教解注文》,《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
    刘乐贤《五行三合局与纳音说——读饶宗颐先生<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江汉考古》1992年第1期。
    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刘屹《道家文化研究第十碱辑敦煌道教文献专号评介》,《敦煌研究》1999年第3期。
    刘屹《上博本<曹元深祭神文>的几个问题》,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鲁番学资料研究中心编《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中华书局,2005年。
    刘瑞明《关于<推九曜行年容厄法>等敦煌写本研究之异议》,《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
    陆庆夫《唐宋间粟特人之汉化》,《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路易·巴赞(Louis Bazun)著,耿昇译《突厥历法研究》,中华书局,1998年。
    罗秉芬主编《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精要》,民族出版社,2002年。
    罗秉芬、刘英华《敦煌本十二生肖命相文书藏汉文比较研究——透过十二生肖命相文书看汉藏文化的交融》,载《安多研究》第2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
    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李贞德《汉唐之间医书中的生产之道》,载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麦克唐纳(MACDONALD)著,耿昇翻译、王尧校《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
    马克(Marc Kalinowski)《法国战后对中国占卜的研究》,《世界汉学》第1期,1998年。
    马克(Marc Kalinowski)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pular Religion and shushu culture 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刘增贵主编《法制与礼俗——中央研究院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
    集历史组》,台北:史语所,2002年。
    钮卫星《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齐陈骏《河西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饶宗颐《论七曜与十一曜——记敦煌开宝七年(九七四)康遵批命课》,载饶宗颐《选堂集林·史林》,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
    荣新江《公元十世纪沙州归义军与西州回鹘的文化交往》,《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1年。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
    山口瑞凤主编《讲座敦煌》(6) 《敦煌胡语文献》,东京:大东出版社,1985年。
    石泰安(R.A.Stein)著,耿昇译《敦煌写本中的吐蕃巫教和苯教》,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一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
    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
    王尧、陈践编著《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王尧主编《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解题目录》,民族出版社,1999年。
    王冀青《斯坦因所获粟特文二号信札译注》,《西北史地》1986年第1期。
    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三联书店,2007年。
    吴丽娱《唐礼摭遗》,商务印书馆,2002年。
    夏鼐《考古学和科技史》,科学出版社,1979年。
    徐兴元《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中华书局,2003年。
    韦兵《道教与北斗生杀观念》,《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
    韦兵《日本新发现北宋开宝五年刻<炽盛光佛顶大威德销灾吉祥陀罗尼经>星图考——兼论
    黄道十二宫在宋、辽、西夏地区的传播》,《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5期。
    杨富学、牛汝极《沙州回鹘及其文献》,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
    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
    于赓哲《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沉浮——一项技术抉择的时代背景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于赓哲《<新菩萨经>、<劝善经>背后的疾病恐慌——试论唐五代主要疾病种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殷光明《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民族出版社,2006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社会风气之胡风胡化》,刘进宝、高田时雄主编《转型期的敦煌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张广达《关于唐史研究趋向的儿点浅见》,《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张铁山、赵永红《古代突厥文<占卜书>译释》,《喀什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赵声良《敦煌晚唐艺术的硕果——莫高窟第六一窟内容与艺术》,敦煌研究院、江苏美术出版社编《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六一窟(五代)》,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
    赵贞《“九曜行年”略说——以P.3779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3期。
    赵贞《敦煌文书中的“七星人命属法”释证——以P.2675bis为中心》,《敦煌研究》2006年2期。
    赵贞《敦煌占卜文书残卷零拾》,《敦煌吐鲁番研究》第8卷,中华书局,2005年。
    朱丽霞《“佛本之争”后的本教》,《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4期。
    周详森、张香凤《区域社会史的革命——评赵世瑜著<小历史与大历史>》,《史学月刊》2007年第12期。
    陈丽萍《理想、女性、习俗——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婚姻家庭生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刘少霞《敦煌汉文医书中的巫术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6年。
    刘永明《唐五代宋初敦煌道教的世俗化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兰州大学,2006年。
    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