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规避技术措施与间接侵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技术措施是高科技时代著作权人为保护作品著作权而采用的技术手段。随着规避技术措施现象的出现,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也成为著作权法的研究课题。美国十余年以来的司法实践表明:必须既保护技术措施,又防止著作权人过分扩张权利,造成技术垄断。美国的最近立法成果——《千禧年著作权法》规定了禁止规避访问控制措施的原则和诸多例外情形,同时对用于规避技术措施的产品和技术予以限制,较好地在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维持了利益平衡。
     为了正确评价反规避技术措施的法律是否可以归在著作权法之下,首先需要了解著作权侵权的原则和相关理论,尤其是与反规避技术措施密切联系的“间接侵权”理论。著作权法理论中的“间接侵权”是指那些本身虽未直接侵犯著作权专有权利,但却与他人直接侵权行为之间存在特定联系的行为。我国目前立还未从立法上承认“间接侵权”这一理论,但该理论却实实在在地对数字时代研究知识产权的保护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梳理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及欧盟等有关“间接侵权”的立法体例,指出对我国间接侵权立法的借鉴意义。在著作权法中对“间接侵权”规则加以具体规定,即实现“间接侵权”规则的法定化已成为国际趋势,这也是我国未来在修订《著作权法》时应采取的立法策略。谈及“间接侵权”规则法定化,笔者着重探讨了间接侵权行为独立性和归责原则两个问题,这也是目前学术界存在争议较多的两个主要问题,笔者望能借由本文对我国日后对间接侵权理论的相关立法提出一些建议。在明晰了间接侵权的相关理论之后,笔者将其引入反规避技术措施的立法领域,引征国外关于反规避技术措施的立法及案例对规避技术措施行为的性质作一番探讨,并从侵权行为法的原则角度阐述将其归入间接侵权行为的法理依据,及认定此种行为构成侵权的四个法律上的构成要件。本文还对我国在反规避技术措施立法的现实状况进行研究,指出其中存在的疏漏,并粗略地提出了笔者对完善我国著作权法体系法律制度的构想。
Technological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works of authorship. With theemergence of circumvention of technological measures, how to legally protecttechnological measures also become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opyright law. Ten yearsof legal practice of United States showed that technological measures should beprotected while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 also should be prevented fromexcessively expanded. The latest legislation of United States—Digital MillenniumCopyright Act prohibits circumvention of access control measures with a number ofexceptions. At the same time, by restricting the product and technology used tocircumvent technological measures, the Act strikes the interest balance betweenowners of copyright and public. In order to review the legislation of circumvention oftechnological measures,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especially the theory of "indirect infringement" which closely related to theanti-circumvention technological measures. In copyright law theory, "indirectinfringement" indicates those acts that do not violate any exclusive right of copyrightowner but have certain connections with direct infringing acts of others. This articlecategorizes and analyzes legal rules on indirect infringement in foreign countries,what we can use the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To specifically proscribe legal rules onindirect infringement is not only an international trend but also a strategy Chineselegislature should adopt in amending China Copyright Law. Reference to specifically proscribing legal rules on indirect infringement, author would like to go into twoquestions in particular: one is the independence of indirect infringement; the other isprinciple of the liability of IP infringement. These two questions are also in a heateddisput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With introduction of cases in the abroad, author drawthe principles of indirect infringement in the legislation of anti-circumvention oftechnological measures, inquiring into the nature of circumvention of technologicalmeasures, and legal basis of including this act into indirect infringement. Researchingon the oversights and omissions of the present legislation of circumvention oftechnological measures, this article would put forward proposals on revising ChinaCopyright Law in future.
引文
1 李祖明著:《互联网上的版权保护与限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2 李明德、许超著:《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3页。
    3 有些国家的著作权法对此做出了非常清楚的规定,如“任何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即进行了根据本法规定只有著作权人有权进行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见(Canada)Copyright Act Sec 27(1)。
    4 这些判例包括:Gershwin Publishing Corp. v. Columbia Artists Management, Inc., 443 F.2d 1159 (2nd Cir. 1971); Fonovisa, Inc. v. Cherry Auction, Inc., 76 F.3d 259(9th Cir. 1996); Sony Corp. of America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464 US 417(1984)等。
    5 David Nimmer, Nimmer on Copyright, Matthew Bender&Company, Inc Chapter 12.04[A][2], Chapter 13(2003).
    6 美国学者一般将“间接责任”称为“第三人责任”(third-party liability),即“直接侵权者”之外的第三人对直接侵权行为所承担的责任,见Eric J. Schwartz, David Nimmer, US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Law and Practice Scope, §11[1][a][ⅱ], Matthew Bender & Company, Inc., (2002),以及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
    7 薛虹著:《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8 薛虹著:《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9 薛虹著:《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10 何敏、周纯:《电子屏障:版权的技术保护措施的法律保护》,载《电子知识产权》2000年第4期。
    11 李明德:《美国正在审议通过实施WIPO两个新条约的议案》,载《知识产权文丛》第一卷,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v. Reimerdes, 111 F. Supp. 2d 346 (SDNY 2000), http://laws.lp.findlaw.com/2nd/009185.html.
    13 RealNetworks Inc. v. Streambox Inc., 2000 WL 127311 (D.Ct Wash. Jan. 18, 2000), http://www.law.uh.edu/faculty/cjoyce/copyright/release10/Real.html.
    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3条。
    15 郑成思著:《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页。
    16 美国最高法院在对“索尼案”的判决中指出:法律从未预料到这种“利益交织”的情况,见Son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t al.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et al. 464 U.S. 417 at 586 (1984)。
    17 吴观乐:《浅议间接侵权》,载于《专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8 杨立新著:《侵权法论》(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56页。
    19 薛虹著:《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20 薛虹著:《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21 17 U.S.C. § 1201, (EC) Directive on Copyright and Related; (UK)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Regulations2003, SI 2498, Sec 24; (Germany)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Act, Sec 95(a),(d); (Japan) Copyright Law, Article 120bis (ⅰ)(ⅱ)。
    22 王迁:《论版权“间接侵权”及其规则的法定化》,载《法学》2005年第12期。
    23 郑玉波著:《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24 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页。
    25 王利明、杨立新著:《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 1996年版,第27页。
    26 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第260页。
    27 吴汉东:《知识产权保护论》,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董天平等:《著作权损害赔偿问题研讨会综述》,载《知识产权》,2000年第6期。
    28 张广良著:《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第82页。
    29 蒋志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务若干问题》,http://www.chinaiprlaw.com/ssiz/ssjz2.htm.
    30 罗东川等编:《知识产权审判实务》,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第100页。
    31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之危机及其发展趋势》,载《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2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32 WCT第11条规定:“缔约各方应规定适当的法律保护和有效的法律补救办法,制止规避由表演者或录音制品制作者为行使本条约所规定的权利而使用的、对就其作品进行未经该有关作者许可、或未由法律准许的行为加以约束的有效技术措施。”第12条规定:“1)缔约各方应规定适当和有效的法律补救办法,制止任何人明知、或就民事补救而言有合理根据知道其行为会诱使、促成、便利或包庇对本条约或《伯尔尼公约》所涵盖的任何权利的侵犯而故意从事以下行为:(ⅰ)未经许可去除或改变任何权利管理的电子信息;(ⅱ)未经许可发行、为发行目的进口、广播、向公众传播明知已被未经许可去除或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或作品的复制品。”
    33 WPPT第18条规定:“缔约各方应规定适当的法律保护和有效的法律补救办法,制止规避由表演者或录音制品制作者为行使本条约所规定的权利而使用的、对就其表演或录音制品进行未经该有关表演者或录音制品制作者许可、或未由法律准许的行为加以约束的有效技术措施。”第19条规定:“1)缔约各方应规定适当和有效的法律补救办法,制止任何人明知、或就民事补救而言有合理根据知道其行为会诱使、促成、便利或包庇对本条约所涵盖的任何权利的侵犯而故意从事以下行为:(ⅰ)未经许可去除或改变任何权利管理的电子信息;(ⅱ)未经许可发行、为发行目的进口、广播、向公众传播或提供明知已被未经许可去除或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表演、录制的表演或录音制品的复制品。”
    34 见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第12章之1规定和欧盟《信息社会有关版权和相关权协调的指令草案》第6条。
    35 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8条第1款规定。
    36 蒋志培著:《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71页。
    37 阳平著:《论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55页。
    38 杨立新著:《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年版,第129页。
    39 王利明主编:《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64页。
    40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之危机及其发展趋势》,载《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2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41 蒋志培著:《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72页。
    42 蒋志培著:《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67页。
    43 吴汉东:《试论知识产权的“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赔偿请求权——兼论<知识产权协议>第45条规定之实质精神》,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
    44 该款规定为:“司法机关应有权责令侵权者向权利所有人支付适当的损害赔偿费,以便补偿由于侵犯知识产权而给权利所有人造成的损害,其条件是侵权者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从事了侵权行为。”
    45 该款规定为:“司法部门应有权责令侵权者向权利所有人支付费用,其中可以包括合理的律师费。在适当的情况下,即使侵权者不知道或没有正当理由应该知道他从事了侵权活动,缔约方也可以授权司法部门,责令其返还所得利润或支付预先确定的损害赔偿费。”
    46 阳平著:《论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56页。
    47 有些司法审判工作者和学者就将这一款解释为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和体现。见吴汉东:《试论知识产权的“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赔偿请求权——兼论<知识产权协议>45条规定之实质精神》,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
    48 阳平著:《论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56页。
    49 吴汉东:《试论知识产权的“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赔偿请求权——兼论<知识产权协议>第45条规定之实质精神》,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
    50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v. Moorhouse, 133 C.L.R 1, at 13-14 (1975).
    51 CCH v. The Law Society of Upper Canada, 2004 Can. Sup. Ct. LEXIS 15; 2004 SCC 13, at 38.
    52 (Canada) Copyright Act, Sec 27(4).
    53 澳大利亚《著作权法》规定:允许他人使用公共娱乐场所者即使知晓或有合理理由怀疑他人使用公共娱乐场所的目的在于进行侵权表演时,如果没有收取费用,就不对侵权表演负责,(Australia)Copyright Act 1968,Sec 39;加拿大《著作权法》规定:任何人为盈利目的允许他人使用剧院或其他娱乐场所进行侵权表演构成 侵权,除非他不知晓,也没有合理依据怀疑表演将构成侵权表演,(Canada)Copyright Act, Sec 27(5)。
    54 薛虹著:《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年版,第125页。
    55 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第257页。
    56 孟祥娟著:《版权侵权认定》,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第276页。
    57 孟祥娟著:《版权侵权认定》,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第277页。
    58 孟祥娟著:《版权侵权认定》,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4页。
    59 薛虹著:《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年版,第115页。
    60 梁志文:《技术措施界定的比较与评介》,载《知识产权》2003年第2期。
    61 薛虹:《因特网上的著作权及有关权利保护》,载《知识产权文丛》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62 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第248页。
    63 中性标准适用于整个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判断。如近似商标或类似商品的判断,应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参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第1项;等同特征的判断,也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为标准,参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7条第2款。
    64 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第249页。
    65 闫桂贞:《版权技术保护措施》,http://www.chinalawinfo.com/research/academy/details.asp?lid=1433.
    1、李祖明著:《互联网上的版权保护与限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2、李明德、许超著:《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薛虹著:《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
    5、郑成思著:《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杨立新著:《侵权法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郑玉波著:《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王利明、杨立新著:《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0、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1、张广良著:《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蒋志培著:《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阳平著:《论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杨立新著:《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15、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6、孟祥娟著:《版权侵权认定》,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7、吴汉东、胡开忠著:《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8、王云斌著:《IT业的知识产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19、张新宝著:《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罗东川等编:《知识产权审判实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王利明主编:《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邵增兴、胡海峰等编著:《民事侵权诉讼实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何敏、周纯:《电子屏障:版权的技术保护措施的法律保护》,载《电子知识产权》2000年第4期。
    2、王迁:《论版权“间接侵权”及其规则的法定化》,载《法学》2005年第12期。
    3、吴汉东:《知识产权保护论》,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
    4、董天平等:《著作权损害赔偿问题研讨会综述》,载《知识产权》,2000年第6期。
    5、吴汉东:《试论知识产权的“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赔偿请求权——兼论<知识产权协议>第46条规定之实质精神》,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
    6、梁志文:《技术措施界定的比较与评介》,载《知识产权》2003年第2期。
    1、李明德:《美国正在审议通过实施WIPO两个新条约的议案》,载《知识产权文丛》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吴观乐:《浅议间接侵权》,载《专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3、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之危机及其发展趋势》,载《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2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薛虹:《因特网上的著作权及有关权利保护》,载《知识产权文丛》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金玲:《反规避技术措施立法研究》(英文),载《知识产权研究》第九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1、叶林:《数字化困境:版权保护的技术措施》,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2、梁志文:《技术措施版权保护:比较与评介》,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1、蒋志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务若干问题》,http://www.chinaiprlaw.com/ssjz/ssiz2.htm.
    2、闫桂贞:《版权技术保护措施》,http://www.chinalawinfo.com/research/academy/details.asp?lid=1433.
    1、Gershwin Publishing Corp. v. Columbia Artists Management, Inc.,443 F.2d 1159 (2nd Cir. 1971).
    2、Fonovisa, Inc. v. CherryAuction, Inc., 76 F.3d 259 (9th Cir. 1996).
    3、Sony Corp. of America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464 US 417(1984).
    4、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v. Moorhouse, 133 C.L.R 1, at 13-14 (1975).
    5、CCH v. The Law Society of Upper Canada, 2004 Can. Sup. Ct. LEXIS 15; 2004 SCC 13, at 38.
    David Nimmer, Nimmer on Copyright, Matthew Bender&Company, Inc Chapter 12.04[A] [2], Chapter 13(2003).
    Eric J. Schwartz, David Nimmer, US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Law and Practice Scope, §11 [1][a][ii], Matthew Bender & Company, Inc., (2002).
    1、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v. Reimerdes, 111 F. Supp. 2d 346 (SDNY 2000),http://laws.lp.findlaw.com/2nd/009185.html.
    2、RealNetworks, Inc. v. Streambox, Inc., 2000 WL 127311 (D.Ct Wash. Jan. 18, 2000),http://www.law.uh.edu/faculty/cjoyce/copyright/release10/Real.html.
    3、Copyright Amendment (Digital Agenda) Act 2000, 15B Subsection 10(1),http://www.yahoo.com2001/3.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