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父子书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父子关系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和最典型的伦理关系之一,在小说这一片广阔的天地中,“父”和“子”从来就不缺乏崭露头角的舞台。本文以新时期以来(1978—2006年)小说中的父子书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父和子的形象模式,挖掘他们在文化、历史、民族层面的理性意义,考察和解读父子书写的伦理和叙事意义。全文除结语外,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梳理了整个二十世纪以来小说中的父子书写状况,将其作为一个研究背景和参考系,对新时期以来的“父子小说”研究概况进行总结归纳。
     第二章:父子书写中的父、子形象模式。这一章主要是立足于显性层面的形象剖析。“父亲”对于子辈来说,是温情的血缘至亲,是家族中的权威和秩序,也是权力欲望的发泄者,还是所有苦难和责任的首要承担者;而年轻的“儿子”在父辈的荫蔽下,他们或承继或超越,或服从或反抗,不管是想传承还是想挣脱,他们作为崭新的个体和力量,往往是自由和欲望的不懈追求者。
     第三章:父子书写的价值诉求。我们这个时代总有一些大写的“父亲”形象,他们是时代改革浪尖上的“开拓之父”,是浴血革命战斗的“红色之父”,是一直矗立在广袤土地上的“农民之父”。这些“大写的父亲”实质上是创作者内心振兴民族、强大祖国、关怀民生等价值诉求的代言人,这一类父子书写也就成为一种民族/国家寓言的宏大叙事。同时,在备受现代性冲击的中国社会,代表传统的“父亲”和代表“现代”的儿子有着价值观和伦理观等多方面的严重分歧和冲突。价值观冲突主要集中在消费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两点;伦理观冲突则表现为代际关系的紧张,现代代际伦理对于传统父子伦理来说无疑是一种更切合时代发展的修正和补充。
     第四章:父子书写的叙事探索。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论者尝试从叙述视角、叙事伦理、背景形态和叙事模式这四个具体的方面,对父子这一伦理关系进行叙事学角度的解读和意义探索。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ther and the s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ypical and significant ethnical relationships. The“father”and the“son”are in the picture now and then in novel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wri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ther and the son in New Period (1978-2006), are to analyze the images of fathers and sons, dig out its mean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e, history and nationality respectively, and interpret the ethnical and narrative significance of the wri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ther and the son.
     Besides the conclusion, the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gives an overview of all the wri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hers and sons in the novel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gainst which the research concerned is also reviewed.
     In Chapter Two, the thesis deals with the images of fathers and sons in the writ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exterior images. For the son, the father is a tender consanguinity, the representative of authority and order in the family, the doer of power and desire, as well as the undertaker of all the pains and responsibilities; however, the young son,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his father, no matter he intends to inherit or surpass, submit or protest, is usually the suitor of freedom and desire as a new power and individual. Chapter three is concerned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ri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hers and sons.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father”images in our era, who is a“pioneer father”on the top of reform wave, a“revolutionary father”in bloody battles, as well as a“farmer father”rises up on the vast field. Those“Capitalized Fathers”, actually, are the spokesmen of the authors to rejuvenate China and sympathize with the common people.
     Therefore, such kind of wri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hers and sons becomes a gorgeous narrative of a whole nation. Meanwhile, there are many wide differenc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raditional fathers and modern sons in the aspects of values and ethnics, etc in our society hit severely by modernism. The former one mainly refers to consumption and moral values, while the latter one is represented by the tense generation relationship, a correction and suppl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ethn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hers and sons.
     Chapter Four is a narrative survey of the wri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hers and sons, which, under the previous analysis, interprets and digs out the meanings of the ethn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hers and sons from such four aspects as background,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narrative ethnics, and narrative patterns.
引文
① 王丹.从圣坛走向衰微——从中国文学和思想文本看父权的演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18
    ② 贾植芳,王同坤.父亲雕像的倾斜与颓败——谈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亵渎父亲”母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3):95
    ③ 陈少华.论中国现代文学父子关系中的“篡弑”主题.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7):56
    ① 石万鹏.父与子:中国现代性焦虑的语义场.广西社会科学,2005,(5):131
    ② 刘卫东.20 世纪“家族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新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5):48
    ③ 刘卫东.20 世纪“家族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新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5):48
    ④ 梁斌.谈创作准备.笔耕馀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311
    ⑤ 陆雪琴.被重塑了的“父与子”——中国现代文学的症候式阅读.江汉论坛,2002,(4):54
    ① 李阳春.新时期文学思潮述评.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55
    ② 李阳春.新时期文学思潮述评.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58
    ③ 郑万隆.我的根——代后记.生命的图腾.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313
    ④ 于红珍.父与子的艺术王国——余华小说论:[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 2003,1
     ① 方玉彪,吴静瑜.飞翔中坠落——试论苏童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4):109
    ② 方玉彪,吴静瑜.飞翔中坠落——试论苏童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4):113
    ① 石万鹏.父与子:中国现代性焦虑的语义场.广西社会科学,2005,(5):132
    ② 殷实.今天的几个职业小说家或出版状况.林贤治、章德宁主编.2003 文学中国,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530
    ③ 殷实.今天的几个职业小说家或出版状况.林贤治、章德宁主编.2003 文学中国,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531
    ① 陈千里.凝视“背景”——论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天津社会科学,2003,(3):100
    ② 贾植芳,王同坤.父亲雕像的倾斜与颓败——谈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亵渎父亲”母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3):94
     ①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2
    
    ① 明仁孝文皇后.内训.徐少锦等.中国历代家训大全(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255
    ②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97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539
    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75-76
    ③ 李军.“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23
    
    ①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64
    ② 李军.“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34-35
     ① 李军.“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127
    ① 斯炎伟.当代文学苦难叙事的若干历史局限.浙江社会科学,2005,(6):198
    ② 余华.余华作品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93
    ③ 刘保端译.美国作家论文学.北京:三联书社,1984,368
    
    ① 洪治纲.先锋文学的苦难原理.小说评论,2004,(4):26
    ② 孙小宁、韩樱.余华:十年等待.北京青年周刊,2005-08-25
     ① [法]帕斯科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83
    
    ①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1
    ② [奥]卡夫卡.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105
    ③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129
    ① 吴申元.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传和变异.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73
    ② 安东尼·J·马赛拉.文化与自我.转引自石万鹏.父与子:中国现代性焦虑的语义场.广西社会科学,2005,(5):129
    ③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60-61
    ④ [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文集·6.车文博译.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4,135
    ⑤ 吴爱邦.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伦理意义探析.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1):7
    ⑥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文集·6.车文博译.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4,129
     ① 白烨.热读与时评——90 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63
     ① 白烨.热读与时评——90 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63
     ①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94
    ① [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09
    ② [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86-87
     ①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4
    ② 参考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54-59;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①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8
    ② 潘正文.“后现代”误读与当代文学的困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1
    ③ 程文超等.欲望的重新叙述——20 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1
    ① [日]福原泰平.王小峰,拉康——镜像阶段.李濯凡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1
    ②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8
    ③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34
    ④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35
    ⑤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
    ⑥ [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7
    
    ①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节选本).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7
    ② [德]本雅明·瓦尔特.本雅明文选(第 1 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01
    ③ 冯天瑜,何晓明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06
    ① 蔚蓝.血脉·父辈·英雄——邓一光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27
    ② 邓一光.关于兵.转引自李遇春.破碎的英雄与英雄的破碎——论邓一光“兵系小说”中的英雄系列.当代作家评论,1998,(4):76
    ③ 蔚蓝.血脉·父辈·英雄——邓一光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27
    ④ 蔚蓝.历史图式的想象性再造——邓一光小说男性形象主体特征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5
     ① 蔡翔.色彩感觉.转引自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61
     ① 雷达.《鲁班的子孙》的沉思.新时期名家争鸣小说大观·上.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376
    ② 陈千里.凝视“背景”——论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天津社会科学,2003,(3):99
    ① 施战军.《弑父》论.胡健玲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下),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360
    ② 李阳春.新时期文学思潮述评.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53
    ③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42
    ① 程世洲.“父亲”的文化意味.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48
    ② 闫建滨.那个最后的父亲离我们多远——读蒋金彦的长篇小说《最后那个父亲》.小说评论,1996,(6):43
    ③ 陈哓明.导言: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陈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4
    ④ [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22
    ①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论现代性.转引自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
    ②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
    ③ 参考[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④ 干春松.现代化与文化选择——国门开放后的文化冲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1
    ⑤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导言.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
    ⑥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55
    ①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代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
    ② 此处参考舍勒(M.Scheler)对现代性的定义。程文超等.欲望的重新叙述—— 20 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1
    ③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114
    
    ①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
    ② 曾镇南.也谈《鲁班的子孙》.新时期名家争鸣小说大观.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7,390
     ① 韩东.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北京文学,1998,(10);朱文.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北京文学,1998,(10)
    ② 韩东.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北京文学,1998,( 10):46
    ① 金文兵.颠覆的喜剧—— 20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小说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37
    ② 参考刘清平.儒家伦理道德理性还是血亲情理.中国哲学史,1999,(3)
    ③ 参考向世陵.从以孝为核心看家庭伦理与社会国家伦理的一体性.现代哲学,2002,(1)
    ④ 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55
    ⑤ 赵红梅,戴茂堂.文艺伦理学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1
    ⑥ 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55。梁漱溟先生曾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无国家、无宗教、无法律的“伦理本位社会”,是融国家于社会、以道德代宗教、以礼俗代法律、以伦理组织社会。
    ⑦ 陈延斌,史经纬.传统父子之道与当代新型家庭代际伦理建构.齐鲁学刊,2005,(1):37-38
    ⑧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8
    ①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02
    ②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02
    ③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4
    ④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
    ⑤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7-84
    ⑥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11
     ①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7
    ② [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0。她认为传统社会的文化归属为“未来重复过去”型的文化,它是一种“变化迟缓、难以察觉的文化”。
    ①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7
    ② 张辉.论叙事结构和叙述话语.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6,(2):54
    ③ 王征.日常经验的再现——论余华近年来创作走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09
    ①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78
    ②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14
    ③ 蒲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6
    ④ 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 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⑤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
    ① 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 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
    ② 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 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
    ③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
    ④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
    ⑤ 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绪论.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13
    ⑥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刘小枫在此书中将现代的叙事伦理分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两种。
    ⑦ [法]吕西安·戈尔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9
    ⑧ 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5)
    ⑨ 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5)
    ① 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绪论.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25
    ②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
    ③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43
    ④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8
    ①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
    ② 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18
    ③ 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18
    ④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50
    ⑤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44-145
    ① 格罗强.《在笑之外:一篇摘要》,转引自金文兵.颠覆的喜剧—— 20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小说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3
    ② 金文兵.颠覆的喜剧—— 20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小说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8
    ③ [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76
    ④ [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86
     ①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147
    ② 姚晓溟.电影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185
     ① 于冬.长篇创作的重要收获——蒋金彦长篇小说《最后那个父亲》研讨会纪要.小说评论,1996,(2):56
    ① 艾斐.人间世相尽淋漓——评短篇小说《香与香》.新时期名家争鸣小说大观·上.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1119
    ② 艾斐.人间世相尽淋漓——评短篇小说《香与香》.新时期名家争鸣小说大观·上.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1120
    ③ 南帆.游荡网络的文学.宁亦文.多元语境中的精神图景——九十年代文学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66
    ① 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5)
    ② 王丹.从圣坛走向衰微——从中国文学和思想文本看父权的演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39
    ③ 刘卫东.20 世纪“家族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新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5):48
    ④ 王丹.从圣坛走向衰微——从中国文学和思想文本看父权的演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39
    ① 周水涛.一种文化能指的新意味——评 90 年代以来乡村小说中的“父亲”.小说评论.2005,(1):47
    ② 王丹.从圣坛走向衰微——从中国文学和思想文本看父权的演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39
    ③ [美]阿瑟·科尔曼,莉比·科尔曼.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刘文成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08
     ① [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
    ② 李昌龄.乐善录.徐少锦等.中国历代家训大全·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158
    ①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赵立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71
    ② 伍茂国.叙事伦理:伦理批评新道路.浙江学刊,2004,(5):129
    ③ 张炜.多元与宽容中.华读书报,1992-02-15
    ④ 闫建滨.那个最后的父亲离我们多远——读蒋金彦的长篇小说《最后那个父亲》.小说评论,1996,(6):41
    [1] [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84
    [4] [法] 帕斯科尔.思想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 [法]让—保尔·萨特.存在与虚无.上海:三联书店,1987
    [6]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胡苏晓,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87
    [7] [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8] [法]吕西安·戈尔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 [法]让—保尔·萨特.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熙良,汤永宽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
    [10]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1] [瑞士]荣格.人与象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12]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14] [美]蒲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5] [美]阿瑟·科尔曼,莉比·科尔曼.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刘文成,王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6]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 [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8] [日]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王小峰,李濯凡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9]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20]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1]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22]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3]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4]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5] [德]伊尔曼·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6]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7] 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28] 吴申元.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传和变异.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29] 冯天瑜,何晓明.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0]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1] 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2] 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长春:时代文 艺出版社,1993
    [33] 郜元宝.拯救大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34] 严云受,刘锋杰.文学象征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35] 李军.“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36] 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37] 李阳春.新时期文学思潮述评.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38] 干春松.现代化与文化选择——国门开放后的文化冲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39] 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0] 蔚蓝.血脉·父辈·英雄——邓一光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41] 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 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42] 宁亦文.多元语境中的精神图景——九十年代文学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43] 刘晓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4] 刘晓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5]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6] 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47] 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8] 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9]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50] 朱玲.文学符号的审美文化阐释.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51] 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2] 谭桂林.长篇小说与文化母题.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3]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54]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55] 陈昕.消费与救赎——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6]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7] 吴培显.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8]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9]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0] 金文兵.颠覆的喜剧——20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小说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1]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2] 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63] 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64] 龚群.生命与实践理性——诠释学的伦理学向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5] 赵红梅,戴茂堂.文艺伦理学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6] 吴炫.中国当代文化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67] 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8] 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9] 谢有顺.此时的事物.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0] 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71] 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
    [72] 王洪岳.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3] 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4] 陈少华.阉割、篡弑与理想化——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5] 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76] 胡健玲,王永兵.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下).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77] 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8] 于红珍.父与子的艺术王国——余华小说论:[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3
    [79] 王丹.从圣坛走向衰微——从中国文学和思想文本看父权的演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