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族文化创新与产业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弘扬的一个新的方法和手段。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特色的、独有的、传统的文化,是本民族历史的记忆和传承,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质。
     民族文化产业化是一种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能多角度弘扬民族文化,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谐与共生,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增强国家软实力,倍增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从国家层面来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还有《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这些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天琴是生活在中越边境上的壮族一支——布傣族群所特有的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一个弹拨乐器。因其独特的发音特点而被当地称为“叮”或“鼎”。它由琴杆、琴筒、弦轴、琴弦等组成。它在布傣族群的传统文化场域中一直扮演着“法器”的角色,主要是用来沟通天人之间的交流,祈福消灾为目的。后来被民俗音乐家发现,经过现代舞台艺术的包装打造具有了舞台表演价值和艺术欣赏后走向了现代化的舞台场域,特别是2003年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风情夜”晚会上引起轰动,吸引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它不仅成为布傣族群的文化标识,也在逐步演变为龙州乃至广西的文化品牌。
     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以文化产业为视角,从天琴文化的艺术链、传承链、旅游链、市场链等角度来探析天琴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第一章是天琴文化的艺术链,分为乡土场域下的传统天琴文化和舞台场域中的现代天琴文化;第二章是天琴文化的旅游链,分为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金龙布傣民俗文化村的旅游建构、整体观下的天琴文化旅游资源;第三章是天琴文化的教育链,由传统的传承方式和现代的传承方式组成;第四章是天琴文化的市场链,包括作为礼品与商品的天琴、天琴的品牌效应;第五章是天琴文化的产业化之路,分析了天琴文化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可行性及具体思路;第六章是结语,包括对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思考,主要是对民族文化创新的新解,强调民族文化多样性、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天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是天琴文化的一种创新,一种再造,一种再生产。它在产业化的过程中,经历了顺应、整合、建构的三个阶段。天琴文化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族群精神特质的基础上顺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整合了与天琴文化相关的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建构了新的传承模式、保护模式、发展模式,为天琴文化的发展寻找了新的出路。
     当然,天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是在充分尊重天琴文化的拥有者布傣族群的意愿的基础上,布傣族群成员也主动、自觉地与国家力量(国家政策、当地政府)、学术力量、表演团队等多方力量相结合而打造的,是自我、他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天琴文化通过艺术链、旅游链、教育链、市场链等相关链条的再造,再生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扩展了其影响力,其经济效应、社会政治效应开始发挥,同时还增强了布傣族群成员的认同感。
     通过天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使我们认识到文化的创新、多元、和谐共生的重要。
     该研究成果既进一步拓展了天琴文化研究的视野和内容,又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弘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利于深化民族文化创新理论和民族文化产业化。
As a sunrise industry of the21st century, culture industry is also a new way to develop and promote the ethnic culture. Ethnic culture is a uniqu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t is also the memory and heritage of the ethnic group's history with the traits of diversity, ethnicity and regionalism.
     Industrialization of ethnic culture is an inno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ethnic culture can carry forward the ethnic culture, favor the human cultural diversity, harmony and symbiosis, protect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ethnic groups, enhance the country's soft power, doubled the country's cultural influence. From national level, the policies, such as "Decisions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on Some Important Issues on Deepening Culture System Reform and Making Socialist Culture Develop and Flourish" put forward by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Twelfth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in12th Five-year-plan Period" also has national " strongly suppor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which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culture industry in China, especially for the ethnic culture industry.
     Tian Qin is a kind of plucked Instrument with more than1000years history. It belongs to the Budai ethnic group, a branch of Zhuang people who are living on the Sino-Vietnamese border. Due to its unique sounds and is known locally as "Ding" or "Tripod". It consists of string-bearing neck, tube, tuning peg, strings and other components. It usually plays a religionary role in Budai's traditional culture, mostly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nature and man, praying good fortune and ending disaster. Gradually, Tian Qin culture is discovered by folk musicians, and then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performing arts, it has the value of stage perform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art. Notably it caused a stir on the party called "Taste of Southeast Asia" in the2003Nanning International Folk Song Arts Festival and attracte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holars and experts. It has not only become the Budai cultural identity of a group, is gradually evolving to a culture brand of Longzhou or even Guangxi.
     This paper is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with application of ethnological, sociolog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dustrie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Tian Qin culture's industrial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art chain, inheritance chain, tourism chain and market chain. Chapter I is about Tian Qin culture's art chain, which is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tage culture. Chapter II is about Tian Qin culture's tourism chain, which is divided into ethnic tourism and ethnic 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tourism construction of the Budai folk culture in Jinlong village, and overall views on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weather culture. Chapter Ⅲ is about Tian Qin culture's education chain, composing of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heritage ways. Chapter IV is about Tian Qin culture's market chain, including the Tian Qin as gifts and its brand effect. Chapter V describes the industrialization road of Tian Qin culture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s,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feasibility and specific ideas of Tian Qin culture. Chapter VI is the conclusion, including thoughts 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ethnic cultures, mainly on some new innovative understanding on the ethnic culture, and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harmony.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Tian Qin culture is a kind of innova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ian Qin culture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adaptation, integ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preserv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mmunity spirit, Tian Qin culture responses to the trend of modern society, integrates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elements associated with Tian Qin culture, and constructs new transmission mode, protection mode and development mode. In this way, a new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ian Qin culture is found.
     Of course, on the basis of fully respecting the will of Budai people who are the owner of Tian Qin culture,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Tian Qin is created by Budai people's activeness and consciousness, the State power (including the national policie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strengths of academics and performing groups. Namely, it is a joint effort of Budai people and other social forces.
     Through the reproductions of arts, tourism, education, market chain, Tian Qin culture glows with a new vigor and vitality with its gradually increased economic and socio-political effects, and enhanced sense of identity of Budai people.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Tian Qin culture, we know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innovation, diversity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The research can not only enlarge the research vision and contents of Tian Qin culture, but also promote new ideas about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cultures, which is definitely in favor of deepening the researches on the theories about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ethnic cultures.
引文
① 潘汁:《民族国家语境下的认同建构:金龙布傣人的认同意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①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96页。
    ② 黄淑娉、龚佩华主编:《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13页。
    ①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97页。
    ② 同上,第398页。
    ① (美)克莱德·M·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的变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6页。
    ② 哈维兰著:《文化人类序(第十版)》,瞿铁鹏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③ 同上
    ④ Jenks.Chris (ed.).cultural reproduction [J]. London:Rutledge and kurgan Paul.1993:5.
    ① 赵玉燕著:《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② 熊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一个文化生产事件的分析》,《文化研究(第二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年,2001年。
    ③ 艾蒂安·巴里巴尔:《关于再生产》,见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65页。
    ④ 赵玉燕著:《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⑤ 秦红增:《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从“天琴文化”谈起》,《思想 在线》2012年第2期。
    ① 秦红增、毛淑章、秦琴:《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与族群标识》,《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② 同上
    ① 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① 郭占锋、罗树杰:《发展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基于云南的田野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② 晏雄:《基于文化选择理论视角的民族文化产业化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③ 周红:《民族文化产业化中的社区主体建构——以鹤庆县新华村为例》,《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 兰鲜凤:《县域经济视域下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创新》2010年第3期。
    ② 何颖:《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③ 向云发:《民族文化产业化中的品牌经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 严建、陈斌:《关于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思考》,《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⑤ 何颖等:《广西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⑥ 韦斌、聂方舒:《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产业化问题》,《大众文艺》2011年第16期。
    ⑦ 庄万禄在《论四川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开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⑧ 苏雪芹:《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⑨ 卢鹏、张永杰:《文化产业中民族文化的建构与现代意义——花腰彝女子舞龙的人类学分
    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第5期。
    ① 陈兴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② 阎玉田、李爱香:《民族文化的创新与经济现代化》,《经济论坛》2004年第5期。
    ③ 李普者:《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④ 郑丽莉:《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与民族文化创新》,《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⑤ 梁斐:《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整合与发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⑥ 杨虹:《社会转型时期的民族文化创新》,《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⑦ 刘琼:《民族文化创新是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诉求》,《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⑧ 郑自军:《浅谈民族文化创新的传播理念》,《民族论坛》2007年第4期。
    ⑨ 张丽萍、路雅琴:《网络传播与我国民族文化的整合创新》,《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① 路宪民:《民族文化创新论》,《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第6期。
    ② 李锐:《关于云南民族文化创新的思考》,《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增刊。
    ③ 姜智红:《民族文化创新必须正确对待历史传统》,《理论前沿》2005年第6期。
    ④ 刘新荣:《论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与湘西旅游核心竞争力》,《企业技术与开发》2005年第11期。
    ⑤ 潘木岚、曹军:《广西龙州“天琴”源流初探》,《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2期。
    ⑥ 卢克刚:《壮族天琴音乐的调式及多声结合特点》,《民族艺术》1985年试刊号。
    ① 曹军、潘林紫:《广西龙州“天琴”源流初探之一》,《中国音乐(季刊)》2007年第2期。
    ② 吴金琳:《天琴改良与天琴音乐发展的思考》,《民族艺术》2008年第2期。
    ③ 秦红增、毛淑章、秦琴:《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与族群标识》,《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④ 秦红增:《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从“天琴文化”谈起》,《思想在线》2012年第2期。
    ⑤ 农瑞群、何芸:《天琴:骆越文化一朵不朽的奇葩——古壮天琴文化初探》,《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⑥ 吴金琳:《天琴演变的文化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⑦ 李妍:《世俗神器的艺术灵光——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⑧ 黄尚茂、黄新宇:《天琴艺术的传承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① 金北凤:《壮族天琴弹唱与越北侬族、岱族天琴弹唱的异同》,《黄河之声》2010年第9期。
    ② 《龙州县志》,龙州县地方志编饕委员会,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93年版的《龙州县志》出版时崇左市尚未成立,龙州县仍隶属于南宁地区行政公署。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第642页。
    ② 杨秀昭、卢克刚、何洪、叶箐:《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第261页。
    ③ 注:本文中的传说、故事、天琴形制是本人和同门毛淑章、宋秀波及肖净等人访谈当地而获得的,具有相似性。从当地天琴研究者农瑞群老师,秦华北,天琴师农德三、李金政、李绍伟等人访谈中得知。也参考了黄新宇、黄尚茂的研究。表示感谢!
    ① 黄桂秋:《壮族社会民间信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53、157、170页。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缉组,《龙津县金龙峒傣人情况调查》,《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七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33—138页。《龙津(龙州)县金龙峒傣人情况调查》,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7/《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10113页。
    ③ 文中的传说、故事是笔者和广西民族大学毛淑章、宋秀波、肖净等人在访谈中收集的,也参考了其他研究者的资料。
    ① 秦红增、毛淑章、农瑞群:《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
    ② 李虎:《拼音壮文推广的困境与反思》,《学术论坛》2011年第4期。
    ① 秦红增、毛淑章、农瑞群:《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
    ① 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303-309页。
    ① 秦红增、毛淑章、农瑞群:《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
    ① 肖净:《广西壮族天琴文化艺术研究——以龙州县金龙镇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② 本节的内容参考肖净的硕士论文。谢谢!
    ① 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
    ② 何毛堂,李玉田,李全伟:《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95页。
    ① 肖净:《广西壮族天琴文化艺术研究——以龙州县金龙镇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② 卢克刚:《壮族天琴音乐的调式及多声结合特点》,《民族艺术》1985年试刊号。
    ① 本文引用《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这些曲子是经杨秀昭、卢克刚等音乐专家记谱。
    ② 肖净:《广西壮族天琴文化艺术研究——以龙州县金龙镇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① 宋秀波:《民族传统文化的地域传播与空间结构——以中越边境布傣族群天琴文化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① 燕玉霞:《从人类学视角看乡村旅游与怀旧》,《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5期。
    ② 王海英:《浅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科学咨询》2009年第1期。
    ③ 张晓萍:《旅游人类学再美国》,《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 (美)斯蒂文·郝瑞著,巴莫阿依等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3页。
    ① 詹姆逊著,胡亚敏等译:《文化转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① 麻三山:《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村开发指标体系探索》,《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① 麻三山:《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村开发指标体系探索》,《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② 同上
    ① 秦红增:《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从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谈起》,《思想在线》2012年第2期。
    ① 农瑞群:《旦歌:跨越中越边界的骆越天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① 《魏书》卷一0一
    ② 《太平寰宇记》(宋)
    ① 何明智:《壮族布傣与京族喃字歌谣比较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① (美)克利福德·戈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② (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 同上
    ① 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② 刘铁梁:《作为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代序)》,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年,2006年。
    ③ 这些访谈资料是笔者与宋秀波、肖净等人一起完成,也参考了二者的硕士论文。
    ④ 本文中的天琴师如果没有做出特别说明,那么指的就是天琴法事操持者。
    ① 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② 吴永忠:《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③ 麻艳香、蔡中宏:《教育: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① 宋蜀华:《从民族学视角轮抢救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在抢救和保护中的地位》,《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10月,第83页。
    ①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0页。
    ①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9-66页。
    ① 胡亚玲:《社会变迁中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② 张岱年:《中国文化传统简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页。
    ① 转引自施琳:《经济人类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斯图尔特·普莱特纳编著:《经济人类学》(导论),1989年。
    ② (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序言),王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页。
    ③ 施琳:《经济人类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④ (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62页。
    ① 秦文佳:“礼物之‘流’—读莫斯的《礼物》兼及阎云翔的《礼物的流动》”,《世纪中国》2006年第2期。
    ①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5页。
    ① 潘琦:《关于建设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几个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② 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③ 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3页。
    ①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0页。
    ① 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2页。
    ② 同上。
    ① 马种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① 张元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以鄂伦春族文化传承研究为个案》,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① 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88页。
    ② 王朝元、陈静:《全球化语境下黑衣壮族群文化发展及其文化认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① (英)马林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中国文化产业的历史机遇与振兴之路》,http://www.cent.gov.cn/sjzz/whcys/cygcfx/200908/t20090814--72586.html
    ① (法)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1页。
    ② (日)日下公人著,范作申译:《新文化产业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① 伍琼华:《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市场化策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4期。
    ① 吕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初探——桂林文化旅游新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硕士学位论文,第33页。
    ①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② 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 高宣扬著:《布迪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① (法)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3页。
    ② 马种炜:《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① 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88页。
    ② 秦红增:《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从“天琴文化”谈起》,《思想在线》2012年第1期。
    [1]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陈庆德、马种炜:《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龙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龙州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4]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傣各族渊源与文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303-309页。
    [5]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2月。
    [6]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民族识别文件资料汇编(1951-2001)》,2006年版。
    [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40页。
    [8]高宣扬著:《布迪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何明主编:《走向市场的民族艺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10]何明主编:《仪式中的艺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11]黄淑娉、龚佩华主编:《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2]胡慧林主编:《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李富强:《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15]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7年。
    [16]刘永佶主编:《民族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17]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马传景、陈庆德:《民族经济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1994年。
    [19]彭兆荣著:《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20]乔建、刘贯文、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秦红增等:《手工艺里的智慧——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22]容本镇、秦红增主编:《多只眼睛看东盟》,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3](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4](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5](法)布尔迪厄,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6](法)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7](法)葛兰言,赵丙祥、张宏民译:《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的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9](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30](美)克利福德·戈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1](美)科塔克著,徐雨村译:《文化人类学:文化多样性的探索》,台北:台北桂冠图书公司,2005年。
    [32](美)罗伯特·C·尤林著,何国强译:《理解文化——从人类学和社会理论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美)马歇尔·萨林斯著,赵丙祥译:《文化与实践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4](美)马歇尔·萨林斯著,李怡文译:《别了,忧郁的譬喻:现代历史中的民族志学》,王筑生主编《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35](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36](英)马林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37]王建民著:《艺术人类学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38]赵玉燕著:《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39]郑超雄著:《壮族文明起源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40]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41]周大鸣、秦红增主编:《人类学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42]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
    [43]周晓虹:《传统与变迁》,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44]艾蒂安·巴里巴尔:《关于再生产》,见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45]熊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一个文化生产事件的分析》,《文化研究(第二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年,2001年。
    [46]单世联著:《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47](日)日下公人著,范作申译:《新文化产业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
    [1]龙州县文体局:《龙州壮族天琴“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2005年6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印制。
    [2](清)嘉庆七年黄誉编修:《龙州纪略》,参见龙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龙州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政协龙州县委员会编:《龙州文史资料(第一卷)》,内部资料。
    [4]龙州县文化体育局:龙州县申报《中国天琴艺术文化之乡(建议书)》,2007年8月1日。
    [5]民协发[2007]55号决定:“关于同意命名广西龙州县为‘中国天琴艺术之乡’的决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7年12月。
    [6]曹军、潘林紫:《广西龙川“天琴”调查与研究》,《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
    [7]陈亮、刘寰:《广西文化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8]迟筱娟、阮玲《中国—东盟合作对广西文化产业的影》,《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9]丁智才:《民族文化产业:文化广西的必然选择》,《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丁智才、滕志朋:《文化创新与北部湾经济区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今日南国》2009年第11期。
    [11]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期。
    [12]卢克刚:《壮族天琴音乐的调式及多声结合特点》,《民族艺术》1985年(试刊号)。
    [13]何洪:《壮族“天乐”研究》,《艺术探索》1997年第1期。
    [14]何明智:《壮族布傣与京族喃字歌谣比较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15]黄尚茂、黄新宇:《天琴艺术的传承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16]黄新宇、唐艳林:《试论媒介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保护》,《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7]黄淑娉:《文化变迁与文化接触》,《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
    [18]金北凤:《壮族天琴弹唱与越北侬族、岱族天琴弹唱的异同》,《黄河之声》2010年第9期。
    [19]廖锦雷:《天琴》,《乐器》1983年第1期。
    [20]李妍:《世俗神器的艺术灵光——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21]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艺术探索》2006年第1期。
    [22]罗继红:《试论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桂海论丛》2003年第2期。
    [23]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产生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 圈》,《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24]马翀炜:《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25]孟庆圣:《边境民族地区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对策思考》,《满族研究》2005年第2期。
    [26]农瑞群、何芸:《天琴:骆越文化一朵不朽的奇葩——古壮天琴文化初探》,《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27]潘木岚、曹军:《广西龙州“天琴”源流初探》,《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28]秦红增、毛淑章、秦琴:《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与族群标识》,《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29]秦红增:《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从“天琴文化”谈起》,《思想在线》2012年第1期。
    [30]秦红增、宋秀波:《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以金龙布傣天琴文化的发展为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31]秦红增、宋秀波:《民族文化的地方传播与区域空间——基于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32]王朝元、陈静:《全球化语境下黑衣壮族群文化发展及其文化认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3]汪俊、张建军:《布傣人婚俗的审美人类学考察》,《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第2期。
    [34]王杰、陈静:《试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5]翁乾麟:《云南广西旅游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考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36]吴金琳:《天琴改良与天琴音乐发展的思考》,《民族艺术》2008年第2期。
    [37]张元稳:《广西龙州县金龙布傣人的多元认同及变迁》,《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38]张有隽:《中越边境边民的族群结构——以龙州金龙峒壮族边民群体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常琛:《山西凤翔泥塑文化产业探索》,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黄新宇:《传播视角下的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以龙州县黑衣壮天琴文化艺术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09年。
    [3]黄尚茂:《龙州布傣天琴艺术传承于变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李旭:《一个文化资本的生成与运作——山东四县水浒文化的人类学考察》,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李先进:《侬峒:布傣乡村生活的文化再现——以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布傣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潘艳勤:《布岱人的(弄下)桥仪式与“不落夫家”——以中越边境两侧上、下其逐屯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学院,2004年。
    [7]潘汁:《民族国家语境下的认同建构:金龙布傣人的认同意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8]宋秀波:《民族传统文化的地域传播与空间结构——以中越边境布傣族群天琴文化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9]肖净:《广西壮族天琴文化艺术研究——以龙州县金龙镇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10]张建军:《布傣人的人生礼仪与秩序建构》,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1]张元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以鄂伦春族文化传承研究为个案》,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