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应用性理科人才培养与素质结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应用性理科人才直接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故而此类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一直是高等理科教育界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我国应用性理科人才培养与素质结构研究”为题,分别对应用性理科人才的素质结构、应用性理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应用性理科人才培养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文章从理科和应用性人才的概念入手,结合理科人才的培养规格,界定了什么是应用性理科人才;再以此类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为依据,从知识结构、智力表现、能力要求及科学素养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应用性理科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培养建议。
     本研究以应用性理科人才的素质结构为视角,从知识结构、智力与能力、科学素养三方面分析此类人才存在的不足,反映了应用性理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验室经费投入、理科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课程结构改革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经费投入与实验室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及理科实验师资队伍建设这五个直接关系到应用性理科人才素质结构的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Applied science professionals directly involved in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such personnel and their training has been a sci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and community-wide focus. In this study, a " Applied science professionals training and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structure of such personnel in china" in the tit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spectively, the quality of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applied science training and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s,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were discussed.
     Article from th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alent, combined with the training of science specifications, to define what is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professionals;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personnel and their training objectives as the basis, from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capacity requirements four aspects of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the systematic application of science 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and culture.
     In this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for the quality of the structure perspective, from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intelligence and ability to analyze the scientific accomplishment of the three shortcomings of such personnel, reflecting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process training problems; and from the laboratory funding, the level of science teachers and the teaching ability, and other practical aspects of teaching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problems; On this basis, the course structure from the re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reform, funding and Experimental E-building, practical and science teachers teaching building of the fiv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pplied science aspects of the structure of personnel quality training proposed reform.
引文
[1]高等教育司.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理科教育——高等理科教育发展与改革文集(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第39页.
    [2]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2d34d89303e5463e&clk=wttpcts
    [3]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2d34d89303e5463e&clk=wttpcts
    [4]李静,赵伟.应用性理科教育的地区化发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2:第68页.
    [5]赵伟,李静.理科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1999(6):第18页.
    [6]石玥,杨峻.关于我国高等理科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4):第45页.
    [7]王根顺,李发伸.高等理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第3页.
    [8]王根顺,李发伸.高等理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第3-4页.
    [9]刘国钦,伍维根,彭健伯,李尚志,何永斌著.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7:第90页.
    [10]天津大学教务处.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理科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1994(3).第17页.
    [11]王根顺,杨峻.21世纪初社会主要特征与人才素质规格[J].高等理科教育,1997(3):第4页.
    [12]吕浩雪.深化理科改革培养理科应用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1995(2):第4页.
    [13]王生钰.高校理科课程改革与理科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1995(4):第9页.
    [14]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目标http://www.tsinghua.edu.cn/docsn/lxy/
    [15]武汉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目标http://maths.whu.edu.cn/rcpy/bksjy/xwgg/index.asp
    [16]兰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目标http://jwc.lzu.edu.cn/2005/page.asp?FEI=5&FXS
    [17]周效贤,张天俊,吴大明.高等理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1994(2):第10页.
    [18]白春礼.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M].科学出版社,2007:第56页.
    [19]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M].第10章第2篇科学家的基本特征.
    [20]孙克辉,曾旭日,盛利元,李长庚,刘雄飞.理科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1):第79页.
    [21]清华大学理学院,教务处.理工结合培养高层次理科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1994(2):第6页.
    [22]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M].第10章第2篇科学家的基本特征.
    [23]王嘉才,俞信.培养复合型应用理科人才的初步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第74页.
    [24]严美华编著.人才与修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5]王根顺,王璐璐.论理科人才的知识结构[J].高等理科教育,2008(3):第11页.
    [26]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趋势,确立富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基础性、应用性两类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http://jw.nju.edu.cn/92/menu94.html
    [27]王根顺,杨峻.21世纪初社会主要特征与人才素质规格[J].高等理科教育,1997(3):第4页.
    [28]邸鸿勋,郑幕琦.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60页.
    [29]孙小礼主编.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M].学林出版社,第18页.
    [30]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M].第10章第2篇 科学家的基本特征.
    [31]李建珊.科学方法概览[M].科学出版社,2002.
    [32]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M].第10章第2篇 科学家的基本特征.
    [33]邸鸿勋,郑幕琦.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63页.
    [34]元殿强.科技教育原理与策略[M].科学出版社.第78页.
    [35]孙小礼主编.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M].学林出版社.第24页.
    [36]曹中秋.大学生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8(3).:第6页.
    [37]白春礼.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M].科学出版社,2007:第56页.
    [38]邸鸿勋,郑幕琦.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85页.
    [39]汪群,汪应洛,王建中.科技人才素质测评理论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9:第54-55页.
    [40]严美华编著.人才与修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77页.
    [41]严美华编著.人才与修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78页.
    [42]邸鸿勋,郑幕琦.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97页.
    [43]严美华编著.人才与修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80页.
    [44]汪群,汪应洛,王建中.科技人才素质测评理论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9:第54-55页.
    [45]邸鸿勋,郑幕琦.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95页.
    [46]元殿强.科技教育原理与策略[M].科学出版社,第78页.
    [47]项红专.科学教育新视野[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第150页.
    [48]项红专.科学教育新视野[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第170页.
    [49]贝弗里奇著,陈捷译.科学研究的艺术[M].科学出版社,1979:第144页.
    [50]孙小礼主编.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M].学林出版社,第24页.
    [51]石玥,杨峻.关于我国高等理科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4):第45页.
    [52]赵伟,李静.理科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1999(6):第18页.
    [53]王根顺,李发伸.21世纪高等理科教育的理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1(1):第5页.
    [54]杨峻,王根顺关于21世纪初高等理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1999(6):第4页.
    [55]资料来源:http://www.shehuikxzl.cn
    [56]中山大学.加强应用理科建设培养应用性理科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1994(3):第43页.
    [57]课题组.21世纪初理科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培养过程优化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3(3):第3页.
    [5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第258页.
    [59]王元良.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养几个问题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1999(1):第39页.
    [60]王元良.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养几个问题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1999(1):第39页.
    [61]王元良.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养几个问题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1999(1):第40页.
    [62]李映洲,杨峻.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发展综述——关于高等理科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3(5):第77页.
    [63]张玉华,王安敏,王成江.差动电容式传感器在智能电子水平仪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2,21(12):52-55.
    [64]资料来源:http://www.shehuikxzl.cn
    [65]束洪春.工科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第127页.
    [66]北京理工大学等五校项目组.21世纪初重点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王根顺,李发伸.高等理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国钦,伍维根,彭健伯,李尚志,何永斌著.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7.
    [3]张大良.南京大学理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04(5).
    [4]天津大学教务处.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理科人才.高等理科教育,1994(3).
    [5]王根顺,杨峻.21世纪初社会主要特征与人才素质规格.高等理科教育,1997(3).
    [6]吕浩雪.深化理科改革培养理科应用人才.高等教育研究,1995(2).
    [7]李静,赵伟.应用性理科教育的地区化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2.
    [8]王生钰.高校理科课程改革与理科人才培养.高等理科教育,1995(4).
    [9]周效贤,张天俊,吴大明.高等理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1994(2).
    [10]孙克辉,曾旭日,盛利元,李长:庚,刘雄飞.理科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04(1).
    [11]清华大学理学院,教务处.理工结合培养高层次理科人才.高等理科教育,1994(2).
    [12]王嘉才,俞信.培养复合型应用理科人才的初步探索.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3]严美华编著.人才与修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4]王根顺,王璐璐.论理科人才的知识结构.高等理科教育,2008(3).
    [15]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趋势,确立富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基础性、应用性两类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http://jw.niu.edu.cn/92/menu94.html
    [16]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M].第10章第2篇科学家的基本特征.
    [17]李建珊.科学方法概览[M].科学出版社,2002.
    [18]邸鸿勋,郑幕琦.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9]元殿强.科技教育原理与策略[M].科学出版社.
    [20]孙小礼主编.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M].学林出版社.
    [21]曹中秋.大学生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调查研究.教育探索,2008(3).
    [22]白春礼.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M].科学出版社,2007.
    [23]汪群,汪应洛,王建中.科技人才素质测评理论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9.
    [24]项红专.科学教育新视野[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5]赵伟,李静.理科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索.高等理科教育,1999(6).
    [26]石玥,杨峻.关于我国高等理科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3(4).
    [27]王根顺,李发伸.21世纪高等理科教育的理想.高等理科教育,2001(1).
    [28]杨峻,王根顺关于21世纪初高等理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性思考.高等理科教育,1999(6).
    [29]骆武刚,赵胜年,葛明德.发展应用理科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几点探索与改革.高等理科教育,1994(6).
    [30]中山大学.加强应用理科建设培养应用性理科人才.高等理科教育,1994(3).
    [31]王元良.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养几个问题的探讨.高等理科教育,1999(1).
    [32]李映洲,杨峻.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发展综述——关于高等理科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问题.高等理科教育,2003(5).
    [33]束洪春.工科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探索.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34]北京理工大学等五校项目组.21世纪初重点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5]课题组.21世纪初理科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培养过程优化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3(3).
    [36]北京大学教务部.北京大学理科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以及对21世纪我国高等理科教育发展的初步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4(5).
    [37]夏泽清,叶蕴珊,杨巧林.地方综合性大学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
    [38]北京大学教务处.拓宽面向深化改革培养高质量的理科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1996(1).
    [39]杨峻,张天俊,焦兴旺.高等理科人才培养的认识与实践[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5).
    [40]李巨光,高丙云.高校理科实验教学问题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