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承担者,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结构合
    理并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教育的关键,而要解决好这一关键就必须
    办好师资教育的改革,搞好师范教育的改革。可以说,没有师范教育
    的成功改革,就不会有教育改革的成功。对于我国的师范院校封闭性
    定向师资培养体系现状来说,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为基础教育培养高
    质量、高学历的优秀教师,成为要成功跨越的门槛,师范教育改革迫
    在眉睫。要改革,就必须有探索、有创新,结合现状探索改革的突破
    口,探索新路子,创设新方式、新方法。自98年起,我们以师范教
    育的培养模式为突破口进行改革的理论构建及同步实践。师范教育模
    式的研究,离不开培训、科研与教学三要素,这三要素所对应的过程
    又分别与工作模式、组织模式和综合模式相对应,其中组织模式主要
    针对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在组织模式方面,我国师范教育一
    直禀承传统模式,对这种传统模式的垂青是我国师范教育20世纪60
    年代从习前苏联师资培养制度的产物。它的基本假设是师范生和教师
    所受培训的时间量是与师范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师在3-4年的
    学习生涯中可以获得在以后的教师工作中所需的一切素质与能力。这
    种传统模式学科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同时进行,即“3+0”或“4+0”
    模式,它招收中学毕业生,进行非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培训。
     随着教师的质量问题渐渐成为当前师范教育的核心问题,封闭性
    的传统“4+0”师资培养模式愈发显示出其诸多弊端,因而提高教师
    得质量、培养新型教师一度成为响彻教育界的口号。我们认为,改进
    培养模式、提高学历无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自98年“4+2”“理
    学学士——教育硕士”六年贯通制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获得教育部
    批准为教育部重点立项项目以后,我们着手实施“4+2”模式改革,
    从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优化等层面出发,建立
    实验班进行探索。至今,其近三年的运行与实践证明了以合理决策论
    为内涵、以横向扩散模式为外形的“4+2”模式改革是一种非常有意
    义的探索。本文试将论述重点放在此课题的理论构建部分,阐述了其
    
     OZ曰霎自Z】砌半堂什讣丁
     丫、一y\!u工ER S 工NES IS
     对当前国际师资教育现状的把握、未来的思索以及我国师范教育面临
     的诸多困境与探索。同时并着力将理论与实践衔接好,使论述变得有
     血有肉。
     首先通过培养模式的国内外比较、择优,提出新型模式,寻求其
     理论支柱。然后对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培养规则、培养方案进行研
     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后集中对“ #+z”模式的特色及存在的问
     题进行了探讨。
Teachers job is teaching,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s reform.
    The hope of vitalizing education lies in teachers ,and what really counts is to have one unit with qualified quality ^ enough quantity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the reform of teachers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the problem, that is to say ,without the teachers education's successful reform, the education's successful reform will not exist. As to the status quo of our country's closing system of teacher's education. If we want cultivated excellent teachers for fundamental education, we must implement reform of present system. Investigation and creation are the two necessary factors of reform, but the way to explore new road and means must according to present situation.
    We have begun the cultivable model reform since 1998. In fac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re the inseparable factors to the study of cultivable model, and the three factors accord to three models, working model > organizing model and synthetical model. In the aspect of organizing model, traditional model is the intrinsic idea of our country's teacher's education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learning Soviet Union's model in 1950s. The traditional model has two ideas, one is that the quantity of teachers is interrelated to the time of cultivation, another is that the future teachers can develop all needed ability in 3 or 4 years. In addition, in this model, the education of discipline implemented with the education of educational discipline, so that somebody called it "3+0"model or "4+0"model. It recruits students from middle school and carry on non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model has many shortcomings that were all revealed. At the same time, raise the teachers quantity and cultivate new-teachers have become the slogan echoed in the field of formal schooling, which is a useful way. In 1998, our item with the name of JS040A "4+2" "bachelor of science -educational master" six梱ear cultivable model was approved, since then, we began the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length of schooling, curriculum arrangement and teaching contents. To this day, the practice and study of this new model have been pasted nearly three years and the outcome has proved that the reform was an useful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emphasized the theory-organized contents and did his best to make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harmoniously. At firs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ies, put forward the new model, and studied its theory fundament. Second, in order to formulate feasible measures, we have studied model's training objective, training standards and training projects. At last, we have also studied some necessary questions and drew some conclusions.
引文
[1] 朱裕贞:《大学化学改革的动态和思考》,《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第1期。
    [2] 张耘生:《培训高师学生教学能力的微格形式》,《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第1期。
    [3] 冯致光:《关于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第5期。
    [4] 杨峻、张天俊、焦兴旺:《高等理科人才培养的认识与实践》,《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第5期。
    [5] 牟文生、迟玉兰:《深化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第1期。
    [6] 俞瑞镄、庄华洁:《21世纪人才模式的思考》,《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第3期。
    [7] 胡杞:《高等师范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第5期。
    [8] 张东娇、傅维利:《世纪之交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9] 方洪锦、安玉海:《我国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办学模式探析》,《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10] 谢安邦、安玉海:《未来教师的素质与师范教育的改革》,《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6期。
    [11] 德博拉夫著、钟启泉译:《学科课程改革的问题》,《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5期。
    [12] 王斌华:《师范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4期。
    [13] 苏智欣著、梁树基译:《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4期。
    [14] 王伯康、周耀威:《塑造教师新形象—教师成为研究者之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15] 卢真金:《试论学者型教师的成长规律及培养对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16] 曹丞、王文静:《我国高师培养目标体系的理论构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17] 殷林茹、曹薇:《对改革高师本科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再认识》,《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18] 有宝华:《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19] 周明儒:《高师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与初步实践》,《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20] 王永红、汪朝阳:《高师教育实习改革思路探索》,《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21] 张传隧:《教师的类型及其素质培养探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22] 于忠海:《教师的潜角色定位一学习者》,《教育评论》,1997年第4期。
    [23] 王宽信:《德国波茨坦高等师范教育模式之思考》,《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3期。
    [24] 郭朝红:《高师课程设置:前人研究了什么?》,《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25] 靳莹、王爱玲:《新世纪教师能力体系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4期。
    [26] 丁邦平:《反思科学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2期
    [27] 詹小平、程大琥:《更新教育观念、构建“立交自主”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第11期。
    [28] 吕渭源:《教学模式、教学个性、教学艺术》,《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1期。
    [29] 程大琥:《试论名师的基本特征》,《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3期。
    [30] 王长楷、邱玉辉:《改革高师教学模式、培养专家型教师》,《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9期。
    [31] 顾明远:《EDM 教育:提高教师水平的重要举措》,《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7期。
    [32] 宋广文、苗红霞:《教师的发展——一种关于专家教师形成的认知心理学分析》,《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5期
    
    
    [33] 夏惠贤:《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5期。
    [34] 黄志成:《墨西哥国立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2期。
    [35] 张俐蓉:《新教师准备方案比较研究》,《教育研究信息》,2000年第10期。
    [36] 杨涤:《教师专业教育模式: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为中心》,《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37] 孟威佳、张丹华:《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结构和课程改革概述》,《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38] 彭新实:《日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定期流动》,《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39]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国教育丛书》编辑组著,《师范教育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40] 瞿葆奎主编,马骥雄选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1]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2] 杨鑫辉主编,《现代大教育观—名家教育思想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3] 教学理论与教材建设学术讨论会汇编,《高等学校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文集》(一)(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