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和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是二十世纪继“五四”时期大规模的留学浪潮之后两个大的移民作家群体,与“五四”时期的前辈们不同,他们出国后大都定居国外。定居国外给了他们与国内作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视野,从而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与国内作家不同的面貌。通过对这两个移民作家群体小说文本的解读分析,彰显他们的小说创作折射的历史光影并考察其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独特影响是本论文的目的之一。作为两个先后移民的作家群体,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和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的小说创作呈现出相同母体下的相似或差异,这就为对他们进行群体比较提供了前提,在此前提下考察这两个群体的阶段性和统一性并探究移民文学的发展前景是本论文另一个努力的目标。
     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和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创作的重要价值,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对这两个作家群体的研究还主要处在对单个作家作品的解读分析和作家专论阶段;虽然有少数学者将这些作家归类,进行群体研究,出现了一批学术论文和文学史专著,但从宏观上对这两个作家群体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和学位论文还很少。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为题对这两个作家群进行比较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是本论文的研究前提和论证的出发点;正文的四章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作家群进行比较研究;“结语”对正文内容作一个总结,并指出这两个作家群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位置,揭示这种比较研究对当下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引言”部分对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和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这两个概念予以界定,并说明其成员构成。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的创作迥异于同时代的大陆文学,尽管传承了“五四”新文学“人的文学”传统,但他们的艺术观念和文学技巧却已与“五四”新文学时期大相径庭了。他们把西方现代主义中的意识流、神秘主义、存在主义等观念和技巧运用到文学中,创作出大量质量可观的现代主义之作,从而改变了中国大陆文学自一九四九年之后长达三十年的忽视艺术技巧的状况。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大多是中国大陆八十年代“文学热潮”中的风云人物,他们的现代主义实验在八十年代产生了相当大的轰动效应,可以说是对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现代主义小说实验的隔代呼应。同时,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与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一样出国后处在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多元文化语境之中,新的身份、新的视野与新的生活赋予了他们创作的新鲜血液,使他们的创作展现出只有在异域才能产生的思想、情思、叙事与修辞。相近的文学创新精神与异域生活的处境为这两个作家群进行比较提供了前提。
     第一章从本土与异域的角度探讨了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和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进行现代小说实验的背景和内容。本章认为五、六十年代主要以台湾为出发地的旅外作家围绕《现代文学》进行的现代小说实验是继“五四”之后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小说实验高潮,并以白先勇、欧阳子、丛甦等作家为例分析了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现代主义实验所采用的精神分析、存在主义、意识流等文学技巧,认为他们的小说创作构成了对同时期大陆文学的潜性互补。八、九十年代主要以中国大陆为出发地的“新移民作家”中刘索拉、刘西鸿等的小说创作则是现代主义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学中的又一次接续,尽管这次小说实验的规模不及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但都反映出小说家们借用“他山之石”的时代急切。随着这两个作家群体创作的成熟,他们的小说体现出在异域背景下向本土文学传统回归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恢复时间的中国“诗意”和对传统文化的化用,从而为中国文学现代与传统间的沟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第二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视域来探讨“他者”之境在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中的发展和变迁,并努力通过文本分析揭示了这种发展变迁的具体表现和深层原因。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集中表现了早期移民的精神困境和信仰迷失,主要体现为“他者”的生存困境、异质文化间的隔膜与冲突以及浓烈的文化乡愁。由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和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没有像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那样陷入弥漫不尽的文化乡愁中,全球化带来的开放视野和消费意识形态对人的社会归属的深刻影响以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改善使他们的文化乡愁淡化,并对移民、漂泊有了开放的视野和不同的文化情怀。主要体现为越界跨国的人性书写和对文化冲突的深层揭示及深刻反思。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和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的漂泊感与寄人篱下的境遇使他们的文本充满身处异域的感受和深思,并展现了两个移民群体文学的阶段性和发展统一性。他们对异域处境的书写不仅承接了现代中国小说与古典文学中“去国怀乡”的主题,而且展现了他们在中西文化交汇冲突中的感受和深思,从而为这一主题增添了新的向度。
     第三章通过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触摸中国的两种方式探讨了旅外经历给予他们创作的独特影响,揭示了他们这两种类型的小说创作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及当下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意义。由于移居台湾又定居国外的双重放逐的经历以及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对大陆的封锁政策,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被隔绝在中国之外,无从感受新兴的祖国。异域生活的孤独与浓郁的文化乡愁使他们渴望与祖国母亲获得更多的情感系连和情感依托,于是,怀念青春记忆中的故国就成为他们触摸中国的一种方式。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都是从大陆移居国外的,全球化的开放环境与消费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地域趋同使他们的文化乡愁大大淡化,对人性的探索成为他们小说的主题。但原乡的记忆已化作了情感、审美或潜意识紧紧地缠绕着他们,使他们的小说时时闪现青春与故国家园相连的影子。对原乡进行温暖的怀想之外,故国家园的痛苦与灾难也牵动着海外游子的心。于是,对灾难的忧患与写实就成为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和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触摸中国的另一种方式。由于身处异域,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的文革写实就显现出暴露的当下性和圈外人的独立性,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对幽暗历史中的人性探索也独特而深邃。
     第四章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兼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两个旅外作家群“女性言说”的异同,并揭示这两个群体与具体作家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女性言说中的地位。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不约而同地对女性进行了集中的书写,填补了同时期大陆女性言说的空白,并昭示着其后女性言说的某些走向。他们没有对女性进行理想主义的想象,也没有如后来九十年代大陆流行的女性主义作家那样挑起男女两性的战争,而是围绕女性的周遭或女性自身开掘,或是表现了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传统思想的束缚、家庭观念以及女性性格心理特质等因素制约下女性解放的曲折和迂回,或是对女性的自由与追求以及女性情欲进行大胆的言说,表现出冷静犀利的眼光和凝重的深度思索。本章以於梨华笔下的在传统因袭与家庭中徘徊的女性、欧阳子笔下的女性的动态心理瞬间和白先勇刻画的今与昔、爱与恨纠缠的女性世界为例,对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女性言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的“女性言说”正处在女性主义文学的大潮中,体现出了女性主义的和鸣与超越,虹影的创作就鲜明地体现出性别战争的硝烟及其末路。由于身处中西文化交汇的特殊环境,两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使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的女性身体写作渗透进了更多的文化因子,从而在另一个角度把大陆流行的“身体写作”的羊肠小道扩展开来。在大部分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扩展的身体写作在身体消费的图景里也显得单薄无力的时候,严歌苓以丰厚的女性言说及时弥补了这一缺陷,她塑造了纯然、宽厚的“地母”形象并高扬了女性的热血与崇高,在令激情叙述回归的同时,有意对现行的女性个人化写作、私语型写作进行了规避,这是她对当下女性写作的重要贡献。
     “结语”部分总结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认为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曾长时间游离于中国文学史之外,但正是游离使他们的创作避免了政治高压的宰割,对五、六十年代的大陆文学构成了潜性互补,从而丰富了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格局;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由大陆移民国外,他们一直享受大陆的文学传统,移民之后对大陆当下言说的介入使他们的创作直接构成了当下中国文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作为两个先后移民国外的作家群体,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和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统一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作为较早的移民作家群体,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的小说创作带有较浓的“留学生”文学的色彩,狭窄的“留学”人员生活题材使他们的创作陷入平面化和狭窄化的困境,尽管他们都作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但相对于后来的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的小说创作,他们的小说还是带有了不可避免的阶段性。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承接了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小说创作的某些母题,但作为后期移民所处的特殊境遇使他们的文学视野较为开阔,个体时代在文学上的折射也使他们对异域生活中的人性探索更为深入和多元。尽管他们的创作在某些方面仍需深入开掘,但其小说创作的前景还是令人期待的。
The Authors Traveling Abroa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and the New Emigrant Author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re two big writer groups in the 20th century except the writers who were studies abroad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period. The two groups differed in that they lived abroad, which offered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and horizons leading to exotic look in their writing. One of the purpose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evaluate the position and their influences of the two group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by an analysis of the novel texts and the society within. Another purpose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spariti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two groups and foretell the development of emigrant literature on the premise of the fact that they shared some similarities.
     Many scholars came to realize the values of the two groups, and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re are none of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except the text studies, the author research, or the classification stud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groups on the basis of the achievements of other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is about the premise and the start of the reasoning. The body part that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mainly concerns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from four points of view. And the conclusion points the literary position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introduction defined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m. The creation style of the authors traveling abroad was greatly different from that by the mainland writers. Although they continued the tradition of the human's literature of May Fourth New Literature, their thoughts of art and writing skills differed obviously with that of May Fourth New Literature. They applied western Modernism such as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Sub-consciousness, mysticism, existentialism into their writing, and created some works of modernism with high quality. These works changed the status quo that the literature in Mainland neglected the writing art since 1949. Most of the New Emigrant authors were men of the time in the 1980s. Their experimental writing of modernism became a sensation, which wa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1950s and 1960s. What's more, these two groups shared some sameness that they lived the multiple cultures between West and East; new status, new vision and new life gave them their works new blood resulted in exotic thoughts, feelings and narrative and rhetoric. The similar spirit and life surroundings presented the premise of comparison.
     The first chapter concerns the context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two groups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between homeland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 modern novels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the Modern Literature by the authors traveling abroad from Taiwan in the 1950s and 1960s were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upsurge after May Fourth. 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art of Spirit Analysis, Existentialism, and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writing by Bai Xian-yong, Ouyang Zi, and Cong Su etc. and concluded that their creations were latently complementary to those in the mainlan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novels by Liu Suo-la, Liu Xi-hong etc. among New Emigrant authors from Mainland were the continuation of modern novels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wenty century. Though the scale was not as large as the authors traveling abroa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novel experiment reflected the urgent need to study from others of the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groups, their novels emerged a tendency to tradition, which restored Chinese "poetic" and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trangers' surroundings from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tried to reveal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s and the underlying reasons of this change. The writers traveling abroa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expressed mainly the perplexity of the early emigrants and the loss of beliefs, and depicted the survival plight, the culture shocks and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as well as strong homesickness. Due to the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 medium, the New Emigrant authors did not lost into the homesickness. The open horizon and the consumer ideology by the globalization had a deep influence to the social belonging; the residenc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had changed for better; these two have lessened their homesickness, and caused different cultural understandings for the emigration and wandering. These were embodied in the human nature depiction and the reveal and reconsideration of cultural conflicts. The writers of both groups shared the wandering and depending feelings which were reflected in their works that told their times and continuation. Their writing not only inherited the subject of homesicknes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odern novels, but also told the feelings and reflections in the cultural conflicts between West and East, which added new direction and merged into the world emigrant writing.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d the special influence by their experience abroad and revealed the unique significance of those two types of creation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20~(th) century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by way of the kinds of touching China of the two groups. The writers traveling abroad in the 1950s had no experience of new China because of the dual exile and America's block policy. The loneliness and homesickness urged them to get more feeling contacts and dependence, thus recalling homeland in the memory of youth was the only way for them to touch China. The globalization and consumer ideology reduced the homesickness of the New Emigrant writers who emigrated from mainland. The subject of their novels were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nature. Even so, the memories of the homeland could not be forgotten, which became the emotions, aesthetics or sub-consciousness, and shadowed as youth and homeland in their novels. Except the warm homesickness, the writers also remembered the miseries and disasters. Therefore, the other type of touching China for the two groups was the depiction of disasters in the homeland. Because the writers traveling abroa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were far from their homeland, their works carried their independence then and there.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nature by the New Emigrant writers was deep and unique.
     The fourth chapter compared two woman writer groups traveling abroa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eminism and case study, and evaluated their position as woman sayings amo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writers traveling abroa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concentrated on the woman sayings, filled a void for mainland, and pointed to the future tendency. They did not idealized woman, nor provoked the war between man and woman like the feminism writers popular in the mainland in the 1990s. They focused on the surroundings and woman themselves to depict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woman liberation including feudal forces of oppression,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al ideology, family values, as well as female characte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factors. They also depicted the pursuing of woman to freedom and the bold saying of female sexual desire, showing the calm and imposing sharp perspective and the serious depth of thought. This chapter analyzed the woman saying by the writers traveling abroa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such as Yu Li-hua whose heroines wandering in the tradition and family, Ouyang Zi whose psychological change of women, and Bai Xian-yong whose woman world full of past and present, love and hatred. The woman saying by the New Emigrant writer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was among the tide of feminism literature, therefore it echoed to the Feminism and transcendence. The works by Hong Ying vividly depicted the war between man and woman and its ending. The body writing of woman by the latter group was imbued with more cultural factors thanks to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West and East, which was open to expansion of the body writing popular in mainland. When most of the latter group was weak in their body writing, Yan Ge-ling remedied the defect timely by the rich woman saying. She created "Mother of the land", a pure and generous image; and praised the love and nobility of women. At the same time of passionate narrative, she avoided on purpose the women's individual writing and whisper writing, which wa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woman writing.
     The Conclusion part pointed out the position of the writers traveling abroa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and the New Emigrant writer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the former absented itself from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for a long time, which was the latent complementary; the latter emigrated from mainland and emerged in the literary tradition of mainland, and their contemporary sayings after emigration were one of the indivisible par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ovel creation of both groups reflected the consistency and continuation. As an earlier emigration writer group, the narrow "foreign students" life of the writers traveling abroa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lead to the narrow and plane impasse of literary creation with the foreign students' color. Although they made some breakthrough, their novels presented an inevitably initial stage compared to the latter group. The latter group inherited some subjects written by the former, but their literary horizon was wider due to their late emigration; and their exploration into human nature was deeper and diverse with the reflection of individuality. No doubt, there is still much more room for them to perfect, however, a bright future of the novel creations by the New Emigrant writer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could be expected.
引文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310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310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519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498页。
    [3]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269页。
    [1]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65页。
    [2]参见丁帆《重回‘五四'起跑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497页。
    [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序》,台北:业强出版社 1990年版,第4页。
    [1]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80页。
    [2]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16页。
    [1]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68页,第80-81页。
    [2]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105页。
    [3]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144-146页。
    [1]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284页。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240页。
    [3]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71页。
    [4]“星星画会”成立于1979年,在艺术史上,是与《今天》同样重要的民间艺术团体。
    [1]《“犁”和“马”:多多》,陈晓明《文学超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年版,第228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538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497页。
    [1]约瑟夫·T·肖《文学借鉴与比较研究》,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38页。
    [1]周伯乃《西方文艺思潮对我国六十年代文学的影响》,《文讯月刊》第十三期,第28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518页。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518页。
    [4]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第415页。
    [1]司徒卫《五十年代自由中国的新文学》,《文讯月刊》第27期,第13页。
    [2]《现代文学》第1期。
    [3]薛茂松《台湾地区文学杂志的发展(一九四九~一九八六)》,《文讯》第27期,第84页。
    [4]何欣《六十年代的文学理论简介》,《文讯》第13期,第40页。
    [1]何欣《六十年代的文学理论简介》,《文讯》第13期,第41页。
    [2]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88页。
    [1]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量的“弃妇”、“闺怨”诗词自不待言,现代文学中也有“弃妇”的形象,如鲁迅《伤逝》中的子君;现代作家白薇则在与杨骚的爱情中屡次扮演现实中的“弃妇”角色。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50页。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70页。
    [1](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第343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39页。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40页。
    [4]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124-127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211页。
    [2]转引自《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44页。
    [3]转引自《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44页。
    [1]《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60-161页。
    [1]《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207页。
    [1]夏志清《<现代文学>的努力和成就》,白先勇《现文因缘》,台北:现文出版社 1992年版,第63-64页。
    [2]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24-25页。
    [1]转引自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第435页。
    [2]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336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年版,第4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年版,第32-33页。
    [2]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252页。
    [3]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0页。
    [4]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15页。
    [5]转引自(日本)黄宇晓《追寻自我的历程——白先勇作品中的“普遍性主题”与“历史主题”的消长和融合的关系》,《华文文学》2001年第1期,第56页。
    [1]转引自田锐生《走进心灵深处——欧阳子的心理小说赏析》,《心理世界》1997年第5期,第47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34页。
    [3]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376页。
    [1]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8年版,第6页。
    [2]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7年版,第85页
    [1]郑愁予《做一个单纯的诗人恐亦难以为继——书前自识》,《郑愁予诗的自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版,第3页。
    [2]欧阳子对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热衷跟她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她的父亲曾留学日本并在毕业后留日工作,1939年欧阳子出生于日本广岛,直到抗战胜利后她才随家人到台湾,中学时代她读得最多的是翻译小说,有中译本的世界名著大都看了。大学时她就读于外文系,于是开始读英文原著,莫泊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英译本她都读过。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教育背景促成了她对西方文学 的喜爱与借鉴。参见《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69页。
    [1]参见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3-6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80页。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538页。
    [4]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2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1页。
    [2]《社会意识与小说艺术——“五四”以来中国小说的几个问题》,《白先勇文集》(第4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254-255页。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4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541页。
    [4]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1页。
    [1]高行健《灵山》,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第472页。
    [2]虹影《鹤止步》,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第2页。
    [1]虹影《K》,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第69页。
    [1]虹影《鹤止步》,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第2页。
    [2]如元杂剧《倩女离魂》中张倩女的魂魄离开躯体追赶恋人王文举赴京;《聊斋志异·阿宝》中的男主人公孙子楚由于一片痴情,先是魂魄先往,继而变为鹦鹉以与阿宝亲近,最后赢得了阿宝的爱情。
    [3]虹影《鹤止步》,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第2页。
    [1]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266页。
    [1](日本)黄宇晓《白先勇赴美前后的困境与突破》,《华文文学》2003年第3期。
    [1](日本)黄宇晓《白先勇赴美前后的困境与突破》,《华文文学》2003年第3期,第35页。
    [2](美)周敏著,郭南审译《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44-45页。
    [3]丛甦《中国洗衣店》,丛甦《兽与魔》,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86年版,第184页
    [1]丛甦《想飞》,《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85-186页a
    [2]丛甦《吃苹果的人》,丛甦《兽与魔》,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86年版,第165页。
    [3]於梨华《等》,《雪地上的星星》,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6月版,第98页。
    [1]张系国《香蕉船 游子魂之一》,《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於梨华《别艾城》,於梨华《雪地上的星星》,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第37页。
    [3]丛甦《野宴》,丛甦《中国人》,台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 1981年版,第24页。
    [4]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203-204页。
    [1]丛甦《中国人》,台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 1981年版,第60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209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211页。
    [3]丛甦《野宴》,《中国人》,台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 1981年版,第19页。
    [4]於梨华《再见,大伟》,於梨华《白驹集》,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第48-49页。
    [1]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88页。
    [2]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98-99页。
    [3]朱双一《文化冲突:从伦理到政经——旅美华人“留学生文学”比较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第26页。
    [1]丛甦《中国人》,台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 1981年版,第240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242页。
    [1]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79页。
    [1]林怀民《白先勇回家》,《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605页。
    [2]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1984年版,第168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24页。
    [2]白先勇《社会意识与小说艺术——“五四”以来中国小说的几个问题》,《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254-255页。
    [3]在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中,不仅白先勇的小说中弥漫的文化乡愁带有中国传统的悲天悯人和感时伤世,於梨华的小说中也充满了古典的因子。夏志清在《<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序》中认为:“梨华赋予了天磊她自己的和中国传统的感伤气质”,并认为“在梨华的世界中,多愁善感是一种最宝贵的品质”。
    [4]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母题与心态史丛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年版,第96页。
    [5]参见《<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前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7页。
    [6]转引自《<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前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7页。
    [1]张系国《<地>增订本后记》,转引自《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7页。
    [2]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65页。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389页。
    [4]白先勇《流浪的中国人》,《第六只手指》,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5年出版。第118页。
    [1]朱双一《文化冲突:从伦理到政经——旅美华人“留学生文学”比较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第25页。
    [1]龙应台《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http://www.xici.net/b248052/d16715354.htm。
    [2]法国思想家福柯的学友、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差异与重复》中“他者理论”的一个公式,参见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248页。
    [3]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64页。
    [4](美)周敏著,郭南审译《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140页。
    [1](美)周敏著,郭南审译《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141页。
    [2](美)周敏著,郭南审译《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141页。
    [3](美)周敏著,郭南审译《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169页。
    [1]严力《母语的遭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48页。
    [2]严力《母语的遭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57页。
    [3]严力《母语的遭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59页。
    [4]王瑞芸《戈登医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47页。
    [1]严歌苓《美国故事》,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年版,第156页。
    [1](美)宇文所安著,郑学勤译《追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年版,第94页。
    [1]张翎《尘世·后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195页。
    [2]《漂泊使我们获得了什么?——杨炼(Y)与高行健(G)的对话》,杨炼,友友《<人景·鬼话>附录》,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年版,第324页。
    [1]严歌苓《扶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第170页。
    [2]严歌苓《扶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第171页。
    [3]严歌苓《美国故事》,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年版,第65页。
    [4]严歌苓《美国故事》,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年版,第69页。
    [5]严歌苓《错位归属》,《花儿与少年》,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年版,第194页。
    [1]严歌苓《错位归属》,严歌苓《花儿与少年》,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年版,第195页。
    [2]严歌苓《扶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第56页。
    [1]转引自http://www.people.com.cn/GB/wenyu/66/133/20011023/588086.html.
    [2]《漂泊使我们获得了什么?——杨炼(Y)与高行健(G)的对话》,杨炼,友友《<人景·鬼话>附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5-326页。
    [1]严歌苓《错位归属》,《花儿与少年》,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年版,第194页。
    [2]严歌苓《少女小渔·后记》,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年版。
    [3]王德威《小说中国》,台北:麦田人文出版社 1993年版,第20页。
    [4]《漂泊使我们获得了什么?——杨炼(Y)与高行健(G)的对话》,杨炼,友友《<人景·鬼话>附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年版,第320页。
    [5]《漂泊使我们获得了什么?——杨炼(Y)与高行健(G)的对话》,杨炼,友友《<人景·鬼话>附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年版,第326页。
    [1]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93页。
    [2]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年版,第12-13页。
    [3]吴前进《美国华人华侨文化变迁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11页。
    [1]《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86页。
    [2]《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87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84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85页。
    [3]白先勇《青春·念想:白先勇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50页。
    [4]白先勇《青春·念想:白先勇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61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45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46页。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根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430页。
    [1](瑞士)埃米尔·施塔格尔著,胡其鼎译《诗学的基本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51-52页。
    [1]严歌苓《犬之初,人之初》,《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第155-156页。
    [2]王德威《序: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3页。
    [3]转引自(香港)葛亮《从“土生族”到“新移民”——由严歌苓的作品看在美华人的文化认同》,《华文文学》2004年第2期,第51页。
    [4]《国风》第11期,1997年9月28日。
    [1]叶维廉《陈若曦的旅程》,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第1-2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450页。
    [2]王韬《寻梦与梦魇——评陈若曦小说集<尹县长>》,《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年4月,第61页。
    [3]叶维廉《陈若曦的旅程》,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第4页。
    [4]叶维廉《陈若曦的旅程》,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第6页。
    [1]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第11页。
    [2]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第23页。
    [3]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第12页。
    [4]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第46页。
    [5]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第48页。
    [1]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第93页。
    [2]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第42页。
    [1]本文中“离散”的概念认同Shirley Lim在《移民与离散》中的界定:离散是指与自己的出生地的隔离感被持续不断的与故土的联系所抵消。(这种联系)使得漂泊的人们能够将自己的自我置放于亲属的秩序之中。转引自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95页。
    [2]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95页。
    [3]孙宁,严歌苓《我到河南种麦子》,http://ent.sina.com.cn/2003-11-28/1608242337.html 16:08。
    [4]转引自曾艳《对岸的写作——论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58页。
    [1]转引自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191页。
    [2]参考黄万华《传统在海外: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人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第289-295页。
    [3](美)王德威《李昂,快看!》,虹影《附录》,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第241-242页。
    [4]虹影《K》,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第119页。
    [1]虹影《K》,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第142-144页。
    [2]张洁《成长小说,如影如虹》,《人民论坛》2003年第8期,第55页。
    [3]张洁《成长小说,如影如虹》,《人民论坛》2003年第8期,第55页。
    [4]严歌苓《<穗子物语>自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页。
    [1]Homi Bhabha(霍米·巴巴).The Location of Culture.New York:Station Hill Press,1989.P121.
    [2]张洁《成长小说,如影如虹》,《人民论坛》2003年第8期,第55页。
    [3]虹影《鹤止步》,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第139页。
    [1]严歌苓《白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172页。
    [1]严歌苓《马在吼》,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6年版,第292页。
    [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1页。 品中塑造的顺从、忘我的女性形象。
    [1]於梨华《白驹集》,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第66页。
    [1]於梨华《也是秋天》,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第183页。
    [1]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5页。
    [2]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7页。
    [3]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8页。
    [1]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64页。
    [1]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65页。
    [3]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63页。
    [4]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64页。
    [5]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66页。
    [6]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67页。
    [7]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135页。
    [1]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164页。
    [1]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119页。
    [1](捷克)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第38页。
    [2]欧阳子《半个微笑》,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14页。
    [1]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210页。
    [1]於梨华《白先勇笔下的女人》,《现代文学》第四卷第三期。
    [2]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第112页。
    [1]张爱玲《谈女人》,《张爱玲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第69页。
    [2]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194页。
    [3]陈子善编《私语张爱玲》,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第23-24页。
    [1]萨特《福克纳小说中的时间:<喧哗与骚动>》,李文俊编选《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第166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09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29页。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42页。
    [1]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281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41页。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46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58-159页。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59页。
    [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63页。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第75-76页。
    [4]“姐妹情谊”即“嫘斯嫔”,是女性主义者对女同性恋的一种指称。对“嫘斯嫔”的界定有狭义和宽泛之分,狭义的解释以莉莲·菲德曼的观点为代表,在她看来,“Lesbian指述了两个女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两者互相保持着强烈的情感和爱恋,其中多多少少有性的接触,但也可能丝毫没有,两者由于共同的偏好而常相厮守,共享她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宽泛的“嫘斯嫔”概念以艾德里安娜·里奇的观点为代表,她认为嫘斯嫔泛指妇女共有的经验,“它贯穿了每一个女人的生活和整个历史,它并不仅仅指一个女人与另一个女人曾有过或想发生性关系这样的事实。如果把它扩大到包括女人之间很多重要的内心经验的形式,把共享一种丰富的内心生活,结成反对男性暴戾的同盟,以及给予和接受政治的和实际的支持全包括在内……我们就接触到女性的历史和心理,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对‘同性恋'通常所做的临床意义上的有限界定了。”参见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页。
    [1](美)凯特·米利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33页。
    [1]孟悦《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上海文论》1989年第3期。
    [2]虹影《康乃馨俱乐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第249页。
    [1]陈晓明《文学超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年版,第163-164页。
    [2](法)西蒙·波伏瓦《第二性——女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第478页。
    [1]《应该恢复被迫失去的记忆——虹影专访》,虹影《K》,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第297页。
    [2]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203页。
    [3]陈晓明《女性白日梦与历史寓言》,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1年版,第49页。
    [4]王德威语,虹影《K》封底宣传评语,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5]虹影《上海王》,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
    [6]虹影《K》,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第2页。
    [7]虹影《英国情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1]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201页。
    [2]李有亮《欲望的权力与边界——90年代后期女性写作的精神探险意义分析》,《当代文坛》2007年第四期,第88页。
    [1]魏天真《慎重对待身体》,《读书》2004年第9期。
    [2]萧武《身体政治的乌托邦》,《读书》2004年第3期。
    [3]陈晓明《文学超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年版,第160页。
    [1]铁凝、王尧“文学对话录”:《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1]严歌苓《扶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第122页。
    [2]严歌苓《扶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第47页。
    [3]严歌苓《扶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第184页。
    [1]严歌苓《扶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第152页。
    [2]严歌苓《扶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第153页。
    [3]这种身体伦理在严歌苓后来的作品《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小顾艳传》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也使她小说中的地母形象得以更好得开掘。
    [4](美)彼得·布鲁克斯著,朱生坚译《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年版,第7页。
    [5]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6年版,第161页。
    [1]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6年版,第118页。
    [2](美)彼得·布鲁克斯著,朱生坚译,《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年版,第7页。
    [1]严歌苓《马在吼》,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6年版,第6页。
    [2]严歌苓《马在吼》,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6年版,第251页。
    [3]严歌苓《马在吼》,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6年版,第292页。
    [4]严歌苓《马在吼》,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6年版,第262页。
    [1]严歌苓《马在吼》,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6年版,第293页。
    於梨华:《归》,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
    於梨华:《变》,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
    於梨华:《焰》,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
    於梨华:《白驹集》,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
    於梨华:《也是秋天》,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
    於梨华:《三人行》,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
    於梨华:《会场现形记》,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
    於梨华:《新中国的女性》,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
    於梨华:《谁在西双版纳》,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
    於梨华:《雪地上的星星》,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
    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於梨华:《考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於梨华:《寻》,香港:香港三联书店 1986年版
    於梨华:《美国的来信》,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9年版
    於梨华:《情尽》,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0年版
    於梨华:《交换》,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4年版
    於梨华:《傅家的儿女们》,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於梨华:《一个天使的沉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於梨华:《屏风后的女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於梨华:《别西冷庄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於梨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3年版
    於梨华:《梦回青河》,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聂华苓:《一朵小白花》,台北:文星书店 1963年版
    聂华苓:《台湾逸事》,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0年版
    聂华苓:《王大年的几件喜事》,香港:海洋文艺社 1980年版
    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聂华苓:《三十年后:归人札记》,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聂华苓:《珊珊,你在哪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聂华苓:《千山外,水长流》,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聂华苓:《人景与风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聂华苓:《鹿园情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
    聂华苓:《桑青与桃红》,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聂华苓:《三生三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郑愁予:《郑愁予:诗的自选Ⅰ·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版
    丛甦:《中国人》,台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 1981年版
    丛甦:《净土沙鸥》,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 1984年版
    丛甦:《兽与魔》,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86年版
    白先勇:《白先勇文集1·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
    白先勇:《白先勇文集2·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
    白先勇:《白先勇文集3·孽子》,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
    白先勇:《白先勇文集4·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
    白先勇:《白先勇文集5·游园惊梦》,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
    白先勇:《白先勇自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白先勇:《青春念想:白先勇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白先勇:《白先勇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年版
    陈若曦:《城里城外》,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 1983年版
    陈若曦:《突围》,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3年版
    陈若曦:《陈若曦小说选》,北京:广播出版社 1983年版
    陈若曦:《远见》,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5年版
    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5年版
    陈若曦:《二胡》,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7年版
    陈若曦:《纸婚》,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版
    陈若曦:《天然生出的花枝》,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陈若曦:《域外传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版
    陈若曦:《贵州女人》,北京:时事出版社 1996年版
    陈若曦:《生命的轨迹:陈若曦散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欧阳子:《欧阳子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2年版
    欧阳子:《那长头发的女孩》,台北:大林出版社 1983年版
    欧阳子:《移植的樱花》,台北:尔雅出版社 1984年版
    欧阳子:《秋叶》,台北:尔雅出版社 1985年版
    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
    张系国:《他们在美国》,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年版
    张系国:《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版
    高行健:《灵山》,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高行健:《一个人的圣经》,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2000年版
    高行健:《你一定要活着》,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卢新华:《紫禁女》,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6年版
    刘索拉:《混沌加哩格楞》,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4年版
    刘索拉:《女贞汤》,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严歌苓:《海那边》,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严歌苓:《失眠人的艳遇》,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
    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严歌苓:《也是亚当,也是夏娃》,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0年版
    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1年版
    严歌苓:《无出路咖啡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严歌苓:《扶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
    严歌苓:《少女小渔》,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年版
    严歌苓:《花儿与少年》,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年版
    严歌苓:《美国故事》,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5年版
    严歌苓:《穗子物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严歌苓:《白蛇》,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
    严歌苓:《吴川是个黄女孩》,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6年版
    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严歌苓:《严歌苓自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6年版
    严歌苓:《马在吼》,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6年版
    虹影:《异乡人手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虹影:《玄机之桥》,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虹影:《玉米的咒语》,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虹影:《六指》,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6年版
    虹影:《双层感觉》,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6年版
    虹影:《女子有行》,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虹影:《十八劫》,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虹影:《辣椒式的口红》,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虹影:《一个流浪女的未来》,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1年版
    虹影:《虹影精品系列》,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1年版
    虹影:《K》,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虹影:《英国情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虹影:《上海王》,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虹影:《虹影长篇精品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
    虹影:《绿袖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年 2004年版
    虹影:《谁怕虹影》,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4年版
    虹影:《那年纽约咖啡红》,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虹影:《孔雀的叫喊》,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
    虹影:《鹤止步》,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
    虹影:《大师,听小女子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版
    虹影:《康乃馨俱乐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
    虹影:《上海之死》,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
    虹影:《离别后爱你不顾一切》,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年版
    虹影:《阿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
    虹影:《女子有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
    虹影:《我的人生笔记:我与卡夫卡的爱情》,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虹影:《饥饿的女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
    张翎:《望月》,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8年版
    张翎:《交错的彼岸》,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张翎:《尘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张翎:《邮购新娘》,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4年版
    张翎:《盲约》,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
    张翎:《雁过藻溪》,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6年版
    陈谦:《爱在无爱的硅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陈谦:《覆水》,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严力:《母语的遭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刘西鸿:《你不可改变我》,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7年版
    王瑞芸:《戈登医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杨炼,友友:《人景·鬼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年版
    欧阳子编:《现代文学小说选集》,台北:尔雅出版社 1975年版
    《台湾作家小说选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
    郏宗培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当代小说欧美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周芬娜主编:《旅缘: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女性文学选集·2006年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版
    来凤仪编:《张爱玲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小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英)VS.奈保尔著,方柏林译:《河湾》,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年版
    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3年版
    黄万华:《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黄万华主编:《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黄万华主编:《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黄万华:《传统在海外: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文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7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版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丁帆:《重回‘五四'起跑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年版
    李欧梵:《中西文学的徊想》,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俞兆平:《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文讯月刊》(1—200期):台北:文讯杂志社 1983—2002年版
    王德威:《小说中国》,台北:麦田人文出版社 1993年版
    陈晓明:《文学超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年版
    陈晓明:《女性白日梦与历史寓言》,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1年版
    陈子善编:《私语张爱玲》,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李文俊编选:《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母题与心态史丛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年版
    王立:《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l》,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袁可嘉等编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布占祥、马亮宽主编:《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6年版
    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
    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王景山主编:《台港澳暨海外华文作家辞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年版
    陈贤茂等:《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厦门:鹭江出版社 1993年版
    彭志恒:《中国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年版
    彭志恒:《海外中国:华文文学和新儒学》,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年版
    钱超英编:《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及文化研究资料选》,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年版
    刘俊:《从台港到海外:跨区域华文文学的多元审视》,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4年版
    饶芃子主编:《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丛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
    饶芃子:《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吴奕錡等:《新移民文学漫论》,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5年版
    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白先勇编:《现文因缘》,台北:现文出版社 1991年版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1年版
    高行健:《没有主义》,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01年版
    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版
    哈迎飞、吕若涵编:《人在旅途:於梨华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袁良骏:《白先勇论》,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年版
    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版
    郑文晖、陈若颖:《白先勇小说欣赏》,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袁良骏:《白先勇小说艺术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梁若梅:《陈若曦创作论》,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2年版
    汤淑敏:《陈若曦:自愿背十字架的人》,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6年版
    梦花编:《最美丽的颜色:聂华苓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李恺玲、谌宗恕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聂华苓研究专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庄园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年版
    吴前进:《美国华人华侨文化变迁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编:《台湾地区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台北:中国论坛杂志社 1985年版
    (美)周敏著,郭南审译:《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版
    (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
    (法)西蒙·波伏瓦:《第二性——女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美)宇文所安著,郑学勤译:《追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年版
    (美)凯特·米利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捷克)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北京大学 2003年版
    (瑞士)埃米尔·施塔格尔著,胡其鼎译:《诗学的基本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美)詹明信著,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年版
    (美)费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逢振等译:《快感:文化与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德)胡塞尔(Husserel,E.)著,杨富斌译:《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年版
    (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法)尼古拉·埃尔潘著,孙沛东译:《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
    (美)马丁(Martin,W.)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美)彼得·布鲁克斯著,朱生坚译:《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年版
    孟悦:《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上海文论》1989年第2期
    田锐生:《走进心灵深处——欧阳子的心理小说赏析》,《心理世界》1997年第5期
    魏天真:《慎重对待身体》,《读书》2004年第9期
    萧武:《身体政治的乌托邦》,《读书》2004年第3期
    朱双一:《文化冲突:从伦理到政经——旅美华人“留学生文学”比较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
    (日本)黄宇晓:《白先勇赴美前后的困境与突破》,《华文文学》2003年第3期
    铁凝、王尧:《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香港)葛亮《从“土生族”到“新移民”——由严歌苓的作品看在美华人的文化认同》,《华文文学》2004年第2期
    李有亮:《欲望的权力与边界——90年代后期女性写作的精神探险意义分析》,《当代文坛》2007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