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朱有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朱有燉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其杂剧更是风靡明清两代,宫廷、民间皆争相搬演,赞誉之词不绝,评价甚高。然自近代以来,因受诸多外在人为因素的干扰,朱有燉及其杂剧受到冲击,其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由此被遮蔽起来,这不仅关系到对朱有燉及其成就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对明代文学、艺术等发展流变过程真实状态的把握。鉴于此,本文拟从其生平出发、结合其本人思想、文本、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作家创作生态环境等层面,进行学理等层次的分析,借以更好地发掘朱有燉及其作品的构成、思想、审美、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抛光”“还原”,作出较为公允的评判及合理定位。本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为朱有燉生平研究。朱有燉生平资料稀少,且因明代史料错讹现象较多,故本章重点在于爬梳文献,考辨真伪,梳理并厘清朱有燉人生轨迹。为更好地、也更集中地勾勒出朱有燉一生行状,依其身份,该章分别择取政治、文人两个生活层面分而述之。就政治生活而言,由于朱有燉政治生涯受到其父周王橚牵连,周王橚与周藩命运也就成了该章首先要交代的问题;而其后半生,则又相继经历了因争夺王位而兄弟反目等事件,周旋于政治场上的朱有燉沉浮跌宕,实为明初政治斗争的缩影。就文人生活而言,该章依次介绍了朱有燉受教背景、文人交游及文艺创作,前两点是朱有燉能够成为文人的前提和基础,后者则是对朱有燉作为文人,其生活状态的大致描摹。全面了解朱有燉生平为合理解读其著述而不致片面提供了相应依据。
     第二章为朱有燉思想研究。建国之后,朱元璋恢复儒教,以儒治国,同时对释道两教也并非一味禁止,通过扶持与限制并举的政策发挥其辅助王纲的作用。作为周藩世子,且又深得祖父器重,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三教并存的思想与朱元璋的熏陶有着很大关系,与明初治国策略桴鼓相应。当然,政治场上的挫折及爱情婚姻方面的失意对朱有燉崇佛重道的思想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品是作家思想的结晶,研究朱有燉思想是深入剖析、评判其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旨在考索朱有燉著述。首先,该章对当下朱有燉著述中几个颇有争议的如杂剧《善知识苦海回头》、《元宫词》百章等著作权问题进行辨析;其次对朱有燉杂剧、散曲、诗词、散文、书画等作品著录、版本等流播情况逐一考订。考索朱有燉著述情况,也就明确了此后文本研究的具体范围,使操作过程有的放矢,这是文本研究的前提,也是最为基本的工作。
     第四章、五章、六章为杂剧文本研究。
     第四章为创作论。该章主要探讨朱有燉杂剧创作的外部因素,或构成朱有燉杂剧创作的外部成因。这些因素或成因包括:一、传统文化。因受众不同,传统文化又可分为大小两个不同范畴。周藩驻地开封民间文艺兴盛,“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民间元素被朱有燉汲取,融入剧中。而“大传统文化”层面,明初礼乐制度复兴、演剧制度创建等也直接影响着朱有燉杂剧创作;二、理学的兴起与台阁文风的崇尚。前者使朱有燉杂剧染上了浓厚的理学色彩,后者则使杂剧接续台阁文风而呈现出一派雍容气象;三、“家国同构”意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一统”观念及门第情结即是朱有燉这一思想意识的具化。
     第五章为文本论,旨在解读朱有燉杂剧的思想意蕴。朱有燉杂剧数量较多,因此,该章的首要任务即运用类型设计理论,结合作家创作意图、文本实际,将朱有燉杂剧划分为英雄、家庭婚姻、度脱、庆赏、文人五种类型;英雄剧中,无论水浒英雄,还是三国时期的关羽,既“忠”且“义”,但“义”往往受制于“忠”;家庭婚姻剧中,女子多以妇德自励,教化色彩较浓,但因其“守节”“守志”大多以爱情为前提,故教化之中,不无对爱情的歌颂,不能简单地以封建说教为由予以定性或否定;度脱剧为杂剧传统题材,与元剧相比,朱有燉度脱剧不是远离尘世而是相反,宗教光环下,隐含着作家本人对世俗的价值追求;庆赏剧以庆寿与赏花为主,热闹繁华的背后表达了作家本人对富贵生活的津津乐道与长生久视的向往;文人剧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塑造了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人格修养的规范及其对君子人格的向慕。
     第六章为价值论。朱有燉杂剧周藩原刻本是目前保存完好的最早杂剧刊本,具有其他杂剧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朱有燉杂剧善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创作中有继承有突破,对于了解明初及明前艺术及杂剧面貌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戏曲文献价值;戏曲理论方面:朱有燉虽然对杂剧没有系统的专论,但从事杂剧创作,对杂剧仍不乏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皆被后代戏曲理论家吸收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戏曲小说同源异派,互有影响,由于时代特殊,朱有燉杂剧在四大名著成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他古典小说如《聊斋志异》等也从中获益匪浅,剧中所积累的创作经验、艺术技巧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成长、成熟注入了活力,朱有燉杂剧的古代小说及理论文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
     第七章为朱有燉散曲研究。散曲发展至明初已呈颓势,其颓势形成的原因及明初曲坛状况是该章首先面对的问题;其次是对朱有燉散曲思想意蕴的探讨。朱有燉调和三教的思想其实即是关于出与入的问题,而以儒为主的思想最终决定了入世思想的主导地位,朱有燉散曲的思想意蕴一方面表达了对隐逸的渴望,另一方面则仍摆脱不了入世思想的缠绕,看似矛盾的两个问题,其实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隐逸最终还是倒向了世俗;虽然明初散曲走向衰落,但朱有燉散曲仍有其特色,取材上曲与剧同生共长,语言上亦雅亦俗,风格上亦庄亦谐,体制上组章成篇。朱有燉首次提出了“散曲”概念,提高了曲体地位,其曲作成就受到后人好评,散曲在明代能够持续发展,朱有燉功不可没。
     第八章为朱有燉诗词及其他研究。朱有燉诗歌数量较多,该章采用类型研究的思路,将其诗歌分为悼亡诗、咏花诗、咏物诗、咏怀诗四大类,并注意与明初诗歌及明代诗歌发展走向等大背景联系起来统观考量,朱有燉诗歌既有时代特征,又自居面目,在明初诗歌饱受批评的情况下,其个性特征不仅有超越时代藩篱的趋向,而且与明代诗歌趋于健康发展的走向颇为一致;明词广受诟病,朱有燉存词不多,丰富的题材,清新自然的审美风格与批评视野中明初词坛迥异,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明词逐渐改变了以往被冷落的局面,其词史地位也应予以廓清;其他研究还包括散文、韵文及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为学界遗忘但却在明清两代同样引人注目。
     在对朱有燉及其著述较为全面、深入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朱有燉虽以杂剧久负盛名,但以其才学、造诣及创作成就,使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杂剧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作为杂剧家,我们应当鉴于以往研究中的经验教训,摈除成见,继续深入;对于其他方面的造诣与成就,我们也应予以恢复与发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人,更好地以历史的眼光为其定位,进而客观理性地接近明初乃至有明一代文学、艺术发展之“真”。
Zhu You-dun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 art, and many other areas, Zaju ismore popula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 are competing rarer in the civil and court,words of praise without a break, the evaluation is very high. Howev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last century, Zhu You-dun and his Zaju by the impact due to many external interference of humanfactors, Under the influence,The study about Zhu You-dun does not arise,his achievements inmany fields, thus covered up, whic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Zhu and hisachievements, and also directly affects the grasp of the true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art and other rheological proces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from the life of departure, combinedwith his own ideas, text, literature itself the law of development, writer, creative ecologicalenvironment level,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explore Zhu And His worksconstitute ideological, aesthetic value, and on this basis to be "polished" and "restore" to make amore fair judgment and reasonable positioning.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Biography research of Zhu You-dun. The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fZhu You-dun is scarce, and due to the error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Ming Dynasty, this chapterfocuses Combing through literature Textual authenticity to combing and to clarify Zhu You-dunlife trajectory. Better, more centrally outline his life, according to their identity, the chapter chooseto take political, literati two aspects of life to discourse. The purpose of political life, ZhuYou-dun’s political career is implicated by his parent Zhu-su, Zhou Wang and their family’s fatemust be explained in this chapter firstly; subsequent half successively experienced due to thronewhile the brothers against each other and other events, Zhu You-dun ups and downs in the politicalfield, in fact, a microcosm of the political struggle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Life of the literati,the chapter in turn introduced his educated background, Interacting with the literati friends and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the first two points to become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theliterati, and the latter as the literati have stew living condition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his life is an objective basis of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 of his writings instead of a one-sided.
     The second chapter of Zhu You-dun’s Though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Emperor,ZhuYuan-zhang has made Confucianism as the Governing Principles, At the same time, is not just banBuddhism and Taoism, support and limitations of both the policy to play its role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s the eldest son of Zhu-su, and because they won the grandfather of the emperor esteem,so its ideologically by the grandfather nurtured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supplementedcorresponding drum and early Ming governing strategy rafter. Of course, Zhu You-dun has apassion in Taoism and Buddha, is also frustrated with the field of political frustration and lovemarriage. Works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riter thought, Zhu You-dun ideological depthanalysis, an important way to judge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explore the quantities of Zhu You-dun’s writings. First,Discrimination of several controversial issues on the writings such as Drama "Shan Zhi Shi KuHai Hui Tou""Yuan Gong Ci", etc. copyright issues Discrimination; followed by Zhu Dun-Drama,Verse, poetry prose, paintings and other works of bibliographic data, streaming version Textualone by one. Only exploring clarifly writings of Zhu Youdu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ext of thescope of the study, may have targeted a specific operation, This is the premise of the study of thetext, but also the most basic work.
     The fourth, fifth, sixth Chapters are to study the Zaju text.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creative process. These factors or causes including:Thetraditional culture. Due to different audienc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kculture and the aristocratic culture. Since ancient times, There have a rich folk culture in the cityof Kaifeng, some folk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 learned by ZhuYou-dun to integrate intothe dramas.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evival of the Courtesy and Music system in theearly Ming Dynasty, the creation of theatrical system also directly affect his Drama creation; TheRise of Ethics and Court of the advocates of the style of writing. The former makes Zhu’s Dramasbe infected with ethics overtones, the latter The latter brings his dramas to the aristocraticstyle;,home and country isomorphic consciousness. National unity and a sense of family honor isalso reflected in the dramas.
     The fifth Chapters is to study the work itself and interpret the ideological implication. ZhuYou-dun has many Dramas, Therefore, Zhu You-dun’s dramas is b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such ashero, family and marriage, Du-tuo, liberate, Qing-shang, literati etc.using the type design theory,combined with the writer's creative intent, the text actual, In the hero dramas, regardless of theWater Margin heroes, Guan Yu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both the "loyalty" and "justice", but"justice" is often subject to "loyalty"; In the dramas of family and marriage, Women are excited female virtue, but the woman for her husband's loyalty is the premise of love, Therefore, wecannot simply to deny or criticism; The Dutuo dramas is the traditional themes, compared withThe Dutuo dramas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main characters are not far away from the secular, onthe contrary, the religious aura, implied the writer himself the pursuit of worldly value; In theQing-shang dramas, Which expresses the writer enjoying rich life and longing for the yearning inthe behind of Bustling; In the literati dramas, Which shapes the Men of noble from both positiveand negative aspects,reflects the norms of Confucianism personality training its gentlemanpersonality to pursue.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theory of value. The original block-printed edition is the earliestversion of Zaju, can not be replaced by other Zaju literature value. First, Zhu You-dun is good atabsorbing other art forms, It is important an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tructure of Zaju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Ming Dynasty Dynasty. Dramatic Theory:Although Zhu You-dun did not specifically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aspects, but in the creativeprocess he also have their own views of dramas; These views later adopted by drama theorist, andeventually form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drama theory; The opera and thenovel have very close relationship,due to a special era, Zhu You-dun’s dramas have somereference values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four masterpieces, benefit other classic novelssuch as "Liao Zhai Zhi Yi",etc.the creativ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by the drama and artistic skillsmature growth of the Chinese ancient novel theories injected vitality, he value of Zhu You-dun’dramas to study on the ancient novels is equally worthy of attention.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o study Zhu You-dun’s Sanqu. Sanqu development has shown adecline to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its decline in the early Mingand the condition of Sanqu is the first to face the problems in the chapter; followed by ideologicalimplication of Zhu You-dun’s Sanqu explore. Zhu You-dun has reconciled the idea of the threereligions,factly, which discusses on the issue of awaying from the mundane and participating inthe social management, while dominated by Confucian ideology final decides to participate in thesocial management, The two ideas are reflected in the works clearly; Sanqu is in decline of theproces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but Zhu You-dun’works still has his own characteristics, Forexample, Drama and Sanqu have the same themes, the language also elegant vulgar, Serious andharmonic style, Chapter made by the many works. Zhu You-dun first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Sanqu",Greatly improved the status of Sanqu, The Sanqu's continued development in the MingDynast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efforts of Zhu You-dun,Whose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Sanqushould not be buried.
     The eighth Chapter is to study ZhuYou-dun’s poetries and Ci, etc. In studying the Poetries,the chapter uses the idea of the type of research will be the Zhu You-dun’ poetries are divided intofour major categories, namely,Mourning wife,Describing as things, Expressing their emotions. andpaying attention to the background of poetrie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and poetriesdevelopment trends considerations linked to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bo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the times of Zhu You-dun’s poetries itself fac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not only in the case ofthe early Ming Dynasty poetry criticized the trend beyond the age barriers, and tends to the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poetry the trend is quite consistent; Ming Ci widelycriticized, ZhuYou-dun’s Ci in small quantities, rich theme, fresh and clean aesthetic style makehis Ci has been very different with other works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status of the Ci’shistory should be clearance; other studies also include proses, verses an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These works has long since been forgotten by academics, but equally eye-catching in the Mingand Qing dynasties.
     On the basis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in-depth studying about Zhu You-dun And Hiswriting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lthough his works get fame, but according to hisaccomplishments in Many areas, he is not only a dramatist, but also a writer, artist. For such adramatist,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scientific research todeeper thinking; For his achievements in other areas, we should als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realistically evaluate. Only in this way,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him,better evaluate his position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we can more clearly aware of the real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 of the Ming Dynasty.
引文
①(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②(清)张淑载纂,鲁曾煜修:《祥符县志》卷十六,乾隆刻本。
    ③赵晓红:《朱有燉杂剧研究》,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2年度博士论文,第1页。
    ④王永健:《简论吴梅<诚斋乐府跋>》,《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5页。
    ①王学峰:《20世纪朱有燉生平及剧作研究述评》,《艺术百家》2006年第7期。注:王学峰先生于此用力尤勤,除上文,还相继撰写了《近百年朱有燉研究述论》(《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模仿关系与意义寻求—20世纪关汉卿研究对朱有燉研究影响述论》(《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等,可参看。
    ②李平:《朱有燉》,载《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①赵晓红:《朱有燉生平正误》,《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第142页。
    ①卢前:《中国戏剧概论》,上海:世界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三年版,第137页。
    ②赵景深:《略述明代戏曲运动的概况》,载《文学百题》,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
    ③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51页。
    ④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6页。
    ⑤陈万鼐:《六十年来元明杂剧的发现》,《中国古典戏剧论集》,台北幼狮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四年版。
    ⑥廖奔:《“诚斋杂剧”非为朱有燉杂剧总集名》,《文献》,1988年第3期,第45页。
    ①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②陆方龙:《朱有燉曲作曲论中之戏曲史与戏曲观》,《戏曲研究》,第77辑。
    ③张燕瑾:《中国古代戏曲专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④郭英德:《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⑤徐朔方,孙秋克:《明代文学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⑥赵晓红:《朱有燉杂剧研究》,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2年度博士论文,第17-18页。
    ①戚世隽:《明杂剧体制探论》,《戏剧艺术》,2003年第4期,第79页。
    ②李万钧:《中国古今戏曲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7页。
    ③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7—348页。
    ④朱君毅、孔家:《略谈朱有燉杂剧的思想性》,《光明日报》,1957年12月1日。
    ①李平:《朱有燉》,载《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50页。
    ②陈捷:《朱有燉与元杂剧》,《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3期,第121页。
    ③赵晓红:《朱有燉杂剧研究》,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2年度博士论文,第2页。
    ①杨谨:《论朱有燉的烟花粉黛剧》,《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63页。
    ②虞江芙:《论朱有燉妓女戏和水浒戏中的藩王意识》,《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121页。
    ③冯燕群:《析朱有燉杂剧乐户女性形态的创造因由》,《四川戏剧》,2011年第4期,第33-34页。
    ④李万钧:《中国古今戏曲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7页。
    ①徐子方:《明杂剧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②赵景深:《中国戏曲初考》,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226页。
    ③王学峰:《20世纪朱有燉生平及剧作研究述评》,《艺术百家》,2006年第7期。
    ①石昌渝:《明初朱有燉二种“偷儿传奇”与<水浒传>成书》,《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第95页。
    ②陆方龙:《朱有燉曲作曲论中之戏曲史与戏曲观》,《戏曲研究》,第77辑。
    ③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6页。
    ①刘英波,张俊阁:《朱有燉北散曲小令用韵简析》,《西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26页。
    ②刘英波:《明代北散曲小令用韵简析——以汤式、朱有燉、王九思等人的北散曲小令用韵为例》,《聊城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108页。
    ③赵义山:《明清散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①李春祥:《试论元剧的繁荣》,《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5期。
    ②刘桢:《<元宫词百首>的作者》,《中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2期。
    ③该条下,对其散曲评价也甚低,“散曲主要反映其一生酒宴欢娱,题材较窄,亦较消极。惟语言尚有特色,不俚不文,善于遣词成句。著有散曲集《诚斋乐府》2卷,今存明宣德间刊本。”“此外尚著《诚斋牡丹百咏》、《诚斋录》、《诚斋新录》等。”后列三著实为其诗集,然该条编辑不仅未有说明,且对朱氏诗歌无一字涉及,其中原因恐在于编者未曾目睹朱氏诗作,否则,既列其诗集,而于其诗歌不作介绍,于情理不合。
    ④闫春:《朱有燉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3年硕士论文。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②李平:《朱有燉》,载《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41页。
    ①任遵时:《周宪王研究》,台北:三民书局,中华民国八十四年再版,第3页。
    ②王学峰:《20世纪朱有燉生平及剧作研究述评》,《艺术百家》,2006年第7期,第12页。
    ①谢桃坊:《略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考证方法》,《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5期,第3页。
    ②孟森:《明史讲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③郭沫若《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④列宁:《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79页。
    ①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0年度博士论文,第15页。
    ②(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③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④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0年度博士论文,第5页。
    ⑤何绵山:《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前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①(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1页。
    ②刘毓盘:《词史》,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据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1年版复印,第169页。
    ①(明)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卷十六《纪梦》,《中国史学丛书》影印明初内府刊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五十四年。
    ②(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③(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十七《食货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赵晓红:《贵族气质与宫廷文化的融合—朱有燉杂剧的文化透视》,《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第122页。
    ⑤(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①沈家本:《寄簃文存》卷八《书明<大浩>后》,北京:中国书店,1958年版。
    ②(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③(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一二五《徐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明)李开先:《闲居集》卷九,见《李开先全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②(清)钱伯城等著:《全明文》卷三十三《天变许令臣民言过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③姚士观等:《明太祖文集》卷二《谕山东承宣布政使吴印诏》,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④(明)赵翼著,王树民校:《廿二史劄记校证》卷三十二“明初文人多不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一,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②(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一百零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①(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六,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②(明)朱勤美:《王国典礼》,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③顾诚:《明代的宗室》,见《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①顾城:《明代的宗室》,见《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一十七《诸王传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一,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④(明)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卓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吴晗:《朱元璋的统治术》,《吴晗史学论著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43-644页。
    ②(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一,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③(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卷十一“周定王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①(明)俞本:《明兴野记》,见于陈学霖《史林漫识》附录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②郭晓航:《元明时期云南的出镇藩王与镇守中官》,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①(明)朱橚:《袖珍方》,明弘治翻刻洪武间本。
    ②(明)朱橚:《袖珍方序》,见于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版,第714页。
    ③李希圣:《雁影斋题跋卷第四》,《船山学刊》,1936年第11期。
    ④(清)胡玉缙:《续四库提要三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①(清)彭元瑞等:《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②张岱《夜航船》卷二“滇池”条:“滇池,云南府城南。一名昆明池,周五百余里,产千叶莲。史记:滇水源广未狭,有水倒流,故曰滇。”可与之参证。
    ③(明)朱元璋:《御制纪非录》,国家图书馆缩微胶片。
    ①张伟:《明代靖江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2006年硕士论文。
    ②郭晓航:《元明时期云南的出镇藩王与镇守中官》,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99页。
    ③杜婉言,方致远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
    ①《明太祖钦录》页111及叙录,台北《“故宫”图书季刊》,第1卷第4期。
    ②(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明)朱睦楔:《革除遗史》,钦定四库全书本。
    ①王家葵等校注:《<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②(清)傅维鳞:《明书》卷八十六,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版。
    ③(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王家葵等校注:《<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⑤王家葵等校注:《<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66页。
    ①(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七,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②傅斯年:《明成祖生母记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四分册,1931年4月。
    ③吴晗《明成祖生母考》,《吴晗史学论著选集》,北京历史学会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548页。
    ①王颋:《明代“祥瑞”之兽“驺虞”考》,《暨南史学》,第3辑。
    ②(明)朱有燉:《神后山秋狝得驺虞引》,载《奢摩他室曲丛》,上海:涵芬楼印行本。
    ③(明)杨士奇:《东里集》卷续五十四《驺虞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④(明)王直:《抑庵集》,清同治六年本。
    ⑤(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明)杨士奇等:《太宗实录》卷四十四,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②(明)杨士奇等:《太宗实录》卷四十六,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③(明)杨士奇等:《太宗实录》卷四十四,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④(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①王家葵等校注:《<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86页。
    ②(明)杨士奇等:《太宗实录》卷一百零九,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③(明)杨士奇等:《太宗实录》卷一百九十四,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①(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
    ②张德信:《明朝典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2页。
    ③江汉文:《中国古代基督教及开封犹太人》附件一,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第210页。
    ②王家葵等校注:《<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372页。
    ①徐子方:《明杂剧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5页。
    ②李平:《朱有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43页。
    ③赵晓红:《朱有燉杂剧研究》,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2年博士论文,第6页。
    ①(明)郑晓:《今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任遵时:《周宪王研究》,台湾:三民书局,中华民国八十四年版,第27页。
    ③(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四,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①(明)周是修:《刍荛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②任遵时:《周宪王研究》,台湾:三民书局,中华民国八十四年版,第29页。
    ①姚品文:《朱权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②姚品文:《朱权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③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湾:学海出版社,1977年版,第149页。
    ①晓垣主编:《中华名流大典》第2卷,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1页。
    ②(明)朱有燉:《临安即事》,见钱谦益《列朝诗集》卷二“乾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③任遵时:《周宪王研究》,台湾:三民书局,中华民国八十四年版,第14页。
    ①(清)管竭忠修,张沐纂:《开封府志》,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②(明)焦竑:《玉堂丛语》,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①晁中辰:《明成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②(明)杨士奇等:《太宗实录》卷十六,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③(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按清黄叔璥《中州金石考》卷二“陈州府”“禹州”条云:“明神后山神庙瑞兽碑:永乐三年周世子撰。”《中州金石考》,乾隆六年刻本。
    ②陈祖范:《中州金石考》序,见黄叔璥《中州金石考》,乾隆六年刻本。
    ②任遵时:《东书堂集古法帖和兰亭褉贴》,《文学与史地》,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①(清)管竭忠修,张沐纂:《开封府志》,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①李平:《朱有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44页。
    ②晁中辰:《明成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④刘文征:《滇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①(清)师范:《滇系》,昆明:云南通志局,光绪十三年。
    ②(明)杨士奇等:《宣宗实录》卷二十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③(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明)焦竑:《国朝献征录》,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馆刻本。
    ②(明)杨士奇等:《宣宗实录》卷四十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③(明)杨士奇等:《宣宗实录》卷四十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④(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二“史乘考误三”,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⑤王永宽、王钢:《中国戏曲史编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⑥(明)杨士奇等:《宣宗实录》卷九十,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⑦徐子方:《明杂剧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6页。
    ①Wilt L.Idema《朱有燉的杂剧》,张惠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②(明)朱有燉:《诚斋乐府》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③何佳:《飞翔中凝聚的民族精神——试论蒙古舞中的飞翔情结》,《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①(明)王世贞:《皇明异典述》,广雅书局刊本。
    ②(明)祝允明:《前闻记》,浙江巡抚采进本。
    ①(清)赵冀:《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②(明)谈迁:《国榷》卷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③(明)杨士奇:《请开经筵疏》,《明经世文编》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①《大明会典》,正德六年刻本。
    ②胡凡:《明代的宫廷教育》,《江汉论坛》,1990年第7期,第52页。
    ②朱勤美:《王国典礼》,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③郭正域:《皇明典礼志》卷十四“东宫出阁”,明万历四十一年刘汝康刻本。
    ④张明富,张颖超:《论明代宗学设置的原因》,《古代文明》,2008年第1期,第66页。
    ⑤(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三十七《桂彦良》。
    ①(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三十七《李希颜》。
    ②(明)龙文彬:《明会要》卷四十“职官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③(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七“王府”,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④张明富,张颖超:《论明代宗学设置的原因》,《古代文明》,2008年第1期。
    ①胡朴安编著:《中华全国风俗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②任遵时:《周宪王研究》,台北:三民书局,中华民国八十四年,第39页。
    ④(清)鲁增煜纂:乾隆《祥符县志》卷二十一“艺文类”,乾隆四年刊本。
    ①(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百零五,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馆刻本。
    ②(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百零五,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馆刻本。
    ③(明)朱有燉,翁敏华点校:《诚斋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
    ④(明)夏燮:《明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⑤(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①赵玉田:《明代的国家建制与皇储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②(明)查继佐:《罪惟录》传卷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③(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百零五,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馆刻本。
    ①台湾学者任遵时先生《周宪王研究》第五章曾对朱有燉交流作过梳理,然囿于作者条件限制,所涉人物较少,论述稍显粗疏,可参看。
    ②(明)周是修:《芻荛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③(明)朱睦楔:《革除逸史》,续修四库全书本。
    ①(明)王直:《抑庵文后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王昶:《明词综》,嘉庆刻本。
    ③徐朔方:《瞿佑年谱》,《中华文史论丛》,第56辑。
    ①(明)瞿佑,乔光辉:《瞿佑全集校注》上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②(明)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③朱恒夫编著:《中国文学史疑案录》,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60-561页。
    ①(明)瞿佑,乔光辉:《瞿佑全集校注》下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②(明)徐伯龄:《蟫精隽》,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③(清)黄缙荣等修纂:《夏县志》,北大图书馆藏光绪六年刻本。
    ④(清)陈田:《明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⑤(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明)王翰:《梁园寓稿》,四库全书本。
    ②(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一百零四,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①(明)练子宁:《中丞集》,四库全书本。
    ②(明)王翰:《梁园寓稿》,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新干县志编委会修纂:《新干县志》,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0年版,第783-784页。
    ①(明)朱孟震:《续玉笥诗谈》,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
    ②乔光辉:《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③王建明:《唐宋元明清五朝绝句选》,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62页。
    ①(明)朱有燉:《诚斋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续四库全书本,2002年版。
    ②(清)管竭忠等修纂:《开封府志》,康熙三十四年本。
    ①(明)刘文征撰,古永继校点:《滇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②栾星主编:《中原文化大典·著述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③吕友仁主编:《中州文献总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④(明)瞿佑,乔光辉:《瞿佑全集校注》上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⑤(明)朱有燉:《诚斋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续四库全书本,2002年版。
    ①(明)周是修:《芻荛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①(明)朱有燉:《诚斋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续四库全书本,2002年版。
    ②(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写刻本。
    ①(明)陈文修,李春龙著,刘景毛校注:《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①《明名臣琬琰录》卷二十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211传记类”,台湾商务印书馆。
    ②(明)李时勉:《古廉文集》,明成化十年刊本。
    ①(明)王世贞:《明诗评》,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②(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③(清)谢旻:《江西通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明)朱有燉:《诚斋录》卷四,明嘉靖十二年同藩刻本。
    ②(明)李昌祺:《运甓漫稿》卷6,浙江巡抚采进本。
    ①石昌渝:《明初朱有燉二种“偷儿传奇”与<水浒传>成书》,《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
    ②(明)于谦:《于忠肃集》附录,四库全书本。又注:于谦于宣德五年巡抚河南,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四十七“于谦纪”:“(于谦)平居好学,手不释卷,为文有奇气,诗词清丽。在江西时和祭酒胡顺菴《山居十咏诗》,在河南时和冯海粟《梅花百咏诗》,皆顷刻而就,脍炙人口。”按,“在河南时和冯海粟《梅花百咏诗》”过于简略,具体来说,于谦所和梅花百咏诗即于冕《故明少保肃愍于公行状》所云。
    ③(明)于谦:《于忠肃集》卷十一,四库全书本。
    ①(明)刘玉:《巳疟编》,丛书集成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排印。
    ①(明)周是修:《刍荛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王福利:《元宫词百章作者考辨》,《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29页。
    ③王福利:《元宫词百章作者考辨》,《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29页。
    ①(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瞿起凤,潘景郑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43页。
    ②(清)陈田:《明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1页。
    ③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湾: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第147页。
    ④栾星主编:《中原文化大典·著述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6页。
    ①(明)朱谋玮:《藩献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②郭晓航:《元明时期云南的出镇藩王与镇守中官》,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108页。
    ①转引自任遵时:《文学与史地》,台北:三民实业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八十三年。
    ②(明)朱有燉,翁敏华点校:《诚斋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①王永宽,王钢:《中国戏曲史编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②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①郑振铎:《文学大纲》,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890页。
    ①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②(明)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徐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明)余继登:《皇明典故纪闻》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孟森:《明史讲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②赵轶峰:《明代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①孟森:《明史讲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②王璋,高成新:《明太祖孝治政策初探》,《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第106页。
    ①(明)程通:《贞白遗稿》卷一《陈请乞祖还乡》,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影印。
    ②(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13页。
    ③(清)傅维鳞:《明书》卷五十一“纶涣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版。
    ①(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②(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③展龙:《论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实践》,《教育与考试》,2011年第2期,第72页。
    ①(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四,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②(明)朱有燉:《诚斋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
    ①(明)朱有燉:《神垕山瑞兽碑记》,管竭忠等修纂:《开封府志》,康熙三十四年本。
    ②(明)朱有燉:《得驺虞》,吴梅《奢摩他室曲丛》本。
    ③(明)朱有燉:《诚斋录》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
    ①(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②(明)朱睦楔:《革除逸史》,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清)管竭忠修,张沐纂:《开封府志》,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①(明)朱有燉:《诚斋录》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
    ②(明)朱有燉:《诚斋录》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
    ①孙朝阳:《论明代旌表节烈的激励机制》,《殷都学刊》,2009年第4期,第41页。
    ②(明)丘浚:《大学衍义补》,《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③(明)杨士奇等:《宣宗实录》卷五十五,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①《明会典》卷七十九,“礼部”三十七“旌表”,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缩印本,第457页。
    ②(元)孔齐:《至正直记》,台湾世界书局,1972年影印清抄本。
    ③(明)朱有燉:《刘盼春守志香囊怨》,吴梅《奢摩他室曲丛》本。
    ①(明)杨士奇等:《宣宗实录》卷十七,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版。
    ②(明)朱有燉撰,翁敏华点校:《诚斋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③嘉靖《象山志》卷四,“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30册,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版。
    ①(明)释明河:《觉原昙禅师传》,《补续高僧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②(明)葛寅亮:《钦录集》,《金陵梵刹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民国)喻谦:《明临安净慈寺沙门释宗泐传》,《新续高僧传四集》,广文书局,1977年版。
    ④(明)释妙声:《故慧辩普闻法师塔铭》,《东皋录》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卿希泰:《明太祖朱元璋与道教》,《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第109页。
    ①魏荣:《明太祖时期道教政策研究》,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06年硕士论文。
    ②参见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十八“蒋山佛会记”;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全室禅师泐公”;《明太祖实录》卷99。
    ①赵轶峰:《明代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1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页。
    ②(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571页。
    ③姚品文:《朱权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④姚品文:《朱权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①姚品文:《朱权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②(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
    ③(明)朱有燉:《乔断鬼》,吴梅《奢摩他室曲从二集》,涵芬楼,1928年版。
    ④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选集》(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
    ①(明)朱有燉:《诚斋录》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
    ①(唐)希运禅师:《传心法要》,《佛教大藏经》第72册,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版。
    ①(南宋)智昭:《人天眼目》,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版。
    ②赵宝俊:《少林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③赵晓红:《皇室贵族的传统文化情结—朱有燉杂剧的现代解读》,《东方论坛》,2003年第6期,第31页。
    ①(明)朱有燉:《小桃红》,吴梅《奢摩他室曲从二集》,涵芬楼,1928年版。
    ①(明)朱有燉:《辰钩月》,吴梅《奢摩他室曲从二集》,涵芬楼,1928年版。
    ②(明)朱有燉:《八仙庆寿》,吴梅《奢摩他室曲从二集》,涵芬楼,1928年版。
    ③(明)朱有燉:《蟠桃会》,吴梅《奢摩他室曲从二集》,涵芬楼,1928年版。
    ④任遵时:《周宪王研究》,台北:三民书局,中华民国八十四年,第18页
    ①(明)朱有燉撰,翁敏华点校:《诚斋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②(明)朱有燉:《半夜朝元》,吴梅《奢摩他室曲从二集》,涵芬楼,1928年版。
    ③(明)朱有燉:《常椿寿》,吴梅《奢摩他室曲从二集》,涵芬楼,1928年版。
    ①潘承弼,顾廷龙:《明代版本图录初编》卷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版。
    ②廖奔:《“诚斋乐府”非为朱有燉杂剧总集名》,《文献》,1988年第3期,第45页。
    ①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②陆方龙:《朱有燉曲作曲论中之戏曲史与戏曲观》,《戏曲研究》,第77辑,第80页。
    ③(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①(元)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②(元)邓子晋:《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序》,隋树森校:《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③王昊:《元人“元曲”观辨》,《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第264页。
    ④王昊:《元人“元曲”观辨》,《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第264页。
    ①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②赵义山:《拓宽散曲研究的视野》,《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第218页。
    ③张春国:《<诚斋乐府>是朱有燉的散曲集而非杂剧集》,《文献》,2008年第3期。
    ④赵义山:《拓宽散曲研究的视野》,《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第218页。
    ①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①徐子方:《明杂剧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40页。
    ②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页。
    ③张正学:《元人“乐府”二题》,《南都学坛》,2000年第4期,第36页。
    ④(明)朱有燉:《烟花梦》,吴梅《奢摩他室曲丛二集》本。
    ①徐大军:《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1页。
    ②(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③(明)朱有燉:《诚斋乐府》,饮虹簃所刻曲本。
    ④廖奔:《“诚斋乐府”非为朱有燉杂剧总集名》,《文献》1988年第3期,第46页。
    ①(明)高儒:《百川书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②(清)张海鹏:《宫词小纂》,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年影印本。
    ①蔡美彪:《罟罟冠一解》,《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2期。
    ②栾星主编:《中原文化大典·著述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③张春国:《<元宫词百章>作者考辨》,《艺术百家》,2006年第2期,第45页。
    ①王福利:《<元宫词百章>作者考辨》,《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30页。
    ①(明)李濂:《嵩渚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58页。
    ②黄凌云,王如润:《<元宫词>非朱有燉所作考辨》,《文献》,2009年第2期,第186页。
    ③杜贵晨:《古代小说考证同名交错之误及其对策—以<三国演义>、<西游记>考证为例》,《学术研究》,2011年第10期,第151页。
    ①张炯,幺书仪主编:《中国文学通典》,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页。
    ②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复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②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75页。
    ①张炯,幺书仪主编:《中国文学通典》,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②赵景深:《方志著录明清曲家考略》,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页。
    ③王染野:《曲海钩沉》,《艺术百家》,1994年第2期,第96页。
    ④(明)高儒:《百川书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①(清)钱曾:《述古堂藏书目后序》,《玉简斋丛书》,宣统庚戍刊。
    ②(清)钱谦益:《刑部郎中赵君墓表》,杨振藻,钱陆灿纂修《常熟县志》,卷十八,康熙26年刊本。
    ③郑振铎:《劫中得书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79页。
    ①(清)钱曾:《读书敏求记》,《玉简斋丛书》,宣统庚戍刊。
    ②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页。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卷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39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卷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375页。
    ②王亮:《王国维先生藏书述略》,《鲁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79页。
    ③吴梅:《中国戏曲概论》,王卫民:《吴梅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399页。
    ④吴梅:《中国戏曲概论》,王卫民:《吴梅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143页。
    ①雷蕾:《朱有燉杂剧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②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83页。
    ③蒋星煜:《中国戏曲史钩沉》,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59页。
    ①(明)朱有燉:《诚斋录》卷一,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
    ②2008年中原文化大典编纂委员会主编的《中原文化大典·文学艺术典·戏曲》在论及朱有燉杂剧时认为:
    ①(清)黄虞稷撰,瞿凤起,潘景郑整理:《千顷堂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86页。
    ②河南通志馆纂:《民国河南通志稿》,民国32年(1943)铅印本。
    ③赵义山:《明散曲史研究》,四川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79页。
    ④(明)卓人月:《古今词统》,明崇祯本。
    ①张春国:《朱有燉著述考》,河北大学2006年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第26页。
    ②张春国:《朱有燉著述考》,河北大学2006年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第26-27页。
    ③张春国:《朱有燉著述考》,河北大学2006年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第26-27页。
    ④张春国:《朱有燉著述考》,河北大学2006年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第27页。
    ①黄裳:《梦雨斋读书记》,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85页。
    ②(清)黄丕烈著,屠友祥校注:《荛圃藏书题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856-857页。
    ③胡玉缙撰,吴格整理:《续四库提要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页。
    ④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①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2页。
    ②(明)朱谋垔:《画史会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刘九庵:《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
    ①姚文放:《文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②Rpbert Redfield:《乡民社会与文化》,见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页。
    ③冯金起选注:《明代戏曲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①刘英波:《浅析朱有燉散曲文本中的心态表现》,《聊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①(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二“小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②(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明正统九年建安陈华刊本。
    ①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①孔宪易校注:《如梦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①(明)叶盛著,魏中平校:《水东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青木正儿,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51页。
    ③林智莉:《明代宗教戏曲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九十四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29页。
    ④浦江清:《八仙考》,《清华学报》,1936年第11卷第1期。
    ⑤吴光正认为:“八仙组合的时间,学术界过去一直认为出现于元代杂剧中。其实利用考古文献,我们发现,近代墓葬中已经有了八仙群像,这一群像和元杂剧八仙形象还像仿佛。”认为其组合时间当在宋金时期。见《八仙故事系统考论》,哈尔滨师范大学2002年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第5页。
    ①赵景深认为:何仙姑至朱有燉时还未出现,均以徐神翁(即徐守信)代替,“而铁拐或云姓岳,或云姓李,殊无一定。”如《蟠桃会》,云其姓李,《八仙庆寿》则又云其姓岳。见《中国戏曲初考》,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233页。
    ②林智莉:《明代宗教戏曲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九十四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34页。
    ③林智莉:《明代宗教戏曲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九十四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32页。
    ④林祥征:《西王母的变迁及其启示》,《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第69页。
    ⑤林智莉:《明代宗教戏曲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九十四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29页。
    ①李江峰:《偷桃故事源流》,《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春之卷。
    ②刘向:《列仙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①林智莉:《明代宗教戏曲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九十四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34页
    ②徐朔方,孙秋克《明代文学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③姜彬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页。
    ④张泽洪《中国民间俗信仰中的道情—以道情起源及说唱为中心》,《中国俗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9月。
    ①唐达成主编《文艺赏析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60-861页。
    ①周贻白《论莲花落——关于《绣襦记》中的莲花落》,沈燮元编:《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595页。
    ②孙维张主编《佛源语词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③徐海荣主编《中国娱乐大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829页。
    ①田桂民《浪漫与苦闷的变奏——先秦至元代神仙戏曲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①赵卫东辑校《丘处机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404-408。
    ①齐森华等《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②(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姚品文点校,洛地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12页。
    ①赵晓红《朱有燉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2年版,第142页。
    ②陈捷:《朱有燉与元杂剧》,《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3期。
    ③Rpbert Redfield:《乡民社会与文化》,转引自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143页。
    ①李舜华:《教坊宴乐环境影响下的明前中期演剧》,《戏剧艺术》,2004年第3期。
    ②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①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03页。
    ②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03页。
    ③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明)朱彝尊编《明诗综》卷二十二,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59册,第592-593页。
    ②麻国均:《中国古典戏剧流变与形态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①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963-964页。
    ②张兵:《从敦煌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看钟馗故事的发展和演变》,《敦煌研究》,2008年第1期。
    ①(元)周密《乾淳岁时记》,《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3217页。
    ②钱茀《傩俗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③(明)丘濬《大学衍义补》,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12册,第742-743页。
    ④林智莉《明代宗教戏曲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华民国九十四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43-144页。
    ①(清)龙文彬:《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3页
    ②(清)李光地《榕村全集》,清道光九年刊本。
    ③(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8页。
    ④(明)邓球:《皇明泳化类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①王斌:《论明代“戏禁”政策对士大夫阶层戏剧活动的影响》,《齐鲁学刊》,2010年第1期。
    ②(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8页。
    ③岩城秀夫:《明代宫廷与戏剧本文》,见《中国戏曲演剧研究》,东京:创文社,1972年版,第602页。
    ④曾永义:《曾永义学术论文自选集》乙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43页。
    ⑥(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五十六,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
    ①郑莉,邹代兰:《浅谈明宫廷演剧机构——钟鼓司和教坊司》,《四川戏剧》,2008年第1期。
    ②陆方龙:《朱有燉杂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中华民国97年硕士论文,第82页。
    ③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板本》,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53年版,第152页。
    ④(清)纪昀奉敕撰:《钦定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武英殿本。
    ⑤赵景深等主编:《中国戏剧史论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①伊维德撰,赖瑞和译:《中国的戏曲与宫廷——洪武御勾栏考》,王秋桂主编:《中国文学论著译丛》,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第728-729页。
    ②陆方龙:《朱有燉杂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中华民国97年硕士论文:第71页。
    ③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①无名氏撰,常茂徕增订,孔宪易校注:《如梦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②(明)沈自晋著,张树英点校:《沈自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87页。
    ③李真瑜:《城市文化与戏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④赵景深等主编:《中国戏剧史论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①(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七,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
    ②(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页。
    ②(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页。
    ③(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33页。
    ④(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六十九,《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6页。
    ①陈寒鸣:《明代朱学述论》,《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4期。
    ②曹萌:《明初社会思潮与<三国演义>尚理倾向》,《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③曹萌:《明初社会思潮与<三国演义>尚理倾向》,《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①(宋)朱熹《小学集注》,《内篇·明伦第二》“明夫妇之别”,见《小学集注》卷三,清光绪卅二年石印本。
    ①(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②董家遵:《历代节妇烈女的统计》,任达荣主编:《守节、再嫁、缠足及其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页。
    ③黄卓越:《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④(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乙集,《杨少师士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2页。
    ⑤张仲谋:《论宋濂的文论与散文创作》,《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①(清)钱谦益:《初学集》卷八十三《书李文正公手书东祀略卷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9页。
    ②钱基博:《明代文学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13页。
    ①魏崇新:《台阁体作家的创作风格及其成因》,《复旦学报》,1999年第2期。
    ②饶龙隼:《明初台阁体的生成及泛衍》,《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③(明)魏骥:《陈祭酒文集序》,《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④陈炜舜:《明代前期的台阁文风、吴中文化与楚辞学》,台湾:《彰化师大国文学志》,2007年第15期。
    ①陆方龙:《朱有燉曲作曲论之戏曲观》,《戏曲研究》,第77辑。
    ②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1页。
    ①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
    ①吴梅:《仙官庆会跋语》,奢摩他室曲丛,上海:涵芬楼,1928年版。
    ②时中:《中国传统伦理社会与臣民道德研究》,《辽宁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高兵:《大一统再认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①徐子方:《明杂剧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6页。
    ①郑莉:《朱元璋对明初宫廷杂剧的影响》,《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明)王守仁:《书示四侄正思等》,《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四部备要》本,第14-15页。
    ②王重民等:《全唐诗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67页。
    ③(宋)阙名:《儒林公议》,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①(元)高明:《琵琶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①(明)朱有燉:《文殊菩萨降狮子》,周藩原刻本,国家图书馆《诚斋杂剧二十五种》收入。
    ①徐子方:《明杂剧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9页。
    ①关四平:《唐代小说文化意蕴探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页。
    ③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北: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版,第163页。
    ①(日)青木正儿,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47页。
    ②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82-183。
    ③陆方龙:《朱有燉杂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华民国97年硕士论文,第116页。
    ④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下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4页。
    ⑤E.D.赫施著,王才勇译:《解释的有效性》,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13页。
    ⑥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下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8页。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北京:中华书局,1949年版,第348页。
    ②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③郭英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明代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④廖奔、刘彦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①彭隆兴:《中国戏曲史话》,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186页。
    ②张燕瑾:《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③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④邓绍基、史铁良主编:《20世纪文学研究·明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536页。
    ⑤李修生:《元杂剧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页。
    ①蔡欣欣:《<诚斋杂剧>艺术之探讨》,《中华戏曲》,2000年第1期。
    ②(明)朱有燉:《文殊菩萨降狮子》,朱有燉自刻本,国家图书馆《诚斋杂剧二十五卷》收入。
    ①(明)叶盛著,魏东平校:《水东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朱有燉:《仗义疏财》,周贻白选注:《明人杂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①朱东润:《元杂剧及其时代》,《国文月刊》,1949年,第77-78页。
    ②邓绍基:《论元杂剧思想内容的若干特征》,《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①朱有燉:《义勇辞金》,周贻白选注:《明人杂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①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②孟子著,杨伯峻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③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④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孔子改制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关四平,陈砚平:《<水浒传>:“侠义”皈依“忠君”的悲剧》,《北方论丛》,1998年第3期。
    ①刘海燕:《明代戏曲中关羽形象的多种形态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①赵景深:《明代的戏曲和散曲》,《戏曲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页。
    ②江巨荣:《古代戏曲思想艺术论》,北京: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③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④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57页。
    ⑤周贻白选注:《明人杂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⑥黄芝冈:《明代初、中期北杂剧的盛行和衰落》,《中华文史论丛》,1963年第4期。
    ①阙名:《三风十愆记》,王文濡:《说库》,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版。
    ②李真瑜:《城市文化与戏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③陆方龙:《朱有燉杂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华民国97年硕士论文,第122页。
    ④廖奔,刘彦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三册),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19页。
    ①(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②王成:《皇权政治背景下的奇特景观:忠文化与关羽崇拜》,《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①廖奔、刘彦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页。
    ②周法高:《颜氏家训汇注》,台湾:台联国风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47页。
    ②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与传说》,台北:联经出版社,1980年版,第220页。
    ③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页。
    ④林沛莹:《明末清初小说中的继母主题研究》,台湾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第59页。
    ⑤(宋)曾慥:《类说》卷五十四,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62子部,第917页。
    ⑥(明)抱瓮老人编,冯棠标校:《初刻拍案惊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页。
    ①林沛莹:《明末清初小说中的继母主题研究》,台湾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第61页。
    ②(明)叶盛著魏中平校:《水东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③(清)龚炜:《巢林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7页。
    ①(明)朱有燉:《清河县继母大贤》,奢摩他室曲丛,上海:涵芬楼印行。
    ②王学奇主编:《元曲选校注》第二册(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8页。
    ③林沛莹:《明末清初小说中的继母主题研究》,台湾: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第51页。
    ①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15页。
    ①Wilt L.Idema著,张惠英译:《朱有燉的杂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
    ①(荷兰)高罗佩著,李零等译:《中国古代房内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8页。
    ②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4年度博士论文,第116页。
    ①郑振铎:《论元人所写商人、士子、妓女间的三角恋爱剧》,《郑振铎全集》第四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②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4年度博士论文,第78页。
    ③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4年度博士论文,第73页。
    ①(唐)白行简:《李娃传》,张友鹤:《唐宋传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②陈贞吟:《朱有燉对石君宝<曲江池>的再创作》,《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文学报》,2010年第31期。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8页。
    ①卢前:《中国戏剧概论》,上海:世界书局,中国民国二十三年版,第137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7页。
    ①陈捷:《朱有燉与元杂剧》,《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3期。
    ①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48页。
    ②徐子方:《朱有燉及其杂剧考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③陈捷:《朱有燉与元杂剧》,《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3期。
    ④赵晓红:《朱有燉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2年,第90页。
    ⑤魏崇新主编:《中国文学史话》(明代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
    ⑥(明)朱有燉:《张天师明断辰勾月》,奢摩他室曲丛,上海:涵芬楼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藏)。
    ①许总主编:《理学文艺史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01页。
    ②许总主编:《理学文艺史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7页。
    ①关四平:《唐代小说文化意蕴探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90页。
    ②张志岳:《诗词论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6页。
    ①关四平:《唐代小说文化意蕴探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84页。
    ②关四平:《关汉卿杂剧的婚恋理想新论》,《学术交流》,2007年第10期。
    ③周宜智:《“勾栏浪子”与大明皇族的烟花情结》,《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①(元)关汉卿:《拜月亭》,北京大学中文系:《关汉卿戏剧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②(元)王实甫,王季思校注:《西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3页。
    ③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元杂剧概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26-27页。
    ④吴新雷:《也谈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中华戏曲》,第1辑,1986年版,第201页。
    ⑤沈敏:《元明“度脱剧”异同辨》,《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⑥周群:《宗教与文学》,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①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80页。
    ②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5年度博士论文,第20页。
    ①(唐)李复言,牛僧儒著,程毅中校:《玄怪录续玄怪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②(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③何胜莉:《锁骨菩萨考——兼论唐密观念的文学接受》,《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第1期。
    ①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47页。
    ②李艳:《明代神仙道化剧简论》,《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③(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6页。
    ④(明)王琦:《寓圃杂记》卷一“官妓革除”,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⑤(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①黄键:《不对称的双重时间——元代道教度脱剧的时空体形式》,《东方丛刊》,2007年第2期。
    ①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②(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5-96页。
    ①郑震:《中国近代戏曲史》,北京: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103-104页。
    ②张进德,张韶闻:《明代皇族散曲家简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③周群:《宗教与文学》,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5页。
    ④许总主编:《理学文艺史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7页。
    ①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827页。
    ②李艳:《明清道教与戏剧研究》,四川大学宗教学专业,2004年博士论文,第57页。
    ①(清)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②(明)朱有燉:《文殊菩萨降狮子》,周藩原刻本,国家图书馆《诚斋杂剧二十五卷》收入。
    ①沈敏:《元明“度脱剧”异同辩》,《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②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9页。
    ③许总主编:《理学文艺史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27页。
    ①王毓琥:《中国农学书录》,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7-28页。
    ②(宋)王观:《芍药谱》,四库全书本。
    ③(明)朱有燉:《牡丹仙引》,奢摩他室曲丛本,除特别注明,所引朱有燉剧作皆出此本。
    ①李桂奎:《中国小说写人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②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279页。
    ①邓绍基:《虞集与<十花仙>》,《文学遗产》,2012年第3期。
    ②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题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279页。
    ③郭英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明代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①魏圩:《古代文人修身四课为何以琴为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②(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11页。
    ①(元)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163-164页。
    ②(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8-310页。
    ①丘慧莹:《民间想象的西王母—以世俗宝卷中的王母为例》,《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①王卡:《中国道教基础知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20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页。
    ①林智莉:《明代宗教戏曲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中华民国94年,第44页。
    ②吴梅:《蟠桃会跋语》,奢摩他室曲丛,上海:涵芬楼本。
    ①赵晓红:《贵族气质与宫廷文化的融合——朱有燉杂剧的文化透视》,《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
    ①关于碑记与杂剧之间的关系本人曾有专文论述:细节上,如发现驺虞一事,《瑞兽碑》中仅有“封人来启其状”一句,甚为简略,杂剧《得驺虞》中,则被敷衍为整整一折,按照出场次序,先后增出了水牛丢失、寻牛、发现驺虞、遇见里长、合谋告官、官衙质询、知州上禀藩府等一系列情节,中间不无插科打诨的穿插,活跃了剧场氛围。其情节虽然丰富,根本上说,与《瑞兽碑》所言,其意一也。又如《得驺虞》高潮部分,也即驺虞捕获过程,作者不厌其烦地铺叙捕获之前的准备,先是护卫指挥率领军伍搜山,安放大笼,“任他(驺虞)自来呈献”,接着详写护卫指挥按照星宿方位布阵,最后写驺虞入笼、五探子出场报告捕获过程、藩府庆贺等。而《瑞兽碑》中,其相应情节则是:“父王卜日往观,至境设槛取之。越三日,雷雨大作,逮夜而云开天朗,兽乃徐步入槛中,竟生致之以归,导以鼓吹,卫以旗麾。”质言之,如汰去剧中细枝末节,其核心情节完全吻合,只是形式不同,前者以戏曲形式诉至场上、以动视听罢了。如对照来看,总有一种观此知彼似曾相识的感觉。见朱仰东:《朱有燉<神垕山神庙瑞兽碑>的发现及其价值》,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中心:《文化遗产》,2012年第3期。
    ②朱仰东:《朱有燉“当代戏”初探》,《戏剧文学》,2012年第3期。
    ①李万钧:《中国古今戏曲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8页。
    ②钱茀:《傩俗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③鲁迅:《又是莎士比亚》,《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1页。
    ①徐子方:《明代文人剧在戏剧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艺术百家》,1998年第1期。
    ②徐子方:《试论明代文人剧的内容特点和表现手法》,《艺术百家》,2000年第1期。
    ③高丽宏:《元代文人剧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第3页。
    ①余英时:《儒家“君子”的理想》,《余英时文集》第二卷,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137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③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宋)朱熹:《论语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汉)刘安等:《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②(清)倭仁:《倭文端公遗书》卷二,廉守昌:《中国历代礼贤通观》,(上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03一304页。
    ③赵义山:《明永乐至成化间散曲文学衰微探因》,《学术月刊》,2004年第12期。
    ①吴梅:《乔断鬼》跋语,奢摩他室曲,上海涵芬楼,双红堂藏本。
    ②李园:《孟浩然及其诗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7年博士论文,第139页。
    ①程杰:《梅文化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9-60页。
    ②李生龙:《隐士与中国古代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①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写:《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②(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43。
    ④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53页。
    ①(日)八木泽元:《明代剧作家研究》,东京:讲谈社,1959年版,第102页。
    ①任半塘:《唐声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32页。
    ②吕洪静:《论“换头”》,《交响》,1997年第3期。
    ①陆方龙:《朱有燉杂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第208页。
    ①(明)朱有燉:《文殊菩萨降狮子》,周藩原刻本,国家图书馆《诚斋杂剧二十五卷》收入。
    ②李希凡主编:《图说中国舞蹈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唐)张鷟《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5页。
    ④杜佑,王文锦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18页。
    ⑤陆方龙:《朱有燉杂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第212页。
    ①胡忌《宋金杂剧考》,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5页。
    ②胡忌《宋金杂剧考》,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6页。
    ①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页。
    ②叶德均:《戏曲论丛》,上海:日新出版社,中华民国36年版,第87-88页。
    ①赵晓红:《朱有燉研究》第四章“朱有燉杂剧艺术研究”之“朱有燉杂剧艺术体制的基本面貌”,济南:齐鲁书社,2012年版,第118页。
    ②黄季鸿:《杂剧元代分折论》,《学术研究》,2010年第9期。
    ③马幼垣:《水浒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1页。
    ④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95页。
    ⑤解玉峰:《南戏本不必有“套”,北剧原不必分“折”》,《中华戏曲》,2001年第1期。
    ⑥孙书磊:《元杂剧体制在元明的传播与演进—以<改定元贤传奇>为研究中心》《戏曲艺术》,2011年第3期。
    ①郑振铎:《<西厢记>的本来面目—雍熙乐府本<西厢记>题记》,《西谛书话》,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13页。
    ②徐大军:《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页。
    ③(日)小松谦金文京,黄仕忠译:《试论<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版本性质》,《文化遗产》,2008年第2期。
    ①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②黄季鸿:《杂剧元代分折论》,《学术研究》,2010年第9期。
    ③李日星:《元杂剧“折”的本义与起始》,《文献》,2003年第2期。
    ④(明)李梦阳:《空洞集》,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六十五年,第962页。
    ⑤(日)青木正儿,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43页。
    ①(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②康保成:《重论“四折一楔子”》,《中华戏曲》,2004年第1期。
    ③(明)徐伯龄:《蟫精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②康保成:《重论“四折一楔子”》,《中华戏曲》,2004年第1期。
    ③杜海军:《从元刊杂剧重新审视元杂剧体制之原貌》,《求是学刊》,2009年第4期。
    ④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
    ①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页。
    ②康保成:《重论“四折一楔子”》,《中华戏曲》,2004年第1期。
    ③赵景深:《读<诚斋乐府>随笔》,见《中国戏曲初考》,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226页。
    ④赵晓红:《朱有燉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2年版,第124页。
    ①王耕夫:《论明代的短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②赵晓红:《朱有燉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2年版,第126页。
    ①(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1页。
    ②王永健:《犹有金元风范,自得三昧之妙——评朱有燉<诚斋乐府>》,王季思等:《中国古典戏剧论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页。
    ③(清)李渔著,杜书瀛注:《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①Wilt L.Idema著,张慧英译:《朱有燉的杂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219页。
    ①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6页。
    ②门岿:《戏曲文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123页。
    ③宋俊华,王开桃:《明代北杂剧服饰刍议》,《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①范丽敏:《互通因袭衍化——宋元小说、讲唱与戏曲关系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271页。
    ②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北: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第177页。
    ③李简:《元明戏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75-76页。
    ①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56页。
    ②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6页。
    ③孙楷第《元曲新考·书会》,见《沧州集》,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5页。
    ④刘水云,俞为民:《宋元南戏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②杨恩寿:《词徐从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6页。
    ③(明)徐复柞:《曲论·附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
    ①杨万里:《略论词学尊体史》,《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
    ②汪超:《尊体与辨体——关于明清文人传奇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现象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各体文学理论专业,2009年度博士论文,第13页。
    ③(明)陈洪漠:《文章纲领总论》,见徐师曾:《文体明辩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80页。
    ④陈建华:《元杂剧批评史论》,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311页。
    ⑤(明)康海:《沜东乐府序》,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44页。
    ⑥(明)王世贞《曲藻》,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99页。
    ①(明)茅一相《题词品曲藻后》,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74页。
    ②(明)焦循:《易馀籥录》,《丛书集成续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影印,第29册,第385页。
    ③谢伯阳编:《全明散曲》,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277一278页。
    ①(清)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明)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见南京图书馆藏道光二十二年增刊本《祁忠惠公遗集·补编》。
    ③(明)朱权著,姚品文点校笺评,洛地审定:《太和正音谱笺评》,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①(元)吴莱杨维桢:《渊颖集·丽则遗音》,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年版。
    ①(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俞为民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②(元)夏庭芝:《青楼集志》,俞为民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66页。
    ①王季思:《元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学术研究》,1964年第3期。
    ②青木正儿:《元杂剧概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128页。
    ③陈建华:《试论明清杂剧中雅化倾向的发展》,《艺术百家》,2003年第4期。
    ①陆方龙:《朱有燉曲作曲论中之戏曲史与戏曲观》,《戏曲研究》,2008年第3期。
    ①左东岭:《阳明心学与汤显祖的言情说》,《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
    ②邹自振:《李贽的“童心说”与汤显祖的“情至说”》,《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③(明)汤显祖著,徐朔方点校:《汤显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8页。
    ④(明)冯梦龙:《情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①(明)孟称舜:《二胥记题词》,朱颖辉:《孟称舜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60页。
    ②(明)孟称舜:《二胥记题词》,朱颖辉:《孟称舜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59页。
    ③徐文凯:《有韵说部无声戏——清代戏曲小说相互改编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④(明)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6页。
    ①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年版,第207-208页。
    ②钱钟书:《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新华文摘》,2004年第13期。
    ③张丹飞:《中国古典悲剧论》,《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①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前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②钱钟书:《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新华文摘》,2004年第13期。
    ③卢前:《中国戏剧概论》,上海:世界书局,中国民国二十三年版,第140页。
    ④郑震:《中国近代戏曲史》,北京: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105页。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页。
    ②胡元翎:《李渔“十种曲”关目功能探》,冯天瑜:《人文论丛》,2003年卷。
    ③(明)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36页。
    ①邓绍基主编:《中国古代戏典文学辞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①颜天佑等编:《艺术生活的结晶——闲情偶寄》,海口:三环出版社,1992年版,第61-62页。
    ②朱仰东:《朱有燉“当代戏”初探》,《戏剧文学》,2012年第4期。文中依据作品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种情形:其一,“事俱按实”之作,这类剧作纯为写实剧;其二,宗教其表,事实其里,这类作品离生活稍远,但仍然从中可以看到朱有燉有意识地将事实融入其中;其三,事实为主,宗教为辅,这类剧作与现实生活较近,宗教只是陪衬而已,重在写实,如《得驺虞》、《悟真如》。
    ①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②沈新林:《同源而异派——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比较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③徐朔方:《我和小说戏曲》,《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①徐朔方:《论书会才人》《浙江学刊》,1999年第4期。
    ②此外,于思想倾向上也有一定联系,因成书年代不确,故这里从略,可参看朱仰东:《水浒文化流变视阈下朱有燉水浒戏价值初探》,《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③马幼垣:《水浒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9页。
    ④马幼垣:《水浒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2页。
    ①石昌渝:《明初朱有燉二种“偷儿传奇”与<水浒传>成书》,《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
    ②马幼垣:《水浒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2页。
    ①李伟实:《从水浒戏和水浒叶子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1期。
    ②马幼垣:《水浒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5页。
    ③李伟实:《从水浒戏和水浒叶子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1期。
    ④马幼垣:《水浒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6页。
    ①乔光辉:《瞿佑交游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②王利器:《水浒全传的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③伊维德:《朱有燉的杂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④王永健:《犹有金元风范,自得三昧之妙——评朱有燉<诚斋乐府>》,王季思等著《中国古典戏剧论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160页。
    ①马幼垣:《水浒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1页。
    ②林智莉:《明代宗教戏曲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中华民国94年,第46页。
    ③杜贵晨:《<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及今本改定年代小考》,《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2期。后在《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中杜先生又给予重点解析,可参看。
    ④杜贵晨:《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68页。
    ①王靖宇:《试论<三国演义>里的儒家思想》,辜美高等:《明代小说面面观》,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②杜贵晨:《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97页。
    ①杜贵晨:《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57页。
    ②张仲谋:《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③徐朔方:《瞿佑年谱》,《中华文史论丛》,第56辑。
    ①郭预衡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①蔡铁鹰:《三晋钹铙打造了孙悟空》,《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
    ②(明)吴承恩:《西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③陈万鼎:《述文殊菩萨降狮子杂剧》,《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新2卷第2期。
    ④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北京:紫荆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349页。
    ⑤吴圣昔:《<西游记>乌鸡国“增插”辩证》,《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
    ①徐朔方,孙秋克:《明代文学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9-120页。
    ②曹炳建,杨俊:《礼节传簿所载“西游”戏曲考》,《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
    ①张启成,梁葆莉:《论西王母及其历史擅变》,《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②蔡铁鹰:《元明之际取经故事系统的流向和影响——孙悟空形象探源之三》,《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1期。
    ①蔡铁鹰:《元明之际取经故事系统的流向和影响——孙悟空形象探源之三》,《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1期。
    ①胡适:《红楼梦考证》,《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0页。
    ②蔡元培:《石头记索引》,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八年版,第10页。
    ③蔡元培:《石头记索引》,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八年版,第3页。
    ④梁恭臣:《北东园笔录四编》,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⑤钱静方语,转引自胡适《红楼梦考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一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0页。
    ⑥杜贵晨:《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279页。
    ⑦王燕玉:《曹雪芹传》,《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①吴志武:《<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收录的元明杂剧考》,《天籁》,2008年第1期。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①(清)尤侗:《艮斋倦稿》,《尤侗馀集》,清康熙本。
    ②善因楼刊本《批评新大奇书红楼梦》之批语,转引自徐恭时《那无一个解思君》,《红楼梦研究集刊》,第5辑,第390页。
    ③李庆之:《哲学思辨下的客观反映——对贾政、宝玉父子矛盾的新解析》,《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4期。
    ①(明)朱有燉,翁敏华点校:《诚斋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②关四平:《唐代小说文化意蕴探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90页。
    ③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北:学海出版社,1979年版。
    ①(明)朱有燉,翁敏华点校:《诚斋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②朱仰东:《朱有燉“当代戏”初探》,《戏剧文学》,2012第4期。
    ③吴光正,罗媛:《花主、诗人和哲人——神道设教与贾宝玉的形象设计》,《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①(清)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②宋淇:《红楼梦识要》,转引自胥惠民:《论“贾宝玉系诸艳之贯”》,《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2期。
    ①陈维昭:《红学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②谭献《箧中词》引周稚圭语,见《历代诗史长编》第二十一种,台湾:鼎文书局1971年版,第21页。
    ③无名氏《赁庑笔记》,见蒋瑞藻《小说考证》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01页。
    ①李淑兰:《<红楼梦>神话结构及其隐喻意义探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①袁珂:《中国神话史》,转自欧阳健:《中国神怪小说通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①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②游德云:《论花妖形象在<聊斋志异>中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0年度硕士论文。
    ③于丹:《花神形象的流变》,《文学交流》,2007年第7期。
    ①张玉莲:《莫怨春风道薄情——唐传奇<崔玄微>赏析》,《文史知识》,2007年第6期。
    ②(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修容第二·熏陶》,张萍点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③(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治服第三·首饰》,张萍点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①游德云:《论花妖形象在<聊斋志异>中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0年度硕士论文。
    ②邓绍基:《虞集与<十花仙>杂剧》,《文学遗产》,2012年第2期。
    ①(明)陶辅著,程毅中校:《花影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②陶慕宁:《<霞笺记>与<西楼记>考论》,《辽东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③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⑤(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①(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①胡适:《胡适学术代表作》,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21页。
    ③杜贵晨:《试论<镜花缘>题材内容的三个特点及其意义——兼及仅以<镜花缘>为“才学小说”的偏颇》,《辽东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①徐文凯:《有韵说部无声戏——清代戏曲小说相互改编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页。
    ②(清)李渔:《比目鱼》,《李渔全集》第五卷(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①(清)李渔:《连城璧》,《李渔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②马振方:《小说艺术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③孟昭连,宁宗一:《中国小说艺术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①(元)胡祗遹:《赠宋氏序》,《紫山大全集》卷八,四库全书本。
    ①李静:《明清堂会演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
    ②李静:《明清堂会演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
    ①(明)朱有燉,翁敏华点校:《诚斋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②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64页。
    ③(明)朱有燉,翁敏华点校:《诚斋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④朱有燉散曲概况可参看绪论部分。
    ⑤白寿彝,启功等主编:《文史英华散曲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傅敏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②赵义山:《明散曲史研究》,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2004年度,第78页。
    ③高春平:《明代教育监察制度述略》,《晋阳学刊》,1997年第5期。
    ④郭培贵:《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①赵义山:《明永乐至成化间散曲文学衰微探因》,《学术月刊》,2004年第12期。
    ①(明)吕坤:《实政录》,道光丁亥(1827)据开封府属雕版刻本,第61页。
    ②(明)刘辰:《国初事迹》,胡凤丹:《金华丛书》第十函,杭州:浙江公立图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据胡氏退补斋重印本,第21页。
    ③(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④隋树森:《全元散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1页。
    ①郑家治:《古典诗学论丛》,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138页。
    ②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①赵义山:《明散曲史研究》,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4年度博士论文,第62页。
    ②卢前:《卢前曲学四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6页。
    ③章军华:《明代临川散曲大家陈克明的走失与回归》,《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④赵义山:《明散曲史研究》,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4年度博士论文,第62页。
    ⑤李修生:《元杂剧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页。
    ①(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六十一《乐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08页。
    ②张江裁编:《京津风土丛书》第三种,双肇楼排印本。
    ③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④(明)焦竑:《献征录》卷一,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明万历刻本,1986年版。
    ⑤(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9页。
    ⑥赵义山:《明散曲史研究》,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4年度博士论文,第85页。
    ⑦谢伯阳:《全明散曲》,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257页。
    ①唐德嗣,程国节主编:《古典诗词曲赋概说》,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7页。
    ②王星琦:《怎样读明散曲》,《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4期。
    ③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7页。
    ④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50页。
    ①王星琦:《怎样读明散曲》,《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4期。
    ②王星琦:《怎样读明散曲》,《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4期。
    ①(宋)朱熹集注:《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2页。
    ②《后汉书》卷八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55页。
    ③(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①吴海涛:《朱有燉散曲研究》,兰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6年度硕士论文。
    ②(明)朱有燉,翁敏华点校:《诚斋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又,下引除特别注明外,所引朱有燉散曲全出此书。
    ①侯忠义,王汝梅编:《<金瓶梅>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8页。
    ①傅惜华:《水浒戏曲集》,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49年版,第347-348页。
    ①刘英波:《浅析朱有燉散曲文本中的心态表现》,《聊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1页。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2页。
    ②(南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40页。
    ③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4页。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5页。
    ①吴志达:《明代文学与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16页。
    ②赵义山:《明清散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③吴梅:《唐代文学总论》,见吴梅著《中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2005年影印本。
    ①谢伯阳:《全明散曲》,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363页。
    ①胡适:《元人的曲子》,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12页。
    ②(清)徐大椿:《乐府传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③赵义山:《明清散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①谭正璧:《新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光明书局,中华民国廿四年,第367页。
    ①羊春秋:《散曲通论》,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288页。
    ②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9页。
    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思选集》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①王廷弼,沈卫建:《市民情趣与元人散曲的美学追求》,《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1期。
    ①任讷:《散曲概论》,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31年版。
    ②陈桐生:《组章为篇:战国诸子散文的一种特殊结构》,《学术研究》,2010年第12期。
    ③吴梅:《顾曲麈谈》,《吴梅全集·理论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④赵义山:《明清散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⑤赵义山:《明清散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①赵义山:《明清散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①刘英波:《朱有燉北散曲小令用韵简析》,《西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王星琦:《元明散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②(明)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1页。
    ①《学术界消息》,《图书季刊》,1944年3月,第五卷,第1期。
    ②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①(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姚品文笺评,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20页。
    ②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③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王卫民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473页。
    ①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①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王卫民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473页。
    ②赵义山:《明散曲的发展历程之重新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李圣华:《初明诗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16-518页。
    ①罗洛梅:《爱与意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②谢卫平:《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发展》,《邵阳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③韩广:《思念,从此海阔天长—中国悼亡诗歌欣赏与浅议》,《名作欣赏》,2007年第7期。
    ④胡旭:《悼亡诗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第27页。
    ⑤夏征农,陈至立:《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4页。
    ②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9页。
    ③杜婉言,方志远:《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4页。
    ②朱仰东:《明代水浒戏女性观管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①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舍勒著,刘小枫译:《舍勒选集》,下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50页。
    ②(明)李贽:《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5页。
    ①任道斌:《佛教文化辞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页。
    ②任道斌:《佛教文化辞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页。
    ①郑奠等:《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6页。
    ②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北: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版,第150页。
    ③赵晓红:《朱有燉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2年版,第193页。
    ①闫春:《朱有燉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06年度硕士论文,第9页。
    ①胡玉缙撰,吴格整理:《续四库提要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16页。
    ①胡玉缙撰,吴格整理:《续四库提要三种》,同上,第328-329页。
    ②(明)周是修:《刍荛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③姚品文:《宁王朱权》,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6页
    ①胡玉缙撰,吴格整理:《续四库提要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页。
    ②孙映逵:《中国古典咏花诗词的审美心态和艺术境界》,《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③王莹:《论唐宋牡丹诗词的政治文化意蕴及其表现艺术》,《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
    ④(清)汪灏:《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三十二,四库全书本。
    ①王莹:《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②王辉斌:《宋金元梅花诗探论》,《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③王莹:《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④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一341页。
    ①张潮著,罗刚、张铁弓译注:《幽梦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①赵晓红:《朱有燉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2年版,第194页。
    ②叶嘉莹:《逸陵论诗丛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③任遵时:《周宪王研究》,台北:三民书局,中华民国八十四年,第206页。
    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0页。
    ⑤于志鹏:《中国古代咏物诗概念界说》,《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⑥唐嗣德,程国节主编:《古典诗词曲赋概说》,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
    ①薛颖:《元祐文人集团与元祐体》,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
    ①(梁)刘勰著,徐正英,罗家湘注:《文心雕龙》,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清)俞琰:《咏物诗选》,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
    ①管士光:《论咏物诗》,《浅草集》,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382页。
    ②(宋)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③施蛰存编:《晚明十二家小品》,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38页。
    ④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8页。
    ①(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②(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光绪32年刻本。
    ③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④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北: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版,第150页。
    ⑤(清)叶燮:《原诗》,见《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97页。
    ①闫春:《朱有燉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2006年度硕士论文,第16-22页。
    ②(清)陈田:《明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③李圣华:《初明诗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7页。
    ①杜贵晨选注:《明诗选》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郭万金:《明诗文学生态述议》,《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③李圣华:《初明诗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1页。
    ④(明)朱有燉:《诚斋录》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续四库全书本。
    ①(明)杨士奇《东里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明)杨士奇《东里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明)王祎张以宁危素唐桂芳:《王忠文集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①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北: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版,第150页。
    ②陈文新:《“真诗在民间”——明代诗学对同一命题的多重阐释》,《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③杜贵晨选注:《明诗选》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清)陈田:《明诗纪事》,清陈氏听詩斋刻本。
    ②(明)谢榛:《四溟诗话》,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①郭万金:《关于明诗》,《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①(明)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清嘉庆扶荔山房刻本。
    ②(清)黄丕烈著,屠友祥校注:《荛圃藏书题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856-857页。
    ③(清)宋长白:《柳亭诗话》,清康熙天茁园刻本。
    ①(清)陈邦彦:《乌衣香牒》,清乾隆刻养和堂丛书本。
    ②(清)赵吉士著,周晓光编,刘道胜校:《寄园寄所寄》,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
    ③(清)弘晓:《明善堂诗文集》,清乾隆四十二年刻本。
    ①杜贵晨选注:《明诗选》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吴梅:《词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③(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六,《词话丛编》,第3403页。
    ④(清)周济:《止庵遗稿》,道光二十年刻本。
    ⑤张仲谋:《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⑥张仲谋:《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①张仲谋:《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②饶宗颐初纂,张璋先生总纂:《全明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③王兆鹏,吴丽娜:《<全明词>的缺失订补》,《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
    ④马兴荣等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0页。
    ⑤赵尊岳:《明词汇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36-1740页。
    ①周明初,叶晔:《明词补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饶宗颐初纂,张璋先生总纂:《全明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1页。
    ③查阜西编纂:《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第38页。
    ④曾艳红:《唐诗中的“罗衣”及其文化意蕴》,《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①张仲谋:《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①许宗元:《中国词史》,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231页。
    ②严迪昌等:《传承建构展望——关于20世纪词学研究的对话》,《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
    ③余意,齐森华:《吴中词学与“词亡于明”辨》,《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
    ④洪静云:《明词曲化现象述评》,《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⑤(明)陈霆:《渚山堂词话》,见张樟等编《历代词话》,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
    ①刘毓盘:《词史》,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据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1年版复印,第177页。
    ②朱惠国、刘明玉:《明清词研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7页。
    ①张仲谋:《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1页。
    ②朱惠国、刘明玉:《明清词研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51页。
    ③(清)佟世南:《东白堂词选》,清康熙十七年刻本。
    ④(清)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三,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79页。
    ⑤严迪昌:《元明清词》,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①俞平伯:《读词偶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②张仲谋:《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③郑海涛:《明代词坛与词风嬗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9年度博士论文。
    ①张仲谋:《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②张仲谋:《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90页。
    ③朱惠国,刘明玉:《明清词研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5页。
    ①赵尊岳:《明词汇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43页。
    ②张宏生:《明清词谱史总序》,江合友:《明清词谱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③(清)顾景芳等编选,王兆鹏点校:《兰皋明词汇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④尤振中,尤以丁编著:《明词纪事》,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版。
    ⑤黄拨荆:《中国词史》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任遵时:《周宪王研究》,台北:三民书局,中华民国八十四年,第206-207页。
    ①(明)吴纳,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②(明)吴纳,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①(明)程敏政:《明文衡》,卷五十六,四库全书本。
    ②(明)嘉靖《兰阳县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6年影印宁波天一阁藏明代嘉靖年间刻本。
    ①《旧小说》丁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②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07页。
    ③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15页。
    ①(明)袁宏道著,钱伯城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页。
    ②吴承学,刘湘兰:《颂赞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1期。
    ③吴承学,刘湘兰:《颂赞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1期。
    ④(清)孙梅著,李金松校:《四六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徐翠先:《古代箴体文探析》,《江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②(明)朱谋垔:《画史会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2页。
    ④任遵时:《文学与史地》,台北:三民书局,民国83年,第27页。
    ①(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明万历刻本。
    ②(明)安世凤:《墨林快事》,清钞本。
    ③(清)张淑载纂,鲁曾煜修:《祥符县志》,乾隆刻本。
    ④(清)倪涛:《六艺之一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陈维崧:《三月三日庭中牡丹盛开同家半雪赋》其二,《湖海楼诗集》卷一,康熙年间宜兴陈氏患立堂刻本。
    ①吴梅:《霜崖三剧》自序,转引自上书,第22页。
    ②苗怀明:《吴梅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③许姬传:《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2页。
    ④邵镜人:《同光风云录》,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295页。
    ⑤夏敬观:《吴瞿安先生<诗词戏曲集>读后感》,《戏剧论丛》,1984年第4辑。
    ①苗怀明:《吴梅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49页。
    ①任遵时:《文学与史地》,台北:三民书局,民国83年,第27-40页。
    [1](战国)孟子著杨伯峻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西汉)刘安等.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西汉)刘向.列仙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A].北京:中华书局,1963.
    [6](西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东晋)葛洪.西京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梁)刘勰著徐正英罗家湘注.文心雕龙[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唐)李复言牛僧儒著程毅中校.玄怪录续玄怪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唐)希运禅师.传心法要//佛教大藏经[A].第72册,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
    [1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续集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唐)张鷟.朝野佥载[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3](唐)杜佑王文锦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宋)李昉.太平御览[C].北京:中华书局,2011.
    [15](宋)曾慥.类说[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62子部.
    [16](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17](宋)高承.事物纪原[M].明正统九年,建安陈华刊本.
    [18](宋)智昭.人天眼目[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9](宋)朱熹.小学集注[M].清光绪卅二年石印本.
    [20](宋)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宋)阙名.儒林公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2](宋)朱熹集注.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3](宋)叶廷珪.海录碎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4](宋)王观.芍药谱[M].四库全书本.
    [25](宋)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26](元)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27](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8](元)丘处机赵卫东辑校.丘处机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5.
    [29](元)吴莱杨维桢.渊颖集·丽则遗音[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
    [30](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俞为民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C].合肥:黄山书社,2006.
    [31](元)夏庭芝.青楼集志//俞为民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C].合肥:黄山书社,2006.
    [32](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M].四库全书本.
    [33](元)高明.琵琶记[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34](元)孔齐.至正直记[M].台湾:世界书局,1972年影印清抄本.
    [35](元)周密.乾淳岁时记//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6](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C].(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37](元)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C].(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38](元)邓子晋著隋树森校.朝野新声太平乐府[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9](明)朱有燉.诚斋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
    [40](明)朱彝尊编.明诗综[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59册.
    [41](明)练子宁.中丞集[M].四库全书本.
    [42](明)朱有燉著翁敏华点校.诚斋乐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3](明)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五十四年影印明初内府刊本.
    [44](明)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5](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6](明)解缙等.明太祖实录[A].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
    [47](明)周是修.刍荛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8](明)郑晓.今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9](明)赵翼著王树民校.廿二史劄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0](明)李开先.李开先全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51](明)姚士观等.明太祖文集[C].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2](明)申时行等.明会典[A].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
    [53](明)杨士奇等.宣宗实录[A].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
    [54](明)李梦阳.空洞集[M].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65年.
    [55](明)朱权著姚品文点校笺评洛地审定.太和正音谱笺评[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6](明)朱勤美.王国典礼[M].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57](明)陈霆.渚山堂词话//张樟等编.历代词话[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58](明)王琦.圃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9](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0](明)丘浚.学衍义补[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1](明)俞本.兴野记//陈学霖.史林漫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1.
    [62](明)朱橚.袖珍方[M].明弘治翻刻洪武间本.
    [63](明)朱元璋.御制纪非录[M].国家图书馆缩微胶片.
    [64](明)朱睦楔.革除遗史[M].钦定四库全书本.
    [65](明)王世贞.皇明异典述[M].广雅书局刊本.
    [66](明)叶盛魏中平校.水东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7](明)冯梦龙.警世通言[M].长沙:岳麓书社,2003.
    [68](明)吕坤.实政录[M].道光丁亥(1827)据开封府属雕版刻本.
    [69](明)刘辰.国初事迹//胡凤丹.金华丛书[C].第十函,杭州:浙江公立图书馆,民国十四年.
    [70](明)祝允明.前闻记[M].浙江巡抚采进本.
    [71](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等.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2](明)王翰.梁园寓稿[M].四库全书本.
    [73](明)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1958.
    [74](明)郎瑛.七修类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75](明)杨士奇.东里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6](明)黄钧,李嵩纂修.归德州志[A].明嘉靖末年刻本.
    [77](明)释明河.觉原昙禅师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8](明)葛寅亮.钦录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79](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0](明)王直.抑庵集[M].清同治6年本.
    [81](明)瞿佑乔光辉校注.瞿佑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82](明)焦竑.国朝献征录[M].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馆刻本.
    [83](明)魏骥.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M].济南:齐鲁书社,1997.
    [84](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M].《四部备要》本.
    [85](明)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7.
    [86](明)孟称舜朱颖辉.孟称舜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7](明)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6.
    [88](明)朱孟震.续玉笥诗谈[M].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
    [89](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0](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写刻本.
    [91](明)释妙声.故慧辩普闻法师塔铭//东皋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2](明)陈文修等著刘景毛校注.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93](明)郭正域.皇明典礼志[M].刘汝康刻本,明万历四十一年.
    [94](明)嘉靖.《象山志》[A].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版.
    [95](明)刘文征.滇志[A].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96](明)焦竑.玉堂丛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7.
    [97](明)王祎张以宁危素唐桂芳.王忠文集外四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8](明)李时勉.古廉文集[M].明成化十年刊本.
    [99](明)李昌祺.运甓漫稿[M].浙江巡抚采进本.
    [100](明)于谦.于忠肃集[M].四库全书本.
    [101](明)高儒.百川书志[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02](明)谢榛.四溟诗话[M].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103](明)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清嘉庆扶荔山房刻本.
    [104](明)吴纳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05](明)程敏政.明文衡[C].四库全书本.
    [106](明)袁宏道著钱伯城校.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07](明)朱谋垔.画史会要[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8](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M].明万历刻本.
    [109](明)安世凤.墨林快事[M].清钞本.
    [110](明)卓人月.古今词统[M].明崇祯本.
    [111](明)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2](明)陶辅著程毅中校.花影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3](明)冯梦龙.古今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14](明)顾起元.客座赘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5](明)郎瑛.七修类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116](明)王圻.续文献通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
    [117](明)沈自晋著张树英点校.沈自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8](明)邓球.皇明泳化类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119](明)徐伯龄.蟫精隽[M].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20](明)程通.贞白遗稿[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影印.
    [121](明)焦循.易馀籥录[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影印丛书集成续编本.
    [122](明)刘玉.巳疟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排印丛书集成本.
    [123](明)汤显祖著徐朔方点校.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124](明)朱谋玮.藩献记[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125](明)冯梦龙.情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
    [126](明)李贽.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7](明)查继佐.罪惟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28](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29](清)黄缙荣等修纂.夏县志[A].北大图书馆藏光绪六年刻本.
    [130](清)陈田.明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31](清)王昶.明词综[M].嘉庆刻本.
    [132](清)钱伯城等.全明文[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33](清)李渔著杜书瀛注.闲情偶寄[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4](清)李渔.比目鱼//李渔全集[M].第五卷(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135](清)李渔.连城璧//李渔全集[M].第八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136](清)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37](清)钱谦益.列朝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8](清)黄虞稷著瞿起凤潘景郑整理.千顷堂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39](清)管竭忠修张沐纂.开封府志[A].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140](清)李光地.榕村全集[M].清道光九年刊本.
    [141](清)黄叔璥.中州金石考[M].乾隆六年刻本.
    [142](清)张海鹏.宫词小纂[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年影印本.
    [143](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44](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45](清)汪灏.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M].四库全书本.
    [146](清)傅维鳞.明书[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
    [147](清)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48](清)龚炜.巢林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9](清)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国书店据1939年世界书局版影印,1987.
    [150](清)鲁增煜纂.祥符县志[M].乾隆四年刊本.
    [151](清)阙名.三风十愆记//王文濡.说库[C].扬州:广陵书社,2008.
    [152](清)黄丕烈著屠友祥校注.荛圃藏书题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153](清)钱谦益.刑部郎中赵君墓表//杨振藻钱陆灿纂修.常熟县志[A].康熙26年刊本.
    [154](清)胡玉缙.续四库提要三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55](清)彭元瑞等.天禄琳琅书目后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56](清)纪昀奉敕撰.钦定历代职官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武英殿本.
    [157](清)倭仁.倭文端公遗书//廉守昌.中国历代礼贤通观[M].上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158](清)俞琰.咏物诗选[C].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4.
    [159](清)师范.滇系[M].昆明:云南通志局,光绪十三年.
    [160](清)谭献.箧中词//历代诗史长编[M].第21种,台北:台湾鼎文书局,1971.
    [161](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2](清)钱曾.玉简斋丛书[M].宣统庚戍刊.
    [163](清)无名氏著孔宪易校注.如梦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
    [164](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65](清)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孔子改制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66](清)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167](清)张潮著罗刚张铁弓译注.幽梦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68](清)俞琰.咏物诗选[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4.
    [169](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
    [170](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M].光绪32年刻本.
    [171](清)叶燮.原诗//清诗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72](清)袁枚.随园诗话[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73](清)黄丕烈著,屠友祥校注.荛圃藏书题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174](清)宋长白.柳亭诗话[M].清康熙天茁园刻本.
    [175](清)陈邦彦.乌衣香牒[M].清乾隆刻养和堂丛书本.
    [176](清)赵吉士著周晓光编刘道胜校.寄园寄所寄[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78](清)弘晓.明善堂诗文集[M].清乾隆四十二年刻本。
    [179](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6.
    [180](清)周济.止庵遗稿[M].道光二十年刻本。
    [181](清)佟世南.东白堂词选[C].清康熙十七年刻本。
    [182](清)陈霆.渚山堂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6.
    [183](清)顾景芳等编选王兆鹏点校.兰皋明词汇选[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84](清)孙梅著李金松校.四六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85](清)倪涛.六艺之一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6](清)沈家本.寄簃文存[M].北京:中国书店,1958.
    [1]章学诚.文史通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民国)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
    [4]胡适.元人的曲子//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鲁迅.鲁迅全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郑震.中国近代戏曲史[M].北京:北新书局,1930.
    [8]谭正璧.新编中国文学史[M].上海:光明书局,中华民国24年.
    [9]赵尊岳.明词汇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0]河南通志馆纂.民国河南通志稿[M].民国32年(1943)铅印本.
    [11]吴梅辑.奢摩他室曲丛[C].二集,上海:涵芬楼印行本.
    [12]吴梅王卫民.吴梅戏曲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13]吴梅.中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2005年影印本.
    [14]吴梅.顾曲麈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5]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6]卢前.中国戏剧概论[M].世界书局,中华民国23年.
    [17]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18]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M].上海:上杂公司,1953.
    [19]郑震.中国近代戏曲史[M].北京:北新书局,1930.
    [20]陈垣.明清滇黔佛教考[M].上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1]胡玉缙撰,吴格整理.续四库提要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2]刘毓盘.词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据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1年版复印.
    [23]赵景深.戏曲笔谈[C].北京:中华书局,1962.
    [24]赵景深.方志著录明清曲家考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25]赵景深.略述明代戏曲运动的概况//文学百题[A].长沙:岳麓书社,1987.
    [26]赵景深.中国戏曲初考[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27]赵景深等主编.中国戏剧史论集[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28]钱基博.明代文学史[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
    [29]叶德均.戏曲论丛[M].上海:日新出版社,中华民国36年.
    [30]蔡元培.石头记索引[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8年.
    [31]周贻白选注.明人杂剧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2]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3]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34]周贻白著沈燮元编.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C].齐鲁书社,1980.
    [35]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6]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7]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38]傅惜华.水浒戏曲集[C].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9]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M].上海:海古籍出版社,1982.
    [40]张友鹤.唐宋传奇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1]邵镜人.同光风云录[M].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
    [42]许姬传.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44]郭沫若.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45]吴晗.吴晗史学论著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6]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7]孟森.明史讲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48]郑振铎.劫中得书记[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49]郑振铎.郑振铎全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50]郑振铎.西谛书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3.
    [51]郑振铎.文学大纲[M].上海:上海书店,1986.
    [52]王季思.玉轮轩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3]王季思等.中国古典戏剧论集[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54]任半塘.唐声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5]任讷.散曲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31.
    [56]朱光潜.诗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57]胡忌.宋金杂剧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8]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A].北京:中华书局,2004.
    [59]王毓琥.中国农学书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7.
    [60]张志岳.诗词论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3.
    [61]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62]隋树森.全元散曲[C].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4.
    [6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A].上编,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4]俞平伯.读词偶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5]曾永义.曾永义学术论文自选集[C].北京:中华书局,2011.
    [66]冯金起选注.明代戏曲选注[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7]王重民等.全唐诗外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8]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9]羊春秋.散曲通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2.
    [70]黄裳.梦雨斋读书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4.
    [71]徐子方.明杂剧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2]曾永义.明代杂剧史[M].台北: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68年.
    [73]李平.朱有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C].续编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74]张燕瑾.中国古代戏曲专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5]郭英德.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76]徐朔方孙秋克.明代文学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78]李万钧.中国古今戏曲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9]赵义山.明清散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0]任遵时.周宪王研究[M].三民书局,中华民国八十四年再版.
    [8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4.
    [82]何绵山.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83]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84]杜婉言方致远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5]王家葵等校注.《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
    [86]张德信.明朝典制[A].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87]姚品文.朱权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
    [88]晓垣主编.中华名流大典[A].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
    [89]沈新林等.明代南京学术人物传[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0]晁中辰.明成祖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1]任遵时.文学与史地[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92]王永宽、王钢.中国戏曲史编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93]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94]朱恒夫.中国文学史疑案录[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
    [95]新干县志编委会修纂.新干县志[A].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0.
    [96]王建明.唐宋元明清五朝绝句选[A].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
    [97]栾星主编.中原文化大典·著述典[A].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8]吕友仁主编.中州文献总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99]赵轶峰.明代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00]赵宝俊.少林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01]潘承弼顾廷龙.明代版本图录初编[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102]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3]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104]徐大军.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05]张炯幺书仪主编.中国文学通典[A].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
    [106]蒋星煜.中国戏曲史钩沉[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107]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08]姚文放.文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9]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10]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111]姜彬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A].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12]唐达成主编.文艺赏析辞典[A].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113]孙维张主编.佛源语词词典[A].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114]徐海荣主编.中国娱乐大典[A].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15]田桂民.先秦至元代神仙戏曲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116]齐森华等.中国曲学大辞典[A].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17]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8]麻国均.中国古典戏剧流变与形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119]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C].长沙:岳麓书社,1995.
    [120]钱茀.傩俗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121]王秋桂主编.中国文学论著译丛[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
    [122]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3]李真瑜.城市文化与戏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124]任达荣主编.守节、再嫁、缠足及其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125]黄卓越.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6]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127]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5.
    [128]关四平.唐代小说文化意蕴探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129]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130]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下卷,北京:中华书局,1949.
    [131]郭英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明代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132]廖奔刘彦军.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133]彭隆兴.中国戏曲史话[M].北京:知识出版社,985.
    [134]张燕瑾.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5]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36]邓绍基史铁良主编.明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137]李修生.元杂剧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138]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39]江巨荣.古代戏曲思想艺术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5.
    [140]颜品忠等主编.中华文化制度辞典·文化制度[A].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
    [141]周法高.颜氏家训汇注[M].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75.
    [14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3.
    [143]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与传说[M].台北:联经出版社,1980.
    [144]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
    [145]王学奇主编.元曲选校注[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147]程树德.九朝律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48]许总主编.理学文艺史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49]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50]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51]周群.宗教与文学[M].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
    [152]许总主编.理学文艺史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53]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9.
    [154]李简.元明戏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5]李桂奎.中国小说写人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156]王卡.中国道教基础知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157]李万钧.中国古今戏曲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58]余英时.余英时文集[M].第二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9]程杰.梅文化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60]李生龙.隐士与中国古代文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161]郑振铎.文学大纲[M].上海:上海书店,1986.
    [162]李希凡主编.图说中国舞蹈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3]马幼垣.水浒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64]门岿.戏曲文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65]范丽敏.互通因袭衍化——宋元小说、讲唱与戏曲关系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66]张德宗主编.河南大学研究生论丛[C].第2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167]刘水云俞为民.宋元南戏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168]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A].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169]谢伯阳编.全明散曲[C].济南:齐鲁书社,1994.
    [170]徐文凯.有韵说部无声戏——清代戏曲小说相互改编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
    [171]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72]邓绍基主编.中国古代戏典文学辞典[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73]颜天佑等编.艺术生活的结晶——闲情偶寄[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2.
    [174]沈新林.同源而异派——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比较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75]涂秀虹.元明小说戏曲关系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176]辜美高等.明代小说面面观[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
    [177]杜贵晨.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M].济南:齐鲁书社,2008.
    [178]郭预衡主编.中国文学史[M].第四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79]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M].北京:紫荆城出版社,2010.
    [180]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C].第一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181]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182]陈维昭.红学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83]欧阳健.中国神怪小说通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184]陈大康.明代小说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185]马振方.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86]孟昭连宁宗一.中国小说艺术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187]白寿彝启功等主编.文史英华散曲卷[A].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188]郑家治.古典诗学论丛[M].成都:巴蜀书社,2010.
    [189]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190]张江裁编.京津风土丛书[A].第三种,双肇楼排印本.
    [191]唐德嗣程国节主编.古典诗词曲赋概说[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92]费振刚主编.散曲流派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93]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94]吴志达.明代文学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95]苗怀明.吴梅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96]李圣华.初明诗歌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97]胡旭.悼亡诗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198]任道斌.佛教文化辞典[A].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199]郑奠等.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A].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00]曾永义.明杂剧概论[M].台北: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68年.
    [201]叶嘉莹.逸陵论诗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02]薛颖.元祐文人集团与元祐体[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203]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04]李圣华.初明诗歌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05]杜贵晨选注.明诗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06]张仲谋.明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07]马兴荣等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A].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08]许宗元.中国词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0.
    [209]朱惠国刘明玉.明清词研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
    [210]严迪昌.元明清词[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
    [211]尤振中尤以丁编著.明词纪事[M].合肥:黄山书社,1995.
    [212]黄拨荆.中国词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13]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14]李静.明清堂会演剧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2](日)青木正儿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3](日)岩城秀夫.明代宫廷与戏剧本文//中国戏曲演剧研究[C].东京:创文社,1972.
    [4](日)八木泽元.明代剧作家研究[M].东京:讲谈社,1959.
    [5](日)青木正儿.元杂剧概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6](日)小松谦金文京,黄仕忠译.试论《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版本性质[J].文化遗产,2008(02).
    [6](法)丹纳傅雷译傅敏编.艺术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8](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上卷,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62.
    [9](德)舍勒著刘小枫译.舍勒选集[M].下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1](德)黑格尔.美学[M].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3](美)E.D.赫施著王才勇译.解释的有效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1.
    [14](美)罗洛梅.爱与意志[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15](荷兰)高罗佩著李零等译.中国古代房内考[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6](荷兰)Wilt L.Idema张惠英译.朱有燉的杂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7](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18](苏)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王学峰.20世纪朱有燉生平及剧作研究述评[J].艺术百家,2006(07).
    [2]赵晓红.朱有燉生平正误[J].文学遗产,2005(01).
    [3]廖奔.“诚斋杂剧”非为朱有燉杂剧总集名[J].文献,1988(03).期。
    [4]陆方龙.朱有燉曲作曲论中之戏曲史与戏曲观[J].戏曲研究,(77).
    [5]朱君毅孔家.略谈朱有燉杂剧的思想性[N].光明日报,1957-12-1.
    [6]陈捷.朱有燉与元杂剧[J].古典文学知识,2000(03).
    [7]杨谨.论朱有燉的烟花粉黛剧[J].黄山学院学报,2003(01).
    [8]虞江芙.论朱有燉妓女戏和水浒戏中的藩王意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09).
    [9]周宜智.“勾栏浪子”与大明皇族的烟花情结[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S1).
    [10]冯燕群.析朱有燉杂剧乐户女性形态的创造因由[J].四川戏剧,2011(04).
    [11]石昌渝.明初朱有燉二种“偷儿传奇”与《水浒传》成书[J].文学遗产,2009(05).
    [12]刘英波张俊阁.朱有燉北散曲小令用韵简析[J].西华大学学报,2008(02).
    [13]刘英波.明代北散曲小令用韵简析[J].聊城大学学报,2010(01).
    [14]张进德张韶闻.明代皇族散曲家简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01).
    [15]李希圣.雁影斋题跋卷第四[J].船山学刊,1936(11).
    [16]王颋.明代“祥瑞”之兽“驺虞”考[J].暨南史学(03).
    [17]张明富张颖超.论明代宗学设置的原因[J].古代文明,2008(01).
    [18]赵玉田.明代的国家建制与皇储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04).
    [19]徐朔方.瞿佑年谱[J].中华文史论丛,(56).
    [20]王福利.元宫词百章作者考辨[J].河池学院学报,2007(03).
    [21]胡凡.明代的宫廷教育[J].江汉论坛,1990(07).
    [22]王璋高成新.明太祖孝治政策初探[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06).
    [23]展龙.论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实践[J].教育与考试,2011(02).
    [24]雷学华.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忠君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06).
    [25]孙朝阳.论明代旌表节烈的激励机制[J].殷都学刊,2009(04).
    [26]卿希泰.明太祖朱元璋与道教[J].江西社会科学,1999(01).
    [27]赵晓红.皇室贵族的传统文化情结—朱有燉杂剧的现代解读[J].东方论坛,2003(06).
    [28]王昊.元人“元曲”观辨[J].社会科学战线,2000(01).
    [29]赵义山.拓宽散曲研究的视野[J].文学评论,2011(05).
    [30]张春国.《诚斋乐府》是朱有燉的散曲集而非杂剧集[J].文献,2008(03).
    [31]张正学.元人“乐府”二题[J].南都学坛,2000(04).
    [32]张春国.《元宫词百章》作者考辨[J].艺术百家,2006(02).
    [33]杜贵晨.古代小说考证同名交错之误及其对策—以《三国演义》、《西游记》考证为例[J].学术研究,2011(10).
    [34]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J].复旦学报,2004(02).
    [35]王染野.曲海钩沉[J].艺术百家,1994(02).
    [36]王亮.王国维先生藏书述略[J].鲁东大学学报,2010(03).
    [37]林祥征.西王母的变迁及其启示[J].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0(01).
    [38]浦江清.八仙考[J].清华学报,1936(01).
    [39]李江峰.偷桃故事源流[J].中国文化研究,2009(春之卷).
    [40]张泽洪.中国民间俗信仰中的道情[J].中国俗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9月.
    [41]李舜华.教坊宴乐环境影响下的明前中期演剧[J].戏剧艺术,2004(03).
    [42]赵保清.人神共娱的十六天魔舞[J]内蒙古艺术,2011(01).
    [43]张兵.从敦煌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看钟馗故事的发展和演变[J].敦煌研究,2008(01).
    [44]王斌.论明代“戏禁”政策对士大夫阶层戏剧活动的影响[J].齐鲁学刊,2010(01).
    [45]郑莉邹代兰.浅谈明宫廷演剧机构——钟鼓司和教坊司[J].四川戏剧,2008(01).
    [46]陈寒鸣.明代朱学述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1(04).
    [47]曹萌.明初社会思潮与《三国演义》尚理倾向[J].黄山学院学报,2003(04).
    [48]张仲谋.论宋濂的文论与散文创作[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02).
    [49]罗宗强.政策、思潮与文学思想倾向—关于明代台阁文学思潮的反思[J].文史哲,2011(03).
    [50]魏崇新.台阁体作家的创作风格及其成因[J].复旦学报,1999(02).
    [51]饶龙隼.明初台阁体的生成及泛衍[J].苏州大学学报,2012(01).
    [52]陈炜舜.明代前期的台阁文风、吴中文化与楚辞学[J].彰化师大国文学志,2007(15).
    [53]时中.中国传统伦理社会与臣民道德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04(02).
    [54]高兵.大一统再认识[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06).
    [55]郑莉.朱元璋对明初宫廷杂剧的影响[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1).
    [56]刘海燕.明代戏曲中关羽形象的多种形态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02).
    [57]蔡欣欣.《诚斋杂剧》艺术之探讨[J].中华戏曲,2000(01).
    [58]朱东润.元杂剧及其时代[J].国文月刊,1949.
    [59]邓绍基.论元杂剧思想内容的若干特征[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87(04).
    [60]关四平,陈砚平.《水浒传》:“侠义”皈依“忠君”的悲剧[J].北方论丛,1998(03).
    [61]黄芝冈.明代初、中期北杂剧的盛行和衰落[J].中华文史论丛,1963(04).
    [62]王成.皇权政治背景下的奇特景观:忠文化与关羽崇拜[J].山东大学学报,2007(05).
    [63]陈贞吟.朱有燉对石君宝《曲江池》的再创作[J].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文学报,2010(31).
    [64]黄键.不对称的双重时间——元代道教度脱剧的时空体形式[J].东方丛刊,2007(02).
    [65]李艳.明代神仙道化剧简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4(03).
    [66]何胜莉.锁骨菩萨考——兼论唐密观念的文学接受[J].中华文化论坛,2012(01).
    [67]吴功正.晏殊:富贵气象和清婉心态[J].南京社会科学,2003(06).
    [68]沈敏.元明“度脱剧”异同辩[J].武汉大学学报,2005(01).
    [69]赵晓红.贵族气质与宫廷文化的融合—朱有燉杂剧的文化透视[J].齐鲁学刊,2004(03).
    [70]邓绍基.虞集与《十花仙》[J].文学遗产,2012(03).
    [71]魏圩.古代文人修身四课为何以琴为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4).
    [72]李跃忠.戏曲口彩语运用方式探析[J].文化遗产,2012(02).
    [73]丘慧莹.民间想象的西王母—以世俗宝卷中的王母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74]黄季鸿.杂剧元代分折论[J].学术研究,2010(09).
    [75]解玉峰.南戏本不必有“套”,北剧原不必分“折”[J].中华戏曲,2001(01).
    [76]孙书磊.元杂剧体制在元明的传播与演进[J].戏曲艺术,2011(03).
    [77]李日星.元杂剧“折”的本义与起始[J].文献,2003(02).
    [78]康保成.重论“四折一楔子”[J].中华戏曲,2004(01).
    [80]杜海军.从元刊杂剧重新审视元杂剧体制之原貌[J].求是学刊,2009(04).
    [81]王耕夫.论明代的短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4(04).
    [82]宋俊华王开桃.明代北杂剧服饰刍议[J].中山大学学报,2003(01).
    [83]杨万里.略论词学尊体史[J].云梦学刊,1998(02).
    [84]王季思.元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J].学术研究,1964(03).
    [85]陈建华.试论明清杂剧中雅化倾向的发展[J].艺术百家,2003(04).
    [86]左东岭.阳明心学与汤显祖的言情说[J].文艺研究,2000(03).
    [87]邹自振.李贽的“童心说”与汤显祖的“情至说”[J].福州大学学报,2009(01).
    [88]蔡美彪.罟罟冠一解[J].中华文史论丛,2010(02).
    [89]钱钟书.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J].新华文摘,2004(13).
    [90]张丹飞.中国古典悲剧论[J].贵州社会科学,1997(01).
    [91]徐朔方.我和小说戏曲[J].杭州大学学报,1998(03).
    [92]徐朔方.论书会才人[J].浙江学刊,1999(04).
    [93]李伟实.从水浒戏和水浒叶子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J].社会科学战线,1988(01).
    [94]乔光辉.瞿佑交游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01).
    [95]王利器.水浒全传的来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01).
    [96]杜贵晨.《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及今本改定年代小考[J].中华文化论坛,1999(02).
    [97]蔡铁鹰.三晋钹铙打造了孙悟空[J].晋阳学刊,2006(02).
    [98]吴圣昔《西游记》乌鸡国“增插”辩证[J].明清小说研究,1999(02).
    [99]曹炳建杨俊.《礼节传簿》所载“西游”戏曲考[J].明清小说研究,2005(02).
    [100]张启成梁葆莉.论西王母及其历史擅变[J].贵州大学学报,2004(06).
    [101]蔡铁鹰.元明之际取经故事系统的流向和影响[J].明清小说研究,1991(01).
    [102]王燕玉.曹雪芹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6(02).
    [103]吴志武.《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收录的元明杂剧考[J].天籁,2008(01).
    [104]陶慕宁.《霞笺记》与《西楼记》考论[J].辽东学院学报,2009(01).
    [105]郭培贵.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2006(06).
    [106]王星琦.怎样读明散曲[J].古典文学知识,2002(04).
    [107]刘英波.浅析朱有燉散曲文本中的心态表现[J].聊城大学学报,2012(02).
    [108]王廷弼沈卫建.市民情趣与元人散曲的美学追求[J].社会科学辑刊,1992(01).
    [109]夏敬观.吴瞿安先生《诗词戏曲集》读后感[J].戏剧论丛,1984(04).
    [110]谢卫平.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07(04).
    [111]孙映逵.中国古典咏花诗词的审美心态和艺术境界[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03).
    [112]王莹.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J].文学评论,2008(06).
    [113]于志鹏.中国古代咏物诗概念界说[J].济南大学学报,2004(02).
    [114]王莹.论唐宋牡丹诗词的政治文化意蕴及其表现艺术[J].文学遗产,2011(04).
    [115]陈文新.“真诗在民间”——明代诗学对同一命题的多重阐释[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05).
    [116]郭万金.关于明诗[J].文学评论,2005(04).
    [117]王兆鹏吴丽娜.《全明词》的缺失订补[J].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
    [118]严迪昌等.传承建构展望——关于20世纪词学研究的对话[J].文学遗产,1999(03).
    [119]余意齐森华.吴中词学与“词亡于明”辨[J].文学遗产,2008(04).
    [120]徐翠先.古代箴体文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2009(04).
    [1]闫春.朱有燉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03.
    [2]郭晓航.元明时期云南的出镇藩王与镇守中官[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3]张伟.明代靖江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论文,2006.
    [4]魏荣.明太祖时期道教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5]雷蕾.朱有燉杂剧研究[D].兰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2006.
    [6]赵义山.明散曲史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
    [7]张春国.朱有燉著述考[D].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2006.
    [8]林智莉.明代宗教戏曲研究[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中华民国94.
    [9]吴光正.八仙故事系统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2002.
    [10]陆方龙.朱有燉杂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台湾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中华民国97.
    [11]林沛莹.明末清初小说中的继母主题研究[D].台湾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论文,中华民国95.
    [12]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2004.
    [13]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4.
    [14]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D].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2005.
    [15]李艳.明清道教与戏剧研究[D].四川大学宗教学专业博士论文,2004.
    [16]高丽宏.元代文人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2005.
    [17]李园.孟浩然及其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2007.
    [18]汪超.尊体与辨体——关于明清文人传奇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现象的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各体文学理论专业博士论文,2009.
    [19]游德云.论花妖形象在《聊斋志异》中的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10.
    [20]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10.
    [21]郑海涛.明代词坛与词风嬗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