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绚丽夺目的时代,也是魏晋风度形成的时期。政局的分裂与统一,地域文化的保守与创新,文化中心的迁移与转换,南北士人的冲突与交流,使得魏晋文学的地域性特征时而凸显、时而淡化。魏晋时期复杂多变的地域文化格局为本课题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本文以“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为题,将魏晋文学上溯至汉末中原文学新风的兴起,下延到晋宋之际江州隐逸文风的新变。论文分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四个时段,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对文学的影响,南北士人的文化交流与文学融合,文化中心迁移对文风新变造成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通过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人群体、文学创作以及文风特点及其文化成因的梳理,以期从地域文化视角揭示魏晋文风演变的历史进程。本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文学发展。本章重点考察汉末文化中心的东迁对魏晋文化格局及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同时对汝颍地区文化与文学的兴起及其传播、荆州流寓士人文化及文风加以论述。汉末文化中心由西汉时期的关中地区向中原地区迁移,导致以经术及辞赋为代表的关中文化逐步衰微,而以清谈及抒情文学著称的中原文化日益兴盛,地域文化的兴衰更替对魏晋文学的新变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原文化的复兴以洛阳周边的汝南、颍川、南阳、陈留等地为代表,驳杂多元的中原文化对汉末士风及文风的演变颇有影响。汉末军阀割据,中原士人纷纷流寓各地,致使中原文化向荆州、冀州、辽东等较为边远的地区传播。其中,荆州士人以其“多张新帜”的学风以及“悲而不壮”的文风对汉魏之际的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流寓各地的文人群体会聚邺下,造成了建安文学的繁盛,同时也为西晋洛中文坛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第二章:三国吴蜀文化传统与文学发展。本章着重考察魏、蜀、吴三国文化与文学的发展状况,在对三国文化传统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又对研究相对冷寂的吴、蜀两地文化传统、文学观念以及文学创作成就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三国时期,邺下文坛秉承汉末汝颍新风,又经建安七子以及竹林名士的标新立异,中原文风趋于清俊华靡。相对而言,吴、蜀两地偏安一隅,学风趋于保守,文学发展也较为滞后。吴、蜀两国秉承两汉文化传统,文学观念以儒家经世致用思想为重,文学创作成果也不够丰硕,但孙吴之四言诗、体物赋、应用散文以及蜀汉之应用散文尚有可观之处。吴、蜀文学虽然在创作数量以及文学成就上不可与曹魏文学同日而语,但作为三国文学的一部分,吴、蜀文学也不可小觑。西晋时期三国归晋,吴、蜀士人的文化贡献功不可没,这与两汉三国时期吴、蜀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孙吴时期江东文化士族的发展壮大,对两晋南北朝时期江东文化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学的交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章:西晋南北文化交流与洛中文坛的兴盛。本章从南北文化交流角度考察西晋洛中文坛的兴盛,将西晋文学分为三个时期进行研究。前期为晋武帝泰始年间至太康九年当时的文坛领袖为张华,他推崇文学、奖掖后进,对魏、蜀、吴三国文士皆有提拔,这对晋初文学创作风潮的兴起以及文风的转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期为晋武帝太康九年至晋惠帝太安二年。太康末年,江东才俊二陆兄弟入洛,以二陆为首的南方士人群体与北方文士之间既有文化冲突又有交流,客观上促进了洛中文学的发展,洛中文坛因此呈现出“足俪邺都”的繁盛局面。通过南北士人的文化交流,南北文风也有所融合,三国时期吴地文学质朴平实的文风逐渐改变,从陆机文学创作的南北意象特点即可看出南北文风的融合。晋惠帝元康年间,西晋政局日乱,南方士人纷纷回乡,直至晋惠帝太安二年陆机被害,洛中文坛也逐渐消歇。后期为惠帝太安二年至晋愍帝年间,回乡的南方士人将清谈习气带至江左,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张翰等。虽然西晋后期文坛日益衰微,但南方文学受到洛中文坛的影响而趋于清丽玄淡,这为东晋时期江东地区玄言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东晋文学地域分布与文学嬗变。本章旨在揭示东晋文士的地域分布与文学创作之关系,文章在考察东晋时期建康、会稽、江州士人群体的地域分布及其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东晋地域文化变迁与文风演变之关系加以梳理。东晋时期的三大文学中心分别代表着东晋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性特点:建武年间的建康地域以中兴文学主题为主,永和年间的会稽地域以山水玄言文学为主,而义熙年间的江州地域以隐逸文学为主。东晋初期的建康文坛受新都政局的影响,士人大多关心政治、揄扬风流,文学创作的庙堂色彩较为明显。东晋中期的会稽山水玄言文学为江左文风的典型,表达出侨寓士族群体疏远政治、逍遥自适的情怀。东晋后期的江州隐逸文学受到江州隐逸文化影响,寒门的文化身份以及动荡的政治局势,使得江州文士息心栖止、固穷守节。江州隐士群体的文学创作注重气节、长于比兴,表现出对汉魏抒情言志文学传统的复归,这对扭转东晋中期侨寓士族文学“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认为,魏晋文学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并不断吸纳、融合各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融汇南北文化的魏晋文风。南朝时期的建康、荆雍一带文化发达,以吴声、西曲以及宫体诗为代表的南方文学逐步取代中原文化影响下的魏晋文学,审美风尚也趋于柔靡清丽
Wei and Jin Dynasties is the eye-catching era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lso the Wei Jin grace period of formation The political division and unity,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conservatism and innovation, cultural center of the transfer and conversion, and their conflict and communication, the literatur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highligh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salination. In th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regional culture pattern for this topic expansion created premise condition. Based on the" late Han Dynasty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literary research" as the topic, the literatur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raced back to the late Han literature the rise, decurrent to the Jin and Song Dynasty as the new change of the style of writing. The late Han Dynasty, Jin Dynasty, the Three Kingdoms, four periods of the late Han Dynasty, Wei Jin period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al differences influence on literature, the scholars'cultural exchange and fusion of culture center migration on literature, style new variable effects caused by other problems to undertake relatively of the system discuss. Through to the late Han Dynasties literati group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as well as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ultural origin of the comb, with period from angles of regional culture reveal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Wei-Jin demeanor.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The late Han Dynasty cultural center of the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end of Han Cultural Center East on the pattern of culture and literary creation effects, while the Ru Ying region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nd its transmission, Jingzhou scholar culture and style of living. The late Han Dynasty cultural center from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 Guanzhong area to the Central Plains area of migration, leading to the operation and Fu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Guanzhong culture gradually decline, but to talk and lyrical literature known as Central Plains culture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shift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new variable produced far-reaching effect.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in Ru'nan, around Luoyang, Nanyang, and other places of Yingchuan Chen represented,complex multivariate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of the late Han Dynasty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influential jazz style. At the end of the Chinese warlord regimes, China scholars have floating around, resulting in the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to Jingzhou, Jizhou, Liaodong and other relatively remote areas spread. Among them, Jingzhou scholars to the" Zhang Xinzhi" of the style of study and" sorrow and not strong" style of the in Han and Wei Dynasties culture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Floating around the group of literati convergence under Ye, causing An Wenxue built prosperous, but also for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literary prosperity in creating conditions.
     The second chapter:the Three Kingdoms Wu Shu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Wei, Shu, Wu Sanguo culture and literature development status,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and to study the relatively cold and silent, Wu Shu culture, traditional literary ideas and literary achievements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under Ye adhering to Ru Ying air, and by the Jian'an seven son and bamboo celebrity new in order to be different, the Central Plains style tends to Qing Hua". Relatively speaking, Wu Shu, two remote, style tends to be conservative, literary development is lagging behind. Wu Shu,two countries adhering to traditional literary concept of culture of the Han Dynasty, Confucian Confucian thought as heavy, literary creation is not rich, but Wu of poetry, prose and Fu body, application of Shu Han prose is impressive in the application. Wu Shu, although in literature creation quantity and literary achievements can not b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on the Wei and the literature, but as a part of the literature, literature, Wu Shu also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to the Three Kingdoms, Wu Shu culture, their great contributions, this and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Wu Shu culture deep sediments are inseparable.Especially Wu period Jiangdong culture family development, o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Jiangdong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civil literature plays a role in.
     The third chapter:North and South Dynasty cultural exchange and the literary prosperity in Luo yang. This chapter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Xijin in Luoyang literary development,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literatur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of. The Emperor Wu Jin Taishi period to nine years in Taikang. The literary world leaders as Zhang Hua, he respected literary, incentives for backward, Wei, Shu, Wu Sanguo scribes are promoted, the Jin Chu literary tre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yle change played a key role. For the middle of Jin Dynasty Taikang nine years to two years free of petn. Taikang Jiangdong talent at Two Lus into carvedilol, with Two Lus headed south to North and intellectuals scribes among both cultural conflict and communication, i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he literary world, in Luoyang therefore presents the prosperous situation. Through the civil scholars' cultural exchange, north-south style of writing has fusio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Wu literature plain plain style changed gradually, from Lu Ji's literary creation and imag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een in the fusion of North-South style of writing. Free in the years, political situation of West Jin Dynasty, southern literati have home, until Lu Ji was murdered later, literary also gradually died in los. Later King two to Emperor Jin Min years, returning south they talk habit to the south,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Zhang Han. Although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period literature are declining, but the southern literature was in Los literary influence tends to clear black light,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Jiang region of metaphysical literatur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ise.
     The fourth chapter:the Eastern Jin Dynasty literatur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literature. This chapter aims to reveal the scribe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creation,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Kuaiji, Jiangzhou intellectual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cultural chan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style to comb.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three great literary center representing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stage features:Jianwu years Health District literary theme, Yonghe years Kuaiji geographical landscape of metaphysical literature, and Yi Xi years in seclusion literature mainly Jiangzhou district. The initial health by political influence, literary scholars, mostly concerned with politics, praise romantic, literary creation Temple color is more obvious.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metaphase of Kuaiji landscape metaphysical literature style typical of ESA, express the gentry group alienation political regime, free adaptive feelings.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period of seclusion literature was Jiangzhou recluse culture influence, poor cultural identity as well as the volatile political situation, makes great perched, Jiangzhou scribes solid poor integrity. A group of literary creation focus on integrity, shown on the lyrical literary tradition and retur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Literature" gentry interim regime reversed light on the tedious" metaphysical poe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period of health, Jing Yong area culture developed, with Wu Sheng, Xiqu and palace Tishi represented southern literature gradually replaced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iterary, aesthetic fashion tends to softness and elegant. The article thinks, the literature is in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is dominant, and continue to absorb, fus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ventually formed a blend of North-South cultural Wei-Jin style.
引文
①关于中古文学史料的整理情况,可参见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以及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等书。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中华书局1997年版。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②刘畅《史料还原与思辨索源——中古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③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9年第二版,第9页。
    ④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9年第二版,第20页。
    ①参见李剑锋《论江州文学氛围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一文,《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
    ②如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年版;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上族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第2版;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陈庆元《文学:地域的观照》,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③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近年来,文学地理学研究逐渐升温。2011年11月中旬,“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在南昌举行,会议涉及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文学地理学 的研究方法、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文学地理学的应用研究等多项议题。会议首次明确界定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研究意义所在。(参见刘双琴《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收获与突破——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综述》,《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笔者认为,虽然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为时尚早,但文学地理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视角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其具体研究理论及方法也逐步得以完善。
    ①关于南北文学的差异与交流研究,可参见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以及工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①《禹贡》:“禹别九州,随山刊木,任土作贡”,表明作者在大一统的思想下意识到各地的风土、经济等差异。《管子·水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指出自然水道对各地人物习性的影响。
    《礼记·王制》:“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主张在尊重各地风俗的基础上实行政教。《淮南子·地形训》:“土地各以其类生。”指出水土具有的不同之气及其对人的影响。上述著作皆从不同角度对人地关系作出初步的探讨。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页。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29页。
    ③[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03页。
    ④刘师培《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①陈寅恪《金明馆从稿初编》,三联书店2009年第二版。
    ②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③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①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参见《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③王永平《中古文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④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曹道衡《中古文史丛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②刘跃进《秦汉文学论丛》,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①卫绍生《魏晋文学与中原文化》,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②渠晓云《六朝文学与越地文化》,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③参见《复旦学报》1999年第5期。
    ④参见《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6期。
    ⑤参见《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⑥参见《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⑦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1-36页。
    ⑧参见《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
    ⑨参见《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⑩参见《唐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参见《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②参见《船山学刊》2010年第1期。
    ③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④参见《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⑤参见《文史哲》1990年第5期。
    ⑥参见《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①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1-632页。
    ②参见曹道衡《关中地区与汉代文学》一文,《中古文史从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①梅新林认为,先秦文学地理的核心区域的轮动,始于三秦区系终于齐鲁与荆楚区系,前后历时八百多年。其中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西周时期,文学地理的核心区系为首都镐京与陪都雒邑“双都轴心”所在的三秦与中原区系。是春秋时期,文学地理的核心区系转向首都雒邑所在的中原区系,然后开始转向齐鲁区系,重心落在齐鲁区系的鲁国。三是战国时期,核心区系齐鲁仍然不变,但重心已落在齐鲁区系的齐国,同时在战国后期,随着楚辞作家群的崛起,荆楚区系也一跃成为核心区系之一。实际上,先秦文学中心的轮动与文化中心的迁移是一致的,文化中心的变迁又对地域文人群体的崛起有较大影响,进而造成了战国末期“齐、楚两国,颇有文学”的分布格局。参见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7-631页。
    ②参见曹道衡《东汉文化中心的东移及东晋南北朝学术文艺的差别》一文,《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③参见严耕望《战国学术地理与人才分布》一文,《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
    ④[南朝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1页。
    ⑤[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865页。
    ⑥关于齐文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可参见王志民《汉赋与齐文化》一文,《文史哲》1990年第5期。此外毕庶春《试论大赋与邹衍及稷下学派——大赋艺术特色探源》一文,对稷下学风与汉大赋之关系也有所阐发,《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
    ①[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1页。
    ②[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81页。
    ③前揭《文心雕龙注》,第671页。
    ④刘永济指出,战国文学风气有三大宗主:齐风、楚风、秦风,对汉初文风颇有影响。参见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7-72页。
    ⑤前揭《文心雕龙注》,第672页。
    ⑥“三辅”指长安周边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地,参见《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43-1547页。
    ①前揭《文选》卷一,第2-3页。
    ②关于东汉三辅文士的文学创作,可参见胡旭《东汉三辅多士的文学考察》一文,《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
    ③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④前揭《义选》卷四,第160页。
    ⑤[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卷十八,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95页。
    ⑥《晋书》卷七十七《蔡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34页。
    ③《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常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59页。
    ①参见唐长孺《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一文,《山居存稿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70页。
    ②马融注经不守章句、注重义理;其为人通脱不羁,已开魏晋“达生任性”之先声。参见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20页。贺昌群先生认为,两汉学术思想之变迁,可分三期。第一期,武帝以前犹存战国之余风:第二期,自董仲舒议定儒家为一尊;第三期,自东汉中叶以后,诸子学复兴,直至魏正始之际,又为之一变。就地域而言,战国文化中心为齐楚两国,西汉文化中心为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而东汉中后期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各地域的文化传统、政治局势等因素对学术思想的变革有较大影响。
    ①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2页。
    ②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5年新2版,第98页。
    ③前揭《汉书》卷八十八《儒林列传》,第3593页。
    ④有关汉武帝时期官僚结构的变化,赵翼在《廿二史箚记》中已经指出。钱穆先生认为,“武帝始相公孙弘,以布衣儒术进,此汉廷政制一绝大转变也。其先惟军人与商人,为政治上两大势力,至是乃一易以士人,此尤见为转向文治之精神。”(前揭《国史大纲》,第147页。)汉代官僚结构由崇武转而尚文,对汉代关中文化士族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至东汉时期三辅地区更是出现了诸多累世经学的经学世家,对当时的政治、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⑤关于西汉长安的经学教育,可参见王子今《长安:西汉经学的“天府”》一文,《长安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①前揭《文选》卷一,第15页。
    ②前揭《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1642页。
    ③前揭《文心雕龙注》,第134-135页。
    ④前揭《十四朝文学要略》,第95页。
    ①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指出汉代经术之弊:“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评判扬雄:“下及扬子云,竟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喻之义。”王充在《论衡·定贤》中扬、马之赋:“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辩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可见,东汉时期三辅文化的不足之处日益彰显。
    ②前揭《后汉书》卷四十九,第1659页。
    ③[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87页。
    ④前揭《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传》,第1629页。
    ①前揭《后汉书》卷四十九《王符传》,第1630页。
    ②[东汉]王符著,张觉校注《潜夫论校注》,岳簏书社2008年版,第627页。
    ③前揭《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第1644页。
    ④钱穆先生认为,而其转移三百年学术思想,开后来之新局者,则在退孔、孟而进黄、老,轻闻见而重心知。王充、王符、仲长统等人对当时学术界影响甚大。参见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3-134页。
    ⑤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56页。
    ①参见前揭严耕望《战国学术地理与人才分布》一文,第559页。
    ②前揭《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传序》,第2547页。
    ③前揭《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第2777页。
    ④参见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一文,《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49页。
    ①关于汉末士风的演变,可参见王永平《魏晋风度的前奏:论东汉后期士人的“激诡之风”及其影响》(《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一文。该文对汉末士人在守孝的任诞、处事的倨傲、人生观的任达等方面加以考察,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魏晋风度形成的缘由及过程。就士人籍贯而言,汉末任达之士以汝颍、陈留等中原士人为多,此外尚有北地及南方一些较为边远地区的士人,由此可见三辅文化中心迁移后,中原士人群体的崛起及其士风的演变对汉魏之际士风的变革有较大影响。
    ①参见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一文,《上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②《后汉书》卷八十三《戴良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73页。
    ③[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07页。
    ④前揭《后汉书》卷四十五《袁闳传》,第1526页。
    ⑤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①关于汉末诸子学以及老庄思想的复兴,可参见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19页。
    ②参见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汉文学史纲要》(外一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五十二,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33页。
    ④前揭《文选》卷十五,第651页。
    ⑤前揭《全后汉文》卷五十三,第550-551页。
    ⑥前揭《全后汉文》卷六十九,第710页。
    ⑦前揭《文心雕龙注》,第588页。
    ①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②参见胡旭《东汉三辅多士的文学考察》一文,《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
    ③关于仲长统《乐志论》所体现出汉末文人内心的觉醒,可参见余英时先生《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一文,举凡避世思想、老庄精神、经济背景、山水怡情、文学与艺术的兴起等皆有所阐发。
    ①参见刘跃进《秦汉区域文化的划分及其意义》一文,《秦汉文学论丛》,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91-342页。
    ②关于汉末士人迁移与文化传播,可参见贺昌群《汉末大乱中原人民之流徙与文化之传播》一文,《贺昌群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6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十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9页。
    ④参见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一文,《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⑤关于汉代豪族的地域性研究,可参见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崇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168页)一书。该书认为西汉时期,关中及关东地区豪族发展最快,数量最多。东汉中期,南阳、颍川豪族、关西豪族以及河北豪族基本完成士族化。汉代豪族的地域分布及其士族化倾向,对于汉魏之际文学家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①参见赵翼《廿二史箚记》卷五“累世经学”条,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②吴桂美认为,东汉文学家族的形成有两个最根本的前提:一是文化士族的形成,二是东汉文学的日趋繁盛。参见吴桂美《豪族社会的文学折光——东汉家族文学的生态透视》一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相对于西汉的文化士族而言,东汉后期士族更加重视文化教育及文学修养,诸多文学家族应运而生。
    ③前揭《后汉书》卷四十《班彪传》,第1387页。
    ④前揭《晋书》卷九十二《应贞传》,第2370页。
    ①关于曹操的用人策略,可参见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一文。(《魏晋南北朝史拾遗》,中华书局2011年版)这些成员中以中原士人居多,他们或以谋略提升,或担任文学侍从,对建安政局及文坛颇具影响力。
    ②前揭《全后汉文》卷四十二,第422页。
    ③关于中古学术文化与门第之关系,可参见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一文,《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三),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0-208页。
    ①[晋]司马彪撰《续汉书志》,见《后汉书》志第二十,郡国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421-3425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七,州郡七“汝南郡”条、“许州”条,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942页。
    ③[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267页。
    ④[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6页。
    ①前揭《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269页。
    ②前揭《汉书》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54页。
    ③关十秦汉时期陈夏地区文化的发展,可参见王子今《陈夏地区的文化成就》一文,《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191页。
    ④胡宝国认为,所谓奇士,应该是指具有出众政治才能的名士。参见胡宝国《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一文,《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该文指出汉末汝颍党人以及三国时期颍川谋士对政局的影响,并分析西晋政局变革条件下汝颍士人衰微的原因。实际上,汝颍地区法家思想的盛行对于汉魏之际文化及士风的新变也颇具影响。
    ⑤[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卷十八,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95页。
    ⑥[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31页。
    ⑦[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十九,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50贝。
    ⑧前揭《晋书》卷一百十八《姚兴载记》,第3000页。
    ①参见严耕望《战国学术地理与人才分布》一文,《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539页。
    ②关于汉末汝颍地区私学及游学的发展,可参见陈雁《东汉魏晋时期颍汝、南阳地区的私学与游学》一文,《文史哲》2000年第1期。
    ③参见卢云《汉晋文化地理》一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1页。
    ④关于汉代循吏的文化影响,可参见余英时《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一文,《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利2003年版,第117-192页。
    ①前揭《汉书》卷七十六《韩延寿传》,第3210页。
    ②前揭《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1654页。
    ③前揭《后汉书》卷十六《寇恂传》,第624页。
    ④前揭《后汉书》卷四十三《何敞传》,第1487页。
    ⑥关于颍川豪族的士族化可参见薛海波《东汉颍川士族的官僚化和士族化》一文,《文史哲》2006年第6期。
    ①前揭《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1654页。
    ②前揭《后汉书》卷四十六《郭弘传》,第1543页。
    ③前揭《三国志》卷十三《魏书·钟繇传》注引《先贤行状》,第391页。
    ④前揭《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第2353页。
    ⑤钱穆先生认为:“东方齐鲁学人,大率尚文化,重历史,其学风对象,以整个社会为主。重一般之人生,不以狭义的国家富强为出发点。故其议论思想,往往求为整个社会谋彻底之改进。……至三晋之士,则其目光意气,往往仅限于国,仅以谋其国家之富强为基准。其用意所在,仅就现状粗加以革新,并不能注意及于整个之社会,全部之人生。其思想大体,仅为因利就便,趋于目前之功利而止。故其议论,往往尚权力而薄文化,重现实而轻历史。”参见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5年新2版,第7页。西汉时期的汝颍士人受法家思想影响较著,故重视权谋法术,汉末汝颍士人儒法兼综,积极参政的同时又不薄文化。
    ①[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八十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42页。
    ②参见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一文,《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余先生认为,此文所可注意者,文举虽非汝南人,而长文则籍属颍川,故二人之争论正足以说明地域分化之观念已深人士大夫之心,此其一。文举以颉颃天子推尊汝南之士,尤为当时士气高涨之证,南北朝以下“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之时代,在精神意态上殆已滥觞于兹矣!此其二。又文中所称道士大夫之美德如忧时哭世、遗功社会、破家为国与夫投命直言诸端,则作者胸中犹存东汉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之遗意,下视魏晋以下之士唯身家性命之保全是务,未曾有“经国远图”者,殊不可同日而语也,此其三。
    ③前揭《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2185页。
    ④参见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一文,前揭《士与中国文化》,第259页。
    ⑤关于汝颍地区的交游、品评之风,可参见黄宛峰《东汉颍川、汝南、南阳士人与党议始末》一文,《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①前揭《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2189页。
    ②前揭《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2187页。
    ③前揭《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2187页。
    ④前揭《后汉书》卷六十匕《党锢列传》,第2188页。
    ①前揭《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2207页。
    ②[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三“两汉风俗”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52页。
    ③前揭《后汉书》卷六卜七《党锢列传》,第2207页。
    ④参见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⑤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⑥汉末清议之风的退却使得士人的参政议事热情逐渐消退,老庄思想由是滋生。葛洪《抱朴子外篇·正郭》认为,郭泰为党人中保全派的代表,“盖欲立朝,则世已大乱:欲潜伏,则闷而不堪。或跃,则畏祸害;确尔,则非所安。彰偟不定,载肥载臞。”(杨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笺》(下),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55页)郭泰“与时俯仰”的人格 开启了魏晋玄化人格的先河。牟发松先生指出,“由婞直而权谋,从苦节到诞节,则是魏晋名士的形成过程。”参见牟发松《侠儒论:党锢名士的渊源与流变》一文,《文史哲》2011年第4期。
    ①[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0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17页。
    ①关于汝颍法家思想对两汉经学的破除之功,可参见汀春泓《颍川区域风习与建安文学》一文,《文史探真》昆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167页。该文认为指出,“慷慨以任气”的建安文学并非一蹴而就,从其历史文化背景来考察,颍川风习超居上游,曹氏成为北方霸主,使彻底的自然论思想取代了汉儒经学思维,这真正是形成建安文学的最重要契机。
    ②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5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七,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1页。
    ④“逸气”:刚健之气。《三国志·王粲传》:“公干有逸气”;《颜氏家训·文章》:“古人之文,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
    ①参见胡宝国《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一文,《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6页。
    ②《贺昌群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6页。
    ③《三国志》卷十一《魏书·邴原传》载:“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三国志》卷十一《魏书·管宁传》注引《傅子》曰:“宁往见度,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坏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遂讲《诗》、《书》,陈爼豆,饰威仪,明礼让,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 民化其德。”可见,流寓士人对于辽东地区儒学的传播以及民风的变革颇有影响。参见王永平《汉末流寓辽东士人之遭遇及其影响考论》一文,《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
    ①[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士燮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91页。本传所录袁徽与荀或书曰:“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於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馀年疆埸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足见士燮安民兴学的策略对于汉末交州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②《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虞翻传》载:“(虞翻)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22页。
    ③[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四《刘表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20页。
    ④[宋]司马光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五十九,“汉献帝初平元年”条胡三省注:“荆州刺史本治武陵汉寿。襄阳县,属南郡。”,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14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五十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72页。
    ②前揭《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第1649页。
    ③前揭《后汉书》卷六十四《赵岐传》,第2124页。
    ④前揭《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裴潜传》,第671页。
    ⑤[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汉献帝之十六条,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5页。
    ⑥前揭《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和洽传》,第655页。
    ①前揭《后汉书》卷七十四《刘表传》,第2421页。
    ②参见唐长孺《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一文,《山居存稿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8页。
    ③前揭《全三国文》卷五十六,第572页。
    ④前揭《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第598页。
    ⑤[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八十二《习凿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53-2154页。
    ⑥参见前揭唐长孺《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一文。胡宝国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己见,他认为“由南阳士参预 其间的荆州学派并非突然而来,它是中州学术的延续。荆州作为学术中心只是一种暂时的、表象的现象。真正的学术中心在汉晋时期始终不离中州。”(参见胡宝国《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一文,《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7页。)荆州虽然处于楚文化中心,但是襄阳、南阳等地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加之中原士人的流入,荆州之学实际上是中原学术的延续,并对中原地区玄学的兴起起到了过渡作用。
    ①王晓毅《王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3页。
    ③《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尹默传》载:“益部多贵今文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前揭《二国志》,第1026页),可见荆州地区古文经学对于蜀地经学的影响。另唐长孺先生推论荆州学者所定《五经章句后定》为古文经学,他认为:“清代易学家张惠言据留存下来的零碎条文,推断由刘表署名的《周易章句》所据为古文费氏易。东汉中叶以来私家注易如马融、荀爽、郑玄本已多注费氏易,但作为官定教本也是第一次。如果《英雄记》所云刘表在荆州确曾‘开立学官’,则也不妨说为古文易立于学官之始。”(参见前揭唐长孺《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一文)
    ④前揭《全三国文》卷五十六,第572页。
    ①关于汉魏之际《易》学的地域差异,汤用彤先生在《魏晋思想的发展》(《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贝)一文中认为,汉魏之际的《易》学按地域不同可分为三派,荆州一派见解最新,江东一带也颇受这种新经义的影响,北派最旧,大多传习汉儒的“象数”,王弼就是上承荆州一派“易”学新经义的大师。唐长孺先生在《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从》,中华书局2011年版)一文中也指出,以宋衷为代表的荆州《易》学是新易学的启蒙者,和江东虞氏专家之学不同。
    ②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9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九十一,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21页。
    ④前揭《三国志》卷十三《魏书·王肃传》,第414页。
    ①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②参见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一文,《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275页。
    ③前揭《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许靖传》,第966页。
    ④前揭《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庞统传》注引《襄阳记》,第953页。
    ⑤前揭《魏晋玄学论稿》,第77-78页。
    ①前揭《全三国文》卷十九,第186页。
    ②前揭《魏晋清谈思想初论》,第68页。
    ③关于汉末荆州流寓文士的文学创作情况,参见本文附录“汉末魏晋文士地域分布及其著述统计表”之表一“汉末荆州流寓文士及其作品表”。
    ④[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二“汉士择所从”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56页。
    ⑤前揭《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和洽传》,第655页。
    ①前揭《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杜袭传》,第664-665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5页。
    ③前揭《全后汉文》,第879-880页。
    ④[南朝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41页。
    ①前揭《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66页。
    ②如贾谊“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迪去,意不自得。”,班固《汉书·地理志》所载“南楚”风俗日:“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可见,由十风俗习性不同,荆楚一带常被中原士人视为畏途。东汉时期江南得到一定的开发,但士人的地域观念依旧存在。
    ①[南朝梁]萧统选编,[唐]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李善注《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卷一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页。
    ②前揭《全后汉文》,第910页。
    ③[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0页。
    ①[南朝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页。
    ②前揭[清]刘熙载《艺概》,第54页。
    ①前揭《二国志》卷三十七《蜀书·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第955页。
    ②前揭《刘镇南碑》,第573页。
    ③前揭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汉献帝之十六条,第245页。
    ④王夫之认为“表出自党锢,故雍容讽议之士尔”。刘表的儒者身份在汉末战乱之际很难得民心,而曹操为宦官阶层的代表,在政治上任权谋、重人才,文化上不拘礼法、轻率通脱,因此能够得到汉魏之际新兴阶层的认同。陈寅恪先生在《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一文中有所论述。
    ⑤前揭《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第217页。
    ⑥前揭《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第598页。
    ⑦参见王永平《汉末士人之流动与刘表政权之兴衰》一文,《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①前揭《后汉书》卷七十四《刘表传》,第2422页。
    ②前揭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汉献帝之十九条,第247页。
    ③前揭《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第598页。
    ①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3页。
    ①前揭《中国文学史》,第149页。
    ②[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一“苏州”条,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16页。
    ③[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267页。
    ①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7页。
    ①前揭《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1668页。
    ②汉初吴地文化初步兴起与吴地文化传统以及汉初政局有很大关系,据卢云研究,汉代淮南、吴越文化以辞赋、黄老学以及纵横家著称。汉初刘邦等出自楚地,大批策士随之应运而生,西汉前期吴王刘濞及淮南王刘安招纳游士,为吴地文化的崭露头角提供了条件,但随着汉武帝削藩、尊儒之政实施后,这一地区的纵横之士随之消歇,吴地文化声势有所减弱。参见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③前揭《汉书》卷六十四《严助传》,第2775页。
    ④前揭《汉书》卷六十四《朱买臣》,第2791页。
    ⑤关于两汉时期江南文化的发展,可参见王永平《两汉时期江南士人群体的成长与区域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文,《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⑥[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六,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0页。关于东汉时期中原士人南迁对江南文化的影响,刘跃进先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指出:魏晋时期江南“四姓实名家”的“朱、张、顾、陆”等,只有顾氏为江南士著,其他三姓皆为北方人,郑弘、王充等著名学者原籍也是北士。参见刘跃进《江南的开发及其文学的发轫》一文,《秦汉文学论从》,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①前揭《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列传》,第2570页。
    ②前揭《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列传》,第2575页。
    ③前揭《后汉书》卷八十《文苑列传》,第2649-2650页。
    ④前揭《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传》,第1629页。
    ⑤关于孙吴时期的文化发展,可参见王永平《孙吴时期之文化风尚》一文,《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①前揭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第77页。
    ②[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8页。
    ①前揭《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第1123-1124页。
    ②前揭《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诸葛恪传》,第1430页。
    ③前揭《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朱恒传》,第1316页。
    ④前揭《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张紘传》,第1246贞。
    ①关于孙吴侨、土士人的文化与文学交流,可参见王永平《孙吴时期侨寓士人的学术文化贡献》一文,《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②前揭《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吴主五子传》,第1363页。
    ③前揭《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严峻传》,第1248页。
    ④前揭《三国志》卷五十一《吴书·孙权传》注引《文士传》,第1144页。
    ⑤关于邺下文坛的文学评议活动,可参见拙作《论建安谈论与文学之关系》,《电影评介》2010年第7期。
    ⑥前揭《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严峻传》,第1248页。
    ⑦前揭《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吴主五子传》,第1364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七十一,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16页。
    ②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③关于孙吴子书对孙吴文学的影响,可参见韩格平《孙吴子书的政治取向及其对孙吴文学的影响》一文,《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④前揭《全三国文》卷六十五,第650页。
    ⑤关于孔融人格及其文风,可参见拙作《名士与英雄抗争的悲剧——孔融<临终诗>解读》一文,《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4期。
    ①前揭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第78页。
    ②参见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③关于孙吴文士及其作品,可参见本文附录“汉末魏晋文士地域分布及其著述统计表”之表二“孙吴文士及其主要作品表”。
    ①[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八十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74页。
    ②前揭《全三国文》卷七十四,第746页。
    ①前揭《全三国文》卷七十五,第748页。
    ②前揭《全三国文》卷七十五,第749-750页。
    ③前揭《全三国文》卷七十五,第750页。
    ④前揭《三国志·吴书》卷五十三《薛莹传》,第1254页。
    ⑤前揭《三国志·吴书》卷五十三《薛莹传》,第1255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7页。
    ②前揭《中国文学史》,第146页。
    ③前揭《三国志·吴书》卷六十二,第1418页。
    ④前揭《全三国文》卷六十七,第678-679页。
    ⑤前揭《中国文学史》,第147页。
    ⑥前揭《全三国文》卷七十一,第719页。
    ⑦前揭《中国文学史》,第149页。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512页。
    ②关于巴蜀地区的历史地理沿革,可参见《续汉书·郡国志》以及《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益州”条等史料。
    ③[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修订本),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④前揭《华阳国志校注》,第89页。
    ①前揭《华阳国志校注》,第103页。
    ②前揭《华阳国志校注》,第7页。
    ③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④[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5页。
    ⑤前揭《汉书》卷八十九,第3626-3627页。
    ⑥前揭《华阳国志校注》,第109页。
    ①前揭《华阳国志校注》,第113页。
    ②据卢云研究,西汉时期巴蜀地区的文学、小学、黄老学较为突出。著名文学家有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等,其中文学家大多也精通小学,如扬雄就曾著有《训纂》、《方言》等论著。黄老学说的代表人物有严遵等,其著有《老子指归》。参见卢云《汉晋文化地理》,第48-49页。
    ③据胡阿祥统计,《后汉书·文苑传》23位文学家中,仅李尤为广汉人;巴蜀士人所出书籍中,集部仅占十分之一左右;东汉小学著作有26种,无一种出自巴蜀士人之手。参见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④前揭《华阳国志校注》,第114页。
    ⑤前揭《华阳国志校注》,第130页。
    ⑥前揭《汉晋文化地理》,第111页。
    ⑦关于蜀汉时期巴蜀文化的发展,可参见王永平《蜀汉时期之学术文化风尚》一文,《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⑧关于蜀汉学士的学术成就,可参见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3189-3300页。
    ①[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27-1033页。
    ②前揭《三国志》卷四十二,第1026页。
    ③前揭《三国志》卷四十二,第1026-1027页。
    ④[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33页。
    ⑤前揭《三国志》卷四十二,第1023页。
    ⑥前揭《三国志》卷四十二,第1022-1023页。
    ①前揭《三国志》卷四十二,第1023页。
    ②前揭《三国志》卷四十一,第1025页。
    ③前揭《华阳国志校注》,第468页。
    ①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修订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34页。
    ②汗荣宝撰《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页。
    ③前揭《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第931页。
    ①前揭《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秦必传》,第973页。
    ②前揭《三国志》卷三十八,第974页。
    ③前揭《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卻正传》,第1038页。
    ①关于蜀汉文士及其文学作品,参见本文附录“汉末魏晋文士地域分布及其著述表”之表三“蜀汉文士及其主要作品表”。
    ②[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667页。
    ①前揭《文选》卷三十七,第1671页。
    ②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36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407页。
    ④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3页。
    ⑤前揭《文心雕龙注》,第360页。
    ⑥前揭《文心雕龙注》,第360页。
    ⑦[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五十九,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95页。
    ⑧前揭《全三国文》卷五十九,第595页。
    ①前揭《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谯周传》,第1027页。
    ②前揭《中国文学史》,第140页。
    ③前揭《全三国文》卷六十二,第627页。
    ①前揭《文心雕龙注》,第159页。
    ②前揭《全三国文》卷六十二,第627页。
    ③曹道衡《魏晋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④前揭《全三国文》卷六十一,第616页。
    ⑤前揭《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秦必传》,第973页。
    ①前揭《中国文学史》,第138页。
    ②前揭《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谯周传》,第1027页。
    ③前揭《华阳国志校注》,第384页。
    ④前揭《全后汉文》卷六十一,第616页。
    ①前揭《中国文学史》,第139页。
    ②前揭《全后汉文》卷六十一,第611页。
    ③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①参见杜松柏《三国蜀汉辞赋考论》一文,《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①如姜剑云的《太康文学研究》一书对太康作家生平及人格、太康文学思想以及美学特点皆有阐发,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但作者并未关注南北文化差异及文化交流对太康文学的影响。另徐公持的《魏晋文学史》提出了西晋文士的两个派别,一派为儒者,一派为玄学家。实际上,西晋文学家的不同思想倾向与地域文化有很大关系。江南以及河北文士受到两汉儒学影响较大,因此侧重于儒家思想,如陆机兄弟以及傅咸等人,文风趋于繁缛:而中原士人承袭汉末清谈余风,思想上以老庄思想为主,如成公绥等人,文风则较为清俊。由于南北文化及文学的交流,南北文风趋于融合,如二陆作品中也有不少体现玄学旨趣的作品。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702页。
    ①前揭《文心雕龙注》卷九,第674页。
    ②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0页。
    ④前揭《晋书》卷二三《武帝纪》,第81页。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1-302页。
    ②前揭《晋书》卷三《武帝纪》,第57页。
    ③前揭《晋书》卷九十一《儒林传》,第2346页。
    ④前揭《晋书》卷七十五《荀崧传》,第1977页。
    ⑤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6页。
    ⑥前揭《晋书》卷三《武帝纪》,第56页。
    ⑦关于西晋前期儒、玄思想与政局及十风的演变,可参见王晓毅《司马炎与西晋前期儒、玄的升降》一文,《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
    ⑧前揭《晋书》卷三《武帝纪》,第78页。
    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九,第674页。
    ①[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52页。
    ②前揭《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第2406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七十七,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19页。
    ①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93页。
    ②前揭《文选》卷十六,第719-722页。
    ①《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五“向子期思旧赋”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80页。
    ②参见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金明馆从稿初编》,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03-204页。
    ③竹林名士对其任诞放达的所作所为也有所反思,如嵇康临刑前曾留给儿了绝笔之作《家戒》,劝戒其子慎于言行处事,不可故作放达。嵇康之死对于魏晋之际士风及士人心态的变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正始时期通脱任达之风有所收敛,对抗世俗之心态日益淡化。
    ④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203页。
    ⑤前揭《晋书》卷四十九《阮瞻传》,第1363页。
    ①吴蜀两地士人被迫入洛,多少怀有抵触情绪,但入洛后大多能积极投入洛阳上流社会,如二陆兄弟就试图通过入仕新朝来克振家声。但也有一些士人坚决不与新朝合作,如《世说新语·方正》载:“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曰》:“吴亡,靓入洛,以父诞为太祖所杀,誓不见世祖。世祖叔母琅邪王妃,靓之姊也。帝后因靓在姊间,往就见焉,靓逃于厕中,于是以至孝发名。时嵇康亦被法,而康子绍死荡阴之役。谈者咸曰:‘观绍、靓二人,然后知忠孝之道,区以别矣。’”(《世说新语笺疏》,第344页。)
    ②前揭《文选》卷三十七,第1695页。
    ③前揭《文选》卷四,第172页。
    ④据《晋书·左思传》载“富豪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三都赋》产生的轰动效应是多方面的:洛中名流为之作序、作注,如皇甫谧序“传辞会义,抑多精致”;文坛领袖张华将其与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并论:“此《京》可三”;就连以文自负的江东才土陆机也赞叹“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遂辍笔焉。”
    ①前揭《文选》卷四五,第2039-2040页。
    ②参见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198页。
    ①前揭《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第1072页。
    ②姜亮夫《姜亮夫全集》(二十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7页。
    ③前揭《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第1074页。
    ④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354页。
    ①前揭《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第1472页。
    ②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51]页。
    ③前揭《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第1768页。
    ④前揭《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第2375页。
    ⑤前揭《晋书》卷五十一《束皙传》,第1430页。
    ⑥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292页。
    ⑦[晋]常璩撰、严茜子点校《华阳国志》卷十一,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184页。
    ①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926-927页。
    ②[晋]陆云著,刘运好校注《陆士龙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2页。
    ③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082页。
    ①[梁]钟嵘撰,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页。
    ②参见拙作《论张华与晋初诗风演变》一文,《扬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③[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西晋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57页。
    ④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309页。
    ⑤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①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089页。
    ②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056页。
    ③前揭《文心雕龙注》,第531页。
    ④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068页。
    ⑤前揭《文心雕龙注》,第553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十八《薛兼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32页。
    ②日本学者佐藤利行提出“南方文人集团”的说法,并指出“以陆机为中心的南方人所构成的文学集团具有独特的性格”。([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西晋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笔者认为南方士人并未组成严格意义上的文人集团,不过南方士族入洛后,在政治及文学上具有共同的江东士族特点,因此用“南人群体”加以概括。
    ③[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8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9页。
    ②关十西晋吴人仕进之困难,可参见周一良《西晋王朝对待吴人》一文,《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2-75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8页。
    ④[晋]陆云著,刘运好校注《陆士龙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2页。
    ①[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75页。
    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
    ③前揭《陆士衡文集校注》,第375页。
    ⑤前揭《陆士衡文集校注》,第421-422页。
    ①关于二陆赠答诗的士族特点,可参见孙明君《二陆赠答诗中的东南士族》一文,《两晋士族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5页。
    ②前揭《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56贞。
    ③《晋书》卷五十七《开彦传》载,陆机曾轻视出身寒微的南人吾彦,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E,何但公卿。若何元干、候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微,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以此可以看出,陆机自视甚高,其所结交人物多为江东大族,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
    ①前揭《文心雕龙注》卷九,第674页。
    ②《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047页。
    ①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063页。
    ②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089页。
    ③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125页。
    ④日本学者佐藤利行认为,西晋文学的本质是借鉴《楚辞》要素的北方文学与以《诗经》为基础的古典式的南方文学相 互影响,进而产生了与以往文学不同的新的文学。实际上,南北文学的互动是多层次的,不可仅以《楚辞》以及《诗经》风格概而论之。(参见《西晋文学研究》,第275页。)相对而言,洛中文坛的四言雅颂传统对二陆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赠答诗以及宴游之作上;而《楚辞》乃为南方文学传统,二陆并非入洛后才受其影响。
    ①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95-97页。
    ②前揭《文心雕龙注》卷二,第136页。
    ③前揭《晋书》卷九十二《左思传》,第2377页。
    ④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083页。
    ⑤[清]吴淇著,汪俊、黄进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261页。
    ①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35页。
    ②关于建安时期的文学品评活动,可参见拙作《建安谈论与文学之关系》,《电影评价》,2010年第7期。
    ③[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十七,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48页。
    ④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111-1112页。
    ①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079页。
    ②前揭《文心雕龙注》卷二,第67页。
    ③前揭《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第1481-1482页。
    ④前揭《文选》卷十七,第761页。
    ⑤前揭《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056页。
    ①前揭《六朝选诗定论》,第229页。
    ②[南朗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8页。
    ③前揭《文心雕龙注》卷十,第693页。
    ④前揭《文心雕龙注》卷六,第493页。
    ①前揭《文选》卷二十四,第1147页。
    ①前揭《陆士衡文集校注》,第134-135页。
    ①前揭《文选》卷二十九,第1369页。
    ②前揭《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第1473页。
    ①前揭《文心雕龙注》卷九,671页。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八,中书书局1962年版,第1668页。
    ③[日]冈村繁著,陆晓光译《周汉文学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④前揭《文选》卷十一,第490页。
    ⑤《陆士龙文集校注》,第1116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五十七,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84-585页。
    ②前揭《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第74页。
    ③陈寅恪《金明馆从稿初编》,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6-57页。
    ①[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卷四十七《吴主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23页。
    ②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2页。
    ③前揭《三国志·吴书》卷五十八《陆逊传》,第1360页。
    ④前揭《全晋文》卷六十五,第676页。
    ⑤关于二陆兄弟所受轻辱以其悲剧人生之成因,可参见工永平《陆机陆云兄弟之死与南北地域冲突》一文,《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05年版。
    ⑥前揭《中国中古诗歌史》,第250页。
    ⑦[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晋惠帝”之六,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9页。
    ①前揭《陆士衡文集校注》,第502页。
    ②[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96页。
    ③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318页。
    ①参见张可礼《东晋文学衍变的三个阶段》一文,《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6期。
    ②参见王德华《东晋文学的主题变迁与地域分布》一文,《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①[唐]许嵩撰,张忱石校点,《建康实录》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4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二《州郡十二》“扬州风俗条”,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969页。
    ④参见《晋书》卷六《元帝纪》以及《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⑤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878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9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2-863页。
    ③前揭《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115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47页。
    ①前揭《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第2554页。
    ②参见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第77页。
    ③前揭《文心雕龙注》,第674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九,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9页。
    ⑤前揭《全晋文》卷九,第79页。
    ⑥前揭《晋书》卷七十二,第1901页。
    ①[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57页。
    ②前揭《文心雕龙注》,第136页。
    ③前揭《晋书》卷七十二《郭璞传》,第1899页。
    ④前揭《文心雕龙注》,第701页。
    ⑤前揭《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第2370页。
    ⑥前揭《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第2386页。
    ①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304页。
    ②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3054页。
    ③前揭《文选》卷一《两都赋序》,第3页。
    ④前揭《建康实录》卷五,“永嘉元年”条,370页。
    ①前揭《全晋文》卷二十,第189页。
    ②前揭《全晋文》卷二十,第190页。
    ①前揭《文心雕龙注》,第701页。
    ②前揭《文心雕龙注》,第407页。
    ③前揭《文心雕龙注》,第720页。
    ④前揭《文心雕龙注》,第359页。
    ①前揭《文心雕龙注》,第422页。
    ②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117页。
    ③前揭《晋书》卷六,第157页。
    ①关于郭璞《游仙诗》的创作年代,有西晋、东晋二说,所据材料为李善《文选》注引《荆州记》“郭璞尝作临沮县,故《游仙诗》嗟青溪之美。”《晋书斟注》卷七十二据此认为“璞为临沮长,不见于传,当在过江之前”。笔者认为,两晋之际的郭璞出任荆州临沮县令的可能性不大。郭璞曾任王敦记室参军,从《游仙诗》所流露出的出处矛盾心态可以看出,诗作当作于三敦幕中,而王敦于太兴元年加荆州牧,以故璞为临沮长当在太兴元年以后。聂恩彦《郭弘农集校注》一书以为:“从诗中所提到的地名青溪,和所抒发的人生感慨来看,这些是大约写于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之后。因为此时郭璞已离开了朝廷,为王敦记室参军;而又自知反对王敦谋逆,必遭杀害。所以就忧生惧死,只好寄情仙隐了。”笔者赞同聂恩彦之说。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5页。
    ③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1页。
    ④前揭《三弼集校释》,第389页。
    ⑤[清]沈德潜选《古诗源》卷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4页。
    ⑥[清]刘熙载撰《艺概》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4页。
    ①前揭《全晋文》卷三十八,第393页。
    ②前揭《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74页。
    ③前揭《文心雕龙注》,第92页。
    ④[梁]钟嵘撰,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7页。
    ①前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②刘师培撰,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③钱钟书《管锥篇》,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第1644页。
    ④[宋]施宿等纂《嘉泰会稽志》卷一“会稽郡”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717页。
    ⑤《晋书》卷十五《地理志下》,第461页。
    ①《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第1667页。
    ②《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第2460页。
    ③参见渠晓云《六朝文学与越地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4页。
    ④王志邦《六朝江东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第51-59页。
    ⑤前揭《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第2099页。
    ①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64页。
    ②《晋书》卷七十三《庾冰传》,第1928页。
    ③参见[荷兰]许理和著,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123页。《高僧传》卷四《法潜传》载:“王庾又薨,乃隐迹剡山,以避当世。”法潜“以避当世”,正是出于逃避庾冰抑玄排佛之政。咸康六年,支遁也离开建康至吴而后入剡,这与庾冰之政也颇有关联。
    ④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修订本),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⑤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281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5页。
    ②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437页。
    ③[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1页。
    ④关于西晋士人心态,参见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0页。
    ②前揭《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260页。
    ③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④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⑤前揭《高僧传》卷四,第160页。
    ①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264页。
    ②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③参见前揭《东晋门阀政治》“永和政局与永和人物”一节,第137-145页。
    ①参见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第69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二十二,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9页。
    ③前揭《全晋文》卷六十一,第636页。
    ④[南朝宋]谢灵运著,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里仁书局2004年版,第435页。
    ⑤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172页。
    ⑥前揭《嘉泰会稽志》卷九“上虞县”条,第6874页。
    ⑦前揭《晋书》卷九十二《顾恺之传》,第2404页。
    ①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172页。
    ②参见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一文,前揭《魏晋玄学论稿》,第196页
    ③前揭《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七,第1485页。
    ④前揭《诗品集注》,第386页。
    ⑤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①参见王澍《魏晋玄学与玄言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6页。②有关玄言诗的分类,胡大雷《玄言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分为“赠答式”、“咏季候式”、“直接吟咏老庄式’“观览景物式”四类;张廷银《魏晋玄言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分为“宴饮赠答以颂扬人物、寄语哲理”以及“游历赏景以玄味自然妙谛”两类。观其大要,不出直接言玄或通过物象言玄两大类,兹从王说。
    ③参见前揭《管锥编》,第1637页。
    ④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74页。
    ①据笔者统计,41首兰亭诗中山水玄言诗21首,直言玄理诗15首,山水描写诗5首,可见兰亭诗对于山水悟道的重视。
    ②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9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①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164页。
    ②[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三《宗炳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79页。
    ③参见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1页。
    ④参见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东晋文人的自然观与山水诗的肇兴”一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289页。
    ⑤前揭《庄子集释》卷九,第939页。
    ①参见蒋述卓《支遁与山水文学的兴起》一文,《学术月刊》1988年第6期。
    ②参见王德华《兰亭诸诗的诗体特征及成因》一文,《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③前揭《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95页。本文所引兰亭诗皆出此书,恕不一一列出。
    ④[清]沈德潜选《古诗源》卷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2页。
    ⑤[晋]司马彪《续汉书志》,见《后汉书·仪礼上》,第3110页。
    ①前揭《庄子集释》,第2页。
    ②前揭《庄子集释》,第44页。
    ①前揭《庄子集释》,第260页。
    ②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7页。
    ①关于兰亭雅集的政治倾向,可参见李瀚《兰亭文会与玄学家的政治姿态》一文,《文学遗产》,2008年第3期。此文关注到兰亭集会的政治色彩,将其视为一次军事会议。实际上,会稽士族虽不忘政治,但兰亭雅集所体现出的情趣正是对政治的疏离和逃避,此点从会稽士族的聚集原因以及兰亭诗文中的避世情绪即可得知。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页。
    ②前揭《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第62页。
    ③前揭《文心雕龙注》,第632页。
    ①[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点校《古诗评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页。
    ②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1页。
    ③前揭《文心雕龙注》,第92页。
    ④参见葛晓音《山水方滋,庄老未退——从玄言诗的兴衰看玄风与山水诗的关系》一文,《学术月刊》1985年第2期。
    ⑤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319页。
    ①前揭《晋书》卷四十九《阮瞻传》,第1363页。
    ②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203页。
    ③前揭《庄子集释》,第28页。
    ④参见张可礼《东晋文艺系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0-396页。
    ⑤世家大族为家族利益考虑,往往随时出处,伺机而动,谢安即属此类。《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载:“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日:“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而名士如孙绰者,虽以清谈属文见称,但也颇关心政事。对于桓温迁都一事,朝廷官员“虽并知不可,莫敢先谏”,而孙绰则挺身而出,上疏劝谏。《晋书》卷五十六《孙绰传》载:“桓温见绰表,不悦,曰:‘致意兴公,何不寻君《遂初赋》,知人家国事邪!’”。可见,桓温对于名士出山的不满。此外,佛教中心的迁移与政治有一定关系。虽然高僧传教具有独立性,但迫于政治压力往往小得不应诏入京。不过,东晋中后期以后,随着佛教独立性的日益增强,教徒开始与政治疏远,支遁在京三年后便上疏“盖沙门之义,法出佛圣,凋纯反朴,绝欲归宗。”而返回剡山。后来慧远遁迹庐山,其遗世弃荣的思想与庐山地域隐逸士人群体的形成颇有关联。
    ①谢灵运《登江中孤屿》,前揭《谢灵运集校注》,第123页。
    ②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154页。
    ①《晋书》卷十五《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63页。
    ②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③[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一十一“江州”条,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49页。
    ④前揭《晋书》卷八十一《刘胤传》,第2114页。
    ⑤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96页。
    ⑥参见黄厚生《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州区划及沿革》一文,《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第5期。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州治所随政治、军事因素而变化,豫章、武昌、寻阳三个治所也时而更替。但作为江州的政治、文化中心,此三郡的文化相对于其他诸郡较为发达。
    ①《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洪州”条注引《豫章记》,第2101页。
    ②[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三《徐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48页。
    ③[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三十九“庐江水”条注引《寻阳记》,第924页。
    ④《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一十一“江州庐山条”,第2251页。
    ①前揭《谢灵运集校注》,第378页。
    ②[荷兰]许理和著,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③前揭《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第2755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84页。
    ②参见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金明馆从稿初编》,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第55-77页。
    ①参见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一文,《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55页。
    ②《晋书》卷九十一《儒林传》,第2360页。
    ①有学者认为,陶渊四归隐之后受老庄隐逸精神的影响继而排斥经学,在极端贫困和困顿中体现其人格的圣洁。(参见杨乃乔《玄学语境下的江州经学与陶渊明诗学的悲剧美学思想》一文,《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笔者认为,虽然陶渊明隐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老庄思想影响,但在“固穷守节”这一点上受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更多,这从陶渊明《咏贫士》诸诗及其晚年的人格操守上即可看出。
    ②参见阎春新《江州经学的崛起与范宁的论语注》一文,《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③[魏]何晏集解,[南朝梁]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5页。
    ④[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4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页。
    ②关于江州隐士“遗世弃荣”的隐逸文化心态乃总体而言,就个体而论差存在差异。慧远本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其甘于隐逸之心较为彻底,而其他隐士中有的则存在着仕与隐的矛盾,如陶渊明在经历过多次出处的矛盾之后才最终归隐,慧远门下号称“寻阳三隐”之一的周继之在刘裕称帝后亦出山讲学。但就总体而言,江州隐士“遗世弃荣”的隐逸心态较为显著,这在其生活方式以及文学创作等诸多方面皆有所体现。
    ③详见本文附录“汉末魏晋文士地域分布及其著述表”之表四。
    ①陈寅恪先生指出,居住南阳及新野地域之次等士族南迁至襄阳一带,原本属于武人集团。江左政权之后期,渐次著称。及梁元帝迁都江陵,为此集团最盛时代。(参见《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金明馆从稿初编》,三联书店2009年版。)晋宋之际的南阳士人寓居江州,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迫于政局动荡,南阳土人尤以隐士著称。如宗炳等人,文化素养较高,这与襄阳地域的南阳武人集团有所区别。
    ②[荷兰]许理和著,李四龙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①[梁]钟嵘撰,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7页。
    ①[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268页。
    ②曹虹《慧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850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5-1086页。
    ②[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点校《古诗评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页。
    ③前揭《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938页。
    ①前揭《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943-944页。
    ①参见林葆玲《循环的创作:重视应璩、陶潜和清贫隐士传统》一文,赵敏俐、佐藤利行主编,《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5版,第441-457页。
    ①[晋]陶渊明著,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6-207贞。
    ②《义门读书记》卷五十《陶靖节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83页。
    ③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页。
    ①江州隐上对于出山的立场尚有区别。相对而言,江州本士隐士的隐逸立场较为坚定,而侨寓士人则望风而行。随着隐逸领袖慧远的圆寂,他们大多选择新的出路。陶渊明的诗作《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一首》,对周续之出山略有讥讽,从中可见江州侨、土隐士仕宦立场的差异。
    ②参见拙作《会稽侨寓士族与山水玄言诗的兴盛》,《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页。
    ①[清]陈祚明著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14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页。
    ①胡阿祥对魏晋时期各地区本士文学的兴衰及其成因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据胡阿祥统计,魏晋二百余年间,豫州文学家最多,扬州次之,徐州、司州、充州又次之,此五州文学家合计,占去魏晋文学家的90%,参见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九,州郡九“冀州风俗条”,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954页。
    ①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②关于东晋时期江东侨、士士人的文化差异,可参见唐长孺先生《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一文,《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③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④严耕望先生指出,南方最大佛教中心,在自建康及其东南至浙东会稽地区,尤以国都建康为高僧集中地。其次沿江西上有庐山,江陵及其近地,襄阳及其北连嵩洛交通线上,成都及其近地青城与东北至绵剑上,岭南则惟南海、罗浮山僧倡较多。北方最大佛教中心,因政治都市而转移,主要有洛阳、长安、邺城等。前揭《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第84页。
    ①[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00页。
    ②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9年第二版,第20页。
    ③前揭《文心雕龙注》,第506页。
    ④关十六朝江东世族的文化差异,可参见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⑤关于吴郡张翰的人格及其文风特点,可参见拙作《论张翰玄化人格及其文风》一文,《名作欣赏》2011年第5期。
    ①曹道衡先生指出“东汉中叶以后,学术文化的中心确实出现了向东向南迁移的现象”,曹先生在重点分析文化中心东移致使汝南、颍川、南阳等地文风炽盛的同时,也指出中原文化复兴对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学术文化差异的影响,他认为南方继承了汉晋时期新兴的中原文化,而北方则传承了两汉关中文化传统。参见曹道衡《东汉文化中心的东移及东晋南北朝学术文艺的差别》一文,《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②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前揭《文心雕龙注》,第673-675页。
    ①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②参见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一文,《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参见曹道衡《东汉文化中心的东移及东晋南北朝学术文艺的差别》一文,《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8页。
    《周易》,[魏]王弼注,[晋]韩康伯注,《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尚书》,[汉]孔安国传,《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毛诗》,[汉]毛亨传、郑玄笺,《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周礼》,[汉]郑玄注,《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仪礼》,[汉]郑玄注,《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礼记》,[汉]郑玄注,《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春秋经传集解》,[晋]杜预撰,《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撰,《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集解,《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论语》,[魏]何晏集解,《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孟子》,[汉]赵岐注,《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中华书局1998年
    《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2009年
    《史记》,[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
    《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年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年
    《隋书》,[唐]魏徵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等撰,[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
    《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校点,中华书局1988年
    《史通》,[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通志二十略》,[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北堂书钞》,[隋]虞世南撰,[清]孔广陶校注,中国书店1987年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新2版
    《初学记》,[唐]徐坚等著,中华书局1962年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
    《太平广记》,[宋]李防等编,中华书局1961年
    《玉海》,[宋]王应麟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
    《七家后汉书》,[清]汪文台辑,周天游校点,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九家旧晋书辑本》,[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赵超编著,中华书局1998年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罗新、叶炜著,中华书局2005年
    《水经注校证》,[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
    《洛阳伽蓝记校笺》,[北魏J杨街之著,杨勇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
    《方舆胜览》,[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
    《舆地纪胜》,[宋]王象之撰,中华书局2003年据清刻本影印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
    《吴郡志》,[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吴郡图经续记》,[宋]朱长文撰,金菊林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校点,中华书局1986年
    《六朝事迹编类》,[宋]张敦颐撰,张忱石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嘉泰会稽志》,[宋]沈作宾修,[宋]施宿等纂,中华书局1990年
    《景定建康志》,[宋]周应合纂,南京出版社2009年
    《华阳国志校注》,[晋]常璩撰,刘琳校注,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
    《汉唐地理书钞》,[清]王谟辑,中华书局1961年影印本
    《汉唐方志辑佚》,刘纬毅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马国翰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九年娜嬛馆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
    《汉书艺文志拾补》,[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补续汉书艺文志》,[清]钱大昭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补后汉书艺文志》,[清]顾櫰三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后汉艺文志》,[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补后汉书艺文志》,[清]曾朴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三国艺文志》,[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补三国艺文志》,[清]侯康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补晋书艺文志》,[清]丁国钧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补晋书艺文志》,[清]文廷式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补晋书艺文志》,[清]秦荣光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补晋书艺文志》,黄逢元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补晋书经籍志》,吴士鉴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隋书经籍志考证》,[清]章宗源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隋书经籍志考证》,[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
    《习学记言序目》,[宋]叶适撰,中华书局1977年
    《读通鉴论》,[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中华书局1975年
    《日知录集释》,[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义门读书记》,[清]何焯撰,崔高维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
    《廿二史考异》,[清]钱大听撰,《钱大听全集》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十驾斋养新录》,[清]钱大听撰,《钱大昕全集》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潜研堂文集》,[清]钱大昕撰,《钱大听全集》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陔余丛考》,[清]赵翼撰,中华书局1963年
    《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2年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越缦堂读书记》,[清]李慈铭撰,由云龙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撰,中华书局1954年
    《论语集解义疏》,[魏]何晏集解,[梁]皇侃义疏,中华书局1985年
    《老子校释》,朱谦之撰,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4年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61年
    《韩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
    《列子集释》,杨伯峻撰,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79年
    《风俗通义校注》,[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2版
    《论衡校释》,[汉]王充撰,黄晖校释,附刘盼遂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
    《潜夫论笺校正》,[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
    《中论校注》,[汉]徐干撰,徐湘霖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
    《抱朴子外篇校笺》,[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中华书局1991、1997年
    《王弼集校释》,[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
    《高僧传》,[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中华书局1992年
    《续高僧传》,[唐]释道宣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出三藏记集》,[南朝梁]释僧祜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
    《弘明集》,[南朝梁]释僧祜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广弘明集》,[唐]释道宣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世说新语校笺》,[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
    《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南朝梁]萧统选编,[唐]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李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玉台新咏笺注》,[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
    《文苑英华》,[宋]李防等编,中华书局1966年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
    《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中华书局2005年新1版
    《曹植集校注》,[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阮籍集校注》,[魏]阮籍著,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
    《嵇康集校注》,[魏]嵇康著,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潘黄门集校注》,[晋]潘岳著,王增文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陆士衡文集校注》,[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凤凰出版社2007年
    《陆士龙文集校注》,[晋]陆云著,刘运好校注整理,凤凰出版社2010年
    《陶渊明集笺注》,[晋]陶渊明著,袁行霈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
    《谢灵运集校注》,[南朝宋]谢灵运著,顾绍柏校注,里仁书局2004年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撰,殷孟伦注,人民文学出版1985年
    《文心雕龙注》,[南朝梁]刘勰撰,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文心雕龙义证》,[南朝梁]刘勰著,詹瑛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诗品集注》,[南朝梁]钟嵘撰,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钟嵘诗品笺证稿》,[南朝梁]钟嵘著,王叔岷笺证,中华书局2007年
    《诗薮》,[明]胡应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
    《诗源辩体》,[明]许学夷撰,杜维沫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艺苑卮言校注》,[明]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齐鲁书社1992年
    《艺概》,[清]刘熙载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古诗评选》,[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古诗源》,[清]沈德潜编,中华书局1963年
    《古诗赏析》,[清]张玉谷著,许逸民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昭昧詹言》,[清]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六朝选诗定论》,[清]吴淇著,汪俊、黄进德点校,广陵书社2009年
    《采菽堂古诗选》,[清]陈祚明著评选,李金松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
    陈寅恪:《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书店2005年《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秦汉史》,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联书店2009年
    唐长孺:《唐长孺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中华书局2007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
    缪钺:《冰茧庵读史存稿》(《缪钺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冰茧庵古典文学论集》(《缪钺全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冰茧庵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修订本),中华书局2009年第2版
    方诗铭:《曹操·袁绍·黄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三国人物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
    王伊同:《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
    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7年
    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六朝家族》,南京出版社2008年《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广陵书社2010年《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萧华荣:《簪缨世家:六朝琅邪王氏家传》,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华丽家族:六朝陈郡谢氏家传》,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
    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社2007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磊:《六朝士风研究》,武汉出版社2005年
    (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
    (日)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
    (日)谷川道雄编:《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日本玄文社1989年
    (日)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史念海:《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
    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学苑出版社2005年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一、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
    刘淑芬:《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张灿辉:《六朝区域史研究》,岳麓书社2008年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5年
    李学秦:《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中国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
    (荷兰)许理和著,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孔繁:《魏晋文学与玄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南京出版社2003年
    王志平:《中国学术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商务印书馆1935年《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商务印书馆1936年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钱钟书:《管锥编》,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中华书局2007年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中华书局1996年《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新1版《中古文史丛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
    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秦汉文学论丛》,凤凰出版社2008年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
    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顾农:《建安文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巍:《建安文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
    孙明君:《两晋士族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可礼:《东晋文艺系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莜社1996年 《玄言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岳麓书社1986年
    (日)冈村繁著,陆晓光译:《冈村繁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日)清水凯夫著,韩基国译:《六朝文学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89年
    (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西晋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卫绍生:《魏晋文学与中原文化》,学苑出版社2004年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
    刘艳春:《陆机与吴地文化》,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李智敏:《慧远与东晋末期庐山地域的诗文创作》,浙江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王文进:《荆雍地带与南朝诗歌关系之研究》,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1988年博士论文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王建国:《东晋南迁士族与文学》,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霍贵高:《东晋文学研究》,河北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王晓萌:《晋宋诗风演进原因之探析——以地域与文化的关系为中心》,北京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王志民:《汉赋与齐文化》,《文史哲》,1990年第5期
    曹道衡:《略论晋宋之际的江州文人集团》,《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从(文选>看中古作家的地域分布》,《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汪春泓:《汝颍区域风习与建安文学》,《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从东吴学术文化特点看陆机文学理论和创作》,《复旦学报》,1999年第5期
    金柯:《论汉末荆州文学》,《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2月
    袁金祥:《略论东晋南朝会稽文人群》,《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8月
    李剑锋:《论江州文学氛围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
    王德华:《东晋文学的主题变迁及地域分布》,《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杨合林:《陶渊明与江东地域文化之关系》《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6月
    薛海波:《东汉颍川豪族的官僚化和士族化》,《文史哲》,2006年第6期
    吴怀东:《建安文学新变与发生的地域文化背景》,《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蔡丹君:《荆雍地域与宫体诗的兴起》,《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