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评价及应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保障系统。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的中心工作就在于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在对各指标分别评价的基础上辅以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是本文的主导思想。本文前一部分主要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第二部分提出了运用网络复杂度和通风有效度评价分析通风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提出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评价通风系统的理论和构想,最后给出了综合评价方法在矿井中的应用实例。
The ventilation system of min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duction of mine , which is the guarantee system for the mine to produce safely. The central work of the evaluation lie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security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ventilation system of mine. It is an important and realistic work to build up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ventilation system of mine with the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essay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the ventilation system of mine on the basis of assessing each index respectively and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his essay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primarily establishes the system of cecurity index evaluation in the ventilation system of mine;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way of how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ventilation system using the theory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network and the validity of ventilation; The third part protests the theory and speculation of how to evaluate the ventilation system using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inally, it gives the applied example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ine.
引文
1、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年。
    2、赵以蕙,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3、程映雪,向衍荪,周长春,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第5卷增刊,19 9 5年 12月,42—47。
    4、刘剑,王洪德,徐瑞龙,矿井角联风路的自动识别与处理,煤炭科学技术第24卷第5期,1996年5月,26—29。
    5、刘剑,李舒伶,徐瑞龙,角联风路的自动识别,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第6卷增刊,1996年12月,139—142。
    6、周长春,黄元平,矿井安全评价中的几个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第6卷增刊,1996年12月,36—42。
    7、祝启坤,矿井通风系统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武汉化工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1997年3月,44—49。
    8、程卫民,煤矿安全评价中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确定,煤炭学报第22卷第3期,1997年6月,276—279。
    9、冯圣洪,矿井瓦斯危险状态评价研究,灾害学第13卷第2期,1998年6月,53—57。
    10、程远国,王德明,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29卷第4期,1998年 7月,432—436。
    11、贾进章,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论文,1998年11月。
    12、金磊,徐德蜀,罗云,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闪淳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指南,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15、崔岗,陈开岩,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综合评价方法探讨,煤炭科学技术第27卷第12期,1999年12月,40—43。
    16、陈开岩,矿井通风安全理论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王雪华,两种层次结构化决策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2000年5月。
    18、施士亮,矿井安全非线性动力学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9、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间题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9月。
    20、郭嗣琮,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内部教材,2000年10月。
    21、白春华,何学秋等,二十一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科学出版社,2000年。
    22、胡守平,周建国,李之政,煤尘爆炸的特征及控制初探,煤矿开采2001年第1期, 2001年3月,63—65。
    23、赵千里,刘剑,杨长祥,矿井通风网络角联风路自动识别与分析,安全与环境学报第1卷第6期,2001年6月,19—21。
    24、沈斐敏,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25、景国勋,姚 嵘,张甫仁,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性的灰色综合评判,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第11卷第4期,2001年8月,65—68。
    26、《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1年11月。
    27、靳江红,工业企业电气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3月。
    28、杨 富,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规范评价行为,努力开创安全评价工作新局面,2002年7月。
    29、刘 剑,贾进章,郑 丹,流体网络理论,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30、高新春,煤矿通风安全状况评价,矿业安全与环保第29卷第5期,2002年10月,23—26。
    31、施式亮,王鹏飞,李润求,工业安全评价方法与矿井安全评价综述,湘潭矿业学院学报第17卷第4期,2002年12月,5—8。
    32、陈 鹏,张国枢,矿井通风“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研究,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第23卷第1期,2003年3月,22—24。
    33、程 磊,杨运良,景国勋,九里山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第22卷第4期,2003年8月,442—444。
    
    34、WANG Yu-jun,Perpective of coal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the early 2000’s,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1996,6(1):1-8。
    35、Liu Jian,Numerical Determination of Diagonal Branches in Mining Ventilation Networks,ARCHEIVES OF MINING SCIENCES,1998年4月。
    36、Yang Yunliang,Huang Libo.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plication of Mine Vetilation Network Structure, Proceedings in Mining Science and Safety Technology.Science Press, 2002.490—49 。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