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课程作为育人的方案和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使命,就必须重视课程建构问题并就此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根据新时期、新形势下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教育接受群体的整体特征,针对高职教育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知识本位课程和目前正在广泛推行的能力本位课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依据相关的教育学原理,提出了职业素质本位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理性选择的观点,阐述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方策,对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作了总体构划并尝试进行了初步构建。研究结果对深化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确保我国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相关文献作了梳理,概要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趋势把握。通过对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变革历程的回顾和分析,认为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变革出现了课程价值取向走向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统一、课程目标从工作指向转向生涯指向、课程内容从学科体系转向职业岗位、课程实施从封闭孤立转向开放衔接、课程重心由单一技能转向职业素质、课程管理从刚性规定转向弹性选择等基本走向;通过对MES、CBE、TAFE、BTEC、双元制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等国际职业教育典型课程模式的分析,获得了重要启示:注重职业素质是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变革的总体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现状审视。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审视,认为现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中存在课程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结构失衡、课程实施方式落后、课程评价机制简单和课程资源配置不当等弊端;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中存在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等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指出其偏颇之处,认为课程建构价值取向的偏颇导致了我国高职教育素质教育的缺失,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需要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来统整和指导。
     第四部分,理念确立。在分析职业素质及其构成的基础上,阐释了职业素质本位的基本内涵,并从知识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强国建设、适应职场频繁变更和应对激烈就业竞争等角度论证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从全面发展、生涯发展、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等理论视角论证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合理性;从职业素质本位课程建构的学术研讨、实践尝试、职场对职业素质本位课程建构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日渐改善和高职学生提升整体素质的现实需求等角度,论证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可能性,指出职业素质本位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价值取向的理性选择。
     第五部分,方策阐释。就职业素质本位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方策展开思考,论述了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应当遵循的职业性、整合性、合作性、动态性、衔接性和模块化等原则;阐释了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应当采取的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以学生的生涯发展为主线,以就业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学生的知能准备为基础,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技能的训练为重点的策略;探讨了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的着力点,即要“立足我国国情,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倡导素质教育,弱化‘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借鉴西方经验,开发‘立体多元’的课程模块”和“推动校企合作,形成围绕‘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合力”;同时还阐述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中应处理好通用性职业素质课程、专业性职业素质课程和发展性职业素质课程等几对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六部分,体系初构。对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进行了总体构划,提出了“一种机制(基于学分制的课程管理)、两类空间(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三大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格目标)、四个模块(通用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发展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五类场境(产业、行业、企业、部门和岗位)和六个转变”的课程建构思路,阐述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4+1+1”模块化课程体系,即由通用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性职业素质模块和发展性职业素质模块四个校内课堂教学主体模块、个校内课外实践活动课程模块和一个校外企业实践与顶岗实习课程模块共同构成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并以所在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方案为例,进行了初步的构建尝试。
As a plan and carrier for educating people, curricula is the key to achieve educational goal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reat mis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at is cultivat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high-quality laborers and tens of million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for the fields of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the issue of curricula construction should be pay more attention to and the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tudy should be embarked on.
     Based on the new situ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epting groups was combined,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exists in the knowledge-based curricula and capacity-based curricula which is being widely spread currently were analyzed in this the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is a rational choice for curricula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reliminary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curricula construction were proposed in this part and an overall structure plan was made and try to carry out a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a in practice. The result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epen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a,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the objectives of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skilled tal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o enhance the overall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to promote sustaine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areer.
     It consists of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tion. The origin, meaning of the study was elaborated and the related concepts were defined and the status of research on this issue and related literature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rt. This part also introduces an overview of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The second part, grasping the trends. From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nges since World War II, it shows:the orientation of the curricula value has been moved towards on unifying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a has been shift from the job to career,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a has been changed from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to professional positions, curricula implementation has been turned to open from a closed or isolated convergence, the focus of the curricula has been turned to professional quality from stress a single skill, curricula management has been turned to flexibility from rigid regul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a model such as MES, CBE, TAFE, BTEC, Dual System,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Learning Area etc.,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was gained that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is an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a reform.
     The third part,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In this par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a was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as follows:the curricula objectives are not clear, the curricula architecture is imbalance, the curricula implementation way is lagging behind, the curricula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simple, the curricula resources is misallocated, etc.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knowledge-based, competency-based and personality based curricula which exits in current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lso were analyzed and its respective biases were pointed out. The cognitive bias of curricula construction value orientation leads to a lack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which needs a new curricula ideas to integrate and guide.
     The fourth part, concept establishe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was explai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its components. The necessity for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curricula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s demonst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building a country of rich human resources, adapt to workplace frequent change and deal with the fierce competition for job hunting. The rationality for the curricula construction was demonst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career development, life-long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curricula construction was demonst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udy, practice attempt, the requirements from the workplace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ractical needs of enhancing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t is a rational choice to construct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curricula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fifth part, methods and tactics. The methods and tactics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rt.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curricula construction should followed the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dynamics, articulation and modular and takes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as goal,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line, the needs of the job market as orientation,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as foundation,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as the key.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curricula construction should also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o create people-oriented school culture, to advocate quality education, to weaken long-term impact of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o learn the the western experience, to develop a 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a module and to promot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form a resultant of force for cultivat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curricula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t should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curricula, professional curricula and developmental curricula.
     The six part, building of initial curricula system. A overall plan for construct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curricula was proposed in this part which including "one mechanism"(based on credit system curricula management), two types of space (in-campus teaching and off-campus teaching), three targets (knowledge,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Four modules (general modules,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modules, professional modules, developmental modules), five categories scene (industrial, industry, enterprise, department and position) and six changes. The "4+1+1" modular curricula system including four main teaching modules: general modules,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modules, professional modules, developmental modules and a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module that carried out in campus and a practice module in enterprises. The initial attempt of this plan was carried out in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odern Logistics and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 curricula program was chosen as a study case.
引文
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
    ①转引自余秀琴.搭建职业教育交流平台,全力助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综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6):28.
    ②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2002年8月24日.
    ①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5年10月28日.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年10月15日.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30日.
    ④转引自余秀琴.搭建职业教育交流平台,全力助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综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6):28.
    ⑤转引自余秀琴.搭建职业教育交流平台,全力助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综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6):28.
    ①李洪波、李剑平.知识·能力·人格·素质——兼谈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6):9.
    ②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J].教育研究,2002(11):10.
    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①解延年.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走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J],教育改革,1998(2):48-50.
    ②王敏勤.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职业教育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2(5):66.
    ③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3-17.
    ①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59.
    ②解延年.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走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J].教育改革,1998(2):48-50.
    ①李春萍.构建素质本位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江西煤炭科技,1999(4):45-48.
    ②(唐)孔颖达疏《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说:“教护课程,必君子作之。”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144.
    ②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76.
    ③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0
    ①黄尧、刘京辉.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7):13-16.
    ①路书红.当代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20-22
    ②周耀华.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建议[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4):11-13
    ③金高品、李蓓春.国际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12):47-50
    ④匡瑛、石伟平.二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本位观的嬗变及发展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1):8-11.
    ⑤姜大源、王泽荣、吴全全、陈东.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一):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定界与跨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5.
    ⑥赵文学.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5(5):34-35.
    ⑦向月、孙杰明.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历程、特点及趋势[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3-16.
    ①李学隆、耿少禹、赵谦.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258):95-96.
    ②安艳.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③田光大.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3):155-156.
    ①刘彦文.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趋势[J].继续教育研究,2011(2):152-154.
    ①徐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25):52-55.
    ②高林,鲍洁,马立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三次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38-43.
    ①姜大源.博采众长、借鉴创新:回首30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08(12):7
    ②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15-18.
    ③王一定,黄日强.问题与出路: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理论视角[J]成人教育,2007(248):68-69.
    ④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37):70-74.
    ①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②刘洪宇.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3-66.
    ①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1):30-32.
    ②解延年.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走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J].教育改革,1998(2):48-50.
    ③王敏勤.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职业教育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2(5):65-66.
    ④杨霞.论高职院校素质本位教学价值观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5(12):54-56.
    ⑤秦金华.素质本位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趋势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162-163.
    ①顾建军.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8):3-5.
    ②张忠福,丁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教育教学观[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3):6-8.
    ③匡淼娟.知识转型:审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0(4):47-50.
    ④金本能.生态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选择[J].池州学院学报,2010(2):134-136.
    ⑤周大农.高职课程改革基本观念问题的理论探讨——基于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0(33):8-12.
    ①沈向光,邓泽民.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理论的范式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21-23.
    ②简祖平,李振陆.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5(21):12-14.
    ③张琦英.技术素养下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④蒋桂珍.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评论,2010(4):77-79.
    ⑤李海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①陈要勤.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0(5):18-20.
    ②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大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③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④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⑤李学锋.具有中国特色高职课程开发的探索——努力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4.
    ⑥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综合),2009(341):13-15.
    ①邓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分析[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②杨小勇.人格本位: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③李春萍.构建素质本位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江西煤炭科技,1999(4):45-48.
    ①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②张友辉.构建素质本位的五年制高职“立体式”课程结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29):29-31.
    ③严伟、黄晓兰.建立素质本位的高职金融保险课程体系——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45-46.
    ④陈向平.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30-32.
    ⑤马庆发.以培养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J].外国教育资料,1997(3): 68-73.
    ①欧阳河,饶异伦.构建职业素质教学模式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102-107.
    ②刘明星.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7(2):110-111.
    ③丁德渝.职业素质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0-42.
    ①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4.
    ②匡瑛,石伟平.二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本位观的嬗变及发展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教研),2006(251):8-11.
    ①转引自向月,孙杰明.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历程、特点及趋势[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4.
    ②转引自安艳.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③转引自安艳.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①匡瑛,石伟平.二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本位观的嬗变及发展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9
    ②石伟平.战后世界职教课程发展的基本走向与变革趋势[J].外国教育资料,1997(4):64-65.
    ③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0-145.
    ①转引自向月,孙杰明.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历程、特点及趋势[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4.
    ①匡瑛,石伟平.二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本位观的嬗变及发展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9-10.
    ②李萍.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17.
    ①美国科学促进会著,中国科学促进会译.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科普出版社,2001:2.
    ②匡瑛,石伟平.二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本位观的嬗变及发展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10.
    ③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7.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R].1989年11月27日.
    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
    ②转引自黄芳.国外职业院校合作教育互动机制的运行特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90.
    ③黄尧,刘京辉.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7):13-16.
    ④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
    ①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
    ①匡瑛.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演进及发展趋势[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05(5):59-60.
    ①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91.
    ①郭晓明.关于课程模式的理论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1(2):27-31.
    ①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6.
    ①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4.
    ①侯红英,祝福.引进BTEC课程模式,改革高职会计专业课程[EB/OL].http:www.govyi.com/ lunwen/2009/200904//303114 3shtml
    ①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5-129.
    ①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7.
    ②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7.
    ③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41-142.
    ①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9-162.
    ② Reinhard Bader:Konstruieren von Lernfeldern-Eine Handreichung fuer Rahmenlehr-planausschuesse und Bildungsgangskonferenzen in technischen Berufsfeldern,2000.
    ①转引自黄仁贤.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探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104.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①蒋琪瑛,涂明,董大奎.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7):22-23.
    ②陆建身.生物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
    ③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2.
    ④高孝传.课程目标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⑤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2000年1月17日.
    ⑥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2000年1月17日.
    ⑦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①杨虹,李淑云.论高职教育的高教属性与学生素质培养——兼论高职教育从“技能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J].管理,2008(1-2):44-45.
    ①盖晓芬.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14-115.
    ②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66.
    ①陈要勤.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5):18-20.
    ② Conrad Clifton F.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A Guideto Innovation and Reform M. Colorado:Westview Press,1978:7-8.
    ③巩建闽、萧蓓蕾.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106.
    ④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25.
    ⑤[英]Malt by Edward著,康乐,韩兴国译.生态系统管理(科学与社会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2.
    ①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编合订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132.
    ②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14.
    ③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4.
    ①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14.
    ②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16-19.
    ①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146.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号),2008年4月9日.
    ②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号),2008年4月9日.
    ③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7.
    ①冯平.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31.
    ②关益等译,吉田辰雄.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2.
    ①E.W.Eisner: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M],The Famler Press,1994, New York, Chaptcr8,9, p10,12.
    ①转引自夏静,凌国顺.“知识为本”课程体系的危机与理念重塑[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4):51-54.
    ①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24.
    ①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63.
    ①转引自吕鑫祥.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观[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0(1):66-73.
    ①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452.
    ②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73.
    ①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93.
    ①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25.
    ②周明星.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5):10.
    ①刘春生.职业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9(2):9.
    ②史儒仟.人格本位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06(7/8):30.
    ③王前新,严权.高职人格本位课程研究[M].教育与职业,2007(26):16-18.
    ④李洪波,李剑平.知识·能力·人格·素质——兼谈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6):9-14.
    ⑤王前新,严权.高职人格本位课程研究[M].教育与职业,2007(26):16-18.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①王敏勤.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职业教育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2(5):65-66.
    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2.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辞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96.
    ②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1246.
    ③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④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⑤方建文等.全面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7:56.
    ①佟庆伟、求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17.
    ②佟庆伟、求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
    ③佟庆伟、求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
    ④燕国材.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16.
    ①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3-17.
    ②谭满益李敏宋刚勇王磊.职业素质的新模型及其内涵剖析[J].职教论坛,2009(2):48-51.
    ③储克森.职业、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4.
    ④陈焕章.职业素质结构分析[J].教育与职业,1990(8):32-34.
    ①王敏勤.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职业教育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2(5):66.
    ②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3-17.
    ③丁德渝.职业素质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0.
    ①谭满益李敏宋刚勇王磊.职业素质的新模型及其内涵剖析[J].职教论坛,2009(2):49.
    ①解延年.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走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J].教育改革,1998(2):48-50.
    ②王敏勤.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职业教育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2(5):66
    ③周明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①李春萍.构建素质本位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江西煤炭科技,1999(4):45-48.
    ②王国忠.高职教育“素质本位”价值观的认识与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9-21.
    ③丁德渝.职业素质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0-42.
    ①[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2-36.
    ①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0-109.
    ②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8.
    ①吕鑫祥.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观[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0(1):67.
    ②吕鑫祥.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观[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0(1):66-73.
    ①转引自王前新,严权.高职人格本位课程研究[M].教育与职业,2007(26):16.
    ②转引自蒋文革.21世纪的职业教育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J].职教论坛,1998(4):24.
    ③刘伟.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20):71-72.
    ④严伟,黄晓兰.建立素质本位的高职金融保险课程体系——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45.
    ①任钟印主编.世界教育史名著通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6.
    ②任钟印主编.世界教育史名著通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36-38.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②刘雪岚,罗卫东.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1):47-48.
    ③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5.
    ①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58.
    ②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58-162.
    ③周文等.素质测评与职业生涯规划[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8-102.
    ①(法)保罗·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15.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
    ①(法)保罗·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56-60.
    ②柳海民.教育学原理[EB/OL] http://yjs.teacher.com.cn/netcourse/tyx001a/kcjj/ch10/003.htm
    ③柳海民.教育学原理[EB/OL] http://yjs.teacher.com.cn/netcourse/tyx001a/kcjj/ch10/003.htm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9.
    ①虞丽娟.立体化素质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主席令8届第69号),1996年5月15日.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1999年6月13日.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30日.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华东师大比较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7.
    ②转引自周明星.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5):10.
    ③解延年.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走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J],教育改革,1998(2):48-50.
    ④王敏勤.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职业教育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2(5):66.
    ⑤周明星.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8-11.
    ⑥杨霞.论高职院校素质本位教学价值观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5(12):54-56.
    ⑦秦金华.素质本位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趋势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162-163.
    ①马庆发.以培养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J].外国教育资料,1997(3):68-74.
    ②欧阳河、饶异伦.构建职业素质教学模式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02-107.
    ③李春萍.构建素质本位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江西煤炭科技,1999(4):45-48.
    ④周明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⑤刘明星.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7(2):110-111.
    ⑥丁德渝.职业素质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0-42.
    ①严伟.黄晓兰.建立素质本位的高职金融保险课程体系——以义务工商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45-46.
    ②丁德渝.职业素质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0-42.
    ①陈林河.从企业需求的视角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上海电子信息学院毕业生主要求职、就业单位的实证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②严伟,黄晓兰.建立素质本位的高职金融保险课程体系——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45.
    ①孟宪琴.大学生职业素质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9(3):41-42.
    ①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37):70-74.
    ②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1611.
    ①徐朔.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7):10-13.
    ②潘慰元.《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1):4-5.
    ①孟宪平,李宾.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J].职教论坛,2003(10):8-9.
    ②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8-59.
    ③孟宪平,李宾.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J].职教论坛,2003(10):8-9.
    ①何金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性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32.
    ②高恒山.德国高等职业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125-126.
    ①刘宣飞.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几对关系与构建原则[J]江苏高教,2008(4):133-134.
    ①谭满益李敏宋刚勇王磊.职业素质的新模型及其内涵剖析[J].职教论坛,2009年(2):48-51.
    ②陈焕章.职业素质结构分析[J].教育与职业,1990(8):32-34.
    ③鲁昕.在中国·沈阳第三届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R],2010年12月13日.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30日.
    ①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131.
    ①雷正光.职业教育课程的功能与发展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27-29
    ①Super, D.E. (1984).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 In D. Brown, IBrooks, and Assoc fate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San franc f sco, Calif f:.!ossey-Bass Puhlishers).
    ②Super. E. D, ThonlpSOII, A, S, Lindemn,Manua[for research and exploratory Psychologists Press.R, 11.HSe Ln(1988).Adult Career Concerns inventory:counseling.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①胡建波,汤伶俐.职业能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8(2)):25.
    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③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5(4):20-22.
    ①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2004年4月2日.
    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30日.
    ①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6.
    ②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0.
    ③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6.
    ①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0.
    ①转引自颜明仁,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教师转变与发展的观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4-55.
    ②转引自颜明仁,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教师转变与发展的观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4-55.
    ③转引自颜明仁,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教师转变与发展的观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4-55.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1999年6月13日.
    ①虞丽娟.立体化素质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3-54.
    ①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5年10月28日.
    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①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1.
    ②Hutchins R M, The learning society,The NewAmeriecin library, NY,1968, Introduction,P.Ⅷ
    ①黄炎培.职业教育析疑,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8.
    ②卢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辩证关系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7-29.
    ③卢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辩证关系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7-29.
    ①蒋乃平.学分制、弹性选课与课程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19):13.
    ②王秀丽.建设我校特色的学分制管理机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36.
    ③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2004年9月14日.
    ④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5年10月28日.
    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30日.
    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③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16日.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30日.
    ①转引自高宝立.高职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37.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的建议[R],1999年4月26日。
    ①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2000年1月17日.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
    ①郭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构建观[J].上海教育科研,2001(12):24
    ①鲁昕.在中国·沈阳第三届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R],2010年12月13日.
    ①马庆发.以培养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J]外国教育资料,1997(3):75.
    ①陈向平.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0):77-78.
    ①石亚军、赵伶俐等著.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5.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则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6]卡尔·波普尔著,舒伟光等译.客观知识——个进化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7][英]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王晓辉,赵中建等译.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美]杜威著,傅统先等译.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4]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5][美]LindaCampbell等著.王成全等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1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8]彭剑锋,饶征.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19]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0]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1]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2]石鸥.教育改革的理性精神[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3]石鸥.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4]王坤庆.教育哲学新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5]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6]克尔.克拉克.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历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7]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8]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析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9]虞丽娟.立体化素质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0]杨玉厚.中国课程变革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1]刘要悟.教育评价导论.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32]靳玉乐.潜在课程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3]施良方.课程理论一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4]刘要悟.教学评价基本问题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
    [35]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6]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7]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8]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9]William E.DOLL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0][美]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1]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2]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3]吕达.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4][美]JshirleyR. Steinberg、JoeL.Kineheloe学生作为研究者——创建有意义的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5]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6]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7]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8][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9]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0]汪霞.现代与后现代: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
    [51]魏国栋,吕达.课程改革整体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3]杨小微.现代教学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4]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5]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6]袭娣娜.现代教学论(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7]普莱斯顿·D·费德恩、罗伯特·M·沃格尔著,王锦、曹军、徐彬译.教学方法——应用认知科学,促进学生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8]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6.
    [59]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0]张传燧.行走与传统与现代之间[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1]石鸥.教学病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62]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4]张传隧.课程与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5]颜明仁,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教师转变与发展的观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66]黄克孝、严雪怡.职教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67]孟广平主编.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职业技术教育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
    [68]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9]黄克孝.中等职业教育多元整事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报告,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0]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1]教育部等.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4]马庆发.人格本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科学(200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5]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6]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1985-2005)[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6.
    [77]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78]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9]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0]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1]任聪敏.近二十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教育,2008(3).
    [82]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3]杨文明等.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4]高林、鲍洁.主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职业竞争导向的“工作过程一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与典型方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85]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6]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7]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8]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1]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4).
    [2]张应强.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r.T).高等教育研究,1995(3)
    [3]唐燕儿.企业所需人才类型及能力素质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6(6).
    [4]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
    [5]陈学飞.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J].教育研究,1996(12).
    [6]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
    [7]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9(2).
    [8]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9]刘永富.人文素质教育所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辨析——兼论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10]杨一鸣,朱小蔓.论现代高等教育的品质提升[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11]宋成剑.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立冲突根源探析[J].理论月刊,2001(4).
    [12]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13]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6).
    [14]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15]张楚廷.教育中,什么在妨碍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16]周昌忠.科学与人—从文化的观点看[J].哲学研究,2003(6).
    [17]孟建伟.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6).
    [18]薛天祥,庞青山.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19]阎光才.技术社会中大学教育的人文与生态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3(9).
    [20]龚彬.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J].江西社会科学,2006(8).
    [21]张建平,蒋广场.学会学习:从重知识到重智慧[J]中国教育报,2006(6).
    [22]刘雪岚,罗卫东.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1)
    [23]张传隧,赵荷花.教育到底应如何面对生活[J].教育研究,2007(8).
    [24]洪晓楠.科学文化哲学及其问题意识[J].求是学刊,2008(9).
    [25]罗儒国.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困境与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26]郭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教育发展动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2012(9).
    [27]付明明,李化树,樊晶.黄炎培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J].文史博览(理论),2012(2).
    [28]郝德永.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1997(8).
    [29]王义道.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中国大学教学,1999(2).
    [30]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课程·教材·教法,2001(6).
    [3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3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3]蒋乃平.职教课程探索的二个层级[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31).
    [34]周志毅.课程变革:从知识形态走向生命形态.全球教育展望,2002(3).
    [35]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36]姜大源.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37]高有华.美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3.5
    [38]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
    [39]周晓健.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及探索[J]职教论坛,2004(3)
    [40]丁继安.构建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41]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
    [42]于海波.论科学课程发展的人文化趋势[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43]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
    [44]匡瑛.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演进及发展趋势[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5).
    [45]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05(36).
    [46]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47]赵一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48]盛新,陈沛帅.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06(24).
    [49]马庆发.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基于哲学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50]何金伟.高职课程职业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6,(05).
    [51]胡颖森、柯黎.试论终身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影响[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9).
    [52]张晋.基于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初探[J].职教论坛,2006(18).
    [5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54]雷正光.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6(13).
    [55]顾建军.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8).
    [56]马庆.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基于哲学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57]袁顶国,朱德全.基于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论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58]姚少怀,王淑珍:实用主义:美国社区学院课程文化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2007(7).
    [59]于泽元.论课程变革的综合理解模式.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4).
    [60]匡瑛,石伟平.二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本位观的擅变及发展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61]李同果.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62]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范式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63]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理念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64]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结构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9).
    [65]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设计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66]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职业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67]靳莹,周志华.从结构主义走向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及其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
    [68]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诊释丁全球教育展望,2006(3).
    [69]蔡其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06(6).
    [70]袁顶国,朱德全.基于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论变革.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71]罗生全,靳玉乐.社会力量:课程变革的第三领域—一种基于课程权力的有效参与[J].中国教育学刊,2007(1).
    [72]唐丽芳,马云鹏.文化自觉:课程变革中的学校文化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7(3).
    [73]刘邦祥,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74]俞瑞钊,高振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之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75]杨启亮.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模仿与创新.教育发展研兄,2007(6).
    [76]杨启亮.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教育研究,2007(9).
    [77]王一定,黄日强.问题与出路: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理论视角[J].成人教育.2007(9)
    [78]王亚盛.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特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79]王立秋,胡永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体系的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
    [80]廖昌萌.人力资源视野中的高职教育内容和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
    [81]陈家颐.深化课程改革,推进高职内涵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
    [82]刘明星.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模式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7(2).
    [83]唐淑华.论高职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2).
    [84]裘文意.多元智能:高职素质课程多维开发的视角[J].学术论坛,2007(1).
    [85]刘晓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7(17).
    [86]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99)
    [87]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4).
    [88]刘宣飞.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几对关系与构建原则[J].江苏高教,2008(4).
    [89]高林,鲍洁,马立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三次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90]张友辉.构建素质本位的五年制高职“立体式”课程结构[J].教育与职业,2008(29).
    [91]首衍.基于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3).
    [92]马楠.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93]李秀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94]蒋桂珍.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评论,2010(4).
    [95]莫华林.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J].开封大学学报,2010(1).
    [96]徐一冰.基于个体发展理论和代际理论的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97]沈向光、邓泽民.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理论的范式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 0(3).
    [98]沈化.高职教育:从专业技能到综合素质的跨越——德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借鉴[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1).
    [99]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100]王驰.高职院校构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2012(6).
    [101]朋震,孙敏.素质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4).
    [102]张崇强,罗平.胜任素质模型的运用分析[J].商业时代,2004(21).
    [103]方胜华.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J].人力资源,2004(4).
    [104]朱艳,戴良铁.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领导与理,2005(1).
    [105]何纯玉.浅析以素质模型为核心来构建HR体系[J].企业管理,2004(11).
    [106]吴召军.建立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中国培训,2005(1).
    [107]王爱敏.构建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企业管理,2008(10).
    [108]石伟平.战后世界职教发展轨迹与当前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资料1997(1)
    [109]解延年.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走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J].教育与改革,1998(2)
    [110]缪宁陵,宋建军.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6年5月5日.
    [111]俞克新,李忆鸿.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17).
    [112]米靖.建构主义与当代职业教育教学观的转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
    [113]姚少怀、梁瑞升.论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114]李岚红.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与教师素质要求[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115]侯耀先.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探析[J].职教论坛,2006(6).
    [116]袁江.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117]尹景玉,齐福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118]杨理连.高职办学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5)
    [119]孙惠敏.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成体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
    [120]袁三梅.高职教育应面向市场办学[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121]沈时仁.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质养成体系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
    [122]罗箭华.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2).
    [123]侯耀先.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6).
    [124]王敏勤.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职业教育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2(5).
    [125]秦金华.素质本位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趋势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
    [126]何安明.当代高职生的情商教育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1).
    [127]周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及实践对策[J].职教论坛,2012(7).
    [128]刘晓明.人文教育与高职培养日标[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2).
    [129]朱巧芳.试析高职校园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
    [130]陈向阳等.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J].职教论坛,2006(8).
    [131]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职业性与模块化的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2002(7).
    [132]卢洁莹,马庆发.论职业教育观擅变的析学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
    [133]成丙炎,姜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1).
    [134]王祥林,杨凤翔.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普通文化课改革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4).
    [135]成丙炎姜燕.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136]余秀琴.搭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平台全力助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综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综合),2011(16)
    [137]鲁瑾.高职学生基础素质的构成与拓展途径研究——基于社会需求与教育实践相衔接的视角[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138]任换茹,谢克教,杨金卫.高职院校多元化学生课外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
    [1]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4.
    [2]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3]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变革与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4]周明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5]壮国祯.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6]高宝立.高职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
    [7]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8]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体系研究——从教学走向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9]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
    [10]耿淑林.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11]李萍.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宁德.素质模型及其构建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2005.
    [13]李然.素质模型的构建理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14]王少华.员工素质模型理论与实践[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5.
    [15]祝艳秋.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力测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16]郝超.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17]李晓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8]杨小勇.人格本位: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理念与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9]李海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20]邓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工作过程分析[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21]安艳.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其启示[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22]曲文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1]Idriss,C.M.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the German Vocational System since 1990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Vol.28, No.4,2002.
    [2]Boreham,N. Orienting the Work—based Curriculum towards Work Process Knowledge:A Rationale and a German Case Study. Studi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Vol.26, No.2, July 2004.
    [3]Kai-wen Cheng:Does Cooperative Learning Enhance the Residual Effects of Student Interspersion Relationship Skills? A case Study at a Taiwan Technical Colleg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Cambridge;Sep2006.
    [4]Finch, C.R.and Crunkilton, J.R.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Boston:Allyn and Bacon,1993.
    [5]Teichler, U. Recent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Germany.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17, No.2,1982
    [6]Patanakul,P.& D. Milosevic. A competency modelor effectiveness in managing multiple projects. Journal of High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8,(18):118-131.
    [7]Trow, M.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Paris 26th-29th June,1973.
    [8]Raggatt, P.& Edwards,R.& N. Small(Eds)(1996) The Learning Society:Challenges and Trends.London:The Open University.
    [9]Ahier,J.& G. Esland(eds) (1999)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Future of Work. London:Routledge.
    [10]Young,M.(2002) Bring knowledge back in theoretical an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 be published.lied studies in.
    [11]Unwin, L.&J. Wellington (1995) Reconstructing the work-based route:lessons from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ol.47, No.4.
    [12]Stevenson, J. (2000) Working knowledge.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ol. 52, No.3.
    [13]Super,D.F.(1980).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E3ehavior,16,282-298.
    [14]Super, D.E,Thompson,A,S.&Lindeman, R. H.(1988).Adult career concerns inventory:Manual for research and exploratoty use in counseling. 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5]J.H.Newma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Define and Illustrated [M].Londen:Longmans,Green and Co,1907:214
    [16]Dekker, R.& Andries de Grip & H.Heijke. The effects of train-ing and overeducation on career mobility in a segmented labor market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02 (23):2,2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