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基础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从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悠久历史和现实考察,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最佳突破口应从社会肌体结构的基本细胞——社区着手。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我国城市社区已经由过去的单纯居民居住点,转变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人与社会的交融点和社会生活的支撑点。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没有社区的安全、稳定、和谐,就不可能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大社会。深入研究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期的特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立论依据和主线,在国内外已有的城市社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进行系统的剖析与研究;并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发展、城市社区管理发展、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城市社区党的建设五个方面的深入分析,以期从总体上提出推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系统性、操作性对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具体思路和政策支持。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九章和结束语。
     导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介绍、评析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基本思路、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方法。
     论文的第一、二、三章主要是对社区理论、治理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及其与城市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为研究我国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城市社区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章概述社区理论,并对国外若干类型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进行介评。
     第二章论述构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框架。本章通过对治理理论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回顾和分析,力图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际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即“强国家-强社会”关系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指导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微观层面上的变革。
     第三章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本章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两个角度概述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接着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然后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最后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关系,并回顾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历史演进。
     论文的第四、五、六、七、八章是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五个重要内容即城市社区自治发展、城市社区管理发展、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城市社区党的建设,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行深入分析。
     第四章论述社区自治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推进城市社区自治是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取向。本章概述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基本内涵及发展历程,探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重要意义和难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推进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基本路径。
     第五章论述社区管理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是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本章首先概述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涵、组织结构的特点和基本职能;接着探讨我国几种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并分析影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着重论述改革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选择。
     第六章论述社区公共服务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是城市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章对公共物品、社区服务、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现状,论述改革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改革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
     第七章论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繁荣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在需要。本章概述城市社区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分析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论述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第八章论述我国城市社区党的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党建能够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本章首先概述城市社区党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接着阐明党的建设战略空间正由单位转移到社区,并论述城市社区党建的必要性以及城市社区党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最后重点论述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党建的基本思路。
     第九章论述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政策建议。在通过前面八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主要论述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基本趋势,总结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结束语主要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城市社区建设研究进行前瞻性、科学性的展望。
The social harmony is our party’s struggle objective with unremitting efforts. Since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taking Comrade Hu Jintao as general secretary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situations comprehensively, proceeds from overall arrangement of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overall situation of constructing affluent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ropose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mission to build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When we investigate from the long history and reality of China's political and social managerial system, we find that the community which is the basic cell of the society structure should be the best breakthrough to build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Presently, with the overal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our urban communities have been changing from the past pure resident dwelling place to gather points for a variety of social groups, convergence points of various interests, staying places for various social organizations, focus points of kind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blending place of people and society and support points of social life. Therefore,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he focus is grass-roots level, and the foundation is community. It is impossible to build a safer, stabl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without community’s safety, stability and harmony. The deep research about“construction of China’s urban community under vis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has great significance: it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better,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comprehensively, construct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the innovate scientific socialism’s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thesis makes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researches on construction of China’s urban community under vis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e instruction is scientific socialism particularly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request i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basis and the main line of argument is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foundation is domestic and foreign existing researches about urban community. The analysis on urban community mainly includes five aspects that is self-government developmen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ublic services,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Party building. Through these analyses, it tries to generally propose systematic, operational measures for our country’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specific ideas and policy suppor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well-off society and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whole essay contains introductory remarks, nine chapters of main body and concluding remark.
     Introductory remarks mainly elaborat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paper’s selected topic, evaluat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ituations, and introduce paper’s basic thinking, innovation and major research methods.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mainly la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whole thesis. They mainly take up the following theories: community theory, governance theory, relations theory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theory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first chapter set out outline of community theory, and makes experiences assessment on several foreign types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building our country’s urban communities. Through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n governance theory and relations theory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it tries hard to construct a model of state and society’s relations which is in keeping with our country’s national condition and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mmunity. This relationship model is“strong country - strong society”, and takes this as a foundation to instruct urban community’s transformation on microscopic level.
     The third chapter elaborates building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our country’s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irst of all, it discusses historical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thought from angles of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n it states Marx and Engels’ideas abou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s. The next elaboration is elementary theory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our country’s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it review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bout our country’s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sis of the fourth, fifth, sixth, seventh, eighth chapters are five important contents on China's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at is self-government developmen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ublic services,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Party's construction. The basic analysi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thinking:“proposes question - analyses question - solves the problem”.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community self-government and our country’s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goal orientation of urban communities’construction is to promote self-government.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China’s urban community’s autonomy 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difficult problems of this issue, and based on this, the key elaboration is basic path to advance China's urban community self-government.
     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our country’s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community’s normal operation to strengthen community management. Firstly, it makes an overview on the connotati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basic functions. Then, it explore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models of our country’s urban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some restriction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Finally, it focuses on intrinsic requirements and realistic choices to reform our country’s urban community management.
     The sixth chapter is about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and our country’s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s of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communities are the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and ultimate goal. This chapter scientifically defines public goods, community services, urban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in our urban communities. Then, it elaborates theoretical basis to reform the public services. On this basis, it focuses on path selection of the reforms.
     The seventh chapter is about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a's urban communities. City’s prosperous community culture is the intrinsic need to construct urban community. This chapter generally stat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urban community culture, analyzes its fac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main problems. The focus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strategies to advance construction of our urban community culture.
     The eighth chapter is about Party building of our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hich provides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it. This chapter firstly proposes urban communities and its basic connotation, and then it states that the strategic space of Party building has been transferred from the unit to the communities. It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of urban community’s Party building and its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s and finally focuses on basic ideas to strengthen our urban community’s Party building.
     The ninth chapter elaborates the basic trends and a policy suggestion of development on China’s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eight chapters’analysis,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basic development trends of our urban community’s construction, and summarizes the essential feature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mmun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proposals to fatherly advance its development.
     The concluding remarks mainly carry on the summary to this article’s research results, and make scientific forward-looking on researches about urban community’s construction.
引文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页。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9页。
    ②[美]内斯比特:《社会学传统》,巴斯克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①庞树奇、范明林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5页。
    ②[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页。
    ③侯钧生、陈钟林编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④[美]拉里、莱恩:《都市社会中的社区》,多塞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①周沛:《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美]乔治·希拉里:《社区的定义:一致的地方》,《乡村社会学》,1995年第6期。
    ①[英]G.邓肯·米切尔主编:《新社会学辞典》,蔡振扬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①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视觉——社区新论》,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②参见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7-364页。
    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编写:《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205页。
    ④徐震:《社区与社区发展》,台北正中书局,1984年版,第37-38页。
    
    ①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②参见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3页。
    ③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政府与社会分析视角》,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①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①参见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5-105页。
    ②李森:《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③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2页。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0-301页。
    ④《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64页。
     ①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新论》,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8页。
    ①参见夏学銮:《社区发展的理念探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①参见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119页;参见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8页。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中国民政》,2001年第1期。
    ②参见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54-56页。
    ③参见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7-78页。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中国民政》,2001年第1期。
    ②转引自李宝梁:《城市社区服务的理论界定》,载李亚平、吴铎主编:《1999年YMCA社区服务国际研讨会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43页。
     ①参见窦泽秀:《社区行政:社区治理与发展的公共行政学视点》,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43页。
    ②参见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147页。
    ①谢芳:《美国社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②[美]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③丁元竹:《美国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①刘莹、肖志鹏:《社区行政: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美国社区行政非政府组织行政的启示》,《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①参见杨叙:《北欧社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87-92页。
    ①杨叙:《北欧社区理念探幽》,《乡镇论坛》,2008年第1期。
    
    ①张暄:《日本社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44-45页。
    ②李建国:《日本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东京都中野区地域中心考察》,《城市问题》,2000年第3期。
    ①参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③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④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①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第1期。
    ②[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③[日]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学: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动、冲突、治理与和平》,刘小林等译,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279页。
    ④[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①转引自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③吴志成:《西方治理理论述评》,《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④参见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政治学》,2002年第3期。
    
    ①何增科:《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②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①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②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①《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0-251页。
    ②张丽曼:《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4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88页。
    ①张丽曼:《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8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28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①参见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参见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2-283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③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192页。
    ①杨巧燕:《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现代社区建设》,《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②[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③任远:《草根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我国和西方城市社区发展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①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①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8-299页。
    ②庞树奇、范明林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①[英]哈拉兰博斯:《社会学基础:观点·方法·学说》,孟还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
    ②[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①转引自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①李正东:《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几个发展趋向的思考》,http://www.china .elections.org/PrintNews.asp? NewsID=2820.
    ②任宗竹:《社会发展与建设主体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③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①毛经歌:《基于和谐社区构建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互动模式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②汪大海、魏娜、郇建立主编:《社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页。
    ③李雪萍:《多主体供给社区公共产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④詹成付:《建设和谐社区需要关注的几个共性问题》,《社区》,2006年第11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①李景鹏:《权利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9页。
    ②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比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③[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④侯钧生、陈钟林编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5页。
     ①侯钧生、陈钟林编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①参见魏娜:《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红旗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1页。
    ①转引自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版,第40页。
    ②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社会科学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版,第95页。
    ①景天魁:《社区文化与社区发育的逻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①《礼记·子路》
    ②《老子·第四十二章》
    ③李君如、严书翰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老子·第二十五章》
    ①《论语·学而》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公冶长》
    ④《墨子·尚贤下》
    ⑤《墨子·兼爱中》
    ⑥《墨子·兼爱上》
    ⑦老聃:《道德经》,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⑧《孟子·离娄上》
    
    
    ①《大学》
    ②《礼记·礼运》
    ③季羡林:《珍惜改革开放时代(新语)》,《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9日,第11版。
    ①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①黎红雷:《“和谐观”中西合论》,《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6页。
    ③[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①参见李小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84页。
    ③[德]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孙泽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92页。
     ①[德]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孙泽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70页。
    
    ①[美]刘易斯·A.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91页。
    
    ①恩格斯:《自然辨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643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②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①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求是》,2007年第1期。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页。
    ③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①李君如:《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八篇》,《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页。
    
    ①《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①严书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若干重要问题解析》,《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9期。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05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严书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热点问题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7期。
    ②秦宣:《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增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①严书翰主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①齐卫平:《和谐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论丛》,2007年第3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②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城区工作委员会和谐社区建设课题组:《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3558504.html.
    ③谢建社、朱明:《构建和谐社区的社会学思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④万勇:《构建和谐社区的意义及目标》,《中国民政》,2005年第5期。
    ⑤陶希东:《加快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机制的重建与再造》,http://theory.people.com.cn/ GB/40537/ 3485185.html.
    ①谈志林、张黎黎:《我国台湾地区社改运动与内地社区再造的制度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马西恒:《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基础:一种理论的探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①参见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1-62页。
    ②参见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9页。
    ③刘继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与主要政策目标》,《唯实》,2004年第3期。
    
    ①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②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①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2页。
    ①“三定”是指定职能配置、定内设机构和定人员编制。
    ②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司编:《中央政府组织机构》(1998),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①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8-69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8页。
    ①时正新主编:《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256页。
    ②《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社区》,2001年第8期。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①李学举:《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在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社区》,2005年第17期。
    ①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②[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93-694页。
    ③[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0-231页。
    ④[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8页。
    ①丁超:《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构想》,《中国方域》,2001年第6期。
    ②华伟等:《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初步构想》,《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③桑玉成:《从五里桥街道看城市社区管理的体制建设》,《政治学研究》,1992年第2期。
    ④[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良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88页。
    ②李景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目标选择与“行政推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③王思斌:《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中介组织培育》,《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④王颖:《论社区自治建设》,《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①谢立中:《城市居民自治:实际涵义、分析模式与历史轨迹》,《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③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①参见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①《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民政》(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124页。
    ②王振耀、白益华主编:《街道工作与居民委员会建设》,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181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39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57-558页。
    ④[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的道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①[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轮——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董云虎、李云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2页。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5页。
    ③魏娜:《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①李国祥:《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社区自治的若干问题与思考》,《学术论坛》,2006年第3期。
    ②《城市社区自治的理论探析》课题组:《城市社区自治的理论探析_辽宁省行政学院2004年立项课题》,《大连干部学刊》,2004年第3期。
    ①王绍文、罗永君:《社区自治的困境及其成因与对策》,《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张英俊、王辉:《构建新的社区建设组织体系实行居民自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中国民政》,2001年第1期。
    ①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②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③议行分设:这里“议”的含义,不是指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的“议行合一”中“议”所指的“议会”和“立法”的内涵,而是指“议事”、“决策”。这里的“行”也不是指马克思概括巴黎公社经验时“议行合一”中“行”所指的行政、司法的内涵,而是指“做事”、“行动”。
    ④唐亚林、陈先书:《社区自治:城市社会基层民主的复归与张扬》,《学术界》,2003年第6期。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①陈伟东:《政府与社区:共生、互补、双赢——以武汉市江汉区创新社区治安运作体系的实验为例》,《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2-83页。
    
    ①胡宗山:《定位与培育:社区自治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②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221页。
    ①《京华时报》,2004年5月14日,第A09版。
    ①辛燕琴主编:《聚合力——北京市朝阳区基层党建创新报告》(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①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①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②唐晓阳:《城市社区管理导论》,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页。
    ③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142页。
    
    ①王颖:《城市社会学》,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4-185页。
    ②顾建键:《现代社区管理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0页。
    ③吴照云主编:《管理学原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④刘泽武:《社区新论》,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①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页。
    
    ①李会欣、刘庆龙编著:《中国城市社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②李兴山:《中外管理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①夏学銮:《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②任远、章志刚:《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与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
    ③胡宗山:《全国社区建设模式评析》,《中国民政》,2000年第6期。
    ④参见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216页。
    ⑤参见韦克难主编:《社区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190页。
    ⑥许益军:《和谐社区创建模式扫描》,《社区》,2007年第13期。
    ⑦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①参见魏娜:《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红旗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4页。
    
    ①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②任远、章志刚:《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与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
    ①刘先江:《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页。
    ②徐中振、卢汉龙、马伊里主编:《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①《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34页。
    ②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166页。
    ③李鹏程等主编:《对话中的政治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参见奚建武:《社区管理呼唤新理念》,《中国社会报》,2003年1月8日。
    ①参见曹绪飞:《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38-141页。
    ②浦兴祖:《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兼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之提法》,《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①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②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3页。
    ①王振海主编:《社区政治论——人们身边悄悄进行的社会变革》,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197页。
    ②所谓“社会质量”,就是指社会各个环节、各种运动和各种因素自我组织的程度,即在没有政治控制和协调下,它们的自组织达到何种程度。参见王沪宁:《中国:社会质量与新政治秩序》,《社会科学》,1989年第7期。
    ①参见尹志刚:《从中国大城市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看城市管理及社会治理——以北京市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改革为例》,载唐铁汉、袁曙宏主编:《社会治理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582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①参见杨鸿台、吴志华、申海平主编:《城市社区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①杨鸿台、吴志华、申海平主编:《城市社区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②参见常宝琴:《构建和谐社区的法律思考》,《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唐娟:《政府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②Samuelson·P·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1954,6(4),pp.387-389.
    ③吕恒立:《试论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①[美]詹姆斯·布坎南:《公共财政》,赵锡军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②[美]詹姆斯·布坎南:《民主过程中的财政》,唐寿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页。
     ①民政部社会福利司编:《全国社区服务经验交流会议文件汇编》(内部资料),1995年版,第306-307页。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中国民政》,2001年第1期。
    ②《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5月8日,第1版。
    ③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就《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有关问题答中国政府网记者问,http://www.gov.cn/zwhd/2006-07/17/content_337928.htm.
    
    ①卜万红:《论我国社区服务的转型》,《学术交流》,2004年第1期。
    ②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③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①参见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156页。
    ①参见田华:《社区公共服务:政府社会管理的新载体》,《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①[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版,第2-3页。
    ②[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31-232页。
    ③[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5页。
    ①[美]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都市警察服务的制度结构》,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中文版序言,第11-12页。
    ②王兴伦:《多中心治理: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③[美]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都市警察服务的制度结构》,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5页。
    ④参见[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8-126页。
    ⑤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①[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5页。
    ②吴光芸:《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与政府治理结构转型》,《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③[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5页。
    ①彭未名、王乐夫:《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3期。
    ②参见丁煌:《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美]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刘俊生译、张庆东校:《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0期。
    ①[美]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万鹏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①[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①《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5月8日,第1版。
    ②参见田华、陈静波:《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多元化主体》,《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①[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①[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64-65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409页。
    ①参见王青山主编:《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134页。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74-75页。
    ②[美]桑德斯:《社区论》,徐振译,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2年版,第94-95页。
    ③吴文藻:《文化表格文明》,载《社会学界》第10卷,燕京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服务学系编印,1939年版,第219页。
    ④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5页。
    ⑤郑永富主编:《群众文化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⑥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新论》,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
    ⑦奚从清、沈赓方主编:《城市社区服务》,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页。
    ⑧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7页。
    
    ①胡克培:《社区文化的构成与功能》,《中国社会报》,2001年3月20日。
    ②张胜康:《城市社区文化及其效应分析》,《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③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①王平:《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维度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
    ②邓伟志:《和谐文化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①赵麟斌:《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关系探析》,《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
    ①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①Robert Putnam, Making Democracy Work,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167.
    ①谢晶仁:《社区文化建设新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①文军、唐亚林:《变迁与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求索》,2001年第2期。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2页。
    ③郑杭生:《社区文化建设与共同意义创新》,《红旗文稿》,2007年第18期。
    ①Stoker G.,“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998,Vol.50, pp.35-48.
    ②参见朱佳玮:《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研究——以上海若干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为个案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9页。
    ①李光:《中国和谐社区建设新探索——武汉百步亭花园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践与创新》,载于燕燕主编:《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页。
    ①高占祥主编:《论社区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①王平:《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维度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7期。
    ①参见鲍宗豪:《社区文化产业:繁荣国际大都市的新观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②参见苏丽萍:《上海社区文化托给非营利组织运营》,《社区》,2006年第9期。
    ①林尚立:《社区党建的政治内涵及其面临的任务》,《中国共产党》,2003年第3期。
    ①林尚立:《合理的定位:社区党建中的理论问题》,《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1期。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中国民政》,2001年第1期。
    ②《胡锦涛同志在辽宁省大连市同社区干部座谈时的讲话》,《社区》,2002年第11期。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①参见林尚立:《合理的定位:社区党建中的理论问题》,《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1期。
    ②参见马西恒等:《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9-13页。
    ①参见林尚立:《社区党建的政治内涵及其面临的任务》,《中国共产党》,2003年第3期。
    ①林尚立:《社区党建: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生长点》,《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年第3期。
    ②邓伟志:《关于当前中国的社区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①魏敏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党建工作》,《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1期。
    
    ①参见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②参见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分析》,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5-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7页。
    
    ①《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②《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7页。
     ①参见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编:《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347页。
     ①冯磊、张明毫:《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模型的构建——基于组织整合理论的分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马西恒等:《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①张学兵:《社区党建的新格局和新载体》,《中国共产党》,1999年第6期。
    ①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编:《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页。
    ①武三中:《社区党建与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探求》,2005年第6期。
    ①严家明:《社会运行机制概论》,《社会科学》,1990年第8期。
    ①王亚平:《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理论思考》,《求实》,2003年第2期。
    ①雷洁琼主编:《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4页。
    ②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管理世界》,2003年第6期。
    ①项飙、宋秀卿:《社区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战略管理》,1997年第6期。
    ②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③王振耀:《论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城市街居通讯》,1997年第2期。
    ④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⑤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⑥刘继同:《国家话语与社区实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解读》,《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⑦卢汉龙:《社区服务的组织建设》,《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
    
    
    ①奚从清:《论社区精神》,《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②奚从清:《论社区精神》,《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①林尚立:《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②彭勃:《路径依赖与治理选择: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①侯伊莎:《激活和谐社会的细胞——“盐田模式”制度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②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管理》,1998年第5期。
    ③周光辉:《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页。
    ①徐永祥:《论社区服务的本质属性与运行机制》,载王思斌主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1年论文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248页。
    ①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①杨贵华:《重塑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共同体的文化维系力——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路径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②李来和:《中国城市和谐社区制度建设的前提性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①韩狄明、詹兆雄:《社区党建的构架、内容和方式》,《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①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②参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5月8日,第1版。
     ①参见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4页。
    ①参见万仁德:《转型期城市社区功能变迁与社区制度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4]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5]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6]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7]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8]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9]斯大林选集(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0]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2]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4]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0]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33]陈良瑾.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34]李君如、严书翰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5]严书翰等.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6]严书翰.与新时期论坛同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7]李君如、严书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38]严书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39]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40]庞树奇、范明林.普通社会学理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41]侯钧生、陈钟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2]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3]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视觉——社区新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4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5]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6]徐震.社区与社区发展[M].台北:正中书局,1984.
    [47]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8]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9]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政府与社会分析视角[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0]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51]李森.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52]黎熙元、何肇发.现代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53]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54]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5]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56]何晓玲.社区建设:模式与个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57]何增科等.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4.
    [58]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59]周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60]窦泽秀.社区行政:社区治理与发展的公共行政学视点[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61]谢芳.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62]杨叙.北欧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63]张暄.日本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64]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区与功能:派克、布朗社会学文集及学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5]蔡宏进.社区原理[M].台北:三民书局,1985.
    [66]侯玉兰、侯亚非.国外社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6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8]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9]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70]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1]刘先江.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2]汪大海、魏娜、郇建立.社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3]李景鹏.权利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74]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比较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75]魏娜.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76]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7]李会欣、刘庆龙.中国城市社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78]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79]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0]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1]谢舜.社会变迁与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82]王剑敏.城市社区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3]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84]周翼虎、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85]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6]吴忠泽.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87]红旗大参考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88]李雅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多维度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89]周振国、梁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90]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1]吴新颖、皮伟兵.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思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2]乐后圣.和谐社会构建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93]于炳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94]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构建和谐社会:多维视角下的理论思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5]董瑞华、肖锋.和谐社会与公共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6]熊月之.和谐社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97]漆玲.和谐社会思想的由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98]邓伟志.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99]俞可平.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0]冷溶.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1]王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02]丁元竹.建设健康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0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4]王昌生等.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105]陈如等.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石:和谐社区的实践与理论创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6]汪大海、孔德宏.世界范围内的社区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107]周芳玲、乔桑.魅力社区的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108]孙立亚等.社区组织者手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109]常铁威.新社区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110]连玉明.学习型社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111]周湘斌、田绪永.中国社会工作[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112]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3]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114]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15]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16]王振耀、白益华.街道工作与居民委员会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117]顾建键.现代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8]吴照云.管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119]李兴山.中外管理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20]徐中振、卢汉龙、马伊里.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21]王振海.社区政治论——人们身边悄悄进行的社会变革[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122]杨鸿台、吴志华、申海平.城市社区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3]潘小娟.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4]张国祥.社区建设与城市发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25]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26]尹维真.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7]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8]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29]唐娟.政府治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30]李程伟、徐君.社区服务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131]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32]江立华.中国城市社区福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33]周弘.国外社会福利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134]谢晶仁.社区文化建设新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35]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136]邓伟志.和谐文化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137]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38]于燕燕.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39]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140]侯伊莎.透视“盐田模式”:社区从管理到治理体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141]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42]黎熙元、童晓频、蒋廉雄等.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3]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44]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城市社区党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45]李光等.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新探索:百步亭花园社区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146]辛燕琴.聚合力——北京市朝阳区基层党建创新报告(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147]马西恒等.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48]雷洁琼.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9]廖金碧等.城市社区党建工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0]彭勃.路径依赖与治理选择: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15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52][英]G.邓肯·米切尔.新社会学辞典[C].蔡振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5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154][美]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55][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56][日]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学: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动、冲突、治理与和平[M].刘小林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57][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58][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59][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60][英]哈拉兰博斯.社会学基础:观点·方法·学说[M].孟还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16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62][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6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64][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6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66][德]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M].孙泽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167][美]刘易斯·A.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68][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6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70][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良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71][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延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72][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的道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3][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7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75][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7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77][美]詹姆斯·布坎南.民主过程中的财政[M].唐寿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178][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毛寿龙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179][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M].王建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180][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81][美]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都市警察服务的制度结构[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82][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周志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83][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84][美]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M].万鹏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85][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86][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187][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88][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189][美]阿瑟·梅尔霍夫.社区设计[M].谭新娇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190][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明、夏宏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91][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汪大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92][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93][美]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严书翰.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和拓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4(5).
    [2]严书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五题[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2).
    [3]严书翰.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东南学术,2005(3).
    [4]严书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和基本思路[J].山东社会科学,2005(3).
    [5]严书翰.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社会主义研究,2005(3).
    [6]严书翰.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1).
    [7]严书翰.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贡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6).
    [8]严书翰.进一步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11).
    [9]严书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3).
    [10]严书翰.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一个重大判断——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J].社会主义研究,2007(3).
    [11]严书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热点问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7).
    [12]严书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若干重要问题解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9).
    [13]夏学銮.社区发展的理念探讨[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4).
    [14]夏学銮.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15]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1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J].中国民政,2001(1).
    [17]何艳玲.“社区”在哪里:城市社区建设走向的规范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18]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大城市社区发展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大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比较与借鉴[J].北京社会科学,1998(3).
    [19]程玉申、周敏.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1998(4).
    [20]顾骏.有限社区的理念与实践[J].学术与实践,2007(1).
    [21]顾骏.“行政社区”的困境及其突破[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1).
    [22]李建国.日本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东京都中野区地域中心考察[J].城市问题,2000(3).
    [23]侯蕊玲.论中国近代城市产生发展中的几个特点[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24]万仁德.转型期城市社区功能变迁与社区制度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25]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管理世界,2003(6).
    [26]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1).
    [27]项飙、宋秀卿.社区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J].战略管理,1997(6).
    [28]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2(4).
    [29]王振耀.论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J].城市街居通讯,1997(2).
    [30]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4).
    [31]刘继同.国家话语与社区实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解读[J].社会科学研究,2003(3).
    [32]刘继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与主要政策目标[J].唯实,2004(3).
    [33]叶南客:社区变迁与社区建设的沿革[J].学海,2001(4).
    [34]卢汉龙、李骏.社区建设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学习与实践,2005(11).
    [35]丁元竹.美国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3).
    [36]刘莹、肖志鹏.社区行政: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美国社区行政非政府组织行政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7]杨叙.北欧社区理念探幽[J].乡镇论坛,2008(1).
    [38]林卡、仲鑫.北欧国家发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启示[J].浙江学刊,2008(1).
    [39]王世军、于吉军.新加坡的社区组织与社区管理[J].社会,2002(3).
    [40]冷熙亮.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社会,2001(3).
    [41]宋桂霞.从国外城市社区看中国特色城市社区建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2]周光辉.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J].天津社会科学,1991(1).
    [43]刘继同.从依附到相对自主:国家、市场与社区关系模式的战略转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3).
    [44]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7(4).
    [45]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政治学,2002(3).
    [4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
    [47]吴志成.西方治理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4(6).
    [48]何增科.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3).
    [49]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7).
    [50]张丽曼.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J].社会科学研究,2001 (3).
    [51]杨巧燕.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现代社区建设[J].许昌学院学报,2006(6).
    [52]任远.草根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我国和西方城市社区发展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6).
    [53]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54]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55]毛经歌.基于和谐社区构建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互动模式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56]李雪萍.多主体供给社区公共产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57]詹成付.建设和谐社区需要关注的几个共性问题[J].社区,2006(11).
    [58]景天魁.社区文化与社区发育的逻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9]齐卫平.和谐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J].社会主义论丛,2007(3).
    [60]谢建社、朱明.构建和谐社区的社会学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2).
    [61]万勇.构建和谐社区的意义及目标[J].中国民政,2005(5).
    [62]谈志林、张黎黎.我国台湾地区社改运动与内地社区再造的制度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63]马西恒.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基础:一种理论的探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6).
    [64]马西恒.社区建设:理论的分立与实践的贯通[J].天府新论,2002(4).
    [65]李君如.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4).
    [66]李雪萍、陈伟东.论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8(1).
    [67]李学举.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在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社区,2005(17).
    [68]赵麟斌.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关系探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5(6).
    [69]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J].学海,2008(4).
    [70]李来和.中国城市和谐社区制度建设的前提性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1]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J].江海学刊,2002(3).
    [72]费孝通.中国现代化: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再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1(1).
    [73]谢立中.城市居民自治:实际涵义、分析模式与历史轨迹[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3).
    [74]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J].广东社会科学,2004(2).
    [75]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76]魏娜.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1).
    [77]李国祥.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社区自治的若干问题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6(3).
    [78]王绍文、罗永君.社区自治的困境及其成因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8(4).
    [79]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1).
    [80]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J].政治学研究,1999(4).
    [81]林尚立.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2).
    [82]唐亚林、陈先书.社区自治:城市社会基层民主的复归与张扬[J].学术界,2003(6).
    [83]陈伟东.政府与社区:共生、互补、双赢——以武汉市江汉区创新社区治安运作体系的实验为例[J].新华文摘,2001(9).
    [84]胡宗山.定位与培育:社区自治的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01(3).
    [85]郭为桂.公共空间与公民参与:大众民主的困境及其出路[J].重庆社会科学,2005(9).
    [86]任远、章志刚.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3(6).
    [87]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88]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J].城市发展研究,2001(1).
    [89]浦兴祖.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兼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之提法[J].政治学研究,1998(3).
    [90]卢汉龙.社区服务的组织建设[J].学术季刊,2002(2).
    [91]卢汉龙.民间组织与社会治理[J].探索与争鸣,2006(5).
    [92]吕恒立.试论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3).
    [93]卜万红.论我国社区服务的转型[J].学术交流,2004(1).
    [94]田华.社区公共服务:政府社会管理的新载体[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6).
    [95]王兴伦.多中心治理: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1).
    [96]田华、陈静波.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多元化主体[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6).
    [97]杨贵华.重塑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共同体的文化维系力——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路径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98]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99]张胜康.城市社区文化及其效应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9(3).
    [100]王平.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维度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101]卢汉龙.经济多元化发展中的社区文化建设[J].江苏社会科学,2000(4).
    [102]文军、唐亚林.变迁与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J].求索,2001(2).
    [103]郑杭生.社区文化建设与共同意义创新[J].红旗文稿,2007(18).
    [104]鲍宗豪.社区文化产业:繁荣国际大都市的新观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4).
    [105]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J].学海,2001(4).
    [106]奚从清.论社区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107]林尚立.社区党建的政治内涵及其面临的任务[J].中国共产党,2003(3).
    [108]林尚立.合理的定位:社区党建中的理论问题[J].探索与争鸣,2000(11).
    [109]邓伟志.关于当前中国的社区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1999(6).
    [110]魏敏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党建工作[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1).
    [111]唐斌尧、丛囡.嬗变与整合: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区党建[J].济南大学学报,2007(6).
    [112]武三中.社区党建与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J].探求,2005(6).
    [113]韩狄明、詹兆雄.社区党建的构架、内容和方式[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5).
    [114]史艺军、马桂萍.和谐视域中社区党建工作的关键问题与着力点[J].岭南学刊,2007(1).
    [115]冯磊、张明毫.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模型的构建——基于组织整合理论的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16][美]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华夏风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
    [117][美]格里·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J].游祥斌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
    [118][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J].武锡申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1).
    [119]季羡林.珍惜改革开放时代(新语)[N].人民日报,2008-10-29(11).
    [120]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6-5-8(1).
    [121]楚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全国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在武汉召开[N].光明日报,2005-11-16(11).
    [122]王颖.城市社区建设的宏观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2-28(6).
    [123]赵军.如何放大社区建设效应:让“盆景”变成“花园”[N].中国社会报,2008-1-15(3).
    [124]唐忠新.加大投入推进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发展[N].中国社会报,2008-4-15(3).
    [125]李宗华、李伟峰、陈庆滨.社区照顾:一种有效的养老模式[N].中国人口报,2006-8-16(3).
    [1] Polsby, Nelson W. , Community power and political the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
    [2] Henderson, J. Vernon , Urban development: theory, fact, and illus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 Hesselbein, Frances, The community of the futur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 1998.
    [4] Whyte, Martin King & Parish, William L.,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5] Robert Putnam, Making Democracy Wor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6] Samuelson·P·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1954, 36 (4), pp. 387-389.
    [7] Stoker, G.,“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998, Vol. 50, pp. 35-48.
    [8] Colin C .Williams.,“Develop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Deprived Neighbourhoods: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Third-sector Approach”, Space & Polity, 2003 (1).
    [1] http: //www.ccps.gov.cn/(中共中央党校网).
    [2] http: //www.cnki.net /(中国期刊网).
    [3] http //www.china.org.cn/(中国网).
    [4] http://www.people.com.cn/(人民网).
    [5] http://www.mca.gov.cn/(中国民政部网).
    [6] http: //www.csww.cn/(中国社会工作网).
    [7] http://www.cucc.org.cn/(中国城市社区网).
    [8] http://www.cnvolunteer.org/(中国社区志愿者网).
    [9] http://www.chinanpo.gov.cn/(中国社会组织网).
    [10] http://www.dangjiancn.com/(中国党建网).
    [11]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12] http://www.godremark.com/(中国和谐社区在线网).
    [13] http://www.bjmzj.gov.cn/(北京民政信息网).
    [14] http://www.bjcs.gov.cn/(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网).
    [15] http://www.sociology.cass.cn/(中国社会学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