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蒙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人类已经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特征愈加显著。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一国谋取国际竞争地位和实现本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概述了内蒙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问题,找出了制约内蒙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通过理论思考,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内蒙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With the deep advance of economic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uman beings has already started to step into the Time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esources as the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the nucleus el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force is more and more remarkable. The human resources,especially the high-level human resources,have already become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n which one country seeks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realiz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country's economy and society.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creasingly intense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competition,how to display the basic, strategic and decisive role of the human resource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alizing the marching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faced by the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generally.
     Over the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ness polic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alized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group has made th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owever, many problems exist in it. This article,on the basis of full investigation,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in the proof foundation, has systematically analysed and outlined the status quo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pecialized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group in Inner Mongolia, and also has found the impediment to restrict the management of the specialized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group.Finally,this article,through thematical thinking and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as proposed the concrete suggestions and countetrmeasur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alized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group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引文
[1]《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2007年10月
    [1]内蒙古经济建设,中国.内蒙古政府网,http:www.nmg.gov.cn
    [1]赵刚,孙健《自主创新的人才战略》,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70贝
    [2]国务院人才发展总体战略研究组《人才发展总体战略研究报告》,2007年,第13页
    [3]国务院人才发展总体战略研究组《人才发展总体战略研究报告》,2007年,第13页
    [1]黄长著《国外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与实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第447-448页
    [1]罗洪铁 人才含义之商榷,上海:人才开发,2000,7
    [2]王通讯 人才资源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2页
    [3]黄津孚 人才是高素质的人,北京:中国人才,2001,8
    [4]钟祖荣 现代人才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第44页
    [1]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编 国发[1981]149号文件《全国人才工作经验材料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全文,2003年10月
    [3]胡锦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举行发表重要讲话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1986年3月
    [1]《关于加快人才流入区建设步伐的意见》,内蒙古人事厅,2005年5月27日
    [1]《2007年内蒙古统计年鉴》,2007年,内蒙古统计局
    [2]《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中国国家统计局
    [3]数据根据《2007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1]娄伟 李萌《中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政策激励》,中国人才前沿,2005年,第37-38页
    [1]内蒙古人事厅《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关于加快人才流入区建设步伐的意见》,内人发[2005]59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工作的意见》,内党办发[2000]1号
    [1]《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评选表彰管理办法》,内政字[2006]76号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目标要求研究》,2007年
    [1]战略方针、思路、任务借鉴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研究课题《中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战略专题研究报告》
    [1]《2007内蒙古人口统计年鉴》,2007年,内蒙古统计局
    [1](加)沃特卢德,梁雅杰,刘小玲,郑宇虹,王克建译《人才薪酬管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06月
    [2](英)罗伯逊等 著,张永军 等译《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管理--西方管理前沿精品译库》,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0月
    [3](美)罗宾斯(Robbins,S.P) 著:解浩然译《管人的真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10月
    [4]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一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5]宋超智《西部大开发中人才开发的若干问题》,地震出版社,2003年12月
    [6]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等《我国的人才资源状况》,2005年版
    [7]张培德,张正西《现代理才方略与HR》,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8]张忠元,向洪主编《人才资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9]堵军《名人论人才--人生成长奠基石丛书》,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10]许丽娟《员工培训与发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02月
    [11]陈安仁《知识经济与人才资源开发》,海天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12]刘文江,周桂荣编著《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13]张兆本,胡月星《现代人才资源开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14]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介机构常用法律法规手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8月
    [15]张骏生《人才学》,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年06月
    [16]陈佳贵,王延中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No.2(2001-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7]杨敬东《潜人才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06月
    [18]况志华,张洪卫《人员素质测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丛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01月
    [19]孙雷,周凌波《信息技术人才:两种文化间的成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01月
    [20]潘晨光《中国人才前沿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1月
    [21]李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底蕴》,人民出版社,2004年06月
    [22]赵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23]彭志忠,王水莲《人才测评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08月
    [24]薛永武《人才开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04月
    [25]栾建军《中国人,谁将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04月
    [26]王传三《新世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27]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04月
    [28]叶永烈《想当元帅的士兵--科学成才纵横谈》,科技出版社,2006年12月
    [29]贺淑曼《健康心理与人才发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06月
    [30]曹浩成事在人《企业人才学八经》,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01月
    [31]王通讯《人才学新论》,蓝天出版社,2005年12月
    [32]胡树华著《产品创新管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丁向阳《人才竞争战略--新世纪人才学理论丛书》,蓝天出版社,2005年11月
    [34]刘春长,刘才子《卡耐基PMA人才学--甲A成功学丛书》,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11月
    [35]叶忠海《区域人才开发研究论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05月
    [36]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7]王通讯,李维平《人才战略论》,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07月
    [38]乔盛《人才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12月
    [39]余仲华,林活力,毛瑞福《中国人才战略管理评论(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06月
    [40]曾湘泉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41]王通讯.《人才资源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2]钟祖荣等《外国人才研究史纲--新世纪人才学理论丛书》,蓝天出版社,2005年10月
    [43]胡跃福《西部人才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的调查与评估研究》,研究出版社2008年03月
    [44]李亚梅,闫拓时《你有多大潜能就有多大舞台:人才环境造势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01月
    [45]朱耀廷,李月修《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修订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01月
    [46]李景林编著《新世纪人才战略与规划》.人民出版社,2002年07月
    [47]涂文涛,方行明主编《知识经济的人才战略》.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48]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编《人才工作理论研究报告》.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49]李涛《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竞争力》,科技出版社,2006年05月
    [50]梁裕楷,袁兆亿人才资源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51]刘大卫《企业并够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05月
    [52]召肠显《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版
    [53]郭淑英,戴万津主编《高素质创新人才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1]李鸿,张瑾燕《民族高等教育:最好最快发展》,《中国民族》,2009年第1期
    [2]胡钰《关于人才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考》,《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5期
    [3]康小青《论人才管理中的科学原则》,《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刘燕《中国创造-邓中翰和他的创新团队》,《国际人才交流》,2009年第3期
    [5]赵凤云《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初探》,《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曹兴,向志恒《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企业知识结构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8期
    [7]王雪峰《态度型人力资本视野中的企业人性化管理》,《管理科学》,2008年第2期
    [8]张敏《科技进步法中注入创新元素的立法建议》,《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10期
    [9]张秀兰《公正的催促:全面建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2009年第1期
    [10]茶强达等《构建开放式人才资源管理机制的思考》,《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第3期
    [11]高兴源《试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治理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
    [12]王有强,卢大鹏《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地方财力与地方发展》,《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2期
    [13]马缨《科技发展与科技风险管理》,《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1期
    [14]吴春波,于强《从学习力走向竞争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3期
    [15]李鸿《推动民族地区的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政策因素探析》,《科技管理》,2007年第1期
    [16]徐金发,汪铭泉《集群企业集体学习机制及运行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2期
    [17]刘宗让《官员问责亟需制度安排》,《法治研究》,2009年第1期
    [18]刘晔,封正龙《人力资本对企业能力的作用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4期
    [19]汤明哲《制度还是人才重要》,《海外管理学》,2009年第2期
    [20]储波《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蒙古日报》,2004年4月1日
    [21]邓玉材,王文平《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第3期
    [22]李国震《顺义:建设一支强大的科技协调员队伍》,《科技潮》,2007年第7期
    [23]贺小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科技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研究》,《科研管理》,2007年第1期
    [24]李靖《企业家人格与组织灵魂》,《中外管理》,2009年第4期
    [25]黄中平《人才,强国的第一资源》,《党课参考》,2004年2期
    [26]黄强《美国高科技园区人才管理的启示与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2期
    [27]陶家祥《美国加强农业基础科研投入》,《世界科学》,2007年第1期
    [28]薛瑞汉《官员问责重在制度建设》,《领导科学》,2009年第4期
    [29]陈梓旗《事业单位改革的价值取向》,《引进与咨询》,2004年第12期
    [30]樊启宏《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焦点--程序公平》,《中国人类资源开发》,2009年第2期
    [31]欧阳瑶,柳思维《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科研促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32]王喜明《论服务行政中行政人员的义务观念》,《公共行政》,2009年第2期
    [33]曾军《劳动关系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工作内容》,《管理观察》,2009年第3期
    [34]吴静波,燕京晶《知识型新员工激励对策探析》,《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5期
    [35]崔祥民《人才流动规律探析》,《人才开发》,2005年第8期
    [36]郁建兴,楼苏萍《公民社会权利在中国的扩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4月
    [37]吴晓波等《应对技术范式挑战:知识管理动态模型》,《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5期
    [38]孙春玲,尹贻林《人力资本价值:高教专业认证体系的试金石》,《中国人才》,2009年第3期
    [39]王彩云等《多学科融合: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科学经济社会》,2006年第2期
    [40]郝铁川《人才强国: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2003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1]邹召《鞍钢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与开发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3月
    [2]徐宏彬《湖北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10月
    [3]郑赛莹《中国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问题探析》,吉林大学,2005年4月
    [4]邢洋《中外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比较研究》,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6月
    [5]孙道霞《军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8月
    [6]于娟英《北京市宣武区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3月
    [7]孙箭《航运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3月
    [8]殷丽娟《企业与员工关系影响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绩效的过程模型研究》,浙江大学,2006年4月
    [9]付承香《社会转型期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5月
    [10]要翔《枣庄市专业技术人才的性别性度及相关因素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10月
    [11]刘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6月
    [12]闫守祝《沈阳市2005年至2010年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东北大学,2005年7月
    [13]杨武杰《山东省农业职称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11月
    [14]王力《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2002年4月
    [15]牛凤燕《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4月
    [16]丁向阳《应对入世挑战_开创人事科研工作新局面_第四届全国人事科研工作会议综述》,《中国人才》,2002年6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