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二十年代浙东乡土小说的文化审美意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二十年代浙东乡土小说作家群的崛起是一个很可关注的现象。这一群体的作家大都是为生活所迫或受封建势力压迫而“走异路,逃异地”的“漂泊者”。他们相继从乡村来到城市后,开始以城市文明的视角来审视故土,书写乡村。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或揭露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和千百年来的陈规陋习给乡民带来的种种祸害,从而对被压迫、被损害者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或以惦念和怀旧的心理追忆乡村的风土人情,从而展现浙东乡村的古老。二十年代浙东乡土小说作家在真切地描画浙东地域的山光水色、叙写浙东地域的风俗民情的基础上,展现了该地域人们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所形成的集体性格,从而形成了极具地域乡土气息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
     深受地域文化熏习的浙东乡土小说,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它一方面传承了浙东文化“基因”,以蕴涵丰厚文化资源的浙东地域为背景建构了独特的文学世界,从而彰显了浙东文化的深层意蕴。另一方面又以现代理性来批判乡土生活,对封建宗法制度下非人道的野蛮习俗加以无情的抨击,从而使浙东文化得到了价值重塑。可见,浙东乡土小说对浙东文化而言,既有文化传承,更有价值重塑,两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In history of modern literature, the growing up of eastern Zhejiang country writers as a group is a phenomenon which is worthy of being focused on in the 1920s. These writers are mainly drifters who moved or flee from place to place because of being forced by life or feudal forces. They moved one after the other from a rural to an urban and began to look closely at native land and write about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y cultivation". In this process, they expose the damage to villagers which is caused by inveterate feudal forces or outmoded regulations and irrational practices through the centuries in order to show heartfelt sympathy to the oppressed people; or they recall the ethos of country in spirit of miss and Nostalgia to show the old and history of Chinese country. Eastern Zhejiang country writers of 1920s as a group shows the collective character of the region which is accumulated in its glorious history and the deep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meters limpid water and ethnic customs of eastern Zhejiang country. So landscape painting, custom picture and figure painting with the tinges of region and country come into existence.
     It is deeply by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East region local novels, from the date of birth, it has exhibited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it was by the gene of East region culture,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of east region constructs a unique literary world, so that it reveals the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ast region. On the other hand, with modern rational to criticize village life, under the feudal patriarchal system of inhumane barbarous custom, so it makes east culture got value remodeling. As a result, east cultures of local-color novels it not only has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but also value remodel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are interactive.
引文
1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看,以钱塘江为界,把整个浙江省分成两片,钱塘江以东称为“浙东”,钱塘江以西称为“浙西”。这里所指称的“浙东”、“浙西”约雏形于唐代。唐肃宗乾元六年(758),江南东道分为浙江东道、浙江西道,各设节度使。真正定名却在南宋。宋室南渡,偏寓临安,于南宋宁宗嘉宝元年(1208),始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此后,“浙东”、“浙西”之名一直沿用至民国时代。
    2 王士性:《五岳游草·广志铎》,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3页。
    3 蒋百里:《<浙江潮>发刊词》,载《浙江潮》1902年第1期,第429页。
    4 匪石:《浙风》,载《浙江潮》1903年第4期,第2页。
    5 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必须有某种精神气候,某种才干才能发展,否则就流产。”
    6 [美]加兰:《破碎的偶像》,载刘保端:《美国作家论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4页。
    7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1 参见凤媛:《江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2 王嘉良:《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浙江新文学作家群整体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 周作人:《谈龙集·地方与文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载刘运峰:《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3 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中对许杰、许钦文、王鲁彦等浙东乡土小说作家作了评述,认为“许杰写出近山农村强悍的民风,许钦文写出古老乡镇的阴郁空气,王鲁彦写出滨海农村的悲苦情调”;王嘉良在《浙江20世纪文学史》和新近出版的《浙江文学史》中都对浙东乡土小说作家群的领衔人物王鲁彦、杰出代表许钦文和许杰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了系统研究。
    1 转引自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上海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2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页。
    3 韩少功:《文学的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4 罗昌智:《浙江文化的“水性”特征》,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7页。
    5 袁康、吴平:《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张仲清译注:《越绝书译注》,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1 徐梵澄:《星花旧影——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载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资料》第11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6页。
    2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张觉译注:《吴越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2页。
    3 [瑞]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0页。
    4 转引自高松年:《当代吴越小说概论》,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5 班固:《汉书》第28卷下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67页。
    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理与文明之关系》,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8页。
    1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2 章学诚:《章学诚遗书·上钱辛楣宫詹书》第29卷,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332页。
    1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悼念遇害的左联五烈士,提及柔石时曾写到:“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2 周作人:《谈龙集·地方与文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2页。
    3 鲁迅:《鲁迅书信3·340108致何白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4 鲁迅:《鲁迅书信3·340419致陈烟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5 茅盾:《小说研究ABC》,载茅盾:《茅盾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1 茅盾:《关于乡土文学》,载茅盾:《茅盾全集》第2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3页。
    3 吴秀明:《江南文化与跨世纪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224页。
    4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5 鲁迅:《集外集拾遗·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1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2 何璐、陈郝昭:《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批判视点》,载《文史博览》2007年第6期,第16页。
    3 王嘉良:《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浙江新文学作家群整体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1页。
    1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载刘运峰:《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2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3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载刘运峰:《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1 高松年:《当代吴越小说概论》,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2 贺仲明:《论中国乡土小说的二重叙述困境》,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第116-117页。
    1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载刘运峰:《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2 [美]泰勒:《民俗与文学研究》,载陈建宪:《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2-54页。
    3 茅盾:《文学小辞典》,载《民国日报》1921年5月31日。
    4 凤媛:《江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5 郑择魁:《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1 许钦文:《钦文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2页。
    2 转引自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6页。
    3 冥婚:也叫结阴亲、阴配等,即为死人办婚事。据浙江民俗学会所编《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载,其方式有三:一是双方定亲后,忽染时疫,双双暴卒,双方父母商定由童男童女各捧其木主牌拜堂。婚礼毕,举行丧礼。其二是双方生前并无婚约,死后由双方父母央婚说合,择吉迁棺合葬,结成冥世夫妻。其三,定亲后男方病死,新娘与一幼女所捧亡夫之木主拜堂,并与木主共寝。而第三种大都在家庭富裕者家族中实行,对于女性的伤害尤其重。冥婚的形成与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鬼神观念有密切的联系。依周春英在《王鲁彦乡土小说的民俗事象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一文中所分析的原因,“一方面做父母的未替子女完成终身大事,总觉责任未尽,于心不安;另一方面‘怕夭殇的男女,抱未尝人道的遗憾,要来作祟’;再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使未成年的子女能入祖坟安葬,而不要成为游魂居无定所。”
    1 送嫂:专门在婚丧时服侍女客,及平日为妇人绞面毛,其丈夫多为吹手兼轿夫或管庙祠。此处系用为至男家报喜及服侍新娘子之用。
    2 鼓阁:一种轿子形式,内置乐器数种,以一人司之,与轿后数人之乐相和。
    3 苏雪林:《王鲁彦与许钦文》,载曾华鹏等:《王鲁彦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49页。
    4 方璧[茅盾]:《王鲁彦论》,载曾华鹏等:《王鲁彦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页。
    5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6 典妻:也叫租妻、租肚子、典水面等,是流行于浙东地区的一种民俗,即被典方为生计所迫将自己的妻子租与未延续子嗣的典方。典妻的原因多种多样,据浙江民俗学会所编《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载,出典者或因久病负债累累,或因家贫度日艰难,或因逼还赌债。受典者有因其妻久末生育,有系独身穷汉为求子嗣而无力结婚者。
    7 典子:在契约订定的时期以内,所产生的儿女,被典主先期典去,属于典方。
    1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载刘运峰:《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2 入赘:也叫倒插门,未婚女子招进丈夫,是一种男到女家从妻居的婚姻形式。在封建社会,赘婿是要受歧视的,不仅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而且有的还要从妻改换姓氏,直到三代以后才能归宗复姓。
    3 补床老:也叫步上老,已婚妇女招进的丈夫。做“步上老”的人大多因生活艰难,没钱娶妻,不得已才到女方家去。
    4 再醮婚:旧时指妇女在丈夫死后再次结婚。
    5 冲喜:也叫见喜,指公婆或未婚夫处于病危之际,用女子嫁往男家这种办喜事的举动,来驱除邪祟,使病危之人转危为安。其实是做父母的人心事重,眼不见自己的儿子娶媳便死去,不免遗憾,所以想在未死之前看着儿子完婚,但多数并不如愿。冲喜的直接牺牲者是女子。
    1 [英]泰勒:《原始文化》,连树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9-350页。
    1 客:鬼的敬词。
    2 张复琮:《鲁彦小说简论》,载曾华鹏等:《王鲁彦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215页。
    1 王嘉良、傅红英:《启蒙语境中的乡土言说——“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论》,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第83页。
    1 方璧[茅盾]:《王鲁彦论》,载曾华鹏等:《王鲁彦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2 张复琮:《鲁彦小说简论》,载曾华鹏等:《王鲁彦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226页。
    3 此为宁波风俗。
    1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2 苏雪林:《王鲁彦与许钦文》,载曾华鹏等:《王鲁彦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47页。
    1 方璧[茅盾]:《王鲁彦论》,载曾华鹏等:《王鲁彦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42-143页。
    1 方璧[茅盾]:《王鲁彦论》,载曾华鹏等:《王鲁彦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42页。
    2 周立波:《鲁彦选集·序》,载曾华鹏等:《王鲁彦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页。
    1 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1 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7页。
    1 鲁迅:《坟·论睁了眼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
    1 王欣荣:《王任叔巴人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38页。
    1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3 郑择魁:《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4 王嘉良、傅红英:《启蒙语境中的乡土言说——“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论》,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第80页。
    1 肖向明:《论“五四”乡土小说的“鬼”文化想象》,载《烟台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59页。
    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12页。
    1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载刘运峰:《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2 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3 王嘉良:《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浙江新文学作家群整体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1 换料客人:松村人把人粪叫做料,“换料客人”就是收买人粪的农人。
    1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2 刘华:《论二十年代乡土小说叙事的先锋意味——以浙东乡土小说创作为例》,载《宁波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18页。
    1 高松年:《当代吴越小说概论》,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2]鲁彦.鲁彦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3]许钦文.许钦文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4]许杰.许杰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5]巴人.巴人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柔石.柔石文集[M].北京:线装书局,2009.
    [7]刘绍棠.中国乡土文学大系(现代卷)[M].四川:农村读物出版社,1996.
    [8]赵晔著,张觉译.吴越春秋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1]滕复.浙江文化史[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2]佘德余.浙江文化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沈善洪.浙江文化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浙江民俗学会.浙江风俗简志[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5]曹屯裕.浙东文化概论[M].浙江:宁波出版社,1997.
    [6]王嘉良.浙江文学史[M].浙江:杭州出版社,2008.
    [7]王嘉良.浙江20世纪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王嘉良.浙江20世纪文学史(修订版)[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9]陈坚.浙江现代文学百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0]彭晓丰.“S会馆”与五四新文学的起源[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1]郑择魁.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M].浙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12]吴秀明.文学浙军与吴越文化[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13]高松年.当代吴越小说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4]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5]王嘉良.“浙江潮”与五四新文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16]黄健.“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7]顾琅川.周氏兄弟与浙东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8]王嘉良.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浙江新文学作家群整体透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9]潘正文.两浙人文传统与百年浙江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0]王嘉良.地域视阈的文学话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21]范家进.文学与乡土中国[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22]丁帆等.中国大陆和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3]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5]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26]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27]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28]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29]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0][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1][俄]巴赫金.小说理论[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2][英]乔·艾略特.小说的艺术[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3][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34][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35][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6][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钱英才.吴越文化与浙东乡土小说[J].杭州师院学报,1990,(1)
    [2]钱英才.论浙东乡土作家的文化意识和特点[J].宁波大学学报,1994,(1).
    [3]钱英才.浙东乡土小说的地域风彩[J].宁波师院学报,1996,(1)
    [4]王嘉良、傅红英.启蒙语境中的乡土言说——“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论[J].文学评论,2004,(3)
    [5]王嘉良.地域文化视野中的左翼话语——浙东左翼作家群论[J].文学评论,2006,(6)
    [6]毛晓平.民俗对文学的浸润——以浙东现代作家为例[J].河北学刊,2002,(5)
    [7]傅红英.在现代乡土群体中卓然独步——“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创作的价值估定[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6)
    [8]傅红英.论浙东乡土作家群对鲁迅创作精神的承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6)
    [9]刘华.论二十年代乡土小说叙事的先锋意味——以浙东乡土小说创作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2006,(2)
    [10]沈斯亨.鲁彦的乡土小说探析[J].文学评论,1984,(5)
    [11]周春英.王鲁彦乡土小说的民俗事象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5).
    [12]周春英、孟莹莹.女性意识的萌芽——论王鲁彦笔下的女性形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4)
    [13]赵新顺.现代意识观照下的乡民精神世界——王鲁彦小说乡土意识论[J].殷都学刊,2004,(3)
    [14]杨剑龙.写出乡村社会无灵魂的灰色人生——论许杰的乡土小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3)
    [15]张艺声.许杰乡土文学的审美意蕴[J].文艺理论研究,1994,(1)
    [16]鲁雪莉.坚硬“土性”:越文化植被下的精神传承——许钦文乡土小说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意义[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8,(6)
    [17]杨剑龙.论王任叔小说中的阿Q家族[J].宁波大学学报,2001,(3)
    [18]牛殿庆、傅祖栋.滋生养育与感恩回报——浙东文化与宁波现代文学家互补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3)
    [19]傅祖栋.剑与书:浙东乡土小说范式新探[Z].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009.
    [20]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21]韩玉洁.作家生态位与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博士学位论文].江苏:苏州大学,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