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穿青人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贵州西北毕节地区的穿青人族群的历史、地理、文化诸方面的研究,运用民族史和民族志的方法,深入分析了穿青人介于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中间化心理形成的原因、过程,结合当代中国民族学的发展,阐明了穿青人的族群建构过程,并对其认同趋势做出了预测。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穿青人的基本状况和穿青人问题的由来。在穿青人的人口、分布、地理文化环境方面作了全面的介绍,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民族识别认定其为汉族的过程和穿青人自己所作的自我识别过程作了交代,表明了民族识别过程当中他观和自观观点在穿青人识别当中的分歧,是为穿青人问题之由来。
     第二部分,穿青人的历史。从现存的汉文史料及穿青人家谱传说中总结出穿青人的来源成份、迁移融合过程、族群性的文化标志。文章指出了穿青人既不完全是上个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所认为的汉族移民,也不是穿青人自己所认为的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而是两者融合的结果。文章分析了穿青人的来源组成部分,指出了他们实际上是一些人群在汉化过程当中并非有意为之的组合,其聚合与分离也是十分随意的。他们的文化当中吸取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并且把这些因子结合在一起,作为他们与周围人群相区别的标志。
     第三部分,穿青人中间化心理形成分析。分析了由于历史上中央王朝对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开发的不充分,加上贵州当地独特的政治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of "Chuan Qing " people who live in BiJie district, northwest of GuiZhou province, analyses its neutralization character and the reason why they are between the developed Han nationality and the other developing ones. This article express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Chuan Qing " people, and forecast its ways to be modernized. There are 6 parts:
    The first is preface, i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uan Qing " people and the origination of the "Chuan Qing" people problem. It introduces "Chuan Qing " people's population, living area,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and tells the story of government's nationality identifying made in the 1950s, followed by "Chuan Qing " people's own identifying 30 years later. It points out that the disagreements between the emic and the etic leaded to this problem.
    The second is about "Chuan Qing " people's history. It concludes "Chuan Qing " people's origins, process of their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as well as the marks of this group from the historical files, legends, fairies and so on. It says that "Chuan Qing " people is the offspring of immigrants from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 native people, they took Han nationality and minorities' culture elements to create their own culture.
    The third part analyses how did "Chuan Qing " people's neutralisms character come into being. It says the past central governments put a series of policies about politics, economy and education into practice in this area, but they were not
引文
1、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2、黄光学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民族出版社1995年
    3、王建民等著《中国民族学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两教育出版社2002年
    5、纳日碧力戈著《现代化背境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费孝通著《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
    7、潘光旦著《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5年
    8、方铁主编《西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9、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
    10、刘锋著《百苗图疏证》,民族出版社2004年
    11、谭其骧著《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侯绍庄等著《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
    13、顾朴光等编《中国傩戏调查报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15、[美]乔伊斯·阿普尔比(Joyce Appleby)等著 刘北辰、薛绚译《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16、[日]松本真澄著 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民族出版社2003年
    1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 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18、[美]斯蒂文·郝瑞(Steven Harrell)著 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明]谢东山修,张道等纂嘉靖《贵州通志》,1990年上海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影印
    20、[明]郭子章著《黔记》,1992年全国图书馆微缩文献复制中心复制万历间刻本
    21、[明]李化龙著《平播全书》,商务印书馆1937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22、[明]江东之著《瑞阳阿集》,贵州省图书馆油印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
    23、[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24、[清]谢圣纶修纂乾隆《滇黔志略》,民国间摄影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
    25、[清]鄂尔泰、张广泗修,靖道谟、杜诠纂乾隆《贵州通志》,1987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扬州)影印嘉庆间重修本
    26、[清]潘文芮纂修乾隆《贵州志稿》,1965年贵州图书馆油印本
    27、[清]爱必达修纂乾隆《黔南识略》,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28、[清]李云龙修,刘再向纂乾隆《平远州志》,1964年贵州图书馆油印本
    29、[清]李其昌修纂乾隆《南笼府志》,民国十九年(1930)国立北平图书馆抄本
    30、[清]熊湛英辑《黔志四种(田雯<黔书>、张澍<续黔书>、犹法贤<黔史>、李宗昉<黔记>)》,光绪十五年(1889)贵阳熊湛英刻本
    31、[清]罗绕典修纂道光《黔南职方纪略》,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32、[清]黄宅中修,邹汉勋纂道光《大定府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33、[清]徐丰玉、周溶修,谌厚光纂道光《平远州志》,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1997年摄影胶片
    34、[清]刘祖宪等修纂道光《安平县志》,1964年贵州图书馆油印本
    35、[清]金台修,但明伦纂道光《广顺州志》,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36、[清]吴振棫著《黔语》,咸丰四年(1854)刻本
    37、[清]黄绍先修,申云根、谌显模纂光绪《平远州续志》,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38、[清]陈昌言修,徐廷燮纂光绪《毕节县志》,光绪五年(1879)刻本
    39、[清]陈昌言修纂光绪《水城厅采访册》,1965年贵州图书馆油印本
    40、[民国]赵尔巽、柯劭志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
    41、[清]沈毓兰修,杨域林等纂光绪《永宁州志》,光绪二十年(1894)昆明沈毓兰刻本
    42、[民国]刘显世、吴鼎昌修,任可澄纂《贵州通志》,民国三十七年(1948)铅印本
    43、[民国]张鉴、潘慎勤修,李芳纂《大定县志》,大方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据民国十五年(1926)石印本重印
    44、[民国]江钟岷等修,陈廷菜等纂《平坝县志》,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45、[民国]胡翯修纂《镇宁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47)石印本
    46、[民国]黄元操纂《贵州苗夷丛考》,收录于骆小所主编《西南民俗文献》第十五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47、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二十四史贵州史料辑录》,民族出版社2001年
    48、毕节地区地方志编委会编《毕节地区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4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印《关于贵州省穿青人民族成份的调查报告》(1954年)
    50、贵州省民族识别工作队穿青识别组穿青人自我识别材料讨论稿(1982年油印本)
    51、贵州省民族识别工作队穿青识别组《关于贵州省穿青人民族成份的重新调查报告》(1986年)
    52、贵州省织金县文史办编《织金县志稿·民族志》(1994年油印本)
    53、贵州省织金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七辑《穿青人历史与文化》(2003年)
    54、清镇市杨正学家藏《(贵州)杨氏总族谱》
    55、织金县王云宪家藏《贵筑王氏家谱》
    56、平坝县天龙镇陈德凯家藏《陈氏族谱》
    1、范增如《贵州安顺地戏并非傩戏》,《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1期
    2、姜永兴《从贵州民族识别工作谈起》,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集刊》1985年第2辑
    3、陈英《黔西北民族关系史简论》,《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4期
    4、张坦《穿青人的傩文化——“庆五显坛”》,《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3期
    5、沈福馨《安顺地戏应属傩戏》,《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1期
    6、翁家烈《明代贵州民族关系述略》,《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7、梁庭望《壮族教育的回顾和展望》,《中国民族教育》1998年06期
    8、胡鸿保、定宜庄《虚构与真实之间》,《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9、黎铎《融而未合 分而未化——从屯堡文化看文化个性的形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0、谢忠毅《“黔西北白族”源流初探》,《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
    11、傲东《论民族兴衰的根本原因》,《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12、纳日碧力戈《族群形式与族群内容返观》,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3、曹毅《土家族的“白虎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
    14、何润《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两个趋向》,《中央民族学院建校四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
    15、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6、熊宗仁《对贵州保护和开发利用“夜郎”品牌的反思》,《当代贵州》2003年9期
    17、徐新建《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案例的评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7期
    18、申三、刘卫东《地区意识——民族意识的一种维系》,《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19、石开忠《人口普查中民族成份错报原因及对策》,《人口研究》1995年第1期
    20、[日]塚田诚之、黄才贵《对民族集团应该怎样研究——以贵州“屯堡人”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21、范增如《安顺“云山地”不是明代屯军堡子》,《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6期
    22、陈训明《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3、彭秀枢《士家族族源新议——兼评潘光旦教授的<湘西北“土家”与古代巴人>》,《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
    24、陈国生、杨晓霞《明代贵州民族地域性研究》,《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25、李汉林《贵州土家族分布区域变迁考》,《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26、乔健《族群关系和文化咨询》,《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27、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8、王兴骥《播州土司与水西土司关系之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29、罗剑《毕节地区民族教育现状及对策》,《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