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阴阳五行与四大五蕴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佛教中国化为背景,以阴阳五行与四大五蕴的交互影响为核心,透过对汉唐时期两者交流过程中体现出的虚与实、流与变、戒与德等核心观念间的交互影响的分析,揭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互补互融的实现方式与途径,及其对中国哲学发展的理论贡献。
     阴阳五行生克制化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之中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极强固的势力”。四大五蕴是佛教的理论基石,与缘起论一起构成佛教的理论基础。佛教传入中国为两种异质文化提供了交流的可能,佛教的成功中国化说明两种异质文化确实有了深入的交流融合。
     依据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特征,将其分为三个时期:汉魏两晋南北朝为前期(或早期),其特点体现为“格义”形式下佛教核心观念的渗透;隋唐为中期或鼎盛时期,其特点是宗派兴盛、教义创新与体系化;唐武宗灭佛以后为后期,其特点为佛教的理论创造减弱,逐渐世俗化、民间化。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为前期和中期,即汉唐时期。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大五蕴与阴阳五行交涉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实配虚、以德配戒的格义形式下的观念渗透。佛教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词概念,如元气、阴阳五行、五常及道、无等来进行传播。这些语言概念、甚至部分思想观念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靠近,一方面使其深受中土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又没有完全消解佛教自身独特的思想内涵。相反其在概念和语言形式的掩饰下,得以广泛传播,并把四大五蕴缘起和合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中国文化中去。《提谓波利经》是前期阴阳五行与四大五蕴交涉的重要体现。《提谓波利经》体现出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前期,既深受中国传统天人思维模式的影响,又同时保持了四大五蕴缘起和合的自有特性的阶段特征。该经为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根据中土的天人关系论为佛教五戒安立外在依据,另一方面也保持了佛教的自有特征,以佛教的四大五蕴理论为五戒确立内在依据。
     隋唐时期,四大五蕴与阴阳五行交涉的特点主要体现为虚实会通与心气相融形式下的圆融会通。阴阳五行与四大五蕴的交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儒道等中土传统文化对四大五蕴缘起和合理论的借鉴运用;另一方面则是佛教宗派把阴阳五行纳入到其创立的教义体系中。随着宗派佛教的兴起与发展,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地位渐趋确立,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渐为一般士人所熟悉,两种文化的交流融合进一步深入到文化的内核中。主要体现在四大五蕴缘起和合理论对士大夫们理解元气、阴阳五行及人性问题,及对道教经典组织、理论创造的影响等方面。隋唐时期,天台和密宗是宗派佛教中把阴阳五行纳入其教义体系进行圆融会通的代表。天台宗主要通过其圆融的实相、禅观体系把阴阳五行纳入其中;密宗则把阴阳五行纳入其以“阿字门”为核心的教义体系和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五方佛系谱中。这样使得阴阳五行与四大五蕴的交涉就进入其教义体系的内部,而不只是前期被批评排斥的外道学说。阴阳五行与四大五蕴圆融会通的特征,在宗派佛教的教义体系化过程中也得到了明确体现。
This essay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Buddhism in China, and centers on the interaction of Four Great Elements and Five Skandhas and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Through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during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it 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cultures’mutual conflict, fusion and promotion,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Yin-Yang restraint theory is Chinese thinking law, and is the centre of "traditionally academic Chinese ideas". It has been very powerful in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Four Great Elements and Five Skandhas are the cornerstones of the theory of Buddhism, which form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Buddhism, together with origin theory.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to China,which has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mutual exchange. Buddhism in China also shows that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do have deep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historic features,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early period ranges from Ha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filtration of its core Buddhist concept in the form of "grid"; The medium-term or peak period ranges from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ectarian prosperity, creed innov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The third period begins with the Incident of Tang WU ZONG, and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weakening creation of the theory of Buddhism, which also gradually became secular and folksy. This paper tends to study the time-span of the pre - and medium-term, that is, during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During Han,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Great Elements–Five Skandhas and Yin-yang’s negotiations mainly embodied the infiltration of core Buddhist concept in the form of grid Buddhism often makes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erm concepts to spread, such as vitality, Yin-yang elements, and the five permanent members, none. Making use of and getting clos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erms of language concepts, and even some ideas and concepts, on the one hand, has made it deeply influenced by Chinese ideological; on the other hand, has not completely removed its unique Buddhist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On the contrary, disguised by concepts and language form , it succeeds in spreading widely, and makes the core values and ways of thinking reflected by Four Great Elements and Five Skandhas infiltrate into Chinese culture. "After mentioning that Polley" is integrated with Four Great Elements and Five Skandhas Yin-yang in the earlier period. "After mentioning that Polley" embodied that Buddhism was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of Heaven,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maintained the character of Four Great Elements and Five Skandhas in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early periods of China's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according to the Heaven relations of Turkey for external basis Buddhist Five Commandments, on the one hand, it maintains its unique Buddhist characteristics, Five Skandhas Buddhist theory of the four established internal basis Five Commandments.
     Sui and Tang Dynasties period, four Five Skandhas negotiations with the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of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the main Qualcomm. Five Skandhas Yin-yang, the five elements and the four representations mainly manifested in two aspects, one is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nd other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four Five Skandhas Origin Wo Hop use of the theory of reference; schools of Buddhism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Yin and Yang elements into its founding doctrines system. With the rise of sectarian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Buddhism, as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status as a part of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its way of thinking and values gradually Scholars familiar with the general,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further integration to the core of culture. Five Skandhas manifested mainly in the four major theories on the origin of Wo Hop literati who understand their strength, the yin and yang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elements, and the Taoist classics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the impact of the creatio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period, the roof and sectarian Tantric Buddhism is the doctrine of yin and yang elements into their system-will be representatives of harmony. Mainly through its roof in harmony with the real, Changuan system incorporating elements of the yin and yang; he has put into its yin and yang elements "A gate" at the core of the system and to the teachings of the Tathagata as the center of the five parties Dover pedigree . This allows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of the negotiations on the four Five Skandhas into its system of internal doctrine, and not just pre been criticized exclusion "Cult" doctrine.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and Four-Five Skandhas harmony will 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s of Buddhism in the sectarian system in the process has also been clearly reflected.
引文
①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前人已从不同侧面给予了充分肯定,下文研究综述部分有更详细的介绍。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历史与政治》,分别参见顾颉刚:《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月,第343,404页;齐思和《五行说之起源》,载《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2月,第366页;庞朴《阴阳五行探源》,载《稂莠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第356页。
    ①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76页。
    ①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初刊于《东方杂志》第20卷,1923年;此据顾颉刚:《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43页。
    ②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历史和政治》,初刊于《清华学报》第6卷,第1期,1930年;此据顾颉刚:《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月,第404页。
    ③庞朴《阴阳五行探源》,初刊于《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此据庞朴《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356页。
    ④李零:《中国方术正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39-140页。
    ⑤详见饶宗颐《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43-178页。
    ⑥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月,第451-516页。
    ⑦萧汉明:《阴阳:大化与人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98页。
    ⑧详见郑万耕:《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第24-30页;及《阴阳变易学说的思维特征》,《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第28-34页。
    ①曹培琳《阴阳五行八卦运气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②高洪兴《中国鬼节与阴阳五行:从清明节和中元节说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32-130页。
    ③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283-338页。
    ④[日]池田知久著,王启发译《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
    ⑤详见刘国忠《五行大义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21-24页。
    ①太虚:《四大种之研究》,《阴蕴之研究》,《佛学的“色法”与“物”》,载向子平、沈诗醒编:《太虚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第1024-1028, 1083-1085, 1110-112页。
    ②详见张漫涛《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佛教根本问题研究》,第53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9月,第29-70页。
    ③于凌波:《大乘广五蕴论讲记》,台北:圆明出版社,此据http://www.dizang.org/bk/dj/106.htm引。
    ④参见惟海《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
    ⑤梁启超:《佛教心理学浅测:从学理上解释“五蕴皆空义”》,载《佛学研究十八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344-361页。
    ⑥方立天:《佛教哲学》,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年1月,第89-90页。
    ⑦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69-185页。
    ①[日]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31-162页。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380-381页。
    ③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第43页。
    ①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44页。
    ②同上,第126-127页。
    ③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564-565页。
    ④杜继文:《鸠摩罗什在长安》,载《隋唐佛教研究论文集》,隋唐佛教学术讨论会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2月,第329页。
    ⑤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⑥严耀中:《汉传密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70-287页。
    ⑦严耀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谶言占卜与佛教》,载《史林》,2000年,第4期,第12-17页。
    ⑧严耀中:《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载《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第30-37页。
    ⑨严耀中:《试说<隋书·五行志>中的佛教史料》,载《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第243-256页。
    ①何锡蓉:《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建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第20、48-54、71-72、87-91页。
    ②刘元春:《<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辨析》,原载《西域研究》1996年,第1期;此据刘元春:《化导与反思:佛教入世之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5月,第43-60页。
    ③游自勇:《天道人妖:中古<五行志>的怪异世界》,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006年5月,第118-122页。
    ④王仲尧:《走进瑰丽世界:易学与佛教》,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7月,第163-170页。
    ⑤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第362-390、363页。
    ⑥萧登福:《道教术仪与密教典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94年3月,第8页。
    ①萧登福:《道教与佛教》,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10月,第33-44、66-73、97-99、113-126页。
    ②饶宗颐:《法译五行大义校释注序》,载《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卷,第4期,1991年12月;此据刘国忠《五行大义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9、36页。
    ③[日]牧田谛亮《疑经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昭和五十一年(1976),第148-211、345-368页。
    ④[法]索安:《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吕鹏志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1月,第98页。由于手头文献的缺乏,对这些研究的具体内容无法详细了解,笔者只能从索安的叙述中略知一二。
    ⑤[日]福田康顺等:《道教》,朱越利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81页。
    ①余欣:《法国敦煌学的新进展:<远东亚洲丛刊>“敦煌学新研”》专号评介《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1期。
    ②由于相关文本还没有找到,目前只是从刘国忠先生所著的《五行大义研究》中了解到相关的信息。详见刘国忠《五行大义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17、22页。
    ③[荷]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李四龙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1页。
    ①李承贵:《儒士佛教观研究的学术价值》,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第39页。
    ①候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45-646页。
    ②关于阴阳五行的起源问题,20世纪初的讨论参见顾颉刚主编《古史辨》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所收诸文;此后又有广泛讨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候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庞朴的《阴阳五行探源》,载《稂莠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齐思和《五行说之起源》,载《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等著作和论文。
    ③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3页。
    ①据考证其大部分为战国时期稷下学者所做。详见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的“序录”部分的考证。郭沫若、闻一多等:《管子集校·序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3月,第1-12页。
    ①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4页。
    ②李申:《万法归宗:气范畴通论》,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1月,第24页。
    ①[日]栗田直躬:《古代支那典籍中所见气的观念》,转引自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等编著:《气的思想》,李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309页。
    ②(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中华书局,1980年1月,第103页。
    ③[日]小野泽精一:《气的思想·序》,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等编著:《气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5页。
    ①[日]小野泽精一:《气的思想·序》,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等编著:《气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4页。
    ②(清)朱彬:《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9月,第345页。
    ③孔颖达《礼记正义》曰:“言人感五行秀异之气,故有仁义礼知信,是五行之秀气也。”引自朱彬:《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9月,第345-346页。
    ①(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月,第88页。
    ①杨超:《先秦阴阳五行说》,载黄寿祺、张善文主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2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321页。
    ②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4月,第218-219页。
    ①关于中国特殊生存环境的详细论述,参见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2月,第10-12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五行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317页。
    ①石峻:《石峻文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11页。
    ②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76页。
    ③阴是蕴的早期汉译用法,有荫覆、积聚之意。下文若不另作说明,阴和蕴当通用。
    ④[印]德·恰托巴底亚耶著,黄宝生、郭良鋆译:《印度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1月,第39、42页。
    ①[日]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著,高观庐译:《印度哲学宗教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0页。
    ②详见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32-33页。
    ③[英]查尔斯·埃利奥特(Charles N. E. Eliot):《印度教与佛教史纲》,李荣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5月,第181页。
    ④参见杜继文:《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3-4页;另见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4月,第31-32页;也可参见平川彰著,荘崑木译:《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4年12月,第37-38页。
    ①惟淮对五蕴的来源做了考察,认为“五蕴”理论是由释迦牟尼借鉴当时的科学(医学)成就,并结合自身禅定实践和理性思考而创造的。详见惟海《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第2-7页。
    ①黄心川:《东方佛教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8页。
    ②关于此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原始佛教基本理论的解说,各种印度佛教类的书籍大都有所解释,这里笔者就不再赘述。可参见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荷虾H嗣癯霭?社,2005年4月,第19-22页;也可参见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19-168页。
    ①《大正藏》第1卷,第467页中。
    ②《大正藏》第2卷,第643页中。
    ③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20-123页。
    ④《中阿含经》卷三十,《大正藏》第1卷,第467页上。
    ⑤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5年4月,第20页。
    ①《大正藏》第2册,第81页中。
    ②[日]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台北:华宇出版社,第162页。另:关于蕴、处、界及其关系的详细情况,可参见该书的第133-165页。
    ①[印]S·拉达克里希南:《印度哲学》,转引自德·恰托巴底亚耶著,黄宝生、郭良鋆译:《印度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1月,第32页。
    ②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45页。
    
    ①《大正藏》第4册,第574页中。
    ②《大正藏》第2册,第327页中。
    ①印顺:《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8月,第2版,第223页。
    ②徐梵澄:《陆王学述:一系精神哲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4页。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2页。
    ①杨伯俊:《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168页。
    ②方广锠:《道安评传》,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7月,第90页。
    ③(梁)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5页。
    ①据有关学者考证,武帝时的张骞出使西域已把阴阳五行医药卜筮类的书籍带到西域去了。
    ②下文将要述及的道安、慧远师徒、鸠摩罗什,以及佛图澄等都具有此种复杂的进学背景。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点校:《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47页。
    ④同上,第50页。
    ⑤同上,第138-139页。
    ⑥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41页。
    ①《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80页。
    ②有关道安对“格义”佛教思想转变的讨论,参见方广锠《道安评传》,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7月,第94-98页。
    ③《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95页。
    ④同上,第212页。
    ⑤详见梁僧祐集录的《弘明集》中慧远与士大夫们的相关辩论。
    ⑥《大正藏》第45册,第123页下。
    
    
    ①《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260-263页。
    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7页。
    ③《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517-519页。
    ①(唐)释道宣:《续高僧传》,载《大正藏》第50册,第427页下。
    ②转引自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231页。另可参见《四库全书·栢斋集巻七》等处引文。
     ①(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96-97页。
    ②(梁)萧绎:《金楼子·聚书》,载《四库全书·子部十》。
    ①(唐)令狐德:《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807-808页。
    ②[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5月,第483页。
    ③此处引用许理和先生的说法,虽然许氏把具有相当知识背景的僧俗信众分为“士大夫”阶层和有教养的僧人这样两个阶层,但实际上这两个层次的信徒都可以称之为有教养的信众。详见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4-7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380-381页。
    ②(梁)肖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680页。
    ③严耀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占卜谶言与佛教》,原载《史林》,2000年第4期;此据《佛教与三至十世纪中国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6月,第79-94页。
    
    ①《大正藏》第1册,第124页中。
    ②《大正藏》第25册,第51页下。
    ③[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9月,第67页。
    
    
    ①《大正藏》,第4册,第581页下。
    ②扬雄:《太玄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00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月,第234页。
    
    ①(梁)僧祐:《弘明集》卷十四,《大正藏》第52册,第91-9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月,第1403页。
    
    ①(梁)僧祐《弘明集》卷十四,《大正藏》第52册,第91-93页。
    ②《高僧传》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47页。
    ③同上,第47页。
    ④《大正藏》第55册,第477页上。
    
    ①“辨”原作“辩”,据校记改。
    ②“五方五行”原作“五万行”,据校记改。
    ③《大正藏》第49册,第85页中。
    ④《大正藏》第55册,第39页上。
    ⑤《大正藏》第55册,第127页下,139页上。
    ①[日]中村元:《儒教思想对佛典汉译带来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2期,第26页。
    ①[日]中村元:《儒教思想对佛典汉译带来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2期,第28页。
    ②(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月,第137页。
    ③(梁)僧祐:《弘明集》,载《大正藏》第52册,第1页下。
    ④《大正藏》第25册,第11页下,第12页上。
    ⑤《大正藏》第2册,第710页下。
    
    ①《大正藏》,第1册,第836页中。
    ②《大正藏》第3册,第51页中。
    ③《佛说阿难四事经》,《大正藏》第14册,第757页上。
    ④《佛开解梵志阿颰经》,《大正藏》第1册,第262页。
    ⑤《大正藏》第3册,第40页下。
    
    ①《大正藏》第15册,第241页上。
    ②《大正藏》第1册,第135页中。
    ③《大正藏》第2册,第714页上。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第43页。
    ②参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167-173页。
    ③《高僧传》,第152页。
    ④参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68-173页。
    ①《牟子理惑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3页。
    ②《大正藏》第33册,第10页上。
    ①《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与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
    ②(晋)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08页。
    ③《大正藏》第45册,第124页下。
    ④《大正藏》第45册,第130页上。
    ①杜继文:《鸠摩罗什在长安》,载《隋唐佛教研究论文集》,隋唐佛教学术讨论会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2月,第329页。
    ②《大正藏》第45册,第152页上。
    ①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70页。
    ①[清]朱彬:《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9月,第345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4月,第559页。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64页。
    ①(晋)宗炳:《明佛论》,载《弘明集》,《大正藏》第45册,第9页下。第二卷、北朝佛教史研究》、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年,187- 240页。原载《东方学报》京都12-3、1942年;鎌田茂雄:《中国佛教的萌芽:疑经的成立》,见《中国佛教通史》第四卷,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年,171-273页。
    ①[日]牧田帝亮:《疑经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76年3月;[美]巴斯韦尔主编:《中国佛教伪经》,火奴鲁鲁: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0年(Buswell, ed.,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②[日]牧田谛亮:《疑经研究:中国佛教中之真经与疑经》,杨白衣译,载《华岗佛学学报》,第4期。
    ③(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38页中。
    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38页下。
    ②(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大正藏》第55册,第672页上。
    ①(日)船山彻:《从六朝佛典的汉译与编辑看佛教中国化问题》,载《第二届中日佛学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11月,第63页。
    ②(隋)法经:《众经目录》卷四,《大正藏》第55册,第139页上。
     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五,《大正藏》第55册,39页上。
    ①(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九,《大正藏》第55册,第85页中。
    ②(梁)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428页上。
    ③太武帝废佛事件的前因后果,《魏书·释老志》有更详细的记载。
    ①塚本善隆氏所集遗文中有采自日本僧人和新罗僧人于公元753年前后撰集的论著,说明《提谓经》的思想也影响到了日本和朝鲜。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583-588页。
    ③详见塚本善隆《中国在家佛教特别是庶民佛教的经典:<提谓波利经>的历史》,载《塚本善隆著作集·北朝佛教史研究》第2卷,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年,第202-208页。
    ④详见陈寅恪《支敏度学说考》,载《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167-173页。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3年。
    ①详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583-588页。
    ②详见塚本善隆《中国在家佛教特别是庶民佛教的经典:<提谓波利经>的历史》,载《塚本善隆著作集·北朝佛教史研究》(第2卷),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年,第202-208页。
    ③[日]牧田谛亮:《疑经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76年3月,第16-17、138-141、148-211页。
    ④[法]索安:《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吕鹏志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1月,第98页。由于手头文献的缺乏,笔者只能从索安的叙述中略知一二。
    ⑤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556-560页。
    ⑥[日]鎌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四卷),佛光出版社译,台湾:佛光出版社,1993年,第195-204页。
    ⑦圣凯:《论儒释道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载《佛学研究》,2004年卷,第218-227页。
    ①[日]中村元:《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册),台湾: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1页。
    ②伯希和本《提谓波利经》首尾均残,原无题名,后研究者根据其内容研判为《提谓波利经》的上卷残存部分。此处据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72-187页。本章关于此经的引文,没有做特别说明的,均引自此处,后面不再具注。
    ①据黄征《敦煌俗字字典》辨为“老”字。参见黄征《敦煌俗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34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380-381页。
    ②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6月,147-148页。
    ①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第167页。
    ①详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135页。
    ②由于《道藏》中寇谦之的著作已很难辨清,因此这里我们已经不能明确说明《提谓经》是否受到寇谦之清整后的道教戒律的影响。但从当时佛道之关系及昙靖稍后于寇谦之创作《提谓经》的情况看,很可能是受了寇谦之的影响。
    ③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135页。
    ①刘永明、施舟人认为成书于东汉,详见刘永明《<老子中经>成书于汉代考》,载《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7月;任继愈等则认为成书于魏晋时期,详见任继愈《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924页。
    ①参见詹石窗《<黄庭经>的由来及其与易学的关系》,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第1-4页。
    ②参见詹石窗《<黄庭经>的由来及其与易学的关系》,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第1-5页。
    ③(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十一,载《道藏要籍选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册,第64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49页。
    ②此据一卷本《杂阿含经》补“思想”。参见:《大正藏》第2册,第496页中。
    ①(隋)吉藏:《中观论疏》,《大正藏》第42册,第63页中。
    ②惟海:《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第4页。
    ③《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第496页下。
    ①南怀谨:《佛教戒律学·序》,载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4页。
    ②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11页。
    ③南怀谨:《佛教戒律学·序》,载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2页。
    ①[日]佐藤达玄:《戒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嘉义:香光书乡出版社,1997年,第140、190页;转引自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12页。
    ②同上,第9页;转引自《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118页。
    ①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5年4月,第99页。
    ①《成实论》,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32册,第267页上、317页中。
    ②《成实论》,竺佛念译,《大正藏》第4册,第759页中、762页上。
    ③《说无垢称经》,玄奘译,《大正藏》第14册,第568页中。
    ④[日]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5月,第111-114页。
    ①惟海:《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第29页。
    ①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第166页。
    ②张岱年:《释“天”、“道”、“气”、“理”、“则”》,载冯契主编:《中国哲学范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98页。
    ①惟海:《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第6页。
    ②同上,第26页。
     ①徐小跃:《罗教佛教禅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7页。
    ①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59页。
    ②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8月,第1页。
    ③严耀中:《试说<隋书五行志>中的佛教史料》,《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此据《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6月,第164、165页。
    ①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第258页。
    ②关于《五行大义》详细研究状况及其成书年代与作者的考证等问题详见刘国忠《<五行大义>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1-55页。
    ③(唐)魏征等:《隋书》卷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9月,第1774页。
    ①刘国忠:《<五行大义>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17页。
    ②阮元在《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中认为:“史称吉博学多闻,精阴阳算术,今观其书(《五行大义》),文义质朴,征引谶纬诸籍,有条不紊,且多佚亡之秘籍,尤非隋唐以后所能伪为也。”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2720页。
    ①《隋书·高祖纪》及《隋书·萧吉传》载有隋高祖令杨素、萧吉、临孝恭等考定阴阳之事;入唐,也有吕才、李百药等考定“阴阳”之事。
    ②关于瞿昙悉达的生平,史料中传世的记载不多,但据一些论者考证其生活于玄宗开元年间,于开元初年创作此书(详见刘韶军:《古代占星术注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06页。)。由于资料有限不能确定其是否为佛教徒,但《开元释教录》及《宋高僧传》等均载有善无畏“(开元)五年丁巳于菩提院译‘虚空藏求闻持法一卷’,沙门悉达译语,沙门无着缀文笔受。”(《大正藏》第55册,第572页上)其所处时代与此“悉达”刚好同时,应当同为一人,其极有可能也是佛教信徒。
    ③此据刘国忠《<五行大义>研究》附录部分的《<五行大义>校文》录入,个别字及标点的判读略有不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148-149页。
    ①刘国忠:《<五行大义>研究》,第150、154、186页。
    ①《历代三宝记》、《续高僧传》、《开元释教录》、《大唐内典录》等有萧吉笔授《大乘同性经》(四卷,又名《佛十地经》、《一切佛行入智毘卢遮那藏经》)、《十一面观世音呪经并功能》(一卷)、《金色仙人问经》(二卷)的记载。详见《大正藏》第49、50、55册。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2720-2721页。
    ①宋会群:《中国术数文化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20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9月,第1039页。
    ②“敦煌遗书”的大量民间通俗读物中与阴阳五行相关的书籍占有很大比例,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③朱伯昆:《易学哲学史》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32、71页。
    ④《易学哲学史》上册,第190页。
    
    ①《易学哲学史》上册,第105页。
    ②《易学哲学史》上册,第341页。
    ③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405、414页。
    
    ①《大正藏》第34册,第518页下。
    ②《大正藏》第46册,第51页下。
    ③《大正藏》第45册,第333页中-下。
    ①王亚荣:《大兴善寺与隋代佛教》,载《隋唐佛教研究论文集》,隋唐佛教学术讨论会编着,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2月,第25、28页。
    ①《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册,第100页;《续高僧传》、《开元释教录》、《大唐内典录》等也有记载,详见《大正藏》第50、55册,第429、365页。
    ②详见《大正藏》第21册,第757-760页中。
    ③载《大正藏》第85册,第1413-1414页。
    ④关于该经的翻译版本及其名称之流变,可参阅刘元春:《<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辨析:兼谈高昌回纥佛教的文化意蕴》(载《西域研究》,1996年第1期);郑朝通在《敦煌写本<佛说八阳神咒经>之疑伪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析论》(载《东方人文学杂志》(第4卷第3期),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7-142页)一文中又有补充论述,认为该经为义净所编撰,后流行于敦煌及高昌地区。
    ⑤《大正藏》第50册,第329页中。
    
    
    ①《大正藏》第38册,第509页上。
    ②(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第453页上。
    ③《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第246页上。
    ①《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第455页上。
    ①(宋)赞宁撰:《宋高僧传》,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第91页。
    ②《宋高僧传》,第21页。
    ③《宋高僧传》,第43页。
    ④黄正建先生认为:“占卜思想包括的内容甚多,但其基础无非是阴阳五行和有关命运的思想。”详见黄正建《隋唐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5月,第227页。实际上,其它术数文化自汉代后几乎没有不和阴阳五行进行结合的,阴阳五行成了传统文化的共有财富;参见宋会群《中国术数文化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94页。
    ①严耀中:《述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载《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
    ②《宋高僧传》,第721页。
    ③《宋高僧传》,第664页。
    ④《宋高僧传》,第488页。
    ⑤《宋高僧传》,第488页。
    
    ①《大正藏》第50册,第262页中。
    ②《大正藏》第50册,第263页下。
    
    
    ①《大正藏》第50册,第264页上。
    ②《大正藏》第50册,第265页上。
    ③《大正藏》第50册,第266页上。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332页。
    ②详见道宣《广弘明集》,载《大正藏》第52册,第136页。
    ③(唐)道宣:《广弘明集》,载《大正藏》第52册,第146页下。
    ①详见道宣《广弘明集》及《集古今佛道论衡》、《续高僧传·法琳传》、《法琳别传》等相相关文献;日本人砺波护综合各家之考证有更全面、精当的概述。可参考砺波护:《隋唐佛教文化》,耿升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8-24页的相关论述。
    ②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第634页上。
    ③《大正藏》第54册,第976页中。《续一切经音义》是将《开元录》后佛教经论中之常用语所作的注音解释,由此可见,“五运”一词在当时的佛教经论中已经成为一个常用语。
    ①《大正藏》第52册,第178页上、527页上。
    ②(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三,《大正藏》第52册,第178页中、下,527页中。
     ①《辩正论》,载《大正藏》第52册,第186-187、536-537页。
    ①(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第191页。
    ②《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二,第1442页。
    ③《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一,第2334页。
    
    ①《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五,第2271页。
    ②《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二,第2239页。
    ③《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四,第2265页。
    ④《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五,第3300页。
    
    ①《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四,第3290页。
    ②《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五,第3297页。
    ③《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九,第5374页。
    ①向世陵:《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743页。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396页。
    ③(唐)潘师正:《道门经法相承次序》,《道藏》第24册,第782-802页。原不题撰者,书中载唐天皇(唐高宗)问道于中岳潘尊师(潘师正),据此可知,该文当系唐初上清派道士潘师正所作。
    ④《道门经法相承次序》,《道藏》第24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3月,第782页。
    
    ①《道门经法相承次序》,《道藏》第24册,第784-787页。
    ②《大正藏》第16册,第498页下。
    ①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实践(用)理性,强调中国哲学的概念大都是非实体性的功能性的概念(参见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23页)。对此种说法,我们的意见虽有所保留,但对中国哲学概念强烈的现实感这一点我们觉得是不能否认的,因此此处仍然借用此一概念来表述。
    ②《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中,《道藏》第24册,第795页。
    ③《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下,《道藏》第24册,第796页。
    ①《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下,《道藏》第24册,第798-799页。
    ①(梁)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428页上。
    ②《法华玄义》卷十,《大正藏》第33册,第804页上。
    ①《大正藏》第38册,第586页下;另《维摩经文疏》卷二四,载《续藏经》第18册,第501页下,与此略同。
    ②传统判教观认为《提谓经》是佛成道前所说或者只是佛为俗家弟子所说的导俗入真之法,非小乘大乘之正法。
    ③此疏是否为智者所著,现已难以考定,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皆将其列在难考定之列;参见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8月,第132页;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01页。
    ①《大正藏》第33册,第261页下;另《仁王经合疏》,载《续藏经》第26册,第149页下与此略同。
    ②《大正藏》第46册,第77页中。
    ①《大正藏》第46册,第196页上。
    ②《大正藏》第46册,第149页下。
    ③《大正藏》第46册,第153页下。
    ④《大正藏》第46册,第244页下。
    ①《大正藏》第33册,第779页下。
    ②《法华玄义》卷八下,《大正藏》第33册,第783页中。
    ③《大正藏》第33册,第781页上。
    ④《摩诃止观》卷六,《大正藏》第46册,第77页中。
    ⑤《大正藏》第33册,第789页中。
    ①《请观音经疏》,《大正藏》第39册,第971页下。
    ①《维摩经略疏》卷八,《大正藏》第38册,第681页上;另《维摩经文疏》卷二十四,载《续藏经》第18册,第658页下,与此略同。
    ②《大正藏》第39册,第4页上。
    ③《大正藏》第33册,第802页上。
    ④所谓三德即法身、般若、涅槃三种德相。
    ①《大般涅槃经疏》,《大正藏》第38册,第196页上。
    ②程群:《智顗禅学探微》,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04年4月30日,第179页。
    ③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327、164页。
    ④《摩诃止观》卷三,《大正藏》,第46册,第31页中。
    ①《摩诃止观》卷三,《大正藏》第46册,第32页上。
    ②《摩诃止观》卷六,《大正藏》第46册,第77页中。
    ③同上,《大正藏》第46册,第77页中。
    ④《大正藏》第46册,第341页下。
    ⑤此所谓六通,即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三明,即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
    ⑥《释禅婆罗蜜次第禅门》卷八,《大正藏》第46册,第529页上。
    ①《禅门章》,《卍新纂续藏经》第55册,第644页上。关于《禅门章》的成立时间,唐代的经录中皆无载,最早见载于日本天台宗僧人最澄的《传教大师将来台州录》(《大正藏》第55册,第1055页下。)中,最澄(767~822)为中唐时期人,据此可推知此文当至迟成立于中唐时期。
    ②《释禅婆罗蜜次第禅门》卷八,《大正藏》第46册,第524页中。
    ③《法华玄义》卷四,《大正藏》第33册,第719页上。
    ①《释禅婆罗蜜次第禅门》卷八,《大正藏》第46册,第530页上。
    ②《金光明经文句》卷二,《大正藏》第39册,第56页下。
    ③《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二,《大正藏》第39册,第108页中。
    ④《释禅婆罗蜜次第禅门》卷八,《大正藏》第46册,第530页上。
    ⑤同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2-533页下。
    ⑥同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1页下。
    ①同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2页上。
    ②同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0页上。
    
    
    ①《释禅婆罗蜜次第禅门》卷八,《大正藏》第46册,第532页中。
    ②《法华文句记》卷二,《大正藏》第34册,第187页中。
     ①《释禅婆罗蜜次第禅门》卷八,《大正藏》第46册,第533页上。
    ①《大正藏》第21册,第911页下。
    ②《大正藏》第21册,第547页中。
    ③《大正藏》第21册,第557页中。
    ④(清)赵翼:《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3月,第177页。
    ⑤如《艺文类聚·诗赋》中就引有宋、梁、陈时期的建除体诗三首。
    ⑥由于较为复杂此处不再详述,可参见《淮南子·天文训》中的相关内容。
    ①此经是否为东晋帛尸梨蜜多罗所译,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吕建福先生考证认为该经的九卷本当完成于东晋时期,十二卷本当完成于宋梁期间。关于该经的真伪等相关问题,参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50-153页。
    ②参见萧登福《道教术仪与密教黄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3月,第373页。
    ③《大正藏》第21册,第515页中。
    ①《大正藏》第39册,第1009页下。
    ②参见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3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560-565页。
    ①《大正藏》第39册,第1010页上。
    ①《大日经》,《大正藏》第18册,第5页上。
    ②《大日经》,《大正藏》第18册,第6页上。
    ③萧登福:《道教术仪与密教黄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3月,第73页。
    ④详见萧登福《道教术仪与密教黄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3月,第73-81页。
    
    ①《大正藏》第18册,第909页下。
    ②《大正藏》第39册,第651页下。
    ③《大正藏》第19册。第610页下。
    ①《大正藏》第18册,第910页中。
    ②严耀中:《汉传密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1月,第3页。
    ③李世杰:《密教概论》,载张漫涛:《现代佛这丛刊·密宗概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1月,第71册,第4页。
    ④李世杰:《密教概论》,载张漫涛:《现代佛这丛刊·密宗概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1月,第71册,第3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235-236页。
    ①《大正藏》第45册,第150页上。
    ②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第339-342页。
    ①《大正藏》第45册,第703页中。
    ①《大正藏》第45册,第709页上。
    ②《大正藏》第45册,第710页上。
    ①《大正藏》第45册,第710页中-710页下。
    ②冯友兰先生道“就其此论观之,则宗密不啻上为以前佛学,作一结算;下为以后道学,立一先声。”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96页。
     ①汤用彤:《评近人文化之研究》,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772页。
    ①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第10-11页。
    ②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绪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1]《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2]《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卷.
    [3]《说无垢称经》.玄奘译.《大正藏》第14册.
    [4]《大日经》.善无畏等译.《大正藏》第18册.
    [5]《成实论》.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32册.
    [6]《成实论》.竺佛念译.《大正藏》第4册.
    [7]《牟子理惑论》.《大正藏》第52册.
    [8]《中观论疏》.《大正藏》第42册.
    [9]《释禅婆罗蜜次第禅门》.《大正藏》第46册.
    [10]《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
    [11]《法华文句记》.《大正藏》第34册.
    [12]《维摩经文疏》.《续藏经》第18册.
    [13]《仁王经合疏》.《续藏经》第26册.
    [14]《金光明经文句》.《大正藏》第39册.
    [15]《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册.
    [16]《辩正论》.《大正藏》第52册.
    [17]《禅门章》.《卍新纂续藏经》第55册.
    [18] (梁)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
    [19] (梁)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
    [20] (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大正藏》第55册.
    [21] (隋)法经.《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
    [22]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55册.
    [23]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
    [24] (唐)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大正藏》第55册.
    [25] (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26] [日]最澄.《传教大师将来台州录》.《大正藏》第55册.
    [27] (唐)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第54册.
    [28] (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册.
    [29] (唐)慧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正藏》第50册.
    [30] (宋)赞宁.《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
    [31]《太平经合校》.王明.北京:中华书局,1980.
    [32]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
    [33] (唐)潘师正.《道门经法相承次序》,《道藏》第24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
    [34]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道藏要籍选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5]《论语译注》.杨伯俊.北京:中华书局,1980.
    [36]《孟子译注》.杨伯俊.北京:中华书局,1960.
    [37]《老子今译今注》.陈鼓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8]《庄子今译今注》.陈鼓应.北京:中华书局,1983.
    [39]《荀子》.杨倞注,耿芸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0]《周易大传今注》.高亨.济南:齐鲁书社,1998.
    [41] (秦)《吕氏春秋》.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
    [42]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43]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91.
    [44] (汉)扬雄.《太玄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5] (汉)刘安.《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1998.
    [46]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98.
    [47] (汉)王充.《论衡》.北京:中华书局.1985.
    [48] (晋)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
    [49] (刘宋)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50] (梁)萧绎.《金楼子》.《四库全书·子部十》.
    [51]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
    [52]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赵曦明注,卢文弨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53]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54]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55] (唐)令狐德.《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
    [56]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
    [57]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8]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
    [59]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60]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61] (宋)朱熹.《朱子语类》.黎清德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
    [62]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63] (明)张?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经部五).
    [64] (明)郎瑛.《七修类稿》.北京:中华书局,1959.
    [65] (清)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北京:商务出版社,1955.
    [66]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7] (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
    [68] (清)朱彬.《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
    [69] (清)赵翼.《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70] (清)董浩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
    [71]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2]曹培琳.《阴阳五行八卦运气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7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1.
    [75]程群.《智顗禅学探微》[D].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04.
    [76]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77]杜继文.《鸠摩罗什在长安》[A].隋唐佛教学术讨论会.《隋唐佛教研究论文集》[C].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0.
    [78]杜继文.《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9]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0]方广锠.《道安评传》[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81]方立天.《佛教哲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82]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5]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6]顾颉刚.《古史辨》第五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7]何锡蓉.《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建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8]候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9]黄心川.《东方佛教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0]黄正建.《隋唐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91]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92]李零.《中国方术正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3]李申.《万法归宗:气范畴通论》[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
    [94]李申.《道教本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95]李世杰.《密教概论》[A].张漫涛.《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1册[C].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9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7]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8]刘国忠.《五行大义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99]刘元春.《化导与反思:佛教入世之道》[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100]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1]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2]吕建福.《中国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3]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04]南怀谨《.佛教戒律学·序》[A].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105]潘桂明.《居士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6]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07]庞朴.《稂莠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08]齐思和.《中国史探研》[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9]宋会群:《中国术数文化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20页。
    [110]饶宗颐.《饶宗颐史学论著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12]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3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13]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14]任继愈.《道藏提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15]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6]石峻.《石峻文存》[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17]太虚.《太虚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18]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9]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0]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1]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22]王亚荣.《大兴善寺与隋代佛教》[A].隋唐佛教学术讨论会编.《隋唐佛教研究论文集》[C].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123]王仲尧.《走进瑰丽世界:易学与佛教》[M].北京:中国书店,2001.
    [124]惟海《.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125]向世陵.《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6]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27]萧登福.《道教术仪与密教典籍》[M].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4.
    [128]萧登福.《道教与佛教》[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
    [129]萧汉明.《阴阳:大化与人生》[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130]徐梵澄.《陆王学述:一系精神哲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13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32]徐小跃.《罗教佛教禅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33]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134]严耀中.《汉传密教》[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35]严耀中.《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136]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7]杨超.《先秦阴阳五行说》[A].黄寿祺、张善文.《周易研究论文集》第2辑[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38]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9]游自勇.《天道人妖:中古<五行志>的怪异世界》[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006.
    [140]张岱年.《释“天”、“道”、“气”、“理”、“则”》[A].冯契.《中国哲学范畴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41]张漫涛.《现代佛教学术丛刊》[C].第53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142]朱伯昆.《易学哲学史》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43]陈祥明.《略论异译经在佛典校勘方面的作用:以<起世经>及其异译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07(1).
    [144]高洪兴.《中国鬼节与阴阳五行:从清明节和中元节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45]李承贵.《儒士佛教观研究的学术价值》[J].《哲学动态》.2007(1).
    [146]刘永明.《<老子中经>成书于汉代考》[J].《兰州大学学报》.2006(7).
    [147]圣凯.《论儒释道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J].《佛学研究》.2004.
    [148]严耀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谶言占卜与佛教》[J].《史林》.2000(4).
    [149]严耀中.《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J].《世界宗教研究》.2002(4).
    [150]严耀中.《试说<隋书·五行志>中的佛教史料》[J].《中华文史论丛》.2007(1).
    [151]余欣.《法国敦煌学的新进展:<远东亚洲丛刊>“敦煌学新研”》[J].《敦煌学辑刊》.2001(1).
    [152]詹石窗.《<黄庭经>的由来及其与易学的关系》[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4).
    [153]郑万耕.《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J]《周易研究》,1994(4).
    [154]郑万耕.《阴阳变易学说的思维特征》[J]《中国哲学史》,2000(3).
    [155]郑朝通.《敦煌写本<佛说八阳神咒经>之疑伪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析论》[J]《东方人文学杂志》第4卷第3期.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三、国外研究论著
    [156]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7] [英]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M].李荣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58] [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159] [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160] [法]索安.《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M].吕鹏志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161] [荷]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M].李四龙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62] [印]德·恰托巴底亚耶《.印度哲学》[M].黄宝生、郭良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63] [日]平川彰.《印度佛教史》[M].荘崑木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04.
    [164] [日]小野玄妙.《佛教经典总论》[M].杨白衣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65] [日]深浦正文.《伪经的意义》[A].《佛教学的诸问题》[C].东京:岩波书店,1935.
    [166] [日]塚本善隆.《塚本善隆著作集》[M].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
    [167] [日]鎌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四卷[M].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
    [168] (日)船山彻.《从六朝佛典的汉译与编辑看佛教中国化问题》[A].《第二届中日佛学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
    [169] [日]中村元.《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册)[M].台湾: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4.
    [170] [日]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71] [日]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印度哲学宗教史》[M].高观庐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72] [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M].王启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73] [日]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M].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编委会译.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
    [174] [日]牧田谛亮.《疑经研究》[M].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昭和五十一年(1976).
    [175] [日]福田康顺等.《道教》[M].朱越利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6] [日]栗田直躬:《古代支那典籍中所见气的观念》[A].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等.《气的思想》[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77] [日]砺波护.《隋唐佛教文化》[M].耿升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78] [日]佐藤达玄.《戒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M].嘉义:香光书乡出版社,1997.
    [179] [日]中村元.《儒教思想对佛典汉译带来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82(2).四、辞书
    [180]丁福保.《佛学大辞典》[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81]杜继文、黄明信.《佛教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182]任继愈.《佛教大辞典》[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83]黄征.《敦煌俗字字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