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贵州城镇化作为西部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会严重影响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严重影响贵州现代化进程,还会严重影响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蓝图的实现。本文以贵州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力图通过多维度地对贵州的历史与现状辩证分析,合理地判断贵州城镇化水平,明确贵州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设计出相对完善的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贵州的城镇化既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结合贵州的地方特色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对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马克思城镇化理论,还对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贵州具有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本文采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与系统的方法、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应坚持的原则,应处理的关系,提出了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文共分10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突破的方向与主要目标。
     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这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主要阐述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理论,运用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然后从历史角度、从“三农“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等方面说明了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四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该部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从贵州城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发现贵州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低以及城镇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第五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该部分全面分析了当前阶段,造成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困难之处,即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较差,由于城镇化根本动力不足-人的素质低、产业转化动力不足、持续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由于经济薄弱与地理限制,使得贵州城镇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第六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该部分主要分析了贵州具备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优惠政策的支持、自身优势的支撑,以及区域合作的深入推动等几个方面。
     第七部分:贵州城镇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该部分认为贵州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坚持以能源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农业产品等地方特色。
     第八部分: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该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想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目标,建立了空间布局与发展战略。
     第九部分:贵州城镇化要处理好带有全局性的几个关系。该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几对矛盾关系:(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4)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6)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7)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第十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该部分认为要解决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就应充分考虑贵州面临的困难,发挥贵州的特色优势,通过完善城镇化建设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Urbanization is the crucial mark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t is also a historical period that human being are doomed to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to civilization.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West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China. However,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severly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Meanwhile, it lags behind the level of its ow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f problem of the lagging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Guizhou is not solved in time, it will seriously hinde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 late-development catching-up blueprint. This thesis takes the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as the object. After analysing its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it makes a rational judgement on the level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and enunciates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Besides, it designs a comparatively comprehensive theory and proposes a nichetargeting policy, which makes the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abiding by the general discipline of world urbanization with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develop better and faster.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abanization of Guizhou not only riches the Max's urbanization theory, but also acts as an reference to the study of other provinces in the west of China, especially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It is right from this angle that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abanization of Guizhou is with significant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This thesis adopts the method of abstract and concrete combined,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and system,the method of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and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t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Guizhou,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and various relationships to be dealt with, from the angle of theorie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It proposes the road of urbanization with Guizhou characteristics. This thesis has been divided into ten parts, the main content is the following: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It st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and make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points, research methods, the key points and main difficulties,and the major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This thesis comprehensively analys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is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It mainly presents the connotation,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theories of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it analys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by the method of contradiction movement.
     Chapter Three: Based on Chapter two, it analyses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modernization. Firstly,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periods, developing features,and the general rules of world urbanization. Then,it declares urba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ourse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d modernization of Guizhou, in terms of the historical angl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and the economy's motiv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hapter Four: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This part is the practical research Ⅰ.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Guizhou, it analyses the overall trend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regional disparities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gap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It finds out that, in Guizhou,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lags behind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behind the national average, and that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low and the system of urbanization is imperfect.
     Chapter Five:The difficulties in the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This part is the practical research Ⅱ. It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s bringing about the difficulties. It is the po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e is low that results in the the poor found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weakness in the fundamental motive,in the qualifications of people, in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in the creative ability, the addition to, the weak economy and the geographic limitations, the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are confronted with huge difficulties.
     Chapter Six: The Opportunities in the Urbanization of Guizhou.This part is the practical researchlll. It mainly analyses that Guizhou is equipped with the beneficial conditions to accelerate the urbanization, which include the implement of the strategies of national urbanization, the support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and its own advantages, and the in-depth promotion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Chapter Seven: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in the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This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Ⅱ. The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should insist on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on the concept of coordinated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and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hapter Eight:The Objectiv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This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Ⅰ.In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it composes the urbanization objectiv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the economy, the society, and the ecology, and buil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Chapter Nine: The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should deal well with the relationships. This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Ⅲ. By adopting the way of contradiction movement i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t analyses several contradictory relations:(1)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2)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3)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4)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iton and national culture;(5)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6)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7)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Chapter Ten: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This part is the practical researchⅣ.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urbanization of Guizhou should take the difficulties into consideration,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 superiority of Guizhou,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of urb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industrial support, promote the level of social development,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system, and advance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引文
① 以下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或根据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① 以上数据来自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蓝皮书。
    ①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1.
    ② 金经元.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家[M]: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①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03-113.
    ② 孙雅静.城镇化与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2):115-118.
    ③ 王健刚.中国城市化战略刍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48.
    ④ 欧定余、尹碧波.现代城市化标准与城市边界[J].统计与决策,2006(20).
    ⑤ 周一星.城市研究的一科学问题是基本概念的正确性[J].城市规划学刊,2006(1).
    ⑥ 蒙世军.城镇化与民族经济繁荣[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27.
    ⑦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03-113.
    ⑧ 曾培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学习纲要辅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65.
    ⑨ 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1.
    ⑩ 贺建林、李慢.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机理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9(5):79-81.
    11 辜胜阻.城镇化才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J].农村工作通讯,2010(1)
    ① 陆益龙.多元城镇化道路与中国农村发展[J].新华文摘,2010(10):19-21.
    ② 董霞.论城镇化与三农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4)
    ③ 干启明,梁君思,王小元.论加快城镇化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④ 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6-8.
    ⑤ 谢文蕙.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72-74.
    ⑥ 赵君,肖洪安.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战略思路探讨fJl.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1):25.
    ⑦ 褚素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农业经济,2005(5)
    ① 郭朝荣.农村城镇化机制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3(2).
    ②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征探讨[J].地理学报,1998(5):53-55.
    ③ 陈扬乐.中国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探讨[J].城市问题,2000(1).
    ④ 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2):9-14.
    ⑤ 仇保兴.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动力与规划调控[J].城市发展研究,2003(1):3-10.
    ⑥ 蒋凤旋,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1.城市规划,1995(6):21-27.
    ⑦ 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J].兰州学刊,2008(2).
    ⑧ 季任均,景普秋.“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解决途径[J].理论与现代化,2004(2).
    ⑨ 钟秀明.推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⑩ 姜爱林.“城市化”和“城镇化”基本含义研究述评[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① 任清尧.关于乡村集镇化和集镇建设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5(2)
    ② 曹新.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唯实,2008(4).
    ③ 丁国平,邵珂轶,蒋珏.中国城市化战略的经济学分析[J].特区经济,2006(8).
    ④ 陈碧琼,宋先超,陈春玲.西部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道路[J].统计与决策,2006(21).
    ⑤ 刘雪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⑥ 肖金成,史育龙,申兵,袁朱,李忠,欧阳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发展途径[J].宏观经济管理,2008(11).
    ⑦ 王臻荣,姚志民.关于强化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研究fJ].城市发展研究,2005(3).
    ⑧ 陆升军.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制度成因[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⑨ 蔡继明,周炳林.论城市化和耕地保护[J].社会科学,2005(6).
    ⑩ 陈海燕,贾倍思.紧凑还是分散-对中国城市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5):30.
    (?) 陈海燕,贾倍思.紧凑还是分散-对中国城市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5):30.
    ① 包宗华.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②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7):27-31.叶裕民指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分为3大类12个指标:第一类,经济现代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人均GDP、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年人均收入4个指标;第二类,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人均铺装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医生数、百人拥有电话机数(包括移动电话)和百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4个指标,它们分别反映交通、医疗卫生、通信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第三类,人的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居住面积以及每平方公里二氧化硫排放量4个指标,它们分别反映人的素质和人的居住环境状况。反映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主要由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反映生活水平)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反映生活质量)2个指标构成。
    ③ 张世银、周家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及预期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1).
    ④ 刘素冬.对我国城市化质量的深度思考[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1)
    ⑤ 李晓刚,张孝成,许恒周.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地域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3).
    ① 孙海泉.上海辐射与苏南市镇城镇化的动因简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82-85.
    ② 唐雄山.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两种模式及其对中西部农村发展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01(2):83-84.
    ③ 李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城镇化之路-基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的调研[J].学术论坛,2008(4):49-54.
    ④ 蒋凤旋和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规划,1995(6):21-27.
    ⑤ 郭小燕.统筹城乡视角下中部地区多元城镇化模式研究闭.城市发展研究,2009(7):23-30.
    ⑥ 刘洪涛,夏保林.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力量整合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8):40-45.
    ① 厉无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0(5).
    ② 尚小清,董欣.多维视角下中国西部城镇化发展特征解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1)
    ③ 玉立.加快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9年第9期
    ④ 何选高,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fJl.贵州民族研究,2008(6).
    ⑤ 彭妮,姚永鹏,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制度建设[J].贵州农业科学2010(3):38.
    ⑥ 马智利,陈滨,西南地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⑦ 肖莎.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述要[J].城市发展研究,2004(5):23-25.
    ⑧ 周干峙.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J].城乡建设,1998(4).
    ⑨ 四川省统计局课题组.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及途径[J].四川省情,2009(2):39-40.
    ⑩ 宋金田.四川省城镇化进程研究[Dl.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4.
    (?) 伍艳.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126-129.
    (?) 陈正华.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多元投资的法律经济学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4):53-58.
    ① 李彦西.影响贵州城镇化因素[J].城乡建设,2001(6):25-26
    ② 余学强.统筹城乡经济加快贵州城镇化步伐[J].当代贵州,2003(3):16-17
    ③ 辛超丽.贵州城镇化受制于额外成本[J].当代贵州,2008年第13期
    ④ 陈政.因地制宜加快贵州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10):44-46
    ⑤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J].城市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⑥ 齐晓安、林娣.我国人口城市化制度创新问题探析阴.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⑦ 钱静.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导和政府创新[J].理论导刊,2005(6)
    ⑧ 曹骥斌.印度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兼比较两国城市化进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9.
    ① 孙素君,吴初国.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0(1).
    ② 李培文,张铁军.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研究[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4).
    ③ 袁梁.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6)
    ④ 赵继新,裴新岗,丁娟娟.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多模式利益补偿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4).
    ⑤ 顾朝林,孙樱.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性城市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9(3):1-6.
    ⑥ 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⑦ 马正跃,刘继东,唐汉东.城镇化:县(市)与经济发展的根本取向[J].县域经济,2003(9).
    ⑧ 李胜会,李明东.县域经济与城镇化水平相关性分析[J].兰州学刊,2004(1):109-111.
    ① 胡或、王红征.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增殖效应[J].特区经济,2007(5):133-134.
    ② 陈柳钦.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岭南学刊,2005(3):75-78.
    ③ 王威、许红缨.谈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理论导报,2010(1):38-39.
    ④ 刘慧、王盛华.农村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26-27.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① 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① 资料来源: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① 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②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1.
    ① M.Riedel, The Coneept of Ceivil Soeiety and the Problem of it's Historical Origin, in Z. A Peleynski, ed. 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P:3-4
    ②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197.
    ③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334.
    ④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247.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217.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316.
    ① 注释:关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这部分具体内容,本文将在后面的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再详细地论述。
    ① Daniel Bel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M], New York: Basic Books,1973该书翻译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
    ② Jean Francois Lyotard: The Postmoden Condition[M],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9.该书翻译为《后现代状态》
    ① Huber J:The Lost Innocence of Ecology:New Technologies and Superindustrial Development[M],Frankfurt am Main: Fisher,1982该书翻译为《生态学失去的清白》
    ② Spaargaren, G. and A.P.J. Mol: Sociology, 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s a Theory of Social Change[J],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1992 (55):323-344.
    ③ Dryzek, JS:Rational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Political Economy[M],Oxford-New York: Blackwell,1987.
    ④ Peter Christof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Ecological Modernity[J], Environmental Politics,1996(3):476-500.
    ⑤ 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
    ①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中国发展门户网.
    ② 何传启.经济现代化的历史事实、理论.
    ① 何传启.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科技导报,1998(6):3-4;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课题组从1998年开始研究现代化,在过去12年里,在1999年到2010年期间,完成“第二次现代化丛书”8部,《中国现代化报告》14部,编辑出版《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丛书》8部,编辑和印发《科学与现代化简报》45期,组织翻译出版《新现代化译丛》4部,发表现代化论文70多篇,深入全面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研究.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1323.
    ①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② 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6.
    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② 数据根据相关2006-2011年统计年鉴计算,其中的现代化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2011年《中国现代化报告》。
    ① Jan de Vries. European Urbanization1500-1800[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30-31.
    ① 这5个国家分别是英国、荷兰、德意志、法国和意大利。从1500-1800年的30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速度最快,尤其是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第一个开始现代化建设,这也对应着英国城市发展速度。而其他四个国家城市发展缓慢,同期的现代化发展也较缓慢。
    ① 刘国光.中外城市知识辞典,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
    ② 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820.htm
    ③ 胡顺延等.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
    ④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71.
    ⑤ 胡顺延等.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3.
    ① [加]歌德伯戈.钦洛依.城市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7.
    ② 崔援民.河北省城市化战略与对策[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17-20.
    ③ 崔援民.河北省城市化战略与对策[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17-20.
    ④ 沈建法.城市化与人口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3-44.
    ① 邱晓华.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载王梦奎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② 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
    ① 冯兰瑞,21世纪加快城市化的明智选择[J],战略与管理,2004(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67.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328.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371.
    ③ 陈明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载《当代经济研究》,2005(3).
    ④ 崔越.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现实启示,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
    ① Eliel Saarinen. 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 Its Future.1943.
    ①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1).
    ① W.A. 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Mancheste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
    ② Fei.C.H. and G. Ranis, ATheory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J]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61(9):533-565.
    ③ Harris J R. Rodaro M P.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J]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70(3):126.
    ① 张娟、李江风.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5):203-206.
    ② 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J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14.
    ③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14卷,群言出版社,1999.
    ① 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14.
    ② 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42-143.
    ③ 辜胜阻.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④ 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19
    ⑤ 冯兰瑞.城镇化何如城市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4):6-10.
    ⑥ 李富田小城镇:是农民的乐土吗?[J],农村经济,2003(12):84-85.
    ⑦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9).
    ① 辜胜阻教授不仅在人口流动,也在非农化和城镇化问题方面有着不一般的贡献,主要著作有《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及其战略思路》, 《经济地理》,1991年第3期;《中国城镇化的理论支点和发展观》,《中国农村观察》,1991年第4期;《二元城镇化战略及对策》,《人口研究》,1991年第5期; 《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等。
    ②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9)
    ③ 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5).
    ①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15-26.
    ①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9 Revision.
    ② 刘晓鹰等.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道路及小城镇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37.
    ① 刘晓鹰等.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道路及小城镇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39.
    ② Jean Gottmann, Megalopolie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Mortheastern Seaboard, Economic Geography,1957, 33(3):189-200.
    ① 注:这时的聚集与前期的聚集不同,后期的聚集是城市功能的提升,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集中、互补与优化组合,而前期的聚集是生产要素向城市区域的聚集,是一种“松散式的聚集”。这是否定之否定规律、量变到质变规律在城镇化空间演变过程中的体现。
    ① 注:上述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相关数据计算而来,第20、22、216.
    ②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
    ① 苏少之.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2).
    ① 顾钰民.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2004(9):23-27.
    ① 注释:这里指人均GDP为17000美元。
    ② 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人口科学,2003(6)
    ① 资料来源于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
    ① 康明中、杨晓航.贵州城市化水平与前景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1986(3):24-29.
    ① 本表数据引用:王朝科.论贵州城市化的制约因素[J],贵州大学学报,1997(2):33-39.
    ① 注:2000年以后的市镇、乡村人口的划分标准按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计算,与往年不可比。因此,往年的城镇人口使用非农业人口计算。
    ① 部分数据来自于201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二○一○年度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① 数据来自于201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 2010年的城镇化数据来自《人口普查系列分析报告之七:贵州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县级单位和镇的数据来自2011年《贵州统计年鉴》。
    ① 肖露.“两大战略”助推贵州提速[J],当代贵州,2011(25):17-20.
    ① 数据来源:201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 注:A代表第一产业,I代表第二产业,S代表第三产业资料来源: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27页。
    ② 资料来源:根据贵州统计年鉴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11相关指标整理而得
    ③ 注释:由于没有找到2010年数据,用2009年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数据代替2010年
    ① 注:城市人口百位度指标可以判断城市集聚程度。当城市首位度大于2时,表示城市人口焦聚程度较高.小于2时,表示城市人口分布较为均衡。
    ① 注:区位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问,区位基尼系数趋近于0时表示产业分布比较均等,等于0时表示完全均等,等于1时表示完全集中在一个地区。
    ① 数据来源于:贵州民族地区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① 数据来源于2000、2005、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① 注: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提出的适当提高设镇标准,将中西部地区的设镇标准由2000人提高到3000人的标准。
    ① 数据来源及说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2007》城区人口
    ①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① 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索质是指发育是否健全、智力是否完好、体力大小、体质强弱、耐力的持久状况、动作的敏捷程度等,是人口素质发展的自然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口群体受文化科技教育与训练的程度,包括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科学文化素质指标:人口文化程度;科技人员和熟练劳动者占人口的比重等。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其中包括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和传统习惯。
    ① 2010年中国扶贫开发年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156
    ① 2006-2010年贵州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① 数据来源:摘自2011年贵州统计年鉴。
    ① 数据来源:根据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贵州六十年》整理
    ① 数据来源:根据《贵州六十年》、《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① 数据来源:2011年贵州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① 数据来源:2011年贵州统计年鉴
    ① 注:这里我们把第三产业看作服务业。
    ② 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类,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9个类别。
    ① 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② 服务密度反应了服务业对该地区的服务强度,某地区的服务业增加值与该地区的面积之比表示,来计算单位面积的服务业增加值
    ① 资料来源:2010年贵州和云南统计年鉴
    ① 资料来源:2008年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①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区域综合竞争力报告
    ① 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发展水平竞争力等为体系构建经济综合竞争力。
    ① 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来源: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ts/zxyd/byydtd/201003/t20100325_25161.htm
    ① 资料来源:2000,2002,2004,2006,2008,2010年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① 陈政.考察重庆经济战略圈的启示[J],理论与当代,2010(12):50-53.
    ① 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同步发,http://www.gov.cn/jrzg/2011-10/01/content_1961599.htm.
    ②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125-127.
    ① 注释:城镇化的动力特征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特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综合禀赋,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对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养等。发展的质量特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进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特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物质支配水平、生态环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文明创建水平的综合度量。发展的公平特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特征。其中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
    ① 资料来源:本表数据来自《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
    ① 注:本小节的数据摘自《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① 资料来源:2010年贵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① 贵州州省建设厅村镇处.对《关于城镇化问题专题调研》的情况汇报,2005.
    ① 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人民出版社,2009:200.
    ① 贵州省政府研究室课题组.新形势下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中国乡村发现网.
    [1]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1
    [2]金经元,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家[M],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3]辜胜阻, 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103-113
    [4]孙雅静,城镇化与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2):115-118
    [5]王健刚,中国城市化战略刍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48
    [6]欧定余、尹碧波,现代城市化标准与城市边界[J], 统计与决策,2006(20)
    [7]周一星, 城市研究的—科学问题是基本概念的正确性[J],城市规划学刊,2006(1)
    [8]蒙世军, 城镇化与民族经济繁荣[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27
    [9]辜胜阻, 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03-113、108
    [10]曾培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学习纲要辅导[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65.
    [11]顾朝林,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1.
    [12]贺建林、李慢,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机理分析[J], 理论与改革,2009(5):79-81
    [13]辜胜阻,城镇化才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J], 农村工作通讯,2010(1)
    [14]陆益龙,多元城镇化道路与中国农村发展[J], 新华文摘,2010(10):19-21
    [15]董霞,论城镇化与三农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4)
    [16]干启明、梁君思、王小元,论加快城镇化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17]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6-8
    [18]谢文蕙,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72-74
    [19]赵君,肖洪安,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战略思路探讨[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1):25
    [20]褚素萍,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农业经济,2005(5)
    [21]郭朝荣,农村城镇化机制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3(2)
    [22]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征探讨[J],地理学报,1998(5):53-55
    [23]陈扬乐, 中国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探讨[J],城市问题,2000(1)
    [24]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2):9-14.
    [25]仇保兴,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动力与规划调控[J],城市发展研究,2003(1):3-10.
    [26]蒋凤旋、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规划,1995(6):21-27.
    [27]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J],兰州学刊,2008(2)
    [28]季任均、景普秋,“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解决途径[J],理论与现代化,2004(2)
    [29]钟秀明,推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30]姜爱林,“城市化”和“城镇化”基本含义研究述评[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1]任清尧,关于乡村集镇化和集镇建设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5(2)
    [32]曹新,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唯实,2008(4)
    [33]丁国平、邵珂轶、蒋珏,中国城市化战略的经济学分析[J], 特区经济,2006(8)
    [34]陈碧琼、宋先超、陈春玲,西部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道路[J],统计与决策,2006(21)
    [35]刘雪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36]肖金成、史育龙、申兵、袁朱、李忠、欧阳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发展途径[J],宏观经济管理,2008(11)
    [37]王臻荣、姚志民,关于强化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5(3)
    [38]陆升军,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制度成因[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9]蔡继明、周炳林, 论城市化和耕地保护[J],社会科学,2005(6)
    [40]陈海燕、贾倍思,紧凑还是分散-对中国城市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5):30
    [41]李子奈、侯红娅,中国农村城市化模式的需求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42]包宗华,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4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44]张世银、周家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及预期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1)
    [45]刘素冬,对我国城市化质量的深度思考[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1)
    [46]李晓刚,张孝成,许恒周,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地域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3):24
    [47]孙海泉,上海辐射与苏南市镇城镇化的动因简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82-85
    [48]唐雄山,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两种模式及其对中西部农村发展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01(2):83-84
    [49]李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城镇化之路-基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的调研[J],学术论坛,2008(4):49-54
    [50]蒋凤旋、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规划,1995(6):21-27.
    [51]郭小燕, 统筹城乡视角下中部地区多元城镇化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7):23-30
    [52]刘洪涛、夏保林,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力量整合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8):40-45
    [53]厉无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0(5)
    [54]尚小清、董欣,多维视角下中国西部城镇化发展特征解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1)
    [55]玉立,加快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 北方经贸,2009(9)
    [56]何选高,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6)
    [57]彭妮,姚永鹏,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制度建设[J],贵州农业科学2010(3):38
    [58]马智利,陈滨,西南地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59]肖莎,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述要[J],城市发展研究,2004(5):23-25
    [60]周干峙,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J].城乡建设,1998(4)
    [61]四川省统计局课题组,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及途径[J],四川省情,2009(2):39-40
    [62]宋金田, 四川省城镇化进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4
    [63]伍艳,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126-129
    [64]陈正华,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多元投资的法律经济学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4): 53-58
    [65]李彦西,影响贵州城镇化因素[J], 城乡建设,2001(6):25-26
    [66]余学强, 统筹城乡经济加快贵州城镇化步伐[J],当代贵州,2003(3):--16-17
    [67]辛超丽,贵州城镇化受制于额外成本[J],当代贵州,2008(13)
    [68]陈政,因地制宜加快贵州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10):44-46
    [69]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J],城市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70]齐晓安、林娣,我国人口城市化制度创新问题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71]钱静,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导和政府创新[J],理论导刊,2005(6)
    [72]曹骥斌,印度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兼比较两国城市化进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9
    [73]孙素君,吴初国,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0(1)
    [74]李培文,张铁军,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研究[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4)
    [75]袁梁,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6)
    [76]顾朝林,孙樱,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性城市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9(3):1-6
    [77]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78]马正跃、刘继东、唐汉东,城镇化,县(市)与经济发展的根本取向[J],县域经济,2003(9)
    [79]李胜会、李明东,县域经济与城镇化水平相关性分析[J],兰州学刊,2004,(1):109-111
    [80]胡或、王红征,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增殖效应[J],特区经济,2007(5):133-134
    [81]陈柳钦,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岭南学刊,2005(3):75-78
    [82]王威、许红缨,谈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 理论导报,2010(1):38-39
    [83]刘慧、王盛华,农村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26-27
    [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57:328,第]6卷、1964:316,第21卷、1965:247,第23卷、1972:8,第25卷、1974:371,第46卷(下)、1980:217
    [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17、18、23、80、142、277、284、348,第2卷、1972:67、1995:261
    [86]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87]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003、2005、2010、2011
    [88]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89]M.Riedel, The Coneept of Ceivil Soeiety and the Problem of it's Historical Origin, in Z. A Peleynski, ed. 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P:3-4
    [9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197
    [9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334
    [91]Rostow,W.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M],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60
    [92]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hange to Chang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Politics[J],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3, April,1971, (3):283-322
    [93]Alex Inkeles, David Horton:Becoming Modern: 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 [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94][美]塞缪尔.P.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与政治,见[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1976)[C],杨豫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95]Da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M], New York: Basic Books,1973
    [96]Jean Francois Lyotard:The Postmoden Condition[M],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9
    [97]Huber J:The Lost Innocence of Ecology:New Technologies and Superindustrial Development[M], Frankfurt am Main: Fisher,1982
    [98]Spaargaren, G. and A.P.J. Mol:Sociology, 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s a Theory of Social Change[J],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1992, (55): 323-344
    [99]Dryzek, J-S:Rational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Political Economy[M], Oxford-New York: Blackwell,1987
    [100]Peter Christof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Ecological Modernity[J],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996, (3):476-500
    [101]何传启,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科技导报,1998(6):3-4
    [102]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1323
    [104]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05]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106]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28-406、208、367,第3卷、1993:136、176、237、370、373
    [107]Jan de Vries. European Urbanization1500-1800[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30-31
    [108]刘国光,中外城市知识辞典,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
    [109]胡顺延延等,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3
    [110][加]歌德伯戈.钦洛依,城市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7
    [111]崔援民,河北省城市化战略与对策[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17-20
    [112]沈建法,城市化与人口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3-44.
    [113]邱晓华,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载王梦奎等主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14]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
    [115]冯兰瑞,21世纪加快城市化的明智选择[J],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116]陈明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5(3)
    [117]崔越,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现实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
    [118]Eliel Saarinen. The City-Its Growth, Its Decay, Its Future.1943.
    [119]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1)
    [120]W.A. 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Mancheste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
    [121]Fei.C.H. and G. Ranis, A Theory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J]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61(9)533-565
    [122]Harris J R. Rodaro M P.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J]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70(3)126
    [123]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1995:161-169
    [124]张娟、李江风,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5):203-206
    [125]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14
    [126]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14卷,群言出版社,1999
    [127]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42-143
    [128]辜胜阻,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129]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19
    [130]冯兰瑞,城镇化何如城市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4):6-10
    [131]李富田,小城镇:是农民的乐土吗?[J],农村经济,2003(12):84-85
    [132]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9)
    [133]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9)
    [134]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5)
    [135]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15-26
    [136]刘晓鹰等,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道路及小城镇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37-39
    [137]Jean Gottmann, Megalopolie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Mortheastern Seaboard, Economic Geography,1957,33(3):189-200
    [138]苏少之,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2
    [139]顾钰民,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2004(9):23-27
    [140]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人口科学,2003(6)
    [141]康明中、杨晓航,贵州城市化水平与前景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1986(3):24-29
    [142]王朝科,论贵州城市化的制约因素[J],贵州大学学报,1997(2):33-39
    [143]肖露,“两大战略”助推贵州提速[J],当代贵州,2011年(25):17-20
    [144]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7
    [145]广佳,贵州统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研究,《贵州经济发展60年研究—第七届贵州经济论坛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443-447
    [146]陈政,考察重庆经济战略圈的启示[J],理论与当代,2010(12):50-53
    [147]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125-127
    [148]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人民出版社,2009:2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