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基础。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方面历经考验、富有成效,值得进行认真研究和总结并上升为指导今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当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拟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少数民族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核心内容以及发展脉络问题;二是当前国内民族地区马克思民族观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三是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国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构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新体系的问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从概念研究入手,通过对民族、民族问题、民族观等核心概念进行再学习再研究,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发展。同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实证研究对象,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至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共80多年的史实入手,全面分析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发端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主要成效,力求从中找出影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成效的实践因素和理论依据,分析研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时代要求以及当前国内民族地区马克思民族观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进行理论和现实的具体研究分析后,通过深入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模式和特点,以及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炼、概括和升华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理论模式,探索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从组织与管理、实施与保障等方面研讨我国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对策,最终建构出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教育体系,以期提出有操作性的有效方案。
Carrying out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ving proved to be remarkably effective based on previous experiences, it's certainly necessary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Reinforcing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and properly addressing national issues are key indicators when evaluating the governing ability of the Party and leadership skills of Party and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Currently faced with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i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ree main areas:firstly, the core value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secondly, commo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current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systems to consolidate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Starting from concept study and approaching the subject through examining focal concepts like nation, national relations and national viewpoint, this paper researches in an overall way on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and the education of it.
     Tak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study object of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and drawing on historical facts in80years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of Zuojiang and Youjiang, this paper administers a holistic review upo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e of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y studyin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summarizing major positive effects that has been achieved by far, the author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theorectical found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The author also makes an effort in analysing common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ethnic area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and requirements that the times have brought along.
     After the above theoretical and pratical research, the author looks more in depth into the model and features of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laws of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to outline the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system for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contex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propose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and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finally, to build up the structure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for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concept for ethni minorities and attempt to offer pragmatic plans for field operation.
引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第十九-第四十五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五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 国家民委、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1 田记:《深入持久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载《前沿》1995年第4期。
    2 何高娃、马尚云、谢高娃:《关于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观教育的思考》,载《前沿》1999年第12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258页。
    3 《列宁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4 《斯大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1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17-620页。
    2 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考源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出版,1985年版,第21页。
    3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员政策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页。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员政策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页。
    2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页。
    1 胡锦涛: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1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7-168页。
    1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2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3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5页。
    1 《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2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1 《斯大林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8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1 《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1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页。
    2 徐博涵: 《列宁晚期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理论与斗争》,载《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4期。
    3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7页。
    1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7页。
    2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页。
    3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2页。
    1 《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页。
    1 《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2 徐柏才等: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17-19页。
    1 中央统战部:《民族政策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2页。
    2 国家民委经济司:《中国民族统计(1949-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页。
    1 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06页。
    2 《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0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604、613页。
    1 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2 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6页。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零零九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12-413页。
    1 中共国家民委党组:《民族团结进步的壮丽华章——十六大以来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载《求是》2012年第11期。
    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零零九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1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2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 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286页。
    2 《斯大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
    1 陶武等:《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初探》,载《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12期。
    2 陶武等:《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初探》,载《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12期。
    1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1 周永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载《广西日报》2008年12月12日1版。
    2 新华网:温家宝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h/2012-03/09/c111630864.htm, 2012-03-09
    1 广西统计局:《广西年鉴》,广西统计局出版,1933年版,第155页。
    1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员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93-94页。
    2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员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93-94页。
    3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员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239页。
    1 黄成授等:《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205页。
    2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人民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页。
    3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人民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页。
    1 中共广西百色地委党史办公室、中共云南文山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西河池地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西南宁地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贵州黔西南州党史研究室、中共贵州黔南州委党史研究室:《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2 梁庭望、罗宾译注:《《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壮族丛书),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3 梁庭望、罗宾译注:《《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壮族丛书),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4 黄现瑶、甘文杰、甘文豪:《韦拔群评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6页。
    1 毛正三:《韦拔群的故事》,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版,第39页。
    2 梁文化主编:《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3 黄耿主编:《右江战歌》,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4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人民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1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百色起义与中国革命》,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2 中共河池地委党史研究室:《右江农民运动(河池地区部分)》,河池:中共河池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印,1994年版,第189-190页。
    1 黄成授等:《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2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164页。
    1 中共河池市委员会、河池市人民政府:《韦拔群精神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版,见“邓小平题词”。
    2 李源潮:《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载《广西日报》2009年12月12日第1版。
    3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51页。
    1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82页。
    2 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来》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64页。
    3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人民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2页。
    5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史研究室、广西军区政治部:《广西抗战纪实》,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页。
    6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4页。
    1 江虹、吴忠才:《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广西武装斗争(上)》,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320页。
    2 中共巴马瑶族自治县委员会党史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巴马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257页。3 韦志虹:《中共广西地方历史专题研究》(民族革命时期综合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第550-551页。
    1 中共河池地委党史办公室、中共百色地委党史办公室:《解放战争时期右江地区党史资料选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2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369页。
    3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263页。
    4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1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2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33页。
    1 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抗战时期桂林文学活动》,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
    2 《剧讯一则》,载《新华日报》1944年5月19日版。
    1 陈新建:《浅议广西游击根据地的革命歌谣》,载《桂海论丛》2000年第6期。
    1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2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53页。
    1 中共档案馆:《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742页。
    1 黄成授等:《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页。
    1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页。
    1 黄成授等:《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302页。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件资料汇编》,1998年版,第150页。
    2 黄成授等:《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西通志·民族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8页。
    2 金宝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广西民族问题》,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3 金宝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广西民族问题》,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4 金宝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广西民族问题》,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西通志·民族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6页。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西通志·民族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6页。
    3 金宝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广西民族问题》,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124页。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西通志·中共广西地方组织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8页。
    2 《当代中国的广西》编撰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广西》,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384页。
    1 金宝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广西民族问题》,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8页。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西通志·民族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4页。
    1 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人事处统计资料。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精心呵护民族团结促进广西社会和谐——广西民族工作委员会各委员单位全力做好民族工作的经验(六)》,载《广西日报》2011年10月19日第3版。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2011年全区民委系统获奖调研报告汇编》,2012年编撰,第38页。
    1 徐晓萍、金鑫:《中国民族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2009年全区民委系统获奖调研报告汇编》,2010年编撰,第41页。
    1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版。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版。
    1 奂平清:《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载《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 胡锦涛:《2010年5月17日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辑《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一〇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16页。
    1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5月27日版。
    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汇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95页。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页。
    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汇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81页。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东突”恐怖势力难逃罪责》,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3586/20020121/652705.html,2002年1月21日。
    2 《民族工作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75页。
    3 《民族工作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79页。
    1 广西:《用好政策,夯实民族团结基础》,载《中国民族报》2009年12月25日第2版。
    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汇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7页。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汇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95页。
    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汇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 《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8.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 《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 《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3. 《斯大林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4. 《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5.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1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 《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九O--oO二年)》[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2.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3. 《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0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4.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5.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1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6.中央档案馆:《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0一〇年)》[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9. 《当代中国的广西》编撰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广西》[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30. 《中国民族统计》(1949-199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31.巴图:《毛泽东:中国民族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历史实践》[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
    32.陈路芳、徐方治:《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民族和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3.陈庆勇主编:《广西开放大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5.龚学增、胡岩:《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修订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36.广西社会科学院编;((2004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37.广西社会科学院编;《2005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38.广西社会科学院编;《2006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39.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广西民族区域自治文件资料汇编》[M],1988.
    40.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族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41.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2009年全区民委系统获奖调研报告汇编》[G],2010.
    4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2009年全区民委系统重点课题调研报告汇编》[G],2010.
    43.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2010年全区民委系统获奖调研报告汇编》[G],2011.
    44.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2011年全区民委系统获奖调研报告汇编》[G],2012.
    45.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广西民族工作资料选集民族识别文件资料汇编(19512001)》[G],2001.
    46.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民族工作政策法规汇编》[G],2011.
    47.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抗战时期桂林文学活动》[M].
    48.国家民委:《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G],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0.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考源资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1985.
    51.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2.黄成授:《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53.黄耿主编:《右江战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54.黄海坤主编,《当代广西民族工作:1949-1999》,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55.黄海坤主编:《同舟论——当代广西民族关系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56.黄现瑶、甘文杰、甘文豪:《韦拔群评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7.江虹、吴忠才主编:《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广西武装斗争(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58.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9.金宝生主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广西民族问题》[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60.雷洪主编:《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1.梁庭望、罗宾译注:《(壮学丛书)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62.梁文化主编:《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63.廖杨:《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的多维透视——以广西为考察中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64.刘咸岳:《2002年蓝皮书:广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上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65.刘咸岳:《广西社会科学院2002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报告》[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66.刘献君主编:《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7.卢献匾主编:《科学调研关注民生2003-2007年广西民委系统获奖调研报告汇编》[G],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68.罗树杰,徐杰舜主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69.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0.毛正三:《韦拔群的故事》[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80.
    71.莫蓉、徐杰舜:《互动中的磨合与认同——广西民族团结模式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72.穆殿春、林钧昌:《民族政策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73.欧阳康主编:《思想碰撞与方法借鉴——民族精神的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4.欧阳康主编:《文化反思与价值建构——全球化与民族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5.彭晓春主编:《广西科学发展问题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76.青觉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7.沈桂萍主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党的民族政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78.覃乃昌主编:《广西的民族乡》[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
    79.覃乃昌主编:《广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80.韦志虹主编:《中共广西地方历史专题研究(民主革命时期综合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81.吴仕民:《直面民族问题》[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82.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83.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84.徐柏才等著:《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85.徐杰舜主编:《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86.徐晓萍,金鑫著:《中国民族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7.姚舜安主编;《广西民族大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88.张雷声、郑吉伟、李玉峰:《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9.张曙光主编:《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0.章远新主编:《广西改革大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1.中共巴马瑶族自治县委员会党史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巴马历史(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2009.
    92.中共广西百色地委党史办公室、中共云南文山州委党史征研室、中共广西河池地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西南宁地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贵州黔西南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贵州黔南州委党史研究室:《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93.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员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94.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史研究室、广西军区政治部合编:《广西抗战纪实》,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95.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百色起义与中国革命》[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96.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人民的解放斗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97.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编:《广西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8.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编:《广西画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9.中共河池地委党史办公室、中共百色地委党史办公室合编:《解放战争时期右江地区党史资料选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100.中共河池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印:《右江农民运动(河池地区部分)》[M].1994.
    101.中共河池市委员会、河池市人民政府,《韦拔群精神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10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103.周健:《广西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实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104.周平:《民族政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5.朱从兵,钱宗范;《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M],合肥:合肥工作大学出版社,2008.106.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2.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5-28(1)
    3. 周永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广西日报》, 2008-12-12(1).
    4. 李源潮:《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广西日报》,2009-12-12(1).
    5. 中共国家民委党组:《民族团结进步的壮丽华章——十六大以来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求是》,2012(11)
    6. 鲍美荣:《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促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J],《前沿》,2000(12)
    7. 陈新建:《浅议广西游击根据地的革命歌谣》[J],《桂海论丛》,2000(6)
    8.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9. 尕宝英:《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之管见》[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1994(2)
    10.高娃、何高娃、李晶:《浅议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2)
    11.广西:《用好政策,夯实民族团结基础》[N],《中国民族报》,2009-12-25(2)
    1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精心呵护民族团结促进广西社会和谐——广西民族工作委员会各委员单位全力做好民族工作的经验(六)》[N],《广西日报》,2011-10-19(3).
    13.郭艳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2010年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郝志敏:《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J],《前沿》,1999(12).
    15.何高娃、马尚云、谢高娃:《关于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观教育的思考》[J],《前沿》,1999(12)
    16.何龙群:《百色起义与广西民族团结传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7.何龙群:《周恩来与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J],《桂海论丛》,1998(1)
    18.贺蕊玲:《干部教育培训中要加强民族观和民族政策教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9)..
    19.奂平清:《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0.金天明、王庆:《“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1981(4)
    21.李晶:《西部开发战略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J],《前沿》,2000(9)
    22.梁亦凡、丁龙召、马尚云:《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教育科学版)》,1999(2)
    23.刘绍卫:《广西当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考察与现代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9(4)
    24.刘武军:《论壮族地区历史上稳定平和的原因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2(6)
    25.刘武军:《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
    26.罗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J],《贵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7.马尚云、李晶:《广西地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现状调查》[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28.戚甫娟:《加强学生民族团结和“四个认同”教育研究》[J],《青年研究》,2007(2)
    29.覃乃昌:《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国家行动——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J],《广西民族研究》,2009(1)
    30.陶武等:《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初探》[J].华东经济管理,2007(12)
    31.田记:《深入持久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J],《前沿》,1995(4)
    32.王丽:《江泽民民族观教育思想及其对新疆发展的启示》[J],《兵团党校学报》,200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