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司法证明中的逻辑法则与经验法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司法证明结构是诉讼证明中的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发挥作用的基本空间,而司法证明结构就是双方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围绕证明对象通过“对抗·说服——判定”活动而形成的较稳定的结构关系。司法证明应当限定在审判阶段控、辩、审三方在场的正式庭审或庭审前控、辩、审三方在场的规范程序场域之内。司法证明的过程可以从大的层面上区分“事实的发现”和“事实的证成”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还可以从当事人视角和法官视角进行细化,对当事人而言就是“对抗·说服——判定”结构中的“告知(主张、举证)与说服”,对法官而言就是“对抗·说服——判定”结构中的“知”“信”“断”“喻”几个具体层面。诉讼结构、证明结构和论辩结构有着密切联系,论辩结构成为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作用于证明结构的具体形式。
     本文语境中,逻辑(法则)被界定为广义的逻辑,它本身是一个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它不仅包括将推理严格形式化而产生的推理形式、规则和规律,也包括一般形式化的过程与趋势本身。这样,立法的法典化和司法中的严格规则主义将被主要看成是逻辑化结果的表征。从宏观角度看,逻辑(法则)与司法证明的各个基本要素有着密切的关联:诉审关系中审判对象的明确和证明对象的界定与同一律相关,具体证明过程中证据矛盾的排除与不矛盾律密切相关,证明责任分配的基础理论与排中律的作用密切相关,而证明标准又与论证的充足理由原则形影相随。从微观角度看,逻辑(法则)为证据的关联性、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分类、证据和证明对象推论关系的解释提供了逻辑合理性依据和用于具体解析的逻辑方法,在对司法证明过程予以精密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对逻辑法则相对确定性、稳定性的基本诉求。同样在本文的语境中,经验(法则)意味着一种认识过程和这一过程结果的统一。对经验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历史经验(既往经验)与当下经验、普通(一般)经验与特殊经验两种分类最为重要。经验与立法、司法活动有着密切关联,中国古代司法就有重视法官经验的司法传统。在确立形式理性法观念的今天,如何重新看待法官司法经验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具体司法证明过程而言,作为历史经验的经验法则和法官对具体证据的当下经验是需要予以关注的重点。经验法则是人们从经验归纳抽象中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属性以及事物之间常态、稳定联系的一般性知识或法则,经验法则在司法证明中是作为证据推论证明对象的大前提而发挥作用的,但经验法则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绝不是僵死的,它和法官对案件事实认知的当下经验紧密结合,二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调适和平衡关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学者对经验法则(涵括)的理论和技术分析为我们理解和运用经验法则提供了便利。司法证明中法官的经验法则和当下经验为司法证明结论的可靠性提供了基本理性保障。
     证据规则与逻辑法则、经验法则具有密切关系。自由心证原则是构成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合理性的基础原则,自由心证制度既需要保障同时需要制约,逻辑法则在司法证明中对自由心证的保障和限制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逻辑法则在心证判断进行之前对证明对象、证据材料的选择和过滤;2.逻辑法则在心证形成过程中提供了思维自身合理性的保障;3.逻辑法则提供了对自由心证结果进行事后检测的工具和手段。同样,自由心证依赖并受制于经验过程,依赖和受制于经验法则。具体表现为:1.经验法则是法官进行判断的基本依据,2.在自由心证中法官对经验法则的选择要受到双方面制约。证据裁判原则与逻辑(法则)有密切联系,从非证据或无证据裁判到神示裁判,从神明裁判制度到法定证据制度,再从法定证据制度到现代自由心证制度,这本身是一个逻辑化的过程,逻辑为相应的证据制度提供了用于证明的基本逻辑结构和形式化方法。这一过程也是一个由单纯诉求形式理性到全面诉求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过程,一个逐步诉求司法证明程序公正和过程公正的进程。证据裁判原则所体现的基本理性表现为证据和证明对象之间的一种经验联系,这种经验的理性联系既存在于经验法则之中,也存在于对证据和证明对象的当下经验之中。事实认定是当下经验的证据、证明对象和经验法则相互调适的过程,是作为经验法则的历史经验和作为对证据具体认识的当下经验相互结合的过程,是经验过程和经验结果的统一。在证据规则建设方面我们面临许多问题,是否需要证据规则,需要什么样的证据规则,怎样具体建设我国的证据规则体系,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其他国家的实践,各自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司法过程精密化的重要保障,但法官自由裁量权同时需要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的双重支持与制约。逻辑法则(规则化)对刑事司法证明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支持和制约表现在案件争议事实的认定、证据运作程序、法律的选择和解释、罪名和刑罚的确定、裁判的说理等具体过程中。就案件争议事实认定而言,逻辑化、规则化为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认定案件争议事实提供了基本的逻辑前提,提供了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逻辑化的有关证据证明力的规则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构成了约束,有关事实逻辑推论方向的法律规则对法官的自由裁量产生影响,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规律)为司法证明提供了技术工具支持。法官自由裁量权还要受到经验和经验法则的制约,作为历史经验的经验法则为人们认识具体证明对象提供了基本的认识背景,对证据和证明对象的当下经验是法官进行自由裁量的现实基础,经验法则和当下经验互动。在法官进行自由裁量时还可能会遭遇法官个体的经验、经验法则和整体的社会政策等价值的冲突,如果法律规则没有对这些冲突的平衡提供具体的规则,那么法官有义务在自由裁量中对相互冲突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作出更加合理的裁决。
     推定是根据法律规定,在基础事实被确定为真(或不需要基础事实)的条件下,确定推定事实为真的法律规则。推定的设定和适用中,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发挥了重要功能。推定建立在逻辑的推论形式之上,对推论所依据的经验法则的置信度进行了人为的改变。利用逻辑标准对推定进行重新厘定,将事实推定排除在推定之外,进一步将推定分为不可反驳推定和可反驳推定。推定的合理性有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的支持,但同时又具有“人定”的性质和特点。推定既具有便利证明、提高证明效率的正面价值,也潜含一些负面价值。在刑事诉讼中有罪推定的趋势既对法官的自由心证构成局部侵蚀,也对保障被告人基本权利的无罪推定原则构成局部侵蚀。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为辨证分析、认识推定的功能、作用机制提供了基本的背景知识和具体的分析工具。
     概括地说,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潜藏于自由心证原则和证据裁判原则背后,为司法证明过程提供了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双重支持。
The structure of judicial proof, which provides a structure for an analysis of principles of logic and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is a more stabl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that is established in the activity of confliction /persuasion and verdict, oriented to the fact-in-issue, between parties and judges. The space of judicial proof should be confined in the process of trial or pre-trial in which parties and judges are all on the scene. The process of judicial proof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fact-finding and its justification. We can specify these two phases from two different viewpoints: to parties, it’s an activity of claim and persuasion; to judges, it’s a series of mental actions from knowledge, convinction, and judgment to expression. The structure of debate that keep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ructure of litig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judicial proof provides a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principles of logic and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In this essay, the terminology logic (or principles of logic) is used in its broadest meaning, as a combination of a process and its effect. It contains not only the forms of reasoning, the rules of reasoning and the principles of reasoning but the process (or tendency) of formalization itself. Under this definition, codification and strict rule-oriented mode in justice can be taken as sign of logic. In its totality, principles of logic keep a one-to-one relationship respectively with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judicial proof: the articulation of fact-in-issue to the law of identity, the exclusion of contradictory evidence to the law of no-contradictory, the burden of proof to the law of excluded middle, and the standard of proof to the law of sufficient reason. In its parties, principles of logic provide an analysis method for some concrete questions such as the relevancy of evidence, the division of direct evidence and indirect evidence, the infer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ans and probandum. In summary, logic is a useful too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able process of judicial proof and it provides a method of analysis.
     Similarly, in this essay, the terminology experience (or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means a combination of a process and its effect. Some division of experience type can be made. Among these experience type,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 opposite of present experience) and general experience (the opposite of special experience) are most important ones. Activities of legisl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the law involve in experience. Traditionally we have a culture of emphasis on experience but also confront some puzzle questions at present. In the concrete process of judicial proof, we should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at-present.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or common sense) are some common sense (general knowledge) or principles which are induced from a character or a relationship of the matter (matters) by our experience. In judicial inference, law of general experience constitutes a major premise of a syllogism and it takes an active role. Laws of experience and judges’experience-at- present balances each other and judges should attain their knowledge of fact-in-issue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laws of experience and their experience-at-present.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laws general experience, provided by both continent scholars and common law scholars, make it convenient for us to understand and use it.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and judge’s experience-at-present warrant the conclusion of judicial proof.
     The principles (rules) of evidence keep a close relation with principles of logic and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The principle of free valuation of evidence which establishes rational base for the valuation system of evidence needs both support and limitation and logic principles tak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course; Similarly, the course of free valuation of evidence not only rely on but also is confined by course of experience and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The principle of verdict on evidence involves with the logical course and logic principles because the course of establishment of evidence system, from trial by ordeal to so-called“legal proof”, from so-called“legal proof”to the system of free valuation of evidence, is also a course of logic. Logic provides a basic logic structure and a formal method for judicial proof. The fundamental rationality presented by the principle of verdict on evidence exists in the experience relationship of evidence and fact-in-issue (probandum). It’s a course in which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at-present about evidence and fact-in-issue check, balance, combine each other. When we consider of establishment of our country’s system of evidence rules, we are confronted some questions. For example, whether or not it’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system of evidence rule in our country, what a system of evidence rule we need, and how to construct this system, and so on. However, the study of principles of logic and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can help us making a choice, and so does the practice of other countries.
     Judge’s discretion is a guarantee of refined justice and it also needs support and limitation which come from principles of logic and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Principles of logic take on a vital role in concrete course of justice. Take the course of fact-finding as an example, principles of logic and rules of evidence provide necessary premise of logic and provide competent evidence. Some rules of valuation weight of evidence constitute necessary limitation and some rules of orientation of inference also influence the use of judges’discretion. On the other hand, judges’discretion also involves with experience and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as a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at-present of evidence provide a background for judge’s knowledge of fact-in-issue. In this course,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at-present of evidence check and balance each other. However, in the course of judge’s discretion, some conflicts may occur among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judges,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and social polices as its totality. If there is no concrete rules which reconcile these conflicts in codes, judges are obliged to consider the conflicts of these values in their discretion so that judges can make a more reasonable decision.
     A presumption, in its legal meaning, is a legal rule. A presumption may be defined to be an inference required by a rule of law drawn as to the existence of one fact from the existence of some other established basic fact. In the course of establishment and usage of presumptions, logic (principles) and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take a key role. A presumption bases on the logic form of inference and makes at some extent artificial enforcement on the reliability of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standard of logic, we can divide presumptions into two parties: reputable presumption and irrefutable presumption, excluding factual inference from presumptions. A presumption gets its guarantee from logic and law of general experience; however it has some character of man-regulated. Although a presumption has a lot of positive values such as convenience of judicial proof, enhancement of judicial efficiency, it shares some negative values yet. In criminal process, a presumption may erode judge’s free valuation of evidence partly and may erode 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partly that is a fundmental principle of protection of defendant in criminal process. Logic (principles) and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provide a basic background and a concrete tool for our analysis of presumption.
     In summary, logic (principles) and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exist in the principle of free valuation of evidence and the principle of verdict on evidence. They give a guarantee of rationality of form and materiality.
引文
1陈一云主编:《证据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页。
    2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载《证据法学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40页。
    3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第193页。
    4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对案件事实及证据的哲学、历史学分析》,载《证据法学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511页。
    5吴宏耀,魏晓娜:《诉讼证明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6【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吴丽琪译:《德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7林山田:《刑事程序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373页。
    8【美】Wigmore’s Principles of Judicial proof, Boston Little,Brown,and Company 1913.P5.
    9【英】尼尔·麦考密克著,姜峰译:《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25页。
    10【英】Peter Murphy : Murphy on Evidence . Blac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2.
    11吴宏耀,魏晓娜:《诉讼证明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12【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徐昕,徐昀译《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55页以下。
    13范春莹:《理想与现实的偏差:法律论证及其限度》,载《法学空间》(山东经济学院法科学报,内部)2007年第1期第24页。
    14 [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第1版,第6页。
    15转引自【德】彼得·戈特瓦尔特·雷根斯堡:《法官的裁判和理性的论证》,载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476页。
    16 Bruce Anderson.(1995) The case for Re-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 Discover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p336) 转引自李安《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41页以下。
    
    17李安:《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46页。
    18李安:《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49页以下。
    19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20页。
    21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14页。
     22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73页。
    
    23何家弘主编:《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4页以下。
    24【日】中村英郎著:《新民事诉讼法讲义》,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以下。
    25何家弘主编:《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页以下。
    26 William Twining and Alex Stein: Evidence and Proof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2 xvii.本部分内容由笔者依据原文译出。
    27【美】唐·布莱克著,郭星华等译:《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3页。
    28【美】唐·布莱克著,郭星华等译:《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6页。
    
    29 I·M·Bochenski : A History of Formal Logic, Notre Dame,1961,P.3
    30陈波:《逻辑哲学导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08页。
    
    31 A·Prior: Papers in Logic and Ethics, London:Dockworth,1976,p128-129
    32【英】尼尔·麦考密克著,姜峰译:《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36页。
    33【英】尼尔·麦考密克著,姜峰译:《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38页。
    
    34【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顾培东、禄正平译:《大陆法系》,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7页。
    35【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顾培东、禄正平译:《大陆法系》,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2页。
    36谢怀栻:《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57页。
    37谢怀栻:《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60页。
    38【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顾培东、禄正平译:《大陆法系》,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40页。
    
    39【美】罗思科·庞德著,唐前宏等译:《普通法的精神》,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40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32页以下。
    41谢晖:《判例法与经验主义哲学》,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第76页。
    42【美】史蒂文·J·伯顿著,张志铭,解兴权译:《法律与法律推理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32页。
    43【美】史蒂文·J·伯顿著,张志铭,解兴权译:《法律与法律推理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44页。
    44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Blac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4.
    
    45【德】克劳斯·罗克信著,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79页。
    46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14页。
    47见梁玉霞《刑事诉讼主张及其证明理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48【德】克劳斯·罗克信著,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65页以下。
    49有关美国刑事诉讼中诉因的问题分析,详见[美]伟恩·R·拉费弗等著,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955页以下。
    50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54页以下。
    51【美】伟恩·R·拉费弗等著,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61页以下。
    52 [美]伟恩·R·拉费弗等著,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81页。
    53 [美]伟恩·R·拉费弗等著,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86页。
    54【日】土本武司著,董璠舆,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5月第1版,第184页。
    
    55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09页。
    56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13页。
    57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17页。
     58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47页。
    60常绍舜:《系统科学方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9页。
    61张卫平主编:《民事证据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14页。
    62【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著,吴宏耀、魏晓娜等译:《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7页。
    63【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08页以下。
    
    64【日】田口守一著,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20页。
    65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页。
    
    66陈瑞华:《程序性辩护之初步研究》,载《现代法学》2005年3月第27卷第2期,第46页。
    67陈瑞华:《程序性辩护之初步研究》,载《现代法学》2005年3月第27卷第2期,第51页。
    68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Blac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29-53.
    69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3版,第36页。
     70吴宏耀,魏晓娜:《诉讼证明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75页以下。
    
    71见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1998)云高刑初字第1号。
    72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第95页。
    73有关证据矛盾排除的文章,请参见刘金友《证据的矛盾与协调一致》,载《法律适用》1997年第6期,第35页以下;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第94页以下。
    74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第98页以下。
    75案例选自《中国监察》2000年第2期,第45页。
    
    76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73页。
    77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78页以下。
    
    78李泽沛主编:《香港法律大全》,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777页。
    79卞建林、杨宇冠:《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撮要》,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第52页。
    80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362页以下。
    81彭漪涟:《逻辑规律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1页以下。
    82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35页。
    
    83张卫平:《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64页。
    84张卫平:《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66页。
    85张卫平:《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66页。
    86何家弘:《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答刘金友兼与张卫平、王敏远商榷》,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102页。
    87吴宏耀,魏晓娜:《诉讼证明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221页。
    88转引自J . L . Montrose (1954),‘Basic Concepts of the Law of Evidence’, The Law Quarterly Review,70,pp538.
    89【美】乔恩·华尔兹著,何家弘等译:《刑事证据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以下。
    
    90转引自Peter Murphy : Murphy on Evidence . Blac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21.
    91何家弘:《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191页以下。
    92【日】田口守一著,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93【日】田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第166页。
    94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275页。
    95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470页。
    96陈一云主编:《证据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1991年版,第101页。
    
    97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98 Peter Murphy : Murphy on Evidence Blac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8.
    99J . L . Montrose (1954),‘Basic Concepts of the Law of Evidence’, The Law Quarterly Review,70,p530-531.
    100 J. L. Montrose (1954),‘Basic Concepts of the Law of Evidence’, The Law Quarterly Review, 70, p531.
    101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Blac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22.
    102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274页。
    103高家伟、邵明、王万华:《证据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页。
    
    104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87页以下。
    105转引自高忠智《美国证据法新解》,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34页以下。
    106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4页以下。
    107本节总体上采纳了作者已发表论文《间接证据疏义》的内容,该论文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108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第157页。
    109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下),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第3版,第58页。
    110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6页以下。
    111谢佑平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327页。
    112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88页。
    113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08页以下。
    114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139页。
    115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136页以下。
    116松冈义正著:《民事证据论》(上、下),何勤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0页以下。
    117邵勋、邵锋:《中国民事诉讼法论(下)》,何勤华主编《华东政法学院珍藏民国法律名著丛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496页。
    
    118郭杏邨编著:《民事诉讼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4月第1版,第195页。
    119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459页。
    120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7th Edition) I .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16.
    121 Jeremy Bentham,The works of Jeremy Bentham .7vols Edited by John Bowling. New York: Russell and Russell,1962.
    122 William L .Twining,Theories of Evidence: Bentham and Wigmore,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co.1985.转引自阮堂辉《间接证据理论及其在事实认定中的运用》(2006)第9页,中国硕博士论文库。
    123 William L .Twining,Theories of Evidence: Bentham and Wigmore,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co.1985.转引自阮堂辉《间接证据理论及其在事实认定中的运用》(2006)第10页,中国硕博士论文库。
    
    124 Lyman L·Patterson,The Types of Evidence : An Analysis,19 Vand .L .Rev.l(1965)
    125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7th Edition) I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16.
    126【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汤维建等译:《麦考密克论证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2页。
    127【美】乔恩·R·华尔兹著,何家弘等译:《刑事证据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4页以下。
    128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9年10月第3版,第136页以下。
    129陈波:《逻辑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12页。
    
    130 William Twining and Alex Stein : Evidence and Proof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2).P53-99
    131 William Twining and Alex Stein: Evidence and Proof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2).P56.
    132 William Twining and Alex Stein: Evidence and Proof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2).P60.
    
    133 William Twining and Alex Stein: Evidence and Proof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2).P63.
    134 William Twining and Alex Stein: Evidence and Proof.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2).P76-78.
    135 Bruce Anderson.(1995) The case for Re-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 Discover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p336)转引自李安《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41页以下。
    136李安:《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46页。
    137【美】里德·黑斯蒂编著,刘威、李恒译:《陪审员的内心世界——陪审员裁决过程的心理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5页以下。
    138【美】里德·黑斯蒂编著,刘威、李恒译:《陪审员的内心世界——陪审员裁决过程的心理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5页以下。
    139本节内容主要采纳了作者已发表论文《思考在证据拿来之后——威格摩尔证明表格的逻辑化倾向及启示》,载《政法论丛》2008年第6期。
    
    140 Wigmore: Principles of Judicial proof, Boston Little,Brown,and Company 1913.p1-2
    141 Wigmore: Principles of Judicial proof,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13.P747-748.
    142 Wigmore: Principles of Judicial proof,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13. P747.
    144 Wigmore: Principles of Judicial proof,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13.p756.
    145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Blac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4.
    146陈梦麟:《墨辩逻辑学》,齐鲁书社1983年10月新1版,第322页以下。
    147约翰·W·斯特龙主编,汤伟建等译:《麦考密克论证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14页。
    148【英】迈克尔·奥克肖特著,吴玉军译:《经验及其模式》,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第1版,第9页。
    149【英】迈克尔·奥克肖特著,吴玉军译《经验及其模式》,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第1版,第10页以下。
    150彭世忠、李秋成:《认真对待司法经验——兼论<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4条》,载《政法论坛》2006年1月,第24卷第1期,第106页。
    
    151周晓亮:《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第49页。
    152培根反对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证明方法,推崇归纳逻辑,将自己的逻辑著作定名为《新工具》是其明证。
    153张镇寰:《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载《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第132页。
    
    154张镇寰:《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载《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第134页。
    155 [美]弗里得里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1页以下。
    156谢晖:《判例法与经验主义哲学》,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第75页。
    157 Karl·N·Llewelyn, The Bramble Bush 12 (1951),转引自【美】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张志铭、解兴权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5页。
    158【美】罗思科·庞德著,唐前宏等译:《普通法的精神》,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159【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顾培东、禄正平译:《大陆法系》,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2页。
    
    160【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慧美译:《法律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0页。
    161【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慧美译:《法律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162郑戈:《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研究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以下。
    163【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慧美译:法律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以下。
    164【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慧美译:《法律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165贺卫方:《法律人丛书总序》,载孙笑侠等《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66张伟仁:《中国传统的司法和法学》,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第59页。
    16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1997年重印),第199页。
    168孙笑侠:《中国传统法官的实质性思维》,载《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5页。
    169顾元:《衡平司法与中国传统法律秩序——兼与英国衡平法相比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4页。
    170转引自阎步克:《举荐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6页。
    171环境证据与间接证据具有部分重合关系,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172沈家本:《枕碧楼丛书·无冤录序》,转引自殷啸虎:《中国古代司法鉴定的运用以及制度化的发展》,载《中国司法鉴定》,2001年第1期,第61页。
    173《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8页。
    174《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91页。
    175陈光中、沈国峰:《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第113页。
    176 (清)胡秋潮:《问心一隅》,转引自顾元《衡平司法与中国传统法律秩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56页。
    177顾元:《衡平司法与中国传统法律秩序——兼与英国衡平法相比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12页以下。
    178董仲舒《春秋决狱》,参见程树德《九朝律考》卷一,《汉律考七》。
    
    179虞山襟霞阁主编:《刀笔精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180金人叹,吴果迟编著:《断案菁华》下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30页以下。
    181关于中国传统司法特质和古代法官实质性思维特征的分析,详见梁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载梁治平《在边缘处思考》,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以下。孙笑侠:《中国传统法官的实质性思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总第35卷第4期,第5页以下。
    182具体案件祥情见《南方周末》新闻报道《“第三者”继承遗产案一石激浪》,2001年11月15日版。
    183王丽萍等:《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由一起司法判决引起的思考》,载《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68页。
    184王纳新:《法官的思维——司法认知的基本规律》,法律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95页。
    185以上两案例转引自范忠信《法律人的理性素养》,载《法制日报》2003年11月06日。
    
    189毕玉谦:《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27页。
    190刘春梅:《浅论经验法则在事实认定中的作用及局限性之克服》,载《现代法学》2003期,第138页。
    191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203页。
    194【加拿大】玛丽琳·T·迈克瑞蒙著,徐卉译:《事实认定:常识、司法认知与社会科学证据》,载王敏远主编《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82页以下。
    195【德】汉斯·普维庭:《现代证明责任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页以下。
    196 Terence J. Anderson :On Generalizations I: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Tex. L. Rev. 455.直觉合成性涵括(经验法则)和情境限定性涵括(经验法则)两词由笔者据原文首次译出。
    197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198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203页。
    199刘春梅:《浅论经验法则在事实认定中的作用及局限性之克服》,载《现代法学》,2003年6月,第25卷,第3期,第139页以下。
    200陈俊康:《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全国硕博士论文库(2004);刘燕:《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全国硕博士论文库(2007)。
    
    201吴宏耀,魏晓娜:《诉讼证明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202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
    
    203劳东燕:《推定研究中的认识误区》,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123页。
    204曹鸿阑:《违背经验法则之研究——以事实认定为中心》,载《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四),第129页。
    
    205王亚新著:《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
    206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印行,1979年第3版,第536页以下。
    207周叔厚著:《证据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95版,第30页。
    
    208曾华松著:《经验法则在经界诉讼上之运用》,载于《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六),台湾三民书局,第183页。
    209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印行,1979年第3版,第568页。
    210案例来源:中国法院网www.Chinacourt.org/public/search_res_l.php
    211 Ronald Allen,“Burden of Proof and Ambiguity in Modern Legal discourse”(1994),17Hav.J.Law and Public Policy 627.
    212 William Twining ,“Civilians Don’t Try: A Comment on Mirjan Damaska’s‘Rational and Rational Proof Revisited’”(1997)5 Cardozo J.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69 at fn 6.
    213作者所见国内唯一一篇涉及“概括”的文章是加拿大玛丽琳·T·迈克瑞蒙著,徐卉译:《事实认定:常识、司法认知与社会科学证据》,载王敏远主编《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76页以下。译者将generalization译为概括,如前所述,为与逻辑中的“概括”方法相区别,笔者将其译为“涵括”,但为引文忠实于原译文,此处仍用“概括”。
    214【加拿大】玛丽琳·T·迈克瑞蒙著,徐卉译:《事实认定:常识、司法认知与社会科学证据》,载王敏远主编《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85页。
    215【加拿大】玛丽琳·T·迈克瑞蒙著,徐卉译:《事实认定:常识、司法认知与社会科学证据》,载王敏远主编《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89页以下。
    216【加拿大】玛丽琳·T·迈克瑞蒙著,徐卉译:《事实认定:常识、司法认知与社会科学证据》,载王敏远主编《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88页以下。
    217【加拿大】玛丽琳·T·迈克瑞蒙著,徐卉译:《事实认定:常识、司法认知与社会科学证据》,载王敏远主编《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86页。
    218【加拿大】玛丽琳·T·迈克瑞蒙著,徐卉译:《事实认定:常识、司法认知与社会科学证据》,载王敏远主编《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78页。
    219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第107页以下。
    220案例叙述来自龙宗智教授的论文:《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21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第109页。
    222 See Huddleston v. United States, 485 U.S. 681, 682-84 (1988).
    224何家弘:《中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构想》,载《法学家》2001年第6期,第32页。
    225王敏远:《确立形式证据规则的原则——现实原则》,载《证据学论坛》(何家弘主编)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5页。
    226江伟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5月版,第173页。
    227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5页。
    228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77页以下。
    229李文杰、罗文禄、袁林等著:《证据法学》,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77页以下。
    230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第79页以下。
    231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Blac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14-15.
    232有关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沿革方面的详细论述,可参见秦宗文博士论文《自由心证研究——以刑事诉讼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刘春梅博士论文《白由心证证制度研究——以民事诉讼为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郑未媚博士论文《自由心证原则研究——以刑事诉讼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33 [法]赫利:《刑事诉讼法》,转引自维辛斯基著,王之相译:《苏维埃法律上的诉讼证据理论》,法律出版社1957年版,第160页。
    234 [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页。
    235 Filangiere:《立法的体系》,转引自陈浩然:《证据学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76页以下。
    236蔡秀雄:《证据法则与自由心证之研究》,中国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4辑上册,第592页。
    237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238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12页以下。
    239蔡墩铭:《刑事证据法论》,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2月版,第424页。
    240参见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见《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以下。
    241葛洪义著:《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242【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苏力译:《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43【英】迈克尔·奥克肖特著,吴玉军译:《经验及其模式》,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第1版,第10页以下。
    24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344页。
    245卓泽渊著:《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60页。
    246何家弘:《从司法证明模式的历史沿革看中国证据制度改革的方向》,载《法学家》2005年第4期,第123页。
    247 William Twining :Rethinking Evidence : Exploratory essays ,(1900)p.39
    248【英国】乔纳森·科恩著,何家弘译:《证明的自由》,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3期,第1页。
    249【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徐昕,徐昀译:《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58页。
    250【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徐昕,徐昀译:《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55页以下。
    251江伟主编:《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591页。
    252【美】Stephen A·Michael M·Martin & Naniel J·Capra著,张红梅译:《美国证据法典化运动与联邦证据规则立法的相关背景》,载《研究生法学》2002年第2期,第102页。
    253【美】Stephen A·Michael M·Martin & Naniel J·Capra著,张红梅译《美国证据法典化运动与联邦证据规则立法的相关背景》,载《研究生法学》2002年第2期,第105页。
    254范愉,徐继军:《从经验到规则——评《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八卷),第573页。
    255【英】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 seven edition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131.
    256 Charles T·Mc Cormick,Handbook of the law of the Evidence 340—41(1st ed.1954).
    257何家弘:《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载《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4期,第51页。
    258何家弘:《中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构想》,载《法学家》2001年第6期,第32页。
    259何家弘:《中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构想》,载《法学家》2001年第6期,第35页以下。
    260 See Marisa Iglesias Vila, Facing Judicial Discretion: Legal Knowledge and Right Answers Revisited, Law and Philosophy Library, Vol49.2001, p.3.
    261周长军:《刑事裁量权论——在划一性与个别化之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3页以下。
    262有关自由裁量(权)概念涵义的详细厘定可参见周长军博士的《刑事裁量权论——在划一性与个别化之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李奕博士论文《法官自由裁量权》2005年;张素莲博士《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侧重从刑事审判的角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等著作与论文。
    263转引自梁根林、张立宇主编:《刑事本体化的一体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
    264刘晴,段明学:《日本精密司法评述》,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17页。
    265【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9页。
    266【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1页。
    267 K·G·戴维斯:Discretionary Justice : a preliminary inquiry 6216-17 (Louisiana State Univ. Press, Baton Rouge .1969)转引自P·S·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法理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66页以下。
    268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基本范畴》,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第71页。
    
    269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基本范畴》,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第72页。
    270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出版1979年版,第573页以下。
    271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9页。
    272【美】史蒂文·J·伯顿著,张志铭、解兴权译:《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4页。
    273【美】史蒂文·J·伯顿著,张志铭、解兴权译:《法律与法律推理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44页。
    274【波兰】齐姆宾斯基著,刘圣恩译:《法律应用逻辑》,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第352页。
    275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印行,1979年第3版,第568页。
    276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0页。
    277顾元:《衡平司法与中国传统法律秩序——兼与英国衡平法相比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3-14页。
    278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24页。
    279【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著,舒国滢译:《法律智慧警句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35页。
    280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462页。
    281本章内容总体上引述了作者与卞建林教授、钟得志的合作论文《从逻辑到法律:推定改变了什么》
    282龙宗智教授核对《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第5条第2款,确认原文是infer,应翻译为“推论”比较合适,见龙宗智《推定的界限及适用》,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116页。这说明对同一个外来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对同一种理解也可能采用不同的语词形式,语言使用的困扰也实际影响了对推定的研究。
    283【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715页。
    284 Henry Campbell Black, M.A. Black’s Law Dictionary, 6th Edition,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 1990.
    285【日】田口守一著,刘迪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
    286有关推定定义的综述,可以参见邓子滨博士的《刑事法中的推定》博士论文、赵信会博士的《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研究》博士论文、李富成博士的《刑事推定研究》博士论文及国内诸多学者有关推定的文章。
    287赵钢、刘海峰:《试论证据法上的推定》,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1期,第21页以下。
    288吴杰:《民事推定问题研究》,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289兹引述该法典原文如下:California Evidence Code section 600(a):A presumption is an assumption of fact that law requires to be made from another fact or group of facts found or otherwise established in action. A presumption is not evidence. Section (b): An inference is a deduction of fact that may logically and reasonably be drawn from another fact or group of facts or otherwise established in the action.
    290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9年版,第250页。
    291张永泉:《推定与举证责任分配比较研究》,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292叶自强:《论推定法则》,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43页。
    293有关推定概念的逻辑厘定,可参见张成敏《推定与相反推理以及相互强度关系》,载《政法论丛》2008年第1期,第64页。
    
    294张成敏《推定与相反推理以及相互强度关系》,载《政法论丛》2008年第1期,第66页以下。
    295见林玉体《逻辑》,三民书局印行,2003年3月重印第2版,第63页以下。
    296参见“国立”台湾大学理则学教学委员会编著《理则学新论》,正中书局1990年5月第1版,第1页。
    297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9年版,第249页。
     298张云鹏:《刑事推定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20卷,2007年第1期,第530页。
    302劳东燕:《推定研究中的认识误区》,载《法律法学》2007年第5期,第118页。
    303上述司法解释在2007年5月作了重新修改,分别删除了前面的但书和后面的(一)(四)项,虽然从经验法则角度讲可能更合理,但实际上已将一个可反驳推定强化为不可反驳的推定。
    304张成敏:《推定与相反推理以及相互强度关系》,载《政法论丛》2008年第1期,第66页以下。
    305【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306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出版社1989年版,第257页。
    307陈波:《逻辑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58页以下。
    308在这一点上可能会有一些异议,许多学者认为直接证据和证明对象的关联是通过经验,而间接证据和证明对象的关联是通过逻辑推论,这种区分仅在狭隘的范围内具有意义,实际上任何一个证据和证明对象之间的关系实质上都是一种逻辑推论关系,边沁坚持这一观点,国内研究者也有持这种观点的,见阮堂辉《间接证据理论及其在事实认定中的运用》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6。
    309【美】乔恩·R·华尔兹著、何家弘等译:《刑事证据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403页。
    311卞建林、杨宇冠:《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撮要》,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第52页。
    
    312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9年版,第263页以下。
    313同31,第262页。
    
    314邓子滨:《刑事法中的推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101页以下。
    315龙宗智:《推定的界限及适用》,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121页。
    316劳东燕:《认真对待刑事推定》,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33页。
    319案例转引自钟朝阳《美国证据法中的刑事推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11期,第122页。
    1.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3.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4.卞建林、杨宇冠:《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撮要》,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
    5.卞建林著:《刑事诉讼的现代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6.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7.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8.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9.陈光中、沈国峰:《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
    10.陈宗荣、林庆苗:《民事诉讼法》,三民书局1996年版。
    11.陈忠林:《刑法散得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14.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9年版。
    15.陈一云主编:《证据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陈波:《逻辑哲学导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7.陈梦麟:《墨辩逻辑学》,齐鲁书社1983年10月新1版。
    18.常绍舜:《系统科学方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19.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3版。
    20.蔡墩铭:《刑事证据法论》,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2月版。
    21.邓子滨:《刑事法中的推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22.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23.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樊崇义主编:《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5.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高家伟、邵明、王万华:《证据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年第1版。
    27.高忠智:《美国证据法新解》,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8.“国立”台湾大学理则学教学委员会编著:《理则学新论》,正中书局1990年5月第1版。
    29.郭杏邨编著:《民事诉讼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4月第1版。
    30.顾元:《衡平司法与中国传统法律秩序——兼与英国衡平法相比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何家弘主编:《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32.何家弘:《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33.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
    34.黄朝义著:《无罪推定》,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35.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出版社1989年版。
    36.金人叹、吴果迟编著:《断案菁华》(下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37.江伟主编:《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8.江伟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5月版。
    39.林山田:《刑事程序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
    40.李浩著:《民事证明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1.李安:《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42.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3.李泽沛主编:《香港法律大全》,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44.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
    45.李文杰、罗文禄、袁林等著:《证据法学》,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46.李富成:《刑事推定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7.林玉体:《逻辑》,三民书局印行,2003年3月重印第2版。
    48.梁慧星著:《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9.梁根林、张立宇主编:《刑事本体化的一体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0.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1.梁治平著:《法意与人情》,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52.梁玉霞:《刑事诉讼主张及其证明理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53.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54.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版。
    55.刘春梅:《白由心证证制度研究——以民事诉讼为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56.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57.彭漪涟:《逻辑规律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58.秦宗文:《自由心证研究——以刑事诉讼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9.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60.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沈德咏主编:《刑事诉讼证据与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出版。
    62.沈达明编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63.《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64.松冈义正著,何勤华主编:《民事证据论》(上、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65.邵勋、邵锋著:《中国民事诉讼法论(下)》,载何勤华主编《华东政法学院珍藏民国法律名著丛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66.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67.王泽鉴著:《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8.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69.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70.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71.王纳新:《法官的思维——司法认知的基本规律》,法律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72.王甲乙、杨建华、郑健才著:《民事诉讼法新论》,三民书局1981年版。
    73.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74.吴宏耀、魏晓娜:《诉讼证明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5.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下),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第3版。
    76.谢佑平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77.谢怀栻:《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78.虞山襟霞阁主编:《刀笔精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版。
    79.阎步克:《举荐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
    80.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杨仁寿著:《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2.杨良宜、杨大明著:《国际商务游戏规则:英美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3.张卫平主编:《民事证据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84.郑戈:《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研究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5.周叔厚:《证据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95版。
    86.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87.周长军《刑事裁量权论——在划一性与个别化之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88.赵信会:《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9.【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出版社1957年版。
    90.【英】尼尔·麦考密克著,姜峰译:《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91.【英】迈克尔·奥克肖特著,吴玉军译:《经验及其模式》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第1版。
    92.【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3.【美】唐·布莱克著,郭星华等译:《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94.【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顾培东、禄正平译:《大陆法系》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95.【美】伟恩·R·拉费弗等著,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著,吴宏耀、魏晓娜等译:《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97.【美】乔恩·华尔兹著,何家弘等译:《刑事证据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8.【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汤维建等译:《麦考密克论证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9.【美】里德·黑斯蒂编著,刘威、李恒译:《陪审员的内心世界——陪审员裁决过程的心理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00.【美】弗里得里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1.【美】史蒂文·J·伯顿著,张志铭、解兴权译:《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102.【美】罗思科·庞德著,唐前宏等译:《普通法的精神》,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3.【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苏力译:《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4.【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徐昕、徐昀译:《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05.【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苏力译:《超越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6.【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07.【美】P·S·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法理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08.【美】卡尔·N·卢埃林著,陈绪纲、史大晓、仝宗锦译:《普通法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9.【美】德沃金著,李常青译:《法律帝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10.【德】卡尔·拉伦茨著,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1.【德】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2.【德】克劳斯·罗克信著,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113.【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慧美译:《法律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4.【德】汉斯·普维庭《现代证明责任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15.【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著,舒国滢译:《法律智慧警句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116.【德】拉德布鲁赫著,米健、朱林译:《法学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17.【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岳礼玲、温小洁译:《德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8.【日】土本武司著,董璠舆、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5月第1版。
    119.【日】中村英郎著:《新民事诉讼法讲义》,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0.【日】田口守一著,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21.【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
    122.【日】兼子一、竹下守夫著,白绿铉译:《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23.【日】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1997年重印)。
    125.【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26.【法】让·文森、塞尔日·金沙尔著,罗结珍译:《法国民事诉讼法要义》(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27.【波兰】齐姆宾斯基著,刘圣恩译:《法律应用逻辑》,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
    128.【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毕玉谦:《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陈瑞华:《程序性辩护之初步研究》,载《现代法学》2005年3月第27卷第2期。
    3.曹鸿阑:《违背经验法则之研究—以事实认定为中心》,载《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四),台湾三民书局。
    4.刘金友:《证据的矛盾与协调一致》,载《法律适用》1997年第6期。
    5.刘春梅:《浅论经验法则在事实认定中的作用及局限性之克服》,载《现代法学》2003期。
    6.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7.龙宗智:《推定的界限及适用》,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8.何家弘:《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答刘金友兼与张卫平、王敏远商榷》,《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
    9.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载《证据法学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0.何家弘:《中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构想》,载《法学家》2001年第6期。
    11.何家弘:《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载《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4期。
    12.何家弘:《中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构想》,载《法学家》2001年第6期。
    13.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基本范畴》,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
    14.梁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载梁治平《在边缘处思考》,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5.劳东燕:《推定研究中的认识误区》,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6.劳东燕:《推定研究中的认识误区》,载《法律法学》2007年第5期。
    17.劳东燕:《认真对待刑事推定》,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8.彭世忠、李秋成:《认真对待司法经验——兼论<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4条》,载《政法论坛》2006年1月,第24卷第1期。
    19.阮堂辉:《间接证据理论及其在事实认定中的运用》(2006)中国硕博士论文库。
    20.谢晖:《判例法与经验主义哲学,》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21.孙笑侠:《中国传统法官的实质性思维》,载《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2.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对案件事实及证据的哲学、历史学分析》,载《证据法学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3.王敏远:《确立形式证据规则的原则——现实原则》,载《证据学论坛》(何家弘主编)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4.王丽萍等:《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由一起司法判决引起的思考》,载《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5.吴杰:《民事推定问题研究》,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殷啸虎《中国古代司法鉴定的运用以及制度化的发展》,载《中国司法鉴定》2001年第1期。
    27.叶自强:《论推定法则》,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8.张卫平:《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29.周晓亮:《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30.张镇寰:《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载《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
    31.张伟仁:《中国传统的司法和法学》,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32.张永泉:《推定与举证责任分配比较研究》,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张成敏:《推定与相反推理以及相互强度关系》,载《政法论丛》2008年第1期。
    34.张云鹏:《刑事推定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20卷,2007年第1期。
    35.曾华松:《经验法则在经界诉讼上之运用》,载于《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六),台湾三民书局。
    36.赵钢、刘海峰:《试论证据法上的推定》,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1期。
    37.郑未媚:《自由心证原则研究——以刑事诉讼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库(2005)。
    38.【加】玛丽琳·T·迈克瑞蒙著,徐卉译:《事实认定:常识、司法认知与社会科学证据》,载王敏远主编《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39.【英】乔纳森·科恩著,何家弘译:《证明的自由》,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3期,第1页。
    1. Wigmore’s Principles of Judicial proof,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13.P5.
    2.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2000.P2.
    3. Bruce Anderson.(1995) The case for Re-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 Discover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
    4. William Twining and Alex Stein: Evidence and Proof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2 .
    5. I·M·Bochenski : A History of Formal Logic, Notre Dame,1961.
    6. A·Prior:Papers in Logic and Ethics, London:Dockworth,1976.
    7. J. L. Montrose (1954),‘Basic Concepts of the Law of Evidence’, The Law Quarterly Review, 70.
    8. Jeremy Bentham,The works of Jeremy Bentham .7vols Edited by John Bowling. New York: Russell and Russell,1962.
    9. William L .Twining,Theories of Evidence: Bentham and Wigmore,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co.1985.
    10. Lyman L·Patterson,The Types of Evidence : An Analysis,19 Vand .L .Rev.l(1965)
    11. Terence J. Anderson :On Generalizations I: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Tex. L. Rev. 455.
    12. Ronald Allen,“Burden of Proof and Ambiguity in Modern Legal discourse”(1994),
    17Hav.J.Law and Public Policy 627.
    13. William Twining,“Civilians Don’t Try: A Comment on Mirjan Damaska’s‘Rational and Rational Proof Revisited’”(1997)5 Cardozo J.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69.
    14. Mirjan Damaska, Truth & Its Rivals: Evidence Reform and The Goals of Evidence Law , Truth in Adjudication, January, 1998,49 Hastings L.J. 289.
    15. John J. Brunetti, Searching for Methods of Trial Court Fact-Finding and Decision-Making, July / August 1998, 49 Hastings L.J.
    16. Mirjan Damaska,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Proof Revisited, Spring, 1997,5 Cardozo J. Int'l & Comp. L. 25.
    17. Jacqueline E. Ross, What Makes Sentencing Facts Controversial? Four Problems Obscured By One Solution, 2002, 47 Vill. L. Rev. 965.
    18. Richard D. Friedman, Standards of Persuasion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act and Law, Summer, 1992, 86 Nw. U.L. Rev. 916.
    19. John R.Josephson and Susan G. Josephson, ed., Abductive Inference: Computation, Philosophy, Techn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20. Wendy M. Rogovin, The Politics of Facts: "The Illusion of Certainty", August, 1995, 46 Hastings L.J.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