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章回小说与话本小说、传奇小说、笔记小说一块构成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类型体系。元末明初《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问世宣告这种小说文体的产生,明末清初“四大奇书”文人评点本的出现则标志着章回小说文体的成熟。本文选取明代章回小说为对象对这种影响深远的小说文体作断代研究,试图深入细致地揭示此一阶段章回小说的文体全貌。论文主体分上、下两部分,上篇为总体研究,对明代章回小说文体从名称、渊源、流变等方面作宏观的把握;下篇为专题研究,分别选取三个比较重要而前人涉猎不深的话题作微观的探讨。附录一篇:“明代章回小说编年叙录”,是论文主体得以产生的基础。本文原则上将文体视为一个关乎形式的概念,章回小说的文体形态及叙事方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但本文并没有对这种文体作纯形式的分析,与文体相关的各种外部因素也是本文关注的对象。本文认为章回小说文体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第一章章回小说文体产生之后,很长时间里处于“名”不符“实”的尴尬状况,本章通过梳理章回小说称谓的演变史,辨析不同历史时期指称章回小说的不同概念,对“章回体”这一文体概念做一番正本清源的工作,同时依据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来辨认章回小说,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产生是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它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由于前代多种文体为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型。本章主要从话本小说、俗讲变文、史传文学以及诗词韵文四个方面对影响章回小说文体产生的各种因素做共时态分析。
     第三章明代章回小说的发展很不平衡,洪武至正德的一百五十年里,章回小说的数量较少,主要靠抄本流传;嘉靖至万历年间,历史演义、神魔小说的创作非常活跃,并且从历史演义中分化出来英雄传奇,《金瓶梅》的问世标志着世情小说的诞生;泰昌至崇祯年间,章回小说创作持续兴盛,延至清初,“四大奇书”的文人评改本相继产生,代表明代章回小说最高艺术水平的“四大奇书”完成了各自的文体演变,标志着章回小说文体的成熟定型。本章分三个阶段对明代章回小说文体作历时态分析。
     第四章“四大奇书”不仅开辟了明代章回小说的四种题材类型,而且以其规范的文体格式成为后世章回小说创作的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流变史就是“四大奇书”的演变史,考察“四大奇书”的成书经过及其文体流变历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细致地梳理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生成及其流变轨迹。本章从“四大奇书”的版本演变入手,通过比较各种不同版本之间的文体差异来透视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发展。
     第五章明代章回小说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与世情小说四种类型,划分的标准表面上看参照的只是题材类别,实际上它还潜在地遵循着组织或结构上的准则,在遵从统一文体规范的前提下,不同类型的章回小说有着不同的叙事模式,叙事模式之间的差异又形成了各种类型章回小说文体内部特征的独特性。本章在梳理章回小说四种类型分法的形成历史之后,探讨了在明代即已成型的历史演义与神魔小说的叙事模式。
     第六章明代章回小说使用插图是一个普遍现象,插图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尽可能地降低读者阅读的难度,增加阅读的兴趣,增强小说的通俗性,这种作用是通过图像与文字的配合来实现的。本章将图文结合视为一种叙事手段,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图版式具有的不同叙事功能来阐述插图对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影响。
Zhanghui fiction, together with Huaben fiction, Chuanqi fiction and Biji fiction have constructed the major style of China's ancient fiction system.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and Outlaws of the Marsh announced the coming into being of this fiction style. Therefore the intellectual review version of the Four Amazing Fictions witnessed the mature of the Zhanghui style. Focusing on the Zhanghui fiction in Ming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reveal the overall picture of the Zhanghui fiction style. The first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a general research which mainly dealing with the denomination, origination and gradual changing of the Ming Zhanghui fi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a micro discussion on three import topics but have not attracted enough notice. There are one appendix: the addendum and syria recorded about the . Zhanghui fiction in Ming Dynasty,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dissertation's main part. In principle, this dissertation regards the style as a formative conception, though mainly focusing on the narrative manners and style form of the Zhanghui fiction, this dissertation does not restrict to the pure formative analyses but also take the related outside elements into account. Due to this dissertation, the style of Zhanghui fiction is "a meaning form".
    The first chapter
    After the coming into being of Zhanghui fiction, it actually had been in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because of the unconformity of it's name and denotation. This chapter has discriminated the different denotation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Zhanghui fiction. In this way, the research object has been set clear.
    The second chapter
    The forming of Ming Zhanghui fiction style is the result of composition forces. In one wa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has created the appropriate conditions for Zhanghui fiction. Also, the other former fiction styles has offered models for it.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multiple element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Zhanghui fiction style and it mainly focuses on four aspects: Huaben fiction; Sujiang and Bianwen; historical biography and poesy verses.
    The third chapter
    It is not a balance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ing Zhanghui fiction. During the 150 years from Hongwu Emperor to Zhengde Emperor, there were not many fiction coming out and the mainly spreading way was by hand-written copies. From Jiajing Emperor to Wanli Emperor period, the historical and mysterious fictions were very popular. And the legends of hero had been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historical fictions. The outcoming of Jin Ping Mei is the symbol the birth of Shiqing fiction. From Taichang Emperor to Chongzhen Emperor period, the creation of Zhanghui fiction keeping raising up. Till the early Qing Dynasty,the intellectual review reversion of the Four Amazing Fictions were the symbol of the mature of Zhanghui fiction style. This chapter has done some diachronic analyses on the Zhanghui fiction style by dividing the development into three major stages.
    The fourth chapter
    The Four Amazing Fictions not only set up the major genres of Ming Zhanghui fiction, but also set excellent examples by its normative style for the aftertime comers. To some extend,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Ming Zhanghui fiction is actually the history of the Four Amazing Fictions. A specific exploration of these four fictions will greatly help us to have a more deep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yle of Ming Zhanghui fiction. This chapter mainly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ng Zhanghui fiction style by comparing the styl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versions.
    The fifth chapter
    There are four major genres of Ming Zhanghui fiction: historical fiction, legends of heroes, mysterious fiction and Shiqing fiction. Under the surface of different topics, there are still substantial criteria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Under the premise of uniform style, different Zhanghui fiction has different narrative modes which actually lead to the peculiarity of inner characteristics. This chapter mainly discussed the narrative style of historical and mysterious fiction after the analyses of developing history of four genres of Zhanghui fiction.
    The sixth chapter
    It is very common to use illustrations in Ming Zhanghui fiction which aims to make the reading easier and more relaxed. This chapter regards the combination of words and pictures as a special narrative method. It illustrates the illustrations' impact on the Ming Zhanghui fiction style by analyzing different narrative functions of different illustrations patterns.
引文
① 根据于曼玲先生编《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研究索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与《文艺理论研究》统计,以宏观研究的论文为统计对象,不包括个案研究的论文数目。
    ②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第56—60页。
    ③ 自1903年梁启超等人在《新小说》上发表《小说丛话》之后,到1919年止,“小说话”形式的小说论著约有30余种。参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版,第551页。
    ④ 陈均《小说通论·总论》认为,“小说由来虽久,著作虽多,而历数千年,至于今从未有阐明其微旨,与以确当不易之界说者。……今欲明其界说,固不得不藉助于西人之论也。”此论极具代表性。载《文哲学报》1923年3月第3期。
    ⑤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71—387页。
    ⑥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412—456页。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96、156页。
    ② 载《建设》1954年第11期。
    ③ 载《中国通俗文艺》1981年第3期。
    ①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第188页。
    ② 梁启超《拈花笑佛》,转引自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73页。
    ③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第200页。
    ④ 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见郑振铎编《中国文学研究》(下册),商务印书馆 1927年版,第1页。
    ⑤ 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9年第二本第二分。
    ① 陈寅恪《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0年第2本第1分。
    ② 陈寅恪《忏侮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北平《图书馆月刊》,1928年第1期。
    ③ 载《艺文杂志》1944年第9期。
    ④ 载《书目季刊》1972年第2期。
    ⑤ 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
    ⑥ 王国维《宋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载《国学月报》1927年第10期。
    ⑦ 李忠明《试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2期。
    ⑧ (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32页。
    ① 批发生《<红泪影>序》,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55页。
    ② 吴敬恒《<新华春梦记>序》,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531页。
    ③ 解弢《小说话》,中华书局 1919年版。
    ④ 胡适《论短篇小说》,《胡适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版,第687页。
    ⑤ 胡行之《中国文学史讲话》,光华书局 1932年版。
    ⑥ 王田维《庚辛之间读书记》,参《新订<人间词话>》,佛雠校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192—193页。
    ⑦ 天僇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265页。
    ⑧ 宋芸子《宋评封神演义序》,参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408页。本文所引小说序跋、凡例,如无特别说明,均出自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为避免繁冗,以下不再一一标注,特此说明并致谢忱。
    ⑨ 石麟《章回小说通论》,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第227页。
    ⑩ 陈美林等着《章回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9页。
    ①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年版。第290—293页。
    ② 曼殊《小说丛话》,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69页。
    ③ 蒋瑞藻《小说考证》,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第1页。
    ④ 载《羊城晚报》1962年7月14日。
    ⑤ 载《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2期。
    ⑥ 载《中州学刊》1994年第6期。
    ① 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63页。
    ② 浦江清《论小说》,《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80页。
    ③ 梦生《小说丛话》,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408—409页。
    ④ 管达如《说小说》,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73页。
    ⑤ 蒋祖怡《小说纂要》,正中书局 1948年版。
    ⑥ 载《上海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3期。
    ⑦ 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
    ① 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8页。
    ② 别士《小说原理》,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59页。
    ③ 瞿世英《小说的研究》(下篇),参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408—412页。
    ④ 成之《小说丛话》,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416页。
    ⑤ 成之《小说丛话》,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418—419页。
    ⑥ 夏丐尊《论记叙文中作者的地位并评现今小说界的文字》,参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第408—412页。
    ① 石麟《章回小说通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据《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统计,共得章回小说904种。但其所章回小说概念范围偏大,收入了部分分回的话本小说集。剔除此类小说,则明清两朝产生之章回小说逾800种。
    ② 如张恨水的言情小说与金庸的大部分武侠小说便是采用章回体。另外黑龙江省文联于1985年创办了大型文学期刊《章回小说》,也拥有较大的读者群体。
    ③ 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 1984年版,第1—2页。
    ① 参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中国古代文论管窥》,齐鲁书社 1987年版,第22—23页: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10—38页。
    ② (宋)倪思语,转引自(明)吴纳《文章辨体序说·诸儒总论作文法》,于北山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页。
    ③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内篇五“古文十弊”,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1页。
    ④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文体明辨序》,罗根泽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版,第77页。
    ① (南朝·梁)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序志》,杨明照等校注,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611页。
    ②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第321页。
    ③ 参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2页。
    ① 杨伯峻译注《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134页。
    ① (明)谢肇淛《文海披沙》,大连图书供应社 1925版,第90页。
    ② 详见谭帆《“演义”考》,《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①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133页。
    ② 参陈汝衡《说书史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
    ①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18页。
    ② 刘世德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年版,第611页。
    ① 胡适《论短篇小说》,《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第590页。
    ② (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钱伯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第1419页。
    ③ (清)张问陶《船山诗草》,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457页。
    ① (清)昭櫣《啸亭杂录》,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369页。
    ② (清)何海鸣《求幸福斋随笔》,民权出版部 1916年版,第3页。
    ① (清)王士祯《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第129页。
    ② 余嘉锡《小说家出于稗官说》,《余嘉锡文史论集》,岳麓书社 1997年版,第258页。
    ③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247页。
    ④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第106—111页。
    ① 参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第47页。
    ② (明)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③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237页。
    ④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73—374页。
    ① 浦江清《论小说》,《浦江青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第180页。
    ②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08页。
    ③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291页。
    ④ 参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第392页。
    ⑤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495页。
    ⑥ 参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第338页。
    ⑦ 郑振铎《郑振铎说俗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38页、第16页。
    ①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23页。
    ②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430页。
    ③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26页。
    ①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119页。
    ①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60页。
    ②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121页。
    ③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265页。
    ④ 以其外在形式特征相似的原因,二十世纪早期的学人大多未能区分“话本体”与“章回体”,如王国维、胡适、胡行之、黄人等便以《宣和遗事》、《取经诗话》等长篇话本为章回小说。
    ① 载1930年1月《学生杂志》第17卷第1号。
    ② 载1937年4月16日《宇宙风》第39期。
    ③ 孙逊、潘建国:《传奇文体考辨》,《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① 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74页。
    ② 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年版。
    ① 蒋祖怡《小说纂要》,正中书局 1948年版,第172页。
    ② 浦江清《论小说》,《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第180页。
    ① (唐)刘知几《史通通释·内篇叙事第二十二》,(清)浦起龙释,中华书局 1978年版,第165、168页。
    ② (宋)吴自牧《梦梁录·小说讲经史》,参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84页。
    ③ (宋)罗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参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第92页。
    ④ (宋)罗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参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第92页。
    ① (南朝·梁)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时序》,杨明照等校注,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542页。
    ② 姚华《曲海一勺》,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20《弗堂类稿》(一、二),文海出版社 1974年版,第263页。
    ③ (法)米歇尔·布托尔《作为探索的小说》,见柳鸣九编《新小说派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 1986年版,第90页。
    ④ (清)清溪居士《重刊三国志演义序》。
    ⑤ (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凡例》。
    ⑥ 参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⑦ 参(美)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阿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年版,第96页。
    ⑧ 《明史》“食货志一”
    ⑨ (明)李鼎《李长卿集》卷十九,参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23页。
    ① 参浙江大学陈长文2005年博士论文《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
    ② (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一“生员论”,华忱之点校对,中华书局 1983年版。
    ③ 见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④ 《取经诗话》并非讲经话本。其文体属于“小说”范畴的“诗话”体。参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0页。
    ⑤ 参《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对“小说”内容的分类及其例证。
    ⑥ 俞平伯《谈中国小说》,参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32页。
    ①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134页。胡士莹在论述时曾特别强调“主要就‘小说’的体制,加以研究”,其实讲史平话的结构体制也与之大致相同。因此本文论述话本小说对章回小说文体的影响时采用胡士莹的说法来统称讲史平话和“小说”话本,不再做进一步的区分。
    ②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134页。
    ③ (宋)吴自牧《梦梁录·小说讲经史》,参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第84页。
    ①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135页。
    ②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136页。
    ① (宋)罗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参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第93页。
    ② (清)毛宗岗《三国志演义凡例》。
    ③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437页。
    ① 《清平山堂话本》中之《刎颈鸳鸯会》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构思立意都堪称《金瓶梅》之前导。
    ② 参(日)寺村政男《金瓶梅词话中的作者介入文——“看官听说”考》,黄霖等编译《日本金瓶梅研究论文集》,齐鲁书社 1989年版,第244—261页。
    ① 陈寅恪《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1930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
    ② 见孙楷第《唐代俗讲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沧州集》(上),中华书局 1965年版。
    ③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823—826页。
    ①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829—831页。
    ①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上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15页。
    ①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756—757页。
    ②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中心 1996年版,第158页。
    ①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620页。
    ② 孙楷第《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沧州集》(上集)第65页。
    ③ 傅芸子《俗讲新考》,周绍良等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第154页。
    ④ 《王昭君变文》,王重民等人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100页。
    ⑤ 《汉将王陵变》,王重民等人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36页。
    ① 参金维诺《敦煌壁画<祗园记图>考》,周绍良等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第341—352页。
    ①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 1962年版,第1744页。
    ② 程千帆《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之四),《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③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75页。
    ④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九五“经籍考二十二”,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1647页。
    ⑤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10页。
    ① (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中华书局 1962年版,第2738页。
    ② (唐)李肇《唐田史补·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第3页。
    ③ (宋)吴缜《四部丛刊三编·史部·新唐书纠谬·序》,上海书店 1935年版。
    ④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序》,商务印书馆 1937年版。
    ⑤ (唐)刘知几《史通通释·内篇·采撰第十五》,(清)浦起龙释,中华书局 1978年版,第115—116页。
    ⑥ (南朝·梁)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史传》,杨明照等校注,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207页。
    ⑦ 钱锺书《管锥编·左传正义》,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166页。
    ① (美)海登·怀特《“描绘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与历史写作》,参(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53页。
    ② (法)保尔·利科《时间与叙事》,转引自乐黛云、陈珏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3页。
    ③ (唐)刘知几《史通通释·内篇叙事第二十二》,(清)浦起龙释,中华书局 1978年版,第165、168页。
    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325页。
    ⑤ (南朝·梁)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史传》,杨明照等校注,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206—206页。
    ⑥ (唐)刘知几《史通通释·外篇杂说上第七》,(清)浦起龙释,中华书局 1978年版,第19页。
    ⑦ 翦伯赞《学习司马光编写<通鉴>的精神——跋<宋司马光通鉴>》,人民日报 1961年6月18日,第5版。
    ① (明)天都外臣《水浒传叙》。
    ② (明)李开先《一笑散·时调》,叶枫校订,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年据康熙间陆贻典抄本影印。
    ③ (清)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④ (清)张竹坡《金瓶梅读法》。
    ⑤ (清)毛宗岗《读三国志法》。
    ⑥ (清)徐樵《水浒后传论略》。
    ⑦ 钱锺书《管锥编·左传正义》,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166页。
    ⑧ (唐)刘知几《史通通释·内篇六家第一》,(清)浦起龙释,中华书局 1978年版,第19页。
    ① (宋)苏辙《栾城后集》卷一二“颍滨遗老传上”,《四库全书》本。
    ② (宋)郑樵《通志·总序》,中华书局 1984年版。
    ③ (宋)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一一《史记辨惑三》,《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④ (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论太史公古文之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第74页。
    ⑤ (宋)毛坤《史记钞》卷首《读史记法》,明万历间西吴闽氏刻本。
    ⑥ (宋)陈文烛《二酉园文集》卷二《古文短篇序》,齐鲁书社 1997年版。
    ⑦ (宋)冯班《钝吟杂录》卷六、卷四,中华书局 1985年版。
    ⑧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引斋滕正谦《拙堂文话》语,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年版。
    ⑨ (清)金圣叹《水浒传序三》。
    ⑩ (清)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①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 1998年版,第133页。
    ① (清)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
    ② (清)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回评。
    ③ (清)惠栋《九曜斋笔记》卷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2年版。
    ④ (清)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
    ⑤ 李景星《四史评议》,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岳麓书社 1986年版,第72页。
    ⑥ (清)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之“楔子”夹评、第七十回回评。
    ⑦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 1963年版,第82页。
    ① 参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3630页。
    ② 欧阳健《中国神怪小说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436页。
    ③ 齐裕焜《中国历史小说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120页。
    ④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41页。
    ① 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第37页。
    ② 关于《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题材来源,其实孙楷第早已指出乃参采明商辂《续资治通鉴纲目》等书。见《中国通俗小说提要》,《艺文志》第三辑,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201页。
    ① (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自序》,《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312卷,第659页。
    ② 《资治通鉴前编提要》,《四库全书》第332卷,第3页。
    ③ 《续资治通鉴长编提要》,《四库全书》第314卷,第34页。
    ④ 《资治通鉴纲目提要》,《四库全书》第689卷,第2页。
    ⑤ 《通鉴续编提要》,《四库全书》第332卷,第437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序》,中华书局 1956年版。
    ② (宋)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六十三《答范梦得》,商务印书馆 1937年版。
    ③ 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上),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74—175页。
    ④ 《资治通鉴纲目提要》,《四库全书》第689卷,第2页。
    ⑤ 《资治通鉴纲目序例》,《四库全书》第689卷,第3页。
    ① 《资治通鉴目录提要》,《四库全书》第311卷,第321页。
    ②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20页。
    ① (清)蔡奡《东周列国志读法》。
    ② (明)谢肇淛《五杂俎·十五》,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年版,第312页。
    ③ (清)章学诚《丙辰杂记》,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90页。
    ① 参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 1994年版,第2页。
    ②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
    ③ (唐)刘知几《史通·二体》,《四库全书》第685卷,第13页。
    ④ (明)李大年《唐书演义序》。
    ⑤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上海书店 2001年版,第432页。
    ⑥ (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序例》,《四库全书》第689卷,第3页。
    ⑦ (明)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序》。
    ① (清)吴沃尧《两晋演义序》。
    ②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10页。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2页。
    ②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见《魏晋风度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184页。
    ③ 杨伯峻编著《謇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1990年版,第15页。
    ① 杨公骥《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吉林人民出版社 1962年版,第342—343页。
    ② 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序》,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 1954年版。
    ③ (晋)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394页。
    ④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傅根清点校,中华书局 1996年版,第135页。
    ⑤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4页。
    ⑥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版,第196页。
    ① 鲁迅认为《隋炀帝艳史》乃冯梦龙作,见《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齐鲁书社 1997年版,第242页。
    ①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123页。
    ① 参侯健《有诗为证、白秀英和水浒传》,《中国小说比较研究》,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 1984年版,第75—93页。
    ① (明)冯梦龙《隋炀帝艳史凡例》。
    ② (清)毛宗岗《三国志演义凡例》。
    ③ 胡适《<老残游记>序》,《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第1264页。
    ④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11页。
    ① (美)何谷理《明清白话文学的读者层辨识——个案研究》,乐黛云、陈钰编选《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449页。
    ② (清)刘廷玑《在园杂志》,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83页。
    ① 胡适《“致语”考》,《章回小说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69—72页。
    ② 王古鲁《话本的性质和题材》,见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二刻拍案惊奇》附录三。
    ① 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38—39页。
    ② 见赵景深《残唐五代史演传》,《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 1980年版,第122页。
    ① 齐裕焜《明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91页。
    ① (明)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② (明)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序》。
    ③ (明)陈继儒《叙列国传》。
    ④ (明)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序》。
    ⑤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3页。
    ⑥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5页。
    ① 关于这几位作者的生平事迹可参阅陈大康《关于熊大木字、名的辨正及其他》(《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3期)、肖东发《明代小说家、刻书家余象斗》(《明清小说论丛》第四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吴圣昔《邓志谟经历、家境、卒年探考》(《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3期)、(韩)金文京《晚明小说、类书作家邓志谟生平初探》(辜美高、黄霖主编《明代小说面面观——明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林出版社 2002年版)等论文。
    ②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提要》,《艺文志》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199页。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6页。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6页。
    ③ 赵景深《<四游记>杂识》,《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 1980年版,第226页。
    ④ 参见汪小洋《邓志谟<铁树记>的另一版本与来源》,《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李丰楙《邓志谟铁树记研究》,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编《小说戏曲研究》第二集》。
    ① 赵景深《<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 1980年版,第97到104页。
    ② 柳存仁《元至治本全相武王伐纣平话明刊本列国志传卷一与封神演义之关系》,《和风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第1230—1259页。
    ③ 参徐朔方《论<封神演义>的成书》,《小说考信编》,上海古箍出版社 1997年版,第349—361页;方胜《<西游记><封神演义>“因袭”说证实》,《光明日报》1985年8月27日;方胜《再论<封神演义>因袭<西游记>——与徐朔方同志商榷》,《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4期。
    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17页。
    ⑤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20页。
    ⑥ 详见赵景深《三宝太监西洋记》,《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 1980年版,第264—295页。
    ⑦ 详见廖可斌《<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主人公金碧峰本事考》,《文献》1996年第1期。
    ①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100页。
    ①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提要》,《艺文志》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214页。
    ② 详见赵景深《<英烈传>本事考证》,《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 1980年版,第176—209页。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28—129页。
    ② 本文所参《昭阳趣史》与《玉闺红》等小说见陈庆浩、王秋桂主编《思无邪汇宝》,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版。
    ③ 戴不凡《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第261页。
    ① (明)周晖《金陵琐事》卷一“五大部文章”,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年版。
    ②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国小说史略》附录,齐鲁书社 1997年版,第382页。
    ③ 脂砚斋《红棱梦》第十三回眉批。
    ④ 诸联《红楼评梦》,参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 1963年版,第117页。
    ① 薇:《<日本东京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2年8月第6卷第4期,转引自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52页。
    ② (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书店1986年据世界书局《诸子集成》影印本。
    ③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一“和州志艺文书序例”,叶瑛校注,中华书局 1988年版,第214页。
    ①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 1986年版。
    ②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 初笔 二笔 三笔》,晋石点校,中华书局 1984年版。
    ① 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第142页。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96—100页。
    ② 郑振铎《水浒传的演化》,《中国文学研究》(上),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0页。
    ③ 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第140—204页。
    ④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437页。
    ① (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页。
    ② 胡适《章回小说考证》,第93页。
    ③ 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7—105页。
    ④ 刘世德《谈<水浒传>双峰堂刊本的引头诗问题》,《文献》1993年第3期。
    ⑤ 如周学禹《论<水浒>繁本与简本的先后关系》,《信阳师院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2期。张国光《鲁迅以来盛行的<水浒>简本“加工”为繁本说的再讨论——兼与聂绀弩商榷<论<水浒>的简本与繁本>一文的“结论”》,《<水浒>与金圣叹研究》,中州书画社1981年版,第21—43页;《再评聂绀弩的<水浒>简本先于繁本说——兼辨<水浒>成书之前并无所谓“词话本”流传》,《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5期。陈辽《郭刻本<水浒>非<水浒>祖本(兼谈<水浒>版本的演变)》,《江汉论坛》1983年第3期。
    ① 杨致和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西游释厄传》都由吴承恩《西游记》删节而成;朱鼎臣本《三国志史传》以及刘龙田本《三国志传》等也都是删节而成。
    ② 郑振铎《水浒传的演化》,《中国文学研究》(上),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0页。
    ③ 郑振铎《<水浒全传>序》,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4年版。
    ④ 见曲家源《<水浒>版本研究的重大进展:评马幼垣教授的<水浒论衡>》,山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
    ⑤ 聂绀弩《论<水浒>的简本与繁本》,《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第142页。
    ⑥ 关于聂文的疏漏与不合理之处,张国光已有详细论述,见张国光《鲁迅以来盛行的<水浒>简本“加工”为繁本说的再讨论——兼与聂绀弩商榷<论<水浒>的简本与繁本>一文的“结论”》,《<水浒>与金圣叹研究》,中州书画社 1981年版,第21—43页;《再评聂绀弩的<水浒>简本先于繁本说——兼辨<水浒>成书之前并无所谓“词话本”流传》,《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5期。
    ⑦ 聂绀弩《论<水浒>的简本与繁本》,《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
    ① 见(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45页。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99页.
    ③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80页。
    ④ 郑振铎《水浒传的演化》,《中国文学研究》(上)第92页。
    ① 类似的偈讚唱词其实还有不少,百十五回本“景阳岗武松打虎”中描写武松打虎经过的那篇诗讚“景阳岗头风正狂内容与前面的散文描述重复,完全可以删去;钟伯敬评本第七十回有做老郎的夸赞张清“祖代英雄播英武”一段诗讚,这些应当都是原本说唱词话所有。
    ② 详见孙楷第《沧州集》(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1—143页。
    ③ 胡适、郑振铎根据郭勋死于嘉靖二十八年,而郭本出于嘉靖三十年后,推断百回本乃“假托为郭家所传”,“或许是作书者借郭勋或郭府以自重而已”,见胡适《章回小说考证》,第87页,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上),第108页。另袁世硕考证郭勋实死于嘉靖二十一年,见袁世硕《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齐鲁书社1999年版,第18页。
    ④ 陈辽根据上海图书馆藏明刻本《京本忠义传》残卷与容与堂本之间的区别,认为郭刻本并非《水浒传》的祖本,见陈辽《郭刻本水浒非水浒祖本,兼谈水浒版本的演变》,《江汉论坛》1983年第3期。章培恒根据袁无涯刻本《发凡》中提到的郭本“移置阎婆事”及于七十二回中“大寇”名单中“去田、王而增辽国”的特点,对比新安刻本以及容与堂本诸本后认为,郭本并非《水浒传》的祖本,在郭本之前还有更早的本子为祖本,见章培恒《关于水浒的郭勋本与袁无涯本》,《复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3期。
    ⑤ 《水浒志传评林》并非最早插增田虎、王庆故事的水浒简本,见马幼垣《现存最早的简本水浒传》,《中 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3期。
    ① 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第143页。
    ① 学界一般认为《宣和遗事》为《水浒传》的蓝本,其实《宣和遗事》除了第一次提供了相对完整的三十六人姓名与几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外,对《水浒传》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倒是对《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影响更为显著——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有相当多的情节全文照抄《宣和遗事》。
    ② 郑振铎《三国志演义的演化》,《中国文学研究》(上)第155页。
    ① 张志和认为嘉蛸本不是最早刊本,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应早于嘉靖本出现,是《三国演义》的最早刊本,见张志和《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乃今见<三国演义>最早刊本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② 郑振铎《三国志演义的演化》,《嘉靖本三国志演义的发现》,《中国文学研究》(上)第198页,221页。
    ③ 如冯沅君《三国志演义刍论》,《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章培恒、马美信《三国志通俗演义》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袁世硕《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罗贯中原作》,《东岳论丛》1980年第3期;陈铁民《三国演义成书年代考》,《文学遗产》增刊第十五辑:刘敬圻《<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本校读札记》(上),《求是学刊》1981年第1期。
    ④ (澳)柳存仁《罗贯中讲史小说之真伪性质》,刘世德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文选辑》。
    ① 张颖、陈速《有关<三国演义>成书年代和版本演变问题的几点异议》,《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1期。
    ② (韩)金文京《<三国志演义>版本试探——以建安本诸本为中心》,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丛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③ (英)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④ 孙楷第《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沧州集》(上)第118—119页
    ① (日)上田望《明代通俗文艺中的三国故事——以<风月锦囊>所选<精选续编奏全家锦三国志大全>为线索》,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丛考》第348页。
    ① 一般认为,另外三种明刊本《西游记》,即《鼎锲全像西游记》、《唐僧西游记》与《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均出自世德堂本。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③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日译本序》云:“郑振铎教授又证明了《四游记》中的《西游记》是吴承恩《西游记》的摘录,而并非祖本,这是可以订正拙著第十六篇的所说的,那精确的论文,就收在《佝偻集》里,”(《且介亭杂文二集》)
    ④ 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云:“村口主人初得此书(按:指朱本),颇惹中日学者之注意。长泽规矩也氏首先发表于《斯文杂志》,疑为《西游》祖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⑤ 柳存仁《跋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第37页。
    ⑥ 见陈新《<西游记>版本源流的一个假设》(《西游记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重评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的地位和价值》(《江海学刊》1983年第1期)等论文。
    ⑦ 胡适《跋<四游记>本的<西游记传>》,《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第934页。
    ① 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化》,《中国文学研究》(上),第260页、第264页。
    ② 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
    ③ 黄永年《论<西游记>的成书经过和版本源流——<西游证道书>点校前言》,《古代文献研究集林》(第二集)第13页。
    ④ 杜德桥《<西游记>祖本考的再商榷》,刘世德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文选辑》,第190页。
    ⑤ 郑明娳《论西游记三版本间之关系》认为,杨本与朱本“前后各来自不同的祖本”,“各删自某种接近世本的繁本”。见台湾静宜文理学院主编《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6),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
    ⑥ 关于《取经诗话》的文体,孙楷第、陈汝衡、张锦池等以为属说经话本(孙楷第《沧州集》(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7页;陈汝衡《陈汝衡曲艺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57页;张锦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家数考论——兼论宋人“说话”分类问题》,《学术交流》1989年第3期);胡士莹以为属“小说’范畴的‘诗话’体”(《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0页);李时人、蔡镜浩则认为其既非说经,也非小说,“实是唐、五代‘寺院’俗讲的底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
    ①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②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192页。
    ① 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5页。
    ② 见程毅中、程有庆《<西游记>版本探索》(《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张锦池《西游记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吴圣昔、吴惟《<西游记>版本研究的共同坐标——试以“词话本→前世本→世本”三者关系为基点》(《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等论说。 <跋销释真空宝卷>》,1933年《文学》创刊号;(日)矶部彰《<西游记>的接纳与流传——以明代正德到祟祯年间为中心》,《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6),台湾静宜文理学院主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张静二《有关<西游记>的几个问题·撰者是谁的问题》,台北《中外文学》第十二卷五期,1983年10月版;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思所作》,《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再谈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思所作》,《复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1期,在没有找到更让人信服的作者之前,本文从前说。
    ① 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化》,第254页。
    ② 胡适《章回小说考证》,第262页。
    ③ (明)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
    ① 刘辉《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② 潘开沛《金瓶梅的产生和作者》,《光明日报》1954年8月29日。
    ③ 徐朔方力主此说,见《金瓶梅的作者是李开先》(《杭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0年第1期)、《<金瓶梅>成书补证》(《杭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年第1期)、《论金瓶梅的成书及其他》(齐鲁书社1988年版)。此外,蔡困梁《金瓶梅考证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程毅中《金瓶梅与话本》(《金瓶梅研究第二辑》,中国金瓶梅学会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也赞成集体创作说。
    ① 冯沅君《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科》,《古剧说汇》第183—185页。
    ② 前文已经指出,赵捣鬼看病一节即出自戏曲《宝剑记》。
    ①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76页。
    ① 李时人《关于<金瓶梅>的创作成书问题——与徐朔方先生商榷附:“词话”新证》,《金瓶梅新论》,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132页。
    ② (美)韩南《<金瓶梅>探源》,《金瓶梅西方论文集》第31页。
    ③ 赵景深《<金瓶梅词话>与曲子》,《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308—312页。
    ④ 参刘辉《从词话本到说散本——<金瓶梅>成书过程及作者问题研究》,《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
    ⑤ 孙楷第《沧州集》,第107页。
    ⑥ (美)韩南《<金瓶梅>探源》,《金瓶梅西方论文集》第37页。
    ①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② 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中国文学研究》(上)第239页。
    ③ 需要指出的是,词话本中目录部分的回目与正文前的回目不同的情况较为普遍,共有27回的回目两处存在差异。这里所依据的是目录部分的回目。
    ① 详见赵景深《三宝太监西洋记》,《中国小说丛考》,第264—295页。
    ② 孙楷第《水浒传旧本考》,《沧州集》(上)第124页。
    ① (明)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
    ② 冥飞《古今小说评林》,参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第375页。
    ③ 黄人《小说小话》,参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第522页。
    ④ (清)脂砚斋《红楼梦》第十三回眉批。
    ⑤ (清)饮冰等《小说丛话》,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69页。
    ⑥ (清)张新之《红楼梦读法》。
    ①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① 郑振铎《中国小说的分类及其演化的趋势》,《中国古典文学文论》,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② 侠人《小说小话》,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76页。
    ③ 黄人《明人章回小说》,参黄霖、韩同文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第259—260页。
    ① 管达如《说小说》,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73—376页。
    ② 成之《小说丛话》,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426—430页。
    ③ 陈平原《论鲁迅的小说类型研究》,《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9期。
    ④ 鲁迅《中国小说史大略》,《中国小说史略》附录,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07页。
    ⑤ 鲁迅此处所言《平妖传》非指《三遂平妖传》,乃叙城步县令王谦得关羽之助平叛峒苗杨应龙事。
    ⑥ 鲁迅《中国小说史大略》,《中国小说史略》附录,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13页。
    ⑦ 鲁迅《中国小说史大略》,《中国小说史略》附录,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08页。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21页。
    ① (明)雉衡山人《东西两晋演义序》。
    ② 胡适《章回小说考证》,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③ 郑振铎《水浒传的演化》,《中国文学研究》(上),第89页。
    ④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21页。
    ⑤ 施慎之《中国文学史讲话》,世界书局1941年版。
    ① 胡云翼《新著文学史》,上海北新书局1947年版。
    ②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
    ③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①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② (法)兹维坦·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
    ①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
    ② (唐)刘知几《史通通释·内篇二体第二》,(清)浦起龙释,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7页。
    ① (清)金人瑞《读第五才子书法》。
    ② (明)谢肇淛《五杂俎·十五》,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2页。
    ③ (清)章学诚《丙辰杂记》,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0页。
    ④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6页。
    ⑤ (明)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
    ⑥ 郑振铎《宋元话本是怎样发展起来的》。《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06页。
    ① (宋)罗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参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第92页。
    ② (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二十六,(清)黄汝成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① (明)余邵鱼《题全像列国志传引》。
    ② (明)陈继儒《叙列国传》。
    ③ (明)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
    ④ (唐)杜佑《<通典>自序》,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⑤ (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司马温公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⑥ (宋)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新注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⑦ (明)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
    ⑧ (明)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序》。
    ⑨ (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凡例》。
    ① (清)吴沃尧《两晋演义序》。
    ②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见《中国小说史略》附录,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72页。
    ③ (明)幔亭过客《李卓吾评本西游记题词》。
    ①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 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161页。
    ① (苏)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的定义与方法》,叶舒宪编《结构主义神话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1页。
    ② 关于神魔小说的类型,学界一般从题材与主题两方面辨析。林辰按题材分为五类:一是依附于历史故事的史话类,二是依附于佛教故事的神佛类,三是依附于道教故事的神仙类,四是依附于人妖物怪的奇异类,五是托神怪而寓世事的寓意类(林辰主编《中国神话小说大系》,巴蜀书社等1989年版);齐裕裩按题材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宗教故事演化而来,第二类由讲史故事分化而来,第三类由民间故事演化而来(齐裕裩著《明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刘世德按主愿分为四类:寻找、追求的主题,斩妖,除魔的主题,征战的主题,修行成道的主题(刘世德《变化多端的神魔小说》,程毅中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流派漫话》,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胡胜结合主题与题材二者分为三类:“借史事而自逞幻想”的“史话类”、“神道类”、“寓意讽刺类”(胡胜著《明清神魔小说研究》,韩国新星出版社2002年版)。本文侧重于故事情节模式的分类。
    ① 参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化》,《中国文学研究》(上),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276页。
    ① (清)叶德辉《书林清话》,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18页。
    ① 见金宏伟《文学插图的审美价值》(《文艺争鸣》1987年第2期)、帅斌《论文学插图的审美价值》(《江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4期)、宋莉华《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杜丹《浅析明代戏曲小说插图本中的视觉符号》(《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聂付生《论晚明插图本的文本价值及其传播机制》(《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以及周心慧主编《古本小说版画图录》(增订本)(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Robert E.Hegel著《中华帝国晚期插图本小说阅读》(Reading Illustrated Fic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②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例言》,第3页。
    ③ 郑振铎《<中国历史参考图谱>序、跋》,《郑振铎全集》第14卷,第376页。
    ① 郑振铎《插图之画》,《郑振铎全集》第14卷,第3页。
    ② 从图文结合的密切程度来看,月光式是单面方式的变体,镶嵌式与上评中图下文是上图下文式的变体。
    ① 鲁迅《“连环图”辩护》,《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8页。
    ② 转引自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7页。
    ③ 转引自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7页。
    ④ 转引自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7页。
    ⑤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第74页。
    ⑥ (明)胡应黛《少室山房笔丛》卷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⑦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
    ①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四十五,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版,第479页。
    ② 参潘建国《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复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① (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4页。
    ② 转引自(韩)金文京〉<三国志演义>版本试探——以建安本诸本为中心》。
    ①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28页。
    ② (意)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卢德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1页。
    ① (宋)朱熹《晦庵集》,《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5卷,第418页。
    ②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③ 袁柯《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④ (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4页。
    ⑤ (宋)郑樵《通志·图谱略·索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29页。
    ⑥ 《阅画报书后》,《申报》1884年6月19日。
    ① 鲁迅《连环画琐谈》,《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8页。
    ② (明)汪廷讷《坐隐奕谱·坐隐图跋》,环翠堂刊本,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
    ③ (宋)郑樵《通志·图谱略·索象篇》,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929页。
    ④ 郑振铎《<中国古代版画丛刊>总序》,《郑振铎全集》第14卷,第275页。
    ① 知新室主人《<毒蛇圈>译者识语》,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94页。
    《古本小说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古本小说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
    《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
    《思无邪汇宝》,台北: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1994
    欧阳健、萧相恺主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刘世德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
    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黄霖、韩同文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黄清泉主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辑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朱一玄编:《金瓶梅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王青原等编:《小说书坊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戴不凡:《小说见闻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谭正璧、谭寻:《古本希见小说汇考》,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蒋瑞藻:《小说考证》,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79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鲁迅:《中国小说史大略》,济南:齐鲁书社,1997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济南:齐鲁书社,1997
    郑振铎:《插图中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郑振铎:《中国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6
    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胡适:《胡适古典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胡适:《章回小说考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胡适:《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易竹贤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
    孙楷第:《沧州集》,北京:中华书局,1965
    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
    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胡怀琛:《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南京:正中书局,1934
    蒋祖怡:《小说纂要》,南京:正中书局,1948
    施慎之:《中国文学史讲话》,上海:世界书局,1941
    胡云翼:《新著文学史》,上海:北新书局,1947
    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济南:齐鲁书社,1980
    徐朔方:《小说考信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陈汝衡:《说书史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郭豫适:《中国古代小说论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陈大康:《通俗小说的历史轨迹》,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齐裕焜:《明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
    齐裕焜:《中国历史小说通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欧阳健:《中国神怪小说通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王先霈,周伟民:《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
    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三联出版社,1994
    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孙逊:《明清小说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陈美林等:《章回小说史》,上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石麟:《章回小说通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陈果安:《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陈文新:《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胡胜:《明清神魔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李时人:《金瓶梅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刘辉:《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徐朔方:《论金瓶梅的成书及其他》,济南:齐鲁书社,1988
    蔡国梁:《金瓶梅考证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周钧韬:《金瓶梅新探》,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
    冯沅君:《古剧说汇》,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乐黛云、陈钰编选:《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刘世德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文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丛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作家出版社编辑部:《西游记研究论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台湾静宜文理学院主编:《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
    徐朔方选编:《金瓶梅西方论文集》,沈亨寿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黄霖等编:《日本研究(金瓶梅)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9
    程毅中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流派漫话》,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英)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日)盐古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上海:开明书店.1930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俄)李福清:《汉古小说论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美)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尹慧珉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南朝·梁)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杨明照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8
    (唐)刘知几:《史通通释》,(清)浦起龙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明)谢肇涮:《五杂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明)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
    (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北京:中华书局,1958
    (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北京:中华书局,1957
    薛冰:《插图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黄镇伟:《坊刻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周心慧主编:《古本小说版画图录》(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