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人编选的文章选本与文学批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清人编选的文章选本为研究对象,对选本的编选、评点、刊刻、流传进行了文献方面的梳理,并结合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政治思想、学术风气、文学创作、文学思潮等因素对清人编选的文章选本进行了文学批评方面的研究。全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清人编选的以前代古文为主要内容的文章选本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清代古文评选作了总体上的论述,之后对清代的敕修文章选本和清初人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章选本进行了专题研究。沈德潜、方苞、姚鼐编选的古文选本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从选本的编纂与评点出发,与文学批评相结合对《唐宋八家文读本》、《古文约选》和《古文辞类纂》进行了研究。
     第二章,清人编选的清人古文选本,与清人编选的以前代古文为主要内容的选本在编选宗旨上有明显的不同,本文把这部分古文选本单独列为一章进行研究。首先对清人编选的清人古文选本的文献价值与文学批评意义进行了总体论述。之后对李祖陶的《国朝文录》及《续编》和王先谦、黎庶昌的《续古文辞类纂》进行了个案研究。然后对其他几种较为重要的清人编选的清人古文选本进行了论述。
     第三章,以清人编选的骈文选本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清人编选的骈文选本进行了总体论述。之后对李兆洛、彭兆荪、许梿、王先谦、吴鼒、曾燠等人的骈文选本与骈文批评进行了研究。晚清光绪年间骈文创作兴盛,骈文选本也有较多的出现,本文对这一时期的骈文选本作了专题研究。
     第四章,清人编选的明文选本较有时代特色,本文以黄宗羲的明文选本为主,对这部分文章选本进行了研究。
     清人编选的文章选本数量众多,本文以影响较大,文学批评意义较强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笔者所见的其他文章选本列入文后的附录,对这部分选本的选家、编选情况、刊刻、流传、以及文学批评意义作了简要介绍。
This thesis aims at the anthologies of Qing Dynasty. And sort out the anthologies from some aspects such as compilation, comment, publish and spread of the selected works.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politics, academic thoughts,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trend of thought in literature, this thesis makes a research on literary criticism.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It makes a study on the Qing people's anthologies of the ancient prose in the first chapter. First it makes a general exposition on the comment and selection of the ancient prose. Then it makes two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selected works which was compiled under the order of the emperor and the selected works of the eight greatest prose writers of Tang Song compiled by the early Qing Dynasty people.
    In chapter 2 there is an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aims of the compilation between the Qing people's anthologies and the ancient anthologies. The thesis uses a whole chapter to make a deep research on the Qing people's anthologies. Then it makes a general comment on the literature valu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at the object of study in chapter 3 is that the Qing people's selected works of ancient rhythmical prose. First, it makes a total discussion about the rhythmical prose. Then it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rhythmical prose anthologies of LiZhaoluo, Peng Zhaosun, XuLian and so on. During the late reign of Emperor GuangXu, there was a flouring production of rhythmical prose, and more anthologies appeared, this chapter makes a monographic study on this period selected rhythmical prose.
    In the forth chapter it makes a study on the selected works of Ming Dynasty. We can see the features of times easily from the selected works. It makes a study on some articles based on the anthology of HuangZongxi.
引文
[1] 《柳河东集》有《柳宗直西汉文类序》一文,可知该书选录《汉书》文章,编为四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西汉文类》四十卷,唐柳宗元之弟宗直尝辑此书,宗元为序,亦四十卷。《唐艺文志》有之,其书不传,今书陶叔献元之所编次,未详何人,梅尧臣为之序。”
    [2]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719。
    [3] 郭伟《新镌分类评注文武合编百子金丹·序》,见《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153册影印清经国堂刻本《新镌分类评注文武合编百子金丹》卷首。
    [4]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3147.
    [5] 启功.说八股[A].见:说八股[M].北京:中华书局,2000:36,40.
    [6] 金克木.八股新论[A].见:说八股[M].北京:中华书局,2000:75,99.
    [7] 吕葆中《晚村先生八家古文精选·序》,见《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94册影印康熙吕氏家塾刻本《晚村先生八家古文精选》。
    [8] 《孙月峰集》卷九《与余君房论文书》,转引自钱仲联《桐城派古文与时文关系问题》,见《梦苕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9] 王镇远,邬国平.清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448.
    [10] 康熙的这些评语辑入其文集之中,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圣祖文集》第三集第二十六卷。
    [11] 吴承学.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J].文学遗产,2003,4.
    [12] 林云铭《古文析义》,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联墨堂刻本
    [13] 《晚村先生八家古文精选》,《四库禁燬书丛刊》第94册影印康熙吕氏家塾刻本。
    [14]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508,509.
    [15] 钱仲联.桐城派古文与时文关系问题[A].见:钱仲联.梦苕庵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328.
    [16] 《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346册影印明崇祯间刻本。
    [17] 《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352册影印明邹彦章刻本。
    [18] 《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352册影印明万历十一年清音馆刻本。
    [19] 《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365册影印明末刻本。
    [20]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21册影印明万历二十年万卷楼周对峰刻本。
    [21] 毛坤自叙其编选情况说:“我明宏治、正德间,李梦阳崛起北地,豪隽辐辏,已振诗声,复揭文轨。而日吾《左》吾《史》与《汉》矣。已而又日吾黄初、建安矣。以予观之,特所谓词林之雄耳,其于古六艺之遗,岂不湛淫涤滥,而互相剽裂己乎!予于是手掇韩公愈、柳公宗元、欧阳公修、苏公洵、轼、辙、曾公巩、王公安石之文而稍为批评之,以为操觚者之券,题之曰《唐宋八大家文钞》。”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唐 宋八大家文钞》的《原序》。
    [22] 《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337册影印明崇祯六年刻本。
    [23] 《文章正论》二十卷,《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309册影印明万历十九年徐图扬州官署刻本。
    [24] 《朱子论定文钞》二十卷,吴震方编。选朱熹言论所涉及的文章汇为一编,其“凡例”称:“非选古文”,而事实上其作用相当于阐发义理的古文选本,只是借重朱子而已。有《四库存目丛书》集部402册影印清刻本。
    [25] 《清圣祖实录》卷二十八,转引自《清朝通史·康熙朝卷》第469页。
    [2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349—340.
    [27] 康熙《古文渊鉴序》里说此书有“正集”、“别集”、“外集”之分,但笔者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和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内府刻五色套印本《古文渊鉴》中都没有看到有“正集”、“别集”、“外集”的区分。
    [28] 《晦庵集》卷八十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3313.
    [30]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1111.
    [31] 录自《悦心集》卷首,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内府刻本。
    [32] 关于雍正融合儒道佛的情况可参阅《清朝通史·雍正朝卷》第419-448页。
    [33] 见《钦定四书文》卷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729.
    [35] 刘季高校点.方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8.
    [36] 关于唐宋八大家的形成可参看日本人高津孝的《论唐宋八大家的成立》,见《首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 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唐宋八大家文钞》为一百六十四卷,《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卷二十八著录有:“唐宋八大家文钞百四十四卷 明茅坤编 明万历七年茅一桂刻本”
    [38] 《唐宋八大家文钞》的《原序》,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唐宋八大家文钞》卷首。
    [39]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719
    [40] 本文的“清初”是指顺治、康熙两朝,其后的唐宋八大家文章选本,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
    [41] 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M].第104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822—823.
    [42] 本文所据《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是《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404册影印山东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刻本。
    [43] 乾隆《御选唐宋文醇序》,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唐宋文醇》 卷百。
    [44]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666.
    [45]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临川文钞引》
    [46] 《丛书集成新编》所收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是《正谊堂全书》本。本文所据是此本。
    [47] 本文所据即是此本。
    [48] 王树民校点.戴名世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63.
    [49] 见胡守仁,姚品文,王能宪校点.魏叔子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0] 钱仲联整理《钱牧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所引钱谦益文章均出自此本。
    [51] 本文关于钱谦益对唐宋八大家接受的论述参考了日本人青木正儿《清代文学评论史》中的相关内容。
    [52] 候方域.壮悔堂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39.本文所引侯方域文章出自此本。
    [53] 《赖古堂文选》,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初刻本。
    [54] 候方域.壮悔堂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9.
    [55] 关于侯方域“敛气于骨”和“运骨于气”的论述.可参看王镇远,邬国平《清代文学批评史》第354—355页。
    [56] 《尧峰文钞》卷三十二《与周处士书》,《四部丛刊》本
    [57] 《尧峰文钞》卷三十二,《答陈蔼公书二》,<四部丛刊》本。
    [58] 胡守仁,姚品文,王能宪校点.魏叔子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411.
    [59] 胡守仁,姚品文,王能宪校点.魏叔子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283.
    [60] 刘季高校点.方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13.
    [61] 顾炎武《与人书》,见《亭林文集》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402册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刻本。
    [62] 王夫之《尚书引义》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43册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二年王氏守遗经书屋刻本。
    [63] 《与李武曾论文书》,见《曝书亭集》卷三十一,《四部丛刊》本。
    [64] 刘季高校点.方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12.
    [65] 本文所据《沈归愚诗文全集》是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教忠堂刻本。
    [66] 笔者所见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是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刻本。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流传较广,在清代有多种刻本,还传到日本,据《中国馆藏和刻本汉籍书目》(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有沈德潜《唐宋八家文钞》的日本刻本十四种,其中还有不少是日人评注本。如日人石村贞一纂评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其“例言”说:“唐宋八家之称,始于茅鹿门选次,后储同人病其浪杂而改造之。沈确士别出机轴,更选读本,而读 本尤盛行于世。予曩得舶来八家文誊写本一帙,署日沈德潜确士评点,魏源默深批选,其卷八册,其文一百九十余篇。”此本录有沈德潜和魏源的评语,还增加了其他选家的评语。其“自序”落款是:“明治十一年七月,长门后学石村贞一撰。”
    [67] 沈德潜自订《年谱》见《沈归愚诗文全集》。
    [68] 朱熹《晦庵集》卷七十五,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9] 沈德潜.说诗晬语[A].见:丁福保.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524.
    [70] 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15.
    [71] 沈德潜.说诗啐语[A]见:丁福保.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523.
    [72] 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古文渊鉴》
    [73] 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唐宋文醇》
    [74] 叶燮.与友人论文书[A].见:王镇远,邬国平.清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67.以下引叶燮话语未标明出处者,均引自此文。
    [75]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古文约选》的藏书单位有12家。笔者所据是复旦大学图书馆藏雍正十一年果亲王府刻本。
    [76] 刘季高校点本《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以下所引《方苞集》均指此本
    [77] 见《方苞集》。
    [78] 见《自得园文钞》,《四库未收书集刊》第8集29册影印清刻本。
    [79] 《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80] 见《古文约选序例》,本文未标出处的引文,均引自此文。
    [81] 《方苞集集外文补遗》卷二。
    [82] 刘季高校点.方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12.
    [83] 见清梁国治等撰《国子监志》卷五十一《经籍》,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文庆等撰《国子监志》卷六十六《经籍二·书版》。《续修四库全书》第751册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道光抄本。
    [84] 见素尔讷等撰《学政全书》卷四《颁发书籍》。《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影印辽宁省图书馆藏清乾隆三十九年武英殿刻本。
    [85] 刘季高校点.方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82.
    [86] 见光绪辛丑春滁州李氏求要堂刻本《古文辞类纂》,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
    [87] 刘季高校点.方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64.
    [88] 戴震.戴震全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2589.
    [89] 戴震.戴震全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2614.
    [90] 洪亮吉.洪亮吉集·卷施阁文甲集·邵学士家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1:191.
    [91] 孟醒仁.桐城派三祖年谱[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166.
    [9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750.
    [93]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M].合肥:黄山书社,1989:29.
    [94] 李善注.文选[M].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77:241.
    [95]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43.
    [96] 储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82.
    [97]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9.
    [98]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M].合肥:黄山书社,1989:28.
    [99] 刘季高校点.方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890.
    [100]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28.
    [101] 见李承渊求要堂刻本《古文辞类纂》。此序又见于萧穆《敬孚类稿》卷二。
    [102] 它们是:清钱吉泰校,存五十八卷;清翁同书批识,并录清梅曾亮批点,清翁同龢跋:清龙起瑞跋,并录方苞批点;清刘庠批,宋德育跋:清项传霖录清姚鼐、梅曾亮批点。
    [103] 它们是上海新文化书社1926年4月版,樊筱迟句读;上海国学整理社1935年9月初版,宋晶如、章荣注释;上海广益书局1947年8月新1版,周青萍注。见《民国时期总书目》,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2—1113页。
    [1] 《四库全书总目》有无名氏《宋文选》三十二卷,四库馆臣推断其编成年代当在北宋时代。云:“所选皆北宋之文,自欧阳修以下十四人。惟取其有关于经术、政治者,诗、赋、碑、铭之类不载焉。”这是笔者所知最早的当代人编选的当代文章选本。
    [2]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72—197页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3] 李祖陶《书徐东松论文绝句一百七十五首书后》,《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国朝文录续编》附《迈堂文略》卷一。
    [4] 钱仲联在为“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所作序言中说:“清人李祖陶编有《金元明八大家文选》五十三卷,其书仅有原木刻本,流行不广。”张之洞《书目答问》范希曾《补正》说此书有“上高李氏家刻本”。
    [5] 见《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国朝文录续编》附《迈堂文略》卷一。
    [6] 为避“弘历”讳,清人将陈弘绪改陈宏绪,《国朝文录》即作“陈宏绪”。
    [7]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收录的作者是:姚范,朱仕琇,彭绩,彭绍升,罗有高,姚鼐,鲁仕骥,吴定,秦瀛,恽敬,王灼,张惠言,陆继辂,陈用光,姚莹,邓显鹤,周树槐,吕璜,刘开,姚椿,毛岳生,吴德旋,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张穆,朱琦,冯志沂,曾国藩,吴嘉宾,龙启瑞,彭昱尧,王拯元,邵懿辰,鲁一同,戴均衡,孙鼎臣,管嗣复,吴敏树。
    [8]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说:“周自庵先生商榷之余,间加评论,辄为刊入。”这些评语应是周寿昌(自庵)所作。
    [9] 舒芜.近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68.
    [10] 舒芜.近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342.
    [11]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M] 第73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246.
    [12] 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M].第5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153.
    [1] 彭兆荪《与宁榕坞书》,见《小谟觞馆文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492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一年刻二十二年增修本。
    [2]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有《骈体文钞》七种,均为名家批校评点本,它们是:清陈澧批校本:姚永概录清陈澧批校本;清翁同龢录清翁同书批点本;清李慈铭批校本;清谭献批并跋 郭拱辰跋本:邵章录清谭献批并跋本。以上六种是以清合河康氏家塾刻本为底本的名家批校本,另有以清合河康氏家塾刻同治六年娄江徐氏印本为底本的平步青批校本。《(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所收除《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七种外,还有一种是:清合河康氏家塾刻同治六年娄江徐氏印本,周之桢录谭献、杨佩瑷批校,陶北溟跋本。
    [3] 刘季高校点.方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890.
    [4]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495册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三年活字印二十四年增修本。
    [5]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卷十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495册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三年活字印二十四年增修本。
    [6] 《周易·系辞上》,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7] 曹虹.阳湖文派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96.该书第六章之第三节《<骈体文钞>的选编宗旨》,对《骈体文钞》一书的编选及其理论意义有周详的论述,对本文的写作有所启发。
    [8]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续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495册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三年活字印二十四年增修本。
    [9]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九,《四部备要》本。
    [10] 刘开《刘孟涂文集》卷首,《续修四库全书》第1510册影印清道光六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
    [11] 刘开《刘孟涂文集·骈体文》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10册影印清道光六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
    [12] 刘开《刘孟涂文集·骈体文》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10册影印清道光六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
    [13] 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M].合肥:黄山书社,1989:275.
    [14] 曹虹.阳湖文派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109.
    [15] 张惠言《茗柯文补编》卷上。《续修四库全书》第1488册影印民国八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清道光陈善刻本。
    [16] 笔者按,这里的“旨言”,据唐写本、《太平御览》,当作“百言”,李兆洛所见亦是通行误本。
    [17] 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M].第18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278.
    [18] 本文所据《南北朝文钞》是《丛书集成新编》本,《丛书集成新编》是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对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的整理影印本。
    [19] 彭兆荪《小谟觞馆文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492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一年刻二十二年增修本。
    [20] 彭兆荪《小谟觞馆文续集》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492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一年刻二十二年增修本。
    [21] 李兆洛《骈体文钞序》。
    [22] 《与吴韵皋书》,见《小谟觞馆文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492册影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一年刻二十二年增修本。
    [23]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修竹篇序[A].见周祖譔.隋唐五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275.
    [24] 梅鼎祚《宋文纪》卷十八,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 《与吴韵皋书》,见《小谟觞馆文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492册影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一年刻二十二年增修本。
    [26] 严羽.沧浪诗话·诗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26.
    [27]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8] 王芑荪《小谟觞馆文集序》,见《小谟觞馆文集》卷首。
    [29]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520
    [30] 据王重民《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有两篇文章是对《南北朝文钞》的评论:一是林昌彝《彭湘函南北朝文钞跋语》,见于《小石渠阁文集》;二是张星鉴《书南北朝文钞后》。见于《仰萧楼文集》。这二人都借对《南北朝文钞》的评论来表示其对骈文的接受。
    [31]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20.
    [32] 《续修四库全书》第1560册影印清光绪三十三年刻本。
    [33] 《续修四库全书》第1611册所收《六朝文絮笺注》,是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己丑春仲枕湓书屋锓板”本影印,但书前缺少黎经诰的这篇自序,查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原本,亦缺此序。现据民国十七年(1928)上海扫叶山房本《六朝文絮笺注》,将此序附列于下:美哉!富哉!文之掞于六朝哉!许君薙繁冗而絮是弋,岂漫为采掇哉?崇山之积也,撮土不捐;巨海之邃也,涓流毕汇。许君诚历观文囿,泛览词林;品盈尺之珍,搜径寸之宝,由博而返约者乎!诰深嗜斯选,咀嚼之下,偶有所得,欣然忘倦。窃叹许君讐句比字,务求精核,历二十祀,易稿者数四,用心可谓至矣。而缃帙辉耀,金玉含宝。文体之粲备,可识全牛:艺圃之渊博,藉窥全豹,学者咸易钻厉而则法焉。诰尝取此授谟、祥、讵诸弟读之,澄心握玩,亦复欢然有喜。但典实纷披,难尽冰释,有疑义辄求讲解。诰枵腹自愧,每昧通津,初未敢言注缉也。积惑良久,适周君少濂曰:“子盍为考往事,发古义乎?”诰曰:“难!”周君曰:“搜其所可知,缺其所不可知,何难也?”是以不揣樗质,愿其笺释。旧有注者, 如李注《文选》,倪注《子山集》,素称博赡,皆备述之,并妄附补正一二焉。其无注者,穷居诸力,弋钓书部,证前贤之遗迹,示词人之美藻。或引经传,或求训诂,勉深考索,力期谛当。几阅寒暑,亦如许君之数易稿者然。然其中脱略凡几,终不能无歉于许君也。及成帙,邮正谢师枚如。夫谢师之垂爱于诰深矣,音尘契阔,千里如一堂也。流览后尚不遗弃,复命林、丁二君警校之。噫!二君与诰未识面,乃竞为之考得失,明是非,殆与诰有夙契乎?诰无以报二君,而二君之益诰为非浅也。戊子仲春,谢师以稿本寄还,诰拾之作家塾读本,未敢出示人。秋九月,诰棘围罢归,买舟东下,客广陵,载稿行箧中,时取讽诵,以消余闲。何伯梁、仲吕兄弟见而许可,即劝锓木,惠诸同好。诰曰:“未能自信也。斯注浅劣陋略,能无贻当代有目者诮乎?”言再四,并为参校,辞不获已,始付剞劂。今年春,杀青甫就,略述颠末,书之简端,后有博雅君子,匡所不逮,则诰幸甚且感甚。光绪十五年,岁次屠维赤奋若,如月既望,柴桑黎经诰识于广陵之片石山房。
    [34] 黎经诰.六朝文絮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
    [35] 资料来源于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电子检索)、上海图书馆馆藏书目(电子检索)、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等。
    [36] 本文所据《十家四六文钞》和《骈文类纂》是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
    [37] 从王先谦《思益堂集序》可知,周寿昌长于骈文,曾国藩曾“亟推其能”,王先谦也称许他“于骈文义法尤精”,但其文章多散佚,仅存十几篇,王先谦先将其刊入《十家四六文钞》,后又为其编辑文集。
    [38] 《骈文类纂》所收清代作家及选文数量如下:谷应泰,1篇;顾炎武,2篇;毛奇龄,1篇;陈维崧,7篇;胡天游,7篇;徐嵩,1篇;杭世骏,1;胡浚,1篇;王太岳,1篇;袁枚,5篇;邵齐焘,2篇;刘星炜,1篇;朱圭,1;吴锡麒,7篇;汪中,5篇;杨芳澯,2篇;孔广森,6篇;纪昀,2篇;张惠言,2篇;孙星衍,6篇;阮元,4篇;洪亮吉,131篇;凌廷堪,1篇;朱文翰,1篇;刘嗣绾,4篇;乐钧,3篇;陶澍,1篇;查初揆,3篇;彭兆荪,5篇;朱为弼,1篇;吴慈鹤,2篇;曾燠,2篇;李兆洛,1篇;陈寿祺,1篇;金应麟,2篇;刘开,11篇;梅曾亮,21篇;董基诚,9篇;董祜诚,14篇;陈均,1篇:龚自珍,1篇;钱仪吉,2篇;方履篯,7篇;袁翼,1篇;谭莹,1篇;谢质卿,1篇;洪齮孙,1篇;顾寿桢,1篇;赵铭,1篇;汪瑔,1篇;周寿昌,14篇;傅桐,7篇;孙鼎臣,1篇;郭嵩焘,1篇;李慈铭,31篇:谭献,1篇;王闓运,10篇;袁昶,1篇;许景澄,1篇;朱一新,2篇;缪荃孙,24篇;蔡枚功,1篇;缪祜孙,1篇;皮锡瑞,99篇;苏舆,2篇。其中,《清人别集总目》没有著录的作者有3人,他们是:谷应泰,丰润人,字霖苍,选文两篇,《明史纪事本末论开国规模》和《论燕王起兵》;徐嵩,金匮人,字朗斋,选文是《桃花夫人庙碑》;蔡枚功,字与循,湘潭人,选文是《翁恭人墓志铭》;另外,苏舆,字厚康。平江人,王先谦弟子,有诗集而无文集,选文是《五品衔国子监典籍陶君墓志铭》。
    [39] 王先谦《虚受堂文集》卷十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70册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40] 王先谦《骈文类纂序例》,以下未标明出处的引文都出自《骈文类纂序例》,不再一一注明。
    [41] 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M]第104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989.
    [42] 录自清较经堂刻本《国朝八家四六文钞》,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
    [43] 吴鼒生前自定文集《夕葵书屋集》已佚,今传《吴学士文集》为光绪年间整理本,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487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八年江宁藩署刻本。
    [44] 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M]。《续修四库全书》第1547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八年刻本,卷三。
    [45] 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M]第116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194.
    [46] 章钰,武作成.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2:259.
    [47] 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2000,1837.
    [48] 许贞幹的生平事迹见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陈衍主纂的《闽侯县志》卷七《文苑下》,现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移录于下:许贞幹,字豫生。幼为邑诸生,即兄事闽县陈宝琛。领乡荐后,宝琛荐从事船政局。刘铭传巡抚台湾,台绅林维源帮办抚恳亦辟贞幹为从事,往来歧海间。自是两处叠邀,奖叙积官至道员,壬辰成进士。贞幹故擅殿体书,既试而名第不高。道员本班分发浙江,一领书局,一督苏州盐局再权运司,一摄皋事。贞幹性情和平,而意得时,颇自矜喜,忌之者遂至倾排,一再左迁,为同知,为县丞矣。既而入北洋军幕,经江北提督王士珍等历辟掌书记,复原官。武昌难作,前军机大臣袁世凯起,当国督师,贞幹典行营笺奏,寻得末疾,不良于行,未几卒京师。著有《八家四六文注》若干卷行世。子居廉,体至赢弱,留学德国,官外务部佥事,后贞幹数月卒,无子。家有书数万卷,身后宝琛以价收之。
    [49] 陈衍的《八家四六文补注自序》不载于他的《石遗室文集》中。《石遗氏文集》为作者生前自定文稿,从其文集自序可知,他持择甚严,相当一部分文章没有选入文集,这篇自序即是一篇。自序主要谈论注书之难,列举注书之弊十二条,研究陈衍者可资参考。
    [50] 钱仲联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收清代(清建国后至1840年前)作家3124人,主要作家已网罗其中,《国朝骈体正宗》所收的42位作家,有三位不见于该词典,他们是杨梦符、朱文翰、金式玉。对于这些淹没无闻的小作家来讲,入选《骈体正宗》确实扩大了他们的影响。其中金式玉(1775-1802)只活了27岁,令人叹惋。查《清人别集总目》,金氏有《竹邻遗稿》二卷,嘉庆十三(1808)年刻本,晚于《正宗》的编选时间,《正宗》选录其作品确实有表扬幽隐的价值。
    [51] 《骈体正宗》所选作者中,仪征人汪全德不见于《清人别集总目》(《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有该人条目),可以推知汪全德大概没有文集传世,他的作品赖《箧中词》、《全清词 钞》得以保存,《骈体正宗》收录了他的一篇骈文,大概也是仅见之作。
    [52] 据《清史列传》,曾燠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至嘉庆十二年(1807)任两淮盐运使。
    [53] 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M],第193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523.
    [54] 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M].北京:中华书局,2005,32—86.
    [55] 《小谟觞馆文集》卷三。
    [56] 彭兆荪《与姚春木书》,《小谟觞馆文集》卷三。
    [57] 《国朝骈体正宗续编》卷首,《续修四库全书》第1668册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四年寒松阁刻本。
    [58] 姚燮《复庄骈俪文榷》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33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咸丰四年刻六年增修本。
    [59]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524。
    [60] 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M],78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647.
    [61] 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M],121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137.
    [62] “索莫乏气”见《文心雕龙·风骨》,“溺音腾沸”见《文心雕龙·乐府》。
    [63] 叶翥凤事迹见于全祖望所撰哀辞。约略可知其字鸣周,常州府宜兴县人,以诸生入监。曾在太原参修《山西通志》,有史论著作,精于唐以后西北边陲史地考索,为万斯同等当世名流所赏识。然不幸短命,只活了三十三岁。全祖望与其有过交接,对其早逝深为痛惜,为撰哀辞,并将其有关旧史考证之作选入《词科摭言》中。全祖望所撰哀辞见于《国朝耆献类征初稿》(周骏富主编《清代传记丛刊》第183册,47页)屠寄《文录》选了他的《乾元统天颂》一文。
    [64] 方骏谟事迹见于《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卷八,谓:“骏谟字元徵,一字耐余。阳湖人。履篯子。诸生。安徽直隶州知州。工文善词,性和而介,淡于名利,学以淹雅为宗。曾文正公国藩荐举人才,奏称:‘不求闻达,行谊卓然,请量才录用。’精地理,尝绘长江图,并为说进呈。修徐州、宿迁二志,赅雅可法。”(周骏富主编《清代传记丛刊》第197册,214页。)屠寄《文录》选录了他代人所作的《同治徐州府治叙录》一文。
    [65] 钱相初事迹见于《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卷六。略谓:相初字申甫,阳湖人,嘉庆十五年举人。擅歌行,亦工骈文。(周骏富主编《清代传记丛刊》,第197册,168页。)屠寄《文录》选录了他代人所作的《重修广济九龙王祠碑》一文。
    [66] 汪岑孙事迹待查。屠寄选录了他的《谈鸿如诗序》一文。
    [1] 见骆兆平,《<明文案><明文海>稿本述略》,《文献》,1987年第2期。
    [2]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729。
    [3] 关于此点可参看郭英德《黄宗羲明文总集的编纂与流传》,《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 《明文海》的评语包括黄宗羲的亲笔评语和和黄百家追记的“先夫子曰”,骆兆平根据天一阁藏《明文海》稿本和浙江图书馆藏清抄本辑出一百八十条,见《<明文海>黄宗羲评语汇录》,《文献》,1987年第2期。本文引用《明文海》评语出自此文。
    [5] 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97.
    [6] 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93.
    [7] 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97.
    [8] 陈正宏说:“黄氏之所以认为明代没有出现文章大家,根据其表面的解释,是科举制度导致了古文的衰落(这自然是对的);而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在他看来明文无一家能在整体上达到韩、欧等人文以载道的水准。”见《明代诗文研究史》。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88页。
    [9] 据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孙琮还有《山晓阁续明文选》,今未见.
    [10] 据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可知此书被禁燬的原因是“内有艾南英古文一册”。
    [1] 《金圣叹批才子古文》,张国光点校,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 此序见于《四部丛刊》本《梅村家藏稿》卷三十二,是吴伟业所作,复旦大学藏本将此序署名为储欣,大概因为储欣是当时的时文名家,其评选的《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很有影响。也可看出书坊所刻古文选本有牟利的目的。又《古文汇钞》还有姚文燮序,复旦大学藏本亦无,姚序见于其文集《无异堂文集》卷一。
    [3] 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载《古文觉斯》“内载钱谦益文一篇。应摘燬。余书仍行世。”
    [4] 关于《古文观止》的刊刻、流传情况,本文参考了中华书局1987年版《古文观止》卷首安平秋先生所作《点校说明》。
    [6] 此本无林云铭自序,林氏文集《挹奎楼选稿》中有《古文析义序》两篇,述及该书的评选及刊刻情况。《挹奎楼选稿》见《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30册影印清康熙三十五年陈一夔刻本。
    [7] 据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可知此书被禁燬的原因是“内有钱谦益文一首”。
    [8] 原载方东树《仪卫轩文集》卷六,笔者在舒芜《近代文论选》第42页见到此文。
    [9] 据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可知此书被禁燬的原因是“内有钱谦益序文”。
    [10] 据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可知此书被禁燬的原因也是有钱谦益文章。
    《唐宋八大家文钞》,茅坤选评,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古文渊鉴》,玄烨选,徐乾学等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内府刻五色套印本。
    《唐宋文醇》,弘历等选评,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钦定四书文》,方苞选评,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储欣选评,《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404册影印山东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
    《唐宋八大家文钞》,张伯行选评,《丛书集成新编》本。
    《晚村先生八家古文精选》,吕留良选,吕葆中评,《四库禁燬书丛刊》集部第94册影印清康熙吕氏家塾刻本。
    《唐宋八家文读本》,沈德潜选评,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刻本。
    《古文约选》,方苞选评,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雍正十一年果亲王府刻本。
    《古文辞类纂》,姚鼐选评,《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09册影印清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家塾刻本。
    《古文辞类纂》,姚鼐选评,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家塾刻本。
    《古文辞类纂》,姚鼐选评,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五年江宁吴启昌刻本。
    《古文辞类纂》,姚鼐选评,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辛丑春滁州李氏求要堂校刊本。
    《国朝文录》,李祖陶选评,《续修四库全书》第1669册影印清道光十九年瑞州府凤仪书院刻本。
    《国朝文录续编》,李祖陶选评,《续修四库全书》第1671册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同治七年李氏刻本。
    《续古文辞类纂》,王先谦选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610册影印清光绪八年王氏虚受堂刻本。
    《续古文辞类纂》,黎庶昌选评,《四部备要》本。
    《国朝二十四家文钞》,徐斐然选评,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刻本。
    《湖海文传》,王昶选评,《续修四库全书》第1668册影印清道光十七年经训堂刻本。
    《国朝文录》,姚椿选编,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咸丰元年终南山馆校勘本。
    《国朝文征》,吴翌凤选,沈翠岭校刊,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咸丰元年世美堂刻本。
    《国朝文汇》,沈粹芬、黄人、王文濡等选编,北京出版社1996影印宣统元年上 海国学扶轮社石印本。
    《骈体文钞》,李兆洛选评,《续修四库全书》第1610册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道光合河康氏家塾刻本。
    《南北朝文钞》,彭兆荪选评,《丛书集成新编》本。
    《六朝文絜》,许梿选评,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五年许氏享金宝石斋刊朱墨套印本
    《六朝文絜笺注》,许梿选评,黎经诰笺注,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枕湓书屋刻本。
    《六朝文絜笺注》,许梿选评,黎经诰笺注,《续修四库全书》第1611册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枕湓书屋刻本。
    《六朝文絜笺注》,许梿选评,黎经诰笺注,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七年上海扫叶山房本
    《十家四六文钞》王先谦选评,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长沙王氏刻本。
    《骈文类纂》,王先谦选,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八年思贤书局刻本。
    《八家四六文钞》,吴鼒选编,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刻本。
    《国朝骈体正宗》,曾燠选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668册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一年赏雨茅屋刻本。
    《后八家四六文钞》,张寿荣选编。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辛巳刻本。
    《皇朝骈文类苑》,姚燮选编,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九年刻本。
    《国朝骈体正宗续编》,张鸣珂选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668册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四年寒松阁刻本。
    《国朝常州骈体文录》,屠寄选评,《续修四库全书》第1693册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六年广东刻本。
    《鍊庵骈体文选》,沈宗畸选编。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宣统元年番禹沈氏《晨风阁丛书》本。
    《明文海》,黄宗羲选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明文案》,黄宗羲选编,《四库禁燬书丛刊》补编第45册影印浙江图书馆藏清抄本。
    《明文授读》,黄宗羲选编,《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400册影印清康熙三十六年张锡琨味芹堂刻本,
    《明文在》薛熙选编,《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408册影印辽宁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二年古渌水园刻本。
    《明文英华》,顾有孝选评,《四库禁燬书丛刊》集部第34册影印清康熙间传万 堂刻本。
    《山晓阁选明文全集》,孙琮选评,《四库禁燬丛书丛刊》补编第49册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
    《明文远》,徐文驹、罗景泐选评,《四库存目丛书》第406册影印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刻本。
    《元明八大家古文选》刘肇虞选评,《四库禁燬书丛刊》集部第171册影印清乾隆间刻本。
    《柳宗元集》,柳宗元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晦庵集》,朱熹撰,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钱牧斋全集》,钱谦益撰,钱仲联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黄宗羲全集》,黄宗羲撰,沈善洪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亭林文集》,顾炎武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402册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刻本。
    《戴震全集》,戴震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曝书亭集》,朱彝尊撰,《四部丛刊》本。
    《吕晚村先生文集》,吕留良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411册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雍正三年吕氏天盖楼刻本。
    《壮悔堂文集》,侯方域撰,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
    《挹奎楼选稿》,林云铭撰,《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30册影印清康熙三十五年陈一夔刻本。
    《方苞集》,方苞撰,刘季高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尧峰文钞》,汪琬撰,《四部丛刊》本。
    《邵子湘全集》,邵长蘅撰,《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47册影印清康熙间刻本。
    《梅村家藏稿》,吴伟业撰,《四部丛刊》本。
    《魏叔子文集》,魏禧撰,胡守仁,姚品文,王能宪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
    《师经堂集》,徐文驹撰,《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65册影印清康熙五十一年刻本。
    《自得园文钞》,允礼撰,《四库未收书集刊》第8集29册影印清刻本。
    《清圣祖文集》,玄烨撰,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惜抱轩文集》,姚鼐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453册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嘉庆三年刻增修本。
    《春融堂集》,王昶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437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二年塾南书舍刻本。
    《洪亮吉集》,洪亮吉撰,刘德权校点,中华书局,2001年版。
    《沈归愚诗文全集》,沈德潜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教忠堂刻本。
    《忠雅堂文集》,蒋士铨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436册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一年藏园刻本。
    《小仓山房文集》,袁枚撰,《四部备要》本
    《古均阁集》,许梿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刻本。
    《虚受堂文集》,王先谦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570册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小谟觞馆文集》,彭兆荪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492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一年刻二十二年增修本。
    《吴学士文集》,吴鼒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487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八年江宁藩署刻本。
    《敬孚类稿》,萧穆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560册影印清光绪三十三年刻本。
    《养一斋集》,李兆洛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495册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三年活字印二十四年增修本。
    《刘孟涂集》,刘开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510册影印清道光六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
    《茗柯文编》,张惠言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488册影印民国八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清道光陈善刻本。
    《大云山房文稿》,恽敬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482册影印民国八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
    《仰萧楼文集》,张星鉴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刻本。
    《小石渠阁文集》,林昌彝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530册影印福建省图书馆藏清光绪福州刻本。
    《复庄骈俪文榷》,姚燮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533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咸丰四年刻六年增修本。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
    《养知书屋文集》,郭嵩焘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547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石遗室文集》,陈衍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576册影印清刻本。
    《文选》,萧统撰,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
    《文苑英华》,李昉编,中华书局1966年影印本。
    《唐文萃》,姚铉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文鉴》,吕祖谦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文类》,苏天爵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文纪》,梅鼎祚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四六话》,彭元瑞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715册影印清道光二十六年番禺潘氏刻《海山仙馆丛书》本。
    《四六丛话》,孙梅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715册影印天津图书馆藏清嘉庆三年吴兴旧言堂刻本。
    《四六金针》,陈维崧撰,《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420册影印涵芬楼影印清道光十六年六安晁氏木活字《学海类编》本。
    《说诗晬语》,沈德潜撰,丁福保辑《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沧浪诗话校释》,严羽撰,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文章辨体序说》,吴讷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文体明辩》,徐师曾撰,《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310册影印明万历间建阳游榕铜活字印本。
    《文心雕龙注》,刘勰撰,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文赋集释》,陆机撰,张少康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清代文学批评史》,邬国平,王镇远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近代文学批评史》,黄霖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清代文学评论史》,青木正儿撰,杨铁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隋唐五代文论选》,周祖譔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清代文论选》,邬国平,王镇远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近代文论选》,舒芜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尚书引义》,王夫之撰,《续修四库全书》第43册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二年王氏守遗经书屋刻本。
    《文史通义校注》,章学诚撰,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中国骈文通史》,于景祥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骈文史》,刘麟生撰,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骈文史论》,姜书阁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阳湖文派研究》,曹虹撰,中华书局,1996年版。
    《梦苕庵论集》,钱仲联撰,中华书局,1993年版。
    《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刘声木撰,黄山书社,1989年版。
    《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马积高撰,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储斌杰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明代诗文研究史》,陈正宏撰,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文学研究法》,姚永朴著,许振轩点校,黄山书社,1989年版。
    《首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王水照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说八股》,启功,金克木,张中行撰,中华书局,2000年版。
    《现代中国文学史》,钱基博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南宋的诗文选本研究》,张智华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周易正义》,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论语注疏》,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国子监志》,梁国治等撰,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国子监志》,文庆等撰,《续修四库全书》第751册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道光抄本。
    《学政全书》,素尔讷等撰,《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影印辽宁省图书馆藏清乾隆三十九年武英殿刻本。
    《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朱子语类》,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汉书》,班固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清史稿》,赵而巽等撰,中华书局,1976年版。
    《清代通史》,萧一山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朝通史·顺治朝卷》,朱诚如,李治亭等撰,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清朝通史·康熙朝卷》,朱诚如,王思治等撰,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清朝通史·乾隆朝卷》,朱诚如,周远廉等撰,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清代传记丛刊》,周骏富主编,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版。
    《清史列传》,清国史馆编,《清代传记丛刊》影印本。
    《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纂录,《清代传记丛刊》影印本。
    《新世说》,易宗夔撰,《清代传记丛刊》影印本。
    《续碑传集》,缪荃孙纂录,《清代传记丛刊》影印本。
    《中国书画史新编》,盛叔清纂录,《清代传记丛刊》影印本。
    《碑传集补》,闵尔昌纂录,《清代传记丛刊》影印本。
    《国朝耆献类征初稿》,李桓纂录,《清代传记丛刊》影印本。
    《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张惟骧撰,《清代传记丛刊》影印本。
    《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支伟成撰,《清代传记丛刊》影印本。
    (民国)《闽侯县志》,欧阳英,陈衍纂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二十二年刻本。
    《吕留良年谱长编》,卞僧慧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桐城派三祖年谱》,孟醒仁撰,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天津图书馆编,齐鲁书社,2003年版。
    《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丛书广录》,阳海清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清人别集总目》,李灵年,杨忠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章钰撰,武作成补,中华书局,1982年版。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王绍曾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代各省禁书汇考》,雷梦辰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版。
    《民国时期总书目》,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紫禁城出版社。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邵懿辰撰,邵章续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贩书偶记(附续编)》,孙殿起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馆藏和刻本汉籍书目》,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柯愈春撰,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书耳答问补正》,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晚清营业书目》,周振鹤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甫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王重民,杨殿珣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清代士人游幕表》,尚小明撰,中华书局,2005年版。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钱仲联主编,中华书局,1996年版。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梁淑安主编,中华书局,1997年版。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沈云龙主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韩愈资料汇编》,吴文治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欧阳修资料汇编》,洪本健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
    《苏轼资料汇编》,四川大学中文系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