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天下之戎:春秋霸政战争新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春秋霸政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霸政中的战争也是重要的研究领域,自《荀子·王霸》以下,历来研究成果丰硕,这是本文继续探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相关史实不清楚,对霸政出现的原因等相关问题也有继续探讨的空间。
     如关于郑庄公克段于鄢,从相关史料尤其《左传》“君子曰”中引用《诗经》看,可能有郑庄公努力符合神灵要求等更深层次原因,其也不可能脱离历史传统及时代制约。由此反观周、郑交恶后,郑不可能至死都不与周王室联系,更不可能如前人所称妄自称王
     齐桓公一生征伐后,欲行封禅之举,前人多对此否定,重新考证可以看出,齐桓公封禅为诸多因素合力自然发展的结果。封禅未果,或许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周德虽哀”,确属“天命未改”,可能也是历史的必然。近人对宋襄公泓之战一般评价不高,从考证大司马固谏“天之弃商久矣”入手,反观宋襄公一生之“复商大梦”,其言行本是对古礼背后的“天”的尊重与降服。古人推其为五霸之一,说明战争成败不是成为霸主的根本条件。
     城濮之战是春秋前期一场大战,以往研究多关注此战晋楚的政治形势、外交政策、战略战术等,其中“天”等神灵因素反复出现,如战前晋文公梦见楚成王吮吸其脑浆,子犯释为“吉”后遂扭转战局。楚成王反战,主要理由在“天”,子玉不肯奉祀河神,其兵败自杀也在应验楚范巫“将死”预言。
     前人对崤之战中“天”等神灵因素也淡化处理。从《左传》等相关记载看,如晋文公死后灵枢有声如牛,卜偃释为文公传命秦将伐晋,击之必败,其后表明战争进程及结果早已注定,人事似乎只是在实践着“天”的安排。战后秦转而称霸西戎,实属无奈之下的慰藉,然而却兑现平王东迁时“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的誓言,也为日后秦国东进一统六国建立充足的军事物质保障。
     和中原霸主不同,楚国称霸更多是战争,而非盟誓,但又不完全崇尚武力。邲之战后,楚庄王祭河神,或许是尽收天下的气度,修建先君宫庙,也在昭示楚国胜敌的力量来源。或许正因为此,楚庄王问鼎中原默然离开的关键原因,同样在于鼎被视为天命的象征,而天是超越一切包括楚王在内的至上权威。如从一个更长时段去观察共同构成邺之战中晋、楚、郑三国棋盘式的微妙处境,“天”、占卜等神灵因素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棋子。其他战争也大致如此,如邲之战后,晋国君臣遥助郑国而不发兵的理由,也以“天”等神灵因素为借口。
     关于吴越之战,通过考察战争过程可以发现吴亡越兴,也与两国君臣对天道的体悟及遵行相关,夫差和句践先后北上中原争霸,会盟诸侯,直至周天子从形式上预以确认。说明王受命于天,霸主受命于王的理念此时依然顽强的存在。后人习惯权力至上,并推出与之对应的片面结论。
     关于本文创新点,从研究问题意识和视角看,以往“天”等神灵因素视角的缺失,客观上造成研究内容和结论上的不清晰乃至相当程度的偏差。本文认为要考察春秋霸政战争,仅就战争论战争是不够的,除从王权自身的组成上观察外,还要在“祀与戎”的框架下,反观“戎”,“戎”与“祀”并列国之大事,“祀”在排序上居于“戎”前,说明“祀”及其背后“天”等神灵因素的重要性,而近代以来对霸政或霸政战争研究最大的不足,恰在于此,由此本文尝试跳出传统就战争论战争的研究套路,另辟蹊径对此重新探讨。
     从研究内容和结论上看,本文在前述考证基础上,对历史重新解释或为相关研究提供佐证。文章认为卜筮、预言、梦境及鬼神显灵等灵异现象是霸政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所在,也是战争不是成就霸主的根本原因所在。霸政或霸政战争仅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反映,抽取其他层面进行考证也应有上述类似结论。天是维系当时人群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从血缘到地缘统治的内在基础,灵异事件与自古以来形成的敬天传统交织在一起,也成为春秋时期政治权力正当性、合法性的本源。这是历史事实与时代特征,是春秋社会虽“礼崩乐坏”,却大体保持“尊礼重信”时代特征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言,“天”或由此代表的神灵祭祀等宗教因素,也是治史者,尤其是治上古史者必备的基本研究意识。
     从世界语境下看神权和王权之间也存在互动,说明古代中国不是孤立现象。上述梳理对相关研究,如中华民族形成史等具有促进作用,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今中国,也有一定现实借鉴意义。
Hegemonic politic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s one of the special phenomenon in transitional China. The theme of "Hegemony war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fields. Since unveiling the issue from the chapter of "Monarchy vs. Overlords " of the book XunZi(《荀子·王霸》),the studies of this issue have got abundant achievements in the academic arena, which was lai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plorations in this dissertation. Caused by different factors, there were discrepancies among the results of researches conducted by the past and present scholars. It makes the issue of hegemonic politic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 room to be explored thoroughly.
     For example, the article reason in this way about Zheng Zhuanggong Defeated Duan at Ya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inspiration from comments in Zuo Zhncin(Commentary of Zuo), there was a possible deeper reasons what try our bes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ods. And he also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the era restriction. Therefore, Zheng Zhuanggong was impossible to never contact the monarchy in the Zhou dynasty, let alone such predecessors alleged to be a king.
     Predecessors sometimes overweight their negativism what Qi Huangong offered to sacrifices to heaven and earth and after the hegemony wars, result of many factors work together to development. Could this be the "Tianming"(The Destiny View)? It's a historical necessity without success. Modem scholars has a low opinion of Song Xianggong and the War in Hongshui, observe his life of dream of regenerated Shang dynasty from analysis of that the Shang dynasty has been long abandoned by '"Tian(heaven)". In fact, his words and actions was feared and surrendered for "Tian(heaven)" Behind ritual(礼). Song Xianggong was revered by Ancient scholars as one of the five overlords in the hegemonic politics, so that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wars not a prerequisite to become the overlord.
     The differences from other researches that the author approaches were based on "Tian(heaven)" and other religious factors in the war of Chengpu, for example, Jing Wengong dreamed king Cheng of Chu sucking his brains before the war, ZiFan(a minister of Jin state)explained interpreted as "Ji"(good omen) after changing the war situation. King Cheng of Chu against the war that the main reason was also Tian(heaven)". ZiYu(a minister of Chu state)refused to sacrifice to the god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lead to the failure of war and suicide, which Fan Wu (a wizard of Chu state)prophecy has now come true.
     Predecessors sometimes simply deal with "Tian(heaven)"and other religious factors in the war of Xiao. Whatever happened in the war was predestined, and human affairs seem to just "Tian(heaven)"in practice arrangements from comments in Zuo Zhuan(Commentary of Zuo). Qin Mugong dominated XiRong after the war of Xiao, which was consolation in the helpless situation. However, it's fulfill vows of the monarchy in the Zhou dynasty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that united in the future.
     Unlike ZhongYuan(the Central Plains) overlords, rather than the vows of the state of Chu hegemony through war, but not completely rely on the use of force. The intention of King Zhuang of Chu sacrifice to the god of the Yellow River after the war of Bi. It is showed that the supernatural source of Strength. This is probably the key reason why King Zhuang of Chu left the monarchy in Zhou dynasty. Nor can many other wars for hegemony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imilarly, the article reason in this way about the war between the State of Wu and Yue,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re was a possible deeper reasons what try our best to understand and comply with the Dao during the War. Fu Chai of Wu and Gou Jian of Yue had to went to warred or vowed for hegemony until the monarchy in Zhou dynasty to confirm. These illustrate the idea that the monarchy was ordered to from the "Tian(heaven)" and overlords was appointed to the monarchy still strong to exists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ome modern scholars were accustomed to think that power was supreme power. In order to obtain the philistinism conclusion.
     This thesis bring forth the new idea of "Tian(heaven)" from the consciousness and perspective ways of research. The missing perspective factors of Spirit in "Tian(heaven)" lead to some unclear or even deviated conclusion in objectivity. The view point of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research of wars of hegemony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f it only concerned about the war itself, the conclusion was not enough. Except the observations i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monarchy; the research view could also be displayed from the facts between the "Offering Sacrifice" and "Military Affairs", which are not the paralleling national events. While the ceremonies of "Offering Sacrifice" usually happened before the "Military Affairs", thus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Offering Sacrifice" and the related Supernatural events and spiritual phenomena were very important facts for the research about the hegemony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recent researches about the monarchy and wars were in lack of this point of view, this thesis attempt to be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discussion only on the war itself, the demonstrations are shown from a new perspective.
     Base on the textual research, this thesis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may serve as a new explanation or a way of research evidence for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The conclusion consider that divinations and prophecies, dreams and gods apparitions, supernatural events were the rooted facts for the hegemony, that was the wars did not make the powerful monarch. The hegemony and the wars for hegemony were the outside phenomena, the same conclusions were also found at different war research evidences."Tian(heaven)"was the important spiritual resource that held the multitude being together and existing,"Tian(heaven)" was the basis rule from the consanguinity to the geopolitics. The supernatural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eremonies for giving offering to "Tian(heaven)" were considered as the reasonable and legal rights for the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These were presented from the history record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even though "Corrupted in the moral sense", there were "Faith in etiquettes" phenomena, they were the features of this era. In a sense,"Tian(heaven)" or the relevant religious factors from the ceremonies of offering sacrifices should be the awareness be hold by the historians or especially the ancient historians.
     From the global view, there w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heocracy and the kingship, it illustrated that was not an individual phenomenon in ancient China. This research depends on the summary of the relevant history events; hope to further the history research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There are some use references to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reforms at present China.
引文
① 《左传》成公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55页。
    ① [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整理:《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② 《观堂集林》卷6《释史》:“殷商以前其官之尊卑虽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9页。周天子的师保辅弼之官太师、太傅、太保和天子办公机关的太宰、太宗、太士、太史、太祝、太卜等皆源于巫史之官职,史官权责极其广泛;《周礼·天官·冢宰》:“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法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二曰禄,三曰废主,四曰置,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见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74-383页。
    ③ 邢义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5—109页。
    ④ 李慧强:《“神道设教”小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2月增刊,第7—9页。
    ⑤ 游自勇:《天道人妖——中古<五行志>的怪异世界》,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绪论,2006年,第6页。
    ① 牟钟鉴,张践主编:《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② 牟发松:《天下论——以天下的社会涵义为中心》,《江汉论坛》2011年第6期,第114-124页。
    ③ 中华民族形成史是一门从中华民族整体视角研究和闸释中华民族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客观规律性的专门研究课题。按照费孝通设想,1996年教育部批准中央民族大学以中华民族形成史为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教育部还批准陈连开的同名课题作为博士点基金项目。
    ④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文物局编:《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8页。
    ⑤ 参见清华大学出上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下册,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曹锦炎整理:《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按学术界惯例,本文出现的专家学者,一般均直称名讳。
    ⑥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也可参见其他研究,如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吕思勉:《先秦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翦伯赞:《先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① 郭沫若:《金文丛考·周官质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见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 顾颉刚:《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③ 徐中舒:《徐中舒先秦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徐中舒:《先秦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④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二集),台北: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
    ⑤ Edward L.Shaughnessy:Rewriting Early Chinese Text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
    ⑥ Sarah Allan:The Shape of the Turtle:Myth, Art, 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 SUNY Ser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
    ⑦ 许悼云:《西周史》(增补二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⑧ 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李峰:《西周的政体一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⑨ 罗琨:《商代战争与军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王仲孚:《中国上古史专题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田昌五等著:《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徐传保编著:《先秦国际法之遗迹》,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91年;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吕思勉:《中华民族源流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王玉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中国古代文明>出版座谈会纪要》,胡厚宣,李学勤等发言,见[意]安东尼奥·阿马萨里著,刘儒庭等译《中国古代文明——从商朝甲骨辞看中国上古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27—234页。
    ⑩ Michael Loewe, Edward L.Shaughnessy: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1 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1),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
    12 李学勤主编:《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李学勤主编:《商史与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① 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以<史记、<汉书>、<方言>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 林志纯:《日知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北京:北京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剪辑:《世界史研究——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1),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邢义田译:《西洋古代史史料概论》(二),见北京图书馆文献僖息服务中心剪辑:《世界史研究——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2),北京:书目1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1一12页:李长林,杜平:《20年来我国台湾学者世界古代史研究综述》,《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第75-82页。
    ③ [美]路易斯·享利·摩尔根著,杨东蒓等译:《古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法]列维—布留布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④ [英]约翰·基根著,时殷弘译:《战争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王震中:《祭祀·战争与国家》,《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64页。
    ⑤ [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⑥ 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另参见陈槃:《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⑦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⑧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年:另可参见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⑨ 黄朴民:《春秋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⑩ 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① 贾若瑜:《春秋时期军事思想初探》,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张树国:《春秋贵族社会衰亡期的历史叙事:以<左传>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叶自成:《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② 卫聚贤:《五霸考》,见《说文月刊》(第一卷上),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557—569页。
    ③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④ 孙家洲:《天子·霸主·诸侯——春秋霸政研究》,《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第99-104页。
    ⑤ 陈恩林:《论春秋五伯的争霸战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4期,第20-28页。
    ⑥ 陈筱芳:《论春秋霸主与诸侯的关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第1-7页。
    ⑦ 熊梅:《春秋时期霸权兴衰规律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胡克森《春秋争霸与中原“礼”文化传播之特征》,《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05-109页:罗珍,田兆元:《春秋时期霸王盟誓行为性质初探》,《学术月刊》2002年第10期,第57·-63,71页。
    ⑧ 姚秀彦:《五霸考述》,《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6期(1974.5),第1-27页。
    ①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第303页。
    ② 高明士:《日本学者殷周时代研究史》,见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1),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205页。限于资料,高明士提及的日本学者研究暂时无法查阅原文,以下同。但这部分研究又具有相对重要意义,故列出以供各位方家参考
    ③宋杰:《先秦战略地理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宋杰:《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④ 高明士:前引书,第205页。
    ⑤ 高明士:前引书,第205页。
    ⑥ 马晓宏:《天·神·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神运动》,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年。
    ① 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第4—18页。
    ② 吕静:《春秋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③ 王震中:《祭祀·战争与国家》,《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64—67页。
    ④ 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见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年,第6页。
    ⑤ [美]夏含夷主编:《远方的时习——<古代中国>精选集》,夏含夷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第6页。
    ⑥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⑦ 牟钟鉴,张践主编:《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其他主要的还有[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年;[法]库朗热著,谭立铸等译:《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美]亨利·富兰克福特:《王权与神祇:作为自然与社会结合体的古代近东宗教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美J林肯著,晏可佳译:《死亡、战争与献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马工堆再思》、[美]白瑞旭:《汉代死亡学与灵魂的划分》均,见[美]夏含夷主编:《远方的时习——<古代中国>精选集》,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第185—217页,第218-249页; YU Ying-shih:"O Soul,come back!"A study in the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he Soul and Afterlife in pre-Buddhist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7.2(1987), PP374-378; Micheal Loewe:Ways to paradis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79, PP9.Yuri Pines;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9.
    ① 陈筱芳:《春秋宗教习俗》第一章《春秋天帝崇拜溯源》,成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5—72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③ 学术界一般认为“天”、“帝”之别,只是语言、文字的差异,并非明显不同,见胡厚宣:《论殷墟卜辞中的“上帝”与“王帝”》(上),《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第23-50页;胡厚宣:《论殷墟卜辞中的“上帝”与“王帝”》(下),《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第89-110页:詹鄞鑫:《吴天帝》,见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4-53页;朱凤瀚:《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智崇拜》,《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191-211页:徐难于:《商周天帝考》,《文史》2003年(第63辑),第11-18页。
    ① 从甲骨卜辞看,商代出现“天”和“上帝”的概念,《尚书·汤誓》等篇也反映对天的信仰。西周时出现“天命”理论,将地上之事及结果都归之于上帝意旨。春秋时各国仍保持祭祀天的郊、封禅等礼仪。参见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43页;殷周时代的天是上帝的别名,是至高无上的,并不与地对应。参见郭沫若:《有关<易经>的信》,《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第5页。
    ② “宗教”一词作为适用于各种宗教的一般概念在西方始于近代以来,19世纪末经日本人翻译遂正式作为专门学科术语在中国词汇中出现。但从语源学看,religion源自拉工语的religio,即始于古罗马时代。古希腊人虽有表达对神敬畏以相关戒律、禁令和礼仪等专门术语,却未形成关于宗教的特定概念。古代希伯来人则用“神的戒命”、“神的律法”等词来表达其宗教信仰。而拉丁文的religio亦有不同来源和含义,它与近、现代西方的宗教概念虽有渊源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其原意是指人对神圣的信仰、义务和崇拜,以及神人之间的结合、重归于好。汉文中的“宗”、“教”在古代未联缀成一个名词。“宗”本意表示对神祗及人类祖先的尊崇和敬拜。“教”字本意指教育、教化,上施下效,侧重对神道的信仰。见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绪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一般学术界按社会历史顺序把原始宗教分为前原始宗教和后原始宗教两种形态,前者习惯称“石器时代宗教”和“史前宗教”:后者包括近存原始社会的宗教的当代有些民族(如西南某些少数民族)宗教风俗中仍保有的原始形态。见《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803页。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页。一谈到“礼”,后人很容易把它说成礼仪、礼节,把它翻成ritual,但春秋以来叔向、晏婴)子产都给予宇宙义。饶宗颐根据燕京大学《引得》,指出《左传》全书中礼字总共见四百五十三次,又言“礼制”者十条。其出现的频率可和印度《梨俱吠陀》(Rig Veda)中rta一字出现超过三百次互相比拟。Rta意义指天地的秩序,这种秩序是代表礼仪上、道德上的宇宙性的经常之道。它和“礼”表示天经地义的“礼经”,有点相似。参见饶宗颐:《<春秋左传>中之“礼经”及重要礼论》,载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4《经术、礼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3页。
    ① 《礼记·礼运》见[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2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卷21,第606页。
    ②《礼记·祭统》。见[汉]郑玄注:前引书,卷49,第1345页。
    ③《国语·鲁语上》。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页。
    ④《国语·鲁语上》:“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见徐元诰撰:前引书,第161页。
    ⑤ 邢义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5-86页;日本学者将天下主要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与“世界”两派,前者倾向民族国家,后者侧重控制四夷的帝国性质,另还有“天下型国家”的政权概念。见[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工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一17页。
    ⑥ 廿怀真:《秦汉的“天下”政体——以效祀礼改为中心》,《新史学》16卷4期,2005年12月,第13—56页。
    ① 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6页。
    ② 日知主编:《古代城邦史研究》,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页。
    ③ 关于周代国家结构,目前有三种意见,一是中央集权制,二是方国联盟制,三是王权领导下的地方自治制。春秋时期落后于西周时期。见郝铁川:《周代国家政权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141页—158页。
    ④ [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⑤ 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⑥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⑦ 金景芳:《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下)》,《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第50—63页。
    ⑧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也有依据晋智氏之亡分期,如[清]马骗:《左传事纬》,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⑨ 关于“春秋”年代,日本学术界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春秋》记录240年历史时期。(前722年—前481年)另一种认为“春秋时代”还应包括《春秋》一书记录的前50年,从周平王东迁的公元前770年算起,关于春秋时代年限的诸学说,参见上原淳道:《春秋战国时代の政治、社会》,《世界史大系2文明の发生》,东京:诚文堂新光社,1958年,后被收录于《上原淳道中国史论集》,东京:汲古书院,1993年,第164页;近年来江村治树将《春秋》和《左传》记录年代范围的所有青铜器作为研究对象,将春秋全期分为三期,即《春秋》和《左传》记录开始年代的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632为止,作为春秋前期:从公元前649年到公元前550年的100年作为春秋中期,从公元前549年到公元前168年作为春秋后期。江村治树:《春秋时代盟誓参加者の地域的特质》,《名古屋大学东洋史研究报告》第二五号,2001年3月,第52页,转引自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 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48页。
    ① “霸”又称“伯”或“牧师”,据《竹书纪年》称大丁(文丁)四年“周王季命为殷牧师”,牧师即后来封建社会的方伯,为一方诸侯之长。周人称王自王季历始,文王继位也称王。他们对内虽已称王,但对外民服于殷,为殷牧师,为殷西伯。参见徐中舒:《徐中舒先秦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4页。
    ② 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吴阖闾、越句践、吴夫差、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晋平公、晋顷公、晋定公、楚康王、楚灵王,参见卫聚贤:《五霸考》,见《说文月刊》(第一卷上),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557—569页。
    ③ 若严格按照受命于工的定义来看春秋霸主,实际只有齐桓公及晋文公:另关于宋襄公、秦穆公等是否为霸主,后世也存在争议,本文将其俱列为霸主,以使讨论范围相对广泛。
    ④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整理:《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99页。
    ① 如《春秋大事表·读春秋偶笔》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时势凡三大变。隐、桓、庄、闵之世,伯事未兴,诸侯无统,会盟不信,征伐屡兴,戎、狄、荆楚交炽,赖齐桓出而后定,此世道之一变也。僖、文宣和、成之世,齐伯息而宋不竸,荆楚复炽,赖晋文出而复定,襄、灵、成、景嗣其成业,与楚迭胜迭负,此世道之又一变也。襄、昭、定、哀之世,晋悼再伯,几轶桓、文,然实开大夫执政之渐,嗣后晋六卿、齐陈氏、鲁三家、宋华向、卫孙宁交政,中国政出大夫,而《春秋》遂夷为战国矣。”参见[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3页。近代也有学者指出春秋后期和初期和中期的争霸不同,如吴越之战争战双方少有盟国,主要凭自己一国之力交战。参见徐难于:《试论春秋时期的信观念》,《中国史研究》1995年4期,第43页。这种差异和地域差异联系也较紧密,不但自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如苏秉琦利用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甚至进入秦汉时期,政治上虽大一统,文化上仍存在明显分区。参见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以<史记>、<汉书>、<方言>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8—227页。即或本文使用“中原”与“非中原”也主要指地域概念,不涉及文化倾向。
    ① 李学勤著,宫长为编:《李学勤说先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① 《左传》成公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55页。
    ② 如以色列早期历史中没有王。征服迦南后的统治者是一系列具有神赐能力的宗教和政治领袖,称为“士师”。大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1000一前961年),国王在宗教方面的作用仍然重要,国王被看作是上帝的儿子。[英]麦格拉思著,马树林,孙毅译:《基督教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③ 日知主编:《古代城邦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页。
    ④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96—501页;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9—125页:郭沫若认为周人凡极端尊崇天的话是对股人而说,而怀疑天的话是周人对自己说,故周人也是把宗教当成愚民政策。参见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发展》,载《郭沫若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35页;西周人对天命神灵的虔诚崇拜,不可能冲破时代限制,但尚德包含了以后人性突破神性的萌芽。
    ① 原始宗教观念在史前时代就已盛行,出土墓葬普遍出现和祭祀遗迹。如良渚文化墓葬的祭坛,墓主是“巫师”,拥有神权和军队。辽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有早期祭祀遗迹,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中内撒有朱砂,二里头文化墓葬中也多铺朱砂。见詹子庆:《夏史与夏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59,142页;李禹阶:《史前中原地区的宗教崇拜和“礼”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101-108页。
    ② [宋]司马光撰:《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进士策问》(影印本),卷72,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第523页。
    ③ 《礼记·礼运》。见[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2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86页。
    ④ 《墨子·明鬼下》。见[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35-237页。
    ⑤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⑥ 徐中舒:《先秦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5—58页。
    ⑦ [汉]司马迁:《史记》卷3《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页。另参见孟世凯:《商王世系与尊号异说》,见李学勤主编:《商史与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76—86页。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年,第87-88页。
    ⑧ 《礼记·表记》。[汉]郑玄注:前引书,卷54,第1485页。殷商的原有宗教,基础是建立在素朴的巫教(萨满信仰),注意于人神之间的交通。参见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二集),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① 朱凤瀚:《商代诸神之权能与其类型》,见吴荣曾著等:《尽心集——张政娘先生人十庆寿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7页—79页。
    ② 裘锡圭谓:“商人所谓上帝(卜辞多称‘帝’),既是至上神,也是宗祖神。按照上古的宗教、政治理论,王正是由于他是上帝的嫡系后代,所以才有统治天下的权力。”裘锡圭:《关于商代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第17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徐义华:《商代的帝与一神教的起源》,《南方文物》2012年第2期,第126页—141页。
    ③ 《诗经·商颂·长发》:“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参见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30页。
    ④ 《吕氏春秋·顺民》。见陆玖译注:《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53页;另见《淮南子·主术训》,陈广忠译注:《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431页:《墨子·兼爱下》。见[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2—123页。
    ⑤《尚书·洪范》。见[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1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5页。
    ⑥ 王和:《商周人际关系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第112126页。⑦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57页。
    ⑧ [汉]司马迁:《史记》卷3《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页。
    ⑨ 据粗略统计,关于上甲的卜辞有一千一百多条,成汤的有八百多条,祖乙的有九百 多条,武丁的六百多条。在整个卜辞中有明确记载的祭祀祖先的卜辞多达一万五千余条。参见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5页。
    ① 《吕氏春秋·荡兵》。见陆玖译注:《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5页。
    ②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26页。
    ③ 《尚书·甘誓》记征伐有扈氏,大战于甘的誓师辞,但其并非夏代作品,历代对此争议颇多,根据顾颉刚、刘起舒研究,作战是启而不是属。参见顾颉刚,刘起釪:《<尚书·甘誓>校释译论》,《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第51-62页。
    ④ 《国语·周语下》。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页。
    ⑤ 程远:《先秦战争观研究》,西安:西北大学中国文化思想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⑥ 《诗经·商颂·殷武》。见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33页。
    ⑦ 李学勤主编:《商史与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20—121页。
    ⑧ 传说武丁夜梦得傅说,应当不是虚构。甲骨文中占卜“梦”的卜辞有170余条(含残辞),其中绝大多数为武丁时期的占卜。这至少反映出辅佐政事通过占卜梦明来决定。参见李学勤主编:《商史与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12-116页。
    ⑨ 《左传》昭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5,第1285页;丁山:《商周史料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63—166页。
    ⑩ 在商代,商王的活动既常受到神职人员的制肘,甚至会被宗教领袖夺取政权。参见徐心希:《商周时期神权发展的三个阶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1期,第94—95,59页。
    ① 上述周王统计未计入“周王”和“共和行政”。另武王克商之年自刘歆始有四五十种不同的观点,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断定为公元前1046年,即西周由此始至前771年,共276年,参见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年,第88页。
    ② 徐中舒:《先秦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95—96页。
    ③ 天帝的一般神与氏族宗主的租先神相配的宗教思想,指导着一切国家大事,连国家成立最初也是由十先王受命于上帝。见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81页:秦照芬:《商周时期的祖先崇拜》,台北:兰台出版社,1992年,第81-82页。
    ④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76页。
    ⑤ 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第110页。
    ⑥ 《尚书·召浩》。见[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00页。
    ⑦ 斯维至:《说德》,油印本,转引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65页。
    ⑧ 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第4-18页。
    ⑨ 侯外庐:前引书,第95页;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第4-18页。
    ① 《国语·鲁语上》。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4,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61页。
    ② 牟仲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79页。
    ③ 《礼记·王制》。见[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1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5页。
    ④ 《礼记·祭统》。[汉]郑玄注:前引书,卷49,第1361页。周对殷传统宗教的转化虽保留祭祀许多杂乱的自然神,但政权及行为的最后依据,是最高神的天命。参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22—28页。
    ⑤ 郭沫若:《金文丛考·周官质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53-56页;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9页。
    ⑥ 有学者认为《尚书·牧誓》不是武王伐纣时誓辞,也非观《大武》表演之后的追记,就是《大武》歌舞的一部分。见杨华:《尚书·牧誓篇新考》,《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第110—112页;1976年出土的周初青铜器《利簋》的文字与它相符,进一步证明它的可信。参见许倬云:《西周史》(增补二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19—121页
    ⑦ 《诗经·文王之什·文王》。参见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70页。
    ① 王权有三个来源和组成,即来源于族权、宗教祭祀权和军事指挥权。参见王震中:《祭祀·战争与国家》,《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64—67页。
    ② 杨英:《祈望和谐:周秦两汉王朝祭礼的演进及其规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③ 有学者认为周东迁后已如一般小诸侯国:也有学者认为周王还有相当大的权力,诸如仍是名义上的“共主”,周王拥有分封权力等。参见李爱玲,白雁钊:《东周时期周王权力研究述评》,《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第4期,第25—30页: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王震中:《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中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第84—90页:夏曾佑:《东周之列王》,见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上),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
    ④ 日知主编:《古代城邦史研究》,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页。除对天的崇拜和祭祀外,春秋各国对土地神(社稷)、日月、晨辰、自然灾异、山川河流等也进行崇拜和祭祀。秦、齐两国的祭祀特别复杂,秦祀黄、白、青、赤、黑(汉高祖增立)“五方帝”。齐国特别祀典为八神。这种祀典把阴阳和天地并尊。参见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09-110页。
    ① 梁启超:《春秋载记》,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5,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50页。
    ② 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56—59页;也有其他分法,如金学清分为中兴难忘的桓、庄、僖王时期;内忧外患的惠、襄王时期;外宁内争的顷王至景王时期;乱弱孤露的敬、元王时期等。参见金学清:《东周王室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③ [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卷4《周疆域论》,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01-502页。
    ④ “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左传》隐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3页。
    ⑤ 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左传》隐公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第97页。
    ⑥ 郑伯以齐入朝王,礼也。《左传》隐公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第112页。
    ⑦ 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见,使单襄公辞焉,曰:“蛮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毁常,王命伐之,则有献捷,王亲受而劳之,所以惩不敬,劝有功也。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不献其功,所以敬亲昵,禁淫慝也。今叔父克遂,有功于齐,而不使命卿镇抚王室,所使来抚余一人,而巩伯实来,未有职司于王室,又奸先王之礼,余虽欲于巩伯、其敢废旧典以忝叔父?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宁不亦淫徒其欲以怒叔父,抑岂不可谏诲?”士庄伯不能对。王使委于三吏,礼之如侯伯克敌使大夫告庆之礼,降于卿礼一等。王以巩伯宴,而私贿之,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5,第709-710页。
    ①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5,杜预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08页。
    ②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9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卷14《十二诸侯年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509页。
    ① 如上原淳道将楚庄王建立的时期,即公元前6世纪为界线,分为春秋的前、后期。见[日]上原淳道:《春秋战国时代の政治、社会》,《世界史大系2文明の发生》,东京:诚文堂新光社,1958年,后被收录于《上原淳道中国史论集》,东京:汲古书院,1993年,第167—169页;吉本道雅也将霸主所主宰的盟誓作为阶段区分的指标,即从公元前722年春秋开始,到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的90余年作为春秋前期:从“践土之盟,,到公元前506年“召陵之会”的120余年作为春秋中期:“召陵之会”到《左传》记录的终结、公元前468年的近40年为春秋晚期,见吉本道雅:《周室东迁考》,《东洋学报》第七一卷第三一四号,1990年3月。
    ② 晋楚争霸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晋文襄主霸的时代,晋国是中原共主,楚势力不及;第二阶段从晋灵公即位到景公止,晋势衰而楚势强,造成‘蛮夷猾夏,的情势:第三阶段从晋景公伐齐到厉公败楚止。晋楚两方势均力敌,实行争霸;第四阶段从晋厉公伐郑到栾氏奔楚止,晋势强而楚势衰,造成晋霸复兴的局面;第五阶段从晋栾氏奔楚到晋祭第二次盟于宋止。晋楚之间先后打了四次大仗,城濮之战、发生邲之战、鄢陵之战及湛阪之战,但真正的大决战只有一次,即第三次的鄢陵之战。第一次城濮之战晋文公面对不是全部楚军,而是子玉率领的部分楚军;第二次邲之战晋国因内部矛盾而退兵,双方也未进行决战;第四次湛阪之战晋打败的是公子格的部分楚军。
    ③关于华夏形成时期,有原始社会末期说、夏代说、商代中期说、西周说、春秋时期 说、战国时期说等,参见李龙海:《汉民族形成之研究》,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年,第7—10页。本文认同春秋时期说。以往研究大致可分三个层面,一是中外学者的传统史学研究,以顾栋高、童书业、渡边信一郎等为代表,参见[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159—2199页,童书业:《夷蛮戎狄与东南西北》,见《禹贡》(第7卷第1期),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623—6629页,[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二是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民族史学研究,以林惠祥、田继周、陈连开等为代表,参见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陈连开:《华夷五方格局与东夷、南蛮、西戎、:比狄》,见《求同初阶——陈连开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356—407页:1949年建国以来关于汉民族形成研究之相关问题的讨论,基本也可划入此类,参见《汉民 族形成研究》,见达力扎布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1—88页:三是近年来在西方人类学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以王明珂为代表,参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 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学术界讨论同样较多,一般认为“民族是一个客观普遍存在的‘人们共同体’,是代代相传、具有亲切认同感的群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和民族实体,是近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形成的。即中华民族既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又概括了中国各民族诉整体认同,是不可分割的实体。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当中数十种兄弟民族,所表述的是不同层次的民族认同,是辩证统一的民族结构。参见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35页。中华民族不同于中国民族,前者包括非中国国籍的海外华侨华人。陈连开则将此释为众多民族各有其发展的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多元性,有着长期在统一国家中共处并发展其统一不可分割的联系,最终自觉地联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参见陈连开:《中国·华夷·蕃汉·中华·中华民族》,见《求同初阶——陈连开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35页。
    ② 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③ 也有日本学者认为春秋五霸视为非华夏势力,如宫崎市定将五霸当作夷狄强大化者,杉谷丰彦认为霸者是由中原周边的后进文化地区所成立的。参见《日本学者殷周时代研究史》,见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1),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205页。
    ④ 《容斋随笔》卷5《周世中国地》,见[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4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5页。
    ② 杨伯峻:前引书,第208页。
    ③ 《春秋》隐公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3,65页。
    ④ 《左传》隐公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第67页。
    ⑤ 《春秋》桓公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第135页。
    ⑥蒲卫忠:《春秋三传综合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⑦ [汉]司马迁:《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88页;另《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第1552页:《年表》:“桓公二十三年,伐山戎,为燕也。”第578-579页:《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北伐山戎,山戎走。”第2881页;
    ⑧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01页。
    ① 《左传》僖公十七年。见[晋]杜预注,[唐]杜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9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71页。
    ③ 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83-686页。
    ④ 《左传》僖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72页。
    ⑤ 杨伯峻:前引书,第377页。
    ⑥ 杨伯峻:前引书,第378页。
    ⑦ 《左传》成公十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8,第778页。
    ① 《左传》僖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5页。
    ② [日]平势隆郎:《战国时代的天下与其下的中国、夏等特别领域》,载甘怀真:《东亚历史下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年,第68页:王和认为《左传》原书主要由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私人记事笔记主流行于战国前期的,关于春秋史事各种传闻伟说两部分材料组成:除此,必然还包括取自其它书籍和文献的材料,如占卜之书,各类盟书等等,参见王和:《左传材料来源考》,《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第16-25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01页。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46-247页。
    ⑤ [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6《左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95页。
    ① 胡克森:《融合—春秋至秦汉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文化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21-242页。
    ② 也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的“诸夏”并不存在明确的族群意识,“诸夏”是一种政治集团,参见张春贤:《“中国”概念与“华夷”之辨的历史探讨》,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③ 李学勤结合文献和考古材料,将东周时代的列国分为七大“文化圈”,即中原、北方、齐鲁、楚、吴越、巴蜀滇、秦文化圈。参见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12页。
    ④ [日]白川静著,温天河,蔡哲茂合译:《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第207页。
    ⑤ 从《清华简<系年>7章》看,蛮夷之师与晋楚之间的关系极为亲密,如城濮之战中令尹子玉遂率郑、卫、陈、蔡及群蛮夷之师以交文公,文公率秦、齐及群戎之师以败楚师于城濮”,可补传世文献不足。参见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下册,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第153页。
    ⑥ 翦伯赞从纵、横两面简述中国境内诸民族的大争斗与大融混,纵面最古层是“诸夏”,族与“有苗”族,其后是“商族层”,更后是“羌族(周族)”(其中尚有属于有苗族系统之“濮”族的成分),最后是“狄族层”与“新的羌族层(戌族)”:从横面看,有属于“蒙古高原系”人种的“夏族”、“商族”、“羌族”、“狄族”,有属于“南太平洋系”人种的“苗族”、“濮族”、“百越”“群蛮”。参见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14—320页。
    ① [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9页。
    ② 《左传》隐公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① [日]石井宏明:《东周王朝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② 金学清:《东周王室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55页。
    ③ 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45页。
    ④ 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88页。
    ⑤《左传》桓公五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卷42《郑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60页。
    ⑦ 苏勇:前引书,第87页。
    ① 《春秋》隐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卷2,第43页。
    ② 《左传》隐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第50页。
    ③ 《左传》隐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第54页。
    ④ 《左传》隐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第54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卷42《郑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59—1760页。
    ⑥ 传统多持批评观点,即使童书业也认为郑庄公处心积虑,想加重段的罪状,以便一举除之,奸诈虚伪,手段毒辣,参见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33-134页。
    ⑦ 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第4期,第98— 104页:也有指出郑庄公平段,打下郑国将来发展的基础,未对郑庄公进行道义评价。参见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47页:苏勇倾向于韩益民的观点,但认为郑庄公始终重视舆论,以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参见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4—78页。
    ① 苏勇:前引书,第64—78页。另如顾栋高也称赞郑庄公的做法,基本仍在传统评价之内。《郑庄公后论》,《郑庄公第三论》,《郑庄公论》,见[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卷49《春秋人物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615—2620页。
    ② 《左传》隐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③ 承载撰:《春秋榖梁传泽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④ 王维堤,唐书文撰:《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⑤ [南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1页。
    ① 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第4期,第98—104页。
    ② “君子曰”先秦诸子多有之,或为作者自己之议论,或为作者取他人之言论。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5页。
    ③ 《左传》隐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6页。
    ④ 《左传》隐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第55页。
    ⑤ 《左传》隐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第55—56页。
    ⑥ 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08页。
    ⑦ 《左传》隐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124页。
    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第125一126页。
    ② 《左传》隐公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第111页。
    ③ 《左传》桓公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6,第163—167页:
    ④ 《左传》隐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第126—127页:在隐公元年至桓公十一年卒时,《左传》君子曰共出现九次评论郑庄公,除一例外,其余都是肯定性评价。
    ① 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第4—18页;另见杨华:《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封禅书>、<郊祀志>的对比考察》,《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第4—26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卷42《郑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98页。
    ③ [汉]司马迁:前引书,第1759页。
    ④ 1923年河南新郑县古墓出土王婴次炉,郭沫若认为王子婴就是郑子婴,如果此说成立,郑庄公很可能在繻葛之战后称王。参见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新郑彝器之 一考察》,载《金文丛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年;另苏勇认为,从文献上看,繻葛之战两年后,郑国再未与周王朝有过直接联系。参见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87页。
    ① 《左传》桓公五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5—167页。
    ① 《国语·齐语》。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4,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77页。
    ② 齐文化中的“阴阳”和“五行”传统,至邹衍发展为阴阳五行化的五德终始说。
    ③ [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9页。
    ④ 《国语·齐语》。见徐元诰撰:前引书,第233页。
    ⑤ 《左传》僖公七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1页。
    ⑥ 《左传》僖公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3,第352页。
    ⑦ 《左传》僖公九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3,第357页。
    ① 《史记》卷28《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 之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言禅者,神之也。《白虎通》云:‘或日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太,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见[汉]司马迁:《史记》卷28《封禅书》,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页。这些都属汉代以后的观念,先秦情况不尽如此。
    ② 罗根泽:《罗根泽说诸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8页:郭沫若:《管子集校》,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796—797页。③ 黎翔凤注,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52—953页。
    ④ [汉]司马迁:前引书,卷32《齐太公世家》,第1491页。
    ① 黎翔凤注,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52—953页。② 胡新生:《管子志》(附晏子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5—144页。
    ① 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化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69、412页。
    ② 《春秋》庄公九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5页。
    ③ 《左传》庄公九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8,第236—238页。
    ④ 《国语·齐语》。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4,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16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86页。
    ① 黎翔凤注,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40—343页。
    ② 黎翔凤注:前引书,第348—351页。
    ③ 黎翔凤注:前引书,第350页。
    ① 黎翔凤注,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45—446页。
    ②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12页。
    ③ 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57页。
    ④ 《春秋》庄公三十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存秋左传正义》,卷1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2—266页。
    ⑤ 《左传》僖公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3,第350页。
    ① 《春秋》庄公三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6页。
    ② 《左传》庄公三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0,第296—297页。
    ③ 《左传》僖公九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3,第357—358页。
    ④ 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63—164页。
    ⑤ 《左传》僖公九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3,第358页。
    ① 《左传》庄二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7—268页。
    ② 黎翔凤注,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82—383页。
    ③ 上博简《竞建内之》、《鲍叔牙与隰朋之(?)》篇记述隰朋、鲍叔牙与齐桓公对话,大夫为国之要事向齐桓公进言,如“日食”,虽是星事,借喻齐国要有兵祸之灾,二大夫以为要行先王之法,并规劝桓公“废古[竹虘],行古作”,只有从善,才能去祸患。后齐桓公亲自去祭祀。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66-191页。
    ④ 王维堤,唐书文撰:《春秋公羊传泽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2004年,第131页。
    ⑤承载撰:《春秋榖 梁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
    ① 黎翔凤注,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52—953页。
    ② 臧知非:《周秦风俗的认同与冲突——秦始皇“匡饬异俗”探论》,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1—22页;另苏秉琦也用考古学证明先秦时代(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是多元起源,这种文化多元性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参见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见《苏秉琦文集(三)》,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75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6页
    ② [汉]司马迁:前引书,第1364页。
    ③ [汉]司马迁:前引书,马融注,第1364页。
    ① [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5页。
    ② 《春秋大事表》卷24《春秋宋执政表》,[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843页。
    ③ 《左传》僖公十九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3页。
    ④ 《左传》僖公十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86页。
    ⑤ 《春秋》僖公十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86页。
    ① 《左传》僖公十六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7页。
    ② 《左传》僖公十九年。见[晋]杜预江:前引书,卷14,第394页。
    ③ 王维堤,唐书文撰:《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7页。
    ④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杜预注,卷15,第403页。
    ⑤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03—405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26页。
    ② [汉]司马迁:前引书,第1327—1328页。③ [清]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经部一六八,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纪昀,永瑢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页。
    ④ [清]惠栋:《春秋左传补注》经部一七五,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纪昀,永瑢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页。
    ⑤ [清]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一二五经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2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96页。仇振中等学者先后对杜注进行商榷式探讨,实际因循清儒的研究线路,从材料到观点并无过多突破,基本可纳入上述两种观点。参见仇振中:《谈<子鱼论战>中的“大司马固谏”》,《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6期,第66、52页;阎丰古、刘学敏:《也谈<子鱼论战>中的“大司马固谏”——同仇振中同志商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第78—79,46页:周维纲:《<左传>“大司马固谏”杜注质疑》,《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第36页。
    ② 郝铁川,赵长征:《春秋宋国官制初探》,《商丘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第22—24页:另见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以宗法礼治社会为背景》,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35—338页。
    ①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三),《春秋事语》一三《宋荆战泓水之上章》,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17页。
    ② 《尹文子·大道上》子部一五六,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纪昀,永瑢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88页。
    ③ 蔡先金,王玉泉:《(尹文子>文本之解读》,《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第100—104页。
    ①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工堆汉墓帛书》(三),《春秋事语》一三《宋荆战泓水之上章》,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17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27页。
    ③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前引书,第17页。
    ④《左传》僖公十九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1页。
    ⑤ 赵晓斌:《春秋僖’制研究——以宗法礼治社会为背景》,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35页。
    ⑥ 《左传》僖公十九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94页。
    ⑦ 周维纲:《<左传)“大司马固(?)”杜注质疑》,《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第36页。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03页。
    ② 陈广忠译注:《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729页。
    ③ 何清谷:《毛主席著作中的成语历史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第90页;杨钊:《宋襄公述评》,《史学月刊》1990年第6期,第21—22,第70页。
    ④ 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72—178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33页。
    ⑥ 《白虎通义》子部一五四,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纪昀, 永瑢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页。
    ① 颜世安:《华夷之夷与春秋泓之战》,《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83页。
    ② 黄朴民:《宋襄公与孙武子》,《光明日报》,2002年1月15日:周兴:《重评宋襄公》,《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第67—72页。
    ③ 工长民:《从宋襄公泓之战看春秋时期战争方式的转变》,《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第43—45页:黄朴民:《从“以礼为固”到“兵以诈立”—对春秋时期战争观念与作战方式的考察》,《学术月刊》2003年第12期,第82—90页。
    ④ 颜世安:《华夷之夷与春秋泓之战》,《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68—73,第83页。
    ⑤ 子居:《先秦文献分期分域研究之一虚词篇》,《学灯》第17期,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简帛研究网站,http://www.jianbo.org/admin3/2011/xuedeng017/ziju.htm,2011年1月1日
    ⑥ 《左传》僖公二十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7页。
    ① [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7页。
    ②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09—410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10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卷39《晋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58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卷39《晋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59页。
    ② [汉]司马迁:前引书,第1659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13页。
    ④ [汉]司马迁:前引书,第1662页。
    ⑤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49页。
    ⑥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春秋早期子犯编钟12件(另有4件由私人收藏)。这些编钟据说是由山西闻喜晋墓中盗出的。钟上面整套铭文共132字,记载了晋文公复国,文公及其舅父狐偃号子犯率师伐楚的史事,证实了《左传》、《史记》有关晋楚城濮之战和诸侯践土会盟的记载,更可贵的是补充了文献中遗漏之处:(1)践土会盟时,楚未来朝天子,子犯及晋文公便又率领六师大举伐楚,才使周王位得以巩固:(2)践土会盟时,子犯也得到周天子赐给的辂车、马匹、衣裳、佩等物品,诸侯还进献美铜给子犯以铸造编钟。这说明《左传》记载的城濮之战和真实的历史也有部分差距。参见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⑦ 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88页。
    ①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5—178页;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只考证实际参战国家,未涉及晋、楚势力在中原的比较及晋文公的评价,见第55页—58页,第321—322页;另见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167—168页:贾若瑜:《春秋时期军事思想初探》,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85页—96页:宋杰:《先秦战略地理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黄朴民:《春秋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06—216页。
    ② 顾德融、朱顺龙除提到晋文公占卜,得吉,最后决定出战,其余均未提及,见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7—101页;刘文强提到了玉之败的河神问题,但只认为是为失败找个合理的解释以安众心。见刘文强:《晋国伯业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04年,第435页;孙家洲认为主要霸主发号施令的主要途径,就是主持诸国参加的盟会,而盟约的约事力,主要是来自于“守信”的思想观念和对自然神、祖宗神的敬畏,霸主自身还未曾构成对盟国的直接统治权。参见孙家洲:《天子·霸主·诸侯——春秋霸政研究》,《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第99页—第104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匕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6—437页
    ④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37—438页。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26页。
    ②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4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5页。
    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5—446页。
    ⑤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6页。
    ⑥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6页。
    ⑦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7页。
    ⑧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8页。
    ①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48页。
    ②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9—451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4—445页。
    ④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12—413页。
    ①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07页。
    ②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53页。
    ③ 《春秋》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40页。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68页。
    ① 《左传》文公十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30页。
    ②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第452—453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53—454页。
    ④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07页。
    ①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47页。
    ②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167—168页。另杨伯峻对此也有考证:晋侯仰卧,向上,故云得天……楚子伏,向下,故云伏其罪。另外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有公共墓地,埋葬本氏族死者。有仰身葬与俯身葬两种。仰身葬有殉葬物,俯身葬则无。盖仰身葬贵,俯身葬贱。故一则其葬“得天”,一则“伏其罪。”似可与子犯此言相印。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59页。
    ① 也有学者认为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岐西之地并非实录,平王东迁,可能是避秦而非犬戎,平工东迁,西京近畿为秦所取。参见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35—738页。
    ②《史记》卷5《秦本纪》为“缪公”。见[汉]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5页。
    ③ 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但秦人却自认为是“受天命”而立国。《秦以鈡》铭:“我先祖受天命,赏宅受国,烈烈昭文公、静公、宪公,不坠于上,昭合皇天·膺受大命。”《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祭祀白帝、青帝、黄帝、炎帝等四帝。参见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第4—18页。
    ④ [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1页。
    ① 秦国从来没有实行过严格的宗法制。继承国君地位的往往不是嫡长子,而是择勇者立之,故秦穆公的尚贤,重用外族人容易推行。参见林剑鸣,刘宝才:《论秦穆公》,《人文杂志》1980年第6期,第30-38,55页。
    ② 《左传》僖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6页。
    ③ 《左传》僖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77页。
    ④ 《左传》僖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85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4页。
    ① 马非百:《秦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2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5页。
    ③ [汉]司马迁:前引书,第179页。
    ④ 马非百:前引书,第23页。
    ①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8—179页;贾若瑜:《春秋时期军事思想初探》,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2—110页;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59页;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84页。
    ②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3页—104页;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220—221页;黄朴民:《春秋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06—216页。
    ③ 扬之江:《“崤之战”浅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3年第1期,第89页。
    ④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0—471页。
    ⑤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7,第471页。
    ①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锍:《春秋左传正义》,卷1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5页。
    ②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7,第475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0—192页。
    ④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下册,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第155页。
    ①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0页。
    ②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7,第475页。
    ③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7,第475页。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97页。
    ⑤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7,第475页。
    ①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5页。
    ②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7,第470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89页。
    ④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7,第476页。
    ①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参见[汉]司马迁:《史记》卷40《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91—1692页。
    ② 成王恽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丁是楚地千里。参见[汉]司马迁:前引书,第1697页:
    ③ 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1页。
    ④ 楚国有浓厚的“尚鬼”传统,从《楚辞》看楚国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及山鬼等鬼神信仰。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占卜、、祭祀类竹简记录楚人信仰。商承作:《战国楚竹简汇》,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前言,第7页。
    ⑤ [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3页。
    ⑥了《左传》文公十六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65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卷40《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1页。
    ② 《左传》宣公八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19页。
    ③ 楚庄王远途征陆浑之戎,晁福林推测为讨好周天子,以强楚之力攻周,并不为难。楚军观兵周疆,旨在炫耀武力,并非要攻城略地,楚庄王不取周,非不能也,乃不为也。说他有代周之志,并不正确。见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220—221页。
    ④ 张正明认为楚人地位立乎东西南北之中,介乎华夏、蛮夷之间。见张正明:《先秦的民族结构、民族关系和民族思想——兼论楚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第1—12页。
    ① 吕静:《春秋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41—149页。
    ②《左传》桓公八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左传正义》,卷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③《左传》襄公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32,第911页。
    ④张正明:《秦与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5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卷6《陈札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580页。
    ⑥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黄朴民:《春秋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① 《左传》宣公九年至宣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23—628页。
    ② 黄朴民:《春秋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33—234页;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83—184页。
    ③ 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11页。
    ④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207页。
    ⑤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3,第633页。
    ①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34页。
    ②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207页。
    ③ 黄朴民:《春秋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34页;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11页;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④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209页:黄 朴民:《春秋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34页: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11页;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①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35页。
    ②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3,第635—639页。
    ① 子居:《清华简<系年>12~15章解析》,《学灯》第24期,2012年10月2日,http://www.confucius2000.com/。
    ②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49页。
    ① 《左传》宣公十四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66页。
    ②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3,第642页。
    ③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3,第642页。
    ④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3,第648页。
    ⑤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3,第651页。
    ⑥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3,第655页。
    ⑦ 黄朴民:《春秋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34页: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11页;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① 吕静:《春秋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1—152页。
    ② 据《左传》哀公六年载,楚昭王初病重时,人说是“河为崇”,要祭黄河才好,楚昭王不许,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毂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38-1637页。
    ③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212页
    ④ 《左传》哀公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8,第1636页
    ⑤ 《左传》哀公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8,第1636页。
    ⑥ 《左传》哀公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8,第1637页。
    ①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下册,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第165页。
    ① 中原诸侯与楚争霸结束后,继之而起者除吴越之战外还有吴楚之战。本文从略,以吴越之战为重心。
    ② 据《吴越春秋校注》卷9《勾践阴谋外传》载,吴越地区有深厚的鬼神信仰。天地、日月、山川、雷雨等自然神是主要崇奉对象。吴是姬姓封国,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大。越国则更多保留本地区的信仰观念。百越民族的其他支系如南越、骆越等又不同于吴越,但只是崇拜对象和方式有异,程度上差别不大。吴越统治者在制定国策或进行重大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尊天事鬼,以求其福。”说明对天保留着原始宗教初期自然神的特点。参见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勾践阴谋外传》,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223-250页页
    ③ 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参见[汉]司马适:《史记》卷31《吴太伯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45页。
    ④ 相关记载请见《左传》定公四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53—1555贞。
    ⑤ [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32页。
    ⑥《左传》哀公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8,第1640页。
    ① 《左传》哀公十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53页。
    ② 《左传》哀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9,第1665-1666页。
    ③ 吴王寿梦卒,鲁君依礼到周庙哭丧,以示哀悼。“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鱼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吴王寿楚是姬姓诸侯国君,要“临于周庙”。《左传》襄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第905页。
    ①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84页。
    ② 《春秋》哀公二十年。[晋]杜预注:前引书,卷60,第1703页,
    ③ 黄朴民:《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的重构——兼论儒家有关上古战争现象的虚拟化解读》,《文史哲》2012年第3期,第1326页。
    ① 《左传》哀公元年。见[晋]杜预注:《春秋左传正义》,卷5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12页。
    ② 《春秋》哀公十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9,第1652页。
    ③ 《左传》哀公十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9,第1653页。
    ④ 《吴越春秋》卷6《越王无余外传》,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172页。
    ⑤ [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32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卷31《越王勾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45 页;另参见《史记》卷31《吴太伯世家》,第1475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卷31《越工勾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46页。
    ② 张志鹏:《吴越史新探》,开封: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14-220页。
    ③ 《左传》定公十四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021603页。
    ④ 《左传》哀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7,第1610页。
    ① 《国语·越语下》。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21,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79页。
    ② 《国语·越语上》。见徐元诰撰:前引书,卷20,第580—583页。
    ③ 《国语·越语下》。见徐元诰撰:前引书,卷21,第586页。另参见《史记》卷31《越王勾践世家》:“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第1745页。
    ④ 《国语·越语下》。见徐元诰撰:前引书,卷21,第587—588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卷31《越王勾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45页。
    ⑥ 《国语·越语下》。见徐元诰撰:前引书,卷21,第587—588页。
    ① 张志鹏:《吴越史新探》,开封: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13页。
    ② 《国语·越语下》。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21,北京中华书局,第575—576页。
    ③ 《左传》哀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10页。
    ① 《左传》哀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36页。
    ② 《左传》关于越灭吴记载在《左传》哀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7,第1610-1612页。
    ③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3,第1524页。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516页。
    ⑤ 王中江:《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1页。
    ① 《礼记·曲礼上》。见[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卷3,1999年,第93贞。
    ② 《左传》哀公六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颍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卷58,1999年,第1636页。
    ③ 《左传》昭公十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8,第1369页。
    ④ 《左传》僖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73376页。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卷15,1999年,第426-427页。
    ② 《左传》哀公九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8,第1651-1652页。
    ③ 《左传》哀公九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8,见第1651-1652页,《左传》哀公十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8,第1653-1654页。
    ④ 也进行战前祷告,“战祷也”,《左传》成公十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8,第779页。
    ⑤ 《左传》襄公十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31,第887页。
    ⑥ 《左传》文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9,第534-535页。
    ⑦ 《左传》成公十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8,第780页。
    ⑧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3,第633页。
    ⑨ 《左传》定公四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4,第1557页。
    ⑩ 《左传》僖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74-376页。
    11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35,第1006页。
    12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传,卷17,第468页。
    13 《国语·晋语四》。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10,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40页。
    ① 《左传》哀公十七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卷60,1999年,第1697-1698页。
    ②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98页。
    ③ 《左传》成公十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8,第776页。
    ④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13页。
    ⑤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39,第1110页。
    ① 《左传》哀公六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卷3,1999年,第1636页。
    ② 《左传》文公十四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9,第551页。
    ③ 《左传》昭公十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5,第1277页。
    ④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2,第1075页。
    ⑤ 《左传》昭公二十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9,第1005页。
    ⑥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3,第1524页。
    ⑦ 《左传》成公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7,第754—755页。
    ① 更多关于古代天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请参考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江晓原:《历史上的星占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圣经》也是一本充满预言的书,从史料的角度看,可作为古代中东地区社会习俗的参考。作为西方文明重要基石的《圣经》,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是预言。预言的种类多而广,有对犹太民族的预言、有对不同国家如埃及、巴比伦、波斯、叙利亚、希腊、罗马等近二十个国家的预言等。对耶稣基督的预言成为整个旧约的焦点。
    ② 《左传》成公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94—695页。
    ③ 《左传》宣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4,第671-672页。
    ④ 《左传》昭公十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8,第1366页。
    ⑤ 《左传》僖公四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2,第366页。
    ⑥ 《左传》成公十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8,第780781页。
    ⑦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53页。
    ① 《左传》昭公七年。见[晋]杜预注:《春秋左传正义》,卷4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47页。
    ② 《左传》成公十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4,第742-743页。
    ③ 如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人死时魂魄分离是汉朝颇为流行的信仰,但西方学者据古籍文献从古代医学概念却认为当时把魂魄看成是健康肌体固有的组成部分。[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马王堆再思》、[美]白瑞旭:《汉代死亡学与灵魂的划分》均载[美]夏含夷主编:《远方的时习——<古代中国>精选集》,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第185—217页, 第218—249页:
    ④ 《左传》僖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76页。《圣经》上也多次提到梦与异像,约瑟的故事在《创世记》39章-41章,为酒政和膳长解梦的经节是40章7节—23节,为法老解梦经节是41章1节一57节。但以理的故事在《但以理书》2章。
    ⑤ 《左传》庄公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8,第233-234页。
    ① 《左传》僖公十年。见[晋]杜预注:《春秋左传正义》,卷1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2363页。
    ② 《左传》僖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4,第373376页。
    ③ 类似研究请参考[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④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0,第299—300页。
    ① 《国语·周语上》。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1,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8—31页。
    ② 陈筱芳:《春秋宗教习俗》,成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61页。
    ① 如《后汉书》曰:献帝初平中,长沙人姓桓,死月馀。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又日建安四年,武陵女子李娥,年六十馀,病物故。瘗於城外数里,已四十日,行人闻其冢中有人声,便语其家。家往视,闻蛾声。出之,遂活。《吴书》曰:孙休永安四年,吴民陈焦死。埋之六口,更生,穿土中出。《唐书》曰:贞玄中,翰林待诏戴少平死,十六日复生等。见[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妖异部》,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卷887,第3940—3942页;另《圣经》中也有死人复活的事例,并且死人复活是基督教核心教义之一。最大的复活是耶稣基督的死后三口复活。
    ② 《左传》昭公七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4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48-1249页
    ③ 《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内有《卜筮祭祷》,记载祭先祖之事,并出现楚人先祖“祝融”等,此外还详细记录向祈祷对象所奉献之祭牲情况,这些在望山楚简,包山楚简,新蔡楚简中也有多见,参见曹锦炎整理:《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见第184—185页。
    ④ 本部分的写作得益于陈筱芳、傅海滨已有研究成果,特此致谢。参见陈筱芳:《春秋宗教习俗》,成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博海滨:《春秋战 国时期的鬼神观念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① 《国语·鲁语上》。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4,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页。
    ② 《左传》桓公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0页。
    ③ 《左传》桓公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第150页。
    ④ 《左传》襄公十四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32,第924页。
    ⑤ 《左传》僖公三十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7,第462页
    ⑥ 《左传》定公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5,第1578页。
    ⑦ 《左传》庄公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8,第233页。
    ⑧ 《左传》闵公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1,第315页。
    ⑨ 《左传》定公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5,第1576页。
    ⑩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晋]杜预注:前引书,卷36,第1019页。
    ①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存秋左传正义》,卷23,第655页。② 《左传》襄公九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30,第876877页。关于这加冠事是否合礼,历来也有争议,有学者认为鲁襄公与卫成公为周文王后人,为同一等级辈份昭穆,尽管其时卫成公已死,但庙象征其人,通过借用其庙,表达他与文王的关系同卫成公与文王的关系一样,从而合于礼。参见郭守信:《鲁襄公冠于卫成公庙发徽》,《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6期,第121页。
    ③ 《左传》昭公元年。[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1,第1140页。
    ④ 《左传》隐公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第111页。
    ⑤ 《左传》傅公二十四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17页。
    ⑥ 《左传》成公十三年。[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7,第756页
    ⑦ 如后羿夺夏政权,羿将领寒浞杀羿夺权等战争等,其中禹破三苗时,“人夷其宗庙,而火焚其彝器,子孙为隶”,战败者的宗庙被夷为平地,说明祭祀重器被彻底焚毁,成为一个国家或部落灭亡的标志。见《国语·周语下》。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页。
    ⑧ 《左传》襄公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30,第854页。
    ⑨ 《左传》宣公十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2,第625页。
    ⑩ 《左传》昭公十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5,第111页。11 《左传》昭公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8,第111页。
    ①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卷17,1999年,第468—469页。
    ② 《左传》昭公八年。[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4,第1263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10页。
    ④ 《左传》昭公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2,第1188页。
    ⑤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04页。
    ⑥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11,413页。
    ⑦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5页。
    ⑧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7,第475页。
    ⑨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2,第1486页。
    ⑩ 《左传》庄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9,第245页。
    11 《左传》宣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4,第672页。
    12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0,第1436页。
    13 《左传》定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4,第1534页。
    14 《左传》昭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5,第1285页。
    15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38,第1082页。
    ①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11页。
    ② 《左传》宣公十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4,第666页。
    ③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2,第1486页。
    ④ 《左传》定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4,第1534页。
    ⑤ 《左传》僖公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2,第3441页。
    ⑥ 《左传》宣公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1,第603页。
    ⑦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39,第1110页。
    ⑧ 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第4—18页。
    ⑨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2,第1478页。
    ⑩ 罗新慧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天命观北较复杂,天命的神圣性渐次褪去。也有天命显示出工具化的色彩。对天命与德的关系也有不同理解。见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第13页。
    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② 《左传》昭公四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42,第1191页。
    ③ 《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第1491页;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52—953页。
    ④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03页。
    ⑤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13页。
    ⑥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5页。
    ⑦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2,第1484页。
    ⑧ 《左传》哀公十一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8,第1660页。
    ⑨ 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第15页。
    ⑩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53,第1526页。
    ① 吕静认为郑庄公未意识到用自己的实力统领其他诸侯、稳定诸侯间政治秩序,他的行为反映了春秋初期“小伯”(霸)的历史局限。参见吕静:《春秋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7—108页。
    ② 《左传》宣公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卷21,1999年,第602-604页。
    ③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220—221页。
    ④ 黄朴民:《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的重构——兼论儒家有关上古战争现象的虚拟化解读》,《文史哲》2012年第3期,第1326页。
    ⑤ 如王震中认为上古时期属于巫术文化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人们的头脑中充满着神灵,不借助于神灵简直不可能进行思维。参见王震中:《祭祀·战争与国家》,《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62页。
    ⑥ 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⑦ 李慧强:《永恒帝国的现代守望——<展望永恒的帝国——战国时代的中国政治思想>译介》,见高翠莲主编:《国外中国边疆民族史著译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9-48页;Yuri Pines: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9.
    ① 《左传》成公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55页。
    ② “君子曰”先秦诸子多有之,或为作者自己之议论,或为作者取他人之言论。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5页。
    ③ 《左传》隐公元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第56页。
    ④ 《左传》桓公五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6,第165—167页。
    ① 姚秀彦:《五霸考述》,《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6期(1974.5),第10页。
    ② 李慧强:《齐桓公泰山封禅考》,《管子学刊》2012年第4期,第4751页。③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见[晋]杜预注,f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杜预注,卷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03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33页。
    ⑤ 《白虎通义·号篇》子部一五四,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纪昀,永瑢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页。
    ① 《左传》昭公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卷46,1999年,第1311页。
    ② 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第4页。
    ③ 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88页。
    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5,第447页。
    ⑤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7页。
    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59页;另见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167—168页。
    ⑦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6,第444—445页。
    ①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12—413页。
    ② 《左传》文公十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19,第530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见[晋]杜预注:卷16,第451=152页。
    ④ 《国语·越语下》。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21,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75—576页。
    ①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0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89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9页。
    ④ 姚秀彦:《五霸考述》,《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6期(1974.5),第18—19页。
    ⑤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晋]杜预注:前引书,卷24,第655页。
    ⑥ 吕静:《春秋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1—152页。
    ① 《左传》宣公三年。见[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02-604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卷41《越王勾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46页。
    ① 《国语·楚语上》。见徐元诰撰,工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17,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19—520页。
    ②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64页。
    ③ 传统上一般认为中西交往始于西汉张骞“凿空之旅”后,近来也仃不少学者认为,自新石器时代至古典时代文明,世界各地原本就存在普遍联系。如马拉战车等军事技术通过中亚从美索不达米亚传来。商青铜冶练所使用的锡来自东南亚马来半岛,另从古代欧亚大陆族群的移动看,殷周也不可能不受影响。参见林志纯:《日知文集》(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许宏:《最早的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许倬云:《历史分光 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05-207页;[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等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8页—130页;[美]夏含夷:《中国马车的起源及其历史意义》,载《古史异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9页—130页:另参见易华:《夷夏先后说》,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Victor H. Mair:Traditional China in Asian and world histor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梅维恒:《东亚和世界历史语境下的传统中国》),清华大学同名课程讲义。
    ① “文明”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文明”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指“理性—非理性”、“文明—野蛮”二元结构对应文明。见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文明》,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7-11页。
    ② 张强:《古代近东与西方古典年代学研究综述》,见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主编:《世界诸古代文明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北京公司,1999年,第1页:林志纯著:《日知文集》(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8-9页。
    ③ 如古代文化,肇始于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西亚的两河流域,其形成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后半期至三千年代初。继之在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出现了另三个文明中心,其形成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末期。参见林志纯著:前引书,第445页。
    ④ 这是按各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演变的历史逻辑顺序划分,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可能确定一个适合各国统一或绝对的时间界线,如言春秋时期的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共处,是指以春秋时期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为基准,上下浮动,参照世界其他早期文明而定。
    ⑤ 弗雷泽认为在世界各民族都曾存在过集祭司与帝王于一身的人物。他们具有半人半神、或半神半人的性质,仿佛他们能够控制自然力,诸如降雨、赐子、使庄稼丰收等。之所以被认为具有这样的神功,弗雷泽认为根源在于交感巫术在人们信仰和行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原始人的心目中,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超自然力支配的。这种自然力来自于神灵,而这些神灵象人一样很容易因为人们的乞求怜悯或表示希望和恐惧而受到感动,并作出相应的许诺,为了人们的利益去影响或改变自然的进程。[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① 就考古城市遗址看,各城中心都有一座大建筑——神宅,是神职人员的住宅,这些神职人员实际也是各地最早的统治者,王也从中分化出来。埃及统一后的王称为“法老”(Pharaoh),意为“大宅”,指王所居住的宫室,王被神化,一般人民不敢直呼其呼号,而以其居住宫室象征。故大“大宅”成为王的代名词。参见雷海宗著,王敦书整理:《世界上古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84页,87页:
    ② 崔连仲主编:《世界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58页。
    ③ 除希伯来人《圣经》及希腊人和罗马人记载中有反映外,在历史上基本没有留下记载,研究西亚文明史,主要依赖出土泥版文书、实物及考古遗址。参见晏绍祥:《世界上古史》,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29页。
    ④ 王的另一称号是“城神的佃户”。由此也可看出王还保留着巫人的色彩。参见雷海宗著:前引书,第65页。
    ⑤ 取自汉漠拉比法典,原文刻在雪花岩石柱上。文献年代属公元前18世纪,语言是古巴比伦语。参见杨共乐主编:《世界上古史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2—127页。
    ⑥ 邢义田:《古代两河流域的君王和法律——从三部比汉摩拉比法典更早的西亚法典说起》,载北京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剪辑:《世界史研究——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1),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18-28页。
    ① B.Foster, Before the Muses, Vol.Ⅰ, Bethesda,1993, pp.231-223。(铭文)转引自郭丹彤著:《埃及与东地中海世界的交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5页。
    ② 杨共乐主编:《世界上古史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0-161页。
    ③ 铭文刻于古米底首都通往巴比伦交通要道上的一座山上。原文用古波斯、埃兰和巴比伦3种楔形文字。该铭文释读奠定了亚述学的基础。参见杨共乐主编:前引书,第156—159页。
    ④ 晏绍祥:《世界上古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0-122页。
    ⑤ 阿育王诏令是印度最古的题铭文献,刻在印度各地的石壁和柱子上。参见杨共乐主 编:《世界上古史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0—18l页。
    ① [法]库朗热著,谭立铸等译:《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3155页。
    ② [古希腊]修希底德著,徐松岩译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2-53页。
    ③ 李长林,杜平:《古典时代希腊社会风俗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126-130页。
    ④ 崔连仲主编:《世界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9,343—344页。
    ⑤ [法]库朗热著:前引书,第152页。
    ⑥ 若空中出现凶象,原有活动(大会)会立即散去。罗马军队在战前,首领使人牵着牲牺,以斧杀之,牺牲倒地而死,人们用它的腑脏来了解神意.。占人看吉则首领下令开战。若神不允开战,无论形态何等有利,均不得开战。神不同意不得开战,这是罗马兵法的根据。希腊人同样如此,如布拉堤之战,斯巴达士兵各位各位,国王举行杀牺牲仪式,若无吉兆,就得重复再占,而于此同时,波斯军已驰近,用箭射死斯巴达士兵,但他们仍按兵不动,将盾放在地上,并不抵抗,静侯神喻,待出现吉兆,斯巴达的士兵才举盾挺剑进入战争,竟大获全胜。正是这样,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宗教都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在。它无处不在,包围着人类。城邦的宗教深入到人的灵魂与身体,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深入到喝、节日、开会、审判、战争之中。它节制人的一举一动、支配着入的一切安排、规定着人的·切行为习惯。它以绝对的权威管理着人类,没有什么能处于它的管理之外。见[法]库朗热著::前引书,第152-155页。
    ① 郭丹彤著:《埃及与东地中海世界的交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0页。
    ② 霍布斯认为神权(属灵)与王权(属世)的关系,在后世政权一般认为并不存在分离,因为对他们来说宗教是政治的一部分;而犹大人则从宗教的角度促成[两者的]统一。参见[英]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3页。即可明确区分为两种:一是人的政治,宗教是政治的一部分;二是神的政治,政治乃是宗教的一部分。转引自[德]施米特著,朱雁冰译:《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陈建洪中译本导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③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60页。
    ④ 和钟华:《祭天即祭祖—纳西族祭天文化质辨》,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⑤ 波·少布:《黑龙江蒙古研究·宗教祭祀》,第196页,黑龙江民族研究所,1990年,转引自马昌仪,刘锡诚:《石与石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
    ① [意]乔瓦尼·巴蒂斯塔·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333页;[美]亨利·富兰克弗特著,《王权与神祇》:作为自然与社会结合体的古代近东宗教研究》,中文版郭小凌序,上海:三联书店,第1页。
    ②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9页。当然实际血缘与地域的划分应没有如此绝对,近现代社会同样重血缘关系,如蒋介石《中国之命运》指出“五族”不是单独的五个“民族”,而是原本有着共同血缘的“宗族”,共同组成统一的“中华民族”等。参见蒋介石:《中国之命运》,见秦孝仪主编:《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4,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第1—7页
    ③ 杨华:《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封禅书>、<郊祀志>的对比考察》,《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第426页。
    ① 晁福林:《试论先秦时期的“神道设教”》,《汉江论坛》2002年第6期,第93—98页。另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向来被理解为孔子不信鬼神,或怀疑鬼神的证据,但根本否定鬼神的存在是不可接受的。受春秋鬼神观念变化影响,孔子一般不正面谈论鬼神之事,但不代表怀疑鬼神存在。因此孔子的话理解为如何正确事鬼神,即事鬼神从事人做起,而不是否定鬼神。历代儒者对此语的解释分析,也充分证明这点。参见朱俊艺:《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探析孔子的鬼神观》,《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104—112页。
    ② 牟钟鉴,张践主编:《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③ 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前言,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④ 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⑤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研究》,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2,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34页。顾颉刚:《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吕思勉:《中华民族源流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王玉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⑥ 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学术界讨论较多,见冯天瑜:《“中国”、“中华民族”语义的历史生成》,《河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第54-55页;黄兴涛:《清末现代“民族”概念形成小考》,《人文杂志》2011年第4期,第140-144页;马戎:《反思民族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9日、16日:黄铸著:《构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第21页;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35页;陈连开:《中国·华夷·蕃汉·中华·中华民族》,见《求同初阶——陈连开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35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②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见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③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研究》,见梁启超:《饮冰室台集》之42,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34页。④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见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2-262页。
    ⑤ 顾颉刚曾以疑古著称,但随着日军侵华深入,顾把学术重心也移到为现代民族一国家寻找历史学依据,其主办《禹贡》致力于考证中国地理疆界,同样包涵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⑥ 蒙文通:《吉史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⑦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⑧ 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⑨ 王桐龄:《中国民族史》,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
    ⑩ 吕思勉:《中华民族源流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
    11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
    12 王玉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瞿同租:《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 白寿彜担任总主编12卷22册1400万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从1979年至1999年历经20年全部出版。
    14 1990年出版《中华民族研究多元一体格局》,1999年再版,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召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讨会,续集出版《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收录中外学者25篇论文。1996年,日本(大阪)国立民族博物馆召开同名学术研究会,此后诸多学术会议都涉及该论题。
    15 更多研究请参阅雷虹霁:《中国民族史学与中华民族形成史研究的新思考:20世纪的学术回顾与理论反思》,《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第4期,第72-76页。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关于中华民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学(或人类学)和历史学领域,大致分为20世纪初至20—30年代、20世纪40年代以及70年代至今等三个阶段。有些研究甚至填补某些领域的空白,并给中国学者以启迪。更多研究请参考李慧强:《日本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研究述评及若干相关问题思考》,见章开沅、严昌洪主编:《近代史学刊》(第9辑),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5—134页。
    ①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苏秉琦:《中国文明新探》,载《苏秉琦文集》(三),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朱乃诚:《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 陈连开:《中华民族之含义及形成史的分期》,见《求同初阶——陈连开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25页。
    ③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蔡凤林:《中国农牧文化结合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以<史记>、<汉书>、<方言>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 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 [日]王珂著,冯谊光泽:《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4-55页。
    ② “轴心时代”认为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关切人类,提出独到的看法,如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的众先知等。参见[德]雅斯贝尔斯著,魏楚雄等泽:《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①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其基础是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参见[美]缪塞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② 简单来看,对此若从口述史角度看,一位彝族朋友的自述可供参考,他自小生活在深山部落中,后读书进入城市大学,不赞成族人有病不去医院,不请医生反请毕摩(巫师)的传统,但承认的确有些疾病,经毕摩施法后得以痊愈,具体原因从医学角度解释不清。这样的例子较多。
    ③ 在库朗热看来,说古代宗教是一种假装,或说它是一出笑剧,都错看了人类的本性特征。孟德斯鸠(Mont esquieu)以为罗马人信奉神出于治民的目的。但宗教若由此而来,其必不能维持长久。读李维的书,无不感到古人对神的绝对服从。在罗马人及希腊人那里,没有政教相争的悲剧。国家完全服从于宗教。国家与宗教结合密切,即使分开也很困难。见[法]库朗热著,谭立铸等译:《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5页。
    ④ 另外,和本文观点不同,饶宗颐认为中国古代是神道设教的时代。参见饶宗颐:《新经学的提出——预期的文艺复兴工作》,载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4《经术、礼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① 2012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六届历史学前沿论坛,主题为“天人之际:史学视阈下的自然与社会”。来自北京大学、澳门大学等近30家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与会学者认为,“自然与社会”是一个恒久弥新的话题,在历史学的视野下,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加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现实价值。论坛论文将中国的生态文明史、环境史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从而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五大建设提供史学界的智慧。见光明网http://www.gmw.cn/xueshu/2012-12/03/content_5882809.htm,2012年]2月3日。甚至也有学者曾直接呼吁重建“有神社区”。参见张海洋:《构建和谐社会与重建有神社区》,《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23日。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1][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自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3][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自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7][宋]司马光撰:《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8][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9][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0][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1][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2][清]马骗:《左传事纬》,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13][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4][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整理:《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5][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16][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清]黄汝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7]陈广忠译注:《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8]承载撰:《春秋毅梁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9]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0]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1]郭沫若:《管子集校》,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22]黎翔凤注,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3]陆玖译注:《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4]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尚书》,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25]王维堤,唐书文撰:《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6]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27]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28]何建章注:《战国策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9]曹锦炎整理:《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30]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三),《春秋事语》,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32]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
    [33]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
    [34]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5]北京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剪辑:《世界史研究——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1),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36]蔡凤林:《中国农牧文化结合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37]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38]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39]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0]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41]陈连开:《求同初阶——陈连开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4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3]陈槃:《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4]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5]承载撰:《春秋榖梁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6]崔连仲主编:《世界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7]达力扎布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48]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49]丁山:《商周史料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50]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51]杜正胜主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
    [52]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53]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54]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55]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56]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7]甘怀真:《东亚历史下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年。
    [58]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59]高翠莲主编:《国外中国边疆民族史著译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
    [60]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1),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61]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2]顾颉刚:《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63]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64]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65]郭丹彤:《埃及与东地中海世界的交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66]郭沫若:《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6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68]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9]郝铁川:《周代国家政权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70]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71]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文明》,福州:福建教育出版,2010年。
    [7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7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74]胡克森:《融合——春秋至秦汉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文化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75]胡新生:《管子志》(附晏子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76]黄朴民:《春秋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77]黄铸:《构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
    [78]贾若瑜:《春秋时期军事思想初探》,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
    [79]翦伯赞:《先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81]江晓原:《历史上的星占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
    [82]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83]雷海宗著,王敦书整理:《世界上古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84]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以<史记>、<汉书>、<方言>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85]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86]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87]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88]李龙海:《汉民族形成之研究》,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年。
    [89]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90]李学勤主编:《商史与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91]李学勤主编:《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92]李学勤著,宫长为编:《李学勤说先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9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94]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
    [95]林志纯:《日知文集》,北京:高教育出版社,2012年。
    [96]刘文强:《晋国伯业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04年。
    [97]吕静:《春秋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98]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99]吕思勉:《中华民族源流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
    [100]罗根泽:《罗根泽说诸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01]罗琨:《商代战争与军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02]马昌仪、刘锡诚:《石与石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
    [103]马非百:《秦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04]马晓宏:《天·神·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神运动》,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105]蒙文通:《古史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106]牟钟鉴,张践主编:《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107]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108]蒲卫忠:《春秋三传综合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109]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110]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11]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12]秦孝仪主编:《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
    [113]秦照芬:《商周时期的祖先崇拜》,台北:兰台出版社,1992年。
    [114]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5]日知主编:《古代城邦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6]宋杰:《先秦战略地理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7]宋杰:《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18]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见《苏秉琦文集(三)》,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119]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120]田昌五等著:《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21]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22]童书业:《春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23]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2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25]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126]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年。
    [127]吴荣曾等著:《尽心集——张政娘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28]王明坷:《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29]王桐龄:《中国民族史》,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
    [130]王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13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2]王中江:《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3]王仲孚:《中国上古史专题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
    [134]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年。
    [135]夏曾佑:《中国古代史》,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
    [136]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7]北京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剪辑:《世界史研究——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1),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138]邢义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139]熊梅:《春秋时期霸权兴衰规律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
    [140]徐传保编著:《先秦国际法之遗迹》,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91年。
    [14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42]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4]徐中舒:《先秦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45]徐中舒:《徐中舒先秦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146]许宏:《最早的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147]许倬云:《历史分光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148]许倬云:《西周史》(增补二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149]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150]晏绍祥:《世界上古史》,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
    [15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52]杨共乐主编:《世界上古史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53]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54]杨英:《祈望和谐:周秦两汉王朝祭礼的演进及其规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55]叶自成:《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
    限公司,2003年。
    [156]易华:《夷夏先后说》,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
    [157]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158]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159]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60]詹子庆:《夏史与夏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16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二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
    [16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63]东北帅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主编:《世界诸古代文明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北京公司,1999年。
    [164]张树国:《春秋贵族社会衰亡期的历史叙事:以<左传>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65]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66]张正明:《秦与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7]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6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169]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文物局编:《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170]周传斌:《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171]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172]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173]朱乃诚:《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4]蔡先金,王玉泉:《<尹文子)文本之解读》,《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75]晁福林:《试论先秦时期的“神道设教”》,《汉江论坛》2002年第6期。
    [176]陈恩林:《论春秋五伯的争霸战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77]陈筱芳:《论春秋霸主与诸侯的关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78]仇振中:《谈<子鱼论战>中的“大司马固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6期。
    [179]冯天瑜:《“中国”、“中华民族”语义的历史生成》,《河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80]甘怀真:《秦汉的“天下”政体——以效祀礼改为中心》,《新史学》16卷4期,2005年12月。
    [18 1]顾颉刚,刘起釪:《<尚书·甘誓>校释译论》,《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182]郭沫若:《有关<易经>的信》,《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183]郭守信:《鲁襄公冠于卫成公庙发徽》,《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6期。
    [184]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第4期。
    [185]郝铁川,赵长征:《春秋宋国官制初探》,《商丘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
    [186]何清谷:《毛主席著作中的成语历史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
    [187]胡厚宣:《论殷墟卜辞中的“上帝”与“王帝”》(上),《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
    [188]胡厚宣:《论殷墟卜辞中中的“上帝”与“王帝”》(下),《历史研究》1959年第1()期。
    [189]黄朴民:《从“以礼为固”到“兵以诈立”—对春秋时期战争观念与作战方式的考察》,《学术月刊》2003年第12期。
    [190]黄朴民:《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的重构——兼论儒家有关上古战争现象的虚拟 化解读》,《文史哲》2012年第3期。
    [191]黄朴民:《宋襄公与孙武子》,《光明日报》,2002年1月15日。
    [192]黄兴涛:《清末现代“民族”概念形成小考》,《人文杂志》2011年第4期。
    [193]金景芳:《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下)》,《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
    [194]雷虹霁:《中国民族史学与中华民族形成史研究的新思考:20世纪的学术回顾与理论反思》,《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第4期。
    [195]李爱玲,白雁钊:《东周时期周王权力研究述评》,《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第4期。
    [196]李长林,杜平:《20年来我国台湾学者世界古代史研究综述》,《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
    [197]李长林,杜平:《古典时代希腊社会风俗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98]李慧强:《“神道设教”小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2月增刊。
    [199]李慧强:《齐桓公泰山封禅考》,《管子学刊》2012年第4期。
    [200]李慧强:《日本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研究述评及若干相关问题思考》,见章开沅、严昌洪主编:《近代史学刊》(第9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01]李慧强:《永恒帝国的现代守望——<展望永恒的帝国——战国时代的中国政治思想>译介》,见高翠莲主编:《国外中国边疆民族史着译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
    [202]李禹阶:《史前中原地区的宗教崇拜和“礼”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
    [203]林剑鸣,刘宝才:《论秦穆公》,《人文杂志》1980年第6期。
    [204]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
    [205]罗珍、田兆元:《春秋时期霸王盟誓行为性质初探》,《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
    [206]马戎:《反思民族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9日、16日;
    [207]牟发松:《天下论——以天下的社会涵义为中心》,《江汉论坛》2011年第6期。
    [208]童书业:《夷蛮戎狄与东南西北》,见《禹贡》(第7卷第1期),中华书局,2010年。
    [209]裘锡圭:《关于商代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第17辑),中华书局,1983年。
    [210]孙家洲:《天子·霸主·诸侯——春秋霸政研究》,《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211]王长民:《从宋襄公泓之战看春秋时期战争方式的转变》,《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
    [212]王和:《商周人际关系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213]王和:《左传材料来源考》,《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
    [214]王震中:《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中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
    [215]王震中:《祭祀·战争与国家》,《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
    [216]卫聚贤:《五霸考》,见《说文月刊》(第一卷上),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217]徐难于:《试论春秋时期的信观念》,《中国史研究》1995年4期。
    [218]徐难于:《商周天帝考》,《文史》2003年(第63辑)。
    [219]徐心希:《商周时期神权发展的三个阶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1期。
    [220]徐义华:《商代的帝与一神教的起源》,《南方文物》2012年第2期。
    [221]阎丰古,刘学敏:《也谈<子鱼论战>中的“大司马固谏”——同仇振中同志商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
    [222]颜世安:《华夷之夷与春秋泓之战》,《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23]杨华:《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封禅书>、<郊祀志>的对比考察》,《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
    [224]杨华:《尚书·牧誓篇新考》,《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5期。
    [225]杨钊:《宋襄公述评》,《史学月刊》1990年第6期。
    [226]姚秀彦:《五霸考述》,《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6期(1974.5)。
    [227]张海洋:《构建和谐社会与重建有神社区》,《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23日。
    [228]张正明:《先秦的民族结构、民族关系和民族思想——兼论楚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
    [229]周维纲:《<左传>“大司马固谏”杜注质疑》,《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23()]朱凤瀚:《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231]朱俊艺:《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探析孔子的鬼神观》,《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232]子居:《清华简<系年>12~15章解析》,《学灯》第24期,http://www.confucius2000.com/2012年10月2日。
    [233][意]安东尼奥·阿马萨里著,刘儒庭等译《中国古代文明——从商朝甲骨辞看中国上古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231][日]上原淳道:《上原淳道中国史论集》,东京:汲古书院,1993年
    [235][日]白川静著,温天河,蔡哲茂合译:《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
    [236][日]渡边信一郎著,徐冲译:《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37][美]亨利·富兰克福特著,郭子林、李岩、李凤伟译:《王权与神祗:作为自然与社会结合体的古代近东宗教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238][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等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39][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240][法]库朗热著,潭立铸等译:《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1][法]列维一布留布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242][美]林肯著,晏可佳译:《死亡、战争与献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3][美]路易斯·享利·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 书馆,1981年。
    [244][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245][英]麦格拉思著,马树林,孙毅译:《基督教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6][美]缪塞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247][意]乔瓦尼·巴蒂斯塔·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48][德]施米特著,朱雁冰译:《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9][日]王珂著,冯谊光译:《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50][美]夏含夷:《古史异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51][美]夏含夷主编:《远方的时习——<古代中国>精选集》,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252][古希腊]修希底德著,徐松岩译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253][德]雅斯贝尔斯著,魏楚雄等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254][英]约翰·基根著,时殷弘译:《战争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255][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256]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南京: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9年。
    [257]Allan Sarah:The Shape of the Turtle:Myth, Art, 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 SUNY Ser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258]Micheal Loewe:Ways to paradis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79, PP9.
    [259]Michael Loewe, Edward L.Shaughnessy: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60]YU Ying-shih:"O Soulcome back! "A study in the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he Soul and Afterlife in pre-Buddhist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7.2 (1987), PP374-378.
    [261]Edward L.Shaughnessy:Rewriting Early Chinese Text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
    [262]Yuri Pines: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Uni 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