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的气候分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建筑设计时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被动式设计策略,能够减少主动式系统的负荷,从而在相同舒适度的条件下节能。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为建筑师服务的直观、相对精确的设计图则,这个图则应能帮助建筑师判断在全国范围内,何种被动式策略是适用于何种区域的,以及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区域的有效时间段。
     本文简要总结了各被动式设计策略的内容、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并首次利用气候分析软件weather tool分析、统计了全国200个城市的气候分析结果,利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了验证、定性分析,形成了各气候区内不同被动式设计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以及单项设计策略在不同气候区的适用程度排序。
     本文在此基础上首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ARCGIS9.2)软件的插值功能,在讨论并优选的基础上,用Kriging插值形成了被动式设计的潜力分布、被动式策略的综合有效性、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直接蒸发冷却、间接蒸发冷却、建筑蓄热性能、建筑的蓄热性+夜间通风、自然通风的有效时间全国分布图。
     此外本文还利用各被动式设计策略在一年中12个月的有效时间值的标准方差和最大值结合的办法来判断各项策略的实际有效程度。
     最后,本文用实际案例说明了本文研究结果——被动式设计适用性判断的方法。并提出了被动式设计策略适用性分区的方法模型。
To design a 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by applying different passive strategies can lead to energy saving, because passive design reduces the energy loads of the building.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systematically on climatic design and its classific mapping, in order to give architects of China a clear design guide of which passive strategy could have effects in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and how well could these strategies work.
     This dissertation summarized different passive strategies,analysis methods,softwears, and for the first time, by using Weather too(lEcotect), analysised the climatic data of 200 cities in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inputs the data in GIS (ARCGIS9.2) and by using function interpolation (Kriging) after careful Comparison, outputs the classified maps below: Potential of passive strategies, Capacity of Combined passive strategies, Capacity of Passive Solar Heating, Capacity of 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Capacity of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Capacity of Thermalmass effects, Capacity of Thermalmass effects with night purge ventilation, Capacity of Natural Ventilation.
     After the classific mapping, this dissertation use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maximum Value of the comgfort pencentege that different passive methods could reach within 12 months to define the real capacity of each passive methods.
     To provide convenience to use the results, this dissertation give a real example to illustrate how to use these map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presents a model for passive design methods classific mapping.
引文
1参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2/03/content_7191389.htm
    4茅艳.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106
    5曾剑龙.性能可调节围护结构的节能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 2006
    6表格中×表示不适用,☆表示适用,○表示一般适用——作者注
    7江亿.用于空调负荷计算的随机气象模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1980;林文胜.建筑能耗分析用气象数学模型综论[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90.
    8田胜元.建筑空调能耗分析用气象资料构成方法的研究.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8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988.
    9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10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7
    11有学者怀疑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认为在定时观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插补的方法来获得逐时气象数据,然而由于其源数据的气象站点和气象要素都不全面,且数据来源部门不能保障数据本身的可信性,因此不适宜作为全国逐时气象数据生成的原始依据。参见《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序p5,笔者通过对比发现数据差异主要集中在太阳辐射数据上。
    12郎四维.建筑能耗分析逐时气象资料的开发研究.暖通空调,2002,32(4):1-5
    13张晴原,Joe Huang编著.中国建筑用标准气象数据库.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7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厦出版社. 1990: 904
    18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6
    
    26刘念雄,秦佑国编著.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1
    27谢林娜.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气候分区[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23
    28谢守穆,王启欢.国外建筑气候分区情况简介.建筑科学,198805: 75
    29谢守穆王启欢.国外建筑气候分区情况简介.建筑科学1988年第5期:76
    30详细情况可以参考:http://www1.eere.energy.gov/buildings/residential/climate_zones.html
    31参见http://www.yourhome.gov.au/
    32茅艳.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105
    35夏伟.居住区规划设计阶段的生态设计策略研究.建筑学报, 200604:26
    38席晖,白梅,王首一.低能耗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山西建筑. 2007(11):198
    40田蕾秦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建筑学报200602.16
    41 [日]彰国社编.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小玉佑一郎.
    42作者根据[日]彰国社编.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归纳
    43 Your home的被动式设计程序参见参见http://www.yourhome.gov.au/
    44水利用包括:如何减少用水需求,进行必要雨水收集,废水回用策略,暴雨防备措施,室外用水计划,无水厕所的运用;材料利用包括:材料的蕴能考量,废物排放最小化,室内环境质量,建筑用材(充气混凝土块、夯土、土胚砖、稻草砖、混凝土条状楼板、粘土砖、原木)的计划;能源利用包括:热水供应、太阳能热水、制热和制冷、照明、可再生电能、光伏电池、风力系统、小型水电、电池及转换器等内容。环境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影响、排放控制影响、噪声控制、可持续的景观系统;其他影响包括:街道和社区、交通健康和安全等。详细情况请参阅http://www.yourhome.gov.au/
    45诺伯特·莱希纳.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张利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53杨柳.建筑气候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36
    54参见http://bbs.topenergy.org/archiver/?tid-8932.html,此工具可以可以在http://www.bph.hbt.arch.ethz.ch/contents/subfolder/software/climatesurf_download.html下载
    55关于HEED和SOLAR-5.7的使用介绍和软件下载参见:http://www2.aud.ucla.edu/energy-design-tools/。关于SOLAR5,可以也可以参见诺伯特·莱希纳.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张利等译.附录G概念性设计阶段可以利用的计算机软件, P585
    56关于HEED的详细评述也可以参阅美国能源部网站http://apps1.eere.energy.gov/buildings/tools_directory/software.cfm/ID=382/pagename=alpha_list
    70郭志华等.基于GIS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2-8
    71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3 -103.
    72 Michael N DeMers.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武法东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184 - 193.
    73庄立伟,王石立.东北地区逐日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应用气象学报,2003(05):606
    74刘登伟,封志明,杨艳昭.海河流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的选取.地球信息科学,2006(04):75
    75朱芮芮,李兰,王浩,甘泓.降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和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07):25
    76石朋,芮孝芳.降雨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与改进.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361
    77储少林,周兆叶,袁雷,陈全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草业科学,2008(06):19
    [1] Donald Waston. Energy Conservation through Builiding Desig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9
    [2] Victor Olgyay. Design with Climate. A bioclimatic approach to architectural regionalism. Van Nostrand Reinhold,New York,1992
    [3] B.Givoni. Man, Climate and Architecture(Second Edition),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1976
    [4] Vladimir Matus. Design for North Climates-cold-climate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Van Nostrand Company, New York,1998
    [5] Donald Waston FAIA and Keneth Labs. Cliamtic Building Design. USA:McGRAW-Hill Company,1983
    [6] G.Z.Brown & Mark Dekay. SUN, WIND & LIGHT—Architectural Design Strategies [M].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
    [7]杨柳.建筑气候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8]茅艳.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9]王炎.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优化设计[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03
    [10]李保峰.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建筑表皮之可变化设计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 2003
    [11]谢林娜.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气候分区[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12]董宏.自然通风降温设计分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13]王鹏.建筑适应气候兼论乡土建筑及其气候策略[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 2001
    [14]曾剑龙.性能可调节围护结构的节能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 2006
    [15]聂雨.寒冷地区居住区夏季热环境及规划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16]李强.结合湿热气候的建筑形体设计[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4
    [17]周小丽.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办公建筑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6
    [18]熊小萌.中国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6
    [19]邓蕾.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0]郑文晖.建筑节能气候设计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 2003
    [21]李愉.应对气候的建筑设计——在重庆湿热山地条件下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6
    [22]王琪.重庆地区公共建筑设计节能策略[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6
    [23]尼宁.生态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03
    [24]王鑫.设计结合气候——论夏热冬冷地区现代气候建筑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1995
    [25]郑文晖.建筑节能气候设计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3
    [26]高庆龙.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27]徐宁.试论地域气候及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建筑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0
    [28]江亿.用于空调负荷计算的随机气象模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1980;
    [29]林文胜.建筑能耗分析用气象数学模型综论[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90.
    [30]刘加平.建筑物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1]刘加平,杨柳,编著.室内热环境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2]柳孝图,林其标,沈天行,编著.人与物理环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4]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35]江亿,等.编著.住宅节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6]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上海:统计大学出版社,2003
    [37]栾景阳,主编.建筑节能.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38]徐占发,主编.建筑节能技术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9]周浩明,张晓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 2002
    [4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编.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41]张凯,等.城市生态住宅区建设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2]李道增. 21世纪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建筑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会议指导文集
    [43]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4]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5]董卫,王建国,编著.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6]宋晔皓.结合自然整体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7]李华东,鲁英男,陈慧,鲁英灿.高技术生态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8]李宛华.效益——生态建筑的灵魂.世界环境,2002(4):45-46
    [49]郝林.解构未来——英国绿色建筑专辑.世界建筑,2004(8):18-19
    [50]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著.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1]张晴原,Joe Huang,编著.中国建筑用标准气象数据库.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2] Bill Dunster architects ZEDfactory Ltd. From A to ZED:Realising Zero(fossil) Energy Developments.2003
    [53] Brian Edwards. Green Buildings Pay. New York: E & Fn Spon, Inc, 1998
    [54]卢求,刘飞.建筑生态节能的宏观策略与实施技术体系.见:邹经宇,许溶烈,金德钧编.第五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城市化进程的人居环境和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建筑节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5]姚润明,昆?斯蒂摩斯,李百战,著.可持续城市与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6]朱瑞兆主编.戚启动校阅.应用气候手册.台北市明文书局,民国82(1993)
    [57]李元哲.被动式太阳能热工设计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58]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9]邬伦,刘瑜,张晶,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60]盛成禹.中国气候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
    [61]周淑贞.气象学与气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2]周淑贞,等.城市气候学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63] Michael N DeMers.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武法东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64]袁镔.注重技术,讲究实效,崇尚自然——德国生态村建设的启示.世界建筑,200212
    [65]薛志峰,等.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6]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7] [美]玛丽?古佐夫斯基.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汪芳,李天骄,谢亮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8] [法]薛杰(Serge Salat)主编.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南:高环境质量的建筑.郐毅,陈静(ESIT),陈静(巴黎一大),李岩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9] [英]布赖恩?爱德华兹.可持续性建筑(第二版).周玉鹏宋晔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0] [美]I.L.麦克哈格著.倪文彦校.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71] [美]诺伯特·莱希纳著.张利,译.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采暖·降温·照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72] [美]阿尔温德·克里尚著.刘加平,译.建筑节能设计手册———气候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3]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4(12):16
    [74] [英] T.A.马克思E.N.莫里斯著.陈士麟译.建筑?气候?能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5] [英]大卫?劳埃德?琼斯编著.王茹等译.建筑与环境—生态气候学建筑设计.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76] [日]彰国社编.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7]桑德拉·门德勒等著.建筑师实践手册hok可持续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78] [美]诺伯特·莱希纳.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张利,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79]党安荣. ArcGIS 8 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0]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3-103.
    [81]聂梅生.关于节能节地型住宅的思考.中国住宅网,http:// www.chinahouse.info /Jch /2005-03 /san.htm
    [82]孙成仁,郑声轩.可持续设计:从概念到实施.新建筑,2002(01):51-54
    [83]刘民.“被动建筑”在欧洲的实践.资源与人居环境(城市),2005(9):34-36
    [84]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2005. http://www.cin.gov.cn/green/file/default.htm
    [85]《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 2003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86]韩林飞.太阳能——城市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之源.建筑学报, 2000(9):18-21
    [87]宋晔皓.托马斯?赫尔佐格的整合设计.北京:世界建筑,2004 (09):69-70
    [88]郝林.解构未来:英国可持续建筑专辑(2004/08、09期),北京:世界建筑,2004.
    [89]李道增.国际建筑界关于“生态建筑”的实践.世界建筑.2001(4):19-22
    [90]祁斌.日本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实践.世界建筑.1999(2):30-35
    [91]卜增文,臧建彬,李松金.建筑节能检查问题分析.建设科技. 2008/Z2:66
    [92]李俊鸽,李玲.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策略与室内的热环境.住宅科技2006(12):22-25
    [93]陈易.生态文化与未来建筑.现代城市研究.2001(1):52-55
    [94]庄惟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与伪可持续发展建筑.建筑学报.1998(11):54-56
    [95]谢皓,申革联.气候设计—建筑师不容忽视的课题.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01):40-41
    [96]彭昌海,等.热舒适及其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被动实现技术.华中建筑2003(04):55-71
    [97]曹伟.太阳能利用:从生物气候建筑到自治建筑.现在城市研究,2003(03):64-69
    [98]夏伟.居住区规划设计阶段的生态设计策略研究.建筑学报, 2006(04):25-28
    [99]谢守穆,王启欢.国外建筑气候分区情况简介.建筑科学,1988(05): 75
    [100]郎四维.建筑能耗分析逐时气象资料的开发研究.暖通空调,2002 (4):1-5
    [101]田胜元.建筑空调能耗分析用气象资料构成方法的研究.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8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988.
    [102]张阳,武六元.零辅助热源被动式太阳房地域分布区划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0(9):227-229
    [103]席晖,白梅,王首一.低能耗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山西建筑, 2007(11):198
    [104]田蕾,秦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建筑学报,2006(02):16
    [105]加滕义夫著.吴耀东译.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实践.世界建筑,1998(01):19-21
    [106]曹瑜,胡光道.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应用现状.计算机与现代化. 1999(61):1
    [107]吴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08]郭志华,等.基于GIS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2-8
    [109]尤淑撑,严泰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面插值的方法研究.测绘学报,2000 (1):30-33
    [110]林忠辉,莫兴国,李宏轩,等.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地理学报,2002 (1):47 - 56
    [111]黎臧,顾凡及.复杂度脑电地形图研究.生物物理学报,2000(1):114-118.
    [112]林忠辉,莫兴国,李宏轩,等.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地理学报,2002 (1):47-56.
    [113]岳天祥,刘纪远.第四代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尺度转换数字模型.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1(9):907-911.
    [114]庄立伟,王石立.东北地区逐日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应用气象学报,2003(05):606-614
    [115]刘登伟,封志明,杨艳昭.海河流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的选取.地球信息科学,2006(04):75-79
    [116]朱芮芮,李兰,王浩,甘泓.降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和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07):25-28
    [117]石朋,芮孝芳.降雨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与改进.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04):361-365
    [118]储少林,周兆叶,袁雷,陈全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草业科学,2008(06):19-23
    [119]叶晓江,周正平,连之伟,蒋淳潇.不同城市自然通风建筑热舒适状况研究.建筑节能, 2007(04):155
    [120]钟军立,曾艺君.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重庆大学学报, 2004(04):18-21
    [121]王珍吾,高云飞,孟庆林,赵立华,金玲.建筑群布局与自然通风关系的研究建筑科学, 2007(06):24-27
    [122]蔡立宏.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山西建筑,2006(06):15-16
    [123]张金萍,李安桂.自然通风的研究应用现状与问题探讨.暖通空调,2005(08):32-38
    [124]毛刚,段敬阳.结合气候的设计思路.世界建筑,1998(01):15-18
    [125]王鑫.略谈建筑气候设计.华中建筑2002(04):45-49
    [126]夏菁.英国贝丁顿零能耗发展项目.世界建筑, 2004(11) :21-23
    [127]王鑫.赖特建筑创作中的节能策略及其启示.新建筑,2006(03):86-88
    [128]聂游昆.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建筑学报, 1992(03):50-54
    [129]黄薇.建筑形态与气候设计.建筑学报,1993(02):10-14
    [130]张靖.从传统技术而来的建筑气候设计.华中建筑,2006(08):61-62
    [131]张志勇,姜涌.绿色建筑设计工具研究.建筑学报, 2007(03):78-80
    [132]李建成.建筑节能的基础工作_建筑气候基础数据建设.能源工程,2002(06):17-20
    [133]陈华晋,李宝骏,董志峰.浅谈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建筑节能, 2007(03):29-31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9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13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36]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
    [137]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标准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38]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
    [13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被动式太阳房技术条件和热性能测试方法. GB/T 15405-94,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