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藏族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以降,中央对藏统治,尊重民族特点和传统,因俗、因地、因时而治。元代治藏,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蒙古强大的军事威慑力量,独尊萨迦一政、一派。到了明朝,则对藏采取“多封众建”治藏方略,对有实力的僧俗势力均予以重视和册封。与元朝相比,明朝对藏统治和管理明显趋于系统和深入,管理手段虽没有元朝那样强制和刚硬,但政策本身却更富智慧性和策略性,其统治效果也更显得温和而有效。
     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既是对中国古代分封体制经验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明朝统治者根据自身及西藏地方实际情况做出的具有策略性和创新性的治藏之举。全文共由绪论、四个章节、结语六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主要概述论文选题意义及学术界对明朝治藏方面的研究情况。
     第一章追溯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的历史渊源。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论述中国古代“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思想,它是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第二节阐述明朝以前历代中央王朝分封藏地僧俗首领的历史概况,这是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历史基础;第三节对中国古代分封制与历代中央政府在藏封赐制度作了比较。
     第二章论述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的主要内涵。本章共分五节:第一节叙述明初朱元璋对藏的“诏谕封赐”之策;第二节叙述明朝在藏族地区的行政建制;第三节叙述明朝对藏地僧俗势力的封授和管理。这包括明朝在藏族地方册封的“八大王”及其他封授管理内容;第四节叙述明朝与藏族地方的贡赐关系和茶马互市;第五节归纳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的实质及目的。
     第三章从明朝治边思想及藏族地方地缘因素、蒙藏地区实际、明太祖、成祖自身角度三方面探讨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形成的原因。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力求从明朝边疆治理思想及藏族地方地缘角度寻求论据;第二节着眼明朝时期蒙藏地方实际,阐述政策实施的必然性;第三节从明初太祖、成祖两位皇帝自身出发,阐述他们作为关键的历史人物在“多封众建”治藏方略形成中的重要历史作用。
     第四章概述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的基本特点及其给祖国内地和藏族地方造成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本章共分二节:第一节论述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的现实性、直接性、平衡性、阶段性等特点;第二节叙述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给祖国内地和藏族地方造成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结语,对全文作了深化和总结。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vast Tibetan areas is an inalienable part of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 From the Yuan Dynast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ules over Tibet, respecting the na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traditions. The Yuan Dynasty's rules over Tibet is more dependent on Mongolian strong military force,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nly supports one Saskya sect.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government uses“Grant honorific titles, Appointed official posts”strategy, which means to value and appoint any powerful lay and religious persons to rule over Tibet. Compared with the Yuan Dynasty, The Ming Dynasty's rule in Tibet is more systemetic and in-depth.Though the way of management is not as mandatory and rigid as the Yuan Dynasty, the policy itself is more intelligent and strategic, and the rule appears more modest and effective .
     Ming Dynasty's“Grant honorific titles, Appoint official posts”stategy in governing Tibe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feudal granting system. It is also a stategic and innovative rule to Tibet according to Ming Dynasty and Tibet's actual situation. The thesis includes six parts: 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summarizes topic’s significance and academic research on Ming Dynasty's rule over Tibet.
     The first Chapter traces back the history of Ming Dynasty's“Grant honorific titles, Appoint official posts”strategy.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first section discussed the idea of ancient Chinese to contribute vassals to restrict the power of each others, which is an important origin of Ming Dynasty's policy.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before the Ming dynasty, when successively Central government grant official posts for Tibetan religious and secular leaders, which is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foundation of Ming Dynasty's“Grant honorific titles, Appointed official posts”stategy. The third section compared the ancient Chinese feudal granting system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granting system in Tibet.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 of Ming Dynasty's“Grant honorific titles, Appointed official posts”strategy.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escribes the policy of“offering the title”which was used by the early Ming emperor;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the Ming Dynasty's administration established in the Tibetan areas; the third section describes the Ming Dynasty's granting and management of lay and religious Tibetan, which includes granting the title of "Eight Kings" and etc; the fourth section describes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Tibetan local Tributary relations and tea-horse trade; the fifth section summarize the purpose of The Ming Dynasty's“Grant honorific titles, Appointed official posts”strategy.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forming the Ming Dynasty's“Grant honorific titles, Appointed official posts”strategy from three points: Ming Dynasty's idea on managing the border area, geopolitical factors of Tibet ,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ongolian and Tibetan areas, Chu Yuan-chang, and Chengzu's important rule in implemeting the policy.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section one sought ideas from the Ming Dynasty's control over border area and geopolitical factors of Tibet; section two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from actual situation of Mongolian and Tibetan areas; section three discuss Chu Yuan-chang, and Chengzu's important rule in implemeting the policy of“Grant honorific titles, Appoint official posts”.
     The fourth Chapter outl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 of the“Grant honorific titles, Appoint official posts”policy.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first section talks about the policy's feature, such as its reality, its directiveness, balance, phases, etc;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 of the“Grant honorific titles, Appoint official posts”policy in mainland and the Tibetan area.
     In conclusion, it’s an intensify summarization to the whole text.
引文
①即从明朝1371年建制河州到1644年清军入关,共273年。
    
    ①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2页。
    ②(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89页。
    ①于道泉.译注明成祖遣使诏宗喀巴纪事及宗喀巴复成祖书[A],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岁论文集[C],北平,1935年。
    ②韩儒林.明史乌思藏大宝法王考[J],真理杂志,第1卷第3期。
    ③妙舟.蒙藏佛教史[M],上海佛学书局铅印本,1935年。
    ④法尊.西藏民族政教史[M],四川重庆缙云山汉藏教理院木刻本,1940年。
    ⑤吕澄.西藏佛学原理[M],上海,1933年。
    ⑥李翊灼.西藏佛教史[M],上海,1933年。
    ⑦法尊.宗喀巴传[J],海潮音,1935年第9-12期。
    ⑧谭英华.明乌思藏初通中国考[J],史学杂志,1945年第1期;明朝西南边疆之茶马市易[J],边政公论,第2卷第11、12合刊。
    ①彭建英.明朝治藏方略的内容及特点[J],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56~61页。
    ②解晓燕、尹伟先.明朝治理乌思藏政策的阶段性特点[J],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179~188页。
    ③李宗放.明代四川建昌地区的行政和军事建置及变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0期,23~29页;杨福泉.明代的治藏政策对纳西族和藏族上层之间关系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71~77页;董倩.明朝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经营析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15~19页。
    ④杜常顺.从“西番诸卫”看明朝对甘青藏区的统治措施[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4期,109~113页,上转108页;王继光.明代的河州卫——《明史?西番诸卫传》研究之一[J],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王继光.18世纪中国第一部安多藏区史——《明史?西番诸卫传》的现代诠释[J],中国藏学,2006年第4期,22~33页;梁志胜.洪武二十六年以前的陕西行都司[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165~175页;程利英.明代关西七卫与西番诸卫[J],西藏研究,2005年第3期,15~18页;马顺平.明代陕西行都司及其卫所建置考实[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109~117页。
    ⑤彭建英.明代羁縻卫所制述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9月第14卷第3期,24~36页。对羁縻卫所制的论述还有如:许立坤.浅述明代羁縻卫所制——明王朝民族政策研究之二[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26~29页;杨永俊.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J],西北史地,1999年第2期,41~48页。
    ①荣宁.明代西宁卫人口试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6月第17卷第二辑,84~88页;贾伟.明代西宁卫户口考辨[J],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92~95页。
    ②陈荣.西宁卫千户所管军印考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61~63页。
    ③梁志胜.“‘碾伯守御千户所’辨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98~104页。
    ④骆桂花.明代对西宁卫地区施政方略初探[J],青海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45~49页;骆桂花、高永久.明朝西宁卫的军事戍防与政治管控[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1期,66~77页。
    ⑤丁汝俊.论明代对西北边陲重镇洮州卫的经营[J],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100~113页;高小强.明朝洮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35~37页,下转42页。
    ⑥桑杰.简述明朝对岷州藏区的治理[J],甘肃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⑦吴均.论明代河洮岷的地位及其三杰[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35~45页。
    ⑧柯杨.苏皖古俗在甘肃洮河流域的遗存[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54~57页。
    ⑨崔永红.明代青海河湟地区的屯田分布和军户的来源[J],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90~97页;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军屯的管理及租赋[J],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81~86页,下转58页;甘措.论明朝统治河湟及湟水流域藏族分布状况[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51~56页;石德生.明初湟水流域汉族社会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106~109页;顶柏峰.明代河湟地区经营及其效果[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95~98页。
    ①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J],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1、2期、1999年第2期、2002年第4期、2003年第3期。
    ②徐晓萍.《西宁卫志》及其史料价值[J],图书与情报,1997年第1期,73~75页。
    ③石蓥.明初甘肃地区汉藏茶马互市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63~68页。
    ④许立坤.明代的贡赏与互市——明王朝民族政策研究之三[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34~37页。
    ⑤洲塔、贾霄锋.试析名带藏区土司的朝贡制度[J],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59~65页。
    ⑥张云.舅甥关系、贡赐关系、宗蕃关系及“供施关系”——李代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关系的形态与实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1期,6~17页。
    ⑦郭弘.略论明代汉藏民族间的茶马贸易[J],开发研究,2001年第4期,63~65页;杨维军.明代汉藏民族间的茶马互市[J],社会纵横,2001年第1期,72~74页;王冰.明朝初期汉藏茶马互市的几个问题[J],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82~84页,下转39页。
    ①刘淼.明代茶马贸易价格结构分析[J],史学集刊,1997年第3期,27~34页。
    ②邓前程.从自由互市到政府控驭:唐、宋、明时期汉藏茶马贸易的功能变异[J],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117~123页;明代“限制边茶以制之”立法及其治藏主旨——以边关将吏和茶商严厉禁约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99~105页;务宜远人:明朝藏地僧俗贡使违规私茶处罚的立法与实践[J],西藏研究,2006年第3期,6~11页;论明代“以茶驭番”的立法与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104~107页;郭孟良.试论明代的茶禁政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88~91页。
    ③张维光.明朝政府在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政策述论[J],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93~97页。
    ④任树民.明朝初期对喇嘛教的整顿[J],西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69~70页。
    ⑤索文清.多封众建因俗以治——从历史文献文物看明代对西藏的治理[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4年第1期,44~47页。
    ⑥何孝荣.明代皇帝崇奉藏传佛教浅析[J],中国史研究,2005年4期,119~137页。
    ⑦先巴.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在青甘宁地区的兴衰[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36~41页。
    ①杜常顺.明清时期河湟洮岷地区家族性藏传佛教寺院[J],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98~101页,下转97页。
    ②赵改萍、侯会明.论藏传佛教在明代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51~54页;里功.永乐帝时期宗教对明朝统治的作用[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102~109页。
    ③杜常顺.明代留住京师的藏传佛教僧人[J],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59~66页;江晓乐.格鲁派初兴阶段与中央政权的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36~39页;才让.信仰与扶持——明成祖与藏传佛教[J],西藏研究,2006年第4期,33~40页;张羽新.明朝封赠大崇教寺下寺和西纳寺大喇嘛袭职圣旨释读[J],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2期,15~21页。
    ④任树民.明代中期青海吐蕃移民略考[J],西藏研究,2000年第2期,61~66页。
    ⑤任树民.明代中期的青海海寇与吐蕃移民[J],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34~36页。
    ⑥贾伟.明中后期青海河湟地区藏族人口数量考察[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75~77页。
    ⑦翟存明.浅析帕竹时期卫藏地区相对繁荣的原因[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19~24页。
    ⑧雅隆?普布多吉.试论雅桑政教势力的形成与发展[J],西藏研究,2005年第4期,22~28页。
    ①吉思.明代蒙古汗室王与藏传佛教[J],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89~93页;张付新.阿勒坦汗信仰藏传佛教的原因[J],西藏研究,2005年第2期,95~100页;李文君.明代活动在西海的蒙古俺答汗后裔[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128~132页。
    ②尕让?杭秀东珠,尕让?尚玛杰.白象大师三罗喇嘛及其历史功绩[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11~18页;陆启义.试论宗喀巴的宗教改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90~93页;陈改玲.侯显使藏简论[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7年第6期,32~34页。
    ③顾祖成等编.明实录藏族史料(三册)[Z],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1985年。
    ④中国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Z],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⑤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料选辑)[Z],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合编.元代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1)(元明)[Z],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⑦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
    ⑧东嘎?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⑨肖干田.西藏历史的真实写照——关于东噶洛桑赤烈《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一书的评述(上)[J],西藏大学学报,1999年第2、3期(7~14页),8页;西藏历史的真实写照——关于东噶洛桑赤烈《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一书的评述(下)[J],西藏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3~19页)。
    ⑩恰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通史——松石宝串[M],陈庆英,格桑益西,何宗英,许德存译,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年。
    ①亚东达瓦次仁.西藏历史巨著《西藏简明通史松石宝串》——访著名藏族学者恰白·次旦平措[J],西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2页,下转第14页),1页。
    ②王辅仁、索文清.藏族史要[M],民族出版社,1981年。
    ③黄奋生编著,吴均校订.藏族史略[M],民族出版社,1985年。
    ④邓锐龄.元明两代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M],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西藏知识小丛书”之一。
    ⑤参见“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一目。
    ⑥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0年
    ⑦闫天灵.藏族断代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尹伟先著《明朝藏族史研究》[J],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112~114页,下转第128页),112页。
    ⑧2006年8月,《明代大慈法王研究》获国家民委科研成果三等奖。
    ⑨任小波.连缀残片聚沙成塔——陈楠明代大慈法王研究评介[J],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228-233页。
    ⑩载日本《佛教研究》,1941年第4卷第6号。11 (日)佐藤长等.明朝西藏史料:明实录抄[M],京都大学文学部,明朝满蒙史料抄蒙古篇一○卷合本,1959年。12 (日)佐藤长.关于明武宗的迎请“活佛”[A],冢本博士颂寿纪念佛教史学论文集[C],昭和36年(1961)2月。
    ①原文发表在《东洋史研究》,第21卷第3期、第22卷第2、4期,昭和37年12月、38年10月、39年3月;(日)佐藤长.关于明朝西藏的八大教王[上、中、下][J],邓锐龄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21~34页)、第4期(19~33页)、1988年第4期(52~61页)。该文虽以八大教王为题,实际上是阐明其中七名教王系谱。
    ②载《东洋学报》,第45卷第4期,昭和38年(1963)三月。该文专论上文中所不详的阐化王,其要点在于究明此派继承者是血统的,还是选贤择能的。
    ③(日)佐藤长.元末明初的西藏的形势[A],明朝满蒙史研究——明朝满蒙史料研究篇[C],昭和38年(1963)10月。该文总论元末明初西藏形势,对于八大教王的政策,何时决定、如何施行等进行了讨论。
    ④(日)佐藤长.帕竹王朝的衰退过程[A],田村博士颂寿东洋史论丛[C],昭和43年(1968)5月。
    ⑤载日本《鹰陵史学》,1982年第8号。
    ⑥载日本《大谷史学》,1961年第8期。
    ⑦(美国)史伯岭.1413年明使到宗喀巴处和大慈法王释迦也失到达明廷[J],载《西藏学会会刊》,1982年第2期。
    ⑧(美国)史伯岭.明朝早期诸帝试图对西藏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吗[A],载《国际乔玛纪念会论文集》[C],1983年。
    ①柏杨.中国人史纲[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年,90页。
    ②杜成安.分封制的起源与部落分封制——中国古代史新论之三[J],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117~119页),117页。
    ③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105~106页。
    ④(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第二[M],(唐)颜师古注,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393页。
    ⑤如,(汉)班固.汉书·贾谊传[M],(唐)颜师古注,认为由于汉初分封制导致了刘邦立汉后“反者如虫胃毛而起”;尚钺.中国历史纲要[M],景帝时的“七国之乱”,“造成统一政权的分裂,显然是违反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的”。
    ⑥李宜霞.论汉初分封制的作用[J],社会科学家,1999年第5期(80~82页);张炳武.西汉分封制考略[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①此文系贾谊(汉高祖七年公元200年—汉文帝十二年公元168年)在汉文帝七年的奏疏,称《治安策》,亦有人称之《陈政事疏》,主要内容为陈述汉王朝“长治久安”之见解。
    ②(汉)班固.汉书·贾谊传[M],(唐)颜师古注,卷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237页;吴云,李春台.贾谊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35页“藩强”、343页“治安策”。
    ③(汉)班固著.汉书·贾谊传[M], (唐)颜师古注,卷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237页。
    ④同上,2242页。
    ⑤许云钦.汉初分封之得失与贾谊的主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79~81页),80页。
    ①据吴云等搜集、考证,贾谊《新书》版本有程漕使本、谭本(南宋),建本、洛本(?),乔本、都穆本、沈颉本、李空同本、陆良弼本、吉府本、明刻本、明刻本(一种)、明刻本(又一种)、明正德刻本、何本、武陵本、子汇本、原一魁本、程荣本等十九种。请参见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M],353~356页。
    ②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郡县制九篇[M],卷二。
    ③中华硕博网.清人对柳宗元《封建论》的批评[R/LG]. WWW.CHINA-B.C0M.2009-02-13。
    ④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M],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69页及注释[363];(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吐蕃上[M],卷二一六;通鉴吐蕃史料[Z],贞观十五年,5页。
    ⑤(清)周霭联.西藏纪游[M],卷四,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13页。
    ⑥(后晋)刘煦.旧唐书·吐蕃上[M],卷一九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222页;(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吐蕃上[M],卷二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074页。
    ①(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吐蕃上[M],卷二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074页。
    ②同上,6080页;《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105~107页。另《新唐书?论弓仁传》对其封赠有异说,莽布支疑是钦陵子论弓仁。
    ③吴奉培.唐代吐蕃名相禄东赞后裔五世仕唐考[G]//民族史论文选1951-1983(下册),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156~160页;西藏研究[J],1983年第4期(83~85页)。
    ④(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二[M],卷一百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839~1841页;(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M],(宋)徐无黨注,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913~915页。
    ⑤(元)脱脱等.宋史·外国八[M],吐蕃,卷四百九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4151页。
    ⑥同上。文献中折逋葛支疑是折逋嘉施异名,折逋游龙钵疑是折逋喻龙波异名。
    ①邓锐龄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5~9页。
    ②(明)宋濂.元史·按竺迩传[M],卷一百二十一。
    ③藏文史籍《朗氏家族史》、《智者喜宴》、《西藏王臣记》等均记载这次行动是一次军事试探行动。次旦扎西等.西藏地方古代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94页。
    ④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60页;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77页。
    ⑤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60页。
    ⑥大司徒·绛求坚赞.朗氏家族史[M],赞拉·阿旺等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70页;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M],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138页;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69页。
    ①邓锐龄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32页。
    ②据汉藏文史料记载,八思巴初次觐见忽必烈是在1253年忽必烈驻营六盘山时。但由于个别史料存在歧异之处,遂有学者提出1251年、1253年两次会见说。有学者对史料的歧异处作了辨析,根据相关人物此段期间的活动,证明八思巴与忽必烈的初次会见必在宪宗三年(癸丑,公元1253年)四月至八月忽必烈出征大理途中驻扎六盘山期间。陈得芝.八思巴初会忽必烈年代考[J],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陈庆英,仁青扎西.元朝帝师制度述略[G]//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227页及注②。
    ③学界基本上认为其是误载“帝师”;(明)宋濂.元史·世祖本纪一[M].卷四。王磐《拔思发行状》;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63页;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77页。
    ④(明)宋濂.元史·百官三[M],卷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2193页。
    ⑤(明)宋濂.元史·释老传[M].卷二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明史·西域三》((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1~8572页)记载,“元世祖尊八思巴为大宝法王,锡玉印,既没,赐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佐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自是,其徒嗣者咸称帝师。”言八思巴受封为帝师在其去世后,此说有误。对此,陈庆英先生有专文考述,见陈庆英,仁青扎西.元朝帝师制度述略[A],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225~257页。
    ①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64页及注释[576];西藏社会科学院等.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Z],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60页;《南村辍耕录》卷十二,154页。
    ②邓锐龄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48~52页。
    ③张羽新.帝师考源[J],中国藏学,2004年第1期(48~58页)。
    ④王启龙.藏传佛教在元代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J],西藏研究,2001年第4期(19~33页),全文载台湾《普门学报》2002年2期;王启龙.藏传佛教对元代经济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2年第1期(63~85页)。
    ①石硕.西藏教派势力与元朝统治集团的宗教联系[A],藏学研究论丛(5)[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93页。
    ②陈庆英.元朝在西藏所封的白兰王[A],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420页;阿旺贡嘎索南.萨迦世系史[M],陈庆英等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161、171、245、246、247页;五世达赖喇嘛著.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66~67页。
    ③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拉萨文物志[M],1985年8月,内部出版,160页。
    ④陈庆英.元朝在西藏所封的白兰王[A],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421页;民族史论文选1951-1983(下册),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180~188页;西藏研究,1983年第4期(29~33页)。
    ①(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89页。
    ②贺觉非.西康纪事诗本事注[M],林超校,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12页。贺觉非先生有前诗《元明两代之羁縻政策》:“元帝龙飞大漠中,兵威直到海天东。遗民泪尽冬青引,倚纳僧犹郊郑风。”见该书9页。
    
    
    ①(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89页。
    ②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3页,洪武二年五月甲午。
    ③同上,4页,洪武二年九月乙卯。
    ④(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二[M],卷三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40页。
    ①谢铁群.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藏方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68页。
    ①辞书·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186页,册封、诰封。
    ②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256~257页。
    ③邓锐龄.清初阐化王入贡请封始末及其意义[J],中国藏学,1998年第1期(64~74页),72页。
    ①陈楠.明初“广行招谕”治藏方策探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55~65页),64页。
    ②王继光.18世纪中国第一部安多藏区史——《明史?西番诸卫传》的现代诠释[J],中国藏学,2006年第4期(22~33页)。
    ③(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二[M],卷三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39页。
    ④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1页,洪武二年四月丙寅。
    ⑤同上,7页,洪武三年五月辛亥。
    ①同上,10页,洪武四年正月辛卯。后又增设必里千户所(1372.1)、失保赤千户所(1375)隶河州卫;设河州西番木咂些儿孙等处千户所,隶都甘都指挥使司。参见《明实录》15页“洪武四年十一月丁丑”条、35页“洪武八年正月丙戌”条,37页“洪武九年九月壬申”条。河州卫于洪武六年(1371.1)曾“请设州县,专掌钱粮。诏从其请,置河州各府、州、县。寻罢之。”同上,19页,洪武六年正月庚戌。
    ②同上,19页,洪武六年正月己未。西宁卫隶属于甘肃行省。
    ③同上,47页,洪武十二年二月丙寅。
    ④同上,42页,洪武十一年七月辛巳。岷州卫隶属于陕西行省。洪武十五年(1382),改岷州卫为军民指挥使司。61页,洪武十五年四月乙巳。
    ⑤元时在此置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1371)茂州卫归属成都府(1371)。洪武七年(1374),明廷在其下置汶山长官司、静川长官司、陇木头长官司、岳希蓬长官司,置汶川县以州治,下又设汶川长官司、寒水关巡检司、彻底关。请参考: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388~389页。
    ⑥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407~409页;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50页,洪武十二年四月丙寅、71页,洪武十八年二月庚申、75页,洪武二十年正月甲子。元时,松州属陕西行省。明洪武初,仍名松州,亦属陕西行省。1379年兼治松州卫和潘州卫寻并为松潘卫。十三年(1380)罢卫,未几复。洪武二十年(1387),罢州,改卫为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改属四川都司(1375)。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罢军民司为卫北有潘州卫,洪武中,以故潘州置。二十年(1387)省入。又西有镇夷镇,成祖永乐四年(1406)置。又西北有流沙关。又东有望山、雪栏、风洞、黑松林、三舍、小关子关。南有西宁、归化、安化、新塘、北定、浦江六关。又有平夷关,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置。又南有镇平关。又西有漳腊堡,洪武十一年(1387)置。领千户所一,长官司十六,安抚司五。其具体千户、长官司、安抚司设置。
    ⑦王继光.18世纪中国第一部安多藏区史——《明史?西番诸卫传》的现代诠释[J],中国藏学,2006年第4期(22~33页),第25页。
    ①邓锐龄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206页;印鸾章,李介人修订.明鉴[M],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3月版,太祖高皇帝,卷一,29页。
    ②本书编写组.藏族简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140页。
    ①即从明朝1371年建制河州到1644年清军入关,共273年。
    ②明朝在藏区与内地民族地区的交界处,建立许多类似于河州的军卫组织,如西宁、洮州、岷州、松潘卫等,一般采取汉藏参治、军政兼管的模式。
    ③朵甘行都指挥使司,下设万户府以上建置有:陇答卫指挥使司(1406.3)、朵甘宣慰使司(1375.12)、董卜韩胡宣慰使司(1415.6)、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1397)、朵甘思招讨司(1375.12)、朵甘陇答招讨司(1375.12)、朵甘丹招讨司(1375.12)、朵甘仓溏招讨司(1375.12)、朵甘川招讨司(1375.12)、磨儿勘招讨司(1375.12)、朵甘直管招讨司(弘治年间)、沙儿可、乃竹、罗思端、别思麻四万户府(1375.12)。
    ④巴者万户府,具体建制年代不详,《明实录》洪武十二年(1381)、十五年(1382)有该万户府朝贡记录2条,以后史籍阙载。顾祖成等编(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第59页“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乙卯”、60页“洪武十五年二月乙丑”条。据祝启源认为,该万户其地约在今西藏昂仁以西。参考祝启源.明朝藏区行政建制史迹钩沉[A],藏学研究论丛(5)[C],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239页。
    ⑤仰思多万户府,其“仰思多”即为“年多”,位于年楚河上游地区,今西藏江孜地区,具体建制年代不详。不过根据仰思多万户“遣镇抚汝奴藏卜”同乌斯藏指挥同知、宣慰司等一起来贡的记载,其设置时间可能与乌斯藏卫设置的时间相仿,约在1373年左右。关于该万户的记载见,顾祖成等编(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60页,洪武十五年二月丙寅。
    ⑥沙鲁万户府,元时十三万户之一,辖地在今日喀则南偏东的夏鲁。明初,承袭元制,仍制万户府。其设置时间疑为明朝初在乌斯藏建置时间,即1373年2月。
    ⑦着由万户府,译写为札由瓦万户,辖境在今西藏隆子县。明初,承袭元制,仍制万户府。其设置时间疑为明朝初在乌斯藏建置时间,即1373年2月。
    ①黄玉生等.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95页。
    ②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31页,洪武七年十一月甲子。
    ③同上,96页,洪武二十六年三月丙寅。
    ④陈楠.大慈法王与明廷封授关系研究[J],中国藏学,2003年第1期(57~65页),57页。
    ①(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二[M],卷三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42页。
    ②丹珠昂奔等.藏族大辞典[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90页,禅师;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358~359页,正统元年五月丁丑;黄玉生等.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94页。
    ③黄玉生等.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94~95页。
    ④明朝中央赐予帕竹阐化王的王爵印信为“璃纽玉印”,之后册封的其他四王均是“金印”。按元明的制度,玉印高于金印。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阐化王的权势要优于其他四王。《明史·西域三》有载:“是时方命佛宝国师招谕番人,于是怕木竹巴僧等自称辇卜阇,遣使进表及方物。帝厚赐之。辇卜阇者,其地首僧之称也。”
    ①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92~94页。对于帕竹第悉,绛曲坚赞曾称为贡玛大司徒,“贡玛”意为主上,祖师之意。自此以下,帕竹历代第悉均有“第悉贡玛”之称谓。1409年,明永乐皇帝曾封扎巴坚赞为“阐化王”后,使得帕竹政权在藏权势极为显赫,其本人也受享福报,堪称圆满。因此,在五世达赖的《西藏王臣记》中称他“人王·扎巴坚赞”,而在其他资料不见有此叫法,多称他“王·扎巴坚赞”。这可能是五世达赖从佛家的角度对他的这个世俗“王”的特殊称谓。另据《西藏王臣记》记载,“大明皇帝永乐在位之时,赐扎巴坚赞金印,后加赐玉印。诏封为阐化王,赐诰命。故王?扎巴坚赞之美名天鼓,响彻天界,世间祖宗大梵天王,从三十三天天窗之中,用满注香水之宝瓶而为之灌顶也。王又分封坐镇各寨堡之寨官,允其世代承袭职位,并赐封文印信。因此,众生不分贵贱贤愚,莫不共同称其为贡玛大法王也。”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92~94页。
    ②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1235页。
    ③邓锐龄.清初阐化王入贡请封始末及其意义[J],中国藏学,1998年第1期(64~74页),72页。
    ④牙含章.明朝对西藏的治理与对帕竹政权的再认识[A],班禅额尔德尼传·附录一[C],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272页。
    ⑤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67页。
    ⑥(日)佐藤长.明朝西藏八大教王考(中)[J],邓锐龄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19~33页),27页。
    ①《青史》、《明朝藏族史研究》等均认为扎巴炯乃生于1414年,而其朝贡出现在1413年,值得进一步考证。
    ②且萨·桑结坚赞,又称仲?桑结坚赞。“齐萨”意为太上,“仲”意为侍从官,因他是贡玛?扎巴炯乃之父,“贡玛”意为主上,故称他为太上,也可称为老王。
    ③阿格旺波1481年在支持下继第悉位,在贡嘎勒巴1483年去世后,明朝大概于1487年遣使封授其阐化王之位,然使者三年才到,而阿格旺波已死。实际上,此王有阐化王之名,无阐化王之实。参考:多吉才旦主编,邓锐龄等著(2005):268~269页。
    ④牙含章.明朝中央和西藏地方帕竹政权的关系[J],中国藏学,1989年第1期(19~25页)。牙含章先生考证认为,卓微衮布与扎释藏卜为一人,而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80~89页)认为卓微衮布与扎释藏卜是两人,并分别作有简介。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参见《西藏通史——松石宝串》(陈庆英等译,1996版,490~491页),据恰白先生考证,又认为卓微衮布没有担任过帕竹第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商榷。师阐化王之事。详见邓锐龄等(2005):268~269页。
    ①(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81页。
    ②永乐十三年(1413)时,侯显等人5月从南京出发,年底就能到达拉萨;1424年初,(大乘法王)释迦由青海经陕西到北京,藏文史料称释迦也失到达北京附近时,永乐皇帝去世(1424.7)。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明永乐时通往藏区的驿道得到改善,从藏区的卫藏、康区等地到南京、北京基本可在半年左右到达。邓锐龄等(2005):256、260页。
    ③摄政官“替东”,意为丹萨替寺京俄派遣的。在当时京俄却吉扎巴只是名义上的总负责人,实际上是由仁蚌巴措杰多吉担负摄政官“替东”的主要职责。
    ④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674页,成化五年正月辛卯。
    ⑤同上,734页,成化十三年三月丙申、745页,成化十五年闰十月庚午、753页,成化十六年八月丁丑、755页,成化十七年三月丁丑。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746页,成化十五年二月辛酉。
    ②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71页。
    ③(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8页。
    ④在阐化王、阐教王、辅教王降格后的成化十七年(1481)有“灌顶国师赞善王”朝贡之记载。顾祖成等编(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 [M],756页,成化十七年四月丁巳。
    ⑤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72~73页。这里是指第悉贡嘎勒巴与王妃任蚌女达莫哇(bdag-mo-ba)、1467年担当泽当寺寺主的多吉仁钦(其子)、京俄阿哥旺秋(ngag-gi-dbang-po)之间的矛盾。
    ⑥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96页。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1101~1102页,万历六年二月甲辰。
    ②(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82页。而在《明实录藏族史料》万历七年条,没有查找到与此相近内容,1105页“万历七年二月癸巳”条:“赐贡乌斯藏自称阐化王长男札释藏卜、次男札释坚参、藏僧锁南坚参、星吉藏卜等封授,赏赍有差,并给代乞顺义王俺答之赏。札释藏卜称系阐化王长男,然不知其父何名,袭封何年。又所称与前王通贡年月互异,宜侯查核。但以其慕义来王,化虏[夷]有功,姑先赏赍,以慰夷情耳。”
    ③(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84页。
    ④丹珠昂奔等.藏族大辞典[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319页,护教王。
    ⑤顾祖成等(1983):明实录藏族史料(三)[M],22、84页。
    ⑥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1235页,万历四十六年四月丙辰。
    ⑦沈卫荣.元明两代朵甘思灵藏王族历史考证[J],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144~159页),148页。本禅(dpon-chen),即为宣慰使都元帅。
    ⑧丹珠昂奔等《藏族大辞典》“赞善王”条(958页)有班丹监剉于正统十一年(1445)承袭赞善王的记载。而《明史》载:“正统五年(1439)(喃葛监藏)奏称年老,请以长子班丹
    ①(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84页。
    ②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944~945页,正德十三年七月丙午。
    ③顾祖成等(1983):明实录藏族史料(三)[M],23、81~82页。
    ④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1240页,天启元年五月癸卯。
    ⑤丹珠昂奔等《藏族大辞典》216页“辅教王”条载:“明永乐十三年(1415),封萨迦款氏家族都却拉章的思达藏僧人南渴列思巴为辅教王。”显然其时间有误,应是明永乐十一年(1413)。这由《明史》、《明实录》可得到印证。(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85页;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154页,永乐十一年五月丙戌。
    ⑥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570页,景泰七年六月癸丑。
    ⑦同上,851~852页,弘治十二年九月丙子。
    ⑧同上,582页,天顺元年九月辛巳;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674页,成化五年正月辛巳。
    ①据《明实录藏族史料》的统计,明廷册封辅教王的记录有5条,而辅教王及其属下朝贡与赏赐的记载有25条。顾祖成等(1983):明实录藏族史料(三)[M],23、86~87页。
    ②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1224页,万历三十九年三月壬寅。
    ③(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93页;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421页,正统七年八月己丑。
    ④(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95页;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421页,景泰六年三月庚申、581页,天顺元年九月甲戌。
    ⑤陈庆英.噶玛巴·攘迥多吉两次进京事略[J],中国藏学,1984年第3期(89~99页),96页;蔡巴·贡嘎多吉.红史[M],陈庆英,周闰年译,东噶·洛桑赤列校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2版,83、97页。元惠帝曾封攘迥多吉为“晓悟一切空性噶玛巴”、“灌顶国师”;封乳必多吉为“大元国师”。
    ①西藏社会科学院等: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124页(该书图版第15页附有照片);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拉萨文物志[M],1985年8月,内部出版,164页。此诏为方形,边长76cm,系白棉纸质地,行文88字,墨笔楷书,字体秀劲工整,文后有“制诰之宝”四字的朱印一方。
    ②邓锐龄等(2005):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上)[M],234页。
    ③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44页,洪武十一年十二月丁巳、44~45页,洪武十二年正月甲申、45页,洪武十二年正月丙申、46页,洪武十二年二月丁巳、58页,洪武十四年十一月丁未。
    ④廓诺·迅鲁伯.青史[M],郭和卿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331页。永乐帝赐其名“如来”,藏语译音为“得银协巴”,以后噶玛巴第五世活佛却贝桑布被称为“得银协巴”,而其真名却贝桑布却不常用。
    ⑤该诏全文见:班钦索南扎巴.新红史[M],黄颢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152页。原诏书正文没有标出具体的“年数”;邓锐龄.贤者喜宴明永乐时尚师哈立麻晋京纪事笺证[J],中国藏学,1992年第3期(84~96页)。
    ⑥有“明大宝法王建普度大斋长卷”存世,现藏罗布林卡,该画卷长50米,宽0.66米,共有49组画面,每组画面前均有依次用古维吾尔文、回鹘文、藏文、回鹘式蒙古文五种文字书写的内容。关于该画介绍及其附文见,罗文华.明大宝法王建普度大斋长卷[J],中国藏学,1995年第1期( 89~97页)。
    ①欧朝贵,其美.西藏历代藏印[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年,27页。此印龙纽白玉,高8.3厘米,方形,边长12.3厘米,现藏于拉萨市罗布林卡。
    ②大宝法王此系为噶玛噶举黑帽系,弥觉多吉(1507~1554)时,又衍生噶玛噶举红帽系。
    ③(日)佐藤长.明朝八大教王考(上)[J],邓锐龄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21~34页),21~28页。
    ④(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5页。
    ⑤(日)佐藤长.明朝八大教王考(上)[J],邓锐龄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21~34页),29页。元帝师贡嘎坚赞之孙,《明史》记“乌斯藏僧昆泽思巴”;《明实录》记“萨释迦巴”;《青史》、《新红史》记为“衮札巴”。杜齐最先认为“衮札巴(kun-bkras-pa)”是由“昆泽思巴(kun-dgav-bkra-shis)”简写并在后加(pa)而得。
    ⑥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154页,永乐十一年五月辛巳。
    ⑦(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6页。前曾在该地建寺并加持地基,后法王圆寂后,人们将法王骨骸运至此地修建灵塔,并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弘化寺。
    ①(日)佐藤长.明朝西藏八大教王考(中)[J],邓锐龄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19~33页),22页;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240页。
    ②(日)佐藤长.明朝西藏八大教王考(中)[J],邓锐龄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19~33页),22页。
    ③(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8~8579页。
    ④明史记载:“封领占班丹为大庆法王,给番僧度牒三千,听其自度。或言,大庆法王,即帝自号也。”(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8页;才让根据《明实录》的记载猜测:大庆法王原是正德五年自封,后又转封给了大隆善护国寺番僧领占班丹。又参见:才让.明武宗信奉藏传佛教史实考述[J],西藏研究,2007年第2期(23~30页),26页。
    ⑤(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9页。
    ⑥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907页,正德五年六月庚子。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546页,景泰三年十月壬子。
    ②陈楠.大智法王考[J],中国藏学,1996年第4期(68~83页)。
    ③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759~760页,成化十七年十二月壬戌。
    ④(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8页。
    ⑤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571~572页,景泰七年七月辛巳。
    ⑥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928页,正德十年五月辛亥。
    ⑦熊文彬.明封佑善禅师诏书[J],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188~190页),189~190页。
    ⑧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659页,成化三年十二月辛丑。
    ⑨同上,663~664页,成化四年四月庚戌。
    ⑩同上,672页,成化四年十月庚戌。11同上,705页,成化九年正月庚戌。12同上,712页,成化十年三月庚子。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781~782页,成化二十年七月乙巳。
    ②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579页,天顺四年二月庚申。
    ③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794、902、906、906~907页。
    ④同上,797页。
    ⑤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233页。
    ①黄玉生等.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96页。
    ②同上,99页。
    ③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258页。
    ④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132~133页,永乐五年三月丁卯。经济含义透视;三、以汉藏茶马交易为特色的朝贡互市(138~143页)。
    ①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M],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年,46页。
    ②邓前程.明朝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第99页。认为唐时茶马互市不具政治含义,原因有二:第一,茶马贸易尚处于初级阶段、更没形成定制。第二,茶马贸易属汉藏民族自由的经济交流,政府并未干预。
    ③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M],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年,46页。
    ④同上,48页。
    ⑤(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89页;洪武五年(1372)初建秦州茶马司,后又建河州茶马司(1374)、西宁茶马司(1397)、洮州茶马司(1379)、雅州茶马司(1386)、碉门茶马司(1386)、甘州茶马司(1411,永乐时)。茶马司,初设官司令、司承,洪武十五年(1282)改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掌管茶马。茶马司虽位卑,但权限很大。
    ⑥对于“金牌制”多有说法,如洪武初年说、洪武中说、洪武五年说、洪武二十五年说、洪武二十六年说、洪武三十年说,左书谔,解秀芬.“金牌制”考略[J],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77~82页),78页,认为洪武五年说。姚继荣:《明朝茶马互市中的“堪合制”问题》(《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20~24页,下转68页),认为金牌制始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废于正统十四年。
    ①堪合制,即明朝颁给藏族部落的纳马易茶的凭证,其始于嘉靖三十年(1551),废于万历后期。堪合制较之前期的金牌制,明廷的对茶马互市的控制,明显强制性减弱,随意性增强。姚继荣《明朝茶马互市中的“堪合制”问题》(《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20~24页,下转68页);左书谔《明朝堪合制论》(《求实学刊》,1991年第3期,78~82页),对堪合制进行了较为系统论述。
    ②西番馆译语,来文八。转引自: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Z],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165页。
    ③西番馆译语,来文十九。转引自: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Z],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165页。
    ④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1009~1010页,嘉靖十五年六月乙未。
    ⑤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M],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年,49页。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687~688页,成化六年四月甲寅。
    ②陈一石.明朝茶马互市政策研究[J],中国藏学1988年第3期(34~49页),34页。
    ③谢玉杰.“金牌信符制”考辨[J],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158~168页,下转145页),168页,下转145页。
    ①陈崇凯,顾祖成.元明中央对西藏经济的扶持政策及作用[J],西藏研究,1997年第2期(24~30页),28页。
    ②王辅仁,索文清.藏族史要[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年,88页。转引自罗广武,何宗英.西藏地方史通述[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403~404页。
    ③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249页。
    ①索文清等.多封众建,因俗以治——从历史文献文物看明朝对西藏的治理[J],中国西藏,2004年第1期(44~47页),45页。
    ②孟森.明清史讲义[M],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434~435页;罗广武,何宗英.西藏地方史通述[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395~396页。
    ①杨强,关志国.论清代对蒙古族“因俗而治”的立法原则及其意义[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43~46页),43页。
    ②林惠祥.中国民族史[M],商务印书馆1993年影印第1版,140页;罗广武,何宗英.西藏地方史通述[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395页。
    ③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266页。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21页。
    ②彭建英.明朝治藏方略的内容及特点[J],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56~61页),56页。
    ③该文翻译《明史》所见赞善王与护教王简传,结合永乐朝《明实录》中有关赞善、护教二王与明廷的记载,以及藏文明封大宝法王哈立麻传有关史料,提出灵藏、馆觉两位教王与明廷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明成祖时期,他们的受封实仰仗大宝法王哈立麻的举荐,明成祖封其为王的目的亦仅在于令其重建乌斯藏与朵甘思间的驿站,以保证汉藏驿路之畅通,并定期贡马。
    ④沈卫荣.元明两代朵甘思灵藏王族历史考证[J],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144~159页),159页。
    ①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M],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年,95页。
    ①张屹.明朝治藏政策成因述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9~25页),24页。
    ②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0~21页。
    ①栾凡.明朝治理边疆思想的时代特征[J],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165~168页)。
    ②(清)谷应泰(1977):略定秦晋,卷九,123页。
    ③(清)谷应泰(1977):故元遗兵,卷十,133页。
    ④同上。
    ⑤同上,134~135页。
    ⑥马伟.明朝时期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J],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第12期(10~14页),12页。
    ①明实录(附录)·太祖宝训[Z],卷六,武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二五页(0483)。
    ②(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二[M],卷330,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8549页。
    ③(清)张廷玉.明史·外国八[M],卷327,鞑靼,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465页。
    ④明太宗实录[Z],卷104,永乐八年五月丙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三~四页(1350~1351页)。
    ⑤(清)谷应泰(1977):亲征漠北,卷二十一,337页。
    ①邓锐龄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233页。
    ②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一章(16~37页)内容。
    ③同上,23页。
    ①恰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通史——松石宝串[M],陈庆英等译,拉萨: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年,16页。
    ②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7页。
    ③比如,唐与吐蕃之间有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部和滇西北高原外的松外蛮;天竺与吐蕃之间有尼婆罗;大食与吐蕃之间有大、小勃律等若干中亚小国;突厥与吐蕃之间有龟兹、疏勒、于阗等西域小国。详参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72~76页。
    ④(后晋)刘煦.旧唐书·吐蕃上[M],卷一九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224页。
    ⑤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77~80页。
    ①据汤开建先生《五代宋金时期甘青藏族部落的分布》显示,当时藏族部落达到的区域有:一、陕西沿边吐蕃居住区(即陕西沿边诸州);二、熙河兰会吐蕃居住区(即通远军及熙、河、兰、会四州);三、河北吐蕃居住区(即湟、鄯、廓三州及青海以西地);四、河南吐蕃居住区(包括积石军及洮、岷、叠、岩、阶五州);五、河西吐蕃居住区(包括灵、凉二州乃至河西走廊)。转引自石硕(1994):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91页。
    ②这一时期,在青海地区形成的唃嘶啰政权,只是区域性的。
    ③比如,青海省的海南、海北藏族自治州等,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等。
    ④柳陞祺.西藏的地理[A],柳陞祺藏学文集(汉文卷,下)[C],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481页。
    
    ①白玛.西藏地理[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234页。
    ②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11~12页。
    ③[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30页。
    ①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M],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年,46页。
    ②东嘎·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M],郭冠忠,王玉平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46页。
    ③马伟.明朝时期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J],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第12期(10~14页),12~13页。
    ①邓锐龄.《贤者喜宴》明永乐时尚师哈立麻晋京纪事笺证[J],中国藏学,1992年第3期(84~96页),95页。
    ②刘祥学.论明朝民族政策总方针及其对边防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53~57页),54页。
    ①明实录(附录)·太祖宝训[Z],卷六,驭夷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二六页(0486)。
    ②(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吐蕃上[M],卷二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078~6079页。
    ③(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2页。
    ④王继光.18世纪中国第一部安多藏区史——《明史·西番诸卫传》的现代诠释[J],中国藏学2006年第4期(22~33页),28页。
    ⑤(美)史伯岭.五世噶玛巴以及西藏和明初的关系要略[A],才让太译,王青山校,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C],第二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233页。
    ①(美)史伯岭.五世噶玛巴以及西藏和明初的关系要略[A],才让太译,王青山校,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C],第二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233页。
    ②(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89页。
    ③(清)谷应泰(1977):削夺诸藩,卷十五,228页。
    ④(清)张廷玉.明史·地理志[M],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82页。
    ⑤(清)谷应泰(1977):故元遗兵,卷十,141~142页。
    ①(清)谷应泰(1977):故元遗兵,卷十,136页。
    ②魏焕.镇戍通考[A],皇明九边考[C],卷一,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第一集。转引自:胡凡.论明朝蒙古族进入河套与明朝北部边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120~125页),120页。
    ③(清)谷应泰(1977):故元遗兵,卷十,148~149页。(0070)。
    ①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1页。
    ②(清)谷应泰(1977):削夺诸藩,卷十五,225~226页。
    ①(清)谷应泰(1977):故元遗兵,卷十,148页。
    ②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A],读史劄记[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236~237页。
    ③同上,250页。
    ①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A],读史劄记[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245~246页。
    ②同上,254页。
    ③同上,262页。
    ④同上,267页。
    ①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A],读史劄记[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245~267页。
    ②(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一) [M],故元遗兵,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32页。
    ③比如,明史·赵彦传,卷二五七;明史·贵州土司传,铜仁,卷三六一;明宣宗实录,卷六十一,宣德五年(1430)正月戍申、宣德十年(1435)十二月乙亥等,都有此内容的记载。
    ④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17页。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17~18页。
    ②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拉萨文物志[M],1985年8月,内部出版,161页。
    ③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24~25页。
    ④同上,23页。
    ⑤同上,30页。
    ⑥(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7页。
    ⑦晁中辰.明成祖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49页。
    ⑧(清)谷应泰(1977):削夺诸藩,卷十五,227页。
    ①朱棣在位22年,享年65岁,在其逝世后,依谥法,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根据我国古代制度,始取天下者为“祖”,始治天下者为“宗”,这完全符合古代的制度。但到了明嘉靖皇帝时,将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成”,为巩固之意;“祖”,乃开创之意。“成祖”,意即朱棣开创的王朝巩固了大明江山。
    ②翰林院初拟年号为“永清”,后成祖自改为“永乐”,取天下永远康乐之意。帝王取年号一般不与前代重复,而“永乐”这个年号,前代曾有十六国时期前凉张重华(346~353)、北宋末年起义军方腊使用过,不过他们使用的时间较短,且处于乱世,知者不多。从明朝永乐皇帝开始,中国古代以年号称呼皇帝的习俗基本形成。
    ③毛佩琦.建文新政和永乐“继统”[J],史学情报,1983年第1期,28~29页。
    ④晁中辰.明成祖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80页。
    ⑤马长泉,张春梅.明成祖削藩策略简论[J],新乡师专报(社科版),第8卷第l期(总第25期)(31~36页),32页。
    ⑥印鸾章等修订.明鉴[M],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83页。据1936年世界书局版影印。
    ⑦(清)张廷玉.明史·本纪第五[M],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①太宗实录[Z],卷十二。
    ②(清)张廷玉.明史·辽王传[M],卷一一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387页。
    ③顾炎武.日知录[M],卷九,宗室。
    ①(日)佐藤长.元末明初西藏的形势[A],明朝满蒙史研究[C],京都,1963年。转引自:董建英.明朝治藏方略的内容及特点[J],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56~61页),61页。
    ②何孝荣.明成祖与佛教[J],佛学研究(2002年)(206~215页),210页。
    ③同上,210~213页。
    ④张小平,周少青.政治合法性视野中的明成祖——个范本的解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59~64页;杜长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54~59页。
    ⑤晁中辰.明成祖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499页。
    ⑥(清)张廷玉.明史·职官三[M],卷七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818页。
    ①统计据:顾祖成等(1983):明实录藏族史料(三)[M],21~24、24~35、148~158页。
    ②明中叶以后,朝廷对松潘、茂、叠等处用兵、扶治及对失律边将、官吏惩处的记载有256条;对西宁、洮、岷等处用兵扶治及对失律边将、官吏惩处的记载有149条。统计数字据:顾祖成等(1983):明实录藏族史料(三)[M],48~57、57~62页。
    ①(日)佐藤长.明朝西藏八大教王考(下)[J],邓锐龄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4期(52~61页),61页。
    ②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259页。
    ③同上,251~260页。
    ④刘忠.论明朝西藏归属与领主制的演变[J],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55~69页),55~58页。第一阶段,明廷招抚,对归顺者封以官职,同时设置和调整建置。第二阶段,从永乐开始,明朝的多封众建和以教固政的政策进入了新的时期。第三阶段,坚持原有僧王体制。
    ⑤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205~221页。尹伟先博士将明朝治藏政策分为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重在诏谕、安抚,初步确立中央王朝在藏区的统治体系;二、第二阶段:治藏政策的完善与定型;三、第三阶段:继续坚持僧俗并重的已有政策,进一步规范朝贡制度。
    ①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209页;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74页。
    ②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7页,洪武三年六月癸亥。
    ③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255页。
    ①刘忠.论明朝西藏归属与领主制的演变[J],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55~69页),57页。
    ②陈楠.大慈法王与明朝廷封授关系研究[J],中国藏学,2003年第1期(57~65页),62页。
    ①才让.明宣宗与藏传佛教关系考述[J],中国藏学,2007年第3期(14~19页)。
    ②(清)张廷玉.明史?宣宗本纪[M],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25~126页。
    ③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199页,宣德元年十月丙寅。
    ④同上,200~201页,宣德元年十月壬申。
    ⑤陈庆英.论明朝对藏传佛教的管理[J],中国藏学,2000年第3期(57~74页),68页。
    ⑥刘忠.论明朝西藏归属与领主制的演变[J],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55~69页),58页。
    ①周润年.略论明朝所封的三大法王及其历史作用[A],藏学研究论丛(第2辑)[C],1990年8月第1版,159~172页。该文对三大法王的历史作用(165~172页)从四方面进行了探讨:一、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二、繁荣了藏区的经济;三、促进了文化交流;四、宏扬了藏传佛教。
    ②陈楠.明朝藏传佛教对内地社会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8年第4期(45~60页)。该文目次为:一、明朝“多封众建”的政策及藏传佛教僧人之东来;二、藏传佛教在宫廷中的影响;1、明成祖与藏传佛教;2、郑和与藏传佛教;3、明武宗与藏传佛教;三、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的影响;1、克新出使藏区;2、宗泐其人及其出使藏区;3、智光及其出使藏区;四、关于明朝藏传佛家在内地传播的几点思考。
    ③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与本论文论题相关的是,第三章“明朝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168~279页)。
    ④黄玉生等.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96页。
    ①柳岳武.清初政权的西藏及黄教政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15~19页),15页。
    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沙俄利用布里亚特蒙古族与西藏特殊的宗教联系,派遣俄籍蒙古人德尔智(1853-1938,俄名多尔日耶夫,或德尔捷巴夫;藏名罗桑阿旺德尔智,或罗桑古巴)长期潜伏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身边,妄图利用黄教上层力量分裂中国。
    ③王辅仁.关于西藏黄教寺院集团的几个问题(全文载161~179页)[A],民族史论文选1951-1983(下)[C],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173页。原载《世界宗教》第2集,1980年。
    ①(明)刘若愚.酌中志[M]。转引自:陈楠.明朝藏传佛教对内地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8年第4期(45~60页),47~48页。
    ②(清)张廷玉.明史·姚显传[M],卷164,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458页。
    ③(清)张廷玉.明史·杨浩传[M],卷164,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458页;明史·章纶传[M],卷126;杜长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82页。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667~668页,成化四年九月己巳。
    ②同上,902页,正德四年八月癸亥;906页,正德五年四月戊戌;906~907页,正德五年六月壬辰;907页,正德五年六月庚子。此外,还有大德法王,授封年代不详。
    ③同上,920页,正德九年正月丙戌。
    ④同上,921页,正德九年正月丁亥。
    ⑤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122~123页,永乐五年三月丁卯;155页,永乐十一年正月己卯。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358页,正统元年五月丁丑。
    ②同上,522页,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己未。
    ③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663~664页,成化四年四月庚戌。
    ④同上,781~782页,成化二十一年正月己丑。
    ⑤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405页,正统六年五月甲寅。
    ⑥同上,803页,成化二十三年十月丁卯。
    ⑦同上,801~802页,成化二十三年九月丁未。
    ⑧同上,930~931页,正德十年十一月己酉。
    ⑨同上,712~713页,成化十年三月庚戌。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71~72页,洪武十八年十二月丁巳。
    ②(明)何乔远.名山藏·方外记[M],第8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5966~5968页。此处转引自: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94页。
    ③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32页。
    ①(明)南祠部郎钱塘葛寅亮.八大寺重设公塾碑记[M],台北明文书局印行,佛历2524年(1980),780页。此处转引自: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204页。
    ②邓锐龄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259页。
    ③王春元.藏传佛教的崇拜神邸——明永乐鎏金铜羊烛台赏析[J],鲍昆供图,中华遗产,2007年第1期(146~147页),147页。
    ④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拉萨文物志[M],1985年8月,内部出版,167页。该碗现藏西藏自治区博物馆,碗高11厘米、口径16.5厘米、足高5厘米、足径4.9厘米。敞口,腹微内收,足细高,足地缘外侈。器壁内、外均饰青花釉彩。内壁自上而下饰有三层花纹:口沿下饰两道弦纹,其正中有一组梵文图样。外壁自上而下饰有五层花纹:口沿下饰两道弦纹,上腹部饰一圈八宝图案,所饰八宝图案的顺序是:轮、螺、伞、盖、花、鱼、罐、肠,下腹部饰一圈缠枝莲图案,碗底饰两圈莲瓣纹;足底缘上饰两道弦纹,无釉处有深浅不一的褐色斑点,又称“火石红”;碗底印有两行竖写的青花“宣德年制”四字年款,款字楷书,
    ①陈楠.明朝藏传佛教对内地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8年第4期(45~60页),51页。
    ②吴明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36~37页。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140页,永乐六年十二月辛丑、152页,永乐十一年二月己未、161页,十四年五月庚申、199页,宣德元年十月丙寅。
    ②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270页。
    ③恰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通史——松石宝串[M],陈庆英等译,拉萨: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年,474页。
    ④王忠.论明朝西藏归属与领主制的演变[J],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55~69页),65页。
    ①项智多杰.藏传佛教格鲁派[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23页。
    ②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514页,正统十四年四月己未、532页,景泰二年六月辛未;顾祖成等编(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751页,成化十六年五月丙申。
    ③(明)张居正.张太岳集·番夷求贡疏[M],卷4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552页。
    ①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1101~1102页,万历六年二月甲辰。
    ②五世达赖喇嘛.三世达赖喇嘛传[M],陈庆英,马连龙译,全国图书馆微缩文献复制中心,1994年,180页。
    ③(清)张廷玉.明史·西域三[M],卷三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8575页。
    ④王森先生亦有此观点。详见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188页。
    ⑤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1142页,万历十五年十月丁卯。“朵儿只唱”为俺答汗赠予索南嘉措尊号中的“瓦齐尔达喇”即“金刚持”的藏语音译。
    ⑥东嘎·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M],郭冠忠,王玉平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80页。
    
    ①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258页。
    ②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230页。
    ①杨嘉铭等.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209页。
    ②吴葱,程静微.明初安多藏区藏传佛教汉式佛殿形制初探[J],甘肃科技,2005年第12期(171~178页),171页。
    ③杨嘉铭等.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209页。
    ④同上,211页。
    ⑤顾祖成等(1982):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17页,洪武五年四月丁酉、20~21页,洪武六年二月癸酉、115页,洪武三十五年八月戊午、十二月癸亥、116~117页,永乐元年四月丁卯、119页,永乐元年十二月庚寅。明朝赏赐藏族朝贡者的丝绸一般是将两种丝织品表里搭配,表指苎丝(缎),是衣服表层用料;里指绢、纱、罗,用于做衣服里层衬料。明朝史书中常见彩币表里,甚至详记“彩币一表里”、“彩币七表里”,即包括表和里两种丝绸面料。
    ⑥邓锐龄.元明两代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66页。
    ①觉囊达热那他.后藏志[M],佘万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27~28页。
    ②同上,28页。
    ③吴明娣.明朝丝绸对藏区的输入及其影响[J],中国藏学,2007年第1期(58~63页),59页。
    ④同上,60页。
    1、尹伟先.明朝藏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2、(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柏杨.中国人史纲[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
    4、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5、(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6、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Z],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7、吴云,李春台.贾谊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8、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M],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9、(清)周霭联.西藏纪游[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10、(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二[M],卷一百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M],(宋)徐无黨注,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后晋)刘煦.旧唐书·吐蕃上[M],卷一九六,吐蕃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吐蕃上[M],卷二一六,吐蕃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元)脱脱等.宋史·外国八·吐蕃[M],卷四百九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邓锐龄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上)[M],多杰才旦主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14、(明)宋濂.元史·百官志[M],卷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
    15、(明)宋濂.元史·按竺迩传[M],卷一百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次旦扎西等.西藏地方古代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
    17、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18、大司徒·绛求坚赞.朗氏家族史[M],赞拉·阿旺等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19、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M],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20、阿旺贡嘎索南.萨迦世系史[M],陈庆英等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21、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拉萨文物志[M],1985年8月,内部出版。
    22、贺觉非.西康纪事诗本事注[M],林超校,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23、顾祖成等.明实录藏族史料(一)[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顾祖成等.明实录藏族史料(二)[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顾祖成等.明实录藏族史料(三)[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
    24、谢铁群编.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藏方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25、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6、印鸾章,李介人修订.明鉴[M],太祖高皇帝,卷一,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3月版。
    27、本书编写组.藏族简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28、黄玉生等.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29、丹珠昂奔等.藏族大辞典[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30、恰白·次旦平措,诺章·吴坚,平措次仁.西藏通史——松石宝串[M],陈庆英,格桑益西,何宗英,许德存译,拉萨: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
    31、廓诺·迅鲁伯.青史[M],郭和卿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32、班钦索南扎巴.新红史[M],黄颢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33、欧朝贵,其美.西藏历代藏印[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34、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M],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
    35、王辅仁,索文清.藏族史要[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
    36、罗广武,何宗英.西藏地方史通述[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
    37、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38、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9、(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7.卷九,略定秦晋;卷十,故元遗兵;卷二十一,亲征漠北;卷十五,削夺诸藩。
    40、明实录(附录)·太祖宝训[Z],卷一,封建;卷六,武备、驭夷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41、白玛.西藏地理[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
    42、[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2.
    43、东嘎·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M],郭冠忠,王玉平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
    44、晁中辰.明成祖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5、项智多杰.藏传佛教格鲁派[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
    46、五世达赖喇嘛.三世达赖喇嘛传[M],陈庆英,马连龙译,全国图书馆微缩文献复制中心,1994.
    47、杨嘉铭等.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48、邓锐龄.元明两代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
    49、觉囊达热那他.后藏志[M],佘万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50、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51、柳陞祺.西藏的地理[A],柳陞祺藏学文集(汉文卷,上下)[C],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1、肖干田.西藏历史的真实写照——关于东噶洛桑赤烈《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一书的评述(上)[J],西藏大学学报,1999年第2、3期(7~14页)。
    2、亚东达瓦次仁.西藏历史巨著《西藏简明通史松石宝串》——访著名藏族学者恰白·次旦平措[J],西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2页,下转第14页)。
    3、闫天灵.藏族断代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尹伟先著《明朝藏族史研究》[J],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112~114页,下转第128页)。
    4、(日本)佐藤长著.关于明朝西藏的八大教王[上、中、下],邓锐龄译注,分别发表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21~34页)、第4期(21~33页)、1988年第4期(52~61页)。
    5、李宜霞.论汉初分封制的作用[J],社会科学家, 1999年第5期(80~82页)。
    6、张炳武.西汉分封制考略[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7、许云钦.汉初分封之得失与贾谊的主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79~81页)。
    8、吴奉培.唐代吐蕃名相禄东赞后裔五世仕唐考[A],民族史论文选1951-1983(下册)[C],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56~160页;西藏研究[J],1983年第4期(83~85页)。
    9、陈庆英,仁青扎西.元朝帝师制度述略[A],陈庆英藏学论文集[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10、张羽新.帝师考源[J],中国藏学,2004年第1期(48~58页)。
    11、王启龙.藏传佛教在元代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J],西藏研究,2001年第4期(19~33页),全文载台湾《普门学报》2002年2期;王启龙.藏传佛教对元代经济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2年第1期(63~85页)。
    12、石硕.西藏教派势力与元朝统治集团的宗教联系[A],藏学研究论丛(5)[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11.
    13、陈庆英.元朝在西藏所封的白兰王[A],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陈庆英.元朝在西藏所封的白兰王[A] ,民族史论文选951-1983(下册)[C],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第180~188页。原载《西藏研究》,1983年第4期。
    14、王继光.明朝中央政府赴藏地使者事辑(上)[J],西藏研究,1986年第1期(43~50页)。
    15、邓锐龄.清初阐化王入贡请封始末及其意义[J],中国藏学,1998年第1期(64~74页)。
    16、陈楠.明初“广行招谕”治藏方策探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55~65页)。
    17、王继光. 18世纪中国第一部安多藏族地方史——《明史?西番诸卫传》的现代诠释[J],中国藏学,2006年第4期(22~33页)。
    18、祝启源.明朝藏族地方行政建制史迹钩沉[A],藏学研究论丛(5)[C],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19、陈楠.大慈法王与明廷封授关系研究[J],中国藏学,2003年第1期(57~65页)。
    20、牙含章.明朝对西藏的治理与对帕竹政权的再认识[A],班禅额尔德尼传·附录一[C],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21、牙含章.明朝中央和西藏地方帕竹政权的关系[J],中国藏学,1989年第1期(19~25页)。
    22、沈卫荣.元明领带朵甘思灵藏王族历史考证[J],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144~159)。
    23、陈庆英.噶玛巴·攘迥多吉两次进京事略[J],中国藏学,1984年第3期(89~99页)。
    24、邓锐龄.贤者喜宴明永乐时尚师哈立麻晋京纪事笺证[J],中国藏学,1992年第3期(84~96页)。
    25、罗文华.明大宝法王建普度大斋长卷[J],中国藏学,1995年第1期( 89~97页)。
    26、才让.明武宗信奉藏传佛教史实考述[J],西藏研究,2007年第2期(23~
    30页)。
    27、陈楠.大智法王考[J],中国藏学,1996年第4期(68~83页)。
    28、熊文彬.明封佑善禅师诏书[J],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188~190页)。
    29、赵毅.明朝内地与西藏的交通[J],中国藏学,1992年第2期(64~75页)。
    30、邓前程.明朝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族地方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1、姚继荣.明朝茶马互市中的“堪合制”问题[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20~24页,下转第68页)。
    32、左书谔,解秀芬.“金牌制”考略[J],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77~82页)。
    33、左书谔.明朝堪合制论[J],求实学刊,1991年第3期,78~82页)。
    34、陈一石.明朝茶马互市政策研究[J],中国藏学1988年第3期(34~49页)。
    35、谢玉杰.“金牌信符制”考辨[J],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158~168页,下转145页)。
    36、陈崇凯,顾祖成.元明中央对西藏经济的扶持政策及作用[J],西藏研究,1997年第2期(24~30页)。
    37、索文清等.多封众建,因俗以治——从历史文献文物看明朝对西藏的治理[J],中国西藏,2004年第1期(44~47页)。
    38、杨强,关志国.论清代对蒙古族“因俗而治”的立法原则及其意义[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43~46页)。
    39、彭建英.明朝治藏方略的内容及特点[J],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56~61页)。
    40、沈卫荣.元明领带朵甘思灵藏王族历史考证[J],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144~159页)。
    41、张屹.明朝治藏政策成因述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9~25页)。
    42、马伟.明朝时期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J],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第12期(10~14页)。
    43、栾凡.明朝治理边疆思想的时代特征[J],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165~168页)。
    44、刘祥学.论明朝民族政策总方针及其对边防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53~57页)。
    45、(美)史伯岭著.五世噶玛巴以及西藏和明初的关系要略[A],才让太译,王青山校,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C],第二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46、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A],读史劄记[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47、毛佩琦.建文新政和永乐“继统”[J],史学情报,1983年第1期(28~29页)。
    48、董建英.明朝治藏方略的内容及特点[J],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56~61页)。
    49、何孝荣.明成祖与佛教[J],佛学研究(2002) (206~215页)。
    50、张小平,周少青.政治合法性视野中的明成祖——一个范本的解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第59~64页)。
    51、杜长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52、张屹.明朝治藏政策成因述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9~
    25页)。
    53、刘忠.论明朝西藏归属与领主制的演变[J],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55~69页)。
    54、才让.明宣宗与藏传佛教关系考述[J],中国藏学,2007年第3期(14~19页)。
    55、周润年.略论明朝所封的三大法王及其历史作用[G]//藏学研究论丛(第2辑),1990年8月第1版(159~172页)。
    56、陈楠.明朝藏传佛教对内地社会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8年第4期(45~60页)。
    57、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8、柳岳武.清初政权的西藏及黄教政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15~19页)。
    59、王辅仁.关于西藏黄教寺院集团的几个问题[A],民族史论文选1951-1983 (下册)[C],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全文在第161~179页,1986.原载《世界宗教研究》第2集,1980.8
    60、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61、李霞.论明朝佛教的三教合一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54~62页)。
    62、吴明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63、吴葱,程静微.明初安多藏族地方藏传佛教汉式佛殿形制初探[J],甘肃科技,2005年第12期(171~178页)。
    64、吴明娣.明朝丝绸对藏族地方的输入及其影响[J],中国藏学,2007年第1期(58~6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