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人的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近年来体制内释放出的巨大生产力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国际形势不明朗、不确定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势头依然“风景这边独好”。不可否认世界性的难题都没有困扰我们,但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滑坡等问题却给人们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给人民和政府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和官二代(李刚、药家鑫)、富二代等一系列价值观问题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人性的探讨。我们回过头看看这些年走过的路忽然发现,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一直是经济系统在领跑,尽管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问题,文化、政治等生产关系系统也随着向前推进。但伴随着经济的转型,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也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强调个人主义的市场经济使得这一时期人的天性得到了解放、主体意识也日渐凸显,在广大普通民众缺少信仰的情况下盲目逐利导致个人的价值观在还没来得及塑造时就发生了扭曲,人性中利己一面的过分释放超过了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道德底线,社会大系统对于这一“不能承受之重”的危险信号迅速给予反馈,于是引起了人们对人性的探讨乃至在理论上追溯到了亚当·斯密那里。仔细的比较发现亚当·斯密生活的前半生时代和我国改革开放在初始点上是惊人的相似,即都面临着个体与经济的问题。虽然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我们坚持市场主体的无产阶级性,忽视了市场经济主体的利己性规律,从而造成了人性中利己一面的滥觞。而斯密很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道德情操论》一书在肯定《国富论》中人的利己性的前提下将商人阶级引入道德建设领域并赋予其道德主体的资格,从而将人性利己和经济发展有机的统一起来,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社会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后人在解读斯密思想时先入为主的发现了两本书之间的关于人性和人的行为假设不一致性并由此提出了“斯密问题”这一概念。尽管关于亚当·斯密相关资料的完善,和对“私密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这一命题也自然不成为命题,但由此形成的关于人性“利己”与“利他”以及“经济人”与“道德人”甚至上升到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依然是个旷久未决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的主体也是人,解决经济与道德矛盾的关键还是人。在“斯密问题”框架下解读人性的问题符合我国的国情。“斯密问题”作为研究斯密思想史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和历史性产物,对亚当·斯密思想的通篇研究有利于对“斯密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利于从经济学、伦理学、哲学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便于抓住“斯密问题”本质和内涵。虽然时代不同了,“斯密问题”有了新的时代形态,但“斯密问题”关于人性的探讨依旧是人性研究的主旋律。而准确把握人性的关键是将人性的两个方面进行肢解分析。通过对利己的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哲学、伦理学的人性唯私论到自爱的历史演义分析,界定了利己、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概念内涵和外延以及适用范围,得出了人性的适度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传统经济人假设的贫困性以及由传统经济人假设向新经济人假设的历史演化。通过对利他从哲学、生物学的自然选择理论、亲缘选择理论和互惠性理论的分析,讨论了纯粹利他、亲缘利他和互惠利他(新近发现的强互惠利他作为互惠利他的补充)的三大主体类型以及衍生的主观利他、客观利他、有条件利他、无条件利他、义务利他、制度利他、显性利他、隐性利他等八个二级利他类型的适用分布情况,得出了影响利他的亲社会属性及移情能力两个因素,并将利他的边界放宽,利他的道德张力得以放大。在对利己与利他形成整体性把握时,得出了利己与利他的集合属性,都暗含着动机、行为和结果三个要素,以规范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利己与利他在人性中的分布规律。而利己与利他所体现出来的共同属性使得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在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中人性具有可加性,据此分别从个人和“法人”的微观主体和社会宏观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利己与利他的作用规律、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并得出了“斯密问题”均衡规律。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一规律。在得出“斯密问题”关于人性的分布规律后,发现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斯密问题”失衡是可以纠正的,并分别从个体和制度的角度提出了“斯密问题”帕累托改进的路径和方式,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人的路径。
Thanks for it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China has made impressiveeconomic progress in the past 30 years, but social problems accompanying theprogress, including moral decline, have also cast some shadow on people’s life.In-depth exploration of morality and humanity has been triggered by issues concerningpeople’s well-being, such as the worrisome food security nowadays, along with thoseconcerning values, such as repeatedly reported troubles caused by the officiallings aswell as the second-generation rich. On the one hand,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helps to solve our country’s basic contradiction, and meanwhile contributes to thegrowth of cultural as well as political production rel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as aresult of the restructuring of economy, human beings serving as the social practicesubject, also undergoes some transformation. Market-oriented economy whichemphasizes individualism makes it possible for human nature to be set free, and in turn,subject consciousnes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visible. Blind pursuit of profit, in thecase that the majority of ordinary people are in lack of conviction, leads personalvalues distorted even before they are shaped. Excessive release of self-serving side inhuman nature goes beyond people’s bearing capacity and moral baseline. The socialgeneral system makes instant response to the alarming signal --- the unbearable.Market-oriented economy in socialist society, focusing more on proletarianness ofmarket players, and thereby ignoring the self-serving nature inherent market economy,creates the origin of egoism in human nature. On the premise of affirming egoism inhuman nature dealt with in“The Wealth of Nations,”,“The Theory of MoralSentiments”introduces merchant class into moral construction realm and renders it thequalification of moral subject. Thus, egoism in human nature is combined organically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and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and boostingthe coordinated advance of the social system. Problems originated in the“Adam SmithProblem”concern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egoism”and“altruism”in human nature,between“economic man”and“moral person”, and even between economy andmorality, remain in suspension for a long time.
     In China, human beings act as the subject in economic construction,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moral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human beings play the mostdecisive role in solv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y and morality. Interpretation ofhuman natur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Adam Smith Problem”conforms to thereality in China. As an initial as well as historic achievement made during course ofstudying Adam Smith’s thought, the“Adam Smith Problem”is hopefully to lead to amore profound comprehension, and hence helps to capture the nature and connotationof the problem. Time has changed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Adam Smith Problem”,but time cannot change its position as the major theme in exploration of human nature.Through a chronological analysis of egotistical empiricism, utilitarianism, rationalismto unique selfishness and self-love in humanism from both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perspectives, the connotation, denotation, together with their application scope ofconcepts including self-interest, egoism, rational egoism and individualism are defined.A conclusion that humanity should also be estimated under a cross-over point has beenreached.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hypothesis about“economic man”is pointed out,and the evolving process from traditional hypothesis about“economic man”to the newhypothesis is analyzed. With natural selection theory, kin selection theory as well asreciprocal theory involved, both philosophically and biologically, analysis of altruismis conducted, three major categories of altruism being discussed including purealtruism, kin altruism and reciprocal altruism. Appl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ightderivatives of altruism falling into subjective, objective, conditional, unconditional,obligatory, systemic, dominant, and recessive types are also introduced. Two factorsthat have the ability to influence altruism are produced, and they are pro-socialattributes and empathy. Borders of altruism are extended, and its influence in the part of moral person is magnified.
     Due to holistic comprehension of egoism and altruism, three shared attributesimplicit in the two have been made out, namely motive, behavior and outcome.Normative analysis contributes to the presence of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egoism andaltruism in human nature. The shared attributes embodied by both egoism and altruismmake human nature addable in social practice like materials production, based onwhich, function regularity, mechanism and path of egoism and altruism are examin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 individuals and legal persons, as well as macro socialsubject. The equilibrium law of the "Adam Smith Problem" is detected. Empiricalanalysis of historical events is conducted to verify this law. It is found that imbalancesin real society related to the“Adam Smith Problem”can be corrected. Pareto methodsare suggested to obtain improvement from individual and systemic angles respectively.At last, the paper put forward proposals about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withconsideration of our nation’s reality.
引文
①[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J].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第1版。
    ②2006年的彭宇案、2007年的许云鹤案、2011年的殷红彬案不断激起人们对“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起”的讨论以及国人“道德滑坡”说法的盛行。以致在一些地方出现老人摔倒之后努力大喊“我是自己摔倒的”来求助的悲剧,甚至北大副校长吴志攀对大学生喊话:“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的无奈声援。虽然吴菊萍(用双手接住了坠楼的儿童)“我们拒绝袖手旁观”一语温暖了很多人的心,但深深内存在当今社会骨子里的的道德危机绝不是几个英雄的几句话、几个领导的几句表态就能痊愈的。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77页。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01页。
    ②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四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6-78页。
    ①See R osenberg,N.: Adam smith and Laissez-faire revisited, Adam smith and Modern PoliticalEconomy,Bicent-ennial essays on The Wealth of Nations,ed. by G.P.O’Driscoll,JR.,Iowa 1979,p.19.载于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①Cf.Rosenberg,N.:Some Institution Aspect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Journal of Economy,18-6,pp.557-570.ASCA,Ⅱ,PP.105-120
    ②Elsner,W:Adam smiths Model of the Origins and Emergence of Institutions: The Modern findings of thecla-ssical approach,ASCA,IV.PP.337,338.
    ③Muller,J.Z: Adam smith in his time and ours,Designing the decent society,New York l993,p.114.
    ①Macfie,A.L.: The Individual in Society,Papers on Adam Smith,London1967,p.75.
    ①[日]大河内一男.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3页。
    ②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9页。
    ①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4页。
    ①关于“斯密悖论”除了具有“亚当·斯密问题”之义外,它的另一种含义是指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四章“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中提出的“具有最大使用价值的东西常常很少有或根本没有交换价值;反之,具有最大的交换价值的东西常常很少有或根本没有使用价值。”
    ①陈岱孙.亚当·斯密思想体系中,同情心和利己主义矛盾的问题[J],真理的追求,1990(1)。
    ①陈其人.大卫·李嘉图[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0。陈其人.论“经济人”和利己与利他——兼论“斯密难题”的产生原因[J].当代经济研究,2003,(1)。
    ②梁小民.亚当·斯密问题之解[J].读书,1998,(10)。
    ③贾旭东.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④[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6页。
    ⑤张卓元.政治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036页。
    ①陈岱孙.亚当·斯密思想体系中,同情心和利己主义矛盾的问题[J],真理的追求,1990(1)。
    ②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Edited by D·D·Raphael and A·L·Macfie,China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③万俊人.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④方新民.“斯密问题”:作为“问题”的论域与意义[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1)。
    ⑤赵雪霞.从利己与利他的历史关系中看“斯密问题”[J],前沿2008(1)。
    ①[英国]大卫·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第529页。
    ①[德]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5页。
    ①《荀子·性恶》。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9月,第37页。
    ②[英国]大卫·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第527页。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第75页。
    ②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第120页。
    ③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31页。
    ①达尔文.物种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23-124页。
    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3-14页。
    ②程文晋、王绪.对斯密“同情心”和“自利心”概念的再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2003,(4)。
    ①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5页。
    ②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6页。
    ③王亚南.政治经济学史大纲[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49年,第244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2页。
    ①D.格林沃尔德.现代经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2月。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03页。
    ③吴易风.外国经济学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
    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0页。
    ②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3页。
    ③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5页。
    ④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⑤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7页。
    ①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4页。
    ②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4页。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版第1卷第60页.
    ②周蔚、徐克谦.人类文化启示录[M]上海:学林出版社,第18、29页。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第89页。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第134页。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第457页。
    ②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第78页。
    ①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2页。
    ②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5页。
    ③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69页。
    ④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5月。
    ⑤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第207-208页。
    ①达尔文.物种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45.
    ②刘鹤龄.亲缘、互惠与驯顺:利他理论的三次突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3):7-11。
    ③达尔文.物种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305、306页
    ①R·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80—281页。
    ①刘鹤龄.所罗门王的魔戒:动物利他行为与人类利他主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52页
    ②同上
    ①[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份。
    ①叶航.超越经济理性的人类道德[J]》经济学家,2000(5)。
    ①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353页。
    ②《道德经·第81章》
    ③《论语·雍也》
    ④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3-14页码。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页。
    ①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394页。
    ①[德]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M].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5页。
    ②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1页。
    ③同上。
    ①[美]赫伯特·金迪斯、[美]萨缪·鲍尔斯.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卷第321页。
    ①解德元.西方“福利国家”的严重后果[J].中国社会科学,1986(1)。
    ①张润森.社会福利一一困扰西欧的大问题[J].世界经济文汇,1984(4)
    ①罗卫东.亚当·斯密思想启蒙的困境[J].读书,2012(12)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79页。
    ①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上午印书馆,1962年第111页。
    ①《论语·雍也》。
    ①王国乡.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从经济学的角度求解伦理学难题[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2月。
    ①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225—226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2]亚当·斯密,《国富论》[M],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第1版,1997年11月第1版。
    [4]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M],商务印书馆第1版。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版。
    [6]阿玛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
    [7] P科斯洛夫斯基,《资本主义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塔拉·史密斯,《有道德的利己》[M],华夏出版社。
    [10]汪丁丁,《经济思想史讲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
    [11]刘鹤龄,《所罗门王的魔戒——动物利他行为与人类利他主义》[M],科学出版社。
    [12]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贾旭东,《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4]爱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新华出版社。
    [15]苗钟颖,《并非问题的“斯密问题”》[J],学术交流,2008,(11)。
    [16]苗钟颖,《解析“斯密问题”》[D],吉林大学学报,2008。
    [17]赵雪霞,《从利己与利他的历史关系中看“斯密问题”》[J],前沿,2008,(1)。
    [18]柯亚,《“斯密问题”:不存在的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7,(6)。
    [19]聂文军,《“亚当·斯密问题”的逻辑张力》[J],伦理学研究,2003,(1)。
    [20]方新民,《“斯密问题”:作为“问题”的论域与意义》[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1)。
    [21]窦莉梅,《亚当·斯密水乳交融的经济哲学思想——由“亚当·斯密问题”谈起》[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2]朱绍文,《亚当·斯密的<道德感情论>与所谓“斯密问题”》[J],经济学动态,2010,(7)。
    [23]苗钟颖,《试析市场经济中的“斯密问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5)。
    [24]聂文军,《对“亚当·斯密问题”三个逻辑层面的解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5]解涛,《对“斯密问题”的重新解读》[J],经济纵横,2009,(2)。
    [26]吴德勤,《从“斯密问题”看人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7]谢小云,《斯密到马克思:“亚当·斯密问题”的历史性解答》[J],理论月刊,2009,(3)。
    [28]胡怀国,《斯密思想体系的一致性——“斯密问题”略论》[J],经济科学,1999,(4)。
    [29]杨金廷,《利己利他“斯密问题”的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0]刘嘉,丁志帆,《经济学、市场与道德:“斯密问题”的发展与超越》[J],天府新论,2012,(1)。
    [31]刘润,《斯密问题与经济学“理性”范式的冲突及解决途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2]梁小民,《亚当·斯密问题之解》[J],读书,1998,(10)。
    [33]聂文军,《亚当·斯密与“亚当·斯密问题”》[J],哲学动态,2007,(6)。
    [34]刘秀光,《伦理与经济:“亚当·斯密问题”及其纠正——基于政府管制经济政策的视角》[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35]胡飒,《伦理视角下“亚当·斯密问题”的现代解读》[J],兰州学刊,2006,(3)。
    [36]赵磊,《“经济人假设”的五个误区》[J],学术月刊,2009,(9)。
    [37]周涛,黎世波,《亚当·斯密的人性观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8]徐华,《斯密问题解读的合理思路》[J],求索,2005,(6)。
    [39]博文,《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出版[J],哲学动态,2002,(12)。
    [40]朱绍文,《<道德感情论>与所谓“斯密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5-03(009)。
    [41]王曙光,《论经济学的道德中性与经济学家的道德关怀——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和"斯密悖论"》[J],学术月刊,2004,(11)。
    [42]阳海音,《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3]陈静,《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7)。
    [44]倪瑞华,《道德难题的博弈论解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45]费尚军,《同情、美德与秩序——亚当·斯密同情概念析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46]张军,孙宁,《试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47]赵景来,《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述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3)。
    [48]万俊人,《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49]舒化鲁,《主体主义经济学──经济学的一场新革命》[J],社会科学,1996,(1)。
    [50]廖加林,《论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特色》[J],湖湘论坛,2006,(2)。
    [51]陈春良,《经济学视域的斯密研究:从回归“斯密”到斯密“回归”——读罗卫东教授的<情感、秩序、美德>》[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52]廖曜中,《从人类理性看法理和谐社会构建》[J],求索,2008,(4)。
    [53]夏燕,《经济人思想庸俗化的终结:回到亚当·斯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5)。
    [54]赵政委,刘毅斌,《浅析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理论的理想取向和意义》[J],西安社会科学,2009,(5)。
    [55]张昆仑,《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思想》[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56]陈其人,《论“经济人”和利己与利他——兼论“斯密难题”的产生原因》[J],当代经济研究,2003,(1)。
    [57]郭正模,《对亚当·斯密“经济人”概念的再思考》[J],经济科学,1986,(5)。
    [58]柯亚,《斯密的经济人思想回归》[J],法制与社会,2007,(6)。
    [59]程保平,《斯密“经济人”假定思路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J],经济评论,1998,(4)。
    [60]危玉妹,《互利:“经济人”的本质、文明社会的法则——亚当·斯密“经济人”的重新解读》[J],求索,2005,(7)。
    [61]胡建渊,《亚当·斯密理性“经济人”质疑》[J],学海,2001,(4)。
    [62]张恒龙,《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说的合理性》[J],经济评论,2000,(6)。
    [63]杨戈,杨玉生,《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经济人”思想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1,(6)。
    [64]朱富强,《经济人反思之十六经济人何以成为经济学之硬核:思想史的端倪》[J],改革与战略,2011,(12)。
    [65]刘后平,《论“经济人”假设的古典回归——基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8,(2)。
    [66]董明堂,《释“看不见的手”》[J],学习与探索,1991,(4)。
    [67]张新生,陶翀,《试析“经济人”假设的边界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7,(9)。
    [68]沈伶明,《“经济人”批判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J],理论与实践,2002,(6)。
    [69]王辉,马姗伊,《经济人追求“最大化”新解》[J],生产力研究,2010,(9)。
    [70]吴德勤,《从“斯密问题”看人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71]周中林,《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哲学思想——从<国富论>到<道德情操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72]罗瑶琦,张怡,《“经济人”的嵌入性视角》[J],生产力研究,2007,(7)。
    [73]凌小萍,凌国贤,《论“经济人”的主体性及其正确发挥》[J],理论月刊,2003,(6)。
    [74]郑贵廷,庄慧彬,《在制度框架下研究经济人假设——从完全理性到适应性理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
    [75]靳文志,《经济学的“忧郁”和“经济人”的眼泪》[J],经济问题,2002,(8)。
    [76]郭忠义,《西方经济伦理的确立——论斯密市场模型的伦理价值》[J],社会科学辑刊,2006,(6)。
    [77]蒋永穆,刘后平,纪志耿,《经济人假设的复归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78]张军,朱方明,陈健生,《从“经济人”到“知识人”:解读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构》[J],经济评论,2004,(4)。
    [79]熊华林,《超越经济人假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S1)。
    [80]党永强,《论“经济人”理论的扩展及其道德后果》[J],学术研究,2003,(5)。
    [81]刘美平,《解读“亚当·斯密问题”》[J],商业研究,2005,(14)。
    [82]龚伟华,《“资本的人格化”与“经济人”假定》[J],经济学家,2000,(5)。
    [83]魏成元,《“经济人”假定:制度选择与安排》[J],经济评论,2001,(4)。
    [84]隆刚,《“经济人”假设的历史考量:源流、批判与拓展》[J],求索,2008,(8)。
    [85]刘荣春,于小伟,朱海萍,《市场理性与道德同情的有机结合——斯密“看不见的手”调节机制新探》[J],求实,2008,(5)。
    [86]赵璐,侯建明,《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J],当代经济,2006,(8)。
    [87]杨依山,王金利,《“经济人”假设的历史演变及再探讨》[J],理论学刊,2007,(8)。
    [88]张晓星,《斯密难题”下的经济与伦理问题初探》[J],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89]沈跃春,《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及其方法论思考》[J],学术界,2010,(12)。
    [90]陈可,《亚当·斯密眼中的贫困》[J],云南社会科学,2011,(1)。
    [91]吴蕾,《论经济学中的道德内涵——从“斯密难题”说起》[J],当代经济研究,2006,(3)。
    [92]高嵩,《试析马克思对个人的认识——一种不同于“经济人”假设的个人观念》[J],经济学家,2008,(4)。
    [93]黄明理,《经济人的伦理精神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94]胡伟希,《经济哲学:从“理性经济人”到“理性生态人”》[J],学术月刊,1997,(5)。
    [95]孟文静,《浅析“理性经济人”提出的人性观背景》[J],理论界,2008,(7)。
    [96]高嵩,《试析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发展及其局限性——基于对马克思相关观点的理解》[J],经济经纬,2008,(4)。
    [97]王翠英,张鲲,《公正的旁观者: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伟大创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98]杨金廷,《利己利他“斯密问题”的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99]朱凤娟,《道德之于市场经济的意义——从亚当·斯密的正义观谈起》[J],理论与现代化,2010,(6)。
    [100]余传贵,《亚当·斯密价值理论的方法论特点和理论特色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5)。
    [101]袁小云,程小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斯密难题"》[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6)。
    [102]张军,孙宁,《试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103]王海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辨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104]易小明,邓敏,《利己与利他相统一:善的最高层次》[J],齐鲁学刊,2011,(4)。
    [105]刘鹤玲,《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及其形而上学预设》[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6)。
    [106]刘鹤玲,《亲缘、互惠与驯顺:利他理论的三次突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3)。
    [107]赵万江,胡春生,《对经济人利己与利他的进化趋势分析》[J],理论月刊,2006,(11)。
    [108]王明琳,徐萌娜,《利他行为的治理机制及效率研究》[J],经济学家,2011,(12)。
    [109]史砚湄,《利他主义的效率逻辑及其合目的控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
    [110]刘鹤玲,陈净,《利他主义的科学诠释与文化传承》[J],江汉论坛,2008,(6)。
    [111]王海明,《利他主义重估》[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112]文建东,李欲晓,《市场经济与利他主义、利己主义的界限》[J],中国软科学,2004,(2)。
    [113]史砚湄,《经济利他主义界说》[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114]陈坚,《儒家“义利之辨”与佛教“自利利他”比较研究》[J],齐鲁学刊,2007,(5)。
    [115]徐贵宏,贾志永,王晓燕,《“经济人”利他行为的经济分析》[J],经济学家,2008,(1)。
    [116]黄少安,韦倩,《利他经济学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8,(4)。
    [117]张旭昆,《试析利他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其原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118]齐良书,《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兼与叶航等探讨》[J],经济评论,2006,(3)。
    [119]黄少安,韦倩,《利他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J],学术月刊,2008,(7)。
    [120]王玉珍,《利他行为的“道德人”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3,(12)。
    [121]王玉珍,《微观主体的利他行为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22]刘鹤玲,《利他主义新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伦理学研究,2010,(6)。
    [123]郝身永,涂一峰,《利他主义行为与“经济人”范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
    [124]龙游宇,李晓红,《利己、利他与经济人假设》[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25]李柏洲,《现阶段中国社会利他主义行为分析》[J],学术交流,2008,(1)。
    [126]钟华,郭永玉,《利他人格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127]赵玉洁,王平心,《利他偏好的内生模型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经纬,2008,(2)。
    [128]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3)。
    [129]王雁飞,朱瑜,《利他主义行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30]宋圭武,王振宇,《利他主义:利益博奕的一种均衡》[J],社科纵横,2005,(1)。
    [131]苟敏,李耀华,《伦理学中的利己与利他之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132] [日]大河内一男,《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3页。
    [133]胡代光、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127-1128页。
    [134]陈其人,《大卫·李嘉图》[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0。
    [135]陈其人,《论“经济人”和利己与利他——兼论“斯密难题”的产生原因》[J],当代经济研究,2003,(1)。
    [136]梁小民,《亚当·斯密问题之解》[J],读书,1998,(10)。
    [137]贾旭东,《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138]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6页。
    [139]张卓元,《政治经济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036页。
    [140]陈岱孙,《亚当·斯密思想体系中,同情心和利己主义矛盾的问题》[J],真理的追求,1990(1)。
    [141]万俊人,《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42]方新民,《“斯密问题”:作为“问题”的论域与意义》[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1)。
    [143]赵雪霞,《从利己与利他的历史关系中看“斯密问题”》[J],前沿2008(1)。
    [14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3-14页。
    [145]程文晋、王绪,《对斯密“同情心”和“自利心”概念的再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2003,(4)。
    [146]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5页。
    [1471]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6页。
    [148]王亚南,《政治经济学史大纲》[M],中华书局出版社,1949年,第244页。
    [14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2页。
    [150]格林沃尔德,《现代经济词典》[M],商务印书馆,1981年2月。
    [15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03页。
    [152]吴易风,《外国经济学的新进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
    [15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0页。
    [154]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第44页。
    [155]周蔚、徐克谦,《人类文化启示录》[M]学林出版社,第18、29页。
    [156]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2页。
    [157]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第207-208页。
    [158]达尔文,《物种起源》[M],商务印书馆,1995,第145页。
    [159]刘鹤龄,《亲缘、互惠与驯顺:利他理论的三次突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3):7-11。
    [160]R·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80—281页。
    [161]刘鹤龄,《所罗门王的魔戒:动物利他行为与人类利他主义》[M],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52页。
    [162]叶航,《超越经济理性的人类道德》[J]》经济学家,2000(5)。
    [163]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353页。
    [164]《论语》
    [165]《道德经》
    [16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3-14页。
    [167] [德]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M],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5页。
    [168]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1页。
    [169] [美]赫伯特·金迪斯、[美]萨缪·鲍尔斯,《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170]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71]解德元,《西方“福利国家”的严重后果》[J],中国社会科学,1986(1)。
    [172]张润森,《社会福利一一困扰西欧的大问题》[J],世界经济文汇,1984(4)。
    [173]罗卫东,《亚当·斯密思想启蒙的困境》[J],读书,2012(12)。
    [174]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上午印书馆,1962年第111页。
    [175]王国乡,《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从经济学的角度求解伦理学难题》[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2月。
    [176]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四辑)》[M],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6-78页。
    [177] [英国]大卫·休谟,《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第529页。
    [178] [德]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5页。
    [179]《荀子·性恶》。
    [180] [英]霍布斯,《利维坦》[M],商务印书馆,1985年9月,第37页。
    [181] [英国]大卫·休谟,《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第527页。
    [18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第75页。
    [18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31页。
    [184]达尔文,《物种起源》[M],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23-124页。
    [185]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86][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份。
    [187]http://www,gov,cn/ldhd/2011-04/17/content_1846206,htm。
    [188]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Edited by D·D·Raphaeland A·L·Macfie,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189]R osenberg,N,:《Adam smith and Laissez-faire revisited, Adam smithand Modern Political Economy,Bicent-ennial essays on The Wealth ofNations》,ed,by G,P,O’Driscoll,JR,,Iowa 1979,p.19。
    [190]Cf,Rosenberg,N,《Some Institution Aspects of The Wealth ofNations,Journal of Economy》,18-6,pp,557-570,ASCA,Ⅱ,PP,105-120。
    [191]Elsner,W,《Adam smiths Model of the Origins and Emergence ofInstitutions: The Modern findings of the cla-ssical approach,ASCA》,IV,PP,337,338。
    [192]Muller,J,Z:《Adam smith in his time and ours,Designing the decentsociety》,New York l993,p,114。
    [193]Macfie,A,L,:《The Individual in Society》,Papers on AdamSmith,London1967,p,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