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女性职务犯罪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女性职务犯罪是女性公职人员违背法律的行为准则,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法利益的一种的腐败行为,其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和角落,严重地侵蚀党的肌体和国家利益,正在成为职务腐败犯罪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女性职务犯罪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较大、较难根治的“痼疾”之一,对女性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课题。
     当前,女性职务犯罪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社会的各个行业均受到严重影响。女性职务犯罪具有更大的隐蔽性、被动性、情感性、依附性和顺从性等特征,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均有较大危害。女性职务犯罪的滋生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法制水平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也与女性虚荣攀比、侥幸逃脱、从众和拜金等主观心理联系紧密,因此,对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必须齐抓共管,制定系统的预防和惩治对策,从根本上杜绝和控制女性职务犯罪的发生。
Female job-related crimes is a female public officer contrary to the law code of conduct,Advantage of his office to seek illegal interests of the kind of corrupt behavior,has penetratedinto every industry and corner of society,Serious erosion of the body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theparty's. Is an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one of the duties of the crime of corruption Female job-relatedcrimes has become in today's society against the larger, more difficult to cure,"chronic illness" is oneof. Prevention and combating of female job-related crim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subject of today's anti-corruption work in China.
     Current,Female job-related crimes showed a rising trend.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wereseverely affected、 Female job-related crimes more concealed、 Passive、 Affective,(Dependent characteristics of and compliance. Have a greater hazard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social and ideological,Produced a series of o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cultural background, socialenvironment and legal system level is closely related to、Female vanity comparisons、Get away,Herd and worships money the subjective psychological closely linked,Therefore,Must makeconcerted efforts on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 development systems to preventand punish countermeasure. Fundamental eradicate and control occurrence female job-related crimes.
引文
①转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①参见赖修桂、赵学军:《试析女性职务犯罪的原因》,载于《人民司法》2006年第3期,第95页。
    ②陈祖英:《提高女性主体意识减少女性职务犯罪》,载于《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44页。
    ③胡阳基、陈沙麦:《女性职务犯罪浅析》,载于《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64页。
    ④梅象华:《女性职务犯罪原因分析与对策》,载于《法学论丛》2010年第6期,第73页。
    ①孙谦、尹伊君:《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论》,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第56-57页。
    ②冯殿美:《关于职务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类型》,载于《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102页。
    ③同上。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74297.htm,2012年4月15日访问。
    ①转引自[日]广濑胜世:《女性与犯罪》,姜伟、姜波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88年版,第13页。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60040.htm,2012年4月15日访问。
    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29791.htm,2012年4月15日访问。
    ③陈祖英:《提高女性主体意识减少女性职务犯罪》,载于《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45页。
    ④胡阳基、陈沙麦:《女性职务犯罪问题浅析》,载于《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65页。
    ⑤参见孟凡君主编:《珍惜权力—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读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⑥海云:《七十万元“勾兑”出糊涂的爱》,载于《民主与法制》1996年第17期。
    ①参见《“最有文采”女贪官的忏悔书》,载于2012年2月22日《检察日报》。
    ②参见《江苏省财政厅女副厅长被双规,爽快招供官员惶恐》,中国搜狐网:http://news.sohu.com/20101129/n277979181.shtml,2012年4月10日访问。
    ③参见《湖北女会计卷走千万粮食款外逃被捕时剩几十元》,载于2012年04月08日《长江日报》。
    ①参见《“甘肃第一贪”顾慧娟罪行始末》,载于《吉林人大工作》2006年05期。
    ②参见《反腐倡廉法制教育丛书》编写组:《当前领导干部困惑的职务犯罪疑点、热点问题解析》,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页。
    ③史焱:《试析女性职务犯罪问题》,载于《理论观察》2010年第2期,第83页。
    ①参见《深能源原董事长劳德容认罪涉案超6000万元》,载于2006年6月15日《北京青年报》。
    ②参见邓兴明主编:《举案说法—重大司法案件纪实》卷1,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版,第276、284-294页。
    ③王军:《女性犯罪罪因探析——对兰州女性犯罪的调查报告》,载于《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④参见《广州某法院原会计五年贪污244万被判无期徒刑》,载于2001年06月05日《南方都市报》。
    ①张小林:《警惕“小人物”的疯狂》,载于2002年5月11日《法制日报》。
    ②毛磊:《警惕警惕“贪内助”——对目前经济犯罪中“夫贪涉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摘自《时代潮》2002年第6期。
    ③汉文:《无原则的爱结出的苦果》,摘自《正气》2001年第1期。
    ④黄海文:《“贪内助”们的忏悔录》,载于2003年1月17日《家庭导报》。
    ⑤毛磊:《警惕“贪内助”——对目前经济犯罪中“夫贪涉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摘自《时代潮》2002年第6期。
    ①张言、宋弢:《谁站在腐败官员背后》,载于2003年9月25日《大众日报》。
    ②东北雪:《腐败:毁灭家庭与亲情的恶性病毒》,摘自《党风通讯》2000年第9期。
    ③张晓晶、贾富彬:《百万巨贪的堕落轨迹》,摘自《廉政大视野》2003年第2期。
    ④转引自《中国监察》杂志社编:《沈阳“慕绥新、马向东”案查处纪实》,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①参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著:《顺德区女性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分析》,载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检察院网: http://www.sdjc.gov.cn:8080/sdjcy/infoPub/art_show.jsp?id=871,2012年4月10日访问。
    ②胡阳基:《女性职务犯罪问题浅析》,载于《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4期。
    ①参见欧阳梅:《白领女性犯罪的法社会学思考》,载于《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第6页。
    ②赖修桂、赵学军:《女性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载于《人民司法》2006年第03期。
    ③佟新:《女性违法犯罪问题初探》,载于《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
    ④艾淼、李红彪:《女性职务犯罪的调查与防范对策》,载于2011年6月12日《东方法眼》。
    ⑤参见中国犯罪学研究预防职务犯罪专业委员会编:《中国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①转引自[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8页。
    ②参见《我国最年轻的女贪官今年25岁…》,载中国人民网:http://msn.people.com.cn/GB/170491/17614970.html,2012年4月10日访问。
    ③参见《女贪官帮方正公司中标两次受贿收10万获刑6年》,载于2012年2月1日《北京晨报》。
    ①参见莫洪宪、王燕飞主编:《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②参见张中友主编:《预防职务犯罪—新世纪的社会工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③胡伟:《“腐败文化”滋长要警惕》,载于2001年11月22日《文汇报》。
    ①参见吴方楠、杨文宇:《今年部分“政经联盟”破产备忘录》,政经联盟破产的具体情况,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3/22/content-1377235.htm,2004-03-22/2005-07-03,2012年4月1日访问。
    ②参见康树华、赵国玲主编:《犯罪热点透视》,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页。
    ③参见《女贪官家中搜出26公斤重现金累计受贿近800万》,载于2009年02月26日《扬子晚报》。
    ①转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页。
    ②胡兴儒:《职务犯罪原因及对策研究》,载于中国法院网:http://old.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709/25/266547.shtml,2012年4月12日访问。
    ③许雨青:《中国职务犯罪窝案串案高发呈智能化隐蔽性态势》,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502100167.htm,2005-02-10/2005-09-10,2012年4月1日访问。
    ④转引自《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当前腐败案件新特点》,载于2007年9月12日《法制日报》。
    ①参见《安徽“第一女贪”利用国企改制鲸吞八千万》,载于2011年12月24日《法制文萃报》。
    ①转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页。
    ①转引自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②参见宋浩波:《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203页。
    ①参见车承军:《职务犯罪控制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85页。
    ②转引自[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4页。
    ①赖修桂、赵学军:《试析女性职务犯罪的原因》,载于《人民司法》,2006年第3期第95页。
    ②参见孙正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①参见林吉吉:《腐败犯罪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周文升、孟凡麟:《社会转型期职务犯罪原因新论》,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第115-119页。
    ③参见车承军:《职务犯罪控制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95页。
    ④转引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页。
    ⑤参见车承军:《职务犯罪控制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94页。
    ⑥转引自[英]阿克顿著,侯健等译;《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⑦汤啸天:《在理论创新中强化职务犯罪预防》,载于《犯罪研究》,2003年第6期第31-36页。
    ⑧慕平: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思考—以有效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载于《法学杂志》,2007年第
    4期第82-85页。
    ①陈祖英:《提高女性主体意识减少女性职务犯罪》,载于《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46页。
    ①齐爱武:《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载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6年第4期。
    ②参见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170页。
    ③陈祖英:《提高女性主体意识,减少女性职务犯罪》,载于《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45页。
    ④参见车承军:《职务犯罪控制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24页。
    ⑤参见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陈祖英:《提高女性主体意识减少女性职务犯罪》,载于《福建行政学院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45页。
    ②陈莹、陈沙麦:《从多角度看女性职务犯罪》,载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第10页。
    ③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29063.htm#5,2012年4月15日访问。
    ④祖嘉合:《女性主体意识及其发展中的矛盾》,载于《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5期,第44-47页。
    ①陈莹、陈沙麦:《从多角度看女性职务犯罪》,载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第10页。
    ②赖修桂、赵学军:《试析女性职务犯罪的原因》,载于《人民司法》2006年第3期,第96页。
    ③胡阳基、陈沙麦:《女性职务犯罪问题浅析》,载于《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第4期第64-67页。
    ①参见刘文成:《犯罪学—犯罪现象、原因、对策》,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第452页。
    ②参见《检察日报》,2001年6月4日第2版。
    ③参见《检察日报》,2001年7月29日第2版。
    ④转引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2页。
    ⑤参见詹复亮:《当代中国反腐败问题与对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75页。
    ①转引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②参见车承军:《职务犯罪控制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83页。
    ①参见刘金国:《权力腐败的法律制约》,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②胡阳基、陈沙麦:《女性职务犯罪问题浅析》,载于《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66页。
    ③焦占营:《治权与职务犯罪预防》,载于《国家检察官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76-82页。
    ④刘明波:《面对未来的中国反腐败》,载于《反腐败导刊》,2001年第7期。
    ①转引自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当前预防职务犯罪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载四川省职务犯罪预防网:http://www.sc.yfw.com.cn/shownews.asp?id=79021,2012年4月20日访问。
    ②史焱:《试析女性职务犯罪问题》,载于《理论观察》2010年第2期,第84页。
    ③参见莫洪宪、王燕飞主编:《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①刘靖辉:《论犯罪心理》,载于《当代法学》,1999年第6期。
    ①参见莫远航主编:《从政法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第50页。
    ②参见莫远航主编:《从政法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第51页。
    ③转引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法起草小组编:《惩腐反贪,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中外反贪法分解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58页。
    ④转引自[美]苏珊.罗斯.艾克曼:《腐败与政府》,新华日报社2000年版,第91页。
    ⑤许道敏、陈正云:《制度及反腐败论》,载《法学家》1999年第6期,第91页。
    ①参见金波、梅传强:《公务员职务犯罪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页。
    ②朱雅琴:《犯罪经济学视角下的女性职务犯罪》,载于《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版第4期。
    1、许章润主编:《犯罪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李晓明主编:《中国刑法罪刑适用(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邓兴明主编:《举案说法—重大司法案件纪实》(卷1),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版。
    4、孟凡君主编:《珍惜权力—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读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5、莫洪宪、王燕飞主编:《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张中友主编:《预防职务犯罪—新世纪的社会工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7、康树华、赵国玲主编:《犯罪热点透视》,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8、宋浩波主编:《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车承军主编:《职务犯罪控制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0、孙正平主编:《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刘海年主编:《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2、林吉吉主编:《腐败犯罪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何清涟主编:《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4、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刘文成主编:《犯罪学—犯罪现象、原因、对策》,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
    16、詹复亮主编:《当代中国反腐败问题与对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17、莫远航主编:《从政法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18、董鑫主编:《国家公务员犯罪及其防治》,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9、金波、梅传强主编:《公务员职务犯罪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20、孙谦主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1、周其华著:《职务犯罪热点、难点问题解析》,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22、朱兴有著:《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3、张穹主编:《职务犯罪概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
    24、邱国梁主编:《女性违法犯罪》,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
    1、赖修桂、赵学军:《试析女性职务犯罪的原因》,《人民司法》2006年第3期。
    2、陈祖英:《提高女性主体意识减少女性职务犯罪》,《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胡阳基、陈沙麦:《女性职务犯罪浅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梅象华:《女性职务犯罪原因分析与对策》,《法学论丛》2010年第6期。
    5、史焱:《试析女性职务犯罪问题》,《理论观察》2010年第2期
    6、王军:《女性犯罪罪因探析——对兰州女性犯罪的调查报告》,《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7、佟新:《女性违法犯罪问题初探》,《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
    8、许道敏、陈正云:《制度及反腐败论》,载《法学家》1999年第6期。
    9、周文升、孟凡麟:《社会转型期职务犯罪原因新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
    10、汤啸天:《在理论创新中强化职务犯罪预防》,《犯罪研究》2003年第6期。
    11、慕平: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思考—以有效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12、齐爱武:《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6年第4期。
    13、祖嘉合:《女性主体意识及其发展中的矛盾》,《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5期。
    14、刘金国:《权力腐败的法律制约》,《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15、焦占营:《治权与职务犯罪预防》,《国家检察官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16、刘明波:《面对未来的中国反腐败》,《反腐败导刊》2001年第7期。
    17、樊凤林:《论惩治职务犯罪的几个问题》,《法学杂志》1994年第3期。
    18、刘靖辉:《论犯罪心理》,《当代法学》1999年第6期。
    19、朱雅琴:《犯罪经济学视角下的女性职务犯罪》,《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版第4期。
    20、孙谦、尹伊君:《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论》,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
    21、冯殿美:《关于职务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类型》,载于《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2、毛磊:《警惕警惕“贪内助”——对目前经济犯罪中“夫贪涉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摘自《时代潮》200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