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选题以清代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惠阳区、惠东县、深圳市龙岗区)为地缘背景,以客家围屋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及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运用类型学、历史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层层深入研究,系统梳理该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发展脉络、成因,全面归纳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装饰的时代特征。以期研究成果丰富岭南地域建筑研究体系,促进客家建筑研究体系的完善,同时为地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
     首先,文章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梳理了归善客家历史源流及清代归善客家的发展历史,并以龙岗坑梓黄氏宗族和惠阳良井杨氏十三家为例分析了当地客家聚落的选址、发展及布局特点,并阐释推动聚落成因的关键因素。
     其次,本文基于大量实地踏勘所得资料,对本地区现存的客家围屋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类,并对各类型客家围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作了归纳总结。之后对归善客家围屋的类型衍变及建筑规模变化规律及成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在此一并讨论本地区存在着的少量与客家传统围屋平面形制完全不同的“客家围村”的渊源与流变。
     再次,本文重点对归善客家围屋各构成要素形制、立面形制以及构造与构架等形制特征及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剖析其发展成因。
     然后,装饰艺术是本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归善客家围屋建筑装饰手法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围屋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法:木雕、石雕、灰塑、彩描,并对围屋建筑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对装饰题材的类型及装饰题材的文化表达进行了分析。
     接下来,文章就归善客家围屋与同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增城客家围屋进行比较分析。在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内,客家围屋并非只存在于今天的龙岗、惠阳和惠东地区,其它地区也有不少分布,尤以增城数量较多,更为甚者。归善与增城客家围屋同宗同源却沿不同轨迹发展。通过对两地间客家围屋建筑特征之比较及两地间客家围屋差异成因分析,进一步明晰了影响归善客家围屋的发展流变之动因。
     最后,本文探讨本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保护、利用和修缮问题。现代化建设潮流中,本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保护状况虽然有值得欣慰的地方,但整体形势并不容乐观。根据围屋的历史风貌、使用状态、未来发展趋势的等情况,笔者将所统计到的围屋保护现状进行了分级统计,就目前本地区客家围屋两种保护方式展开讨论,并结合若干客家围屋修缮工程实例,对客家围屋建筑修缮应遵循的“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展开讨论。
Author studied Hakka Enclosed Houses in Guishan County of Qing Dynasty, where now is the area of Huiyang District and Huidong county in Huizhou City, and Longg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Based on vast amount of survey data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author used typology,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Hakka Enclosed Houses in the region. The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types, structure and decoration were concluded comprehensively.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enrich regional research system of Lingnan, perfect Hakka research system,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preservation of local traditional House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6 chapters besides introduction part.
     Firstly, author summarized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akka Clan in Guishan County of Qing Dynasty from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 views, and explained the key causes of formation of Hakka dwelling.
     Secondly, based on vast field investigation, author emphatically sorted existing Enclosed Houses in local area and drew conclusion in their distribution properties and cause of formation. Then author deeply analyzed development of Enclosed Houses and change rules of building scale. In additio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quantity of Hakka Enclosed Village, which exists in this area whose is a non-traditional Hakka dwelling type, were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Thirdly, the thesis put emphasis on the feature and evolution of elements structures, facade, and conformation of Hakka Enclosed Houses.
     Decoration art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Enclosed Houses. Author used decoration means of Enclosed Houses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thesis, introduced main decorative techniques of Hakka Enclosed Houses: woodcarving, stone carving, grey model, wall-painting, discussed evolution of decorative style, and finally analyzed implied aspiration of decorative theme.
     Furthermore, the Enclosed Houses between Guishan County and Zengcheng County was compared. They migrated from the same place, along with the same dwelling type at the start. However, they developed into two different types.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architecture feature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help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factors of development of Guishan Hakka Enclosed Houses.
     Finally, author discussed the protection, utilization and renovation of Hakka Enclosed Houses. Although tons of work were done to its preservation, but the actual state is not optimistic. The preservation status of Enclosed Houses was classified into 4 grades according to their historical feature, utilization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in the future. Two effective protection ways of Enclosed Houses were put forward. With some examples of work experiences in the preservation of Hakka Enclosed Houses, author brought up the rule should be obeyed in the renovation of Hakka Enclosed Houses: do not change the original form of the cultural relics.
引文
1程建军.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3页.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页.
    
    6叶岱夫.东江流域文化地理研究.《惠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2000年.
    7惠东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惠东县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893页.
    9刘叔新.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第189页.
    10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0页.
    11正是基于此,潘安先生将各种形式的客家围屋定义为“客家聚居建筑”,即客家人为保证其后代聚族而居需要所建
    12黄崇岳,杨耀林.客家围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13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4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15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7页.
    16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7页.
    18胡希张,莫日芬,董励,张维耿﹒客家风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页﹒
    19周建新﹒江西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
    20吴卫光﹒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5页﹒
    21公晓莺,李绪洪﹒艺海梦探德艺双馨——记邓其生教授﹒南方建筑,2005(8):第88页﹒
    1江金波.客地风物: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2刘佐泉.观澜溯源话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1页.
    4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科·丁编(第三本),1999年:第257页.
    5李明华﹒清初惠州纪事1644——1686年惠州社会状态及变迁﹒文化惠州,2011(1):第81页﹒
    6〔清〕张深﹒新宁县志·事纪略﹒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7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源流﹒香港:香港崇正总会出版部,1995年﹒
    8以下客家族源主要参考惠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阳县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9~278页.
    9参见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10〔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8页.
    11惠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阳县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12刘平.被遗忘的战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7页.
    13〔清〕杨雨平.杨氏族谱.同治十二年(1875):第85页.
    14良井文姓系南宋景炎年间(1276——1278)自江西迁入归善,参见惠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阳县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1页.
    15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1页.
    
    16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17〔清〕梁廷枏.夷氛闻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1页.
    18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
    21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
    22转引自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149页.
    23胡希张,莫日芬,董励,张维耿.客家风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27页.
    
    24王宏宇﹒崇林世居的渊源及文化﹒惠州文史,2002(10):第1页﹒
    25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142页﹒
    26引自《惠阳市秋长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申报材料》﹒
    
    27郑德华.广东侨乡建筑文化.香港:三联书店,2003年:第12页﹒
    28节录自谭力浠,朱生灿.惠州史稿.惠州市文化局,1982年:第193页.
    29参见《惠州华侨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华侨志. 1998年:第131页.
    30参见惠阳市侨务办公室.惠阳华侨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9页.
    
    31转引自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四).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7页﹒
    32王秀萍.浅论鸦片战争对晚清侨务政策的影响.八桂侨刊.2009(03):第14页﹒
    33郑德华.广东侨乡建筑文化.香港:三联书店,2003年:第34页﹒
    34黄子华.叶亚来年谱.惠阳文史资料(十三),2006年:第82页.
    35叶健瑶,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惠阳秋长镇周田村人。咸丰十一年(1861),叶亚来光复吉隆坡战役期间回乡购械募勇,叶健瑶应招前往马来,后得族兄叶亚来资助与照顾,在吉隆坡开办锡矿,获利颇丰,于1889年出资在归善县秋长周田兴建会龙楼。参见叶伟生.会龙楼史迹.惠阳文史资料(十三),2006年:第30页.
    36宗族,汉班固“宗者,尊也。为先祖者,宗人之所尊也。”“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宗族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宗族是指血缘关系明确,存在经济联系并通常同居一地的父系组织;广义宗族是指所有的同姓。
    37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第46页.
    38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三).建筑师.1995(63):第56页.
    39潘安,李小静.居住建筑文化的“逆反”现象——客家民系聚居建筑与越海民系私家园林住宅比较.建筑师.1999(91):第45页.
    40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湾:众文图书公司,1981年:第34页﹒
    41散名,泛指普通事物的各种名称。参见王倩﹒探析荀子《正名篇》的语言观﹒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3):第60页﹒
    42黎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文史哲,2002(3):第128页﹒
    43谱载文昭公,字桂开,号蓼园,生于雍正七年(1728),卒于嘉庆七年(1802)。生八子二十九孙。
    44王宏宇.崇林世居的渊源及文化.惠州文史(十),2002年:第21页.
    45出自《管子·度地篇》,意为居民点选址向上不要靠近高地,就可以有充足的水源,向下不要靠近潮湿低洼的地方就可以省去排水的沟渠。
    46胡晓鸣,张锟,龚鸽.河流对乡土聚落影响的比较研究.华中建筑,2009(12):第148页.
    47关于坑梓黄氏宗族派衍情况主要参考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49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24页;
    50谱载黄朝轩生于明万历14年(1586),卒于清顺治13年(1656)。
    51坑梓黄氏从入迁坑梓始前三代主要以“耕读”为主,到五、六、七世三代则以土地兼并、贩运农产品、开办手工业、墟市开店、高利贷谋利等多种方式发家致富。参见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160页.
    52出自汉班固《白虎通·社稷篇》,意为“人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和以谷类为食的滋养”。
    53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191页.
    54该地区流行的风水流派,主要是“形势派”风水理论。参见王晨.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20页.
    55该图为笔者参考以下资料绘制: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57页.朱继毅.深圳龙岗客家民居的一个历史断面.深圳大学学报,2002(2):第63页.
    56谱载杨法遵生于明万历13年(1585),卒于清顺治3年(1646)。
    57良井镇人口统计数据参见惠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阳县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57页.杨姓人口及十三家人口统计数据由良井城内杨悦辉提供。
    58〔清〕杨雨平.杨氏族谱.同治十二年(1875),第97页.
    
    60杨树达先生在《秦汉坐次尊卑考》中认为“东乡最尊,南面次之,西南又次之,背面最卑”。参见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第97页;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页﹒
    2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3张一兵﹒深圳炮楼调查与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51页﹒
    4参见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94页﹒
    5有部分学者将本地区围楼称为城堡式围楼或围堡,参见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2年:第76页﹒和杨耀林,黄崇岳﹒南粤客家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42页﹒
    7曾昭璇﹒岭南史地与民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0页﹒
    8天街一词,源自古代城市街道名称。在古代府城以上,特别是都城,在主要部分都规划出主要的大街。名曰“天街”,
    
    32房学嘉﹒从围龙屋的文化功能看其历史文化积淀﹒客家研究辑刊,2006(2):第128页﹒
    33房学嘉﹒从高屏六堆民居看客家建筑文化的传衍与变异﹒台湾研究辑刊,2004(2):第74页﹒
    
    34因“花”与“化”谐音,故有些地方客家人将此处称为花胎,依风水理论,该处名应化胎。
    35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36陈志华,李秋香﹒梅县三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2页﹒
    
    37弗兰克·戈布尔著.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6页﹒
    38参见本文2.2.1相关内容;
    45吴卫光﹒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97页;
    
    46黄汉民﹒福建土楼﹒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19页﹒
    47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188页;
    48关于广府围村参见本文3.4.2相关内容;
    
    51钟周﹒梅州客家民居及其居住形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第25页;
    52惠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阳县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0页;
    57陈志华,李秋香﹒梅县三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42页﹒
    58张一兵﹒深圳的非典型客家围屋﹒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暨客家聚落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46页﹒
    59吴翠民﹒深圳观澜贵湖塘老围调查研究——兼论客系陈氏宗族对宝安类型民居的改造﹒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暨客家聚落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88页﹒
    60陆元鼎﹒广东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48页﹒
    63杨耀林,黄崇岳﹒南粤客家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84页;
    64王维仁﹒香港新界围村的空间结构及其祠庙轴线的转化﹒华中建筑﹒1996(04):第113页﹒
    75张一兵﹒以深圳为例看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多样性﹒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5年:第68页﹒
    76赖旻﹒深圳浪心古民居群调查报告﹒第十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2008年:第131页﹒
    77黄华生,廖淑勤﹒香港大学建筑系测绘图集(上)﹒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78吴伟鸿﹒香港广府建筑元素对客家乡村的影响﹒岭南考古研究(7)﹒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8﹒
    79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82页﹒
    80张一兵﹒飞带式垂脊的特征、分布及渊源﹒古建园林技术﹒2004(04):第34页﹒
    82参见吴翠民﹒深圳观澜贵湖塘老围调查研究——兼论客系陈氏宗族对宝安类型民居的改造﹒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暨客家聚落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88页﹒
    1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139页﹒
    2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54页﹒
    
    3潘莹﹒江西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356页﹒
    4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5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84页.
    6孙大章.中国古建筑大系·礼制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130页.
    7刘叙杰﹒中国古代建筑史(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240页﹒
    
    8肖旻,林垚广﹒梅县民间建筑匠师访谈综述﹒华中建筑,2008(8):第157页﹒
    9陈志华,李秋香﹒梅县三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10陈志华,李秋香﹒梅县三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13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90页﹒
    15潘莹﹒试从迁徙与融合的动态模式解析客家民居﹒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16杨耀林,黄崇岳﹒南粤客家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50页﹒
    
    17瞿州莲﹒当代复兴宗族的特征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广西民族研究,2003(3):第16页﹒
    18刘丽川﹒论深圳客家围堡的历史及文化价值﹒东岳论丛,2002(2):第67页﹒
    19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7页﹒
    20金其祯﹒论牌坊的源流及社会功能﹒中华文化论坛,2003(1):第71页﹒
    21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22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61页﹒
    
    23该堂联之寓意参见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第199页相关内容。
    24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30王宏宇﹒崇林世居的渊源及文化﹒惠州文史(十),2002年:第25页﹒
    32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
    
    33赖旻﹒客家围屋鹤湖新居的建筑特色﹒南方文物,1999(4):第90页﹒
    34于延庆﹒中国传统建筑门的形态研究﹒艺术与设计,2009(3):第124页﹒
    
    37万幼楠﹒赣南围屋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39梁储(1453-1527年)字叔厚,又字藏用,号厚斋,晚号郁洲,南海石肯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选庶吉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衔,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丞相)。
    40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57页﹒
    41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1页﹒
    42徳先楼位于紫金县南岭镇高新村,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总体布局为二堂两横前倒座四角楼,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43福星楼,系”红二师师部旧址”,建于清末,总体布局为二堂两横一角楼,1996年12月,因紫海省道建设拆除。
    44黄汉民﹒福建土楼﹒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40页﹒
    45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
    46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307—309页﹒
    
    47刘杰﹒江南木构﹒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8页﹒
    48肖旻﹒试论古建筑木构架类型在历史演进中的关系﹒华夏考古,2005(1):第69页﹒
    52参见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45页﹒
    55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56程建军﹒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57曾观来﹒大万曾氏重修族谱﹒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479页﹒
    1王笃芳﹒中国民间木雕技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第7页﹒
    8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城区开元路,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是当时奉诏所建的十大开元寺。元代时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该寺自建立以来,历代均有维修,整座寺院既保留了唐代的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建筑艺术。原占地100亩,现存30多亩。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从熙公祠位于潮州市彩塘镇金砂乡斜角头,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二进一印亭院落式格局。从熙公祠的石雕、木雕精美绝伦,是潮州古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已略黄公祠,位于潮州市区义字路铁巷2号,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77),二进一印亭院落式格局。祠堂装饰精美,用料考究,工艺精湛,集木雕、石雕、彩画和嵌瓷工艺于一体,是清代潮州木雕、石雕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作。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邹伟初﹒广府木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12苗红磊﹒木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13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79页﹒
    16参见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81页;
    17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612页﹒
    18王谢燕﹒中国建筑装饰精品读解﹒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19梁思成﹒中国雕塑史﹒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页﹒
    20吴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第2页﹒
    21李绪洪﹒潮汕建筑石雕艺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70页﹒
    2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年,第7页﹒
    23韩旭梅﹒中国传统建筑柱础艺术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50页﹒
    28韩旭梅﹒中国传统建筑柱础艺术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20页﹒
    31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223页﹒
    34周海星﹒岭南广府地区灰塑装饰艺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21-24页﹒
    36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472页﹒
    37陆琦﹒广东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39页﹒
    41谶是预言、预兆,有谶语和图谶;纬指方士以河图、洛书为本,以谶言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相对于“经书”,称“纬书”。
    42长北﹒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43陆文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吉祥图案文化﹒美与时代,2007(12):第77页﹒
    44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45程建军﹒岭南古建筑脊饰探源﹒古建筑园林技术,1988(4):第26页﹒
    
    46程建军﹒岭南古建筑脊饰探源﹒古建筑园林技术,1988(4):第26页﹒
    47濮安国﹒中国传统艺术·凤纹装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48商子庄.中国古典建筑吉祥图案识别图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49马素梅.屋脊上的愿望.香港:三联书店,2002年:第61页.
    50赖德劭,黄中和﹒传统民居装饰与儒家文化﹒小城镇建设,2001(9):第62页﹒
    52在远古时代,鸟是男根的象征,而各种植物类题材如梅兰竹等这些植物则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参见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5增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增城县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71页﹒
    6增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增城县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69页﹒
    
    7据吴庆洲先生研究,围龙屋起源于广东梅州地区。参见吴庆洲﹒围龙屋与太极生化图式﹒未刊稿;
    8参见陈建华﹒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增城市卷﹒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第531,544页﹒
    9王李英﹒浅谈增城客家源流、发展与研究价值﹒增城客家文化研究,2008(1);
    17汤国华﹒岭南历史建筑测绘图选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18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第214页﹒
    19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544页﹒
    
    20参见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4年:第151~162页.
    21引自刘平.被遗忘的战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2页.
    
    22参见惠阳市侨务办公室.惠阳华侨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23参见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华侨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8页.
    25增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增城县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4页.
    26萧默.萧默建筑艺术论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06页.
    27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第120页﹒
    2参见黄崇岳,杨耀林﹒客家围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9页﹒
    
    
    3范文兵﹒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4朱良文,肖晶.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
    8应天昱﹒中国古村落旅游“公社化”开发模式及权利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41页﹒
    9朱晓明,周芃﹒试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建﹒新建筑,2002(2):第8页﹒
    10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页﹒
    11参见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12彭文立,梁国钊﹒略论梁思成的“整旧如旧”﹒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第104页﹒
    13马炳坚﹒关于近年来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领域若干争议问题的思考﹒建筑史(2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6页﹒
    14罗哲文.罗哲文古建筑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254页﹒
    15唐方周﹒略谈江苏东台宋代砖塔的维修——兼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东南文化,1987(2):第106页﹒
    16柴泽俊﹒试论古建筑修缮“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文物世界, 1996(1):第1页﹒
    17程建军,李哲扬.广州光孝寺建筑研究与保护工程报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83页﹒
    23孙华﹒文化遗产“学”的困惑﹒中国文化遗产,2005(5):第6页﹒
    [1] [清]同治五年刻本.广东图.
    [2] [宋]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3] [明]郭之蒲.永安县志.明万历十四年(1586).
    [4] [清]孙龙宽.归善县志.清雍正三年(1725).
    [5] [清]靳文谟.新安县志.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6] [清]刘桂年.惠州府志.清光绪七年(1881).
    [7] [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8]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科·丁编.1999年.
    [9] [清]张深.新宁县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10]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香港:香港崇正总会出版部,1995年.
    [11]惠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阳县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 [汉]班固.白虎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13] [清]叶廼昌.叶姓族谱.光绪十年(1895);
    [14] [清]杨雨平.杨氏族谱.同治十二年(1875).
    [15] [清]梁廷枏.夷氛闻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6]谭力浠,朱生灿.惠州史稿.惠州市文化局,1982年.
    [17]《惠州华侨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华侨志.1998年.
    [18]惠阳市侨务办公室.惠阳华侨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9]曾观来.大万曾氏重修族谱.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20]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上海:中华书局,1961年.
    [21]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文物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22]深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深圳文物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23]惠东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惠东县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4]增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增城县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5年.
    [25] [清]管一清.增城县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
    [26] [清]王思章.增城县志.清宣统三年(1911).
    [27]王镜秋.王朝怡公家谱. 1997年.
    [28]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华侨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29]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志·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0]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文物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
    [31]阮焕松,阮国富.阮氏家谱.2005年.
    [3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33]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34]吴庆洲.中国客家建筑文化(上、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35]吴庆洲.中国军事建筑艺术(上、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36]程建军.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7]程建军.开平碉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38]程建军,李哲扬.广州光孝寺建筑研究与保护工程报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39]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美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40]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41]汤国华.岭南历史建筑测绘图选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42]刘叔新.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
    [43]袁学军.惠州古民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
    [44]吴旭辉.惠东县历史文化资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45]李山(注).管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46]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47]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48]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49]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50]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51]胡希张,莫日芬,董励,张维耿.客家风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52]罗香林.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
    [53]周建新.江西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4]江金波.客地风物: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55]刘佐泉.观澜溯源话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6]刘平.被遗忘的战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7]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
    [58]陈志华,贺从容.西华片民居与安贞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59]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60]郑德华.广东侨乡建筑文化.香港:三联书店,2003年.
    [61]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四).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2]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湾:众文图书公司,1981年.
    [63]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64]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65]李秋香.闽西客家古村落——培田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66]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
    [67]张一兵.深圳炮楼调查与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2008年.
    [68]杨耀林,黄崇岳.南粤客家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69]曾昭璇.岭南史地与民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70]张伟海,薛昌青.历史文化名城平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71]黄华生,廖淑勤.香港大学建筑系测绘图集(上).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72]陈志华,李秋香.梅县三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73]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74]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上、中、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75]黄汉民.福建土楼.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7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77]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78]陈志华,李秋香.住宅(上、下).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79]陈志华,李秋香.宗祠.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80]黄顺力.海洋迷思:中国海洋观的传统与变迁.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
    [81]孙大章.中国古建筑大系·礼制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82]刘叙杰.中国古代建筑史(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8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84]韩昌凯.中华牌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85]万幼楠.赣南围屋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86]潮州市建设局.潮州古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87]刘杰.江南木构.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88]过汉泉.古建筑木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89]梁思成.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90]白丽娟,王景福.古建清代木构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91]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92]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93]王笃芳.中国民间木雕技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
    [94]楼庆西.南社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95]王抗生.民间木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96]邹伟初.广府木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97]杨坚平.潮州木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98]曾庆钊.潮州木雕艺术.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99]苗红磊.木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100]王谢燕.中国建筑装饰精品读解.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10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102]吴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103]张道一,唐家路.中国古代建筑石雕.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
    [10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年.
    [105]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06]陆琦.广东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107]长北.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8]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109]商子庄.中国古典建筑吉祥图案识别图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
    [110]马素梅.屋脊上的愿望.香港:三联书店,2002年.
    [111]濮安国.中国传统艺术·凤纹装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112]刘秋霖,刘健.中华吉祥物图典.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113]戴志坚.传统建筑装饰解读.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114]张慈生,邢捷.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图解.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1998年.
    [115]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上、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116]黄崇岳,杨耀林.客家围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7]萧默.萧默建筑艺术论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118]谭元亨.客家新探.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9]范文兵.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120]曾昭璇,黄伟峰.广东自然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1]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122]罗哲文.罗哲文古建筑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123]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4]朱良文,肖晶.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
    [125]叶岱夫.东江流域文化地理研究.惠城文史资料(十六):2000.
    [126]李明华.清初惠州纪事1644——1686年惠州社会状态及变迁.文化惠州,201(11).
    [127]公晓莺,李绪洪.艺海梦探德艺双馨——记邓其生教授.南方建筑,2005(8).
    [128]张一兵.飞带式垂脊的特征、分布及渊源.北京:古建园林技术,2004(4).
    [129]王宏宇.崇林世居的渊源及文化.惠州文史,2002(10).
    [130]黄子华.叶亚来年谱.惠阳文史资料(十三),2006.
    [131]叶伟生.会龙楼史迹.惠阳文史资料(十三),2006.
    [132]王秀萍.浅论鸦片战争对晚清侨务政策的影响.八桂侨刊.2009(03).
    [133]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三).建筑师,1995(63).
    [134]潘安,李小静.居住建筑文化的“逆反”现象——客家民系聚居建筑与越海民系私家园林住宅比较.建筑师.1999(91).
    [135]王倩.探析荀子《正名篇》的语言观.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3).
    [136]黎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文史哲,2002(3).
    [137]王宏宇.崇林世居的渊源及文化.惠州文史,2002(10).
    [138]胡晓鸣,张锟,龚鸽.河流对乡土聚落影响的比较研究.华中建筑,2009(12).
    [139]朱继毅.深圳龙岗客家民居的一个历史断面.深圳大学学报,2002(2).
    [140]赖德劭,彭全民,赖旻.深港地区的围屋及其保护与利用.南方建筑,1999(1).
    [141]吴伟鸿.香港广府建筑元素对客家乡村的影响.岭南考古研究.2008(7).
    [142]王维仁.香港新界围村的空间结构及其祠庙轴线的转化.华中建筑.1996(04).
    [143]张一兵.飞带式垂脊的特征、分布及渊源.古建园林技术.2004(04).
    [144]房学嘉.从围龙屋的文化功能看其历史文化积淀.客家研究辑刊,2006(2).
    [145]房学嘉.从高屏六堆民居看客家建筑文化的传衍与变异.台湾研究辑刊,2004(2).
    [146]肖旻,林垚广.梅县民间建筑匠师访谈综述.华中建筑,2008(8).
    [147]瞿州莲.当代复兴宗族的特征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广西民族研究,2003(3).
    [148]刘丽川.论深圳客家围堡的历史及文化价值.东岳论丛,2002(2).
    [149]金其祯.论牌坊的源流及社会功能.中华文化论坛,2003(1).
    [150]赖旻.客家围屋鹤湖新居的建筑特色.南方文物,1999(4).
    [151]于延庆.中国传统建筑门的形态研究.艺术与设计,2009(3).
    [152]肖旻.试论古建筑木构架类型在历史演进中的关系.华夏考古,2005(1).
    [153]秦亮泰.古建筑柱础石的演变与分期特点.文物世界,2006(6).
    [154]梁嘉.古朴丰富的生活画册——浅析客家民居壁画艺术.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7).
    [155]陆文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吉祥图案文化.美与时代,2007(12).
    [156]程建军.岭南古建筑脊饰探源.古建筑园林技术,1988(4).
    [157]赖德劭,黄中和.传统民居装饰与儒家文化.小城镇建设,2001(9).
    [158]吴庆洲.围龙屋与太极化生图式.未刊稿.
    [159]朱晓明,周芃.试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建.新建筑,2002(2).
    [160]彭文立,梁国钊.略论梁思成的“整旧如旧”.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161]唐方周.略谈江苏东台宋代砖塔的维修——兼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东南文化,1987(2).
    [162]柴泽俊.试论古建筑修缮“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文物世界, 1996(1).
    [163]孙华.文化遗产“学”的困惑.中国文化遗产,2005(5).
    [164]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辞典.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
    [165]陈复华.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166]辞海编纂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
    [167]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68]陆元鼎. 2000年客家民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9]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170]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暨客家聚落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171]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2]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年.
    [173]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2005年.
    [174]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年.
    [175]程志远.客家源流与分布.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176]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增城客家文化研究.2008年.
    [177]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术丛书编辑委员会.建筑学系教师论文集(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78]贾珺.建筑史(2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179]陆琦,唐孝祥.岭南建筑文化论丛.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
    [180]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年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181]刘甦.第十八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
    [182]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83]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84]石拓.明清东莞广府系民居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85]吴卫光.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86]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
    [187]王晨.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188]钟周.梅州客家民居及其居住形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189]潘莹.江西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90]姜省.潮汕传统建筑的装饰工艺与装饰规律.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191]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92]李哲扬.潮汕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93]李绪洪.潮汕建筑石雕艺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94]韩旭梅.中国传统建筑柱础艺术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95]周海星.岭南广府地区灰塑装饰艺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96]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97]应天昱.中国古村落旅游“公社化”开发模式及权利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98]惠阳市秋长镇人民政府.惠阳市秋长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申报资料.2003年.
    [199]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龙岗客家围总体保护规划纲要.2007年.
    [200]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概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201]东莞市文化局,东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东莞文物图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02]萧国健,沈思,叶庆芳.香港围村调查报告.卫弈信勋爵文物信托赞助,1995年.
    [20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元勋旧址修缮工程初步设计.2007年.
    [204]陈建华.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增城市卷.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
    [205]横岗街道文体服务中心.茂盛世居文化旅游开发策划:“老深圳纪念馆”方案.2007年.
    [206]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世界遗产中心,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大万世居——北翼保护与利用建筑规划设计方案.2006年.
    [207]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鹤湖新居龙天顶修缮工程设计方案.2010年.
    [208]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东源县阮啸仙故居修缮工程设计方案.2009年.
    [209]深圳市勘察研究院.广东省紫金县苏区镇红二师师部旧址重建设计.2010年.
    [210]广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法规汇编.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