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情事变更原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所谓情事变更原则,是指合同在有效成立后、履行完毕前,因发生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而致使合同继续履行变得艰难或成为不必要,维持合同原有效力将导致双方当事人利益严重失衡,基于公平原则与诚信原则,允许当事人变更合同或解除合同的一项原则。本文以分析情事变更原则的含义与法律依据为基础,阐述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通过大陆法系不同国家与地区法律中对情事变更原则规定的差异比较,认为我国的情事变更原则立法应赋予当事人直接变更合同与解除合同的权利,并相应地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立法选择与立法模式中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Principle of changed circumstances pemit the parties amend or annul the contract when the changed circumstances which happened without responsibility of the parties rusult in the contract performance turning to excessive hard or unnecessary and the original performance going on would cause remarkable unjustice to one party during the period of contract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expound the situation to which the principle of changed circumstances can be applicable on the bast of analyzing the conception and the law basis of the principle.! hold the notion that the legislation of the principle in China should entitle the parties to amend contract and annul contract derectly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 principle content in Mailland Law System' different counties and regiones.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I gave some elabarate advice legislating pattern of substantive law and procedural law in China.
引文
[1] 张淳.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1999,1:55
    [2] 张淳.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1999,1:55
    [3] 范舟岳.情事变更制度研究.浙江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27
    [4] 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3
    [5] 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54:447
    [6] 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54:449
    [7] 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54:448
    [8] 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54:447-448
    [9]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民商法论从.七卷.中国法律出版社,1998:250
    [10] 梁慧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162
    [11] 江平,程合红,申卫星.论新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政法论坛.1999,1:8-10
    [12]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79
    [13] 杨立新.民法判解研究与适用.第二缉.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401
    [14] 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54:444
    [15] 彭凤至.情事变更原则之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前言
    [16] 郑跟党.试论情事变更原则及其适用.中外法学.1995,5:24
    [17] 彭凤至.情事变更原则之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前言
    [18] 王江雨.论情事变更原则.现代法学.1997,1:46
    
    
    [19] 韩世远.情事变更原则研究以大陆法为主的比较考察及对我国理论构成的尝试.中外法学.2000,4:436-437
    [20] 韩世远.情事变更原则研究以大陆法为主的比较考察及对我国理论构成的尝试.中外法学.2000,4:438-439
    [21] 韩世远.情事变更原则研究以大陆法为主的比较考察及对我国理论构成的尝试.中外法学.2000,4:439-440
    [22] 梁慧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183
    [23] 彭凤至.情事变更原则之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47-49
    [24] 法国民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287
    [25] 尹田.法国民法上合同的司法变更原则.外国法译评.1995,4:32
    [26] 尹田.法国民法上合同的司法变更原则.外国法译评.1995,4:32
    [27] 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中国法律出版社,1995:267
    [28] 何宝玉.英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629
    [29] 王江雨.论情事变更原则.现代法学.1997,1:47
    [30] 杨立新.民商法判解研究.第三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207
    [31] 杨立新.民商法判解研究.第三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207
    [32] 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澳门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1
    [33] 张淳.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99,1:60
    [34] 杨立新.民商法判解研究.第三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207
    [35] 黄茂荣.台湾民法债编部分修正条文要论.第二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9:365
    [36] 杨立新.民商法判解研究.第三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207
    [37] 罗德志,王贵国,施法华.香港合约法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7
    [38] 杨立新.民商法判解研究.第三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207
    
    
    [39] 张淳.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1999,1:60
    [40] 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澳门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1
    [41] 张淳.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1999,1:60
    [42] 张淳.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1999,1:61
    [43] 杨立新.民商法判解研究.第三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207
    [44] 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澳门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1
    [45] 张淳.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1999,1:60
    [46] 黄茂荣.台湾民法债编部分修正条文要论.第二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1999:365
    [47] 肖峋,魏耀荣,郑淑娜.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论(总则).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429
    
    
    1 梁慧星.民商法论丛(1-10).法律出版社,1998
    2 王利明.合同法疑难案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 杨立新.民商法判解研究.(1-3).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
    4 梁慧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5 王家福.合同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 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8
    7 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8 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9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0 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
    11 陶希晋.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
    12 肖峋,魏耀荣,郑淑娜.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论(总则).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13 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54
    14 彭凤至.情事变更原则之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
    15 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6 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7 法国民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18 何宝玉.英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9 罗德志,王贵国,施法华.香港合约法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0 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澳门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1 沈达明.英美合同法引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3
    22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条约法律司编译.法律出版社,1996
    23 丁玫.罗马法契约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4 黄茂荣.台湾民法债编部分修正条文要论.第二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1999
    25 江平,程合红,申卫星.论新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政法论坛.1999,1
    26 郑跟党.试论情事变更原则及其适用.中外法学.1995,5
    27 王江雨.论情事变更原则.现代法学.1997,1
    28 韩世远.情事变更原则研究以大陆法为主的比较考察及对我国理论构成的尝试.中外法学.2000,4
    29 尹田.法国民法上合同的司法变更原则.外国法译评.1995,4
    30 张淳.论情势变更原则下五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变更权.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999,1
    31 关涛.情势变更原则辩.法律科学.2000,6
    32 梁慧星.合同法上的情事变更问题.法学研究.1988,6
    33 杨振山.试论我国确立情势变更原则的必要性.中国法学.1990,5
    34 王宝发.论我国合同法应当确立情事变更原则.法学家.1997,2
    35 马俊驹.我国债法中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法学评论.1994,6
    36 肖学文.论情势变更原则.经济与法.1991,5
    37 张淳.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99,1
    38 钟小文.论情势变更原则.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
    39 马永双.合同法中的情事变更原则适用研究.河北大学学报.1999,2
    
    
    40 彭诚信.情事变更原则的探讨.法学.1993,3
    41 耀振华.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法学评论.199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