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代周边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代建立之后,汉朝的统一,为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汉政府为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在继承秦代交通网络的基础上,修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道路、桥梁和漕运等,建立了沟通各地区的交通网络。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为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不仅使得中原地区的文化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更使得周边地区的文化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原地区,从而为中原文化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因素。随着汉代统一事业的完成,各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逐渐增多。汉政府为了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平衡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将地方上的豪强等徙入京师,这些地方上的居民在迁徙的同时,也将地方上的风俗文化带入了中原地区。汉政府与北方地区匈奴之间的长期战争,也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上的的频繁互动。与战争相对应的,是汉政府与周边政权之间的和亲活动,双方的和亲使团也成为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进行文化互动的媒介。周边地区的居民大量涌入中原地区,为中原地区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娱乐。而中原地区的居民来到边境地区,也不得不将中原地区的生活习俗融入到当地,以适应边境地区的文化生活。周边地区的居民来到中原地区的代表性群体,有处于社会底层的胡奴、经商的贾胡、从事巫术活动的胡巫、越巫、参与到汉政府对内外战争的胡骑、越骑、羌胡兵等。他们做为文化的媒介,对周边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周边地区传入中原的胡服、胡床、胡食等对中原地区的衣食住行等风俗文化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胡服之胡冠,在文献中称之为“貂蝉”、“惠文冠”等,为中原服饰制度重要组成部分。胡床的引进和推广,虽晚至汉灵帝时期,但对汉末以后中原地区人们的生活起居、礼仪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方的地区的鼓吹、南方地区的越舞、西南地区的巴渝舞、经西域传入中原的乐舞百戏等对中原地区的音乐、舞蹈及娱乐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周边地区文化的传入,对中原地区的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增加了新的因素,中原文化在融入了周边文化的因素之后,逐步走向成熟。
After The Han Dynasty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inheriting Qin traffic on thenetwork, to build a nationwide road, bridges and water transport of grain to thecapital, to establish a communication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traffic network. The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provides convenient conditions for the culturalexchanges between the regions, not only makes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spreadingto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 region surrounding the cultural Everfount input into theCentral Plains area, thus adding new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Plains culture. Along with Han Dynastys reunification, the area between thepersonnel flow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economic gap between the Chinesegovernment to maintain stability in the border area, the balance of each region, wewill place on the tyrannical and migration into the capital, and the Central Plains arearesidents moved to the border. The long war betwe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the northern Xiongnu, also promoted the economic and culture on the frequentinteraction. With the war should be relatively, is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the surrounding regimes and activities, and both sides of the Central Plains area hasalso become a miss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area culture interactive media.Residents in the area around the influx of Central Plains area, brought the differentcustoms and cultural entertainment for the Central Plains area. While And theCentral Plains area residents came to the border area, but also to the Central Plainsregion of customs into the local life, to adapt to the border areas of cultural life. Thesurrounding area residents came to the representative area of Central Plains group,with lower status Hu, Jia Hu, engaged in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Yue Wizard Magic HuWu, participate 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u Qi to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warmore ride, Qiang Hu Bing. They do as the medium of culture, has a positive role inpromoting effects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nd culture. Thesurrounding area to the Central Plains, Hu Hu Fu, Hu Chuang food has had a profoundimpact on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of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customs and culture.The Hu Hu crown in the literature service, called "Diao Cha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entral Plains clothing system. To introduce and popularize the Huchuang, late tothe Han Lingdi period, but the Han Dynasty after the living, etiquette culture, CentralPlains people had a great influence. The north area, south area advocate more dance,southwest of Bayu dance, from the western regions to the Central Plains of theCentral Plains region and dance drama, music, dance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The surrounding area into Han culture, has injected newbloo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dding new factors, the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after into the factors of the surrounding culture,gradually mature.
引文
1(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第2834~2835页,中华书局2013年。以下同。。
    2《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第1796页。
    1虞云国:《古代中国人的周边国族观--以<文献通考·四裔考>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
    2(汉)班固撰:《汉书》卷八七下《杨雄传下》,第3572页,中华书局1962年。以下同。
    3(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以下同。卷七《王者不臣》,第318页。
    4《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第3249页。
    5《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922页。
    6《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70页。
    7《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50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2848页,中华书局1985年。以下同。
    2《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3860页。
    3《汉书》卷二六《天文志》,第1283页。
    4《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下》,第3814页。
    5宋新潮:《中国早期铜镜及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97年第2期。
    6李学勤:《东周与秦汉文明》(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12页。
    7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8许倬云:《从新石器时代看中国古代文明核心的形成》,载荆志淳、唐际根、高嵨谦一编:《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演进》,科学出版社2009年。
    9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10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0页。
    1刘庆柱、白云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92~393页。
    1叶文宪:《汉承秦制和汉文化继承楚文化》,《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1孙家洲:《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绪论。
    1黄宛峰等:《河南汉代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1页。
    2周伟洲:《“胡汉体制”与“侨旧体制”论--评朴汉济教授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的新体系》,《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等著作关于汉代部分的论述。
    2杨树增:《汉代文化特色及形成》,人民出版社2008年。
    1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2张荣芳:《秦汉史与岭南文化论稿》,中华书局2005年,第94页。
    3王庆宪:《从两汉简牍看匈奴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王庆宪:《匈奴风俗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和影响》,《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6期。
    5宋远茹:《鄂尔多斯周边及中原地区的汉代匈奴文化分析》,《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6期。
    6贾碧英:《汉代的汉匈文化交流》,《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
    7舒顺林:《论东汉时期长城内外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1田兆元:《从龙凤的相斥相容看中国古代民族的冲突融合》,《学术月刊》1993年第4期。
    2赵江民:《从民汉语言的接触看民汉文化的交流》,《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韩养民:《多源的秦汉文化》,《浙江学刊》1986年第4期。
    4尹建东:《对秦汉王朝开发经营西南地区的几点认识——古代西南边疆问题研究之一》,《文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5陈心林:《汉代民族治理政策述论》,《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6王子今:《汉朝军制中的“越骑”部队》,《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
    7曾维华:《论胡床及其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8禹平:《儒生与汉代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1张得水:《周边地区对中原文明化进程的影响--从河南古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谈起》,《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2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以下同。第245页
    3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第239页。
    4贾继东:《楚文化在秦末汉初的复兴及其原因》,《理论月刊》1995年第6期。
    5陈绍辉:《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略论》,长白学刊2010年第4期。
    6高崇文:《西汉长沙王墓和南越王墓葬制初探》,《考古》1988年第4期。
    1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以下同。
    2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第207页。
    3王子今:《西汉长安的“胡巫”》,原载《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收入氏著《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19~331页。
    1梁中效:《汉代长安与成都的文化交流》,《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
    2张荣秀:《从历史地理和民族环境看幽燕地区在中华民族大融合中的重要地位》,《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3禹平:《汉明帝与东汉的文化发展--兼论汉明帝时期的中外交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4梁钊韬:《百越对缔造中华民族的贡献--濮、莱的关系及其流传》,《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5程有为:《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6梁向明:《西汉同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述略》,《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7洪涛:《张骞“凿空”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研究》1998年第1期。
    8周金玲:《营盘墓地出土文物反映的中外交流》,《文博》1999年第5期。
    9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修订版),文物出版社2010年。
    10李荣有:《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京华出版社2001年。
    11冯建志等:《汉代音乐文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季伟主编:《汉代乐舞百戏概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
    1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1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第8期。
    2刘庆柱、白云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4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黄山书社2010年。
    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6黄雅峰编著:《汉画像砖发掘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7南阳文物研究所编著:《南阳汉代画像砖》,文物出版社1990年。
    8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2年。
    9罗二虎:《汉代画像石棺》,巴蜀书社2002年。
    10高文主编:《中国画像石棺全集》,三晋出版社2011年。
    11信利群:《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
    12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中华书局2011年。
    1(日)林巳奈夫著、唐利国译:《刻在石头上的世界:画像石述说的古代中国的生活和思想》,商务印书馆2010年。
    2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1年。
    1(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以下同。《资治通鉴》卷二一“元封二年”条,第686页。
    1《汉书》卷五一《贾山传》,第2328页。
    2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以下同。第24~30页。
    1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第31页。
    2《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第1707页。
    3《后汉书》卷三三《郑弘传》,第1156页。
    4《汉书》卷六九《赵充国辛庆忌传》,第2968页。
    5《后汉书》卷五八《虞诩传》,第1869页。
    6《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第1726页。
    7《史记》卷二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1339页。
    8《后汉书》卷八八《西域列传》,第2931页。
    1《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第1705页、1708页、1724页、1730页。
    2《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上》,第1141页。
    3《史记》卷二九《河渠书》,第1962页。
    4《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第3604页。
    5《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668页。
    6《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58页。
    1《史记》卷一〇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第3315页。
    2《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第521~522页。
    3朱锡禄:《嘉祥五老洼发现一批汉画像石》,《文物》1982年第5期。
    4南阳地区文物队、南阳县文化馆:《河南南阳县英庄汉画像石墓》,《文物》1984年第3期。
    1《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第1703页。
    2《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第1706页。
    3见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第三章《秦汉车辆制作》,第99~126页。
    4《后汉书》卷四八《应奉列传》,第1607~1608页。
    5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2年。图181。
    6《汉书》卷九〇《酷吏传》,第3665页。
    1《史记》卷九三《韩信卢绾列传》,第3182页。
    2《史记》卷一〇一《袁盎晁错列传》,第3304页。
    3《汉书》卷九二《游侠列传》,第3707页。
    4《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930页。
    5《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列传》,第2983页。
    6《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第1633页。
    7《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附载《明德马皇后纪》,第411页。
    8《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944页。
    1《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309~327页。
    2《史记》卷一一三《南越列传》,第2967页。
    3《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40页。
    4《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475页。
    5《汉书》卷一下《高祖纪下》,第72~73页。
    6《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482页。
    1《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3275~3276页。
    2《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5页。
    3《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42页。
    1《汉书》卷四九《袁盎晁错传》,第2286页。
    2《汉书》卷四九《袁盎晁错传》,第2287页。
    3《汉书》卷四九《袁盎晁错传》,第2288页。
    4《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0页。
    5《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89页。
    6《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93页。
    7《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95页。
    8《史记》卷一一四《东越列传》,第3590页。
    1《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55页。
    2《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57页。
    3《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58页。
    4《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60页。
    5《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40页。
    6《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73页。
    7《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43页。
    8《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39页。
    9《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第1726页。
    10《汉书》卷九一《货殖传》,第3685页、3693页。
    11《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44~1645页。
    12《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69页。
    1《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44~1645页。
    2《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下》,第3803页。
    3《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2页。
    4《后汉书》卷四八《杨终列传》,第1598页。
    5《汉书》卷四四《淮南厉王长传》,第2139页。
    1《汉书》卷四六《石奋传》,第2197页、2198页。
    2《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488页。
    3《后汉书》卷一二《卢芳传》,第507页。
    4《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80页。
    5《汉书》卷九九中《王莽传中》,第4119页。
    6《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第3925~3926页。
    7《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3541页。
    8《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下》,第3803~3804页。
    1《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下》,第3819页。
    1杨哲峰:《北方地区汉墓出土的南方类型陶瓷器--关于汉代南北之间物质文化交流的考察之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汉长安城与汉文化--纪念汉长安城考古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07~542页。
    2《后汉书》卷一九《耿弇列传》,第716页。
    3(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同。卷二《正失》,第98页。
    4《汉书》卷六四下《终军传》,第2821页。
    5《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第836页。
    1《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第1703页。
    2《史记》卷九九《刘敬列传》,第3275页。
    3《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论赞,第3928页。
    4汉武帝对匈开战前,于建元六年(前135)与匈奴进行一次和亲,此后终武帝朝,再无同匈奴和亲的记录。
    5《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第3781页。
    6《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66页。
    7《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第3783页。
    8《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第3786页。
    1《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33页。
    2《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66页。
    3《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列传》,第2985页。
    4《后汉书》卷一八《臧宫传》,第696页。
    5《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第2909页。
    6匈奴分裂、内附的过程及原因、意义等,详见林幹:《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七章《匈奴的盛衰及其与中原的关系(下)第87~91页。
    7《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50页。
    1《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列传》,第2989页。
    2《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列传》,第2991页。
    3《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120页。
    4《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122页。
    5《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53页。
    6《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3495页。
    1《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3495页。
    2《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42页。
    3韩养民:《多源的秦汉文化》,《浙江学刊》1986年第4期。
    1见《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61~3462页。又据《史记·大宛列传》载载乌孙“与匈奴同俗”,故而与匈奴一样,均是“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2《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第3903~3904页。
    3《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第3905页。
    4《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第3905页。
    5《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第3906页。
    6林幹:《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0页。
    1宋超:《汉匈战争三百年》,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27~28页。
    2《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90页。
    3《汉书》卷五五《卫青霍去病传》,第2475页。
    4《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第3905页。
    5《后汉书》卷六五《段熲列传》,第2153页。
    6《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第3895页。
    1《资治通鉴》卷一三,高后四年(前184),第424页。
    2《史记》卷一一三《南越列传》,第3571页。
    3《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论赞,第3831页。
    4《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88页。
    5《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65页。
    6《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65页。
    7(汉)应劭撰、(清)孙星衍校集:《汉官仪》(卷上),收入(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以下同。第154页。
    8《史记》卷一二〇《汲郑列传》,第3751~3752页。
    1《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列传》,第2986页。
    2《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49页。
    3《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61页。
    4《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61页。
    5《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82页。
    6(西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138页。
    1《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50页。
    2韦正等:《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8期。
    3《史记》卷一二〇《汲郑列传》,第3751~3752页。
    4《汉书》卷五〇《汲黯传》,第2320~2321页。
    1《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22页。
    2《后汉书》卷七三《刘虞传》,第2354页。
    3《后汉书》卷三一《孔奋传》,第1098~1099页。
    1《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第2167页。
    2《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80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319页。
    4《史记》卷一〇九《李将军列传》,第3449页。
    5《史记》卷一二〇《汲郑列传》,第3750页。
    1《汉书》卷七五《翼奉传》,第3176页。
    2《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56页。
    3《后汉书》卷八七《西羌列传》,第2899页。
    4《汉书》卷九六下《西域列传下》,第3917页。
    5(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纪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以下同。第703页。
    6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的“胡人”外貌》,收入氏著:《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中华书局2012年。以下同。
    1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编:《南阳汉代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85年。以下同。图65(图版31)(局部)。
    2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都县发现一批画像砖》,《文物》1980年第2期。
    3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兴义、兴仁汉墓》,《文物》1979年第5期。
    4吴焯:《四川早期佛教遗物及其年代与传播途径的考察》,《文物》1992年第11期。
    5南京博物院:《四川彭山汉代崖墓》,文物出版社1987年。
    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涪陵地区文化局:《四川涪陵三堆子东汉墓》,《文物资料丛刊》(10),文物出版社1987年。
    2《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3559页。
    1《汉书》卷二九《沟洫志》,第1680页。
    2《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第2777页。
    3《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503页。
    4《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69页。
    5《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第2777页。
    6《后汉书》卷八五《东夷列传》,第2819页。
    7《汉书》卷八七上《杨雄传上》,第3550页。
    8《汉书》卷四三《陆贾传》,第2111页。
    9《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第3601页。
    1《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75页。
    2《史记》卷一二〇《汲郑列传》,第3751~3752页。
    1《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第3805页、第3807~3808页。
    2《汉书》卷六一《张骞传》,第2687页。
    3钱伯泉:《“堂邑氏胡奴甘父”考辨》,《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
    4《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70~3471页。
    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黄山书社2010年,第113页。
    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6卷《画像石画像砖》,图四三,图版说明,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3李伟男、李东黎:《南阳市新发现东汉胡奴陶俑》,《华夏考古》1999年第3期。
    4南阳市博物馆、方城县文化馆:《河南方城东关汉画像石墓》,《文物》1980年第3期。
    1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方城县文化馆:《河南方城县城关镇汉画像石墓》,《文物》1984年第3期。
    2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编:《南阳汉代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5页。
    1《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第1607页。
    2王子今:《汉地的“胡奴”》,《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第386页。
    3《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第3808页。
    4《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3524页。
    1《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渔阳郡”条下载:“狐奴,莽曰举符。”第1623~1624页。
    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以下同。卷三《明帝纪》,第112页。
    3郝经:《郝氏续后汉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后汉书》卷二二《王梁列传》,第774页。
    5《后汉书》卷三一《张堪列传》,第1100页。
    6《后汉书》卷一六《邓训列传》,第608页。
    7(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以下同。卷一六,第730页。
    1《后汉书》卷五一《李恂列传》,第1683页。
    2《后汉书》卷八八《西域列传》,第2931页。
    3《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第3886~3887页。
    1《后汉书》卷三四《梁翼传》,第1181~1182页。
    2《东观汉记校注》卷十,第386页。
    3《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第844页。
    4《后汉书》卷三一《孔奋传》,第1098页。
    5林富士:《汉代的巫者》,(台湾)稻香出版社1999年。以下同。第24页。
    1见林富士:《汉代的巫者》,第四章《汉代巫者的职事》的列举。(台湾)稻香出版社1999年。
    2《汉书》卷二五上《郊祀志上》,第1189页。
    3《汉书》卷二五下《郊祀志下》,第1264页。
    4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以下同。卷六《散不足》,第352页。
    1《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650页。
    2《汉书》卷七六《王尊传》,第3237页。
    3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426~428页。
    4《风俗通义校注》卷九《怪神》,第400页。
    5《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第3318页。
    6《风俗通义校注》卷九《怪神》,第401页。
    7《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3页。
    1《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81页。
    2《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第3948页。
    3《汉书》卷四五《江充传》,第2178页。
    1《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第2743页。
    2《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第2743页。
    3《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第2770页。
    4《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1615页。
    5《风俗通义校注》卷九《怪神》,第423页。
    6《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660页。
    1《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675页。
    2《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672页。
    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86~187页。
    4《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672~1673页。
    5王子今:《两汉的“越巫”》,载氏著《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
    1《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1545页。
    2《后汉书》卷八二下《方术列传下》,第2741页。
    3《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675页。
    4《汉书》卷二五下《郊祀志下》,第1246页。
    5(唐)柳宗元著、曹明纲标点:《柳宗元全集》卷二八《记祠庙》,“柳州复大云寺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32页。
    1《后汉书》卷一一七《百官志四》,第3612页。
    2《汉书》卷四一《樊哙传》,第2072页。
    3《汉书》卷六六《刘屈氂传》,第2881页。
    4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
    1《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86页。
    2陈连庆:《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见《中国古代史研究:陈连庆先生学术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以下同。第283~284页。
    3《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3461页。
    4《后汉书》卷二二《杜茂传》,第776~777页。
    5《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3526页。
    6《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3527页。
    1《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45页。
    2《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49页。
    3《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50~2951页。
    4《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53页。
    5《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493页。
    6《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3529页。
    7《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6~177页。
    1《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第3821页。
    2《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79页。
    3《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第3825页。
    4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以下同。卷八《诛秦》,第488~489页。
    5《史记》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3835页。
    6《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第2986页。
    7《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附载《中山简王刘焉传》,第1449页。
    8《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上》,第2397页。
    9《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第2463页。
    10王子今:《两汉军队中的“胡骑”》,《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37~738页。
    2《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第1090页。
    3《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37~738页。
    4《后汉书》卷六《顺帝纪》,第253页。
    5《后汉书》卷一一七《百官志四》,第3612页。
    6《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第4040页。
    7《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第524页。
    8《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附载《中山简王焉传》,第1449页。
    1《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44页。
    2《汉书》卷六九《赵充国辛庆忌传》,第2971页。
    3《汉书》卷六九《赵充国辛庆忌传》,第2971、2972页。
    4《汉书》卷六九《赵充国辛庆忌传》,第2998~2999页。
    1《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37页。
    2《后汉书》卷一一七《百官志四》,第3612页。
    3见王子今:《汉王朝军制中的“越骑”部队》一文中所引关于各家学说的论述。
    4王子今:《汉王朝军制中的“越骑”部队》,载入氏著《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第357页。
    1《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60页。
    2《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60页。
    3《汉书》卷九九下《王莽传下》,第4190页。
    4陈连庆:《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载陈连庆:《中国古代史研究--陈连庆学术论文集(上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以下同。第280页。
    5陈连庆:《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中国古代史研究--陈连庆学术论文集(上册)》,第280~281页。
    1陈连庆:《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中国古代史研究--陈连庆学术论文集(上册)》,第281页。
    2陈连庆:《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中国古代史研究--陈连庆学术论文集(上册)》,第280页。
    3陈连庆:《东汉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中国古代史研究--陈连庆学术论文集(上册)》,第444页。
    4陈连庆:《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中国古代史研究--陈连庆学术论文集(上册)》,第281页。
    5《史记》卷一八《高祖功臣年表》,第1070页。
    6《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412页。
    7陈连庆:《东汉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中国古代史研究--陈连庆先生学术论文集》,第280页。
    8《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第2167页。
    9《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21页。
    10《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1815~1816页。
    1《史记》卷九五《樊郦滕灌列传》,第3216~3220页。
    2《汉书》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554页。
    3《汉书》卷二五下《郊祀志下》,第1246页。
    4《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60页。
    5《汉书》卷六九《赵充国辛庆忌传》,第2976页。
    1《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第2976~2977页。
    2《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第2956、2960页。
    3《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30页。
    4《汉书》卷一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668页。
    5《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62页。
    6《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23~224页。
    7如陈连庆的《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和《东汉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两篇论文。
    1《汉书》卷六八《金日磾传》,第2959页。
    2《汉书》卷六八《金日磾传》,第2960页。
    3《汉书》卷六八《金日磾传》,第2967页。
    1《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第879页。
    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以下同。第130页。
    3(西汉)刘向集录、范详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以下同。卷一九《赵策二》,第1070页。
    1王国维:《胡服考》,收入氏著《观堂集林(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以下同。第528~529页。
    2《汉书》卷五四《李陵传》,第2458页。
    3《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第2144~2145页。
    4《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第879页。
    5《战国策笺证》卷一九《赵策二》,第1046、1070页。
    1《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第878~879页。
    2王国维:《胡服考》,《观堂集林(外二种)》,第528~529页。
    3(汉)胡广注、(清)孙星衍辑:《汉官解诂》,见《汉官六种》,第24页。
    4(汉)应劭撰、(清)孙星衍校集:《汉官仪》,见《汉官六种》,第137~138页。
    5(汉)蔡邕撰:《独断》(下卷),《四部丛刊三编》,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
    1《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994页。
    2《汉官仪》,见《汉官六种》,第136页。
    3《汉官仪》,见《汉官六种》,第136页。
    4《后汉书》卷四三《朱晖列传》,第1472页。
    5《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第2508~2509页。中华书局1965年。以下同。
    1《后汉书》卷一〇一中《天文志中》,第3245页。
    2《汉官仪》,见《汉官六种》,第136页。
    3(汉)蔡邕撰:《独断》(下卷),《四部丛刊三编》,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
    4《后汉书》卷一二〇下《舆服志下》,第3668页。
    5《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第2767页。
    6(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中华书局1985年,第5页。
    1《后汉书》卷一二〇下《舆服志下》,第3670页。
    2(汉)蔡质撰、(清)孙星衍校集:《汉官典职仪式选用》,见《汉官六种》,第202页。
    3《汉官仪二卷》,见《汉官六种》,第130~131页。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二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4年。以下同。第770页。
    1《晋书》卷二五《舆服志》第767~768页。
    2《晋书》卷二五《舆服志》,第770页。
    3《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55页。
    4《汉书》卷三〇《艺文志》,第1730页。
    1《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附载《崔烈列传》,第1731页。
    2《史记》卷一二五《佞幸列传》,第3849页。
    3《后汉书》卷一二〇下《舆服志下》,第3668页。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以下同。第155页。
    5《汉书》卷九九中《王莽传中》,第4116页注文。
    6《后汉书》卷一二〇下《舆服志下》,第3670页。
    7《后汉书》卷一八《吴汉列传》,第677页注文。
    8《汉书》卷八九《循吏传》,第3633页注文。
    1《汉书》卷二五上《郊祀志上》,第1195页。
    2《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628页。
    3《说文解字注》,第141页。
    1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的“胡人”外貌》,《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中华书局2011年,以下同。第197~314页。
    1(北朝)贾思勰撰、缪启愉、缪桂龙译注:《齐民要术译注》,上海古籍出版2009年。以下同。《齐民要术》卷九,第567页。
    2《晋书》卷八二,第2318页。
    1《齐民要术译注》卷八,第509页。
    2《东观汉纪校注》卷一二,第422页。
    3《齐民要术译注》卷九,第535页。
    1(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以下同。卷三〇《五行志》,第887页。
    2《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第823页。
    3《盐铁论校注》,第352~353页。
    1绥德汉画像石展览馆编:《绥德汉代画像石》,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以下同。第96页。
    2《齐民要术译注》卷八,第508页。
    3《齐民要术译注》卷八,第522页。
    4王仁湘:《羌煮貊炙话胡食》,《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1期。
    1《后汉书》卷一〇三《五行志一》,第3272页。
    2坐姿及相关规定是在西周时候形成,而殷商时期可能仍是自然的箕踞或蹲踞较多,如李济先生发现“殷墟发现的石质人像,蹲居的与箕踞的远比跪坐的多”,见李济:《跪坐蹲居与箕踞——殷墟石刻研究之一》,载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943——961页。(原载于1953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本)。以下同。
    3《朱文公文集》卷六八《杂著·跪坐拜说》
    4关于跪坐及其礼仪,详见曹砚农:《中国古代坐法与礼仪文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四,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页。
    2《汉官仪卷上》,见《汉官六种》,第140页。
    3《史记》卷一〇一《袁盎晁错列传》,第3301页。
    4《史记》卷一〇四《田叔列传》,第3374页。
    5(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卷十八,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97页。
    1绥德汉画像石展览馆编:《绥德汉代画像石》第10~13页。
    2(汉)卫尉蔡质撰、(清)孙星衍校集:《汉官典职仪式选用》,见《汉官六种》,第210页。
    3《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第2459页。
    4《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395页。
    5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八篇上尸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99页。
    6《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第876页。
    7《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第3059页。
    8《汉书》卷三二《张耳陈余传》,第1839页。
    9《汉书》卷三二《张耳传》,第1839~1840页。
    1《汉书》卷九二《游侠列传》,第3702页。
    2葛洪:《抱朴子》卷二五,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年,第601页。
    3《汉书》卷六四《朱买臣传》,第2794页。
    4《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450页。
    5《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第2693页。
    6《汉书》卷六八《霍光列传》,第2932页。
    1《后汉书》卷六六《陈蕃列传》,第2159页。
    2周水利:《安徽萧县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文物》2010年第6期。
    3曾维华:《论胡床及其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4暨远志:《胡床杂考——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三》,《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以下同。卷五四《高逸列传》附载《高欢传》,第934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以下同。卷五六《侯景列传》,第862页。
    3(汉)王充著、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1页。
    4何宁:《淮南子集释》,卷一一《齐俗训》,中华书局1998年,第783页。
    5《晋书》卷八一《桓伊列传》,第2118页。
    6《晋书》卷六五《王导列传》附载《王恬传》,第1755页。
    7《晋书》卷八六《张轨列传》,第2242页。
    8《晋书》卷六九《戴若思列传》,第1846页。
    1孙机:《汉代家具(上)》,《紫禁城》2010年第8期。
    1《宋书》卷三〇《五行志》,第877页。
    2《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第823页。
    3《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第822页。
    4《南齐书》卷三九刘瓛列传,第679页。
    5(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以下同。卷九《武成胡后列传》,第126页。
    6《梁书》卷四五《王僧辩列传》,第630页。
    7(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以下同。《旧唐书》卷八四《郝处俊列传》,第2797~2798页。
    8(唐)李元寿撰:《北史》卷九一《列女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以下同。第3007页。
    9《北史》卷四八《尔朱荣列传》,第1768页。
    1曾维华:《论胡床及其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2暨远志:《绳床及相关问题考--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一》,《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2期。
    3《北齐书》卷三二《陆法和列传》,第431页。
    4《晋书》卷七五《王述列传》,第1963页。
    5《资治通鉴》卷二四〇,《唐纪》五十六,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第7739页。
    1《资治通鉴》卷二四二,《唐纪》五十八,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第7822页。
    2《资治通鉴》卷二七八,《后唐纪》七,明宗长兴四年(933年),第9093页。
    3(元)脱脱等撰:《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金史》卷四一《仪卫志上》,第928页。
    4朱大渭:《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4期。
    5如有论者认为,胡床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汉章帝、和帝时期,而非晚至汉灵帝时期。见杨森:《敦煌壁画中的胡床家具(一)》,《敦煌研究》2005年第5期。以下同。
    1杨泓:《考古所见魏晋南北朝家具(上)》,《紫禁城》2010年第10期。
    2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第十二章《社会风俗与宗教》认为朱大渭《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一文垂脚高坐“至唐末五代已接近完成”的看法(《中国全史》观点同)欠妥,认为“五代、宋代是唐代以‘席地而坐’为主向普遍使用桌、椅、凳、杌(兀)子(方凳)等高起高坐起居方式转化的时期,北宋中期以后已大体与现代近似。”
    3李济:《跪坐蹲居与箕踞--殷墟石刻研究之一》,载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943~961页。(原载于1953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本)。
    4谵台卓尔:《椅子改变中国文化》,《政府法制》2010年第32期。又见其氏著:《椅子“改变”中国》,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1《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第1027、1028、1036页。
    2《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第1044页。
    3见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第十二章中“秦汉人喜歌好舞之情状”一节,西北大学出版社,第366~369页。
    4《白虎通疏证》卷三《礼乐》,第107~108页。
    1《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第3928页。
    2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以下同。第586页。
    3翦伯赞:《秦汉史》,第587~588页。
    4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以下同。第103~104页。
    1《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第1076页。
    2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文物出版社2010年。以下同。第98~99页。
    3(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以下同。卷一五《乐志下》,第378页。
    4《北齐书》卷八《幼主纪》,第112页。
    5《北齐书》卷四八《外戚列传》附载《尔朱文畅传》,第666~667页。
    6《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第1069页。
    7(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以下同。卷二二《礼乐志》,第476页。
    1(日)林谦三著,钱涛孙译,曾维德、张思睿校注:《东亚乐器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以下同。第237~238页。
    2《后汉书》卷一〇三《五行志》,第3272页。
    1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页。
    2《汉书》卷二五上《郊祀志上》,第1232页。
    3(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九,中华书局1982年。第230页。
    4常任侠:《汉唐间西域音乐艺术的东渐》,《音乐研究》1980年第2期。
    1《隋书》卷一五《音乐志》,第378页。
    2《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第1077页。
    3(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四四《乐四》,中华书局1988年,第3680页。
    4(宋)马端临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文献通考》,中华书局2011年。以下同。卷一三七《乐考十》,第4177页。
    5李荣有:《汉画中的纯器乐演奏图》,《中原文物》2000年第5期。
    6(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以下同。卷一〇〇《乌洛侯列传》,第2224页。
    1《魏书》卷一〇二《西域列传》,第2281页。
    2《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第1076~1077页。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1期。
    4李昉等编纂:《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以下同。卷五八〇《乐部一八一·笛》,第2618页。
    5《晋书》卷一六《律历志上》,第482页。
    6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
    1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第144~145页。
    2今日羌族所使用之羌笛与古时羌笛是否相同,尚有争议,见马国伟:《近几十年“笛”之音乐考古研究综述》,《中国音乐》2012年第4期。
    3《宋书》卷一九《乐志一》,第558页。
    1《太平御览》卷三三八《兵部六十九·角》,第1550页。
    2《宋书》卷一九《乐志一》,第559页。
    3《晋书》卷二二《乐志下》第715页。
    4《太平御览》卷五八四《乐部二十二·角》,第2633页。
    5《晋书》卷二二《乐志下》,第715页
    6《晋书》卷二二《乐志下》,第715~716页。
    1《风俗通义校注》卷六《声音》,第312页。
    2《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第823页。
    3《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第2803页。
    4《太平御览》卷五八一《乐部》,第2620页。
    5林谦三:《东亚乐器考》,第373页。
    1《晋书》卷六二《刘琨列传》,第1690页。
    2《晋书》卷六九《刘隗列传》,第1841页。
    3林谦三:《东亚乐器考》,第370页。
    4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第141页。
    1《文献通考》卷三四八《四裔考二十五》,第9666页。
    2林谦三:《东亚乐器考》,第373页。
    3《史记》卷二四《乐书》,第393页。
    4《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第2472页。
    5《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第1043页。
    1俞伟超:《楚文化的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分析》,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以下同。第1~15页。
    2俞伟超:《楚文化的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分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第1~15页。
    3《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936~3937页。
    1《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442页。
    2《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第10页。
    3贾继东:《楚文化在秦末汉初的复兴及其原因》,《理论月刊》1995年第6期。
    4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邓以蛰:《辛巳病余录》,收录自《邓以蛰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81页。
    6《史记》卷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3277页。
    7(英)鲁惟一著、王浩译:《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8页。
    8《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649页。
    1《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650页。
    2《风俗通义校注》卷九《怪神》,第423页。
    3《汉书》卷三〇《艺文志》,第1756页。
    4《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第2761~2762页。
    1张正明等:《凤斗龙虎图像考释》,《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
    2张正明等:《凤斗龙虎图像考释》,《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
    3黄雅峰:《南阳汉画像砖石的艺术起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4高崇文:《西汉长沙王墓和南越王墓葬制初探》,《考古》1988年第4期。
    5高崇文:《西汉长沙王墓和南越王墓葬制初探》,《考古》1988年第4期。
    1韩养民:《多源的秦汉文化》,《浙江学刊》1986年第4期。
    2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第125页。
    3《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第1072~1073页。
    4《汉书》卷三〇《艺文志》,第1045页。
    1《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第1754页。
    2《汉书》卷一〇〇上《叙传上》,第4197~4198页。
    3萧亢达:《中国音乐史稿》,第110页。
    1萧亢达:《中国音乐史稿》,第110页。
    2《汉书》卷九三《李延年传》,第3725页。
    3《后汉书》卷四七《班超列传》,第1577页。
    4《晋书》卷二三《乐志下》,第715~716页。
    5《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第479页。
    6《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上》,第1073页。
    1《晋书》卷二〇《礼志中》,第622页。
    2《后汉书》卷一九《耿秉传》,第718页。
    3《后汉书》卷二〇《祭遵传》,第741页。
    4《后汉书》卷八五《东夷列传》,第2812页。
    5《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08页。
    6《三国志》卷四九《士燮传》,第1192页。
    1《宋书》卷一九《乐志》,第559页。
    2《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第1073页。
    1(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以下同。卷一六《鼓吹曲辞一》,第223~224页。
    2《风俗通义校注》,第490~491页。
    3《后汉书》卷八六《南蛮传》,第2842页。
    4《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659页。
    5《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第3928页。
    1《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第1073页。
    2《晋书》卷二二上《乐志上》,第693页。
    3《后汉书》卷九六下《礼仪志下》,第3145页。
    4《晋书》卷二二上《乐志上》,第693~694页。
    5《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69页。
    1《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第2777页。
    2《汉书》卷四三《陆贾传》,第2111页。
    3《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05页。
    1《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第2823页。
    2《汉书》卷六一《张骞传》,第2696页。
    3《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2851页。
    4(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卷三《籙术制蛇御虎》、《淮南与方士俱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5~116页。
    1《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05页。
    2《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第1085页。
    1《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第3088页。
    2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第244页。
    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94页。
    4《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98页。
    5(西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四,中华书局2000年。第136页。
    6《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第3905页。
    1《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第2962~2963页。
    2《后汉书》卷《东夷列传》,第2812页。
    3《后汉书》卷九五《礼仪志中》,第3130页。
    4《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第1647页。
    5《后汉书》卷五一《陈禅列传》,第1685页。
    6《盐铁论校注(定本)》卷七《崇礼》,第437页。
    7《史记》卷三《殷本纪》,第135页。
    8《汉书》卷九七下《外戚传下》,第4005页。
    1《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第2918页、2927页。
    2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方城县文化馆:《河南方城县城关镇汉画像石墓》,《文物》1984年第3期
    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6页。
    4《文献通考》卷一四七《乐考二十》,第4423页。
    1《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659页。
    2《盐铁论校注(定本)》卷六,第349页。
    1《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第3928页。
    (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东汉)王充撰:《论衡》,人民出版社1974年
    (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
    (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1984年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华书局1985年
    (西汉)陆贾著,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
    (东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西汉)刘向整理,何建章注释:《战国策》,中华书局1990年
    (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
    (西汉)桑弘羊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
    (西汉)刘安撰,高诱注:《淮南子》,岳麓书社1993年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
    (东汉)荀悦、(东晋)袁宏撰、张烈点校《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点校本
    (东汉)刘珍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纪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
    (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清)王先谦补,祝敏彻、孙玉文点校:《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
    (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
    (西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11年
    (西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2013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
    安作璋:《两汉与西域关系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三联书店1962年
    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
    冯家升等编著:《维吾尔族史料简编》,民族出版社1981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周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2年
    林干:《匈奴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83年
    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文物出版社1984年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徐杰舜:《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
    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林干:《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
    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韩养民:《秦汉文化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
    谢桂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
    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南京博物院:《四川彭山汉代崖墓》,文物出版社1987年
    林干:《匈奴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88年
    洛阳博物馆:《洛阳出土铜镜》,文物出版社1988年
    常任侠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陈序经:《匈奴史稿》,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南阳文物研究所编著:《南阳汉代画像砖》,文物出版社1990年
    南京博物院:《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南京博物院专刊乙种之七》,文物出版社1991年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中国田野考古报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四十三号》,文物出版社1991年
    陈高华、吴泰、郭松义:《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出版社1991年
    徐恒彬等:《南海丝绸之路文物图集》,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
    宫大中:《洛都美术史迹》,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
    《南方丝绸之路文化论》编写组:《南方丝绸之路文化论》,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
    刘铭恕:《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熊铁基:《汉唐文化史》,湖南出版社1992年
    孙光圻:《海洋交通与文明》,海洋出版社1993年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三联书店1994年
    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刘迎胜:《丝路文化(海上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陆韧:《云南对外交通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
    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
    黄今言:《秦汉江南经济述略》,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葛兆光:《天下、中国和四夷》,《学术集林》卷十六,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年
    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信利群:《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
    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
    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1年
    王建中:《汉代画像石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
    罗二虎:《汉代画像石棺》,巴蜀书社2002年
    张勇:《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
    武利华主编:《徐州汉画像石》,线装书局2002年
    陈亮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黄盛璋:《中外交通与交流史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年
    石云涛:《早期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史稿》,学苑出版社2003年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
    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年
    陈江风主编:《汉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任崇岳主编:《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
    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年
    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荣芳:《秦汉史与岭南文化论稿》,中华书局2005年
    孙光圻:《中国古代航海史(修订本)》,海洋出版社2005年
    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徐为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三秦出版社2005年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
    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新星出版社2006年
    劳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王子今:《秦汉社会史论考》,商务印书馆2006年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
    李少林主编:《中华文化大观——汉代文化大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以<史记><汉书><方言>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霍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巴蜀书社2007年
    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杨树增:《汉代文化特色及形成》,人民出版社2008年
    澹台卓尔:《椅子“改变”中国》,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张碧波、庄鸿雁:《华夷变奏——关于中华多元一体运动规律的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胡克森:《融合—春秋至秦汉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文化思考》,人民出版社2010年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黄山书社2010年
    林红、王镇富:《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刘庆柱、白云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徐为民:《秦汉历史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薛瑞泽:《秦汉魏晋南北朝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科学出版社2010年
    王子今:《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中华书局2011年
    高文主编:《中国画像石棺全集》,三晋出版社2011年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华书局2011年
    吴荣曾、汪桂海主编:《简牍与古代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黄雅峰编著:《汉画像砖发掘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徐俊祥:《汉代扬州区域文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劳幹:《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广州,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编辑委员会:《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7年,第16册
    范文澜:《自秦汉起中国成为统一中国的原因》,《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9期
    金坚予:《汉末三国时期中国境内游牧民族的活动》,《中央日报》1960年11月8日,第3版
    金坚予:《汉末三国时期中国境内的游牧民族》,《中央日报》1960年11月15日,第3版
    吕振羽:《论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学术月刊》1961年第6期
    吴晗:《古人的坐、跪、拜》,《人民日报》1962年8月5日
    童恩正:《近年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战国秦汉时代的考古发现及其研究》,《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盖山林:《从阴山岩画看我国古代北方游牧人的舞蹈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梁钊韬:《百越对缔造中华民族的贡献——濮、莱的关系及其流传》,《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张其昀:《东汉帝国的版图与四裔》,《华学月刊》119期,1981年
    易水:《漫谈胡床》,《文物》1982年第10期
    盖山林:《从阴山岩画看我国古代北方游牧人的习俗》,《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张正明等:《凤斗龙虎图像考释》,《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
    李根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少数民族的伟大贡献》,《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
    李先登:《论古代西南铜鼓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天津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舒振邦:《我国北方诸族与中原华夏的关系》,《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李根蟠:《我国少数民族对农业科技的伟大贡献(续)》,《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
    李根蟠:《我国少数民族在农业科技史上的伟大贡献(中篇)》,《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徐志啸:《汉对楚文化的继承关系》,《求索》1985年第3期
    李振宏:《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和民族关系问题研究概述(上)》,《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李振宏:《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和民族关系问题研究概述(下)》,《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
    贾敬颜:《“汉人”考》,《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谷苞:《论正确阐明古代匈奴游牧社会的历史地位》,《民族学研究》1985年第3期
    舒振邦:《胡服骑射与我国北方民族的贡献》,《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
    韩养民:《多源的秦汉文化》,《浙江学刊》1986年第4期
    林忠干:《从考古发现看秦汉闽越族文化的历史特点》,《东南文化》1987年第2期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卢云:《西汉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重心》,《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苏庆元:《从葬俗看秦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宝鸡师院学报》1988年第3期
    舒振邦:《前汉时期长城内外的民族关系》,《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王子今:《秦汉长城与北边交通》,《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李根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少数民族的伟大贡献(续)(中篇下)》,《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
    李根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少数民族的伟大贡献(下篇)》,《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李根蟠:《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史中少数民族的伟大贡献(下篇)续》,《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
    舒顺林:《论东汉时期长城内外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谷苞:《在我国历史上有为数众多的汉人融合于少数民族》,《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李济:《跪坐蹲居与箕踞——殷墟石刻研究之一》,载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943--961页
    吕名中:《秦汉时期的岭南经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玉时阶、徐继连:《秦汉时期的骆越经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陈连庆:《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东汉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载《中国古代史研究--陈连庆先生学术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照那斯图:《匈奴文化初探》,《北方文物》1992年第1期
    窦连荣:《秦汉时期匈奴对宁夏地区的影响》,《宁夏教育学院银川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徐志清:《西汉同匈奴的经济交往》,《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楼喜军:《气候演变与民族迁徙:东汉、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新探》,《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4期
    张荣秀:《从历史地理和民族环境看幽燕地区在中华民族大融合中的重要地位》,《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葛剑雄:《秦汉时期的人口迁移与文化传播》,《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
    李凤山:《长城带民族融合史略》,《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陈通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梁向明:《西汉同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述略》,《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赵庆伟:《我国古代民族经济的区域性发展与互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梁向明:《西汉同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述略》,《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田兆元:《从龙凤的相斥相容看中国古代民族的冲突融合》,《学术月刊》1993年第4期
    李国栋:《西汉时期匈奴服饰文化初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王步毅:《安徽宿县禇兰汉画像石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林沄:《古人的坐姿与坐具》,《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1期
    王子今:《汉代河西长城与西北边地贸易》,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
    王子今:《两汉流民运动机政府对策的得失》,《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3期
    高荣:《汉代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
    朱大渭:《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4期
    童恩正:《中国北方和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陈连开:《华夷五方格局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中华民族研究初探》,知识出版社1994年
    陈江:《秦汉长城的建筑与汉民族的形成》,《东南文化》1995年第1期
    王红:《论战国至魏晋北方民族融合中的观念意识》,《殷都学刊》1995年第1期
    王仁湘:《羌煮貊炙话“胡食”》,《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1期
    周伟洲:《周人·秦人·汉人·汉族》,《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
    黄纯艳:《论华夷一统思想的形成》,《思想战线》1995年第2期
    陈博等:《东汉政府与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贾继东:《楚文化在秦末汉初的复兴及其原因》,《理论月刊》1995年第6期
    张玉忠:《从考古资料看西汉以前新疆与祖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交往》,《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肖瑞岭:《秦汉对北部边郡的开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4期
    李绪伯:《两汉时期的巴蜀文化与岭南文化》,《学术研究》1997年第3期
    曹砚农:《中国古代坐法与礼仪文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久玉林:《论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人群流动与双向同化》,《民族论坛》1997年第4期
    王子今:《西汉长安的“胡巫”》,《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
    洪涛:《张骞“凿空”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研究》1998年第1期
    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第8期
    陈玉屏:《秦汉以来中国南、北民族融合进程的特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王子今:《秦汉时期“中土”与“南边”的关系及南越文化的个性》,《秦汉史论丛》第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黄宛峰:《河南汉代文化特色》,《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黄雅峰:《南阳汉画像砖石的艺术起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颜春峰:《古代跪拜礼摭述》,《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黄今言:《汉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的关市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
    龚留柱:《“王者无外”和“华夷之防”——秦汉时期边疆思想论略》,《南都学坛》2000年第4期
    杨东晨、杨建国:《论秦汉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民族与文化》,《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
    叶文宪:《汉承秦制和汉文化继承楚文化》,《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李根蟠:《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族对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齐民要术>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中国农史》2002年第21卷第2期
    曾维华:《茄子传入我国的时间》,《文史杂志》2002年第3期
    张得水:《中原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特点》,《华夏考古》2002年第4期
    曾维华:《论胡床及其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张同标:《成都曾家宝汉墓画像艺术探微》,《中国书画》2003年第6期
    罗桑旦增:《汉音藏语由来之管窥》,《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暨远志:《绳床及相关问题考——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一》,《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2期
    王庆宪:《从两汉简牍看匈奴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暨远志:《胡床杂考——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三》,《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王子今:《两汉的“越巫”》,《南都学坛》2005年第1期杨森:《敦煌壁画中的胡床家具(一)》,《敦煌研究》2005年第5期
    程丽云:《两汉时期对西南地区的开发》,《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第12期
    王子今:《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历史文化地位》,《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刘钧杰:《古人的绔(裤)、裈及裆》,《寻根》2006年第4期
    何海龙:《走出蛮夷——交通与秦汉时期的岭南越族社会浅析》,《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张峻:《论秦汉时期的民族迁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赵善德:《论东周秦汉岭南的对外交往与商业意识》,《肇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蔡明玲:《从汉匈关系的视域讨论胡笳在汉文化中的意义展演》,《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子今:《两汉军队中的“胡骑”》,《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
    王子今、李禹阶:《汉代北边的“关市”》,《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
    王子今:《汉代“亡人”“流民”动向与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进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廖寅:《汉唐时期中国与南海诸国之关系》,《学术论坛》2007年第11期
    杨哲峰:《北方地区汉墓出土的南方类型陶瓷器——关于汉代南北之间物质文化交流的考察之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汉长安城与汉文化——纪念汉长安城考古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
    赵江民:《从民汉语言的接触看民汉文化的交流》,《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王子今:《汉代北边“亡人”:民族立场与文化表现》,《南都学坛》2008年第2期
    吴旺宗:《两汉“胡风”杂说》,《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阎盛国:《论秦汉时期处置归附少数民族及其外来降者举措》,《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王子今:《汉代北边“亡人”与民族文化交融》,《河套文化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子今:《汉代燕地的文化坐标》,《汉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燕山出版社2009年
    梁中效:《汉代长安与成都的文化交流》,《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
    王仁湘:《农牧文化背景与古代文明的演进》,《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2期
    徐蕊:《从服饰考古资料看两汉时期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卜宪群:《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光明日报》2009年8月25号012版
    张德芳:《从悬泉汉简看楼兰(鄯善)同汉朝的关系》,《西域研究》2009年第4期
    孙玉荣:《论秦汉时期西北郡的设置及变迁与西北少数民族的活动》,《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李飞:《夷汉之间——从考古时代看贵州战国秦汉时代的文化格局》,《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6期
    王子今:《汉朝军制中的“越骑”部队》,《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
    孟祥才:《先秦秦汉时期的“夏”“夷”观念》,《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
    宋积良:《从出土汉墓看汉文化对贵州农耕文化的影响》,《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王子今:《汉世“胡奴”考》,《四川文物》2010年第3期
    王子今:《岭南移民与汉文化的扩张: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综合考察》,《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陈绍辉:《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略论》,《长白学刊》2010年第4期
    程有为:《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孙机:《汉代家具(上)》,《紫禁城》2010年第7期
    孙机:《汉代家具(下)》,《紫禁城》2010年第8期
    杨泓:《考古所见魏晋南北朝家具(上)》,《紫禁城》2010年第10期
    杨泓:《考古所见魏晋南北朝家具(中)》,《紫禁城》2010年第12期
    王俊青:《两汉的移风易俗》,《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23期
    李文茶:《两汉时期河西的开发管理》,《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文学艺术)》2010年第12期
    王子今:《汉代的“商胡”“贾胡”“酒家胡”》,《晋阳学刊》2011年第1期
    杨东晨:《论西汉文化地区与汉初南北价值观的差异》,《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杨泓:《考古所见魏晋南北朝家具(下)》,《紫禁城》2011年第1期
    朱健、刘江旺:《楚文化对西汉初期的影响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禹平:《汉明帝与东汉的文化发展——兼论汉明帝时期的中外交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胡玉康、潘天波:《论汉代西北地区漆器手工业及其民俗文化特征》,《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尹建东:《对秦汉王朝开发经营西南地区的几点认识——古代西南边疆问题研究之一》,《文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白云翔:《汉代:开启国门,走向世界》,《光明日报》2012年6月18日05版
    王子今:《汉代河西军民饮食生活中的“酱”与“豉”》,《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谭静波:《论中原舞蹈的特点与价值》,《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易华:《游牧与农耕民族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年博士论文
    王庆宪:《匈奴与西汉关系史研究》,内蒙古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特日格乐:《西北简牍所见汉匈关系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蒋璐:《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李为香:《身体表达与信仰追求——汉代暨以前坐姿仪式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日)藤田丰八著,何健民译:《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法)费琅著,冯承钧译:《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中华书局1957年
    (日)田边尚雄著,陈清泉译:《中国音乐史》,上海书店1984年
    (德)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
    (法)阿里·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1993年
    (法)布尔努瓦著,耿昇译:《丝绸之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美)李露华著,邱仲麟译:《当中国称霸海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译:《西域文明史概论》,中华书局2005年
    (美)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著,王佩莉、袁志英译:《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英)鲁惟一著,王浩译:《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日)林巳奈夫著、唐利国译:《刻在石头上的世界:画像石述说的古代中国的生活和思想》,商务印书馆2010年
    (日)林谦三著,钱涛孙译,曾维德、张思睿校注:《东亚乐器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