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显现,面对巨大的需求,城市建设用地数量有限,人们将目光投向数量巨大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或者办理了批准手续的增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进行转移,进而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也增加政府的税费收入。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减少无序隐性流转带来的市场失灵,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伴随着农村改革,土地流转快速发展,原有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在的需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监督和管理出现缺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出现了土地资产流失、小产权房、土地利用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生态效益等市场失灵现象,这就迫切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介入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流转可以采取制定土地规划、统一市场建设、监督管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来源等方式。
     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政府的干预也存在缺陷,甚至可能出现政府失灵。要预防和矫正政府失灵,就必须切实转变政府作用,科学划分部门之间的定位,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分工,并且采取强化乡镇的土地执法监察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明确各级职责、划分部门作用、明晰产权、提供制度保障等一系列措施。
Urbanization wave swept in, a lot of space on the need to arrange for construction sites.However, a limited number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can not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land acquisition act has exposed many social problems, a greater number of people will turn their attention to the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in collective ownership of rural land does not change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stock or approved increment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use right transfer, and then make an inventory of collective land assets.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or even invisible at first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after the pilot and a number of places to explore.Allow rural enterprises such as collective land for construction sites, housing sites in the transfer of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for the collective organization or individual other than the transfer of the units, there is strict regulation.Due to lack of basis, no wider unified operation, together with the loc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use right transfer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as well as policies of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resulting in the transfer of content across inconsistent, but after a long timepractice, especially in some of the policies on rural development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more orderly flow has become a trend.
     along with rural refor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and transfer, the original management style no longer suited to current needs of the rural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collective land vacancy occurs.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use rights transfer in the loss of arable land, land assets, house property is an example, flow behavior of the single market has been showing market failure.
     By the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nd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land rent theory, the theory 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 control the flow of theoretical basis for government Research on the Local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Use Right Transfer Abstract intervention, coupl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arket failure, local governments need to intervene in circulation.This is a means to manage innovation, and secon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government failure.
     To prevent and correct government failure, it must effectively change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divided between departments of science orientation, lower levels of government,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departments, and tak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引文
①姜爱林、叶红玲、张晏:“苏州式流转”评说——关于苏州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的若干理论思考,中国土地,2000年11期
    ②刘勤收: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河南农业,2009年第8期
    
    ①王佑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体系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②赵亚莉、吴群:基于政府失灵视角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农村经济,2008,(8)
    王晓霞、蒋以军: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梳理和展望,中国土地科学,2009,(4).
    王佑辉:谈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商业时代,2006,(3)
    刘丽、张迎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政府定位不明、职能不清的原因分析,国土资源情报,2003,(11).
    ①陈利根、龙开胜: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中国农史,2008, 27(2)
    ②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网站: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制度研究, http://www.whfg.gov.cn/upload_files/whfcj/contents/713/18136.html
    ①黄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①百度法律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1726/50/4cd09f4632cd21f394a7865086c4e78c_0.html
    ②百度法律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1726/49/6d6033c3c44606ad7095b4c9e15b63df_0.html
    ③陈利根、龙开胜: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中国农史,2008年第2期
    ④杨继瑞:正确处理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十大关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
    ⑤李智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制度研究——以昆明市为例,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⑥周建春:洞悉集体土地进入"黑市",中国改革,2001年06期
    ①陈利根、龙开胜: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中国农史,2008年第2期
    ②陈会广、陈利根、马秀鹏、刘沫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创新,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
    ③陈会广、陈利根、马秀鹏、刘沫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创新,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
    
    ①史炯: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②刘双良、孙钰、马安胜: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甘肃社会科学,2009,(4)
    ①陈艳文:建国以来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特点及绩效分析,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②昌希灿、张海涛:浅析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必然性,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04期
    ③刘明明、卢群群:土地立法新探——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2007年
    ④史炯: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⑤杨丹、宫义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资本化的模式探索,《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①张林楠、齐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评估, http://www.bjtd.com/tabid/344/InfoID/55757/frtid/351/Default.aspx
    ②周建春:农地发展权的设定及评估,《中国土地》,2005.4
    ③黄薇:政府管制中的法律救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④王建喜、陈利根、刘法威:政府管制与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2007年03期
    ⑤金红磊:政府职能的让渡与拓展——基于公共物品的提供,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4期
    ⑥张劲松:论西方政府职能理论在我国的本土化,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12月
    ①宋洁: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国土资源局职能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②胡朝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①王佑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体系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①王佑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体系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①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网站: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制度研究, http://www.whfg.gov.cn/upload_files/whfcj/contents/713/18136.html
    [1]张梦琳、陈利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及政策含义,中国土地科学,2008(11):72~75
    [2]孙秀华、王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黑龙江国土资源,2010(12):46~46
    [3]李晓、许友全: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问题研究,中国土地,2005(9):25~26
    [4]蒋晓玲: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流转的原因分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第27卷第2期:37~38
    [5]高丽珂: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10~12
    [6]袁枫朝、燕新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之三方博弈分析——基于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与用地企业的角度,中国土地科学, 2009(02):58~63
    [7]王佑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体系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4~9
    [8]陈利根、钱智敏、吴伟坤、柴涛修、朱新华:制度优则流转畅——无锡、常州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比较及启示,中国土地科学, 2009(05) :51~53
    [9]陈会广、陈利根、马秀鹏、刘沫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创新——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经济体制改革, 2009(01):87~92
    [10]黎孔清、陈银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政府职能定位与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2010:1473~1477
    [11]刘丽、张迎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政府定位不明、职能不清的原因分析,国土资源情报,2003年11期:16~25
    [12]胡朝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9:1~5
    [13]莫娜:论适度政府规模的构建——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中国经贸,2009(16):231~232
    [14]王文、洪亚敏、彭文英: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形成及其分配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9, 23(7):20~23,65
    [15]陈利根、龙开胜: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中国农史》2008年第2期:79~84
    [16]张劲松:论西方政府职能理论在我国的本土化,《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12月第23卷第6期:82~86
    [17]习辉、刘怀成:新一轮土地改革与农村金融,银行家2009年01期:118~120
    [18]张术环、王环、张慎霞:关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8~21
    [19]黄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华侨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12~14,41~46
    [20]宋才发:农村集体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法律探讨,河北法学,2010, 28(6):59~67.
    [21]金晓霞、刘秀华、郭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土地权属问题的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149~151.
    [22]刘双良、孙钰、马安胜: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甘肃社会科学,2009,(4):69~72.
    [23]王培斌:论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中的几个问题,海南金融2009年第1期:22~24
    [24]王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重点问题探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10:22~25
    [25]宋洁: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国土资源局职能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9~10
    [26]龙开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演变、机理与调控,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34~37,103~104
    [27]刘雪冉、李新举、张雷、胡加梁、贾佳、信凯、徐荣强、刘献: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rcuit and Signal Processing & 2010 Second IITA International Joint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Volume 2)》,2010年
    [28]胡璐、张绍良、侯湖平、邓晓玲、罗希、张韦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博弈分析——以芜湖市和淄博市试点为例,广东土地科学,第9卷第4期:15~19
    [29]刘洪彬、曲福田: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农村经济,2006(2),39~41
    [30]李晓: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问题研究,中国土地,2005(9),25~26
    [31]贾艳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统筹城乡发展,城市,2007(6),55~56
    [32]柯小兵、何高潮:从三层博弈关系看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基于某大学城征地案例的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6(3),14一15
    [33]范卿泽、张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现存问题及建议,基建优化,2004(5),29~31
    [34]丁关良:“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之客观界定,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1),50~59
    [35]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3~35
    [36]谢飞:农村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现代商业,2007(16):171~172
    [37]叶伦文、黄利宏、艾南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流转的原因探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3):12~15
    [38]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制度研究,武汉市住房和房屋保障局网站,http://www.whfg.gov.cn/upload_files/whfcj/contents/713/18136.html
    [39]周建春:关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思考, http://www.mlr.gov.cn/tdzt/zdxc/tdr/2002/wszth/200711/t20071128_94389.htm
    [40]蔡继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和利益分配,中国乡村发现网,www.zgxcfx.com
    [41]刘明明、卢群群:土地立法新探——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53.html
    [42]游勇: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32~33
    [43]刘乐山: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缺陷与完善,当代经济研究,2002(3):64~66
    [44]杨伟洪、吴群:我国城乡土地流转模式及其一体化研究,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3):112~116
    [45]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68~198
    [46]潘啸: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08.6:111~112
    [47]刘双良、孙钰、马安胜: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69~72
    [48]张庆侠、陈烈:市场主体多元化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经济论坛,2003,(19):36~38.
    [49]金群、洪艳华:完善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思考,国土资源,2004,(4):42~43.
    [50]周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对房地产业的可能影响及对策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6,(4):118~120
    [51]朱启臻、王念:自己的利益要靠自己维护—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农民利益的实现,中国土地, 2009(8):22~23.
    [52]钱忠好、马凯:我国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垄断、分割与整合.管理世界,2007(6):38~44
    [53]吴克宁、马素兰: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讨,中国土地科学,2005,19(4):38~42
    [54]吴月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的可行性探析,经济地理,2005,5(3):401~405,410
    [55]张新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特区经济,2007年(2):235~236
    [56]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9~98
    [57]韩俊:中国农村土地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5~9,19~23,30~38
    [58]茆荣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3~145
    [59]黎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治理的路径选择,中国土地科学,第23卷第4期,2009年4月,65~69
    [60]张洪松:两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比较分析——基于成都实验的考察,理论与改革,2010.5,141~144
    [61]龙开胜、陈利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挑战与完善,[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第26卷,第2期:99~103
    [62]Dong,X.“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1978 Rural China.”World Development,1996,24(5):915~92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