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吴越地区”包括今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全境、上海和福建北部。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这一区域为商周时期吴、越两国故地,对这一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研究是对我国古代青铜文化进行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探索商周时期中原王朝与边远地区关系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对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指出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明确个人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对既往的年代学研究进行了细致梳理,揭示出存在分歧的原因;在明确个人在年代判断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之后,对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年代进行了逐一分析、判断。研究的结果表明,吴越地区独立铸造青铜容器和乐器的时代不晚于商代晚期,并一直持续到东周晚期阶段。
     第二章对吴越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研究,对不同类型的青铜器进行了形制、纹饰方面的讨论,对各种型式青铜器的文化来源进行了甄别。在全面、系统的分析讨论之后,本文对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即模仿性、创造性和“好古”倾向。“模仿性”主要表现为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绝大多数器类都可以在中原和其他地区找到其原型,且其形制、纹饰与后者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这一特点贯穿于吴越地区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整个过程,只是在不同的时期,模仿的对象略有改变。春秋晚期之前,吴越地区主要模仿中原地区青铜器,春秋晚期以降,楚系青铜器也成为吴越地区的模仿对象,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吴越地区对其他地区青铜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此外,吴越地区也发明了一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青铜器,而部分青铜器的功能也可能发生了变化。就整体面貌而言,吴越地区青铜器的“模仿性”十分突出,“创造性”处于明显的次要地位。吴越地区青铜器的“好古”倾向主要表现在对早期青铜器的收藏和模仿。这种倾向一致持续到春秋中期,其文化意义可能在于展示青铜器的拥有者悠久、辉煌的家族史,从而提高其统治的合法性。春秋晚期之后,吴越地区青铜器的“好古”倾向急剧消退。
     第三章对吴越地区青铜器出土环境进行“情境”分析。通过对随葬青铜器墓葬的考察发现,吴越地区随葬青铜器的墓葬形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变化,显示了外来墓葬传统影响的不断增强。这种趋势在吴越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上也有同样的反映。不同规模的墓葬在墓葬形制的演变速率方面差别明显,表明不同阶层的人群对外来文化的接触机会不等、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不一。比较而言,人们对外来青铜器的接受早于对外来墓葬形制的接受,显示了墓葬的保守性。墓葬中不同质地、不同种类的器物在墓葬中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表明吴越地区居民当时对不同质地、相同质地不同种类的器物在功能上有成熟、明确的分类。随葬器物的空间位置也随着墓葬形制的演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吴越地区墓葬在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的埋藏方式上存在一些地方特点,若干墓葬资料明确表明,在器物下葬、墓葬埋藏的过程中,可能伴随某种(些)形式的丧葬仪式。与吴越地区青铜器在春秋晚期所形成的相对统一的面貌不同,吴越地区春秋晚期随葬青铜器的墓葬在形制上却更加多样,随葬青铜容器、乐器也缺乏明确的制度化规范。这种文化现象可能表明,直到东周晚期阶段吴越地区仍未形成一套统一、严格的丧葬制度,缺乏相对统一的文化认同。对“窖藏”的分析表明,只有少数的单位可视为“窖藏”,其他遗存的性质多与山川等环境出土青铜器相近,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综合不同环境出土青铜器的情况可以发现,商周时期吴越地区的礼仪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重乐器,轻容器”的现象,这一传统的形成可能肇始于以青铜大铙为代表的晚商时期,并一直延续到东周晚期阶段。
     第四章通过对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青铜杖饰的分析,揭示出太阳崇拜是吴越地区春秋晚期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信仰在当地具有悠久的历史,表明宗教信仰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分处长江首尾的吴越和巴蜀地区在宗教信仰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存在很强的一致性,表明两地在宗教信仰方面可能存在联系与交流,并且这种联系和交流可能有着较为深远的历史背景。吴越地区的太阳崇拜同当地青铜农具的发达和金属货币的欠发达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第五章通过全面收集吴越地区之外出土的吴越或具有吴越风格的青铜器发现,吴越青铜器对外影响的范围相当广泛,但就影响的深度而言则较为有限。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可能跟吴越青铜器以模仿其他地区的青铜器为主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跟吴越先民的地域认同有关,当地居民对吴越地区以外的地区持一种否定、排斥的消极态度,可能正是这种观念阻碍了吴、越两国从区域走向广域,自然也就限制了吴越地区青铜文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影响的深广。
     结语部分对前面各章内容进行了概括,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The targeted geological area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s present-day Southern Anhui, Southern Jiangsu, Northeastern Jiangxi, the whole Zhejiang, Shanghai and Northern Fujian. According to transmitted documents, this area had been referred as the "Wu and Yue region" since the time when the states of Wu and Yue were established in this area during Shang and Zhou periods. Therefore, the bronzes unearthed in this area are very important for regional study on ancient Chinese bronze culture as well a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Plain and remote regions.
     The "Introduction"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and concepts related to this research, a brief review on how on the Shang and Zhou bronzes unearthed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are studied,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that I adopt for my own research.
     The focus of chapter one is the date of the Shang and Zhou bronzes unearthed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which is still a disputable issue nowadays. On the shoulder of previous sholarship, I analyze all those Shang and Zhou bronzes found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appearing in publications to date and find that an independent bronze industrial tradition in Wu and Yue Region emerged no later than late Shang and lasted to late Eastern Zhou period.
     In chapter two, I offer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hang and Zhou bronzes unearthed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ose bronze shapes and the designs on them, I find three features that are important to the study of the Shang and Zhou bronzes discovered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The three features in regard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 Wu and Yue bronzes dated to the Shang and Zhou periods include (1) its intentional imitation of bronze production found in other areas,(2) the originality showed in its own production coexisting with imitating others and (3) the antiquarianism trend seen from time to time in its long casting history."Imitation" is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Wu and Yue bronze casting. It occurred along the entire history of bronze production. The bronzes of the Wu and Yue region imitated bronze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in different eras. Generally speaking, befor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they mainly imitated the Central Plain production. Sinc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they began to embrace the Chu bronzes styles. The feature of originality was presented in the Wu and Yue people's modifying their production adopted from other regions. Company ing with the process of imitation was the creation of their own wares and local styles.
     The antiquarianism trend deals with the collection and imitation of early bronzes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The feature suggests that collecting early bronzes might have been a practice aiming to display a projected honorable long history of the owner's lineage and to legitimize their high social status. Nevertheless, this phenomenon faded away in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archaeological contexts of the Shang and Zhou bronzes unearthed in Wu and Yue region. These contexts include tombs, hoards as well as sites as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structures of the burial yielding bronzes often changed over time, which showed a continuous increase of influence from areas other than the Wu and Yue region. Interestingly, such changes brought to tombs of different size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were not at the same pace. This may reflect the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their contacting, understanding, and adopting culture from other areas.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adopting bronzes other cultures, the Wu and Yue people seem relatively reluctant to bring change to their own burial structures, as archaeological evidences presents. Such reluctance suggested how deep those burial practices had influenced people living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during the Shang and Zhou periods. That different objects were placed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burials suggests that these objects might have been clearly classified by the Wu and Yue over time. Some burial materials also indicate that certain burial rituals may have occurred in the burial process. In contrast with the identical style of the Wu and Yue bronzes during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structures of the burials and the assemblages of buried bronzes were rather diverse. This might suggests that neither a standardized funeral system nor a certain cultural identity presented in burial practice had been formed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during late Eastern Zhou. Only a few of the published "hoards" of bronze can be considered as hoards if a hoard is defined as sets or groups of vessels and objects were stored intentionally. The rest, even though possibly related to ritual activities, shows high similarity with the bronzes found in such contexts as mountains and rivers.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 bronze musical instruments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bronze vessels in the Wu and Yue ritual. This tradition finds its reference to the burial of bronze nao bells, a practice lasting from late Shang till late Eastern Zhou.
     Chapter four deals with the possible religious meaning of the some of the motifs appearing on several bronze staffs found exclusively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which I suspect is related to the sun worship.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certain observable continuity in the transmission of religious belief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and the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Lower and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sun worship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 might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popularity of bronze farm tools and the absence of metallic currency in this area.
     Chapter five studies Wu and Yue bronzes and bronzes of Wu and Yue style discovered in places outside the Wu and Yue region. It is noticeable that although the Wu and Yue bronzes of the Wu and Yue style bronzes can be found in various placed other than the Wu and Yue region, they had not exerted an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outside areas. This is imaginably related to the Wu and Yue production that mainly imitated that of other areas and the regional identity of Wu and Yue, which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Wu and Yue and the external influence of the Wu and Yue bronzes.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chapters, lists questions remaining to be solved, and suggests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study.
引文
1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第221、222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2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第2辑,1986年: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刘建国:《江南周代青铜器研究》,《青铜文化研究》第一辑,黄山书社,1999年;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民族出版社,1998年。其中,刘建国先生的两篇文章,内容、观点基本相同。
    3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第158页,文物出版社,1979年;刘兴:《东南地区青铜器分期》,《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刘兴:《试论东南地区青铜器的特点》,《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8期,1986年;孙华:《中国青铜文化体系的几个问题》,《考古学研究(五)》下册,第921-948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4马承源:《吴越文化青铜器的研究——兼论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3-2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后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75-4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器的断代分期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01-10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5周振鹤:《释“江南”》,《随无涯之旅》,第324-334页,三联书店,1996年。
    6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第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王笑天:《金属材料学》,第268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2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第2页,三联书店,1978年。
    1《荀子·礼论》:“具生器以适墓,象徙道也。”王先谦《集解》:“生器,用器也,弓矢、盘盂之属。”《荀子·礼论》:“故生器文而不功,明器貌而不用。”王先谦:“生器,生时所用之器,《士丧礼》曰‘用器’,弓矢、耒耜、两敦、两杅、盘匝之属。”巫鸿先生认为“生器”为随葬品中属于死者的私人物品,与传统的解释不同,参见巫鸿:《“生器”的概念与实践》,《文物》2010年第1期。
    3相关评论可以参见张光直先生《对李济之先生考古学研究的一些看法》一文(《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编后记,后收入张光直主编:《李济文集》卷一,代序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和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一书中的相关章节。
    4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册,第83-8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对各家基于功能分类的讨论可以参加该书第77-80页。
    1相关的著录情况可参见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施谢捷:《吴越文字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2王国维:《古礼器略说·说句鑃》,《雪堂丛刊》,上虞罗氏排印本,1915年;容庚:《殷周礼乐器考略》,《燕京学报》第1期,1927年: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册,第488页,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陈梦家:《中国铜器概述》,《海外中国铜器图录》第一集上册,北平图书馆,1946年。
    3李学勤:《鸟虫书通考·序》,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4荣亮:《吴越史地研究会之成立》,《档案与建设》2009年第8期;蒋廷峰:《吴越史地研究会初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笔者按:卫聚贤等学者当时所谓的“石器时代”也包括部分历史时期的遗物,参见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第175页,注释104,三联书店,1997年。
    1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第376页,中华书局,1962年;郭沫若:《杂说林钟、句耀、钲、铎》,《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第82-96页,科学出版社,1961年。
    2陈梦家:《宜侯矢簋和它的意义》,《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陈邦福:《矢簋考释》,《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唐兰:《宜侯矢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后收入《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第66-71页,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郭沫若:《矢簋铭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3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科学出版社,1952年: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8年。
    4容庚:《鸟虫书(增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年第1期。
    5陈梦家:《宜侯矢簋和它的意义》,《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6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7王兴平:《南京所出土吴国之青铜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71-77页,1982年。
    8张敬国:《安徽境内吴文化的探索》,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26-28页,1982年。
    9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
    1杜迺松:《谈江苏地区商周青铜器的风格与特征》,《考古》1987年第2期;杨海涛:《略论江苏出土地方特色的西周青铜器》,《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岳麓书社,2008年。
    2刘兴:《谈镇江地区出土青铜器的特色》,《文物资料丛刊(6)》,文物出版社,1981年;《东南地区青铜器分期》,《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试论东南地区青铜特点》,《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8期,1986年。
    3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494-5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吴越文化青铜器的研究——兼论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3-2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两篇论文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47-4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第2辑,1986年;《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吴国青铜器分期、类型与特点探析》,《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3期;《吴国青铜器造型与纹饰特色》,《中国文物报》1991年4月28日,第3版;《论吴文化冶铸(上篇)——吴国青铜器铸造与地方特色》,《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论吴文化冶铸(下篇)——吴地历代冶金业的发展》,《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吴国青铜器的发展序列与地域特征》,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第6-18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吴国青铜器的发展与特色》,《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岳麓书社,2008年:杨宝成:《略论西周时期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江南周代青铜器研究》,《青铜文化研究》第一辑,黄山书社,1999年;毛颖:《吴国青铜器之南方特征》,《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
    5高成林:《东周吴越铜器墓研究》,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
    6李国梁:《皖南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四辑,黄山书社,1988年;卢茂村:《试论皖南先秦青铜器》,《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肖梦龙、林留根:《皖南吴国青铜器分期研究》,《青铜文化研究》第一辑,黄山书社,1999年:宫希成:《皖南商周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皖南商周青铜器》,第1-4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皖南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初步研究》,《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岳麓书社,2008年;张爱冰、陆勤毅:《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考古》2010年第6期。
    7曹锦炎:《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初论》,《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后收入《吴越历史与考古论丛》,第199-215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36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8张国茂:《安徽铜陵地区先秦青铜文化简论》,《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
    9罗森:《西周青铜礼器在中国东部的遗存》,魏桥主编:《国际百越文化研究》,第66-7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0王世民:《略说吴地发现的春秋后期青铜礼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81-19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11刘彬徽:《吴越地区东周铜器与徐楚铜器比较研究》,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93-20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后收入《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第138-146页,岳麓书社,2001年。
    12林巳奈夫:《关于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若干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07-124 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1陈存洗、杨琮:《福建青铜文化初探》,《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2刘侍中、许智范:《东周时期江西地区吴文化初探》,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28-33页,1982年。
    3陶正刚:《山西出土的吴越地区青铜器及其研究》,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05-21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4李夏廷:《太原出土春秋吴国铜器及相关问题》,《上海文博》2010年第3期。
    5肖梦龙:《母子墩墓青铜器及有关问题探索》,《文物》1984年第5期,后收入肖梦龙、刘伟主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第261-267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6周亚:《丹徒谏壁王家山东周墓部分青铜器的时代及其他》,《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六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7李学勤:《论安吉、长兴的商代青铜器》,《东方博物》第一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8马今洪:《试论浙江安吉三官乡土墩墓出土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71-82页,西木出版社,1997年。
    9李朝远:《烟墩山墓青铜器的时代及其他》,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31-4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后收入《青铜器学步集》,第224-242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10李国梁:《屯溪土墩墓青铜器的研究》,《文物研究》,第11辑,黄山书社,1998年;李国梁:《从青铜兵器看屯溪八墓的时代》,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5-3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周亚:《吴越地区土墩墓青铜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从安徽屯溪土墩墓部分青铜器谈起》、张长寿:《论屯溪出土的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55-70、91-10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11张敏:《破山口青铜器三题》,《东南文化》2002年第6期。
    12张爱冰:《铜陵谢垅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张爱冰、陆勤毅:《繁昌汤家山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文物》2010年第12期;张爱冰:《安徽青阳汪村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11年第4期。
    13彭适凡、孙一鸣:《浙江温州市瓯海杨府山土墩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2011年第9期。
    14李学勤:《吴国地区的尊、卣及其他》,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23-132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张广立:《东周青铜刻纹》,《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叶小燕:《东周刻纹铜器》,《考古》1983年第2期;刘建国:《春秋刻纹铜器初论》,《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林留根、施玉平:《试论东周刻纹铜器的起源及其分期》,《文物研究》第六辑,黄山书社,1990年;何堂坤:《刻纹铜器科学分析》,《考古》1993年第5期;贺西林:《东周线刻画像研究》,《美术史研究》1995年第1期;苏荣誉、华觉民、李克敏、卢本珊:《中国上古金属技术》,第339-343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毛颖:《刻纹铜器新谈》,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29-242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宋玲平:《东周青铜器叙事画像纹地域风格浅析》,《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王汇文、毛小龙:《从东周刻纹铜器的图像管窥吴越之习俗》,《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2马今洪:《流甗的研究》,《文博》1996年第5期;郑小炉:《试论青铜甗(鬲)形盉》,《南方文物》2003年第3期。
    3彭浩:《我国两周时期的越式鼎》,《湖南考古辑刊(2)》,岳麓书社,1984年:叶文宪:《越式鼎溯源》,《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向桃初:《“越式鼎”研究初步》,《古代文明》第4卷,文物出版社,2005年;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358-394页,岳麓书社,2008年。
    4白宁:《吴国青铜鼎浅析》,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21-228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5毛颖:《南方青铜盉研究》,《东南文化》2004年第4期。
    6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论中国南方商周时期铜铙的型式、演变与年代》,《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二文后来均收入《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岳麓书社,1999年。
    7徐孟东:《句耀发微——对一种先秦乐器历史踪迹的寻觅与思考》,《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方建军:《吴越乐器句耀及其相关问题》,《乐器》1994年第2期;李晶:《试谈句鑃》,《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6期;杜廼松:《金文“句耀”、“左守”讨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3期;李龙章:《句鑃浅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第141-153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刘宝山:《句鑃浅谈》,《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
    8冯伟:《浅谈皖南出土青铜铎》,《文物研究》第16辑,黄山书社,2009年;《皖南出土青铜句鑃的类型和年代分析》,《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9朱国伟:《钲与句耀辨析》,《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0刘建国:《试论錞于的类型和分期》,《文物研究》第五辑,黄山书社,1989年;《论錞于文化与东夷、百越的关系》,彭适凡主编:《百越民族研究》,第248-263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陆雯蕾:《錞于及其文化区系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
    11方建军:《论东周秦汉铜钲》,《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1期;马今洪:《燕享与征战——先秦时代的丁宁》,《中国文物世界》第190期,2001年:马今洪:《青铜钲浅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鹿鸣集——李济先生发掘西阴村遗址八十周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五十周年纪年文集》,第286-292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高至喜:《两周铜钲研究》,《考古学报》2006年第3期。
    12曹淑琴:《先秦铜铎及其相关问题》,《文物》1991年第3期;方建军:《考古所见周汉时期的军乐器——铎》,《中外乐器信息》2003年第3期。
    13仇凤琴:《商周镈之考古学研究》,《文物春秋》2004年第1期;冯卓慧:《商周镈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方建军:《中国古代乐器概论(远古-汉代)》,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李学勤:《安徽南部存在着颇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学术界》1991年第1期,后收入《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263-269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刘政:《安徽广德青铜句鑃初探》,《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
    4孙华:《丹徒王家山铜錞于试析》,《文物天地》1998年第6期。
    5王爱武:《浅析宣州市孙埠出土的青铜乐器》,《文物研究》第十二辑,黄山书社,1999年。
    6赵幼强:《螭盉与吴王夫差盉》,《中国文物报》2000年5月31日,第4版。
    7刘伟:《从青铜凤纹尊的纹饰看吴国青铜器的审美价值》,《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后收入肖梦龙、刘伟主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第58-60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8毛颖:《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出土青铜钅焦盉——兼议王家山器群与南方青铜文化的交融》,《青铜文化研究》第五辑,黄山书社,2007年。
    9方建军:《论美国赛克勒所藏编钟》,《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0曾琳、夏锋、肖梦龙、商志覃:《苏南地区古代青铜器合金成分的测定》,《文物》1990年第7期,后收入肖梦龙、刘伟主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第268-278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商志覃:《苏南地区青铜器合金成分的特色及相关问题》,《文物》1990年第9期,后收入肖梦龙、刘伟主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第279-288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12秦颍、王昌燧、杨立新等:《皖南沿江地区部分出上青铜器的铜矿来源初步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技》第16卷第1期,2004年2月。
    13N.巴纳著、施玉平译:《吴国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研究》,《镇江文博》1993年第2期,后收入肖梦龙、刘伟主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第258-260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华觉明、肖梦龙、苏荣誉、贾莹:《丹徒母子墩青铜器群铸造工艺考察》、《丹徒司徒西周青铜器群铸造工艺》,肖梦龙、刘伟主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第241-248、249-257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15廉海萍、谭德睿、徐惠康、王俐:《吴越细绳纹类青铜礼器成形技术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16卷第4期,2004年11月。
    1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第六章“吴越青铜器铭文集录简释”,第310-366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曹锦炎:《吴越青铜器铭文述编》,《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中华书局,1989年;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张光裕、曹锦炎主编:《东周鸟篆文字编》,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施谢捷:《吴越文字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曹锦炎:《鸟虫书通考》,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2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后收入《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196-204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器的断代分期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研究论文集》,第101-10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郑小炉:《南方青铜器断代的理论与实践》,《考古》2007年第9期,又见于《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81-91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彭适凡:《开展对中国南方古代青铜器研究的若干思考》,《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3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董楚平、金永平:《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方杰:《越国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毛颖、张敏:《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冯普仁:《吴越文化》,文物出版社,2007年;孟文铺:《越国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4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第1-14页,岳麓书社,1999年;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袁艳玲:《长江流域东周青铜器研究——以楚系青铜器为中心》,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
    5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深圳博物馆:《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器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
    6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两木出版社,1997年。
    2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魏桥主编:《国际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3Tchou To-yi,1924. Bronze Antiques de la China. Librairie Nationale D'art et D'historire.
    4 Kane. Virginia C. The Independent Bronze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of China Contemporary with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rchives of Asian Art, Vol.28 (1974/1975), pp.77-107.
    Weber, Charles D.1966. Chinese Pictorial Bronze Vessels of the Late Chou Period:Part I, Artibus Asiae, Vol.28, No.2/3, pp.107-154; 1966. Chinese Pictorial Bronze Vessels of the Late Chou Period: Part II, Artibus Asiae, Vol.28, No.4, pp.271-311; 1967. Chinese Pictorial Bronze Vessels of the Late Chou Period:Part III, Artibus Asiae, Vol.29, No.2/3, pp.115-192; 1968. Chinese Pictorial Bronze Vessels of the Late Chou Period. Ascona:Artibus Asiae Publishers.
    2 Bagley, Robert W.1987. 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tion, vol.1.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Press.---. "Shang Archaeology" in Loewe, Michael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199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pp:124-231.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wson, Jessica M.1990. 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 from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2 parts. Ancient Chinese Ritual Bronze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 vol.2.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Western Zhou Archaeology. In Loewe, Michael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199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pp:352-449.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lkenhausen, Lothar von.1993. Suspended Music:Chime-Bells in the Culture of Bronze Age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The Waning of the Bronze Age: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770-481 B. C. In Loewe, Michael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199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pp:450-544.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 (1000-250BC):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Wagner. Donald B.1996. Iron and Steel in Ancient China. Leiden:E. J. Brill. Thote, Allan.1999.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as Seen from Chinese Pictorial Bronzes of the Fifth Century B. C. E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No.35, Intercultural China, pp.10-41.
    1 Hodder, Ian and Hutson Scott.2003.Reading the Past:current approaches to interpretation in archaeology.3rd editon. pp:171.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文译本参见徐坚译本:《阅读过去》,第148页,岳麓书社,2005年。
    1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及附葬坑出土的小器物补充材料》,《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
    1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2张长寿:《论屯溪出土的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91-10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3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后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47-4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李国梁:《从青铜兵器看屯溪八墓的年代》,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5-3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5孙华:《关于晋侯封组的几个问题》,《文物》1995年第9期。
    1张长寿:《论屯溪出土的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91-10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2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82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3冯峰:《郧县乔家院春秋墓初识》,《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
    4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后收入《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5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
    6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器的断代分期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两木出版社,1997年。
    7郑小炉:《南方青铜器断代的理论与实践》,《考古》2007年第9期;《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81-91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彭适凡:《开展对中国南方古代青铜器研究的若干思考》,《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1邹厚本:《江苏南部土墩墓》,《文物资料丛刊(6)》,文物出版社,1982年。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区域的关于土墩墓分期文章之中。
    2刘兴、吴大林:《谈谈镇江地区土墩墓的分期》,《文物资料丛刊(6)》,文物出版社,1982年。
    3刘兴:《东南地区青铜器分期》,《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
    1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80、81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2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88-8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3目前,关于商和西周时期北方地区出土原始瓷的产地问题颇多争议,有学者认为当地烧制,更多的学者认为南方烧制而输入北方,近来又有学者提出“多中心”说。笔者倾向于“南方烧制”的观点,但南方的原始瓷以何种方式输入北方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1王志敏、韩益之:《介绍江苏仪征过去发现的几件西周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2期:尹焕章:《仪征破山口探掘出土铜器记略》,《文物》1960年第4期;仪征市博物馆:《仪征出土文物集粹》,插图二、三、图版1-10,文物出版社,2008年。
    2林巳奈夫:《中国殷商时代的武器》(日文),京都,1972年,转引自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林巳奈夫:《关于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若干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07-12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3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57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4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该文公布了铜鼎、铜甗的照片,见图版一,1、4。
    1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86年第1期。
    2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辑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后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47-4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后收入《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196-204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4杨宝成:《略论西周时期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
    5中国青铜器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一二,文物出版社,1996年。
    6张敏:《破山口铜器三题》,《东南文化》2002年第6期。该文公布了青铜盉、鬲的照片。
    7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5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作者在书中将邹厚本先生的观点关于该组器物的年代误引为“春秋中期”。
    8滕鸿儒、高京平:《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1994年第3期。
    9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第194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及附葬坑出土的小器物补充材料》,《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12,文物出版社,2008年。该书对镇江地区出土青铜器的年代较为笼统,除该书首次著录的青铜器或与其他学者的年代判断存在较大的分歧,概不征引该书关于青铜器年代的观点。
    1唐兰:《矢簋铭文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后收入《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第66-71页,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2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56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36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3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4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后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47-4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第489页,上海古籍版社,2003年。
    5杨宝成:《略论西周时期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
    6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器》,《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
    7李朝远:《烟墩山墓青铜器的时代及其他》,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31-4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8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三七、三八、四五、五四,文物出版社,1996年。
    9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6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图三六,4,第67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11尹焕章、张正祥:《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普查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12南京博物院、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出上文物选集》,图版87,文物出版社,1963年。
    1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图版四五,3,科学出版社,1959年。墓葬时代从李学勤先生,参见《东周与秦代文明》,第1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谢春祝:《奄城发现战国时期的独木船》,《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倪振逵:《淹城出土的铜器》,《文物》1959年第4期;赵玉泉:《武进县淹城遗址出土春秋文物》,《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合刊; 赵玉泉:《江苏武进春秋淹城遗址》,《文物天地》1992年第1期:杨王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82-86,文物出版社。简报报道三足匜只有一件,《镇江》一书则著录二件,且尺寸相近,一件“通高14.4、长43.6厘米”,另一件“高14.5、长43.5厘米”,文中青铜匝的数量暂从《镇江》一书。
    1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6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二八、二九、三十、五十、五九、六十、六四,文物出版社,1996年。
    3李蔚然:《南京发现周代铜器》,《考古》1960年第6期:王兴平《南京所出吴国之青铜器》一文交代了青铜器出土的时代,并介绍了另外一件“鳞纹鼎”,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71-77页,1982年。
    4南京博物院、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图版80、81,文物出版社,1963年。
    5王兴平《南京所出吴国之青铜器》,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71-77页,1982年。
    6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
    7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
    8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后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47-4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郑小炉:《试论徐和群舒青铜器》,《文物春秋》2003年第5期;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6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山东大学考古系、淄博市文物局、沂源县文管所:《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墓葬》,图版六,4,《考古》2003年第1期。
    11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图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12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67,文物出版社,2008年。
    1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2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2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69,文物出版社,2008年。
    3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
    4刘彬徽:《吴越地区东周铜器与徐楚铜器比较研究》,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93-20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后收入《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第138-146页,岳麓书社,2001年;袁艳玲:《长江流域东周青铜器研究——以楚系青铜器为中心》,第162页,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朱凤瀚:《臧孙钟与程桥墓地》,南开大学历史系先秦史教研室:《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第193-201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6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镇江出上吴国青铜器》一书著录的“高淳固城”出土的一件“夔龙纹鼎”(编号144)的形制、纹饰及高度皆同,可能为同一件器物,出土时间“1981年”,时代定为“西周”。
    7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2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8刘兴:《浙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9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五八,文物出版社,1996年;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70、171,文物出版社,2008年。
    10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2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考古》1974年第2期。
    2刘彬徽:《吴越地区东周铜器与徐楚铜器比较研究》,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93-20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后收入《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第138-146页,岳麓书社,2001年。
    3袁艳玲:《长江流域东周青铜器研究——以楚系青铜器为中心》,第167页,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4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68,文物出版社,2008年。
    5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从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6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7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8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2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9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74,文物出版社,2008年。《镇江》一书编号72的10窃曲纹鼎”,根据其形制、纹饰、尺寸可以判断为1972年高淳青山公社出土,非下大路墓葬出土。
    11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12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南京文物精华·器物编》,第186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12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72,文物出版社,2008年。《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书,以之为顾陇公社下大路出土,误。
    13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14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212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1李宏涛、工丕忠:《汉元帝渭陵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创刊号。
    2吴山菁:《江苏六合县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
    3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上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4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66,文物出版社,2008年。
    5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2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6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南京文物精华·器物编》,第170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7昆山县图书馆陈兆弘:《昆山盛庄青铜器熔铸遗址考察》,苏州地区文化局、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苏州博物馆:《苏州文物资料选编》,第60-65页,1980年。
    8南波:《介绍一件青铜铙》,《文物》1975年第8期。
    9中国青铜器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一四九,文物出版社,1996年。
    10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钟器研究》,第1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南京文物精华·器物编》,第169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11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图四四,第80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关于该遗存的年代与性质,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本文暂从发掘报告的意见。
    12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发现西周墓》,《考古》1976年第4期;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36,文物出版社,2008年。
    13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江苏溧水乌山西周二号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
    14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1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86年第1期。
    2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器》,《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
    3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中册,第14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34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5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6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大港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1987年第5期。
    7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从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南京文物精华·器物编》,第184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8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28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9李龙章:《句鑃浅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第141-153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10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2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12李学勤:《吴国地区的尊、卣及其他》,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23-132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3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编号150,第165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14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15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第1-14页,岳麓书社,1999年。
    16李学勤:《吴国地区的尊、卣及其他》,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23-132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昆山县图书馆陈兆弘:《昆山盛庄青铜器熔铸遗址考察》,附表,苏州地区文化局、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苏州博物馆:《苏州文物资料选编》,第60-65页,1980年;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2昆山县图书馆陈兆弘:《昆山盛庄青铜器熔铸遗址考察》,附表,苏州地区文化局、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苏州博物馆:《苏州文物资料选编》,第60-65页,1980年。
    3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江苏溧水乌山西周二号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37-40,文物出版社,2008年。
    4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
    5刘兴:《东南地区青铜器分期》,《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34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6杨宝成:《略论西周时期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
    7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中册,第14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5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9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的两个西周墓》,《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
    10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虎丘东周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11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86年第1期。
    12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3袁艳玲:《长江流域东周青铜器研究——以楚系青铜器为中心》,第166页,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第319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1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南京文物精华·器物编》,第183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74,文物出版社,2008年。
    2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3镇江市博物馆、丹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47-71,文物出版社,2008年。
    4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5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86年第1期。
    6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
    7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806、91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8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9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一三、一四、一五、一八、二三-二六、五七,文物出版社,1996年。
    10赵玉泉:《武进县淹城遗址出士春秋文物》,《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合刊。
    11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1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98LDM4春秋秦墓》,图三○,2,《文物》2005年第2期。
    1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2徐孟东:《句鑃发微——对一种先秦乐器历史踪迹的寻觅与思考》,《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图版上8.33,第93页,东方出版社,1999年。
    3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4溧水县图书馆:《江苏溧水出土的几批青铜器》,《考古》1986年第3期;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80、81,文物出版社,2008年。
    5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6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发现一批东周青铜器》,《文博通讯》总第17期,1978年;《苏州城东北发现东周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7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浦口出土一批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8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9工兴平:《南京所出吴国之青制器》,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71-77页,1982年。
    10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八,文物出版社,1996年;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73,文物出版社,2008年。
    2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23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3高至喜:《两周铜钲研究》,《考古学报》2006年第3期。
    4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45,文物出版社,2008年
    5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2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6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士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7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2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8杨止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45,文物出版社,2008年。
    9镇江市博物馆:《江苏丹徒出土东周铜器》,《考古》1981年第5期;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02-106,文物出版社,2008年。
    10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四一、四二,文物出版社,1996年。
    11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刘建国:《江苏丹徒粮山春秋石穴墓——兼谈吴国的葬制及人殉》,《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2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37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3冯普仁:《无锡北周巷青铜器》,《考古》1981年第4期。
    4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一六,文物出版社,1997年。
    5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6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沦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7王辉:《青浦博物馆藏春秋青铜钩耀》,《上海文博论丛》2007年第2期。
    8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县何山东周墓》,《文物》1984年第5期。
    9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第319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1武进县博物馆夏星南:《江苏武进发现一件春秋时代铜盘》,《文物》1991年第4期。
    2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46,文物出版社,2008年。
    3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图版一,3,《中国考古学年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72,文物出版社,2008年。
    4怀宁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怀宁县出土春秋铜器》,图二,《文物》1983年第11期。简报作者将其时代定为“春秋早期”,本文从朱凤瀚先生的意见,参见《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6李学勤:《吴越地区的尊、卣及其他》,《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23-131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7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3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8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9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
    10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49,文物出版社,2008年: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3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刘建国、吴大林:《江苏溧水宽广墩墓出上器物》,《文物》1985年第12期: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75-79,文物出版社,2008年。大部分青铜器发现时“破损散失”,发掘简报只公布了一件青铜匜的资料,邹文新公布了一件青铜三足簋、镂空盘(炉)的线图,另对青铜卣、青铜附耳簋(作者称“盂”)进行了文字描述;《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增加了另外一件圈足簋和青铜匝的照片。这些青铜器是否为该墓青铜器组合的全部则不得而知。
    2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34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3杨宝成:《略论西周时期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
    4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75-79,文物出版社,2008年。
    5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册,第2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6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南京文物精华·器物编》,第186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7南京博物院、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磨盘墩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1期。
    8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制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三一、六一,文物出版社,1996年。
    9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36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10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0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上吴国青铜器》,图版41、42,文物出版社,2008年。
    1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5期。
    2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后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47-4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杨宝成:《略论西周时期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中册,第14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器》,《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
    5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九、二二、三三、三六,文物出版社,1996年。
    6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34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7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8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3-35,文物出版社,2008年。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第36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0北京大学考古系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第7期。
    11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63,文物出版社,2008年。
    12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上海江苏卷》,第204页,大象出版社,1996年。
    13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3、4期合刊:杨正宏、肖梦龙主编:《浙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22-140,文物出版社,2008年。
    14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袁艳玲:《长江流域东周青铜器研究——以楚系青铜器为中心》,第165页,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2滕京:《高淳发现一件西周时期铜簋形器》,《文物》1998年第6期。
    3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0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4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48,文物出版社,2008年。后者将器物出土时间误记为“1980年”
    5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文物》1987年第12期: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107-121,文物出版社,2008年。
    6周亚:《丹徒谏壁工家山东周墓部分青铜器的时代及其他》,《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六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7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43-46,文物出版社,2008年。
    8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第323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9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刘家崖发现古代青铜器》,图五,3,《考古》1982年第2期。
    1苏州博物馆:《江苏苏州市发现窖藏青铜器》,《考古》1991年第12期。
    2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0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3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35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版87-101,文物出版社,2008年。
    4南京市博物院等:《江苏六合程桥东周三号墓》,《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5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金山戚家墩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1期;陈佩芬:《记上海博物馆所藏越族青铜器——兼论越族青铜器的纹饰》,图二十五,《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上》,图版五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考古精粹》,图版25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6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上》图版四六六、图版五○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1殷涤非:《安徽屯溪周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90年第3期。
    2屯溪弈棋八号墓发掘组:《屯溪弈棋八号墓发掘简报》,《文物研究》第七辑,黄山书社,1991年。
    3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文物出版社,1996年。
    4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5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86年第2期。作者撰写了多篇相关论文前后观点略有改变。
    6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后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47-4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李国梁:《皖南出士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四辑,黄山书社,1988年;《从青铜兵器看屯溪八墓的年代》,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5-3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8周亚:《吴越地区土墩墓青铜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55-7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9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53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10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5-26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王俊:《略论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与族属》,《东南文化》2008年第4期。
    12卢连成、胡智生:《宝鸡鱼国墓地》,图二四四,9,第358页,图版一九五,3,文物出版社,1988年。
    13张明东:《商周墓葬比较研究》,第162-168页,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
    1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图版三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图版四六,253、254,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图版五八、五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58、121,文物出版社,2006年。《全集》记录器物出土时间为1972年。
    3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四,文物出版社,1996年。
    4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图版六○、六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一六O,文物出版社,1997年。
    6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6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该书称“8件铜器“,所举”鼎2、匜1、剑1、戈1、凿2件”,共7件,所举器类亦与《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和宫希成《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一文称“鼎3、匝1、戈1、矛1、凿1”略异。
    7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21、22、37,文物出版社,2006年。宫希成《皖南商周青铜器发现与研究》一文中,器物的种类和数量略有出入,“出土铜鼎3、匜1、戈1、矛1、凿1,共7件”。
    8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9安徽省博物馆:《安徽贵池发现东周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10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6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李国梁:《皖南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四辑,黄山书社,1988年。
    12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144-147,文物出版社,2006年。
    13陈衍麟:《安徽繁昌征集的青铜器》,《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
    1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90,文物出版社,2006年。
    2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昌出土一批青铜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
    3张敬国:《安徽境内吴文化的探索》,第26-28页,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26-28页,1982年;宫希成:《皖南商周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第1-4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张敬国对墓葬形制的表述与简报和宫希成先生不同,“该墓没有墓坑、葬具和人体骨架,以山石为墓床,上面加堆封土成圆形孤堆”。
    4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袁艳玲:《长江流域东周青铜器研究——以楚系青铜器为中心》,第165页,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杨宝成:《略论西周时期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
    6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一、二、一七、四六、五五、五六,文物出版社,1996年。文字说明“一九七八年安徽繁昌汤家山出士”,年代不确。
    7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8张敬国:《安徽境内吴文化的探索》.第26-28页,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26-28页,1982年;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器》,图版32、34、45、56、59、61、86、87、88、124、125、127,文物出版社,2006年。
    9张爱冰、陆勤毅:《繁昌汤家山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文物》2010年第12期。
    10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该书“扁鼓腹附耳罐形鼎二”不确,罐形鼎一件,另外为重环纹鼎。
    11石谷风:《青阳出土的西周晚期铜器》,《安徽文博》总第3期,1983年:冯伟:《皖南出土青铜句耀的类型和年代分析》,《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朱献雄:《安徽青阳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器》,《文物》1990年第8期。
    13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图版四五-四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60、64、65、91、110,文物出版社,2006年。
    14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三,文物出版社,1997年。
    1李国梁:《皖南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四辑,黄山书社,1988年。
    2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3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冯伟:《皖南出土青铜句耀的类型和年代分析》,《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5陈衍麟:《安徽繁昌征集的青铜器》,《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98,文物出版社,2006年。
    6陈衍麟:《安徽繁昌征集的青铜器》,《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10,文物出版社,2006年。
    7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出土商周青铜器》,图版9、54、67、100,文物出版社,2006年;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陈衍麟:《安徽繁昌征集的青铜器》,《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
    9徐之田:《安徽宣州市孙埠出土周代青铜器》,《文物》1991年第8期;王爱武:《安徽宣城出土的青铜器》,《文物》2007第2期。其中,“钲”的称谓存在分歧,徐之田先生称“钲”,王爱武先生称为“铙”,《皖南商周青铜器》一书、李国梁、郑小炉先生和并称“钟”,见李国梁:《皖南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四辑.黄山书社,1988年: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王爱武先生观点另见于《浅析宜州市孙埠出土的青铜乐器》,《文物研究》第十二辑,黄山书社,1999年。我个人认为简报称“钲”为是。
    10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六五,文物出版社,1996年。
    12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28、46、47,文物出版社,2006年。
    13程先通:《黄山鸟石乡出土一件西周甬钟》,《考古》1988年第5期: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41,文物出版社,2006年。
    1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2张国茂:《安徽铜陵地区先秦青铜文化简论》,《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1、2,文物出版社,2006年。
    3陈衍麟:《安徽繁昌征集的青铜器》,《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
    4陈衍麟:《安徽繁昌征集的青铜器》,《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
    5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8,文物出版社.2006年。
    6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鼎78,第46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7叶波;《铜陵凤凰山发现春秋铜器》,《文物研究》第三辑,黄山书社,1988年。
    8陈衍麟:《安徽繁昌征集的青铜器》,《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
    9宋永祥:《安徽郎溪县发现的西周铜鼎》,《文物》1987年第10期。
    11冯普仁:《吴越文化》,第127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12李国梁:《皖南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四辑,黄山书社,1988年: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2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5,文物出版社,2006年。
    13张爱冰、陆勤毅:《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考古》2010年第6期。
    14刘政:《安徽广德青铜句耀初探》,《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76-84,文物出版社,2006年。
    1张北进:《安徽省东至县发现一件青铜罄》,《文物》1990年第11期。
    2李学勤:《安徽南部存在着颇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学术界》1991年第1期,后收入《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263-269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33,文物出版社,2006年。
    4张爱冰、陆勤毅:《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考古》2010年第6期。
    5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16、38,文物出版社,2006年。
    6张国茂:《安徽铜陵市金口岭春秋墓》,《文物研究》第七辑,黄山书社,1991年;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43、123,文物出版社,2006年。
    7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二○、二一,文物出版社,1996年。
    8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9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36,文物出版社,2006年
    10王俊:《介绍皖南当涂出土的几件青铜器》,《东南文化》1988年第4期。
    11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7、48、89,文物出版社,2006年。
    12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鼎69、70,第40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1湖北省博物馆:《湖北京山发现曾国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2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22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年代的判断从朱凤瀚,参见《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72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马道阔:《安徽铜陵谢垅春秋铜器窖藏清理简报》,《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55、63、66、93、102,文物出版社,2006年。
    3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4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张爱冰:《铜陵谢垅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09年第6期。
    6张国茂;《安徽铜陵地区先秦青铜文化简论》,《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31,文物出版社,2006年。器物出土时间采自张爱冰、陆勤毅:《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考古》2010年第6期。
    7张爱冰、陆勤毅:《皖南出士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考古》2010年第6期。
    8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70、71、72、73,文物出版社,2006年。器物出土年代从宫希成先生《皖南商周青铜器发现与研究》一文,《皖南商周青铜器》,第1页。
    9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8年第2期;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111-119,文物出版社,2006年。
    10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4,文物出版社,2006年。器物出土时间采自张爱冰、陆勤毅:《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考古》2010年第6期。
    2张爱冰、陆勤毅:《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考古》2010年第6期。
    3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图四五,第85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4王俊:《试论马鞍山青铜大铙的年代及其性质》,《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
    5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图四六,第89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6张爱冰、陆勤毅:《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考古》2010年第6期: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30,文物出版社,2006年。
    7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图版30,文物出版社,2006年。
    8张爱冰、陆勤毅:《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考古》2010年第6期。
    9甘肃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图版五,3,《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10安徽省文物局:《安徽馆藏珍宝》上册,图版011,中华书局,2008年。
    11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皖南商周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6年。
    1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长兴县出土的两件铜器》,《文物》1960年第7期。
    1王士伦:《记浙江发现的铜铙、釉陶钟和越王石矛》,《考古》1965年第5期;浙江省博物馆:《越地范金》,第40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
    2咸宁地区博物馆:《湖北省阳新县出土两件青铜铙》,图一,《文物》1981年第1期。
    3徐定水:《浙江永嘉出土的一批青铜器简介》,《文物》1980年第8期。
    4柴福有:《记浙江江山出土的一套青铜编钟》,《南方文物》1995年第3期:江山市博物馆柴福有:《浙江江山出土青铜编钟》,《文物》1996年第6期;衢州博物馆:《衢州文物精品》,第15页,西泠印社,1999年。
    5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6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7王屹峰:《中国南方原始瓷窑业研究》,第223页,中国书店,2010年。
    8《文博简讯·浙江省》《文物》1972年第3期;长兴县文化馆:《浙江长兴县的两件青铜器》,《文物》1973年第1期:浙江省博物馆:《越地范金》,第40、4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
    9长兴县文化馆:《浙江长兴县的两件青铜器》,《文物》1973年第1期;浙江省博物馆:《越地范金》,第4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
    10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海盐县文化馆:《浙江省海盐县出土商周青铜甗》,《考古》1981年第1期。
    12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8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嘉兴市文化局:《嘉兴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选·器物卷》,第96页,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
    13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14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1浙江省博物馆张翔:《浙江萧山杜家村出土西周甬钟》,《文物》1985年第4期。
    2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王屹峰:《中国南方原始瓷窑业研究》,第223页,中国书店,2010年。作者言“宁波东钱湖龙口山墓葬出土青铜甬钟2件”,明确了遗存的性质,但所记甬钟的数量与前者不一,本文暂从前者,遗存性质存疑。
    4长兴县革委会报道组:《浙江长兴县发现西周铜鼎》,《文物》1977年第9期;长兴县博物馆夏星南:《浙江长兴出土五件商周铜器》,《文物》1979年第11期。
    5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6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7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鼎40,第28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8浙江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出土商代铜器》,《文物》1986年第2期。
    9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8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马今洪:《试论浙江安吉三官乡土墩墓出土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和百越地区青铜器研究》,第71-8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11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第1-14页,岳麓书社,1999年。
    12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彩版二九,2,大象出版社,2004年。
    14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图六,7,《考古》1963年第4期。
    1绍兴市文管会:《绍兴发现两件钩耀》,沙孟海:《配儿钩鑃考释》,《考古》1983年第4期。
    2浙江长兴县博物馆夏星南:《浙江长兴发现东周青铜器》,《文物》1981年第12期。
    3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注释3,《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浙江省博物馆张翔:《浙江萧山杜家村出土西周甬钟》,《文物》1985年第4期;浙江省博物馆:《越地范金》,第42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
    5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6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7王屹峰:《中国南方原始瓷窑业研究》,第223页,中国书店,2010年。
    8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期。
    9林华东:《绍兴306号“越墓”辨》,《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4期。
    10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八九、九四、九九、一五二-一五六,文物出版社,1996年。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4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2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3袁艳玲:《长江流域东周青铜器研究——以楚系青铜器为中心》,第167页,北京大学博土学位论文,2008年。
    1郎剑锋:《绍兴306号墓探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
    2台州地区文管会、温岭县文化局:《浙江温岭出土西周铜盘》,《考古》1991年第3期。
    3中国青制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4》,图版一七四,文物出版社,1997年。
    4林巳奈夫:《关十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若干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07-12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5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6赵一新:《浙江磐安深泽出十一件云纹铙》,《考古》1987年第8期。
    7朱杨晓:《东阳市博物馆藏春秋战国青铜器》,《东方博物》第四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小人尖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二辑,科学出版社,1993年。
    9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55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10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30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俞珊瑛:《浙江出土青制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印山越王陵》,图十三,1,第35页,彩版二一,1、2,图版三一,1、2,文物出版社,2002年。
    1蒋明明:《浙江绍兴市发现一件春秋铭文制甬钟》,《考古》2006年第7期。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
    3彭适凡、孙一鸣:《浙江温州市瓯海杨府山土墩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2011年第9期。
    4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5资料末正式发表,现藏桐乡市博物馆。
    6周意群:《安吉发现一件西周时期铜铙》,《文物》2005年第1期。简报作者在对其年代进行判断时结合同出的“原始瓷碎片”进行分析,但末对碎片进行文字描述,亦末见线图或照片等资料,难以判断碎片是填土出土物还是同期随葬品。
    7徐长青:《江西永修发现商代青铜铙》,《南方文物》2002年第2期。
    8安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安吉出土春秋青铜盉》,《文物》2006年第11期。
    9刘侃:《绍兴西施山遗址出土文物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温州市瓯海区文博馆:《温州瓯海杨府山出土三件西周青铜鼎》,《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图一零九,第218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3朱杨晓:《东阳市博物馆藏春秋战国青铜器》,《东方博物》第四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昆山》,第425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5方杰:《越国文化》,第125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6王振铺:《福建建瓯县出士西周铜钟》,《文物》1980年第11期。
    7陈存洗、杨琮:《福建青铜文化初探》,《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8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一四八,文物出版社,1996年。
    9张家:《福建建瓯县发现一件西周甬钟》,《文物》1996年第2期。另据《福建青铜文化初探》一文得知,建瓯南雅铜铙同出二件,“钟体一件稍大,一件稍小,形制花纹相同,应是配套使用”,见陈存洗、杨琮:《福建青铜文化初探》,《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杨琮先生所著《闽越国文化》一书所示建瓯南雅“甬钟”与简报照片、文字存在明显不同,见杨琮:《闽越国文化》,第49-5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m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文物精华·青铜器》,第111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
    1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福建浦城县管九村土墩墓群》,《考古》2007年第7期;福建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编:《越魂闽魄》,第22-25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安张家坡西周铜器群》,图版一四,1,图版二七,2,文物出版社,1965年;中国青铜器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5西周1》,图版一二七,文物出版社,1996年。
    3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发现西周厉王害(从夫)簋》,《文物》1979年第4期;中国青铜器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5西周1》,图版六八,文物出版社,1996年。
    4江西省上饶县博物馆:《上饶县马鞍山西周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合刊。
    5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
    1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图一八○,6,第271页,科学出版社,1996年。
    2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图四,第12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2彭适凡、李玉林:《江西新干县的西周墓葬》,图一-图三,《文物》1983年第6期。简报作者将青铜器的时代定为西周早期,后来李朝远指出中稜水库青铜器具有商代早中期的特点,参见《江西新干中稜青铜器的再认识》,安田喜宪、高崇文:《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16-224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后收入《青铜器学步集》。第174-183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李伯谦先生后来也认为这批青铜器的年代应该在二里岗上层到殷墟一期之间,参见孙庆伟:《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国际研讨会述要》,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八期。
    1薛尧:《江西出土的几件青铜器》,图一,《考古》1963年第8期。简报作者将其时代定为西周初期,年代当与中稜水库青铜鼎时代相近。
    2秋维道、孙东位:《陕西礼泉县发现两批商代铜器》,图二,《文物资料丛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图一一九,8,第39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省文物局:《城洋青铜器》,图一六五,第181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4孟宪武:《安阳三家庄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图版八,6,《考古》1985年12期;孟宪武:《安阳三家庄、董王度村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及其年代推定》,图二,右,《考古》1991年第10期。
    5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新海连市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勘察记》,图版十 1、2,《考古》1961年第6期。简报作者将青铜器的时代定为西周,不确;其年代当与新干中棱青铜器年代相近。
    6王世民、陈公柔:《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鼎46,第30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7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元氏县西张村的西周遗址和墓葬》,图版八,2,《考古》1979年第1期。
    8王世民、陈公柔:《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鼎40,第28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9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图三,1,《文物》1990年第6期。
    10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出土的铜器》,图一,1,《考古》1964年第10期。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临猗县博物馆:《临猗程村墓地》,图55,1,第6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1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热河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发现的古代青铜器》,图版一,《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6西周2》,图版六,文物出版社,1996年。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图六,1,图版六,1,《文物》1990年第6期。墓葬的年代从朱凤瀚之说,参见《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李零:《论楚国铜器的类型》,《入山与出塞》,第271-333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李零先生根据淅川下寺M3出土罐形鼎(编号M3:4)铭文将其归入“水器”,本文仍按照习惯将其置于炊器内。
    4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33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6李国梁:《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六辑,黄山书社,1990年。
    7李国梁:《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六辑,黄山书社,1990年。
    8杨宝成、刘森淼:《商周方鼎初论》,《考古》1981年第6期;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第160-180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9长水:《岐山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图六,《文物》1972年第6期;曹炜:《周原出土青铜器》,第1083页,巴蜀书社,2005年。
    1卢连成、胡智生:《宝鸡鱼国墓地》上册,图一九五,1,第284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2俞伟超:《关于楚文化发展的新探索》,《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后收入《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第211-227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3彭浩:《我国两周时期的越式鼎》,《湖南考古辑刊(2)》,岳麓书社,1984年。
    4熊传薪、吴铭生:《湖南古越族青铜器概论》,《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52-166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
    5叶文宪:《越式鼎溯源》,《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
    6转引自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文化研究》,第359页,线装书局,2008年。
    7李龙章:《湖南两广青铜时代越墓研究》,《考古学报》1995年第3期:深圳博物馆:《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第37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8向桃初:《“越式鼎”研究初步》,《古代文明》第4卷,文物出版社,2005年:《湘江流域商周青文化研究》,第360页,线装书局,2008年。
    1叶文宪:《越式鼎溯源》,《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
    2向桃初:《“越式鼎”研究初步》,《古代文明》第4卷,文物出版社,2005年: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文化研究》,第381页,线装书局,2008年。
    1禚柏红:《莒文化研究》,《东方考古》第6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
    1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第128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2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图版二,6,《考古》1976年第1期。
    4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图八,1,《文物》1995年第7期。
    1高成林、傅先荣:《吴文化铜甗及其渊源浅谈》,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一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43-246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1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下册,图版三○o,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图录》,图版A251,科学出版社,1962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图版二十九,文物出版社,1980年。
    1陈佩芬:《记上海博物馆所藏越族青铜器——兼论越族青铜器的纹饰》,图二十二,《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上》,图版九○-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2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下册,图版二七九,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作者称“鸟耳簋”,“侈口敛颈,形制独异”,以之为西周前期器。
    1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发现商周青铜器》,图六,4,《考古》1984年第6期;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5西周2》,图版一○九,文物出版社,1996年。
    2马承源:《记上海博物馆新收集的青铜器》,图版四,2,《文物》1964年第7期,后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268-2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西周篇上》,图版二七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图版A131,科学出版社,1962年:李学勤、艾兰:《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图版93,文物出版社,1995年。
    4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热河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发现的古代青铜器》,图版一,《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6西周2》,图版二二,文物出版社,1996年。
    1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下册,图版六○六,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第2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王世民:《略说吴地发现的春秋后期青铜礼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81-19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3高成林:《东周吴越铜器墓研究》,第37页,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图一八八,第253页,图版九六,文物出版社,1991年。
    2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图版六七,科学出版社,1959年。
    3 Tchou To-yi,1924. Bronze Antiques de la China. Librairie Nationale D'art et D'historire.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图五一,1,第53页,大象出版社,2004年。
    4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图版三O,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图版八,41,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此前,马承源先生指出“这是一件贯耳壶的壶盖,因为倒置陈列而标名为觯”,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注6。
    7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县戚家墩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1期。
    8吴大林:《江苏溧水县发现东周古井》,《考古》1987年第11期。
    9丁金龙:《苏州澄湖遗址发掘报告》、朱伟峰:《独墅湖遗址发掘报告》,苏州博物馆:《苏州文物考古新发现:苏州考古发掘报告专辑(2001-2006)》,第53-158、159-284页,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
    1高成林先生已经注意到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的同类器同吴越地区双耳三足陶壶的相似性,认为三蹄足与青铜敦的器足相似,认为侯古堆一号墓出土青铜壶“应是在陶器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其它铜器如铜敦的一些特点而创造出来的”,参见高成林:《东周吴越铜器墓研究》,第30页,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
    2李步青:《山东莱阳县出土己国铜器》,图三,《文物》1983年第12期。
    3吴镇锋:《内史毫丰同的初步研究》、工古奎:《读金随札——内史毫同》,《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4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下》,图版六一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5张翔:《说和(从金)》,《江汉考古》1986年第2期。
    1李学勤:《释东周器名卮及有关文字》,《文物中的古文明》,第330-334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
    2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册,第2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下册,图版八二五,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4 Rawson, Jessica.1988. The Bella and P. P. Chiu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Hongkong.
    4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下册,图版八二七,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1“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海外遗珍·铜器一》,图版145,“国立”故宫博物院,1985年。作者称“鉴”,将其时代定为“战国”
    1林巳奈夫:《关于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若干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07-12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1叶小燕:《东周刻纹铜器》,《考古》1983年第2期。
    2刘建国:《春秋刻纹铜器初论》,《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林留根、施玉平:《试论东周刻纹铜器的起源及其分期》,《文物研究》第六辑,黄山书社,1990年。
    3江西省历史博物馆、靖安县文化馆:《江西靖安出土春秋徐国铜器》,图版二,1,图一,《文物》1980年第8期。
    4彭适凡:《江西靖安出土徐器的名称问题》,《文物》1983年第6期,后收入《江西先秦考古》,第160-164页,江西高校出版社,1992年。
    5刘彬徽:《两广地区青铜容器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笫1期,后收入《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第129-137页,岳麓书社,2001年。
    6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出土的铜器》,《考古》1964年第10期。简报称“盘形器”,入“杂器类”,线图参见李国梁:《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铜器》,图一○,1,《文物研究》第六辑,黄山书社,1990年。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图七,《文物》1990年第6期。简报称“铜器盖”,认为“可能是双耳鼎一类器物的盖”。
    1陈佩芬:《吴王夫差盉》,《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七期,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上》,图版五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马今洪:《流甗的研究》,《文博》1996年第5期;郑小炉:《试论青铜甗(鬲)形盉》,《南方文物》2003年第3期。
    2陈佩芬:《记上海博物馆所藏越族青铜器——兼论越族青铜器的纹饰》,图一,《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广东省博物馆:《广东信宜出士西周铜盉》,《文物》1975年第11期。
    4汤姆森.罗覃:《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青铜盉新探》,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13-22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5罗泰先生推测信宜铜盉“大概属长江中下游地方型作坊的产品”,汤姆森.罗覃推测讨论的“四件青铜器都出于南方是毫无疑问的,但至今能使我验明它们确是由南方某个国家铸造工场生产的确斯证据仍未找到”,态度较为审慎,参见罗泰:《中国岭南地区出土的早期礼乐青铜器》、汤姆森.罗覃:《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青铜盉新探》,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67-179页、第213-22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2001年,湖南宁乡月山铺乡龙泉村出土了一件青铜盉,形态特钲较之屯溪三号墓更加接近上海博物馆藏青铜盉,时代约为“西周中期或略晚”,为探索上海博物馆藏青铜盉的产地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参见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285页,线装书局,2008年。关于上海博物馆藏青铜盉和信宜盉的年代问题日前仍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当以罗泰先生的意见较为接近,“可能实际会晚到春秋早中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图一八七,第252页,图版九五,1、2,文物出版社,1991年。
    1曹玮主编:《周原出土青铜器》第3卷,第773-771页,巴蜀书社,2005年。
    2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下》,图版五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图98,4,第13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郑建明:《战国原始瓷双头提梁壶功能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
    2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第216-22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关于鸭形壶的专题讨论参见:陈国庆:《中原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鸭形壶》,《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陈钰;《试论马桥文化鸭形壶的来源与传播》,《南方文物》2011年第4期。
    3南京博物院等:《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图版五四,文物出版社,1963年。
    4丁金龙:《苏州澄湖遗址发掘报告》,图版22,2,苏州博物馆:《苏州文物考古新发现:苏州考古发掘报告专辑(2001-2006)》,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
    1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图六,《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1早期的讨论参见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24-144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2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314页,线装书局,2008年。
    3罗泰先生曾推测北方地区的青铜铙在二里岗时期即存在,只是目前尚未发现,参见《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乐器》,《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
    4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314页,线装书局,2008年:任晓琳:《先秦乐器铜铙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罗泰:《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士的青铜乐器》,《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
    1苏芳淑:《沙可乐医生收藏的“吴”文化青铜器及相关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57-26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方建军:《论美国赛克勒所藏编钟》,《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浙江省博物馆张翔:《浙江萧山杜家村出土西周甬钟》,《文物》1985年第4期。作者当时所据资料仅为浙江出土。
    2方杰:《越国文化》,第125页,L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如宝鸡竹园沟七号菜,卢连成、胡智生:《宝鸡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4罗泰:《中国岭南地区出土的早期礼乐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67-17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5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96、225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该类型青铜甬钟也见于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如茂县牟托石棺墓,参见茂县羌族博物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文物》1994年第3期。
    69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233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7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曹玮:《周原出土青制器》第10卷,第2011-2020、2032-2033页,巴蜀书社,2005年。
    8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225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9西安市文物管理处:《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考古》1974年第1期。
    10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97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1刘彬徽先生认为“楚徐吴越的青铜编钟基本上同属一个体系,即华夏文化体系”,参见刘彬徽:《吴越地区东周铜器与徐楚铜器比较研究》,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93-20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后收入《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第138-146页,岳麓书社,2001年。
    2冯伟:《皖南出土青铜句耀的类型和年代分析》,《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图版上8.33a、上8.33b,第93页,东方出版社,1999年。
    4吴大澂:《说文古籀补》,第57页,中华书局,1988年。
    5王国维:《古礼器略说》,《雪堂丛刊》,上虞罗氏排印本,1915年。
    6陈梦家:《中国铜器概述》,《海外中国铜器图录》第一集上册,北平图书馆,1946年:郭沫若:《杂说林钟、句耀、钲、铎》,《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第83-96页,科学出版社,1961年: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要上》,《凡将斋金石丛稿》,第1-65页,中华书局,1977年:于省吾:《双剑移诸子新证》,第376页,中华书局,1962年:马承源:《中国古代青制器》,第15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马承源先生后期放弃了这一观点,将“句铎”改称“铎”,参见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2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7容庚:《殷周礼乐器考略》,《燕京学报》第1期,1927年:唐兰:《古乐器小记》,《燕京学报》第十四期,1933年,后收入《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第346-375页,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1方建军:《吴越乐器句耀及其相关问题》,《乐器》1994年第2期;徐孟东:《句耀发微——对一种先秦乐器历史踪迹的寻觅与思考》,《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26-336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李晶:《试谈句鑃》,《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6期;朱国伟:《钲与句鑃辨析》,《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第69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3杜廼松:《金文“句耀”、“左守”讨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3期。
    4刘宝山:《句耀浅谈》,《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
    5胡悦谦:《安徽省宿县出土两件铜乐器》,图二,图四,《文物》1964年第7期。
    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
    7滕鸿儒、高京平:《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青铜器》,图一,2,《文物》1994年第3期。简报作者认为“这批青铜器应属战国时期的遗物”,王青先生将其时代定为“春秋中期”,可从。参见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第194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图版三八,1,科学出版社,1959年。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第78页,图十七,第340贝,图二三八,文物出版社,1999年。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韩城市文物旅游局:《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7发掘简报》,图十.二,右,图十四,1,《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6期。
    4《诗经·小雅·采芑》:“方叔率止,钲人伐鼓。”《左传·宣公四年》:“伯棼射王,汰辀,及鼓跗,著于丁宁。”《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战以錞于、丁宁,做其民也。”韦昭《注》:“丁宁者,谓钲也。”《国语·吴语》:“味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韦昭《注》:“丁宁,谓钲也。”
    5郭沫若:《曾子斿鼎、无者俞钲及其它》,《文物》1964年第9期。
    6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19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7马今洪:《青铜钲浅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鹿鸣集——李济先生发掘西阴村遗址八十周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五十周年纪年文集》,第286-292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8冯伟:《浅谈皖南出土青铜铎》,《文物研究》第16辑,黄山书社,2009年。
    9周仁花:《富阳文物馆藏的几件先秦青铜器》,《东方博物》第三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下册,图版九三七、九三八,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2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桐柏县文管会:《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
    3《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铎通鼓”。《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周礼·天官·小宰》:“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郑玄《注》:“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周礼·天官·宫正》:“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徵令有常者,以木铎徇于市朝。”
    4唐兰:《古乐器小记》,《燕京学报》第十四期,1933年,后收入《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第346-375页,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5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册,第488页,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第76页,科学出版社,1958年。
    6曹淑琴:《先秦铜铎及其相关问题》,《文物》1991年第3期。
    7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册,第38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09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9方建军:《考古所见周汉时期的军乐器——铎》,《中外乐器信息》2003年第3期。
    10卢连成、胡智生:《宝鸡鱼国墓地》上册,图二一七,2,第281-282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报告中称“大铜铃”。
    11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04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12郭沫若:《杂说林钟、句鑃、钲、铎》,《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第82-96页,科学出版社,1961年。
    13另有以骨为舌者,参见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图十五,1,第19页,齐鲁书社,1987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1孙华:《丹徒王家山錞于试析》,《文物天地》1998年第6期。
    2刘建国:《试论錞于的类型和分期》,《文物研究》第五辑,黄山书社,1989年;
    3唐兰:《古乐器小记》,《燕京学报》第十四期,1933年,后收入《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第346-375页,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徐中舒、唐嘉弘:《錞于和铜鼓》,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编:《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44-4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罗勋章:《刘家店子春秋墓锁谈》,《文物》1984年第9期;刘建国:《试论錞于的类型和分期》,《文物研究》第五辑,黄山书社,1989年:刘建国:《论錞于文化与东夷、百越的关系》,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彭适凡主编:《百越民族研究》,第248-265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37-353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陆斐蕾:《錞于及其文化区系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熊传新:《我国古代錞于概论》,《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第80-89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5林奇、邓辉:《錞于刍议》,《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韩城市文物旅游局:《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7发掘简报》,图十三,图十四,4,《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6期;方建军:《新出芮国乐器及其意义》,《音乐研究》2008年第4期。
    7胡悦谦:《安徽宿县出土两件铜乐器》,图一,图三,《文物》1964年第7期。
    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
    9《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战以锌于、丁宁,做其民也。”《国语·吴语》:“味明,十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
    10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2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周永珍:《西周时代的温器》,《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册,第10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图五一,1,第53页,大象出版社,2004年。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98LDM4春秋秦墓》,图三○,2,《文物》2005年第2期。简报作者认为,该墓墓主为男性贵族。
    2安徽省博物馆编:《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图版一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3也有学者以之为“盛食器”,不确,参见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青铜卷》,图版0641,“窃曲纹方簋”,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4寿县博物馆:《寿县肖严湖出士春秋青铜器》,图一,5,图三,《文物》1990年第11期。
    5陈芳妹:《晋侯墓地青铜器所见性别研究的新线索》,上海博物馆编:《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57-19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刘礼刚:《梁姬罐相关问题的思考》,《中原文物》2002年第6期。该文征引郭宝钧先生意见,“颇似后世少数民族腰带上系挂的荷包,权借名之”(《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76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陈耘:《三门峡虢季夫人墓出土青铜罐》,《典藏》2006年第2期: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第483-498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李零:《说匵——中国早期的妇女用品: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3期。 “女性用品”之说也非绝对,李零先生已经指出有些男性墓葬内也出土小型青铜器,本文所举礼县圆顶山M4也是男性墓葬。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图版三一,3,文物出版社,1980年;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青铜卷》,图版0124,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2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青铜卷》,图版0125,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3容庚:《海外吉金图录》,图版九八,台联国风出版社,1978年。
    1王世民:《略说吴地发现的春秋后期青铜礼器》、刘彬徽:《吴越地区东周铜器与徐楚铜器比较研究》,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81-192、193-20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1南波:《吴县唯亭公社夷陵山出土印纹陶、釉陶器物》,图一,《文物》1977年第7期。
    2 Virginia Kane, The Independent Bronze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of China Contemporary with the Shane and Western Chou Dynasty, Archives of Asia Art 28 (1974-75).
    2李朝远:《吴地青铜器未受商文化影响论》,《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八期,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后收入《青铜器学步集》,第202-223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1孙华:《中国青铜文化体系的几个问题》,《考古学研究(五)》下册,第921-848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李峰著、徐峰译、汤惠生校:《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第3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第14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李学勤:《吴国地区的尊、卣及其他》,江苏吴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23-132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第256-261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3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后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47-4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孙华:《中国青铜文化体系的几个问题》,《考古学研究(五)》下册,第921-948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1镇江市博物馆浮山果园古墓发掘组:《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文物》1979年第2期。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
    2根据简报文字,“葬具和人骨已朽不存,仅在北部青铜簋附近残留少量红色漆皮。当时墓主人的头向应当朝北,据此测得墓向325。”,读者并不能从中获得关于墓主头向的明确信息,红色的漆皮可能为随葬的漆器。
    3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发现西周墓》,《考古》1976年第4期。
    4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3-5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1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5期。
    1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江苏溧水乌山西周二号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
    2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31-33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3也有学者认为,“石床”也可视为一种葬具,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文物出版社,1982年。
    1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2张敏:《吴王余昧墓发现及其意义》,《东南文物》1988年第3、4期合刊。
    3谷建祥、林留根:《江南大型土墩墓形制之研究》,《东南文物》1998年第1期。
    4吕春华:《宁镇地区大型土墩墓的等级问题》,《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1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56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南京博物院、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磨盘墩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11期。
    1尹焕章:《仪征破山口探掘出土铜器记略》,《文物》1960年第4期。
    2刘建国:《江苏丹徒粮山春秋石穴墓——兼论吴国的葬制与人殉》,《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昌出土一批青铜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局:《印山越王陵》,文物出版社,2002年。
    3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文物》1987年第12期。
    4孙华:《绍兴印山大墓的若干问题——读<印山越王陵>札记》,《南方文物》2008年第2期。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发现了一件良渚文化末期的陶屋模型,与越山越王陵木椁形制相近,参见国家文物局主编:《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03》,第33-39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此种形制的房屋建筑形制是否延续到东周晚期以至更晚的西汉时期很值得注意;另一方面,即便这种形制的房屋建筑一直得以延续,孙华先生所论丧葬习俗“保守性”也很值得关注。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浙江温岭市塘山西汉东瓯贵族墓》,《考古》2007年第11期,后收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169-204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1孙华:《绍兴印山大墓的若干问题——读<印山越王陵>札记》,《南方文物》2008年第2期。
    2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考古》1974年第2期。
    3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期。
    1郎剑锋:《绍兴306号墓探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
    1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37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2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8年第2期。
    3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3、4期合刊。
    4安阳亦工亦农文物考古短训班:《安阳殷墟奴隶祭祀坑的发掘》,《考古》1977年第1期。
    1冯峰:《东周殉葬的考古学研究》,第23页,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
    2孙华:《绍兴印山大墓的若干问题——读<印山越王陵>札记》,《南方文物》2008年第2期。
    1曹锦炎:《北山铜器新考》,《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
    1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城东北发现东周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2郭沫若:《扶风齐家村器群铭文汇释》,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扶风齐家村青铜器群》,文物出版社,1963年。
    3徐天进:《陕西眉县出土窑藏青铜器笔谈》,《文物》2003年第6期。
    4罗西章:《周原青铜器窖藏及有关问题的探讨》,《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
    5张懋镕:《殷周青铜器埋藏意义考述》,《文博》1985年第5期。
    6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收入《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第15-26页,岳麓书社,1999年。
    7王恩田:《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第112-126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1向桃初:《湖南商代铜器初探》,《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35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
    2黄曲:《湘江下游商代“混合型”青制器问题之我见》,《江汉考古》2001年第3期。该文注释⑤、⑥顺序颠倒。
    3傅聚良:《谈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1期;傅聚良:《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窖藏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
    4罗西章:《周原青铜器窖藏及有关问题的探讨》,《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曹玮:《周原出土青铜器》第1卷,第15页,巴蜀书社,2005年。
    5丁乙:《周原的建筑遗存和铜器窖藏》,《考古》1982年第4期。
    6徐天进:《陕西眉县出土窖藏青铜器笔谈》,《文物》2003年第6期。
    7李零:《说“祭坛”和“祭祀坑”》,《入山与出塞》,第20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8张懋镕:《殷周青铜器埋藏意义考述》,《文博》1985年第5期。
    1车广锦:《淹城即季札延陵邑考》,《江苏省考古学会1983年考古论文选》,第11-16页;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第12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2肖梦龙:《淹城吴都考》,《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
    3邵建伟:《奄族南迁居淹城说辨微》,《无锡文博》2004年第3期;林志方:《淹城遗址探源》,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49-155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关于奄族南迁至淹城遗址的时代,两位先生存在较大的分歧,邵建伟先生认为,“奄族南迁江南的时间定在春秋早期到春秋中期较为恰当,其最大可能性是楚庄王占有淮南时”,林志方先生认为,“淹城最初筑于西周早期,系周初山东奄族被周成王伐奄时所逐南迁定居所留遗迹”。
    4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1000-250BC):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P271,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2006.
    1以文献记载为主要材料对周代吴越地区宗教信仰方面的讨论可以参见林慰文:《周代吴越民族原始宗教略论》,《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2《文博简讯·浙江省》,《文物》1972年第3期;浙江省博物馆编:《越地范金》,第57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
    1沈作霖:《绍兴发现青铜鸠杖》,《中国文物报》,1990年11月15日,第3版:蔡晓黎:‘浙江绍兴发现春秋时代青铜鸠杖》,《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蔡晓黎:《绍兴发现一批越国青铜器》,《南方文物》1994 年第4期;周燕儿:《越国青铜鸠杖》,《中国文物报》1997年8月10日,第4版。
    1周建忠:《德清出土春秋青铜权杖考识》,《东方博物》第十三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物》1988年第3、4期合刊。
    3沈作霖:《绍兴发现青铜鸠杖》,《中国文物报》1990年11月15日,第3版。
    4周燕儿:《越国青铜鸠杖》,《中国文物报》1997年8月10日,第4版。
    1孙章峰、徐昭峰:《鸠·鸠杖·鸠车》,《华夏考古》2006年第3期。
    2武家壁:《良渚文化玉器图案“鸠山图”》,《文博》2009年第1期。
    3周建忠:《德清出土春秋青铜权杖考识》,《东方博物》第十三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邹厚本:《青铜“鸠杖”辨析》,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75-278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5李修松:《绍兴漓渚出土青铜鸠杖源流考》,《安徽史学》2001年第2期。
    6孔令远:《试论邳州九女墩三号墩出土的青铜器》,《考古》2002年第5期;孔令远:《徐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第119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7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57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8相关讨论参见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346-348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9月。
    1李立:《“鸠杖”考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孙章峰、徐昭峰:《鸠·鸠杖·鸠车》,《华夏考古》2006年第3期。李立先生认为,“鸠杖”的形制可追溯到良渚文化的“鸟形玉器”恐不确,同时认为“由鸟与杖(柱)形物体所构成的鸟形器,其中的鸟很可能是图腾标志物,而与其相连接的杖(柱)形物体则起到一种支撑和托举的作用,与鸠杖是不同的”。
    2《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也有类似的记载,“吴王得葛布之献,乃复增越之封,赐羽毛之饰、几杖、诸侯之服。”笔者怀疑这种“赐儿杖”的文字可能受到战国到汉代相关文献的影响。
    3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墓》,图八,5,《文物》1997年第7期。
    4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光荣小区土坑墓发掘简报》,图十七,6,《文物》1998年第11期。“该墓的年代上限应当在秦灭巴蜀之后”,“下限不晚于西汉初年”。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恭城县出土的青铜器》,图五,上,《考古》1973年第1期。
    6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九里镦春秋墓》,图版十九,3,《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图版四三,2-5,第152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8南京博物院等:《鸿山越墓发掘报告》,图二三零-二三十,文物出版社,200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浙江德清亭子桥战国窑址发掘简报》,图二九,4、5,《文物》2009年第12期。
    9中国青铜器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4》,图版一七O、一七一、一七四,文物出版社,1996年。
    1张光直:《谈“图腾”》,《考古人类学随笔》,第117-118页,三联书店,1999年。近年来对考古学界“图腾”理论应用的批判可参见曲枫先生《图腾理论及其在中国考古学上应用之检讨》一文,载《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三辑,辽海出版社,2008年。
    2孙华:《凸好郭器的渊源》,《中国文物报》1993年11月14日,第3版:杨建芳:《略论有领环的起源、传播与用途》,《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9日,第3版;吉开将人:《论“T字玉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庆祝郑德坤教授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论文集》,第255-268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4邓淑萍:《故宫博物院所藏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之一——璧与牙璧》,《故宫学术季刊》第五卷,第1期;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兼论中国东方史前复杂社会的上层交流网》,《东南文化》2004年第3期。后来邓女士将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发挥,将玉璧的形状同保存于《周髀算经》的“七衡图”进行了联系,参见邓淑萍:《由蓝田山房藏玉论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特质》,《蓝田山房藏玉百选》,财团法人年喜文教基金会,1995年;《由良渚刻符玉璧论璧之原始意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冈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第202-214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Teng Shu-P'ing邓淑萍,The original significance of bi disks:inghts based on Liangzhu jade bi with incised symbolic motifs, 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2000.
    1“日”字字形的演变可以参见,高明、涂白奎编著:《古文字类编(增订本)》,第53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段玉裁在解说古文“日”字时说,“盖象中有乌”,恐不确。
    2周亚:《吴越地区土墩墓青铜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从安徽屯溪土墩墓部分青铜器谈起》,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55-7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3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01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4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第259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1需要注意的是《山海经》虽有“若木”的记载,当并没有与太阳发生直接的联系,若木“末有十日”也可能是汉代的发明;若是,则与本文所论之青铜杖饰有关系者只有“扶桑”。
    2郭沫若:《桃都、女娲、加陵》,《文物》1973年第1期。三星堆二号器物坑也出土青铜鸡,编号K2③:107,可见“天鸡”的传说也可能并非“新构”,参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图一八三,2,图版一二七,1,彩图80,第333、337、568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4艾兰著、汪涛译:《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第42-4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因为对遗存的性质尚存争议,本文以“器物坑”代“祭祀坑”。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图八六,图版六○,1、2,彩图43,第170、173、545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3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第259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
    4 Bagley, Robert.2001. Ancient Sichuan:Treasure from a Lost Civilization. Seattle Art Museum a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图一二○,图版八一,彩图63,第218、558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6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第240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第444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2俞伟超:《三星堆蜀文化与三苗文化的关系》,《文物》1997年第5期,后收入《古史的考古学探索》,第284-291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
    4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金沙淘珍》,第29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5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第259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
    6张昌平:《论殷墟时期南方的尊和罍》,《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7肖梦龙:《吴、越“断发文身”习俗探索》,《东南文物》1988年3、4期合刊;陈文华:《吴越“文身”研究——兼论“文身”的本质》,《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其他涉及青铜杖饰的简报及论文也多持“文身”之说。
    8牟永抗:《“纹身断发”小议》,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83-29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后收入《牟永抗考古学文集》,第244-254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1镇江博物馆材料,转引自《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一文。该报告认为“丹阳大夫墩也存在圜丘遗迹”,经核实,圆形遗迹并不典型,本文不取。
    2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35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3期。
    1牟永抗:《东方史前时期太阳崇拜的考古学观察》,《故宫学术季刊》第12卷第4期,后收入《牟永抗考古学文集》,第413-436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王守功:《考古所见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中原文物》2001年第6期:李修松:《上古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的太阳崇拜》,《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图一九四,5,第285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关于“蝶形器”的方向问题,参见方向明:《关于河姆渡T226(3B):79“双鸟朝阳”蝶形器》,《东方博物》第二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图七十,3,第116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4涉及到一些细微之处的阐释,学者间略有分歧,如林巳奈夫认为,圆盘中心的小圆点才为太阳的象征,“将鸟形表现成一种不恰当的空中飞翔姿势并非古人有意歪曲,因为实际观察到的日晕、幻日等日晕现象就是这样”,参见林巳奈夫:《中国古代的日晕与神话图像》,西江清高主编:《扶桑与若木——日本学者对三星堆文明的新认识》,第182-204页,巴蜀书社,2002年。牟永抗先生强调骨匕鸟冠和同心圆环的差别,认为鸟分雌、雄,圆盘则分别象征日、月,参见牟永抗《东方史前时期太阳崇拜的考古学观察》一文。
    5宋兆麟:《河姆渡遗址出土蝶形器的研究》,田昌五、石兴邦主编:《中国原始文化论集——纪年尹达八十诞辰》,第391-399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黄渭全:《河姆渡文化蝶形器再研究》,《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1牟永抗:《东方史前时期太阳崇拜的考古学观察》,《故宫学术季刊》第12卷第4期,后收入《牟永抗考古学文集》,第413-436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2巫鸿著、李清泉、郑岩译:《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第4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讨论的第三种图案,与余杭南湖良渚文化陶豆上的太阳符号一致,即太阳和两个正面飞鸟的形象,同样反映了“飞鸟运日”的主题,陶豆资料参见余杭县文管会:《余杭县出土的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陶器刻划符号》,《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陶豆上的飞鸟形象,牟永抗先生文中以之为“相背的两个三尖峰状图像”,先生指出该符号与大汶口文化的相似性。
    3牟永抗:《东方史前时期太阳崇拜的考古学观察》,《故宫学术季刊》第12卷第4期,后收入《牟永抗考古学文集》,第413-436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4邓淑萍:《蓝田山房藏玉百选》,第21页,财团法人年喜文教基金会1995年。
    5 Teng Shu-P'ing邓淑萍,The original significance of bi disks:inghts based on Liangzhu jade bi with incised symbolic motifs, 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2000.
    1邓淑萍:《蓝田山房藏玉百选》,第20页,财团法人年喜文教基金会,1995年。
    1冯汉骥、童恩正:《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文物》1979年第2期,后收入《冯汉骥考古学论文集》,第11-18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2廖志豪:《论吴越时期的耕战工具》,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54-164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其他讨论吴越地区青铜的文章对此也多有论述,兹不备举。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45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张忠毅:《吴国货币述略》,《无锡文博(钱币增刊)》第13期。
    5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第390页,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6陈浩:《试论越国货币形态》,魏桥主编:《国际百越文化研究》,第175-18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第392-397页,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1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第4期。
    2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县发现工王青铜剑》,《文物》1983年第12期。
    3淮阴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淮安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
    4王厚宇:《试谈淮阴高庄墓的时代、国别、族属》,《考古》1991年第8期。
    5高成林:《东周吴越铜器墓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冯峰:《东周殉葬的考古学研究》,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
    1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40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2盱眙县文化馆秦士芝:《盱眙县工庄出土春秋吴国铜匜》,《文物》1988年第9期。
    3孔令远、陈永清:《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5期。
    4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刘照建、吴公勤:《邳州市九女墩四号东周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第123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孔令远:《徐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第21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6南京博物院、徐州市文化局、邳州市博物馆:《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1期。
    7谷建祥、魏宜辉先生认为“‘攻王’是由‘攻吴王’之脱漏造成的,因此这批铜器也就可以断定为吴器”,见《邳州九女墩所出编镈铭文考辨》,《考古》1999年第11期;冯时先生从曾宪通先生意见,认为“攻吾(从攵)之称可急读减音而称‘攻’(句)或‘吴’”见《叡巢钟铭文考释》,《考古》2000年第6期:孔令远、李艳华先生认为“攻王”为《社记檀弓下》所记载的徐驹王,见《也谈叡巢编缚的国别》,《南方文物》2000年第2期:朱凤瀚先生从“吴王之玄孙”之说,认为该墓“与吴国青铜器有较多相近处”(笔者按:主要以铜鼎与仿铜陶鼎为据),见《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18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发掘队:《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战国墓》,《考古》1962年第10期。
    1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文物》1987年第12期。
    2山东省博物馆、临沂地区文物组、莒南县文化馆:《莒南大店春秋时期莒国殉人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王世民曾根据这两件鼎提出“这种铜鼎是否视为当时吴地特色值得探讨”,参见王世民:《略说吴地发现的春秋后期青铜礼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81-182页,两木出版社,1997你哦按。
    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关于墓葬M52、58的年代,发掘报告以之分属战国早、中期,其中M58在墓例叙述中认为“约属战国早期”,分期中则入“第三期”,“年代约属战国中期或稍晚”。王青先生认为墓葬M52、M58并属战国中期,见《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第143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常兴照、宁荫堂:《山东章丘出土青铜器述要兼谈相关问题》,《文物》1980年第6期。
    5李晶:《试谈句耀》,《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6期。
    6米永盈:《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与研究》,第65页,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常兴照、宁荫堂:《山东章丘出土青铜器述要兼谈相关问题》,《文物》1980年第6期。
    2宁荫堂、王方:《山东章丘小峨眉山发现东周窖藏铜器》,《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3山东大学考古系、淄博市文物局、沂源县文管所:《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墓葬》,《考古》2003年第1期。
    4任相宏:《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遗存相关问题探讨》,《考古》2003年第1期。
    5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第322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6于洪亮:《临淄新出土文物集粹(1998-2006)》,第6页,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
    7滕鸿儒、高京平:《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1994年第3期。
    8胡新立:《山东邹县发现一件吴王夫差剑》,《文物》1993年第8期;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藏品选》,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
    9山东省充州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图十七,3、5,第22页,图版十五,3,图版十六,1,齐鲁书社,1987年。
    10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县发现工王青铜剑》,《文物》1983年第12期。
    11刘延常、徐传善:《齐国墓再现春秋争霸——山东新泰周家庄东周墓葬》,《文物天地》2004年第2期。
    12刘延常、张庆法、徐传善:《山东新泰周家庄东周墓葬出土大量吴国兵器》,《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5日。
    1任相宏、张庆法:《吴王诸樊之子通剑及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5期。
    2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图版二二,1,科学出版社,1959年。
    3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第73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4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第64页,科学出版社,1994年。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图版一三七、一三八,科学出版社,1957年。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
    7王恩田:《河南固始“勾吴夫人墓”——兼论番国地理位置及吴伐楚路线》,《中原文物》1985年第2期。
    8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9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刘彬徽:《近年楚系青铜器研究述评》,《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06年第3期: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204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9徐少华:《固始侯古堆一号墓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荆楚历史地理与考古探研》,商务印书馆,2010年。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第299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图四二第45、184、185负,大象出版社,2004年。
    3莆珊:《越者汈钟铭新论》,《东南文化》2008年第2期。
    4辉县百泉文物保管所崔墨林:《河南辉县发现吴王夫差制剑》,《文物》1976年第11期。
    5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发掘一座战国墓》,《考古》1989年第5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C1M3352出上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92年第3期。
    6曹桂岑、骆崇礼、张志华:《淮阳县平粮台四号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0年第1期。
    7河北省文化局文化工作队:《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第12期。
    8孟昭林:《河北省涞水县永乐村发现一批战国铜、陶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平山三汲古城调查与墓葬发掘》,《考古学集刊》第5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图二一八,第282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1北京市文物组:《海淀区发现春秋时代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5期。
    2杜廼松:《春秋吴国具铭青铜器汇释和相关问题》,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33-143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第84-86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王世民:《略说吴地发现的春秋后期青铜礼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81-192页,香港:两木出版社,1997年;
    3关于吴国国名的时代变化可以参见曹锦炎:《从青铜器铭文论吴国的国名》,《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后收入《吴越历史与考古论丛》,第1-4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该文同样将“叔繁簠”视为吴国器物,不确。
    4程长新:《北京市通县中赵市出土一组战国青铜器》,《考古》1985年第8期。
    5《山西通志金石志》,转引自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第71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长治分水岭东周墓地》,图九四B,5,图九九B,图一○一B,2-4,图一○一C,图一○一D,第238、280、287-289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
    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第6期。
    8山西忻州地区文物管理处:《原平县刘庄塔岗梁东周墓》,《文物》1986年第11期。
    9李夏廷:《太原出土春秋吴国铜器及相关问题》,《上海文博论丛》2010年第3期。
    1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1李夏廷:《太原出土春秋吴国铜器及相关问题》,《上海文博论从》2010年第3期。
    2李有成:《定襄县中霍村东周墓发掘报告》,《文物》1997年第5期。
    3陶正刚:《山西出土的吴越地区青铜器及其研究》,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05-21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4韩伟、曹明檀:《陕西凤翔高王寺战国铜器窖藏》,《文物》1981年第1期。
    5肖梦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第87、88页,学苑出版社,2002年。
    1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郭若愚:《从有关蔡侯的若干资料论寿县蔡侯墓蔡器的年代》,《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二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李学勤:《论擂鼓墩尊盘的形制》,《江汉考古》1989年第4期,后收入《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269-273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吴国地区的尊、卣及其他》,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23-132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3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窑厂2号楚墓》,《考古》1955年第2期。
    4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第213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5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第4期。
    6王步毅:《安徽霍山县出土吴蔡兵器和车马器》,《文物》1986年第3期。
    7马道阔:《安徽庐江发现吴王光剑》,《文物》1986年第2期。
    1马承源:《关于翏生盨和者减钟的几点意见》,《考古》1979年第1期,后收入《中国青铜器研究》,第281-2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彭适凡:《江西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分析与分期》,《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第181-194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刘侍中、许智范:《东周时期江西地区吴文化初探》,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28-33页,1982年。
    3陈柏泉:《春秋铜鉴》,《文物工作资料》(内部参考)1975年第3期,转引自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第103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中国青铜器全集编委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5》,图版一五七,文物出版社,1997年: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文物精华》,图版一二八,文物出版社,2007年。
    4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第104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5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年来江西的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第149-161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6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7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第124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8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刘家崖发现古代青铜器》,《考古》1982年第2期。
    1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图六十一,17、18,第72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2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阳团山东周墓》,《考古》1991年第9期。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册,图六十,第103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曾都区考古队、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义地岗墓地曾国墓1994年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2期。
    5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第309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6鄂兵:《湖北随县发现曾国制器》,《文物》1973年第5期。
    7熊学兵:《京山发现一批西周铜器》,《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郑杰祥、张亚夫:《河南潢川县发现批青铜器》,《文物》1979年第9期。
    8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第322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9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江陵县文物局:《江陵官坪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9年第3期。
    10襄阳首届亦工亦农考古培训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76年第11期。
    11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市子陵岗古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0年第4期。
    1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东周6》,图版一三三,文物出版社,1996年。
    2向桃初:《“越式鼎”研究初步》,《古代文明》第4卷,文物出版社,2005年;《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358-392页,线装书局,2008年。
    3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楚墓》,第162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
    4彭峪:《湖南地区出土东周青铜兵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5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中国青铜器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3》图版九五,文物出版社,1996年。
    6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涪陵县文化馆:《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文物》1974年第5期。关于该墓的年代,简报定为“战国时期”.朱凤瀚先生认为“小田溪三座墓的年代较晚者已入秦代,较早的似亦在战国末叶”,《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229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7朱萍:《楚文化的西渐——楚国经营西部的考古学观察》,第197页,巴蜀书社,2010年。
    8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金沙巷战国墓清理简报》,《文物》1997年第3期。
    9朱萍:《楚文化的西渐——楚国经营西部的考古学观察》,第161页,巴蜀书社,2010年。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涪陵地区博物馆、涪陵市文物管理所:《涪陵市小田溪9号墓发掘简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第186-196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
    2朱凤瀚先生以之为“楚式罍”,不确:参见《中国青铜器综论》下册,第22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西郊石人小区战国土坑墓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4期。
    4深圳博物馆:《岭南地区出土青制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曾昭明:《岭南地区东周至西汉墓葬研究》,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
    5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2000年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
    6游晓蕾:《横岭山墓地及相关问题初步研究》,第57页,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李龙章认为M201时代为春秋晚期,见《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第39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1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四会鸟旦山战国墓》,《考古》1975年第2期。
    2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罗定出土一批战国青铜器》,《考古》1983年第1期。
    3刘彬徽:《两广地区青铜器容器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后收入《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第129-132页,岳麓书社,2001年。
    4贺县博物馆:《广西贺县龙中岩洞墓清理简报》,《考古》1993年第4期。
    1深圳博物馆:《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第57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2刘彬徽:《两广地区青铜器容器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后收入《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第129-132页,岳麓书社,2001年:深圳博物馆:《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第59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3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罗定出土一批战国青铜器》,《考古》1983年第1期。
    4广东省博物馆、罗定县文化局:《广东罗定背夫山战国墓》,《考古》1986年第3期。
    5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罗定出土一批战国青铜器》,《考古》1983年第1期。
    6深圳博物馆:《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第63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7张维:《失传千多年的古乐器錞于》,《乐器》1985年第4期。
    8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四会鸟旦山战国墓》,《考古》1975年第2期。
    9深圳博物馆:《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第112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10张颔:《山西万荣出土错金鸟书戈铭文考释》,《文物》1962年第4、5期;贺西林:《东周线刻画像铜器研究》,《美术研究》1995年第1期;陶正刚:《山西出土的吴越地区青铜器及其研究》,马承源:《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05-21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劳伯敏:《从出土吴越青制器看吴越与晋的文化交流——兼谈春秋时期晋国与越国在争霸斗争中的策略》,《东方博物》第二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关于吴越与列国的政治和军事关系的综述可以参见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孟文铺:《越国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昌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皖南商周青铜器》,编号32、34、56、59、61、86、87、88、124、125,文物出版社,2006年。关于器物的年代,已有若干学者发表过不同意见,个人认为,简报的断代无误,故从之。
    2郑小炉先生在《吴越与百越地区周代青铜研究》一书中将其称之为“鸟形杖首饰”,列为“杂器”,正确指出此类器物当“横置”,第131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3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皖南商周青铜器》,编号124、125,第198、199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图三七、三八、三九,彩板三,图版二二,图版二四,1、2,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关于“钟虡金人”的讨论可以参见张振新:《曾候乙墓编钟梁架结构与钟虡铜人》,《文物》1979年第7期;汪受宽:《钟鐻金人十二为宫悬考》,《文史》,第四十辑,中华书局,1994年。
    1刘敦愿:《<考古记梓人为筍虡>篇今译及所见雕刻装饰理论》,《美术研究》1985年第2期,后收入氏著《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第212-22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2故宫博物院编:《故宫青铜器》,编号281,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3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涪陵县文化馆:《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文物》1974年第5期。
    4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13.巴蜀》,图一九四、一九五,第179页,文物出版社,1994年。
    1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皖南商周青铜器》,编号127,第201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1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皖南商周青铜器》,编号126,第200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2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编号11,第36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3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及附葬坑出土的小器物补充材料》,《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编号12,第36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
    4陈梦家:《宜侯矢簋和它的意义》,《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5史树青:《对“五省出土文物展览”中几件铜器的看法》,《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8期。
    6郭宝钧:《殷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78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7蒋大沂:《“鉴”和“角状制饰”》,《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8期。
    8孙桂恩:《试说烟墩山出土的“铜角状器”和“铜蹲”的名称与用途》,《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
    9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第44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9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王汇文、毛小龙:《从东周刻纹铜器的图像管窥吴越之习俗》,《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
    [汉]宋衷、[清]秦嘉谟:《十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
    [晋]干宝:《搜神记》,岳麓书社,2006年。
    [宋]吕大临:《考古图》,《金文文献集成》第一册,线装书局,2005年。
    [宋]王黼:《博古图》,《金文文献集成》第二册,线装书局,2005年。
    [宋]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别》,《金文文献集成》第九册,线装书局,2005年。
    [宋]王俅:《啸堂集古录》,《金文文献集成》第九册,线装书局,2005年。
    [明]胡文焕:《古器具名》,《金文文献集成》第二册,线装书局,2005年。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清]马端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
    [清]皮锡瑞:《金文尚书考证》,中华书局,1989年。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
    [清]王杰等:《西清续鉴(甲编)》,《金文文献集成》第五册,线装书局,2005年。
    [清]吴式芬:《捃古录金文》,《金文文献集成》第十一册,线装书局,2005年。
    [清]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中华书局,1988年。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5月。
    张仲清:《越绝书校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周春生:《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贵池发现东周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窑厂2号楚墓》,《考古》1955年第2期。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第4期。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出土的铜器》,《考古》1964年第10期。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九里镦春秋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昌出土一批青铜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3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文物》1990年第6期。
    陈衍麟:《安徽繁昌征集的青铜器》,《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
    程先通:《黄山鸟石乡出土一件西周甬钟》,《考古》1988年第5期。
    胡悦谦:《安徽省宿县出土两件铜乐器》,《文物》1964年第7期。
    怀宁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怀宁县出土春秋铜器》,《文物》1983年第11期。
    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马道阔:《安徽庐江发现吴王光剑》,《文物》1986年第2期。
    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8年第2期。
    石谷风:《青阳出土的西周晚期铜器》,《安徽文博》总第3期,1983年。
    寿县博物馆:《寿县肖严湖出土春秋青铜器》,《文物》1990年第11期。
    屯溪弈棋八号墓发掘组:《屯溪弈棋八号墓发掘简报》,《文物研究》第七辑,黄山书社,1991年。
    工爱武:《安徽宣城出土的青铜器》,《文物》2007年第2期。
    王步毅:《安徽霍山县出土吴蔡兵器和车马器》,《文物》1986年第3期。
    徐之田:《安徽宣州市孙埠出土周代青铜器》,《文物》1991年第8期。
    殷涤非:《安徽屯溪周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90年第3期。
    朱献雄:《安徽青阳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器》,《文物》1990年第8期。
    北京市文物组:《海淀区发现春秋时代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5期。程长新:《北京市通县中赵甫出土一组战国青铜器》,《考古》1985年第8期。
    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福建浦城县管九村土墩墓群》,《考古》2007年第7期。王振镛:《福建建瓯县出土西周铜钟》,《文物》1980年第11期。
    张家:《福建建瓯县发现一件西周甬钟》,《文物》1996年第2期。
    甘肃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98LDM4春秋秦墓》,《文物》2005年第2期。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信宜出土西周铜盉》,《文物》1975年第11期。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四会鸟旦山战国墓》,《考古》1975年第2期。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罗定出土一批战国青铜器》,《考古》1983年第1期。
    广东省博物馆、罗定县文化局:《广东罗定背夫山战国墓》,《考古》1986年第3期。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2000年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
    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张维:《失传千多年的古乐器锌于》,《乐器》1985年第4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恭城县出土的青铜器》,《考古》1973年第1期。
    贺县博物馆:《广西贺县龙中岩洞墓清理简报》,《考古》1993年第4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化工作队:《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第12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元氏县西张村的西周遗址和墓葬》,《考古》1979 年第1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平山三汲古城调查与墓葬发掘》,《考古学集刊》第5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
    孟昭林:《河北省涞水县永乐村发现一批战国铜、陶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安阳亦工亦农文物考古短训班:《安阳殷墟奴隶祭祀坑的发掘》,《考古》1977年第1期。
    曹桂岑、骆崇礼、张志华:《淮阳县平粮台四号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0年第1期。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发掘一座战国墓》,《考古》1989年第5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文物工作队:《洛阳的两个西周墓》,《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浙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文物出版社,1999年。
    辉县百泉文物保管所崔墨林:《河南辉县发现吴王夫差铜剑》,《文物》1976年第11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C1M3352出土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92年第3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孟宪武:《安阳三家庄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考古》1985年12期。
    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桐柏县文管会:《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
    郑杰祥、张亚夫:《河南潢川县发现一批青铜器》,《文物》1979年第9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195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1994年
    鄂兵:《湖北随县发现曾国铜器》,《文物》1973年第5期。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京山发现曾国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2期。
    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
    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墓》,《文物》1997年第7期。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曾都区考古队、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义地岗墓地曾国墓1994年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2期。
    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
    江陵县文物局:《江陵官坪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9年第3期。
    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市子陵岗古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0年第4期。
    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
    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刘家崖发现古代青铜器》,《考古》1982年第2期。
    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发现商周青铜器》,《考古》1984年第6期。
    咸宁地区博物馆:《湖北省阳新县出土两件青铜铙》,《文物》1981年第1期。
    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阳团山东周墓》,《考古》1991年第9期。
    襄阳首届亦工亦农考古培训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76年第11期。
    熊学兵:《京山发现一批西周铜器》,《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
    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35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淮安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
    淮阴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及附葬坑出土的小器物补充材料》,《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
    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新海连市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勘察记》,《考古》1961年第6期。
    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大港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1987年第5期。
    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3、4期合刊。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
    孔令远、陈永清:《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5期。
    昆山县图书馆陈兆宏:《昆山盛庄青铜器熔铸遗址考察》,苏州地区文化局、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苏州博物馆:《苏州文物资料选编》,第60-65页,1980年。
    李蔚然:《南京发现周代铜器》,《考古》1960年第6期。
    溧水县图书馆:《江苏溧水出土的几批青铜器》,《考古》1986年第3期。
    刘建国、吴大林:《江苏溧水宽广墩墓出土器物》,《文物》1985年第12期。
    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发现西周墓》,《考古》1976年第4期。
    刘建国:《江苏丹徒粮山春秋石穴墓——兼论吴国的葬制与人殉》,《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刘照建、吴公勤:《邳州市九女墩四号东周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第123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
    南波:《介绍一件青铜铙》,《文物》1975年第8期。
    南波:《吴县唯亭公社夷陵山出土印纹陶、釉陶器物》,《文物》1977年第7期。
    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考古》1974年第2期。
    南京博物院、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磨盘墩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1期。
    南京市博物院等:《江苏六合程桥东周三号墓》,《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南京博物院等:《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南京博物院、徐州市文化局、邳州市博物馆:《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1期。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浦口出土一批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马道阔:《安徽铜陵谢垅春秋铜器窖藏清理简报》,《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
    倪振逵:《淹城出土的铜器》,《文物》1959年第4期。
    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8年第2期。
    宋永祥:《安徽郎溪县发现的西周铜鼎》,《文物》1987年第10期。
    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发现一批东周青铜器》,《文博通讯》总第17期,1978年。
    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城东北发现东周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虎丘东周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苏州博物馆:《江苏苏州市发现窖藏青铜器》,《考古》1991年第12期。
    苏州博物馆:《苏州文物考古新发现:苏州考古发掘报告专辑(2001-2006)》,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
    滕京:《高淳发现一件西周时期铜簋形器》,《文物》1998年第6期。
    王俊:《介绍皖南当涂出土的儿件青铜器》,《东南文化》1988年第4期。
    王志敏、韩益之:《介绍江苏仪征过去发现的几件西周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2期。
    吴大林:《江苏溧水县发现东周古井》,《考古》1987年第11期。
    吴山菁:《江苏六合县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
    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县何山东周墓》,《文物》1984年第5期。
    武进县博物馆夏星南:《江苏武进发现一件春秋时代铜盘》,《文物》1991年第4期。
    谢春祝:《奄城发现战国时期的独木船》,《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
    盱眙县文化馆秦士芝:《盯眙县工庄出土春秋吴国铜匝》,《文物》1988年第9期。
    叶波:《铜陵凤凰山发现春秋铜器》,《文物研究》第三辑,黄山书社,1988年。
    尹焕章:《仪征破山口探掘出土铜器记略》,《文物》1960年第4期。
    尹焕章、张正祥:《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普查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张北进:《安徽省东至县发现一件青铜罍》,《文物》1990年第11期。
    张国茂:《安徽铜陵市金口岭春秋墓》,《文物研究》第七辑,黄山书社,1991年。
    赵玉泉:《武进县淹城遗址出土春秋文物》,《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合刊。
    赵玉泉:《江苏武进春秋淹城遗址》,《文物天地》1992年第1期。
    镇江市博物馆:《江苏丹徒出土东周铜器》,《考古》1981年第5期。
    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文物》1987年第12期。
    镇江市博物馆、丹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5期。
    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江苏溧水乌山西周二号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
    镇江市博物馆浮山果园古墓发掘组:《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文物》1979年第2期。
    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江西省历史博物馆、靖安县文化馆:《江西靖安出土春秋徐国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江西省上饶县博物馆:《上饶县马鞍山西周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合刊。
    彭适凡、李玉林:《江西新干县的西周墓葬》,《文物》1983年第6期。
    徐长青:《江西永修发现商代青铜铙》,《南方文物》2002年第2期。
    薛尧:《江西出土的几件青铜器》,《考古》1963年第8期。
    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热河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发现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
    常兴照、宁荫堂:《山东章丘出土青铜器述要兼谈相关问题》,《文物》1980年第6期。
    胡新立:《山东邹县发现一件吴王夫差剑》,《文物》1993年第8期。
    李步青:《山东莱阳县出土己国铜器》,《文物》1983年第12期。
    刘延常、徐传善:《齐国墓再现春秋争霸——山东新泰周家庄东周墓葬》,《文物天地》2004年第2期。
    刘延常、张庆法、徐传善:《山东新泰周家庄东周墓葬出土大量吴国兵器》,《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5日。
    宁荫堂、王方:《山东章丘小峨眉山发现东周窖藏铜器》,《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山东大学考古系、淄博市文物局、沂源县文管所:《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墓葬》,《考古》2003年第1期。
    山东省博物馆、临沂地区文物组、莒南县文化馆:《莒南大店春秋时期莒国殉人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7年。
    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文物》1987年第12期。
    滕鸿儒、高京平:《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1994年第3期。
    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县发现工青铜剑》,《文物》1983年第12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发掘队:《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 战国墓》,《考古》1962年第10期。
    李有成:《定襄县中霍村东周墓发掘报告》,《文物》1997年第5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第6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长治分水岭东周墓地》,文物出版社,2010年。
    山西忻州地区文物管理处:《原平县刘庄塔岗梁东周墓》,《文物》1986年第11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临猗县博物馆:《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北京大学考古系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第7期。
    长水:《岐山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文物》1972年第6期。
    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发现西周厉王害(从夫)簋》,《文物》1979年第4期。
    李宏涛、王丕忠:《汉元帝渭陵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创刊号。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秋维道、孙东位:《陕西礼泉县发现两批商代铜器》,《文物资料丛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韩城市文物旅游局:《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7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6期。
    西安市文物管理处:《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考古》1974年第1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安张家坡西周铜器群》,文物出版社,196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金山戚家墩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1期。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金沙巷战国墓清理简报》,《文物》1997年第3期。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光荣小区土坑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1期。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西郊石人小区战国土坑墓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4期。
    茂县羌族博物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文物》1994年第3期。
    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
    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涪陵县文化馆:《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文物》1974年第5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涪陵地区博物馆、涪陵市文物管理所:《涪陵市小田溪9号墓发掘简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报告集》,第186-196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
    安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安吉出土春秋青铜盉》,《文物》2006年第11期。
    蔡晓黎:《浙江绍兴发现春秋时代青铜鸠杖》,《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
    蔡晓黎:《绍兴发现一批越国青铜器》,《南方文物》1994年第4期。
    柴福有:《记浙江江山出土的一套青铜编钟》,《南方文物》1995年第3期。
    长兴县博物馆夏星南:《浙江长兴出土五件商周铜器》,《文物》1979年第11期。
    长兴县革委会报道组:《浙江长兴县发现西周铜鼎》,《文物》1977年第9期;
    长兴县文化馆:《浙江长兴县的两件青铜器》,《文物》1973年第1期。
    《文博简讯·浙江省》《文物》1972年第3期。
    国家文物局主编:《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03》,第33-39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海盐县文化馆:《浙江省海盐县出土商周青铜甗》,《考古》1981年第1期。
    江山市博物馆柴福有:《浙江江山出土青铜编钟》,《文物》1996年第6期。
    蒋明明:《浙江绍兴市发现一件春秋铭文铜甬钟》,《考古》2006年第7期。
    刘侃:《绍兴西施山遗址出土文物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绍兴市文管会:《绍兴发现两件钩耀》,《考古》1983年第4期。
    沈作霖:《绍兴发现青铜鸠杖》,《中国文物报》,1990年11月15日,第3版。
    台州地区文管会、温岭县文化局:《浙江温岭出土西周铜盘》,《考古》1991年第3期。
    王士伦:《记浙江发现的铜铙、釉陶钟和越王石矛》,《考古》1965年第5期。
    温州市瓯海区文博馆:《温州瓯海杨府山出土三件西周青铜鼎》,《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徐定水:《浙江永嘉出土的一批青铜器简介》,《文物》1980年第8期。
    赵一新:《浙江磐安深泽出土一件云纹铙》,《考古》1987年第8期。
    浙江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出土商代铜器》,《文物》1986年第2期。
    浙江省博物馆张翔:《浙江萧山杜家村出土西周甬钟》,《文物》1985年第4期。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长兴县出土的两件铜器》,《文物》1960年第7期。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小人尖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二辑,科学出版社,1993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文物出版社,2003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浙江德清亭子桥战国窑址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2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昆山》,文物出版社,2006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印山越王陵》,文物出版 社,2002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士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浙江温岭市塘山西汉东瓯贵族墓》,《考古》2007年第11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科学出版社,2009年。
    周建忠:《德清出土春秋青铜权杖考识》,《东方博物》第十三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周仁花:《富阳文物馆藏的几件先秦青铜器》,《东方博物》第三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周燕儿:《越国青铜鸠杖》,《中国文物报》1997年8月10日,第4版。
    周意群:《安吉发现一件西周时期铜铙》,《文物》2005年第1期。
    朱杨晓:《东阳市博物馆藏春秋战国青铜器》,《东方博物》第四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艾兰著、汪涛译:《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6年。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安徽省文物局:《安徽馆藏珍宝》,中华书局,2008年。
    白宁:《吴国青铜鼎浅析》,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21-228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白云翔:《“美金”与“恶金”的考古学阐释》,《文史哲》2004年第1期。
    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
    贝格立:《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商代青铜器礼器》,《南方文物》1995年第1期。
    曹锦炎:《北山铜器新考》,《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
    曹锦炎:《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初论》,《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
    曹锦炎:《吴越青铜器铭文述编》,《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中华书局,1989年。
    曹锦炎:《从青铜器铭文论吴国的国名》,《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
    曹锦炎:《鸟虫书通考》,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曹锦炎:《吴越历史与考古论丛》,文物出版社,2007年。
    曹淑琴:《先秦铜铎及其相关问题》,《文物》1991年第3期。
    曹玮主编:《周原青铜器》,巴蜀书社,2005年。
    车广锦:《淹城即季札延陵邑考》,《江苏省考古学会1983年考古论文选》,第11-16页。
    陈邦福:《矢簋考释》,《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陈存洗、杨琮:《福建青铜文化初探》,《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陈芳妹:《晋侯墓地青铜器所见性别研究的新线索》,上海博物馆编:《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57-19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陈国庆:《中原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鸭形壶》,《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
    陈浩:《试论越国货币形态》,魏桥主编:《国际百越文化研究》,第175-18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陈梦家:《中国铜器概述》,《海外中国铜器图录》第一集上册,北平图书馆,1946年
    陈梦家:《宜侯矢簋和它的意义》,《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陈佩芬:《记上海博物馆所藏越族青铜器——兼论越族青铜器的纹饰》,《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陈佩芬:《吴王夫差盉》,《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七期,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
    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陈文华:《吴越“文身”研究——兼论“文身”的本质》,《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三联书店,1997年。
    陈钰:《试论马桥文化鸭形壶的来源与传播》,《南方文物》2011年第4期。
    陈耘:《三门峡虢季夫人墓出土青铜罐》,《典藏》2006年第2期。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金沙淘珍》,文物出版社,2002年。
    邓淑萍:《故宫博物院所藏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之一——璧与牙璧》,《故宫学术季刊》第五卷,第1期。
    邓淑萍:《蓝田山房藏玉百选》,财团法人年喜文教基金会,1995年。
    邓淑萍:《由良渚刻符玉璧论璧之原始意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第202-214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
    丁乙:《周原的建筑遗存和铜器窖藏》,《考古》1982年第4期。
    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董楚平、金永平:《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董珊:《越者汈钟铭新论》,《东南文化》2008年第2期。
    杜迺松:《谈江苏地区商周青铜器的风格与特征》,《考古》1987年第2期。
    杜迺松:《金文“句鑃”、“左守”讨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3期。
    方建军:《论东周秦汉铜钲》,《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1期。
    方建军:《吴越乐器句鑃及其相关问题》,《乐器》1994年第2期。
    方建军:《中国古代乐器概论(远古-汉代)》,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方建军:《考古所见周汉时期的军乐器——铎》,《中外乐器信息》2003年第3期。
    方建军:《论美国赛克勒所藏编钟》,《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第483-498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方杰:《越国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方向明:《关于河姆渡T226(3B):79“双鸟朝阳”蝶形器》,《东方博物》第二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冯峰:《东周殉葬的考古学研究》,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
    冯峰:《郧县乔家院春秋墓初识》,《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
    冯峰:《东周丧葬礼俗的考古观察》,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年。
    冯汉骥、童恩正:《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文物》1979年第2期。
    冯汉骥:《冯汉骥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冯普仁:《吴越文化》,文物出版社,2007年。
    冯时:《叡巢钟铭文考释》,《考古》2000年第6期。
    冯伟:《浅谈皖南出土青铜铎》,《文物研究》第16辑,黄山书社,2009年。
    冯伟:《皖南出土青铜句鑃的类型和年代分析》,《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冯卓慧:《商周镈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福建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编:《越魂闽魄》,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傅聚良:《谈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1期。
    傅聚良:《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窖藏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
    高成林:《东周吴越铜器墓研究》,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
    高成林、傅先荣:《吴文化铜觑及其渊源浅谈》,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43-246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高明、涂白奎编著:《古文字类编(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商周时期铜铙的型式、演变与年代》,《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
    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第1-14页,岳麓书社,1999年
    高至喜:《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岳麓书社,1999年。
    高至喜:《两周铜钲研究》,《考古学报》2006年第3期。
    宫希成:《皖南商周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皖南商周青铜器》,第1-4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宫希成:《皖南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初步研究》,《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岳麓书社,2008年
    谷建祥、林留根:《江南大型土墩墓形制之研究》,《东南文物》1998年第1期。
    谷建祥、魏宜辉:《邳州九女墩所出编镈铭文考辨》,《考古》1999年第11期。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郭沫若:《桃都、女娲、加陵》,《文物》1973年第1期。
    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78年。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
    郭沫若:《矢簋铭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8年。
    郭沫若:《曾子斿鼎、无者俞钲及其它》,《文物》1964年第9期。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
    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
    郭若愚:《从有关蔡侯的若干资料论寿县蔡侯墓蔡器的年代》,《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二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海外遗珍·铜器一》,“国立”故宫博物院,1985年。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青铜卷》,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韩伟、曹明檀:《陕西凤翔高王寺战国铜器窖藏》,《文物》1981年第1期。
    何堂坤:《刻纹铜器科学分析》,《考古》1993年第5期。
    贺西林:《东周线刻画像研究》,《美术史研究》1995年第1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
    华觉明、肖梦龙、苏荣誉、贾莹:《丹徒母子墩青铜器群铸造工艺考察》、《丹徒司徒西周青铜器群铸造工艺》,肖梦龙、刘伟主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第241-248、249-257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黄曲:《湘江下游商代“混合型”青铜器问题之我见》,《江汉考古》2001年第3期。
    黄渭全:《河姆渡文化蝶形器再研究》,《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黄展岳:《关于中国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的问题》,《文物》1976年第8期。
    吉开将人:《论“T字玉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庆祝郑德坤教授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论文集》,第255-268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嘉兴市文化局:《嘉兴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选.器物卷》,浙江出版社,2007年。
    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年来江西的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第149-161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蒋廷峰:《吴越史地研究会初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
    孔令远:《试论邳州九女墩三号墩出土的青铜器》,《考古》2002年第5期。
    孔令远:《徐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孔令远、李艳华:《也谈叡巢编鎛的国别》,《南方文物》2000年第2期
    郎剑锋:《绍兴306号墓探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
    劳伯敏:《从出土吴越青铜器看吴越与晋的文化交流——兼谈春秋时期晋国与越国在争霸斗争中的策略》,《东方博物》第二十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朝远:《烟墩山墓青铜器的时代及其他》,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31-4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李朝远:《吴地青铜器未受商文化影响论》,《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八期,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李朝远:《江西新干中棱青铜器的再认识》,安田喜宪、高崇文主编:《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16-224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李朝远:《青铜器学步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
    李峰著、徐峰译、汤惠生校:《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李国梁:《皖南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四辑,黄山书社,1988年。
    李国梁:《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六辑,黄山书社,1990年
    李国梁:《屯溪土墩墓青铜器的研究》,《文物研究》第11辑,黄山书社,1998年。
    李国梁:《从青铜兵器看屯溪八墓的时代》,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 研究论文集》,第25-3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李晶:《试谈句耀》,《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6期。
    李立:《“鸠杖”考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李零:《论楚国铜器的类型》,《入山与出塞》第271-333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李零:《说匮——中国早期的妇女用品: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3期。
    李龙章:《湖南两广青铜时代越墓研究》,《考古学报》1995年第3期。
    李龙章:《句耀浅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第141-153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李夏廷:《太原出土春秋吴国铜器及相关问题》,《上海文博》2010年第3期。
    李修松:《绍兴漓渚出土青铜鸠杖源流考》,《安徽史学》2001年第2期。
    李修松:《上古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的太阳崇拜》,《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李学勤:《关于楚灭越的年代》,《江汉论坛》1985年第7期。
    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李学勤:《论擂鼓墩尊盘的形制》,《江汉考古》1989年第4期。
    李学勤:《安徽南部存在着颇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学术界》1991年第1期。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263-269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李学勤:《论安吉、长兴的商代青铜器》,《东方博物》第一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李学勤:《越涌君赢(从角)将其众以归楚之岁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学勤:《释东周器名卮及有关文字》,《文物中的古文明》,第330-334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
    李学勤、艾兰:《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文物出版社,1995年。
    廉海萍、谭德睿、徐惠康、王俐:《吴越细绳纹类青铜礼器成形技术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16卷第4期,2004年11月。
    林华东:《绍兴306号“越墓”辨》,《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4期。
    林奇、邓辉:《錞于刍议》,《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林巳奈夫:《关于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若干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07-12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林巳奈夫:《中国古代的日晕与神话图像》,西江清高主编:《扶桑与若木——日本学者对三星堆文明的新认识》,第182-204页,巴蜀书社,2002年。
    林慰文:《周代吴越民族原始宗教略论》,《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
    林沄:《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林志方:《淹城遗址探源》,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49-155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林留根、施玉平:《试论东周刻纹铜器的起源及其分期》,《文物研究》第六辑,黄山书社,1990年。
    刘宝山:《句鑃浅谈》,《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
    刘彬徽:《两广地区青铜器容器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刘彬徽:《吴越地区东周铜器与徐楚铜器比较研究》,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93-20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刘彬徽:《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岳麓书社,2001年。
    刘建国:《春秋刻纹铜器初论》,《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刘建国:《试论錞于的类型和分期》,《文物研究》第五辑,黄山书社,1989年。
    刘建国:《论錞于文化与东夷、百越的关系》,彭适凡主编:《百越民族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
    刘建国:《江南周代青铜器研究》,《青铜文化研究》第一辑,黄山书社,1999年。
    刘社刚:《梁姬罐相关问题的思考》,《中原文物》2002年第6期。
    刘侍中、许智范:《东周时期江西地区吴文化初探》,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28-33页,1982年。
    刘伟:《从青铜凤纹尊的纹饰看吴国青铜器的审美价值》,《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
    刘兴:《谈镇江地区出土青铜器的特色》,《文物资料丛刊(6)》,第112-116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刘兴、吴大林:《谈谈镇江地区土墩墓的分期》,《文物资料丛刊(6)》,文物出版社,1982年。
    刘兴:《东南地区青铜器分期》,《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
    刘兴:《试论东南地区青铜器的特点》,《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8期,1986年。
    卢茂村:《试论皖南先秦青铜器》,《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
    刘政:《安徽广德青铜句鑃初探》,《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
    陆雯蕾:《錞于及其文化区系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罗森:《西周青铜礼器在中国东部的遗存》,魏桥主编:《国际百越文化研究》,第66-7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罗泰:《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乐器》,《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
    罗泰:《中国岭南地区出土的早期礼乐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67-179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罗西章:《周原青铜器窖藏及有关问题的探讨》,《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
    罗勋章:《刘家店子春秋墓锁谈》,《文物》1984年第9期。
    吕春华:《宁镇地区大型土墩墓的等级问题》,《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马承源:《记上海博物馆新收集的青铜器》,《文物》1964年第7期。
    马承源:《关于翏生盨和者减钟的几点意见》,《考古》1979年第1期。
    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马承源:《吴越文化青铜器的研究——兼论大洋洲出土的青制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3-2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两木出版社,1997年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77年
    马今洪:《流觑的研究》,《文博》1996年第5期。
    马今洪:《试论浙江安吉三官乡土墩墓出土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71-8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马今洪:《燕享与征战——先秦时代的丁宁》,《中国文物世界》第190期,2001年。
    马今洪:《青铜钲浅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鹿鸣集— —李济先生发掘西阴村遗址八十周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五十周年纪年文集》,第286-292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毛颖:《刻纹铜器新谈》,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29-242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毛颖:《南方青铜盉研究》,《东南文化》2004年第4期。
    毛颖:《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出土青铜钅焦盉——兼议王家山器群与南方青铜文化的交融》,《青铜文化研究》第五辑,黄山书社,2007年。
    毛颖:《吴国青铜器之南方特征》,《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
    毛颖、张敏:《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孟文镛:《越国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米永盈:《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与研究》,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
    牟永抗:《“纹身断发”小议》,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83-29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牟永抗:《东方史前时期太阳崇拜的考古学观察》,《故宫学术季刊》第12卷第4期。
    牟永抗:《牟永抗考古学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
    N.巴纳著、施玉平译:《吴国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研究》,《镇江文博》1993年第2期。
    南京博物院、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63年。
    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南京文物精华.器物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彭浩:《我国两周时期的越式鼎》,《湖南考古辑刊(2)》,岳麓书社,1984年。
    彭适凡:《江西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分析与分期》,《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第181-194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彭适凡:《江西靖安出土徐器的名称问题》,《文物》1983年第6期。
    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
    彭适凡:《江西先秦考古》,江西高校出版社,1992年。
    彭适凡:《开展对中国南方古代青铜器研究的若干思考》,《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彭适凡、孙一鸣:《浙江温州市瓯海杨府山土墩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2011年第9期。
    彭峪:《湖南地区出土东周青铜兵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年。
    秦颍、王昌燧、杨立新等:《皖南沿江地区部分出土青铜器的铜矿来源初步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技》第16卷第1期,2004年2月。
    仇凤琴:《商周镈之考古学研究》,《文物春秋》2004年第1期。
    曲枫:《图腾理论及其在中国考古学上应用之检讨》,《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三辑,辽海出版社,2008年。
    衢州博物馆:《衢州文物精品》,西泠印社,1999年。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年。
    任相宏:《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遗存相关问题探讨》,《考古》2003年第1期。
    任相宏、张庆法:《吴王诸樊之子通剑及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5期。
    任晓琳:《先秦乐器铜铙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容庚:《殷周礼乐器考略》,《燕京学报》第1期,1927年。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容庚:《鸟虫书(增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年第1期。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科学出版社,1958年。
    容庚:《海外吉金图录》,台联国风出版社,1978年。
    沙孟海:《配儿钩耀考释》,《考古》1983年第4期。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藏品选》,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
    商志覃:《苏南地区青铜器合金成分的特色及相关问题》,《文物》1990年第9期。
    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考古精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邵建伟:《奄族南迁居淹城说辨微》,《无锡文博》2004年第3期。
    深圳博物馆:《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
    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施谢捷:《吴越文字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宋玲平:《东周青铜器叙事画像纹地域风格浅析》,《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
    宋兆麟:《河姆渡遗址出土蝶形器的研究》,田昌五、石兴邦主编:《中国原始文化论集——纪年尹达八十诞辰》,第391-399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苏芳淑:《沙可乐医生收藏的“吴”文化青铜器及相关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57-26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苏荣誉、华觉民、李克敏、卢本珊:《中国上古金属技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孙华:《凸好郭器的渊源》,《中国文物报》1993年11月14日,第3版。
    孙华:《关于晋侯封组的几个问题》,《文物》1995年第9期。
    孙华:《丹徒王家山铜錞于试析》,《文物天地》1998年第6期。
    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2000年。
    孙华:《中国青铜文化体系的几个问题》,《考古学研究(五)》下册,第921-948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孙华:《绍兴印山大墓的若干问题——读<印山越王陵>札记》,《南方文物》2008年第2期。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
    孙庆伟:《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国际研讨会述要》,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八期。
    孙章峰、徐昭峰:《鸠·鸠杖·鸠车》,《华夏考古》2006年第3期。
    汤姆森.罗覃:《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青铜盉新探》,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13-22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唐兰:《古乐器小记》,《燕京学报》第十四期,1933年。
    唐兰:《宜侯矢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唐兰:《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学苑出版社,2002年。
    陶正刚:《山西出土的吴越地区青铜器及其研究》,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05-21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王爱武:《浅析宣州市孙埠出士的青铜乐器》,《文物研究》第十二辑,黄山书社,1999年。
    王恩田:《河南固始“勾吴夫人墓”——兼论番国地理位置及吴伐楚路线》,《中原文物》1985年第2期。
    王恩田:《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第112-126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王国维:《古礼器略说·说句鑃》,《雪堂丛刊》,上虞罗氏排印本,1915年。
    王辉:《青浦博物馆藏春秋青铜钩鑃》,《上海文博论丛》2007年第2期。
    王汇文、毛小龙:《从东周刻纹铜器的图像管窥吴越之习俗》,《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王厚宇:《试谈淮阴高庄墓的时代、国别、族属》,《考古》1991年第8期。
    王俊:《试论马鞍山青铜大铙的年代及其性质》,《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
    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世民:《略说吴地发现的春秋后期青铜礼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81-192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王守功:《考古所见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中原文物》2001年第6期。
    王笑天:《金属材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王兴平:《南京所出土吴国之青铜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71-77页,1982年。
    王屹峰:《中国南方原始瓷窑业研究》,中国书店,2010年。
    王占奎:《读金随札——内史毫同》,《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魏桥主编:《国际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巫鸿:《“明器”的理论和实践——战国时期仪礼美术中的观念化倾向》,《文物》2006年第6期。
    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三联书店,2009年。
    巫鸿:《“生器”的概念与实践》,《文物》2010年第1期。
    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
    吴镇锋:《内史毫丰同的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武家壁:《良渚文化玉器图案“鸠山图”》,《文博》2009年第1期。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文物精华.青铜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省文物局:《城洋青铜器》,科学出版社,2006年。
    向桃初:《湖南商代铜器初探》,《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35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向桃初:《“越式鼎”研究初步》,《古代文明》第4卷,文物出版社,2005年。
    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岳麓书社,2007年。
    肖梦龙:《母子墩墓青铜器及有关问题探索》,《文物》1984年第5期。
    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第2辑,1986年。
    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肖梦龙:《吴、越“断发文身”习俗探索》,《东南文物》1988年3、4期合刊。
    肖梦龙:《吴国青铜器分期、类型与特点探析》,《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3期。
    肖梦龙:《吴国青铜器造型与纹饰特色》,《中国文物报》1991年4月28日,第3版。
    肖梦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
    肖梦龙:《淹城吴都考》,《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
    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器的断代分期问题》,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研究论文集》,第101-10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肖梦龙:《论吴文化冶铸(上篇)——吴国青铜器铸造与地方特色》,《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学版)》2006年第2期。
    肖梦龙:《论吴文化冶铸(下篇)——吴地历代冶金业的发展》,《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肖梦龙:《吴国青铜器的发展序列与地域特征》,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第6-18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肖梦龙:
    肖梦龙:《吴国青铜器的发展与特色》,《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岳麓书社,2008年。
    肖梦龙、林留根:《皖南吴国青铜器分期研究》,《青铜文化研究》第一辑, 黄山书社,1999年。
    肖梦龙、刘伟主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熊传新:《我国古代錞于概论》,《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第80-89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熊传薪、吴铭生:《湖南古越族青铜器概论》,《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52-166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
    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徐孟东:《句耀发微——对一种先秦乐器历史踪迹的寻觅与思考》,《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
    徐少华:《固始侯古堆一号墓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荆楚历史地理与考古探研》,商务印书馆,2010年。
    徐天进:《陕西眉县出土窖藏青铜器笔谈》,《文物》2003年第6期。
    徐中舒、唐嘉弘:《錞于和铜鼓》,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编:《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44-4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杨宝成、刘森淼:《商周方鼎初论》,《考古》1981年第6期。
    杨宝成:《略论西周时期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
    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杨建芳:《略论有领环的起源、传播与用途》,《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9日,第3版。
    杨宽:《关于越国灭亡年代的再商讨》,《江汉论坛》1991年第5期
    杨楠:《江南地区土墩遗存》,民族出版社,1998年。
    杨海涛:《略论江苏出土地方特色的西周青铜器》,《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岳麓书社,2008年。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科学出版社,1952年。
    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8年。
    叶文宪:《越式鼎溯源》,《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
    叶文宪:《论吴墓与吴器——兼论吴文化的兼收并包和多元杂糅性》,《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1期,2007年2月。
    叶小燕:《东周刻纹铜器》,《考古》1983年第2期。
    仪征市博物馆:《仪征出土文物集粹》,文物出版社,2008年。
    伊恩·霍德、司各特·哈特森著、徐坚:《阅读过去》,岳麓书社,2005年。
    袁艳玲:《长江流域东周青铜器研究——以楚系青铜器为中心》,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
    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36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俞伟超:《关于楚文化发展的新探索》,《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俞伟超:《三星堆蜀文化与三苗文化的关系》,《文物》1997年第5期。
    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
    于洪亮:《临淄新出土文物集粹(1998-2006)》,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
    于省吾:《双剑移诸子新证》,中华书局,1962年。
    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曾琳、夏锋、肖梦龙、商志覃:《苏南地区古代青铜器合金成分的测定》,《文物》1990年第7期。
    曾昭明:《岭南地区东周至西汉墓葬研究》,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
    张爱冰:《铜陵谢垅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
    张爱冰:《安徽青阳汪村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11年第4期。
    张爱冰、陆勤毅:《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考古》2010年第6期。
    张昌平:《论殷墟时期南方的尊和罍》,《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
    张爱冰、陆勤毅:《繁昌汤家山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文物》2010年第12期。
    张长寿:《论屯溪出土的青铜器》,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91-10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张光裕、曹锦炎主编:《东周鸟篆文字编》,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张光直:《谈“图腾”》,《考古人类学随笔》,第117-118页,三联书店,1999年。
    张光直主编:《李济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广立:《东周青铜刻纹》,《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
    张国茂:《安徽铜陵地区先秦青铜文化简论》,《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
    张颔:《山西万荣出土错金鸟书戈铭文考释》,《文物》1962年第4、5期。
    张敬国:《安徽境内吴文化的探索》,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考古学分册)》,第26-28页,1982年。
    张懋镕:《殷周青铜器埋藏意义考述》,《文博》1985年第5期。
    张敏:《吴王余昧墓发现及其意义》,《东南文物》1988年第3、4期合刊。
    张敏:《破山口青铜器三题》,《东南文化》2002年第6期。
    张明东:《商周墓葬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
    张翔:《说和(从金)》,《江汉考古》1986年第2期。
    张忠毅:《吴国货币述略》,《无锡文博(钱币增刊)》第13期。
    赵幼强:《螭盉与吴王夫差盉》,《中国文物报》2000年5月31口,第4版。
    浙江省博物馆:《越地范金》,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
    郑小炉:《试论青铜觑(鬲)形盉》,《南方文物》2003年第3期。
    郑小炉:《试论徐和群舒青铜器》,《文物春秋》2003年第5期。
    郑小炉:《南方青铜器断代的理论与实践》,《考古》2007年第9期。
    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国青铜器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图录》,科学出版社,196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周亚:《丹徒谏壁王家山东周墓部分青铜器的时代及其他》,《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六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周亚:《吴越地区土墩墓青铜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从安徽屯溪土墩墓部分青铜器谈起》,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55-70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周永珍:《西周时代的温器》,《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
    周振鹤:《释“江南”》,《随无涯之旅》,第324-334页,三联书店,1996年。
    朱凤瀚:《臧孙钟与程桥墓地》,南开大学历史系先秦史教研室:《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第193-201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朱风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朱国伟:《钲与句鑃辨析》,《天籁(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第1期。
    朱萍:《楚文化的西渐——楚国经营西部的考古学观察》,巴蜀书社,2010年。
    禚柏红:《莒文化研究》,《东方考古》第6集,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9年。
    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123-13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
    邹厚本:《江苏南部上墩墓》,《文物资料从刊(6)》,文物出版社,1982年
    邹厚本:《青铜“鸠杖”辨析》,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75-278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Bagley, Robert W.1987. 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tion, vol. 1.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Shang Archaeology" in Loewe, Michael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199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pp:124-231.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Ancient Sichuan:Treasure from a Lost Civilization. Seattle Art Museum a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odder, Ian and Hutson Scott.2003.Reading the Past:current approaches to interpretation in archaeology.3rd edit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lkenhausen, Lothar von.1993. Suspended Music:Chime-Bells in the Culture of Bronze Age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he Waning of the Bronze Age: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770-481 B.C. In Loewe, Michael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199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pp:450-544.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 (1000-250BC):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Kane, Virginia C. The Independent Bronze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of China Contemporary with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rchives of Asian Art, Vol.28 (1974/1975), pp.77-107.
    Rawson, Jessica M.1988. The Bella and P. P. Chiu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Hongkong. ——1990. 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 from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2 parts. Ancient Chinese Ritual Bronze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 vol.2.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Western Zhou Archaeology. In Loewe, Michael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199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pp:352-449.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chou To-yi,1924. Bronze Antiques de la China. Librairie Nationale D'art et D'historire.
    Thote, Alian.1999.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as Seen from Chinese Pictorial Bronzes of the Fifth Century B.C.E.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No.35, Intercultural China, pp.10-41.
    Wagner, Donald B.1996. Iron and Steel in Ancient China. Leiden:E. J. Brill.
    Weber, Charles D.1966. Chinese Pictorial Bronze Vessels of the Late Chou Period:Part Ⅰ, Artibus Asiae, Vol.28, No.2/3, pp.107-154; 1966. Chinese Pictorial Bronze Vessels of the Late Chou Period:Part Ⅱ, Artibus Asiae, Vol.28, No.4, pp. 271-311; 1967. Chinese Pictorial Bronze Vessels of the Late Chou Period:Part Ⅲ, Artibus Asiae, Vol.29, No.2/3, pp.115-192; 1968. Chinese Pictorial Bronze Vessels of the Late Chou Period. Ascona:Artibus Asiae Publisher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