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东方杂志》作者群社会主义观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政治文化作为方法论来研究《东方杂志》作者群的社会主义观念,主要基于两个目的:一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政治文化的研究领域。政治文化概念是当代西方政治科学发展的产物,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在其传入中国的几十年时间里,不但汲取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科学性成分,而且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理论体系,政治文化研究在研究对象、方法、范畴、功能、结构等各个方面日益丰满,引发了人们对民主政治的文化思考。政治文化研究的繁荣体现在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主题的逐渐深人、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以及研究机构的设立等多个方面。同时,在一些传统的研究领域也可借鉴政治文化的研究方法,为政治现象的多样图景提供新的解说思路。二是论证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并最终被接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近代中国,《东方杂志》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营造了一个话语平台。它既从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进行翻译、评介,注重研究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权威性,而且俞颂华、胡愈之等亲赴苏联进行实地考察,从实践层面观察到了实施社会主义政策的效果。它的局限性在于,对社会主义的传播主要囿于知识界的狭小圈子里,没有影响到下层民众。尽管如此,作为持中间立场的商业刊物,它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帮助人们理解社会主义,既体现了其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客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并最终被接受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而是历史进程的必然。
     在近代中国,为了挽救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关注政治或者参与政治,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论政参政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创办报刊。报刊不仅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生存领域,也是他们传播知识、宣扬爱国救国主张的重要载体。
     在近代中国的报刊中,《东方杂志》是见证知识分子群体思想变动轨迹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分析文本。因为:一是《东方杂志》(The Eastern Miscellany)为近代中国办刊时间最长的综合性、学术型杂志,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库”。它由商务印书馆创刊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月11日,终刊于1948年12月,见证和记录了民国时期的重大问题,涉及内务、外交、军事、教育、财政、实业、交通、商务、宗教、文学等领域。二是《东方杂志》作者群始终保持着自己客观的政治立场和文化品格,注重社会主义研究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权威性。他们不仅从理论层面上对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翻译和评介,而且俞颂华、胡愈之等曾经亲赴苏联进行实地考察,发表《莫斯科印象记》等文章,从实践层面观察、思考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的效果。三是目前学界对《东方杂志》作者群社会主义观念的材料发掘还较为薄弱。因此,笔者认为,对《东方杂志》有进一步展开研究的必要,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垂要目的。
     全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绪论部分介绍以政治文化作为方法论来研究《东方杂志》作者群的社会主义观念的缘起及其意义,梳理了《东方杂志》的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政治文化分析方法和历史文献分析方法。界定了政治文化这一主要概念,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等基本范畴,进而为以下各章的分析论述作理论铺垫。
     第一章介绍《东方杂志》作者群与社会主义观念谱系。一是作者群的办刊宗旨与作者群。二是社会主义观念谱系。通过检索《东方杂志》全文数据库,发现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总数较多的作者也是发表有关“社会主义”的文章较多的作者,这也在定程度上表明,该刊一直在关注、介绍社会主义学说以及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情况。由此,笔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背景之下,社会主义学说己经或隐或现地成为主流政治思潮,对国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分析,也为以下各章的叙述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第二章介绍《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学说的认知。一是对“马克思派”社会主义学说的认知,如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等。二是对“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学说的认知,如法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学的社会主义等。《东方》作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既有共同的观点,也有不同的见解。通过对社会主义观念较为系统的梳理,展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传播社会主义的多样图景。
     第三章介绍《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情感。一是对俄国革命的关注和评价。俄国革命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中最为重大的事件,对周围国家政治的发展以及世界局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是对各国的劳工运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同情。广大的被压迫民族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已经逐步觉醒,《东方》作者对他们的活动给予了及时的报道。
     第四章介绍《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东方》作者逐步认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功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社会主义“生长于资本主义的胎里”。二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关系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是在与资本主义的“相反而相成”中逐步得到发展的。
     第五章介绍《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平等观念和民主观念。《东方》作者吴恩裕的民主观念必须制度化的思想,邓初民的中国政治必然归宿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直到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结语部分总结了《东方杂志》作者群社会主义观念的历史影响。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东方杂志》作者群作大量引介社会主义学说,注重社会主义传播的知识性、学术性、系统性,体现了他们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为传播社会主义作出了一定贡献。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sociolist ideas of the author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using the political culture as the methodology, which has two main purposes:
     Firstl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broaden the study field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to some extent.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study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has not only derived from the scientific component of the western political culture, but also initially developed in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tudy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has increasingly plumped in all aspects of the objects, methods, scope, function, structure, etc, which has led to think about the democratic poli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The prosperity of the study on the political culture is reflected in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the growing studying ranks,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themes, increasin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s well as the founding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Meanwhile, in some traditional studying areas, we may also use the methods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for reference and provide a new explanation for the diverse pictures of the political phenomena.
     Secondly, 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at the socialism has been spread and eventually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in modern China. In modern China, the Eastern Miscellany has created a discourse platform for the sprea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m in China. It translates and evaluates the socialism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focusing on the integrity, system and authority of the research. Some early intellectuals such as Yu Songhua, Hu Yuzhi went to the Soviet Union to conduct and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ism policies from a practical level. Its limitation is that the spreading of the socialism is mainly confined to the narrow intelligentsia circle, not impacting the lower classes. Nevertheless, as the business publications of holding the middle ground, it can adapt to the times and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socialism.It not only embodies the patriotic emotion and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objectively reflects the spreading of the socialism and eventually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It is not an occasional social phenomenon, but the inevitable process of history in modern China.
     In modern China, in order to save our troubled Chinese nation, earlier intellectuals who had stro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were concerned about or participated in politics, actively seeking the truth of saving the country. In modern China, one important way for the intellectual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is founding newspapers. The newspaper is not only the survival settlement for them, but also the important carrier to spread knowledge, advocate the proposition of patriotic national salvation.
     In modern Chinese newspapers, the Eastern Miscellany is the typical text to witness the ideological change track of intellectual group. Because:firstly, the Eastern Miscellany is the longest comprehensive academic journal of all the modern Chinese journals, which is called "the databas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Founded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in March11,1904(three decades of the Qing dynasty,Emperor Guangxu) and ended in December1948, the Eastern Miscellany has witnessed and recorded major issues including the internal affairs, diplomatic, military, education, finance,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commerce, religion, literature and other field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Secondly, the author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have always maintained their objective political positions and cultural character, focusing on the integrity, system and authority of the study of the socialism. They not only translated and evaluated the socialism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but also some early intellectuals such as Yu Songhua, Hu Yuzhi went to the Soviet Union to conduct on-site, published the article "Moscow Impression"and observed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ialism policies from a practical level. Thirdly, at present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are very weak in academic world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especially about the excavated material and text of the socialism interpretation. I believ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n further study into this weak point for academic research, which i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thesi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origin and the meaning of the study on the sociolist ideas of the author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using the political culture as the methodology, the comb on the present studying situation and the description on the method of the political cultural analysis and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alysis. It has defined the main concepts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cluding the basic categories of the political cognition,the political feeling,the political attitudes,the political values.etc, paving the way fo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the following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author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and the sociolist ideas. One is the purpose and author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It includes the purpose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and the author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The other is the sociolist ideas. It includes The ideological lineage of dissemination of the sociolist ideas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author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in the ideological lineage of the sociolist ideas in modern China.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cognition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s authors on the socialist doctrines. One is the cognition on "the Marxian socialism". It includes the materialism is the "compass" of Marx's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is the "bulk" of the socialism.The other is the cognition on "the non-Marxian socialism". It includes the cognition of the law socialism and the sociological socialism.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the sentiment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s authors on socialist movements. One is the sentiments on the October Revolution. It includes the admiration on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nd the attention and support to the Communist Party by leadership of Russion Party. The other is the sentiments on the world labor movement. It includes the destiny to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joy on the "class conscious" of the working class.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attitude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s authors on the sociolist system. One is the sentiments on the socialist system. It includes the socialism "has grown in the womb of the capit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in "the opposite and complementary relations" with capitalism.The other is sentiments on the Russion socialist system. It includes the affirmation and criticis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viet regime, the admiration on Soviet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sympany on the life of the Soviet people.
     The fif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orientation of value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s authors on socialism. One is the ideas of equality. It includes the ideas of economic equality and the ideas of political equality. The other is the ideas of democracy. It includes the ideas of economic democracy and the ideas of political democracy.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the author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on the sociolist idea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nearly half a century, the authors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introduced the socialist doctrines,focused on the knowledge, academic and systemic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socialism, reflected their deep feelings of patriotism and strong sense of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and made a certain contribution on the spreading of the socialism.
引文
①[英]里奥纳德·特里劳尼·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0页。
    ③袁祖社:《“观念史”逻辑的合理介入与马克思主义研究新领域的有效拓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日第A11版。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后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22页。
    ③学界对政治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分歧,但已有了大致认同,即认为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的主观维度。参见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的分析与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页。
    ④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①[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页。
    ②关于研究以报刊为发言空间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追求的重要性,郑大华认为:“五四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条思想谱系,一条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实践,另一条则是以报刊编辑、大学教授为中坚的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追求。如果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尤其是五四以后的社会主义,只讲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实践,而不讲以报刊编辑、大学教授为中坚的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追求,这是不完整的,它不仅无法描绘出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全貌,同时也很难说明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而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郑大华:《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0期,第9页。
    ③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以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扶助学术为己任,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诞生。
    ④时人也把《东方杂志》称为《东方》,同时也为叙述简洁起见,下文在标题之外的叙述中把《东方杂志》作者群、《东方杂志》作者统一称为《东方》作者群、《东方》作者。
    ①佟德志:《政治文化研究综述》,中国政治学年鉴,2002年。
    ②毛洋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页。
    ①朱晓进、杨洪承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张直心:《政治文化语境中重新言说——<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第81页。
    ③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j·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①朱永新,袁振国:《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98页。
    ②列宁:《列宁选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③孙正甲:《政治文化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①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②王云五:《复刊词》,《东方杂志》1943年第39卷第1号,第1页。
    ③张欣:《<东方杂志>史料性和学术性研究》,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6期,第32页。
    ①《编者作者与读者》,《东方杂志》1932年第29卷第4号,第89页。
    ②《本志之希望》,《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号,第1页。
    ③《本志之希望》,《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号,第1页。
    ④《本志之希望》,《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号,第1页。
    ⑤《本志之希望》,《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号,第1页。
    ⑥《本志之希望》,《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号,第1页。
    ⑦《本志之希望》,《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号,第1页。
    ①《东方杂志三大征求》,《东方杂志》1925年第22卷第1号,第25页。
    ②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①胡适之:《高梦旦先生小传》,《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号,第37页。
    ①郑大华:《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0期,第9页。
    ②郑大华:《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0期,第9页。
    ③郑大华、俞祖华、赵慧峰、闫润鱼等学者持此观点,本文的写作受到此观点的启发,但在论述的内容上有所扩展,在此表示感谢。见郑大华:《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0期,第6-7页;俞祖华、赵慧峰:《社会主义:现代中国三大思潮的共同取向》,《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第26-36页;闫润鱼:《试析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重叠共识”——基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的考察》,《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0期,第15-22页。
    ①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②周保松:《什么是自由主义》,《读书》2009年第12期,第71页。
    ③周保松:《什么是自由主义》,《读书》2009年第12期,第71-72页。
    ④俞祖华、赵慧峰:《社会主义:现代中国三大思潮的共同取向》,《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第27页。
    ⑤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17号,第79页。
    ⑥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17号,第79页。
    ⑦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17号,第79页。
    ①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17号,第79-80页。
    ②胡适:《一年来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1号,第(东)18页。
    ③胡适:《一年来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1号,第(东)18页。
    ①刘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释名》,《民生》第5号(1914年4月11日),转引自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3页。
    ②刘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释名》,《民生》第5号(1914年4月11日),转引自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3页。
    ③刘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释名》,《民生》第5号(1914年4月11日),转引自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3页。
    ④[比]桑德:《访问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的谈话报道》,转引自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4页。
    ⑤[比]桑德:《访问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的谈话报道》,转引自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4页。
    ⑥孙中山:《三民主义》,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版,第159页。
    ⑦孙中山:《三民主义》,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版,第163页。
    ①鹤(李达):《什么叫社会主义?》,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年6月18日),转引自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
    ②鹤(李达):《什么叫社会主义?》,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年6月18日),转引自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
    ③鹤(李达):《什么叫社会主义?》,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年6月18日),转引自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
    ④鹤(李达):《什么叫社会主义?》,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年6月18日),转引自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
    ⑤鹤(李达):《什么叫社会主义?》,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年6月18日),转引自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
    ①读者作者与编者栏目:《所谓编辑方针》,《东方杂志》1933年第30卷第7号,第124页。
    ②读者作者与编者栏日:《所谓编辑方针》,《东方杂志》1933年第30卷第7号,第124页。
    ①张越:《新旧中西之间——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页。
    ②[日]高畠索之:《社会主义的意义及其类别》,望道译,《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1号。
    ①欧阳溥存:《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2年第8卷第12号。
    ②[日]高畠素之:《社会主义的意义及其类别》,望道译,《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1号。
    ③[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高劳译,《东方杂志》1912年第8卷第11号。
    ④煮尘:《边梯之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4号,第64-69页。
    ⑤关于“马克思派”社会主义和“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的说法,李达在1921年6月《新青年》第9卷第2号上曾发表过《马克思派社会主义》一文,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专政”的思想。《东方》作者六几在1921年9月《评论之评论》上发表《评马克思派社会主义》一文。可见,这一提法在当时的学界是很普遍的,也与当今的表达相一致。
    ⑥对于《东方》作者关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整体性介绍以及关十苏联计划经济的评价可参考鲁法芹的《<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一 文,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论文,2011年。
    ①刘叔琴:《唯物史观在历史哲学上的价值》,《东方杂志》1924年第21卷第1号,第5页。
    ②《社会主义神髓》是当时日本著名的社会主义学者幸德秋水的著作,1903年中国达识译社翻译出版了第一个中文译本。《东方杂志》于1912年在第8卷第11、12号,第9卷第1、2、3号连续五期登载了高劳的译本。
    ③[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高劳译,《东方杂志》1912年第8卷第12号,第5页。
    ④[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高劳译,《东方杂志》1912年第8卷第12号,第5页。
    ⑤范寿康:《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号,第60页。
    ⑥范寿康:《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号,第65页。
    ①[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高劳译,《东方杂志》1912年第8卷第12号,第5页。
    ②范寿康:《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号,第67-68页。
    ③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2页。该著是作者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学位论文的中译本,1945年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第1版。
    ④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1-62页。
    ①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
    ②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5页。
    ③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6页。
    ④[日]桑木严翼:《唯物论与唯物史观》,心瞑译,《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6号,第64页。
    ⑤[日]桑木严翼:《唯物论与唯物史观》,心瞑译,《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6号,第64页。
    ⑥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4贝。
    ⑦欧阳溥存:《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2年第8卷第12号,第4页。
    ①欧阳溥存:《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2年第8卷第12号,第4页。
    ②欧阳溥存:《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2年第8卷第12号,第4页。
    ③欧阳溥存:《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2年第8卷第12号,第4页。
    ④君实:《社会主义之检讨》,《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9号,第15页。
    ①徐觉哉:《社会主义流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论文,2011年。
    ③当时的思想界有这样一种观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社会主义的流派就是马克思派的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解释社会主义的流派就是国家社会主义。参见《晚近社会主义之派别与宗旨》(《东方杂志》1915年第12卷第4号)。
    ④《东方》作者“三无”的真实姓名己经无法考察,但是他的社会主义观念别出心裁,对当今社会主义的法律建设也有可资借鉴之处,故列为本文的一部分。
    ⑤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57页。
    ①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20年17卷第5号,第17页。
    ②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20年17卷第5号,第17页。
    ③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20年17卷第5号,第17页。
    ④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20年17卷第5号,第17页。
    ⑤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20年17卷第5号,第17页。
    ⑥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20年17卷第5号,第17页。
    ①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58页。
    ②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58页。
    ③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58页。
    ④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58页。
    ⑤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58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23页。
    ②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58页。
    ③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59页。
    ④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59页。
    ⑤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59页。
    ⑥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60页。
    ⑦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60页。
    ①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61页。
    ②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61页。
    ③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61页。
    ④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61页。
    ⑤三无:《法学的社会主义论》,《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5号,第61页。
    ⑥录《内外时报》:《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关系》,《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2号,第3页。
    ①录《内外时报》:《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关系》,《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2号,第3页。
    ②录《内外时报》:《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关系》,《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2号,第3页。
    ③录《内外时报》:《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关系》,《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2号,第3页。
    ④录《内外时报》:《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关系》,《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2号,第3页。
    ⑤录《内外时报》:《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关系》,《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2号,第3页。
    ⑥录《内外时报》:《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关系》,《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2号,第3页。
    ⑦录《内外时报》:《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关系》,《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2号,第3页。
    ⑧录《内外时报》:《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关系》,《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2号,第4页。
    ⑨录《内外时报》:《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关系》,《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2号,第4页。
    ①杜亚泉:《人生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杜亚泉:《人生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③杜亚泉:《人生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④杜亚泉:《人生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2页。
    ⑤杜亚泉:《人生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⑥这是杜亚泉在《人生哲学》一书中使用的一个标题,在这里仍然沿用他的说法。见杜亚泉:《人生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⑦杜亚泉:《人生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①杜亚泉:《人生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①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5页。
    ②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5页。
    ①谢婴白:《俄法革命异同论》,《东方杂志》1918年第15卷第8号,第22页。
    ②谢婴白:《俄法革命异同论》,《东方杂志》1918年第15卷第8号,第22页。
    ③谢婴白:《俄法革命异同论》,《东方杂志》1918年第15卷第8号,第22页。
    ④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李大钊文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75页。
    ⑤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5页。
    ①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5页。
    ②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6页。
    ③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6页。
    ④化鲁:《我们的两条路》,《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22号,第1页。
    ⑤化鲁:《我们的两条路》,《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22号,第1页。
    ⑥化鲁:《我们的两条路》,《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22号,第1页。
    ⑦化鲁:《我们的两条路》,《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22号,第2页。
    ①化鲁:《我们的两条路》,《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22号,第2页。
    ②化鲁:《我们的两条路》,《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22号,第2页。
    ③化鲁:《我们的两条路》,《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22号,第2页。
    ④幼雄:《五年来劳农俄国外交之变迁》,《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4号,第17页。
    ⑤幼雄:《五年来劳农俄国外交之变迁》,《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4号,第17页。
    ①世界新潮栏目:《第三次国际共产党大会之经过及各国劳动运动之现在地位》,《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21号,第61页。
    ②世界新潮栏目:《第三次国际共产党大会之经过及各国劳动运动之现在地位》,《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21号,第61页。
    ①化鲁:《第二国际与政权问题》,《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8号,第1页。
    ①望道:《职业的劳工联合论》,《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21号,第18页。
    ②望道:《职业的劳工联合论》,《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21号,第18页。
    ③望道:《职业的劳工联合论》,《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21号,第18页。
    ④望道:《职业的劳工联合论》,《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21号,第18页。
    ⑤张慰慈:《战后的欧洲劳工阶级》,《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22号,第11页。
    ①张慰慈:《战后的欧洲劳工阶级》,《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22号,第11页。
    ②张慰慈:《战后的欧洲劳工阶级》,《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22号,第12-13页。
    ③张慰慈:《战后的欧洲劳工阶级》,《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22号,第12-13页。
    ④孔常:《英国劳工运动史》,《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5号,第39页。
    ⑤孔常:《英国劳工运动史》,《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5号,第39页。
    ①孔常:《英国劳工运动史》,《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5号,第39页。
    ②孔常:《英国劳工运动史》,《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5号,第40贝。
    ③孔常:《英国劳工运动史》,《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5号,第39页。
    ④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2页。
    ⑤张慰慈:《国际劳工组织》,《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1号,第39页。
    ①陈宗城:《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东方杂志》1928年第25卷第19号,第29页。
    ②陈宗城:《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东方杂志》1928年第25卷第19号,第29页。
    ③陈宗城:《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东方杂志》1928年第25卷第19号,第29页。
    ④陈宗城:《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东方杂志》1928年第25卷第19号,第29页。
    ⑤陈宗城:《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东方杂志》1928年第25卷第19号,第29页。
    ①陈宗城:《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东方杂志》1928年第25卷第19号,第31页。
    ②化鲁:《民众运动的方式及要素》,《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13号,第16页。
    ③化鲁:《民众运动的方式及要素》,《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13号,第16页。
    ①郑一奇:《史海流连》,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②《东方杂志·五卅事件临时增刊》,东方杂志社1925年版。
    ①王云五:《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页。
    ①杜康传、李景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②班纳克支:《班纳克支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周化人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64页。
    ①邵振青:《资本主义与各国对华政策》,《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3号,第7页。
    ②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136贝。
    ③[日]高畠素之:《高畠素之的资本主义功过论》,宋斐如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51-54页。
    ④[日]高畠素之:《高畠素之的资本主义功过论》,宋斐如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51-54 页。
    ①[日]高畠素之:《高畠素之的资本主义功过论》,宋斐如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51-54页。
    ②[日]高畠素之:《高畠素之的资本主义功过论》,宋斐如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51-54
    页。
    ③[日]高畠素之:《高畠素之的资本主义功过论》,宋斐如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51-54页。
    ①[日]高畠素之:《高畠素之的资本主义功过论》,宋斐如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51-54页。
    ③[日]高畠素之:《高畠素之的资本主义功过论》,宋斐如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51-54页。
    ②[日]高畠素之:《高畠素之的资本主义功过论》,宋斐如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51-54页。
    ①[日]高畠素之:《高畠素之的资本主义功过论》,宋斐如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51-54页。
    ②[日]高畠素之:《高畠素之的资本主义功过论》,宋斐如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51-54页。
    ③班纳克支:《班纳克支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周化人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64页。
    ④班纳克支:《班纳克支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周化人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64-65页。
    ⑤班纳克支:《班纳克支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周化人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64页。
    ①班纳克支:《班纳克支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周化人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64页。
    ②班纳克支:《班纳克支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周化人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64页。
    ③班纳克支:《班纳克支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周化人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64页。
    ④班纳克支:《班纳克支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周化人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64页。
    ⑤班纳克支:《班纳克支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周化人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64页。
    ⑥班纳克支:《班纳克支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周化人译,《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4号,第64-65页。
    ①吴恩裕:《“两个世界”是否必须对立》,《东方杂志》1946年第43卷第18号,第14页。
    ②吴恩裕:《“两个世界”是否必须对立》,《东方杂志》1946年第43卷第18号,第14页。
    ③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5页。
    ④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5页。
    ①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6页。
    ②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6页。
    ③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6页。
    ④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合刊,第6页。
    ⑤化鲁:《谁是苏维埃俄罗斯的统治者》,《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5号,第21页。
    ①化鲁:《谁是苏维埃俄罗斯的统治者》,《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5号,第21页。
    ②[日]大藏公望:《苏维埃联邦之实相》,《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62页。
    ③[日]大藏公望:《苏维埃联邦之实相》,《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62页。
    ④[日]大藏公望:《苏维埃联邦之实相》,《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57页。
    ⑤[日]大藏公望:《苏维埃联邦之实相》,《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62页。
    ⑥[日]大藏公望:《苏维埃联邦之实相》,《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62页。
    ①雁冰:《俄国人民及苏维埃政府》,《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3号,第34-36页。
    ②雁冰:《俄国人民及苏维埃政府》,《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3好,第33页。
    ③[日]大藏公望:《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56页。
    ④[日]大藏公望:《苏维埃联邦之实相》,《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56页。
    ⑤[日]大藏公望:《苏维埃联邦之实相》,《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56页。
    ⑥[日]大藏公望:《苏维埃联邦之实相》,《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62页。
    ①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第6页。
    ②[日]大藏公望:《苏维埃联邦之实相》,《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59页。
    ③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57页。
    ④冯仲足:《苏联诞生二十年》,《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18、19号,第5页。
    ⑤颂华:《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动及其最近的概况》,《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6号,第1页。
    ⑥陈振汉:《经济政策在苏德经济建设中之地位》,《东方杂志》1943年第39卷第11号,第21页。
    ①陈振汉:《经济政策在苏德经济建设中之地位》,《东方杂志》1943年第39卷第11号,第21页。
    ②张慰慈:《苏俄政府的经济政策》,《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9号,第9页。
    ③张慰慈:《苏俄政府的经济政策》,《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9号,第9页。
    ④张慰慈:《苏俄政府的经济政策》,《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9号,第10页。
    ⑤颂华:《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动及其最近的概况》,《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6号,第1页。
    ①张慰慈:《苏俄政府的经济政策》,《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9号,第9页。
    ②刘廷芳:《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观》,《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1号,第86页。
    ③刘廷芳:《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观》,《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1号,第86页。
    ④金亚伯:《游俄之印象》,《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7号,第59页。
    ⑤金亚伯:《游俄之印象》,《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7号,第59页。
    ①金亚伯:《游俄之印象》,《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7号,第59页。
    ②金亚伯:《游俄之印象》,《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7号,第59页。
    ③金亚伯:《游俄之印象》,《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7号,第59页。
    ④金亚伯:《游俄之印象》,《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7号,第59页。
    ⑤金亚伯:《游俄之印象》,《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7号,第59页。
    ⑥金亚伯:《游俄之印象》,《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7号,第59页。
    ⑦哲生:《苏俄的日常生活》,《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6号,第110页。
    ②哲生:《苏俄的日常生活》,《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6号,第110页。
    ③哲生:《苏俄的日常生活》,《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6号,第110页。
    ①哲生:《苏俄的日常生活》,《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6号,第110页。
    ②哲生:《苏俄的日常生活》,《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6号,第110页。
    ③哲生:《苏俄的日常生活》,《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6号,第110页。
    ④金亚伯:《游俄之印象》,《东方杂志》1937年第34卷第7号,第59页。
    ⑤[日]大藏公望:《苏维埃联邦之实相》,《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0号,第61页。
    ①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5贝。
    ①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5页。
    ②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5页。
    ③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5页。
    ④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5页。
    ⑤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5页。
    ⑥宋国枢:《驳产业问题上之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2号,第209页。
    ⑦朱国枢:《驳产业问题上之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2号,第209页。
    ⑧采国枢:《驳产业问题上之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2号,第209页。
    ⑨宋国枢:《驳产业问题上之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2号,第209页。
    ①宋国枢:《驳产业问题上之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2号,第209页。
    ②宋国枢:《驳产业问题上之社会主义》,《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2号,第09页。
    ③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5页。
    ④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5页。
    ⑤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6页。
    ⑥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6页。
    ①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6页。
    ②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7页。
    ③陶履恭:《平等篇》,《东方杂志》1912年第9卷第8号,第7页。
    ④吴恩裕:《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新趋势》,《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6号,第1页。
    ⑤吴恩裕:《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新趋势》,《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6号,第1页。
    ⑥吴恩裕:《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新趋势》,《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6号,第1页。
    ①愈之:《追悼杜亚泉先生》,《东方杂志》1934年第31卷第1号,第303页。
    ②罗罗:《俄国之协济事业》,《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号,第22页。
    ③罗罗:《俄国之协济事业》,《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号,第22页。
    ④罗罗:《俄国之协济事业》,《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号,第23页。
    ①世界新潮栏目:《捷克斯洛伐克协济事业之发达》,《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3号,第50页。
    ②初民:《政治问题之根本的讨论》,《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9号,第51页。
    ③初民:《政治问题之根本的讨论》,《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9号,第51页。
    ①武墒干:《由经济的帝国主义到经济的民主主义》,《东方杂志》1922年19卷第15号,第7页。
    ②武墒干:《由经济的帝国主义到经济的民主主义》,《东方杂志》1922年19卷第15号,第7页。
    ③武墒干:《由经济的帝国主义到经济的民主主义》,《东方杂志》1922年19卷第15号,第7页。
    ④初民:《政治问题之根本的讨论》,《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9号,第51页。
    ⑤初民:《政治问题之根本的讨论》,《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9号,第51页。
    ①初民:《政治问题之根本的讨论》,《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9号,第51页。
    ②初民:《政治问题之根本的讨论》,《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9号,第51页。
    ③初民:《政治问题之根本的讨论》,《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9号,第51页。
    ④初民:《政治问题之根本的讨论》,《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9号,第51页。
    ⑤吴恩裕:《对于政治的认识与态度》,《东方杂志》1945年第41卷第2号,第18页。
    ①吴恩裕:《对于政治的认识与态度》,《东方杂志》1945年第41卷第2号,第18页。
    ②吴恩裕:《对于民主的新认识》,《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4号,第1页。
    ①吴恩裕:《法治与中国政治改进》,《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5号,第1页。
    ①吴恩裕:《法治与中国政治改进》,《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5号,第1页。
    ②吴恩裕:《法治与中国政治改进》,《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5号,第1页。
    ③吴恩裕:《法治与中国政治改进》,《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5号,第1页。
    ①吴恩裕:《法治与中国政治改进》,《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5号,第2页。
    ②吴恩裕:《法治与中国政治改进》,《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5号,第2页。
    ③吴恩裕:《法治与中国政治改进》,《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5号,第3页。
    ①吴恩裕:《法治与中国政治改进》,《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15号第2页。
    ①[美]G.A.阿尔蒙德,S.维尔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页。
    ②[日]幸德秋水,高劳译:《社会主义神髓》,《东方杂志》第8卷第11号。
    ③[日]高畠素之,望道译:《社会主义的意义及其类别》,《东方杂志》第18卷第11号。
    ④[日]高畠素之,望道译:《社会主义的意义及其类别》,《东方杂志》第18卷第11号。
    ⑤张欣:《<东方杂志>史料性和学术性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6期,第32页。
    ①潘公展:《近代社会主义及其批评》,《东方杂志》第18卷第4号,第45页。
    ②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93页。
    ①费孝通:《一代师表》,见费孝通,夏衍:《胡愈之印象记》增补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页。
    ②夏衍:《中华民族的脊梁》,见费孝通,夏衍:《胡愈之印象记》增补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4页。
    ③费孝通:《一代师表》,见费孝通,夏衍:《胡愈之印象记》增补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页。
    ④戈宝权(1913.2.15--2000.5.15),笔名葆荃、北辰、苏牧。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
    ⑤戈宝权:《从<莫斯科印象记>谈起》,见费孝通,夏衍:《胡愈之印象记》增补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96-99页。
    ⑥吉少甫为上海市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桂林、香港新知书店经理,重庆、上海、香港群益出版社经理。建国后,历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经理部、出版部主任,上海教育图片出版社社长,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上海出版局副局长、顾问,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理事,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二届副主席。于2008年病逝。
    ⑦吉少甫:《革命的导师》,见费孝通,夏衍:《胡愈之印象记》增补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54页。
    ⑧于友:《重读<莫斯科印象记>——纪念名记者胡愈之100周年诞辰》,《传媒观察》1996年第8期。
    ①[日]高畠素之:《社会主义的意义及其类别》,望道译,《东方杂志》第18卷第11号。
    1.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社:《东方杂志》(1904-1948)
    2.三联书店编辑部编:《<东方杂志>总目》,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3.《观察》
    4.《申报月刊》
    5.《国闻周报》
    1.陈奇:《刘师培年谱长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丁文:“选报”时期《东方杂志》研究(1904-1908),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5.费孝通、夏衍:《胡愈之印象记》增补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
    6.高洪涛:《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7.高军等主编:《无政府主义在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高瑞泉:《平等观念史论略》,
    9.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小史》,上海:中华书局1922版。
    1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1.葛思恩、俞湘文编:《俞颂华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2.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3.郭永玉:《人格心理学导论》,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胡愈之:《回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6.黄良吉:《东方杂志之刊行及其影响之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17.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8.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9.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李元书主编:《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刘益民,程甫,刘耀中主编:《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莽萍:《俞颂华》,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23.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4.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5.钱钟书主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6.史春风:《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孙正甲:《政治文化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8.唐光华:《政治文化的沉思者——白鲁恂》,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
    29.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0.陶东风:《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田本相,刘一军:《苦闷的灵魂:曹禺访谈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2.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王学东编:《考茨基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1.王祖绳:《国际关系史》,第5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35.谢从高:《联省自治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9.杨奎松、董士伟:《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传播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0.余英时:《余英时文集——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第10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原方:《知识分子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2.张宝明:《现代性的流变——<新青年>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聚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3.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张树年、柳和城等编著:《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45.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张元济:《张元济全集·书信》(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7.赵国样:《心理学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48.郑雪:《社会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朱晓进、杨洪承等: 《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1.朱永新、袁振国:《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52.[法]费迪南·布伦蒂埃:《批判知识分子的批判》,王增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54.[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5.[美]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第2版),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第2版),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57.[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8.[美]G.A.阿尔蒙德,S.维尔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0.[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第2版),李俊,蔡海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学》(第6版),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2.[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增订版),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3.[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5.[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66.[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7.[苏]列宁:《列宁选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8.[苏]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9卷(上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69.[英]里奥纳德·特里劳尼·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石雅洁:《<东方杂志>办刊特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学专业,2007年。
    2.王征:《<东方杂志>在清末(1904-1911)的历史文化身份》,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7年。
    3.孙振:《对<东方杂志>中的美学文本的整理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2007年
    4.张季:《民初“二次革命”前知识分子群体宪政思想研究——以<民立报>、<庸言>、<东方杂志>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5年。
    5.唐富满:《<东方杂志>与清末立宪宣传》,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3年。
    6.蒋红艳:《<东方杂志>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7年。
    7.刘兰:《<东方杂志>——培养编辑的沃土》,《出版广角》,2002年第6期。
    8.李明山:《五四时期关于杂志编辑的一场论争——<东方杂志>对<新潮>杂志罗家伦批评的回应》,《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9.丁文:《传世意图下的文章经营——<东方杂志>“选报”文本的删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1期。
    10.丁文:《“搜罗宏富”背后的“选择精审”——1904-1908年<东方杂志>“选报”体例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1.刘润忠:《<东方杂志>与“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争》,《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3期。
    12.李承亮:《浅析五四前期东西文化的论战——<东方杂志>为中心考察》,《天府新论》,2007年S1期。
    13.陆小宁:《迷途中的文化探索——论<新青年>与<东方杂志>的东西文化论争》,《中州学刊》,2000年第3期。
    14.李斯颐:《抗战时期的<东方杂志)》,《新闻与传播研究》,1989年第1期。
    15.李斯颐:《30年代<东方杂志>政治倾向的成因》,《新闻与传播研究》,1990年第3期。
    16.徐有威:《从20年代<东方杂志>和<国闻周报>看中国知识界对法西斯主义的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第4期。
    17.李安山:《中国民族主义的催生与困惑——从东方杂志>看日俄战争的影响》,《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18.洪九来:《大战中的热烈与冷静——民初十年<东方杂志>民族主义观评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9.洪九来:《集权与分权——略论<东方杂志>在清末民初政争中的折衷观点》,《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0.张凤英:《论<东方>杂志的文献价值》,《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1.张季:《民初“二次革命”前知识分子群体关于联邦制的论争——以<民立报>、<庸言>、<东方杂志>为中心》,《安徽史学》,2005年第5期。
    22.钟显添、林植:《试论清末<东方杂志>中的民权思想》,《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3.葛飞:《民国时期的<东方杂志>》,《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4.班彦美:《论五四时期杜亚泉的“道德本位”的思想倾向——以<东方杂志>(1911-1920)为中心的研究》,《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第12期。
    25.杨萌芽:《<东方杂志>与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6.王先明:《从<东方杂志>看近代乡村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的视角及其他》,《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27.付托飞、刘智峰:《从<东方杂志>略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第5期。
    28.唐艳香:《从女子教育、妇女参政到婚姻自由——1904-1919年间<东方杂志>对妇女问题的关注》,《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9.谢慧:《张元济与<东方杂志>》,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年会论文。
    30.李静:《杜亚泉与<东方杂志>》,《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1.张之华:《国际新闻的拓荒者——担任<东方>杂志编撰人的胡愈之》,《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5期。
    32.范岱年:《胡愈之和<东方杂志>》,《出版史料》,2007年第1期。
    33.董锦瑞:《胡愈之与百年<东方>》,《编辑学刊》,2004年第6期。
    34.罗娟:《孟森与<东方杂志>》,《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35.李斯颐:《期刊界一份难得的“号外”——(东方杂志)的<五卅事件临时增刊)》,《新闻与传播研究》,1988年第4期。
    36.赵志坚、李芬:《五卅运动中的<东方杂志>》,《编辑学刊》,1997年第4期。
    37.于友:《重读<莫斯科印象记>——纪念名记者胡愈之100周年诞辰》,《传媒观察》,1996年第8期。
    38.金志霖:《论西欧行会的组织形式和本质特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39.张直心:《政治文化语境中重新言说——<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
    40.林宝赐:《我国政治文化研究概述》,《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5期。
    41.葛荃的《拿来与创新——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42.李月军:《近十年来国内政治文化研究概述》,《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12期。
    43.马庆钰:《近50年来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45.韩海涛:《国内学者关于政治文化研究的综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6.张慧卿:《近年来中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综述》,《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0期。
    47.蒋英州、叶娟丽:《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主题及其特点》,《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全文检索数据库:http://cpem.cnki.ne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