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满汉矛盾与晚清政局(1884-1912)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建基于学界先进相关成果,由整体清代大视野,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以统治阶级上层为中心,首次比较系统地摹画了甲申易枢至清亡近三十年间满汉矛盾之演进轨迹,首次比较系统深入地探析了该时段满汉矛盾与晚清国政朝局之嬗变关联,凸现了晚清政治史的复杂性、曲折性和丰富的层次性,并在局部和细节上有所突破。
     满汉矛盾乃清代政治史核心内容及特征之一。满洲以刚柔兼济利用和驯服汉人而盛,然有清一代“满汉合作”始终缺乏互信和平等,汉人始终处于绝对的政治弱势(有计量分析以确证),满汉畛域严密。究其根源,在于内化于历代清帝心中的“崇满抑汉、以满驭汉”之祖制,清廷对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数万万汉人始终加以猜忌和防范。
     清代中期满汉民族矛盾表面上趋于缓和,然其潜流一直未绝。嘉道以降的事实证明,满人“强悍之气已失,蒙昧之性未改”①。清政府在地位上足以统筹全局,而实力与人才远不足以相副,满人整体的政治智慧、政治能力亦逐次退化。面对内忧外患,满洲统治者之因应相当不智,不仅未能及时化除满汉畛域,挽救和巩固所谓的“满汉联盟”,反而自嘉道时期便开始在清廷中枢行集权亲贵之策,此后更是一脉相承,愈演愈烈(有计量分析以确证),其于满汉矛盾及晚清政局之影响恶莫大焉。
     洪杨事变无疑乃晚清满汉官僚集团势力消长之关键,以曾氏为首的湘军将帅在平定内乱中逐次掌握了地方大权,然清廷对南方汉人军政集团之忧惧、防范显而易见。故与此同时皇族干政力度亦空前提高,开创了清季第一个皇族政治高峰(有计量分析以确证),同治朝还开启了清季之“亲王政治”模式,并一直延续至清亡。
     由满汉势力消长整体而言,光绪、宣统两朝为清季满洲贵族势力逆势大反弹时期,他们步步为营,创造了有清一代的诸多最高纪录(有计量分析以确证)。甲申易枢可谓清廷又一次政变,亦属光绪朝满人排汉集权之第一波,满汉矛盾虽非主因,但为其重要推手,其后汉族势力在清廷中央集体衰退,实为晚清政治走向堕落最重要的转折点。
     甲午战争时期,满汉势力以妥协抗日为主,但相互猜疑仍相与始终。战前的满汉矛盾致民族分裂,严重影响了综合国力的增强。战争期间,满汉畛域使双方互不信任,贻误不少战局。日方于满汉矛盾大加利用,对中国人的斗志起了很大的打击作用。满汉矛盾也极大动摇了清廷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对清军的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甲午战后,中国濒临亡国灭种边缘,康、梁等汉人精英为主体的维新派倡导的戊戌变政,以“保中国”为核心,以分权为直接目的,严重威胁了满洲部族利益,极大刺激了旗人的神经。国家利益与王朝利益之间的利害冲突最后集中在满汉之间,是故戊戌变法的失败不可避免,满汉冲突的加剧亦同样不可避免。
     走向新世纪之清廷,面临严重缺乏互信之满汉对立局面。戊戌政变后,汉族官僚实力全面跌宕,满洲亲贵保守势力急速上升,满汉矛盾渐次激化。慈禧、载漪等为一己私利,大行废立阴谋,驯致汉族士绅强烈反对,屡次受挫后,她们竟不顾民族国家利益,利用义和团,对八国同时开战,惹下弥天大祸。面对国破人亡之危局,以汉人为主的东南士绅倡立东南互保,不宁惟是,张之洞、李鸿章皆欲独立称王,李氏甚而有做第一任汉人总统之腹稿,康、梁等策划两广起兵勤王、直捣京师,中国议会一度议论另立中央政府,唐才常等组建自立军计划在长江流域大举起义,东南地区汉人抗清排满意识凸显。
     如果说戊戌政变让汉族士绅对清廷深感失望,则庚子国变已令彼辈几近绝望,满汉之争渐趋明朗,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新阶段。光绪季年,满汉畛域的存在使满汉矛盾日益突出,满汉问题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清廷宥于以满驭汉之祖制,不肯根本变革八旗制度,而局部维新或有名无实,如满汉通婚、官制改革;或保留皇室特权,如法律改革,于满汉大局自然无济于事。另一方面,满洲统治者却明显地加强了集地方之权于中央、集中央之权于亲贵之排汉集权步伐,皇族内阁标志崇满运动达到高潮(有计量分析以确证),亦使满人遭受空前孤立。
     内忧外患致革命风潮愈演愈烈,清政府却一直在为革命党的宣传做注脚。立宪运动由汉人发起,始终以汉人为主体,公开的目标是立宪救国,但也显然蕴涵打破满族政治优势,分权满人之意。立宪派数度国会大请愿遭拒后,对清廷大失所望,激进者已经表现出赞助革命的倾向。1911年春,皇族内阁的成立进一步激化了满汉矛盾,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汉人革命派与立宪派结成联盟使排满运动达到高潮,满洲统治迅速分崩离析。满洲以亲贵戮力同心而兴,亦以亲贵擅权弄国而亡;以刚柔兼济驯服汉人而盛,亦以寄命汉人仍力行制汉排汉绝望汉人而亡。
Related outcomes of this study, by overall Qing Dynasty vision, and combination of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s the center of the upper ruling class, the firstto compare systematically portrayed Jiashen YiShu to clear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Manchu and Han death nearly three decades. The evolution for the first time a moresystematic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Manchu and contradictions of the periodand the late Qing Dynasty national policy toward the Bureau of association, highlighting thecomplexity and twists and turns of political histor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oth overall anddetails of the breakthrough.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Manchu and Han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e of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Flourished in Manchuria to both hardware andsoftware use and tame Han, Ran Qing Manchu cooper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lack ofmutual trust and equality, the Han Chinese is always in absolute political weakness. Its root, isinternalized in the hearts of past dynasties emperor Sung full suppression Han, full Yu Hanancestral system, the Qing court to account for the absolut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ofhundreds of millions of Han Chinese always be suspicion and prevention.
     Mid-Qing Dynasty Manchu ethnic conflicts on the surface tends to ease, however, itsundercurrent has not stopped. Kerry Road since proved, the Qing government enough toco-ordinate the global status, strength and talent is far from sufficient to Vice-phase, fulloverall political wisdom and political ability successive degradation. The face of internal andexternal crisis of rule, the Manchu rulers should be pretty stupid, the Manchu distinction ofnot only failed to chemical control, save and consolidate the so-called "Manchu Union, butsince the period of the Kerry Road began in the Qing Ting Zhongshu line centralized Qingui apolicy, since the same strain, becomes stronger, produce adverse effects the Manchucontradiction and the late Qing Council.
     Hongyang Incident no doubt is the key to the forces of growth and decline of the lateQing Dynasty Manchu bureaucracy Group, led by Xiang Army generals to Tseng insuppressing insurrection successive mastered the local power, the formation of the governorsof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Qing court and then the apprehension of the Southern Han Chinesemilitary and political group prevention is obvious. Therefore, at the same time, the royal interference in domestic affairs the intensity higher than ever before, creating a Qing Dynasty,a royal political peak the Tongzhi toward the open Qing "Wales Politics" mode, and hascontinued to death.
     From the Manchu forces of growth and decline of the whole period of GuangxuXuantong dynasties, the Qing Manchu nobility forces contrarian rebound them at every step,and created many of the highest of the Qing Dynasty. Jia Shen Yi Shu Qing court can bedescribed as yet another coup, is also the Guangxu toward the Manchu Pai Han centralizationof the first wave, the Manchu contradiction, though not the main cause, but its a major forcebehind, followed by the Han Chinese forces in the Qing dynasty central collective recession,in fact, late clear political direction the depravity of the most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During the Sino Manchu forces to compromise the anti-Japanese, but mutual suspicionstill phase and always. Before the war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Manchu and Han caused byethnic separatism and seriously affected 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During the war, the theManchu distinction of the two sides distrust and waste a lot of war situation. Japan Manchucontradiction utilization played a big blow to the role of the morale of the Chinese people.The Manchu contradiction also greatly shaken the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Qingcourt war,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trategy of the Qing.
     After the war of1894, China verge of subjugation and genocide edge, Kang, Liang HanChinese elite faction advocated the Reform Movement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ubjectchanged political,"Paul" as the core for the direct purpose of decentralization, a serious threatto Manchuria tribal interests, most large to stimulate the nerves of the Manchu. Conflict ofinterest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dynasty concentrated in the lastManchu between the actual occurrence of the Reform Movement failure inevitable, Manchuan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conflict is equally inevitable.
     Toward the new century, the Qing court, faced with a serious lack of trust of the Manchuconfrontation. Reform Movement of1898, the of Han bureaucratic strength drops, the rapidrise of the Manchuria Qingui conservative forces,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Manchu andHan gradually intensified. Empress, Zai and other self-interest, accusing him of dethronementplot, stricken strong opposition from Han Chinese gentry, repeatedly frustrated, they disregardof the interests of the nation-state, using the Boxers, the eight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thewar, Rexia mortal catastrophe. To face the critical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broken and death of people, mainly by Han Chinese, Southeast gentry southeast of initiatives established mutualinsurance, not only this, Zhang Zhidong For independent king, Li Guangdong and Guangxiindependent even do the first Chinese president of a plan, Kang, Liang planning ofGuangdong and Guangxi raised an army loyalist, destroy the capital, the Chinese parliamentwas discussing a separate central government, Tang Caichang formation of self-military planlarge-scale upris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Southeast Han Chinese Ming forces linedawareness highlights.
     If the Reform Movement of1898Han Chinese gentry deeply disappointed by the Qingcourt, is the Boxer country changed so that they almost despair, Manchu struggle is becomingclear, inevitably entered a new phase. Years Guangxu quarter, the Manchu distinction of theexistence of the Manchu and contradiction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Manchu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public opinion. Yu-Qing court in the progenitor system,refused to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Banner system, and local reformers, or nominal, orleave the royal prerogative, the overall situation in the Manchu natural to no avail. TheManchu rulers, on the other hand, was clearly to strengthen the Pai Han centralized pace,Chong full movement of the royal cabinet signs climax, full of people suffered unprecedentedisolat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nsified revolutionary wave, the Qing government has been afootnote for the Revolutionary Party propaganda.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initiated bythe Han Chinese, always to the Han Chinese as the main stated aim is the constitutionalnational salvation, but the implication is clearly to break the political superiority of theManchu, decentralized full meaning. Constitutionalists several large Congress petition isrefused, the Qing court disappointment, the radical who has demonstrated a tendency tosponsor revolution. In the spring of1911,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oyal cabinet, furtherintensification of the Manchu and contradictions, and soon the outbreak of the WuchangUprising,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and constitutionalists alliance filled sports climax,Manchuria rule quickly fall apart.
引文
①杨念群:《为什么要重提政治史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②杨念群:《为什么要重提政治史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③杨念群:《为什么要重提政治史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④李侃:《从〈奕訢慈禧政争记〉所想到的——有关研究统治阶级的一些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3期。
    ⑤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第8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1页。
    ⑥李书源、赵矢元:《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新探索——评〈奕訢慈禧政争记〉》,《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5期。
    ①林文仁:《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以“帝后党争”为中心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①宝成关:《奕訢慈禧政争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0年、1990年。
    ②李侃:《从〈奕訢慈禧政争记〉所想到的——有关研究统治阶级的一些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
    3期;李书源、赵矢元:《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新探索——评〈奕訢慈禧政争记〉》,《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5期;徐彻:《政治漩涡中的两个历史人物——评〈奕訢慈禧政争记〉,《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第5期;王道成:《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评宝成关著〈奕訢慈禧政争记〉》,《清史研究》1991年第3期。
    ③苗长青:《晚清官僚派别派系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②林文仁:《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③林文仁:《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以“帝后党争”为中心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④高阳:《翁同龢传》,黄山书社2008年。高阳:《清朝的皇帝》,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高阳:《同光大老》,华夏出版社2006年。高阳:《清末四公子》,华夏出版社2008年。
    ①冯尔康:《清史研究与政治》,《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②冯尔康:《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③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孔祥吉:《晚清史探微》,巴蜀书社2001。
    ④张鸣:《再说戊戌变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⑤朱维铮:《重读近代史》,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
    ⑥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华文出版社2003年。
    ①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
    ③Edward J. M. Rhoads, 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Republican China,1861—1928,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0
    ④Mark C. Elliot,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⑤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⑥刘大年:《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历史研究》1961年第5期。
    ⑦李燕光:《清代的满汉民族关系与满族的阶级关系》,《民族团结》1962年第7期。
    ①戴逸:《第一个洋务集团(奕訢集团)的兴衰》,《光明日报》,1962年8月22日。戴逸:《慈禧、奕訢斗法记》,《光明日报》,1962年8月27日。
    ②马艾民:《试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满汉联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2期。
    ③高强:《试论甲午战争期间的满汉矛盾》,《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④汤志钧:《翁同龢和帝党》,《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①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8年2月号。
    ②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③楚双志:《利益集团争斗与大清王朝灭亡》,《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④马铭德:《庙谟已是争孤注——试论清末新政中的满汉政争》,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
    ⑤杨国强:《论清末知识人的反满意识》,《史林》2004年第3期。
    ⑥王开玺:《清末满汉官僚与满汉民族意识简论》,《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
    ①李学智:《清末政治改革中的满汉民族因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朱东安:《晚清满汉关系与辛亥革命》,《历史档案》2007年第1期。
    ③于建胜、刘春蕊:《浅析晚清满汉官僚间的矛盾与斗争》,《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左之涛:《晚清满汉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探析》,《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④姚念慈:《评清世祖遗诏》,《燕京学报》新17、18期;姚念慈:《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面谕>与皇太子的立废及玄烨的内心世界》,《燕京学报》新26期;姚念慈:《魏象枢独对与玄烨的反思——康熙朝满汉关系释例》,《清史论从》2008年号;姚念慈:《再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面谕〉、历代帝王庙与玄烨的道学心诀》,《清史论从》2009年号。
    ⑤胡健国:《清代满汉政治势力之消长》,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1978年博士论文。
    ⑥吴磊:《清末民初满汉关系研究——兼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辛亥九月十八日,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57页。
    ②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巴蜀书社1988年,第2页。
    ①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40页。
    ①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文海出版社,第24页。
    ②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巴蜀书社1988年,第2页。
    ③胡思敬:《国闻备乘》,中华书局2007年,第1页。
    ①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三联书店2004年,第16-17页。
    ①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8年,叙例第3页。
    ①笔者统计,详见文末附表。
    ②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卷·清时期·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2页。
    ③文廷式:《闻尘偶记》,《近代史资料》第44号,37页。
    ④汪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第2号,1906年4月。
    ⑤《明清档案》第23册,第146页。
    ⑥《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黄山书社1998年,第27页。
    ⑦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中华书局1984年,第59页。
    ⑧汪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第2号,1906年4月。
    ①《清朝文献通考(万有文库本)》卷5,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②《大清会典(康熙朝)》卷21,康熙二十九年刊本。
    ③《皇朝经世文编》卷31,上海广百宋斋校印本。
    ④谈迁撰、汪北平点校:《北游录》,中华书局1960年,第387页。
    ⑤姚念慈:《“康乾盛世”与历史意义的采择》,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21935
    ⑥杨度:《国会与旗人》,《中国新报》第7-8号,1907年10月15日-1908年1月12日。
    ⑦何刚德:《春明梦录·客座偶谈》,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100页。
    ①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②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③胡思敬:《国闻备乘》,第26页。
    ④胡思敬:《国闻备乘》,第26页。
    ⑤《光绪会典事例》,卷254、卷255。
    ①《大清律例通考》,卷2。
    ②《大清律例通考》,卷4。
    ①《清高宗实录》,卷287。
    ②朱维铮:《重读近代史》,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第305页。
    ③朱维铮:《重读近代史》,第183页。
    ④《清圣祖实录》,卷274。
    ①《清史稿》,《世祖本纪》。
    ②〔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年,第281-282页。
    ①《清太祖实录》,卷8。
    ②王先谦:《东华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8页。
    ③《清史稿》,列传18,《李永芳》。或王锺翰点校:《清史列传》卷78,第6428-6429页。两者有一字之差。此段文字在多次修史中未被过滤,说明满洲权贵认为其甚为合理,无可非议。
    ④《清世祖实录》,卷17。
    ⑤笔者据《清世祖实录》统计。
    ⑥《清史稿》,《世祖本纪一》。
    ①统计数据源于钱实甫编:《清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第158页-162页。
    ②姚念慈:《评清世祖遗诏》(下),《燕京学报》新18期。
    ③姚念慈:《再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面谕〉、历代帝王庙与玄烨的道学心诀》,《清史论从》2009年号。
    ④姚念慈:《魏象枢独对与玄烨的反思——康熙朝满汉关系释例》,《清史论从》2008年号。
    ①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②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中华书局1984年,第33页。
    ①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第54-55页。
    ②《清史稿》,本纪17,《宣宗本纪》。
    ③孟森:《清史讲义》,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6页。
    ①董诰,5年;曹振镛,15年;潘世恩,1年。
    ②其他汉人首辅为:雍正朝:张廷玉,1年。乾隆朝:刘统勋,3年;于敏中,6年。咸丰朝:祁寯藻,3年;彭蕴章,4年。
    ③《清史稿》,列传150,《曹振镛》。
    ④统计数据源于魏秀梅编:《清季职官表附人物录》,第7页。
    ⑤何刚德:《客座偶谈》卷1,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6页。
    ①孟森:《清史讲义》,第386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1册,第161-163页。
    ①《清代野史》(第三辑),巴蜀书社1987年,第330页。
    ②《清代野史》(第三辑),巴蜀书社1987年,第32页。
    ③薛福成:《庸庵文续编》卷下,《书长白文端公相业》。
    ④陈夔龙:《梦蕉亭杂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54页。
    ③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5年,第1388页。
    ④《胜保折》,第一历史档案馆。
    ⑤《清代野史》(第四辑),巴蜀书社1987年,第312页。
    ①王闿运:《湘军志》,岳麓书社1983年,第23页。
    ②薛福成:《庸庵全集·庸庵文续编》,下卷。
    ③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3册,中华书局1962年,第346页。
    ④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华文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①《清史稿》,列传192,《曾国藩》。
    ①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33页。
    ②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34页。
    ③《鹤槎年谱》,第31叶,转引自汤仁泽:《经世悲欢:崇厚传》,第329页。
    ①详见第二章第一节。
    ②秦翰才:《左宗棠逸事汇编》,岳麓书社1986年,第78页。
    ③秦翰才:《左宗棠逸事汇编》,岳麓书社1986年,第52页。
    ④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3册,中华书局1962年,第411页。
    ⑤《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摘钞》,江世荣编:《曾国藩未刊信稿》附录二,中华书局1959年,第393页。曾国藩对军机处诸人之评论曰:“恭邸、文(祥)、宝(鋆)数人权过人主。恭邸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文柏川正派而规模狭隘,亦不知求人自辅。宝佩衡则不满人口。朝中有特立之操者尚推倭艮峰(倭仁),然才薄识短。余更碌碌,甚可忧耳。”
    ①孟森:《清史讲义》,第386页。
    ②孟森:《清史讲义》,第21页。
    ③孟森:《清史讲义》,第417页。
    ④孟森:《清史讲义》,第416页。
    ①李宗侗、刘凤翰编:《李鸿藻先生年谱》下册,中国学术著作奖著作委员会1969年,第406一407页。
    ②见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中华书局2008年,第519-520页。及李宗侗:《敬悼溥心舍大师兼述清末醇王对恭王政争的内幕》,《传记文学》第4卷第2期。李宗侗为李鸿藻之孙,二人可互证。
    ①陈夔龙:《梦蕉亭杂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55页。
    ②高阳(许晏骈):《清朝的皇帝》,第807页。
    ③甲申易枢后翁、醇二人联系频繁,仅7月中下旬的20几天里互函便至少14通(其中两天一日两函),见谢俊美编:《翁同龢集.函稿》,中华书局2005年,第295-300页。
    ④4月6日和7日日记中两次提及,见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4册,第1818页。
    ⑤野史多有记述,典型者如恭王奏对时误拿慈禧茶杯事,见王闿运《祺祥故事》等。
    ⑥蔡寿祺:《请振纪纲以尊朝廷》,军机处档折包原件,转引自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第127-130页。
    ①军机处档折包原件,转引自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第77-79页。
    ②军机处档折包原件,转引自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第77-79页。
    ③吴庆坻:《蕉廊脞录》,中华书局2007年,第22页。
    ④《曾文正公手书日记》,上海中国图书公司1909年影印版,同治四年三月十七日。
    ①《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同治四年三月二八日。
    ②《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同治四年四月初三日。
    ③《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23,传忠书局1876年刻本,第43页。
    ④《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23,第42页。
    ⑤薛福成:《庸盦笔记》卷2,《曾左二相封侯》。
    ①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②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华文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③刘体智:《异辞录》,中华书局1998年,第82页。
    ④刘声木:《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下),中华书局1998年,第755页。此处与事实不符,见表3。
    ①李岳瑞:《春冰室野乘》,第65页。京官何刚德亦有“清室诸王,以恭邸为最贤明”之言,见何刚德:《春明梦录·客座偶谈》,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16页。
    ②窦宗一:《李鸿章年(日)谱》,香港友联书报发行公司1968年,第4821页。
    ③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辛亥九月十八日,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57页。
    ④胡思敬:《国闻备乘》,第17页。
    ⑤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第94页。
    ⑥高阳(许晏骈):《清朝的皇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36页。
    ①故宫藏醇王密折原件,转引自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第95页。
    ②故宫藏醇王密折原件,转引自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第95-97页。
    ①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巴蜀书社1988年,第2页。
    ②胡思敬:《国闻备乘》,第17页。
    ③统计数据源于钱实甫编:《清季职官年表》,第303-318页。
    ④统计数据源于钱实甫编:《清季职官年表》,第1484-1505页。
    ⑤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光绪十年三月十七日。驽马即笨马,柴胡是比芦苇价高的一味中药,以讽刺这些新进王公的庸懦。
    ⑥坐观老人:《清代野记》,第14页。
    ①李鸿章:《致张佩纶》(光绪十年三月十五日),《张佩纶与李鸿章往来信札》(未刊稿),转引自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三联书店2002年,第171页。
    ②《张季直自订年谱》,《张謇全集》第6册,第845页。
    ③刘体智:《异辞录》,第178-179页。
    ④杨益茂:《奕譞与洋务》,《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①奕譞:《九思堂诗稿续编》,卷九,转引自杨益茂:《奕譞与洋务》。
    ②刘体智:《异辞录》,第114-115页。
    ③刘体智:《异辞录》,第120页。
    ④刘体智:《异辞录》,第115页。
    ⑤《奕譞致口口口函》,《清醇亲王奕譞信函选》,《历史档案》1982年第4期。
    ⑥姜鸣:《北洋海军经费初探》,《报刊资料选汇-中国近代史》1986年第12期。
    ⑦胡思敬:《屠光禄奏疏·序》,转引自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8页。
    ⑧季平子:《近代海军建设史上的一场骗局──关于设立海军衙门和宣布北洋海军成军二事的实际意义》,《河北学刊》,1994年第4期。
    ①〔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13页。
    ②于春梅:《论甲午战前的日本总体战准备》,《北洋海军研究》2006年第8期。
    ③刘体智:《异辞录》,第165页。
    ④马勇:《民族主义与戊戌维新》,《江汉论坛》1993年第6期。
    ①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第33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3册,第17-18页。
    ③《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6,第2页。
    ①刘体智:《异辞录》,第166页。
    ②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第31页。
    ③胡思敬:《国闻备乘》,第36页。
    ④胡思敬:《国闻备乘》,第37页。
    ⑤转引自王芸生:《六十年中国与日本》第2卷,第222页。
    ①《宗方小太郎日记》,戚其章编:《中日战争》第6册,中华书局1993年,第128-129页。
    ②《宗方小太郎日记》,戚其章编:《中日战争》第6册,第131页。
    ③梁启超:《李文忠公事略》,《清代野史》(六),第92-93页。
    ④文廷式:《闻尘偶记》,《近代史资料》第44号,第41页。同页作者又记“有遇(神机营)于芦沟桥者,见其前二名皆已留髯,第三名则十一二龄之童子也,余多衣裩不周体,蹲踞道旁不愿前进”。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3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8-229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3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9页。
    ③胡思敬:《国闻备乘》,第36-37页。
    ④《李鸿藻致翁同龢函》,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四日,谢俊美编:《翁同龢集.函稿》,第78页。
    ⑤《翁同龢致张謇函》,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谢俊美编:《翁同龢集.函稿》,第463页。
    ⑥吴永、刘治襄:《庚子西狩丛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0页。
    ⑦梁启超:《李文忠公事略》,《清代野史》(六),第2页。
    ①〔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伊泽·英格利斯著,张士尊、信丹娜译:《奉天三十年(1883-1913)》,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78页。
    ②《长顺函稿》,《近代史资料》第28号,第83-86页。
    ③徐庆璋:《辽阳防守日记》,《近代史资料》第28号,第2页。
    ①徐庆璋:《辽阳防守日记》,《近代史资料》第28号,第7页。
    ②徐庆璋:《辽阳防守日记》,《近代史资料》第28号,第9页。
    ③徐庆璋:《辽阳防守日记》,《近代史资料》第28号,第37页。
    ④徐庆璋:《辽阳防守日记》,《近代史资料》第28号,第46页。
    ⑤《长顺函稿》,《近代史资料》第28号,第82页。
    ⑥《长顺函稿》,《近代史资料》第28号,第82页。
    ①《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第22卷,第2-3页。
    ②《晏海澄先生年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6册,第280页。
    ③《日清战争实记选译》,戚其章编:《中日战争》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第382页。
    ④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1册,第45页。
    ⑤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1册,第48页。
    ⑥《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4册,第37页。
    ⑦梁启超:《李文忠公事略》,《清代野史》(六),第54-55页。
    ⑧〔澳大利亚〕雪珥:《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文汇出版社2009年,第81页。
    ①〔澳大利亚〕雪珥:《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文汇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②徐庆璋:《辽阳防守日记》,《近代史资料》第28号,第43页。
    ③〔澳大利亚〕雪珥:《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第175页。
    ④〔澳大利亚〕雪珥:《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第175页。
    ⑤〔澳大利亚〕雪珥:《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第176页。
    ⑥《欧格纳外交报告》,戚其章编:《中日战争》第6册,第636-637页。
    ①《英国外交文件(上)》,戚其章编:《中日战争》第11册,中华书局1996年,第318页。
    ②《长顺函稿》,《近代史资料》第28号,第85页。
    ③《英国外交文件(下)》,戚其章编:《中日战争》第11册,第822页。
    ④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83年,第48页。
    ①刘体智:《异辞录》,第168页。
    ②野史中有很多刚毅文化素养低的笑话,如将“民不聊生”读成“民不耶生”;“瘐死狱中”读成“瘦死狱中”。将“刚愎自用”说成是“刚复自用”。将“追奔逐北”改成“逐奔追比”。虽未必全真,但应亦非空穴来风。见李岳瑞:《春冰室野乘》,104页;刘体智:《异辞录》,第176页。
    ③赵炳麟:《光绪大事汇鉴》卷9,第33页。
    ④《论归政之利》,《大公报》,1902年6月21日。
    ①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下册,第531页。
    ②佚名:《戊戌政变始末》,《清代野史》(第四辑),巴蜀书社1987年,第65页。
    ③《清史稿》列传224,《荣禄》。
    ④高阳(许晏骈):《清朝的皇帝》,第891页。
    ⑤《汪大燮致汪康年》,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二日,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01页。
    ⑥李鸿章:《复彼得堡许使》,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初一日,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电稿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25页。
    ⑦《刘光第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270页。
    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第358页。
    ①《申报》,1898年6月27日。
    ②李元伯:《南亭笔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
    ③孔祥吉:《清人日记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23页。
    ④刘体智:《异辞录》,第166页。
    ⑤王伯恭:《蜷庐随笔》,第93页。
    ⑥翁同龢本人对此早有体认,他在《自订年谱中》言:“光绪二十年十一月,懿旨授恭亲王军机大臣。并谕撤满汉书房,臣力争不可。越日,召臣赐对,谕‘满功课、洋文均撤,汉书不传则不撤’,臣叩头称圣明洞鉴。又有‘汝信实可靠’之谕:复州失守。上面谕书房照旧。最难处者,于枢臣见起之先,往往使中官笼烛宣召,及见则闲话数语而出。由是,同官侧目,臣亦无路可以释疑。”见谢俊美编:《翁同龢集》,第1060页。
    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76页。
    ①清华大学历史系编:《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②《吴樵致汪康年》,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480页。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第331页。
    ④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6册,1898年5月15日,第3124页。
    ⑤高阳(许晏骈):《清朝的皇帝》,第907页。
    ⑥李岳瑞:《春冰室野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2-43页。
    ①李元伯:《南亭笔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
    ②转引自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51-252页。
    ③康有为所谓“应诏统筹全局折”纯属子虚乌有,自我溢美,见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三联书店2009年,第295-297页。
    ④佚名:《戊戌政变始末》,《清代野史》(第四辑),巴蜀书社1987年,第66页。
    ①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第33页。
    ②徐勤:《南海先生四上书杂记》。转引自汤志均:《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2页。
    ③濮兰德、白克浩司:《慈禧外记》,辽沈书社1994年,第101页。
    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第464页。
    ⑤梁启超:《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80页。
    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第198页。
    ⑦佚名:《戊戌政变始末》,《清代野史》(第四辑),巴蜀书社1987年,第63页。
    ①梁启超:《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第79页。
    ②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第32-35页。
    ③任青、马忠文整理:《张荫桓日记》1894年6月15-16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37-538页。
    ④任青、马忠文整理:《张荫桓日记》1894年6月24日,第539页。
    ①任青、马忠文整理:《张荫桓日记》1894年6月23-28日,第539-541页。
    ②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第299页。
    ③张荫桓:《戊戌日记》,任青、马忠文整理:《张荫桓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④参见马忠文:《张荫桓与戊戌维新》,王晓秋、尚小明主编:《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晚清改革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5-86页;李吉奎:《张荫桓与戊戌变法》,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747-757页。
    ⑤《杨锐致张之洞函》,《大陆杂志》卷19,第5期。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第337页。
    ②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第324-326页。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第269-272页。
    ④恽毓鼎:《崇陵传信录》,《清代野史》(第四辑),巴蜀书社1988年,第6页。
    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第485页。
    ①转引自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第326-327页。
    ②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第44-45页。
    ③参见杨天石:《康有为谋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确证》,《光明日报》1985年9月4日;汤志钧:《关于戊戌政变的一项重要史料——毕永年的〈诡谋直记〉》,《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5-38页;房德邻:《维新派“围园”密谋考》,《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持反对意见。
    ④高阳:《慈禧太后与伊滕博文——戊戌政变真相之揭发》,高阳(许晏骈):《大故事·高阳杂文》,黄山书社2008年,第315页。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3册,第443页。
    ②[日]佐藤铁治郎著,孔祥吉、[日]村田雄二郎整理:《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77页。
    ③《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第4118页。或《清德宗实录》,卷427。
    ④《清史稿》列传232,《文悌》。
    ⑤其中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王照、文廷式等5人通缉潜逃,宋伯鲁、徐致靖、王燮、王焯等4人革职监禁,陈鼎被判永远监禁,李端棻、张荫桓革职戌新疆,张百熙、江标、黄遵宪、蔡钧、廖平、志锜等7人革职,翁同龢、李岳瑞、张元济、陈宝箴等10人革职永不叙用,端方、阔普通武、徐建寅等4人谪戌。见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中华书局1980年。
    ①《清德宗实录》,卷428。
    ②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29页。
    ③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8年2月号。
    ④叶昌炽:《缘督庐日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第534页。
    ⑤梁启超、王照:《致大隈重信书》,转引自戚学民:《《戊戌政变记》的主题及其与时事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4册,第234页。
    ①李剑农:《近百年中国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0页。
    ②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辛丑六月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73页。
    ③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第180页。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第185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第227页。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第11页。
    ④《清代野史》(一),第351页。
    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2册,第631页。
    ⑥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6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58一859页。
    ①胡思敬:《国闻备乘》,中华书局2007年,第92页。
    ②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刘坤一遗集》,中华书局1959年,第2236页。
    ③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刘坤一遗集》,中华书局1959年,第2237页。
    ①《清史稿》“诸王传”曰:“载漪福晋,承恩公桂样女,太后女侄也”。此说迄今流传不衰,但《爱新觉罗宗谱》不载,载漪之后代也曾否认,当为谬传。详见郭卫东:《载漪与慈禧关系考》,《天津师大学报》1989年第6期。
    ②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6册,1898年4月14日,第3113页。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第219页。
    ④《知新报》,第95期。
    ⑤王尔敏:《刚毅1899年南巡与轮电两局报效案》,《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①刘体智:《异辞录》,第170页。
    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5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12页。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58年,第37—38页。
    ③孔祥吉:《义和团运动若干重要史实辨析》,《历史档案》1988年第1期。
    ④胡思敬:《审国病书》,1923年刊本,第5-6页。
    ⑤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43页。
    ①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13-14页。
    ②顾廷龙编:《李鸿章全集》,电稿三,第881页。
    ③《申报》,1900年2月22日。
    ④《苏报》,1900年1月27日。
    ⑤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44页。
    ⑥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44页。
    ⑦郭卫东:《戊戌政变后废帝与反废帝的斗争》,《史学月刊》1990年第6期。
    ⑧《知新报》,1900年3月31日。
    ①《清史稿》,列传252。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第479页。
    ③李希圣:《庚子国变记》,神州国光社1951年,第35页。
    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第198页。
    ⑤李希圣:《庚子国变记》,第35页。
    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第217页。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2册,第484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第180页。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第185页。
    ④李希圣:《庚子国变记》,第3页。
    ⑤《清史稿》,列传252,《载漪》。
    ⑥李希圣:《庚子国变记》,第41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义和团史料》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0页。
    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第271页。
    ⑨“一龙”指光绪,“二虎”指庆亲王和李鸿章,“三百羊”泛指一切办理洋务的国人。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l册,第261页。
    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第409页。
    ①李德征等:《八国联军侵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3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庚子记事》,中华书局1978年,第80页。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第90页。
    ④《清史稿》,列传252,《徐桐》。
    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第314页。
    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2册,第188页。
    ⑦《荣禄集》,《近代史资料》1983年第4期。
    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第338页。
    ①恽毓鼎:《崇陵传信录》,《清代野史》(第四辑),第13页。
    ②恽毓鼎:《崇陵传信录》,《清代野史》(第四辑),第13页。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中华书局1990年,第215页。
    ④恽毓鼎:《崇陵传信录》,《清代野史》(第四辑),第13页。
    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第74页。
    ⑥吴永、刘治襄:《庚子西狩丛谈》,134-135页。
    ⑦刘梦溪:《陈宝箴死因之谜:慈禧太后秘密赐死》,《百年潮》2001年第2期。
    ⑧马中文:《张荫桓流放新疆前后事迹考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⑨陆玉芹:《穿越历史的忠奸之辨:庚子事变中“五大臣”被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66-167页,第192-197页。
    ①李岳瑞:《春冰室野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7页。
    ②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旧典备徵》,中华书局1982年,第223页。
    ③刘体智:《异辞录》,第166页。
    ④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旧典备徵》,中华书局1982年,第223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义和团史料》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667页。
    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3册,第123页。
    ①恽毓鼎:《崇陵传信录》,《清代野史》(第四辑),第10页。
    ①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4页。
    ②《刘坤一遗集》第3册,第1431一1432页。
    ③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49页。
    ①《义和团档案史料》上,第156-157页。
    ②胡滨译:《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第59页。
    ③高阳:《慈禧全传·胭脂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第364页。
    ①《东南不可分兵》,《新闻报》,1900年7月4日。
    ②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61页。
    ③周康燮:《陈三立的勤王运动及其与唐才常自立会的关系——跋陈三立与梁鼎芬密札》,《明报月刊》第9卷第10期,1974年10月。
    ④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第1058一1059页。
    ⑤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辛丑六月五日,第368页。
    ⑥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二),第1363一1364页。
    ①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海关与义和团运动》,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80—81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3册,第332页。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3册,第332页。
    ②张绪武:《我的祖父张謇·东南互保》,《江海晚报》,2009年4月7日。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3册,第334页。
    ④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上,第147页。
    ①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82年,第969-970页。
    ②《上江督刘岘庄制军书》,汪诒年编纂:《汪穰卿遗著》,第4册,1920年铅印本。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3册,第336-337页。
    ①《义和团档案史料》上,第365页。
    ②陈夔龙撰,《梦蕉亭杂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62页。
    ③《清除君侧危言》,《新闻报》,1900年9月15日。
    ④王尔敏:《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下),《大陆杂志》第25卷第6期,1962年9月30日。
    ①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109页。
    ②章炳麟:《来书》,《中国旬报》,第l9期。
    ③《上海维新党重要人士上李鸿章意见书》,《东亚同文会第十回报告》,明治33年9月1日。
    ④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64页。
    ⑤转引自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265页。
    ①孔祥吉:《张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梦——以宇都宫太郎的日记为线索》,《学术月刊》2005第8期。李细珠先生数年后撰《张之洞庚子年何曾有过帝王梦——与孔祥吉先生商榷》(《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对孔文全面反驳,孔先生旋做《再释张之洞帝王之梦——兼答李细珠先生》(《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5期)逐一驳正。研读三文,笔者以为虽然孔先生首文极个别的资料有瑕疵,但其两文由张之洞最后十年之整体视野,结合当时国内外情势,利用中日双方诸多官私史料,形成了证据链,结论可信。另依本节笔者所论,庚子年东南地区汉人无论官绅士民,抗清排满意识凸显。李鸿章欲行两广独立人尽所知,则巧于仕宦的张之洞有两湖独立之心亦不过分,稳固权力为主,满汉矛盾为辅,只因时移势异皆未果。
    ②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191页。
    ③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64-90页。
    ④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9页。
    ①苑书义:《李鸿章传》,第371页。
    ②卜力致张伯伦,1900年7月19日,转引自[美]史扶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78-179页。
    ③刘体智:《异辞录》,第166页。
    ④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第61页。
    ⑤《论义和拳与新旧两党之相关》,《中外日报》1900年7月15日。
    ⑥《愤言二》,《申报》1900年7月1日。
    ⑦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第62页。
    ①梁启超:《李文忠公事略》,《清代野史》(六),第84页。
    ②高拜石:《南湖录忆》,转引自苑书义著《李鸿章传》,第404页。
    ③刘体智:《异辞录》,第166页。
    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第86页。
    ⑤许纪霖、杨国强、陆建德、周武、罗志田、沈渭滨:《山雨欲来——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东方早报》2010年10月
    10日,第B02版-第B10版。
    ⑥刘学照:《上海庚子时论中的东南意识述论》,《史林》2001年第1期。
    ⑦刘学照:《上海庚子时论中的东南意识述论》,《史林》2001年第1期。
    ①出自严复给积极参与东南互保的沈渝庆的赠别诗,表明他也赞同东南互保,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363页。
    ②杨国强:《1900年: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史林》2001年第1期。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2册,第477页。
    ①《清世祖实录》,卷72。
    ②《清世祖实录》,卷72。
    ③《清世祖实录》,卷127。
    ④《清世祖实录》,卷129。
    ①《清高宗实录》,卷184。
    ②《清仁宗实录》,卷324。
    ③端方:《筹议变通政治折》,《端忠敏公奏稿》卷1,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42页。
    ①张之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21-1422页。
    ②张之洞:《致太原岑抚台》,《张之洞全集》第10册,第8655页。
    ③张之洞:《抱冰堂弟子记》,《张之洞全集》第12册,第10628页。
    ④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191页。
    ⑤梁启超:《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77—81页。
    ①《清穆宗实录》,卷144。
    ②《翁同龢致谭钟麟函》,光绪十年五月十九日,谢俊美编:《翁同龢集·函稿》,第295页。
    ③李岳瑞:《春冰室野乘》,第62页。
    ④《清德宗实录》,卷492。
    ①《清世祖实录》,卷40。
    ②《清世祖实录》,卷40。
    ③《清德宗实录》,卷492。
    ④《旗丁鬻女于西人》,《东方杂志》,第2年第1期。
    ⑤《申报》,1907年8月12日。
    ①《清德宗实录》,卷492。
    ②统计数据源于钱实甫编:《清季职官年表》,第1484-1505页。
    ③《时报》,1904年11月18日。
    ①《凌霄·一士随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64辑,文海出版社影印版,第462页。
    ②《清史稿》,列传257,《良弼》。
    ③《清德宗实录》,卷540。
    ④《清德宗实录》,卷540。
    ①陈旭麓等编:《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页。
    ②《清德宗实录》,卷532。
    ③《清德宗实录》,卷533。
    ④《政府派铁侍郎南下》,《东方杂志》第1年第7号。
    ⑤《民穷财尽何以堪此》、《第二刚毅已到沪》,《警钟日报》,1904年8月30日。
    ①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旧典备徵》,中华书局1982年,第190页。
    ②宫玉振:《铁良南下与清末中央集权》,《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
    ③“土膏捐税”是对土药(鸦片)和烟膏进行一次性合并征收的税捐。
    ①杨天石、王学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拒俄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64页。
    ②《筹论停科》,《新民丛报》,第34号。
    ③杨天石、王学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拒俄运动》,第110页。
    ④杨天石、王学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拒俄运动》,第264页。
    ⑤杨天石、王学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拒俄运动》,第267页。
    ⑥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35页。
    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日俄战争期间杨枢致端方函》,《历史档案》1996年第1期。
    ⑧胡汉民:《胡汉民自传》,传记文学出版社1970年,第12页。
    ⑨杨天石、王学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拒俄运动》,第276页。
    ①杨天石、王学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拒俄运动》,第311页。
    ②详见王振科:《论1901-1903年的拒俄运动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4期;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③该时期海内外共创建革命团体66个,1903年—1905年各年新增革命团体数目分别为20,20,9。见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2辑,第663页。
    ④孙宝瑄:《望山庐日记》,葵卯六月初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14页。
    ①《清德宗实录》,卷516。
    ②中国之新民:《敬告我国民》,《新民丛报》,第25号。
    ③弦佩生:《欧美各国立宪史论》,《新民丛报》,第23号。
    ④中国之新民:《新民议》,《新民丛报》,第23号。
    ①梁启超:《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新民丛报》,第92号。
    ①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第40页。
    ②乌泽声:《满汉问题》,《大同报》,第1号,1907年6月25日。
    ③乌泽声:《满汉问题》,《大同报》,第1号,1907年6月25日。
    ①见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书局1980年,第303页。
    ②端方:《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端忠敏公奏稿》卷6,第38页。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第40-42页。
    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第43-47页。
    ①乌泽声:《论开国会之利》,《大同报》,第4号。
    ②李剑农:《近百年中国政治史》,第245页。
    ③《清德宗实录》,卷576。
    ④《致军机处》,《张之洞全集》第3册,电奏3,第2296页。
    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第28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918页。
    ②《清德宗实录》,卷576。
    ③《八月初七日张之洞入京奏对大略》,转引自:孔祥吉:《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④《述张中堂之论时政》,《盛京时报》,1907年09月24日。
    ⑤《东方杂志》,第8年第7号。
    ⑥孙宝瑄:《望山庐日记》,丁未七月初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60页。
    ①《申报》,1907年8月12日。
    ②详见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③《清文宗实录》,卷62。
    ④《清德宗实录》,卷584。
    ⑤见第三章第三节。
    ⑥《旗丁鬻女于西人》,《东方杂志》,第2年第1期。
    ⑦迟云飞先生亦认同“不准旗女嫁汉人”乃满汉不通婚之症结所在,然其后又在无“旗女嫁汉人”之充分资料下,谓慈禧颁布通婚诏书后,满汉通婚“实行较彻底”,笔者管见不敢苟同。详见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①其父孙诒经曾任光绪朝户部左侍郎,兄孙宝琦曾任驻法、德公使,岳父乃粤督李瀚章。
    ②《忘山庐日记》日记显示,孙宝瑄与荣禄、溥伦等不少满洲亲贵交好,而于孙文等革命党并无好感。
    ③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丁酉五月初八,第103页。
    ④孙宝瑄:《忘山庐日记》,戊戌二月十二,第180页。
    ⑤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辛丑六月二十二,第376页。
    ⑥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丁未七月初五,第1060页。
    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3册,第541页。
    ⑧杨度:《国会与旗人》,《中国新报》第7-8号,1907年10月15日-1908年1月12日。
    ⑨《旗军志》,第23页。
    ①《清世宗实录》,卷56。
    ②《清世宗实录》,卷41。
    ③孙宝瑄:《望山庐日记》,丁未七月初五,第1060页。
    ④文廷式:《闻尘偶记》,《近代史资料》第44号,第45-46页。
    ①《清德宗实录》,卷578。
    ②《汪大燮致汪康年函》,《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1009页。
    ③周秋光编:《熊希龄集》上册,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78页。
    ④《说欺》,《申报》,1907年10月18日。
    ⑤《汪大燮致汪康年函》,《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1009页。
    ⑥《宣统政纪》,卷4。
    ①《汪大燮致汪康年函》,《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1009页。
    ②杨度:《国会与旗人》,《中国新报》第7-8号,1907年10月15日-1908年1月12日。
    ③乌泽声:《满汉问题》,《大同报》,第1号,1907年6月25日。
    ④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第41页。
    ①孟森:《清史讲义》,第21页。
    ②《南洋公学张美翊致两广督署幕府书》,光绪三十年二月五月。转引自侯宜杰:《清末立宪运动史》,第48页。
    ③《张美翊致张劭熙、朱桂萃函》,光绪三十年四月二十日。转引自侯宜杰:《清末立宪运动史》,第50页。
    ①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上海书店1991年,第141页。
    ②详见第四章第三节—维新·集权·排满——新政初期的满汉矛盾。
    ③《凌霄·一士随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64辑,文海出版社影印版,第462页。
    ④“良弼,宗室也,远祖以获罪削籍及良弼身,留学东瀛,值排满之风日盛,良君弼独以排汉抵之,其人慷慨有大志,同学渐多服之。”见毓盈:《述德笔记》,《近代史资料》第79号,第126-127页。
    ⑤《庆王拟定贵胄学堂章程》,《申报》,1905年10月30日。
    ⑥《奏定贵胄学堂学额》,《申报》,1906年2月25日。
    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宗室宝熙奏开贵胃法政学堂折附片》,《政治官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第42号。
    ②陶湘:《齐东野语》,陈旭麓主编:《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页。
    ③孙宝煊:《忘山庐日记》,丙午七月十五,第914页。
    ④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第37页。
    ⑤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第37页。
    ⑥陶湘:《齐东野语》,第26页。
    ①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册,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73页。
    ②文史资料编委会:《文史资料选辑》(3),中华书局1960年,第111页。
    ③袁克文:《洹上私乘·辛丙秘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46页。
    ④《时报》,1906年4月12日。
    ⑤《宪政初纲·立宪纪闻》,《东方杂志》1906年临时增刊,第2页。
    ⑥《宪政初纲·立宪纪闻》,《东方杂志》1906年临时增刊,第2页。
    ⑦《宪政初纲·立宪纪闻》,第3页。
    ①《时报》,1906年9月30日。
    ②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第38页。
    ③陶湘:《齐东野语》,第26-27页。
    ④《时报》,1906年10月7日。
    ⑤《时报》,1906年10月7日。
    ⑥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57页。
    ⑦陶湘:《齐东野语》,第29页。
    ①胡思敬:《国闻备乘》,第33页。
    ②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丙午十月初二,第942页。
    ③李剑农:《近百年中国政治史》,第225页。
    ④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第39页。
    ①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第36-37页。
    ②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丙午十月三十,第949页。
    ③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丙午十二月初七,第951页。
    ①岑春煊:《乐斋漫笔》,中华书局2008年,第29页。
    ②《光绪朝东华录》,第5660页。
    ③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丁未三月二十六,第1020页。
    ④《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1年,第56页。
    ⑤《北洋军阀史料选辑》,第55页。
    ⑥刘垣:《张謇传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51页。
    ⑦陈寅恪:《寒柳堂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第171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三十三年录副奏折档,吏治类,留中原折。转引自孔祥吉:《清人日记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6页。
    ②岑春煊:《乐斋漫笔》,第30-31页。
    ③胡思敬:《国闻备乘》,第134页。
    ④刘体智:《异辞录》,第201页。
    ⑤刘体智:《异辞录》,第201页。
    ⑥刘体智:《异辞录》,第202页。
    ①刘体智:《异辞录》,第203页。
    ②刘体智:《异辞录》,第203页。
    ③胡思敬:《国闻备乘》,第134页。
    ④刘体智:《异辞录》,第197页。
    ⑤《神州日报》,1907年8月29日。
    ①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第40页。
    ②胡思敬:《国闻备乘》,第34页。
    ③胡思敬:《国闻备乘》,第34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朝留中奏折,转引自孔祥吉:《对佐藤铁治郎〈袁世凯〉一书的补充与纠正》,[日]佐藤铁治郎著,孔祥吉、[日]村田雄二郎整理:《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84页。
    ②恽毓鼎:《崇陵传信录》,《清代野史》(第四辑),巴蜀书社1988年,第21页。
    ③谷钟秀:《国会与二大问题》,《中国新报》第七号,1907年10月。
    ④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丁未六月三十,1058页。
    ⑤《时报》,1907年1月26日。
    ⑥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68页、第514页。
    ①孙文:《发刊词》,《民报》第1号,1905年10月。
    ②唐文权编:《雷铁崖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77页。
    ③董丛林:《辛亥革命党人舆论宣传的策略手段简论》,《历史教学》2003年第12期。
    ④冯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42-243页。
    ①景梅久:《罪案》,《辛亥革命资料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5页。
    ②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43页。
    ③章开沅:《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动员——以“排满”宣传为实例》,《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5期。
    ④章太炎:《正仇满论》,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77年,第94-95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324—325页。
    ①孙宝瑄著:《忘山庐日记》,辛丑十月初二,第422页。
    ②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第168页。
    ③精卫:《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民报》第4号,1906年。
    ④蛰伸(朱执信):《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民报》第1号,1905年10月。
    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3册,第78页。
    ⑥蛰伸(朱执信):《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民报》第1号,1905年10月。
    ⑦佚名:《清太后之宪政谈》,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三联书店1977年,第71页。
    ①蛰伸(朱执信):《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民报》第1号,1905年10月。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第41-44页。
    ③精卫:《满洲立宪与国民革命》,《民报》第8号,1906年10月。
    ①比如杨度也认为:“今日中国若不能撤去此八旗兵制,则君主立宪之制必不能行。”见杨度:《国会与旗人》,《中国新报》第7-8号。
    ②楚元王:《谕立宪党》,《天讨》,《民报》1907年4月增刊。
    ③阙名:《预备立宪之满洲》,《民报》第19号,1908年。
    ④与之:《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第607—608页。
    ⑤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98-399页。
    ①揆郑(汤增壁):《崇侠篇》,《民报》第23号,1908年。
    ②运甓(黄侃):《释侠》,《民报》第18号,1907年。
    ③牛贯杰:《试论清末革命党人政治暗杀活动的文化根源》,《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④社员:《欧美社会革命运动之种类及评论》,《民报》第4号,1906年。
    ⑤吴越乃其本名,谋炸五大臣案后,清廷将“吴越”改为“吴樾”,以示侮辱,而后世皆误传为吴樾。
    ⑥冯自由:《革命逸史》第3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93页。
    ①冯自由:《革命逸史》第6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17页。
    ②吴樾:《暗杀时代》,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第715页。
    ③吴樾:《暗杀时代》,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第717页。
    ④吴樾:《暗杀时代》,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第718页。
    ⑤吴樾:《暗杀时代》,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第720页。
    ⑥吴樾:《暗杀时代》,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第719页。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3册,第80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3册,第48页。
    ③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丁未六月二十八,第1057页。
    ④《皖变始末记》,《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44页。
    ⑤陈旭麓等编:《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7页。
    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风雷》,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9页。
    ⑦《皖变始末记》,《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第444页。
    ⑧《盛京时报》,1907年7月16日。
    ①《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65页。
    ②孙宝瑄戊申五月初二日记载:“河口克复,革党溃逃,已见明旨,革党之无能可以见矣。从前粤东之乱,一德静山足以平之;今日滇乱,一锡清弼足以制之,尚何言哉!”(见孙宝瑄:《忘山庐日记》,第1192页。)可知在汉人京官眼中,革命党毫不足虑。
    ③胡汉民多年以后总结了辛亥革命成功的两条经验:策反新军乃“成功革命之重要因素”,而排满宣传“战胜一时之思想者,实为根本之成功”。见《胡汉民先生自传》,台北党史会1978年影印本,第237-238页。梁启超亦谓:“去秋武汉起义,不数日而国体丕变,成功之速,殆为中外古今所未有。南方尚稍频战争,若北方则更不劳一兵不折一矢矣。问其何能如是,则报纸鼓吹之功最高,此天下公言也。”则于舆论之功亦有同感。见《饮冰室合集》第11册,中华书局1936年,第1页。
    ④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新民丛报》第89号,1907年。
    ①《宪政初纲·立宪纪闻》,第3页。
    ②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辛亥九月十八日,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57页。
    ③胡思敬:《退庐疏稿》卷1,南昌退庐刻本1924年,第17-18页。
    ④孙宝瑄:《忘山庐日记》,戊申十一月十一,第1286页。
    ⑤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丙午十二月初七,第951页。
    ①杨度:《国会与旗人》,《中国新报》第7-8号,1907年10月15日-1908年1月12日。
    ②杨度:《金铁主义说》,《中国新报》第1-5号,1907年1月20日-1907年5月20日。
    ③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98页。
    ④侯宜杰:《论立宪派和革命派的阶级基础》,《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
    ⑤胡思敬:《劾四品京堂杨度折》言:候补四品京堂杨度留学东洋,首倡革命,造谣惑众,形同会匪。所作逆书甚多,其业经传布,确实可据者,如《湖南歌》,云“谓彼当年起义师,不助同胞助胡满”;又云“长毛死尽辫发留,满洲翎顶满湘洲,捧兹百万同胞血,献与今时印度酋”,又云“国事伤心不可知,曾洪曲直谁当理”。刊入癸卯秋季《新民丛报》,“饮冰室诗话”内,人人得而见之。该逆员取洪秀全与曾国藩并论曲直,己属丧心病狂,又呼发匪为同胞,呼本朝为胡满、为辫发、为印度酋。天下臣子所不忍闻者,竟敢形之歌咏,传播四方,狂吠无知,令人发指。见胡思敬:《退庐疏稿》卷4,第8-10页。
    ①杨度:《国会与旗人》,《中国新报》第7-8号,1907年10月15日-1908年1月12日。
    ②来稿:《民选议院请愿书》,《中国新报》第8号,1908年1月12日。
    ③侯宜杰:《清末立宪运动史》,第215页。
    ④《追记国会请愿之历史》,《申报》,1908年9月14-15日。
    ⑤《时报》,1909年10月14日。
    ⑥侯宜杰:《清末立宪运动史》,第238页。
    ①侯宜杰:《清末立宪运动史》,第271页。
    ②见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54页。
    ③问天:《宣统元年十二月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7年第1期。
    ④《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42页。
    ①“Delegates in Peking”,North China Herald,Jan.28,1910,p.83.转引自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第
    64页。
    ②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慕》(上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651页。
    ③《时报》,1909年6月2日。
    ④《国会请愿同志会规约》,《时报》,1910年5月14日。
    ⑤《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时报》,1910年5月7日。
    ⑥侯宜杰:《清末立宪运动史》,第289页。
    ⑦问天:《宣统二年五月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7年第6期。
    ①《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45页。
    ②《国风报》,第23号。
    ③沧江(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国风报》,1910年第18号。
    ④沧江(梁启超):《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国风报》,1910年第17号。
    ⑤沧江(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国风报》,1910年第18号。
    ⑥侯宜杰:《清末立宪运动史》,第293页。
    ①《呜呼血泪青年》,《民立报》,1910年10月14日。
    ②《三次国会请愿之感言》,《大公报》,1910年10月19日。
    ③《宣统政纪》,卷28。
    ①谷钟秀:《国会与二大问题》,《中国新报》第7号,1907年10月15日。
    ②杨度:《大同报》题辞,《大同报》第1号,1907年6月25日。
    ③谷钟秀:《国会与二大问题》,《中国新报》第7号,1907年10月15日。
    ④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宣统三年十月初一,第494页。
    ①杨度:《致新民丛报记者》,《中国新报》第4号。
    ②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2年,第26页。
    ③详见本章第二节。
    ④萧一山:《清代通史》(四),第911页。
    ①《时报》,1909年8月12日。
    ②《国风报》,第1年第10号。
    ③谷钟秀:《国会与二大问题》,《中国新报》第7号,1907年10月15日。
    ④《东方杂志》,第7年第8号。
    ⑤《读初三日上谕感言》,《时报》,1910年11月8日。
    ⑥《国会请愿代表团通问各省同志书》,《时报》,1910年11月14日。
    ⑦《啬翁自订年谱》,《张謇全集》卷6,第870页。
    ⑧《徐佛苏记梁任公先生逸事》,《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上册,台北世界书局1958年,第314-315页。徐氏当时致梁启超函可以证明其回忆大体不错,见《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上册,第333-334页。
    ⑨伍宪子:《中国民主宪政党党史》,香港自由出版社1952年,第16页。
    ①详见第一章第二节。
    ②统计数据源于单士元:《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大臣年表》,《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2期。
    ①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巴蜀书社1988年,第2页。
    ①统计数据源于钱实甫编:《清季职官年表》,第303-318页。
    ①笔者据钱实甫编:《清季职官年表》统计,此前26年(1875-1900),部院共有10位皇族,以疏支为主。而此后11年共有12位皇族,以近支居多。
    ②康熙以降,由清帝钦定之宗室辈分首8字为“永绵奕载,溥毓恒启”,又规定了名字的用字部首,帝系亲疏一目了然。
    ③恽毓鼎:《崇陵传信录》,《清代野史》(第4辑),巴蜀书社1988年,第21页。
    ①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版,第40页。
    ①李剑农:《近百年中国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5页。
    ②就笔者所见,郭卫东先生最早有“慈禧晚年集权亲贵”之洞见,其后李细珠先生、路康乐先生所见略同,见郭卫东:《论丁未政潮》,《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李细珠:《试论宣统政局与清王朝覆灭》,《北方论丛》,1995年第5期。〔美〕路康乐:《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4页,182-183页。
    ③《盛京时报》,1908年11月29日。
    ①《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69页。
    ②萧一山:《清代通史》(四),第910页。
    ③国会大请愿的核心领导、立宪派首领杨度1911年初因疏请赦免梁启超而遭顽固派严劾,被视为匪首,该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廷的利益,文曰:以举人倡言革命,情事相同,罪实倍之。去岁既授京职,充宪政馆总核,仍与海外奸党暗通消息,以东洋秘密宗旨搀入宪政章程,又以内廷机要输之报馆,在外则为匪首,在内则为好细。梁启超既用,则康有为必返,人情汹汹,谓三凶合谋,祸且不测。夫康、梁之罪,定自先朝,已成铁案。迫票匪乱起,康有为充正龙头,梁启超充副龙头,乘都城失陷,勾通三点,哥老各会匪,同时举事,谋窃据东南。幸已故督臣张之洞等先其未备,执唐才常诛之,乱乃大定。此等罪犯,该逆员竟敢具疏密保,毫无顾忌。荤毅之下,一任革命党纵横至此,朝廷何以自立,民命何以自存?见胡思敬:《劾四品京堂杨度折》,《退庐疏稿》卷4,第8-11页。
    ④据毓朗胞弟毓盈笔记载:清廷议编新军三十六镇时,毓朗上奏:“各省驻防,原为八旗劲旅分驻各处,弹压地方。自庚申后添招勇营驻防,久闲几厌兵事,坐耗廪禄,等于赘疣。比议编练三十六镇,广招土著(指汉人,笔者注),不如因利乘便,以各省驻防兵丁训练充补,就原有之人、原有之饷少事增添,节省既多,又化无用为有用,是一举两得也。况农夫笨重,训练不如八旗子弟习于弓马,事半而功倍也。”毓朗任贵胄法政学堂总理时,遇便“则集全堂教习学生,亲自立而演说于众,往往历一小时许,备陈西力东渐,学问日新,诸生苟颓惰自甘,则吾族将受淘汰,无可挽救!”见毓盈:《述德笔记》,《近代史资料》第79号,第113页,第127页。
    ①《鲁抚孙宝琦奏陈宗支不宜列入内阁之原折》,《大公报》,1911年9月14日。
    ②胡思敬:《国闻备乘》,第131页。
    ①那桐日记显示其频繁的受到隆裕召见与赏赐,关系迥非寻常,参见北京档案馆编:《那桐日记》1909-1912年部分,新华出版社2006年。
    ②胡思敬:《国闻备乘》,第131-132页。
    ③胡思敬:《国闻备乘》,第132页。
    ④刘体智:《异辞录》,中华书局1998年,第197页。
    ⑤详见李细珠:《论清末“皇族内阁”出台的前因后果——侧重清廷高层政治权力运作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95-221页。及彭剑:《“皇族内阁”与皇室内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①1980年代以来,满九汉四皇族七之结论先后经林增平、刘广志、董丛林等先生考实,然有关奕劻内阁各族籍及皇族所占具体数目,迄今仍异说纷杂,莫衷一是。详见董丛林:《“皇族内阁”人员成分问题辨析》,《历史教学》2006年第9期。
    ②《时报》,1911年6月12日。
    ③《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579页。
    ④《啬翁自订年谱》,《张謇全集》卷6,第872-873页。
    ⑤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辛亥四月初十,第533页。此亦皇族内阁满九汉四皇族七又一确证。
    ①《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第二届报告书》,转引自侯宜杰:《清末立宪运动史》,第422页。
    ②《时报》,1911年5月14日。
    ③《啬翁自订年谱》,《张謇全集》卷6,第873页。
    ④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新民丛报》第89号,1907年。
    ①《孙中山全集》卷1,中华书局1981年,第192页。
    ②[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73页。
    ③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41-542页。
    ①沧江(梁启超):《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国风报》,1911年第7号。
    ②沧江(梁启超):《粤乱感言》,《国风报》,1911年第11号。
    ③《时报》,1911年6月12日。
    ④梁启超:《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庸言》第21卷第1号,1912年12月1日。
    ⑤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第38页。
    ①粟戡时:《湖南反正追记》,《湖南文献汇编》第二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73-374页。
    ②《孙中山全集》卷1,第540页。
    ③《民立报》,1911年10月13日,15日。
    ④伧父:《革命与战争》,《东方杂志》,第8年第9期。
    ①宗方小太郎:《辛壬日记》,《近代稗海》第12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21页。
    ②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慕》(上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762页。
    ③杨经曲:《辛亥起义前后》,《湖北文史资料》第4辑,第145页。
    ④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正编,中华书局1927年,第133-134页。
    ①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正编,中华书局1927年,第135-136页。
    ②宗方小太郎:《辛壬日记》,《近代稗海》第12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③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正编,中华书局1927年,第36页。
    ④剑农:《武汉革命始末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五),第176页。
    ①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第101页。
    ②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湘江评论》第2至第4期,1919年7月21日-8月4日。收入《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89-390页。
    ③一、明年即开国会,实行立宪;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宽容参与此次事件诸人;四、开放党禁;五、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的全权;六、须与以十分充足的军费。见蔡寄鸥:《鄂州血史》,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第
    124页。
    ①《宣统政纪》,卷62。
    ②武昌起义后六日,由张謇草疏,江苏巡抚程德全与山东巡抚孙宝琦等联衔入奏,请解散亲贵内阁,提前宣布宪法,清廷留中不发。
    ③《宣统政纪》,卷62。
    ①《宣统政纪》,卷62。
    ②统计数据源于钱实甫编:《清季职官年表》,第332页。
    ③《宣统政纪》,卷62。
    ④《大公报》,1912年1月10日。
    ①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慕》(上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784页。
    ②《大公报》,1911年11月1日。
    ③《大公报》,1911年11月14日。
    ④《大公报》,1911年11月9日。
    ①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五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31-232页。
    ②吴次藩:《镇江光复回忆》,《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集,第266-268页。
    ③马叙伦:《我在辛亥这一年》,《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第175-176页。
    ④王右瑜:《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前后见闻》,《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三集,第73页。
    ⑤杨霆垣:《记鄂军政府的初期外交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七集,第33页。
    ⑥杨霆垣:《记鄂军政府的初期外交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七集,第47页。
    ⑦朱叙五、党自新:《陕西辛亥革命回忆》,《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五集,第10-11页。
    ⑧《大公报》,1911年11月14日,11月29日。
    ⑨尚秉和:《辛千春秋》,卷40。
    ⑩《申报》,1911年10月20日。
    ①《申报》,1911年11月26日。
    ②《申报》,1912年1月3日。
    ③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壬子二月初四,第597页。
    ④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辛亥九月十七,第557页。
    ⑤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慕》(上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764页。
    ⑥《大公报》,1911年10月26日。
    ⑦《申报》,1911年12月29日。
    ⑧马涯民:《南京光复见闻琐记》,《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集,第258页。
    ⑨民初旗人冠姓、更名、改籍蔚为风潮,参见戴迎华:《冠姓、更名、改籍与民初旗民身份变化》,《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然转型时期包括皇族在内的众多旗民所遭辛酸很多是无法言表的,尽管其在客观上有利于满汉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如那桐后人改姓张(其孙名张寿崇),皇族毓朗当选议员时决不承认自己为旗藉(见《述德笔记》134页),甚而雍正九世孙、当代书法家启功不承认爱新觉罗为姓,“从感情上不愿以爱新觉罗为姓”(见《启功口述历史》第4页)。
    ⑩那桐与奕劻联手,于袁世凯复出及清帝退位皆关系重大,袁世凯柄政后对那桐倍加优礼,是为反证。
    ①《宣统政纪》,卷70。
    ②拟诏者究竟何人,讫无定论,但所讨论者如张謇、刘厚生、张元奇、华世奎、阮忠枢、徐世昌等无一旗人。这样一份划分时代的文件,似不可能仅出于一人之手,应经多次筹商、删改、润色。参见季真:《拨开历史的谜雾—张謇与清廷逊位谕旨》,南通张謇研究中心http://www.zjyjnt.com.cn/show.asp?id=94
    ③满人重臣那桐对清亡记曰“民国元年新正月即阳历一千九百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余年五十六岁。子刻接神大吉,阖家道新喜。午刻天地桌,佛堂、祠堂上供行李。昨日呈进皇太后、皇上如意二柄,今日蒙恩赏还。风定天晴,气象甚好。此后遵照临时大总统袁通告,改书阳历。”(见北京档案馆编:《那桐日记》,1912年2月18日,新华出版社2006年,第709页。)“旗下三才子”之一的那桐未有任何留恋与伤感,反倒是满心欢喜,一般满人之心理亦可推之。
    ①《清代野史》(第七辑),巴蜀书社1988年,第339页。
    ②昭梿:《啸亭杂录》卷1,《太宗读金史》。
    ①何刚德:《客座偶谈》卷1,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6-7页。
    ②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辛亥九月十八日,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57页。
    ①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29页。
    ②梁启超:《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第78页。
    ①譬如乾隆十分推重的汉臣刘统勋,1751年便入军机,然10年后才拜品位较低之东阁大学士,其后12年至死未迁。又如同光重臣洋务精英沈桂芬1867年迁军机大臣兼总署大臣,并授协办大学士,然至1881年死,竟然协办14年亦未转正入阁。
    ②《清史稿》,列传89。
    ①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巴蜀书社1988年,第2页。
    ②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辛丑六月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73页。余英时先生在《戊戌政变今读》(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8年第2号。)中引用此文时标明为“汉族知识分子孙宝薇说”,然日记原文乃“忘山居士言”,“忘山居士”在文中皆指忘山庐主人孙宝瑄,且书末附录日记中出现的所有孙姓人物中亦无“孙宝薇”,余英时先生当笔误。
    ①出自严复给积极参与东南互保的沈渝庆的赠别诗,表明他也赞同东南互保,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363页。
    ②〔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10页。
    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宗室宝熙奏开贵胃法政学堂折附片》,《政治官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第42号。
    ④《申报》,1907年8月12日。
    ①胡思敬:《退庐疏稿》卷1,南昌退庐刻本1924年,第17-18页。
    ②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新民丛报》,第89号。
    ③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辛亥九月十八日,第557页。孟森先生亦谓“自古亡国未有易于清者”,见孟森:《清史讲义》,第386页。
    ④《战国策·郭隗说燕昭王求士》。
    ①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辛丑四月十三日,第347页。
    ②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第141页。
    1.《清高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
    2.《清仁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
    3.《清宣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
    4.《清穆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
    5.《清德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
    6.《宣统政纪》,中华书局1986年。
    7.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正编·皇清道咸同光奏议》,台北文海出版社。
    11.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2年。
    12.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1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14.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15.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16.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17.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18.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96年。
    19.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中华书局1964年。
    20.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年。
    2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中华书局1990年
    2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庚子事变清官档案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张国淦编:《辛亥革命史料》,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
    24.王锺翰点校:《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9年。
    25.赵尔巽主编:《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1.康有为著:《康有为自编年谱》(外二种),上海书局2000年。
    2.李宗侗、刘凤翰编:《李鸿藻先生年谱》,中国学术著作奖著作委员会1969年。
    3.王文韶著:袁英光、胡逢祥整理,《王文韶日记》,上海书局2000年。
    4.王闿运著、马积高主编:《湘绮楼日记》,岳麓书社1997年。
    5.谢俊美编:《翁同龢集》,中华书局2005年。
    6.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88-1998年。
    7.赵烈文著:《能静居日记》,台湾学生书局1964年。
    8.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
    9.张謇著:《张謇日记》,《张謇全集》第六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10.李鸿章著、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
    11.姜义华编:《康有为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顾廷龙、戴逸等编:《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13.李慈铭著:《越缦堂日记》,广陵书社2004年。
    14.胡钧编著:《张文襄公年谱》,文海出版社1966年。
    15.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6.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世界书局1958年。
    17.孙宝瑄著:《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8.宗方小太郎著:《辛壬日记》,《近代稗海》第12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19.任青、马忠文整理:《张荫桓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20.叶昌炽著:《缘督庐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21.谢兴尧注释:《荣庆日记》,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
    22.北京档案馆编:《那桐日记》,新华出版社2006年。
    23.杜春和、耿来金、张秀清编:《荣禄存札》,齐鲁书社1986年。
    24.张一麐著:《心太平室集》,《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8辑,文海出版社。
    25.胡林翼著:《胡文忠公遗集》,《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34辑,文海出版社。
    26.岑毓英著:《岑襄勤公奏稿》,《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38辑,文海出版社。
    27.刘坤一著:《刘忠诚公遗集》,《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26辑,文海出版社。
    28.端方著:《端忠敏公奏稿》,1919年铅印本。
    29.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0.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1.坐观老人著:《清代野记》,巴蜀书社1988年。
    2.巴蜀书社编:《清代野史》(1-8辑),巴蜀书社1988年。
    3.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1-14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988年。
    4.谈迁撰、汪北平点校:《北游录》,中华书局1960年。
    5.王伯恭著:《蜷庐随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235辑,文海出版社。
    6.何刚德著:《春明梦录·客座偶谈》,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7.王树枏著:龙顾山人辑:《陶庐老人随年录南屋述闻(外一种)》,中华书局2008年。
    8.祁寯藻、文廷式、吴大澄等著:《〈青鹤〉笔记九种》,中华书局2008年。
    9.岑春煊著:《乐斋漫笔》,中华书局2008年。
    10.吴庆坻著:《蕉廊脞录》,中华书局2007年。
    11.李伯元著:《南亭笔记》,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12.辜鸿铭撰:《张文襄幕府纪闻》,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
    13.李岳瑞著:《春冰室野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沈祖宪等著:《容庵弟子记》,台湾文星书店1966年。
    15.毓盈撰:《述德笔记》,《近代史资料》第79号。
    16.金梁著:《近世人物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17.薛福成著:《庸庵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18.胡思敬著:《国闻备乘》,中华书局2007年。
    19.孙静安著:《栖霞阁野乘》,上海书局2000年。
    20.欧阳兆熊、金安清撰:《水窗春呓》,中华书局1984年。
    21.徐一士著:《一士谈荟》,中华书局2007年。
    22.黄濬著:《花随人圣庵摭忆》,中华书局2008年。
    23.徐凌霄、徐一士著:《凌霄一士随笔》,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24.徐珂著:《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
    25.梁章钜、朱智著:《枢垣纪略》,上海书局2000年。
    26.陈夔龙撰,《梦蕉亭杂记》,中华书局2007年。
    27.陈灨一著:《睇向斋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28.葛虚存著:《清代名人轶事》,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29.刘声木撰:《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中华书局1998年。
    30.刘体智著:《异辞录》,中华书局1998年。
    31.吴永、刘治襄著:《庚子西狩丛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2.朱彭寿撰:《安乐康平室随笔·旧典备徵》,中华书局1982年。
    33.张一麐著:《古红梅阁笔记》,《心太平室集》卷8,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版。
    34.溥仪著:《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81年。
    35.文安主编:《晚清述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36.文廷式著:《闻尘偶记》,《近代史资料》第44号。
    37.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
    38.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政治军事编》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39.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晚清.北洋》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40.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1-8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
    41.曹亚伯著:《武昌革命真史》,中华书局1927年。
    42.冯自由著:《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年。
    43.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知识出版社1986年。
    1.《清议报》。
    2.《政治官报》。
    3.《东方杂志》。
    4.《申报》。
    5.《大公报》。
    6.《盛京时报》。
    7.《顺天时报》。
    8.《民报》。
    9.《新民从报》。
    10.《神州日报》。
    11.《时报》。
    12.《国风报》。
    13.《知新报》。
    14.《江苏》。
    15.《河南》。
    16.《大同报》。
    17.《中国新报》。
    18.《近代史资料》。
    1.冯尔康著:《清史史料学》,沈阳出版社2004年。
    2.冯尔康著:《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
    3.王戎笙主编:《台港清史研究文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4.孔祥吉著,《清人日记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5.陈生玺、杜家骥编:《清史研究概说》,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6.郭廷以编:《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1987年。
    7.钱实甫编:《清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
    8.魏秀梅编:《清季职官表附人物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9.张德泽著:《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8年。
    10.清史编委会编:《清代人物传稿》,中华书局1984年。
    11.朱东安著:《曾国藩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2.朱东安著:《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华文出版社2003年。
    13.董丛林著:《曾国藩/百年家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戚其章著:《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石泉著:《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6.常熟市人民政府、中国史学会合编著:《甲午战争与翁同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7.姜鸣著:《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三联书店2002年。
    18.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19.董丛林著:《变政与政变(光绪二十四年聚焦)》,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孔祥吉著:《戊戌维新运动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21.孔祥吉著:《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22.梁启超著:《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年。
    23.汤志钧著:《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上海书局2000年。
    24.汤志钧著:《戊戌变法史论》,上海书局2000年。
    25.茅海建著:《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
    26.林华国著:《义和团史事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7.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92年。
    28.桑兵著:《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9.李细珠著:《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30.张海林著:《端方与清末新政》,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1.侯宜杰著:《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
    32.韦庆远、高放、刘文源著:《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33.董方奎著:《清末政体变革与国情之论争——梁启超与立宪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34.张连起著:《清末新政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35.郭世佑著:《晚清政治革命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6.高旺著:《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7.萧功秦著:《危机中的变革著: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38.张朋园著:《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39.孔祥吉著:《晚清佚闻丛考》,巴蜀书社1998年。
    40.孔祥吉著:《晚清史探微》,巴蜀书社2001年。
    41.谢俊美著:《翁同龢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2.侯宜杰著:《袁世凯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43.[日]佐藤铁治郎著,孔祥吉、[日]村田雄二郎整理:《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44.苑书义著:《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
    45.董丛林著:《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团结出版社2008年。
    46.梁启超著:《李鸿章传》,海南出版社1993年。
    47.徐彻著:《慈禧大传》,辽沈书社1994年。
    48.苗长青著:《晚清官僚派别派系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49.杨天石著:《海外访史录》,社科文献出版社1998年。
    50.杨天石著:《寻求历史的谜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51.董守义著:《恭亲王奕訢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52.宝成关著:《奕訢慈禧政争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0、1990年。
    53.辛向阳著:《大国诸侯——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4.刘伟著:《晚清督抚政治—中央和地方关系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55.杜家骥著:《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
    56.白钢著:《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57.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58.孟森著:《清史讲义》,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59.杨国强著:《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出版社2008年。
    60.桑咸之著:《晚清政治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61.张鸣著:《再说戊戌变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62.朱维铮著:《重读近代史》,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
    63.袁伟时著:《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64.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65.钱穆著:《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
    66.冯友兰著:《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67.沈渭滨著:《晚清女主——细说慈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68.董丛林著:《晚清社会传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69.德龄著,顾秋心等译:《慈禧御前女侍官德龄见闻录》,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
    70.萧一山著:《清代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1.李剑农著:《近百年中国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72.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73.蒋廷黼著:《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74.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75.王玉堂著:《刘坤一评传》,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76.苏同炳(庄练)著:《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77.张孝若著:《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学生书局1974年。
    78.张朋园著:《梁启超与清季革命》,食货出版社1964年。
    79.吴相湘著:《近代史事论丛》,传记文学出版社1964年。
    80.吴相湘著:《晚清宫廷实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
    81.吴相湘著:《晚清宫廷与人物》,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
    82.李守孔著:《李鸿章传》,学生书局1978年。
    83.沈云龙编:《袁世凯全传》,文海出版社1966年。
    84.林文仁著:《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85.林文仁著:《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以“帝后党争”为中心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86.高阳(许晏骈)著:《翁同龢传》,黄山书社2008年。
    87.高阳(许晏骈)著:《清朝的皇帝》,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
    88.高阳(许晏骈)著:《同光大老》,华夏出版社2006年。
    89.高阳(许晏骈)著:《清末四公子》,华夏出版社2008年。
    90.包遵彭、李定一、吴相湘编:《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正中书局1968年。
    91.萧公权著,杨肃献译:《翁同龢与戊戌维新》,联经出版公司1983年。
    92.黄彰健著:《戊戌变法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93.戴玄之著:《义和团研究》,文海出版社1963年。
    94.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95.赫德兰著,晏方译:《慈禧与光绪——中国宫廷中的生存游戏》,中华书局2004年。
    96.丹尼斯.朗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97.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著:《追寻现代中国——最后的王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98.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史——晚清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99.濮兰德、白克好司著,陈冷汰、陈诒先译,张宪春整理:《慈禧外记》,珠海出版社1995年。
    100.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 Jr.)著,陈苏镇等译:《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1.马士(Hosea 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书店2000年。
    102. Edward J. M. Rhoads, 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1861—1928,Seattle and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0
    103. Mark C. Elliot,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吴磊:《清末民初满汉关系研究——兼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靳丽波:《清末新政中的统治阶级政争》,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梁其承:《东南互保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4.徐雪梅:《清朝职官制中的满汉差异问题研究》,南开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5.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6.张华腾:《北洋集团崛起研究》,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7.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8.黄庆林:《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守旧派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9.孙静:《满族形成的再思考—清中期满洲认同意识研究》,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0.常书红:《辛亥革命前后的满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1.冯尔康:《清史研究与政治》,《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12.冯尔康:《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3.姚念慈:《再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面谕〉、历代帝王庙与玄烨的道学心诀》,《清史论从》2009年号。
    14.姚念慈:《评清世祖遗诏》,《燕京学报》新17、18期。
    15.刘大年:《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历史研究》1961年第5期。
    16.丁名楠:《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清朝统治集团最高层内部斗争概述》,《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第1期。
    17.史全生:《论戊戌维新运动中的帝党》,《历史档案》1984年第4期。
    18.何若钧:《甲午战争时期的清议》,《历史教学》1987年第4期。
    19.马艾民:《试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满汉联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2期。
    20.汤志钧:《翁同龢和帝党》,《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21.马勇:《民族主义与戊戌维新》,《江汉论坛》1993年第6期。
    22.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8年2月号。
    23.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对内阁、军机处和皇权关系的再认识》,《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
    24.张双志:《清朝皇帝的华夷观》,《历史档案》2008年第3期。
    25.丁水娟:《中国近代满汉民族矛盾与早期现代化的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26.邓文如:《谈“军机处”》,《史学年报》第二卷第4期,1933年。
    27.刘伟:《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6期。
    28.冯尔康:《清朝前期与末季区域人才的变化》,《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29.李细珠:《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的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育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
    30.欧立德著,华立译:《清代满洲人的民族主体意识与满洲人的中国统治》,《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
    31.孙静:《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2.张小强:《湘军的崛起与晚清统治集团内的满汉矛盾》,《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33.杨益茂:《洋务运动与晚清政局》,《清史研究》1995第4期。
    34.孔祥吉:《百日维新前后的开新与守旧之争》,《晋阳学刊》1985年第1期。
    35.孔祥吉:《甲申易枢与中法战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36.戚其章:《论甲午战争初期的帝后党争》,《山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37.戚其章:《论甲午战争后期的帝后党争》,《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12期。
    38.郭卫东:《戊戌政变后废帝与反废帝的斗争》,《史学月刊》1990年第6期。
    39.张海山《:戊戌变法与晚清满汉矛盾的演变》《,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40.吴心伯:《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前清廷朝局初探》,《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
    41.王道成:《中日甲午战争与慈禧太后》,《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
    42.高强:《试论甲午战争期间的满汉矛盾》,《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3.刘子明:《论慈禧在中法战争中的战略指导》,《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
    44.姜铎:《慈禧与洋务运动》,《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45.姜铎:《洋务运动与晚清政局》,《历史教学》,1995年第7期。
    46.章开沅:《翁张交谊与晚清政局》,《近代史研究》1981第1期。
    47.李锦全:《论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中的慈禧》,《文史哲》1999年第1期。
    48.欧阳跃峰:《义和团运动时期慈禧太后心态剖析》,《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
    49.杨国强:《1900年——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史林》2001年第1期。
    50.王德召:《东南互保和几种政治势力》,《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51.孔祥吉:《义和团运动若干重要史实辨析》,《历史档案》1988年第1期。
    52.戚其章:《论庚子事变中的和战之争》,《东岳论丛》1986年6期。
    53.高路、金强:《义和团运动期间国内政治分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
    54.张玉田:《庚子那拉氏对外宣战原因的探讨》,《辽宁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55.董丛林:《清末戊戌、己亥年间“废立”传闻探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6.高心湛:《简论戊戌至庚子时期清朝最高层内部斗争中的西太后》,《许昌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
    57.李细珠:《论清末“皇族内阁”出台的前因后果——侧重清廷高层政治权力运作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
    58.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59.楚双志:《利益集团争斗与大清王朝灭亡》,《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60.杨国强:《论清末知识人的反满意识》,《史林》2004年第3期。
    61.王开玺:《清末满汉官僚与满汉民族意识简论》,《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
    62.李学智:《清末政治改革中的满汉民族因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3.朱东安:《晚清满汉关系与辛亥革命》,《历史档案》2007年第1期。
    64.马平安:《北洋集团对清室军权的侵夺及对清末政局的影响》,《首届“晚清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年。
    65.张践:《丁未政潮与预备立宪》,《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66.刘硕:《地方督抚与清末预备立宪》,《河北学刊》1996年第5期。
    67.雷俊:《官僚立宪派与清末政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
    68.张玉芬:《清末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与清帝退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1期。
    69.董丛林:《清末新政立宪革命三者关系简论》,《光明日报》1997年5月6日。
    70.李德新:《清末新政时期八旗军制改革述论》,《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71.黎俊祥、丁晓腊:《晚清统治集团与清末新政的失败》,《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72.李细珠:《试论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3第3期。
    73.黎俊祥:《晚清新政的困境—以官制改革为中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74.刘伟:《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75.陈文英:《预备立宪公会与1910年国会请愿运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76.吴春梅:《预备立宪和清末政局演变》,《安徽史学》1996年第1期。
    77.王贵文:《浅析晚清中央统治机构的改革》,《辽宁大学学报》1993第4期
    78.徐友春:《晚清政府机构改革述评》,《学海》1993年第6期
    79.侯宜杰:《评清末官制改革中赵炳麟与袁世凯的争论》,《天津社会科学》1993第1期
    80.袁亚忠:《丙午官制改革与清末政局》,《山东社会科学》1996第2期。
    81.程为坤:《袁瞿党争及其对清末宪政改革的影响》,《清史研究通讯》1990第1期。
    82.郭卫东:《丁未政潮中康梁派活动考略》,《历史档案》1990第1期。
    83.朱英:《晚清政治改良中的地方与中央》,《战略与管理》1995第2期。
    84.张华腾:《清末袁世凯与岑春煊关系述论》,《河南大学学报》1996第5期。
    85.董丛林:《权监势力与晚清朝政》,《河北学刊》1995第3期。
    86.林志玲:《论立宪运动中的权力之争与辛亥革命》,《山东师大学报》1995第4期。
    87.朱英:《晚清政治改良中的地方与中央》,《战略与管理》1995第2期。
    88.孔祥吉:《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历史研究》1993第1期。
    89.许纪霖、杨国强、陆建德、周武、罗志田、沈渭滨:《山雨欲来——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东方早报》2010年10月10日,第B02版-第B10版。
    90.隋丽娟:《多隆阿与曾国藩交恶的实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理科版)》1997年第1期。
    91.冯天瑜:《庚子年间的张之洞》,《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92.易惠莉:《光绪六、七年的晚清中国政坛——以刘坤一与李鸿章之争为中心的考察》,《近代中国》第18辑。
    93.薛学共:《刘坤一与晚清政局述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94.杨明:《刘坤一与晚清政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95.翁飞:《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第1期。
    96.孙伟:《试析袁世凯与慈禧的关系(1898-1908)》,《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97.李细珠:《试论戊戌—庚子政局变动中的张之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
    98.谢俊美:《翁同龢的人际交往与晚清政局》,《历史教学》2003年第8期。
    99.龚书铎:《翁同和与甲午战争》,《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
    100.谢俊美:《翁同龢与中法战争》,《历史档案》1996年第1期。
    101.杨天石:《袁世凯〈戊戌纪略〉的真实性及其相关问题》,《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
    102.梁严冰:《袁世凯与清末官制改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03.杨天宏:《袁世凯与清廷的矛盾》,《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104.吕坚:《曾国藩与晚清政治》,《中国档案报》2004年08月27日。
    105.戴根平:《张荫桓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探折》,《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6期。
    106.何晓明:《张之洞政治风格论》,《江汉论坛》1994年第1期。
    107.张玉芬:《慈禧与荣禄》,《紫禁城》1999年第11期。
    108.宫玉振:《铁良南下与清末中央集权》,《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
    109.塍新才:《良弼、铁良与清末政局》,《文史杂志》1994年第6期。
    110.赵朝峰、宋艳丽:《略论慈禧预备立宪的实质》,《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
    111.宋艳丽:《慈禧太后与清末新政》,《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12.张玉芬:《论晚清重臣荣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113.刘圣宜:《浅论庚子事变肇祸诸臣》,《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8期。
    114.冯永亮:《荣禄与戊戌变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15.谢俊美:《翁同和与晚清政局》,《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16.何树宏:《奕劻与晚清政局》,《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
    117.梁严冰:《奕訢与晚清政局》,《求索》2005年第8期。
    118.陈一容:《奕譞与晚清八旗陆军近代化尝试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19.雷俊:《载沣集权政策与清末政争》,《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20.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督抚的人事嬗递》,《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上册。
    121.金承艺:《慈禧太后的家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
    122.刘凤瀚:《晚清新军编练及指挥机构的组织与变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期。
    123. Eastman, Lloyd E., Ch’ing-i and Chinese Policy Formation during theNineteenth Centu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2.XXIV, No.4(August,1965).
    124. Mark Elliot, Bannerman and Townsman Ethnic Tension in Nineteenth-CenturyJiangnan,Late Imperial China,Vo11., No.1(June,1990).
    125. Madeleine Yue Dong, COMMU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A STUDY OF THE CASEOF YANG NAIWU,1873-1877, Late Imperial China,Vo16., No.1(June,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