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精神契合与文化对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哲学家罗素、文学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E.M.福斯特、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艺术评论家罗杰·弗莱、诗人T.S.艾略特、画家瓦奈萨·贝尔、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等众多知识精英都是该集团成员,他们通过与徐志摩、凌叔华、萧乾、叶君健、叶公超等中国现代文人的频繁交往,其思想理念和精神品格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文论文化建构的一支重要力量,并潜在书写了其时中国文化环境的特有生态。本文试图从整体文化品格、个体交往影响、文学团体比较、知识分子精神、现代主义诱惑、文化对话与误读等多个角度,对二十世纪上半叶布鲁姆斯伯里团体与中国文论文化的关系进行历史发掘和意义阐释,探索当时社会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化氛围的形态生成与演变规律。
     文章的主要思路和内容如下:
     第一章阐述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渊源、成员构成、历史发展和总体特征。其知识贵族的身份与反叛传统的姿态、松散自由的组织和孤傲排外的形象、作为文化个体的闪耀性和作为群体的共同性、错综复杂的性恋关系与纯洁持久的友情,构成了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特立独行的鲜明风格,也成为其倍受外界瞩目的原因。
     第二章借助大量实证材料,梳理和阐述布鲁姆斯伯里集团自上世纪初以来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从而为布鲁姆斯伯里集团在中国的影响与比较分析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依据。布鲁姆斯伯里在中国的译介也显示出,民国时期中国文艺界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吸纳与引介几乎与欧美同步,标识了“五四”后中国学人渴望跟上世界文明进程的焦虑和他们敏锐开放的西方视界。
     第三章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归总,阐述中国现代文人徐志摩、凌叔华、萧乾、叶君健、叶公超等与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成员的个体直接接触与交游,在文化的邂逅与交互影响中显示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四章通过影响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展开对布鲁姆斯伯里集团和京派、新月派等中国文学团体之间的整体风格异同比较。中上层精英知识分子的身份地位,沙龙、办刊、吟诗、演戏等组织形式,共同的思想与艺术倾向,都凸现了“新月派”、“京派”等中国现代文化团体对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文化风格的模仿与相似性,体现了中英知识分子在文化身份认同与精神契合层面的有趣交集。
     第五章考察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知识贵族们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契合,探究大学与知识分子精神的关联性以及精英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和文化影响力。剑桥之于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正如北大之于民国时期的中国文人,大学所蕴含的理性与人文精神,成为孕育现代文化和知识精英群体的摇篮与温床,其对社会文化起到的引领作用至今仍具有启迪意义。
     第六章从个案分析出发,探讨和论述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成员们的诸多文化思想、文学理论和艺术理论对中国20世纪现代主义生成发展的影响。面对布鲁姆斯伯里的现代文艺思潮,民国时期的中国学界有着既认同又抗拒、既吸纳又踌躇的矛盾心态,从另一角度而言,这种矛盾心态却彰显了他们面对现代主义诱惑时难得的清醒与自主。
     第七章通过历史的回顾和文化理论的分析,解析双方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对话和误读现象。从布鲁姆斯伯里人的中国观,以及中国学界对布鲁姆斯伯里的误读,显示出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双向交流的可能性与艰难性,但这种可能性与艰难性恰恰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异质文化的吸引力和自主性。
     结语从整体上对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与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本研究跨文化视野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特点,探讨今后研究的拓展与深入方向。
The Bloomsbury Group was an enormously influential group of associated English writers, intellectuals, philosophers, artists and economists, including Bertrand Russell, Virginia Woolf, E. M. Forster, Lytton Strachey, Clive Bell, Roger Fry, Thomas Stearns Eliot, Vanessa Bell and John Maynar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20th century. The character and thoughts of these people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influenced the special cultural circumstance in China, through frequent intercommunications with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like Xu Zhimo, Ling Shuhua, Xiao Qian, Ye Junjian and Xu Gongchao. This paper tries to excavate and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loomsbury Group and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obe into the ruling laws of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in the social context of the first half the20th centu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overall cultural character, individual influence, comparison of literary bodies, intellectual spirit, modernism seduction and cultural dialogue and misreading.
     The first chapter expatiate the origin, members, development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whose identity of intellectual noble and anti-tradition posture, loose and free organization, proud and exclusive image, individual shining and group commonness, complex sexual relationships and pure friendship, all constitute the spectacular style of the group and attract great outside attention.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in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20th century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evidence for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s of the group in China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west modern culture kept the same pace with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llectuals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yearned for keeping up with the course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with an acute western vision in anxiety.
     The third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inter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ese intellectuals, such as Xu Zhimo, Ling shuhua, Xiao Qian, Ye Junjian and Ye Gongchao and the members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and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fourth chapter compares the overall characters of the Bloomsbury body and the Chinese literary bodies such as the Crescent School and the Beijing School. The identity of the upper intellectuals, the salons, the magazines, the poems and the plays of the Crescent School and the Beijing School shows their similarities with those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in cultural identity.
     The fifth chapter examines the spiritual identity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and Chinese intellectuals, the associations of college and intellectuals and the social functions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of intellectuals. The Cambridge to the Bloomsbury Group is just like Beijing University to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ason and humanism of college had become the cradle of Chinese intellectual groups and l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ulture.
     Starting from case studies,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oughts and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eories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on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ism in China in the20th century. Chinese intellectuals were in a paradox of identifying with the modern artistic tide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sisting it.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ir attitude reveals their clear mind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the face of temptation of modernism.
     The seventh chapter analyzes the dialogues and misreading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rough the retrospection of the pas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theories. Both the Bloomsbury Group's views toward China and Chinese intellectuals' misreading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display the possibility and hardship of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which guarantee the attraction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otherness in a certain degree.
     In the end, this paper makes a conclusion and points out the viewpoints of cross-culture and cross-discipline the author takes and the aim of further study.
引文
1夏志清.夏志清文学评论集[M].台北:台湾联合文学杂志社,1976:34.
    2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1.
    1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94.
    2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 Lions[M].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95.
    3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1.
    1罗森鲍姆.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
    2赵毅衡.伦敦浪了起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2:178.
    1 "Letter from Alison Waley to Ivan Morris", in Ivan Morris, Madly Singing in the Mountains[M], Berkeley:Creative Arts Book Company,1981:121.
    2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 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126.
    1 Jane Goldman.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Virginia Woolf[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9.
    1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173.
    2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189.
    3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373.
    4赵毅衡.伦敦浪了起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82.
    1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18.
    2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7.
    3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50.
    4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1:1880-1911[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119.
    1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4.
    2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 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180.
    3斯蒂芬·斯彭德.20世纪30年代的布鲁姆斯伯里[A].见:罗森鲍姆.回荡的沉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29.
    4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9.
    1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
    2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9-10.
    3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7.
    4莫尼克·纳唐.布卢姆斯伯里[A].见:瞿世镜.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99.
    1昆汀·贝尔.莉迪亚·洛普科娃[A].见:罗森鲍姆.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32.
    2昆汀·贝尔.莉迪亚·洛普科娃[A].见:罗森鲍姆.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39.
    3托·史·艾略特.悼念弗·伍尔夫[A].见:瞿世镜.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48.
    1摩尔.《伦理学原理》[M].长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8.
    2伦纳德·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德斯蒙德·麦卡锡[A].罗森鲍姆.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5.
    3J.M.凯恩斯.精英的聚会[M].刘玉波、董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480.
    4J.M.凯恩斯.精英的聚会[M].刘玉波、董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483.
    1莫尼克·纳唐.布卢姆斯伯里[A].见:瞿世镜.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98.
    2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5.
    3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6.
    4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2-3.
    1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2.
    2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2.
    3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1.
    4 Leonard Woolf.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20.
    5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18.
    6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20.
    7 David Garnett. The Flowers of the Forest[M], London:Chatto&Windus,1955:1.
    1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203.
    2克莱夫·贝尔.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7.
    3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55.
    1克莱夫·贝尔.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2.
    2赵毅衡.伦敦浪了起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77.
    3比阿特丽斯·韦布.凯恩斯,福斯特,伍尔夫夫妇[A].见:罗森鲍姆.回荡的沉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53.
    1 Leon Edel. Bloomsbury: A House of 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B.Lippincott Company,1979:172.
    2夏尔·莫隆.我印象中的布鲁姆斯伯里[A].见:罗森鲍姆.回荡的沉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02.
    1茅盾(署名郎损).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J].小说月报,1921,12(2):3
    1梁遇春(署名秋心)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J].新月,1933,4(3):1.
    2林语堂.小品文遗绪(一夕话)[J].人间世,1935,22:43-44.
    3朱光潜.中国文坛缺少什么[A].原载1936年11月4日《世界日报·明珠》,见:朱光潜全集第8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474.
    1注:艾略特的这篇文章原载英国1941年5月的《地平线》杂志,柳无忌译的应该是这篇文章最早的中文译本。同一篇文章的中文翻译后来还有《悼念弗·伍尔夫》,由裘小龙重译,刊在瞿世镜编译的1988年版《伍尔夫研究》上;徐冰译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收录在罗森鲍姆编著的2006年版《回荡的沉默: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侧影》中译本中。
    2T.S.艾略特.维多利亚文学传统的支持者[J].文讯,1947,7(1):67.
    1W.卜洛迈.一个无双的性格[J].文讯,1947,7(1):71.
    2常风.小说家论小说[A].见:常风.窥天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2.
    3陈尧光.吴尔芙夫人(作家介绍)[J].文潮月刊,1948,5(6):2214.
    1徐志摩.徐志摩全集第6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33.
    2徐志摩.关于女子[J].新月,1929,2(8):7.
    3赵景深.二十年来的英国小说[J].小说月报,20(8):1243.
    4赵景深.二十年来的英国小说[J].小说月报.20(8):1244.
    5注:赵景深译《现代英美小说的趋势》,原载《文学周报》1929年第7辑。
    6注:赵景深著《现代世界文坛鸟瞰》,1930年6月由现代书局出版。
    7注:赵景深撰《现代世界女文学家概观》,原载《妇女杂志》1931年第17卷第1期。
    1注:赵景深著《现代世界文学》,1932年10月由现代书局出版,里面的一个章节《现代英国文学》,即为此前的这篇《二十年来的英国文学》。
    2邵洵美.小说与故事[A].见: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1928-193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5.
    3叶公超.《墙上一点痕迹》译者识[J].新月,1932,4(1):1-3.
    4赵家璧译.近代英国小说的趋势[J].现代,1934,5(5).
    1彭生荃.书评《弗勒虚[J].人间世.1934,2:46.
    2注:此段参考了谢天振、查明建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第233-234页关于伍尔夫的译介,但通过查阅原刊,发现其中介绍的“1946年《文讯》第6卷第10期(新10号,1946年12月31日)刊登了罗曼罗兰著的《渥尔夫传》(白桦译)”有误,其实介绍的是音乐家Hugh Woolf。同一错误在此后的不少伍尔夫研究著作和论文中均可见到,如在杨莉馨著的《20世纪文坛上的英伦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1梁遇春.新传记文学谭[J].新月,1929,2(3):1-4.
    2叶公超.《泪与笑》跋》.原载1934年6月开明书店初版《泪与笑》.见:陈子善.叶公超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93.
    3鹤见佑辅.传记文学论——<拿破仑传>序文.白桦译.黄钟,1934,26:4.
    4苏雪林.自传文学与胡适的四十自述[J].世界文学.1934,1(2):356.
    5林语堂.论小品文笔调(一夕话之二)[J].人间世,1934,6:10.
    1欧阳竟.《维多利亚女王传》评[J].西洋文学,1940,2:154.
    2张芝联.现代传记[J].西洋文学.1941,5:501.
    3吴必译.佛斯特小说杂论[J].学衡.1929,70:1.注:范志慧在《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3期上发表的《福斯特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述评》中,称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的四个中译本最早是1981年翻译的,其实早在50年前吴宓就翻译进中国了,只是译名不同。
    1赵景深.二十年来的英国小说[J].小说月报.20(8):1231.
    2郁达夫.读劳伦斯的小说Lady Chatterley's Lover[J],人间世,1935,14:37.
    3参见萧乾.记E.M.福斯特[J],瞭望周刊,1988,37:36.
    4徐志摩.开痕司[N].晨报副刊(1923年7月8日),第176号。
    5注:数据来源为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
    1袁昌英.论戏剧创作[J].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3(2):377.
    2刘海粟.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404.
    3注:参见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1.
    1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2.
    1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N],晨报副刊,1926年1月16日.
    2徐志摩.1921年10月18日致罗素的信[A].见: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06.
    3徐志摩.1921年10月18日致罗素的信[A].见: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12.
    4徐志摩.罗素与中国——读罗素著《中国问题》[N].晨报副刊1922年12月3日.
    1徐志摩.《罗素与幼稚教育》[N].晨报副刊,1926年5月12日.
    2徐志摩.《罗素与幼稚教育》[N].晨报副刊,1926年5月12日.
    3徐志摩.1925年7月10日致恩厚之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17.
    1徐志摩.1928年9月致恩厚之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43.
    2徐志摩.1922年8月29日致罗素的信旁的“罗素按”[A],见: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18.
    3注:刘洪涛先生在《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2期上所发的论文《徐志摩剑桥交游考》及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上所发的论文《徐志摩的剑桥交游及其在中英现代文学交流中的意义》,提到徐志摩评价罗素的文章有4篇,并且都注明了文章的出处。但通过查阅原刊,篇数和某些出处的日期有误:篇数应有7篇,其中《罗素与中国——评罗素著<中国问题>》,发表于《晨报副刊》1922年12月3日,不是1923年12月3日;《罗素与幼稚教育》发表于《晨报副刊》1926年5月12日,第1390号,而不是1926年5月10日。
    4梁锡华.徐志摩新传[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36.
    1徐志摩.罗素又来说话了[A].原载1923年12月10日《东方杂志》第20卷23期.徐志摩全集·第一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64.
    2徐志摩.未来派的诗.原载赵景深编1925年版《近代文学丛谈》.徐志摩全集·第一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33.
    3徐志摩.罗素又来说话了[A].原载1923年12月10日《东方杂志》第20卷23期.徐志摩全集·第一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71.
    4徐志摩.罗素又来说话了[A].原载1923年12月10日《东方杂志》第20卷23期.徐志摩全集·第一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71.
    5徐志摩.罗素游俄记书后[A].原载《改造》1921年6月第3卷第10期.徐志摩全集·第一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60.
    6徐志摩.罗素游俄记书后[A].原载《改造》1921年6月第3卷第10期.徐志摩全集·第一卷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62.
    7徐志摩.罗素又来说话了[A].原载1923年12月10日《东方杂志》第20卷23期.徐志摩全集·第一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67.
    1徐志摩.再谈管孩子[A].原载《晨报副刊》1926年5月15日,第1391号.徐志摩全集·第三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9.
    2高宣扬.罗素传略[M].香港:南粤出版社,1979:55.
    3胡适.追悼志摩[J].新月(志摩纪念号),4(1):4.
    1弗吉尼亚·伍尔夫.罗杰·弗莱[A].见:罗森鲍姆.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
    2克莱夫·贝尔.罗杰·弗莱[A].见:罗森鲍姆.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2.
    3弗吉尼亚·伍尔夫对罗杰·弗莱的评价.见:梁锡华.徐志摩新传[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26.
    4徐志摩.1922年8月7日致傅来义的信[A].见: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21.
    5徐志摩.1922年8月7日致傅来义的信[A].见: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22.
    6徐志摩.1922年8月7日致傅来义的信[A].见: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21.
    1徐志摩.1922年8月7日致傅来义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19.
    2刘洪涛译注.徐志摩致奥格顿的六封英文书信[J].新文学史料,2005,4:73-77.
    3梁锡华.徐志摩新传[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27.
    4徐志摩.1923年6月5日致傅来义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民出版社,2005:431.
    5徐志摩.1923年6月5日致傅来义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民出版社,2005:433.
    6徐志摩.想象的舆论[J],载1929年4月13日《美展》三日刊第二期。
    7徐志摩.想象的舆论[J],载1929年4月13日《美展》三日刊第二期。
    1徐悲鸿.惑[J].载1929年4月22日《美展》三日刊第五期。
    2徐志摩.我也“惑”[A].载1929年4月22日、25日《美展》三日刊第五期、第六期.见:徐志摩全集·第三卷·散文[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21.
    3徐志摩.1920年11月26日致双亲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7.
    4帕特丽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202.
    1徐志摩.1924年2月21日致魏雷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51.
    2魏雷.欠中国的一笔债[A],梁锡华译.见:程新.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234.
    3魏雷.欠中国的一笔债[A],梁锡华译.见:程新.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232.
    4魏雷.欠中国的一笔债[A],梁锡华译.见:程新.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234-235.
    5魏雷.欠中国的一笔债[A],梁锡华译.见:程新.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233.
    1梁锡华.徐志摩新传.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24.
    2魏雷.欠中国的一笔债[A].见:程新.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232.
    3徐志摩.开痕司[N].晨报副刊,1923年7月8日第176号.
    1徐志摩.曼殊斐尔[J].小说月报,1923年14(5):3-4.
    2徐志摩.1928年8月致傅来义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天津[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33.
    3 Kai-yu Hsu.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oetry:an Anthology[M]. New York:Doubleday &Company 1963:67.
    1参见陈学勇编撰《中国儿女——凌叔华佚作·年谱》与凌叔华自传体英文小说《古韵》。
    2J.M.凯恩斯.精英的聚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401.
    1 1935年10月初,朱利安致瓦奈萨,Julian Bell. Essays,Poems,and Letters[M], 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38:41.
    3 1935年10月13日,朱利安致瓦奈萨,Julian Bell. Essays,Poems, and Letters [M],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38:42.
    3 1935年10月23日,朱利安致瓦奈萨,Julian Bell. Essays,Poems,and Letters [M],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38:49.
    4 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04.
    5 陈学勇.中国儿女——凌叔华佚作·年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206.
    1肖素均.民国十大奇女子的美丽与哀愁[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93.
    2帕特里卡·劳伦斯采访武汉大学档案馆馆长徐正榜语,见: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23.
    3陈学勇.中国儿女——凌叔华佚作·年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207.
    4注:这里朱利安弄错了陈源和凌叔华的年龄差异,其实陈源仅比凌叔华大了4岁,只是看起来比凌叔华老成持重得多。
    51935年11月22日,朱利安致瓦奈萨。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09.注:本文中引用的朱利安的信件大多出自1938年贺加斯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朱利安·贝尔《论文·诗歌·信件》,而美国学者帕特里卡·劳伦斯在写作《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时,引用的朱利安的信件多为伦敦索比斯拍卖行拍卖后由纽约公共图书馆伯格收藏馆藏品。
    1 1935年11月26日,埃迪致朱利安.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01.
    21936年1月18日,朱利安致瓦奈萨,Julian Bell. Essays,Poems, and Letters[M], 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38:75-76..
    31936年1月22日,朱利安致埃迪。见:劳伦斯·帕特里卡.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15.
    4参见陈学勇.中国儿女——凌叔华佚作·年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241.
    1 Bradley Winterton. The Bloomsbury Group dose China[N],载《台北时报》Taipei Times,Sun, Nov 21,2004:18.
    2J.M.凯恩斯.精英的聚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402.
    3 Leonard Woolf.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375.
    11935年11月1日,朱利安致埃迪。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99.
    2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43.
    1凌叔华致朱利安·贝尔,约1937年12月,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17.
    2朱利安·贝尔致凌叔华,1936年12月17日。见:陈学勇.中国儿女——凌叔华佚作·年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240.
    3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375.
    11938年10月16日,瓦奈萨致凌叔华。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59.
    21938年9月16日,瓦奈萨致凌叔华。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1.
    3伯格收藏馆,1950年11月7日。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1.
    41938年12月9日,瓦奈萨致凌叔华。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1.
    51940年3月17日,瓦奈萨致凌叔华。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6.
    6弗吉尼亚·伍尔夫.罗杰·弗莱[A].见:罗森鲍姆.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5.
    7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59.
    81940年3月17日,瓦奈萨致凌叔华。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6.
    11940年3月17日,瓦奈萨致凌叔华。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4.
    2注:《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第159页曾说陈源“30年代,他历任国立武汉大学的文文学院院长,担任过辅仁大学的校长以及1952年辅仁并校后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这一说法有误,陈源1943年去英国后就一直旅居国外。担任过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是历史学家陈垣,此陈垣非彼陈源。
    31949年12月13日,瓦奈萨·贝尔致凌叔华。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7.
    41949年7月11日,瓦奈萨·贝尔致凌叔华。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8.
    1凌叔华致弗吉尼亚·伍尔夫。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76.
    2注:直至1939年7月16日,弗吉尼亚在给凌叔华的信中还告知她下周她们要去苏克塞斯,通信地址变为“修士居,罗德美尔,刘易斯”,而后就没有现今可查的信件了,但据此判断她们此后可能还有通信的。
    31935年11月15日,朱利安致弗吉尼亚·伍尔夫,Julian Bell. Essays,Poems,and Letters[M], 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38:58-59.
    41938年4月5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1昆汀·贝尔.伍尔夫传[M].萧易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38.
    2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五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31938年4月5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11938年11月16日,凌叔华致弗吉尼亚·伍尔夫。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08-409.
    21938年4月5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3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1989,3:8-11.
    4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四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1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五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2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376.
    3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372.
    41938年4月5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51938年4月5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6弗吉尼亚·伍尔天致凌叔华的第五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11938年4月5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21938年4月5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3此事参见卓如.冰心全传(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84.
    4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1989,3:8-11.
    5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1989,3:8-11.
    1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五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21938年4月5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3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1989,3:8-11.
    41938年4月5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5 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1989,3:8-11.
    6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1989,3:8-11.
    7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五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8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1989,3:8-11.
    9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43.
    10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45.
    1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书信集》卷六,编号3425。参见吴鲁芹文人相重重台北一月和》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
    2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五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3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39.
    41939年7月16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1吴鲁芹.文人相重台北一月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18.
    2瓦奈萨致凌叔华,1941年5月27日。见:劳伦斯·帕特里卡.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62.
    1陈学勇.中国儿女——凌叔华佚作·年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254.
    2见吴鲁芹.文人相重台北一月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21.
    3凌叔华致伦纳德·伍尔夫,1954年7月5日。见:劳伦斯·帕特里卡.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40.
    4语见吴鲁芹.文人相重台北一月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20.
    1这是萧乾1987年在香港崇基学院生活午餐会上的英文致辞,后由文洁若、杨美俊译出,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5-256.
    2萧乾.我在英国结交的文友[A],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3.
    1萧乾.我在英国结交的文友[A],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3.
    2萧乾.我在英国结交的文友[A],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6.
    3李辉.萧乾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42.
    4萧乾.我在英国结交的文友[A],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6.
    5萧乾.我在英国结交的文友[A],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6.
    6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5月1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41-283.
    1萧乾.我在英国结交的文友[A],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6-257.
    2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10月16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41-283.
    3注:萧乾在晚年回忆中多次提到两人相识于1941年5月9日英国为泰戈尔举行的追悼会上,萧乾代表中国发了言。但泰戈尔去世的日子是1941年8月7日,应是老人记忆有误。
    1萧乾.以悲剧结束的一段中英文学友谊[J].世界文学,1988,3:284292.
    2 E.M.Forster. 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M].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1934: 147-148.
    3萧乾.以悲剧结束的一段中英文学友谊[J].世界文学,1988,3:284-292.
    4萧乾.以悲剧结束的一段中英文学友谊[J].世界文学,1988,3:284-292.
    1福斯特致萧乾,1941年6月9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42.
    2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摩根·福斯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A],见:罗森鲍姆编著.回荡的沉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57.
    3福斯特致萧乾,1941年9月19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43.
    4福斯特致萧乾,1942年5月1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51.
    5福斯特致萧乾,1942年2月27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49.
    6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10月14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学,1988,3:277.
    1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11月20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80.
    2福斯特致萧乾,1942年9月22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57.
    3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1月31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63.
    4萧乾.爱·摩·福斯特[J],原载《新路》周刊1948年第1卷第14期。
    5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2月9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65.
    6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5月29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71.
    7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7月7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73.
    1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5月29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71.
    2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1月1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62.
    3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4月17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67.
    4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5月1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68.
    5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5月1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69.
    6萧乾.记爱·摩·福斯特[J],原载《瞭望》1988年9月12日.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51.
    1福斯特致萧乾,1944年2月7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82.
    2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5月1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70.
    3福斯特致萧乾,1941年10月4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44.
    4注:夏尔·莫隆是法国著名的心理批评家,也是福斯特和罗杰·弗莱的挚友,对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怀有深厚的感情,曾专门撰文《我印象中的布鲁姆斯伯里》纪念这个文化团体。
    5福斯特致萧乾,1942年6月。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54.254.
    1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5月1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70.
    2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7月7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73.
    3福斯特致萧乾,1944年2月7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82.
    4福斯特致萧乾,1942年2月27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49.
    1萧乾.以悲剧结束的一段中英文学友谊[J].世界文学,1988,3:284-292.
    2福斯特致萧乾,1942年5月1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51.
    3福斯特致萧乾,1941年12月31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47.
    4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7月19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74-275.
    5萧乾.以悲剧结束的一段中英文学友谊[J].世界文学,1988,3:284-292.
    6萧乾.记爱·摩·福斯特[J],原载《瞭望》1988年9月12日.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2.
    1萧乾.记爱·摩·福斯特[J],原载《瞭望》1988年9月12日.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2.
    2萧乾.记爱·摩·福斯特[J],原载《瞭望》1988年9月12日.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2.但在《我在英国结交的文友》中,萧乾曾说王家学院的档案管理员告诉他,当年萧乾致福斯特的信如今只剩两封,多半是出于偶然。
    3爱·莫·福斯特.我的信念[A],见:杨自伍主编.英国经典散文[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07-208.
    1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53.
    2爱·莫·福斯特.我的信念[A],见:杨自伍主编.英国经典散文[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08.
    3萧乾.记爱·摩·福斯特[J],原载《瞭望》1988年9月12日,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2.
    4萧乾.我在英国结交的文友[A],见:萧乾.萧乾忆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8-259.
    5注:此文是叶君健应英国笔会邀请,为其写的一篇与英国文坛交往回忆文章。作者在文下注:“笔者40年代用英文写作,参加英国的文艺生活(请参看《读书》杂志1982年5月号上译载的《布隆斯伯里的一个中国人》一文。)当代英国的一些中、青年作家要求笔者为英国读者写些当时英国文坛的回忆录,这是头一篇,发表在英国笔会出版的刊物《阔页》(Broadsheet)1982年3月号上。本文的标题引自莎士比亚的剧本《约翰国王》。”收录于叶君健著《从秋天飞向春天》,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
    1老武大的外籍教师(中)[J],见《武汉大学报》2007年6月15日总1089期。
    2朱利安致埃迪,1936年3月20日。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07.
    3叶念伦.叶君健与布鲁斯伯里学派[J].外国文学,2001,5:81-85.
    4朱利安致埃迪·普雷菲尔,1936年2月。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93.
    5弗吉尼亚·伍尔夫致朱利安,1936年5月21日。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93.
    1赵毅衡.伦敦浪了起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87.
    2叶念先.叶君健年谱[J].新文学史料,2001,4:186-195.
    3注:诗人约翰·莱曼是朱利安·贝尔在剑桥时的好友,1931年后曾加入伍尔夫夫妇创办的贺加斯出版社为之工作,后又收购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贺加斯出版社的股份。他对布鲁姆斯伯里的回忆见他的自传《低语的画廊》(The Whispering Gallery)和《我是我兄弟》(I Am My Brother)。罗森鲍姆编著的《回荡的沉默》一书中即有约翰·莱曼回忆自己与朱利安及伍尔夫夫妇交往往事的节选。
    4迈克尔·斯卡梅尔.“布隆斯伯里”学派中的叶君健[J],邵鹏健、李君维译.文学自由谈,1994,1:116-119.
    5迈克尔·斯卡梅尔.“布隆斯伯里”学派中的叶君健[J],邵鹏健、李君维译.文学自由谈,1994,1:116-119.
    1迈克尔·斯卡梅尔.“布隆斯伯里”学派中的叶君健[J],邵鹏健、李君维译.文学自由谈,1994,1:116-119.
    2注:斯蒂芬嘶彭德是英国20世纪30年代的诗人,曾在《世界里的世界》(World within World)中回忆过20世纪30年代的布鲁姆斯伯里,罗森鲍姆编《回荡的沉默》里有收录。
    3叶君健.从秋天飞向春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187.
    1叶君健.从秋天飞向春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187.
    2曹复.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叶君健[J].世界博览,1986,9:4-7.
    3迈克尔·斯卡梅尔.“布隆斯伯里”学派中的叶君健[J],邵鹏健、李君维译.文学自由谈, 1994,1:116-119.
    1叶君健.从秋天飞向春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189.
    2叶君健.从秋天飞向春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190.
    3叶念伦.叶君健与布鲁斯伯里学派[J].外国文学,2001,5:81-85.
    4叶君健.从秋天飞向春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188.
    1叶念先.叶君健年谱[J].新文学史料,2001,4:186-195.
    2曹复.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叶君健[J].世界博览,1986,9:4-7.
    3迈克尔·斯卡梅尔.“布隆斯伯里”学派中的叶君健[J],邵鹏健、李君维译.文学自由谈,1994,1:116-119.
    4叶念先.叶君健年谱[J].新文学史料,2001,4:186-195.
    1见凤凰卫视2011年9月3日对苑茵、叶念伦、李保初等人的访谈实录《译林中人——叶君健》。
    2叶君健.从秋天飞向春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201.
    3叶君健.从秋天飞向春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191.
    1福斯特致萧乾,1942年6月20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52.
    2福斯特致萧乾,1943年10月16日。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J].世界文学,1988,3:279.
    1关于新月社具体的成立年月在文学史研究上争议很多,瞿光熙、梁锡华、宋炳辉、韩石山等学者均有过自己的考证与说法。这里说的1923年是较为通用的一种观点。
    2陈安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79.
    3梁锡华.且道阴晴圆缺:新月的问题[A],见: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79.
    4叶公超.关于新月[A].见: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61.
    1梁锡华.徐志摩新传》[M].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63.
    2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38.
    1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
    2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1:1880-1911[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109.
    2陈西滢.关于“新月社”——复董保中先生的一封信[A].见:陈子善、范玉吉.西滢文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62.
    4陈西滢.关于“新月社”——复董保中先生的一封信[A].见:陈子善、范玉吉.西滢文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63.
    5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41.
    6徐志摩.欧游漫录·给新月[N].载《晨报副刊》1925年4月2日第73期。
    1徐志摩.欧游漫录·给新月[N].载《晨报副刊》1925年4月2日第73期。
    2徐志摩.新月的态度[N],载1928年3月10日《新月》第1期创刊号。这里徐志摩谈到了“新月”的由来,也有人认为新月社名称的由来和泰戈尔1924年的访华有关,“新月”二字来自于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
    3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M]引言部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
    1郑择魁.试论新月派[J].文学评论,1983,1:77-87.
    2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50.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13.
    2[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87.
    3徐志摩.欧游漫录·给新月[N],载1925年4月2日《晨报副刊》第73号。
    1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9.
    2徐志摩.吸烟与文化[N],载1926年7月14日《晨报副镌》第52期。
    3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43.
    4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123.
    5徐志摩.石虎胡同七号[A],见徐志摩.徐志摩文集·诗歌卷[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37.
    1沈从文.谈朗诵诗[A],见:沈从文全集(第17卷)文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243,244.
    2沈从文.谈朗诵诗[A],见:沈从文全集(第17卷)文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27.
    3熊佛西.记梁任公先生二三事[A],见:吴其昌.梁启超传[M]附录部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11-212.
    4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61.
    5见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64.
    1徐志摩.欧游漫录·给新月[N],载1925年4月2日《晨报副刊》第73期。
    2徐志摩.欧游漫录·给新月[N],载1925年4月2日《晨报副刊》第73期。
    3徐志摩.剧刊始业[N],载《晨报·剧刊》1926年6月17日第1号。
    1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B.Lippincott Company,1979:170.
    2 Leon Edel. Bloomsbur:A House of 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439.
    1徐志摩.我为什么办我想怎么办[N],载《晨报副刊》1925年10月1日第1283号。
    2徐志摩.我为什么办我想怎么办[N],载《晨报副刊》1925年10月1日第1283号。
    3参见陈安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89.
    1胡适.文化的冲突[A],原载《中国基督教年鉴》(China Christian Year Book)1929年英文版。见: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米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M].黄山:黄山书社,2008: 379.
    2梁实秋.忆新月[A],见:梁实秋.槐园梦忆[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9:133.
    3陈安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02.
    1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2.
    2胡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J],新潮1920年2月,2(3):467.
    1徐志摩.列宁忌日——谈革命[N],载1926年1月21日《晨报副刊》。
    2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9-10.
    3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12.
    4梁实秋.忆新月[A],见:梁实秋.槐园梦忆[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9: 131.
    1斯蒂芬·斯彭德.20世纪30年代的布鲁姆斯伯里[A],见:罗森鲍姆编.回荡的沉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29.
    2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1:1880-1911[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102.
    3徐志摩.罗素义来说话了[A],原载《东方杂志》1923年12月第20卷23号,见:徐志摩全集·第一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71.
    5胡适.我们走那条路?[J],新月,1929年12月10日,2(10):14.
    1胡适.我们走那条路?[J],新月,1929年12月10日,2(10):15.
    2凯恩斯.凯恩斯文集:精英的聚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483.
    3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见:徐志摩.徐志摩全集第四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88.
    4闻一多.《冬夜》评论[A],见:闻一多.唐诗杂论诗与批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87.
    5梁实秋.忆新月[A],见:梁实秋.槐园梦忆[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9: 138.
    1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18.
    2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20.
    3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20.
    4梁实秋.文学的纪律[J],载《新月》1928年3月10日,1(1):21.
    5徐志摩.新月的态度[J],载《新月》1928年3月10日,1(1):7.
    6饶孟侃.感伤主义与“创造社”[J].诗镌,1926年6月10日第11号.
    1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83.
    2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1:1880-1911[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97.
    3爱·摩·福斯特.弗吉尼亚·伍尔夫[A],见:瞿世镜编选.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
    4弗吉尼亚·伍尔夫.摩根·福斯特[A],见:罗森鲍姆编著.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6.
    5戴维·加尼特.摩根·福斯特[A],见:罗森鲍姆编著.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7.
    1梁实秋.读《诗底进化的还原论》[J],晨报副刊,1922年5月第27、28、29日.
    2梁实秋.文学的严重性[J].新月,1930年6月10日,3(4).
    3徐志摩.艺术与人生(傅光明译)[A],见:徐志摩全集第四卷[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8.
    4闻一多.诗的格律[A],见《闻一多全集》之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8.
    5闻一多.冬夜评论[A],见《闻一多全集》之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82.
    1闻一多.戏剧的歧途[A],见:闻一多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15.
    2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A],见:许道明编著.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中册)[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88.
    3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A],见:许道明编著.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中册)[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92.
    4徐志摩.想象的舆论[J],原载1929年4月13日《美展》三日刊第二期。
    5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4.
    6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20,21.
    1弗吉尼亚·伍尔夫.狭窄的艺术之桥[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574,577.
    2吉斯兰·杜南.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的信条[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263.
    3闻一多.戏剧的歧途[A],见:闻一多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214.
    4徐志摩.诗刊放假[J],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6月10日,第11期。
    5闻一多.诗的格律[A],见:闻一多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211.
    6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A],见:许道明编著.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中册)[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91.
    7鲁迅.“京派”与“海派”[A],见: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2.
    1注: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国政府迁都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2周作人.《语丝》发刊词[J],语丝,1924年11月27日创刊号.
    3废名.《骆驼草》发刊词[J],骆驼草,1930年5月12日创刊号.
    4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0.
    1张意.文化与权力符号——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
    2周作人.《苦竹杂记》题记[N].载1935年11月17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3周作人.自己的园地·自序[N].载1923年8月1日《晨报副镌》。
    4朱光潜.谈美·开场话[A],见:朱光潜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6.
    1沈从文.阿丽丝中国游记·后序[A],见:沈从文全集第3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6.
    2朱自清.我们的路[A],见:朱自清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42-243.
    3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3.
    1周作人.十字街头的塔[A],见:周作人散文(修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56.
    2周作人.自己的园地[A],见:周作人散文(修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7.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42,243.
    1[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67.
    2朱光潜.中国文坛缺少什么[A],原载1936年11月4日《世界日报·明珠》,见:朱光潜全集第8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474.
    1董桥.留住沙龙的落地长窗[A],见:董桥.语文小品录(10)博览一夜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79.
    2陈钟英、陈宇.林徽因年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7,1:40-47.
    1参见唐小兵.林徽因与“太太的客厅”[N].东方早报网文化栏目
    2窦忠如.梁思成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142.
    1金岳霖.真小说中的真概念[A],见:罗筠筠、李小五译.金岳霖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18.
    2安德烈·莫洛亚.伍尔夫评传(节选)[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97.
    3费慰梅.回忆林徽因[A],见:百年老课文·品·味·为了忘却的永恒[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115.
    4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A],见:冰心小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232.
    5注:此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平津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界的关注,林徽因后来托人捎了一坛山西陈醋给冰心以示反击。
    1参见商金林.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91—92.
    2沈从文.谈朗诵诗[A],见:沈从文全集(第17卷)文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247.
    1张意.文化与权力符号——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
    2许纪霖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23.
    3朱光潜.理想的文艺刊物(原名《我对本刊的希望》)[J],文学杂志1937年5月1日创刊号.
    1许道明.京派作家与中西文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94-98.
    2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97.
    1罗素.在欢迎宴会上的答词[N],上海《民国日报》1920年10月1日.
    2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42,243.
    1罗杰·弗莱.论美感[A],见: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4.
    2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56.
    3爱·摩·福斯特.弗吉尼亚·伍尔夫[A],见:瞿世镜编选.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
    4周作人.自己的园地[A],见:周作人早期散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272-273.
    5朱光潜.无言之美A.,见:《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附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66.
    6爱·摩·福斯特.弗吉尼亚·伍尔夫[A],见:瞿世镜编选.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 出版社,1988: 21.
    1林徽因.林徽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08.
    2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比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97.
    3卞之琳.《徐志摩选集》序[A],见:高恒文编.卞之琳作品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43.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83.
    2朱光潜.理想的文艺刊物(原名《我对本刊的希望》)[J],文学杂志,1937年5月1日创刊号.
    1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A],卞之琳译,原载《学文》1934年第1卷第1期.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现代美英资产阶级理论文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39.
    2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现代美英资产阶级理论文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41.
    3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现代美英资产阶级理论文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39.
    1桂苓、刘琅编.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2.
    2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11.
    1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9.
    2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1:1801-1911[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99.
    1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 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123.
    2马丁·加瑞特.剑桥地标:文化和文学意象中的城市文明[M].杜敏、周鸿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1.
    3萧雪慧.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萧雪慧教育随笔[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00-101.
    1徐志摩.吸烟与文化[N],晨报副镌,1926年1月14日,第1424号。
    2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N],晨报副镌,1926年1月16日,第1425号。
    1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4.
    2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62.
    3许纪霖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99.
    1[英]艾伦·麦克法兰.启蒙之所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M].管可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84.
    1顾炯.徐志摩在剑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2:374-385.
    1许纪霖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1.
    2许纪霖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04.
    11935年10月22日,朱利安致约翰·莱曼,Julian Bell:Essays,Poems,and Letters[M].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1938:47.
    2朱利安致埃迪·普雷菲尔。注:此处引文未见收录在公开出版的朱利安·贝尔信件中,在《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中有引用,但标注的写信日期是1935年9月,而朱利安到达武汉大学的日子已是1935年10月初,显然日期有误。
    3[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14.
    1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0.
    2 M. Polanyi. The Study of Man[M].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59:12.
    3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1:1801-1911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83.
    Leonard Woolf.An Autobiography:Volume2:191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12.
    1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17.
    2莫尼克·纳唐.布卢姆斯伯里[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98.
    3顾颉刚.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A],见:杨扬编.自述与印象:蔡元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86.
    1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20.
    2 Leonard Woolf.An A utobiography:Volume 1:1880-1911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97.
    2董桥.我们吃下午茶去[A],见:陈子善编.董桥文录[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341.
    1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2.
    2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1.
    3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20.
    4J.M.凯恩斯.精英的聚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401.
    5蔡元培.孑民自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31-134.
    1罗家伦.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A],原载台湾《传记文学》1978年10卷5期.见: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增订本)[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79.
    2张意.文化资本[A],见: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五辑:280.
    1转引自陆扬、李定清.伍尔夫是怎样读书写作的[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14.
    2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A],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3.
    3周作人.《苦竹杂记》题记[N],《大公报》“文艺”副刊,1935年11月17日。
    1周作人.自己的园地[A],见:周作人早期散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272-273.
    2克莱夫·贝尔.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7.
    3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55.
    4胡适.中国沉思:胡适读本[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354.
    5周作人.文艺上的宽容[A],见:扬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0.
    1克莱夫·贝尔.文明[M].张静清、姚晓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4.
    2 F. R. Leavis. Mass Civilization and Minority Cultur[M]. Cambri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30:3.
    3T.S.艾略特.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A],见:基督教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09.
    4T.S.艾略特.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A],见:基督教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20.
    1T.S.艾略特.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A],见:基督教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08.
    2T.S.艾略特.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A],见:基督教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18.
    1赵景深.二十年来的英国小说[J].小说月报.1929,20(8):1243.
    2赵景深.二十年来的英国小说[J].小说月报.1929,20(8):1244.
    3注:赵景深译《现代英美小说的趋势》,原载《文学周报》1929年第7辑。
    4注:赵景深著《现代世界文坛鸟瞰》,1930年6月由现代书局出版。
    5注:赵景深撰《现代世界女文学家概观》,原载《妇女杂志》1931年第17卷第1期。
    6注:赵景深著《现代世界文学》,1932年10月由现代书局出版,里面的一个章节《现代英国文学》,即为此前的这篇《二十年来的英国文学》。
    7叶公超.《墙上一点痕迹》译者识[J].新月,1932,4(1):1-3.
    8彭生荃.书评《弗勒虚[J].人间世.1934,2:46.
    9赵家璧译.近代英国小说的趋势[J].现代,1934 5(5).
    1陈尧光.吴尔芙夫人[J].文潮月刊,1948,5(6):2214.
    1弗吉尼亚·伍尔夫.贝内特先生与布朗太太[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57.
    2弗吉尼亚·伍尔夫.贝内特先生与布朗太太[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49.
    3弗吉尼亚·伍尔夫.贝内特先生与布朗太太[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65.
    4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和小说家[M].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40.
    5弗吉尼亚·伍尔夫.论现代小说[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21.
    1弗吉尼亚·伍尔夫.论现代小说[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25.
    2郁达夫.小说论[A],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1917192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24.
    3陈炜谟.论坡(Edgar Allan Poe)的小说[J].沉钟,艾伦·坡特刊,1927年7月.
    4清华小说研究社.短篇小说作法[A],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1917-192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61.
    5赵景深.二十年来的英国小说[J].小说月报,1929,20(8):1243.
    1叶公超.《墙上一点痕迹》译者识[J].新月,1932,4(1):2.
    2林徽因.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A],见:林徽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08.
    3林徽因:致费慰梅的信(1936年5月7日)[A],见:林徽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07.
    4常风.小说家论小说[A],见:常风.窥天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41.
    5唐湜.虔诚的纳蕤思——谈汪曾祺的小说[A],见:唐提.新意度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129.
    1唐湜.虔诚的纳蕤思——谈汪曾祺的小说[A],见:唐湜.新意度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121.
    2弗吉尼亚·伍尔夫.贝内特先生与布朗太太[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58.
    3韩石山编.徐志摩全集·第六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33.
    1卞之琳.《徐志摩选集》序[A],见:韶华强编.徐志摩研究资料[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481.
    2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女十作[A],见: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2.
    3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女士作[A],见: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2.
    4弗吉尼亚·伍尔夫.论现代小说[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24.
    1朱自清.读《心病》[A],见:朱自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33.
    2林徽因.九十九度中[A],见:林徽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36.
    3林徽因.九十九度中[A],见:林徽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44.
    1叶公超.《墙上一点痕迹》译者识[J].新月,1932,4(1):2.
    1林徽因.九十九度中[A],见:林徽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40.
    2吉斯兰·杜南.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的信条[A],见: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263-264.
    1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女士作[A],见: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2.
    2朱自清.读《心病》[A],见:朱自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34.
    1转引自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2.
    2 Harold Nicol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Biography[M]. 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27: 111.
    2利顿·斯特拉奇.《维多利亚时代四名人传》前言,逢珍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3.
    4 David Novarr. The Lines of Life:Theories of Biography1880--1970 [M]. West Lafayette, Indiana:Purdue University Press,1986:27.
    1弗·吴尔夫.传记文学的艺术[J].主万译,世界文学,1990,3:256.
    2梁遇春.新传记文学谭[J].新月,1929,3:135-137.
    1 《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文后编者注[J],新月,1932,4(3):17.
    2叶公超.《泪与笑》跋.原载1934年6月开明书店初版《泪与笑》.见:陈子善.叶公超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93.
    3鹤见佑辅.传记文学论——<拿破仑传>序文.白桦译.黄钟.1934,26:4.
    1苏雪林.自传文学与胡适的四十自述[J].世界文学.1934,1(2):356.
    2林语堂.论小品文笔调(一夕话之二)[J].人间世.1934,6:10.
    3欧阳竟.《维多利亚女王传》评[J].西洋文学,1940,2:154.
    1张芝联.现代传记[J].西洋文学.1941,5:501.
    2胡适.胡适散文第三集[M].姚鹏、范桥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26.
    3梁遇春.新传记文学谭[J].新月,1929,2(3):1-4.
    4胡适:《传记文学》,见《胡适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1欧阳竟评《维多利亚女王传》,载《西洋文学》1940年第2期,第156页。
    2利顿·斯特拉奇:《维多利亚时代四名人传》前言,逢珍译,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3 Lytton Strachey, "A New History of Rome", Spectator,102(2 January 1909), p.20-21.
    4弗·吴尔夫:《传记文学的艺术》,主万译,载《世界文学》1990年第3期,第254页。
    5梁遇春.新传记文学谭[J].新月,1929,2(3):1-4.
    1梁遇春.新传记文学谭[J].新月,1929,2(3):1-4.
    2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M].卞之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诗三联书店,1986:61.
    3朱东润.传叙文学底前途[J].中学生,1943年8月,66:5-8.
    4常风.关于传记[A],见:常风.窥天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25.
    1林语堂.解读林语堂经典:风行水上的潇洒[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215,218.
    2胡适.四十自述·自序[A],见:朱正编.名人自述[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299.
    1苏雪林.自传文学与胡适的四十自述[J].世界文学(黎明书局发行),1934,1(2):356-357.
    2苏雪林.自传文学与胡适的四十自述[J].世界文学(黎明书局发行),1934,1(2):357.
    3利顿·斯特拉奇:维多利亚时代四名人传[M]前言.逢珍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3.
    1梁遇春(署名秋心)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 [J]新月,1932,4(3):11.
    2梁遇春(署名秋心)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 [J]新月,1932,4(3):45.
    3林语堂.《武则天传》序[A],见:陈子善编.林语堂书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79.
    4朱东润.张居正大传序[J].国文月刊,1944,第28期、29期、30期合刊:20.
    5朱东润.张居正大传序[J].国文月刊,1944,第28期、29期、30期合刊:20.
    1利顿·斯特拉奇.维多利亚时代四名人传[M]前言.逢珍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3.
    2梁遇春(署名秋心)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 [J]新月,1932,4(3):2.
    3梁遇春(署名秋心)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 [J]新月,1932,4(3):3.
    4弗·吴尔夫.传记文学的艺术[J].主万译,世界文学,1990,3:255.
    5弗·吴尔夫.传记文学的艺术[J].主万译,世界文学,1990,3:257.
    1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M].卞之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诗三联书店,1986:243.
    2常风.关于传记[A],见:常风.窥天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29-30.
    3梁遇春(署名秋心)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 [J]新月,1932,4(3):8.
    1梁遇春(署名秋心)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 [J]新月,1932,4(3):11.
    2林语堂.论孔子的幽默[A],见:林语堂集[Ml.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415.
    3林语堂.苏东坡传·原序[A],见:王兆胜主编.解读林语堂经典:风行水上的潇洒[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219.
    1常风.关于传记[A],见:常风.窥天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0.
    2梁遇春(署名秋心)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 [J]新月,1932,4(3):2.
    3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M].卞之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诗三联书店,1986:322.
    1梁遇春(署名秋心)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 [J]新月,1932,4(3):1.
    2胡适.四十自述[A],见:朱正编.名人自述[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305.
    1常风.关于传记[A],见:常风.窥天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0.
    2常风.关于传记[A],见:常风.窥天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1.
    3常风.关于传记[A],见:常风.窥天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1.
    1常风.关于传记[A],见:常风.窥天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2.
    2朱东润.张居正大传序[J].国文月刊,1944,第28期、29期、30期合刊:20.
    1 Jean Moorcraft Wilson. Virginia Woolf:Life and London[M]. New York:W.W.Norton & Campany,1987:31.
    2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 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B.Lippincott Company,1979:124.
    J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 Lions[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B.Lippincott Company,1979:124.
    1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 Lions [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B.Lippincott Company,1979:125.
    2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 Lions [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B.Lippincott Company,1979:126.
    3林德尔·戈登.弗吉尼亚·伍尔夫——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71.
    4T.S.艾略特.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A],见:罗森鲍姆.回荡的沉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65.
    1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2.
    2弗吉尼亚·伍尔夫.摩根·福斯特[A],见: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9.
    1弗吉尼亚·伍尔夫.摩根·福斯特[A],见: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0.
    2弗吉尼亚·伍尔夫.摩根·福斯特[A],见: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0.
    3徐志摩.曼殊斐尔[J].小说月报,1923,14(5):3.
    4徐志摩.曼殊斐尔[J].小说月报,1923,14(5):3-4.
    1韩石山编.徐志摩全集第6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33.
    2徐志摩.关于女子[J].新月,1929,2(8):7.
    3徐志摩.关于女子[J].新月,1929,2(8):6.
    4徐志摩.关于女子[J].新月,1929,2(8):8.
    5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82.
    1徐志摩.关于女子[J].新月,1929,2(8):18.
    2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2.
    3弗吉尼亚·伍尔夫.妇女与小说[A],见:瞿世镜编选.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92-593.
    1林徽因1936年5月7日致费慰梅的信[A],见:林徽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07.
    2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20.
    3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20.
    1凌叔华.读了纯阳性的讨论的感想[A],见:陈学勇编.凌叔华文存(下)[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803.
    2凌叔华.读了纯阳性的讨论的感想[A],见:陈学勇编.凌叔华文存(下)[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805.
    31923年9月1日,凌叔华致周作人的信[A].见陈学勇编撰.中国儿女——凌叔华佚作·年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182.
    1鲁迅.鲁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408.
    2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M].南京:江苏人比出版社,2007:246.
    3参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85.
    1彭生荃.书评《弗勒虚》[J].人间世,1934,2:46.
    1默弓.《一间自己屋子》书评[J].人世间,1948年7月10日,第2卷第5、6期合刊:64.
    2默弓.《一间自己屋子》书评[J].人世间,1948年7月10日,第2卷第5、6期合刊:68.
    3默弓.《一间自己屋子》书评[J].人世间,1948年7月10日,第2卷第5、6期合刊:68.
    4萧乾.萧乾文集九文论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158.
    1萧乾.萧乾文集九文论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163.
    2萧乾.萧乾文集九文论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159.
    3萧乾.萧乾文集九文论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160.
    4萧乾.萧乾文集九文论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158.
    5萧乾.萧乾文集九文论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160.
    1克莱夫·贝尔.文明[M].张静清、姚晓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5.
    2克莱夫·贝尔.文明[M].张静清、姚晓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6.
    3克莱夫·贝尔.文明[M].张静清、姚晓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50.
    4弗吉尼亚·伍尔夫.罗杰·弗莱[A],见: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M].徐冰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2.
    1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7-8.
    2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7.
    3沈语冰.罗杰·弗莱的批评理论[A],见: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沈语冰译,附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6.
    4克莱夫·贝尔.罗杰·弗莱[A],见: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M].徐冰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8.
    1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
    2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3.
    3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3.
    4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4.
    5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
    6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9.
    1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14.
    2朱立元.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57.
    3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24.
    1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
    2弗吉尼亚·伍尔夫语,见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
    3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143.
    4见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9.
    1沈语冰.罗杰·弗莱的批评理论[A],见: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附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21.
    2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4.
    3袁昌英.论戏剧创作[J],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1934,3(2):377.
    1徐志摩.1922年8月7日致傅来义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21.
    2徐志摩.1922年8月7日致傅来义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21.
    3徐志摩.1922年8月7日致傅来义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21.
    4徐志摩.1922年8月7日致傅来义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31.
    5徐志摩.1922年8月7日致傅来义的信[A],徐志摩全集·第六卷·书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31.
    1徐志摩.想象的舆论[J].《美展》三日刊第二期,1929年4月13日。
    2徐志摩.想象的舆论[J].《美展》三日刊第二期,1929年4月13日。
    3徐悲鸿.惑[J].《美展》三日刊第五期,1929年4月22日。
    4徐悲鸿.惑[J].《美展》三日刊第五期,1929年4月22日。
    5徐志摩.我也惑[J].《美展》三日刊第五期、第六期,1929年4月。
    1徐志摩.我也惑[J].《美展》三日刊第五期、第六期,1929年4月。
    2徐志摩.我也惑[J].《美展》三日刊第五期、第六期,1929年4月。
    3徐志摩.我也惑[J].《美展》三日刊第五期、第六期,1929年4月。
    4杨清磐.惑后小言[J].见:王震.徐悲鸿文集[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30.
    1刘洪涛译注.徐志摩致奥格顿的六封英文书信[J].新文学史料,2005,4:73-77.
    2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傅光明译,见:徐志摩全集卷四[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90.
    3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傅光明译,见:徐志摩全集卷四[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8.
    1刘海粟.《现代绘画》译者序[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404.
    2刘海粟.《现代绘画》译者序[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404.
    3刘海粟.《现代绘画》译者序[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404.
    4刘海粟.《现代绘画》译者序[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404.
    5刘海粟.谈造型艺术[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347.
    1刘海粟.谈造型艺术[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351.
    2刘海粟.谈造型艺术[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348.
    3刘海粟.艺术的革命观[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327.
    4刘海粟.现代绘画[J].茶话,1947,13:50.
    5刘海粟.谈造型艺术[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353.
    6刘海粟.谈油画艺术[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361-362.
    1刘海粟.谈油画艺术[A],见:沈虎编.刘海粟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353.
    1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38.
    2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32.
    3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45.
    1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36.
    2弗吉尼亚·伍尔夫.罗杰·弗莱[A],见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
    3弗吉尼亚·伍尔夫.罗杰·弗莱[A],见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9.
    1罗杰·弗莱.慕尼黑的伊斯兰艺术展览[A],见: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0.
    2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14.
    3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23.
    4弗吉尼亚·伍尔夫.罗杰·弗莱[A],见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
    1此段文字具体可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萧乾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友》。
    2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276.
    31935年10月1日,朱利安致瓦奈萨,Julian Bell:Essays,Poems,and Letters[M]. The Hogarth Press,1938:37.
    41935年10月2日,朱利安致瓦奈萨,Julian Bell:Essays,Poems,and Letters[M]. The Hogarth Press,1938:39.
    51935年10月2日,朱利安致瓦奈萨,Julian Bell:Essays,Poems,and Letters[M]. The Hogarth Press,1938:38.
    6朱利安致埃迪·普雷菲尔,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65.
    1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75.
    2魏雷.欠中国的一笔债[A].梁锡华译,见: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232.
    1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55.
    1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75.
    2 E.M.Forster. 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M]. 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34: 147-148.
    3葛桂录.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310.
    1黄俊英.二次大战的中外文化交流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239.
    21938年7月27日,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3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五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1 Naomi Liwis.'The Silence of Arthur Waley", and Peter Quennell, "A Note on Arthur Waley", in Madly Singsing in the Mountains[M]. New York.:Walker and Company,1970:63-66.
    2阿瑟·韦利.布鲁姆斯伯里的翻译[A],见:罗森鲍姆编.回荡的沉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0.
    3参见程章灿.魏理与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交游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5,1:132-148.
    1瓦奈萨致凌叔华,1940年3月17日。见: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4.
    2魏雷.欠中国的一笔债[A].梁锡华译,见: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232,231.
    3阿瑟·韦利.布鲁姆斯伯里的翻译[A],见:罗森鲍姆编.回荡的沉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2.
    4陆扬.误读的必然[A],见:陆扬.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73-74.
    1葛桂录.他者的眼光——中英文学关系论稿[M].银川:宁夏人比教育出版社,2003:268.
    2赛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扉页.
    3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314.
    1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57-358.
    2毛泽东致蔡和森等的信[A],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81.
    1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46-347.
    2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47.
    3孙璧.孙总理思想的研究[M].上海:世界书局,1947:17.
    4徐志摩.罗素与中国——读罗素著《中国问题》[N].晨报副刊,1922年12月3日.
    1徐志摩.罗素与中国——读罗素著《中国问题》[N].晨报副刊,1922年12月3日.
    2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48.
    3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48.
    4鲁迅著:《灯下漫笔》,王培元选编《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1胡适.文化的冲突[A],见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中册)[M].黄山:黄山书社,2008:375.
    2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A].卞之琳译,原载《学文》1934年第1卷第1期.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现代美英资产阶级理论文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39.
    3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A].卞之琳译,原载《学文》1934年第1卷第1期.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现代美英资产阶级理论文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41.
    1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A].卞之琳译,原载《学文》1934年第1卷第1期.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现代美英资产阶级理论文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39.
    2叶公超.论新诗[A].原载1937年5月《文学杂志》创刊号,见: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62-63.
    3叶公超.论新诗[A].原载1937年5月《文学杂志》创刊号,见: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63.
    4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
    1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2.
    2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五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3瓦奈萨致凌叔华,1940年3月17日.见:劳伦斯·帕特里卡.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6.
    4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39.
    1罗素.中国问题[A].秦悦译,见: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53.
    2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3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凌叔华的第三封信,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J].外国文学研究,1989,3:8-11.
    4瓦奈萨致凌叔华,1949年7月11日,见:劳伦斯·帕特里卡.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67.
    5凌叔华致伦纳德·伍尔夫,1956年2月9日,见:劳伦斯·帕特里卡.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70.
    6 Larry Samovarand Richard 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2009:82.
    1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
    1乐黛云.我的比较文学之路[A].见: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附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79.
    1.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乐黛云主编:《跨文化对话》23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黄山书社2008年版。
    4.葛桂录:《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 葛桂录:《他者的眼光——中英文学关系论稿》,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版。
    7.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8.董洪川:《“荒原之风”: T.S.艾略特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杨莉馨:《20世纪文坛上的英伦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许纪霖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3.陈安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
    15.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6.季剑青:《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杨正润:《现代传记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夏志清:《夏志清文学评论集》,台湾联合文学杂志社1976年版。
    21.赵毅衡:《伦敦浪了起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赵毅衡:《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吴十洲:《伦敦诱惑:中国文化名人的西学情结》,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25.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吴鲁芹:《文人相重台北一月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27.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董桥:《语文小品录(10)博览一夜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9.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0.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31.伍厚恺:《弗吉尼亚·吴尔夫:存在的瞬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2.易晓明:《优美与疯癫:弗吉尼亚·伍尔夫传》,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33.陆扬、李定清:《伍尔夫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4.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高宣扬编著:《罗素传略》,南粤出版社1979年版。
    36.梁锡华:《徐志摩新传》,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
    37.陈学勇编撰:《中国儿女——凌叔华佚作·年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38.肖素均:《民国十大奇女子的美丽与哀愁》,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
    39.傅光明、郑实编:《凌叔华文萃》,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40.陈学勇编:《凌叔华文存》,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1.萧乾:《萧乾忆旧》,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2.李辉:《萧乾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43.韩石山:《李健吾传》,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4.吴其昌:《梁启超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5.商金林:《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6.窦忠如:《梁思成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7.卓如:《冰心全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8.叶君健:《从秋天飞向春天》,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
    49.常风:《窥天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0.梁遇春:《泪与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1.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52.沈虎编:《刘海粟散文》,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53.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4.梁实秋:《槐园梦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9年版。
    55.徐志摩:《徐志摩全集》,韩石山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7.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8.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9.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0.闻一多:《闻一多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
    61.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62.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现代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63.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岳麓书社1987年版。
    64.胡适:《中国沉思:胡适读本》,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5.金岳霖:《金岳霖学术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6.冰心:《冰心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7.陈子善、范玉吉编:《西滢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8.周作人:《周作人早期散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69.杨扬编:《自述与印象:蔡元培》,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70.扬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71.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1917-192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2.林徽因:《林徽因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73.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74.唐湜:《新意度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
    75.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76.王兆胜主编:《解读林语堂经典:风行水上的潇洒》,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77.陈子善编:《林语堂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8.施建伟编注:《林语堂集》,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79.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0.朱正编:《名人自述》,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8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现代美英资产阶级理论文选》,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82.桂苓、刘琅编:《大学的精神》,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版。
    83.萧雪慧:《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萧雪慧教育随笔》,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4.陈子善编:《董桥文录》,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85.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6.沈虎编:《刘海粟散文》,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87.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8.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9.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0.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1.吴中杰:《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2.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3.张意:《文化与权力符号——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4.[英]克莱夫·贝尔:《文明》,张静清、姚晓玲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95.[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马钟元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96.[英]J.M.凯恩斯《精英的聚会》,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7.[英]利顿·斯特拉奇:《维多利亚时代四名人传》,逢珍译,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98.[英]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卞之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99.[英]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0. [英]弗吉尼亚·吴尔夫:《普通读者》,马爱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1. [英]弗吉尼亚·吴尔夫:《岁月》,蒲隆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2. [英]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易英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3. [英]摩尔:《伦理学原理》,长河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4. [英]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5. [英]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杨民生、陈堂锦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6. [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7. [英]昆汀·贝尔:《伍尔大传》,萧易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8. [英]昆汀·贝尔《隐秘的火焰: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9. [英]马丁·加瑞特:《剑桥地标:文化与文学意象中的城市文明》,杜敏、周鸿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10. [英]林德尔·戈登:《弗吉尼亚·伍尔夫——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伍厚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 1. [英]艾伦·麦克法兰:《启蒙之所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管 可秾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12. [加]罗森鲍姆编:《岁月与海浪: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人物群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3. [加]罗森鲍姆编《回荡的沉默: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侧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4. [美]帕特里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15.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16.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17. [法]皮埃尔·布迪厄: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18. [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19. [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杨静远译《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载《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3期。
    2.刘洪涛译注:《徐志摩致奥格顿的六封英文书信》,载《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4期。
    3.李辉译:《爱·摩·福斯特致萧乾的信》,载《世界文学》1988年第3期。
    4.萧乾:《以悲剧结束的一段中英文学友谊》,载《世界文学》1988年第3期。
    5.弗·吴尔夫:《传记文学的艺术》,主万译,载《世界文学》1990年第3期。
    6. 《老武大的外籍教师(中)》,载《武汉大学报》2007年6月15日总1089期。
    7.叶念伦:《叶君健与布鲁斯伯里学派》,《外国文学》2001年第5期。
    8.叶念先:《叶君健年谱》,《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4期。
    9.迈克尔·斯卡梅尔:《“布隆斯伯里”学派中的叶君健》,邵鹏健、李君维译,《文学自由谈》1994年第1期。
    10.郑择魁:《试论新月派》,载《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11.陈钟英、陈宇:《林徽因年表》,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12.顾炯:《徐志摩在剑桥》,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2期。
    《新月》、《人间世》、《人世间》、《西洋文学》、《天下》、《世界文学》、《晨报副刊》、《小说月报》、《文学杂志》、《黄钟》、《国文月刊》、《学文》、《<大公报>文艺副刊》等民国期刊与报纸。
    1. Bradley Winterton, The Bloomsbury Group dose China, Taipei Times, Sun, Nov 21, 2004.
    2. David Garnett, The Flowers of the Forest, London:Chatto & Windus,1955.
    3. Elizabeth Hardwick, Seduction and Betrayal, New York:New York Review Books, 2001.
    4. E. M. Forster, 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1934.
    5. Jane Goldman,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Virginia Woolf,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 Julian Bell, Essays, Poems, and Letters, 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38.
    7. Kai-yu Hsu,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oetry:an Anthology,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1962.
    8. Larry Samovarand Richard 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2009.
    9. Leon Edel, Bloomsbury:A House of Lions,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J. B. Lippincott Company,1979.
    10.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1:1880-1911,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11. Leonard Woolf, An Autobiography:Volume 2:1911-1969,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12. Peter Stansky and William Abrahams, Journey to the Frontier:Two Roads to the Spanish Civil War, Boston:Little, Brown,1966.
    13. Sue Roe and Susan Seller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Virginia Woolf,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 Wenying Zhang, Bloomsbury Group and Crescent Contact and Comparison,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