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朝鲜朝前半期汉诗风演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朝鲜朝前半期汉诗风演变”这一角度切入,不仅对朝鲜朝前半期五大汉诗作家创作群进行群体研究,而且结合朝鲜朝前半期固有的社会时代背景、思想文化状况、汉诗作家群体的诗学观念的转变、汉诗内部的自身发展规律、中朝前代诗歌对朝鲜朝前半期汉诗作家的影响等因素综合探讨了朝鲜朝前半期汉诗风的流转演变。在对各阶段诗人群体的构成及其诗风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朝鲜朝前半期汉诗风演变的清晰轨迹及诗风流变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全文由导论、五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导论部分首先对“朝鲜朝前半期”作出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朝鲜朝前半期汉诗创作的盛况作一整体概观,并将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汉诗作家分为五大诗人群体,以便从汉诗风演变这一角度切入研究。另外,综述了中韩学者关于朝鲜朝前半期汉诗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简要说明了本文所使用的文献资料与研究方法,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一章“朝鲜朝前半期汉诗发展的背景描述”从社会政治情势、思想文化状况两方面分期描述了朝鲜朝前半期汉诗发展的背景。为了便于本章的论述,暂且将朝鲜朝前半期又大致分为自朝鲜朝建立至15世纪末、16世纪、17世纪前半期三个时期。这三个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情势、思想文化状况都呈现出迥异的面貌,而植根于此的包括汉诗在内的朝鲜朝前半期文学也深受其影响。
     第二章“朝鲜朝初期:多元整合、兼容并蓄的诗风”分析了朝鲜朝初期多元整合、兼容并蓄的汉诗风形成的背景原因及具体风貌。以歌行而论,不管是从类别,还是从艺术形式上来看,都接近于盛唐歌行,特别是李杜的歌行。另外,卞季良、柳方善等人在具体创作中,还直接效仿李杜的作品。但其喜议论、说理及用典的特征,使得其作品略带宋调。此外,他们还向其他唐代诗人及本国前代诗人学习,也从中国先秦古歌、《诗经》、《古诗十九首》、汉乐府等经典作品中汲取养料,所以,其创作的歌行不仅古朴赡大,而且意蕴丰厚。
     以除了歌行以外的汉诗创作而论,整体上则体现出以宋调为主,兼俱其它诗风的特征。首先从诗歌主题意蕴方面阐释了朝鲜朝初期诗人除了歌行以外的其它诗体的汉诗创作所体现的宗宋特征,其诗歌主题意蕴可以概括为——具有政治意味的“言志”与具有道学意味的“说理”,而这恰恰准确地把握住了宋诗的本质特征。接着结合其具体作品考察了这一主题思想意蕴在其诗歌创作中是如何体现的,并从诗歌体式、句法格律、炼字用典等方面分析了其呈现出的宋调特征。除了创作了明显具有盛唐风格的歌行,卞春亭、柳方善等人还创作了一些具有盛唐风韵的五律、七绝,内容主要为送别、写景抒情类。除此以外,《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南北朝诗歌都在其效仿学习之列,他们也创作了一些具有这方面艺术风格的汉诗作品。
     第三章“性理学影响下的宗宋诗风”分别从诗学主张、诗派的构成基础、诗派的审美情趣、诗派的创作模式四个方面探讨了15世纪中叶前后至17世纪前后约150余年间在性理学影响下的两大主流诗派——辞章派与道学派的汉诗创作所体现的宗宋诗风。具体而论,辞章派宗宋诗风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和平淡雅、清劲圆滑型,第二类是险瑰奇健、雄浑苍老型,第三类是以上两种风格兼具型。道学派诗人的作品虽偶有辞气激烈之作,但其主导性的宗宋诗风乃为平淡自然而又意蕴沉厚。
     第四章“性理学统治之外的异端派代表诗人的另类诗风”探讨了15世纪至16世纪之间出现的在性理学统治之外的以金时习、林悌、鱼无迹等人为代表的“异端派”诗人的另类诗风。异端派诗人的汉诗创作除了具有较强烈的现实批判倾向这一共同特点外,其三大代表诗人的汉诗又各具特色。金时习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自然天成、“变化多端”的独特诗风;林悌虽然也有为数不多的数首诗歌具有宋调,但不会影响他以唐诗风为主旋律的汉诗创作,其诗歌清新疏朗、豪迈俊逸,意境高远、表达流畅,深入而能浅出,自然天成,在俊爽峭健中又有风华绮靡之致;鱼无迹的诗歌大都明显呈现出“宋调”气息,也有少量作品属于典型的唐调,诗人能以其生命中与天地并立的刚大之气统摄全篇,其诗具有雄健富赡之美。
     第五章“冲决主流:宗唐诗风的振起”探讨了从15世纪末叶至17世纪中叶宗唐诗人群崛起的背景原因及其代表诗人的汉诗创作所体现的宗唐风貌,对属于庶民阶层的平民诗人和女流诗人的汉诗创作所体现的宗唐倾向也作了概述。
     结语部分总结梳理了朝鲜朝前半期汉诗风演变轨迹与诗风流变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底蕴以及朝鲜朝前半期汉诗风取向对朝鲜朝后半期汉诗风倾向所造成的四方面影响,并对朝鲜朝前半期汉诗风演变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概述与说明。
This dissertation, employing the method of cohort study, aims to study the five groups of Chinese poets and tries to comprehensively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e of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angl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e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backgrou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change of poetic concept of Chinese poetry groups, the law of poetic development within Chinese poetry,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vious poems of China and Korean Peninsula on Chinese poetry groups in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poets and the content of their poetic style, it reveals the clear track and cultural meaning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e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The dissertation is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making a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firstly makes an overall overview about the spectacular poetry writing in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and divides the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Chinese poets in this period into five groups in order to research on Chinese poetry. In addition, i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ondition of Chinese poetry by both Chinese and Korean scholars on the poetry of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mak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use of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elaborates on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Chapter one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in stages from both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iscussion in this chapter, it temporarily and roughly divides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into three periods: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oseon Dynasty to the late 15th century, the 16th century and the first half of the 17th century.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in the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show different features, as a result, it influences the literature of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including Chinese poetry which rooted in this period.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specific character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ultiple-integrated, inclusive style of the Chinese poetry in the early Joseon Dynasty. In terms of Ge-Hing(歌行), whether it is from the categories or from the art form, it is close to the Ge-Hing in the prosperous time of Tang Dynasty, especially to Li Bai's and Du Fu's Ge-Hing. Apart from that, Bian Jiliang, Liu Fangshan and others directly follow the poems of Li Bai and Du Fu in their specific creation. But their tendencies for arguments, reasoning and allusion, to some extent, show certain similarities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Song poetry. In addition to that, they also learn from other poets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previous poets of their own country, and draw nourishment from ancient poetry of Pre-Qin Dynasty of China, especially The Book of Poetry,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Yue-Fu poems of Han Dynasty (汉乐府)and other classic poems, therefore, their Ge-Hing is simple, unsophisticated and rich in meanings.
     In terms of poetry writing, it overall reflec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ng poetry and other style of Chinese poetry except Ge-Hing. Firstly, it explains poetry writing except Ge-Hing written by the poets of the early Joseon Dynasty that reflec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ng poetry in aspect of poetic topics. Their poetic topics can be summarized as political overtones of expressing ambitions and New-Confucianism's overtones of reasoning, which is precisely and accurately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ng poetry. Then it studi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theme is reflected in specific poem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ng poetry presented from poetic form, syntax, rhyme, words choice, allusions and etc. In addition to creating Ge-Hing with a clear style of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Tang Dynasty, Bian Jiliang, Liu Fangshan and others also have created some Wu-Lv (an eight-line poem with five Chinese characters in a line with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ing scheme) and Qi-Jue (a four-line poem with seven Chinese characters in a line and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ing scheme) with the style of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Tang Dynasty, whose content is mainly about farewells or scenery. In addition, they learn from The Book of Poetry, Chu-Ci (《楚辞》),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Yue-Fu poems of Han Dynasty, the poems of Wei-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ey have also created a number of Chinese poetry with similar art style.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wo main schools of poetry, Ci-Zhang School(辞章派)and Dao-Xue School(道学派),which reflect a style of the Song poet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Confucianism before and after the mid-15th century to the 17th century separately from four aspects:poetic propositions, the basis on which the poetic school is formed, the aesthetics and the creative models of the poetic school. Specifically, Ci-Zhang School's advocating of a style of the Song poetr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the first type is peaceful and elegant, smooth, the second type is magnificent, strange, vigorous, old, and the third category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yle mentioned above. Although the poems of Dao-xue School occasionally have intense flavor, the dominant style the of Song poetry is natural and plain, and of profound implication.
     Chapter four elaborates on the heretical poets, such as Jin Shixi, Lin Ti, Yu Wuji and others'alternative style of poetry outside the rule of New-Confucianism between the 15th century and the 16th century. In addition to the relatively strong tendency of the common features of practical criticism, thre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heretical poets'are distinctive. On the basis of taking in advantages of others, Jin Shixi forms his own natural, changing and unique style of poetry; although there are few poems with features of the Song poetry, it will not affect Lin Ti's main theme of Tang Poetry writing, and his poems are fresh, lofty, smooth, natural and of profound implication; the works of Yu Wuji mostly show a tone of the Song poetry, several of his poems are also typical of the atmosphere of the Tang poetry, however, he can completely control the whole writing with great spirit of his contemporary life, therefore, his poems have a vigorous and rich beauty.
     Chapter five dwell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the poetic school and the representative poets who advocates a style and features of the Tang poetry. It also outlines the tendency of advocating a style of the Tang poetry in the Chinese poetry writing of civilian poets and women poets which belong to the lower classes.
     The conclusion makes a summary of the clear track and cultural meaning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e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The orientation of style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has four aspects of impact on the tendency of the style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Joseon Dynasty.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e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first half of Joseon Dynasty with universal significance are also briefly mentioned.
引文
①这里所使用的“朝鲜”一词是指整个朝鲜半岛,因为古代没有朝鲜、韩国之分,故统称朝鲜。
    ②对朝鲜古典汉文学定位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国内所存在的“国语文学”与“汉文学”之争,可参看刘强著《高丽汉诗文学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③朝鲜朝(1392-1910)又称李氏王朝(简称李朝),是古代朝鲜的最后一个朝代。
    ④[韩]赵钟业编:《韩国诗话丛编》(第三卷),汉城:太学社,1991年版,第274页。
    ⑤[韩]赵钟业:《中韩日诗话比较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84年版,第393页。
    ①李岩:《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4页。
    ②“委巷”是指除两班士大夫之外的广大平民阶层,主要包括中人、庶民、胥吏等,而在这些“委巷人”中,出现了不少擅长汉文诗的人,即被称为“委巷诗人”。
    ①参见尹充镇、金顺女《建国50年来中国的朝鲜文学研究现状与未来》,载《东疆学刊》2000年第3期,第76页。
    ②注:根据文中所述,“前半期”指从朝鲜朝建立至17世纪末,长达300余年。
    ③张伯伟:《韩国古代诗学总说》,载《中国诗学研究》,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页。
    ①柳晟俊:《中国诗歌和韩国汉诗的交融》,香港:东亚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肖瑞峰:《从域内走向海外: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历史使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3页。
    ②肖瑞峰:《海外汉诗:亟待拓展的研究领域》,载《中国诗学》1995年第3辑,第9页。
    ①朴真爽等著:《朝鲜简史》,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页。
    ①乡约义称乡约契,此组织共同遵守如下四项原则: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①参见李甦平:《韩国儒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290页。
    ①李岩等著:《朝鲜文学通史》(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37-538页。
    ②参见李甦平:《韩国儒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5-352页。
    ①世宗年间,世宗王在宫中设正音厅,同成三问、郑麟趾、中叔舟、朴彭年等优秀学者一起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朝鲜语的音韵和一些外国文字,终于在1444年1月创制了由28个字母组成的朝鲜文字,即“训民正音”。
    ①参见周裕锴:《中国古典诗歌的三种审美范型》,载《学术月刊》1989年第9期。此文将“选体”称为“物感型”、“唐音”称为“直觉型”,“宋调”称为“内省型”。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32页。
    ①薛天纬:《唐代歌行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①成三问:《成谨甫集》(《丛刊》第10辑),1988年,第187页。以下所引成三问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②金宽雄等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89-104页。
    ①金宽雄等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①薛天维:《唐代歌行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①注:《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643页。
    ②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5页。
    ①韩成武:《杜诗艺谭》,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②同上
    ③韩成武:《杜诗艺谭》,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①参见王宁:《关于山中四友的若干问题》,载《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①整首诗如下:南里有佳客,自道羲皇人。绕屋树林疏,好鸟来相亲。兴酣酌春酒,半岸乌纱巾。身闲地亦偏,门巷无蹄轮。愧我苦拘束,役役官路尘。愿为岁寒交,从今当卜邻。
    ①徐居正:《东文选·序》(影印),景熙出版社,1966年版,第2页。
    ②《韩国诗话选》,韩国:太学社,1983年版,第235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67页。
    ④同上,第105页。
    ⑤《肠葩谈苑》,第254页。
    ①《旸葩谈苑》,第256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59页。
    ③同上,第63页。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第65页。
    ⑦《旸葩谈苑》,第261页、255页、259页。
    ⑧《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64页。
    ⑨同上。
    ⑩徐居正:《四佳集》卷十二 苍龙丙甲。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65页。
    ②同上,第63页。
    ③同上。
    ④同上,第64页。
    ⑤同上,第105页。
    ⑥同上,第106页。
    ①同上,第108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69页。
    ③同上,第66页。
    ④同上,第76页。
    ⑤同上,第75页。
    ⑥同上,第68页。
    ①同上,第62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61页。
    ③同上,第68页。
    ④同上,第60页。
    ⑤同上,第58页。
    ⑥同上,第59页。
    ⑦同上,第105页。
    ⑧同上,第59页。
    ⑨同上,第56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93页。
    ②同上,第95页。
    ③同上,第93页。
    ④同上,第99页。
    ⑤同上,第95页。
    ①《韩国诗话选》,韩国太学社,1983年版,第221页。
    ①[北宋]司马光:《传家集》卷六九《赵朝议文稿集序》。
    ②朴闵:《挹翠轩遗稿》,(《丛刊》第21辑),1988年,第63页。以下所引朴闵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③[南宋]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
    ①李荇:《容斋集》(《丛刊》第20辑),1988年,第291页。以下所引李荇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②申光汉:《企斋集》(《丛刊》第22辑),1988年,第374页。以下所引中光汉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③李承召:《三滩集》(《丛刊》第11辑),1988年,第374页。以下所引李承召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60页。
    ①朴祥:《讷斋集(Ⅱ)》(《丛刊》第19辑),1988年,第93页。以下所引朴祥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②成倪:《虚白堂集》(《丛刊》第14辑),1988年,第542页。以下所引成倪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28页。
    ①卢守慎:《苏斋集》(《丛刊》第35辑),1989年,第318页。以下所引卢守慎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②黄廷彧:《芝川集》(《丛刊》第41辑),1989年,第423页。以下所引黄廷彧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徐居正:《四佳集(Ⅰ)》(《丛刊》第10辑),1988年,第221页。以下所引徐居正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②金宗直:《占毕斋集》(《丛刊》第12辑),1988年,第484页。以下所引金宗直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九《与王观复书》之一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638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66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7页。
    ④同上,第353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70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0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50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71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66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722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50页。
    ③同上,第251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70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638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3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50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70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50、273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676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4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14卷,第751页。
    ⑥《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68页。
    ⑦《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379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7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86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96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14卷,第774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83页。
    ①[南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卢守慎《方塘》:深泉泼泼也无穷,故遣方塘玉鉴空。自被尘昏理皎洁,政缘茅塞失疏通。修来不待他人铄,克复唯须一日功。用上可明难可养,直从源去扩而充。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73、282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7页。
    ①洪裕孙:《筱丛遗稿》(《丛刊》第12辑),1988年,第551页。以下所引洪裕孙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51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76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6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213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66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57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50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663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4卷,第756页。
    ②郑十龙:《湖阴杂稿》(《丛刊》第25辑),1988年,第98页。以下所引郑士龙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③金守温:《拭疣集》(《丛刊》第9辑),1988年,第134页。以下所引金守温的诗作,为其
    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徐居正:《四佳集(Ⅱ)》(《丛刊》第11辑),1988年,第84页。以下所引徐居正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51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95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60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85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379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68-269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77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95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0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48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7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82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68页。
    ⑥《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3页。
    ⑦《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65页。
    ⑧《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74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3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7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78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22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86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68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25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83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15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567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4卷,第323、324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14卷,第752、756、756、755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106页。
    ①金宗直:《古毕斋文集(卷一)·尹先生祥诗集序》,(《丛刊》第12辑),1988年,第413页。
    ②转引自李岩:《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7页。
    ③同上
    ④赵光祖:《静庵集》(《丛刊》第22辑),1988年,第3页。以下所引赵光祖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⑤金麟厚:《河西全集》(《丛刊》第33辑),1989年,第47页。以下所引金麟厚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转引自任范松等编:《朝鲜古典诗话》,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②李滉:《退溪集(Ⅲ)》(《丛刊》第31辑),1989年,第31页。以下所引李混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③转引自任范松等编:《朝鲜古典诗话》,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81-82页。
    ②同上,第82页。
    ③同上
    ④注:朱熹理学在南宋经历了坎坷曲折和戏剧性的发展演变后,在朱熹(1130-1200)死去近三十年后,一连串的褒扬接踵而至,并在理宗朝最终确立了其儒学止统的官方地位,朱熹也被抬到与孔子相当的地位。朱熹理学的官学化的背后隐藏着南宋统治者欲以之治理天下、统一人心,维护摇摇欲坠的王朝。南宋末年,在表面的广泛传播和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背后,理学其实已走上了末流化,逐渐失去了其内圣外王的真精神。参见:石明庆:《理学文化与南宋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1页。
    ①奇大升:《高峰集·论思录(下)·初七日》,(《丛刊》第40辑),1989年,第209页。
    ①《语录上》,《栗谷全书》卷31,第257页下。
    ②参见柳承国:《韩国儒学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32-134页。
    ③李甦平:《韩国儒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①李彦迪:《晦斋集》(《丛刊》第24辑),1988年,第351页。以下所引李彦迪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4卷,第330页。
    ③曹植:《南冥集》(《丛刊》第31辑),1989年,第453页。以下所引曹植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本论文有关徐敬德的论述基本上摘录自本人已发表的两篇拙文:《论朝鲜徐敬德的哲理诗》,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59-65页;《朝鲜徐敬德的感怀诗及其他——兼与邵雍的诗歌比较》,《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24-30页。
    ①徐敬德:《花潭集》(《丛刊》第24辑),1988年,第290页。以下所引徐敬德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注:所谓“二而一”讲的就是理气之同、之合。
    ②《答成浩原》,《栗谷全书》卷10,第205页上
    ③《理气诛呈牛溪道兄》,《栗谷全书》卷10,第207页上。
    ①《李子粹语·道体》,《增补退溪全书》(5),第189-190页。
    ②李混:《退溪集(Ⅰ)》(《丛刊》第29辑),1989年,第117页。以下所引李混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③《答李宏仲问目》,《陶山全书》(3),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80年版,第89页上
    ④《天命图说》,《陶山全书》(3),第600页下
    ⑤《答乔侄问目(中庸)》,《陶山全书》(3),第209页上。
    ①《朱子语类》卷94,第2370页。
    ②《太极图说辨戾文》,转引自[清]黄宗义:《明儒学案》卷44,上海: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答郑子中别纸》,《增补退溪全书》(2),第17页下-18页上
    ①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四《观物外篇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同上。
    ①此书为宋真德秀(号西山)撰,明程敏政(号篁墩)附注,内容大都为程朱语录。
    ②明嘉靖癸卯即1543年,朝鲜国王中宗命书馆刊印《朱子大全》一书并颁行,李混在43岁时购得此书并开始阅读,而精研此书则在50岁以后。他认为此书是教导人存养躬行以践仁成德,进而达到孔子圣人境界的方法,因此,退溪既将其作为待人接物的范本,也将其作为教育门人的教材。
    ③《朱文公文集》卷22,第25页。
    ④《答金淳叙》,《退溪全书》上,第660页。
    ①同上,第661页。
    ②《答金而精》,《退溪全书》(上),第681页。
    ①《答金淳叙》,《退溪全书》(上),第654页。
    ②《戊辰六条疏》,《退溪全书》(上),第187页。
    ③《言行通录·议论》,《增补退溪全书》(4),第69页。 ①《语录下》,《栗谷全书》卷32,第263页下。
    ②《东湖问答》,《栗谷全书》卷15,第320页下
    ③李珥:《栗谷全书(Ⅰ)》(《丛刊》第44辑),1989年,第16页。以下所引李珥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南孝温:《秋江集》(《丛刊》第16辑),1988年,第25页。
    ②曹伟:《梅溪集》(《丛刊》第16辑),1988年,第296页。以下所引曹伟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朱熹集》:卷六十四《答巩仲至书》(四),第3337页。
    ①郑希良:《虚庵遗集》(《丛刊》第18辑),1988年,第24页。以下所引郑希良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李岩等著:《朝鲜文学通史》(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04页。
    ②[韩]赵东一:《韩国文学通史》(三),首尔:知识产业社,1994年版,第1页。
    ①金时习:《梅月堂集》(《丛刊》第13辑),1988年,第59页。以下所引金时习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4卷,第763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27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13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65页。
    ①赵润济:《韩国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
    ①李甦平:《韩国儒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②金时习:《梅月堂集》,汉城:世宗大王纪念事业会。
    ①林悌:《林白湖集》(《丛刊》第58辑),1990年,第251页。以下所引林悌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①[法]布封:《布封文选》(中文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4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89页。
    ①整首诗如下:飒飒东南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必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50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99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15卷,第748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31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59页。
    ③同上
    ①转引自李岩等著:《朝鲜文学通史》(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07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107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59页。
    ④同上。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59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4卷,第339-340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459页。
    ①李达:《荪谷诗集》(《丛刊》第61辑),1991年,第3页。以下所引李达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曹植:《南冥先生文集》,卷二,《与吴子强书》。
    ②《言行总录·南冥先生别集卷之二》,《南冥集》,第186页上
    ①《言行总录·南冥先生别集卷之二》,《南冥集》,第203页上。
    ②《疏·南冥先生别集卷之二》,《南冥集》,第56页。
    ③同上,第57页下。
    ④李岩:《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①许筠:《惺所覆瓿稿》卷四,第74页。转引自任范松等著:《朝鲜古典诗话》,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②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转引自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24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63-165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93页。
    ⑤柳梦寅:《於于野谈》,转引自《旸葩谈苑》,第434页,汉城亚细亚文化社刊行。
    ⑥[韩]李晬光《芝峰类说》卷九文章部《诗》。
    ①[韩]赵钟业:《中韩日诗话比较研究》,台湾:学海出版社,1984年版,第254页。
    ②[韩]李晬光《芝峰类说》,转引自《旸葩谈苑》,第323页,汉城亚细亚文化社刊行。
    ③同上,第339页。
    ④同上,第340页。
    ⑤[韩]李晬光:《芝峰类说》卷九文章部《文》。
    ⑥[韩]李晬光:《芝峰类说》,转引自《旸葩谈苑》,第328页,汉城亚细亚文化社刊行。
    ①陈伯海 主编:《唐诗学史稿》,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6页。
    ②注:弘治:明孝宗年号(1488-1505),正德:明武宗年号(1506-1521)。
    ①注:成化:明宪宗年号(1465-1487),弘治:明孝宗年号(1488-1505)。
    ②[清]朱彝尊:《明诗综》,卷29,第4页上。
    ③许筠:《鹤山樵谈》,大东文化研究院影印《许筠全集》。
    ①许筠:《惺所覆瓿稿》卷四,《明四家诗选序》。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16-117页。
    ①李胄:《忘轩遗稿》(《丛刊》第17辑),1988年,第502页。以下所引李胄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65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70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13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3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66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10卷,第621页。
    ③金净:《冲庵集》(《丛刊》第23辑),1988年,第264页。以下所引金净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13、118页。
    ②从张姚并称来看,应该是指晚唐的张祜和姚合。
    ③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周啸天:《唐绝句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649页。
    ⑥《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675页。
    ①朴淳:《思庵集》(《丛刊》第38辑),1989年,第257页。以下所引朴淳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213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651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110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50页。
    ⑥《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106页。
    ⑥《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2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212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4卷,第334-335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68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4卷,第324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211-212页。
    ①[韩]赵钟业:《中日韩诗话比较研究》,台湾:学海出版社,1984年版,第390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93页。
    ③许楚姬:《兰雪轩诗集》(《丛刊》第67辑),1991年,第5页。以下所引许楚姬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④转引自岳秋菊等:《“三唐诗人”诗歌艺术特色论析》《理论学刊》2009年第10期,第126页。
    ⑤同上。
    ⑥刘希庆:《村隐集》(《丛刊》第55辑),1990年,第29页。以下所引刘希庆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①白光勋:《玉峰集》(《丛刊》第47辑),1989年,第93页。以下所引白光勋的诗作,为其诗集所作的序、跋等,为其人所作的传记、行状、年谱等,若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此集,不再另外标注。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354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14卷,第771页。
    ①周啸天:《唐绝句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80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93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685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6卷,第549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82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21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14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69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83页。
    ①注:吴体,是杜甫拗体诗中的一种,指大拗而施以大救,补救措施为将每对句第五字用平声谐转。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19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80、184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211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74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98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17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113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93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16-117页。
    ③注:《效崔国辅体四时》四首:“晓色珊瑚荐,春寒翡翠帘。归来百花里,香露满衣沾。”(其一)“露湿蔷薇架,香凝荳蔻花。银床夏日永,金井索浮瓜。”(其二)“玉阶霜气寒,金阁疏萤度。静夜阒无人,梧桐滴清露。”(其三)“绣幕怯寒威,金屏护鹦鹉。窗间觅侍儿,宝篆生香缕。”(其四)
    ④李廷龟:《月沙集(Ⅰ)》(《丛刊》第69辑),1991年,第227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86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5卷,第511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13卷,第636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2卷,第133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86页。
    ②可参见杨玉:《朝鲜才女许兰雪轩的诗作及其在中国的流传》,《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67-69页。
    ③[清]朱彝尊编:《明诗综(影印四库全书本)》(卷九十五)朝鲜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①[清]俞木越:《茶香室丛钞》(四钞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册,第1562页。
    ②具体参看张宏生:《模拟之风与主流意识——许兰雪轩诗歌新论》,《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冬之卷,第19-25页。
    ③[韩]赵钟业:《中韩日诗话比较研究》,台湾:学海出版社,1984年版,第393页。
    ①李岩等著:《朝鲜文学通史》(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37-538页。
    [1][韩]赵钟业.韩国诗话丛编(17卷).汉城:太学社,1991.
    [2][韩]赵钟业.中韩日诗话比较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84.
    [3]李岩.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韩]柳晟俊.中国诗歌和韩国汉诗的交融.香港:东亚文化出版社,2005.
    [5]朴真爽等.朝鲜简史.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
    [6]李岩等.朝鲜文学通史(上中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韩]《标点影印韩国文集丛刊》(1-350辑).汉城: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1988-2007.
    [8]薛天纬.唐代歌行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9]金宽雄等.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哈尔滨: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
    [10]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韩成武.杜诗艺谭.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魏耕原.唐宋诗词语词考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朝]徐居正.东文选·序(影印).韩国:景熙出版社,1966.
    [15][韩]韩国诗话选.韩国:太学社,1983.
    [16]任范松等.朝鲜古典诗话.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17]石明庆.理学文化与南宋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8][韩]崔英辰著,刑丽菊译.韩国儒学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19][韩]韩国哲学会编,龚荣仙等译.韩国哲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0]李甦平.韩国儒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清]黄宗义.明儒学案(上下).上海:中华书局,1985.
    [22][韩]赵东一.韩国文学通史.首尔:知识产业社,1994.
    [23][韩]赵润济.韩国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4]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2.
    [25][法]布封.布封文选(中文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6]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7]陈伯海主编.唐诗学史稿.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28]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9]周啸天.唐绝句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30][清]朱彝尊.明诗综(影印四库全书本)(卷九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1][清]俞木越.茶香室丛钞(第4册).上海:中华书局,1995.
    [32][韩]李成茂著,张琏瑰译.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3][韩]崔根德.韩国儒学思想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34][韩]金台俊著,张琏瑰译.朝鲜汉文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35]刘强.高丽汉诗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36]葛荣晋主编.韩国实学思想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7]李成茂.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8][韩]柳承国著,傅济功译.韩国儒学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39]刘顺利.半岛唐风——朝韩作家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40][朝]朝鲜通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通史》翻译组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
    [41]孙德彪.朝鲜诗家论唐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42]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3]马金科.朝鲜诗学对中国江西诗派的接受——以高丽后期至李朝前期朝鲜诗话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44]杨通方.中韩古代关系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5]王晓平.亚洲汉文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46]张伯伟.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
    [47]杨昭全,韩俊光.中朝关系简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
    [48]郑判龙.韩国诗话研究.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49]孙卫国.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50]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1-4).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51]孙卫国.大明期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2]蒋非非、王小甫.中韩关系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3]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4][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韩国禅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5][韩]权锡焕,[中]陈蒲清编著.韩国古典文学精华.长沙:岳麓书社,2006.
    [56][韩]金得楻 著,柳雪峰译.韩国宗教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7]韦旭升.朝鲜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58]李岩.中韩关系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9]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北京:中华书局,1997.
    [60]李立信.杜诗流传韩国考.文史出版社,1991.
    [61]彭国栋.中韩文化与文学.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8.
    [62]韦旭升.中国文学在朝鲜.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63][韩]金得楻 著,柳雪峰译.韩国宗教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4][韩]赵东一等著,周彪等译.韩国文学论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5][日]笕文生,笕久美子著,卢盛江译.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
    [66]李甦平,崔英辰.韩国儒学与现代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67]王力.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2000.
    [6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9]宗白华.美学和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0]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71]葛晓音.八代诗史(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
    [72][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73][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2004.
    [74]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5]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76]孟昭毅.东方文学交流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7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78][韩]金相洪,梁光锡,申用浩编.韩国文学思想史.汉城:启明文化社,1991.
    [79][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80]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8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北京:中华书局,1963.
    [82]刘介民.中国比较诗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3]张哲俊.东亚比较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4]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85]陈传方等.文学理论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6]季羡林等.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87]金京振.朝鲜古代宗教与思想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88]刘顺利.朝鲜半岛文学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89]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中国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0]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91]林庚.唐诗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92]陈贻焮.唐诗论丛.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9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
    [94]徐志刚.诗词韵律.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
    [95]余恕诚.唐诗风貌(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0.
    [96]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97]邓中龙.唐代诗歌演变.长沙:岳麓书社,2005.
    [98]余恕诚.中国诗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99]杨世明.唐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100]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101]叶嘉莹.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03]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
    [104]魏耕原.谢朓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5]刘洁.唐诗审美十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06]傅道彬,陈永宏.歌者的悲欢——唐代诗人的心路历程.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107]王力.古体诗律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8]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9]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10]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1]罗时进.唐诗演进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12]张伯伟.中国诗学研究.辽宁:辽海出版社,2000.
    [113]刘洁.唐诗题材类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14]檀晶.西晋太康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15]李壮鹰,李春青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6]张敏.韩国思想史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7]李浩.唐诗美学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18]饶少平.杂体诗歌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
    [119]吴湘洲.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0]许总.唐宋诗宏观结构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21]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22]陶文鹏.唐诗与绘画.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123]谢思炜.唐宋诗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4]易闻晓.中国古代诗法纲要.济南:齐鲁书社,2006.
    [125]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6]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27]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8]朱易安.唐诗学史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9]郭杰等著.先秦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130]张爱波.西晋士风与诗歌——以“二十四友”研究为中心.济南:齐鲁书社,2006.
    [131]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2]许总.唐宋诗体派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133]赵荣蔚.晚唐士风与诗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34]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135]蒋寅.大历诗风.南京: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9.
    [136]于年湖.杜诗语言艺术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
    [137]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8]陈静.唐宋律诗流变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
    [139]吴怀东.杜甫与六朝诗歌关系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40]李善奎.中国诗歌文化.济南:齐鲁书社,1999.
    [141]韩成武.杜甫新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142]陈国球.明代复古派唐诗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43]沈松勤等著.唐诗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44]孙琴安.唐诗与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45]朱东润.杜甫叙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46]尚永亮.唐代诗歌的多元关照.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47]孙春青.明代唐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48]蔡彦峰.元嘉体诗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49]萧涤非.杜甫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0.
    [150]陈道贵.东晋诗歌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51]胡大雷.宫体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52]查屏球.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3]木斋.宋诗流变.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154]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6.
    [155]刘焕阳.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156]王友胜.唐宋诗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57]吴湘洲.唐代歌诗与诗歌——论诗歌传唱在唐诗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58]陈伯海.唐宋学引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159]赵敏.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
    [160]詹福瑞.南朝诗歌思潮.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161]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2]郑家治.古代诗歌史论.成都:巴蜀书社,2003.
    [163]房日晰.唐诗比较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64]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
    [165]胡旭.汉魏文学嬗变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166]王顺娣.宋代诗学平淡理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9.
    [167]孙琴安.唐五律诗精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168]廖可斌.诗稗鳞爪.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69]钟巧灵.宋代题山水画诗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70]霍有明.论唐诗繁荣与清诗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1]孙琴安.唐七律诗精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172]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73]何方形.中国山水诗审美艺术流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74]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75]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济南:齐鲁书社,2002.
    [176]叶嘉莹.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北京:中华书局,2008.
    [177]兰翠.唐诗与书画的文化精神.济南:齐鲁书社,2009.
    [178]蒋均涛.审美诗论.成都:巴蜀书社,2003.
    [179]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80]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81]张晓云.雄浑飘逸大唐诗.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81.
    [182]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183]乔惟德,尚永亮.唐代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184]韩经太.诗学美论与诗词美境.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185]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86]许总.唐诗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187]尹充镇.建国50年来中国的朝鲜文学研究现状与未来.东疆学刊,2000,(3):76.
    [188]张伯伟.韩国古代诗学总说.中国诗学研究.辽宁:辽海出版社,2000,333.
    [189]肖瑞峰.从域内走向海外: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历史使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14.
    [190]肖瑞峰.海外汉诗:亟待拓展的研究领域.中国诗学,1995,(3):9.
    [191]周裕锴.中国古典诗歌的三种审美范型.学术月刊,1989,(9)
    [192]王宁.关于山中四友的若干问题.宜春学院学报,2005,(1)
    [193]岳秋菊等.“三唐诗人”诗歌艺术特色论析.理论学刊,2009,(10):124-126.
    [194]杨玉.朝鲜才女许兰雪轩的诗作及其在中国的流传.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7-69.
    [195]张宏生.模拟之风与主流意识——许兰雪轩诗歌新论.中国文化研究,2008:19-25.
    [196]吴绍釚.中朝诗人:苏轼与金时习<和饮酒二十首>之比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45-49.
    [197]吴绍釚.屈原与韩国诗人金时习之比较.东疆学刊,2003,(3):57-63.
    [198]吴绍釚.陶渊明与韩国诗人金时习之比较.东疆学刊,2002,(3):61-66.
    [199]方介.柳宗元<伊尹五就桀赞>析论.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47-55.
    [200]刘天利.论邵雍诗歌的“乐”主题.中国韵文学刊,2004,(3):55-57.
    [201]刘婧.韩国汉文学研究学位论文目录(1996.2-2006.2).见:张伯伟.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08.
    [202]王向远.近年来我国中朝文学关系研究概评.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08-1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