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乐府及乐府古题之文学、文化传统受到音乐尤其是音乐文化的决定性影响。乐府古题作为乐府文学、文化传统的载体,其与乐府诗歌产生的种种纠结,也是在音乐文化的诸种分流中发生、发展的。
     本文第一、二章即围绕此二点探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乐府以及乐府古题文学、文化传统所产生的种种影响。
     大体说来,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可区划为三个分野:其一,作为史学载体,记史言事;其二,作为儒家乐教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介入礼乐政治,实现其教化人心、安邦定国的社会价值;其三,满足人类的审美与娱情悦性需求。前二者适应了统治者对音乐的定位,第三点则满足了人类最普遍的精神欲求,这种分化又进而促成乐府诗歌发展为两股潮流:前二者赋予乐府诗歌在后世作为《诗经》后继者的崇高文化地位,同时也促使乐府诗歌创作和研究更多关注占题本事本义;而第三点则推动乐府诗歌创作不甘受制于古题本义之束缚,更注重向形式美的方向发展。《乐府古题要解》正是在初、盛唐时期两种乐府诗歌潮流兴替之际应运而生,其对乐府古题本事、本辞的追溯及对其本义的发掘,正与开元礼乐政治文化背景下文人大力创作古题乐府诗歌的文学潮流相呼应,这在本文第三章有详论。
     第四章集中对《乐府古题要解》进行本体研究,在详考其版本、内容体例的基础上,阐明《乐府古题要解》在乐府研究史及乐府解题著作发展史中的价值和地位。其中,重点考察《乐府古题要解》明抄本之源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得出如下新结论,即《乐府古题要解》今实有三种完整版本,并非前人所论两种:其一,毛晋汲古阁津逮秘书本,乃今日通行之版;其二明代藏书家柳佥正德抄本,现存于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其三,明人陆东据《乐府诗集》校勘之柳佥抄本,后为明人梁梧刻印,今藏于国家图书馆。在内容方面,《乐府古题要解》不仅收录大量古题,并从本事、本辞中寻绎其本义;对不同古题按其音乐种类予以分类;并收录大量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杂体诗。
     作为唐人对汉魏六朝古题的总结,《乐府古题要解》乃承前启后之作,不仅集中吸收了唐前乐府以及乐府解题研究的成果,并对唐后的乐府研究及乐府解题产生深远影响,乃乐府研究及乐府解题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权威文献。《乐府古题要解》所采用唐前文献主要包括四类:诸史之乐志、相关歌辞总集、解题类著作以及笔记小说,其中重点参考了《宋书·乐志》、《古今乐录》、《琴操》、《古今注》等著作。《乐府古题要解》对后世《乐府诗集》等产生巨大影响。
     《乐府古题要解》的学术传承主要体现在乐府分类和乐府解题两个方面。在分类方法上,《乐府古题要解》在《宋书·乐志》按照音乐种类将古题分八类的基础上,结合南北朝来乐府诗歌文本的发展,将乐府诗歌分为十类,《乐府诗集》则在此基础上又结合隋唐乐府诗歌的新发展将乐府诗歌诗歌分为十二类。在解题方面,《乐府古题要解》通过各相关著作追溯古题之本事、本辞以详考古题本义,其对古题之释义也具有经典性价值:不仅郭茂倩《乐府诗集》几乎全部采录,历代解释乐府古题也都以《乐府古题要解》之说为宗,后世乐府解题著作也都大量学习《乐府古题要解》之解题体例。
     《乐府古题要解》之作者吴兢,乃唐代著名史学家,本文第三章第四节从其生平家世以及学术思想入手,来探讨《乐府古题要解》与其政治理想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第五章进-步分析《乐府古题要解》所承载的吴兢乐府观,即从文学、历史、政治三个角度解读古题;进而评价乐府古题诗歌,批判了背离古题本义的乐府诗歌潮流。其书不仅体现了吴兢以其史学眼光对古题本身史学价值的审视,更蕴含了一名史官对国家礼乐文化的关注和思考。此外,吴兢之乐府观的形成与唐代乐府诗歌创作和唐人乐府观也有密切联系。唐初士大夫即接受以乐府为《诗经》之后继的观念,并形成了雅正文学思潮:在创作中重视回顾古题本事、本辞;对于乐府的文化定位,唐代前期由于国家大力复兴礼乐文化,而倾向于《雅》、《颂》,中唐以后则由于社会原因,更重视以《国风》之义来指导乐府创作。
As the cultural and literary traditions of Yuefu (the the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literature, starting from Han dynasty) and the classic title(that was immtated in the later years) had been distinctly affected by music and music culture. As the symbol of the traditions of Yuefu, the conflictions between the classic title and the text also originated and developed with the various distributaries of music culture.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pters discuses the effects that Chinese ancient music culture had on the cultural and literary traditions of Yuefu and the classic title.
     Actually,Chinese ancient music culture ma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firstly, as the history documents to record events;secondly,as part of the Confucianism to educate people and to stabilize the society;thirdly, as entertainment to satisfy human kind's need.
     The first two points suited the rulers interests, but the last one gratified people. Diversion like this attributed the two trends of the Yuefu poems:the first two endowed the high status to the Yuefu poems as the successor of《The Book of Songs》 and lead Yuefu poems-writing back to the original meaning;the third one promoted the Yuefu poems away from the confines of the classic title.
     The birth of《the Explanation on Classic Title of Yuefu》 is inevitable, in which the author researche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lassic title of Yuefu in order to act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literary tide during High Tang.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book of《the explanation on the classic title of Yuefu》,in which the versions、the contents and the value of the book was clarified.
     On the version,《the Explanation on Classic Title of Yuefu》 had three kind complete versions: the first one is printed by Maojin who live Ming dynasty, which is the general version tooday; the second one is the handwritten copy finished by Liuqian who lived the Zhengde years in Ming dynasty which was saved in JingJiaTang private library in Tokyo; the third one was printed by Liangwu who lived Ming dynasty which was preserved in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in Beijing. In terms of content,《the Explanation on Classic Title of Yuefu》 collected a great deal of the classic title and uncover edthe true meaning of them by the original story and lyrics and classify the classic title by different music and compile large number of Miscellaneous poems during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s a summary of Han Wei and the Six Dynasties ancient title made by people in Tang dynasty, 《the Explanation on Classic Title of Yuefu》 served as a link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It quoted the result on the research Yuefu and the classic title before Tang dynasty and affected the later study.《The explanation on the classic title of Yuefu》 cited four kind literatures:the music documents; the official history book; the collection on lyrics; the book on expounding the classic title and the note-novel.
     The academic inheritance of 《the Explanation on Classic Title of Yuefu》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the classification of Yuefu poems and the explanation on the classic title. on classification,the book divided the poems as ten categories on the base of music document from 《Book on Song Dynasty》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Han Wei and the Six Dynasties.On the classic title explaining the book explores the original meaning through finding the original story and lyrics,which was learned by Guomaoqian and later scholars.
     Wujing,the author of 《the Explanation on Classic Title of Yuefu》 is a famous historian in Tang dynasty.The fourth part of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ok and Wujing's political ideal by analyzing his family、experience and thought.Then, Chapter five investigates Wujing's sensation on Yuefu, that is understanding Yuefu in literary, politice, history and criticizing the poem trend during Qi and Liang dynasty which deviated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lassic title. It not only reflected the deliberation of Wujing to the value of the classic title historically,but also included his concern to the national ritual-music culture. In addition, Wujing's sensation on Yuefu also related with the Yuefu poem writing and the conception Yuefu of peole in Tang dynasty.
引文
②刊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有关前人之乐府研究成果,孙尚勇《乐府文学文献研究》就20世纪乐府研究进行梳理,总体分为笺注和阐释两大类:笺注类如黄节《汉魏乐府风笺》(1923)、孔德《汉乐府铙歌十八曲考释》(1926)、夏敬观《汉短箫铙歌注》(1932)、王越《汉代乐府校释》、《汉代乐府释音》(1933)、闻一多《乐府诗笺》(1941)、余冠英《乐府诗选》(1950)、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1950)、王汝弼《乐府散论》(1984)王运熙、王国安《乐府诗集导读》(1999)、曹道衡《乐府诗选》(2000)等等;乐府闸释又分为文学史研究,如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1924)、胡适《白话文学史》(1928)、罗根泽《乐府文学史》(1930)、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1933)、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1955)等等,分类研究如陆侃如《乐府古辞考》(1925)、黄节、朱自清《乐府清商三调讨论》(1933)、丘琼荪《汉大曲管窥》(1962)、逯钦立《相和歌曲调考》(1982)、王运熙《相和歌、清商三调、清商曲》(1992)等,制度研究主要以王运熙《乐府诗论丛》为主要代表,综合研究主要有王易《乐府通论》(1932)、台静农《两汉乐舞考》(1947)以及日本学者增田清秀《乐府の历史的研究》(1975)、杨生枝《乐府诗史》(1985)。
    ②赵敏俐《简评(《乐府诗集》分类研究>丛书》,《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
    ③喻意志《(乐府诗集>成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此外,喻意志《唐宋乐府解题类典籍考辨》文提到一个新学科“中国音乐文学文献学”,《乐府古题要解》亦与此学科密切相关。
    ①黎国韬《乐府起源新考》首次提出从天文学角度来探讨“乐府”机构的成立时间,其主要论据乃是唐人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所引用之战国人石申《星经》中有关翼宿乃是“天乐府”的记载。见于《华南师范大学》2009年第2期。成祖名《“乃立乐府”新解》通过对“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断句方式的重新认识,提出汉武帝“乃立乐府”非指“始建立”乐府这个官署,而是始设立“采诗夜诵”这个新的职能于乐府。这一职能的赋予,使乐府从内朝皇帝私人性质的御用机构转变为参与国家礼乐文化造作的机构,承担起造作大汉新一代礼乐文化的伟任。见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5期。
    ①《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31页。后引此书皆为此版。
    ②《汉书·礼乐志》,第1043页。本处之“乐府令”后人多有怀疑为“太乐令”之讹文。
    ③《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第1756页。
    ④《汉书·外戚传》卷九十七,第3952页,版同上。
    ⑤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第二卷第四章)都认为太乐掌郊庙之乐、而乐府之乐乃郑卫之声。赵敏俐《汉代乐府官署兴废考论》在前人的基础上详考,对乐府与太乐所掌之音乐予以细致描述,《文献》2009年第3期。
    ⑥详参徐兴无《西汉武、宣两朝的国家祀典与乐府的造作》,《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
    ⑦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11月。
    ⑧刘怀荣《魏晋乐府官署演变考》,《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①[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大校点《唐六典》卷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2页。
    ②[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52、2459页。胡大雷先生根据《旧唐书·经籍志》所载谢灵运之《新撰录乐府集》十一卷认为“乐府”成为诗体之名是在南朝宋时,并认为沈约是以当时人之观念为沈林了以及沈亮之作品分类,已为南朝齐永明年间之事。见胡大雷《文选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7页。
    ①宋人甚至还以乐府来评价词作,如张末《贺方回乐府序》:“文章之于人,有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情性之道也。世之言雄暴虓武者,莫如刘季、项籍,此两人者,岂有儿女之情哉!至其过故乡而感慨,别美人而涕泣,情发于言,流为歌词,含思凄婉,闻者动心焉。此两人者,岂其费心而得之哉,直寄其意耳!予友贺方回,博学业文,而乐府之词,高绝一世,携一编示予,大抵倚声而为之词,皆可歌也。或者讥方回好学能文,而惟是为工,何哉?予应之曰:是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虽欲己焉而不得者,若其粉泽之工,则其才之所至,亦不自知也。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览者自知之,盖有不可胜言者矣。”《张来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55页。清人冯班甚至认为唐律亦为乐府:“伶工所奏,乐也。诗人所造,诗也。诗乃乐之词耳,本无定体,唐人律诗,亦是乐府也”,见于《钝吟杂录·正俗》,《历代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2页。
    ②参见王吴《雅正与尊情:元好问词学思想的内在张力以及意蕴》,见于莫砺锋编《谁是诗中疏凿手-中国诗学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93-400页;王吴《论蒙元时代“乐府文学”的流衍及元人“乐府文学”观的建构》,《暨南学报》2006年第4期。
    ③《宋书·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551页。
    ①例如词便是为更适应燕乐歌曲演唱而诞生的,杨海明《唐宋词史》曾就此搜集历代文人的相关论述,并深入分析词的诞生与燕乐之间的关系。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6页。
    ②详参第二章第二节。
    ③这种状况直到元代才有所改观,王吴《论蒙元时代“乐府文学”的流衍及元人“乐府文学”观的建构》,《暨南学报》2006年第4期。
    ①参见拙文《萧统音乐观与<文选>乐府诗》,《文艺评论》,2011年第8期。
    ②《乐府诗集》,第537页。
    ③《乐府诗集》,第538页。
    ④《乐府诗集》,第537页。
    ⑤《乐府诗集》,第934页。
    ⑥《乐府诗集》,第475页。
    ⑦《乐府诗集》,第474页。
    ①闫步克《乐师与史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0-91页。
    ②[汉]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37页。可见,中国并非没有荷马史诗,相反,在上古时期中国应该存在大量“史诗”,但是由于中国文字产生较早,且祖先记载历史的意识极强,故而大部分的原本是以吟诵方式流传的史诗即以史书的形式流传下来,比如《左传》。
    ③《吕氏春秋·古乐》:“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喻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帝颛项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项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鳝先为乐倡,鳝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鞈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瞽叟乃拌五弦之瑟,作以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秦]吕不韦著、陈奇猷注释《吕氏春秋新注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289页。
    ④《吕氏春秋新注释》,第288-289页。按:此段文字句读多有争议,详参《吕氏春秋新注释》,第305页
    ①《吕氏春秋新注释》,第289-290页。
    ①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第11页。
    ②《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70-1071页。
    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①蒋见元、程俊英撰《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822页。
    ②《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2页。
    ③《诗经注析》,第1029页。
    ④《诗经注析》,第1033页。
    ⑤《诗经注析》,第1033页。
    ①[清]王先谦撰《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07页。
    ②《诗经注析》,第902页。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乐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7页。
    ②《礼记正义》,第1105-1106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5-1107页。
    ②《礼记正义》,第1078页。
    ③隋唐时期这种音乐理论依然被广泛运用,如《唐会要·论乐》:调露二年,皇太子使乐工于东宫新作宝庆之曲成,命工者奏于太清观。始平县令李嗣贞谓道士刘概、辅俨曰:“此乐宫商不和,君臣相阻之征也。角征失位,父子不协之兆也。杀声既多,哀调又苦。若国家无事,太子受其咎矣。”居数月,而皇太子废为庶人。概、俨奏其事,擢嗣真为太常丞,使掌五礼仪注。嗣贞私谓人曰:“祸犹未已。主不亲庶务,事无巨细,决于中宫。将权与人,收之不易。宗室虽众,皆在散位。居中制外,其势不敌。我恐诸王藩翰,皆为中宫所蹂践矣。有隋以来,乐府有《堂堂》之曲。再言堂者,是唐氏再受命也。中宫僭擅,复归子孙,则为再受命矣。近日间里又有《侧堂堂》、《挠堂堂》之谣,“侧”者不正之辞,“挠”者不安之称。我见患难之作,不复久矣。”见于[宋]王溥著《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28页。
    ④《礼记正义》,第1104页。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第1143页。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第1119-1123页。
    ①《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汉兴,乐家有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但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可见先秦古乐确实寓有深刻政治内涵。中华书局,1962年,第1043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3-578页。
    ③蔡仲德《郑声的历史真面目》,《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1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八,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51页。
    ①《乐府诗集》,第537、538页。
    ②《礼记正义·乐记》,第1081页。
    ③如《汉书·礼乐记》:“是时,河间献王有雅材,亦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天子下大乐官,常存肄之,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常御及郊庙皆非雅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70页。
    ④[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分见于第247页上、261页下。
    ⑤[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观其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杂荡,辞不离于哀思。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可见,刘勰对即使是曹魏帝王的制作的俗乐歌曲也毫不留情。见于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2页。
    ①综合相关文献可知:在古希腊,音乐被认为是一种较高的个人修养,参加音乐实践是公民的一种权利;而古罗马人则把音乐作为一种享受。此外,较多的是将音乐与宗教相联系:如基督教中音乐成为宗教传播的工具,人们通过宗教音乐感知上帝的伟大和天国的神圣;在印度教中人们则认为音乐是天神所赐。详参沈旋、谷文娴、陶辛著《西方音乐史简编》,第3页、17页,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联邦德国]汉斯·西科曼等著,王昭仁、金经言译《上古时代的音乐-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的音乐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页。
    ①参见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王小盾《<文心雕龙·乐府>三论》,《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②《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0-103页。
    ①[唐]杨炯《王勃集序》,《杨炯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页。
    ②《汉书·礼乐志》:“……今汉郊庙诗歌,未有祖宗之事……”, 第1071页。
    ③王淑梅《曹魏缪袭鼓吹曲辞创作时间考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汉乐府《铙歌》组曲《朱鹭》、《思悲翁》等原为军乐。《宋书·乐志》载:“鼓吹,盖短箫铙哥。蔡邕曰:‘军乐也,黄帝岐伯所作,以扬德建武,劝士讽敌也’”。《宋书·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4页。
    ①参见王易《乐府通论》,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第63—66页。
    ①《晋书·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701-702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66页。
    ③《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九年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二月,尚复攻谭,留苏由、审配守邺。公进军到洹水,由降。既至,攻邺,为土山、地道。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粮道。夏四月,留曹洪攻邺,公自将击楷,破之而还。尚将沮鹄守邯郸,又击拔之。易阳令韩范、涉长梁岐举县降,赐爵关内侯。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堑,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秋七月,尚还救邺,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公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尚果循西山来,临滏水为营。夜遣兵犯围,公逆击破走之,遂围其营。未合,尚惧,遣故豫州刺史阴夔及陈琳乞降,公不许,为围益急。尚夜遁,保祁山,追击之。其将马延、张顗等临陈降,觿大溃,尚走中山。尽获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使尚降人示其家,城中崩沮。八月,审配兄子荣夜开所守城东门内兵。配逆战,败,生禽配,斩之,邺定。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页。
    ①《乐府诗集》,第270页。
    ②《宋史·乐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054页。
    ③分见于《明史·忠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7416页;[明]杨维桢著、邹志方点校《杨维桢诗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04页。至清代,乾隆七年亦有铙歌大乐(铙歌清乐凯歌词),亦为歌功颂德之作,见于赵而巽《清史稿·乐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978-2984页。
    ④《乐府诗集》,第304页、306页。
    ⑤《宋史·乐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054页
    ①[明]胡震亨《唐音癸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07页。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八六,中华书局,1986年,第1590页。
    ②吴相洲主编《乐府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235页。
    ①[宋]郑樵《通志·乐略第一》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26页。
    ①赵红玲《六朝拟诗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18页。
    ②杨生枝《乐府诗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3-131页,第147-163页。
    ③蒋见元、程俊英撰《诗经注析》,第258-259页。
    ④葛晓音《八代诗史》,第191页。
    ⑤钱志熙《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 《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①《乐府诗集》,第417-418页。
    ②[晋]陆机著、金涛声校点《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6页。
    ③孙明君《咏新曲于故声——改造旧经典、再造新范型的陆机乐府》,《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宋书·乐志》,第613页。按:《宋书》著此诗为魏武帝辞,但《邺都故事》、《玉台新咏》载为甄后所作。
    ②[晋]陆机著、金涛声校点《陆机集》,第73页。
    ③[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清康熙刻本。
    ①[南胡宋]谢灵运著,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页。
    ③[南朝宋]谢灵运著,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第213页。
    ②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乐府古题要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①[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注《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24-245页。
    ②[梁]萧子显著《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8页。
    ①据《梁书·武帝本纪》:“竟陵王子良,并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唐]姚思廉著《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页。
    ①[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0-166页。
    ①[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第173-178页。
    ②钟翠红《南朝竞陵八友问题咏物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①根据张瑞利《南朝咏物诗研究》所附“南朝咏物诗一览表”,暨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6年。
    ②[唐]姚思廉著《梁书·文学传》卷四九,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90-691页。
    ①[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1、312、296页。
    ①《乐府诗集》,第312、344、344、313页。
    ②《乐府诗集》,第335页。
    ③《乐府诗集》,第335页。
    ④《乐府诗集》,第335页。
    ①《乐府诗集》,第335页。
    ②参见钱志熙《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吴湘洲《论永肯体的出现与音乐之关系》,《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①有少数古题,只是源自文学作品,如曹植之《美女篇》、《白马篇》等,并无同题乐曲,后世亦有拟作。
    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运熙先生《略谈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钱志熙《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两文对此均有讨论,二者皆认为乐府古题对后人拟作诗歌内容有一定限制约束。王文刊于《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第364页;钱文刊于《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近年又有颜庆余《论乐府古题的传统》,从音乐、意义、修辞等三个层面阐释了古题的传统,刊于吴相洲主编《乐府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235页。
    ③王运熙《略谈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 《乐府诗述论》(增补本),第364页。
    ①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乐府古题要解》,第54页。
    ②《宋书·乐志》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6页。
    ③[清]冯班《钝吟杂录》即云:“又乐府采诗以配声律,出于伶人增损并合,剪截改窜亦多,自不应题目”,见于《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2页。
    ①[唐]元结、殷璠等著《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41页。
    ②[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7页。
    ③有关李白的复古文学思想,参见王运熙《李白文学思想的复古色彩》,《中国李白研究——纪念李白诞生1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雷乔英《李白乐府诗复变关系再考察》《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④[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89页。
    ①[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60页。
    ②郁贤皓,《论李白乐府的特质》,《李白学刊》(第一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年;傅如一,《李白乐府论》,《文学遗产》,1994年第1期;葛晓音,《论李白乐府的复与变》,《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原载于《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吴湘洲,《李白乐府诗综论》,收入《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年。
    ①《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84-1085页。
    ①有关“宰割辞调”,范文澜认为其义指《宋书·乐志》所载魏明帝分相和曲为两部之事:“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见于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10页。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认为“宰割辞调”指“分裂汉乐府的辞调,是说曹操等人用汉乐府旧调写与古题无关的新内容,即所谓以古题乐府写时事”齐鲁书社,1981年版。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又解释为“改作歌辞曲调”,中华书局,1986年,第69页。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释“宰割辞调”为“分割古调,制作新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53页。观以上诸种解释,牟世金之说更贴近当时乐府诗歌创作实际。
    ②《宋书·乐志》,第608页。
    ①《宋书·乐志》,第608-609页。
    ①《宋书·乐志》,第613-615页。
    ②后世可以为自己新诗、新词度曲的文人也不过有王维、周邦彦、姜夔等寥寥数人,叮知度曲之难。
    ③有关“永明体”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学界多有论辩,吴湘洲先生《论“永明体”的出现与音乐的关系》认为“永明体”之所以重视诗歌音律,正是为了入乐。
    ④[唐]薛用弱《集异记》所载之“旗亭画壁”故事便证明唐代近体诗歌与音乐充分自由结合: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贯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 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白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日:“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口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涣之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涣之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诸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博异志·集异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页。
    ①《乐府诗集》,第911页。
    ②[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见[清]王谟辑:《汉魏遗书钞》,嘉庆三年刻本,第30页。
    ③此处所言之入乐乃是指入于乐府演奏,并为正史乐志所记载。有关曹植诗歌入乐之问题参见向回《曹植乐府不入乐说质疑》,《暨南学报》,2008年第1期。
    ④《乐府诗集》,第911页。
    ①[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84页。
    ②《乐府诗集》,第913-914页。
    ③《乐府诗集》,第922页。
    ④《乐府诗集》,第923页。
    ①《乐府诗集》,第927-928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四“杂曲歌辞”:“《松柏篇》,鲍照拟傅玄乐府《龟鹤篇》而作也”,第930页。
    ①《宋书·乐志》,第551页。
    ②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①《旧唐书》,第4940页。
    ②《新唐书·礼乐志》,第373页。
    ①[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376页、379页,中华书局,2003年版。后所引《贞观政要》皆为此版本
    ②《隋书》,第1705页。
    ③《贞观政要集校》,第29页。
    ①《贞观政要集注》,第36页。
    ①详参高明士《论武德到贞观礼的成立——唐朝立国政策的研究之一》(刊于《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文津出版社,1993年,1159-1214页。
    ②[宋]宋敏求著《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65页。
    ③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校注》,第19、23、45、54页。
    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9页。
    ①[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65-466页。
    ②有关高宗、武后的礼乐政治思想,详参葛晓音《盛唐“文儒”的形成和复古思想的滥觞》,见于《诗国高潮和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③《通典》卷四七《天子宗庙》:开元十年,制移中宗神主就正庙,仍创立九室。其后制献祖、懿祖、太祖、代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太庙九室也”。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15页。
    ④《旧唐书·礼仪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98页。
    ⑤《唐大诏令集》卷六六,第370页。
    ① 《旧唐书·礼仪志》,第818-819页。
    ②有关《开元礼》的编订的历史背景、时代意义以及其与开元十年之后郊庙祭祀活动之间的关系,详参吴丽娱《营造盛世-<大唐开元礼>的撰作缘起》, 《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③[宋]王溥《唐会要·雅乐》卷三十二:“开元十三年。诏燕国公张说。改定乐章。上自定声度。说为之词令。太常乐工。就集贤院教习。数月方毕。因定封禅郊庙词曲及舞。至今行焉。”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595页。
    ④[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66页。
    ⑤赵慎言,开元八年官瀛州司法参军,引文见其《郊庙舞人宜依古制书》,《全唐文》卷三○四,第3094页。
    ⑥封希颜,初官右补阙,睿宗朝擢为右乐丞,开元中历侍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引文见于其《六艺赋》,《全唐文》卷二八二,第2867页上。
    ①《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七,第3011页下。
    ②《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七载裴耀卿小传:“耀卿字焕之,宁州刺史守真子。擢童子举。睿宗朝受国子主簿。开元二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转运使,迁侍中,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罢知政事,累封赵城侯。天宝元年进尚书左仆射,俄改右。薨年六十三,赠太子太傅,谥曰文献”。第3010页下。
    ①《隋书·音乐志》认为清乐为汉魏以来之古曲,依其所列之曲名并无横吹曲之名,可见此“古曲”应不包括军乐横吹之曲目。且清乐为华夏音乐,而横吹曲则是来自于西域的《摩诃兜勒》曲,故不属于清乐系统。
    ②《隋书·音乐志》卷十三,中华书局,1973年,第377-378页。
    ③据《乐府诗集》,《杨叛儿》、《明君》两题均列于“清商曲辞”目下。
    ①[唐]杜佑著、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乐典》卷一四一,中华书局,1988年,第3593页。
    ②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266页。
    ③[唐]白行简《李娃传》:“有顷,东肆长于北隅上设连塌。有乌巾少年,左右五六人,秉翣而至,即生也……乃歌《薤露》之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欷歔掩泣。”见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李娃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3页。
    ④[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97页
    ⑤[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第311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207页。
    ⑦[唐]岑参著、廖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98页。
    ①骆宾王《早发诸暨》,[唐]骆宾王著,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②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唐]王昌龄著、李云逸注《王昌龄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9页。
    ③岑参《送李翥游江外》,岑参撰、廖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第59页。
    ④王昌龄《从军行》,《王昌龄诗注》,第6页。版同前。
    ⑤刘长卿《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增订本),《全唐诗》150卷,第1560页。
    ⑥杜甫《洗兵马》,[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杜诗详注》,第514页。
    ⑦卢照邻《和吴侍御被使燕然》,《全唐诗》(增订本)42卷,第526页。
    ⑧羊士谔《泛舟入后溪》,《全唐诗(增订本)》332卷,第3679页。
    ⑨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第1169页。
    ⑩吴相洲《略谈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刊于《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①《宋书·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52页。
    ①《隋书·音乐志》,第376页。
    ②王小盾《论中国乐部史上的隋代七部乐》,《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4期。
    ③《隋书·音乐志》,第378页。
    ④杜晓勤《试论隋炀帝在南北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作用》,《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⑤唐《十部乐》之“燕乐”,是以歌颂大唐功德为内容的大型乐舞,包括《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等。详参《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4页。有关“燕乐”之概念,其实所指较为混乱,详参秦序《“燕乐”并非唐代音乐的一种恰当分类》,《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67页。
    ②《全唐诗》(增订本),1357页。
    ③《全唐诗》(增订本),1354页。
    ①《隋书·音乐志》,第342页
    ②南卓等著《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页。
    ③《旧唐书》,第1059-1061页。
    ④《崇文总目》卷一,亦录于[宋]陈骙《中兴馆阁书目》,分见于许逸民、常振国编《中国历代书目丛刊》,现代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第371页。
    ①《唐会要》,第626页。
    ②[唐]郑棨撰《开元传信记》,见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1-52页。
    ③[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66页。
    ①参见葛晓音《盛唐清乐的衰落和古乐府诗的兴盛》对清乐和唐代士大夫的音乐思想及其与古乐府诗歌创作之间的联系有深入论述,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①有关唐初文学观念主要以下研究成果:力之《试论唐初史家的文学思想-兼谈其在若干问题上的分歧》,《广西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陈飞《唐代文学概念的确立与实现-以早期史学为中心》,《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赵小华《雅正:唐太宗礼乐文化观和文学思想的核心》, 《文史哲》2007年第2期;赵小华《初唐礼乐文化与文学关系述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②《隋书》,第1731页。
    ③《梁书》,第685页。
    ④《晋书》,第2369页。
    ⑤《陈书》,第453页。按:《周书》无“文苑传”。
    ⑥陈飞《唐代文学概念的确立与实现-以早期史学为中心》,《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①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唐太宗全集》,第8页。
    ③详参康震《唐太宗政教诗的文化反思》,《唐都学刊》1999年第4期;陈顺智《论唐太宗的雅正文学观及其对贞观诗坛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4期;郝明、邹进先《论唐太宗的文学思想》,《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④[唐]王勃著、[清]蒋翊注《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28页。
    ①[唐]骆宾王著、[清]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20页。按:陈熙晋认为此处学士当为“道士”,但同治退补斋本、《全唐文》等皆作“学士”,根据文意以及文中极恭敬之语气当为“学士”。
    ②[唐]王勃著、[清]将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首,第61页。
    ③[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3页。
    ①楼劲、李华《唐代仕途结构述要》,《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②《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26页。
    ①《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30页
    ①[唐]吴兢著、谢保成校《贞观政要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叙录》,中华书局,2003年,第11-12页。
    ②[唐]刘餗《隋唐嘉话》载初唐名相薛元超语云:“吾不才,富贵过人,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可见预修国史是唐代士人之荣。见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8页。
    ③《新唐书》史臣合传,有刘知几、吴兢、蒋又、韦述、柳芳、沈既济六人,其中吴、蒋、沈皆非科举进士出身。
    ①《全唐文》,第3024页。
    ②《全唐文》,第440页。
    ①《全唐文》,第3025页。
    ②《全唐文》,第3026页。
    ③《新唐书·刘吴韦蒋柳沈传》:“玄宗初立,收还权纲,锐于决事,群臣畏伏。兢虑帝果而不及精,乃上疏曰:自古人臣不谏则国危,谏则身危”,第4529页。
    ④谢保成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3页。
    ①《新唐书》,第4529页。
    ②据《新唐书·刘吴韦蒋柳沈传》与吴兢同时且齐名的刘知几、徐坚等卒后皆获赐谥为“文”,肃宗时吴兢之门生张镐为此曾专门上表,但亦无任何结果。张镐《请追谥常王傅吴兢奏》:“故常王傅吴兢,先朝史臣,历践中外,大行忠信,彰于朝野。伏以训诫明旨,谥法攸遵。臣早岁服膺,备知名实相副,特乞圣恩,哀其嘉谥”,《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第4391页。
    ③《旧唐书·玄宗诸子》,第3271页。
    ①《贵州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②《全唐文》,第3022页。
    ③与重“直书”相对,还有很多史学家更注重“微言大义”,如沈既济、欧阳修等强调通过史书本身之褒贬来实现道德审判。前者为实现史学的社会价值更尊重史学本身的纪实功能,而后者则倚重史官的评判,为此甚至不惜损害史学的纪实功能。黄永年《唐史史料学》评《新唐书》之本纪部分言及于此,并就《新唐书》之史学得失所论甚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3页。
    ①《全唐文》卷二九八,第3023-3024页。
    ②《新唐书》,第4529页。
    ③谢保成校《贞观政要集校》,第387、389页。
    ①[唐]王溥《唐会要》卷六十三,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100页。
    ②[唐]朱敬则《请择史官表》:国之要者,在乎记事之官。是以五帝元风,资其笔削;三王盛事,藉以垂名。……及文宣即位,又尝敕收曰:“好直笔,勿谓惧。”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又周文帝之为相也。纳柳虬之说,特命书法不隐,其志在惩劝如此。……且董狐南史,岂知生于往代,而独无于此时?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1735页。
    ③《旧唐书》,第4220页。
    ④[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402、409、412页。
    ①《全唐文》卷二九八,第3020-3021页。
    ①成明明、孙尚勇《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略考》,《文献》,2004年第4期。按:成明明文认为《要解》由一卷变为两卷是在“两宋之交”,其文认为“《通志》所录一卷,然郑樵所撰杂抄前人,不完全可信”,但实际上郑樵《通志·艺文略》成书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是在其所撰《群书会记》基础修成,“详于今而略于古”,价值极高。,此时己入南宋三十余年。而最早记录《要解》之二卷本者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据郝润华、武秀成《晁公武·陈振孙评传》所考,此书大约成于宋孝宗淳熙七年至十四年(1180-1187年),可见,《要解》由一卷析为两卷当为南宋孝宗初年之事。
    ①[清]永培等《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九七,“诗文评类存目”,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96页上。
    ②傅增湘撰《藏园群书题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95页
    ③见于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乐府古题要解》缩微胶片傅增湘跋文后所附,后注“三月之望,和柳大中韵。藏园老人”。
    ④傅氏跋文见于傅增湘撰《藏园群书题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95-996页。成明明、孙尚勇《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略考》,《文献》,2004年第4期。
    ①按:明抄本《乐府古题要解》,其封面题为“明写本”,但不少藏书家以及学者均称之为“明抄本”。
    ②《炙毂子》所录《要解》全文详见附录:《绀珠集》所录《要解》见于后文。
    ③按:诸人序跋极其珍贵,本当求其影,但无奈国图规定极严,序跋一律不许复制,只得抄录而归。
    ④《澹生堂书目》卷十二,见于冯惠民编《明代书目题跋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1页。
    ⑤《也是园藏书目》,《丛书集成续编》本,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4页。
    ① 《季沧苇藏书目》,黄丕烈《士礼居丛书》本,清嘉庆刻本,其卷首又题作“延令宋版书目”。季振宜所著书名略有不同,但校之今国图所藏明抄本《要解》,其扉页题有“季沧苇藏”,当为季氏藏《要解》无疑,其书目所著当为笔误。按:季氏书目又名“延令宋版书目”,其中季振宜将藏书之版本注明,但《乐府古题集解》后并未注明版本,可能是季氏抄自他人。
    ② 《孝慈堂书目》,《丛书集成续编》本,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32页。
    ③ 《孙氏祠堂书目》内编卷四,《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66页。
    ④ 《皕宋楼藏书志》卷一百十二“总集类”,见于《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929史部·目录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78页。
    ⑤[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卷一六下,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584页。按:《要解》为傅增湘补录。
    ⑥傅增湘撰《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73页。
    ⑦即后文所引之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以及傅增湘所著之跋文。
    ⑧按:据冯惠民编《明代书目题跋丛刊》所载明人焦竑著《国史经籍志》,其中亦录“《乐府古题要解》二卷,吴兢”,但此目不可靠,《四库提要》指责其“从抄旧目,无所考核,不论存亡,率尔滥载”,此论为后世所认同。
    ①《丽宋楼藏书志》卷一百十二“总集类”, 《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78页。
    ①傅增湘撰《藏园群书题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95-996页。此外,傅增湘《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以及《藏园群书经眼录》均录作“《乐府古题要解》一卷”,当为误。按:戊寅年当为1938年。
    ②参见成明明、孙尚勇《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略考》。
    ③此处陆氏校语,亦是据《乐府诗集》而发,但未见于津逮本。
    ①[清]钱曾撰、丁喻点校《读书敏求记》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
    ②柳大中,名佥,吴之隐君子也。生当武宗之世,其所校《水经》以宋椠手钞,极审,改正错简如《颍水篇》、《渠水篇》、《濦水篇》,皆大有功。当是时,杨用侈、王慎中之本尚未出也,大中隐约衡门,世莫之知。历朱鬰仪、吴中珩,诸人所开雕皆未问及于大中。其书在洞庭叶石君家盖二百年。至康熙初始出,故如亭林诸老,犹未之见。而《渭水篇》中补得脱简四百余字,世之有功于是书者,孰能如大中乎?谢耳伯拜下风矣。石君储藏甲于具中,能为大中传此本,亦可尚也。今此本归于扬之马氏小玲珑山馆。[清]全祖望撰《鲒埼亭集外编》三十五卷,《续修四库》集部第1429-30册: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嘉庆十六年刻本。
    ③成明明、孙尚勇文认为,孙氏之论“不确”,并推测明抄本当以两宋刻本底本。
    ④按:“五松居士”乃清人孙星衍之钤印,见于中国嘉德拍卖公司2009年3月29日所拍孙星衍之篆书八言联:和神当春清节为秋,湌胜如归聆善若始。题识:集经史语,书奉云柯先生政画。时乙亥岁花朝日。延陵愚弟孙星衍。钤印:孙星衍印,五松居士,愚公。
    ⑤焦桂美《平津馆藏书及其目录》,《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2期。
    ①丁延峰《<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的著录体例及其价值述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6期。
    ①见于国图藏明抄本《乐府古题要解》缩微胶片。
    ①静嘉堂文库《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静嘉堂文库、国立国会图书管理部,1930年版,第849页。
    ②近代国内不少有识之士早已关注日本流传之汉籍,主要有:光绪七年(1881年)驻日公使黎庶昌曾访集日本传汉籍,编《古逸丛书》二十六种共二百卷,其中有日藤原佐世著《日本国见在书录》影刊本;傅增湘先生曾于1930年前后东渡日本往静嘉堂观书,著《静嘉堂文库观书记》(1930年版),但此二书目均未提及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至二十一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严绍璗教授往日本访书,著《日本藏汉籍珍本追踪纪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以及《日本汉籍善本书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其中《日藏汉籍善本书录》著录了静嘉堂所藏明钞本《要解》:“乐府古题要解二卷。唐吴兢编撰。明人柳佥手写本。柳佥等手识文本。共一册。静嘉堂文库藏本。原天一阁等旧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30页)
    ③按:李苑马子中,当为李士允,字子中,主要生活于明正德嘉靖年间,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著《山藏集》十卷。清人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五“李苑马士允”条详载其事:“士允字子中,祥符人也。父环,青州通判。有治行。士允年十八,荐于乡,即善古人辞。不喜阅近代诸家之言。正德十二年登进士,每有篇翰,传播京师。……补山东按察副使,寻擢陕西苑马寺卿。……尝与诸乡先生结怡情吟社,时相唱和其间。今《山藏集》内所载多同赋篇也。”见于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从刊》,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版,第141册,第471-474页。
    ④按:灌甫,当为朱睦楔(1518—1587)明藏书家、学者,字灌甫,号西亭,学称西亭先生,明宗室,安徽休宁人,封镇国中尉。著有《万卷堂书目》四卷。其事见于《明史·诸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69页。
    ① 按:钱曾本仅著为“《乐府古题要解》二卷”,王闻远《孝慈堂书目》所著较为详细“《乐府古题要解》陆东序跋,册,钞白三十九番”当为陆校本,而钱曾与季振宜关系极密,且当时藏书家之间又有珍本互抄共享之风,当知钱氏藏本亦应为陆校本。
    ①[明]陶宗仪纂《说郛》卷四十三,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上海涵芬楼1927年本,1986年版。
    ②按:宋人朱胜非《绀珠集》卷八载《古乐府》下注“阙名”,共21条,其中所录歌诗大多为汉魏六朝之诗作,其中亦有《两头纤纤》、《五杂俎》两题,疑为吴兢《古乐府》之佚文。详见附录。
    ①[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二“杂家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19页。
    ②增田清秀《乐府的历史の研究》,日本东京创文社,1975年版,第522-523页。
    ①见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27册,第427-429页。
    ①《乐府诗集》中华书局于1979年版是以“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之宋本为底本”,附录《乐府诗集》所存《要解》之文即摘自此本,其当为宋本之文。
    ①此外,涵芬楼本《说郛》之《炙毂子》本还记载了《杞梁妻》以及《风人诗》,但未见于四库本《说郛》之《炙毂子》本,亦未见于津逮本和明钞本,因《炙毂子》本多有错讹,为求稳妥,仅以津逮本所录为主。
    ①郑子瑜、宗廷虎主编,宗廷虎、李金苓著《中国修辞学通史》(隋唐五代辽金元卷)对《要解》所录之杂体诗亦有介绍。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165页。
    ②[唐]欧阳询著、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十六“杂文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7页。
    ①《乐府诗集》,第987页。
    ②《乐府诗集》卷六十九“杂曲歌辞”,第987-990页。
    ①《艺文类聚》,第1008页。
    ②《艺文类聚》,第1008页。
    ③《艺文类聚》,第1009页。
    ①《艺文类聚》,第1010-1011页。
    ①参见喻意志《<通志·乐略>的史源学考察》,《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2期。
    ①《隋书·经籍志》,第926-927页、1085页。
    ②参见郑祖襄《(隋书·经籍志)音乐书述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③李方元《唐宋时期的正史乐志及其文本传统》,《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①《乐府诗集》卷三十七,第548页。
    ②《宋书》,第603页。
    ③《宋书》,第552页。
    ①参见喻意志《<古今乐录>考》,《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3期。
    ②转引自《乐府诗集》,第835页。
    ③《隋志》著《琴操》为孔衍撰。
    ④参见吉联抗《<琴操>考异》,见于《琴操》(两种),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①吉联抗《琴操》(两种),第24页。
    ②吉联抗《琴操》(两种),第25-26页。
    ③吉联抗《琴操》(两种),第32-33页。
    ①《乐府诗集》,第391页。
    ②《乐府诗集》,第230页。
    ①《乐府诗集》,第526-527页。
    ②《乐府诗集》,第396页。
    ③《乐府诗集》,第1322页。
    ①《乐府诗集》,第402页。
    ②《乐府诗集》,第1042页。
    ③《乐府诗集》,第919页。
    ④《乐府诗集》,第229页。
    ①《乐府诗集》,第494页。
    ②《乐府诗集》,第933页。
    ③《乐府诗集》,第987页。
    ①《乐府诗集》,第309页。
    ②《乐府诗集》,第223-224页。
    ③《乐府诗集》,第638-639页。
    ④《乐府诗集》,第821页。
    ①《乐府诗集》,第771页。
    ②《乐府诗集》,第772页。
    ③《乐府诗集》,第797-798页。
    ①《乐府诗集》,第884-885页。
    ②孙尚勇《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体例及影响》辑出佚文三条《霹雳引》、《采薇操》、《游猎篇》,本文增补二条。
    ①《乐府诗集》,第462页。
    ②《乐府诗集》,第508页。
    ③《乐府诗集》,第526-527页。
    ④《乐府诗集》,第937页。
    ⑤《乐府诗集》,第891页。
    ⑥《乐府诗集》,第983页。
    ⑦《乐府诗集》,第963页。
    ⑧《乐府诗集》,第334页。
    ①[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第52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60页。
    ②详参喻意志《<通志·乐略>的史源学考察》,《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2期。
    ①[晋]葛洪撰《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王昭君事见于第9页“画工弃市”、《白头吟》见于第21页“白头吟”、秋胡事见于第42-43页“两秋胡曾参毛遂”。
    ②参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239页。
    ③《乐府诗集》,第454页。
    ④[南朝宋]刘敬叔著《异闻》,见于《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648页,版同前。
    ①[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卷下:陈璠者,沛中之卒徒也,与故徐帅时浦少结军中兄弟之好;及浦为支详所任,璠亦累迁右职。黄巢之乱,支辟简劲卒五千人,命浦总之而西,璠为次将。浦自许昌趋洛下,璠以千人反平阴,浦乃矫称支命追兵回。于是引师与璠合,屠平阴,掠圃田而下及沛。支虑其变,郊劳,及解甲,盛设厚赂之。浦乃令所亲讽支曰:“军前不安,民望见迫,且请公解印以厌众心。”支力不能制,乃率其孥出居大彭馆,浦自称留后。璠谓浦日:“支尚书惠及沛人,若不杀之,将贻后悔。”浦不可,璠固请,与浦往复十余。浦怒曰:“自看!自看!”璠乃诈为浦命,谓之曰:“请支行李归阙下。”支以为诚也,翌曰遂发。瑶伏甲于七里庭,至则无少长皆杀之,沛人莫不流涕。其后浦受朝命,乃表璠为宿州太守。璠性僭酷喜杀,复厚敛淫刑,百姓嗟怨。五年中赀贿山积,浦恶之,乃命都将张友代璠;璠怒,不受命。友至,处别第以俟璠出。璠夜率髦俊五百余人围友。迟明,友自领骁果百余人突之。璠溃,与十余骑走出数十里,从骑皆亡。璠弃其马,微服乞食于野。野人有识之者,执以送郡。友絷之,往白浦,浦命斩之于郡。璠本麤悍,而朴不知书,临刑忽索笔赋诗曰:“积玉堆金官又祟,未几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时以为鬼代作也。北京直隶书局影印《抱经堂丛书》本,1923年,第11页。
    ②[唐]袁郊《甘泽谣》: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家青衣。善弹阮咸,又通经史,嵩遣掌笺表,号曰“内记室”。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颇凄,调其声者,必有事也。”嵩亦明晓音律,曰:“如汝所言。”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嵩遽遣放归。……由是,一两月内,河北、河南人使交至,而红线辞去。嵩曰:“汝生我家,而今欲安往?又方赖汝,岂可议行?”……嵩知不可驻留,乃广为饯别,悉集宾客,夜宴中堂。嵩以歌送红线酒,请座客中冷朝阳为辞。辞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歌毕,嵩不胜悲,红线反袂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其所在。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0-12页。
    ①《汉书·外戚传》,第3948-3949页。
    ②《汉书·外戚传》,第3983-3985页。
    ①《后汉书·循吏传》,第2486页。
    ①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51页。
    ②黄节之论见于《朱自清说诗》之《乐府清商三调讨论》第一部分“《宋书·乐志》相和与清商三调歌诗为郑樵《通志·乐略》相和歌及相和三调之所本”,第214-216页。
    ①《文学研究》1957年第1期
    ②刊于《文学评论丛刊》第9辑,1981年版。后收录于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出版,1986年7月第1版。
    ③《文史》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按:逯钦立亡于1973年,其文应早于曹道衡文,但此处仅以刊发时间为序。
    ④《文史》第三十四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后收入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稿》(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①崔炼农《相和唱奏方式与辞乐关系——乐府唱奏方式研究之一》、《相和唱奏方式与辞乐关系——乐府唱奏方式研究之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2期;翟景运文见于吴湘洲主编《乐府学》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吴大顺文刊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②有关“相和歌”、“清商三调”的研究成果远多于本文所举,在此仅围绕本文主题摘录各家之主要观点。
    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卷,第44页,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第49卷,第1644页,中华书局,1965年。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0页。
    ④《乐府诗集》,第469页。
    ①《隋书·音乐志》卷十三,第377-378页。
    ②《乐府诗集》,第638-639页。
    ① 钱志熙《论叙“汉乐四品”之第四品应为相和清商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②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第114页。
    ③阴法鲁《汉乐府与清商乐》,《文史哲》,1962年第2期。
    ①曾智安《相和歌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页。
    ②《乐府诗集》,第376-377页。
    ①《隋书·李谔传》,第1544页。
    ②吴相洲《论永明体的产生与音乐之关系》,《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①加粗字之诗题表示此诗作为古题之本辞或拟作与本意相同、相近。
    ①《隋书·文学传序》,第1729页。
    ①《要解》中仅以本辞所解之古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往往全引《要解》之解释条文,亦未解其本事,如《度关山》、《鸡鸣》《乌生八九子》等等。可见,吴兢仅以本辞所解之古题其本事在唐代就已遗落不可考。
    ②《乐府诗集》,第1219页。
    ③[宋]郑樵《通志·乐略第一》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26页。
    ④[清]王士稹《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6页。
    ①[宋]周紫芝《太仓梯米集》,第52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1册,第360页。
    ①有关唐代乐府诗歌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有:王立增《唐代乐府诗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张开《初唐乐府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陈瑞娟《唐代乐府诗论》,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详参梁海燕《唐代乐府研究论著索引》总论部分,《乐府学》第三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296页。
    ②《乐府诗集》,第240页。
    ③《杨炯集·卢照邻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页。
    ①《乐府诗集》,第534页。
    ②《乐府诗集》,第939页。
    ③《乐府诗集》,第967页。
    ①《乐府诗集》,第377-379页。
    ②《乐府诗集》,第452页。
    ③《乐府诗集》,第507页。
    ④《乐府诗集》,第508页。
    ①《乐府诗集》,第910页。
    ②《乐府诗集》,第315页。
    ③《杨炯集·卢照邻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页。
    ④《乐府诗集》,第484页。
    ①《李太白集》,第169页。
    ②《乐府诗集》,第606页。
    ③《李太白集》,第179页。
    ④《乐府诗集》,第244页。
    ①按:文学与国家意识形态相联系,此古已有之,如《诗经》时代士大夫“赋《诗》言志”,即使汉代赋与诗分流,但其依然作为《诗》之“后裔”与国家意识形态密切联系。历代郊庙乐府以及《铙歌》新词,虽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汉大赋截然不同,但其政治功用却颇为相似。详参刘志伟师《<诗>源批评与赋的国家意识形态》,《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①[唐]卢照邻著、李云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中华书局,1998年,第335页。
    ②[唐]卢照邻著、李云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第317页。
    ①[唐]白居易《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90页。
    ③[唐]白居易《白居易集》,第52页。有关元白新乐府诗歌与唐代采诗制度详参左汉林《唐代采诗制度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①[唐]元稹著、冀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4-255页。
    ②参见吴相洲《有关元稹<古题乐府序>的几个问题》,《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96-903页;吴相洲、张桂芳《论元白对古题乐府传统的颠覆》,《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①有关刘次庄《乐府集》以及《乐府集序解》近年研究成果仅有:日本学者增田清秀《乐府の历史的研究》有相关章节涉及;杨晓霭《刘次庄<乐府集>考辨》,《文献》2003年第1期;喻意志《刘次庄<乐府集>、<乐府集序解>探源》,《文献》2004年第3期。
    ②与吴兢同时之乐府解题类著作还有刘觫《乐府古题解》、郗昂《乐府古今题解》两著作,但是此二书早在宋代即己散佚,尤其是刘觫之作,今人已完全不可知其书之内容,仅郗昂之作《崇文总目》之解题:“唐郗昂撰,或云王昌龄撰,未详孰是。旧云《古今乐府题解》,又云古题所载曲名与吴兢所撰《乐府解题》颇异,复有李百药词。今定为《乐府古今题解》”。(《文献通考》)卷一八六,第1590页。今人孙尚勇据此推测《乐府古今题解》的体例“是在吴兢《要解》所录古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解题的内容,或增述古题之异名”,但这些也只是推论。(孙尚勇《吴兢<乐府古题要>的体例及影响》,《中华文史论丛》(第八十三辑))故而,由于文献的缺失,无法将《要解》与其同时之两本解题著作进行比较研究。
    ①《野客从书》卷二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98页;《演繁露》卷一三,学津讨原本,第3A-B页。
    ②孙尚勇《<乐府古题要解>的体例和影响》对《乐府广题》与《要解》有详实考证和比较,本文有关《广题》部分亦参考之。
    ①[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②转引自喻意志《刘次庄<乐府集>、<乐府集序解>探源》,《文献》2004年第3期。
    ③上文有关刘次庄《乐府集》的相关论述,详参喻意志《刘次庄<乐府集>、<乐府集序解>探源》,《文献》2004年第3期。
    ①民国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二,退耕堂刊本,1929年版。
    ②[清]倪伟人等撰《倪氏九种》,章安官舍清光绪16年(1890年)刻本,清光绪25(1899年)年补刻。
    ①《贞观政要·论礼乐》,第417页。
    ②《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卷第五十七,第822页。
    ③[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霓裳中序第一》,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二册,第35页。
    ①《乐府诗集·杂谣歌辞》,第1227页。
    ②[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6页。
    ③《乐府诗集》,第726页。
    ④这种说法仅见于明人俞允文(1573-1579)题于仇英《采莲图》之跋:“《乐录》草木二十四曲,有采莲曲,古又有江南可采莲诗,齐景公造采莲舟令宫人彩女撑之,其事实始于此,梁羊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姬妾娱侍,盛称于时,吴郡仇英所为与周于黄太仆作此图,既精而且不失古意,余因其请,辄补录帝王名贤之诗于图之后,庶亦足以供一时清赏云”。安岐《墨缘汇观》见《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上海书画版社,1996年,第416页。
    ①以上所引《采莲曲》诗歌见于《乐府诗集》,第731-738页。
    ②此为《乐府诗集》所引之文,今汲古阁本《乐府古题要解》与此略有异:“《右《江南曲》古词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又云:“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盖美其芳晨丽景,嬉游得时。若梁简文“桂楫晚应旋”,唯歌游戏也。又有《采菱曲》等,疑皆出于此”。此处言“《采菱曲》等,皆出于此”,当不止于《采菱曲》,应该包含与《采 菱曲》极为相近的《采莲曲》。此外,郭茂倩为北宋人,较明人毛晋早,故而其《乐府诗集》引文更为可信。
    ①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专列“续书”一类,可见明清时期“续书”风气之盛。
    ①[宋]王尧臣等编,[清]钱东垣等辑释《崇文总目》,粤雅堂丛书本。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②此处“初载”应作“载初”。
    ③[宋]陈骏撰(贵阳)赵士炜辑[中兴馆阁书目],见于许逸民、常振国编《中国历代书目丛刊》,现代出版社,1987年。
    ①[宋]晁公武著,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①[宋]郑樵撰《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
    ②[宋]陈振孙编《直斋书录解题》,见于许逸民、常振国编《中国历代书目丛刊》,影印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宋淳佑本,现代出版社,1987年。
    ①[元]马端临编《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①[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②郝润华、武秀成著《晁公武陈振孙评传》,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06页。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明写本,傅增湘跋、吴昌绶题诗,全国缩微文献中心,1985年。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虞山毛氏汲古阁《津逮秘书》本。
    [唐]吴兢等:《南州草堂词话·七颂堂词绎·词话·乐府古题要解》,中华书局1991年版。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齐鲁书社1997年版。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汉]蔡邕撰,吉联抗辑:《琴操》,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陈]释智匠:《古今乐录》,[清]王谟辑《汉魏遗书钞》本。
    [宋]陈旸:《乐书》,中华再造善本。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南朝齐]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
    [唐]刘知几撰,[清]蒲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版。
    [唐]李林甫:《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林宝撰,郁贤皓、陶敏整理,岑仲勉校记,孙望审订:《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63年版。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宋]郑樵:《通志》,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晃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5年版。
    [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宋本,1960年版。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残宋刻本,1989年版。
    [宋]曾糙:《类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1955年版。
    [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
    [唐]刘觫:《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
    [唐]赵磷:《因话录》,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唐]谷神子、薛用弱:《博异志·集异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崔令钦撰,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
    [唐]郑处诲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94年版。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华书局,1959年版。
    [五代]王仁裕等:《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注:《唐语林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
    [南朝宋]鲍照撰,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杨炯,卢照邻撰:《杨炯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卢照邻撰,李云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唐]骆宾王撰,[清]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唐]沈佺期、宋之问撰,陶敏等校注:《沈佺期宋·问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
    [唐]李白撰,[清]王琦笺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唐]自居易:《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张籍撰,徐礼节、余恕诚等校注:《张籍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
    [唐]王建撰,王宗堂校注:《王建诗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明]杨维桢撰,邹志方点校:《杨维桢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唐]元结、殷璠等选:《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宋]李防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55年版。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彭定球等:《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南朝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宋]王灼:《碧鸡漫志》,《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齐鲁书社,1997年版。
    陈尚君辑:《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陈尚君辑:《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东方出版社,1996。
    王易:《乐府通论》,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
    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上海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
    [日]增天清秀:《乐府。历史的研究》,东京创文社,1975年版。
    任半塘:《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萧涤非:《乐府诗词论薮》,齐鲁书社,1985年版。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杨生枝:《乐府诗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葛晓音:《八代诗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
    吴相洲:《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孙尚勇:《乐府文献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台湾中华书局,1971年版。
    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丘琼荪:《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联邦德国]汉斯·西科曼等著,王昭仁、金经言译:《上古时代的音乐-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
    古印度的音乐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闫步克:《乐师与史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美]约翰·耶胡迪·梅纽因、柯蒂斯·W·戴维斯著,冷杉译:《人类的音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左汉林:《唐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瞿林东:《吴兢与贞观政要—纪念吴兢逝世一千二百三十周年》,《河南大学学报》1979年第6期。
    蔡仲德:《郑声的历史真面目》,《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葛晓音:《盛唐清乐的衰落和古乐府诗的兴盛》,《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葛晓音:《李白乐府的复与变》,《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钱志熙:《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姬建敏:《吴兢的文章理论及实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吴相洲:《论永明体的出现与音乐之关系》,《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2002年版。
    吴相洲:《论永明体的产生与音乐之关系》,《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吴相洲:《略谈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喻意志:《<乐府诗集>成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成明明、孙尚勇:《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略考》,《文献》2004年第4期。
    王立增:《唐代乐府诗研究》,扬州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陈飞:《唐代文学概念的确立与实现-以早期史学为中心》,《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喻意志:《<通志·乐略>的史源学考察》,《中国音乐学刊》2005年第2期。
    孙尚勇:《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体例及影响》,《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总第八十三期。
    郑祖襄:《<隋书·经籍志>音乐书述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秦序:《“燕乐”并非唐代音乐的一种恰当分类》,《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左汉林:《唐代采诗制度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陈瑞娟:《唐代乐府诗论》,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颜庆余:《论乐府古题的传统》,刊于吴相洲主编《乐府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张开:《初唐乐府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小盾:《论中国乐部史上的隋代七部乐》,《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4期。
    吴相洲、张桂芳:《论元白对古题乐府传统的颠覆》,《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王小盾:《<文心雕龙·乐府>三论》,《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喻意志:《唐宋乐府解题类典籍考辨》,《音乐研究》2011年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