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与实际过程不一致探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它构建了国家与民众联接的制度化渠道,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载体。然而,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政治实践来看,存在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定地位与实际地位不一致的现象。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就是探求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与实际过程不一致的因素,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本文以影响和制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能发挥的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通过追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成、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来分析导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和实际过程不一致的原因。研究方法的采用意味着本文是从制度的中观层面出发,来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和方案。政治制度的高度密集,使得作为集体行动的政治活动时刻受到规则和制度的形塑,二者之间的互动推动了制度的生成与变迁。因此,本文以制度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考察了环境、理念、行为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全方位地对导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和实际过程不一致的因素进行了检视。
     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并对国内外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和实际过程不一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审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价值,提出了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的不足。最后,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与实际过程的不一致进行了概述。从法理上讲,作为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建构了各政治主体在国家权力机关和运行机制中的地位和关系。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有待提高、功能有待发挥。本章从制度群的角度进行了探讨,首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外部制度环境,探讨了党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等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次,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身运行机制的角度进行探讨,分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选举制度、代表制度和会议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探讨了历史进程中的人大制度与行为的互动。历史制度主义从制度关联的角度探讨制度与行为的关系,强调整体性制度框架对行为的影响,行为受到多层面制度的制约和限制。由于制度本身是历史进程的遗产,因此,需要在历史进程中考察制度与行为的互动关系。首先,介绍了人大制度的历史变迁,按历时顺序划分为历史遗产(1954年前)、人大制度的初步发展阶段(1954年—1965年)、人大制度的失灵阶段(1966年—1978年)、人大制度的再造阶段(1979年后)四个阶段;其次,探讨了政治精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成与变迁的推动。制度文本与现实状况的差距为政治精英发挥主观能动性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因此,政治精英的价值偏好往往会影响到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其发展趋势是从权威主义逐步向后权威主义过渡。
     第四章主要从政治观念角度来探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与实际过程的不一致。首先,从权力的价值判断、冲突产生规则、人的有限理性三个层面,论证了民主政治制度安排的逻辑起点,表明民主的目的就在于要实现对权力的驯服和制约,任何民主政治制度都是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其次,探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渊源,“主权在民”是其理想范式,“代议民主”指导了其现实构建;最后,分析了政治观念在实体化为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变形,从而得出的结论是:指导人大制度生成的是民主主义的政治观念,而在现实运作中是权威主义政治观念起主导作用,这种政治观念的二元化状态是导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与实际运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第五章探讨了环境的变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成和功能发挥的影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政权必须体现出“主权在民”的合法性,与国内环境对构建现代国家制度的迫切需要,加快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成。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在实施“赶超战略”、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国际上“先进——落后”二元格局、国内“强国家——弱社会”、“强政党——弱政府”的二元结构,又深深地影响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制度环境。另外,各种制度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宏观制度环境,计划经济体制、党的动员机制也影响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能的发挥。
     第六章探讨了共产党的执政模式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中国发展的路径是政党领导了现代国家制度的建构,并主导着国家的发展进程。长期的革命斗争使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民主集中制、党团(组)制度强化了党对政权机关的领导。革命时期形成的战时领导体制的路径依赖,深刻地影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和功能的发挥。
     第七章是结语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内部民众希望扩大政治参与的要求、外部民主化的压力、政治精英对治理、善治新理念的接受,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which constructs the institutionalized channels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is China’s fundamental political system. And it is thesystem security and carrier which can make people be in power. However, from thepolitical operational practice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there is not the samebetween the legal position and the actual position. The paper will explore the factorswhich causes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 requirements and the actualprocess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which can make us better understand andthink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and promote the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paper i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s and restricts thefunction of the system of people’s congress. By tracing the generation, pathdependence and changing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the paper which uses theanalytical method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nalyzes the reasons which lead to thegap between the provisions and the actual process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Adopted research methods means that this paper solve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theory and scheme from the medium measure. The highly dense of the politicalsystem means political activities as a collective shaped by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promotes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the system.Therefore, to make the system as variables and dependent variable, the paper inspects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idea, behavior and system, and makes a full rangeof view on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gap between the provisions of the people’scongress system and the actual proces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part; i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issues. Moreover, this chapter which examines theresearch status of the inconsistence between the provisions and the actual process of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expounds the research value of thesubject and put forward the possible innovation and deficiency. Finally, this chapter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defines related concepts.
     The second chapter outlines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provisions and theactual process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From a legal perspective, as China’sfundamental political system,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is in the core position in 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country, because it constructs the position and relations of thevarious political subjects which are in the state power organs and running mechanism.However, in actual operation,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people’s congresses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exerted. From the system group this chapterdiscusses the problem. First of all, it discusses the external system environment of thepeople’s congress system,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people’s congress, people’s congress and “bicameral” and other state organs; secondly,it discusses the system of people’s congresses internal mechanism, including thedeficiencies of the election system,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 and the conferencesystem in the system of people's congres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and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y. The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discusses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and behavior from the angle of institutional relationships.And it emphasizes the influence which whole system frame imposes behavior to; italso emphasizes that behavior are limited and restricted by multi-level system. Thesystem itself is a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heritage,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interaction between institution and behavior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Firstly,according to the time sequenc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scongress system. It is divided into historical heritage (prior to1954), the preliminary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1954-1965), the failure of thepeople’s Congress system (1966-1978), and the recycling stage of the people’scongress system (after1979) of four stages. Secondly, it explores that the politicalelites push on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The gapbetween the system text and the reality leaves a larger space where the political elitescan play subjective initiative. Therefore, the value preference of political elites oftenaffects on the practice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isfrom authoritarianism backward stepwise authoritarian tran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ideas,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provisions and the actual process of the people’s congresssystem. First of all,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value judge of the power, conflictmaking rules and the limited reas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democracy isto realize the tame and restriction of power, any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is constantly developing in the political practice.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theory origin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People's sovereignty” is its ideal paradigm;“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theory” guides the realistic construction. Finally, the paperanalyzes the deformation when the political ideas turn into the system. Thus, it isconcluded that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cept guides the generation of the people’scongress system, as the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idea plays the leading role in realityoperation. Therefore, the dualistic political concept is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inconsistence between the provisions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people’s congresssystem.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people’scongress system formation and function. When the new China was established in1949,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requires that the legitimacy of Chinese new regimemust reflect “the sovereignty of the people”,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requiresurgently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state institution, which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And in the process of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intopractice, China implements on “surpassing strategy” to realize rapid modernization.International dualistic pattern of “advanced-backward” and domestic dualisticstructure of “strong country-weak society”,“strong Party-weak government” alsodeeply affects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al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Inaddition, various systems are mutual influence. The interaction among economicsystem,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constitutes the macro institutional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operation. Moreover, the plannedeconomy system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Party also influence on the function of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ruling mode of the CommunistParty to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 is that theParty lea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tate system, and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ountry. The long-term revolutionary struggle makes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orm a highly centralized “unified” leading system.Democratic centralism and the caucus system strengthen the Party’s leadership to theorgans of political power. Therefore, path dependence of wartime system formed inthe period of the revolution profoundly affects the oper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people’s congresses system.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economy has changed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China. There aresome factors which include the expans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quirements ofthe internal people, the external democratization pressure and the political eliteacceptance the new ideas of governance, good governance provide adequate powerfor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引文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页。
    ③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①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6页。
    ②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③刘少奇:《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29-530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②竹森:《当代政治发展研究衰落探因》,载刘军宁,王焱编:《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7页。
    ③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④邹平学:《关于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理论反思》,《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九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①孔凡义:《民主与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双重取向》,《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②谢庆奎:《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新视野》2005年第1期。
    ③赵虎吉:《政治学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41页。
    ④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340页。
    ⑤赵虎吉:《政治学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41页。
    ①杨建党:《领袖权威与制度成长:毛泽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与实践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②张同乐:《建国前后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③金太军:《论毛泽东的政体思想》,《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3期;张同乐:《建国前后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陆德生、纪荣荣:《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理论建设》2003年第4期;魏宪朝:《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④杨绍琼、奚春华:《论周恩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理论贡献》,《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吴文泰:《刘少奇关于人大制度的重要论断及其现实意义》,《山东人大工作》2004年第1期;何正付、严兴文:《论董必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⑤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⑥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⑦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⑧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⑨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⑩邱家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路径探索——“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5期。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5-36页。
    ②郭道晖:《权威、权力还是权利——对党与人大关系的法理思考》,《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
    ③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1页。
    ④王贵秀:《理顺党政关系,实现依法执政——对建设宪政,完善人大制度的政治哲学思考》,《人大研究》2005年第4期。
    ⑤谢庆奎:《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新视野》2005年第1期。
    ⑥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7-321页。
    ①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221页。
    ②童之伟:《论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党政秩序调整》,《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④尹汉华:《理顺我国执政党、人大与政府的关系》,《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⑤谢岳:《完善人代会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①张建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岭南学刊》1999年第4期。
    ②何俊志:《中国地方人大的三重性质与变迁模式》,杨光斌:《中国政治变革中的观念与利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页。
    ③郭燕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④陈琦:《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制度规定与实际运作差异研究:南通市L镇人大代表选举个案观察》,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①陈立林:《论我国建立人大代表竞争性选举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
    ②唐娟:《从确认性选举转向竞选性选举:动因与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③邹平学:《人民代表大会的规模困境与代表性的逻辑悖论》,《人大研究》2009年第4期。
    ④张青国:《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行动逻辑》,《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⑤于鹏程:《基层人大代表履职研究——以山西两县人大代表履职为例》,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①张晓琴:《论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②胡映雪:《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力的困境与对策探究》,《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6期。
    ③程竹汝:《授权与监督: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④孟宪艮:《人大代表的监督能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⑤孙英:《简评中外人大研究现状》,《人大研究》2009年第3期。
    ①Kevin O’Brien, Reform without liberalization: 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politics ofinstitutional chan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②何俊志:《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的理论演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4期。
    ③闫健:《海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研究》,《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第8期。
    ④Murray Scot Tanner,“The Erosion of Community Party Control over Lawmaking in China”, The ChinaQuarterly(1994),138:81-403.
    ①Murray Scot Tanner,“The Politics of Lawmaking in Post-Mao China: Institution, Processes and DemocraticProspec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9.
    ②Michael W. Dowdle,“The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1997,11(1):1-125.
    ③Kevin J. O’Brien,“Agents and Remonstrators: Role Accumulation by Chinese People’s Congress Deputies”,China Quarterly (1994),359-380.
    ④Kevin J. O’Brien,“Chinese People’s Congresses and Legislative Embedednes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1994),80-107.
    ⑤Kevin J. O’Brien, Laura M. Luehmann,“Institutionalizing Chinese Legislatures:Trad-Offs between Autonomyand Capacity.”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1998).23(1):91-108.
    ⑥何俊志:《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的理论演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4期。
    ①Roderick MacFarquhar,“Provincial People’s Congresses”, The China Quarterly(1998),155:656-667.
    ②Xia Ming,“Information Efficiency,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Institutional Linkages of the ProvincialPeople's Congresses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Legislative Studies(1997).3(3):10-38.
    ③Xia Ming,“The People's Congresses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Toward a Network Mode of Governance”. NewYork: Routledge(2008):178-217.
    ④Melanie Manion,“Chinese Democratization in Perspective Electorate and Selectorates at the Township Level,The China Quarterly(2000),163:764-782.
    ⑤Melanie Manion,“When Communist Party Candidates Can Lose, Who Wins? Accessing the Role of LocalPeople’s Congress in the Selection of Leader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2008),195:607-630.
    ⑥An Chen,“Restructuring Political Power in China, Alliances and Opposition,1978-1998”. Boulder LynneRienner Publishers,1999:63-96.
    ⑦Yang Dali,“Remaking the Chinese Leviathan,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Governmenance in China”.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76-278.
    ①何俊志:《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的理论演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4期。
    ②孙英:《简评中外人大研究现状》,《人大研究》2009年第3期。
    ③何俊志:《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的理论演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4期。
    ④Xia Ming,“Political Contest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rovincial People’s Congresses as Power Players inChinese Politics: a Network Explan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July2000),185-214.
    ①[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6页。
    ④《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苗力田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7页。
    ①赵鼎新:《民主的生命力、局限与中国的出路》,http://www. aisixiang. com/data/16563. html.
    ②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页。
    ③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政法论坛》2004年第6期;浦兴祖:《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复旦学报》2005年第5期;谢岳:《完善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④孔凡义:《民主与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双重取向》,《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谢庆奎:《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新视野》2005第1期。
    ②[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44-146页。
    ③[美]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吴家麟:《建立人大学的几个断想》,《人大研究》1992年第4期。
    ②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78-82页。
    ③[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7页。
    ①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229页。
    ②[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页。
    ③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①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及三个新制度主义》,何俊志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③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④[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及三个新制度主义》,何俊志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⑤[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及三个新制度主义》,何俊志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①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页。
    ②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③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④[英]博诺里:《政治制度、否决点和福利制度的适应过程》,皮尔逊主编:《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汪淳波、苗正民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42-343页。
    ①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及三个新制度主义》,何俊志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②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③Peter A. Hall,“Conclusion: The Politics of Keynesian Ideas”, in Peter A. Hall, ed., The Political Power ofEconomic Ideas: Keynesianism across N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p.362.
    ①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
    ②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③[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部分。
    ④《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4页。
    ①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②《汉语大词典》(第2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版,第664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④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⑤杨立华、杨爱华:《三种视野中的制度概念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⑥[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9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226页。
    ②Sue E. S. Crawford, Elinor Ostrom,“Agrammer of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5,Vol.89, NO.3September:582-599.
    ③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④[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及三个新制度主义》,何俊志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⑤杨立华、杨爱华:《三种视野中的制度概念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14页。
    ②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③李良栋、侯少文、刘春:《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126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⑤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①[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37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③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④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⑤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6页。
    ②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③[美] D. 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原版序言第2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③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38页。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6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③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页。
    ①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2页。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3页。
    ①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32页。
    ③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7页。
    ②《刘少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③王劲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①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192页。
    ②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8-79页。
    ③[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7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③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①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9页。
    ③[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④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①黄钟:《宪法视角下的毛泽东与刘少奇》,《炎黄春秋》2013年第7期。
    ②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6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④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221页。
    ①[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8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19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③邹平学:《完善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若干思考》,《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187页。
    ②曹沛霖等:《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④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⑤曹沛霖等:《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①邹平学:《完善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若干思考》,《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②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③邹平学:《人民代表大会规模困境与代表性的逻辑悖论》,《人大研究》2009年第4期。
    ①[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6页。
    ①朱应平:《论人大规模、结构及其重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②[美]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吕应中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0页。
    ③[美]曼库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④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①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6-67页。
    ②田穗生等:《中外代议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1-232页。
    ③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①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01页。
    ①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②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③[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
    ④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6页。
    ⑤田穗生等:《中外代议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1页。
    ①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0-251页。
    ②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2页。
    ①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②[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郑一明等译,第25页。
    ③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258页。
    ④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⑤Ellen M. Immergut, The Theoretical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Society, Vol.26, No,1, March1998,23.
    ①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页。
    ②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和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③周振鹤:《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上册),计秋枫、朱庆葆译,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1页。
    ②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李鸿章全集》(第二册),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874页。
    ③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④雷颐:《面对现代性挑战:清王朝的应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156页。
    ①雷颐:《面对现代性挑战:清王朝的应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56页。
    ②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210页。
    ③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④林尚立:《政党与国家建设:理解中国政治的维度》,载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⑤林尚立:《政党与国家建设:理解中国政治的维度》,载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页。
    ②曹沛霖等:《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924页。
    ④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何俊志、赵可金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②《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4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3-282页。
    ①[美]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徐尧、李哲民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②[美]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徐尧、李哲民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
    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8-439页。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4-65页。
    ②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何俊志、赵可金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4页。
    ③Kathleen Thelen, Timing and Temporality in the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Change, Studies inAmerican Political Development,14(Spring2000), pp.101-108.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5页。
    ①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何俊志、赵可金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②刘建军等:《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7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4-65页。
    ②刘建军等:《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9页。
    ④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何俊志、赵可金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①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页。
    ②Hannah Arendt, Crises of the Republic, San Diego, New York, London,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1972, p.145.
    ③申坤:《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3年4月。
    ④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何俊志、赵可金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87-788页。
    ②高放:《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长期思考》,《探索》2005年第1期。
    ③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9页。
    ①荣仕星:《实用行政管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8、231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95页。
    ②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何俊志、赵可金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③申坤:《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3年4月。
    ④蔡定剑、王晨光:《人民代表大会二十年发展与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58-60页。
    ①王维国、谢蒲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6期。
    ②Xia Ming,“Information Efficiency,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Institutional Linkages of the ProvincialPeople's Congresses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Legislative Studies(1997).3(3):10-38.
    ③Xia Ming,“The People's Congresses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Toward a Network Mode of Governance”. NewYork: Routledge(2008):178-217.
    ④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何俊志、赵可金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⑤[美]哈罗德·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页。
    ⑥[英]汤姆·拉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⑦赵虎吉:《政治学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33页。
    ①Kathryn Sikkink, Ideas and Institution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1, pp.1-3.
    ②杨奎松:《读史求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8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09-617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4页。
    ①《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3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5页。
    ③杨奎松:《读史求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8页。
    ⑤G. John Ikenberry, etc.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University Press,1988, p.19.
    ①杨朝辉:《权威主义的终结与中国政治的渐进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第1期。
    ②《毛泽东年谱1893-1949》,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1页。
    ③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政治组:《中国宪法精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页。
    ②《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2-403页。
    ③杨朝辉:《权威主义的终结与中国政治的渐进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第1期。
    ④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0页。
    ①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②胡鞍钢:《中国集体领导体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0页。
    ③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④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⑥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
    ①[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247页。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
    ③[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378页。
    ④杨朝辉:《权威主义的终结与中国政治的渐进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第1期。
    ①[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25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②邱芝:《权威主义及其转型的理论分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③李炳烁:《新权威主义、立宪政体与东亚法治转型》,《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2页。
    ②杨朝辉:《权威主义的终结与中国政治的渐进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第1期。
    ③[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112页。
    ②李炳烁:《新权威主义、立宪政体与东亚法治转型》,《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③占美柏:《威权政治下的宪法权威》,《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2期。
    ①徐振光:《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发展史稿》,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238页。
    ①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美]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周越、徐继红:《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及其相关观点诠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赵虎吉:《论政治制度安排的逻辑起点》《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7期。
    ④[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47-448页。
    ⑤[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⑥[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⑦[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47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1页。
    ②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③[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6页。
    ④[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2页。
    ⑤[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48页。
    ①刘玉安等:《西方政治思想通史》,山东人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②赵虎吉:《论政治制度安排的逻辑起点》《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7期。
    ③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④[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部分。
    ⑤[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①[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②[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③[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序言第1页。
    ④[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⑤[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122页。
    ⑥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92页。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③[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④[英]拉夫尔·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⑤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55页。
    ⑥[英]拉夫尔·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3页。
    ①[美]约翰·麦克米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②[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页。
    ③赵虎吉:《论政治制度安排的逻辑起点》,《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7期。
    ①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6页。
    ②[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①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②[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55-557页。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④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页。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6页。
    ②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③[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2页。
    ①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②[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2页。
    ③[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页。
    ④[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6页。
    ⑤[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张雁深译,第154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张雁深译,第160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73页。
    ①杨光斌、尹东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②侯少文:《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①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②吴瑛:《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想的碰撞》,《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③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④赵虎吉:《后发展国家政治合法性的二元化与政治发展逻辑》,《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①[法]米歇尔·克罗齐等:《民主的危机》,马殿军等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②[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9页。
    ③[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④[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页。
    ②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1页。
    ③[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④[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2版),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⑤Noman Barr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Political Theo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2000, p190.
    ⑥[英]伯林:《自由的两种概念》,载M.桑德尔编:《自由主义及其评论家》,布莱克韦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5页。
    ①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1-63页。
    ②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1-63页。
    ③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导言第5页。
    ①俞可平:《论权威主义——兼谈“新权威主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年第3期。
    ②张伟:《从村庄到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治理》,《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④[日]大野健一、樱井宏二郎:《东亚发展经济学》,史念译,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⑤张伟:《从村庄到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治理》,《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①师雯:《儒家政治文化在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演变》,《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②[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③胡锐军:《儒家政治设计思想的政治价值考量》,《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6期。
    ④[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
    ①[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9页。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③[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徐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④[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0页。
    ⑤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3页。
    ①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1-22页。
    ②[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2页。
    ③[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2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7页。
    ①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②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2页。
    ③[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22-324页。
    ①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②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①赵虎吉、臧豪杰:《冲突和融合:中韩政治发展的比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86页。
    ③[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④[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①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②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③刘建军:《人大制度与有序民主: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种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9期。
    ④[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2版),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②申坤:《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3年4月,第61页。
    ③[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出版社2010年版,第392页。
    ④[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8页。
    ①[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2版),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①蔡定剑:《新中国宪法的制定背景》,《学习时报》2004年9月29日。
    ②穆兆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③杨奎松:《开卷有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280页。
    ④穆兆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5页。
    ①穆兆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②王人博:《宪法的中国性:“五四宪法”制定的背景》,《二十一世纪》2005年4月号。
    ③[英]罗德·黑格、马丁·哈罗普:《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张小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④[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2版),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
    ⑤林蕴晖:《共和国年轮》(1953年),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⑥《刘少奇1952年10月30日给毛泽东并中央的信》,转引自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56页。
    ①[美]詹姆斯·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②[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4页。
    ③王人博:《宪法的中国性:“五四宪法”制定的背景》,《二十一世纪》2005年4月号。
    ④[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5页。
    ①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②凌风:《五年以来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工作的成就》,《光明日报》,1954年9月15日。
    ③[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5页。
    ④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⑤韩大元:《关于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若干问题探讨——纪念1954年宪法颁布50周年》,《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⑥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①[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页。
    ②[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8页。
    ③[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1页。
    ①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
    ②[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68页。
    ③[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4页。
    ④李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页。
    ⑤李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页。
    ①[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69页。
    ②[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0页。
    ③《周恩来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4页。
    ⑤Peter J. Katzenstein edited,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 Foreign Economic Polititcs of Advanced IndustrialStates,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pp.306-308.
    ①王人博:《宪法的中国性:“五四宪法”制定的背景》,《二十一世纪》2005年4月号。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4页。
    ③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④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7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2页。
    ①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页。
    ②韩大元:《关于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若干问题探讨——纪念1954年宪法颁布50周年》,《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③穆兆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④[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页。
    ①赵虎吉:《后发展国家政治合法性的二元化与政治发展逻辑》,《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②赵虎吉:《重构政治价值: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属性与发展逻辑》,《浙江学刊》2011年第1期。
    ③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④[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①[美]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4页。
    ②郑永年:《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第20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④[德]马克斯·韦伯:《韦伯政治著作选》,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页。
    ⑤吴思:《血酬定律》,语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菅从进、张桂珍:《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论要》,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③[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0页。
    ④[美]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8页。
    ⑤[美]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8页。
    ①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3页。
    ②张青国:《法团视角下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调整与建构》,《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③秦晖:《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④[美]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陈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⑤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①秋风:《中国需要道德重建与社会建设运动》,《南方周末》2007年2月8日。
    ②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①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②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③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11页。
    ①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页。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195页。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295页。
    ①赵虎吉:《揭开韩国神秘的面纱——现代化与权威主义:韩国现代政治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②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③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④孙立平:《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⑤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79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05页。
    ②赵虎吉:《后发展国家政治合法性的二元化与政治发展逻辑》,《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①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214页。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32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37页。
    ④[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11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33页。
    ②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216页。
    ①[法]米歇尔·克罗齐等:《民主的危机》,马殿军等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59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①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页。
    ②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0页。
    ②徐大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③[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④[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②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③[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5页。
    ①田穗生等:《中外代议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1页。
    ②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③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1979—1984),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28页。
    ③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132页。
    ④胡健:《促进立法民主化科学化:贯彻实施立法法专家座谈会纪实》,《人民日报》2000年8月9日。
    ①[美]詹姆斯·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②[美]詹姆斯·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③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98页。
    ①张慜:《第四届全国司法工作会议的来龙去脉及其严重影响》,《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26-427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47页。
    ①刘建军等:《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5-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2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6页。
    ③《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3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4页。
    ⑤[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6页。
    ⑥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⑦刘建军:《人大制度与有序民主: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种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9期。
    ①[美]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②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4页。
    ③[美]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68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4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90页。
    ④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英]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词典》,陈叔平、王瑾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②[苏]基达林科:《苏维埃制度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制度》,康丁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版,第13页。
    ③文道贵:《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苏维埃政权性质的认识轨迹》,《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④杜文焕、刘德喜:《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5页。
    ⑤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页。
    ①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
    ②舒龙、凌步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任弼时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08页。
    ⑥《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1页。
    ①杨圣清:《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根据地政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
    ②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
    ①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42-743页。
    ③《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5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页。
    ③曾志云:《我国党政领导体制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构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55页。
    ④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1页。
    ①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下册),计秋枫、郑会欣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6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147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页。
    ②吕小蓟:《关于延安时期一元化领导体制确立的前前后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791页。
    ③曾志云:《我国党政领导体制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构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57页。
    ④曾志云:《我国党政领导体制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构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58页。
    ①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214页。
    ②[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页。
    ③刘建军等:《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①王贵秀:《理顺党政关系,实现依法执政》,《人大研究》2005年第4期。
    ②刘建军等:《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③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①王贵秀:《民主集中制正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中共中央编译局:《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5页。
    ③王贵秀:《民主集中制正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彭向刚:《领导科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37页。
    ⑤《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⑥王贵秀:《民主集中制正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5-5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7页。
    ②彭真:《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7-28页。
    ③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521页。
    ④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⑤《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⑥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①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1页。
    ②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页。
    ③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④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⑤林尚立:《政党与国家建设:理解中国政治的维度》,载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序,第6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81-482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79-480页。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16-217页。
    ①唐志宏、谭继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成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②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③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8页。
    ④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⑤《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①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193页。
    ②《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③刘政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词典》,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年版,第272页。
    ④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9页。
    ⑤Xia Ming,“The People's Congresses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Toward a Network Mode of Governance”. NewYork: Routledge(2008), p.122.
    ①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页。
    ②刘建军等:《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①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0-311页。
    ②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③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③[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④[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上),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①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7-58页。
    ②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③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下册),计秋枫、郑会欣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7页。
    ④E.E. Schattshneider. Party Govern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t&Winston,1942, p.1.
    ①杨成虎:《群众路线的逻辑、意义与限度》,《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②[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0页。
    ③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18页。
    ④杨成虎:《群众路线的逻辑、意义与限度》,《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①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246页。
    ②赵虎吉:《重构政治价值: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属性与发展逻辑》,《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
    ①刘军:《近代西方公民权利发展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载武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第2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页。
    ①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②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38页。
    ①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页。
    ①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3页。
    ②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3页。
    ③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l—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毛泽东年谱1893-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董必武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周恩来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4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3]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比较政治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4]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15]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16]杜文焕,刘德喜.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研究[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17]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8]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
    [19]何华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0]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1]何俊志,任军峰,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泽文精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2]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3]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4]胡鞍钢.中国集体领导体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5]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26]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7]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8]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9]雷颐.面对现代性挑战:清王朝的应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0]李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1]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2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32]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3]李良栋,侯少文,刘春.新编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4]李秋生.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35]李维汉.回忆与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36]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7]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8]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9]林蕴晖.共和国年轮(1953年)[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40]刘建军等.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1]刘玉安等.西方政治思想通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42]刘政,程湘清.民主的实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和运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3]刘政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词典[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
    [4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5]吕小蓟.关于延安时期一元化领导体制确立的前前后后[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46]穆兆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7]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8]彭向刚.领导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9]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0]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1]戚贵元.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52]秦晖.传统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
    [5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55]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56]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政治组.中国宪法精释[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
    [57]荣仕星.实用行政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8]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9]舒龙,凌步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0]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1]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2]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63]唐志宏、谭继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M].成都人民出版社,1993.
    [64]田穗生.中外代议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5]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66]王劲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67]王清秀.人大制度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68]吴思.血酬定律[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69]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70]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1-5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71]徐振光.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发展史稿[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11.
    [7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上下册)[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
    [73]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4]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5]杨光斌.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6]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77]杨光斌.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8]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9]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80]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1]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2]杨光斌,寇建文.中国政治变革中的观念与利益[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3]杨奎松.开卷有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84]杨奎松.读史求实[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5]杨圣清.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根据地政权[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86]尹世洪,朱开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87]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8]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89]张希坡.中国人大制度创建史[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90]赵虎吉.揭开韩国神秘的面纱——现代化与权威主义:韩国现代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91]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92]赵虎吉.政治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9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94]郑永年.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9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7、10、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9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9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98]周振鹤.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9]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00]竹森.当代政治发展研究衰落探因[A].刘军宁,王焱编.自由与社群[C].北京:三联书店,1998.
    [101]邹平学.关于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理论反思[A].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九辑)[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10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03][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4][德]马克斯·韦伯.韦伯政治著作选[M].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10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108][法]米歇尔·克罗齐等.民主的危机[M].马殿军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109][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M].郑永年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10][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姚洋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111][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M].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12][美]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M].陈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13][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找回国家[M].方力维,莫宜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14][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M].王崑,徐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5][美] D. 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M].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1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1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118][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9][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0][美]道格拉斯·C·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121][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2][美]费正清.剑桥中国华民国史(上下卷)[M].杨品泉,张言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23][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M].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24][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M].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25][美]费正清.观察中国)[M].傅光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26][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M].冯克利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27][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M].竺乾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28][美]哈罗德·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M].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29][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0][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杨砾、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3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国家社科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3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马殿君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33][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34][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35][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M].罗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36][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M].胡国成,赵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59]
    [137][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M].曹海军,佟德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38][美]罗伯特·达尔.美国宪法的民主批判[M].佟德志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139][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M].曹海军,佟德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40][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M].谭君久,刘惠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1][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12][美]罗伯特·古丁等.政治科学新手册[M].钟开斌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43][美]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M].徐尧,李哲民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44][美]罗斯金.政治科学[M].林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45][美]曼库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46][美]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M].吕应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7][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上下册)[M].杜蒲,李玉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48][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卷)[M].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9][美]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卷)[M].谢亮生,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50][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51][美]塞缪尔·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版。
    [152][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153][美]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54][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55][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M].吕增奎,王新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56][美]威尔逊.国会政体[M].熊希龄,吕德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57][美]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158][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59][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0][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61][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权力的分析[M].陶远华,苏世军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16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63][美]约翰·麦克米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64][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65][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66][美]詹姆斯·G·马奇,约翰·P·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M].张伟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167][美]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68][日]大野健一,樱井宏二郎.东亚发展经济学[M].史念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169][日]青木吕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70][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2版)[M].张立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71][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72][英]博诺里.政治制度、否决点和福利制度的适应过程[A].皮尔逊主编.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C].汪淳波、苗正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73][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7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175][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176][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77][英]J. S.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瑄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78][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M].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79][英]罗德·黑格,马丁·哈罗普.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M].张小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80][英]拉夫尔·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M].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1][英]洛克.政府论[M].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82][英]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词典[M].陈叔平,王瑾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83][英]汤姆·拉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M].尤卫军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蔡定剑.新中国宪法的制定背景[N].学习时报,2004-9-29.
    [2]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6).
    [3]常士訚.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J].理论探讨,2008,(4).
    [4]陈立林.论我国建立人大代表竞争性选举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理论导刊,2008,(4).
    [5]陈伟.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南京社会科学,2009,(7).
    [6]程竹汝.授权与监督: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2005,(6).
    [7]高放.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长期思考[J].探索,2005,(1).
    [8]郭道晖.权威、权力还是权利——对党与人大关系上一些提法的商榷[J].学术交流,1994,(4).
    [9]郭道晖.党的领导与人大监督[J].法学,2001,(3).
    [10]郭燕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述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
    [11]韩大元.关于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若干问题探讨——纪念1954年宪法颁布50周年[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12]何俊志.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的理论演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4).
    [13]何正付,严兴文.论董必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J].湖南社会科学,2011,(3).
    [14]侯少文.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
    [15]胡锐军.儒家政治设计思想的政治价值考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
    [16]胡映雪.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力的困境与对策探究[J].党政干部论坛,2013,(6).
    [17]黄钟.宪法视角下的毛泽东与刘少奇[J].炎黄春秋,2013,(7).
    [18]金太军.建设政治文明与完善人民代表人会制度[J].理论探讨,2004,(4).
    [19]金太军.论毛泽东的政体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1999,(3).
    [20]孔凡义.民主与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双重取向[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2).
    [21]孔令栋.权威与依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J].文史哲,2001,(6).
    [22]赖文燕,蔡国栋.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5).
    [23]李炳烁.新权威主义、立宪政体与东亚法治转型[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2).
    [24]刘建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长与国家形态的更新[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2).
    [25]马奔.关于党与人大在国家中地位的理性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6]马少红.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确立[J].东北师大学报,2006,(2).
    [27]浦兴祖.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J].复旦学报,2005,(5).
    [28]秦位强.论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多维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6,(6).
    [29]邱芝.权威主义及其转型的理论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30]秋风.中国需要道德重建与社会建设运动[N].南方周末,2007-2-8.
    [31]师雯.儒家政治文化在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演变[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2]孙立平.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1,(2).
    [33]孙英.简评中外人大研究现状[J].人大研究,2009,(3).
    [34]唐娟.从确认性选举转向竞选性选举:动因与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4,(3).
    [35]陶庆.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主权的理论原则与政治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3).
    [36]王贵秀.理顺党政关系,实现依法执政[J].人大研究,2005,(4).
    [37]王贵秀.民主集中制正误[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1).
    [38]王人博.宪法的中国性:“五四宪法”制定的背景[J].二十一世纪,2005(4).
    [39]王维国,谢蒲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J].政治学研究,2008,(6).
    [40]魏宪朝.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J].聊城大学学报,2004,(6).
    [41]吴家麟.建立人大学的几个断想[J].人大研究,1992,(4).
    [42]吴瑛.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想的碰撞[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43]谢庆奎.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J].新视野,2005,(1).
    [44]谢岳.完善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J].学术月刊,2005,(6).
    [45]杨成虎.群众路线的逻辑、意义与限度[J].云南社会科学,2011,(4).
    [46]杨光斌,尹冬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6).
    [47]杨立华,杨爱华.三种视野中的制度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
    [48]杨培田.毛泽东主席与“五四宪法”的诞生[J].人大研究,2003,(1).
    [49]杨绍琼,奚春华.论周恩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理论贡献[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
    [50]杨朝辉.权威主义的终结与中国政治的渐进发展[J].国际政治研究,2013,(1).
    [51]尹汉华.理顺我国执政党、人大与政府的关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52]俞可平.论权威主义——兼谈“新权威主义”[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3).
    [53]张建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J].岭南学刊,1999,(4).
    [54]张青国.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行动逻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5).
    [55]张同乐.建国前后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4).
    [56]张伟.从村庄到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治理[J].江苏社会科学,2004,(1).
    [57]张晓琴.论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J].宁夏社会科学,2005,(6).
    [58]赵虎吉.重构政治价值: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属性与发展逻辑[J].学习与探索,2011,(1).
    [59]赵虎吉.科学·民主·依法执政要树立几个新观念[J].浙江学刊,2005,(1).
    [60]赵虎吉.政治共同体的集体行动与民主政治[J].理论视野,2012,(8).
    [61]赵虎吉.论政治制度安排与逻辑起点[J].教学与研究.2005,(7).
    [62]赵虎吉.后发展国家政治合法性的二元化与政治发展逻辑[J].浙江学刊.2004,(3).
    [63]赵虎吉.政治发展模式探因——韩国政治发展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亚太,2005,(10).
    [64]赵虎吉,臧豪杰.冲突和融合:中韩政治发展的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65]赵祥.新制度主义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J].人文杂志2004,(6).
    [66]周越,徐继红.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及其相关观点诠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67]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68]朱应平:《论人大规模、结构及其重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3).
    [69]邹平学.人民代表大会的规模困境与代表性的逻辑悖论[J].人大研究,2009,(4).
    [70]邹平学.完善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若干思考[J].法学评论,2005,(1).
    [71][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及三个新制度主义[J].何俊志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5).
    [1]陈琦.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制度规定与实际运作差异研究:南通市L镇人大代表选举个案观察[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3.
    [2]程舒伟.旧中国国会兴衰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3]孟宪艮.人大代表的监督能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9.
    [4]申坤.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3.
    [5]杨建党.领袖权威与制度成长:毛泽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与实践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6]曾志云.我国党政领导体制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1] An Chen,“Restructuring Political Power in China, Alliances and Opposition,1978-1998”.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9.
    [2] Dutton, Michael Robert. Policing Chinese politics: a history. Durham: DukeUniversity Press,2005.
    [3] Kevin J. O’Brien, Reform without liberalization: China’s National People’sCongress and the politic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0.
    [4] Kevin J. O’Brien,“Agents and remonstrators: Role Accumulation by ChinesePeople’s Congress Deputies”, China Quarterly,1994.
    [5] Kevin J. O’Brien,“Chinese People’s Congresses and Legislative Embedednes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1994.
    [6] Kevin J. O’Brien, Laura M. Luehmann,“Institutionalizing Chinese Legislatures:Trad-Offs between Autonomy and Capacity.”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1998.23(1).
    [7] Kornberg, Judith F. China in world politics: policies, processes, prospects. Boulder,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2004.
    [8]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politics of China: sixt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of China, Cambridge; New York,2011.
    [9] Melanie Manion,“Chinese Democratization in Perspective Electorate andSelectorate at the Township Level, The China Quarterly2000.
    [10] Melanie Manion,“When Communist Party Candidates Can Lose, Who Wins?Accessing the Role of Local People’s Congress in the Selection of Leaders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2008.
    [11] Michael W. Dowdle,“The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1997.
    [12] Murray Scot Tanner,“The Erosion of Community Party Control over Lawmaking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1994.
    [13] Murray Scot Tanner,“The Politics of Lawmaking in Post-Mao China: Institution,Processes and Democratic Prospec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9.
    [14] Peter A. Hall and David Soskice edited, Variety of Capitalism, The InstitutionalFoundatio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5] Peter A. Hall,“Conclusion: The Politics of Keynesian Ideas”, in Peter A. Hall,ed., The Political Power of Economic Ideas: Keynesianism across Na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16] Roderick MacFarquhar,“Provincial People’s Congresses”, The China Quarterly1998.
    [17] 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2.
    [18] Xia Ming,“The People's Congresses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Toward aNetwork Mode of Governance”. New York: Routledge2008.
    [19] Xia Ming,“Political Contest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rovincial People’sCongresses as Power Players in Chinese Politics: a Network Explanation”, Journal ofContemporary China July2000.
    [20] Yang Dali,“Remaking the Chinese Leviathan,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oliticsof Governmenance i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人大代表制度研究网http://www. rddb. cn
    [2]人大与议会网http://www. e-cpcs. org/
    [3]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网http://www. wiapp. org
    [4]中国人大网http://www. npc. gov. cn
    [5]中国宪政网http://www. calaw. cn
    [6]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 chinaelctions.org/index.html
    [7]中国政治学网http://chinaps. cass. 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