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变迁中的民族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互相包容的优良传统,总体关系是和谐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民族的交流和互动得到空前的发展。虽然各民族文化异质性逐渐减少,同质性逐步增加,但是民族间的差异并没有消失,相反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各民族出于发展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考虑,在资源、经济等领域的竞争可能会更为激烈,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民族间的摩擦和矛盾不可避免。对民族认同深入的剖析不仅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成员之一的土家族,广泛分布在湘鄂川黔边境,在同各民族长期交流融合中,该民族的语言、服饰、经济活动等同汉族的差异基本消失,但该民族成员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民族认同。其民族认同受原生性和工具性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出认同的层次性、场景性和灵活性。强烈的民族认同有利于增强其民族的凝聚力,但同时也容易使民族成员眼中只有“我族”,而不顾及其他民族成员的利益。因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既要激发土家族成员的民族认同,为本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又要把土家族成员和其他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加强土家族成员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整体意识,避免各族间的冲突和矛盾,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分析土家族成员对本民族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利于从各个层面引导土家族民族成员,把他们的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有机的整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Being a multi-national country, China has develope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 that is being tolerate to each other in the long history, manifested with an overall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ut what we must soberly realize is that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continuous mor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when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west regions of China has been carried out that there came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so much so that the heterogeneity was gradually reduced and homogeneity increased, but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ethnic groups did not disappear. On the contrary,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each ethnic group may have more ferocious competition in fields such as resources and economy for the sake of developing their ow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disput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ethnic groups is unavoidable in certain period and scope. Deep analysis of national identity not only relates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ose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Tujia nationality, as one of the many ethnic groups of China, is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on the boarders of Hunan, Hubei and Sichuan provinces, whose language, costumes, economic activities have basically eliminated the differences with those of Han ethnic group during the long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assimilation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 But the members of this group still retain strong national identity that bears 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of originality and instrumental, showing the features of strata, situation and flexibility. A strong national identity is conducive to the unity of the ethnic group; and on the other hand, easy for it to be self-centered, not thinking of the benefit of other group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China modernization,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ujia nationality should be aroused to contribute to its development, and its members should also be united with the members of other groups t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ujia people as a part of the big family of China and to avoid the disput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thus creating a harmonious social atmosphere. Analyzing Tujia people's identities of Chinese Nation and of their own nationality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 cognition, emo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is conducive to guide Tujia people on different levels, integrating their Chinese Nation identity and their own nationality to strive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nation and for Chinese nation standing out in the world, with the strong spiritual drive produced.
引文
1 李智环,杨军昌:《土家族人口发展问题略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5 期,第 42 页。
    
    2 庄孔韶:《人类不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42~358 页。
    3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7 页。
    4 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0 页。
    5 陈枝烈:《台湾原住民教育》,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民国八十六年版,第 275 页。
    6 陈丽华:《 台北市阿美族学童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 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人文及社会科学)》,民国八十八年第九卷,第 425 页。
    7 李远龙:《广西防城港市的族群认同(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 年第 1 期,第 39 页。
    8 李继利:《 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青海民族研究》,2006 年第 1 期,第 52 页。
    9 兰林友:《 论族群认同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第 3 期,第 29~30 页。
    10 罗柳林:《族群研究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第 4 期,第 12 页。
    11 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第 13~20 页。
    12 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化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第 81~82 页。
    13 吴燕和著,袁同凯译:《族群意识·认同·文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 年第 3 期,第 45 页。
    14 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 第 4 期,第 35 页。
    15 王鉴, 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广西民族研究》,2004 年第 2 期,第 27 页。
    16 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2 期,第 28 页。
    17 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5 期,第 20~23 页。
    18 何群:《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 年第 1 期,第 81页。
    19 祁进玉:《“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第 28~31 页。
    20 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等译,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3 页。
    21 彭兆荣:《民族认同的语境变迁与多极化发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 年第 1 期,第 35 页。
    22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0 页。
    23 陈志明:《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2 年第 1 期,第 48~49 页。
    24 谢政谕. 两岸民族认同的问题与前景.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2002 年 7 月
    25 施正锋. 噶玛兰族人的身份认同发表于宜兰县史馆主办,宜兰研究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族群与文化,宜兰,宜兰县史馆,2004 年 10 月 16-17 日。
    26 黄柏权:《土家族研究四十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 年第 1 期,第 42~47 页。
    
    27 李忠良:《土家族在御侮斗争中的历史贡献述评》,《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 年第 1 期,第 32 页。
    28 邓佑玲:《双语教育与文化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 年第 1 期,第 113~119 页。
    
    29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 年第 2 期,第 16 页 。
    30 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放群与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 年第 5 期,第 18 页。
    31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91 页。
    32 彭英明:《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民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71 页。
    33 柏贵喜:《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03~207 页。
    34 瞿州莲:《试论土家族的神灵信仰观》,贵州民族研究,2001 年第 1 期,第 111 页。
    35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9 页。
    36 彭英明:《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民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44 页。
    37 孙秋云:《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民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59~167 页。
    38《来凤县志》,湖北省来凤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本,第 466 页。
    
    40 王明珂:《华夏边缘》,台湾荣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版,第 37 页。
    
    41 王明珂:《华夏边缘》,台湾荣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版,第 27~30 页。
    42 王剑峰:《族群性的陷阱与族群冲突》,《思想战线》,2004 年第 4 期,第 61 页。
    43 数据根据孙秋云,《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P45—47 整理而得。
    44《鄂西民族》,2006 年第 1 期,第 26 页。
    45 孙秋云:《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民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69~171 页。
    46 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第 81 页。
    47 王明珂:《华夏边缘》,台湾荣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版,第 24~40 页。
    48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4 页。
    49 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6 页。
    50 潘乃穆,王庆思选编,江维俭责编:《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33 页。
    51柏贵喜:《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06 页。
    52 彭兆荣:《民族认同的语境变迁与多极化发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 年第 1 期,第 42 页。
    53 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13 页。
    54 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3 期,第 5~6 页。
    55周旭芳:《“族”的神话——对一个山区社区移民氏族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战略与管理》,1995 年第 2 期,第 63~68 页。
    56 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化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第 82 页。
    57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65 页。
    
    58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 年第 4 期,第 5 页。
    59 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第 35 页。
    60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13~130 页。
    61 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第 83 页。
    62 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第 84 页。
    63 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44 页。
    64 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45 页。
    65 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5 期,第 20 页。
    66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版,第 132~133 页。
    67 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3 期,第 6 页。
    [1]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马戎.民族社会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4]庄孔韶:人类不通论[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
    [5][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M].巴莫阿依等译.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6][美] 班纳迪克·安德森著.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王卓君等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7]王希恩. 民族过程与国家[M] .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8.
    [8]陈枝烈. 台湾原住民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民国八十六年.
    [9]彭英明.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0]段超.土家族文化史[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1]柏贵喜.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2]孙秋云.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3]王明珂.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4]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5]来凤县志编篡委员会.来凤县志[Z]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16]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17]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8][美]罗伯特·F·墨菲著.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 . 王卓群,吕奈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9]潘光旦.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20]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21]吴泽霖.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22]陈丽华. 台北市阿美族学童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J]. 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人文及社会科学),民国八十八年(九卷,三期).
    [23]徐杰舜.族群与族群文化[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4]贵州土家学研究会.土家族研究[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25]吴永章,田敏.苗族瑶族与长江文化[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26]朱炳祥.社会人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7]王鉴,万明钢. 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J]. 广西民族研究,2004,(2).
    [28]田敏.论族群不能取代民族[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29]周建新,罗柳宁. 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
    [30]孙九霞. 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31]张永红,刘德一. 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3).
    [32]高永久. 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33]徐黎丽. 论民族意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 广西民族研究,2005,(2).
    [34]何群. 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J].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1).
    [35]姜勇. 论庸俗民族认同观[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工作者版),2002, (2).
    [36]明跃玲. 神话传说与族群认同[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7]周大鸣. 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38]周大鸣. 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9]徐杰舜等. 贺州族群族源认同论(上、下) [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1)(2).
    [40]吕俊彪. 放群认同的血缘性重建——以海村京族人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05,(3).
    [41]李远龙. 广西防城港市的族群认同(上)[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1).
    [42]于鹏杰. 族群认同的现代含义:以湖南城步苗族为例[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6).
    [43]彭兆荣. 民族认同的语境变迁与多极化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1).
    [44]吴燕和著,袁同凯译. 族群意识·认同·文化[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3).
    [45]祁进玉. “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3).
    [46]孙九霞. 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上、下)[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3)(4).
    [47]陈志明. 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2002,(1) .
    [48]秦向荣.中国 11 至 20 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2005.
    [49]曹汉斌,杨文军. 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民风民俗中加深民族认同感[J]. 延安大学学报,2004,(6).
    [50]黄柏权.土家族研究四十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1).
    [51]李忠良.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J].2001,(1).
    [52]鲜于煌.土家族民间故事中“民族大团结”思想[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5).
    [53]邓佑玲.双语教育与文化认同[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1).
    [54]李继利. 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J]. 青海民族研究,2006,(1).
    [55]罗柳林. 族群研究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56]张海超. 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化发展[J]. 云南社会科学,2004,(3).
    [57]兰林友. 论族群认同与族群认同理论[J]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3).
    [58]王亚鹏、万明钢. 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03,(4).
    [59]万建中. 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60]刘莘,陈捷. 从真实到象征[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6).
    [61]刘吉昌. 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4).
    [62]沈海梅. 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J]. 民族研究,2004,(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