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小说的兴起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学生产史上的关键时期,中国文学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新小说是文学生产方式转变的直接推动力。
     本文以文学生产理论为基础,以新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文学生产方式变革的特点与规律,重点分析新小说文本生产的外部物质条件和新小说的消费特
     征,以及新小说的意识形态生产的表现形式。文学传统生产方式存在于农耕文明之中,创造了辉煌的古典文学。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型,东部沿海地区出现近现代工业生产模式,为文学生产提供了发达的物质条件,同时封建意识形态力量减弱,民间报章杂志产生,职业作家出现,市民消费者出现等等因素都为新小说的兴起提供保障。农耕社会是抒情的,现代社会是叙事的,新小说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学形态。文化市场中的新小说的文本生产具有商业价值,商业价值和文化市场又使职业作家产生,同时又对作家创作形成制约机制。新小说的意识形态生产总体上是反抗封建意识形态,以新民救国为目的的。政治小说是知识分子群体性的国家想象和对复古乌托邦的超越;社会小说解构了以吏为师的观念,彻底否定腐败社会;科幻小说瓦解经验式想象和迷信心理;言情小说在公开化私人话语中想象市民个人生活,这些都表明了民间意识形态的觉醒。
     新小说与五四新文学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新小说的生产方式是五四新文学的生产方式,新小说与新文学都具有启蒙性质,但具体方式与批判对象不同,新小说与新文学形式的意识形态表现与内涵就具有一致性。新小说的文本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生产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完成了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本文以新小说在新的生产机制中的生产、发展、衰落为线索,以新小说的生产方式和民间意识形态话语为中心,证明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文学生产方式的变革时期,新小说推动文学生产方式变革又为新文学发生作了多方面的准备。
Literary activities as a special social phenomenon, which are but only a production behavior, but also a social ideology of the image appear. Social transformation as a major social activit, It has been changed in the way of material production,and it will also lead to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produc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leads to not only literary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to improve, but to reorganize the various ideological factors. Less control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while increasing private ideology between the two will produce intense conflict, literature i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is conflict that is a reflection of this contradiction visualizatio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Years of the Min was the great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during the Western forces in the invasion and the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 China started from a farming societ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changes, Enlightment and save the country which was emerging ideological discourse, the Modern Fiction it is this new representatives of ideology, and it is involved in this change, and changes in the wa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Marx first proposed and used "artistic production" concept and pointed out that includes not only the physical form of artistic production, but also includes the principle of the internal aesthetics of production. Western Marxist literary production is that the text for further production, but also the production of ideology, literay changes in production techniques from the literature to improve material and technical revolution and the common cause . From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Years of the Min period, Chinese literature has undergone rehabilitation for changes. From the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of view,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to the modern production process of change. The rise of the Modern Fiction is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directly to the promoter of modern production methods.
     The Modern Fiction is the rise trend of the times, representing a new literary mode of production, and it experienced a political fiction, social fiction, romantic novel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low. this changes also reflect the social character of the change process. Traditional literary production in the upper society, intellectuals wills and contained Road of the tools and literature itself is far away from real life, cutting off from the common people. the Modern Fiction the times, close to the community, close to the people, it is bound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The Modern Fiction external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printing technology to enhance, expand public space, non-governmental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ppeared, contribution fee system established, professional writers produce, cultural market formation, the emergence of the public audience, etc., with the Modern Fiction produc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 security,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factors created a new literary production mechanism. In 1902 that began producing a new novel, in the cultural market in the Modern Fiction has commercial value, commercial valu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and producers balance, but also artis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lance point, literatur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is the value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three types of checks and balances. Writers and readers have achiev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identity.
     The Modern Fiction is the reproduction of aesthetic ideology, the new thrust of the novel is enlightening the people with distinct ideological nature of modern folk. Beyond Retro Utopian political novels, while in the grand narrative of national groups to achieve the intellectual imagination; social novel in the real world, while the negative art, deconstruction of the Officials as the concept of division of the millennium; science fiction in the strong political overtones of the collapse the spirit, the demon of the psychological archetype; Love Story is the life of the people of the flavoring agent, which also contains a variety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ments. These constitute the Modern Fiction features of civil ideological discourse, but also constitute a complex literary scene.
     The Modern Fiction materi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advanced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nd the media space, the cultural market in the writers and readers, etc. are generated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feudal ideology, and the Modern Fiction’s narrative technique is a non-governmental representatives ideological nature. Field in the middl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literature, literary theory has a different sound, and has shown a pragmatic. And the new novel was accompanied by a Classical culture, which, while after the Revolu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revolution, is still bound to decline. The Modern Fiction methods of production led directly to 54 the incidence of new literature, Modern Fiction and New literature of the Enlightenment shared between the tasks, methods and critical target of the criticism is different. The Modern Fiction focuses on the abstract the criticizing bureaucracy, the new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 presents the image of a more mature manner. New skills and lyrical nar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 new novel feature the same strain. In short, the Modern Fiction to create a modern literary production for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a broad literary roa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great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to changes in modern production methods to achieve a change in the way of produc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引文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②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绪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③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叙事·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①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存二集》,上海:亚东书局1924初版,第180-181页。
    
    ①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存二集》第2卷,上海:亚东书局1924年版,第180页。
    ②胡适:《老残游记序》,黄保定编:《胡适书评序跋集》,长沙:岳麗书社1987年版,第154页。
    ③参见陈平原:《鲁迅的小说类型研究》《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192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225-265页。
     ①阿英:《阿英全集》第6、7、8卷是晚清小说研究和资料整理部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①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4页。
    
    ①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94页。
    ②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1987年版,第21页。
    ③章培恒:《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复旦学报》,2001年第2期。
    ④章培恒:《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复旦学报》,2001年第2期。
    ①参见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①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6页。
    ②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9页。
    ③见《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④见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美]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7页。
    ①[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6页。
    ②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黄宪起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8页。
    ②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①参见[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③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③参见赵敏俐等:《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从诗歌到元曲的艺术产生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德]布莱希特:《把现实主义作为斗争的方法》,《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杨忠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页。
    ①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播》,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9页。
    ②[意]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与历史学家》,《经验与贫乏》,王炳钧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作为生产者的作家》,李伯杰译,《世界文论》编辑委会:《文艺学与新历史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8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作为生产者的作家》,李伯杰译,《世界文论》编辑委会:《文艺学与新历史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①[法]阿尔都塞:《一封论艺术的信》,《抽象画家克勒莫尼尼》,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
    ②[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3页。
    ③[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④胡寄尘:《我佛山人遗事》,转自黄开发:《文学之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①段吉方:《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与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性》,《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②有关文学生产理论的论述参考和借鉴了王杰、冯宪光、朱立元等人的观点和论述。
    ①王晓明:《在新的文学生产机制面前》,《中华读书报》,2003年2月26日。
    
    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232页。
    ②王杰:《简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文艺研究》,1994年第4期。
    ③王杰:《艺术与审美的当代形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①郑振铎:《整理中国文学的建议》,《文学旬刊》,1922年10月51期。
    ①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②《论语·子张》。
    ③《汉书·艺文志》。
    ④萧统:《文选》卷31。
    
    ①《左传·昭公三十三年》。
    ②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0-251页。
    ①参见林语堂:《中国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8-199页。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号。
    ②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绪论》,桂林:2006年版,第2页。
    
    ①周作人:《平民的文学》,《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①[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
    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
    ③静怡主人:《金石缘序》,黄霖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29页。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1902年第14号。
    ①[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转自王玉琦:《近现代之交中国文学传播模式转换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②商务印书馆主人:《本馆编印绣像小说缘起》,《绣像小说》,1903年第1期。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号。
    ②《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1902年第14号。
    ③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1898年第1册。
    ④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号。
    ①梁启超:《教非所以尊孔论》,《新民丛报》,1902年2月22日第2号。
    ②范伯群:《通俗小说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3年版,第38-39页。
    ③郑逸梅:《报纸刊载长篇小说之创始》,转自李白坚:《中国新闻文学史》,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①解弢:《小说话》,北京:中华书局1919年,第116页。
    ②老伯:《曲本小说与白话小说之宜于普通社会》,《中外小说林》,1908年2卷5期。
    ③计伯:《论二十纪系小说发达的时代》,《广东戒烟新小说》,1907年第7期。
    ④亚荛:《小说之功用比报纸之影响为更普及》,转自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①[意]葛兰西:《论文学》,吕同六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8页。
    ②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每月记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982年版。
    ③王春南:《清末留日高潮与出版近代化》,《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80年版,第1页。
    ②《申报》,1887年正月13日。
    ③《北华捷报》:《上海石印书业之发展》,张静庐辑:《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88页。
    ④姚公鹤:《上海闲话》,转自张静庐辑:《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90页。
    ⑤贺圣鼎:《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转自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57页。
    ①贺圣鼎:《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转自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76页。
    ②梁启超:《中国各报存轶表》,转自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78页。
    ③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④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下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2000年版,第730-790页。
    
    ①夏晓虹:《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梁启超:《沈氏音书序》,《时务报》4册,1896年9月。
    ③梁启超:《新民说进步》,《新民丛报》10号,1902年6月。
    ①《新儒林外史广告》,《中国白话报》,1904年7月22日,14期。
    ②《本报忽逢知己续》,《京话日报》1904年10月30日,76号。
    ③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转自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④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忆往谈旧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⑤杨早:《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⑥李孝悌:《清末民初中国下层的启蒙运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梁启超:《本馆第一百期祝词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1901年12月21日。
    ②闾小波:《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55页。
    ③黄摩西:《小说林发刊词》,《小说林》,1907年第1期。
    ④寅半生:《小说闲评》,《游戏世界》,1906年第1期。
    ⑤《小说新语》,《小说时报》,1911年9期。
    ⑥徐振亚:《枕亚启事》,《小说丛报》,1915年16期。
    
    ①梁启超:《中国各报存佚表》,《清议报》,1901年第100期。
    ②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③宋莉华:《明清小说的传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5页。
    ①[美}奥克达维沃·申白兹:《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吗》,《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①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49-150页。
    ②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
    ①[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杨忠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①曹聚仁:《文坛五十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②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③陈平原:《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④陈平原在《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一书中,设立专章讨论小说的俗雅问题,认为新小说有向高雅移动的特点。
    ①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①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①梁启超:《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1915年2卷第1期。
    ②吴沃尧:《论言情小说与新社会之关系》,《新小说》,1905年第2卷第5期。
    ①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绪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②[美]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前言》,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2页。
    ①[德]阿多诺:《美学原理》周宪等编:《文学理论研究导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页。
    ②梁启超:《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1915年2卷1期。
    ①周作人:《知堂回忆录》上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②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年2月5卷6号。
    ③《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转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6页。
    ②《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1902年14号。
    
    ①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7页。
    ②梁启超:《小说丛话》,《新小说》,1903年第7号
    ③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①钱钟书:《论文人》,《人鬼兽写在人生边上》,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②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③黄遵宪:《人境庐诗草笺注》,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页。
    
    ①钟嵘:《诗品序》,转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②邱菽园:《客云庐小说话穷愁著书》,阿英:《晚清小说戏曲》,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1-42页。
    ③莫宜佳:《中国短篇叙事文学史——从古代到近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页。
    
    ①金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1990年版,第1页。
    ②金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③参见陈飞:《唐诗与科举》,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
    
    ①[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2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98-199页
    
    ①王玉琦:《近现代之交中国文学传播模式转换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②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③朱自清:《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中建》,1948年第85页。
    
    ①《论语·子张》。
    ②《汉书·艺文志》。
    
    ①郑逸梅:《投稿酬金之起始》,《逸梅闲话》,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59页。
    ②松井博光:《黎明的文学——中国现实主义作家矛盾》,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80页。
    ③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序》,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5页。
    ④王俊年:《吴趼人年谱》,《吴趼人全集》第10卷,北京:北京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①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②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论时报》,1922年13期。
    ③[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2页。
    ④费正清主编:《剑桥晚清史》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185页。
    ①寅半生:《小说闲评序》,《游戏世界》,1906年第1期
    ①寅半生:《小说闲评序》,《游戏世界》第1期。
    ②吴趼人:《与梁鼎芬书》,《吴趼人全集》第8卷,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①李伯元:《论<游戏报>之本意》《游戏报》,1897年6月23日。
    ②寅半生:《自述诗》,《游戏世界》,1906年第1期。
    ③寅半生:《游戏世界<发刊词>》,1906年第1期。
    ④寅半生:《小说闲话评叙》,《游戏世界》,1906年第1期。
    ①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①鲁迅:《娜拉走后怎么样》《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页。
    ②[法]萨特:《为谁写作》,杨剑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编:《文艺理论译丛》第2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13页。
    ①[匈牙利]卢卡奇:《小说原理》,《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120页。
    
    ①吴趼人:《李伯元传》,《月月小说》,1906年1卷3号。
    ②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5页。
    ③寅半生:《<游戏世界>发刊词》,《游戏世界》,1906年第1期。
    ④寅半生:《小说闲评叙》,《游戏世界》,1906年第1期。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页。
    ③见徐载平等主编:《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91页。
    ④姚公鹤:《上海小报史》,《东方杂志》,第14卷第16期。
    ⑤梁启超:《本馆第一百期祝词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1901年12月21日。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序言》,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③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78页。
    ①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时务报》,1896年第1册。
    ②梁启超:《敬告我国报业诸君》,陈平原主编:《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76页。
    ③谭嗣同:《谭嗣同集》卷13,北京:三联书店1954年版。
    ④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5页。
    ⑤梁启超:《中国积贫积弱论》《饮冰室专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第37页。
    ①裘廷梁:《无锡白话报》,1898年5月11日第1期。
    ②蔡乐苏:《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余种白话报》《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五)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6页。
    ③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④《敬告演说所主讲的诸君》,《大公报》,1905年8月16日。
    ⑤李孝悌:《清末下层的社会启蒙运动1900-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⑥《白话报与国民大有关系》,《敝帚千金》,1902年10月15册。
    ①《白话报小引》蔡乐苏:《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余种白话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95页。
    ②白话道人:《中国白话报发刊词》,《中国白话报》,1903年12月第1册。
    ③李建中:《迷信报纸》,《京话日报》,1905年11月3日。
    ④《新儒林外史广告》,《中国白话报》1904年7月22日第16期。
    
    ①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②[匈牙利]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43页。
    ①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3页。
    ②夏晓虹:《秋瑾之死与晚清的秋瑾文学》,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③明夷女史:《敬告女界同胞——为浙江明道女学堂女教员秋瑾被杀事》《辛亥革命浙江史料续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1987年版,第361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新小说》,1902年1号。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4页。
    ②周作人:《论黑幕》《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③周作人:《再论黑幕》《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
    
    ①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页。
    ②刘勇强:《西湖小说:城市个性和小说场景》,《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2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黄宪起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9页。
    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
    ③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④郑振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小说传统》,《郑振铎古典文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08页。
    ⑤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2页。
    ①张福贵、刘中树:《晚明文学与五四文学的时差与异质》,《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②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页。
    ③吴健熙:《上海通史》,转自范伯群:《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①[美]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②[美]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③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
    ①浦安迪:《中西长篇小说类型再考》,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3页。
    
    ①[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②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③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19年版,第15-20页。
    
    ①栾梅健:《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②吴趼人:《月月小说序》《月月小说》,第1号,1906年11月。
    
    ①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总序》,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
    ②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究研资料叙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③张静庐:《清季各种报刊目录》,《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2册。
    ①据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列表。
    ②李涵秋:《广陵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23页。
    ③[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1页。
    ④[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高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44页。
    
    ①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版,第14页。
    ②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页列表。
    ③[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5-66页。
    ④[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3页。
    
    ①[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1页。
    ②《小说新语》,《小说月报》,1911年第9期。
    ③徐振亚:《振亚启示》,《小说丛报》,1915年16期。
    ④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78页。
    
    ①魏绍昌:《孽海花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34页。
    ②周桂笙:《歇洛克复生侦探案·弁言》,《新民丛报》,1904年10月23日,第55号。
    ③觉我:《余之小说观》,《小说林》,1908年第9-10期。
    ①觉我:《第一百三十案·赘语》,《小说林》,1907年1号。
    ②林纾:《歇洛克奇案开场序》,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①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导论》上,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页。
    ②吕微:《现代性论争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③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5页。
    
    ①[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
    ②[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1页。
    ①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播》,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1页。
    ①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②《新小说杂志》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1902年7月15日。
    ③《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1902年第14号。
    ①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期。
    ①[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5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①[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社群——对于民族国家兴起的反思》,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曹卫东:《交往理论与诗学话语》,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118页。
    ①李欧梵:《文学与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2页。
    ②见李欧梵:《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①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维新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②[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①[德]阿多诺:《美学原理》,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
    ①见[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刘京建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40页。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8页。
    ③王睿卿:《冷眼观》,素兰说的话第14回。
    ④[德]阿多诺:《美学原理》,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①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②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页。
    ①胡适:《官场现形记序》,《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版,第25页。
    
    ①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217页。
    ②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46页。
    ③胡适:《老残游记序》,《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①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①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7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④[德]阿多诺:《美学原理》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①[德]阿多诺:《美学原理》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世界经济通史》,姚曾廙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287页。
    
    ①则狷:《新笑史》《新小说》,1905年第2期8号。
    ②魏绍昌:《孽海花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30页。
    
    ①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叙事·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9页。
    ②葛红兵等:《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页。
    ①[意]葛兰西:《知识界的形成》《葛兰西文选》,田时纲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1页。
    ①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②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220页。
    
    ①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叙事·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8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③王国维:《孔子之学说》,《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253页。
    ①[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②[德]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转自蒋孔阳:《西方美学通史》第7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30页。
    ③[德]马尔库塞:《论解放》,转自蒋孔阳:《西方美学通史》第7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38页。
    
    ①舒芜:《串味读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99-340页。
    ②[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5页。
    ①[英]洛奇:《小说的艺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②侠义公案小说消极性见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 -174页。
    ③[捷克]米列娜:《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①[捷克]米列娜:《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②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23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页。
    ②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叙事·小说》,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页。
    ③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朱光潜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页。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①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叙事·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页。
    ①《新小说》报社:《中国之唯一文学报<新小说>》,转自夏晓红:《觉世与传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页。
    ①徐念慈:《小说林缘启》,《小说林创刊号》,1907年2月。
    ②[德]康德:《什么是启蒙》,舒衡哲:《中国的启蒙运动》李绍明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0页。
    ③[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0页。
    ①葛永海:《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美]苏珊·埃里:《美国通俗文化简史.畅销书》,范伯群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13页。
    ④孙文:《建国方略之理想》,《建国方略》,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①[俄]鲍列夫:《美学》,转自肖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②李兰萍:《近代女学教育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女性》,《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③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05页。
    ④董守汉:《清代留学运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
    
    ①[匈牙利]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页。
    ②[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徐大建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02-203页。
    ③沈建国:《论闲暇对人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④[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页。
    
    ①高惠珠:《海派:源流与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②王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礼拜六》,1914年6月。
    ③[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①张静庐:《中国小说史大纲》,上海:泰东书局1920年版,第27页。
    
    ①高惠珠:《海派:源流与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②[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页。
    ③[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页。
    ④[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页。
    ⑤[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页。
    ①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72页。
    ①[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导言》第1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②别士:《小说原理》,《绣像小说》,1903年3期。
    ③李定夷:《<小说新报>发刊词》,《小说新报》,1916年3月第3期。
    ④爱楼:《<游戏杂志>序》,《游戏杂志》,1913年第1期。
    ⑤严独鹤:《<红>发刊词》,《红玫瑰》,第1卷第1期。
    ①张华:《论清末民初通俗小说的娱乐性倾向》,《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13页。
    ②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③[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4页。
    ①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神”“气”论》,《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6页。
    ②梁启超:《梁启超文选》下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46-247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
    ②梁启超:《梁启超文选》,《清代学术概论》下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52页。
    ③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1册,1898年11月11日。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号。
    ②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1册,1898年11月11日。
    ③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号。
    ④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①舒芜:《<中国近代文论选>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版,第11页。
    ②王国维:《文学小言》,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47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
    ②黄维樑:《人间词话新论》,《中国古典文论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133页。
    ③王国维:《文学小言》,《王国维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④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01页。
    
    ①王国维:《文学小言》,《王国维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7页。
    ②童爱楼:《游戏杂志序言》,《游戏杂志》,1913年第1期。
    ①王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781页。
    ②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下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0页。
    ③黄摩西:《小说林发刊词》,《小说林》,1907年第1期。
    
    ①觉我:《余之小说观》,《小说林》,1908年第9期。
    ②林纾:《<孝女耐儿传>序》,《孝女耐儿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07年。
    ③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①参见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154页。
    ②[法]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页。
    ③见王立:《中国古典文学十大主题》,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
    ④黄遵宪:《诗庐说》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新民丛报》,1902年5月。
    ①梁启超:《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1901年12月21日。
    ②裘廷梁:《白话为维新之本》,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③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上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41页。
    
    ①傅兰雅:《小说竞赛广告》,《万国公报》77册,1895年第6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新民为中国第一要务》,《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第1号。
    ③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新小说》,1902年第1号。
    ④平等阁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第3回总批《新小说》,第2号1902年。
    
    ①梁启超:《小说丛语》,《新小说》,1904年11号。
    ②[英]弗斯特:《小说面面观》,冯涛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1、79页。
    ③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4页。
    ①邹容:《革命军》,转自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②严复:《原强》,《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页。
    
    ①严复:《论事变之亟》,《严复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页。
    ②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清议报》,第33册,1899年12月23日。
    ③[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
    ④[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①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转自汪林茂:《晚清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②汪林茂:《晚清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98页。
    ②[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1页。
    ③[美]费正清主编:《中华民国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①梁启超:《说国民》,《国民报》第2期,1901年6月6日。
    ②[美]林乐知:《中日关系论略》,《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
    ①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清议报》第33册,1899年12月23日。
    ①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0-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16页。
    ②严复:《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页。
    ③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244页。
    ④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4页。
    ⑤[美]罗伯特·列文:《时间地图》,范东生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6-77页。
    ①黄遵宪:《日本国志叙》,《黄遵宪集》下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页。
    ②梁启超:《论记年》,《新民丛报》,1902年12月20日。
    ③见孙毓棠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辑下册,第1198页。
    ④[法]利奥塔:《呈现无法显示的东西——崇高》,见祈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25页。
    
    ①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②钱理群等:《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①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12月15日。
    ②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
    ③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引言》,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①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②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
    
    ①郁达夫:《我承认是失败了》,《晨报副隽》1924年12月26日。
    ②[捷克]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页。
    ③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156页。
    ①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6-257页。
    ②狄葆贤:《平等阁笔记》,见田若虹:《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近代中国文学》,《学术前沿》,2006年第8期。
    ③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胡益民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99页。
    
    ①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胡益民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②[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周宪等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5页。
    ③[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周宪等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1页。
    ④龚鹏程:《中国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年版,第19页。
    ①恩格斯:《大陆上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94页。
    ②[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页。
    ③[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④[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⑤[德]阿多诺:《美学原理》,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1页。
    ⑥[德]阿多诺:《美学原理》,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6-367页。
    ⑦见[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3页。
    ①王蒙:《小说的世界》,《小说界》,1996年第2期。
    ②[意]葛兰西:《论文学》,吕同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③沈雁冰:《人物的研究》,《小说月报》,1925年,3号16卷。
    ④胡适:《胡适老残游记·序》,刘德隆:《刘鹗及老残游记研究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6页。
    
    ①[英]珍妮特·沃尔夫,《艺术的社会生产》,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25页。
    ②[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①[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
    ②[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9页。
    
    ①[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1页。
    ②[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页。
    ③吴趼人:《说小说》,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8页。
    ①[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196页。
    ②[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珂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6页。
    ③[英]伊丽莎白·鲍温:《小说的技巧》,见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④[美]托多洛夫:《叙事作为话语》,见陈树鸣:《文艺学方法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⑤梁启超:《十五小豪杰》第一回批语,《新民丛报》,1902年2月22日第2号。
    ①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①曾佩林:《完美图像——晚清小说中的摄影、欲望与都市现代性》,余芳珍等译,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406页。
    ②麦仲华:《小说丛语》,《新小说》第1卷,1903第7期。
    ③[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第30-31页。
    ①周桂笙:《<毒蛇圈>译者语》,《新小说》1903年8号。
    ①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叙事·小说》,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3页。
    ①吴健熙等编:《上海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2页。
    ②《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1902年14号。
    ③李伯元:《本馆编印〈绣像小说〉缘起》,《绣像小说》1903第1期。
    ④侠民:《<新新小说>叙例》,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①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见陈平原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8-199页。
    ③[英]克莱夫·贝尔:《艺术》,蔡猛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5页。
    ①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②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3页。
    ③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页。
    ④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新小说》,1903第7号。
    ⑤蜕庵:《小说丛报》,转自陈平原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67页。
    ⑥邱菽园:《客云卢小说话·穷愁著书》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①高小康:《市民、士人与故事:中国近古社会文化中的叙事》见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引言》,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②见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54页。
    ①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号。
    ②佚名:《读新小说法》,《新世界小说社报》,1907年第7期。
    ③林纾:《<孝女耐儿传>序》,《孝女耐儿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07年。
    ④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引言》,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⑤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康南梅先生遗著汇刊》,台北,台湾宏业书局1976年版,第734页。
    ⑥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1898年第1册,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页。
    ⑦严复等:《本馆说部缘起》《国闻报》,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①吴趼人:《月月小说序》,《月月小说》第1期。
    ②寅半生:《小说闲评叙》,《游戏世界》第1期。
    ③蒋瑞藻:《戏曲考证》《小说考证附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37页。
    ④参见郭英德:《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剧的双向渗透》,《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⑤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引言》,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⑥[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8页。
    ①王宁、钱林森:《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②王宁、钱林森:《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③《江南书局书目》1890年,转自宋莉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324页。
    ①见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8年第849页。
    ②见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5页。
    ③宋莉华:《明清时期小说的传播》附录一,《明清时期说部书价述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375页。
    ④陈昭郎:《传播社会学》,台湾,黎明文化实业公司1992年版,第70页。
    ⑤狄葆贤:《<时报>发刊例》,《时报创刊号》,1904年6月12日。
    ①解弢:《小说话》,北京:中华书局1919年版,第116页。
    ②《海上奇书告白》,《海上奇书》第10期。
    ③严复等:《本馆说部缘起》《国闻报》,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0页。
    ④吴文编:《传播学概论百题问答》,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①陆绍明:《月月小说四题·发刊词》,1906年第3期。
    ②陈平原:《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9日。
    
    ①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79页。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周振甫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346页。
    ②黄维樑:《中国古典文论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
    ③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①欧阳建:《晚清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3]梁启超:《梁启超文选》上、下卷,夏晓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4]严复:《严复集》上、下卷,王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5]严复:《天演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6]胡适:《白话文学史》,岳麓书社1986年版。
    [7]胡适:《胡适文集》1-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鲁迅:《鲁迅全集》1-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郁达夫:《郁达夫全集》,吴秀明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4]李冬君:《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6]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中、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8]杨义等:《中国现代文学图志》,三联书店2009年版。
    [19]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年版。
    [22]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象》,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23]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24]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5]刘中树:《<呐喊><彷徨>艺术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刘中树:《鲁迅的文学观》,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7]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8]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9]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30]李宗为:《唐人传奇》,中华书局1985年版。
    [31]谭正璧:《话本与古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2]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1980年版。
    [33]蒋孔阳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6、7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4]郭绍虞等:《中国历代文论选》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5]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37]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0]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1]阴法鲁主编:《中国文化史》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2]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上、下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43]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4]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三联书店1987年版。
    [46]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8]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9]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50]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1]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52]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3]汪林茂:《晚期文化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4]叶再生:《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55]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6]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7]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8]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9]范伯群:《中国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1]李欧梵:《现代性的追寻》,三联书店2000年版。
    [62]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3]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4]陈平原:《陈平原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5]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6]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7]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陈平原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69]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0]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71]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2]关爱和:《从古典走向现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3]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74]邱绍雄:《中国商贾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林纾:《林纾选集小说卷》上、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6]王国维:《王国维文集》1-4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77]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78]李伯元:《文明小史》,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79]吴趼人:《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80]吴趼人:《恨海》,世界书局1923年版。
    [81]刘鹗:《老残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82]曾朴:《孽海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83]苏曼殊:《苏曼殊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4]魏绍昌:《孽海花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85]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86]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87]魏绍昌:《老残游记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88]徐中玉:《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2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89]施蛰存:《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90]章培恒《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91]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2]吴叡人:《想象共同体——民族国家的起源与散布》,上篐嗣癯霭嫔?003年版。
    [93]葛永海:《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版。
    [94]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95]王绍曾:《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96]张扬:《民间出版业的兴衰》,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7]高小康:《市民、士人与故事:中国近古社会中叙事》,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8]马永强:《文化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9]梁景和:《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0]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1]王济民:《晚清民初的科学思潮和科学的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2]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3]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
    [104]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05]李奇志:《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话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6]王俊年:《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7]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李白坚:《中国新闻文学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9]黄霖等:《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110]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11]郭延礼:《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112]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中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13]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4]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5]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6]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7]于润奇:《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8]栾梅健:《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9]林明德编:《晚清小说研究》,台湾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
    [120]方正耀:《晚清小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21]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2]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3]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4]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5]王玉琦:《近现代之交中国文学传播模式转换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6]张爱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7]左慕韩:《中国印刷近代史》,工业印刷出版社1995年版。
    [128]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129]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0]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131]梁景和:《清末国民与参政意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133]王运熙等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4]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35]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1、2、3、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6]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37]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38]林薇:《清代小说论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39]王燕:《晚清小说期刊史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0]黄锦珠:《晚清时期小说观念之转变》,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版。
    [141]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2]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43]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4]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4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中、下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6]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中华书局2003版
    [147]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148]陈少明等:《被解释的传统》,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9]陈少明等:《近代中国思想史略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0]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51]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52]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3]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54]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5]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6]耿占春:《叙事美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7]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58]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9]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0]林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1]薛正兴主编:《李伯元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62]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63]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
    [164]王俊年等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65]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中、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版。
    [166]刘德隆等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7]刘德隆:《刘鹗散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8]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
    [169]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70]王杰:《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 [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3] [英]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4] [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5] [德]姚斯等:《接受美学译文集》,刘小枫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6]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德]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 [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1987年版。
    [10]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2] [法]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3] [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14]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5]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 [德]霍克海默等:《启蒙辩证法》,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 [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 [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周宪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9] [德]黑格尔:《美学》1-3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0]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1] [日]栖古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22] [捷克]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3] [美]爱德华.赛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24] [日]樽本照雄:《清末小说研究集稿》,陈薇译,齐鲁书社2006年版。
    [25] [捷克]米列那:《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吴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6] [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 [德]莫宜佳:《中国短篇叙事文学史——从古代到近代》,孙康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9] [美]普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2]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 [美]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三联书店2008年版。
    [34] [美]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2003年版。
    [35] [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胡益民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37]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38]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珂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9]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1] [法]热奈尔热奈特:《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2] [美] 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3]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4] [荷]米克·巴尔:《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 [美]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6]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
    [47] [美]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8] [美]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岳麓书社2000年版。
    [49] [美]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1]《清议报》
    [2]《新民丛报》
    [3]《新小说》
    [4]《绣像小说》
    [5]《月月小说》
    [6]《游戏报》
    [7]《小说林》
    [8]《东方杂志》
    [9]《新青年》
    [10]《新潮》
    [11]《每周评论》
    [1]王晓明:《面对新的文学生产机制》《中华读书报》2003年2月26日。
    [2]张福贵、刘中树:《晚明文学与五四文学的时差与异质》,《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3]王杰:《简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文艺研究》,1994年第4期。
    [4]段吉方:《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与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性》《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5]王天保:《伊格尔顿的文学生产论》,《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6]李兰萍:《近代女学教育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女性》《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7]沈建国:《论闲暇对人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8]高惠珠:《海派:源流与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9]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10]田若虹:《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近代中国文学》,《学术前沿》,2006年第8期。
    [11]王蒙:《小说的世界》,《小说界》,1996年第2期
    [12]郭英德:《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剧的双向渗透》,《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13]何志钧:《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异同辨》,《文学评论》第2009年第5期。
    [14]王飚、关爱和、袁进:《探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文学遗产》,2000年第7期。
    [15]栾梅健:《论“五四”新文学的三维空间》,《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16]钱中文:《“五四”前我国文学观念的论争和现代化之首演》,《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