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淮南子》是一部文采绚烂、义理精深的著作,东汉许慎、高诱相继为之注解。历来有关此书的研究文献也称得上汗牛充栋,但专门针对许高二注的所占比重很小。而学者研究许高二注,不外乎版本校勘、注文辑佚、注文疏补以及训诂成就等方面,对其所蕴含的思想、学术等深层次意义则忽视不置。本文既要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一步,又要努力尝试从新的视野展开探讨。
     第一章,对《淮南子》许高二注的文献状况作一番较为全面、系统的调查与考校。虽然清代学者在这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有不少地方值得修缮和补充。关于二注的相杂及区分,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根据历朝史志和私家书目,同时参以历代著述所引二注的情形,我们发现,许高二注相杂一书应是发生在北宋太宗和真宗朝,起因可能是缘于一场宫廷大火,而此前两者一直并行别传。二注相杂不久,即被苏颂发现并区分,但他的成果掩没不闻,大约过了八百年才重新为清代陶方琦等人辨别。清人的区分主要立足于苏颂《校淮南子题序》,其实从注文内容如互见法的使用、重复释文的出现等方面,也可以得到有力的支撑。二注相杂及区分这一问题得到清理后,其两千年的流传历史就比较容易勾勒了。同时,二注残缺也为清代学者辑佚留下很大空间,但他们只注重许注而忽略了高注。通过搜罗和考究历代文献所引《淮南子》注文,我们认为大概有70余条引文应属高注佚文,还有100余条引文疑是许注佚文,为清人所遗漏。
     第二章,主要从问世时间、训诂特征、思想性以及与《说文解字》的关系等方面,对许注八篇展开集中讨论。许慎为《淮南子》作注皆因机缘所促成,因为习读《淮南》既非他的家学师承,又非他的兴趣所在。汉安帝永初四年,许慎以太尉掾属的身份被征诏参加盛大的东观校书活动,即是以校注《淮南子》为务,一年后书成并上呈朝廷。虽然许慎的《淮南子注》已无完本,但现存八篇也能管中窥豹。总的说来,许慎注《淮南》,重视对原书各篇大意的概括,偏重字词、名物、史事的解释,比较注意原书楚语的使用,而且行文追求简朴明了,很少使用训诂术语。由许注八篇的一些相关注文看,许慎对于《五经》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既相信明经致用的经学传统,又敢于正视原书中批判《五经》的言论,同时不排斥诸子尤其是老庄的观点,表现出通达的思想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说文解字》与《淮南子注》之间还存在相融互补的关系。两者互相取用,共同促进了许慎学术的发展。
     第三章,以高注十三篇为对象,主要讨论高诱的生平著述、高注的内容及特色、高注的思想性、高氏群经之学等问题。与许慎正好相反,高诱为《淮南子》作注,既是承继马融、卢植的家学师法,又是自身兴趣和责任所在。从仅存的十三篇看,高注涵盖非常广博,但着重于解释字词、训解名物典章、考述史传典故和阐发文句义理。同汉代其它注书相比,高注还体现出注重篇名解题、细化注音方式、广罗方言俗语以及校勘、阙疑并重的训释特色。作为一位具有忧患意识的经学家,高诱还有意把大量富有儒家色彩的思想言论植入到《淮南子》的注释中,以期将原书纳入辅翼儒家经传的范畴。而且,他疏解字词文意又多以儒家经传为准的,对原书批评儒家的言辞也有意曲解,用以维护和尊崇儒学,由此表现出强烈的宗经、崇儒意识。这种意识直接导致高诱在注解《淮南》道家派言论时有意将其导向儒家义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以儒解道的倾向。除了能够窥测高诱的思想外,高注十三篇还为我们了解其学术状况打开了入口。通过分析高诱引述儒家经传的情况和论述《五经》的言论,其经学架构和受学渊源都能得到疏理,从而探知他的群经之学。
     第四章,从社会及学术背景、注解体例、诂训异同等方面对许高二注进行比较研究,并综合评价其学术地位和价值。许注产生于东汉中期,高注出现在汉之末世,整整相隔百年。虽然这一百年依旧是经学一统,但社会机体的内层却在悄悄发生转型。就政治面貌看,国家正由平稳兴旺转入混乱衰败。就学术格局看,经学正由昌明鼎盛转入昏暗式微。就社会思潮看,老庄思想正由微弱潜伏转入渐强显豁。时代背景的不同,造就士人治学方向和态度的不同。许慎忽子书,故注解疏阔;高诱重子书,故注解精详。相对《淮南子》来说,这一百年又是幸运的一百年,不但流布甚广,而且不乏研究者。许慎即是始作俑者,高诱则是总结者。这种情况决定了高注对许注存在直接的承袭关系。高诱毕竟是一位卓出的注疏家,与许注相比,高注的体例更加丰富,解题、释义、注音、引书、存异、校勘、阙疑一应俱全,并且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训义体系。这反映出汉末学术重视集成、总结和求变的特点。尽管许高二注存在诸多差异,但从学术发展的历史看,两者皆有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在文献、训诂等方面也包含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HuaiNanZi is a work of gorgeous literary grace and deep thoughts. Xu Shen and Gao You had notes for it successively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re have been many research literatures about this book since ancient times. However, there are very few literature of Xu Shen and Gao You's notes. And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about Xu Shen and Gao You's notes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collection, amendment, as well as exegetical achievements, etc. But scholars have been not concerned about the ideological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Xu Shen and Gao You's notes. This article should not only continue to push for further on the basis of their achievements, and also try hard some dicussions from an entirely new angle.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literature condition for XuShen and Gao You's notes. Although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is area, there are still many aspects that been worth repairing and supplement. The mix and discrimination of Xu Shen and Gao You's notes is a problem which bears the brunt.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and private bibliographies, we found that the two scholars' notes were mixed in a book because of a palace fire during the ruled peroid of Song Taizong and Song Zhenzong. However, they had spread independently since then. Soon after, Su Song found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and made a distinction between Xu shen and Gao You's notes. But his achievement had not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The two scholars'notes were separated again by Tao Fangqi 800 years later. The discrimination by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Foreword of HuaiNanZi by Su Song. In fact, we can find a lot of evidences for the discrimination from the notes content such as the use of "see each other", the repetition of the same note, etc. Then the two thousand years spread history of Xu Shen and Gao You's notes are more easily outl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only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collecting Xu Shen's lost notes and neglected the collection of Gao You's. We find that there are about 70 lost notes belong to Gao You and more than 100 lost notes which not collected by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belong to Xu Shen by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condition of notes for HuaiNanZi been quoted in all previous dynasties'literatures.
     The second chapter begins with the concentrative discussions to 8 section of Xu Shen's notes to HuaiNanZi mainly from being published time, exegesis characteristics, ideological natur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u Shen's notes and ShuoWenJieZi. Xu Shen explained HuaiNanZi in accidental situation. Studying HuaiNanZi was neither his family tradition, but also not his interest. On YongChu four year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A.D.110), Xu Shen participated in a conference to re-organizing books as a subordinate official of TaiWei Fu. His task was to organize HuaiNanZi. One year later, his book was finished and gived to the royal government. Xu Shen's notes to HuaiNanZi are incomplete, but the existing notes in eight chapters can also reflects the appearance of the entire book. In general, Xu Shen emphasised on summarizing the main idea of HuaiNanZi's each chapter and explaining the words, the names and the history events. He also paid attention to Chu Dialect in HuaiNanZi. And exegetical terminology is rarely in his presentation, which makes it simple and clear. Xu Shen had a lot of his own unique insights for the Five Classics. He not only believed the old tradi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but also had the courage to facing the critics to the Five Classics in HuaiNanZi. Xushen did not repel the viewpoint of pre-Qin thinkers particularly Lao-Zhuang and embodied strong knowing abilities. More importan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uoWenJiezi and Xu Shen's notes for HuaiNanZi is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which promotes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Xu Shen.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discussions to Gao You's life and writings,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Gao You's notes, the ideology of Gao You's notes,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by Gao You and other issues, which been based on 13 section of Gao You's notes for HuaiNanZi. Contrary to Xu Shen, Gao You explained HuaiNanZi that not only inherited Ma Rong and Lu Zhi's study, but also is his own interest. From the remaining Gao You's notes of view, the covered content is very extensive, with emphasi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s, the names, the history events and seeking the great principles in subtle words that existed HuaiNanZi. Compared with other commentators in the Han Dynasty, Gao You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terpretate the article title, refinement phonetic notation way, collect dialects and common sayings,as well as collate the difference of the words and leave some questions open. As a classicist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hardship, Gao You transplanted a large number of Confucian opinions to the Notes for HuaiNanZi, which integrated HuaiNanZi to the Confucianist classics. Moreover, he also took the Confucianist classics as a standard when he explained the words and meaning of HuaiNanZi. Gao You intended to misinterpret the critical comments to Confucians in HuaiNanZi that was used to maintain and respect Confucianism. Gao You had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respecting the classics which led him to use the Confucianist essential meaning when he explained the Taoism in HuaiNanZi. Gao You's notes also opens the entrance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his academic structure. We are able to discovery of Gao You's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by By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that Gao You quoted Confucian classics and commented on the Five Classics.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Xu Shen and Gao You's notes for HuaiNanZi from the social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the style of notati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exegesis, etc. Xu Shen's Notes to HuaiNanZi was produced in the mid-Eastern Han Dynasty and Gao You's Notes for HuaiNanZi appeared in the end-Han Dynasty. There are nearly 100 years apart between the two. It was still a period of domination by Confucianism, but the inner layer of the social body had quietly taken place in the transition in this 100 years. On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the state had being shifted from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to chaos and decay. On the academic structure of view, Classical studies had being plunged into the decline from its peak flourishing. On social thought of view, the thoughts in Lao-Zhuang had be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Different background results in the different direction and attitudes of scholarship. Xu Shen neglected ZiShu, so his notes to HuaiNanZi were curt. Gao You attached importance to ZiShu, so his notes to HuaiNanZi were detailed. For HuaiNanZi, it was a period of being spread widely and studied deeply in this 100 years. Xu Shen was the initiator and Gao You was the summarizer of studying HuaiNanZi, which led to a direct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Xu Shen and Gao You's Notes to HuaiNanZi. After all, Gao You was an outstanding commentator. Compared with XuShen's notes, the styles of his notes are richer which incul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icle title, exegesis, phonetic notation, quotation, reserving differences, collation and leaving questions open. Moreover, there is a set of relatively fixed interpretation system in Gao You's notes. This reflects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 of integrating, summarizing and innovating in end-Eastern Han Dynasty.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Xu Shen and Gao You's notes to HuaiNanZi, they both have a role of linking the preceding with the following and documentary value in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引文
①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06页。
    ②《隋书》第908页。
    ③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后序》,民国开明书局铅印师石山房丛书本。《续修四库全书》第915~916册有影印本。
    ④陈垣《陈垣史源学杂文》,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
    ①此书是唐开国初年由欧阳询、裴矩、陈树达等人奉敕编修,于武德七年(624)成书。
    ②此书于唐贞观五年(631)编辑完成。其中卷四十一为《淮南子治要》,所引用的许注来自《原道》、《本经》、《主术》、《齐俗》、《道应》、《氾论》、《诠言》、《说山》、《人间》、《泰族》等9篇。
    ③此书自唐贞观十一年(637)开始撰写,至贞观十五年完成。
    ④此书是唐贞观十六年(642)孔颖达等人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
    ⑤此书成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并进呈朝廷。其引用的许注涉及了除《诠言》、《说山》、《人间》、《泰族》、《要略》之外的其它18篇。
    ⑥此书由唐章怀太子李贤令张大安、刘讷言等人于上元二年(675)启笔撰著,仪凤元年(677)书成。
    ⑦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32页。
    ⑧见叶德辉《辑淮南鸿烈间诂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叶氏郎园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121册有影印本。
    ⑨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33~1534页。
    ⑩陈垣《陈垣史源学杂文》,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9页。
    ⑧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⑩《旧唐书》第1963页。
    ①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66页。
    ②此书作于公元718至728年之间。(参见江晓原《<开元占经>:三百八十年前的“出土文物”》,《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3期,第93-96页)叶德辉认为,《开元占经》或称《淮南间诂》,或上称《淮南子》下称“记曰”,自是许注。(见《辑淮南鸿烈间诂序》)其引用的许注来自《天文》、《览冥》、《本经》、
    《泰族》等4篇。
    ③钱易《南部新书》卷九:“开元十三年(725)五月,集贤学士徐坚等纂经史文章之要,以类相从,上制曰《初学记》。”其引用的许注来自《天文》、《地形》、《览冥》、《人间》、《要略》等5篇。
    ④此书当成于开元九年(721)《群书四部录》编成之后,大概在开元二十年。(参见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09~111页)其引用的许注来自《俶真》、《时则》、《主术》、《缪称》、《道应》、《兵略》、《说山》等7篇。
    ⑤或说成书于元和五年(810)。(参见文亦武《慧琳<一切经音义>成书年代考实及其他》,《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第18页)
    ⑥据《意林·戴叔伦序》所记,此书成于唐贞元二年(786)之前。叶德辉认为,《意林》随未明称许注,而证以他书同引者可以类推,且唐人所见时许高二本尚未孱合,则其异于高注者,可灼知其为许注矣。(见《辑淮南鸿烈间诂序》).其引用的许注来自《俶真》、《地形》、《本经》、《主术》、《缪称》、《齐俗》、《氾论》、《说山》、《修务》、《泰族》等10篇。
    ⑦殷敬顺生卒年不详,其书引有《荀子》杨惊注,当是生活在唐宪宗(806—821)前后。此书中许高二注均见引用,许注来自《精神》、《览冥》、《齐俗》、《道应》4篇,高注来自《俶真》、《览冥》等2篇。
    ⑧段成式(约803—863),字柯古,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此书《续集》卷四引有高注1条,来自《齐俗》篇。
    ①《丛书集成新编》第1册,台北新文丰公司1985年版,第377页。《本朝现在书目录》今称《日本国见在书目》,清人黎庶昌有影旧抄本,收入《古逸丛书》之十九。此文中“三”原写作“卅”,“二”原写作“廿”。“卅”、“廿”易误,故疑“三十一卷”当作“二十一卷”。
    ②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996页。
    ③见钱东垣《崇文总目辑释》,清嘉庆刻《汗筠斋丛书》本。《续修四库全书》第916册有影印本。
    ④见罗凌《<崇文总目>繁本系统散佚探源》,《图书与情报》2004年第5期,第48~50页。
    ⑤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09~510页。
    ①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07~1008页。
    ②《宋史》卷三百四十《苏颂列传》:“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又云:“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颂在馆下九年,奉祖母及母,养姑姊妹与外族数十人,甘旨融怡,昏嫁以时。”邹浩《道乡集》卷三十九《故观文殿大学士苏公行状》:“嘉佑二年改集贤校理,编写集贤院书集。”嘉佑六年(1061)知颖州,至此在馆阁共九年时间。又《故观文殿大学士苏公行状》:“[熙宁]七年召还勾当三班院。是岁用郊祀恩,复集贤院学士,加护军。八年,出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可知苏颂在集贤院学士任上仅一年时间。
    ③参见刘少泉《唐宋蜀刻版本述略》,《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104~109页。
    ①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页。
    ②此书由吴淑编撰并自注,于宋太宗淳化年间(990—994)进呈朝廷。统计是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十一,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杨氏邻苏园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930册有影印本。
    ①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032页。
    ②《宋史》第9546页。
    ③陆心源《仪顾堂集》卷二,清光绪戊戌年(1898)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560册有影印本。
    ④叶德辉《辑淮南鸿烈间诂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叶氏郎园刻本。
    ⑤《淮南鸿烈间诂》卷上《览冥训》。
    ①敦煌藏经洞先后发现三件《蒙求》:前二件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分别为P.2710和P.4877;后一件藏甘肃敦煌研究院,编号为敦研95号。
    ②杨守敬出访日本,得上卷《古钞蒙求》,以为唐宋间钞本。(见《日本访书志》卷十一)
    ③为日本人林衡所辑。《丛书集成三编》第22册有影印本,题名《古本蒙求》。
    ④余嘉锡认为,《蒙求注》乃唐代宗朝(762—779)翰林学士李翰所作并自注,徐子光补注。(见《四库提要辨正》,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60~975页)《四库全书》所收即是徐子光本。
    ⑤李翰《古本蒙求》,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97年,《丛书集成三编》第22册,第737页。
    ⑥马总《意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丛书集成新编》第10册,第709页。
    ⑦吴承仕《淮南旧注校理·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⑧马宗霍《淮南旧注参正·序》,齐鲁书社1984年版。
    ①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08页。
    ②《淮南鸿烈解叙》。本论文所引《淮南子》正文及许高二注均以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为底本,同时参以《四部丛刊》本和何宁的《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为了引述方便,除特别说明外,本论文只标其篇名,不另标出卷数或页码。
    ③确定其刊行时间是根据此书的避讳情况,详见本章第四节。
    ①劳检《亡弟季言司训事略》,收录在《读书杂识》,清光绪四年(1878)月河精舍丛钞本。
    ②劳格《读书杂识》卷二。
    ③此中明显体现了许高二家注疏风格的不同,本文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相关论述皆可见证。
    ④参见张燕婴《陆心源(仪顾堂集)的版本》,《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49-151页。
    ①陆心源《仪顾堂集》卷二,清光绪戊戌年(1898)刻本。
    ②其它版本如庄逵吉本、刘文典集解本已经将这八篇中的音读删除。
    ③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的相关内容。
    ④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441页。
    ⑤陶方琦《汉孳室文钞》卷二《淮南宋本道藏本校正序》,清光绪十八年(1892)徐氏铸学斋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567册有影印本。
    ①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自叙》,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121册有影印本。
    ②陶方琦《汉孳室文钞》卷二《淮南许诂八篇征序》,清光绪十八年(1892)徐氏铸学斋刻本。
    ③《汉孳室文钞》卷二《淮南许诂八篇征序》。
    ④《淮南许注异同诂·自叙》。
    ⑤详见本节“今本许高二注互有羼入情况辨析”这部分内容。
    ⑥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45页。
    ①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8页。
    ②据笔者统计,称“说在某某”10例,称“说见某某”2例,称“已说在某某”1例。
    ③《原道训》“舒之幎于六合”,注云:“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秋与季春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故日六合,言满天地间也。一曰:四方上下为六合。
    ④《天文训》“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注云:“阳燧,金也。取金杯无缘者熟摩令热,日中时以当日下,以艾承之则燃得火也。”又此篇“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注云:“方诸,阴遂,大蛤也。熟磨拭令热,月盛时以向月下则水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
    ⑤《原道训》“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注云:“怒者,阴气也。阴为坚冰,积阴相薄,故破阴。喜者,阳气。阳升于上,积阳相薄,故曰阳坠也。”
    ①《本经训》“古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弗能及,上之雾露弗能入,四方之风弗能袭”,注云:“明堂,王者布政之堂。上圆下方,堂四出,各有左右房,谓之个,凡十二门。王者月居其房,告朔朝历,颁宣其令,谓之明堂。其中可以序昭穆,谓之太庙。其上可以望氛祥,书云物,谓之灵台。其外圆,似辟雍。诸侯之制半天子,谓之泮宫, 《诗》云‘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是也。”
    ②《诠言训》“苏秦死于口”,注云:“苏秦好说,为齐所杀。”又此篇“苏秦善说而亡”,注云: “苏秦死于齐也。”皆非苏秦车裂之说。
    ③《道应训》“击牛角而疾商歌”,今本无注。然《吕氏·离俗览》“宁戚饭牛……击牛角疾歌”,高注云:“歌《硕鼠》也。”可知高诱所说歌曲乃《诗经·魏风》中《硕鼠》之篇。
    ④《地形训》“汉出蟠冢”,注云:“蟠冢山,汉阳县西界,汉水所出,南入广汉,东南至雍州入江。”
    ⑤《齐俗训》“厘负羁之壶餐,愈于晋献公之垂棘”,注云:“献公以垂棘灭虞虢。”使用互见法,一般为避免详细注文的重复。该注太过简略,且没有对这一历史事件作出具体描述。《精神训》“虞君利垂棘之璧而擒其身”,注云:“晋大夫荀息谋于献公,以屈产之马、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贪璧、马,假晋道,既灭虢,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又《吕氏·慎大览》高注云:“垂棘,美璧所出之地,因以为名也。”盖以此知《齐俗训》对应注文的大致面貌。
    ⑥注文右上方带*号,表示此文亦在高诱的《吕氏春秋注》中出现。以下皆同。
    ①如《吕氏·审分览》高注:“章,明也。”与《诠言》篇许注同。《孟冬纪》高注:“坠,陨也。”与《兵略》篇许注同。《离俗览》高注:“复,白也。”与《人间》篇许注同。
    ②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
    ③刘向辑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④详见本文第二章第四节。
    ⑤高承为宋神宗元丰(1078—1085)中人,其《事物纪原》亦当成书于此间。黄朝英生卒年不详,宋哲宗绍圣(1094—1098)后举子,其《靖康缃素杂记》当成于两宋之交。洪兴祖(1090—1155),其《楚辞补注》成于南宋初期。胡仔(1110—1170),其《渔隐丛话》成于1148年。《东坡诗集注》旧题王十朋(1112—1171),盖成于宋孝宗之时。罗愿(1136—1184),其《尔雅翼》成于1174年。方崧卿(1135—1194),其《韩集举正》刊于1189年。洪迈(1123—1202),其《容斋随笔》最后成于1202年。戴侗生卒年不详,淳祐元年(1241)中进士,其《六书故》盖成于南宋末年。王应麟(1223—1296),其《玉海》当成于宋末元初之际。这些著述在引用许高二注时经常张冠李戴,如《东坡诗集注》卷十一所谓许慎《淮南鸿烈解序》“安与苏飞、李尚、左吴”云云,显然出自高序,表明两百年来宋代学者对许高二注混杂一书终未觉晓。
    ①《日知录》卷二十七:“《淮南子·诠言训》‘羿死于棓’,注云:‘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自是以来鬼畏桃也。’《说山训》‘羿死桃部不给射’,注云:‘桃部,地名。’按‘部’即‘棓’字,一人注书而前往不同若此。”(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96页)
    ②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庄序》,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③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自叙》,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④陆心源《仪顾堂集》卷二《淮南子高许二注考》,清光绪戊戌年(1898)刻本。
    ①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62页。
    ②《读书杂志》第962页。
    ③《读书杂志》第784页。
    ④《读书杂志》第962页。
    ⑤许注八篇中,仅《缪称》、《道应》两篇以“一曰”形式出现4例,《兵略》、《人间》两篇以“或曰”形式出现3例。
    ⑥杜台卿《玉烛宝典》卷六《六月季夏》,清光绪十年(1884)黎庶昌日本东京使署刻《古逸丛书》本。《续修四库全书》第885册有影印本。
    ⑦钱塘于此书自序中称:“其注亦遂简略,盖此篇决出于诱之所注,而诱于术数未谙,遂不能详其义耳。”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①钱塘《淮南天文训补注·自序》,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121册有影印本。
    ②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自叙》,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③《淮南许注异同诂·自叙》。
    ④《淮南许注异同诂》卷一《原道训》。
    ⑤本论文所引《吕氏春秋》正文及高注均出自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为了引述方便,除特别说明外,本论文只标其篇名,不另标其卷数或页码。
    ①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五《五月仲夏第五》,清光绪遵义黎昌庶影旧钞卷子本。《说文·大部》云:“夷,平也。”《吕氏·先职览》、《贵直论》、《似顺论》高注皆云:“夷,平也。”
    ①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五《五月仲夏第五》,清光绪遵义黎昌庶影旧钞卷子本。
    ②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04页。
    ③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卷四《氾论训》,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33页。
    ⑤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8页。
    ⑥《文选》第220页。《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李贤注亦引高注曰:“禾穟向根,君子不忘本也。
    ⑦《文选》第333页。
    ⑧《文选》第423页。
    ⑨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41页。
    ①陶方琦对此条注文作了辨析:“张景阳《杂诗》注引作高诱,误也。其‘能致云雨’四字据以补入。《说文·虫部》: ‘蜦,蛇属也,潜于神渊之中,能兴致云雨。蜦,或从戾作蜦。’许氏《说文》即采用《淮南注》。《初学记》引《淮南注》: ‘蜧,神蛇,潜渊而居,将雨则跃。’此即许说而引文稍异。《御览》九百三十三引此注: ‘黑蜧,黑色,蛇属也。蜧潜于水,神象,能致雨也。’文又小异,或即许高之别。然《江赋》注引许注,文正同今注,与《说文》符合,确为许说无疑。 ‘神渊’作‘神泉’,乃唐人避讳而改。”(见《淮南许注异同诂》卷三《齐俗篇》)
    ②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32页。
    ③针对刘安事件,汉武帝于《遣谒者巡行天下诏》中说:“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流货赂,两国接壤,怵于邪说,而造篡弑,此朕之不德。”(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43页)明显是视《淮南子》为邪说。昭帝时,御史大夫桑宏羊等掌权者对《淮南子》也不认同:“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然卒于背义不臣,使谋叛逆,诛及宗族。”(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3页)由这种态度可以推知,《淮南子》一书自刘安自杀至刘向校理这百年间是被禁于深宫的。《史记》根本不提及《淮南子》便是明证。
    ①详细考证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
    ②参见拙作《<淮南子>书名演变考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27~28页。
    ③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27页。
    ④如《史记集解·苏秦列传》引许慎云:“南方豁子蛮夷柘弩,皆善材。”此注出于《俶真》篇。
    ⑤此书成于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原本《玉篇》残卷今存:卷八心部残卷、卷九言部—幸部、卷十八之后分放部—方部、卷十九水部残卷、卷二十二山部—厽部、卷二十四鱼部残卷、卷二十七糸部—索部等。(参见朱葆华《原本玉篇文字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23页)黎氏《古逸丛书》收录,《续修四库全书》第228册又影印此本。
    ①参见染家勉《<齐民要术>的撰者、注者和撰期》一文,《华南农业科学》1957年第3期。
    ②《北史》卷五十五《杜台卿列传》:“隋开皇初,被征入朝。台卿采《月令》,触类广之,为书名《玉烛宝典》十二卷,至是奏之,赐帛二百疋。”可知《玉烛宝典》在隋前就基本成形,这里暂且记以隋代文献。该书盖在宋后失传,由黎昌庶等人在日本寻访得之。原本十二卷,今缺第九卷。其明引许注约有9例,来自《原道》、《天文》、《主术》、《说山》等4篇。
    ③《经典释文》始撰于陈后主至德元年(583),而关于成书时间,学者分歧不断。有的认为成于隋大业三年至李唐建国之前(见王弘治《<经典释文>成书年代释疑》,》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第105~106页):有的认为是成于王世充篡位期间(见孙玉文《<经典释文>成书年代新考》,《中国语文》1998年第4期,第309~312页):宋人李焘、清人桂馥则认为成于入唐以后。笔者以为,王、孙两先生以地名建置沿革为证颇有说服力,《经典释文》一书当是在隋朝完成。其明引许注约有6例,来自《原道》、《地形》、《主术》、《缪称》、《兵略》等5篇。
    ④此书为萧氏未定稿,唐宋时曾在一定范围内流传过,后国内失传。(见钱杭《萧吉与<五行大义>》,《史林》1999年第2期,第42页)日本天瀑山人林衡有辑存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060册又影印此本。其明引许注约有9例,来自《天文》、《地形》等2篇。
    ⑤此书是虞世南任隋秘书郎时所编。其明引许注6例,暗引7例,出自《原道》、《天文》、《览冥》、《精神》、《本经》、《齐俗》、《说山》、《修务》、《要略》等9篇。
    ⑥见刘昫《旧唐书》卷四十六《经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62页。
    ⑦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书卷三十又引《淮南天文间诂鸿烈》曰:“南方火也,其帝祝融,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下引注文:“衡,平也。”这一称呼与苏序描述完全相符,确为许本之名无疑。日本藏有唐抄本《淮南鸿烈·兵略间诂》第廿残卷也进一步证实了此点。(见吴则虞《淮南子书录》,《文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00页)
    ①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37~438页。
    ②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08页。此本断句有误,原文云:“仍于篇下题曰‘注’今亡许注,仍不录叙。”造成文意不明,文中引文为笔者重新标点。又,余嘉锡所见本“录叙”作“叙录”,致使他以为苏校本中无许注,大误。据苏氏所说“今此七本皆有高氏训叙”可知,他自己缮写许本时不录高诱叙文,不蹈前七本之旧。
    ③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自叙》,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④吴则虞《淮南子书录》,《文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1页。
    ⑤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32页。
    ⑥见《淮南许注异同诂·自叙》。
    ①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09~510页。此文出自衢本,另有袁本,其文与之颇异:“《淮南子》二十一卷,右汉刘安撰。安,淮南厉王子也,袭封,招致儒士宾客,讲论道德,总统仁义,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后汉许慎注,慎标其首皆曰‘间诂’,次曰‘淮南鸿烈’,自名注曰‘记上’。第七、十九阙。”
    ②郑樵《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653页。又《通志》卷六十七《艺文略第五·道家一·诸子》录为“《淮南鸿烈解》二十卷,许慎注”,不录高注。笔者认为,今传北宋本前有《淮南鸿烈解叙》,可知当时通行本中亦有以《淮南鸿烈解》为名的。可能因为序文把《淮南子》的思想归结为“近老子之旨”,又未指明是高诱所作,卷首却题“许慎记上”,所以郑樵未审其实,不但将其列入道家类,并且署名“许慎注”。由此观之,郑樵亲见的这个《淮南子》版本当同于晁氏家本,仍然是二注相杂之本。
    ①章学诚《校雠通义·叙》,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②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01页。笔者按,许慎未任太尉一职,陈氏误,应是太尉祭酒。
    ③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207页。
    ④《吴越春秋》卷六,《四部丛刊》本。
    ⑤高儒《百川书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丛书集成续编》,第3册,第511页。
    ①卷一百十七云:“芦泉刘绩又谓记上犹言标题进呈,并非慎为之注。然《隋志》、《唐志》、《宋志》皆许氏、高氏二注并列。陆德明《庄子释文》引《淮南子》注称许慎,李善《文选注》、殷敬顺《列子释文》引《淮南子》,注或称高诱,或称许慎,是原有二注之明证。……慎则和帝永元中人,远在其前,何由记上诱注?刘绩之说,盖徒附会其文而未详考时代也。”(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09页)
    ②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11页。
    ③祁承(?)《澹生堂藏书目·子部一》,清宋氏漫堂钞本。《续修四库全书》第919册有影印本。
    ④钱塘《淮南天文训补注·自序》,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①不同的是,黄氏书中并引了今本注文。黄爽均称高注云云,可知他不晓许高二注相杂的真相。
    ②见易顺鼎《淮南许注钩沉·自叙》,清光绪十六年(1890)《琴志楼丛书》刊本。
    ③《事物纪原》所据《淮南子》为二注混杂之本。叶氏《淮南鸿烈间诂》共辑入《事物纪原》所引许注10条,其中有7条与今本高注同,出自《地形》、《主术》、《氾论》、《说林》等4篇。
    ④叶德辉《辑淮南鸿烈间诂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叶氏郎园刻本。
    ⑤陶方琦《汉孳室文钞》卷二《许注淮南存疑叙》,清光绪十八年(1892)徐氏铸学斋刻本。
    ①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光绪十四年南海孔氏刊本,第733页。今本《淮南》“机”作“芄”,高注作“芄,蓐”。王念孙谓“芄”当作“艽”。(见《读书杂志》第767页)
    ②本论文所引《说文解字》之文,全部以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影印经韵楼原刻本为准。为了引述方便,除特别说明外,本论文不另标明卷数或页码。
    ③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33页。
    ④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2页。今本《淮南》“不”作“弗”,无注。
    ⑤《太平御览》第3959页。今本《淮南》无注。
    ⑥《太平御览》第4012页。今本《淮南》“橐”作“槁”,高注作“罢老气力竭尽,故若槁也”。
    ⑦吴承仕《淮南旧注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⑧见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8页。
    ⑨《太平御览》第4012页。今本《淮南》“蠕”作“濡”,高注作“狡,少也。濡,濡湿,气力未尽”。
    ①玄应《一切经音义》,清道光乙巳年(1845)《海山仙馆丛书》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98册有影印本。
    ②李昉《太平御鉴》,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159页。今本《淮南》“踵”作“涔”,无“盈”字,高注作“涔,潦水也”。
    ③《太平御览》第359页。今本《淮南》无注。
    ④《太平御览》第366页。今本《淮南》作“袭九窾,重九垠(“垠”据王念孙校改)”,高注作“窾,法也。垠,形也”。
    ⑤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03页。
    ⑥《太平御览》第4195页。今本高注作“嗜,噬,犹穿”。
    ⑦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宋元递修本,第1491页。
    ⑧《太平御览》第360页。今本《淮南》作“九鼎重味”,高注作“九鼎,九州贡金所铸也。一曰:象九德,故曰九鼎也。重,厚也”。
    ⑨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68页。
    ⑩《太平御览》第3852页。今本高注作“萧、艾,贱草,皆谕不肖”
    ①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76页。第①条,《事类赋注》卷十、《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四引同。今本《淮南》“饵”作“珥”,高注作“商音清,弦细而急,故先绝也”。第②条,今本《淮南》“(?)”作“贲”,高注作“贲,客星也,又作孛星。勃,大也”。
    ②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太平御览》第3740页。第①条,今本高注作“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也”。第②条,今本高注作“雄鸠,盖布谷也”。
    ④《太平御览》第80页。第②条,今本高注作“运,施也”。第③条,今本高注作“螾,动生貌”。其余今本均无注。
    ⑤《太平御览》第132页。今本《淮南》“伺”作“司”,无注。
    ⑥《太平御览》第3565页,四库本“矣”作“也”,当从。今本《淮南》作“沙棠、琅开在其东”,高注作“皆玉名也,在木禾之东也。一说:沙棠,木名也”。
    ①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41页。四库本“无”、“君”均作“居”,且《事类赋注》卷二十五引为“十日所出,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故当从四库本所引。今本《淮南》“扶桑”作“扶木”,高注作“扶木,扶桑也,在汤谷之南”。
    ②《太平御览》第172~173页。第②条,四库本又引作“一曰:八埏曰寅泽”。第③条,四库本又引作“以渐加曰泽也”。第④条,四库本又引作“紘,维也”。
    ③《太平御览》第3593页。今本《淮南》无注。
    ④《太平御览》第3991页。第②条,疑“牛羊”后脱“之属”二字。
    ⑤吴承仕《淮南旧注校理》,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版,第33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2页。第②条讹误颇多,四库本引作“蚗,石名也。中央数五,故五百岁而一化”,当从之。然“蚗”疑作“砄”。第⑨条,四库本又引作“其气遍流于天下也”。第⑩条,四库本又作“丹,砂也,化为砂而可以为金,故气赤澒也”。第⑩条,四库本又引作“白礜,白石也”。
    ②《太平御览》第4161页。今本高注作“鲔鱼,似鲤而太。进此鱼于寝庙,祈于宗祖,求麦实”。
    ③《太平御览》第3759页。今本《淮南》无注。
    ④《太平御览》第4208页。今本高注作“蚈,马蚿也,幽冀谓之秦渠”。
    ⑤《太平御览》第4193页。今本《淮南》无注。
    ①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63页。今本《淮南》无注。
    ②《太平御览》第4182页。今本高注作“蜃,蛤也。大水,淮也。《传》曰‘雉入于淮为蜃’”。
    ③《太平御览》第174页。
    ④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2页。
    ⑤《太平御览》第4356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62页。今本《淮南》“卢”作“芦”。
    ②《太平御览》第1555页。今本《淮南》作“甘之于刍豢”。
    ③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13页。 《太平御览》卷八十亦引此文。
    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十二,日本元文二年(1737)洛东狮谷白莲社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96-197册有影印本。
    ⑤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33页。今本《淮南》无注。
    ⑥《太平御览》第4270页。今本《淮南》“盈”作“满”,无注。
    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47页。
    ⑧《太平御览》第379页。注文中“也”原作“之”,据四库本改。
    ⑨《太平御览》第2420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6-387页。第③条,陈州乃梁武帝萧衍改置,“陈州”当为“陈留”,疑是后人窜改。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7页。
    ③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今本《淮南》无注。
    ④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19页。
    ⑤《太平御览》第375页。第②条,注文中“席”原作“序”,据四库本改。
    ⑥《太平御览》第3313页。今本《淮南》无注。
    ⑦《太平御览》第851页。
    ⑧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4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67页。
    ②原作“浙,清”。考“浙”字,无有训“清”之例,且“淅”亦未有训“清”之例,应是《御览》传写之误,当从今本。
    ③《太平御览》第3285页。今本《淮南》作“断木”,无注。
    ④《太平御览》第4040页。今本《淮南》作“愈鼠”,高注作“鼠齧人创,狸愈之”。
    ⑤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07页。“落”原作“善”,今据《御定渊鉴类函》卷四百十二所引校改。
    ⑥《太平御览》第166页。今本《淮南》作“畜粟者”,无注。
    ⑦《太平御览》第3134页。“橑”原作“撩”,据今本《淮南》校改。
    ⑧《太平御览》第69页。
    ⑨李瀚《古本蒙求》,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丛书集成三编》第22册,第730页。
    ①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46页。
    ②陆心源《仪顾堂集》卷二《(淮南子)许高二注》,清光绪戊戌年(1898)刻本。
    ③吴则虞《淮南子书录》,《文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2页。
    ④详见于大成《淮南论文三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版,第10页。
    ①上海涵芬楼藏明代宋邦乂刊本卷下即题“高氏训解”,这可能是高诱冠著其名的一贯做法。《淮南子》原篇名中无“训”字,此历历可征。《要略》提及各篇篇名,高诱自引《天文》、《原道》、《穆称》、《主术》等篇,蔡邕《明堂月令论》提及《时则》篇,葛洪《抱朴子外篇》提及《原道》、《俶真》、《兵略》、《主术》等篇,杜台卿《玉烛宝典》提及《天文》、《时则》、《主术》等篇,均没有“训”字。前贤对此问题已有探讨,参见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页。
    ②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的考证。
    ③刘芳《郊坛疏》引用《时则训》高注4例。不过,这些注文也见于高诱注《吕氏春秋·十二纪》。
    ④据统计,郦道元注《水经》引用高注约7例,来自《地形》、《氾论》等2篇。
    ⑤据统计,《齐民要术》注文明确标为高注的约有4例,另有暗引约12例,来自《原道》、《主术》、《诠言》、《修务》、《泰族》等5篇。
    ⑥关于《颜氏家训》的成书年代,学者意见不一。余嘉锡等人认为是作于隋开皇九年平陈之后,而《四库提要》作者认为是成于北齐。(参见朱明勋《<颜氏家训>成书年代论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152~154页)
    ⑦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29页。
    ⑧据统计,《玉烛宝典》各卷引用高注约有35例,主要来自《天文》、《地形》、《时则》、《主术》、《缪称》、《说山》等6篇,另有不少既同于《淮南》高注又同于《吕氏》高注者。《五行大义》的《论干支名》之篇集中采纳了高诱对《淮南子·时则训》的解释,而成为此篇的主干。《北堂书钞》引用高注约有31例,其中仅有1例为明引,其余为暗引,主要来自《俶真》、《天文》、《地形》、《时则》、《览冥》、《精神》、《本经》、《缪称》、《齐俗》、《氾论》、《说林》、《兵略》等12篇。
    ①《艺文类聚》引《淮南》文常附以注释,这些注释虽未标出注者,但可以肯定绝大部分是高注。据笔者粗略统计,《艺文类聚》引用高注约有27例,来自《原道》、《天文》、《览冥》、《精神》、《本经》、《缪称》、《齐俗》、《氾论》、《兵略》、《修务》、《泰族》等11篇。李善注《文选》引用高注约有136例,遍及了《淮南子》的所有篇目。《匡谬正俗》及《汉书注》两书引用高注2例,来自《地形》、《修务》等2篇。李贤注《后汉书》引用高注约有10例,来自《天文》、《地形》、《览冥》、《本经》、《缪称》、《氾论》等6篇。《初学记》明引高注约有10例,其中1例误引,来自《天文》、《地形》、《览冥》、《本经》等4篇,另有多处暗引。《史记索隐》引用高注仅2例,来自《本经》、《修务》等2篇。
    ②徐锴(920—974),精于文字训诂,撰《说文解字系传》。此书引用高注约有5例,来自《俶真》、《地形》、《时则》、《主术》等4篇。
    ③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207页。
    ①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04页。
    ②钱谦益撰、陈景云注《绎云楼书目》,商务印书馆193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1页。
    ③见徐干学《传是楼书目》卷三《子部》,清道光八年(1828)刘氏味经书屋抄本。《续修四库全书》第920册有影印本。
    ④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09页。
    ⑤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页。《太平御览》卷九引同。
    ⑥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54页。
    ①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7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4页。
    ③《文选》第197页。
    ④《文选》第799页。
    ⑤《太平御览》第110页。
    ⑥《太平御览》第94页。四库本无此注文。第②条注文,“寒”原作“塞”,“令”原作“全”,皆当形近而误。若依原文,其意则苦涩不通,故校改之。
    ⑦《太平御览》第4088页。
    ⑧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76页。
    ①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55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8页。
    ③《太平御览》第2055页。第②条注文,“官”原作“宫”,《礼记·月令》“令妇官染采”,当从之。
    ④文献征引情况详见本文第三章第四节。
    ⑤《太平御览》第94页。《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四“春女悲”下亦引:“《周礼》‘仲春之月,令媒氏会男女。一升成于夫家,骨肉相离,故悲之也。’”(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9页)今本《淮南》作“春女思,秋士悲”,许注作“春女感阳则思,秋士见阴而悲”。
    ⑥《太平御览》第2783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86页。《御览》卷九百二十八又引此注,略有不同:“言鹊作巢而知风。一说:背风也。”类书征引常见约文,非本来面貌。《事类赋注》卷十九亦引此注约文:“言鹊作巢向风之所起为户。”(吴淑《事类赋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3页)今本许注作“岁多风则鹊作巢卑”。
    ②《太平御览》第4209页。今本《淮南》作“阴谐知雨”,许注作“阴谐,晖日雌也,天将阴雨则鸣”。
    ③陈彭年《大宋重修广韵》卷一,《四部丛刊》本。
    ④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48页。今本作“举以大政”,无注。王念孙认为“举以大政”本作“举以为大田”,此为后人以意改之。(见《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53页)
    ⑤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708页。《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五引同,然“伏牺”作“宓羲”。
    ⑥《文选》第254页。
    ⑦《太平御览》第2377页。今本《淮南》作“相食之鱼”,当从之。
    ⑧《太平御览》第2377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65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12页。
    ③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86页。
    ④《太平御览》第3962页。今本《淮南》作“深林丛薄”,无注。
    ⑤《太平御览》第3362页。今本《淮南》作“明镜便于照形,其于以函食不如簞”,无注。
    ⑥《太平御览》第1727页。
    ⑦《太平御览》第4148页。
    ⑧《太平御览》第3099页。今本《淮南》“上”作“升”,“帝”作“常”,无注。
    ①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0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1页。四库本“袄”作“祓”,《玉篇·示部》“祓,除灾求福也”,与此注文相合,当从之。今本《淮南》“袄”作“拂”,许注作“拂,(?)”。
    ③见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3页。
    ④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79页。《太平御览》卷五百五十五引作:“陂,蓄水。塘,池也。”
    ⑤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71页。《北堂书钞》卷一百六引同,然“瓠”作“匏”。
    ⑥《太平御览》第3689页。今本《淮南》“砥”作“剖”,许注作“庖丁,齐屠伯也。剖,始也。硎,磨刀石也”。
    ⑦《太平御览》第3339页。
    ⑧《太平御览》第3391页。今本许注作“长胫以蹋插者,使而入深”。
    ①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8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80页。
    ③《太平御览》第4155页。
    ④《太平御览》第3860页。《白孔六帖》卷十六引为:“冰寒炭热,无时得合。”应是高注约文。
    ⑤《太平御览》第2223页。今本许注作“解札,裘败解也。炀,炙”。
    ⑥《太平御览》第2800页。
    ⑦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97页。今本许注作“方皇,水名也,一曰山名”。
    ①刘文典《三余札记》,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37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82页。
    ③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280页。
    ④《太平御览》第2415页。
    ⑤《淮南子校释》第1463~1464页。
    ⑥《太平御览》第2页。
    ⑦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75~76页。
    ①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3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46页。今本许注作“博其綦,不伤为之也”。
    ③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472页。《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九又引作“贾多端,非一”,当有阙文。
    ④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40页。今本《淮南》“大”作“泰”,许注作“木豆谓之豆,所盈泰羹,不调五味”。
    ⑤《太平御览》第2156页。今本《淮南》“匝”作“杂”,许注作“杂,匝也,人生子,从子至亥为一匝”。
    ⑥《太平御览》第1641页。第②条,今本《淮南》“橹”作“矰”,许注作“矰,犹矢也”。王念孙认为,今本作腐荷之矰,矰即是矢,则其义不可通,后人改矰为矰,并改高注。(见《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03页)
    ⑦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78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68页。
    ②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99页。
    ③《太平御览》第4134页。
    ④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616页。第①条,今本《淮南》“控”作“引”。《说文·手部》:“控,引也。”盖许本作“引”,而高本作“控”。第②条,今本《淮南》“塞上”作“近塞”,《太平御览》卷八百九十六引同。
    ⑤《文选》第268页。
    ⑥《太平御览》第2851页。今本《淮南》“惨恤”作“悽怆”,无注。
    ①吴淑《事类赋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24页。《太平御览》卷八百九十六引同。今本《淮南》作“县缝未转,而日在其前”。
    ②见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63页。
    ③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37页。第①条,今本《淮南》作“张瑟者,小弦急而大弦缓”,无注。第②条,今本《淮南》“赢秦正”作“赵政”,许注作“赵政,秦始皇帝”。《人间训》许注:“赵政,始皇生于赵,故名赵政。”盖高本作“赢秦正”,与许本异。第③条,今本《淮南》无注。《人间训》曰:“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高诱当以此为训。
    ④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50页。
    ⑤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53页。
    ⑥此正文乃《文选》卷二十九李善注《张景阳杂诗十首》所引(见第420页),注文则见于《文选》第196、423页。
    ⑦《艺文类聚》第1253页。
    ⑧《文选》第236页。
    ⑨见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8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41页。今本《淮南》“原”作“螈”,“登”作“收”,许注作“螈,再也”。
    ②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又《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三引作“茢,稈”,吴承仕说:“離、茹一声之转。注文稈,当为稗。”(《淮南旧注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页)
    ③《太平御览》第4221页。今本《淮南》“席”作“庠”,无注。
    ④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页。“采俗”疑是“齐俗”之误。今本《淮南》“风采”作“风气”,无注。
    ⑤《太平御览》第382页。
    ⑥《文选》第221页。
    ⑦《太平御览》第2938页。
    ①张双棣说:“旋石,依高注‘石’当为‘玉’。……又高注曰‘或作旋石’,若本作‘旋石’,何必有此语?《文选注》引正作‘琁玉’。”(《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66页)
    ②吴承仕谓:“此注当云‘壹或作臺,臺,犹持也’……古书壹字转写多改从一,臺形近壹,又转讹作一,持又误为待,踪迹几不可寻矣。”(《淮南旧注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页)
    ①当然也有可能是今本发生了篡改、增损和脱讹现象。
    ②《文选》卷五李善注《吴都赋》引许注: “岬,山旁。”由此可知《水经注》所引应为许本。
    ①《太平御览》卷八十引作: “探椽不斫,斥题不析。”又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十二引许本:“平栋不斫,(?)题不枅。”可知其中错讹之处当有不少。
    ①陆德明未直说所据为许本,但他随后自解:“《淮南子》一本作‘申儿’,疑‘申’当为‘臾’。”所谓“一本作”云云,正如今本高注篇正文,故知前面所引乃许本。
    ②程发轫《六十年来之国学》,台北市正中书局1974年版,第544页。
    ③吴则虞《淮南子书录》、台湾学者于大成《淮南王书考》均较为集中地讨论了《淮南子》的版本情况。美国布朗大学哈诺德·罗斯(Harold David Roth)教授著有《淮南子版本史》(The Textual History of the Huai-nan Tzu,也有入译作《淮南子的文献历史》)一书,则是研究其版本的专著。对于罗教授的成果,今人陈静《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中第二章“《淮南子》的版本系统”作了全局性介绍。(参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111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
    ②《汉书·楚元王传》:“上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而更生父德武帝时治淮南狱得其书。”又刘向《关尹子书录》: “淮南王安好道聚书,有此不出,臣父德因治淮南王事,得之。”由此而知之。
    ③《淮南鸿烈解叙》。
    ④《淮南子》原名《鸿烈》,而东汉文人引述《淮南子》时皆称《淮南》,如《论衡》、《楚辞章句》、《东观汉纪》、高诱注《吕氏春秋》及《淮南子》等,表明他们已经接受了刘向改换的书名,也可以反映出他们所见本应是刘向的校定本。
    ①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07-1008页。
    ②《鸿烈解》可能是高诱自题的书名。高氏《吕氏春秋序》云:“诱正《孟子章句》,作《淮南》、《孝经》解毕讫。”又《淮南鸿烈解叙》云:“比方其事,为之注解。”《淮南解》或许是《鸿烈解》的另一种称谓,后来被增称为《淮南鸿烈解》,为高诱注的书名。宋朝以来的文人引述淮南文时常把《淮南子》等同于《淮南鸿烈解》,以致《四库提要》的编撰者气愤地说:“诸书引用,遂并《淮南子》之本文亦题曰《淮南鸿烈解》,误之甚矣。”(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09页)
    ③书中“匡”、“筐”、“玄”、“弦”、“眩”、“炫”、“敬”、“撒”、“境”、“镜”、“朗”、“殷”、“恒”、“贞”等涉及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字号的字均做了避讳处理。(见陈静《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④清人顾广圻、金友梅(陈奂托请)皆影抄宋本,而刘泖生又影抄了陈奂的影抄本。1920年张元济又将刘泖生本复制进《四部丛刊初编》中,1974年台湾艺文出版社重印了四部本。
    ①叶本衍生了刘莲台本,此两本正文讹字误文甚多,注文亦删削不全。安正堂本衍生了王元宾本。清末二仙庵又重印了道藏辑要本,20世纪70年代台湾华文出版公司、考正出版社对二仙庵辑要本作了重新影印。
    ②吴则虞认为此书祖本是另一宋本,非出自道藏本,而于大成确定其出自藏本。罗斯教授则以为刘绩本的祖本不止一个,其整合了所谓“旧本”、“一本”、“别本”。(见《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③黄本大约刊于1530年前后,而朝鲜活字本刊于1670年前后,其注释只保留了刘绩本的60%。
    ④见陈静《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第91-92页。
    ⑤见《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第95页。
    ⑥以汪一鸾本为底本,有张象贤本和张维诚本。茅坤本虽来自茅一桂本,但其中加入了茅坤的评语,以它为底本,有张烒如本、日本鹈饲信之本。张本又衍生出汉魏丛书本(下含增订汉魏丛书本、红杏山房本、三余堂本、叙府本、子余本、大通书局石印本、丛书集成本)、子书百家本(下含百子全书本)、述古山庄本。鹈本又有重印本、久保筑水本(下含河内屋茂兵卫本、梅原龟七本、前川善兵卫本、和刻本诸子大成本)。1983—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了《文渊阁四库全书》,《淮南子》被收录在第848册。
    ①见陈静《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②以十子全书本为底本,有二十五子本、影印顾广圻、许在衡手校本、日本涩谷启藏本(下含和刻本诸子大成本)。以二十二子为底本,有经纶堂本、三味书局本、子书二十八种本(下含子书四十八种本)、刘文典集解本、刘家立集证本、四部备要本、诸子集成本等。
    ③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商务印书馆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7页。
    ①争议主要体现在许慎生卒年的问题上。关于许君的生年,清人洪亮吉推测生于东汉之初(公元25年起),严可均《许君事迹考》认为当在汉明帝朝(公元58—75年), 陶方琦《许君年表》则定在明帝永元元年(58),诸可宝《许君疑年录》推断在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55),今人张震泽《许慎年谱》以为生于明帝永平十年(67),顿嵩元以为应生于光武帝建武三十年(54),谢文学以为当生于永平十一年(68),刘志成以为是在明帝永平中(公元65年)。关于许君的卒年,严可均推论卒于桓帝朝,陶方琦、张震泽定在桓帝建和二年(148),诸可宝定在建和三年(149),顿嵩元以为在建和三年以后,谢文学定于桓帝元嘉二年(152),而唐人张怀瓘、清人钱大昕则推测卒在汉安帝末年(公元125年),今人刘志成相信是在安帝延光初(公元122年)。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
    ③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31页。
    ④《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第332页。
    ①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33页。
    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第334页。
    ③《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第334页。
    ④《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第334页。
    ⑤《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第278页。
    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第742页。
    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第866页。
    ⑧日本岩崎氏静嘉堂藏北宋刊本《说文解字》(即《四部丛刊》本),每卷卷首下题“汉太尉祭酒许慎记”或“汉太尉祭酒许氏记”,应是南唐徐铉校刊后仿许慎《淮南子注》所题。若是自题,一般不称本朝之名,如魏征刊行《群书治要》题为“秘书监臣鹿男臣魏征等奉勅撰”,日本藏高山寺唐钞本《冥报记》题作“吏部尚书唐临撰”(见大阪市美术馆编《唐钞本》第86页)。
    ⑨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88页。
    ⑩《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第742页。段玉裁注云:“故犹今言前任也,閤各本讹作阁,今正。……閤为闺閤小门,阁为庋阁之处,太尉南閤祭酒谓太尉掾属出入南閤者之首领也。”(《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85页)
    ①严可均、姚文田《说文校议》卷一十五,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冶城山馆刻四录堂类集本。《续修四库全书》第213册有影印本。
    ②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300页。
    ③《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6册)第306-307页。
    ④《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6册)第355页。
    ⑤《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6册)第360页。
    ⑥《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6册)第369-370页。
    ⑦见张震泽《许慎年谱》,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4页。张氏又说:“许慎初辟太尉府,不必即为南阁祭酒,为南阁祭酒当是若干年后的事。其年不可考,故记于此。”(第75页)
    ⑧见顿嵩元《许慎生平事迹考辨(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72-74页。
    ①陶方琦、诸可宝等以为汉代士人皆少时(18至20岁)担任郡功曹,这未免有些武断,如马融42岁、楼望26岁时才任职功曹。
    ②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37页。
    ③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87页。
    ④《后汉书》第1268页。
    ⑤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42页。
    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第742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24页。
    ②《后汉书》第215页。
    ③许冲《上书进(说文)》称“先帝诏侍中骑都尉贾逵,修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耑,苟有可以加于国者,靡不悉集”,是以和帝为先帝,而称“慎前以诏书校书东观”,可知许慎校书东观,教小黄门,必在安帝时矣。《后汉书·蔡伦传》又称:“(元初)四年,帝以经传之文多不正定,乃选通儒谒者刘珍及博士良史诣东观,各雠校家法,令伦监典其事。”疑“元初”即“永初”之误。永初、元初皆为安帝年号,但考之史籍,唯永初中刘珍等人参与了东观校书。
    ④《说文解字叙》。
    ⑤吴则虞《(淮南子)书录》,《文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2页。
    ①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
    ②《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6册)第376~377页。
    ③《后汉书·安帝纪》: “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方正,远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而所对皆循尚浮言,无卓尔异闻。其百僚及郡国吏人,有道术、明习灾异阴阳之度璇机之数者,各使指变以闻。二千石长吏明以诏书,博衍幽隐,朕将亲览,待以不次,冀获嘉谋,以承天诫。”
    ④见张震泽《许慎年谱》,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页。
    ⑤顿嵩元《许慎生平事迹考辨(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73页。
    ⑥潘天烈《许慎生平系年》,《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第37页。
    ⑦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70页。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页。
    ②张舜徽《有关经子与传统文化答问》,《诸子学刊》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98页。
    ③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35页。
    ④《后汉书》第1239页。
    ⑤《后汉书》第1240页。
    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七:“东京班固、贾逵各作《离骚章句》,余十五卷,阙而不说。”
    ①《说文解字叙》。
    ②在汉代,《国语》归为《春秋经》一类。
    ③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88页。
    ④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⑤此书当亡佚于宋初,近人陈祺寿辑有《五经异义疏证》上、中、下三卷。
    ①《太平御览》卷五百二十九引《五经异义》: “夏至,天子亲祀方泽,侍中骑都尉贾逵说: ‘鲁无圜丘方泽之祭者,周兼用六代礼乐。鲁下周,用四代,其祭天之礼亦宜损于周。’”贾逵任侍中,领骑都尉,是在和帝永元八年(96),可知此书当撰作于这个时期。
    ②见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06页。
    ③见惠栋《后汉书补注》卷十八,清嘉庆九年(1804)冯集梧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270册有影印本。
    ④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42页。
    ①《说文解字叙》。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53页。
    ②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
    ③白兆麟《新著训诂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25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32页。
    ②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42页。
    ③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36页。
    ①其中包括了用以解释词语的6例,如《诠言训》“动之为物,不损则益,不成则毁,不利则病,皆险也”,许注:“险,言危难,险不可行。”然这些解释大都与整个句意相关。
    ①见李恕豪《许慎的方言研究》,《天府新论》1995年第4期,第64~67页。
    ②陶氏《淮南许注异同诂补遗》又引许注作“楚人谓袍为裋褐”。
    ③孙冯翼《许慎淮南子注》又辑为:“烷,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7页)
    ①扬雄的《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及汉人其它注书中均未出现海南地区的方言,并且当时海南之地远离汉王朝中心,其方音俗语,学者难以知晓,故疑“海南”或是“淮南”之误。
    ②见杨建忠《上古楚方言性质考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123页。
    ③见李恕豪《许慎的方言研究》,《天府新论》1995年第4期,第66~67页。笔者参考时作了综合。
    ④关于许慎确切的籍里,学术界也有过争议。可参阅顿嵩元的《许慎故里考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张汝鲤的《许慎为东汉召陵郎里人补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和《许慎史料拾遗》(《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等文。但许慎为汝南郡人则是确定无疑的。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31页。
    ①庄逵吉云:“怒,疑当作怨。”(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4页)
    ②《淮南·缪称训注》。此篇又说:“故禹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许注:“三苗畔禹,禹风以礼乐而服之也。”可见,许慎非常崇信儒家礼乐的教化力量。
    ③陈乔枞、陈祺寿认为这是高诱用鲁诗义之例,误。又吴承仕云:“然许慎所治,《毛诗》学也,不宜以《鹿鸣》为刺诗。而陈乔枞引高诱诗说,皆为鲁学,文证甚明,则此注为高诱义,于理为近。或许慎随顺本文,故以鲁学说之,不固守毛义也。”(《淮南旧注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4页)吴氏后一说更近实,《五经异义》即有排斥《毛诗》义的例子。如《五经异义疏证》卷中:“天子驾数,《易》孟京、《春秋》公羊说‘天子驾六’,《毛诗》说‘天子至大夫驾四,士驾二’。……谨案:《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与卿同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说与《易》、《春秋》同。”
    ④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76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4~115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35页。
    ③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11页。
    ④京房《京氏易传》卷上,《四部丛刊》本。
    ⑤《淮南·齐俗训》。
    ①《主术训》:“今人之才,或欲平九州,并方外,存危国,……而乃责之以闺合之礼、隩窔之闲,……是犹以斧劗毛,以刀抵木也,皆失其宜矣。”又《诠言训》:“大乐无怨,大礼不责。”可知“责”乃苛求之意,亦即强施于人。
    ②《齐俗训》:“今世之为礼者,恭敬而忮。”许慎注曰:“忮,害也。”又《庄子·天下》:“不忮于众。”郭象注曰:“忮,逆也。”此处,释“害”或“逆”皆可通。恭敬过度,不合人情,故笔者认为“忮”作“违逆”更近原意。
    ③如《泰族训》:“泓之战,军败君获,而《春秋》大之,取其不鼓不成列也。宋伯姬坐烧而死,《春秋》大之,取其不踰礼而行也。”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④陈祺寿《五经异义疏证》卷上,清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71册有影印本。
    ①陈祺寿《五经异义疏证·自序》,清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
    ②《兵略训》又云:“万乘之主,卒葬其骸于旷野之中,祀其鬼神于明堂之上。”许慎注曰:“庙之中,谓之明堂也。”这里是随文为注,此“明堂”不同于彼“明堂”。
    ①见康国章《古、今文经学之争与许慎的<说文解字>》,《殷都学刊》2004年第3期,第101页。
    ②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的论述。
    ①另外又指“天神”的名字,如《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94页。
    ③《庄子集释》第759页。
    ①参见拙作《并存不废,会通所长——<淮南子>治国思想论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85~86页。
    ②卢文弨云:“今本《淮南》(?)讹作肆,唯叶林宗本作(?)。”(张双棣《淮南子校释》第1127页)
    ③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8-70页。
    ④《老子校释》第50页。
    ①此处义不可通,吴承仕认为疑作“神制,谓制情欲使不作也”(见《淮南旧注校理》第95页),亦不明朗。笔者以为,“情”疑当作“静”,正与下文“躁动”相对。
    ②《淮南·缪称训注》。
    ③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页。
    ④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9页。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4页。
    ②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86页。
    ③《文选》第823页。
    ④见《白虎通义》卷七《三正》。
    ⑤《庄子·天下》篇作“火不热”,另外还记录了公孙龙子的二十二个命题,足见公孙氏杰出的析辩才能。
    ①《淮南·泰族训注》。
    ②《淮南·泰族训注》。《论衡·效力篇》云:“韩用申不害,行其《三符》,兵不侵境,盖十五年。”明人董说《七国考》卷十二《韩刑法》认为“刑符者,即申不害三符之一也”,其余二符难晓。
    ③《淮南·泰族训注》。
    ④陶方琦《汉孳室文钞》卷四《(淮南)(说文)补诂叙》,清光绪十八年徐氏铸学斋刻本。
    ⑤《许君年表》:“永元八年,许君此时当草《说文》。许冲《后叙》曰‘博问通人,考之于逵,作《说文解字》’,是时逵复为侍中,许君又辟公府,故得以考正也。”(《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6册,第300页)
    ⑥见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页。
    ⑦见顿嵩元《许慎生平事迹考辨(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年第2期,第73页。
    ⑧见谢文学《许慎生卒年和(说文解字)写作经过新考》,《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第59~60页。
    ①许慎《说文解字叙》:“粤在永元,困顿之年,孟陬之月,朔日甲申。”许冲《上书进(说文)》:“建光元年九月己卯朔二十日戊戌上。”
    ②陶方琦《汉孳室文钞》卷四《(淮南)(说文)补诂叙》,清光绪十八年徐氏铸学斋刻本。
    ③详见本节两表所列。
    ①陶方琦《汉孳室文钞》卷四《<淮南> <说文>补诂叙》,清光绪十八年徐氏铸学斋刻本。
    ②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卷二《时则训》,清光绪七年刻本。
    ③原文引作“金王而死”,涉上文而误。
    ④《汉孳室文钞》卷四《<淮南> <说文>补诂叙》。
    ①陶方琦《汉孳室文钞》卷四《<淮南> <说文>补诂叙》,清光绪十八年徐氏铸学斋刻本。
    ②“(?)”字,扬雄《太玄经》卷二:“郭其目(?),其角不庳。”“堁”字,宋玉《风赋》:“动沙堁,吹死灰。”“饼”字,东方朔《七谏·沉江》:“思比干之饼饼兮。”知许慎之前此三字皆有使用。
    ③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仅《淮南子》中有此字。
    ④《吕氏·季夏纪》: “腐草化为蚜。”知许君之前此字亦有流传。
    ⑤“(?)”同“(?)”,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仅《淮南子》中有此字。
    ⑥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仅《淮南子》中有此字。
    ⑦《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道原》:“坚强而不撌,柔弱而不化。”亦知许君之前此字有流传。
    ①陶方琦《汉孳室文钞》卷四《<淮南><说文>补诂叙》,清光绪十八年徐氏铸学斋刻本。
    ②叶德辉《淮南鸿烈解诂》卷下辑《唐本玉篇》作“自视歁如也”,许注作“歁,不满也”。
    ③又《道应训》“子发攻蔡,踰之”,许注:“踰,越,胜之也。”
    ④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十《释鸟》:“《淮南·缪称训》 ‘晖日知晏’,晖与运同。”
    ⑤又《说文·日部》:“晏,天清也。”《广雅疏证》卷三《释诂》:“替,亦曣,通作晏。”
    ⑥《玉篇·虫部》:“蜧同蜦。”
    ①《穆天子传》卷一洪颐煊校曰:“曶,古笏字。”
    ②《玉篇·火部》:“炬亦作苣。”
    ③《玉篇·豸部》:“豻亦作犴。”
    ④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卷十七:“(?) ,通作扶。”
    ⑤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十一《春秋公羊音义》:“箠,本又作捶。”
    ⑥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引《淮南子》:“一渊不两蛟。”并引其注文: “蛟,龙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则蛟来为之长。”当是许注,与《说文》正合。
    ①钱大昕《廿二史考翼·史记五·太史公自序》:“偩与负同。”
    ②《集韵·模韵》:“苽或作菰。”
    ③《说文·土部》:“垣,墙也。”可知两者完全同义。
    ④《集韵·哈韵》:“侅通作赅。”
    ⑤由此而知许慎以‘肆’与‘极’同义。
    ⑥清人臧庸《拜经日记》卷八“矜”条:“后世字书韵学混淆,致改《玉篇》误从‘今’,唐以来字书遂无有作‘矜’者。”
    ①又《要略》篇“澄澈神明之精”,许注亦云:“澄,清也。”
    ②“澄”乃“澂”之俗字。
    ③许注与《说文》释义正好相反,盖传写之误。
    ④《玉篇·阜部》:“陵,亦作峻。”
    ⑤此用陶方琦说法。他进一步解释说: “水旁即水涯,《广雅·释诂》 ‘厓,方也’,方旁古字通。”
    ⑥陶方琦说:“许注当是紾字。”
    ⑦陶方琦认为,许本“辂”作“璐”。
    ⑧今本作“剞(?)”,《文选》卷七李善注《魏都赋》所引当有误。
    ①陶方琦称,《文选注》十六引高本《淮南》作“足蹑阳阿之舞”。经查,《文选》李善注引皆作“蹀”。
    ②陶方琦认为,“窫窳”亦作“(?)貐”。
    ③《集韵·尤韵》:“瑬,通作旒。”
    ④亡与忘,古字通。
    ⑤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宣公十二年》: “扔与拯古字通。”
    ⑥《类篇·炎部》:“舞,或作嶙。”
    ⑦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卷四十一: “恶当为毋,《玉篇》: ‘绾,贯也。’”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雕、秜、旅一声之转,皆谓不种而自生者也。”
    ②賌、胲、该三字可通,详见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补遗》。
    ①陶方琦《汉孳室文钞》卷四《<淮南><说文>补诂叙》,清光绪十八年徐氏铸学斋刻本。
    ①《淮南鸿烈解叙》。
    ②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42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24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13页。
    ②《后汉书》第2588页。
    ③《后汉书》第2357页。
    ④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71页。
    ⑤《三国志》第872页。
    ①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03页。
    ②齐思和《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1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82页。
    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42页。
    ⑤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50页。
    ①见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史学辑刊》1993年第1期,第56~57页。
    ②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71页。
    ③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50~651页。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060页。
    ⑤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02页。
    ⑥《资治通鉴》第1990页。
    ①齐思和《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2页。
    ②见周家楣《光绪顺天府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405~6409页。
    ③见张国淦《河北通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2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24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63页。
    ③《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第2694页。
    ④此书收录在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四十七《经编·孟子类》。《续修四库全书》第1203册有清光绪九年(1883)长沙嫏嬛馆刻本的影印本。
    ⑤《孟子高氏义》收录在俞樾《俞楼杂纂》卷十七,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春在堂全书》本。
    ⑥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251页。
    ①见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3~58页。
    ②祝穆《新编古今事文类聚》,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唐富春刻本。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十四引同。
    ③爱新觉罗·玄烨《御定渊鉴类函》,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本。
    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52页。
    ⑤《蔡中郎集》卷三《明堂月令论》:“《周书》七十二篇,而《月令》第五十三。”
    ⑥朱彝尊《经义考》(第五册),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版,第93~94页。
    ①详细统计见本章第二节。
    ②周家楣《光绪顺天府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409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5页。
    ④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27页。
    ⑤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1页。
    ⑥转自黄维忠、郑炳林《敦煌本修文殿御览残卷考释》,《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1期,第42页。
    ⑦《史记》第463页。
    ⑧茆泮林辑《淮南万毕术》卷一,民国六年(1917)潮阳郑氏刻《龙溪精舍丛书》本。
    ⑨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83页。
    ①《吕氏春秋序》。
    ②见永瑢《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67页。
    ③见魏征《隋书》卷三十三,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59页。
    ④《史记集解序》司马贞索隐引《战国策》高诱云: “六国时纵横之说也,一曰《短长书》,亦曰《国事》,刘向撰为三十三篇,名曰《战国策》。”此文应是高序其中的一部分。
    ⑤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1页。
    ⑥见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61~462页。
    ①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7页。
    ②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9页。
    ③黄震《黄氏日抄》卷十六,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安王佩锷刊本。
    ④《吕氏·孟春纪》“霜雪大挚,首种不入”,高注:“春为岁始,稼穑应之不成熟也,故曰首种不入。”依此,黄氏所引当为约文。
    ⑤齐思和《中国史研探》,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2页。
    ⑥《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
    ⑦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07页。
    ⑧皇甫谧《高士传》,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丛书集成新编》第101册,第574页。
    ⑨《高士传》第574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72页。
    ②《后汉书》第1953页。
    ③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69页。
    ④《后汉书》卷六十《马融列传》称:“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侯登岸《汉大司农康成郑公年谱·附轶事》谓: “马融乃得罪名教之人。”
    ⑤《后汉书》第2113~2116页。《三礼解诂》,《三国志·魏书·卢毓传》裴松之注引《续汉书》作《礼记解诂》。据《始立太学石经上书》所载: “臣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谬,敢率愚浅,为之解诂,而家乏,无力供缮写上。”应是《三礼解诂》,但可能没有全部完成。
    ⑥卢植《始立太学石经上书》云:“臣少从通儒故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由此知其所授乃古文经学。卢植此书及《献书规窦武》、《日食上封事》,还有平时的奏章,均不时地引论《诗》及《毛传》、《春秋》及《左传》、《尚书》、《礼记》、《周礼》,可知他经学功底深厚。
    ⑦《淮南鸿烈解叙》。
    ①《吕氏春秋序》。
    ②此外,《天文训注》称“先师说然也”,《氾论训注》称“先师说云也”。
    ③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安王佩锷刊本。
    ①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71页。
    ②俞樾《群经平议》卷十一,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春在堂全书》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78册有影印本。
    ①以上义训分类,参照了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117页。
    ②根据王明春的统计:《淮南子》高注使用“言”328例,其中用于释词者20例;使用“故”239例:使用“故曰”313例。(见《高诱训诂术语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8~19页)但王氏将许注八篇也纳入了统计范围,实际数据不够准确。减去许注八篇的用例,则“言”约有262例,“故”约194例,“故曰”约312例。另据笔者统计,使用“谓”约有7例。
    ①以上数据未排除重复的注释。计量单位“条”,是指注者对某一或多个专有名称以一句话的形式作出了完整的解释。这里所谓“虫名”、“鱼名”、“人名”、“水名”、“器物名”都是比较宽泛的说法,比如虫名包含了蛇类名,鱼名包含了龙属名,人名包含了神人、仙人名,水名包括川、泽、海等名,器物名包括农具、兵器、玉器之名。
    ②赵汝愚编《宋名臣奏议》卷四十《举行十二条事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7页。
    ①旧说西汉孔传,然宋人吴械、朱熹始疑其伪,清人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一书专辨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皆属伪造,其说乃成定论。
    ②残本有:《古文孝经》孔安国注(敦煌残卷)、《忠经》郑玄注(一卷)、严君平《道德真经指归》(存第七至十三卷)、张鲁《老子想尔注》(存卷上)。辑本有:服虔《春秋传服氏注》(袁钧辑)、《世本》宋衷注(张树辑)以及马国翰所辑的多种汉人注书。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0页。
    ②赵岐对《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这七个篇名均作了详解。
    ③其中《地形训》、《览冥训》、《氾论训》、《说山训》四篇直接阐明篇名内涵,《修务训》“因以题篇”作“用以题篇”,而庄逵吉本作“因以题篇”,“用”盖“因”字之误。
    ④其中引郑众、杜子春等人的音注288例,占64%,这一情况可以反映自东汉初期以来注音之学便已热门。
    ⑤笔者的数据是以北宋本为底本得来。除去完全重复,实际注音的汉字和词语共267个,其中又出现一字多音的现象,共有18例。
    ①《原道训注》云:“蹷,履也,音展,非展也。”与其它音注模式不类。刘文典云:“汉代诸师,皆言‘读’不言‘音’。凡言某音某,皆后人所加。”(《三余札记》卷二《吕氏春秋斠补·介立篇》)
    ②其它术语“读当为”、“读皆为”“读亦为”、“读当皆为”、“读亦当为”、“读或为”皆是“读为”的衍生物,“读当如”、“读皆如”皆是“读如”的衍生物。在619例音注中,“读为”式385例,“读如”式140例,“读曰”式29例,“读…为…”式51例,占了总数的98%。
    ③类似音注约有14例。
    ④见周祖谟《问学集·颜氏家氏音辞篇注补》,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08~409页。
    ①见平山久雄《高诱注<淮南子>与<吕氏春秋>的“急气言”与“缓气言》一文,《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3期,第39~44页。
    ②见周祖谟《问学集·颜氏家氏音辞篇注补》,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09页。
    ③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29页。
    ④郑玄所释方言基本局限在秦和齐鲁之地,另外其引郑众注涉及了沛国及越地。
    ①《淮南鸿烈解叙》。
    ②观高此注,他当见过有“手”字的版本。刘文典云:“惟《吕氏春秋·不侵篇》高注引此文,《知分篇》高注引《泰族篇》文,‘左’下并有‘手’字。《文子·上义篇》,《后汉书·仲长统传·<昌言·法诫篇>》、《马融传》,《三国志·彭羕传》,《世说新语·文学篇·注》,亦并作‘左手据天下之图’。……高所见本脱‘手’字,故曲为之说耳。”(《三余札记》卷一《淮南子校补·精神篇》)
    ③详见本文第一章第四节。
    ④《淮南鸿烈解叙》。
    ①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3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74页。
    ③《论衡》卷七《道虚篇第二十四》云:“淮南王刘安,孝武皇帝之时也。……伍被之属,充满殿堂,作道术之书,发怪奇之文,合景乱首。八公之传,欲示神奇,若得道之状,道终不成,效验不立,乃与伍被谋为反事。”
    ④见《汉书》卷四十四《淮南王传》。《汉志》著录“淮南内二十一篇”,直接署名为淮南王刘安。
    ⑤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2页。
    ⑥例如,明人汪明际《淮南子删评序》: “盖当时出于八公之手,未能熔金而使一范也。”许国《刻淮南鸿烈解序》:“盖当是时,招致宾客八公之徒,各纂见闻,取林安手,成一家言,匪直一人一手之烈也。”清人钱塘《淮南天文训补注自序》: “复得四方宾客,如九师八公,广采群籍,作为是书。”
    ①其实,最先指出《淮南子》“杂”的特征是西汉扬雄,其《法言》卷四《问神》:“淮南、太史公者,其多知与?何其杂也。”刘昼《刘子》卷十《九流》又对《淮南子》的“杂”作了更具体的论述:“杂者,《孔甲》、《尉缭》、《淮南》之类也,明阴阳,通道德,兼儒墨,合名法,苞纵横,纳农植,触类取与,不拘一绪。”
    ②南宋高似孙《子略》卷四《淮南子》:“又读其书二十篇,篇中文章无所不有,如与《庄》、《列》、《吕氏春秋》、《韩非子》诸篇相表里,何其意之杂出,文之沿复也!……所以其书驳然不一。”明刘绩《淮南鸿烈解题识》:“《淮南》一书,乃全取《文子》而分析其言,杂以《吕氏春秋》、《庄》、《列》、《邓析》、《山海经》、《尔雅》诸书,及当时所如宾客之言,故其文驳乱,序事自互舛错。”近人范文澜谓:“《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不成为一家言。战国秦汉诸子百家学说,因汉武帝独尊儒术,散佚甚多,《淮南子》保存了一些百家异说,在这一点上,还是一部值得重视的著述。”(((中国通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67页)冯友兰亦谓:“《淮南鸿烈》为淮南王刘安宾客所共著之书,杂取百家之言,无中心思想。”(《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61年重印商务印书馆旧版,第477页)
    ③明张存心《淮南解序》:“淮南之书,复祖述老庄。”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卷三《汉志诸子第十四》:“其书则当互见于道家,《志》仅列于杂家,非也。”近人梁启超称: “《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中国近三百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63页)
    ④胡适《淮南王书》,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第13页。
    ⑤《汉书》卷六《武帝纪·遣谒者巡行天下诏》:“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流货赂,两国接壤,怵于邪说,而造篡弑,此朕之不德。”
    ⑥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07页。
    ⑦《意林》卷三《太玄经十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影印清武英殿聚珍本。
    ①《太平御览》卷六百二引桓谭《新论》:“《淮南子》云‘共工争帝,地维绝’,亦皆为妄作。”《后汉书·马融传》载马融引古人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即出自《精神训》。王逸注《楚辞》引《淮南子》11例,主要来自《俶真》、《天文》、《地形》、《本经》、《齐俗》等5篇。
    ②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91页。
    ③高似孙《子略》,商务印书馆1939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5页。
    ④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11页。
    ⑤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63页。
    ⑥见丁原明《高诱思想述要》(((东岳论丛》1988年第3期)和王军《从<淮南子>注谈高诱的自然观》(《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二文。
    ⑦《淮南·修务训注》。然《吕览·孝行览》高注又谓:“著书五十二篇,名之曰《庄子》。”一般认为,今本《庄子》三十三篇为郭象整理,高诱恐未见及,《修务训注》似有讹误。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3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34页。
    ③《淮南·原道训注》。吴承仕认为,此文有误,应作“不先物为”,以本文相互释之,说义至当。(见《淮南旧注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④《淮南·修务训注》。
    ①《淮南·泰族训》。
    ②《淮南·原道训》。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页。
    ④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4页。
    ①《文心雕龙》专设有《宗经》一篇,此篇末尾言:“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宗经与否为衡量文章的一个标准。
    ②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第1223页。
    ③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85页。
    ④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0页。
    ⑤《文心雕龙·诏策第十九》:“武帝崇儒,选言弘奥。”《时序第四十五》: “逮孝武崇儒,润色鸿业,礼乐争辉,辞藻竞鹜。”
    ①具体统计情况,详见本章第四节“高注引书与高氏经学”。
    ②《仪礼》卷三十七《士丧礼》、卷四十七《少牢馈食礼》郑玄注云: “室中西南隅谓之奥。”
    ①《淮南·要略》。
    ②《淮南·氾论训》。
    ①《淮南·修务训注》。
    ②《淮南·氾论训注》。
    ③《淮南·览冥训注》。
    ④《淮南·氾论训注》。
    ⑤《淮南·说林训注》。
    ⑥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8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2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26页。
    ③见《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
    ④参见张运华《先秦两汉道家思想研究》第八章中“致太平的政治思想”一节,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298页。
    ⑤参见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第642-646页。
    ⑥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07页。
    ⑦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页。
    ①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孟子曰:“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又曰:“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孟子·离娄上》)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28页。
    ③《庄子集释》第381页。
    ④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⑤《俶真》篇又言:“是故圣人内修道术,而不外饰仁义,不知耳目之宣,而游于精神之和。”明确排斥“仁义”之说。
    ⑥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291页。
    ⑦《庄子集释》第630页。
    ⑧《庄子集释》第96页。
    ⑨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52页。
    ⑩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2页。
    ①《淮南·氾论训注》。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9页。
    ③《淮南·俶真训》云:“古者至德之世,贾便其肆,农乐其业,大夫安其职,而处士修其道。当此之时,风雨不毁折,草木不天,九鼎重味,珠玉润泽,洛出丹书,河出绿图。”《庄子·马蹄》云:“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两者本质相通,皆是行自然无为之道的元古社会。
    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65页。
    ⑤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2页。
    ①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6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66页。
    ③《淮南·原道训》。
    ④《淮南·俶真训》。
    ⑤《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第2748页。
    ⑥高诱的说法当受《左传》启发,《成公十三年》载刘子言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命即性。高氏将性善与天地正气相关,可谓是一种本体上的论证方法。孟子讨论性善,并未追究其本体上的依据。徐复观认为,心善是孟子性善论的根据(见《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7~152页),与高说不同。
    ①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15页。
    ③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48页。
    ④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4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2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8页。
    ③《淮南·俶真训注》。
    ①在高注版本中,唯北宋本、道藏本最善。本次统计以北宋本为底本,其中文字并参照道藏本、何宁的《淮南子集释》以及张双棣的《淮南子校释》等版本。统计数据不仅包括明引,即直接标明书名或篇名,也包括了暗引,即不直接标明书名或篇名,只引原文。此次统计数据未计高注佚文,若算上佚文,共计198条。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3页。
    ③《汉书》第1707~1708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5页。
    ②荀悦《前汉纪》卷二十五:“歆以《周官》六篇为《周礼》,王莽时歆奏以为礼经,置博士。”关于《周礼》详细的书名演变过程,可参阅王雪萍《(周礼)书名流变考》一文, 《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77-82页。
    ③《汉书》第1709页。
    ④《汉书》第1709页。
    ⑤其中1条属暗引,《说林训注》:“匷,读如孔子射于矍相民之矍。”引自《礼记·射义》。另外,《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七引《淮南子注》:“《月令》曰命妇官染绢。”算上此文,高注引《礼记》之文共11条。
    ⑥《氾论训注》: “此大夫之妾,士之妻,谓之女母,礼为之缌麻三月。”
    ⑦《说山训注》: “礼,庶子丧出母期。”
    ⑧见王连龙《<周书·月令>异名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76页。
    ⑨《原道训注》:“《明堂月令》曰‘清风至则谷雨’是也。”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3页。
    ②西汉士人大多不承认《左氏春秋》是解经之作,然自刘歆为《左传》争立学官伊始,“《左氏传》于《经》,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桓谭《新论·正经》)的观念越来越被接受,最终成为共识。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2~1723页。
    ④《原道训注》所引“《春秋传》曰鸲鹆来巢”,又见于《公羊传》和《谷梁传》。考两汉传世文献,《春秋传》是对《春秋》传义的一个通称,有时指《公羊传》,有时指《谷梁传》,有时指《左传》,不一而定。如《盐铁论·周秦》引《春秋传》曰:“子有罪,执其父;臣有罪,执其君:听失之大者也。”即出自《公羊传·成公十六年》。郑玄《毛诗笺》引《春秋传》曰:“出曰治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即出自《谷梁传·庄公八年》。荀爽《延熹九年举至孝对策陈便宜》引《春秋传》曰: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即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同时,还有许多引文不在这《春秋三传》之内,当是已经失传的其它各家的传义。
    ⑤其中有2条属暗引,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和《二十五年》。
    ⑥《淮南·原道训注》。
    ⑦《汉书》第1714页。
    ⑧《世本》版本颇为复杂,有所谓古《世本》,即成于先秦时期;有所谓楚汉《世本》,即被增入新史料而成新本。(见陈建梁《<世本>析论》,《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55页)清代学者王谟、孙冯翼、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王梓材等均有辑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合印成《世本八种》。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6页。
    ②其中借孔子之言而引《论语》5条,暗引1条,即《修务训注》:“朝闻道,夕死可矣,何恨之有乎?”出自《里仁》篇。
    ③《汉书》第1718页。
    ④《说林训注》: “蝍蛆,蟋蟀, 《尔雅》谓之蜻(?)之大腹也。”又: “(?)礼, 《尔雅》谓禆苙。”
    ⑤《汉书》第1725页。
    ⑥《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七引《淮南子》注文: “子产相郑,以乘车济朝涉者,《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此注当属高注,所引孟子之言出自《离娄下》,则共有12条。
    ①此文又见于《淮南·道应训》,故很难肯定是引自《列子》。
    ②《华阳国志》卷十说是“屈原《七谏》章”,《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八引《大周正乐》亦云:“屈原自伤怀忠而见疑,……著《离骚》、《九歌》、《九叹》、《七谏》之辞。”
    ③《艺文类聚》卷九十三引《淮南》注文“《幽通赋》曰北叟颇识其倚伏”,当属高注,则为3条。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74页。
    ②袁珂《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312页。
    ③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引《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地,上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八》、《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一》引同。
    ④据徐志林《<吕氏春秋>高诱注研究》的统计,高注共引群书394条,其中引《传》82条,引《诗》78条,引《周礼》48条,引《论语》28条,引《孝经》8条,引《书》7条,引《尔雅》6条,引《公羊传》5条,引《易》5条,引《春秋传》4条(见安徽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8~88页)。由此可知,大量引用儒家六艺类文献也是高注《吕氏春秋》的显著特点。
    ⑤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26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9页。
    ②《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452页。
    ③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73页。
    ①《吕氏春秋注》引《诗》78条,占全部引书的19.8%,仅次于《左传》。(以徐志林《<吕氏春秋>高诱注研究》统计数据为准,下同。)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0页。
    ③《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271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7页。
    ②《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449页。
    ③《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407页。
    ④例如,《吕氏·有始览·务本》引《诗》云:“有暗凄凄,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高注曰:“阴阳和,时雨祁祁,然不暴疾也。古者井田十一而税,公田在中,私田在外。民有礼让之心,故愿先公田而及私也。”《郑笺》:“古者阴阳和,风雨时,其来祈祈然而不暴疾。其民之心,先公后私,令天主雨于公田,因及私田尔。此言民怙君德,蒙其余惠。”又如,《吕氏·慎行论·求人》引《诗》云:“无竞惟人”,高注曰:“《诗·大雅·抑》之二章也, ‘无竞惟人,四方其训之’。无竞,竞也。国之强惟在得人,故曰郑国免其难也。”《毛传》:“无竞,竞也。”《郑笺》:“人君为政,无强于得贤人,得贤人则天下教化,于其俗有大德行,则天下顺从其政。”这两例皆可以看出,高诱解《诗》与《毛传》及《郑笺》存在关联。
    ⑤陈祺寿《三家诗遗说考·鲁诗遗说考》卷一,清刻左海续集本。《续修四库全书》第76册有影印本。
    ⑥赵善诒《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9页。“硕鼠”,《四部丛刊》本作“顾见”。
    ①王先谦认为,“洋”盖“韸”之讹。(见《诗三家义集疏》第866页)
    ②见金前文《赵岐、高诱<诗经>学渊源再考》,《天中学刊》2007年第4期,第77页。
    ①《毛传》以为“《敬之》,群臣进戒嗣王也”,郑玄也说是“群臣戒成王”之词。韩婴引用此句以说明“尊师尚道”的重要(见《韩诗外传》卷三)。王先谦将高诱之说视为鲁诗说(见《集疏》第1042页)。
    ②《毛传》以为此篇“言臣出使,能扬君之美,延其誉于四方,则为不辱命也”。刘向引用此句以说明“仁人之德教也,诚恻隐于中,悃幅于内,不能已于其心”之义。(《说苑·贵德》)
    ③《吕氏春秋》高注引《春秋》及《三传》之文共97条,占全部引书的24.6%,居于首位。
    ④《淮南子注》称《经》名1次,《吕氏春秋注》称《春秋经》名1次,称《经》名2次。
    ⑤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8页。
    ①另外,《吕氏春秋注》明引《公羊传》5次,《谷梁传》1次。
    ②《吕氏春秋注》引《三礼》之文共54条,占全部引书的13.7%。
    ③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①《淮南·本经训注》。
    ②《吕氏·慎大览注》。
    ③《淮南·时则训注》。
    ④《吕氏·孟夏纪注》。
    ⑤今本《周礼》已无此类分法。
    ⑥高注引用《礼记》11条,《吕氏春秋注》引6条,多不照搬原文,如《说山训注》:“礼,食必祭,示有所先。”取于《礼记·曲礼》:“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又如《吕氏·孟春纪注》:“礼,丧不饮酒食肉。”取于《礼记·丧大记》:“期终丧,不食肉,不饮酒,父在,为母,为妻。”故称之为形如己出。
    ⑦清人马国翰辑有《礼记卢氏注》一卷,收入在《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二十四《经编礼记类》。
    ⑧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07页。
    ①本章第一节已经列出《时则训》、《本经训》两篇高注使用卢说之例。除此之外,《魏书·刘芳传》引用卢植“东郊,八里之郊”、“南郊,七里之郊”、“西郊,九里郊”、“北郊,六里郊”的说法,高诱在《淮南·时则训》和《吕氏·十二纪》注中皆有袭用。
    ②吴澄《礼记纂言》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08页。
    ④《吕氏·仲春纪注》。
    ⑤见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36-337页。
    ⑥《后汉书》第3184-3185页。
    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5页。
    ⑧又《吕氏·季秋纪》高注:“冢宰,于《周礼》为‘天官’。冢,太。宰,治也。”
    ①其中以“论语”名引28条,以“语”名引5条,以“孔子曰”引5条。
    ②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③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何晏集解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55页。
    ④今存本即是何晏集解本,此本以《鲁论语》为底本。
    ①清人马国翰辑有《齐论语》一卷,把“众星拱之”、“高宗谅闇”等异文归为《齐论语》,证据不足。
    ②俞樾《俞楼杂纂》卷十七,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春在堂全书》本。
    ③对于相同的文句,高诱注释几乎一致。这可以从《淮南子注》和《吕氏春秋注》中明显看出。尽管《正孟子章句》全部亡佚,但由前两书涉及与《孟子》相同文字的注文能够窥其大概面貌。俞樾辑《孟子高氏学》正是依据这一特点。
    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3页。
    ⑤《吕氏·孟春纪注》。
    ⑥《汉书·艺文志》:“唯孔氏壁中古文为异,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故亲生之膝下’,诸家说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此是句读的不同。孔传《古文》分为22章,多出《闺门》一章。又桓谭《新论·正经》:“《古孝经》一卷二十章,千八百七十二字,今异者四百余字。”此是篇章、字数的不同。
    ①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②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49页。
    ①班固在《离骚序》中又称作《叙离骚传》,王逸《楚辞章句叙》则称为《离骚经章句》,高诱《淮南子叙》称为《离骚赋》,未知孰是。
    ②《文选》卷二十六李善注《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卷三十一李善注《许征君询》、卷六十李善注《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均引淮南王《庄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又《文选》卷三十五李善注《七命》引:“《庄子》曰‘庚市子肩之毁玉也’,淮南子《庄子后解》曰:‘庚市子,圣人无欲者也。人有争财相斗者,庚市子毁玉于其间,而斗者止。”此文中“淮南子”疑作“淮南王”,“王”讹作“子”。
    ③《汉书》卷四十四《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又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
    ④《艺文类聚》卷六十九、《初学记》卷二十五均引刘安《屏风赋》全文,《太平御览》卷七百一为摘引。
    ⑤《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五、《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一皆引刘向《别录》云:“淮南王有《薰笼赋》。”
    ⑥《搜神记》卷一、《乐府诗集》卷五十八并录此歌。郭茂倩说:“一曰《淮南操》。《古今乐录》曰:‘淮南好道,正月上辛,八公来降,王作此歌。’谢希逸《琴论》曰:‘《八公操》,淮南王作也。’”
    ①《楚辞章句》卷十二:“《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文选》卷三十三即将其归入刘安名下。沈约《宋书》卷二十二《乐志》引有《淮南王篇》全文,崔豹《古今注》卷中:“《淮南王》,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淮南王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方士相携俱去,莫知所往。小山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曲》焉。”
    ②《史记》和《汉书》本传皆言淮南王阴谋造反,为武帝所察觉而被迫自杀。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大都对此深信不疑。如明茅一桂《重校淮南鸿烈解引》:“昔刘安不务遵蕃臣职,丞辅汉天子,而专怀邪辟之计,身死国除,为天下笑,至今人人羞称之。”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武帝》:“淮南王安之谏伐南越,不问而知其情也。读其所上书,讦天子之过以摇人心,背汉而德己,岂有忧国恤民仁义之心哉!”又说:“淮南王安著书二十篇,称引天人之际,亦云博矣。而所谋兴兵者,率儿戏之策;所与偕者,又童昏之衡山王赐及太子迁尔。叛谋不成,兵不得举,自刭于宫庭,其愚可哂,其狂不可瘳矣。”今之学者,意见相左,有的相信刘安谋反,如王云度(参见《刘安评传》第三章“历史转折时期的悲剧人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134页);有的以为是冤案,如陈广忠(参见《试析刘安冤案》一文,《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1~13页)。笔者认为,看待刘安一事,应该撇开君臣伦理意识的束缚,即使刘安欲有举动,也是对汉武帝蚕食诸侯领地的反击,其目的在于保全自己。况且《史记》、《汉书》所记纰漏百出,不足取信。
    ③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82页。
    ④《淮南·主术训》。
    ⑤例如,《新序》卷五《杂事》中“宁戚欲干齐桓公”、“晋文公伐原”、“赵襄子率师伐中牟”、“宋景公荧惑在心”等故事出自《道应训》,“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出自《修务训》。《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四引《新序》“鲁哀公为室而大”、卷八百九十六引《新序》“北塞上之人”,均出自《人间训》。《说苑》卷一《君道》中“司城子罕相宋”、卷七《政理》中“子贡赎人于诸侯”亦出自《道应训》。
    ⑥赵善诒《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页。
    ①《文选》卷六十李善注《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引《七略》日:“《易传·淮南九师道训》者,淮南王安所造也。”可知刘歆也曾整理过淮南王之书。
    ②黄伯思《宋本东观余论》,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5页。
    ③葛洪《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页。原文无“字直百金”四字,今据四库本补。
    ④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
    ⑤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37页。
    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第539页。
    ⑦王充引《淮南子》多称《淮南书》,如《命实禄篇》:“《淮南书》曰: ‘仁鄙在时不在行,利害在命不在智。’”关于更为详细的吸收情况,参见岳宗伟《<论衡>引书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4~138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29页。
    ②《北堂书钞》卷一九引云:“黄香诣东观,赐《淮南》、《孟子》。”而《后汉书·黄香传》:“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可知黄香获赐是在公元84年以后。
    ③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38页。
    ④孔鲋等《孔丛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⑤参见孙少华《<孔丛子>真伪辨》一文,《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6期,第89~93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03页。
    ②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29页。然陶方琦说:“叔坚乃叔重之伪,后人因东汉有延笃,字叔坚,遂增入‘延’字。孙氏问经辑本以谓延笃有《淮南注》,皆误也。”(《淮南许注异同诂》卷四《修务训》)于大成反驳了陶说,他考《文选》李善注引淮南注文共101条,皆作许慎,不见引作许叔重者,无由发生许叔重误为叔坚的问题。(见《淮南论文三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版,第7页)
    ③陈广忠说:“淮南王用心血铸就的二十余万言《内篇》,直到二百多年后,由东汉学者许慎、马融、延笃、卢植、高诱等为之训诂,才逐渐彰显。”(《试析刘安冤案》,《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2页)
    ④蔡邕《蔡中郎集》卷三,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任城杨贤刊本。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5页。
    ②《后汉书》第159页。
    ③《后汉书》第195页。
    ④《后汉书》第243页。
    ①诸葛亮《出师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17页。
    ②汉桓帝元嘉元年(151),任城梁国饥,民相食。永寿元年(155),司隶、冀州饥,人相食。汉灵帝建宁三年(170),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汉献帝兴平元年(194),三辅大旱,……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兴平二年(195),旱、蝗,谷贵,民相食。建安二年(197),江淮间民相食。
    ③《淮南烈解叙》。
    ④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8页。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4~75页。
    ②参见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第482~508页。
    ③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37页。
    ④《经学历史》第95页。
    ①《孔丛子》卷下《连丛子下·第二十三》:“孔大夫谓季彦曰: ‘今朝廷以下,四海之内,皆为章句内学,而君独治古义,治古义则不能不非章句,非章句内学则危身之道也。’”宋咸注曰:“西汉士论以经术为内学,诸子杂说为外学。季彦之时,方尚辞文,乃以章句为内学,经术为外学。”季彦延光三年(124)卒,是为许慎时人。孔大夫所说可以见出当时经学全盛而鄙薄其它学问的现状。
    ②据方勇教授的考证,班固疑有《庄子章句》一书。参见《庄子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6-278页。
    ③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36页。
    ④《后汉书》第1226页。
    ⑤《后汉书》第1301页。
    ⑥《后汉书》第2768页。
    ⑦参见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第537~540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88页。
    ②《后汉书》第1602页。
    ③《后汉书》第2693页。
    ④《后汉书》第1060页。
    ⑤《后汉书》第1082-1083页。
    ⑥逯钦立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5页。
    ⑦《后汉书》第2299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56页。
    ②笔者按,今传《十三经》魏晋古注中,《周易注》、《论语集解》为魏人所撰,《左传集解》、《谷梁集解》、《尔雅注》为晋人所撰。
    ③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3页。
    ④王尧臣《崇文总目》卷一《乐类》云:“原释唐郗昂撰,或云王昌龄撰,未详孰是。旧云《古今乐府解题》,又云古题所载曲名与吴竞所撰《乐府解题》颇异,复有唐李百乐辞,今定为《乐府古今解题》。”
    ⑤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
    ⑥《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308页。
    ⑦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01页。
    ⑧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45页。
    ①见林寒生《(尔雅)训诂术语浅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96~99页。
    ②关于释义术语的分类和部分统计数据,参考了王明春《高诱训诂术语研究》一文。
    ①《说文·辵部》:“(?),前颉也。从辵市声。贾侍中说:一读若(?),又若郅。”又《囧部》:“囧,窻牖丽廔闿明。……读若犷,贾侍中说:读与明同。”
    ②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清嘉庆三年(1798)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80册有影印本。
    ①张舜徽《郑学从著》,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119-120页。
    ②《本经训》高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后引申为蛮夷、暴乱之地,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于时方戡定九婴,削平三蘖,而念勤访落,化著观文。”可知,高注确有释义的一面。
    ③《后汉书·张衡传》“我不忍以歙肩”,李贤注曰: “歙,亦胁也。”两者字义亦通。
    ④今存最早善本北宋影抄本以及明道藏本中,许注八篇皆存有一些音读,而后世某些刊本已将其删除。本节所引许注音读,全部依据四部丛刊本《淮南子》。
    ⑤刘文典《三余札记》,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95页。
    ①《广韵》卷三:(?),居夭切,上小见,宵部。又卷三:捶,之累切,上纸章,微部。二字读音皆与《淮南注》相异,尤其是“捶”字变化最大,声部和韵部已经完全不同。可知这些音注当为北宋以前人所加。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63页。
    ①《文选》卷三十四李善注《七发》引,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83页。
    ②《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引,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27页。
    ③《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司马贞《索隐》,第2251页。
    ①《初学记》卷三《岁时部》引,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9页。
    ②《文选》卷九李善注《长杨赋》,第136页。
    ③《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30页。
    ④《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八引,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94页。
    ⑤《通典》卷一百四十五《乐五·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99页。
    ①第一章第三节辑出高注佚文70余条,其中很多也可以跟许注相考较。因为篇幅的关系,这里暂不讨论。
    ②又《览冥训》“大通混冥”,高注:“混冥,大冥之中,谓道也。”
    ③邓析《邓析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④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43页。
    ⑤又《时则训》高注:“铎,木铃也,金口木舌为铎。”《氾论训》高注:“铎,铃,金口木舌,合为音声。”《吕氏·仲春纪》高注:“铎,木铃也,金口木舌为木铎,金舌为金铎。”
    ⑥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21页。
    ⑦《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655页。
    ⑧李防《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52页。
    ①《韩非子·说林》:“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鉶,则必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盛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许高二注亦当自此来。
    ②高承《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80页。
    ③李防《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04页。
    ④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65~966页。
    ⑤又《氾论训》“戴天子之旗,乘大路”,高注:“大路,上路也。”
    ⑥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41页。
    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28页。
    ⑧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73页。
    ⑨参见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07页。
    ①又《说山训》“见膺而求成布”,高注“黂,麻之有实者,可以为布。”
    ②又《吕氏·仲夏纪》高注:“箫,今之歌竹箫也。”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02页。
    ④《说山训》高注同。又《主术训》“譬犹扬堁而弭尘”,高注: “堁,尘塺也,楚人谓之堁。”
    ⑤又《吕氏·孟冬纪》高注:“玺,印封也。”
    ⑥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81页。
    ⑦《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3页。
    ⑧又《修务训》“南征三苗”,高注:“三苗之国在彭蠡。”又此篇“窜三苗于三危”,高注:“三苗,盖谓帝鸿氏之裔子浑敦、少昊氏之裔子穷奇、缙云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故谓之三苗。”又《原道训》“夫能理三苗”,高注:“三苗,尧时所放浑敦、穷奇、饕餮之等。”又《战国策》卷三《秦一·苏秦始将连横》“尧伐驩兜,舜伐三苗”,高注:“驩兜、三苗,皆国名。”
    ⑨《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66页。
    ①“玉甲”原作“玉田”。张双棣认为,“田”即“甲”之缺损,当从。详见《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9页。
    ②原文无“匣”字,《初学记》卷十四、《太平御览》卷五百四十九引并有“匣”字,当补。详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37页。
    ③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02页。
    ④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78页。
    ⑤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97页。
    ①又《修务训》“及至勇武,攘卷一捣”,高注:“武,士也,楚人谓士为武。”
    ②《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92页。
    ③又《战国策》卷二《西周》“处之三晋之西”,高注:“三晋,晋三卿,韩氏、魏氏、赵氏分晋而君之,故曰三晋也。”
    ④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21页。
    ⑤《水经注校证》第628页。
    ①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7页。
    ②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51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7页。
    ④《列子集释》第251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2页。
    ②又《地形训》“岐山太行”,高注:“岐山,今扶风汉阳县北,周家所邑也。”《吕氏·有始览》高注:“岐山,在右扶风美阳县西北,周家所邑。”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47页。
    ④又《俶真训》“身处江海之上,而神游魏阙之下”,高注:“魏阙,王者门外阙也,所以县教象之书于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阙。真人虽在远方,心存王也。一曰:心下巨阙,神内守也。”
    ⑤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06页。
    ⑥《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80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37页。
    ②又《吕氏·孟冬纪》“见一丈人”,高注:“丈人,长老称也。”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29页。
    ④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54页。
    ①马宗霍《淮南旧注参正》,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36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66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3页。
    ④《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8页。
    ⑤又《战国策》卷七《秦五》“死于干隧”,高注:“干隧,邑名。”
    ⑥《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90页。
    ⑦又《吕氏·有始览》高注:“鱼二千斤为蛟。”
    ①又《吕氏·孟夏纪》“得之无矜”,高注:“矜,自伐,无惭恡也。”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8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8页。
    ④又《说山训》“冠锱锤之冠”,高注:“六铢曰锱,八两曰锤。”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1页。
    ②参见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3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49页。
    ④《汉书》第1564页。
    ⑤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5页。
    ⑥又《时则训》“腐草化为蚈”,高注:“蚜,马蚿也,幽冀谓之秦渠。”又《吕氏·季夏纪》“腐草化为萤蚈”,高注:“蚈,马蚿也,……幽州谓之秦渠,一日萤火也。”疑《说林训》高注“蚈”当作“蚿”。
    ⑦钱绎《方言笺疏》,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96页。
    ⑧见《本草纲目》卷四十二《虫之四·马陆》。
    ⑨又《战国策》卷三十二《宋卫》高注:“梯长而高,上至于云,故曰云梯也。”
    ⑩《六韬》卷四《军用·军略》,《四部丛刊》本。
    ①《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69页。
    ②又《吕氏·孟冬纪》高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社稷者,赏其子孙。”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81页。
    ④又《地形训》“宋之孟诸”,高注:“孟诸,在今梁园睢阳东北泽是也。”《吕氏·有始览》高注:“孟诸,在梁国睢阳之东南。”
    ⑤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15页。
    ⑥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36页。
    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09页。正文中,《左传》作“季氏介其鸡”。
    ⑧《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41页。正文中,《左传》作“邱氏为之金距”。
    ⑨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24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65页。
    ②又《吕氏·孝行览》高注:“洞庭,江水所经之泽名也。”
    ③袁珂《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386页。
    ④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3页。
    ⑤又《吕氏·恃君览》“非滨之东”,高注:“朝鲜,乐浪之县,箕子所封滨于东海也。”
    ⑥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5页。
    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18页。
    ⑧又《修务训》“及至圉人扰之”,高注:“圉,养马官。
    ⑨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48页。
    ⑩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60页。
    ⑩又《诠言训》“祀其鬼神于明堂之上”,许注:“庙之中,谓之明堂也。”
    ①又《时则训》“朝于明堂左个”,高注:“南向堂,当盛阳,故曰明堂也。”《吕氏·孟夏纪》、《仲夏纪》、《季夏纪》高注尽同。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28页。
    ③分别见于本文第二章第三节和第三章第一节。
    ④又《吕氏·审分览》高注:“在中曰服,在边曰騑。”
    ⑤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7~338页。
    ⑥又《主术训》“大羹不和”,高注:“不致五味。”
    ⑦《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662页。
    ⑧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8页。
    ⑨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33页。
    ⑩又《原道训》“淖溺流遁”,高注:“遁,逸也。”
    (11)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18页。
    ①见拙作《<淮南子>书名演变考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25~26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75页。
    ③《原道训》“上通九天,下贯九野”,高注:“九天,八方中央也,九野亦如之。”又《天文训》“天有九野”,高注:“九野,九天之野也。”
    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83页。
    ⑤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1页。
    ⑥又《本经训》“滔窕而不亲”,高注:“滔窕,不满密也。”
    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83页。
    ①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历代战国策序跋·卢见曾刻姚本战国策序》),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75页。
    ②齐思和《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2页。
    ③《吕氏春秋序》云:“不韦乃集儒书,使著其所闻,……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名为《吕氏春秋》。暴之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有能增损一字者,与千金。时人无能增损者。诱以为时人非不能也,盖惮相国,畏其势耳。”从中能够看出高诱治学不因循守旧,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季夏纪·制乐》、《孝行览·慎人》、《先识览·乐成》、《似顺论·慎小》等篇,高诱多次批驳书中言论,亦可见一斑。
    ①杨树达《淮南子证闻·后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9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10页。
    ④《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923页。
    ⑤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84页。
    ①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22页。
    ②《白虎通疏证》第186页。
    ③见《晋书》卷五十《郭象传》。
    ①见王叔岷《<淮南子>引<庄>举偶》,《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64~400页。
    ②二人所撰《庄子注》现已失传,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音义》保存了大量的崔注和司马注。据统计,前者约有267条,后者足足有616条。对于司马彪的《庄子注》,清代以来学者的搜辑考订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详见方勇教授《庄子学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1~362页。
    ③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9页。
    ④《经典释文》第1447页。
    ⑤《经典释文》第1562页。
    ①嵇康《嵇中散集》卷二《与山巨源绝交书》,《四部丛刊》本。
    ②《嵇中散集》卷六《释私论一首》。
    ③《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96页。
    ④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9页。
    ⑤《老子·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⑥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95页。
    ⑦顾绍伯《谢灵运集校注》(《与诸道人辨宗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6页。
    ⑧参见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⑨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18页。
    ⑩《淮南·氾论训注》。
    ①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②《淮南鸿烈解叙》。
    ③《吕氏春秋序》。
    ①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69页。
    ②《读书杂志》第771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0页。
    ④参见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1~162页。帛书本,参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6~17页。
    ⑤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31页。
    ⑥纳喇性德《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唯庄逵吉刻本作“二十三篇”,其余本均作“三十三篇”。
    ②参见方勇教授《庄子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76~380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67页。
    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30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51页。
    ③刘禹锡《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3页。
    ④所谓新词,是指东汉以前传世文献未出现过的词。见赵奇栋、华学诚《<淮南子>许慎注、高诱注中的双音节新词》一文,《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51~56页。
    ①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②参见罗国强《<淮南子>高诱注训诂研究》中“明语法以说义”一节内容,湖南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第9~10页。
    ③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清阮元校刻本。
    [周]太公望:《六韬》,《四部丛刊》本。
    [周]邓析:《邓析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明刊本。
    [汉]京房:《京氏易传》,《四部丛刊》本。
    [汉]赵晔:《吴越春秋》,《四部丛刊》本。
    [汉]严君平:《道德真经指归》,上海涵芬楼影印明正统道藏本。
    [汉]张鲁:《老子想尔注》,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本。
    [汉]刘安撰,许慎、高诱注: 《淮南子》, 《四部丛刊》本。
    [汉]刘安撰,许慎、高诱注: 《淮南子》,明正统十年《道藏》刊本。
    [汉]孔鲋等:《孔丛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杭州叶氏藏明翻宋本。
    [汉]蔡邕:《蔡中郎集》,明嘉靖二十七年任城杨贤刊本。
    [魏]张揖撰,曹宪音:《广雅》,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本。
    [魏]嵇康:《嵇中散集》,《四部丛刊》本。
    [梁]顾野王:《原本玉篇》,清光绪十年黎庶昌《古逸丛书》本。
    [梁]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胡刻本。
    [隋]萧吉:《五行大义》,清阮元《宛委别藏》刻日本《佚存丛书》本。
    [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清光绪十年黎庶昌日本东京使署刻《古逸丛书》本。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宋元递修本。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清道光二十五年《海山仙馆丛书》本。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日本元文三年洛东狮谷白莲社刻本。
    [唐]皇甫谧:《高士传》,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影印明吴琯《古今逸史》本。
    [唐]魏征:《群书治要》,日本元和二年铜活字印本。
    [唐]马总:《意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影印清武英殿聚珍本。
    [唐]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李瀚:《古本蒙求》,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影印日本《佚存丛书》本。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清光绪十四年南海孔氏刊本。
    [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白孔六帖》,台北新兴书局1969年影印明嘉 靖年间覆宋刻本。
    [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清道光年间祁嶲藻刻本。
    [宋]陈彭年等:《广韵》,《四部丛刊》本。
    [宋]陈彭年等:《大广益会玉篇》:《四部丛刊》本。
    [宋]丁度等编:《集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述古堂影宋钞本。
    [宋]罗愿:《尔雅翼》,民国十一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
    [宋]戴侗:《六书故》,清乾隆四十九年西蜀李鼎元刻本。
    [宋]赵汝愚编:《宋名臣奏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尧臣等撰,[清]钱东垣辑释,[清]钱侗补遗:《崇文总目辑释》,清嘉庆刻《汗筠斋丛书》本。
    [宋]黄伯思:《宋本东观余论》,中华书局1988年版影印《古逸丛书三编》本。
    [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民国十年上海博古斋影印清张海鹏《墨海金虚》本。
    [宋]黄震:《黄氏日抄》,清乾隆三十二年新安王佩锷刊本。
    [宋]徐子光:《蒙求集注》,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影印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
    [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重印上海涵芬楼影宋本。
    [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明万历三十二年唐富春刻本。
    [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清光绪九年浙江书局刊本。
    [宋]邹浩:《道乡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清康熙三十七年朱从延文蔚堂刻本。
    [宋]方崧卿: 《韩集举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清道光二十六年《海山仙馆丛书》刻本。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缩印本。
    [明]孙能传等:《内阁藏书目录》,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89年影印张均衡《适园丛书》本。
    [明]朱(?):《万卷堂书目》,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影印罗振玉《玉简斋丛书》本。
    [明]高儒:《百川书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影印叶德辉《郎园先生全书》本。
    [明]祁承(?):《澹生堂藏书目》,清宋氏漫堂钞本。
    [明]陈耀文:《天中记》,清光绪四年听雨山房重刻本。
    [清]陈祺寿:《三家诗遗说考》,清刻左海续集本。
    [清]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清光绪十四年江阴南菁书院刊本。
    [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清光绪四年授经堂刻本。
    [清]陈祺寿:《五经异义疏证》,清嘉庆十八年刻本。
    [清]吴澄:《礼记纂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段玉裁:《周礼汉读考》,清嘉庆三年刻本。
    [清]纳喇性德:《陈氏礼记集说补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冯登府:《论语异文考证》,清道光十四年广东学海堂刻本。
    [清]俞樾:《群经平议》,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本。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清道光七年重刊本。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影印经韵楼原刻本。
    [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清道光三十年至咸丰二年杨墨林刻《连筠簃丛书》本。
    [清]严可均、姚文田:《说文校议》,清嘉庆二十三年冶城山馆刻四录堂类集本。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清嘉庆王氏家刻本。
    [清]惠栋:《后汉书补注》,清嘉庆九年冯集梧刻本。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清乾隆四十五年刻本。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民国开明书局铅印《师石山房丛书》本。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清同治四年湘乡曾氏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本。
    [清]钱谦益:《绛云楼书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2月。
    [清]徐干学:《传是楼书目》,清道光八年刘氏味经书屋抄本。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浙江杭州本。
    [清]范邦甸等:《天一阁书目》,清嘉庆十三年扬州阮氏元文选楼刻本。
    [清]杨守敬:《日本访书志》,清光绪二十三年杨氏邻苏园刻本。
    [清]钱塘:《淮南天文训补注》,清道光八年刻本。
    [清]易顺鼎:《淮南许注钩沉》,清光绪十六年《琴志楼丛书》本。
    [清]叶德辉:《淮南鸿烈间诂》,清光绪二十二年叶氏郋园刻本。
    [清]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清光绪七年刻本。
    [清]茆泮林辑:《淮南万毕术》,民国六年潮阳郑氏刻《龙溪精舍丛书》本。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王氏家刻本。
    [清]臧庸:《拜经日记》,清嘉庆二十四年武进臧氏拜经堂刻本。
    [清]劳格:《读书杂识》,清光绪四年月河精舍丛钞本。
    [清]陶方琦:《汉孳室文钞》,清光绪十八年徐氏铸学斋刻本。
    [清]爱新觉罗玄烨:《御定渊鉴类函》,清康熙四十九年《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本。
    [清]戴震:《戴东原集》,清乾隆五十七年段玉裁刻本。
    [清]陆心源:《仪顾堂集》,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清]俞樾:《俞楼杂纂》,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本。
    [清]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影印商务本。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清光绪二十年王毓刻本。
    [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清光绪九年长沙螂嬛馆刻本。
    [日本]大阪市美术馆编,中田勇次郎监修:《唐钞本》,同朋舍昭和五十六年影印本。
    [日本]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影印黎氏《古逸丛书》本。
    段文杰主编:《甘肃藏敦煌文献》,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周]无名氏撰,黄怀信等集注:《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周]无名氏撰,王贻梁等集释:《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
    [周]无名氏撰,[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12月。
    [周]无名氏撰,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4月。
    [周]老聃撰,朱谦之校释:《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1月。
    [周]老聃撰,高明校注:《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5月。
    [周]列御寇撰,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
    [周]庄周撰,[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7月。
    [周]荀卿撰,[清]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
    [秦]吕不韦撰,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汉]韩婴撰,许维通集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
    [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8月。
    [汉]扬雄撰,[清]钱绎笺疏,李发舜等点校:《方言笺疏》,中华书局,1991年11月。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
    [汉]荀悦撰,张烈点校:《前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
    [汉]刘向辑,何建章注释:《战国策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
    [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
    [汉]刘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5月。
    [汉]刘安撰,张双棣校释:《淮南子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汉]刘安撰,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
    [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
    [汉]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2月。
    [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月。
    [汉]扬雄撰,汪荣宝义疏:《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3月。
    [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刘韵军点校:《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9月。
    [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
    [汉]王逸撰,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9月。
    [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月。
    [晋]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7月。
    [晋]崔豹撰,焦杰校点:《古今注》,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0月。
    [晋]干宝撰,[民国]胡怀琛标点:《搜神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2月。
    [晋]葛洪:《西京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
    [晋]谢灵运撰,顾绍伯校注:《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
    [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
    [梁]刘勰撰,杨明照增订校注:《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8月。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7月。
    [北魏]贾思勰,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8月。
    [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
    [北齐]刘昼撰,傅亚庶校释:《刘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9月。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2月。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2月。
    [唐]张鷟,[明]刘允鹏注:《龙筋凤髓判》,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
    [唐]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月。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5月。
    [唐]韩愈撰,[清]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
    [唐]刘禹锡撰,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3月。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
    [宋]司马光编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月。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宋]陈振孙撰,徐小蛮等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7月。
    [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1月。
    [宋]高似孙:《子略》,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
    [宋]高承撰,金圆等点校:《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4月。
    [宋]吴淑撰,冀勤等校点:《事类赋注》,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2月。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
    [宋]苏颂撰,汪同策点校:《苏魏公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明]陈士元:《孟子杂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
    [明]董说:《七国考》,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10月。
    [明]叶盛: 《菜竹堂书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2月。
    [明]徐(?):《徐氏家藏书目》,清道光七年刘氏味经书屋抄本。
    [明]徐第:《世善堂藏书目录》,清乾隆六十年鲍氏刻《知不足斋丛书》本。
    [明]李明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12月。
    [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 《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2月。
    [清]朱彝尊原著,许维萍等点校:《经义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6月。
    [清]杭世骏等撰,[民国]张慎仪校补,张永言点校:《续方言新校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月。
    [清]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9月。
    [清]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
    [清]侯康: 《补三国艺文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
    [清]丁国钧: 《补晋书艺文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
    [清]周家楣等编纂,左笑鸿点校:《光绪顺天府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民国]张国淦编撰,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点校:《河北通志稿》,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11月。
    [清]孙冯翼辑: 《许慎淮南子注》,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
    [清]章学诚撰,刘公纯标点:《校雠通义》,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12月。
    [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5月。
    白兆麟:《新著训诂学引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6月。
    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
    朱葆华:《原本玉篇文字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9月。
    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5月。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张舜徽:《郑学从著》,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6月。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
    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4月。
    陈垣:《陈垣史源学杂文》,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
    范文澜:《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4月。
    齐思和:《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4月。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月。
    方勇:《庄子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张震泽:《许慎年谱》,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8月。
    王云度:《刘安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胡适:《淮南王书》,上海,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12月。
    吴承仕:《淮南旧注校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2月。
    马宗霍:《淮南旧注参正》,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3月。
    杨树达:《淮南子证闻》(《杨树达文集》之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8月。
    于大成:《淮南论文三种》,台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7月。
    陈静:《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刘文典: 《三余札记》,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11月。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张运华:《先秦两汉道家思想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程发轫主编:《六十年来之国学》,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6月。
    周祖谟:《问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1月。
    逯钦立辑校:《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
    Harold David Roth:The Textual History of the Huai-nan Tzu, Assn for Asian Studies Inc, Monograph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1992.
    吴则虞:《淮南子书录》,《文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63年4月第1版。
    张汝鲤:《许慎史料拾遗》,《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张汝鲤:《许慎为东汉召陵郎里人补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谢文学:《许慎生卒年和<说文解字>写作经过新考》,《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丁原明:《高诱思想述要》,《东岳论丛》,1988年第3期。
    顿嵩元:《许慎故里考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刘少泉:《唐宋蜀刻版本述略》,《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平山久雄撰,曲翰章译:《高诱注<淮南子>与<吕氏春秋>的“急气言”与“缓气言》,《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3期。
    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史学辑刊》,1993年第1期。
    潘天烈:《许慎生平系年》,《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黄维忠、郑炳林:《敦煌本修文殿御览残卷考释》,《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1期。
    李恕豪:《许慎的方言研究》,《天府新论》,1995年第4期。
    陈建梁:《(世本)析论》,《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
    林寒生:《(尔雅)训诂术语浅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江晓原:《(开元占经):三百八十年前的“出土文物”》,《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3期。
    王叔岷:《(淮南子)引(庄)举偶》,《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1版。
    孙玉文:《<经典释文>成书年代新考》,《中国语文》,1998年第4期。
    钱杭:《萧吉与<五行大义>》,《史林》,1999年第2期。
    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文亦武:《慧琳<一切经音义>成书年代考实及其他》,《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王军:《从<淮南子>注谈高诱的自然观》,《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张丽娜:《敦煌研究院藏李翰<蒙求>试解》,《敦煌研究》2002年第5期。
    朱明勋:《<颜氏家训>成书年代论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顿嵩元:《许慎生平事迹考辨(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王弘治:《<经典释文>成书年代释疑》,《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
    康国章:《古、今文经学之争与许慎的<说文解字>》,《殷都学刊》,2004年第3期。
    罗凌:《(崇文总目)繁本系统散佚探源》,《图书与情报》,2004年第5期。
    赵奇栋、华学诚:《(淮南子)许慎注、高诱注中的双音节新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孙少华:《<孔丛子>真伪辨》,《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6期。
    王雪萍: 《<周礼>书名流变考》, 《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金前文:《赵岐、高诱<诗经>学渊源再考》,《天中学刊》,2007年第4期。
    陈广忠:《试析刘安冤案》,《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王连龙:《(周书·月令)异名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1期。
    张燕婴:《陆心源<仪顾堂集>的版本》,《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杨建忠:《上古楚方言性质考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张舜徽:《有关经子与传统文化答问》,《诸子学刊》(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李秀华:《<淮南子>书名演变考论》,《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李秀华:《并存不废,会通所长——<淮南子>治国思想论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岳宗伟:《<论衡>引书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罗国强:《<淮南子>高诱注训诂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徐志林:《<吕氏春秋>高诱注研究》,安徽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明春:《高诱训诂术语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