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代文献辨伪学是一个学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尚未有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笔者有感于此选作该题,勉力为之。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五方面内容:
     (1)探讨了有关辨伪学、文献辨伪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对二十世纪初年迄今,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进行回顾。同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说明。(2)回顾了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及其成就。文献辨伪学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复经隋唐、宋明数百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分析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力和环境问题。文献辨伪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所处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清代的文献辨伪学能够继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是清代学术和社会对其提出的内在要求和它们所给予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清初、清中期和清后期三个阶段,系统考察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笔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顾炎武以降数十名学者的文献辨伪成就进行个案分析,还专设“图书”辨伪、《古文尚书》辨伪、《周礼》辨伪、《竹书纪年》辨伪等专题,此外还对《总目提要》的辨伪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研究。(5)最后总结了清人文献辨伪学研究的学科体系、辨伪学成就和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现代启示等。
     本文对清代文献辨伪学、中国学术史及社会现实均不无意义,其主要创新点可概括如下:
     (1)首次明确规定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确立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理论框架。现代的文献辨伪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混淆文献辨伪与考订文献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的关系、混淆文献真伪考辨和史料真伪甄别的关系、仅仅视文献辨伪为文献整理的方法、往往阉割文献辨伪的思想性意义,等等。这突出反映了文献辨伪学理论研究中的阙失,因此亟需对其进行完善。笔者所为,是对既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是对文献辨伪学史的重写。(2)全面清理清以前文献辨伪发展的历史,为考量清代文献辨伪成就提供合理的参照标准。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渊源有自,因此全面把握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是正确认识清代学者文献辨伪研究状况、准确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程度、合理定位清代文献辨伪学学术成就的基础和关键。在这一点上,学界目前还作得不够。(3)系统考察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这是以往学界多忽视的问题。笔者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归纳为守卫圣经圣道、处理遗留问题等七个方面。同时也综合考察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了文献辨伪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深刻社会背景和原因。学界目前对文献辨伪学发展动因和环境关注的不足与对文献辨伪认识的片面之间有着因果关系。(4)整体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定位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学术地位。就阶段性特征而言,清初文献辨伪气势磅礴,清中期精益求精,清后期则能推陈出新,三者各具特色,鼎足而立。清代辨伪学家,初步统计有213人,考辨文献涉及783种。从文献辨伪学通史的角度,其巅峰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以往学界对清代文献辨伪学特征和学术地位的认识不清,且多有妄论,笔者的结论,不无意义。(5)全面分析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观念。在辨伪方法问题上,参照前代,笔者认为清人少有发明;一些学者动辄十几种、数十种的罗列办法,也非允当。在辨伪思想方面,笔者特别强调了清人文献辨伪的思想性因素,特别是对维护经学正统、治学以经世的问题阐发颇多。已有成果中多将文献辨伪视为文献整理的方法、或无视其思想性意义,笔者以为不妥。(6)驳正对清代学者文献辨伪学成就的不恰当定位。笔者通过重点考察和宏观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以重要学者的深入分析支撑起宏观描述,以宏观描述的广泛开展给个别学者的学术定位以合理的参照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驳正了已有研究成果中对个别学者过高估计或贬抑太过的问题,前者如阎若璩、姚际恒、崔述等,后者如毛奇龄等。(7)订正清代史料中的记载及其解读中的错误。如《阎若璩年谱》、乾隆本《古文尚书疏证》中记载的阎若璩东归过灵璧的时间;朱彝尊等关于万斯大《周官辨非》考条数量的记载等,都是清代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如林庆彰等所谓黄宗羲在“十六字心传”问题上态度有“重大转变”问题;如司马朝军的《辨伪书目》中误收67种文献,却漏掉224种文献的问题;如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中考辨伪书的确切数目等,都是对清代史料的错误解读。诸如此类问题,笔者多有订正。
To study the Science of Distinguishing True and False Documents in Qing Dynasty is an academic and ideological research. 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ut it hasn't been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Based upon it, this thesis will mainly discuss the topic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respects.
     Firstly, it analyses the theories about the Science of Distinguishing True and False Thing and the Science of Distinguishing True and False Documents, reviews the relative research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up to the present, and explicates the academic importance and theoretic methods of this thesis. Secondly, it reviews the developing history and its achievements of the science before Qing Dynasty. The origin of the study can trace back to the Pre-Qin dynasty and its formation in Han dynasty; after hundreds of years development in Sui, Tang,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it has got great achievements. The research of the scholars in Qing Dynasty is developed from such base. Thirdly, it reviews the impetus and conditions of the studies in Qing. There are closely links between the distinguishment studies and the period and society it is in. The reasons to its great achievements are the inner request of the academia and society, and the outer influences. Fourthly, it researches systemically the science of the early, middle and late Qing. Through case study on the ancient achievements,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opinions and methods of famous writers, and makes special discussions about the distinguishing of books, Gu Wen Shang Shu, Zhou Li, Zhu Shu Ji Nian, Mu Lu Ti Yao, and so on. Fifthly, it reaches a conclusion on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the studies in Qing Dynasty, its achievements and its present enlightenments.
     This thesis has some influences on the Science of Distinguishing True and False Documents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academia history whose innovations are as the following.
     Firstly, it makes a definite and scientific system of the Science of Distinguishing True and False Documents and establishes a theoretic frame. The present bibliographic distinguishment studies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 confu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cience of Distinguishing True and False Documents and the examination of the bibliographic author and period, confu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xamination of true and false documents and the one of true and false historical materials, disregarding the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cience for on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methods, which dispose the deficiency in the research of the Science of Distinguishing True and False Documents and the need of improvemnt. This thesis is not only a breakthrough to the existing theoretic frame, but also a rewrite of the history of the Science of Distinguishing True and False Documents. Secondly, it makes a clear arrang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cience before Qing Dynasty, and sets a referential criterion to search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cience in Qing, which can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There are natural origins of the Science of Distinguishing True and False Documents in Qing. S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Qing history of the science is the base and key point to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Qing research condition, to grasp its development degree and to reasonably locate i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Thirdly, systematically studying the impetus and outer conditions of the science in Qing, which is always be neglected by former scholars. I study the inner impetus in seven respects, such as the need of maintaining the holy doctrine and theory, settling the remaining problems, meanwhile, this thesis studies its outer conditions so a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bibliographic distinguishment and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nd ethos. Fourthly, it makes clear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 science in Qing, and exactly ascertains its academic position. The writers at the early stage have great vigour, those at the middle stage keep improving and those at late stage get rid of the stale and bring forth the fresh. There are 213 scholars and 783 relative books. Judged by these standards, the Science of Distinguishing True and False Documents in Qing got upon the summit of the academy history. Fifthly, it giv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theoretic methods and the thoughts of the science in Qing. The scholars in Qing made few innovations of the method, but they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of its thoughts, especially maintaining the legitimacy of doctrinism and its practicality. Sixthly, it argues the improper positions of the relative achievements made by scholars in Qing. Through systemic analysis, I criticize the wrong opinions, especially those of Yan Ruo Ju, Yao Ji Heng, Cui Shu, Mao Qi Ling and so on and make out proper praises of the scholar. Seventhly, it corrects the mistakes of dates, contents and qualities in the records and understandings, such as Yan Ruo Ju Nian Pu, Gu Wen Shang Shu Shu Zheng, Zhou Guan Bian Fei, and so on.
引文
①转引自(唐)刘知几撰,(清)蒲起龙通释:《史通》(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导读)卷4“序例”,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②相关论述还有:“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③#12
    ④(清)孙奇逢撰:《夏峰先生集》(张显清主编《孙奇逢集》中册)(王惠敏点校)卷2“语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62页。(又见续四库本,第1392册,第16页)
    ①如《总目提要》卷45“正史类小序”中对《三国志》帝魏与《汉晋春秋》帝汉的正统与是非问题作了一个总结,其言:“以理而论,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盖凿齿时晋已南渡,其事有类于蜀,为偏安者争正统,以孚于当代之论者也,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当代哉此犹宋太祖篡立近于魏,而北汉、南唐迹近于蜀,故北宋诸儒皆有所避而不伪魏;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人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此皆当论其世,未可以一格绳也”。笔者这里引述这段文字,并非仅仅用以佐证上文,也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总目提要》虽然是所谓的目录学著作,但是涉及的决非仅仅学术问题。《总目提要》中的文献辨伪也是如此。因此将《总目提要》的文献辨伪仅仅理解为文献整理的一种方法,是不合理的。这在下文有详细论述。
    ②如宋司马光作《疑孟》,专就仁义立说,认为“瞽瞍杀舜”之类均为闾父里妪之说。如清梁玉绳辨“姜太公垂钓遇文王”事。清人梁玉绳认为:“太公就养西归,天下仰为大老,何云奸也?猎渭载归之说,余犹疑之,此皆战国好事者伪造,不足依信。《吕覧·首时篇》谓太公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言尚近理,然圣如文王,太公应久见知,何烦观乎?盖太公未遇时,若渔钓,若屠牛,若卖食,或曾为之,总非归西伯时事。诸子纷驰,千言成实,甚且衍为鱼腹得书之异(见《正义》),其妄与《搜神记》海神托梦同”。见(清)梁玉绳撰:《史记志疑》(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从刊)卷17“齐太公世家第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6-847页。
    ①如司马朝军、沈科彦:《<经义考>辨伪一例》(《图书·情报·知识》总第117期,2007年5月)主要针对《经义考》卷122“吴氏澂仪礼逸经”条所引“又曰”一段文字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考证。作者在文章中说,有三段文字,依次为“程敏政曰……”、”“何乔新曰……”、“又曰……”。一般地,人们会把“又曰”开头的这段文字视为“何乔新又曰……”。但是,经过比对文献,发现,这段文字实际上是程敏政所撰。作者最后指出:这段文字的“著作权应该归之于程敏政。不知是手民误植,还是朱彝尊在处理《经义考》这一巨大经学文献工程时最后没有把好质检关,致使《经义考》在编排上出了一点小小的纰漏,进而引发了相关作者的著作权问题”按,就这两段文字而言,真的分析不出《经义考》的作者或刊刻《经义考》的工匠有何作伪的动机。诚如作者所说,这可能是“手民”刊刻时颠倒次序造成的“误”,“误”和“伪”的区别,切莫混淆。再如鲁迅校录的《唐宋传奇集》和汪辟疆校录的《唐人小说》,都采用如《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太平御览》、《资治通鉴考异》、《顾氏文房小说》、《琳琅丛书》进行校对,订正了许多讹误,被视为目前流传的唐宋传奇的范本。但是邹启茂:认为“在个别字句上,上述‘善本’却不如一向不被校勘学者所看重甚至加以鄙薄的《龙威秘书》”。作者认为:为求其是,就得“善”“次”本兼存并蓄,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因此将,校读了明王弇洲编《艳异编》、清陈世熙编《唐人说荟》以及清马俊良编《龙威秘书》等“次本”,“共得衍、伪、胜数百条。今将其中讹误较为明显的条目,加以订正,并略加注释”。作《唐宋传奇校勘辨伪》一文。提出诸如“开元七年”应为“开元十九年”、“复追为中书令”应为“复起为中书令”的问题。按,邹氏的文章,确实对于唐宋传奇文本的是正有益,文章取名“唐宋传奇校勘辨伪”也当有他的考虑,但是,从以辨伪学研究的角度考察,内容和辨伪毫无关联,有惑乱视听之嫌。
    ①司马朝军:“辨伪学是研究辨伪历史以及辨伪方法的一门学科。辨伪又广狭二义:从广义上说,包括辨伪书、辨伪篇、辨伪事、辨伪史、辨伪说、辨伪本等。从狭义上说,是指辨伪书和辨伪篇”。见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司马朝军将辨伪事、辨伪史、辨伪说归入考据学部分。将辨伪本(即辨别版本真伪)归入版本学部分。
    ②这一观念发端于梁启超,后人承袭演绎不断。梁启超:说:“专著一书去辨别一切伪书,有原理、有方法的,胡应麟著《四部正讹》是第一次”,又说“全书发明了许多原理原则,首尾完备,条理整齐,真是辨伪学以来的第一部著作。我们也可以说,辨伪学到了此时,才成为一种学问”。见梁启超撰:《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据1936年版影印《饮冰室合集》本,“专集之一百四”)卷1“总论”第三章“辨伪学的发达”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36页。
    杨绪敏认为:“辨伪学成立的标志”是“胡应麟《四部正讹》的问世”。他进而指出:“总的来说,明中叶以前,历代辨伪学家虽偶尔也论及伪书产生的原因及规律,也能运用各种方法考辨古书,但尚无一人能自觉地去作理论上的分析和总结。直到明万历年间,著名辨伪学者胡应麟才做了这件前无古人的上作”。“因此可以说《四部正讹》是我国辨伪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问世,标志着辨伪学的成立”。(见杨绪敏:《明清辨伪学的成立及古书辨伪之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4期)牟玉亭认为:“从西汉到明,古籍辨伪学一直是作为目录学、注疏学、经学的附庸,至明,胡应麟写成《四部正伪》,才使辨伪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专科学问”。(见牟玉亭:《文献目录与古籍辫伪》,《古籍整理研究学刊》,]994年第3期)到了刘重来,观点似乎更加激进,他认为:“文献辨伪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和可观的学术成果,但真正构建成一门学科却是本世纪的事”。其主要理由是:在辨伪理论上,由过去传统的、较为零散的归纳总结逐渐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辨伪方法上,由过去主要是乾嘉考据辨伪方法,逐渐加入了现代科学方法,包括考古学、社会学、逻辑学、计算机等等;在学科体系上,由过去附庸于其他学科之中而逐渐构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见刘重来:《中国二十世纪文献辨伪学述略》,《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①(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1“假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20-921页。
    ①《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12月30日。
    ②曹定云:《山东邹平丁公陶文辨伪》,《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
    ③袁祖亮:《汉代<徐胜买地券>真伪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利学版),1984年第1期。
    ①(清)徐德清(又名清凉道人)撰:《听雨轩笔记》卷3“一字定案”,丛书集成三编本,第66册,第450-451页。
    ②见黄明兰:《“穆天子会见西王母”汉画像石考释》,《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
    ①(清)董诰等编:《全店义》卷574“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第5798页。
    ②见《东方杂志》1928年1月第25卷第一号。原系陈垣1927年3月5日在北京大学研究所讲演稿,冯沅君记录,同年9月以《回教进中国的源流》为题发表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
    ③写于1940年10月,1942年誊正,发表于《云南大学学报》第2期。
    ④写于1943年,最初发表于《边政公论》,194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修改本。1983年全文收入《中国伊斯兰史存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⑤(清)管同撰:《因寄轩文二集》卷3“徽州府汀氏祖墓祠碑(代)”,续四库本,第1504册,第480页
    ①史式:《<石达开致骆秉章书>考伪》,《文史杂志》1987年第6期。
    ②孙元超编《辛亥革命四烈士年谱》,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页转载吴健吾等编《徐锡麟事迹》附录二:《孙中山致徐锡麟》。
    ③李吉奎:《<孙中山致徐锡麟>函件辨伪》,《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
    ④王锦厚:《还学术界一片净土——<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出版》,《郭沫若学刊》2005年第3期。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卷87“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9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卷67“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95页。
    ③司马贞《史记索隐》言“《左氏传》无宰我与田常作乱是文,然有阚止字子我,而因争宠,遂为陈恒所杀。恐字与宰予相涉,因误云然”。见《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卷67“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95页。
    ④见(宋)苏轼撰:《东坡志林》,卷3,明刻本,第60页。又收在(宋)苏轼撰,(宋)郎哗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57中,四部从刊本,第465页。
    ⑤(宋)袁文撰:《瓮牖闲评》,四库本,第852册,第423页。
    ⑥作伪的动机和用意本就复杂,辨伪于此不能无动于衷。而且,对于一些莫须有的辨伪问题,认识其动机和用意就更显必要。譬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这是借辨伪经世的典型。顺便提及的就是,对以康氏辨伪,如果强调对其学术意义作“一分为二”的分析,甚至长篇累牍,喋喋不休,真的大可不必。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看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想必是绝大多数学者耳熟能详的,不至于在分析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问题上犯不必要的错误。笔者认为,其问题的实质是现代以来辨伪学研究的缺失所致。
    ①孙钦善提出:辨伪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辨伪仅指关于书籍本身包括名称、作者、年代等方面真伪的考辨:广义辨伪除此之外,也把关于书籍内容真伪的考辨包括在内。辨伪是鉴别史料的基础工作,对于整理古籍和古代学科研究来说,也是一个首要的环节”。见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第五章“辨伪”之第一节“辨伪学的内涵、意义及伪书产生的复杂原因和情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①杜泽逊认为:“所谓伪书,就是一书的公认著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著者及时代,这书即被称为伪书”“书中有假的史料,或者书的版本被人做了手脚,如以明刊本冒充宋本,都不在‘伪书’之列”。见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修订本),第八章“文献的辑佚与辨伪”之二“辨伪”,第182-183页。杜氏将“伪本”作为版本学中的概念,以与“伪书”区分开,他又提出“在版本学上,割去原有序跋冒充古本者不胜枚举,那是书贾伪造旧本的手段。但这种手段有时连真正的作者也改变了,于是在伪造旧本的同时也造出了一部伪书”。见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修订本)第八章“文献的辑佚与辨伪”之二“辨伪—(三)作伪的主要手段”,第186页。
    ①如汤志均认为:“辩明正伪,是历史研究必需注视,认真对待的。我国历史悠久,伪书的流传也早,时至近代,依然有伪书传播,而且在新的时代又有新的特点。其实即使是‘伪书’,也不乏参考价值,即使是‘真迹’,也可能其中有‘作伪’。关键还是仔细鉴别,实事求是”。作者就近代书籍的真伪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如“《杰士上书汇录》在内容上确有和《戊戌奏稿》不同的,《戊戌奏稿》也确有改篡之迹。但不能说是《戊戌奏稿》全不足信。除政变前发刊或单行的《奏稿》应属可信外,其余也不全是伪造”。见汤志钧:《经史纠误和辩明真伪》(《史林》,1996年第3期。②如陶宝庆针对“书商作伪之法,如刻、补、贴、盖、添、印、抽、拆、拼、接、删、移等,无奇不有,弄得一部好端端的古籍,真假难分。如何识别古籍中的假伪印本?是古籍整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现将自己实践所得,检取点滴,试加剖析”。见陶宝庆:《古籍作伪鉴别点滴》,《广东图书馆学刊》1984年第4期。
    ③儒家视为伪托的书,在道家是宝典,如上文提到的《道藏目录详注》,四库馆臣就人为“其恍惚诞妄,为儒者所不道”其中如《洞玄经》、《洞神经》、《太清经》等都被视为赝托之书。
    ①如罗鹭的《<正思斋文集>辨伪》(《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总第62期)针对国图的所谓元人别集进行辨伪。国家图书馆藏有两部题为“夏天祐《正思斋文集》”的稀见元人别集。二书只有卡片著录,其中一部在普通古籍馆,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一卷,元夏天祐撰,清抄本,8册”。另一部在善本部,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一卷,元夏天祐撰,清抄本,4册,10行21字,无格”。但未见于《北京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日》,可能是近年来从普通古籍中提取的善本。周清澍的《元人文集版本目录》(《南京大学学报丛刊》,1983年)曾据原北京图书馆藏本著录其中一部,但误“祐”字为“佑”。然而,查找相关资料,元代并无夏天祐其人,“《正思斋文集》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伪书,其作伪手法非常低劣,只是将元人郑元祐《侨吴集》的书名、作者和序换掉,正文内容则只字未改”。“可以肯定,《正思斋文集》系书贾据《侨吾集》作伪无疑,而且作伪的手段并不高明”。之于何时作伪,作者没有明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部文献的真伪问题,未见古人述及。再如《张长史十二意法》又名《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卷。题唐颜真卿撰。《总目提要》仅题《张长史十二意法》。近人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始疑为伪书。
    ①见张谦元著《辨伪学论纲》,《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②敦煌文献辨伪方面,如:赵和平:《两件高宗武则天时代“敦煌藏经洞出宫廷写经”辨伪》,《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总第100期),认为北图0623刘幼云藏《金刚般若经》(散0659)和日本三井八郎石卫门藏《妙法莲花经》卷第一是赝品。
    ①梁启超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据1936年版影印《饮冰室合集》本,“专集之七十五”),中华书局1989年版,“四、辨伪书”,第247页。
    ②郭沫若《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一文中,郭沫若在谈到关于文献的处理问题时指出:“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见:郭沫若撰:《十批判书》(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历史编2”)“古史研究的自我批判”,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郭氏又说:“例如《周易》固然是无问题的先秦史料,但一向被认为殷末周初的作品,我从前也是这样。据我近年来的研究,才知道它确是战国初年的东西,时代拉迟了五六百年。我在前把《周易》作为研究殷末周初的资料,当然是完全错误。又如《尚书》,我们早已知道有今古文之别,古文是晋人的伪作,但在今文的二十八篇里面也有真伪,也是到近年来才开始注意到的。……我在前虽不曾认《典》、《谟》为‘虞书’,《禹贡》为‘夏书’,以作为研究虞夏的真实史料,但我却把《洪范》认为确是箕子所作,曾据以研究过周初的思想,那也完全是错误’见《十批判书》“古史研究的自我批评”,第4页。
    ③刘起舒指出目前存在诸如“直接称用传说中的古帝古神做信史人物来立论,有用晋代的《帝王世纪》之说去驳诘先秦资料的,有引用伪《古文尚书》文句为说的,有把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资料平列地使用的,有把属于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部族的古帝先王,在论文中不区分其先后混同地称引和阐说的”等现象。见刘起釪:《古史续辨》“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①李治亭:《人心之邪正在学术——当前学术文化之反思》,《文化学刊》,2008年第1期。
    ②正如罗根泽所说:“辨真伪,追求伪迹,摈斥不使厕于学术界,义主破坏。考年代,稽考作书时间,以还学术史上之时代价值,义主建设”。主破坏、主建设的提法值得商榷。但是指出二者有别,是颇有见地的。
    ①如《萤窗异草》作者考辨:该书是晚清印行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攀仿《聊斋》笔法,凡分三编十二卷,共收录独立成篇的小说笔记一百三十七篇。由于文学史家素来对这部书评价不高,因此罕见有人对它进行专题研究。对于该书作者,薛洪撰《萤窗异草》(《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1期),视该书为乾隆年作品,陈祖武先生以为“则似宜斟酌”作《<萤窗异草>成书年代献疑》(《贵州社会科学》1988年第10期)一文。认为该书绝非乾隆间作作品,至于作者,他同意平步青在《霞外捃屑》卷6《萤窗异草初集》中的揣测,“即浩歌子或许就是印行该书的编者自己”。
    ②他说:“譬如《周礼》,《列子》,虽然都是假书,但是《周礼》中许也埋藏着一部分周代的真制度,《列子》中许也理藏着一部分周汉间道家的思想(有一段注文,略。笔者按)。因为以前的人们总受着许多旧东西的束缚的,即使实心实意的想摆脱一切,独辟新蹊,自成一家言,而‘过去的幽灵’总是时时要奔赴腕下,驱之不肯去;所以无论发挥怎样的新思想,而结果总不免有一部分做了前人的话匣子。那么,成心造假古董的,所造的假古董里面理藏着一部分真古董——或将旧料熔化了重铸,或即取整块的旧料嵌镶进去——更是可有的事了。反过来说,一切真书尽管真是某人作的,但作者之中,有的是迷于荒渺难稽的传说,有的是成心造假,如所谓‘托古改制’;有的是为了古籍无征,凭臆推测;咱们并不能因其为真书,就来一味的相信它。这是咱们跟姚际恒,崔述,康有为,及吾师崔觯甫,章太炎两先生诸人最不同的一点”。他进而指出,不但“假书中也许有真料,就是假书也是一种史料哇。《周官》如其是刘歆他们造的,便是关于他们的政治思想的史料;《公羊》便是周汉间一部分儒者的思想的史料,或者就是董道士的思想的史料”见钱玄同:《论说文及壁中古文经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31-233页。
    ③顾颉刚曾谈道:“有人说:‘古书中的真材料,我们自然应当取出应用;至于伪材料,既已知道它伪了,又何必枉费气力去研究!’这个见解也是错的。许多伪材料,置之于所伪的时代固不合,但置之于伪作的时代则仍是绝好的史料,我们得了这些史料,便可了解那个时代的思想和学术”。见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三册顾颉刚“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8页。
    ④如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八章“考辨《中庸》”第四节“考辨《大学》、《中庸》的意义”,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第411页。
    ①王国维著作最早由罗振玉校理汇编成《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其后赵万里又增编为《王静安先生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影音本题《王国维遗书》)。1976年台湾大通书局据文华出版公司《王观堂先生全集》增订印行的《王国维先生全集》初编、续编,收录较为完备。1984年中华书局开始出版《王国维全集》。无论是《遗书》还是《全集》中的《观堂集林》辑选了王国维的重要论文,能够集中代表王氏的学术成就。
    ②见《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古史新证》是王国维于1925年秋到1926年春季学期在清华学校研究院授课的讲义。1927年10月,这篇讲义曾载在《国学月报》二卷八、九、十合刊“王静安先生专号”上,1935年有北平莱熏阁曾影印了该讲义的手稿本,1968年台湾文化出版社的《王观堂先生全集》和1976年大通书局的《王国维先生全集》均收录该讲义。国内出版的王国维的各种文集中均不录。1996年3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影印)算是首次。(有关情况可参见赵万里:《民国王静安先生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陈梦家:《甲骨论著简目》,《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裘锡圭撰:《前言》,载《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对于究竟是《古文新证》还是《古史新证》,可参看王强《<古史新证>、<古文新证>辨析与近代史学》,《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1期。王氏论定“‘古文新证’恰是王国维的本意,‘古史新证’的说法并不能阐明王国维古史思想的深层含意,是学界对王国维的误读”。)该书“主要采用的是他在1917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的研究成果”。“王国维之所以做这篇《古文新证》,除了要作为课程的讲义外,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疑古思潮’过分否定古史传世文献的回应”。(王强:《<古史新证>、<古文新证>辨析与近代史学》,《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1期)研究王国维文献辨伪成就的著述可以参见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陈鸿祥:《王国维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王国维:《静庵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王令之:《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三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①王铁承其说,认为秦国在秦始皇以前,所用文字为大篆,秦统一中国以后,在全国推行小篆。汉代普遍使用隶书,小篆和隶书在汉代被称作今文。在秦统一中国以前,东方各国所使用的文字,与秦国所使用的篆书有所不同,入汉之后,相对篆、隶,它们被称为古文。见王铁:《汉代学术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166页。
    ②详见王国维撰:《观堂集林》卷7“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史记所谓古文说”、“汉书所谓古文说”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5-339页。
    ①梁启超撰:《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据1936年版影印《饮冰室合集》本,“专集之七十二”)“自序”,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页。
    ②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据1936年版影印《饮冰室合集》本,“专集之七十五”),“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原发表在《东方杂志》第21卷第16号,后编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二“四、辨伪书”,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9页。
    ③杜泽逊撰:《文献学概要》(修订本),第八章“文献的辑佚与辨伪”,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0页。
    ①刘重来:《中国二十世纪文献辨伪学述略》,《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②廖名春:《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载陈明著《原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③钱玄同:《论今古文经学及<辨伪从书>书》,见《古史辨》第一册,第30页。
    ④钱玄同:《论近人辨伪见解书》,见《古史辨》第一册,第24页
    ①钱玄同:《论今古文经学及<辨伪丛书>书》,见《古史辨》第一册,第30页。
    ②钱玄同:《论<说文>及壁中<古文经>书》,见《古史辨》第一册,第231页。
    ③钱玄同:《论编纂经部辨伪文字书》,见《古史辨》第一册,第41页。
    ①钱玄同:《论诗说及群经辨伪书》,见《古史辨》第一册,第52页。
    ②张心澂撰:《伪书通考》“修订版序”,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11页。
    ①林艳红的《从<伪书通考>中考寻张心澂的辨伪学思想及贡献》(《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9卷第3期,2005年9月)对张心澂及《伪书通考》有简要介绍,学术价值不高。
    ②顾颉刚回忆说:“这一改,把我们一班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的打击,骇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见顾颉刚撰:《古史辨第一册自序》,见《古史辨》第一册,第36页。
    ①胡适:《论<辨伪从刊>体例书》,见《古史辨》第一册,第50-51页。
    ②路新生:《诸子学研究与胡适的疑古辨伪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见《古史辨》第一册,第49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见《古史辨》第一册,第80页。
    ⑤有关情况,可见顾颉刚撰:《秦汉的方士儒生》(王煦华学读),“前言”及“附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第228页。
    ⑥卞孝萱在《中国辨伪学史·序》中认为《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这篇文章可算是较早的断代辨伪学史略”。确切地说,应该是现代以来“较早的断代辨伪学史略”,因为在前儒,特别是清儒论述辨伪学史的文字并不少见。见杨绪敏撰:《中国辨伪学史》(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当时疑古派代表人物钱玄同本来坚信康说,但在读了本文后其信心发生动摇。顾颉刚也说《(周官>著作时代考》“论秦祠白帝有三畤,首证古无五方帝”,说明了钱穆首揭之功。后来在《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中,顾颉刚也改变了态度,断定《周礼》出十齐国和别的法家之手,与钱穆所定年世相一致。1991年,金春峰写成《(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一书,把钱穆的论断又向前推进一步,认为该书成于秦统一前秦地学者之手。
    ②收在《金明馆从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0页。
    ③陈寅恪撰:《梁译大乘起信论伪智恺序中之真史料》,载《金明馆从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7页。
    ①黄云眉撰;《古今伪书考补正》“序”,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1页。
    ②罗尔纲的文字,见刘重来的《二十世纪文献辨伪述略》(《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杨绪敏径直引用,未加说明。
    ③陈平原在《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中有精彩论述,对章太炎与胡适之间“关于经学、子学方法之争”论述尤详,参阅该书第六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267页。
    ①现代中国学术流派众多。划分方式不同,学派名称也就不一。比如,以人物分,有太炎学派、胡适派;以地区分,有北派和南派;以治学取径分,有史料学派、考据学派、史观学派等:以机构分,有北大派、南高派(东南派)、史语所派等;以杂志或书籍分,有新青年派、学衡派、战国策派、古史辨派等;以思想取向分,有新派与旧派、新文化派与传统派、保守派与激进派等;以经学分,有今文经派与古文经派:以对古史的态度分,有信古派、疑古派、考古派、释古派与重建派,等等,不一而足。桑兵即对近代学人好以派分论学术的现象予以批评,指出“不要强分派系,不要因为关注学派而忽略多数不在派分系统的学人”,“治学须破除门户之见,而破除的前提是能够分别门户”,其目的是“超越学派看学术变动”。论述中肯精当,对时下的学术史研究应有纠偏之效。参见桑兵的《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按,但是,不给个标识,总是不方便,何况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称谓。
    ②上文提到的一些著述外,如曹养吾的《辨伪学史》收录在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88-416页。
    ①林甘泉曾谈到这个问题,参见林甘泉:《新的起点:世纪之交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
    ②有关考辨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刘重来等人的文章。
    ③蒋宗福的《新时期中国文献学研究综述(1978-2005)》(《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将辨伪学作为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新时期”的辨伪学研究有简述,但是多与刘重来的文章重复。
    ①郑良树:《古籍真伪考辨的过去与未来》,《文献》1990年第2期。
    ①文伟:《明代辨伪学初探》,《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8卷第6期,2006年11月。
    ②王克霞,赵良宇:《明代辨伪学的理论创立与实践》,《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5期。
    ③牟玉亭:《明清辨伪学的发展》(《文史杂志》1999年第5期)。郑良树早些时候也提出“鱼肉刀俎”说,见郑良树:《论古籍辨伪学的新趋势》(代序)(载《续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20页),不知牟氏所言是否源于郑良树。
    ④叶树声:《论清儒辨伪》,《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①周予同撰:“经学历史序言”,载皮锡瑞撰《经学历史》卷首,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页。
    ②分别是:①《孙子》疑案的澄清;②《老子》写作时代的纷争;③《孔子家语》真相的揭示:④《孔丛子》家学文献的甄别;⑤《鹖冠子》学术价值的发现;⑥《尹文子》是稷下真书的审定:⑦《文子》在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⑧《鬼谷子》为先秦古籍的论证;⑨《列子》真伪的热烈争辩;⑩《卫缭子》的经历和精心考证。
    ③杨善群:《论古籍辨伪的拨乱反正》,《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25期,2007年4月。
    ①王娜:《辨证看待古人辨伪》,《晋图学刊》2007年第3期。
    ②杨昶在《张舜徽先生辨伪学成就述略》(《华中师大学报》1997年专刊)一文中对张舜徽在文献学中开辟文献辨伪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赞扬。称张氏书出“自此以后,不断有多种名称的文献学著作问世,诸书虽在体例、章节上各有异同,但都无一例外地设有‘辨伪’一目,可见舜徽先生有登高一呼,学者认同的魅力”
    ①陈华:《文献辨伪与社会文化》,《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②牟玉亭:《明清辨伪学的发展》,《文史杂志》1999年第5期。
    ③徐健:《汉代兴起的辨伪学》,《津图学刊》2002年第3期。
    ④在廖良梅:《宋代文献学浅探》(指导教师:李绍平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九八级中国古代史专业历史文献学方向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4月)“三:文献学的全面发展与创新”其一“传统文献学的全面发展”中的第5点,第52-54页。
    ①王元才:《书估作伪例析》,《广东图书馆学刊》1984年第2期。
    ②王元才:《书估作伪例析》,《广东图书馆学刊》1984年第2期。
    ③雷梦水:《记书估古书作伪》,《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2期。
    ①杨伯峻:《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著述年代考》,《新建设》杂志1956年7月号,后收入杨伯峻撰:《列子集释》附录的“辨伪文字辑略”中,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在此杨氏再次强调据语言的时代特征辨伪的问题,他说:“生在某一时代的人,他的思想活动不能不以当日的语言为基础,谁也不能摆脱他所处时代的语言的影响。尽管古书的伪造者在竭尽全力地向古人学舌,务使他的伪造品足以乱真,但在摇笔成文的时候,无论如何仍然不可能完全阻止当日的语言的向笔底侵袭。这种侵袭不但是不自觉的,甚至有时是不可能自觉的。因为极端谨慎地运用语言,避免在语言上露出作伪的痕迹,这一种观念未必是所有古书的伪造者人人都具有的,或者非常敏感地、强烈地具有的。纵使这一种观念是他们都具有的,甚至非常敏感地、强烈地具有的,然而那些古书的伪造者未必是,也难以是汉语史专家,精通每一词、每一词义、每一语法形式的历史沿革,能够选择恰合于所伪的时代的语言,避免产生在那所伪的时代以后的语言”。见杨伯峻:《列子著述年代考》,《新建设》杂志1957年7月号。
    ③刘禾:《从语言的运用上看<列子>是伪书的补证》,《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④振亚:《从语言的运用角度对<列子>是托古伪书的论证》,《四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⑤马振亚:《<列子>中关于称数法的运用——兼论<列子>的成书年代》,《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又有《从词的运用上揭示<列子>伪书的真面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6期。
    ⑥杨伯峻:《<左传>成书年代论述》,见《杨伯峻学术论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
    ①杨芾孙:《<公孙龙子>非伪作辨》,《哲学研究》1981年第4期。
    ①李谷鸣:《<齐物论>真伪及著作年代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创刊号(总第1期)。
    ①黄苇:《关于<越绝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②徐奇堂:《关于<越绝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篇卷问题》,《广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③晁岳佩:《也谈<越绝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
    ④陈力从该书流传、体例等角度辨今本非伪。如言“《纪年》自唐宋迄于有清,其流传之迹历历可睹:以传授统绪论之,今本《纪年》为明人伪造之说实为无据。又,杨滇、陈耀文、袁仁、雷学淇所见本均在天一阁本刊行之前,故今本《纪年》为范钦伪造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又有言钱大昕、崔述等皆主张“今本乃始于黄帝,亦后人伪托之一证也。愚案钱、崔之说误。其所以然,盖其不明汲冢书出土后整理之情形也”等等。
    ⑤如李洵的《明清史》、赖家度的《一六四五年江阴人民的抗清斗争》、杨宽的《一六四五年嘉定人民的抗清斗争》,辽宁《清史简编》编写组编写的《清史简编》等均如此,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虽注为“娄东梅村野史”,单也似乎认同“娄东梅村野史”是吴伟业的别称。刘耀林编辑《明清笔记故事选译》摘录《鹿樵纪闻》中《张煌言殉节始末》一节,亦把作者归于吴伟业。
    ①姚雪垠:《论<圆圆曲>》,《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
    ②叶君远:《吴伟业<鹿樵纪闻>辨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1981年第2期。
    ①张芙蓉、周益新:《<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中医文献杂志》,2006年第2期。
    ②张灿玾、张增敏:《<伤寒><金医>医方考》, 《上海医药杂志》第38卷第2期,2004年2月。
    ①何爱华:《评<《难经》著作年代考>》,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②郑文:《读扬雄太玄赋献疑》,原载《争鸣》,1957年第4期,后收入《哲学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哲学史文集》第二辑。
    ①香港科技大学中文系陈国球辑《司空图研究论著目录》(1931-1986),共132项,标题均以司空图或司空表圣题为《诗品》作者,其后,国内、港澳台及海外学者均无异议。但是,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和汪涌豪于1995年8月19日在上海《作家报》发表《<二十四诗品>辨伪答客问》,提出:该书作者不是晚唐司空图,而是明初人或明景泰(1450—1456)间嘉禾(今浙江嘉兴)人怀悦作《诗家一指》,明末人复据该书伪造而成。1995年9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行,陈、汪在会上宣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节要,全文3万字)一文,这成为大会专题讨论的主要内容。1996年3月16日,《文汇报》第8版上又披露了二人观点,且又在浙江新昌召开的国际唐代文学年会上展开讨论,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了转载。《中国古籍研究》创刊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全文刊载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其观点影响逐日扩大,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1997年, 《中国诗学》第五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设“《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讨论”专栏:载王运熙《二十四诗品真伪之我见》;张少康《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之我见》:王步高《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作质疑》;汪涌豪《司空图论诗新探——兼论其与二十四诗品的区别》:张伯伟《从元代的诗格伪书说到二十四诗品》;张健《从怀悦编集本看诗家一指的版本流传及篡改》;蒋寅《关于诗家地指与二十四诗品》;束景南《王希林湖遗稿序与二十四诗品考辨》;陈尚君《二十四诗品辨伪追记答疑》等。此外刘永翔《司空图<诗品>伪作补证》(《华东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李祚唐, 《<司空图《二四诗品》辨伪>献疑》(《学术月刊》1997年第10期),张少康《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之我见》(《中国诗学》第五辑)也参加了这次真伪之辨。较详细情况可参见汪泓:《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辨综述》(《复旦学报》,1996年第2期),姚大勇:《近年<二十四诗品>真伪讨论综述》(《云梦学刊》2000年),赵福坛:《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研究及其作者辨伪综析》(《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2期。2000年12月)等。
    ②邹同庆、王宗堂:《苏词辨伪》,《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利学版),1995年第1期。
    ①林志钧(1879-1960),字宰平,号北云、唯刚。福州人。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参事、民事司司长。后任北京研究院字体研究会常务委员。为余绍宋撰《龙游府余君越园墓志铭》。《<书画书录解题>序》,《书画书录解题》,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原诗不长,如下:“十万雄兵过道州,征诛得意月岩游。云横石阵排车马,气壮山河贯斗牛。烽火连天燃落霞,日月纵晖照金瓯。天生好景观不尽,余兴他年再来游。”(选自《月岩石刻》)
    ①蓝永蔚:《<李靖简对>伪辨》,《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②庞怀靖:《论<后出师表)非伪作》,《人文杂志》1983年第2期。
    ③徐喜辰:《<礼记>的成书年代及其史料价值》,《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④顾颉刚遗著:《伪东方朔书的昆仑说》,《中国历史地理丛刊》,1985年1期。
    ⑤戚淑娟:《<关尹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古典文献学专业,古籍与传统文化方向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导帅:周瀚光研究员,2004年5月。
    ①顾潮编:《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2-303页。
    ①如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2月发布《关于打击含有虚假宣传信息图书的紧急通知》,给“伪书”作出明确规定:“含有虚假宣传信息的图书”。这是我国新闻出版主管部门针对盗版等问题而首次对“伪书”概念作出的界定。该事,也可以算作辨伪理论方面的成就,因为历史上,尚未有国家职能部门探讨并给出明确的说法,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有一定指导意义。
    ①章太炎对西学的接受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主要接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的社会学;后期关注德国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并予以改造接受。严复所译赫青黎的《天演论》问世之后,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与著作中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进化论的烙印。章太炎是较早运用进化论解释自然与人的学者之一,《菌说》、《儒术真论》以及《馗书》初刻本中的《原变》、《族制》《独圣》就是融合进化论思想的产物。如果说《馗书》初刻本显示的是章太炎对生物进化论的吸收与运用的话,那么《馗书》重刻本则体现了他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融摄。他首先发生兴趣的是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他曾与人合作翻译过《斯宾塞尔文集》,章太炎赞成他们的社会进化理论,章太炎引进西方理论,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选择的吸收,加以改造变成自己的理论,对他认为不合理或不实用的理论则予以批判。
    ②如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用统计学的方法,通过计算“性命”“道德”“精神”等词汇的数量,以证明内篇早于外篇和杂篇。
    ①陈确(1604—1677)原名筮水,字原季,号逊肤。又改名道永,字非玄。入清后,再更名为确,字乾初。浙江海宁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4)生,清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卒,年七十四。陈确早年喜欢“放浪山水,恣情声律”,年近四十,方从刘宗周游,致力于理学。(见《陈确集》“乾初府君行略”,第12页)
    关于陈确的理学造诣,黄宗羲在《陈乾初先生墓志铭》中言“受业于戢山刘夫子(宗周)之门,潜心力行,以求实得……,故虽事夫子之日浅,而屈指刘门高第,众口遥集”。(见《陈确集》,卷首,第3页。又见于《南雷文案》卷8中)
    陈确临终前致书黄宗羲,言:“世儒习气敢于污孔孟,必不敢倍程朱,时为之痛心”。(见《陈确集》“与黄太冲书”,第147页)
    建国后,中华书局开始收集整理陈确的著述,1979年4月以《陈确集》出版,全书分《文集》十八卷,《别集》十七卷, 《诗集》十二卷,以及卷首、《外编》共四十九卷。
    ②(清)陈确撰:《陈确集》“大学辨一”,第557页。
    ③(清)陈确撰:《陈确集》“大学辨三”,“答张考夫书”,第552页。
    ④(清)陈确撰:《陈确集》,第552页。
    ⑤#12
    ①(清)江永撰:《周礼疑义举要》卷6“考工记”,四库本,第101册,第765页。
    ②近人关于《考工记》的考辨,参见王燮山:《考工记及其中的力学知识》,载《物理通报》1959年第5期;郭沫若撰《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载《郭沫若文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81-385页;陈直撰:《古籍述闻》,载《文史》第3辑,中华书局,1963年;夏纬瑛撰:《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农业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闻人军:《考工记成书年代新考》,载《文史》第23辑,中华书局,1984年;贺业矩:《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180页:杨宽撰:《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戴吾三、高宣:《考工记的文化内涵》,《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史念海:《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撰著渊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3期。另有史景成:《考工记之成书年代》,载《书目季刊》(台北)第5卷第3期,1971年。
    ③郑良树:《论古籍辨伪学的新趋势》,《续伪书通考》,第19页。
    ④杨向奎:《论古史辨派》,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①据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就曾指出:“世俗之士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适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入说。乱世惑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为学者蔽于论而尊其所闻,相与危坐而听之,正领而诵之”。(《淮南子·务修》)他认为伪书、伪说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世俗之人头脑中“尊古而贱今”的观点和统治者“厚古薄今”的做法在作祟
    ①见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正》,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1页。
    ②姜亮夫:《古籍辨伪私议——有关古籍整理研究的若干问题之四》,《学术月刊》1983年第6期。
    ①卞孝萱:“中国辨伪学史序”,杨绪敏撰:《中国辨伪学史》(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杨绪敏在《明清辨伪学的成立及古书辨伪之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4期)中提出:中国古代伪史、伪书的出现可以追溯至战国,而疑古辨伪的风气也萌发于此时。
    ③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第五章“辨伪”之第三节“辨伪的历史成果和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④同上,第164页。
    ⑤同上,第162-163页。
    ①见(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卷下,朴社1933年版,第55-56页。另有同样的观点,只是表述方式稍有差别:“始余读《山海经》,而疑其本《穆天子传》,杂录《离骚》、《庄》、《列》附会以成者。然以出于先秦,未敢自信。载读《楚辞辨证》云:‘古今说《天问》者皆本《山海经》、《淮南子》,今以文意考之,疑此二书皆缘《天问》而作’,则紫阳(朱熹)已先得之矣。然《经》所纪山川神鬼,凡《离骚》、《九歌》、《远游》、《二招》中稍涉奇怪者悉为说以实之,不独《天问》也;而其文体特类《穆天子传》,故余断以为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自非熟读诸书及此经本末,不易信也。后世必有以余为知言者”。(出处同上,第57页)
    ①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大的变革和创新的时期,从此变革了古代奴隶制,开创了秦汉以后统一的局面。王夫之称其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关于战国时代的划分,古人的说法比较笼统,今人的分歧较多。如缪文远以为可上溯到公元前453年,下迄公元前221年。见缪文远撰:《战国制度通考》,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1页。杨宽说:“起于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止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凡248年”。见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凡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还有认为战国时期为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的。因此,各家说法不一。但是这样的起讫之别,对本文的影响不是很大,故而笔者不介入该争论。
    ②(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家塾策问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2页。
    ③杜泽逊认为:“我国古籍辨伪工作,见诸记载的,要以西汉成帝时辨张霸所上《百两尚书》为早”。见杜泽逊著:《文献学概要》第八章“文献的辑佚与辨伪”之二“辨伪——我国辨伪的历史”,第189页。不知道杜泽逊氏的“为早”作何解?笔者认为杜氏不会荒唐到想表达“最早”的意思。
    ④(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卷19“子张”,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532页。
    ①(宋)孙奭疏:《孟子正义》卷14上“尽心章句下”,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773页。
    ②(宋)孙爽疏:《孟子正义》卷9上“万章章句上”,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735页。
    ①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史学年报》二卷二期,后收入《古史辨》第七册。
    ②胡可先:《汉代辨伪略说》,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③王国强:《汉代文献辨伪的成就》,《图书馆杂志》2006年第8期。
    ④对此,孙钦善有文章述及,见孙钦善:《史记采用文献史料的特点》,《文献》1980年第二辑。
    ⑤(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卷1“五帝本纪第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页。
    ⑥(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卷123“大宛列传第六十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79页。
    ⑦司马迁言:“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见《史记》卷61“伯夷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21页。
    ⑧语出《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页。
    ①见(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62“司马迁传第三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8页。
    ②梁启超撰:《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据1936年版影印《饮冰室合集》本,“专集之一百四”)卷1“总论”第三章“辨伪学的发达”,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③绪敏认为:“真正对伪书、伪说进行较大规模考辨的当从司马迁作《史记》开始”。(杨绪敏撰:《中国辨伪学史》)。对于辨伪学开山究系何人的问题,司马朝军提出另一种看法,他认为“第一个正式揭开辨伪学序幕的是西汉刘向”,“刘向集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于一身,同时也是辨伪学之开山”。见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第265页。
    ④刘向、刘歆的生平和著述,可以参看余嘉锡:《藏园群书题记·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来新夏著:《<别录>和<七略>——<目录学浅谈>之三》(《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79年第3期);李梦芝:《刘向及其著述论略》(《历史教学》1994年第3期)。
    ⑤参见来新夏:《<别录>和<七略>——<目录学浅谈>之三》,《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79年第3期。
    ①据刘汝霖考证: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诏求遗书于天下,四年(前25年),张霸上百两篇《尚书》见刘汝霖撰:《汉晋学术编年》卷3,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见(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88“儒林传第五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07页。
    ③(汉)王充撰:《论衡》卷20“佚文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96页。
    ①庞朴撰:《中国儒学》第2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68页。
    ②(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11“泰誓上第一”引马融《书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180页。
    ①见顾颉刚撰:《古籍考辨从刊》第一辑“序”,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3页
    ②见(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卷49“列传第三十九·王充传”,第1629-1630页。
    ③叶树声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东汉王充写《论衡》目的之一,也在于辨伪,其后各代,辨伪之事未停,至清益盛。见叶树声:《论清儒辨伪》,《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另有孙钦善《王充与辨伪》,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①(汉)王充撰:《论衡》卷29“对作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75页。
    ②(汉)王充撰:《论衡》卷28“正说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5页。
    ③(汉)王充撰:《论衡》卷20“佚文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96页。
    ①《春秋》共记二百四十二年史事,有人据此提出:“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孔子据中寿三世而作,三八二十四,故二百四十年也”。王充予以驳斥:“凡纪事言年月日者,详悉重之也。《洪范》五纪,岁月日星,纪事之文,非法象之言也。纪十二公享国之年,凡有二百四十二,凡此以立三世之说矣。实孔子纪十二公者,以为十二公事适足以见王义邪?据三世,三世之数,适得十二公而足也。如据十二公,则二百四十二年不为三世见也。如据三世,取三八之数,二百四十年而已,何必取二?……夫《春秋》之有年也,犹《尚书》之有章,章以首义,年以纪事。谓《春秋》之年有据,是谓《尚书》之章亦有招也”
    ②王充认为:“伏羲,河图从河水中出,《易》卦是也。禹之时得”洛书”,书从洛水中出,《洪范》九章是包。故伏羲以卦治天下,禹案《洪范》以治洪水。……伏羲氏之王得河图,周人曰《周易》。其经卦皆六十四,文王、周公因彖十八章究六爻。世之传说《易》者,言伏羲作八卦,不实其本,则谓伏羲真作八卦也。伏羲得八卦,非作之;文王得成六十四,非演之也。演作之言,生于俗传。苟信文,使夫真是几灭不存”。
    ③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末期著名经学大师。他先师从第五元先,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继师张恭祖,受《周官》、《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而后“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十余年,凡“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授焉”。最后,“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琢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虽未亲承謦(亥欠),但郑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三年后学成返归。此时他已精通今古文诸经,成一通儒矣。返回山东后,郑玄见社会政治黑暗,仕途可畏,遂一面客耕东莱,一面教授学生。由于受“党锢”事件的牵连,他曾长达十七年杜门不出,沈潜于经典之中。见当时学界今古文相攻击,意欲参合其学,自成一家之言于是“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遍注群经,著书立说,凡百余万言。据郑玄“自序”说:“遭党锢之事,逃难注《礼》。党锢事解,注《古文尚书》、《毛诗》、《论语》。为袁谭(一作潭,原注)所逼,来至元城,乃注《周易》”。见(宋)李昉编:《文苑英华》卷766,四库本,第1340册,第466页。
    ①张舜徽将刘向辨伪之法归纳为六种:①明定某书为依托,但未能确指为某人:②从文辞方面,审定系后人依托;③从事实方面,审定系后人依托;④明确指出依托之时代:⑤明确指出系后世增加;⑥不能肯定的,暂时存疑。见张舜徽撰:《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85-187页。张氏总结的辨伪法,稍稍缺乏明确的逻辑关系,对此王国强在文章中已经明确指出。
    ②汉人至少发明了七种文献辨伪方法,即从文辞、事实、思想体系、书目著录、事理、引用文献、典章制度等方法考证文献的名称、著者、时代的真伪,确立了文献辨伪的基本法则”。见王国强:《汉代文献辨伪的成就》,《图书馆杂志》,2006年第8期。
    ③主要存在两点:首先是举例不当。王氏的例举:《论语·述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经孔子删定的《尚书》不应有荒诞不经的事。严格说来,孔子是否删定《尚书》不是文献辨伪的问题。文献考证的方法虽然不受学科门类的限制,但是据以立论的方式还是存在实事求的问题。其次是逻辑混乱。譬如王氏所谓的从思想体系辨伪,以刘向《晏子书录》:“又有颇不合经术,似非晏子言”为例;从事理推断辨伪,以“子不语怪力乱神”判断《尚书》真伪为例。这两种方法实际上在逻辑上存在同义重复的问题。所谓的“不合经术”和“子不语”都是说晏子、孔子惯有的思想问题。所谓的“似非晏子言”和“《尚书》不应有神怪事”都是说与理有悖的问题。
    ④杜泽逊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从辨伪的方法来说,班固开创了‘从旧志不著录而定其伪或疑其伪’的辨伪方法,这后代影响很大,明代胡应麟提出的著名的‘辨伪八法’,第一条就是‘核之《七略》以观其源’应当说这是对班固辨伪方法的继承”。《文献学概要》(修订版),第八章“文献的辑佚与辨伪”,第191页。
    ⑤东汉以来,学者就对《月令》是秦法还是周制有不同的意见。贾逵、马融、蔡邕、王肃等都以为《月令》为周公作。郑玄认为《礼记·月令》为吕不韦著。《礼记正义》引郑玄《礼记·月令》目录云:“名日《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以礼家好事钞合之,后人因题之,名曰《礼记》,言周公所作。其中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郑玄在《月令·孟春》中“衣青衣,服仓玉”下注:“凡此车马衣服,……非周制也。《周礼》,朝、祀、戎、猎,车服各以其事,不以四时为异。又《玉藻》曰:‘天子龙衮以祭,玄端而朝日,皮弁以日视朝’,与此皆殊”。郑玄在《礼记注》(《月令·孟夏》篇)“命太尉赞杰俊,遂贤良,举长大”下注云:“三王之官,有司马,无大尉(案,大即太)。秦官则有大尉。今俗人皆云周公作《月令》,未通于古”。《周礼》载,周代的六官分别是家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秦朝建立后,设立三公九卿制,才出现了承相、太尉、御史大夫这样的官名。太尉是秦朝才有的官职。郑玄由事实出发,否定了当时人们认为《月令》是周公所作的错误看法。
    《礼记·月令篇》经郑玄等考证,虽然具体的作者是究系何人还有分歧,但是可以肯定必非周公。所以,针对托言周公作的考证,属于辨伪的范畴。但是,自郑玄后,真正声称周公作的人并不多见。考辨《月令》篇中的辨伪意味越来越淡。
    ①唐贾公彦为郑注《周礼》作《义疏》,尽管以后有的学者仍认为“郑注简奥,贾疏疏略”见(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序”,中华书局1987影印《清人注疏十三经》本,第2页。但是学界普遍认为“公彦之疏,办极博核,足以发挥郑学”。(见永瑢,纪昀主撰,周仁等整理:《总目提要》,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朱子语录》谓五经疏中,《周礼》疏最好。是汉唐时期《周礼》学研究中的最有影响的著作。宋代时人们把郑《注》及贾《义疏》和孔颖达的《正义》分别合刻为《三礼》的《注疏》本,一直流传至今。
    ①如南朝齐国有《尚书》辨伪事。见(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其言:“齐明帝建武(494-498)中吴兴姚方兴采马王之注,造《孔传舜典》一篇,云于大航头买得,上之。梁武时为博士,议曰:‘孔《序》称“伏生误合五篇,皆文相承接,所以致误”。《舜典》首有“曰若稽古”,伏生虽昏旄,何容合之。’遂不行用”。见(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汇校》(黄焯汇校,黄延祖重辑),卷1“序录”,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页。《经典释文》书中有关其他文献辨伪的材料多不见。
    ②梁启超提出:“李唐一代,经学家笃守师法,不能自出别裁;……我们若想从中唐以前找一个切实的用科学精神来研究古书的人是不可能的,辨伪的学者更不必说了”(见《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第三章“辨伪学的发达”,第33页)第近年有人对梁氏的论断提出质疑。
    ③系东晋南迁后的侨置郡县名,清人洪亮吉有考证,见《晓读书斋杂录》四录卷下,续四库本,第1155册,第647页。
    ④详见(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45“列传第三十七·文苑·颜之推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17-626页。
    ①陈振孙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见(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5页。
    ②著录和刊刻情况可参见《总目提要》卷117“子部二十七·杂家类”“颜氏家训”条,另可参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附录中的内容。
    ③(唐)颜之推撰:《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83-484页。
    ④(唐)颜之推撰:《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集解)(增补本)卷7“杂艺第十九”。
    ①(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卷82·列传第七十儒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64页。
    ①见(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75“列传第四十”,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23页。
    梁启超有言:“刘炫因《周易》而想及《连山》、《归藏》。书初上时文帝大喜,后来知道是假的,以为大逆不道,就把刘炫杀了。一代大学者因为造假书砍头,太不值得”。(《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第二章“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第21页)梁氏的说法不确切。梁氏才识卓越,但治学欠严谨,出现上述疏漏,不足为奇。
    ②(宋)郑樵撰:《六经奥论》“总文”,四库本,第184册,第11-12页。
    ③(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诗谱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63页。
    ①以上均见于:(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14“月令第六”,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1352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102“列传第五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68-3171页。(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132“列传第五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19-4522页。
    ②此类文章有如:耿天勤的《刘知几对辨伪的贡献》(《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杨绪敏的《刘知几疑古思想的形成及考辨儒经、古史之成就》(《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10月创刊号)。等等。但是诸如张小乐的《刘知几辨伪探微》(《山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从辨伪事、虚语,辨伪书和辨伪方法三个方面介绍刘知几的辨伪成就。无实质性内容。再如吴建伟的《浅谈刘知几对经史的辨伪方法》(《河南图书馆学刊》第25券第1期,2005年2月)所作的例证,基本上都是刘知几如何辩驳虚妄史事。未涉及对伪书的考辨。此外有的学位论文也涉及到刘知几的文献辨伪问题,如孙小泉:《论刘知几的学术风格》(曲阜师范大学专门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①现将全文附录如下:开元七年四月七日,左庶子刘子元上《孝经注议》曰:谨按:今俗所行《孝经》,题日郑氏注,爰自近古,皆云郑即康成,而魏晋之朝无有此说。至晋穆帝永和十一年及孝武帝太元元年,再聚群臣,其论经义。有荀昶者,撰集《孝经》诸说,始以郑氏为宗。自齐、梁以来,多有异论,陆澄以为非玄所注,请不藏于秘省。王俭不依其请,遂得见传于时。魏齐则立于学官,著在律令,盖由肤俗无识,故致斯讹舛。然则《孝经》非玄所注,其验十有二条:据郑君自序云:遭党锢之事逃难注《礼》,党锢事解注《古文尚书》、《毛诗》、《论语》,为袁潭所逼,来至元城,乃注《周易》,都无注《孝经》之文,其验一也。郑玄卒后,其弟子追论师所著述及应对,时人谓之《郑志》,其言郑所注者惟有《毛诗》《三礼》、《尚书》、《周易》,都不言郑注《孝经》,其验二也。又《郑志目录》记郑之所注五经之外,有《中候书》、《博士政论》、《乾象历》、《六艺论》、《毛诗谱》、《答宾难三礼》、《驳许愼异义》、《发墨守》、《箴膏肓》及《答甄然子》等书,寸纸片札莫不悉载,若有《孝经》之注,无容匿而不言,其验三也。郑之弟子分授门徒,各述师言,更相问答,编录其语,谓之《郑志》,唯载《诗》、《书》、《礼》、《易》、《论语》,其言不及《孝经》,其验四也。赵商作《郑先生碑铭》,具称其所注笺驳论,亦不言注《孝经》,《晋中经簿》《周易》、《尚书》、《尚书中候》、《尚书大传》、《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凡九书,皆云郑氏注,名玄。至于《孝经》则称郑氏解,无‘名玄’二字,其验五也。《春秋纬演孔图》云:康成注《三礼》、《诗》、《易》、《尚书》、《论语》,其《春秋》、《孝经》别有评论。宋均于《诗谱》云:序我先师,北海郑司农。则均是玄之传业子弟也,师所著述无容不知,而云《春秋》、《孝经》唯有评论,非玄之所著,于此特明。其验六也。宋均《孝经纬》注引郑《六艺论》叙《孝经》云:玄又为之注,司农论如是,而均无闻焉。有义无辞,令余昏惑。举郑之语而云无闻,其验七也。宋均《春秋纬》注云:玄为《春秋》、《孝经》略疏,则非注之谓。所言玄又为之注者,泛辞耳,非事实。序《春秋》亦云玄又为之注也,宁可复责以实注《春秋》乎?其验八也。后汉史书存于世者有谢承、薛莹、司马彪、袁山松等,具为郑玄传者,载其所注,皆无《孝经》,其验九也。王肃《孝经传》首有司马宣王之奏并奉诏令诸儒注述《孝经》,以肃说为长,若先有郑注,亦应言及,而不言郑。其验十也。王肃著书发扬郑短,凡有小失皆在《圣证》,若《孝经》此注亦出郑氏,被肃攻击最应烦多,而肃无言,其验十一也。魏晋朝贤辨论时事,郑氏诸注无不撮引,未有一言引《孝经》之注,其验十二也。凡此证验,易为考核,而世之学者不觉其非,乘彼谬说,竞相推举,诸解不立学官,此注独行于世。观夫言语,鄙陋固不可示彼后来,传诸不朽。至如《古文孝经》孔传,本出孔氏壁中,语其详正,无俟商搉。而旷代亡逸,不复流行。殊不可解。至隋开皇十四年,秘书学士王孝逸于京贾人处置得一本,送与著作郎王劭,以示河间刘炫,仍令校定。而此书更无兼本,难可依凭。炫辄以所见,率意刊改,因著《古文孝经稽疑》一篇。劭以为此书经文尽在,正义甚美,而历代未尝置于学官,良可惜也。然则孔、郑二家,云泥致隔,今纶旨发问,校其短长,愚谓行孔废郑,于义为允。又今俗所行《老子》是河上公注,其序云:河上公者,汉文帝时人,结草庵于河曲,乃以为号。所注《老子》,授文帝,因冲空上天。此乃不经之鄙言,流俗之虚语。按《汉书·艺文志》,注《老子》者三家,河上所释无闻焉尔。岂非注者欲神其事,故假造其说耶?其言鄙陋,其理乖讹,岂如王弼所著义旨为优?必黜河上公,升王辅嗣,在于学者实得其宜。又按,《汉书·艺文志》易有十三家,而无子夏作传者,至梁阮氏《七录》始有《子夏易》六卷,或云咸婴作,或云丁宽作,然据《汉书·艺文志》,《韩易》有二篇,《丁易》有八篇,求其符合,则事殊隳刺者矣。岁越千龄,时经百代,其所著述,沈翳不行,岂非后来假凭先哲,亦犹石崇谬称阮籍,郑琼滥名周宝,必欲行用,深以为疑。臣窃以郑氏《孝经》、河上公《老子》二书,讹舛不足流行。孔、王两家实堪师授,每怀此意,其愿莫从。伏见去月十日敕令所司,详定四书得失,具状闻奏。臣等寻草议请行王孔二书,牒礼部讫如,状为允请即颁行。
    见(宋)王溥撰:《唐会要》卷77,四库本,第607册,第173-175页。
    ①《总目提要》卷45“史部一”,“史记索隐”条。
    ②原文载在《唐会要》,摘录如下:国子祭酒司马贞议曰:今文孝经是汉河闲王所得颜芝本,至刘向以此本参校古文,省除烦惑,定为此一十八章,其注相承,云是郑玄所著。而郑志及目录等不载,故往贤共疑焉。唯荀昶范煜以为郑注,故昶集解孝经具载此注,而其序云以郑为主。是先达博选,以此注为优,且其注纵非郑氏所作,而义旨敷畅,将为得所其数处,小有非稳,实亦非爽经传。其古文二十二章,元出孔壁。先是安国作传,缘遭巫蛊世未之行。荀昶集注之时,尚有孔传,中朝遂亡其本。近儒欲崇古学,妄作此传,假称孔氏,辄穿凿改更,又伪作闺门一章。刘炫诡随妄称其善,且闺门之义近俗之语,非宣尼之正说。案其文云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兄妻子,臣繇百姓,徒役也。是比妻子于徒役。文句凡鄙,不合经典,又分庶人章从,故自天子以下别为一章,仍加子曰二字,然故者连上之辞。既是章首,不合言故。古文既亡,后人妄开此等数章以应二十二章之数,非但经文不真,抑且传习浅伪。又注因天之时因地之利,其略日脱衣就功,暴其肌体,朝暮从事,露发跣足,少而习之,其心安焉?此语虽傍出诸子,而引之为注,何言之鄙俚乎?与郑氏所云分别五土,视其高下,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麦,优劣悬殊,曾何等级?今议者欲取近儒诡说、残经缺传而废郑注,理实未可,望请准式《孝经》郑注,与《孔传》依旧俱行。又注《老子》河上公,盖凭虚立号,汉史实无其人,然其注以养神为宗,以无为为体,其辞近,其理宏,小足以修身絜诚,大可以宁人安国。且河上公虽曰注书,即文立教,皆旨词明近,用斯可谓知言矣。王辅嗣雅善玄谈,颇深道要。穷神用于橐钥,守静默于元牝,其理畅,其旨微,在于玄学,颇是所长,至若近人立征、修身、宏道,则河上为得。今望请王、河二注令学者俱行。又按刘向七略有《子夏易传》,但此书不行已久。今所存者,多非真本。又荀勖中经簿云子夏传四卷,或云丁宽所作,是先达疑非子夏矣。又隋书经籍志云子夏传残缺,梁时六卷,今三卷。是知其书错谬多矣,无益后学,不可将帖正经。
    具体内容见(宋)王溥撰:《唐会要》卷77,四库本,第607册,第173-175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132“列传第五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22页。
    ①(宋)王溥撰:《唐会要》卷77,第175页。
    ①(宋)郑樵撰:《六经奥论》卷4“左氏非丘明辨”条,四库本,第184册,第92页。
    ②见(唐)陆淳撰:《春秋集传纂例》卷1“三传得失议第二”,四库本,第146册,第381页。
    ③见(唐)陆淳撰:《春秋集传纂例》卷1“三传得失议第”,第380-381页。
    ①见《春秋集传纂例》卷1“啖、赵取舍三传义例第五”,第385页。
    ②同上,第386页。
    ①见《总目提要》卷26“经部二十六·春秋类一”“春秋左传正义”条。
    ②(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168“列传第九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42页。
    ③张西唐是现代学者中较早评述柳宗元辨伪成就的,他说道:“欧阳修对于韩、柳‘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宋史·本传》)无怪乎他也敢排《系辞》,疑《周札》。他所奖掖的后进,如王安石(1021—1086)、苏氏父子,也是极有辨伪的精神的。经学上、文学上,宋儒都很受唐人的影响,蛛丝马迹,处处可寻,更无怪乎辨伪的潮流在两宋要变本加厉了”。(见:张西堂:《唐人辨伪集语序》,顾颉刚《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第16-17页);郑良树称:柳宗元是“第一位把古籍辨伪当作一门学问认真地加以研究的人”。(见林徐典:《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林艳红:《柳宗元与古籍辨伪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利学校学报》,第18卷第3期,总第59期,2004年9月),这篇文章对柳宗元的辨伪方法和成就作了简单描述。另外就是文献学类著述中也有相关论述,如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该书第268-269页)等,兹不枚举。
    ①柳宗元在《辨论语》上下篇中,实际上主要是探讨《论语》的编撰者问题,柳氏认为:“今所记独曾子最后死,余是以知之。盖乐正于春、子思之徒与为之尔。或日:孔子弟子尝杂记其言:然而卒成其书者,曾氏之徒也”。《论语》一书显然非孔子亲撰。不存在伪托的问题,不存在真伪问题,只有究竟是何人汇编而成的问题。
    ②《柳河东集注》“时令论”言:特瞽史之语,非出于圣人者也。四库本,第1076册,第499页。
    ③唐·柳宗元辨“礼、义、廉、耻”“四维”说(《管子·牧民篇》)非管子作:“使管子庸人也,则为此言。管子而少知理道,则四维者,非管子之言也”,见《柳河东集注》卷3“四维论”,四库本,第1076册,第496页。
    ④“《文于》书十二篇,……其指意皆本《老子》;然考其书,盖驳书也。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盂、管辈数家皆见剽窃,峣然而出其类;其意绪文辞,叉牙相抵而不合。不知人之增益之欤?或者众为聚敛以成其书欤?”见(唐)柳宗元撰:《柳河东集注》(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潘纬《音义》)卷4“辨文子”,四库本,第1076册,第506页。
    ⑤“墨好俭,晏子以俭名于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以增高为己术者。且其旨多尚同、兼爱、非乐、节用、非厚葬久丧者,是皆出墨于;又非孔子,好言鬼事:非儒、明鬼又出墨子;其言问枣及古冶子等,尤怪诞;又往往言墨于闻其道而称之,此甚显白者”见《柳河东集注》卷4“辨晏子春秋”,四库本,第1076册,第508页。
    ⑥“今世有《亢桑子》书、其首篇出《庄子》,而益以庸言。盖周所云者尚不能有事实,又况取其语而益之者,其为空言尤也。刘向、班固录书无《亢仓子》,而今之为术者乃始为之传注以教于世,不亦惑乎!”见《柳河东集注》卷4“辨亢仓子”,四库本,第1076册,第508页。
    ⑦“余读贾谊《鹏赋》,嘉其词,而学者以为尽出《鹖冠子》。余往来京师.求《鹖冠子》,无所见,至长沙,始得其书。读之,尽鄙浅言也。唯谊所引用为美,余无可者。吾意好事伪为其书,反用《鹏赋》以文饰之,非谊有所取之,决也。……假令真有《鹖冠子》书,亦必不取《鹏赋》以充入之者。何以知其然耶?曰:不类”。见《柳河东集注》卷4“辨鹖冠子”,四库本,第1076册,第508-509页。
    ⑧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柳宗元在辨伪方面颇具原创性,发明了比勘证伪法、学术源流证伪法、称谓证伪法。平心而论,柳宗元以发明辨伪方法为主,其辨伪之作还比较单薄,证据还不够充分。见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第268-269页。司马氏的这种说法是值得推敲的,具体可参看汉代辨伪学成就之“垂范后世的辨伪方法”部分。
    ①“刘向古称博极群书,然其《录》《列子》独曰郑穆公时人。穆公在孔子前几百岁,《列子》书高‘郑国,皆云子产、邓析,不知向何以言之如此?《史记》郑繻公二十四年,楚悼王四年,围郑,郑杀其相驯子阳,子阳正与列子同时。是岁周安王三年,秦惠王、韩列侯、赵武侯二年,魏文侯二十七年,燕釐公五年,齐康公七年,宋悼公六年,鲁穆公十年;不知向言鲁穆公时,遂误为郑耶?不然,何乖错至如是”。见《柳河东集注》卷4“辨列子”,四库本,第1076册,第506页。
    ②宋濂引柳宗元所言——“郑缪公在孔子前几百载,御寇书言郑杀其相驷子阳,则郑繻公二十四年,当鲁缪公之十年:向盖因鲁缪公而误为郑尔”。,以为“其说要为有据”。见(明)宋濂撰:《诸子辨》(顾颉刚标点),朴社1928年版,第14-15页。姚际恒在《古今伪书考·列子》条:也肯定“柳之驳问诚是”,然而他不同意柳氏关于“鲁穆公”被讹误为“郑穆公”的推论。他说:“若其谓因鲁而误为郑,则非也。向明云:‘郑人’,故因言郑缪公,岂鲁缪公乎!况书中孔穿、魏牟亦在鲁缪公后,则又岂得为鲁缪公乎?”
    ③语见《诸子辨》(顾颉刚标点)“辨文子篇”,第9页。
    ④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言:“《文子》九篇,……自柳子厚以为驳书,而黄东发(震)直以注者唐人徐灵府所撰。余以柳谓驳书是也;黄谓徐灵府撰则失于深考”。姚际恒称赞道;“案河东之辨《文子》可谓当矣。其书虽伪,然不全伪也;谓之‘驳书’,良然”。见(清)姚际恒撰:《古今伪书考》(顾颉刚点校),朴社1933年版,第53页。
    ⑤梁启超称:“柳宗元辨《晏子春秋》是最好的从思想上辨别的例,虽不很精,但已定《晏子春秋》是齐人治墨学者所假托。因书中有许多是墨者之言,而晏子是孔于前辈,如何能闻墨子之教?那自然不是晏子自作的书”。见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总论”第四章“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第53-54页。
    ⑥高似孙考辨文献真伪的内容并不多,且后来疑伪的文献,高似孙多以为真,对此《总目提要》有批评。见《总目提要》“子略”条。高似孙考辨《亢仓子》比较有见地,他认为该书“往往采诸《列子》、《文子》,又采诸《吕氏春秋》、《新序》、《说苑》,又时采诸《戴氏礼》,源流不一,往往论殊而辞异,可谓杂而不纯,滥而不实者矣”。又说:“太史公作《庄周列传》,固尝言其语空而无实,而柳宗元又以为空言之尤,皆足以知其人,决其书。然柳氏所见必是王褒所作者”。见高似孙撰:《子略》(顾颉刚点校)卷3,朴社1933年版,第71页。
    ⑦(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27“易类小序”,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13页。
    ①(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27“孝经类小序”,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35页。
    ②颜师古认为《汉志》著录《孔子家语》二十七卷,“非今所有《家语》”。见《汉书·艺文志注》卷30,四库本,第249册,第806页。
    ③《汉书》颜师古《注》认为:《西京杂记》“其书法俗,出于里巷,亦不知为何入所作”。见(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81“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31页。
    ④唐刘知几有言:“《古文尚书》者,即孔惠之所藏,科斗文字也。……至于后汉,孔氏之本遂绝。……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始以孔《传》奏上,而缺《舜典》一篇。……齐建武中,吴兴人姚方兴采马、王之义以造孔传《舜典》,云于大航购得,诣阙以献。举朝集议,皆以为非。及江陵板荡,其文入北,中原学者得而异之,隋学士刘炫遂取此一篇列诸本第。故今人所习《尚书·舜典》,元出于姚氏者焉”。见(唐)刘知几撰,(清)蒲起龙通释:《史通》(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导读)卷12“古今正史二”,第235-236页。
    ⑤刘知几有言:“宣帝时,复有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与伏生所诵合三十篇,行之于世。其篇所载年月不与序相符会,又与《左传》、《国语》、《孟子》所引《泰誓》不同,故汉、魏诸儒,咸疑其谬”。见(唐)刘知几撰,(清)蒲起龙通释:《史通》(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导读)卷12“古今正史二”,第235页。
    ⑥刘知几又言:“《李陵集》有‘与苏武书’,词采壮丽,音句流靡。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假称陵作也。迁史(指《史记》)缺而不裁,良有以焉。编于李集中,斯为谬矣”。见(唐)刘知几撰,(清)⑦起龙通释:《史通》(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导读)卷18“杂说下”,第284页。
    ⑧中唐时赵匡著《五经辨惑》,提出《周官》是伪书。《五经辨惑》己佚。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卷4“盟会例第十六”(四库本,第146册第432页)引赵匡言:“《周官》之伪,予己论之矣。所称其官三百六十,举其人数耳,何得三百六十司哉!作伪者既广立名目,遂有此官耳”。陆淳注:“赵子著《五经辨惑》,说《周官》是后人附益也”。(以上均见《春秋集传纂例》,四库本,第146册,第432页)据此可知,赵匡已经提出《周官》是后人附益的伪书,并用周官数目的出入辨其伪迹。
    ⑧顾颉刚认为“他虽没有留下多少具体的辩伪论述,但是由于他倡导古文运动和在古文上的杰出成就,他歌颂‘《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以‘识古书之真伪’为年之进的辨伪精神对后世却有很大的影响”。见顾颉刚撰:《中国辨伪史要略》十五“唐代的辨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⑨(明)杨慎撰,(明)张士佩编:《升菴集》卷42“诗小序”引韩愈《议诗序》,四库本,第1270册,第296页。
    ⑩(宋)李樗、(宋)黄櫄撰:《毛诗李黄集解》引韩愈《诗之序议》,四库本,第71册,第3页。
    ①洪本健撰:《醉翁的世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黄进德、郭璇珠撰:《欧阳修》,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黄进德撰:《欧阳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刘德清撰:《欧阳修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刘德清撰:《欧阳修传》,哈尔滨出版社1995年版:刘德清撰:《欧阳修》,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卢家明撰:《欧阳修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顾永新撰:《欧阳修生平与学术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台湾学者的专著有:刘若愚撰:《欧阳修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蔡世明撰:《欧阳修的生平与学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美籍华人刘子健撰《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版。另外张晓飞著《宋代疑古第一人——欧阳修的疑古思想及辨伪成果》(河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唐诗整理与研究方向2004级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这篇学位论文从宋代以前的辨伪学、欧阳修的疑古辨伪成果、欧阳修疑古辨伪思想产生的原因、欧阳修的疑古思想对北宋古文运动的推动等几个方面,研究了欧阳修的疑古辨伪问题。是目前比较系统的文章。
    ②(宋)欧阳修撰:《欧阳修诗文集校释·居士集》(洪本健校释)卷18“易或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③(宋)欧阳修撰:《欧阳修集编年笺注》(笺注)卷78“易童子问”卷3,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533页。
    ①“《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是谓乾之四德;又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则又非四德矣。谓此二说出于一人乎?殆非人情也。《系辞》日:‘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所谓图者,八卦之文者,神马负之自河而出,以授于伏羲者也。盖八卦者非人之所为,是大之所降也。又曰:‘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然则八卦者是人之所为也,河图不与焉。斯二说者已不能相容矣。而《说卦》又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则卦又出于蓍矣。八卦之说如是,是果何从而出也!谓此三说出于一人乎,则殆非人情也。人情常患自是其偏见,而立言之士莫不自信,其欲以垂乎后世,惟恐异说之攻之也,其肯自为二三之说以相抵牾而疑世,使人不信其书乎?故曰非人情也。凡此五说者,自相乖戾,尚不可以为一人之说,其可以为圣人之作乎?”见《欧阳修集编年笺注》(笺注)卷78“易童子问”卷3,第535页。
    ②(宋)欧阳修撰:《欧阳修集编年笺注》(笺注)卷78“易童子问”卷3,第534页。
    ③(宋)欧阳修撰:《诗本义》卷14“序问”,四库本,第70册,第293页
    ①(宋)欧阳修撰:《诗本义》卷14“序问”,第294页。
    ②(宋)欧阳修撰:《欧阳修诗文集校释·居士集》(洪本健校释),卷48“问进士策三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1页。
    ①(宋)欧阳修撰:《欧阳修诗文集校释·居士集》(洪本健校释),卷48“问进士策三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1-1192页。
    ②如宋李觏虽然相信《周礼》是“周公致太平”之书,但是也对《周礼》官属太多存有质疑:“《周官》六属,其职三百六十,而员数则多。如六乡七万五千家耳,自比长以上,卿大夫士,万八千余人,此大可怪。学者每非之,而未见其说,抑序官之妄邪?则乡州党族闾比皆有职又不可阙,然则守其官者何等人也?’见(宋)李觏撰,(明)左赞编:《旴江集》卷29“策问三首”,四库本1095册,第261页)如宋苏辙提出的几点疑问都与欧阳修的观点颇有渊源,如苏辙提出《周礼》言“王畿之大,四方相距千里”,“畿内远近诸法,类皆空言”,与周之东西二部,其间不过千里之地理状况不合,“王畿之内,公邑为井田,乡遂为沟洫”,未能因地以制广狭多少,与町田之古法不合。云云。见《栾城后集》卷7“历代论·周公”,第1215、1216页。
    ③(清)陈澧撰:《东塾集》卷4“跋欧阳文忠全集”,续四库本,第1537册,第287页。
    ④苏轼著有《天子六军之制》中有“《周礼》之言田赋夫家车徒之数,圣王之制也。其言五等之君,封国之大小,非圣人之制也,战国所增之文也。何以言之?按郑氏说,武王之时,周地狄小,故诸候之封,及百里而止。周公征伐不服,斥大中国,故大封诸侯,而诸公之地至五百里。不知武王之时,何国不服?而周公之所征伐者谁也?东征之役,见于《诗》、《书》,岂其廓地千里,而史不载耶?此甚可疑也。周之初,诸侯八百,春秋之世,存者无数十。郑子产有言:‘古者大国百里,今晋、楚千乘,若无侵小,何以至此?’子产之博物,其言宜可信。先儒或以《周礼》为战国阴谋之书,亦有以也”。苏轼对《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有关封地的记载提出质疑,以为“先儒或以《周礼》为战国阴谋之书”,不是没有根据的。见(宋)苏轼撰:《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卷7“杂策·天子六军之制”,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2页。
    ①胡宏认为《周礼》是刘歆“假托《周官》之名,剿入新说,希令贼莽之所为耳”。胡氏例证文繁不录,详见《五峰集》卷4“皇王大纪论·极论周礼”,四库本,第1137册,第207-210页洪迈认为“《周礼》一书,世谓周公所作,而非也。昔贤以为战国阴谋之书,考其实,盖出于刘歆之手”。“歆之处心积虑,用以济莽之恶”。宋人中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一些,胡、洪的论述较有代表性。
    ②(宋)王应麟撰:《困学纪闻》卷8“经说”引,四库本,第854册,第324页。
    ③(宋)司马光撰:《传家集》卷42“论风俗札子”,四库本,第1094册,第390页。
    ④郑樵自称:“入山之初,结草之日,其心苦矣,其志远矣。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放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忽忽三十年,不与人间流通事”。见(宋)郑樵撰:《夹漈遗稿》“献皇帝书”,四库本,第1141册,第514页。
    ⑤参见《宋史》卷436“列传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
    ①(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卷179“浃祭诗传辨妄”条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547页。
    ②顾颉刚撰:《六经奥论选录·案语》,载《诗辨妄》附录三,朴社1933年版,第81页。
    ③(宋)郑樵撰:《诗辨妄》(顾颉刚辑点),朴社1933年版,第3页。
    ④顾颉刚撰:《六经奥论选录·诗序辨》,载《诗辨妄》附录三,朴社1933年版,第95页。
    ⑤(宋)郑樵撰:《诗辨妄》(顾颉刚辑点),朴社1933年版,第9页。
    ①(宋)黄震撰:《黄氏日抄》卷4“读毛诗”,四库本,第707册,第27页。
    ②《总目提要》卷15“经部十五·诗类一”“毛诗正义”条。
    ③(清)胡培翚撰:《研六室文钞》卷6“黄氏诗序考”,续四库本,第1507册,第427页。
    ④有关朱熹的文献辨伪,现有的研究成果约略如下:钱穆著:《朱子之辨伪学》(载《朱子新学案》,第1777-1796页),王余光,钱婉约:《朱熹在辨伪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四川图书馆学报》1987年第4期),曾贻芬:《朱熹的注译和辨伪》(《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4期),束景南:《朱熹家礼真伪辩》(《朱子学刊》1993年第1辑),胡昌五:《朱熹认为佛书剽掠<列子>——<列子辨伪>文字辑略匡正之一》(《大陆杂志》,1995年第12期),徐公喜:《朱熹证据排伪法则思想》(《朱子学刊》1995年第1辑),郭齐:《朱熹诗作六篇辨伪》(《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束景南:《朱熹佚文辨伪考录》,《朱子学刊》(黄山书社,1996年第1辑,第212-218页),陈来:《朱子家礼真伪考议》(《中国经学史论文选集》下册),等等。
    ①(宋)黎靖德编:《朱了语类》(王星贤点校)第5册, 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78页。又见引于(清)阎咏编:《朱子古文书疑语类》四十七条“尚书一”,《尚书古文疏证》附。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朱子全书》也收录有《朱子语类》,由郑明等点校。笔者基本依据中华书局本,如有歧出,随处标出。
    ①(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二)(刘永翔、朱幼文点校),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21册,卷34“答吕伯恭”,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7页。
    ②(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徐德明、王铁点校),《朱子全书》第23册,卷54“答孙季和”,第2538页。
    ③(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徐德明、王铁点校),《朱子全书》第23册,卷65“杂著·尚书”,第3152。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4页。
    ⑤同上,第1984页。
    ⑥同上,第1984页。
    ⑦(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80“《诗》一·纲领”,第2075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80“《诗》一·纲领”,第2074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80“《诗》一·纲领”,第2076页。
    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小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作《孝经》”。《汉书·艺文志》亦言:“《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
    ①(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徐德明、王铁点校),《朱子全书》第23册,卷66“杂著·孝经刊误”,第3205页。
    ②朱熹的辨伪方法,自白寿彝在《朱熹辨伪书语序》中进行了归纳外,一般地都总结为如下几种:①从一般常识上来推断;②从语言文字、文章风格上考辨;③从材料抄袭和拼凑上考辨:④从书的内容与事实不合上考辨;⑤从书中观点与所托作者思想不符上考察;⑥确知作伪者是谁,而定其书为伪。关于朱熹辨伪法的评述,普遍的看法是“较系统”、“较简单”六字。如白寿彝就这样认为:“在当时能提出一种辨伪书的具体方案,并能应用这样多的方法的人,恐怕还是要推朱熹为第一人了。他辩伪书的话虽大半过于简单,但在简单的话里,颇有一些精彩的见解,给后来辨伪书的人不少的刺激”。(见白寿彝《朱熹辨伪书语序》,见《古籍考辨丛刊》第一辑,1933年朴社初版,1955年中华书局影印,第11页)这是目前学界多数人的意见。
    ③(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二)(刘永翔、朱幼文点校),《朱子全书》第21册,卷38“答袁机仲——来教疑河图洛书是后人伪作”,第1664页。
    ④(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二)(刘永翔、朱幼文点校),《朱子全书》第21册,卷38“答袁机仲——来教疑河图洛书是后人伪作”,第1665页。
    ⑤赵刚:《论阎若璩“虞廷十六字”辨伪客观意义》(见《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指出:朱熹“义理第一考据第二”的双重标准反映出朱子辨伪学研究有其严重局限性。
    ①如四库馆臣认为“《孔传》之依托,自朱子以来递有论辩。至国朝阎若璩作《尚书古文疏证》,其事愈明”。见《总目提要》卷11“经部十一·书类一”“尚书正义”条。顾颉刚认为:“他(朱熹)在吴械的疑《古文尚书》的启发下,又屡次辨《古文尚书》.说:…为什么伏生口传的都难读而藏在壁中断烂难认的偏又易读,他提出这个问题确实使得伪《古文尚书)受到了致命伤的打击。……朱熹又揭破所谓‘孔安国’所作的《传)和《序》(即所谓(书大序》)的伪,说西汉人文字租枝大叶,哪会这般软郎当地,牵连及于《孔丛子》,说它正和这个孔安国的文字一致,这就启发了清代学者来判定王肃作伪的案子”。见顾颉刚《崔东壁遗书序》,《中国辨伪学史要略》十六“宋代辨伪学的发展”,第187-188页。
    赵贞信在《书序辨序》中也指出:“自朱子以来,《书序》的作者问题到此得一大改变。近年学术界颇多相信这一说。推倒孔子作的发动人是朱(熹)、蔡(沈)”。见(宋)朱熹、(清)康有为等撰:《书序辨》(顾颉刚辑录点校),朴社1933年版,第5页。
    ①(宋)司马光撰:《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5“论风俗札子”。
    ②(宋)欧阳修撰:《归田录》(李伟国点校)“自序”,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页。
    ③(宋)欧阳修撰:《欧阳修诗文集校释·居士集外集》(洪本健校释),卷9“代曾参答弟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2页。
    ④“先生云:‘……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下手处。’伯敏云:‘如何样格物?’先生云:‘研究物理。’伯敏云:‘天下万物不胜其烦,如何尽研究得?’先生云:‘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见(宋)陆九渊撰:《陆九渊集》(钟哲点校)卷35“语录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40页。
    ⑤“格物者,格此者也。伏羲仰象俯法,亦先于此尽心焉耳”。(宋)陆九渊撰:《陆九渊集》(钟哲点校)卷35“语录下”,第478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52“公孙丑上之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64页。
    ②陆九渊承认“圣贤之言,布在方册,何所不备”(《陆九渊集》卷6“书·与颜子坚”,第92页)。也就是说六经是载道、传道之书,因此必须通过读经去把握“圣贤之心”。但是陆九渊反对“泛观博览”,要求读书“以精熟为贵”(《陆九渊集》卷14“书·与胥必先”,第186页)。他尤其不赞成注经、解经,认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见陆九渊撰:《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395页)他反对斤斤于字句之注疏,提倡简易的学风。尤其强调学贵自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要盲从书本,即使是圣贤之言,也应当加以分析,不可迷信。提倡怀疑精神,认为“善疑”是治学的先决条件,“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见陆九渊撰:《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72页)。陆氏之学崇尚“易简工夫”,在当时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且陆氏之学在提倡躬行践履、道德修养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朱熹也是承认的。陆九渊的学术思想对其后学者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由于过分强调“明本心”,重视自我体验,读书学习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陆门后学大多以讲学为重,不重视著述,容易产生学术贫乏、浅陋的弊端。如“槐堂诸儒”,虽然对陆氏宗派的确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学术思想方面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称述之处。傅梦泉虽号称槐堂诸儒中第一高足,但学术上并无建树,张拭讥其论学“多类扬眉瞬目之机”。见(宋)张栻撰,(宋)朱熹编:《南轩集》卷24“与朱元晦”,四库本,第1167册,第621页。“槐堂诸儒”确实没有多少博学之士。相对而言,“甬上四先生”(杨简(1141——1226),袁燮(1144——1224),舒磷(1136——1199)、沈焕(1139——1191)四人年龄与陆九渊(1139——1193)相当接近,生活于南宋前期,应属同辈人。但在师承关系上他们又属于陆氏后学。槐堂诸儒亦同于此。)对于传播、发展陆氏之学所作的贡献更值得称道。尤其是杨简,在陆门之中著述最多,《宋史》本传及《艺文志》著录十二种,今人张寿铺《慈湖著述考》谓有三十种。现存《慈湖遗书》、《慈湖诗传》、《慈湖易传》等多种。他虽然违背了陆氏不注经的传统,但通过这些著述,对陆氏之学作了进一步的推演,并通过注经,实践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学术主张。但在经典诠释之中,由于贯穿了“心学”思想,穿凿附会之弊亦颇为突出。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标点本)卷128“列传第十六·宋濂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84-3788页。
    ②(明)宋濂撰:《诸子辨》(顾颉刚标点)“庄子”条,朴社1928年版,第1页。
    ①(明)宋濂撰:《诸子辨》(顾颉刚标点)“庄子”条,朴社1928年版,第21页。
    ②(明)宋濂撰:《诸子辨》(顾颉刚标点)“孙子”,第25页。
    ③(明)宋濂撰:《诸子辨》(顾颉刚标点)“韩子”,第33页。
    ④顾颉刚撰:《诸子辨序》,见《诸子辨》(顾颉刚标点)卷首,第4页。
    ⑤(明)宋濂撰:《诸子辨》(顾颉刚标点)“管子”条,第3页。
    ①(明)宋濂撰:《诸子辨》(顾颉刚标点)“列子”条,朴社1928年版,第10页。
    ②(明)宋濂撰:《诸子辨》(顾颉刚标点)“言子”条,第18-19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标点本)卷287“列传第一百七十五.文苑三.胡应麟传(王世贞传附)”,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82页。
    ②有关著录情况见《总目提要》卷123“子部三十三·杂家类七”,“少室山房笔丛”条。
    ①(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卷上,朴社1933年版,第6页。
    ②(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卷中,第33-34页。
    ③(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卷下,第55-56页。
    ①(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卷上,第2-3页。
    ②详见《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卷1“总论”第二章“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第18-30页。
    ③(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卷下,第76-77页。
    ④见《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五章“史料之收集与鉴别”之二“鉴别史料之法”,第85-100页。
    ⑤(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卷下,第47页。
    ①(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卷下,第47页。
    ②顾颉刚在对比《四部正讹》之于《诸子辨》的优劣时提出:“第一,宋氏专论诸子,他则扩充其义例,遍及四部,所论书有一百余种,视宋氏多出了一倍。第二,《诸子辨)所谓‘辨’,乃是辨其‘各奋私知而或戾大道’的殊说,其目的欲使‘道术咸出于一轨’。这是求善,不是求真;固然里边有许多辨伪的话,但只是旁及的,他的目的总在‘罢斥百家’,还是董仲舒的心胸。《四部正讹》则较能客观,很少卫道的议论,它是以辨伪为正业的”。见(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序”,第4页。对顾氏的评论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第一、顾氏指出宋濂“卫道”是以辨伪“求善”,已经涉及了文献辨伪学的思想性问题,对文献辨伪学研究有指导性价值。顾氏指出胡氏《四部正讹》较少卫道的词汇,也符合实际情况。第二、顾氏提出《四部正讹》“很少卫道的议论”容易导致后学的误解,即忽视了胡应麟文献考辨的初衷和文献辨伪的主旨。
    ①(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64-365页。
    ②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卷1“总论”第三章“辨伪学的发达”,第35-36页。
    ③(清)阎若璩:《尚书古文书证》第31引《旌德县志》。另清嘉庆间陈炳德等修《旌德县志》卷9《艺文志书目·经籍书目》对梅鹗曾有著述有较详细的记录。
    ④明儒陈第著《尚书疏衍》其言“近世旌传梅鷟抬吴朱三子之绪余而诪张立论,直断谓《古文》晋皇甫谧伪作也”云云,于《尚书考异》、《尚书谱》二书极力排诋。见(明)陈第撰:《尚书疏衍》卷1“古文辨”,四库本,第64册,第733页。清四库馆臣据所见《尚书考异》,认为“此本为范懋柱家天一阁所藏,不题撰人姓名,而书中自称‘鷟按’则出鷟手无疑。原稿未分卷数,而实不止于一卷。今约略篇页,麓为五卷”。见《总目提要》卷12“经部十二·书类二”。清嘉庆间陈炳德等修《旌德县志》卷8《文苑传》记梅鷟著述中有《尚书谱》和《尚书考异》二书。近人姜广辉提出疑点,认为“该书主体很可能由梅鹗撰就,而后由梅鷟续成”,但是又提出“为了论述的方便”,仍旧说。见姜广辉:《梅蔫<尚书考异>考辨方法的检讨》(《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笔者认为,《尚书考异》系梅蔫著,明清间学者基本无异议,姜氏新说值得商榷,不取,从旧。
    ①姜广辉:《梅鷟<尚书考异>考辨方法的检讨》,《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
    ②(明)梅鷟撰:《尚书谱》“序”,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经部一”,第405页。
    ①(明)梅鷟撰:《尚书考异》“原序”,四库本,第64册,第3-4页。
    ②梅鷟在《尚书考异》中言:“先汉之古文,实为安国之家传,而东晋之古文,乃自皇甫谧而突出,……后乎谧而上之者曰梅赜”。另,梅鷟批驳了晁公武所渭“安国《古文尚书》至晋齐间始显,是以晋人伪安国之《古文》,即为先汉真安国之《古文》也”的说法,他认为“其言谬甚,论其义理,则先汉之《古文》不如东晋之《古文》尤为近理,何者?先汉之伪,纰漏显然,其失易见。东晋之伪,无一书不搜葺,无一字无所本。是非英才闲世之大贤,不能以出于—手置其疑,不能以平缓卑弱斥其非”。以上均见《尚书考异》卷1“孔安国《尚书注》十三卷”,四库本,第64册,第14页。
    ③关于张霸伪造古文尚书事,上文已有叙述。概言之,张霸伪造的是百二篇,非十六篇。姜氏不知缘何对张霸有此误会。
    ①(明)梅鷟撰:《尚书谱》“序”,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经部一,第405页。
    ②(明)梅鷟撰:《尚书考异》卷1“孔安国尚书序”,四库本,第64册,第15页。
    ③(清)顾广圻撰:《顾千里集》(王欣夫辑)卷8“序一·校定尚书考异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7页。又见于(清)顾广圻撰:《思适斋集》卷7“校定尚书考异序”,续四库本,第1491册,第62页④如“皇甫谧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说”,四库馆臣认为:“其谓二十五篇为皇甫谧所作,盖据孔颖达疏引《晋书.皇甫谧传》(案颖达作《正义》时,今本《晋书》尚未成,此盖臧荣《绪晋书》之文),称谧姑子外弟梁柳得《古文尚书》,故作《帝工世纪》,往往载孔《传》五十八篇之书云云。然其文未明,未可据为谧作之证”。见《总目提要》卷12“经部二十·书类二”“尚书考异”条。如“孔安国伪造《古文尚书》十六篇说”,四库馆臣不以为然:“如谓孔壁之十六篇出於孔安国所为,实以臆断之,别无确证”。见《总目提要》卷30“经部十三·书类存目一”“尚书谱”条。
    ⑤(清)孙星衍撰:《尚书考异序》,孙星衍校刊平津馆从书本。
    ①对此,顾广圻推测:“《疏证》第三卷言《大禹谟》、《泰誓》、《武成》句有本,言袭用《论语》、(孝经》、《易》、《书》、《诗》、《周礼》、《礼记》、《左》、《国》、《尔雅》、《孟》、《荀》、《老》、《文》、《列》、《庄》,其中采鷟语必多”。《思适斋集》卷7,“校定尚书考异序”,续四库本,第1491册,第62页。
    ②陈梦家撰:《尚书通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7页。
    ③(明)邓伯羔撰:《艺彀》卷上“伪书”,四库本,第856册,第11页。
    ①(明)杨慎撰,(明)张士佩编:《升菴集》,卷34“条狼氏”条,四库本,第1270册,第321页。杨慎伪作多,辨伪也不少。本文不作个案研究,惟在行文中间或述及。明方孝孺在考辨《周礼》时也涉及到《周礼·司寇·条狼氏》的问题,他以为条狼氏刑罚太烈,“非周制也明矣”。杨慎作《周官音沽》,其序亦说“《周礼》渎乱不经之书”。此外还提到《周礼·媒氏》“启以淫奔之路”;《周礼·大司寇》“入束矢”、“入钧金”;《周礼》“之于言利,何其密也”等几个问题,以为“今之所传盖出于诸侯毁黜之余,而成于汉儒之所补”。见《逊志斋集》卷12“周礼考次目录序”,四库本,第1235册,第355页。
    ②《经义考》卷120引,四库本,第678册,第537页。
    ③吴澄认为:“梅赜所增二十五篇,体制如出一于,采集补缀,虽无一字无所本,而平缓卑弱,殊不类先汉以前之文。夫千年古书最晚乃出,而字画略无脱误,文势略无龌龊,不亦大可疑乎?”元吴澄撰:《书纂言》“目录后识语”,四库本,第61册,第7页。
    ④《四库全书》收录该书,共2卷。明梅鷟曾为该书作跋,称“写者草草,其末尤甚”,对其评价不高。
    ⑤(明)王伟撰文指出:古文平缓卑弱,殊不类先汉以前文字。而孔《传》特魏、晋间人假托安国为名耳。(见王袆撰,刘杰、刘同编:《王忠文集》,卷20“杂著”,四库本,第1226册,第420页)王氏的言论并无新意。
    ⑥明儒郑瑗认为:观商周遗器,其铭识皆类今文书,无一如古文易晓者。并且提出“岂有四代古书,而篇篇整齐如此”,“诚不可晓”。见郑瑗撰:《井观琐言》卷1,四库本,第867册,第234页。
    ⑦(明)郑晓著有《尚书考》二卷,应该有关于《古文尚书》辨伪的内容,今不存。目前可知,郑晓曾辨今见《古文尚书》“泰誓”篇系伪作。
    ⑧明儒归有光认为:孔壁古文十六卷为伪书。东晋时出古文为杂乱之书。见归有光撰:《震川集》卷1“尚书叙录”,四库本,第1289册,第12页。
    ⑨明焦竑无考辨《古文尚书》的专门文字,仅仅在“尚书古文”条的按语中述及“余尝疑《尚书》古文之伪”。
    ⑩阎若璩对郝敬的《古文尚书》及孔传、孔序的辨伪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见《古文尚书疏证》卷8。(明)罗敦仁、罗喻义夫子的《尚书是正》今已不存,有关他们以《古文尚书》为伪的情况从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7的引文中得知,其言:“明崇祯末,有罗敦仁、喻义夫子,伪造《今文尚书》古本,窃取《史记》异字,集作蓝本,而杂摘他篇字以组入之。乃以大字写今文,国、谓之《尚书》,以小字双行写古文,斥之不使为经。其意则犹之吴澄削古文故智,而奸狡过之,名曰《尚书是正》二十卷”。四库本,第66册,第617页。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据1936年版影印《饮冰室合集》本,“专集之七十五”),“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原发表在《东方杂志》第21卷第16号,后编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二“四、辨伪书”,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9页。
    ①(明)朱舜水撰:《朱舜水集》(朱谦之点校)卷10“策问”,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50“列传第二十·曹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0页。
    ③李德裕,字文饶,宰相李吉甫子。少嗜学,性孤峭,明辩有风采,善为文章。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浙西观察使,德宗入相。宣宗时卒,年六十四。李氏颇得裴度器重,而与李宗闵、牛僧孺等人结怨。见《新唐书》卷180“列传第一百五”“李德裕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27页。
    ④牛僧孺,字思黯。幼孤,工属文,第进士。元和初,以贤良方正对策,条指失政,不避宰相。历宪宗、穆宗、敬宗朝,文宗朝入相,武宗时遭贬黜。宣宗立,还为太子少师。卒年六十九,赠太尉,谥文简。见《新唐书》卷174“列传第九十九“牛僧孺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9页。
    ①史有牛李党争“垂四十年”的说法,大致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到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冬十二月,牛党令狐綯罢相,凡三十九年。
    ②杨虞卿,字师皋,虢州弘农人。考中进士、博学宏辞,为校书郎。后擢累监察御史。史称“虞卿佞柔,善谐丽权幸,倚为奸利”,与李宗闵、牛僧孺等交接。系牛党中人。文帝时获罪遭贬,死。见《新唐书》卷175“列传第一百·杨虞卿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47-5249页。
    ③《历史档案》,1998—1999年间共分8期刊登《乾隆年间伪孙嘉淦奏稿案史料选》。陈东林、徐怀宝:《乾隆朝一起特殊文字狱——“伪孙嘉淦奏稿案”考述》。
    ①《总目提要》卷37“经部三十七·四书类存目”,“或问小注”条。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标点本)卷305“列传第六十四·刘筠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088页。
    ③见《总目提要》卷134“子部四十四·杂家类存目十一”,“学海类编”条。
    ④《总目提要》卷133“子部四十三·杂家类存目十”,“资麈新闻”条。
    ①《总目提要》卷101“子部十一·法家类”,“续刑法叙略”条。
    ②(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卷下,第48页。
    ③张大可、俞樟华著:《中国文献学》,第七章《考据学、辨伪学、辑佚学》,第二节“辨伪学”,一、伪书的种类和原因,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④见《总目提要》卷126“子部三十六·杂家类存目三”,“搜采异闻集”条。
    ⑤见《总目提要》卷146“子部五十六·道家类”,“亢仓子注”条。
    ⑥如批评明张世贤著《图注脉诀》“误以《脉诀》为真叔和书而图注之。根柢先谬,其他可不必问矣见《总目提要》卷105“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图注脉诀”条。
    ①《总目提要》卷16“经部十六·诗类二”,“诗疑辨证”条。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8“徐文靖传”,第599页。该书“儒林传”卷7亦有“徐文靖传”,第412页。以下引用版本、所在册数相同,故仅标注篇卷名目。
    ③《晋书》“郭象传”载:“先是,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于旧注外而为解义,妙演奇致,大畅玄风,惟《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其义零落,然颇有别本迁流。象为人行薄,以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巳。其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事见(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50“列传第二十·郭象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7页。虽然刘义庆、钱曾《读书敏求记》等都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想必《晋书》记载当非空穴来风。《总目提要》卷146“子部五十六·道家类”,“庄子注”条认定系郭象窃取无疑。
    ①(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标点本)卷33“列传第二十三·徐广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59页。
    ②如(宋)郑景望《蒙斋笔淡》,系剽叶梦得《岩下放言》而作。(明)顾正谊撰《诗史》十五卷,本为明华亭词人唐汝询著,顾氏以三十金诡得之。掩为己作。等等。
    ③(清)姚际恒、(清)陆定圃持此说。
    ④(清)邵廷采撰《思复堂文集》卷3“明遗民所知传·张岱传”,四库存目本,集部第251册,第399页。
    ⑤如(清)叶廷琯撰:《吹网录》卷4“《明史纪事本末》非窃书条”,续四库本,第1163册,第53-54页。
    ⑥《总目提要》卷131“子部四十一·杂家类存目八”,“帝皇龟鉴”条。
    ①《总目提要》卷132“子部四十二·杂家类存目九”,“明百家小说”条。
    ②黄国声撰:《清代广州的文化街》,见《岭南文史》编辑部编:《岭南文史》(广州:岭南文史杂志社,1997年第2期,第58-59页)。
    ③吴宏一撰:《清代诗学的背景》,见《清代诗学初探》(修订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④蒋寅:《粤人所著诗话经眼录》(载《学术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期,第139页),据李文泰《海山诗屋诗话》进行了辨伪。
    ⑤张寅彭:《新订清代诗学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转引蒋寅据《海山诗屋诗话》此处记载,并比对《橡坪诗话·序》后,考订出《厚甫诗话》为伪书。
    ⑥程中山:《伪书<厚甫诗话>成书考述——兼论清代广东诗话中“南来学者”的情意结》(《文献天地》,2005年第3期),通过比对《橡坪诗话》与《厚甫诗西》后,程氏发现两书同出一板,“书贾只是挖改板心上的作者及书名,再补刻伪托之新书名及作者名。又比对两书作者自序后,知伪书也沿用原书旧序”。至于作伪动机,作者以为“书贾制作伪书不但为了牟利”,而且认为诗话中流露出的“尊仰与追怀的情意结”,也是书商赝托陈氏的原因。
    ⑦陈钟麟(1763—?),字肇嘉,号厚甫。江苏元和(今属苏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授翰林院编修,户部主事,迁郎中。嘉庆十八年(1813)考选浙江道监察御史,官浙江杭嘉湖兵备道。后以承审蔡倪氏命案罢官。道光九年(1829)受聘来粤,任粤秀书院院长凡三年,于道光十二年(1832)正月归返杭州。陈氏博通经史,工制艺及喜度曲自娱,钱大昕主紫阳书院讲席,亟赏其文。陈氏卒年不详,大概道光二十一年(1841)尚在人世,卒年不迟于咸丰五年(1855)。另著有《陈厚甫稿》、《听雨轩制义》、《红楼梦传奇》、《自在轩吟稿》、《就正斋帖体诗注》等,陈氏本身没有任何诗话著作。
    ⑧方恒泰,字象平,一作橡坪,广东番禺人。嘉庆、道光年间人。方氏年十四时,从塾师林丰泉学《仪礼》。嘉庆己卯(1819)恩科举人,后会试落第。方氏曾应杨学颜至恩平协修《恩平县志》。又从诗话序所言“时与门人有所讲习”,可知方氏喜与门人说诗讲习。方氏生平所著《暖香阁诗钞》,未见传世;而《橡坪诗话》亦不为广东地方志所著录。
    ①清人李文泰说:“坊间售陈厚甫先生诗话,余披览甫数页,讶其不似先生语。后询知为番禺方橡坪孝廉恒泰所著。孝廉殁后,书贾改厚甫名,意欲利于售也”。见(清)李文泰著:《海山诗屋诗话》,卷6,光绪戊寅(1878)粤东羊城森宾阁活字板,第18页。清人李长荣(1813-1878)《柳堂诗话》一书内,亦曾记载伪书一事。《柳堂诗话》云:“陈厚甫观察锤麟生平并未著诗话,今书坊之《厚甫诗话》,乃东莞方象坪孝廉原著。坊贾以其不行,遂嫁陈观察名,时地人迥不相侔,论卑识隘,大为观察之累”。
    ②(明)宋濂等撰:《元史》卷58“志第十·地理一”,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85页。
    ③元、清优劣,不是个三言两语能的问题。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元代诸如四等人,轻视儒士(陶宗仪《辍耕录》的说法,当时社会有身份的阶级,叫“十色”。一是官、二是吏、三是僧、四是道、五是臣、六是工、七是猎、八是民、九是儒、十是丐。其中,儒士居第九位。虽有些元史研究者提出元朝未曾如此对待儒士,但陶氏所言至少反映了读书人的心理落差和不满,而这种落差和不满,为清儒所未有)等施政,至少可以反映出其与清朝皇帝对儒道观念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标点本)卷5“世祖本纪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50页。以下凡引用该书,均为改版本,故只标卷数、页数。
    ②《清圣祖实录》卷28,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393页。
    ③《清圣祖实录》卷117,第233页。
    ④《康熙御制孟庙碑》,转引自邹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孟子家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⑤(清昭链撰:《啸亭杂录》卷1“崇理学”。清代史料丛刊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页。
    ⑥(清)魏裔介撰:《兼济堂文集》卷2,四库本,第1312册,第690页。
    ①(清)李光地撰:《榕村集》卷10“序一·进读书笔录及论说序记杂文序”,四库本,第1324册,第669页。
    ②可参见王钟瀚撰《四库禁毁书与清代思想文化》,载《清史馀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毛奇龄传”,第581页。
    ①(清)赵弘恩监修、黄之隽等编纂:《江南通志》卷1“江南总图说”,四库本,第507册,第150页。
    ②(清)嵇曾筠等监修,沈翼机等编纂:《浙江通志》卷1“图说”,四库本,第519册,第91页。
    ③譬如清代江浙一代的文化教育,堪称极盛。可从《江南通志·学校志》等窥见概况。具体此不引用。良好的文教,造就了学人优良的文化素养,学有根柢,术有专攻的江南学者在文献辨伪方面颇能游刃有余,作出了突出贡献。
    ①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东广川镇)人,少年治《公羊春秋》,求学至齐,与胡毋生同学于公羊门下,得公羊正传。《公羊序疏》引:“子夏传公与羊氏,五世乃至胡毋生、董仲舒。“据说,他研读《公羊春秋》非常刻苦专一,《御览》八百四十引《邹子》赞曰:“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尝乘马不觉牝牡,志在经传也”。在司马迁看来,在研究公羊学中,董仲舒造诣最深。《史记·儒林列传》载:“汉兴至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汉景帝元年,他与胡毋生一起立为博士。武帝即位后,举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以贤良对策”(又称“天人三策”)上书武帝,得到武帝赏识和重用,从此开启了董学时代。董仲舒创立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是一种典型的天人之学。适应西汉中期的社会需要,解答时代的政治难题,重视天道和天人关系,力求从自然界中寻得人类社会发展的某种法则和规律。
    ②唐中叶杨结针对科举之弊而讲“实学”,并强调这是切实致用的“当时要务”,见(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119“列传第六十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30-3431页。
    ③王安石以《周礼》辨伪,主张罢黜《仪礼》。朱熹有感于王安石施政偏执,通过著书纠其弃经任传,遗本宗末的方式表达其政治上的见解。以治学经世的色彩十分显著。
    ①(清)翁方纲撰:《复初斋文集》卷7“读李穆堂原学论”,续四库本,第1455册,第409页。
    ②(清)翁方纲撰:《复初斋文集》卷10“拟师说二”,续四库本,第1455册,第436页。
    ③(清)黄宗羲撰:《今水经序》,《黄宗羲全集》第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05页。
    ④参见姜广辉撰:《走出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3页。
    ①(清)颜元撰:《存学编》卷3“性理评”,见《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5页。
    ②如李塨以所学佐理公务,颇见治效,史载“又尝为其友治剧邑,逾年,政教大行,用此名动公卿间”。见《清史稿》卷480“列传二百六十七·儒林一·李塨传”,第13133页。
    ③如顾炎武的以实学致富即是一例,史载“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於山东长白山下,畜牧於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见《清史稿》卷481“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顾炎武传”,第13166页。
    ①(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7“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38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卷1“朱鹤龄传”,第379页。《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朱鹤龄传”,第572页。
    ③如黄宗羲所著的《孟子师说》。黄宗羲以刘宗周为师,故而所言“师说”是刘氏学说。该书《题辞》言‘:“先师子刘子于《大学》有《统义》,于《中庸》有《慎独义》,于《论语》有《学案》,皆其微言所寄,独《孟子》无成书。羲读《刘子遗书》,潜心有年,粗识先师宗旨所在,窃取其意,因成《孟子师说》七卷,以补所未备,或不能无所出入,以埃知先生之学者纠其谬云”。(黄宗羲撰:《孟子师说·题辞》,载《黄宗羲全集》第1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实际上,书中直接引刘氏的观点有限,但发挥己意的内容颇多。黄氏的写作宗旨是批判理学宗师朱熹,以改变理学末流株守前贤僵化呆滞的学风。王懋竑,字子中,宝应人。精研朱子学,年五十一,中康熙五十七年进士,补安庆府学教授。雍正元年,授翰林院编修,次年丁忧乞归。乾隆六年卒,年七十四。王氏校汀《朱子年谱》,其用意在于发扬朱子为学次序,进而批驳姚江之说。谢文洊,字秋水,江西南丰人。明诸生。初主阳明学说,后与力攻王阳明学说的王圣瑞争辩累日,为所动,开始转尊程朱学说,为此专辟程山学社于城西,名其堂曰“尊雒”。以“尊雒”二字言明为学旨趣。见《清国史》“儒林传”卷1“谢文洊传”,第380页。另见《清国史》“儒林传上”卷5“谢文洊传”,第448页。
    ①(清)顾炎武撰:《顾亭林文集》(华忱之点校),卷4“答李子德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页。
    ②(清)王夫之撰:《诗经稗疏》卷3“黄流在中”条。四库本,第84册,第846页。
    ③《总目提要》卷16“经部十六·诗类二”,“诗经稗疏”条。
    ④(清)费密撰:《弘道书》卷上“原教”,续四库本,第946册,第24页。
    ⑤(清)翁方纲撰:《复初斋文集》卷7“考订论下之三”,第417页。
    ⑥(清)黄宗羲撰:《陆文虎先生墓志铭》,载《黄宗羲全集》第10册《南雷诗文集上》(平慧善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39页。
    ①张寿安说:“至于清儒对礼的讨论,大体而言,在明清之际尚多有涉及国家制度者,如顾炎武之论封建郡县。其后,知识界对礼的讨论,则渐集中在社会礼俗如婚冠丧葬祭的礼仪,以及伦理关系的实践上。重点明显的从国家制度,转至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见张寿安撰:《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绪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②李顒有言“民有恒产,然后可望其有恒心。故明君将欲兴学校以教民,必先有以制民之产;所以然者,衣食足然后可望其知礼义也。后世言治者,动曰‘兴学校’,却全不讲为民制恒产,不知恒产不制,而责民以恒心,是犹役馁夫负重,驱赢马致远,纵勉强一时,究之半途而废耳。“见(清)李颙撰:《二曲集》(陈俊民点校)卷8“反身续录”之“孟子上·梁惠王”,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39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卷3“张履祥传(陆世仪传附)”,第390页。另见于《清史稿》卷480“列传二百六十七·儒林一”,第13119页。
    ④《清国史》“儒林传上”卷9“应撝谦传”,第467页。
    ⑤《清国史》“儒林传”卷1“朱鹤龄传”,第379页。
    ①余英时《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史学评论》第5期,1983年1月,第19-98页。具体见该文第27页)较早提出清初学术思想史有回归原典的现象。林庆彰承其后,认为明末清初的经典研究,是一种回归原典运动,并在《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二章第三节《新旧典范兢争中的回归原典运动》有较深入阐释。1987年11月,林氏在台北举行的“国际孔学大会”上正式提出这个问题。后来又著文提出“经学史上的回归原典现象,并不只明末清初才有,唐中叶至宋初、清末民初都曾发生过,可说是经学史上时常发生的事。可惜从清末至现在的经学史研究,对此一现象皆未有只字词组作论述”,并强调这是“一种解决经学问题的妙方”。见林庆彰:《中国经学史上的回归原典运动》,载《中国文化》总第30期,2009年第2期。
    ②有学者提出,明中叶以后,就出现了回归儒家经典的趋向。如稽文甫认为:大概明中叶以后,学者渐渐厌弃烂熟的宋人格套,争出手眼,自标新异。于是乎一方面表现为心学运动,另一方面表现为古学运动。心学与古学看似相反,但其打破当时传统格套,如陆象山所谓“扫俗学之凡陋”,其精神则是相同的。这里所说的“古学”即要求回归儒家经典的潮流。回归儒家原典是以复兴古学(经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是因为儒学的本来形态是经学,而不是理学。儒学只有回到经学的形态,才能获得合法性,这里已内含从理学返归经学的要求。而这种从理学到经学的回归,其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蕴含着重要的视域转换,即以实证性的研究(文献的考订、字义的训释)取代了心性的形上辨析的主题。参见杨国荣:《经学的实证化及其历史意蕴》,《文史哲》1998年第6期;亢学军、侯建军《明代考据学的复兴与晚明学风的转变》,《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③(清)顾炎武撰:《顾亭林文集》(华忱之点校),卷4“答李子德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78页。
    ④(清)顾炎武撰:《顾亭林诗集》(华忱之点校)卷4“述古”,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0页。
    ⑤(清)费密撰:《弘道书》卷上“原教”,续四库本,第946册,第24页。
    ①(清)钱谦益撰、钱曾笺注:《钱牧斋全集·牧斋有学集》(钱仲联标校),卷17“赖古堂文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68页。
    ②(清)全祖望撰:《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内编》(朱铸禹汇校集注),卷11“梨州先生神道碑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页。
    ①(清)阎若璩等撰:《困学纪闻三笺》,收入赵承恩辑:《赵氏藏书》,清同治光绪间金谿赵氏红杏山房补刊重印本。
    ②(清)顾炎武撰:《顾亭林文集》(华忱之点校),卷4“答李子德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页。
    ①见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6-537页。
    ②(清)戴震撰:《戴震文集》(赵玉新点校)卷10“古经解钩沉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5页。
    ③(清)戴震撰:《戴震文集》卷9“与方希原书”,第144页。
    ④(清)戴震撰:《戴震文集》卷10“古经解钩沉序”,第140页。
    ⑤(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04页。
    ⑥(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二辑“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7-149页。
    ⑦(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页。
    ①(清)方东树撰:《汉学商兑》卷中之上,续四库本,第951册,第559页。实际上,方东树对汉儒宋儒之于经学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并深入浅出地将“经”比作“良苗”,将汉儒比作耕耘者,将宋儒比作收获者,汉儒如“农夫”“耕而耘之,以植其禾稼”,而宋儒则“获而春之,蒸而食之,以资其性命,养其躯体,益其精神”。对于各自的重要性,方东树认为“非汉儒耕之,则宋儒不得食”,但是“宋儒不春而食,则禾稼蔽亩弃于无用,而群生无以资其性命”。但是,他认为今人的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只知道耕种,不知道收获,甚而还嘲笑收获,其言:“今之为汉学者,则取其遗秉滞穗而复殖之,因以笑舂食者之非日夜不息。曰吾将以助农夫之耕耘也”。方东树认为,这是“卒其所殖不能用,以置五升之饮”。于是乎“先生不得饱,弟子长饥”,如果用这种方法教人,则“导之为愚”,以此自力,当然“不获益”。“其求在外,使人狂,使人昏,荡天下之心而不得其本”。他的论定是,今日治汉学者的这种主张“其去经远矣!”见《汉学商兑》“重序”,续四库本,第951册,第536页。
    ②(清)曾国藩撰:《曾文正公全集》(宁波等校注),第三部《文集》卷2“朱慎甫遗书序”,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76页。
    ①(清)顾炎武撰:《顾亭林文集》(华忱之点校),卷4“与人书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5页。
    ②(清)姚莹撰:《东溟文后集》卷11,续四库本,第1512册,第589页。
    ③(清)魏源撰:《魏源全集》(第13册)“皇朝经世文编五例”,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页。
    ④同上,第3页。
    ⑤有初刻本和二刻本。初刻本为两卷本的《诗古微》,完成于1829年。二刻本为二十卷,成书于1840年。两卷本之上卷论述正始、诗乐、三家发凡、毛诗明义。下卷讲三家发微、三家通义、三家同义、三家异义以及集传初义。两卷本其议论基本上是针对《诗经》本身的具体问题阐发的。二十卷本则侧重于“达性情于政事,融政事于性情”的思想阐释。现有岳麓书社出版的何慎怡校点本。这一版本将初刻、二刻并在一起出版,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本子。
    ①(清)魏源撰:《魏源全集》(第1册)《诗古微》“序”,第100页。
    ②俞樾有言:“尝试以为治经之道,大要有三: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得此三者以治经,则思过半矣。……三者之中,通假借为尤要,诸老先生惟高邮王氏父子,发明故训,是正文字,至为精审,所著《经义述闻》,用汉儒读为、读曰之例者居半焉。……余之此书窃附王氏《经义述闻》之后,虽学术浅薄,倘亦有一二言之幸中者乎”。见(清)俞樾撰:《群经平议》“自序”,续四库本,第178册,第1页。俞樾依《经义述闻》而作《群经平议》;依《读书杂志》而作《诸子平议》,对这两部书,俞樾的高足章太炎有公允的评价:“治群经不如《述闻》,谛诸子乃与《杂志》抗衡”。(章太炎《俞先生传》,见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第5册,齐鲁书社,1994年,第513页)俞樾仍旧遵循戴震的“字一词一义一道”的求知次序的。并未为经世而作随意阐发。
    王国维撰:《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王国维遗书》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5-26页。
    ①(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9“文须有益于天下”、“文不贵多”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9-1445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卷2“顾炎武传”,第383-384页。《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顾炎武传”,第567-568页。另《清史稿》卷481“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亦有传,第13166-13169页。《清国史》“儒林传”与《清国史》“儒林传上”的传文详略有别,《清史稿》传文与《清国史》“儒林传上”除个别改动增补外,基本相同。顾炎武卒年三传相同。惟享年《清国史》“儒林传”作“六十九”。
    ①(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泰誓”条,第180页。
    ①杨善群:《论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②(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古文尚书”条,第213-214页。
    ③林庆彰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四章《考辨<古文尚书>》第四节“与阎氏同时考辨《古文尚书》诸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第189页。
    (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书序”条,第220-221页。
    ①(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8“窃书”条,第1429页。
    ②以上见:(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丰熙伪尚书”条,第221-223页。
    ③(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丰熙伪尚书”条,第221页。
    ①(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重卦不始文王”,第85-86页。
    ②(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朱子周易本义”条,第86页。
    ①(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孔子论易”条,第133页。
    ②(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8“易林”条,第1435-1436页。
    ①(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4“春秋阙疑之书”条,第289-291页。
    ②(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8“窃书”条,第1429页。
    ③(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4“葬用柔日”条,第337页。
    ①(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1“柏梁台诗”条,第1590页。
    ②(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8“改书”条,第1434-1435页。
    ③(清)顾炎武撰:《金石文字记》卷1“石鼓文”条,四库本,第683册,第704页。
    ①(清)顾炎武撰:《金石文字记》卷1“石鼓文”条,四库本,第683册,第705页
    ②(清)顾炎武撰:《金石文字记》卷1“淳于长夏承碑”条,第715页。
    ③(清)顾炎武撰:《金石文字记》卷4“晋周孝侯碑石”条,第787页。
    ④(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8“窃书”条,第1429页。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毛奇龄传”,第581页。
    ②《清史稿》卷481“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第13174页。
    ③李因笃(1631-1692),字天生,陕西富平人。明庠生。博学强记,贯串注疏。康熙十七年(1678)闻诏举博学鸿儒,母劝之行,康熙十八年(1679)试,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未逾月,以母老乞养,诏许之。时年四十九。母殁,仍不出。与顾炎武友善,深于经学,著《诗说》,顾炎武称之曰:“毛、郑有嗣音矣!”又著《春秋说》,汪琬亦折服焉。辞官后曾讲学于关中书院、朝阳书院,名声更噪。见《清国史》“儒林传上”卷11“李因笃传”,第475页。又该传文中记有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词后李因笃乞归养奏疏,其言“年四十有九”,可以推李因笃生年为1631年。1633年的说法不确。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笔者从之。
    ①(清)全祖望撰:《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琦亭集外编》(朱铸禹汇校集注),卷12“萧山毛检讨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87页。
    ②其于“与阎潜邱古文尚书冤词书”中有详述。
    ①(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五)(戴扬本、曾抗美点校),《朱子全书》第24册,卷82“书临漳所刊四经后”,第3888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8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78“《尚书》类一·纲领”,第1980页。
    ④对于如何读书,特别是对于如何读《尚书》,有人提出要读出“历史变迁”,朱熹不以为然,他说:“世变难看。唐虞三代事,浩大阔远,何处测度?不若求圣人之心。如尧,则考其所以治民;舜,则考其所以事君。且如《汤誓》,汤日:‘予畏上帝,不敢不正。’熟读岂不见汤之心?”朱熹认为研读《尚书》要注意体会唐尧虞舜这些圣王之心,以为如此方能得《尚书》要义。见(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78“《尚书》类一·纲领”,第1983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79“《尚书》类二·金滕”,第2052页。
    ①(清)陆陇其撰:《三鱼堂文集》卷1“书古文尚书考后”,四库本,第1325册,第10-11页。
    ②《总目提要》卷12“经部十二·书类二”,“尚书解义”条。
    ③(清)李光地撰:《尚书七篇解义》,卷1“大禹谟篇”,四库本,第68册,第109-110页。
    ①参见《清国史》“儒林传上”卷15“李塨传”,第495页。及(清)冯辰、刘调赞撰:《李垛年谱》(陈祖武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②《清国史》“儒林传上”卷15“李塨传”,第496页。
    ③(清)冯辰、刘调赞撰:《李塨年谱》(陈祖武点校),卷2,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54页。
    ④见点校本《李塨年谱》卷2,第56页。
    ①见点校本《李塨年谱》卷2,第56页。
    ②(清)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卷5引,四库本,第66册,第592-593页。
    ①见点校本《李塨年谱》卷3,第71页。
    ②见点校本《李塨年谱》卷3,第74-75页。
    ③这里提到应该是阎若璩寄赠的《尚书古文疏证》,毛奇龄收到后次日便寄信阎若璩,一则以批判,一则一规劝,详见《与阎潜邱论尚书疏证书》。至于卷数和时间,虽无确切记载。但是,笔者推测:当为阎若璩向黄宗羲求序的四卷本《尚书古文疏证》;而寄赠时间定在康熙三十四年前,因为黄宗羲卒于当年,且毛奇龄明言“及惠教所著《古文尚书疏证》后,始怏怏,谓此事经读书人道过或不应谬,遂置不复理,”直到康熙三十四年钱李之辨,方旧事重提,有著书之举。见《寄阎潜丘古文尚书寃词书》。
    ①(清)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卷3,第565-566页。
    ②(清)毛奇龄撰:《西河集》卷18,“寄阎潜丘古文尚书冤词书”,四库本,第1320册,第139-140页。
    ③(清)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卷2,第561页。
    ④(清)毛奇龄撰:《西河集》卷18“书五·复冯山公论太极图说、古文尚书冤词书”,四库本,第1320册,第143-144页。
    ①(清)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卷1“今文尚书”,四库本,第66册,第550-551页。
    ②(清)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卷1“古文尚书”,第551页。
    ①(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卷79上“儒林传第六十九上”,第2566页。
    ②(清)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卷3,第567页。
    ①(清)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卷3,第568页。
    ②《总目提要》卷12“经部十二·书类二”,“古文尚书冤词”条。
    ③据史事辨伪最有代表性的是考辨《书大序》中孔安国自言遭巫蛊事的问题。毛奇龄认为这虽然针对的是《书序》问题,但“实刻于攻《古文》者之用心”(见《古文尚书冤词》卷4“书序之冤”)。确实如毛奇龄所说,因为虽然毛奇龄将梅赜献孔《传》和梅赜献孔传《古文尚书》区别开来,但是自宋以来的学者大多把辨孔《传》、孔《序》之为和梅赜献《古文尚书》之伪联系起来,一荣俱荣,一伪俱伪。毛奇龄深味此道,故而在《古文尚书冤词》中特立纲目探讨该问题。毛氏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史记》等记载均言孔安国遭巫蛊事,献书不得立为官学,所以孔《序》所言,非“私言”;第二、《史记》中记事并非迄于太初,天汉、太始时史事并不少见。毛氏提出的观点虽然不足以证明《书大序》及《古文尚书》之真,但足以使既有的言论难以成立。此外,毛奇龄不仅在《古文尚书冤词》,在给黄宗羲的信件中也提到这个问题。“昨有老友谓:‘《尚书大序》称武帝敕孔安国作传,及传成,而安国遭巫蛊事,因不果上。此大可疑者。史迁《自序》谓《史记》成于太初之年,而安国之卒则在《孔子世家》末已记及之,巫蛊起于征和年,距太初以后尚越天汉、太始两号,而谓安国能遭之,非伪耶?’仆谓‘此则《大序》伪,非《尚书》伪也。且此仍自坐失据之言也。大凡读一书,当辨其书之得失在于何所?《史记》之失,全在年月,往往有一时,而纪传与年表各异;书有一人、一事,而纪传与年表又各异时者。毋论安国遭巫蛊事,非《大序》乱言,在《汉志》、《汉传》、《荀纪》、《隋书》皆有之,不必深辨。即以《史记》论,谓其书终于太初,并不当及征和后巫蛊事,则《史记》《郦商传》、《匈奴传》及《卫将军传》后公孙贺、公孙敖等,凡以巫蛊族灭者,皆征和后事,而皆载及之,何也?且《自序》既云述黄帝以来,讫于太初,乃又云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夫麟止则元狩之号,又先于太初约二十年矣。此时安国不知死否?且此足据否?人苦不读书,及予其书,而又不善读。足下闻此,定不以仆言为可怪”(《与黄梨洲论伪尚书书》)毛奇龄所指老友很可能是姚际恒。毛奇龄兄弟素与姚际恒相善,毛奇龄又好与姚际恒论辩,惟自话自说,彼此都不能说服。从毛奇龄和姚际恒的论辩中可以看到,在著《古文尚书冤词》前,毛奇龄的观点态度已大致俱备。毛氏的态度是一致的。
    关于引文辨伪问题,引文辨伪的关键是谁为早出。《古文尚书》辨伪问题中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就是“虞廷十六字”问题,很多学者指出这十六字抄掇《论语》、《道经》,显然是伪作,毛奇龄也给出相反的解答:“《尚书》本圣经,前人妄有遗议者,亦但以出书早晚、立学先后为疑,未尝于经文有不足也。且‘人心道心’虽《荀子》有之,然亦《荀子》引经文,不是经文引《荀子》。况《荀子》明称《道经》,则直前古遗文。即《易通·卦验》所云燧人在伏羲以前,窴刻《道经》以开三皇五帝之书者是也”。(《与阎潜丘论尚书疏证书》)毛奇龄指出“人心道心”,《尚书》有,《荀子》亦,为何偏是《尚书》抄《荀子》,就不是《荀子》抄《尚书》?并且“人心道心”也是《荀子》引《道经》中语,是“前古遗文”,前古遗文,《荀子》能引,《道经》可用,《尚书》为何不能用?且又何以证明不是《尚书》中所固有?此外《冤词》中也有这方面的例子,如《论语·为政》有《尚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的佚文,古文《君陈》中有“惟孝友于兄弟”的文字。阎若璩等据此证伪,毛奇龄据此证非伪。详诸《冤词》第7卷。
    ①(清)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卷1,四库本,第66册,第547页。
    ②(清)毛奇龄撰:《西河集》卷20“与阎潜邱论尚书疏证书”,四库本,第1320册,第167页。
    ③(清)毛奇龄撰:《西河集》卷20“与黄梨洲论伪尚书书”,第171页。
    ④语出“寄阎潜丘古文尚书冤词书”,《西河集》卷18,第140页。
    ⑤同上,第140页。
    ①四库馆臣以为毛奇龄的《古文尚书》辨真是“以卫经为辞,托名甚正”(见《总目提要》“古文尚书冤词”条)。毛奇龄其人好斗好辨,人们多对此不以为然,加之《古文尚书》伪作朱熹以后多为学界所认可,证真者有之,但从未如毛奇龄这般张扬,大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但无论如何,毛奇龄卫经卫道的旗帜鲜明,无论其结论如何,人们都很难批判卫经卫道的动机偏颇,四库馆臣奉以“托名甚正”四字,真的是无可奈何的批评。
    ②见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四章“考辨《古文尚书》”,第224页。
    ③语出“寄阎潜丘古文尚书冤词书”,《西河集》卷18,第140页。
    ④近代以来,多将《冤词》中“或曰”、“或谓”都视为阎若璩的言论。以钱穆为代表,他提出“或曰,实即潜邱也”,“或谓,亦隐以攻潜邱。即此推之,知《冤词》或曰即对潜邱而发”。详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46页。戴君仁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或日”、“或谓”并非全部针对阎若璩,有指阎若璩、有指姚际恒、有指朱彝尊。见戴君仁撰:《阎毛古文尚书公案》,第七章“毛奇龄及其古文尚书冤词”,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1963年版,第98-102页。林庆彰的意见与戴君仁基本相同,提出“如果把对象局限于阎若璩,不但与书中事实不合,也非毛氏的本意”。见《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四章“考辨《古文尚书》”,第226页。实际上,“或曰”、“或谓”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未能釐清毛奇龄写作初衷,且对毛奇龄其人其书的误解所致。
    ①黄佐(1490-1566)字才伯,又字文裕,号泰泉,明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进士,试选庶吉士。嘉靖初由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翰林外调,历江西佥事、广西学政。因母病辞官归家。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翰林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旋晋侍读掌南京翰林院,擢南京国子祭酒,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黄佐学宗程朱,且博通典制音律辞章,人称泰泉先生,是岭南著名学者。著《论学书》、《论说》、《东廓语录》、《乐典》及《泰泉集》等三十余种,百卷,又纂《广东通志》、《广西通志》、《广州府志》等。曾学于丰熙,与丰氏颇有渊源。
    ②《子贡诗传》钞本、刻本均有。钞本大致有“明蓝格钞本”和“旧钞本”,今存,两种钞本分卷有别,内容相同,均附在《鲁诗世学》前。此外,主要是各种辑刻本,大致分白文和音释两类:白文本有(明)王完《丘陵学山》本,(清)王文禄《百陵学山》本(《丛书集成初编》据此本),(清)毛晋《津逮秘书》本,(清)王谟《汉魏丛书》本等。音释本中如明郭子章《二贤诗传小序》本、明万尚烈《诗传合测》本等多不存,可见的有明凌濛初《圣门传诗谪冢》本。上述本版间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钞本和刻本间的区别较大,这种差异不难理解,主要是辑录诸家自有标准所致。有关《子贡诗传》各种版本的异同及相关问题,林庆彰曾作《丰坊与姚士粦》一书,其中第二章第二节“子贡诗传考辨”有较详细说明。
    ①(明)周应宾撰:《九经考异·诗经考异》卷上,四库存目本,经部第150册,第641页。
    ②周应宾(?—1626),字嘉甫,浙江鄞县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神宗、光宗、熹宗三朝,官国子监司业、右中允、右庶子、少詹事、詹事、南京礼部尚书,天启三年九月加太子太保致仕。天启六年卒。赠少保,谥文穆。有《月湖草》、《九经考异》、《普陀山志》、《旧京词林志》、《同姓名录补》等。
    ③陈元龄,字宗九,温陵人,明末学者。著《思问初篇》十二卷。
    ④何楷(1594-1645),字元子,一作玄子,祖籍福建镇海卫(今厦门南),泉州晋江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间官刑科给事中,直言无忌,屡遭贬黜。顺治二年(1645)随唐王入闽,擢户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因不容于郑芝龙,去职,旋抑郁而终。何楷泛览群书,精经学,著《古周易订诂》和《诗经世本古义》等。
    ⑤其中第四卷以后,因《诗传》“小正”以下阙文较多,故而第四、第五两卷的内容都是考辨《诗说》的文子。
    ⑥《总目提要》卷12“经部十二·诗类二”,“诗传诗说驳议”条。
    ①郭子章(1543-1618)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曰砒衣生,江西泰和人。嘉靖二十一年(1543)出生,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卒,年七十六。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福建建宁府推官、摄延平府事,入为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等。万历十年(1852)迁广东潮州府知府,四年后督学四川,旋迁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右布政、福建左布政。后以功封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衔。六十七岁时告老还乡。他虽一生为官,但也读书不辍,“精吏治”也“能文章”,“宦辙所至,随地著书”有《粤草》十卷,《蜀草》七卷, 《晋草》九卷, 《楚草》十二卷, 《家草》七卷、《黔草》二十一卷, 《闽学》十六卷, 《留草》卷, 《浙草》十六卷,《闽藩草》九卷, 《养草》一卷, 《苫草》六卷, 《传草》三十四卷,及《播始末》、《豫章书》、《圣门人物志》、《阿育王山志》、《马记》、《剑记》《六语》、《豫章诗话、《易解》、《郡县释名》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曾刻《子贡诗传》。(此前王完于隆庆二年,即1568年也有刻本推出)
    ②(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汉》卷1,“总序”,四库本,第86册,第234页。
    ③(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1,“总序”,四库本,第86册,第234-235页。
    ①(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1,“总序”,第235页。
    ②同上,第235页。
    ③(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2,“采唐”条,四库本,第86册,第248页。
    ①(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3,“野有蔓草”条,第255页。
    ②语出:(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1,“总序”,第235页。
    ③语出:(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1,“总序”,第237页。
    ④(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3,“甫田”条,第254页。
    ①(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5,“行苇”条,第269页。
    ②(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2,“燕燕”条,第246页。
    ③(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1,“总序”,第235页。
    ④(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3,“山有枢”条,第255页。
    ①语出:(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卷1,“总序”,第237页。
    ②(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00“诗三·端木子赐诗传伪本”条,四库本,第678册,第329页。
    ③(明)郑晓撰:《古言》卷上,续四库本,第1123册,第395页。
    ①(清)毛奇龄撰:《大学证文》卷2“魏正始石经改本”条,四库本,第210册,第289页。
    ②(清)毛奇龄撰:《大学证文》卷1,四库本,第210册,第278页。
    ③毛奇龄所称的汉熹平石经为三体,显然是受范哗《后汉书·儒林传》错误记载的影响,以致于以讹传讹。后来全祖望对此有驳正。见第五章。
    ④(清)毛奇龄撰:《大学证文》卷2,“大学石经本”,四库本,第210册,第288-289页。
    ⑤(清)毛奇龄撰:《大学证文》卷2,“魏正始石经改本”,四库本,第210册,第290页。
    ①详见(清)毛奇龄《大学证文》卷2“魏正始石经改本”中引(四库本,第210册,第290页)另,原文在唐伯元撰《醉经楼集》“奏疏”部分,名“上石经大学疏”。《醉经楼集》钞本今存广东中山图书馆。广东汕头市图书馆藏有乾隆间刻本。近年有整理本。待刊。
    ②以上均见于(清)毛奇龄撰:《大学证文》卷2,“魏正始石经改本”,四库本,第210册,第289-290页。另(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91“刊石五”“魏正始石经大学伪本”条引文与此有一些字句上的出入。
    ③(清)毛奇龄撰:《大学证文》卷2,“魏正始石经改本”,四库本,第210册,第290页。
    ①同上,第291页。
    ②章如愚,字俊卿,浙江金华入。南宋宁宗庆元丙辰(1196)进士,与真德秀同榜。官国子博士,又知贵州,因忤韩侂胄罢归,遂著述讲学以终。人称“山堂先生”。著《山堂考索》等,该书又名《群书考索》,《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是南宋声名较著的类书。宋、元、明均有刊本,卷帙不一,中华书局1992年有影印本。
    ③《总目提要》卷12“经十二·古文尚书冤词”条。
    ④(清)毛奇龄撰:《经问》卷3,第32页。
    ⑤《总目提要》卷18“经十八·白鹭洲主客说诗”条。
    ①见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0页。
    ②(清)朱彝尊撰“鹊华山人诗序”(:《曝书亭集》卷39)中言:“予中年好抄书,通籍以后,见史馆所储、京师学士大夫所藏弆,必借录之”。又“书椟铭”曰:“予入史馆,以楷书手王纶自随,录四方经进之纶善小词,宜兴陈其年见而击节。寻供事翰苑,忌者潜请学士牛钮之白简,隧罢予官。归田之后,家无恒产,聚书三十椟。老矣,不能遍读也。铭日:夺依七品官,写我万卷书,或默或语,孰智孰愚”。可知朱氏罢官始末。
    ③见《清史稿》卷484“列传二百七十一·文苑一”,第13340页。
    ④(清)顾炎武撰:《顾亭林文集》(华忱之点校)卷6“广师”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页。
    ①《经义考》全书分30个类目,除宣讲、立学、家学、自叙外,尚有26个类目,其中御注,敕撰、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通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群经、四书、毖(通秘)纬、拟经、刊石、书壁,共21类目。有关《经义考》的门类设置和取材办法、范围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此不展开,仅就下文中经常引述的“拟经类”略述几句。《经义考》的“拟经类”收录了包括如汉扬雄《太玄经》北周卫元嵩《元苞》,宋司马光《潜虚》、邵雍《皇极经世书》及有关它们的注解等。都是儒家经典的派生,对经学研究,对中国古代学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朱彝尊特设“拟经类”,收录上述文献,颇有见识。该书有多个版本,如初稿本、初刻本、卢见曾补刻本、《四库全书荟要》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等,1997年台湾学者又作成《点校补正经义考》本。点校本固有瑕疵,但能参考众版本,后出转精,可以采用。对此张宗友撰:《<经义考>研究》有较详细的说明(参见该书第一章“绪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7页)但是,笔者这里还是选用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一则因为该版本存在的阙失对本文影响有限;一则以其易得,便于查阅。
    ②《清国史》“文苑传”有传,第827-828页。《清史稿》亦有传,见该书卷484“列传二百七十一·文苑一第13339-13340页。有关朱彝尊的生平事迹,还可参见朱桂孙、朱稻孙《皇清钦授征仕郎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检讨祖考竹垞府君行述》,载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卷5,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288页。(清)杨谦撰《朱竹垞先生年谱》,《曝书亭诗注》前附载,清木石居印本;罗仲鼎、陈士彪编《朱彝尊年谱》, 《朱彝尊诗词选》附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
    ③《韵粹》一百七卷,旧题朱彝尊撰。书中内容大体采摭古人新颖之语,分韵编次,但是仅仅从词赋类著述中取材,不及经史,且不著名原出处,四库馆臣认为“彝尊学有本原,著述最富,不应为此饾饤之学”并考证朱彝尊生平言论著述中“未尝言及此书”,加之书中时有阙行阙字,即便是朱彝尊作,也是“未完之本”。,后来人“重其淹博”,遂转相传写渐至於流布。见《总目提要》卷139“子部四十九·类书类存目三”,“韵粹”条。
    ④(清)王士祯撰:《曝书亭集序》,载《曝书亭集》卷首,四库本,第1317册,第391页。
    ⑤如《太极图授受考》、《古文尚书辨》、《读蔡仲氏之命篇书后》、《读武成篇书后》、《答萧山毛检讨书》、《丰氏鲁诗世学跋》等。
    ⑥有关《经义考》中的文献辨伪,曾贻芬的《<经义考>初探》(《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曾简要述及,其言“从《经义考》的考辨中可以获得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而朱彝尊的按语给予的不仅仅是资料,还有不少有益的启发。主要有以下诸类:”“①指出某些记载讹误:②考辨真伪:③辑录资料:④评论典籍优劣:⑤反对删改经文”。并指出“尤其是他(“在《曝书亭集》中”,笔者加)所撰诸书序跋,充分体现出朱彝尊在目录学、金石学,乃至辨伪、方志各方面的成就,与《经义考》中的按语相得益彰’只是没有在文章中展开。 ①“于时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班固谓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滕》诸篇,多古文说。考诸《史记》,于《五帝本纪》载《尧典》、《舜典》文;于《夏本纪》载《禹贡》、《皋陶谟》、《益稷》、《甘誓》文:于《殷本纪》载《汤誓》、《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文;于《周本纪》载《牧誓》、《甫刑》文;于《鲁周公世家》载《金滕》、《无逸》、《费誓》文;于《燕召公世家》载《君爽》文;于《宋微子世家》载《微子》、《洪范》文。凡此皆从安国问故而传之者,乃孔子壁之真古文也”。见(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58“辨·尚书古文辨”,四库本,第1318册,第295页。
    ②朱彝尊指出:“惟《汤诰》载其文百三十字(佟按:《经义考·古文尚书》条录全文),《太誓》载其文九十七字(佟按:《经义考·古文尚书》条录全文),良由十六篇”。见(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58“辨·尚书古文辨”,四库本,第1318册,第295页。《经义考》的行文大致相同,惟不录《汤诰》和《泰誓》的引文。“若安国增多二十五篇之书,《史记》未曾载其片语。惟于《汤诰》,载其辞(曰‘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母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一作土)。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一作政)在国,女毋我怨。是则《汤诰》之真古文也。又于泰誓载其辞(曰: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悦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是则泰誓之真古文也。合之安国作传之书,其文逈别。何以安国作传与授之史公者各异其辞?宜其滋后儒之疑矣”。见(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74“书三”“古文尚书”条,四库本,第678册,第50页。
    ③对于杜林漆书《古文尚书》的传授,朱彝尊认为杜林得于西州后,“以授徐巡、卫宏。于是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康成注解”。至于尹敏、孙期、丁鸿、刘祐、张楷、孔乔、周盘等皆“从漆书之学,初不本于安国”。此外他还指证了孔颖达《尚书正义》的失误:“孔颖达《正义》谬称孔所传者,贾逵、马融等皆是,又言郑意师祖孔子而贱夏侯、欧阳等”。他认为这是“颖达不察,见古文字即以为安国所传,亦疏甚矣’见(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58“辨·尚书古文辨”,四库本,第1318册,第295页。
    ④(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58“辨·尚书古文辨”,四库本,第1318册,第296页。
    ①朱彝尊又进一步指出:“其撰《五经异义》,于《舜典》‘于六宗’,一云:‘六宗者,上不谓天,下不谓地,旁不谓四方,居中恍惚,助阴阳变化’,此欧阳生、大小夏侯氏说也;一云:‘《古尚书》说六宗者,谓天宗三,地宗三。天宗,日月北辰也:地宗,岱山河海也。日月为阴阳宗,北辰为星宗,岱山为山宗,湖海为水宗。’所谓《古尚书》说者,贾逵之说,本之漆书者也。使许氏称孔氏书,则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之气亦必举之矣,乃仅述欧阳、夏侯、贾氏之说,则慎实未见孔氏古文者也”。朱彝尊通过许慎的引文不出二十九篇《尚书》之外,证明许慎并无见过孔氏增多的《古文》十六篇。见(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58“辨·尚书古文辨”,四库本,第1318册,第296页。
    ②朱彝尊据《尚书正义》引《晋书》中的记载:“皇甫谧从姑子外弟梁柳得《古文尚书》,故作《帝王世纪》往往载《孔传》五十八篇之书”。他认为,如果皇甫谧真的得到五十八篇《古文尚书》,所著《帝王世纪》应“均用其说”。但是通过比较发现并非如此,“所述多不相符”。因此才有“谧亦未见孔氏《古文》”之疑。见(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76“书五”,四库本,第678册,第72页。
    ③(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58“辨·尚书古文辨”,四库本,第1318册,第297页。
    ④(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74“书三·古文尚书”条,四库本,第678册,第50页。
    ⑤(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58“辨·尚书古文辨”,四库本,第1318册,第297页。
    ⑥(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74“书三”“古文尚书”条,第50页。
    ①以上见于(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42“读武成篇书后”,四库本,第1318册第131-132页。
    ②以上均见于:(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42“读蔡仲之命篇书后”,四库本,第1318册,第132页。
    ③以上均见于:《经义考》卷74“书三·百篇尚书”条,四库本,第678册,第41-42页。
    ①以上均见:(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58“辨·尚书古文辨”,四库本,第1318册,第295-299页。
    ②语出朱彝尊《经义考》。《经义考》的这个条目与《曝书亭》相比,行文稍简略,但是意思凝练,可资比读。如下:“按孔安国书序,昭明文选录之,世皆笃信。惟朱子谓其不类西汉文字,疑后人所托。而鲁斋王氏、仁山金氏亦疑之。考之《汉书》,司马迁尝从安国问故,迁盖与都尉朝同受书于安国者也。然迁述《孔子世家》,称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早卒。自序则云:‘予述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是安国之卒本在太初以前,若巫蛊事发,乃征和二年,距安国之殁当已久矣。班固叙《艺文志》于《古文尚书》云:‘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乃史氏追述古文所以不列学官之故尔,而伪作安国序者,乃云‘会国有巫蛊事,经籍道息’,竟出自 安国口中,不亦刺谬甚乎?或曰:‘刘歆遗书让太常博士,其文载于《汉书》、《文选》,称“古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此不足信耶?’曰:‘荀悦《汉纪》于孝成帝三年备述刘向典校经传,考集异同,于《古文尚书》、《论语》、《孝经》云:‘武帝时孔安国家献之,会巫蛊事,未列于学官。’则知安国已逝,而其家献之。《汉书》、《文选》锓本流传,脱去家字尔。按其本末,安国《书序》之伪不待攻而自破矣”。见(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76“书五·孔氏尚书传”条,四库本,第678册,第68页。
    ①(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59“论·书论二”,四库本,第1318册,第303-304页。
    ②(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73“书二·百篇尚书”条,第38页。
    ③“《今文尚书》伏生所授止二十八篇,故汉儒以拟二十八宿。然《史记》、《汉书》俱称伏生以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司马氏、班氏古之良史,不应以非生所授之《泰誓》之其中也。故王肃云《太誓》近得,非其本经。窃疑生所教二十九篇,其一篇乃百篇之《序》,故马、郑因之亦总为一卷。惟缘《艺文志》云经二十九卷,后儒遂以《泰誓》篇混入尔”。见《经义考》卷74“书三·今文尚书”,第41页。
    ①(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3“拟经六·张氏霸伪尚书”条,四库本,第680册,第506页。
    ②(清)朱彝尊《经义考》卷99“诗二·卜子商诗序”条,四库本,第678册,第327页。另《曝书亭集》卷59“诗论二”有相同文字。
    ③(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00“诗三·端木子赐诗传伪本”条,第678册,第328页。
    ①(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00“诗三”,“端木子赐诗传伪本”条,第328页。
    ②(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00“诗三”,“端木子赐诗传伪本”条,第327-328页。
    ①以上均见于:(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13“诗十六·丰氏坊鲁诗世学”条,四库本,第678册,第454-455页。另《曝书亭集》卷42有“丰氏鲁诗世学跋”,文字与之基本相同。
    ②(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00“诗三·诗说伪本”条,四库本,第678册,第331页。
    ③(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易一·连山”条,四库本,第677册,第18页。
    ①(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3“易二·归藏”条,四库本,第677册第26页。
    ②(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5“易四·子夏易传”条,四库本,第677册,第54页。
    ③(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83“师承三·易·朱子易”条,四库本,第680册,第635页。
    ④(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5“易四·周易子夏十八章伪本”条,四库本,第677册,第55页。
    ①(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60“礼记二十三·唐氏伯元石经大学”条,四库本,第679册,第216页。
    ②(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91“刊石五·魏正始石经大学伪本”条,四库本,第680册,第726页。
    ③(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0“拟经三·关氏朗洞极经”条,四库本,第680册,第467页。
    ④(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86“书三·倪氏尚书作义要诀”条,四库本,第678册,第174页。
    ⑤(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3“拟经六·王氏通续书”条,四库本,第680册,第508页。
    ⑥(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9“拟经十二·王氏通中说”条,四库本,第680册,第583页。
    ⑦(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9“拟经十二·马氏忠经”条,四库本,第680册,第586页。
    ①(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4“拟经七·陶氏潜鞠小正伪本”条,四库本,第680册,第528页。
    ②(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5“拟经八·晋史乘伪本、楚书梼杌伪本”条,四库本,第680册,第533页。
    ③(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8“拟经十一·孔子家语”条,四库本,第680册,第567页。
    ④(清)朱彝尊撰:《明诗综》卷71“谭元春”条,四库本,第1460册,第625页。
    ⑤(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64“通礼二·吴氏澄三礼考注”条,四库本,第679册,第260页。
    ①(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69“春秋二·左丘子明春秋传”条,四库本,第679册,第316页。同样文字又见于(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56。
    ②(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5“拟经八”,“钱氏续越绝书”条,四库本,第680册,第535-536页。
    ③(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45“群经九·六经奥论”条,四库本,第680册,第215页。相同内容见《曝书亭集》卷42“六经奥论跋”
    ④(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45“明史提纲跋”,四库本,第1318册,第168-169页。
    ①(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34“重刊广韵序”,四库本,第1318册,第42页。
    ②见《总目提要》卷44“经部四十四·小学类存目二”,“韵经”条。
    ③(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79“书八·胡氏尚书全解”条,四库本,第678册,第96页。
    ④(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5“拟经八·袁氏康、吴氏平越绝书”条,四库本,第680册,第533页。
    ⑤(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3“易十二·关朗易传”条,四库本,第677册,第129-131页。
    ⑥(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5“易十四·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条,四库本,第677册,第162-164页。
    ⑦(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76“拟经九·崔氏鸿十六国春秋”条,四库本,第680册,第545页。
    ①(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72“书一·三皇五帝之书”条,四库本,第678册,第30页。
    ②(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94“著录”,四库本,第680册,第758页。
    ③转引自:《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姚际恒传(孙之騄附传)”,第576页。
    ④(清)毛奇龄撰:《西河诗话》中言,转引自(清)陶元藻辑:《全浙诗话》卷43“国朝·姚际恒”条,续四库本,第1703册,第608页。
    ⑤姚之骃,字鲁斯,浙江钱塘人,康熙六十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御史。博雅好古,尤长于史学。见《清国史》“文苑传”卷15“姚之駰传(邵远平传附)”,第813页。《好古堂书目序》。原文多脱字,此据顾颉刚《古今伪书考序》所引增改。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姚际恒传(孙之騄附传)”,第576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姚际恒传(孙之騄附传)”,第576页。
    ③(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21条“言姚际恒攻伪古文有胜余数条录于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5-1206页。四库馆臣认为“际恒生于国朝初,多从诸耆宿游,故往往剽其绪论。其说经也,如辟‘图书’之伪则本之黄宗羲,辟《古文尚书》之伪则本之阎若璩”(《总目提要》卷129“子部三十九·杂家类存目六”,“庸言录”条)有人已经指出在《古文尚书》辨伪问题上,四库馆臣颠倒次序,语不足据。
    ①(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14条“朱子于古文尤为调停之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4-1135页。
    ②(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21条“言姚际恒攻伪古文有胜余数条录于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3页。
    ①详见:(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21条“言姚际恒攻伪古文有胜余数条录于篇”,第1210页。
    ②这一点,孙、林二氏都没有提出。具体见(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1,第8条“《左传》在夏日食之礼,今误作《春秋》”。此一条,林庆彰也疏漏未辑。因此所谓25条说,也并非全面。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姚际恒传(孙之騄附传)”,第576页。
    ④(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这》卷8,第121条“言姚际恒攻伪古文有胜余数条录于篇”,第1205页。
    ①语出:(清)毛奇龄撰:《经问》卷18,第215页。详见论文“阎若璩”部分。
    ②语出:(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21条“言姚际恒攻伪古文有胜余数条录于篇”,第1205页。
    ①语出姚际恒撰:《诗经通论》“自序”,续四库本,第62册,第5页。
    ②(清)姚际恒撰:《古今伪书考》(顾颉刚点校)“诗序”条,朴社1933年版,第8页。
    ③(清)姚际恒撰:《诗经通论》“自序”,第5页。
    ④同上,第5页。
    ①(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卷79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第2575页。
    ②(清)姚际恒撰:《古今伪书考》“诗序”条,第8-9页。
    ③(清)姚际恒撰:《古今伪书考》“诗序”条,第9页。
    ①转引自(清)杭世骏撰:《续礼记集说》卷88“中庸”,续四库本,第102册,第565页。
    ②宋人王十朋在《策问》中提出“是书乃曰:‘书同文,车同轨’,孔子之时,天下何尝同车、书乎?”见(宋)王十朋撰:《王十朋集·文集》卷8“策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03页。
    ③见《续礼记集说》卷89,续四库本,第102册,第572页。
    ④见林庆彰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八章“考辨《中庸》”第三节“姚际恒的考辨”,第404-408页。
    ①(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16“言郝氏敬始畅发古文之伪”,第1155-1156页。
    ②梁启超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十四“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之“四、辨伪书”第254页。
    ③顾颉刚撰:《古今伪书考序》,《古今伪书考》卷首,朴社1933年版,第3页。
    ①汉儒马融、隋人刘焯、刘炫均好称博洽,不过,他们在图书问题上,除了提出一些修订外,并无异议。而他们的意见基本上都是围绕“洛书”原本问题而展开。如马融认为“洛书”原文只有“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微、五福、六极”等二十字,其余都是大禹所加。刘炫的看法与马融同。刘焯则认为《洪范·九畴》中只有“初一曰”、“次二曰”等27字是禹整理时所加,其他是“洛书”原文。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标点本)卷457“列传二百一十六·隐逸上·陈抟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420-13421页。
    ①转引自《宋史》“列传”194“儒林五”朱震本传。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宋政和(1111-1118)中登进士第。南渡后赵鼎荐为祠部员外郎,官翰林学士。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朱震进献《汉上易学》一书(据毛奇龄考证,见毛奇龄撰:《太极图说遗议》,第8页)。
    ②在作朱震传时,撰写者就不知道朱震何出此言“其论《图》、《书》授受源委如此,盖莫知其所自”。见《宋史》“列传”194“儒林五”朱震本传。
    ③刘牧,字长民,其《墓志》作“字先之”。彭城人。北宋初人,陈抟三传弟子,官至太常博士。具体生平不详,当在邵雍前。著有《新注周易》十一卷,《卦德通论》一卷,及《易数钩隐图》一卷。《易数钩隐图》“四库全书”有著录。
    ①除了上文提到刘牧一系、邵雍一系在河图洛书究竟是五十五点还是四十五点的问题上有分歧外,陆九韶、陆九渊兄弟和朱熹之间就“太极图”是否是周敦颐作存有争论。除此之外,争论不多。
    ②《总目提要》卷4“经部四·易类四”“周易爻变义蕴”条。
    ③《总目提要》卷6“经部六·易类六”,“易图明辨”条。
    ④《总目提要》卷6“经部六·易类六”,“易图明辨”条。
    ⑤(明)宋濂撰:《宋文宪公集》卷36“河图洛书说”,四部备要本集部,第82册,第2-4页。
    ⑥见(明)杨慎撰,(明)张士佩编:《升菴集》,卷41“希夷易图”、“易图考证”条,四库本,第1270册,第282-283页。
    ⑦(明)归有光撰:《震川集》卷1“易图论上”,四库本,第1289册,第2页。
    ⑧(明)归有光撰:《震川集》卷1“易图论下”,第3页。
    ①《总目提要》卷6“经部六·易类六”,“易图明辨”条,第28页。
    ②(清)黄宗羲撰:《黄宗羲全集》第9册《易学象数论》(陈敦伟等点校),卷1,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③(清)黄宗羲撰:《易学象数论》卷1,第4页。
    ①林庆彰著:《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三章“考辨易图”,第91页。
    ①《清史稿》卷480“列传二百六十七·惴林一”,第13106页。
    ②(清)黄宗炎撰:《图学辨惑》“序”,四库本,第40册,第734页。
    ③(清)黄宗炎撰:《图学辨惑》,第739页。
    ④(清)黄宗炎撰:《图学辨惑》,第736页。
    ①(清)黄宗炎撰:《图学辨惑》,第737页。
    ②(清)黄宗炎撰:《图学辨惑》,第740页。
    ③(清)黄宗炎撰:《图学辨惑》,第741页。
    ④(清)黄宗炎撰:《图学辨惑》“序”,第734页。
    ①(清)毛奇龄撰:《河图洛书原舛编》,续四库本,第40册,第526页。
    ②(清)毛奇龄撰:《河图洛书原舛编》,第526页。
    ③(清)毛奇龄撰:《河图洛书原舛编》,第527页。
    ①(清)毛奇龄撰:《河图洛书原舛编》,第527页。
    ②(清)毛奇龄撰:《河图洛书原舛编》,第530页。
    ③(清)毛奇龄撰:《河图洛书原舛编》,第532页。
    ①《总目提要》卷9“经部九·易类存目三”,“河图洛书原舛编”条。
    ②《总目提要》卷9“经部九·易类存目三”,“河图洛书原舛编”条。
    ①万斯同为该书所作《序》言:“友人德清胡先生,精于《易》学,庚辰仲夏,亦予以《易图明辨》十卷”云云。康熙庚辰,当为康熙三十九年,即1700年。
    ②该题辞作者自题作于康熙四十五年,时年七十四。
    ③(清)胡渭撰:《易图明辨》“题辞”,四库本,第44册,第639页。
    ④《总目提要》卷6“经部六·易类六”,“易图明辨”条,第28页。
    ①(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四库本,第44册,第643页。
    ②(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第643页。
    ③(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第644页。
    ①(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第646-649页。
    ②(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第652页。
    ③(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第658页。
    ①(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第660页。
    ②(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第661页。
    ③(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第662-663页。
    ④(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第663页。
    ①(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卷1“河图洛书”,第664页
    ①黄宗羲目睹明末政治和经济危机,深感空谈心性的危害,提倡经世致用之学,《明夷待访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该书包括《原君》、《原法》、《置相》、《学校》、《取士》、《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胥吏》、《奄官》诸篇,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黄氏对每篇所谈主题都引古论今,考述典章制度的沿革。
    ②参见《清国史》“儒林传”卷2“黄宗羲传”,第386页。及该书“儒林传下”卷1“黄宗羲传”,第569-570页。另可参见《清史稿》卷480“列传二百六十七·儒林一”,第13102-13106页。
    ①(清)黄宗羲撰:《孟子师说》(《黄宗羲全集》第1册)(吴光等点校),卷7“尽信书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9页。
    ①见黄宗羲《尚书古文疏证序》,《尚书古文疏证》卷首,第1-5页。
    ②(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19条“言梅氏鷟《尚书谱》有未采者录于篇”,第1178-1179页。
    ①当时,容城孙奇逢之学盛于北,余姚黄宗羲之学盛于南,关中李颙之学享誉关中,号称鼎足三大儒。
    ②阎若璩与黄宗羲交往事还涉及《授书随笔》有无的问题。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卷上,第六章“阎潜邱、毛西河”)力辨授书事子虚乌有。笔者认为钱氏所言未必。事之有无和书之不见没有必然的关系。笔者认为阎若璩问学事诚有,见上文分析。《授书随笔》也未必无,但是一卷本《授书随笔》未必是黄宗羲亲自编写成卷,可能是黄氏晚年或黄氏殁后由子嗣或弟子编撰,因篇幅不大,故而一卷,后亡佚。至于屈翼鹏《杂著秘笈从刊》中所谓题员宗羲撰十七卷《授书随笔》,屈氏以为伪作,余英石亦然其说。(见《书目季刊》6卷,第3、4期合刊,1972年6月。另见方中履撰《古今释疑》卷首)。总之,笔者认为,十七卷《授书随笔》伪托说当可信,至于一卷本《授书随笔》遽尔定为依托,恐非允当。
    ③钱穆言“所谓‘小子有书一卷’者,即指《古文疏证》,其翦讹乱,乃潜邱自诩昔人之讹乱也”。见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六章“阎潜邱、毛西河”,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4页。
    ①(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5下,第73条“言《五子之歌》不类夏代诗”,第473-474页。
    ①(清)胡渭撰:《禹贡锥指》(邹逸麟点校)卷10“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第332页。
    ①清人张穆言:阎若璩自幼好学深思,以“一物不如,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见(清)张穆撰:《阎潜丘先生年谱》,续四库本,第554册,第329页。
    ②阎若璩鉴于读《四书》之人,往往不明地理,从而造成不少误解经义的问题,故而作《四书释地》一卷,《续》一卷, 《又续》二卷,《三续》二卷。《四书释地》一卷,共50条,大致以地名为纲,兼论史实、典章等,如“阙里”、“宋灭滕”、“明堂灵台”、“孙叔敖海滨”、“文王囿七十里”等。《续》一卷,共80条,增加了一些人名、职官的考证,如“公孙衍张仪”、“鲁司寇”、“主司城贞子”等。《又续》二卷163条,《三续》二卷共126均为地理及经义杂考。
    ③《总目提要》卷36“经部三十六·四书类二”,“四书释地”条。
    ④《清国史》“儒林传”卷5“阎若璩传”,第403-404页。另可参阅《清史稿》卷481“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第13177-13178页。
    ①林庆彰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四章《考辨<古文尚书>》第三节“阎若璩考辨《古文尚书》”,第146页。以为“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已完成四卷”。笔者认为此说有误。黄宗羲《古文尚书序》明言四卷写成后寄往求序。黄宗羲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卒,怎能于殁后四年为阎若璩作序?另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19条,亲口言“为余二卷序”云云,四库本及乾隆十年家刻本均是。但是查康熙间刊本黄宗羲撰《南雷文定》三集《尚书古文疏证序》,作“四卷”。黄宗羲序作“写成四卷时求序”,阎若璩《古文尚书》卷内称“为余二卷序”。从何?待考。但是,无论是四卷,还是两卷,显然是在康熙三十四年前作成。
    ②见(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首黄宗羲序,第3页。
    ③见(清)毛奇龄撰:《经问》卷18,第215页。
    ①如卷四末附录第49、52、54、56、58、60、61、62、63共11则补遗,就是阎若璩孙阎学林从阎若璩手稿中捡出补入的。据乾隆十年阎氏家刻本。
    ②对于阙文,钱穆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六章“阎若璩、毛西河”中提出两点猜测:其一,第三卷整卷文字散入书中其他章目,其二,以毛奇龄等辩驳有力,自行删除。见该书第241-242页。戴君仁撰《阎毛古文尚书公案》提出别解,见该书第四章《尚书古文疏证之内容》,第50-56页。
    ③戴君仁撰:《阎毛古文尚书公案》第四章“尚书古文疏证之内容”,第50-56页。
    ①林庆彰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四章《考辨<古文尚书>》第三节“阎若璩考辨《古文尚书》”,第154页。
    ②《古文尚书疏证》卷5,整理本,第1540页。
    ①引文出自《总目提要》卷12“经部十二·书类二”,“尚书古文疏证”条。
    ②(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13条“言疑古文自吴才老始”,第1118页。
    ①(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20条“言与石华峙论东汉时今文与逸篇或离或合”,第1180页。
    ②(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6(下),第95条“言《禹贡》甸服里数所至”,第963页。
    ③如“或谓曰:‘子于《尚书》之学,信汉而疑晋疑唐,犹之可也;乃信史传而疑经,其可乎哉!’余曰:‘何经,何史,何传,亦惟其真者而已,经真而史传伪,则据经以正史传可也。史传真而经伪,犹不可据史传以正经乎!”(见《尚书古文疏证》卷7)这里阎若璩的考据不囿于史、经、传的区别,惟是是求。这样的考证思想,是值得注意的。诸如此类,不赘述。
    ④如称吴棫“始以此书为疑,真可谓天启其衷矣”,(《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13条)肯定其发疑之首功。又称赞郝敬说:“近代郝氏敬始大畅厥旨,底蕴毕露,读书三十条。朱子复起,亦不得不叹如积薪”(卷8第116条);
    称梅鷟《尚书谱》“殊武断也,然当创辟弋获时,亦足惊作伪者之魄”(卷8第119条)
    称姚际恒的考辨“亦有失有得,失与上梅氏、郝氏同,得则多超人意见外”。(卷8第121条)
    ①(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2,第31条“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纯出《荀子》所引《道经》”,第248页。
    ②同上,第246-247页。
    ①(清)黄宗羲撰《尚书古文疏证序》,载《古文尚书疏证》卷首,第3页。
    ②(清)王士祯撰:《池北偶谈》(靳斯仁点校)卷9“马骕”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2页。
    ①《清国史》“儒林传”卷3,“马骕传(陆世仪传附)”,第393页。
    ②见《尚书古文疏证》卷8,第115条“马公骕信及古文可疑”,影印四库本第66册,第481页。
    ①邵东方在《论崔述的考据学与清代汉学之关系》(《清史研究》1998年第1期)一文中也提到此类问题,他说:“马骊博而不精,他的《绎史》引书庞杂,而且真书和伪书不加区别地并列在一起”。
    ②金德建通过比较《史记》中的引文,提出《史记·封禅书》中所引《周官》当为《礼记·王制篇》。见金德建著《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71-174页。金氏的观点并不为学界所广泛认同。另孔颖达称:“《周礼》于经籍而名异者见有七处:按《孝经》说云‘经礼三百’,一也;《礼器》云‘经礼三百’,二也:《中庸》云‘礼仪三百’,三也;《春秋》说云‘礼经三百’,四也;《礼说》云有‘正经三百’五也;《周官》外题谓为‘《周礼》’,六也;《汉书·艺文志》云‘《周官经》六篇’,七也。七者皆云三百,故知俱是《周官》。周官三百六十,举其大数而云三百也”。(见《礼记正义·原目》)按照孔颖达的总结,《周礼》当有“经礼”、“礼仪”、“礼经”、“正经”、“周官经”几种称谓。且为《孝经》、《中庸》、《春秋》等称引,则至少成于战国时。
    ①(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汇校》(黄焯汇校,黄延祖重辑)卷1“序录”,第18页。
    ②马融的《周官传》,到了《宋史·艺文志》就不见著录,可知唐以后就亡佚了。
    ③贾公彦《序周礼废兴》引。孙诒让《周礼正义》谓即郑玄《周礼传序》之佚文。
    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汇校》(黄焯汇校,黄延祖重辑)卷1“序录”,第18页。
    ⑤(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儒林传》有“孔安国所献《礼》古经五十六篇,及《周官经》六篇,前世传其书,未有名家”。(见《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76页)但是《史记·儒林传》、《汉书·艺文志》、《刘歆让太常博士书》中淡到孔壁出书均不无《周官》的文字。有人据以认为“孔安国献《周官经》”事属附会。笔者认为,不记未必没有。山岩屋壁藏书当非一人一家之事,孔子家未必不存,如果确系“周公致太平”之书,孔家想必不能不存吧?
    ①见《汉书·艺文志·周官经》六篇,颜师古注:“即今之《周礼》也。亡其《冬官》,以《考工记》充之”。
    ②如范浚认为《周礼》中有许多兴利之言。范氏说:“文王治岐,关市讥而不征。周公相成王,去文王未远,纵不能不征,使凡货之出于关者征之,足矣。何至于叔末世设为避税法,没其货,挞其人,劫天下之商必使从关出哉!此必汉世聚敛之臣如桑弘羊辈,欲兴榷利,故附益是说于《周礼》,托周公以要说其君耳”见(宋)范浚撰:《香溪集》卷5“读周礼”,四库本,第1140册,第39-40页。又朱彝尊:《经义考》卷120引。
    张栻通过比较《周礼》封国之制与孟子所说“班爵禄之制”不同,认为“要当以孟子为正”。他虽然没有明言《周礼》作于何时,但指出:“夫在孟子之时,已云去其籍矣,又更秦绝灭之余,《周官》之书存者无几矣。今之所传,先儒以为杂出汉儒一时之傅会,是不可不考也”。见张栻撰:《南轩孟子说》卷5“北宫锜问曰”章,四库本,第199册,第466页)他所说的“先儒”,应当是指其师胡宏。魏了翁中说:“《周礼》与《左传》两部,字字谨严,首尾如一,更无疏漏处,疑秦汉初人所作,因圣贤遗言足成之”见(宋)魏了翁撰:《鹤山集》卷108“师友雅言上”,四库本,第1172册,第570页。又朱彝尊:《经义考》卷120引。
    又说:“《周礼》一部,可疑处甚多,然制度纪纲,缜密处亦多。看《周礼》须是只用三代法度看,义理方精。郑注多引后世之法释经,尤不是”。见《鹤山集》卷109“师友雅言”四库本,第1172册,第602页。魏了翁虽然主张《周礼》是后人附会之书,但他比较重视《周礼》,不否定其价值,著有《周礼折衷》四卷。
    罗璧说:“《周礼》刘歆列上之时,包周、孟子张、林硕、何休己不信为周公书。近代司马温公、胡致堂、胡五峰、苏颖滨、晁说之、洪容斋直谓作于刘歆”。(《识遗》卷5“秦后六经”,四库本,第854册,第560页)对罗璧的话,应当加以分析。关于司马光之说,邵博《闻见后录》卷3引司马光《日记》:“上主青苗法,曰:‘此《周礼》泉府之职,周公之法也。’光对曰:‘陛下容臣不识忌讳,臣乃敢昧死言之。昔刘歆用此法以佐王莽,农商失业,涕泣于市道,卒亡天下,安足为圣朝法也!”可能罗璧据此以为司马光主张《周礼》出自刘歆。其实,这是罗壁的误解。在司马光的著述中,多处引用《周礼》之说。他还撰《河间献王传》说:“《周礼》者,周公之大典”(司马光撰:《传家集》卷66“赞·河间献王赞”,四库本,第1094册,第614页)。可见司马光并没有怀疑《周礼》,只是认为《周礼》不可行于后世而已。
    至于苏辙疑《周礼》,也只是说“泰汉诸儒以意损益之者众矣,非周公之完书”并未指名为刘歆所作。见宋苏辙撰:《栾城后集》(曾枣庄、马德富点校),卷7“历代论一·周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5页。
    晁说之是司马光的私淑弟子,他不满于王安石“黜《春秋》而尊尚伪《周礼》,弃《孝经》而以《孟子》配《论语》”(见《景迂生集》卷15“答勾龙寿南先辈书”,四库本,第1118册,第283页),著《儒言》、《辩诬》,力攻王安石之学,其中涉及《周礼》。晁说之疑《周礼》的态度颇为积极,在著作中屡称“伪杂之《周礼》”、“伪《周礼》”。
    邵博云:“晁伯以更生为新室之书也(晁之字以道,一字伯以。此句“伯以”下当脱一“以”字。又“更生”为刘向之字,向未助新室,助新室名为向子刘歆,此为邵氏误记),曰《诗》、《书》但称四岳,新室称五岳,《周礼》亦称五岳,类此不一”。见邵博撰:《闻见后录》卷3,四库本,第1039册,第227页。胡宏提出“刘歆汉家贤宗室向之子,附会王莽,变乱旧章,残诚本宗,以趋荣利。《周礼》之书,本出于孝武之时,为其杂乱,藏之秘府,不以列于学官。及成、哀之世,歆得校理秘书,始列序为经,众儒共排其非,惟歆以为是。夫欲不知天下有三纲,以亲则背父,以尊则背君,与周公所为正相反者也。其所列序之书,假托《周官》之名,剿入私说,希合诚莽之所为耳”。(见胡宏撰:《五峰集》卷4“极论周礼”,四库本,第1137册,第210页)胡宏相信《周礼》出于孝武之时,后经刘歆序列为经,“剿入私说,希合贼莽”。因此《周礼》之中充斥着大量的伪说。等等,不一一罗列,这些提出托名、伪窜的考辨才是文献辨伪学的范畴。
    ①周书灿:《20世纪以前的<周礼>学述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9卷第4期,2006年7月)对中国古代汉迄清近两千年间的《周礼》学研究的情况作了综论,涉及文字训诂、音义注疏、名物制度、作者和成书年代、《考工记》、辨伪以及有关评述等方面内容。可以参考。另外有关“宋代疑古辨伪”“宋代疑经研究”的著述也有。如杨新勋撰:《宋代疑经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本文宋人《周礼》辨伪研究即参阅了这些著述。
    ②汉晋注疏惟独郑玄注本存世。
    ③《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国”下注。又贾公彦《序周礼废兴》引郑玄《序》曰:“斯道也,文、武所以纲纪周国,君临天下,周公定之,致降平龙凤之瑞”。见(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正文》卷首“周礼正义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636页。
    ①《总目提要》卷23“经部二十三·礼类存目一”,“周官辨非”条。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86“礼三·周礼·总论”,第2203页。
    ③同上。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86“礼三·周礼·天官”,第2210页。
    ⑤毛奇龄“与李恕谷论周礼书”中有“近姚立方作《伪周礼论注》四本,”“直绍述宋儒所言,以为刘歆作见《西河集》卷20“书七”,四库本,第1320册,第172页。又《古今伪书考》也将其视为西汉末(刘歆)作。
    ①《总目提要》卷23“经部二十三·礼类存目一”,“周礼问”条。
    ②(清)毛奇龄撰:《经问》卷2,四库本,第191册,第18-19页。
    ①(清)毛奇龄撰:《周礼问》卷1,续四库本,第78册,第383页。
    ②(清)毛奇龄撰:《周礼问》卷1,续四库本,第78册,第384页。
    ③“若或又谓是书出于汉孝成之世,系汉人所作,并非周人,则不然。按《汉志》六国魏文侯时曾以《乐书》赐乐工窦公,至孝文时献其书,即此书之《大宗伯大司乐章》也。桓谭《新语》亦云:‘窦公一百八十岁’,则六国之末巳有其书,其为周人作而非汉人,又可知耳”。(见《经问》卷2,四库全书,第191册,第18页)林庆彰以为“魏文侯的乐人窦公献《周官·大宗伯·大司乐》章”“恐不可信”(见《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六章“考辨《周礼》”,第328页),他的主要依据是“魏文侯卒于周安王十五年(前三八七年),距汉文帝即位之年(前一七九年),有二○八年,魏文侯时假如窦公二十岁,至汉文帝时,已将近二百三十岁,恐不止桓谭《新论》所说的‘一百八十岁’。世上恐无如此高寿的人”。(同上,见第300页)笔者认为,毛奇龄对这段史事的熟悉程度恐怕不逊于今人,他何尝不知窦公高寿?难道历史上确实没有高寿之人么?恐怕未必。林氏“以为未有”恐怕未必允当。
    ①(清)毛奇龄撰:《周礼问》卷1,页384。
    ②(清)毛奇龄撰:《周礼问》卷1,页384。
    ①(清)毛奇龄撰:《经问》卷2,四库本,第191册,第18页。
    ②(清)毛奇龄撰:《经问》卷2,第19页。
    ③(清)毛奇龄撰:《经问》卷2,第18页。
    ④(清)毛奇龄撰:《周礼问》卷1,第383页。
    ⑤(清)毛奇龄撰:《经问》卷2,第18页。
    ①(清)毛奇龄撰:《周礼问》卷1,第383页。他认为“《周礼》非周公作何害?《大学》、《中庸》不知何人作,其为经自在也。必欲争《周礼》为周公作,《大学》孔子作,则无据之言,人将无据以争之,事大坏矣”。总之,祛除《周礼》的圣经之名,于《周礼》有益,于经学有益。
    ②(清)毛奇龄撰:《周礼问》卷1,第388页。
    ③(清)皮锡瑞撰:《经学通论》卷3“三礼·论周官当从何休之说出于六国时人非必出于周公亦非刘歆伪作”,第51页。
    ①《经学五书》附黄宗羲《万子充宗墓志铭》,该铭又收在《南雷文定》卷8及《南雷文约》卷1中。也见于《清代碑传全集》卷130“万君斯大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59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上”卷8“万斯大传”,第418页。
    ①(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128“周礼·周官辨非”条,四库本,第678册,第617-618页。
    ①(清)钱维乔修,钱大听纂:《乾隆鄞县志》,卷21“国朝·万斯大周官辨非”条,续四库本,第706册,第463页。
    ②《清朝文献通考》卷214“经籍四”,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本,第6775页。③见张心澂撰:《伪书通考》上,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360页。
    ④(清)万斯大撰:《周官辨非》,续四库本,第78册,第402页。
    ①(清)万斯大撰:《周官辨非》,续四库本,第78册,第402页。
    ①(清)钱谦益撰、钱曾笺注:《钱牧斋全集·牧斋初学集》(钱仲联标校)(中)卷22“书致身录考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58页。
    ②(清)王铖撰:《读书蕞残》卷7“读外史”条,四库存目本,史部第277册,第777-778页。
    ③《清国史》“文苑传”卷4“陈宏绪传”,第765页。
    ①《清国史》“文苑传”卷21“毛晋传”,第839页。
    ②(清)周亮工撰:《书影》,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26页。
    ①(清)张尔岐撰:《蒿菴闲话》(张翰勋等点校)卷2,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353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卷1“王夫之传”,第379页。《清史稿》卷480“列传二百六十七·儒林一”,第13107页。《清国史》不如《清史稿》内容翔实。
    ③《清国史》“儒林传”卷1“王夫之传”,第379页。
    ④《清国史》“文苑传”卷20“尤侗传”,第832页。
    ①《清国史》“文苑传”卷21“黄虞稷传”,第839页。
    ②《清国史》“文苑传”卷10“王士禄传”,第788页。
    ①(清)谈迁撰:《枣林杂俎》(罗仲辉等点校),“圣集”“艺篑·伪书条”,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9页。
    ①钱曾以精于文献鉴赏闻名。故而清人就有假托钱曾名号以自重的情况,如《海琼传道集》一书,一卷旧题庐山太平兴国宫道士《洪知常集》。四库馆臣考订以为“文词鄙倍,殆村野黄冠所依托”。书前有钱曾名字二印,但是“篆刻丑恶”,当为“庸劣书贾所赝造”。见《总目提要》“海琼传道集”条。再如《洙泗源流》,不分卷,亦不著作者。书前钱曾二印,一曰“虞山钱曾遵王藏书”,一曰“雒阳忠孝家”,但是均“篆刻拙恶,朱色犹新”,四库馆臣以为“庸陋书贾所赝托也”。见《总目提要》卷59“史部十五·传记类存目一”,“洙泗源流”条。
    ②“东坡《石鼓文》全本,实杨慎伪托,而以为篆籀特全”。“《了证歌》称杜光庭, 《太素脉法》称空峒仙翁,本皆伪托,而以为实然。《玄珠密语》最为妄诞,而以为申《素问》六气之隐奥。古三坟书及东家杂记之琴歌,伪托显然,而依违不断。见《总目提要》“读书敏求记”条。具体内容详按附表五《中国古代文献辨伪总目》及附表七《清代学者辨伪一览表》。
    ③(清)钱曾撰:《读书敏求记》(丁瑜点校)卷3“兵家·白猿经”,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④郑思肖(1241-1318、或1238-1315),字忆翁,号所南,又号三外野人。福建连江人。南宋末为太学生。宋亡,改名思肖(即思赵)、所南,忆翁(即南宋)。素不娶,隐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匾其室曰“本穴世界”,以“本”字之“十”置于“穴”中,即大宋。精墨兰。入元后所画皆不画土根,以示国土被夺,亦工墨竹,多写巷烟半抹、斜月数杆之景。诗多怀念宋室,深沉而悲凉。著有《一百二十图诗集》、《郑所南先生文集》等。存世画迹有《国香图卷》、《竹卷》等。又据称作《铁函心史》,书名取“天地万化,悉自此心出”语。有明张武初刻本,清光绪间上海广益书局本。今人陈福康有点校本《郑思肖集》,1991年5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录齐全,校勘精审。
    ①《清史稿》卷266“列传五十三”,第9952-9954页。
    ②王士祯撰《皇华纪闻》中言,转引自《总目提要》卷95“子部五·儒家类存目一”,“千秋金鉴录”条。
    ③(清)王士祯撰:《古夫于亭杂录》卷4,四库本,第870册,第647页。另中华书局1988年版(赵伯陶点校本)卷4不收这段文字。
    ④(清)王士祯撰:《池北偶谈》(靳斯仁点校)卷18“名媛诗”条,第435页。
    ⑤(清)王士祯撰:《池北偶谈》(靳斯仁点校)卷18“名媛诗”条,第435页。
    ⑥(清)王士祯撰:《居易录》卷6,四库本,第869册,第374页。
    ⑦《清国史》“儒林传”卷8“万斯大传(万斯同传附)”,第419页。《清史稿》卷484“列传二百七十一·文苑二”,第13345-13346页。
    ①(清)万斯同撰:《群经疑辨》卷1“诗序说”,续四库本,第1145册,第476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6“冯景传”,第592页。
    ③(清)冯景撰:《解舂集文钞》卷8“淮南子洪保”,续四库本,第1418册,第445页。
    ④林庆彰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四章“考辨《古书尚书》”,第201-207页,对冯景的《古文尚书》辨伪问题有专门研究,并述及阎若璩、章学诚对冯景的评述。可参见林文。
    ①(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卷291“刊石五·魏正始石经大学伪本”条引,四库本,第680册,第728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6“魏荔彤传”,第592页。
    ①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第五章“辨伪”第三节“辨伪的历史成果与经验”,第179页。
    ②杨绪敏:《明清辨伪学的成立及古书辨伪之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③杜泽逊撰:《文献学概要》(修订本),第八章“文献的辑佚与辨伪”,第199页。
    ①牟玉亭:《明清辨伪学的发展》,《文史杂志》1999年第5期。
    ①《七校水经注》即为其代表作,但对于《七校水经注》的真伪尚有争论,清末杨守敬已有所察觉,近代学者胡适、陈桥释明确指出王梓材在七校本中作伪。全祖望所校《水经注》流传坎坷,虽最先完成,却最后付梓,其间稿本分置数处,是经后学搜集、整理成恢的,羼入他人的意见实属难免。值得注意的是,全祖望写有《五校水经注题词》,文中提到“生平五校是编”,这说明他校《水经注》的工作已经完成,否则不会称“生平”,也不会撰此题词。题词写于乾隆庚午,距其去世犹有五年,当然不能排除全祖望在这段时问再做些补充、修订,但是人们发现在七校本中,“王梓材据戴(东原)改全”的情况较为普遍,那么,全祖望七校《水经注》就令人怀疑。但是,全祖望五校《水经注》则是客观事实。
    ②参见《清国史》“儒林传”卷7“全祖望传”,第413页。《清国史》“儒林传下”卷9“全祖望传”,第602页。
    ③(清)阮元撰:《揅经室集·二集》(邓经元点校),卷7“全谢山先生经史问答序”,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44页。
    ④支伟成撰:《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卷首”,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8页。
    ⑤曾贻芬的《全祖望的史学与“七校”“三笺”》(《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2期),在论述全祖望历史文献学成就时,有一段关于全祖望文献辨伪的文字:“全祖望辨伪,事实充分,推理严密。如辨程大昌《子纠辨》,首先从‘晦翁以朱子称,乃其殁后群弟子推而呼之者’,而与其同时的人大都称其元晦,然后指出程大昌‘卒在晦翁前,而辨子纠事乃有朱子之目’(《鲒埼亭集》卷22“书程尚书子纠辨后”。原注,笔者按),所以怀疑此文非程大昌所为。进一步又从文中有朱熹弟子张清江所著《春秋集注》的内容,而程大昌不可能见到此书,这样证明《子纠辨》无疑是捏造的。又如辨郑樵《六经奥论》,朱彝尊从郑樵所上书中唯独不见此书,以及此书议论颇与《通志略》合,对此书提出质疑。但是,全祖望认为,‘其于是书之妄,有未尽者’。他从郑樵死于高宗末年,对于乾、淳诸老他则是前辈,但书中称薛常州有四则,称朱文公(朱熹)有一则,书中又引晁公武《易解》,而这些人都是郑樵的后辈。‘而最发露者,其《天文总辨》中“论鬼料”一条,谓夹漈先生尝得是书而读之,尚得以为渔仲所著乎’(《鲒琦亭集》卷34“跋六经奥论”,原注)这已足以说明《六经奥论》是伪书,但全祖望还从所述内容表现作伪者‘于人之系代源流本不知也’(《鲒埼亭集》卷34《跋六经奥论》,原注)与郑樵学识相去甚远,敲定此书非郑樵所作”。这算是不多见中的一篇。此外研究全祖望的文献学成就抑或学术思想,都鲜有述及全祖望的文献辨伪问题的。如顾志华:《试论全祖望在历史文献学上的成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1期)只是列举他几种文献学性质的著作。无一字提及辨伪。陈其泰:《全祖望与清代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第2期)无一字涉及辨伪或文献学的成就。
    ①(清)全祖望撰:《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琦亭外编》(朱铸禹汇校集注)卷27“题跋一·子夏易传跋尾”,第1260-1261页。
    ②(清)全祖望撰:《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琦亭外编》(朱铸禹汇校集注)卷19“记·丰学士画像记”,第1110页。
    ③(清)全祖望撰:《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外编》(朱铸禹汇校集注)卷41“答杭董浦辨毛西河述石经原委帖”,第1623页。
    ①(清)全祖望撰:《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琦亭外编》(朱铸禹汇校集注)卷43“简贴三·答雪汀问十六国春秋书”,第1657-1658页。
    ②(清)全祖望撰:《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内编》卷29“论·孙武子论”,第548页。
    ①(清)全祖望撰:《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外编》卷17“钞永乐大典记”,第1072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卷6“卢文粥传”,第405页。《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0“卢文弨传”,第607-608页。
    ③(清)卢文弨撰:《抱经堂文集》(王文锦点校)卷3“序二·重校方言序(壬寅)(乾隆四十七,1782)”,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页。
    ①(清)卢文弨撰:《抱经堂文集》卷9“跋二·题越绝后”,第127-128页。
    ②以上均见于(清)卢文弨撰:《抱经堂文集》卷7“题辞·新雕西京杂记缘起”,第90页。
    ①(清)卢文弨撰:《抱经堂文集》卷10“跋三·书校本贾谊新书后”,第141页。
    ②(清)卢文弨撰:《抱经堂文集》卷10“跋三·书子华子后”,第149页。
    ③(清)卢文弨撰:《抱经堂文集》卷12“跋五·刘子跋”,第172页。
    ④戴震生年,一般系在雍正元年(1723)。据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为雍正元年十二月己巳(二十四日)当公元1724年1月19日。《戴震文集》附录,第215页。
    ⑤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洪榜:《戴先生行状》:王昶:《戴东原先生墓志铭》:钱大听:《戴先生震传》;余廷灿:《戴东原先生事略)。见《戴震文集》(赵玉新点校)附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5-275页
    ①转引自(清)凌廷堪撰:《校礼堂集》(王文锦点校)卷35“汪容甫墓志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20页。
    ②《戴东原集》附录“戴东原先生年谱”:“所谓七经者,先生云《诗》、《书》、《易》、《礼》、《春秋》、《论语》、《孟子》是也”。见《戴震文集》,第243页。
    ③戴震的治学方法和特点是学界讨论较多,意见较为一致的,即:戴震治学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尝言:“义理不可空凭胸臆,必求之於古经。求之古经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必求之古训。古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义理明,而我心之同然者,乃因之而明。义理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也。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而义理不寓乎典章制度,势必流入於异学曲说而不自知也”。所作《孟子字义疏证》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戴震在给段玉裁的信中言:“仆生平著述,最大者为《孟子字义疏证》一书,此正人心之要。今人无论正邪,尽以意见误名之曰理,而祸斯民,故《疏证》不得不作”。见(清)段玉裁撰:《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集》(汤志均点校)附录,第481页。在与彭允初书中,戴震又说:“程、朱以理为‘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启天下后世人人凭在己之意见而执之曰理,以祸斯民;更淆以无欲之说,于得理益远,于执其意见益坚,而祸斯民益烈”。见(清)戴震撰:《戴震集》(汤志均点校)(上编)“文集八·答彭进士允初书,第175页。《孟子字义疏证序》亦有:“盖言之谬,非终于言也,将转移人心。心受其弊,必害于事,害于政。彼目之曰小人之害天下后世也,显而共见;目之曰贤智君了之害天下后世也,相率趋之以为美言,其入人心深,祸斯民也大,而终莫之或寤。辨鹗可已哉!……苟吾不能知之亦已矣,吾知之而不言,是不忠也,是对古圣人贤人而自负其学,对天下后世之仁人而自远于仁也。吾用是惧,述《孟子字义疏证》三卷”。见(清)戴震撰:《戴震集》(汤志均点校)(下编)“孟子字义疏证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63-264页。不难看到戴震以训诂求义理,以孔孟正程朱的治学旨归。学界曾讨论很长时间所谓“乾嘉学派”有无义理的问题。实际上主要是因为自章太炎、梁启超以来反清反满这一充满政治色彩的宣教迷惑了学者的双眼,是时代给学术平添的无谓之争。近年来的纠偏之论,正是反映了这一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学术转型基本完成。如娄毅的《训诂与义理:中国传统释义学的两难选择——戴震的释义理论及其所反映的问题》(《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1期)就是这类文章中的一篇代表作。他说“戴震是站在考据学派的立场上做义理学派的工作,融合两种方法是戴震经学的特色。从主观上说戴震力图通过考据,重建孔孟的义理体系,阐发经典的原始意义,以期纠正宋儒对经典的解释,达到其社会批判的目的”。
    ④《清国史》“儒林传”卷6有传,不如“儒林传下”传文详尽。
    ⑤梁启超:《戴东原著述纂校书目考》,(据1936年版影印《饮冰室合集》本,“文集之四十”),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110页。
    ①《安徽丛书》编审会辑:《安徽丛书》第六期,1936年影印本。
    ②四库本和整理本均作“十九”,误,当为“十六”。
    ③以上均见(清)戴震撰:《戴震文集》(赵玉新标点)卷1“尚书今文古文考”,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3-5页。
    (?)(清)戴震:《戴震文集》(赵玉新点校)卷1“大戴礼记目录后语一”,第16-17页。
    ①以上均见(清)戴震撰:《戴震文集》卷3“书小尔雅后”,第64-65页。
    ②(清)戴震撰:《戴震文集》卷10“方言疏证序”,第153-154页。
    ③同上,第155页。
    ④(清)戴震撰:《戴震义集》卷1“周易补注目录后语”,第3页。
    ①(清)阮元撰:《十驾斋养新录序》,载(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陈文和、孙显军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清)王引之撰:《王文简公文集》卷4“詹事府少詹事钱先生墓志铭”,续四库本,第1490册,第398页。
    ③兹不枚举,可参见:《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1“钱大听传”,第612-613页。另,《清国史》“儒林传”卷6“钱大听传”,第407-408页。
    ①“本始”、“太始”问题:《尚书序正义》日:案王充《论衡》及《后汉史》献帝建安十四年黄门侍郎房宏等说云:“宣帝本始元年,河内女子有坏老子屋得古文《泰誓》三篇,”《论衡》又云:“以掘地所得者”。阮元校刻本《尚书》“本始”作“泰和”,校勘记云:“宁本、闽本同,毛本作‘本始’”。古代尤其是西汉和东汉早期多用“太”字而鲜用“泰”字。故陈梦家疑“本始”是“太始”之讹,而太始正在武帝末年。当然,后人也可能因“太始”为“本始”而误以为《泰誓》后得在汉宣帝。但是,有关记载又见于以下几处:
    ①《尚书序·正义》引刘向《别录》:“武帝末民有得《泰誓》书于壁内者,献之,与博士使读说之,数月皆起,传以教人”。
    ②《文选》卷43《移书让太常博士》注引刘歆:“孝武皇帝末有人得《泰誓》十壁中者,献之,与博士使读说之,因传以教”
    ④《汉书·楚元王传》所引刘歆《移太常博士书》: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故诏书曰:“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全经固已远矣。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刘向、刘歆生活年代比东汉王充要早,应该更益于了解详细情况。故昕取“武帝时”应该是恰当的。
    ①(清)钱大听撰:《潜研堂集·潜研堂文集》(吕友仁点校)卷5“问答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4-66页。
    ②(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陈文和、孙显军点校),卷1“诗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③(清)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方诗铭、周殿杰点校)卷7“汉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①(清)钱大昕撰:《潜研堂集·潜研堂文集》(吕友仁点校)卷17“论子思子”,第287页。
    ②(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卷3“孟子章指”、“孟子正义非孙宣公作”,第52页。
    ③(清)钱大昕撰:《元史艺文志》卷1“礼类”,续四库本,第916册,第238页。
    ④(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卷14“元艺文志”,第315页。
    ①(清)钱大昕撰:《三史拾遗》,《廿二史考异》附(方诗铭、周殿杰点校),卷3“律历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6页。
    ②类似文字又见于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今世俗所传甘石《星经》,不知何人伪撰,大约采晋、隋二《志》成之”。(该书卷14“星经”,第301页)
    ③所谓“曾言”,即钱大听言:“今世所称甘、石《星经》乃后人伪托,多袭用晋、隋二《志》而稍为异同,要其剽窃之迹自不能掩,较之太史公书,犹周鼎之与康瓠也”。见《潜研堂集·潜研堂文集》卷34“与梁耀北论史记书(二)”,第624页。
    ④《潜研堂集·潜研堂文集》卷30“题跋四·跋星经”,第532页。
    ①(清)钱大听撰:《十驾斋养新录》卷13“十六国春秋”,第273-274页。
    ②(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卷8“南迁录”,第181页。
    ③见(清)钱大听撰,何元锡编:《嘉定钱大昕全集·竹汀先生日记钞》卷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④(清)钱大昕撰:《潜研堂集·潜研堂文集》卷30“跋艺圃搜奇”,第538-539页。
    ①(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心录》卷14“丹元子步天歌”,第301-302页。
    ②《清国史》“文苑传”卷60“钱仪吉传”,第993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8“王谟传”,第638页。
    ④(清)王谟撰:《汉魏丛书》“端木赐诗传跋”。
    ①(清)王谟撰:《汉魏丛书》“申培诗说跋”。
    ②(清)王谟撰:《汉魏丛书》“穆天子传后识”。
    ③(清)王谟撰:《汉魏从书》“汉武帝内传跋”。
    ④语出《后汉书》卷53“列传四十三·黄宪传”,第1745页。
    ⑤(清)王谟撰:《汉魏从书》“天禄阁外史跋”。
    ①(清)王谟撰:《汉魏丛书》“孔丛子跋”。
    ②(清)王谟撰:《汉魏丛书》“忠经跋”。
    ③(清)王谟撰:《汉魏丛书》“阴符经识”。
    ①(清)王谟撰:《汉魏丛书》“禽经跋”
    ②(清)王谟撰:《汉魏丛书》“洞冥记跋”。
    ③(清)王谟撰:《汉魏丛书》“杂事秘辛跋”。
    ④(清)王谟撰:《汉魏丛书》“甘石星经跋”。
    ①《清国史》“文苑传”卷44“姚鼐传”,第935页。
    ②(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文集》卷5“读司马法六韬”,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52-53页。
    ③(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文集》卷5“题跋”“孝经刊误书后”,第49-50页。
    ①(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文集》卷5“题跋”“辨逸周书”,第51-52页。
    ②(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文集》卷5“读司马法六韬”,第52-53页
    ①(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文集》卷5“辨贾谊新书”,第53-54页。
    ②(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文集》卷5“读孙子”,第54页。
    ③(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文集后》卷2“跋列子”,第212-213页。
    ①(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文集》卷3“左传补注序”,第24-25页。
    ②(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文集》卷3“老子章义序”,第22页。
    ③(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文集》卷3“庄子章义序”,第24页。
    ④见《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孙志祖传”,第13204页。另可参见《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0“孙志祖传(卢文弨传附)”,第608页。《清国史》“儒林传”卷6亦有传,见第405-406页,但是太过简略。
    ①(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4“家语考”,续四库本,第1152册,第257页。
    ①(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4“家语逸文”,第257页。
    ②(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2“郑注孝经”,第237页。
    ③(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2“郑注孝经”,第237页。
    ④(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2“孔安国论语注”,第233页。
    ⑤(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2“孔安国论语注”,第233页。
    ①(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7“仞”,第293页。
    ②(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4“孔丛子与家语合”,第258页。
    ③(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4“西京杂记”,第256页。
    ④(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4“高士传”,第257页。
    ①(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4“贾谊新书”,第254页。
    ②(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4“博物记”,第258页。
    ③详见(唐)李百药撰:《读书脞录》(中华书局标点本)卷44“儒林第三十六·儒林·刘昼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589-590页。
    ④(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4“刘子”,第259页。
    ⑤(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卷4“神异经述异记”,第256页。
    ①申屠炉明认为:“学诚坎坷的一生实在令人同情,与钱氏一生‘备林家之转福,享文章之盛名’的际遇相比有天壤之别”。文章还说:“道光初年钱林作《文献征存录》,在《邵晋涵传》中提到说:‘会稽张学诚,有《文史通义》若干卷’云云。同为浙人,两地相距不远,却将他的名字错成‘张学诚’,说明章在学术界知名度不高”。最可气者是章学诚曾经给钱大听写信论学以及将其《文史通义》送钱指正,章氏后人编印的《文史通义》中收人此信,但在钱家编著的《嘉定钱氏全书》中,有大昕与朱筠、戴震、汪中、洪亮吉、孙星衍、凌廷堪的交往,“唯独未提及章学诚之名”。这说明章氏在钱氏的眼中,没有多少分量。(参见申屠炉明:《论章学诚与钱大听学术思想的异同》,《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
    章学诚之所以倍受冷落,实是当时士风、学风使其然。他曾给家人写信,谈了自己治学旨趣,以及当下之学风问题:“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多为后世开山。而人乃拟吾于刘知几,不知刘言史法,吾言史意;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截然两途,不相入也。至论学问文章,与一时通人全不相合。盖时人以补苴襞绩见长,考订名物为务,小学音画为名:吾于数者皆非所长,而甚知爱重,咨于善者而取法之,不强其所不能,必欲自为著述以趋时尚,此吾善自度也。时人不知其意而强为者,以谓舍此无以自立,故无论真伪是非,途径皆出于一。吾之所为,则举世所不为也”。(《文史通义》“家书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17页。)笔者认为,时人不以为章氏为一流学者,良有以也。现代社会,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章学诚研究升温,是经史地位逆转,学术转型的结果。对于章学诚的褒扬不应该忽视所持的尺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叶瑛就曾校注《文史通义》,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名《文史通义校注》,共二册。1985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了《章学诚遗书》。1993年仓修良编订成《文史通义新编》一书,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2005年该社又出版了仓修梁的注本,称《文史通义新编新注》。仓氏《新编》暨《新编新注》本比道光本及《章氏丛书》本《文史通义》辑录文章更为丰富,较便于使用。本文即选用仓氏《新编新注》本。
    研究章学诚的论著,颇为丰富,单是黄兆强著《六十五年来之章学诚研究》(《东吴文史学报》,第6期,1988年1月,第211-236页)中的初步统计,二十世纪八十年末前后,就已经有50余种。自后的论著又相继推出。其中杜维运著《清代史学与史家·章学诚之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等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
    ②如吴怀棋认为, “六经皆史”学说“主要不是从历史编纂学上说,也不是著重从史料学上说,应当从历史意识上、从史学思想上来理解这个问题。中国的史学思想的主要思潮,溯源探流,都可以追寻到《六经》那里。《六经》的每一部经书中不是孤立地、简单地阐述一种见解,反映一种历史意识,情况比较复杂;但每一部经书,相对地说,比较集中地表达一种历史见解,一种史学观点”。见吴怀棋。中国史学思想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页。另有一种观点是认为,“六经皆史”说的意义在于以史明道,提高史学的地位,来对抗当时以考据明道的风气,参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罗炳良:《18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成就》(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0页)。
    关于章学诚“六经皆史”研究综述,可参见:李安著《从“真”到“通”: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体系化及其终结——以刘知几、章学诚为中心的考察》(中国古代史专业学科学位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当然也有人认为“六经皆史”的命题并非章氏首创,钱钟书先生对此有详细的考证。见钱钟书著《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1-262页)。
    ①朱梅光:《章学诚辨伪学成就初探》,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①(清)章学诚撰:《文史通义新编新注》(仓修良编注)“内篇一·诗教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8页。
    ②(清)章学诚撰:《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内篇四·言公上”,第201-202页。
    ①(清)章学诚撰:《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内篇四·言公下”,第215页。
    ①见赵贞信撰“崔述考辨古籍语序”,《古籍考辨丛刊》第二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
    ①(清)孙星衍撰:《问字堂集》(骈宇鶱点校)卷4“杂文四·文子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8-90页。
    ①又见《平津馆丛书》“燕丹子序”,转引自姚振宗撰:《汉书艺文志拾补》卷2,续四库本,第914册,第156页。
    ②(清)孙星衍撰:《问字堂集》卷3“杂文三·晏子春秋序”,第77-78页。
    ③(清)孙星衍撰:《问字堂集》卷3“杂文三·孙子略解序”,第81页。
    ④(清)孙星衍撰:《问字堂集》卷3“杂文三·校定神农本草经序”,第68页。
    ①见《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1“陈鳣传”,第651页
    ②收在续四库第923册。该书是经部专科版本题跋,其跋语除辩讹审伪之外,兼记刊版年月、册籍款式,得书经过、各书价位、收藏印记等。其中内容多见于《简庄诗文钞》。
    ③(清)陈鳣撰:《简庄文钞》卷2“集孝经郑注叙”,续四库本,第1487册,第284页。
    ④(清)陈鳣撰:《简庄文钞》卷2“家语疏证叙”,第251-252页。
    ⑤(清)陈鳣撰:《简庄文钞》续编卷1“刘子注跋”,第292页。
    ①(清)陈鳣撰:《简庄文钞》续编卷1“元珠密语跋”,第293页。
    ②(清)陈鳣撰:《简庄疏记》卷10“礼记”,续四库本,第1157册,第237页。
    ③张惠言的易学研究较受人关注。杨向奎有《论张惠言的易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1990年第5期)是这方面文章中较有影响的一篇
    ④《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3“张惠言传”,第659-660页。
    ⑤(清)张惠言撰:《茗柯文编》二编,卷上“子夏传”,续四库本,第1488册,第521-522页。
    ①(清)张惠言撰:《茗柯文编》二编,卷上“周易虞氏义序”,第512页。
    ②(清)张惠言撰:《周易郑荀义》卷上“略例·彖象附经”,续四库本,第26册,第679页。
    ③(清)张惠言撰:《茗柯文编》二编,卷上“易纬略义序”,第522页。
    ④《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6“严可均传”,第671页。
    ⑤《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6“严可均传”,第672页,另参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总目”续四库本,第7页。
    ⑥中华书局影印本《出版说明》中指出该书的“有些文章不辨真伪”。
    ①(清)严可均撰:《铁桥漫稿》卷5“文类三·新语叙”,续四库本,第1489册,第10-11页。
    ②(清)严可均撰:《铁桥漫稿》卷5“文类三·鬻子叙”,第8页。
    ③(清)严可均撰:《铁桥漫稿》卷8“文类六·书管子后”,第46-47页。
    ④《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8“洪颐煊传”,第681页。
    ⑤《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8“洪颐煊传”,第681页。
    ⑥(清)洪颐煊撰:《筠轩文钞》卷8“列仙传序”
    ①(清)洪颐煊撰:《孝经郑注补证》。
    ②(清)洪颐煊撰:《筠轩文钞》卷2“诂经精舍策对略”,续四库木,第1489册,第566页。
    ③《清国史》“文苑传”卷47“鲍廷博传”,第944页。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8“周中孚传(徐养原传附)”,第683页。
    ②(清)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卷64“子部十二之二·孔氏谈苑”条,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1262页。
    ①(清)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卷63“子部十二之二·杂事秘辛”条,第1244页。
    ②(清)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卷66“子部十二之四·搜神记”,第1304-1305页。
    ③(清)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卷66“子部十二之四·搜神后记”,第1305页。
    ①(清)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卷44“子部六之上·星学”,第816-817页。
    ②(清)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卷63“子部十二之一·燕丹子”,第313页。
    ③(清)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卷66“子部十二之四·别国洞冥记”,第1303页。
    ①以上均见(清)方苞撰:《方苞集》(刘季高点校)卷1“读经·读古文尚书”,第1页。
    ①以上均见(清)李绂撰:《穆堂初稿》卷45“古文尚书冤词后”,续四库1422册,第118-119页。
    ①(清)翁方纲撰:《复初斋文集》卷1“古文尚书条辨序”,第357页。
    ②(清)翁方纲撰:《复初斋文集》卷1“古文尚书条辨序”,第357页。
    ③(清)翁方纲撰:《复初斋文集》卷1“古文尚书条辨序二”,第358页。
    ④(清)刘逢禄撰:《左海文集》卷6“古文尚书条辨序”,续四库本,第1496册,第281页。
    ⑤《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4“梁上国传”,第621页。
    ①惠栋注言:“此亦见《皋陶谟》非《益稷》也”。
    ②王充耕以为“征苗之事”“不可信”。其言:“谓之分北,则非止于一人。谓其丕叙,则必非止于一君。又谓之迁有苗,渭之遏绝苗民,则不特迁徙其君长,必并其国人俱徙之。又何来徂征逆命之事邪?三苗既非在庙之臣,舜必将执其君而窜之。舜执其君而无所难,禹征以六师而反不服。迨至来格,既革心向化矣。又从而追其既往而分北之,岂叛则讨之服则舍之之义?”又曰:“舜以耋期倦勤而授禹,禹岂宜舍朝廷之事而亲征有苗?舜又安能以倦勤之余,而诞敷文德?若果能之,则亦不必授禹矣”。见(元)王充耕撰:《读书管见》卷上“三苗”条,四库本,第62册,第460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7“顾栋高传”,第595页。
    ①惠周惕,字元龙,原名恕,江苏吴县人。惠有声子。少从徐枋、汪琬学。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科,丁忧,不与试。三十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密云知县,有善政,卒於官。邃于经学。惠士奇,字天牧,康熙五十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充会试同考官、湖广乡试正考官,寻提督广东学政。雍正初召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削籍,乾隆元年,复起为侍读,免欠修城银,令纂修三礼。越四年,告归,卒於家。惠士奇盛年兼治经史,晚尤邃於经学,撰《易说》六卷,《礼说》十四卷,《春秋说》十五卷等。子七人,惠栋最知名。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5“惠栋传(惠周惕传附)”,第589页。
    ①见《清史稿》卷481“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江声传”,第13231-13233页。
    ①见于(清)钱林撰:《文献征存录》卷5“江声”传。(清)江藩撰:《国朝汉学师承记》(《汉学师承记(外二种)》,朱维铮导读)卷2“江艮庭先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2-46页。《清国史》“儒林传”亦有引述。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5“江声传”,第626-627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1“王鸣盛传”,第611页。
    ①采伪孔《传》而不用伏生《尚书大传》的作法,孙星衍以为不妥。故而在孙氏《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孙氏黜孔《传》用伏《传》。见《尚书今古文注疏序》。
    ②施建雄著:《王鸣盛学术研究》,“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上”卷15“程廷祚传(李塨传附)”,第496页。
    ①(清)程廷祚撰:《晚书订疑》卷3“杂论晚书二十五篇”,续四库本,第44册,第28页。
    ②同上,第28页。
    ③(清)惠栋撰:《晚书订疑序》,见《晚书订疑》卷首,第1页。
    ④《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8“李惇传(王念孙传附)”,第592页。
    ①(清)李惇撰:《群经识小》卷2“孔传”条,续四库本,第173册,第23页。
    ②(清)阮元撰:《山东粮道孙君星衍传》,《碑传集》卷87,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14-2521页。
    ③(清)阮元撰:“阅问字堂集赠言”,载(清)孙星衍撰:《问字堂集》(骈宇騫点校)卷首,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9页。
    ①孙星衍传记及著述出版、收藏情况,参见《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48-649页。有关传记资料主要有:《清史稿》卷481、《清史列传》卷69、《国朝耆献类徵初编》卷113、毕沅撰《吴会英才集》;阮元撰《山东粮道孙君星衍传》,载《碑传集》卷87,中华书局1993年版;《国朝先正事略》卷35;支伟成撰:《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吴派经学家列传第四”,上海泰东图书局1925年初版,1928年再版,1986年岳麓书社复据1928年版印行,第95-99页;张绍南撰《孙渊如先生年谱》,收入《丛书集成续编》第36册,上海书店;等等。其中阮元所作年谱最为详尽。
    ②以上见该书“凡例”。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1“孙星衍传”,第649页。
    ①(清)阮元撰:《揅经室集·二集》(邓经元点校),卷4“通儒扬州焦君传”,第476页。
    ①见《尚书补疏序》,该序又收在焦循撰:《雕菰集》卷16“序·尚书孔氏传”,续四库本,第1489册,第282-283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7“陈祖范传(顾栋高传附)”,第595页。
    ③《四库总目》卷14“经部十四·存目二”“尚书读记”条。
    ④《清国史》“儒林传上”卷25“阎循观传”,第534页。
    ①《清国史》“儒林传上”卷24“戴祖启传”,第533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9“庄存与传”,第642-643页。
    ①《总目提要》卷19“经十九·礼类一”,“钦定周官注疏”
    ②《总目提要》卷19“经十九·礼类一”,“钦定周官注疏”
    ③《总目提要》卷19“经十九·礼类一”,“周礼注疏”。
    ①顾颉刚:《方苞考辨周官的评价》, 《文史》第37辑,中华书局1993年2月。
    ②(清)方苞撰:《方苞集》(刘季高点校)(上册)卷1“读经·读周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页。
    ③同上。第16。
    ④(清)方苞撰:《方苞集》(刘季高点校)(上册)卷1“读经·周官辨伪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
    ①以上因为均见于(清)方苞撰:《方苞集》(刘季高点校)(上册)(上册)卷1“读经·周官辨伪一”,第17-20页。
    ②(清)方苞撰:《方苞集》(刘季高点校)(上册)卷1“读经·周官辨伪二”,第21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卷7“沈彤传”,第414页。《清国史》“儒林传下”卷9“沈彤传”,行文大体相同。
    ①语出(清)沈彤撰:《果堂集》卷8“书周官禄田考后”,四库本,第1328册,第345页。
    ②(清)沈彤撰:《果堂集》卷5,又见于《周官禄田考》卷首,四库本,第101册,667-668页。
    ③如沈彤言,经过校对,发现“惟《秋官》下,士本百九十七人,误少四人。徒本二千有二十八人,误出掌客二十人,误少十人。《夏官》徒本千九百四十四人,误多四人。总数食数因而并误者十余件”。见《重校周官禄田考跋》,载于《果堂集》卷8,第348页。
    ④语出(清)沈彤撰:《果堂集》卷8“书周官禄田考后”,第345页。
    ⑤(清)沈彤撰:《果堂集》卷8“书周官禄田考后”,第345页。
    ①(清)沈彤撰:《果堂集》卷5,第332页。又见于《周官禄田考》卷末,四库本,101册,713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8“汪中传”,第639页。
    ③颜建华:《汪中著述及佚作述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3期2004年5月。对《汪中集》收录中存在的问题有指摘。
    ①(清)汪中撰:《汪中集》(王清信,叶纯芳点校)卷1“文集·周官征文”,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
    研究所,2000年版,第36-38页。
    ②(清)顾栋高撰:《春秋大事表》卷47“左氏引经不及<周官>、<仪礼>论”,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65-2566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3,“帝纪第三·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页。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36“列传第六·卫恒传(卫瓘传附)”,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61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51“列传第二十一·束皙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32页。
    ①(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集说”,续四库本,第335册,第14页。
    ②今人陈力力争今本《竹书纪年》非伪。并以为是太康二年出土。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51“列传第二十一·束皙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32页。
    ①见《古今伪书考》(顾颉刚点校)“竹书纪年”条,第18-19页。
    ②见(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卷19,第136-137页。
    ③见(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卷3,第21页。
    ①(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卷13“列传第七·沈约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标点本)卷57“列传第四十七·沈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03-1415页。
    ②《宋史》“符瑞志”分上中下三卷,在(南朝梁)沈约撰《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7-29卷,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9-878页。
    ③以上均见(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卷13“竹书纪年”,第272-273页。
    ①《总目提要》卷47“史部三·编年类”,“竹书纪年”条。
    ②《总目提要》卷29“经部二十九·春秋四”,“左传补注”条。
    ③《总目提要》卷34“经部三十四·五经总义存目”,“三经附义”条。
    ④《总目提要》卷47“竹书纪年”条。
    ⑤“禹受命于神宗及征有苗,本伪《尚书》。帝乙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本《毛诗传》。周公复政成王,本《尚书》伪孔传。禹杀防风氏,纣伐有苏氏,获妲己,俱本《国语》。纣命九侯、周侯、邗候,本《战国策》。桀囚汤于夏台,纣囚文王于羑,俱本《史记》”。上述是崔述在夹注中举出作伪者掇拾伪《尚书》、伪孔《传》,《毛诗》,《国语》、《战国策》和《史记》的几条证据。
    ①(清)崔述撰:《崔东壁遗书·考古续说》卷2。
    ①《竹书纪年集证》中陈逢衡自言“是书草创于嘉庆甲子(嘉庆九年,1804)九月,时年二十有七”,则陈氏生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当属无疑。但是《清国史》“陈逢衡传”中记:陈氏道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见《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9“陈逢衡传(沈钦韩传附)”,第685页)如果按照道光十一年(1831)卒的记载,陈氏享年五十三;如果以享年七十一的记载,则卒年当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又查《碑传集补》中金长福撰“陈逢衡传”,知陈氏确系“卒年七十有一”。(见闵尔昌编《碑传集补》“卷48“文学二十七·陈征君传”,文海出版社,第2657页)则大体可以确定是道光二十八年卒。《清国史》中“道光十一年”的记载有误。此外,从《碑传集》和《清国史》传文内容看来,后者改写自前者的迹象比较明显。所以《碑传集补》中“卒年七十一”的记载当可信。目前常有将陈逢衡卒年记作咸丰五年(1855),有误。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9“陈逢衡传(沈钦韩传附)”,第685页。
    ③(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凡例”,续四库本,第335册,第7页。
    ④以上见(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集说”,续四库本,第335册,第25页。
    ①(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集说”,第25页。
    ②(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集说”,第22页。
    ③(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集说”,第26页。
    ④(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集说”,第22-22页。
    ⑤(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集说”,第24页。
    ①(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集说”,第26页。
    ②(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集说”,第20-21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0“雷学淇传”,第688页。《续碑传集》卷74“儒学四·雷学淇传”取自“儒林传稿”。
    ①鲁实先作《今本<竹书纪年>辨伪》,文中对雷学淇以历算之法辨《竹书纪年》非伪提出批驳,他说:“所谓下距年数者,乃谓自其所推考之年,下至于今之年数。亦犹今人之言西历纪元前若十年,或言民国纪元前若干年也。夫共和以前帝王享国永短,异论纷陈。故其立元之岁,莫衷一是。倘不考其下距年数,而徒凭《纪年》所载岁次,据历以推其朔食,必将无所适从。何则?以岁次乃六甲一旬周故也。例如考今本《纪年》仲康五年癸巳之日食,苟不先求其下距年,为相当于公元前1948年,而即昧然从事。前此则公元前2008年,后此则前1888年,皆癸巳岁,即以其比近者言之,前后相差凡六十岁,必难审其是非矣”
    ②该书被誉为“第一部全面、详细、系统地介绍《四库全书》纂修过程的研究专著”。
    ③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年版,该书被称为《四库全书》研究的“百科全书”。
    ④这也是一部形式新颖的研究型专著。
    ①如上文提到的邵懿辰著《增订四库简目标注》。
    ②周晓聪:《<四库全书总目>与考据学》,兰州大学历史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中国史学史方向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③这篇论在论述《四库全书总目》的考据学成绩:“考证书籍”之六“考证书籍的真伪”(第22页)和“考据方法”的第2点“伪书伪说,不足据也”(第27-28页,两处提到“辨伪”问题。
    ④司马朝军撰:《<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考据法则释例》,《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①司马朝军撰:《<四库全书总日>研究》附录一“《四库全书总目》辨伪书目”,第454页。
    ①如司马朝军总结出①文本:包括风格、文体、音韵、词源、方言、文词、称谓7种:②作者:包括碑传、游迹、生平、思想、水平5种;③著录:包括源流、卷数2种;④比勘:包括对勘、引文、因袭3种;⑤佚文:包括称引、辑佚2种;⑥编例:包括撰书义例、注疏义例、凡例、体例、编例5种;⑦名物制度:包括礼制、官制、历法、地理、避讳5种;⑧情理及其他:包括情理、史实、综合(指从思想、篇目、内容、墓志、史传、传者、比勘、水平、因袭、篇第等手法辨伪)3种。总计八类32种。见《<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第六章“《四库全书总目》与辨伪学”,第300-324页。司马氏归纳的八个方面在逻辑层次上还算清晰,但是具体细目划分,却有值得商榷处。笔者依照汉唐以来发明的辨伪方法的实际,大致也归纳为八方面,同司马氏归结的数量相同,个别条目相同,但是划分的标准有别。特此说明。
    ①《总目提要》卷103“子部十三·医家类一”,“银海精微”条。
    ②《总目提要》卷100“子部十·兵家类存目”,“兵要望江南歌”条。
    ③《总目提要》卷143“子部五十三·小说家类存日一”,“汉杂事秘辛”条。
    ④《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神异经”条。
    ⑤《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汉武洞冥记”条。
    ⑥《总目提要》卷44“经部四十四·小学类存日二”,“韵经”条。
    ①《总目提要》卷174“集部二十七·别集类存目一”,“蕊阁集”条。
    ②《总目提要》卷151“集部四·别集类四”,“孙可之集”条。
    ①《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博物志”条。
    ②《总目提要》卷144“子部五十四·小说家类存目二”,“广夷坚志”条。
    ③《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搜神后记”条。
    ①《总目提要》卷35“孟子音义”条。卷35“孟子正义”有专门考辨,可参见,第191-192页。
    ②如余萧客的《古经解钩沉》等。此外, 《总目提要》成以考订复出《论语义疏》,“其《疏》文与余萧客《古经解钩沉》所引,虽字句或有小异,而大旨悉合。知其确为古本,不出依托”。见《总目提要》卷35“经部三十五·四书类一”,“论语义疏”条。
    ③《总目提要》卷33“经部三十三·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条。
    ①《总目提要》卷148“集部一·楚辞类”,“孔北海集”条。
    ②《总目提要》卷109“子部十九·术数类二”,“太清神鉴”条。
    ③《总目提要》卷111“子部二十一·术数类存目二”,“披肝露胆经”。
    ④《总目提要》卷43“经部四十三·小学类存目一”,“篇海类编”。
    ①除了考察生平外,又有以下几条证据:“黄钟为三寸九分”,“跋称有秦观、谢无逸二序”等。详见《总目提要》卷95“子部五·儒家类存目一”,“浩斋语录”
    ②《总目提要》卷100“子部十·兵家类存目”,“心书”
    ①《总目提要》卷147“子部五十七·道家类存目”,“参同契章句”条。
    ②《总目提要》卷7“经部七·易类存目一”,“关氏易传”条。
    ③《总目提要》卷110“子部二十·术数类存日一”,“正易心法”条。
    ④转引自《总目提要》卷35“经部三十五·四书类一”,“孟子正义”条。⑤如其言“曹溶《学海类编》所收伪本居十之九,不能不连类疑之(指旧题元丘处机撰《摄生消息论》)耳”。见《总日提要》卷147“子部五十七·道家类存日”, “摄生消息论”条。又旧题明冷谦撰《修龄要指》,载曹溶《学海类编》中, 《总目提要》认为:“所言皆养生调摄之事,如《十六段锦》、《八段锦》之类,汇辑成编。疑亦依托”。见《总目提要》卷147“子部五十七·道家类存目”,“修龄要旨”条。
    ①《紫微杂说》一卷,旧本题宋吕祖谦撰,又有别本,则但题《东莱吕紫微杂说》,而不著其名。今考赵希弁《读书志》,载《东莱吕紫微杂说》一卷,《师友杂志》一卷,《诗话》一卷,皆吕本中居仁之说,郑寅刻之庐陵云云。据此,则当为吕本中所撰。见《总目提要》卷121“子部三十一·杂家类五”,“紫微杂说”条。
    ②至于阎若璩自言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前后判若两人”,只是阎若璩一厢情愿的误解,与实事无关,与史实亦无关。详见上一章。
    ①《总目提要》卷27“经部二十七·春秋类二”,“春秋传”条。
    ②《总目提要》卷119“子部二十九·杂家类三”,“疑耀”条。
    ③《总目提要》卷25“经部二十五·礼类存目三”,“三礼考注”条。
    ④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①《总目提要》卷116“子部二十六·谱录类存日”,“古玉图谱”条。
    ②《总目提要》卷174“集部二十七·别集类存日一”,“陈文恭公集”条。
    ③《总目提要》卷40“经部四十·小学类一”,“方言”条。
    ①《总目提要》卷151“集部四·别集类四”,“皮子文薮”条。
    ②以上可参见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第六章“《四库全书总目》与辨伪学”,第319-320页。
    ③《总目提要》卷135“子部四十五·类书类一”,“编珠”条。
    ④《总目提要》卷26“经部二十六·春秋类一”,“春秋左传正义”条。
    ①《总目提要》卷69“史部二十五·地理类二”,“水经注”条。
    ②《总目提要》卷47“史部三·编年类”,“竹书纪年”条。
    ③《总目提要》卷107“子部十七·天文算法类二”,“星经”条。
    ④如《岭表录异》,唐刘恂撰。原书散逸,惟《百川学海》及《说郛》有残本,其他文献称引颇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三卷。根据宋僧赞宁《笋谱》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的记载,刘恂当为唐昭宗时人。但是《总目提要》发现传世本中有“唐乾符四年”、“唐昭宗即位”的文字,它认为“唐之臣子宜有内词,不应直称其国号。且昭宗时人,不应预称谥号”。也就是说不但刘洵直称国号不太合规制,而且他更“预称”谥号,显然非刘恂所能,故而以为该书原本早已亡佚,传世本由后人抄掇,大致“成于五代时”。见《总目提要》卷70“史部二十六·地理类三”,“岭表录异”条。
    ⑤《郑樵传》记“高宗幸建康,命以《通志》进,会病卒,年五十九”。见(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标点本)卷436“列传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郑樵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944页。这里所说的宋高宗巡幸建康当在宋绍兴三十二年,故而可以推算出郑樵生卒。
    ⑥《总目提要》卷33“经部三十三·五经总义类”,“六经奥论”条。
    ①《总目提要》卷6“经部六·易类六”,“易类小序”条。
    ②《总目提要》卷126“子部三十六·杂家类存目三”,“搜采异闻集”条。
    ③《总目提要》卷123“子部三十三·杂家类七”,“少室山房笔丛”条。
    ④《总目提要》卷118“子部二十八·杂家类二”,“野客丛书”条。
    ⑤《总目提要》卷197“集部五十·诗文评类存目”,“学稼余谭”条。
    ⑥《总目提要》卷122“子部三十二·杂家类六”,“古夫于亭杂录”条。
    ⑦《总目提要》卷189“集部四十二·总集类四”,“隋文纪”条。
    ⑧《总目提要》卷149“集部二·别集类二”,“黄氏补注杜诗”条。
    ⑨《总目提要》卷149“集部二·别集类二”,“九家集注杜诗”条。
    ⑩《总目提要》卷150“集部三·别集类三”,“增广注释音辩柳集”条。
    ①《总目提要》卷117“子部二十七.杂家类一”,“子华子’,条。
    ②《总目提要》卷146“子部五十六·道家类”,“关尹子”条。
    ③《总目提要》卷91“子部一·儒家类一”,“孔子家语”条。
    ④《总目提要》卷66“史部二十二·载记类”,“十六国春秋”条。
    ⑤《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海内十洲记”条。
    ⑥《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汉武洞冥记”条。
    ①《总目提要》卷195“集部四十八·诗文评类一”,“后山诗话”条。
    ②《总目提要》卷149“集部二·别集类二”, “集千家注杜诗”条。
    ③《总目提要》卷11“经部十一·书类一”, “尚书正义”条。
    ④《总目提要》卷112“子部二十二·艺术类一”,“画山水赋”条。
    ⑤《总目提要》卷103“子部十三·医家类一”,“银海精微”条。
    ⑥《总目提要》卷109“子部十九·术数类二”,“李中虚命书”条。
    ⑦《总目提要》卷109“子部十九·术数类二”,“太清神鉴”条。
    ⑧《总目提要》卷35“经部三十五·四书类一”,“孟子正义”条。
    ⑨《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神异经”条。
    ⑩《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汉武故事”条。
    ①《总目提要》卷61“史部十七·传记类存目三”,“忠传”条。
    ②《总目提要》卷147“子部五十七·道家类存目”,“疑仙传”条。
    ③司马氏注明《总目提要》有“其词拙陋,殆粗知文义者所为”,故而据此说明《总目提要》以为伪作。司马氏的作法颇有断章取义之嫌。
    ④《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甘泽谣”条。
    ①《总目提要》卷89“史部四十五·史评类存目一”,“四明尊尧集”条。
    ②《总目提要》卷149“集部二·别集类二”,“次山集”条。
    ③《总目提要》卷189“集部四十二·总集类四”,“皇霸文纪”条。
    ④《总目提要》卷189“集部四十二·总集类四”, “西汉文纪”条。
    ⑤《总目提要》卷189“集部四十二·总集类四”,“东汉文纪”条。
    ①《总目提要》卷189“集部四十二·总集类四”,“隋文纪”条。
    ②《总目提要》卷50“史部六·别史类”,“契丹国志”条。
    ③《总目提要》卷143“子部五十三·小说家类存目一”,“朝野遗记”条。
    ④“剽取”一词,用语稍重,不过从上下文语意可知其确切涵义是“掇拾”
    ⑤《总目提要》卷131“子部四十一·杂家类存目八”,“补妒记”条。
    ⑥《总目提要》卷147“子部五十七·道家类存目”,“集仙传”条。
    ⑦《总目提要》卷114“子部二十四·艺术类存目”,“古今印史”条。
    ①《总目提要》卷200“集部五十三·词曲类存目”,“白石词集”条。
    ②《总目提要》卷200“集部五十三·词曲类存目”,“空同词”条。
    ③《总目提要》卷170“集部二十三·别集类二十三”,“逊志斋集”条。
    ④《总目提要》卷167“集部二十·别集类二十”,“筠轩集”条。
    ⑤《总目提要》卷175“集部二十八·别集类存目二”,“七星诗文存”条。
    ⑥《总目提要》卷149“集部二·别集类二”,“孟浩然集”条。
    ①《总目提要》卷150“集部三·别集类三”,“毗陵集”条。
    ②《总目提要》卷167“集部二十·别集类二十”,“雁门集”条。
    ③《总目提要》卷200“集部五十三·词曲类存目”,“乐府指迷”条。
    ④《总目提要》卷148“集部一·别集类一”,“何水部集”条。
    ⑤《总目提要》卷198“集部五十一·词曲类一”,“初寮词”条。
    ①《总目提要》卷150“集部三·别集类三”,“王司马集”条。
    ②《总目提要》卷102“子部十二·农家类”,“齐民要术”条。
    ③《总目提要》卷118“子部二十八·杂家类二”,“独断”条。
    ④《总目提要》卷195“集部四十八·诗文评类一”,“文心雕龙”条。
    ⑤《总目提要》卷147“子部五十七·道家类存目”,“古老子”条。
    ⑥《总目提要》卷41“经部四十一·小学类二”,“字孪”条。
    ⑦《总目提要》卷41“经部四十一·小学类二”,“字通”条。
    ⑧《总目提要》卷113“子部二十三·艺术类二”,“寓意编”条。
    ⑨《总目提要》卷110“子部二十·术数类存目一”,“皇极经世节要”条。
    ①《总目提要》卷198“集部五十一·词曲类一”,“东浦词”条。
    ②《总目提要》卷122“子部三十二·杂家类六”,“蠡海集”条。
    ③《总目提要》卷65“史部二十一·史钞类”,“两晋南北奇谈”条。
    ④《总目提要》卷122“子部三十二·杂家类六”,“井观琐言”条。
    ①《总目提要》卷123“子部三十三·杂家类七”,“绀珠集”条。
    ②《总目提要》卷27“经部二十七·春秋类二”,“春秋比事”条。
    ③《总目提要》卷112“子部二十二·艺术类一”,“画鉴”条。
    ④《总目提要》卷115“子部二十五·谱录类”,“墨经”条。
    ⑤《总目提要》卷137“子部四十七·类书类存目一”,“侍儿小名录拾遗”条。
    ⑥《总目提要》卷107“子部十七·天文算法类二”,“步天歌”条。
    ⑦《总目提要》卷186“集部三十九·总集类一”,“唐百家诗选”条。
    ⑧《总目提要》卷104“子部十四·医家类二”,“此事难知”条。
    ⑨《总目提要》卷61“史部十七·传记类存目三”,“逸民传”条。
    ①《总目提要》卷51“史部七·杂史类”,“平宋录”条。
    ②《总目提要》卷121“子部三十一·杂家类五”,“紫微杂说”条。
    ③《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续博物志”条。
    ④《总目提要》卷117“子部二十七·杂家类一”,“墨子”
    ⑤《总目提要》卷101“子部十一·法家类”,“韩子”。
    ①《总目提要》卷92“子部二·儒家类二”,“二程外书”条。
    ②《总目提要》卷95“子部五·儒家类存日一”,“渔樵对问”条。
    ③《总目提要》卷57“史部十三·传记类一”,“孔子编年”条。
    ④《总目提要》卷64“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勤王记”条。
    ⑤《总目提要》卷112“子部二十二·艺术类一”,“林泉高致集”条。
    ⑥《总目提要》卷189“集部四十二·总集类四”,“唐宋八大家文钞”条。
    ①司马氏考语引述作“郎瑛称其多录旧书,攘为己有”,这是《总目提要》转引郎瑛语,非《总目提要》所持论。
    ②见《总目提要》卷5“经部五·易类五”,“周易大全”条。
    ③见《总目提要》卷12“经部十二·书类二”,“书传大全”条。
    ④见《总目提要》卷16“经部十六·诗类二”,“诗经大全”条。
    ⑤语出《总目提要》“事物初略”条:“是编杂记事物俚俗语言之所自始。然多剽取《事物纪原》诸书,语多猥鄙,不足以言考证之学”。见该书卷126“子部三十六·杂家类存目三”
    ①《总目提要》卷109“子部十九·术数类二”,“青囊奥语”条。
    ②《总目提要》卷151“集部四·别集类四”,“孙可之集”条。
    ③《总目提要》卷142“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清异录”条。
    ①《总目提要》卷111“子部二十一·术数类存目二”,“六壬兵占”条。
    ②《总目提要》卷165“集部十八·别集类十八”,“勿轩集”条。
    ①除了笔者阅读范围有限的现实原因外,许多知名学者并未有多少,或没有著述传世,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
    ①不存稿者周永年,字书昌,历城人。博学贯通,为时推许。乾降二十六年进士,与邵晋涵同微修四库书,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四十四年,充贵州乡试副考官。永年在书馆好深沉之思,四部兵、农、天算、术数诸家,钩稽精义,褒讥悉当,为同馆所推重。见宋、元遗书湮没者多见采於永乐大典中,於是抉摘编摩,自永新刘氏兄弟公是、公非集以下,凡得十余家,皆前人所未见者,咸著於录。“自谓文拙,不存稿”。今见惟有《先正读书诀》一卷。(《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6“周永年传(邵晋涵传附)”,第631页)
    ②早卒的学者孔广森,字众仲,曲阜人,孔子六十八代孙。乾隆三十六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性淡泊,躭著述,不与要人通谒。告养归,不复出。居丧,竟以哀卒,时乾隆五十一年,年三十五。尝受经於戴震、姚鼐之门,经史、小学,沉览妙解。所学在公羊春秋,著《春秋公羊通义》十一卷,《序》一卷。凡诸经籍义有可通於公羊者,多著录之。又著《大戴礼记补注》十四卷,《诗声类》十三卷,《礼学卮言》六卷,《经学卮言》六卷,《少广正负术内外篇》六卷。惜奔走家难,劳思夭年,不充其志,艺林有遗憾焉。(《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6“孔广森传”,第632页)洪榜,字汝登。乾隆二十三年举人。四十一年,应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卒,年三十有五。粹於经学,著《明象》未成,终於益卦。因郑康成《易赞》作《述赞》二卷。又明声均,撰《四声均和表》五卷,《示兒切语》一卷。生平服膺戴震。戴震所著孟子字义疏证,当时读者不能通其义,惟榜以为功不在禹下。撰震行状,载与彭绍升书,朱筠见之曰:“可不必载,戴氏可传者不在此”。榜乃上书辨论。江籓在吴下见其书,叹曰:“洪君可谓卫道之儒矣”。
    ③不务著述者刘台拱,字端临,宝应人。性至孝。九岁作颜子颂,斐然成章,观者称为神童。中乾隆三十五年举人,屡试礼部不第。后选丹徒县训导。嘉庆十年病卒,年五十五。“与王念孙及金坛段玉裁、江都汪中最称莫逆。中恃才傲物,独折心台拱,尝日‘君欲吾养德性,无骋血气,使吾见所不足。吾所以服也。’及中殁,台拱抚其孤喜孙成立”。“生平无他嗜好,唯聚书数万卷及金石文字,日夕冥搜而不务著述,卒后,稿多零落。仅辑成《论语骈枝》一卷、《仪礼传注》一卷、《经传小记》三卷、《荀子补注》一卷、《汉学拾遗》一卷,《文集》一卷,及《方言补校》、《淮南子补校》、《国语补》诸书。(《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7“刘台拱传”,第634页)
    ④久病而少著述者金榜,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九年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三十七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撰修。后养疴不出,卒于家。榜少以才华为天下望,后师事江永,友戴震,遂深经术,治三礼,有《礼笺》十卷。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8“徐文靖传”,第12册,第599页。
    ②(清)方苞撰:《方苞集》(刘季高点校)(上册)卷5“书后题跋·书柳子厚辨亢桑子后”,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113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卷三“王懋竑传”,第12册,第393-394页。《清国史》“儒林传上”卷21“王懋竑传”,第517-518页。二者传文略有差异,其中()内均为前者无而后者有的文字。
    ①《四库全书》收入江氏著作16种,166卷。越百年,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又将江永先生的17种著作作为治学必读书目予以推介。足见江永在清代学术史中的地位。《江慎修先生年谱》,又清人江锦波、汪世重编。江锦波是江永的嫡孙(黄秀文主编《中国年谱辞典》第392页作“重孙”,有误。),汪世重是江永的门徒。有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附在佛学推行社出版的《放生杀生现报录》后。今收在陈祖武氏选《乾嘉明儒年谱》第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礼2006年版,第393-402页。又收在北京图书馆编的《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从刊》中。该年谱内容基本无误,惟篇幅短小。黄曦:《<江慎修先生年谱>证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有补订。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0“江永传”,第605-607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6“王又朴传(魏荔彤传附)”,第592页。
    ①见(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卷52,第384页。
    ②见(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卷3,第25页。
    ③见(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卷99,第929页。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4“段玉裁传”,第623-625页。
    ②(清)章学诚撰:《章氏遗书》卷18“文集三·邵与桐别传”,文物出版社1985年影印版,第177页。
    ③(清)钱大昕撰:《潜研堂集·潜研堂文集》卷43“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邵君墓志铭”,第786页。
    ④(清)钱大昕撰:《潜研堂集·潜研堂文集》卷23“序一·赠邵冶南序”,第375页。
    ⑤(清)钱大昕撰:《潜研堂集·潜研堂文集》卷43“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邵君墓志铭”,第787页。
    ①有关邵晋涵的研究,成果多在史学方面,如仓修良:《邵晋涵史学概述》(《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3期),杨绪敏:《邵晋涵与历史文献的整理及研究》(《徐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杜维运:《邵晋涵之史学》(《清史研究》1994年第2期),张涛:《邵晋涵与<南江札记>》(《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朱依群:《秉公笔、存直道、史以纪实:浅论邵晋涵的史学思想》(《宁波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和《文质因时:谈邵晋涵的史文思想》(《宁波师院学报》1996年第5期),罗炳良、朱钟顾:《邵晋涵学术述论》(《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罗炳良:《邵晋涵在历史编纂理论上的贡献》(《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2期)和《邵晋涵对宋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求是学刊》1999年第1期),张秀平、罗炳良《邵晋涵与宋史研究》(《文史哲》1999年第2期)。再如燕朝西:《邵晋涵的生平、著述及其史学成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教师王春淑,2004年5月。总结了邵晋涵辑佚、训话、目录、校勘等方面的成就,未涉及辨伪只字。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4“郝懿行传”,第663页。
    ①王照圆,字瑞玉,郝懿行妻。亦博涉经史,著《列女传补注》八卷、《列仙传校正》二卷,时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之目。与懿行以诗答问,懿行录之为《诗问》。(见《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4“王照圆传”,第663-664页。)据此可知王氏也当参与了《诗说》的辨伪。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7“臧庸传”,第635页。
    ①(清)瞿镛等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瞿果行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53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6“孔继涵传(孔广森传附)”,第632-633页。
    ②(清)孔继涵撰:《杂体文稿》卷2“跋·重刊赵注孟子跋”,续四库本,第1460册,第426页。
    ④《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3“翟灏传”,第618页。
    ⑤《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2“范家相传”,第616页。
    ⑥详见(清)范家相撰:《家语证伪》,续四库本,第931册。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2“姜炳璋传(范家相传附)”,第616页。
    ②(清)钱馥撰:《孙志祖家语疏证跋》,转引张心澂:《伪书通考》,第725页。
    ①此处终结一词,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言的结束,而是一哲学用语,并不是说此后再没有研究,而是说在总体上将停留于这一水平,因为它已经把所有的基本问题都已经解决,后来者只能沿着这一道路走下去。黑格尔曾经说过,他的哲学将是哲学的终结,马克思认为哲学将终结于无产阶级运动,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将终结于他的存在哲学。当今福山出版《历史的终结》,认为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它们所用的终结一语,都是这个意思。本文并不认为中国的史学理论就终结于章学诚,但就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而言,这一判断应当是成立的。事实上,瞿林东、陶懋炳等学者也使用这一词语来描述章学诚的理论。(分别见于瞿林东撰:《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见该书目录;陶懋炳撰:《中国古代史学史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②孙钦善认为:“晚清的辨伪学主要围绕着经今古文的问题展开”。(见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第五章“辨伪”第三节“辨伪的历史成果与经验”,第181页)不知孙氏所指“晚清”究竟是何范围,如果是笔者所言的道咸同光,显然不妥。如果是同光之迹,也值得讨论。因为,“今古文”虽然波及广泛,但许多学者的考辨并未涉及“今古文问题”。
    ①(清)阮元撰:《揅经室集·一集》卷2“刻七经孟子考文并补遗序”,第45页。又收录在《定香亭笔谈》卷4中。
    ①(清)阮元撰:《揅经室集·一集》卷11“与臧拜经庸书”,第251-252页。
    ②(清)阮元撰:《四库未收书提要》卷5“关尹子言外经旨提要”,续四库本,第921册,弟55-56贝
    ③(清)陈康祺撰:《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下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22页。
    ①参见《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5“陈寿祺传”,第666-667页。另可参见史革新:《陈寿祺与清嘉道年间闽省学风的演变》,《福建论坛》2002年第6期。
    ②陈氏对当时社会风气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有着清楚的认识,他曾言:“夫闽顽梗之习,莫甚于泉、漳,以泉、漳言之,其土瘠,其人满,其俗强,好凌弱众,好暴贫寡,好噬富顽恶,好虐善良。其野人善争斗,其士子善舞文,其吏胥善挟制官长。晋江、石狮等乡,白昼当路钞掠杀人。五堡、厝上等乡,窝匿奸宄,通济海盗。巨商大贾,自厦门私贩鸦片,获利无算,因致素封,俗之败恶,未有甚于此者”。从陈氏笔端我们不难看到当时民俗、吏治、盗匪、鸦片诸多问题交织的严峻,此外他又指出福州世风“兢尚奢侈,一女之嫁,辄数千缗;一日之殇,或百绢。闺阁之珠玑溢于簪舄,婴稚之锦绣以藉涕涣。才安得不匮?生安得不穷?纨绔之子,乳臭已狎狭邪;庠序之生,嗜好乃甘鸩毒;庶人丧亲百日之内,乘凶纳妇:官家亲丧再期之内,徇俗嫁娶。败礼悖教,与于不孝之甚。士安得兴学?俗安得长厚?”等等。见(清)陈寿祺撰:《左海文集》卷5“与总督桐城汪尚书书”,续四库本,第1496册,第197页、198页。学者的良知不仅体现在对学术研究自觉,更反映在他对社会的责任的担当。这就是陈氏的忧世情怀,陈氏的经世情怀。
    ③如陈氏诗中云:“由来社稷臣,一诚通万汇,民俗凋敝余,若旱需灌溉。奸宄阴蘖芽,若农芟薉蔇,吏道患因循,人情多忌畏。苍生系安危,所在尚宏毅,吾乡两襄惠,文武有经纬”。该诗是陈寿祺为赠林则徐所著,见载于林则徐日记中。(《林则徐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5-86页)从诗中我们不难读出陈寿祺意存经世、治国、安民的情怀。陈氏在给梁章钜的信中也可见其经世之志,其言:“吾乡百年以来,先达具经世济时之略者盖鲜。……今独阁下与少穆(林则徐字)观察为时而出,冠伦魁,能宏此远谟,是鄙人之所区区厚望耳”见(清)陈寿祺撰:《左海文集》卷5“答梁芷林兵备”,第217页)
    ④如曾就教于陈寿祺的林则徐,就对陈氏“学贵躬行”、“践履笃实”的治学主张极为推崇并身体力行,并不仅体现在治学中,更体现在从政中。林则徐在鸦片战后,倡导“开眼看世界”,其与陈寿祺的启蒙之力也颇有渊源。再如林昌彝、孙经世等受陈氏影响亦颇深。
    ①(清)陈寿祺撰:《左海全集》卷4“经郛条例”,第141页。
    ②(清)陈寿祺撰:《左海文集》卷4“答张亨甫书”,第181页。
    ③(清)陈寿祺撰:《左海文集》卷10“鳌峰崇正讲堂规约八则”,第57页。
    ④(清)陈寿祺辑校,汉伏生撰《尚书大传》卷1上,四部丛刊本影清刻左海文集。
    ①史革新:《陈寿祺与清嘉道年间闽省学风的演变》, 《福建论坛》2002年第6期。
    ②“进入19世纪之后,对考据学的批评则渐成声势。常州学派力倡今文经,得到朝廷的辅助,而桐城派则虽以博采汉宋为标榜,但却以程朱为宗。这些变化,都促使和标志了考据学的衰落”。参见BenjaminElman, Classicism, Politics, andKinship: theChiang-chouSchoolofNewTextConfucianisminLateImperialChina, Berkeley: UniversitvofCaliforniaPress,1990。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9“刘逢禄传”,第686-687页。
    ①(清)刘逢禄撰:《左氏春秋考证》(顾颉刚校点)卷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古籍考辨丛刊》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589页。
    ①(清)刘逢禄撰:《左氏春秋考证》(顾颉刚校点)卷下“汉书刘歆传”,第593-594页。
    ①(清)刘逢禄撰:《左氏春秋考证》(顾颉刚校点)卷下“汉书·儒林传”,第597-598页。
    ②(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汇校》(黄焯汇校,黄延祖重辑)卷1“序录”,第22页。
    ①(清)刘逢禄撰:《左氏春秋考证》(顾颉刚校点)卷下“经典释文”,第603-604页。
    ②(清)刘逢禄撰:《左氏春秋考证》(顾颉刚校点)卷上“隐公篇”,第569页。
    ③(清)刘逢禄撰:《左氏春秋考证》(顾颉刚校点)卷上“隐公篇”第561页。
    ④(清)刘逢禄撰:《左氏春秋考证》(顾颉刚校点)卷上“隐公篇”,第570页。
    ⑤(清)刘逢禄撰:《左氏春秋考证》(顾颉刚校点)卷上“桓公篇”,第572页。
    ①《清国史》“文苑传”卷68“龚自珍传”,第1021页
    ①(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大誓答问第一”,第65页。
    ②(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大誓答问第二至四”,第65-66页。
    ③(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大誓答问第五”,第66-67页。
    ④(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大誓答问第七”,第67页。
    ①(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大誓答问第十一”,第69-70页。
    ②(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大誓答问第十三”,第71页。
    ③(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大誓答问第十”,第68页。
    ①(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大誓答问第二十五”,第76页。
    ②(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大誓答问第二十六”,第77页。
    ①(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说中古文”,第125页。
    ①刘起釪撰:《尚书学史》第四章“西汉《古文尚书》的出现”第1节“见于记载的几次《古文尚书》”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7页。
    ②(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三辑“最录司马法”,第249页。
    ③(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六经正名”,第37页。
    ④(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六经正名答问五”,第40页。
    ①(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家塾策问二”,第122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5“魏源传”,第706页。
    ①(清)魏源撰:《魏源全集》(第1册)《诗古微》“毛诗明义三”,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2页。此为魏源早期版本。
    ②(清)刘逢禄撰:《刘礼部集》卷9“诗古微序”,续四库本,第1501册,第170页。
    ③梁启超撰:《清代学术概论》(据1936年版影印《饮冰室合集》本,“专集之三十四”)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页。
    ④魏源举正五条证明漆书古文也是伪作:①《后汉书·杜林传》称:“林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艰困,握持不离身”。考漆书竹简,每简一行、每行二十五字或二十二字。若四十五篇之《书》漆书于简,则其竹简必且盈车,怎么能说止一卷,还能随身携带呢?②漆书本四十五篇比伏生今文本多十六篇,这十六篇无师说还可说,另外二十九篇之师说,既不出了令文,又出自何人?段玉裁说:“逸书增多十余篇,孔安国皆通其说,尽得其读;并此外壁中所出《尚书》,刘向《别录》、桓谭《新论》及《艺文志》所谓五十八篇者,孔安国亦尽得其读”。这样看来,孔安国逸书较伏生更多三十篇,不止十六篇。为何司马迁从孔安国问故,不传一字?而卫、贾、马、郑也不传一字?③司马迁《史记》所载诸篇为孔安国真古文之传,而马、郑《尧典》、《皋陶谟》、《微子》、《金滕》、《无逸》诸篇,无一说不与司马迁相反。④西汉今、古文皆出伏生,凡伏生《大传》所言者,欧阳、大小夏侯必同之。司马迁所载孔安国说也必同之。而东汉古文则不然,马融不同贾逵,贾逵不同刘歆,郑玄不同马融,各有一套。⑤杜林本不言得自何所,其师说也不言授自何人。最后他得出结论:“东汉杜林、马、郑之古文依托无稽,实先东晋梅《传》而作伪”。见魏源撰:《魏源全集》(第2册),《书古微·序》,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清)魏源撰:《魏源集<书古微>序》,第1页。
    ②(清)皮锡瑞撰:《经学通论》“一·书经”,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98-99页。
    ③孙钦善撰:《中国古文献学史》第七章“清及近代”,对此言之甚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154-1155页。
    ④《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2“丁晏传”,第699页。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2“丁晏传”,第698页。
    ②(清)丁晏撰:《尚书余论》“《古文尚书》西晋已立博士非东晋梅氏伪作”,续四库本,第48册,第823页。
    ③(清)丁晏撰:《礼记释注》卷4“《礼记》六国时作论”,续四库本,第106册,第53页。
    ④(清)丁晏撰:《孝经征文》“附录”,清经解续编本,凤凰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第4322页。
    ①(清)丁晏撰:《易林释文》“叙”,续四库本,第1055册,第343-344页。
    ②(清)丁晏撰:《尚书余论》“《古文尚书》孔传见王肃《家语后序》,为一手伪书”,续四库本,第48册,第821页。
    ③(清)丁晏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校正》“叙”,续四库本,第71册,第441页。
    ①(清)江藩撰:《江藩集》(漆永祥点校)“续隶经文·尚书今古文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5-86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3“俞正燮传”,第700-701页。另可参见《清史稿》卷486“列传二百七十三·文苑三·俞正燮传”,第13422-13423。
    ③(清)俞正燮撰:《癸巳存稿》卷14“书古文尚书冤词后”,续四库本,第1160册,第180-181页。
    ④(清)俞正燮撰:《癸巳存稿》卷14“法言文子”,第182页。
    ①(清)俞正燮撰:《癸巳存稿》卷12“卫公问答”,第134页。
    ②《清国史》“文苑传”卷65“管同传(梅曾亮传附)”,第1011页。
    ③(清)管同撰:《因寄轩文初集》卷3“读晏子春秋”,续四库本,第419-420。
    ④(清)管同撰:《因寄轩文初集》卷3“读六韬”,第420-421页。
    ⑤(清)管同撰:《因寄轩文初集》卷3“辨河间乐记”,第421页。
    ⑥(清)管同撰:《因寄轩文初集》卷3“读司马法”,第421页。
    ①(清)管同撰:《因寄轩文二集》卷2“龙经序”,第471页。
    ②参见《清史稿》列传268“儒林二·顾广圻传(江声传附)”。另可见《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5“顾广圻传(江声传附)”,第628页。
    ③(清)顾广圻撰:《顾千里集》(王欣夫辑)卷8“序一·校定尚书考异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7页。
    ①(清)马国瀚撰:《玉函山房辑佚书》“归藏序”,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32-33页。
    ②(清)马国瀚撰:《玉函山房辑佚书》“周易子夏传序”,第45页。
    ③(清)马国瀚撰:《玉函山房辑佚书》“古文尚书序”,第347页。
    ④(清)马国瀚撰:《玉函山房辑佚书》“鲁诗故序”,第461页。
    ⑤(清)马国瀚撰:《玉函山房辑佚书》“古文孝经述义序”,第1607页。
    ⑥(清)马国瀚撰:《玉函山房辑佚书》“神农书序”,第2643页。
    ⑦(清)马国瀚撰:《玉函山房辑佚书》“伊尹书序”,第2681页。
    ①(清)马国瀚撰:《目耕帖》卷7“书一”,广陵书社2004年11月,第3101页。
    ②今传本有三:清道光中甘泉黄氏刊光绪中印本《汉学堂丛书》;清道光中甘泉黄氏刊民国十四年(1925)王鉴修补印本《黄氏逸书考》;民国二十三年(1934)江都朱长圻据黄氏原版补刊印本《黄氏逸书考》。这三种本子,以黄氏本收书最纯,以江都朱氏收书最多。
    ①(清)梁章钜撰:《退庵随笔》卷17“读子”,续四库本,第1197册,第383页。
    ②(清)梁章钜撰:《退庵随笔》卷17“读子”,续四库本,第1197册,第383页。
    ③同上,第384页。
    ④同上,第384、385页。
    ⑤同上,第386页。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19“梁玉绳传”,第641页。
    ②辨伪事的言论却多有见地。如辨“太公垂钓观文王事”等,参见第一章“绪言”第一节中“事实和虚妄”的注文。
    ③(清)梁玉绳撰:《瞥记》,卷1,续四库本,第1157册,第3页。
    ④同上,第4页。
    ⑤(清)梁玉绳撰:《瞥记》卷2,第15页。
    ⑥(清)梁玉绳撰:《史记志疑》(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卷1“五帝本纪第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⑦梁玉绳的《史记志疑》虽然认为《竹书纪年》出汲冢后不免为后人羼乱,但是不以为今传是赝本。梁氏的观点受到陈逢衡的高度肯定。见《竹书纪年集证》“集说”,续四库本,335册,第27页。
    ⑧见(清)胡培翚《研六室文钞》卷10“福建台湾道胡君别传”,续四库本,第1507册,第477-481页。另可参见《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9“胡承珙传”,第684页。
    ①(清)朱亦栋撰:《群书札记》卷15:“西京杂记”条,续四库本,第1155册,第196页。又见于该书卷10“西京杂记”条,第138页。内容大致相同。
    ②有言:“宋人《伪三坟》以连山易为伏仪氏,归藏易为神农氏,乾坤易为轩辕氏,怪妄之甚!”见(清)朱亦栋撰:《群书札记》卷4,“连山归藏”条,第57-58页。
    ③有言“《琅环记》桑民怿撰, 《汉杂事秘辛》一卷,升庵伪撰,皆不足据”。见(清)朱亦栋撰:《群书札记》卷6“缠足”条,第88页。
    ④其言:“按今本《鹖冠子》无此语,即有逸篇,亦绝不类《鹖冠子》语。宋人小说,每喜伪造古书,此其一也”。见(清)朱亦栋撰:《群书札记》卷16“梨为五脏刀斧”,第217页。
    ⑤(清)朱亦栋撰:《群书札记》卷4:“连山归藏”条,第57-58页。
    ①(清)钱熙祚撰:《鬻子校勘记》, 《鬻子》守山阁丛书本。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6“林春溥传”,第670页。
    ③(清)林春溥撰:《竹书纪年补证》卷4“补证后案”,道光十八年竹柏山房本。
    ④《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2“胡培翚传”,第695页。
    ①(清)胡培翚撰:《仪礼正义》卷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②(清)胡培晕《研六室文钞》卷3“仪礼非后人伪撰辨”,续四库本,第1507册,第385-387页。
    ③(清)胡培翚撰:《研六室文钞》卷6“国朝诂经文钞序”,第424页。
    ④《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9“陈奂传”,第724-725页。
    ⑤(清)陈奂撰:《诗毛氏传疏》“叙”,续四库本,第70册,第2页。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0“沈涛传”,第689页。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7“郑珍传”,第717页。
    ①(清)郑珍撰:《巢经巢文集》卷1“经说·辨日本国古文孝经孔氏传之伪”,续四库本,第1534册,第277-279页。又收在《巢经巢集》卷1“经说”中,续四库本,第176册,第513-515页。
    ①以上均见于(清)陶方琦撰:《汉孽室文抄》卷2“文子非古书说”,续四库本,第1567册,第501-502页。
    ②马宗霍的《中国经学史》把陈寿祺父子列为今文经学家之列,对陈乔枞评价甚高,称:收于《皇清经解续编》中的阐述今文经学的著述中,“分量最多的算陈乔枞的《今文尚书经说》及《三家诗遗说》了。他对于《今文尚书》和《三家诗》材料的搜集,可谓竭其精神,旁搜博引,已无余剩。他是替后人做下很大的工作,后人更应由此去比较及分析综合地研究”。(见马宗霍撰:《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1936年初版),第150页)马氏对陈乔枞经学成就的肯定基本符合实际。但是将陈寿祺也归入今文学家的行列,似乎不妥。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25“陈乔枞传(陈寿祺传附)”,第667页。
    ①《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5“陈澧传”,第709页。
    ②(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卷5“书”,续四库本,第1160册,第556页。
    ③(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卷12“诸子书”,第609页。
    ①参见《清国史》“儒林传后编”“俞樾传”,第751页。
    ①道光三十年(1850),俞樾中进士。在礼部复试时,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作的五言律诗的首句是“花落春仍在”,被阅卷官曾国藩所激赏,称其为“咏落花而无衰飒之意,此生他日成就,未可量也!”曾国藩可谓独具慧眼。“春在堂”之名,源出于此。
    ②(清)俞樾撰:《茶香室从钞》(四)(贞凡等点校)卷11“明儒有不信古文尚书者”,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643页。
    ③(清)俞樾撰:《古书疑义举例》卷3“古人引书每有增减例”,续四库本,第1162册,第303页。
    ④(清)俞樾撰:《群经平议》卷3“尚书一·克明俊德”条,续四库本,第178册,第37页。
    ①(清)俞樾撰:《茶香室经说》卷13“春秋毅梁传”,续四库本,第177册,第569页。
    ②(清)俞樾撰:《茶香室丛钞》(贞凡等点校)(一)卷15“五户将军”,第337页。
    ③(清)俞樾撰:《春在堂随笔》卷4,续四库本,第1141册,第36-37页。
    ④(清)俞樾撰:《诸子平议》上,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1页。
    ⑤(清)俞樾撰:《诸子平议》上,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1页。
    ⑥《清史稿》486卷“列传二百七十三·文苑三·李慈铭传”,第13440页。
    ①《越缦堂日记》所记起清咸丰四年(1854),迄光绪二十年(1894),凡七十余册,装成八函。其中有“甲寅日记”、“越缦堂日记”、“孟学斋日记”、“受礼庐日记”、“祥琴室日记”、“息茶庵日记”、“桃花圣解盦日记”、“荀学斋日记”数种,而以“越缦堂日记”总称。《越缦堂日记》的出版经过极为曲折,历时六十余载,分三段三次刊行。民国九年(1920),商务印书馆印出《越缦堂日记》五十一册(《日记》第二函至第七函),是为李慈铭同治二年(1863)四月初一日至光绪十五年(1889)七月初十日期间的日记。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又印出《越缦堂日记补》十三册(《日记》第一函),是为李慈铭咸丰四年(1854)三月十四日至同治二年(1863)三月三十日期间的日记,《附大事记》则将咸丰四年三月十四日以前的大事简要记出。1988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影印出版了为他人隐匿多年的《苟学斋日记后集》(《日记》第八函),凡九册,记事起自光绪十五年(1889)七月十一日,迄于光绪二十年(1894)正月初一日。2004年5月,扬州广陵书社又重新影印《越缦堂日记》全书。这样,李慈铭留存下来的所有日记终以完璧面世。前人极重视《越缦堂日记》的价值,并己对其本身作出一些零星研究,如祁龙威先后发表的《胡适评<越鳗堂日记>》(《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越缦堂日记>发微》(《书品》2004年第1期)、《重印<越缦堂日记>序》(广陵书社2004年版)、《读李慈铭的最后一函日记》(《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等等。利用《日记》作为主要史料的专著仅有张德昌所著《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年版),相关论文则有董丛林所著《论晚清名士李慈铭》(《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等等。此外,台湾学者朱传誉主编的《李慈铭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年版)对研究李慈铭及其著作颇有助益。
    ②张涛:《<越缦堂日记>研究》,扬州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对该书有研究。
    ③参见张舜徽撰:《清人笔记条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1页。
    ④钱钟书撰:《<复堂日记>序》,见谭献《复堂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清)李慈铭撰:《越缦堂读史札记》“汉书札记”卷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②(清)李慈铭撰:《越缦堂日记》12卷,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9000页。
    ①(清)姚振宗撰:《汉书艺文志拾补》,卷5“唐味称星经”条,续四库本,第914册,第171页。
    ②(清)姚振宗撰:《后汉艺文志》卷2,续四库本,第914册,第264页。
    ③(清)姚振宗撰:《三国艺文志》卷3“子部·诸葛亮兵法”,续四库本,第914册,第542页。
    ④(清)姚振宗撰:《隋书经籍志考证》卷12“纪年十二卷汲冢书并竹书同异”,续四库本,第915册,第219页。
    ①(清)潘祖荫撰,(清)叶昌炽编:《滂喜斋读书记》(佘彦炎、柳向春标点)卷1,收在《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②参见该书《整理说明》,(清)潘祖荫撰,(清)叶昌炽编:《滂喜斋读书记》(佘彦炎、柳向春标点)卷1,收在《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清)杨守敬撰:《日本访书志》卷1“伊川易解系辞精义”条,续四库本,第930册,第475页。
    ②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1959年12月整理本。1979年7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复加修订出版,2000年7月再版。
    ③(清)邵懿辰撰:《礼经通论》“论孔子定礼乐”,清经解续编本,凤凰出版社2005年影印本,第6351页。
    ④(清)曾国藩撰:《曾国藩全集·读书录》(陈书良整理),“集·楚辞”,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93页。
    ①(清)乔松年撰:《萝藦亭札记》卷1,续四库本,第1159册,第78页。
    ②(清)乔松年撰:《萝藦亭札记》卷1,第78页。
    ①(清)乔松年撰:《萝藦亭札记》卷2,第112页。
    ②(清)乔松年撰:《萝藦亭札记》卷5,第141页。
    ③(清)乔松年撰:《萝藦亭札记》卷6,第154页。
    ④(清)乔松年撰:《萝藦亭札记》卷5,第146页。
    ①(清)丁丙撰:《善本书室藏书志》卷1,续四库本,第927册,第169页。
    ②(清)丁丙撰:《善本书室藏书志》卷8,第255页。
    ①(清)谭献撰:《复堂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这里不一一注明出处。
    ②《清国史》“儒林传后编”卷“汪宗沂传”,第746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后编”卷“汪宗沂传”,第746-747页。
    ①(清)朱庭珍撰:《筱园诗话》卷2,续四库本,第1708册,第27页。
    ②(清)胡鸣玉撰:《订伪杂录》卷7,四库本,第861册,第488页。
    ③《清国史》“儒林传下”卷37“朱右曾传”,第716页。
    ④(清)朱右曾撰:《汲冢纪年存真》“序”,续四库本,第336册,第1页。
    ⑤(清)朱右曾撰:《逸周书集训校释》“序”,续四库本,第301册,第117页。
    ①(清)吴汝纶撰:《桐城吴先生文集》卷4“廿八宿甘石不同考”条,续四库本,第1563册,第314页。
    ①章太炎撰:《章氏丛书·文录》二。
    ②参见姜亮夫:《孙治让学术检论》,《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
    ③《周礼正义》1905年付梓后,屡有刊刻。有武昌篴湖精舍1931年版,该书以楚学社《周礼正义》本补校刊行,称湖北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据此影印;有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3年排印:有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1936年发行,1998年“清人注疏十三经”即据该本缩印;还有王文锦、陈玉霞的点校本,1987由中华书局年印行,称“十三经清人新疏”本,2000年重印。
    ④(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卷1“周礼疏”,中华书局1987影印《清人注疏十三经》本,第6页。
    ①(清)孙诒让撰: 《籀庼述林》卷5“墨子间诂叙”,续四库本,第1164册,第213页。
    ②周予同撰:“经学历史序言”,载皮锡瑞撰:《经学历史》卷首,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页。
    ③此外,对于子部文献,也有说明。如《孔子家语》,皮锡瑞有言“谨案《家语》乃工肃伪撰,不足据”见《左传浅说》卷下,光绪二十五年刻本,第26页。
    ①(清)皮锡瑞撰:《左传浅说》卷下,第33页。
    ②顾颉刚撰:《中国辨伪史要略》十八“清代的辨伪”,第211页。
    ①1900年廖平等人新修《井研县志》“艺文四·古学考提要”称:“是书初名《辟刘篇》,末附《周礼删刘》,皆平信今驳古之说”。
    ②廖平在光绪十五年中进士后,应张之洞之召赴广州。康有为曾访廖平于广雅书局,竟夕晤谈,据说廖平向其示以《知圣篇》和《辟刘篇》(见廖平撰:《经话》甲编卷1,成都存古书局1921年版,第55页)。之后廖平回访康有为于广州安徽会馆,又有晤谈。亦当有今古文事。与廖平会见后几个月,康有为就写成了《新学伪经考》。何以如此神速?个中因由不问可知。廖平亦自言“外间所述之《改制考》即祖述《知圣篇》, 《伪经考》即祖述之《辟刘篇》”。(见廖平撰:《经话》甲编卷1,成都存古书局1921年版,第55页)梁启超也认为康氏学说师受廖平影响,直言:“康先生之治《公羊》、治今文也。其渊源出自井研(即廖平),不可诬也”。(梁启超撰:《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9页)另外,廖平曾两次致信康有为争辩此事,对康氏的“深自讳避”大为不满,并以郭象窃向秀事相讥。但是康有为对此事则“藏喙若噤”(钱穆语,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647页),讳莫如深,不作正面回应,仅在《重刻伪经考后序》中间接予以否认,康氏言:“吾居西樵山之北银塘之乡,读书淡如之楼·拾取《史记》,聊以遮目,非以考古也。偶得《河间献王传》、《鲁共王传》读之,乃无‘得古文经’事,大惊疑。乃取《汉书》《河间献王》、《鲁共王传》对较《史记》读之,又取《史记》、《汉书》两《儒林传》对读之,则《汉书》详言古文事,与《史记》大反,乃益大惊大疑”。……于是以《史记》为主,遍考《汉书》而辨之,以今文为主,遍考古文而辨之。……先撰《伪经考》,粗发其大端”。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明确提出康有为“撰《伪经考》在羊城,不在银塘”。(见钱穆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4章“康长素”,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48页)康氏不当忘记是非尤多的《新学伪经考》作在何处。此外,他所谓偶读《河间献王传》、《鲁共王传》,见其中没有“得古文经”一事,于是乃大惊疑,引发他作《新学伪经考》的说法也不可信。事实上,他在广州见廖平前,廖平已经提出刘歆改窜《汉书》的问题。有关廖、康此一公案,经钱穆考辨后,基本上真相大白。之后学者,多因钱穆说,虽然多讳言所出。此外,虽然今见《古学考》直到1897年方刊行,这已晚于康有为刊行《新学伪经考》七年,并且数次提到康氏书,可以确定是写在其后,不过因为《井研县志·艺文四·古学考提要》中称“是书初名《辟刘篇》’如果《井研县志》所言不诬,《经话甲编》中语属实,则《古学考》脱稿自《辟刘篇》是无疑义的。而《辟刘篇》是作在《新学伪经考》之前的。因此,不能因为《古学考》晚于《新学伪经考》而否认康有为受廖平启发的实事。有关内容多见今人著述中。以朱维铮氏作《新学伪经考·导言》阐述详明得当。载《新学伪经考》,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7页。
    ①廖平青年时代在研学“经学”的同时曾学过中医理论,晚年潜心中医学研究,著医书20多种。代表作有《脉学辑要评》(成都:存古书局1915年版)、《内经平脉考》(成都:存古书局,1915)、《难经经释补证》(成都:存古局1914年版)等蒙文通《廖季平先生传》称:“先生之有功医术,初不亚于经学。晚岁所获,固在医而不在经学也”。廖平尤好中医脉学,其“斥寸、关、尺诊之谬,详申三部九候,叹为绝学”。(见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第4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388页)其中有考订医典真伪的内容,如他认为《难经》非秦越人(扁鹊)之作,而是后人伪托秦越人所撰之“伪书”,又言“《总目提要》以‘吕注’为真书,不知乃唐、宋人所伪托,通考全书文气卑弱,全不似魏晋人语”。见廖平《难经经释补证》。有关廖平的医典辨伪,可参见张志枫、颜新:《疑“经”辨“伪”“托古”开新——廖平“脉学”学术思想探析》,《江苏中医》2001年第10期。
    ②(清)廖平撰:《古学考》,《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③皮锡瑞《经学通考》论其说之源:“王莽之王田、市易,介甫之青苗、均输是也(谓其行《周礼》之法至于乱阶)。后之儒者见其效验如此,于是疑其为莽、歆伪书而不可行”。见皮锡瑞撰:《经学通论》“三礼·论周官之法不可行于后世马端临文献通考言之最晰”,1954年版,第58页。
    ④《总目提要》卷23“经部二十三·礼类存目一”,“周官辨”条。
    ①(清)廖平撰:《古学考》,《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101页。
    ②(清)廖平撰:《古学考》,《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页。
    ①(清)廖平撰:《知圣篇》卷上,续四库本,第953册,第795页。
    ②(清)廖平撰:《知圣篇》卷上,第805页。
    ③(清)廖平撰:《今古学考》卷下,续四库本,第179册,第442页。
    ①(清)廖平撰:《今古学考》卷下,续四库本,第179册,第459页。
    ②(清)廖平撰:《四益馆经学四变记者来信二变记》,《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27页。
    ③梁启超认为,《新学伪经考》有五个要点:第一,西汉经学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第二,秦焚书并未厄及六经,汉十四博士所传,皆孔门足本,并无残缺。第三,孔子时所用的字,即秦汉时的篆书,以文字论,绝无所谓古文、今文的名目。第四,刘歆欲弥缝其作伪之迹,在校书时对一切古书多所羼乱。第五,刘歆作伪的目的,是想湮乱孔子的微言大义,以佐助王莽篡汉。对比廖平的论说,可以看出除第二三点廖平并未明言外,康氏所言惟详略不同罢了。
    ④汤志均:《再论康有为的大同书》(《历史研究》1959年第8期)认为该书成书于1901-1902年间。方志钦:《关于<大同书>的成书年代问题——与汤志钧同志商榷》认为“《大同书》的确成书于1901-1902年,但是,《大同书》的酝酿,则应孩推到1884年”。经过一番考证,其结论是:“《大同书》的成书过程,从1884到1902年,前后共经历了十八年之久,它的基本思想是形成得比较早的,尽管定稿是在1901-1902年,井且以后还有所修改,但是在戊戌以前已有过草稿,所以,可把它基本上列为戊戌前的著作,这并不妨碍在对该书进行研究时,把戊戌后添入的内容加以区别和作具体分析”
    ⑤萧公权曾经指出,康有为对儒家思想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自幼年发蒙,止于1883年左右,康氏兴趣由传统学术转入“汉学”;第二阶段约始于1888年,从古文学派转移兴趣至今文学派,并以《春秋》公羊学为其研究重点;第三阶段始于1892年或1893年,而止于1902年左右,康氏在此期间以《春秋》三世之说和《礼运》大同之旨为基础,建立其社会哲学,同时也对儒家经典展开了新的诠释。(转引自黄俊杰:《盂学思想史论》卷2,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版,第377页)
    ①康有为又把人类道德发展的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草昧初开”、“人与兽争”的“上古”之时,是“人与人争地”的“中古”之时,三是“建德之国”的“大同之世”。这三阶段的划分,与“三世”并不完全相一致。显然,上古之时人类还处于野蛮时代,无道德人伦可言;中古之时,道德是“亲亲”、“私国”,实属据乱世;在“大同之世”之前,还应有“升平世”,因康有为认为人类的发展史上,升平世与据乱世虽道德水平有所不同,但却又是同时间存在,道德方面都未能达到去私而为公,因而,在道德三阶段的分析里,便没有另列出升平世。只有在太平世,才可能达到人类的最高的道德境界,这最高的道德境界便是“独立、平等、自主、相爱”
    ②光绪十六年九月十八日广州《广报》上的一则出版广告:“《新书发售》,南海康长素先生所著新学伪经考,在本堂发售。此书考得费易古文尚书毛诗周礼左传尔雅说文皆是伪书。初印白纸精本,收回纸墨工价银二两正。粤城双门底藏珍堂谨白”。陈占标:《<新学伪经考>初刊年月考》一文,据上述材料,并“又查《康甫海自编年谱》‘光绪十六年条’载:‘是岁既与世绝,专意著述,著婆罗门教考、王制义证、毛诗伪证、周礼伪证、说文伪证、尔雅伪证。这也说明《新学伪经考》在1890年已经写成了”。从而认为,《新学伪经考》应该初刊于光绪十六年。
    ①牟玉亭:《明清辨伪学的发展》,《文史杂志》1999年第5期。
    ②见载于《新学伪经考》,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①(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朱维铮导读)“序”,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②(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卷2上,第36页。
    ③(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卷3上,第78页。
    ④(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卷3上,第80页。
    ①(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卷3上,第57-60页。
    ②(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卷13,第339页。
    ③(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卷13,第339页。
    ①(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卷3上,第63-68页。
    ②(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卷11,第238页。
    ③(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卷3上,第53页。
    ④(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卷4,第123页。
    ①梁启超撰:《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据1936年版影印《饮冰室合集》本,“专集之一百四”)第三章“辨伪学的发达”,第38页。
    ②梁启超撰:《清代学术概论》(据1936年版影印《饮冰室合集》本,“专集之三十四”)第二十三节,第57页。
    ①朱一新“热血”说,讽谏意味甚浓。详见《朱侍御答康长孺第二书》,收在《南海先生与朱一新论学书牍》,第152页。
    ②《清国史》“儒林传下”卷41“朱一新传”,第733页。
    ③如言“太公《六韬》乃伪书,不足据,《总目提要》已论之”。见(清)朱一新撰:《无邪堂答问》卷1,续四库本,第1164册,第486页。
    ①(清)朱一新撰:《无邪堂答问》卷1,续四库本,第1164册,第463-464页。
    ②如论《孔子家语》为王肃伪造,“不足信”。(《史记探源》卷7“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持论还平。至于论《竹书纪年》是晋人托言“汲郡魏安釐王冢”的伪书。(见《史记探源》卷6“郑世家第十二”)则稍有与众论不苟同的意味。
    ①(清)崔适撰:《史记探源》(张烈点校)卷1“古文尚书”,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页。崔氏同时说明,有关内容在《邹衍传》部分有详述。
    ②(清)崔适撰:《史记探源》(张烈点校)卷1“古文尚书”,第6-7页。
    ③(清)崔适撰:《史记探源》(张烈点校)卷1“古文尚书”,第7页。
    ④(清)崔适撰:《史记探源》(张烈点校)卷1“古文尚书”,第8-9页。
    ⑤(清)崔适撰:《史记探源》(张烈点校)卷1“古文尚书”,第9页。
    ①以上均见(清)崔适撰:《史记探源》(张烈点校)卷1“古文尚书”,第10-11页。
    ①以上均见(清)崔适撰:《史记探源》(张烈点校)卷1“古文尚书”,第12-13页。
    ②(清)崔适撰:《论语足征记叙》,见顾颉刚主编:《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中华书局1955年,第741页。又有《无求备斋论语集成》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66年印。
    ①叶氏观古堂同何绍基的东洲草堂、袁芳瑛的卧雪庐及方功惠的碧琳琅馆为湖湘四大藏书楼。又有“北傅(傅增湘)南叶”之称,足见叶德辉在当时藏书界的地位与影响。
    ②顾廷龙撰:《风堂友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55-556页。
    ③《观古堂藏书目》,光绪辛丑、王寅年间,即光绪二十七八年间(1901-1902),叶德辉即已着手为其丰富的藏书编订藏书目录。辛亥革命期间,叶德辉避居湘潭朱亭山中时,将之予以重编;尔后因续有收藏,因而陆续修正,于民国五年(1916)付刊。其编印之原委,分见于《观古堂藏书目序》《观古堂藏书目跋》。
    ④参见杜迈之、张承宗撰:《叶德辉评传》,岳麓书社1986年版。
    ⑤(清)叶德辉撰:《叶德辉书话·书林清话》(李庆西标点)卷7“明毛晋汲古阁刻书之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⑥(清)叶德辉撰:《书林清话》卷5“明人私刻坊刻书”条,第133页。
    ⑦(清)叶德辉撰:《书林清话》卷6“宋刻书行字之疏密”条,第161页。
    ①《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五《抱经楼藏书志》,陈瑶圃撰“抱经楼藏书记”,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页。
    ②《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五《抱经楼藏书志》沈德寿撰“抱经楼书目记”,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页。
    ①(清)曹元弼撰:《礼经学》卷5“解纷第五上”,续四库本,第94册,第733—734页。
    ②(清)曹元弼撰:《礼经校释》卷1“士冠禮第一”,续四库本,第94册,第114页。
    ③(清)马其昶撰:《抱润轩文集》卷3“庄子故序”,续四库本,第1575册,第690页。
    ①(清)陈三立撰:《读列子》,杨伯峻撰:《列子集释》附录,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8页。
    ②(清)章太炎撰:《章炳麟论学集》(吴承仕藏,启功等标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①(清)章太炎撰:《章太炎全集》(一)“膏兰室札记”(沈颜国点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1页。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第249页。
    ②(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二)(刘永翔、朱幼文点校),卷38“答袁机仲——来教疑河图洛书是后人伪作”,第1665页。
    ①(清)黄宗炎撰:《图学辨惑》,第739页。
    ②(清)毛奇龄撰:《周礼问》卷1,第383页。
    [1](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72年版
    [3](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75年版。
    [4](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中华书局1974年版。
    [5](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73年版。
    [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74年版。
    [7](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75年版。
    [8](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77年版。
    [9](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76年版。
    [10](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1](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77年版。
    [12](宋)王溥撰:《唐会要》,四库本,第607册。
    [13]《清圣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14](清)赵弘恩监修、黄之隽等编纂:《江南通志》,四库本,第507册。
    [15](清)嵇曾筠等监修,沈翼机等编纂:《浙江通志》,四库本,第519册。
    [16](清)钱维乔修,钱大昕纂:《乾隆鄞县志》,续四库本,第706册。
    [17]《清朝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本。
    [18]《清代碑传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9]《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五《抱经楼藏书志》,中华书局1990年版。
    [20](宋)朱熹、(清)康有为等撰:《书序辨》(顾颉刚辑录点校),朴社1933年版。
    [21]邹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孟子家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22](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2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2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25](宋)孙爽疏:《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26](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27](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28](汉)王充撰:《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9](唐)刘知几撰,(清)蒲起龙通释:《史通》(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导读),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0](唐)柳宗元撰:《柳河东集注》(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潘纬《音义》),四库本,第1076册。
    [31](唐)陆淳撰:《春秋集传纂例》,四库本,第146册。
    [32](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汇校》(黄焯汇校,黄延祖重辑),中华书局2006年版。
    [33](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注》,四库本,第249册。
    [34](唐)颜之推撰:《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5](宋)晁说之撰、(宋)晁子健编:《景迂生集》,四库本,第1118册。
    [36](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7](宋)范浚撰:《香溪集》,四库本,第1140册。
    [38](宋)高似孙撰:《子略》(顾颉刚点校),朴社1933年版。
    [39](宋)胡宏撰,(宋)胡大时编:《五峰集》,四库本,第1137册。
    [40](宋)黄震撰:《黄氏日抄》,四库本,第707册。
    [4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42](宋)李樗、(宋)黄櫄撰:《毛诗李黄集解》,四库本,第71册。
    [43](宋)李昉编:《文苑英华》,四库本,第1340册。
    [44](宋)李觏撰,(明)左赞编:《吁江集》,四库本,第1095册。
    [45](宋)陆九渊撰:《陆九渊集》(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
    [46](宋)罗璧撰:《识遗》,四库本,第854册。
    [47](宋)欧阳修撰:《归田录》(李伟国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48](宋)欧阳修撰:《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
    [49](宋)欧阳修撰:《欧阳修诗文集校释·居士集》(洪本健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50](宋)欧阳修撰:《诗本义》,四库本,第70册。
    [51](宋)邵博撰:《闻见后录》,四库本,第1039册。
    [52](宋)司马光撰:《传家集》,四库本,第1094册。
    [53](宋)苏轼撰,(宋)郎晔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四部丛刊本。
    [54](宋)苏轼撰:《东坡志林》,明刻本。
    [55](宋)苏轼撰:《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56](宋)苏辙撰:《栾城后集》(曾枣庄、马德富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7](宋)王溥撰:《唐会要》卷77,四库本,第607册。
    [58](宋)王十朋撰:《王十朋集·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9](宋)王应麟撰:《困学纪闻》,四库本,第854册。
    [60](宋)魏了翁撰:《鹤山集》,四库本,第1172册。
    [61](宋)袁文撰:《瓮牖闲评》,四库本,第852册。
    [62](宋)张拭撰,(宋)朱熹编:《南轩集》,四库本,第1167册。
    [63](宋)张拭撰:《南轩孟子说》,四库本,第199册。
    [64](宋)郑樵撰:《夹涤遗稿》,四库本,第1141册。
    [65](宋)郑樵撰:《六经奥论》,四库本,第184册。
    [66](宋)朱熹撰:《朱子全书》(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7](宋)朱翌撰:《猗觉寮杂记》,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编:《全宋笔记》第三编第10册,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
    [68](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69](元)王充耕撰:《读书管见》,四库本,第62册。
    [70](元)吴澄撰:《书纂言》,四库本,第61册。
    [71](明)陈第撰:《毛诗古音考》,四库本,第239册。
    [72](明)陈第撰:《尚书疏衍》,四库本,第64册。
    [73](明)邓伯羔撰:《艺彀》,四库本,第856册。
    [74](明)方孝孺撰:《逊志斋集》,四库本,第1235册。
    [75](明)归有光撰:《震川集》,四库本,第1289册。
    [76](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华书局1958年版。
    [77](明)胡应麟撰:《四部正讹》(顾颉刚点校),朴社1933年版。
    [78](明)梅鷟撰:《尚书考异》,四库本,第64册。
    [79](明)梅鷟撰:《尚书谱》,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经部一”,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80](明)宋濂撰:《宋文宪公集》,四部备要本集部,第82册。
    [81](明)宋濂撰:《诸子辨》(顾颉刚标点),朴社1928年版。
    [82](明)王袆撰,(明)刘杰、刘同编:《王忠文集》,四库本,第1226册。
    [83](明)杨慎撰,(明)张士佩编:《升菴集》,四库本,第1270册。
    [84](明)郑晓撰:《古言》,续四库本,第1123册。
    [85](明)郑瑗撰:《井观琐言》,四库本,第867册。
    [86](明)周应宾撰:《九经考异·诗经考异》,四库存目本,经部第150册。
    [87](明)朱舜水撰:《朱舜水集》(朱谦之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88](清)曹元弼撰:《礼经校释》,续四库本,第94册。
    [89](清)曹元弼撰:《礼经学》,续四库本,第94册。
    [90](清)陈炳德等修:《旌德县志》,清嘉庆刻本。
    [91](清)陈逢衡撰:《竹书纪年集证,续四库本,第335册。
    [92](清)陈奂撰:《诗毛氏传疏》,续四库本,第70册。
    [93](清)陈康祺撰:《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中华书局1984年版。
    [94](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续四库本,第1160册。
    [95](清)陈澧撰:《东塾集》,续四库本,第1537册。
    [96](清)陈确撰:《陈确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97](清)陈寿祺撰:《左海文集》,续四库本,第1496册。
    [98](清)陈鳣撰:《简庄疏记》,续四库本,第1157册
    [99](清)陈鳣撰:《简庄文钞》,续四库本,第1487册。
    [100](清)程廷祚撰:《晚书订疑》,续四库本,第44册。
    [101](清)崔适撰:《史记探源》(张烈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102](清)戴震撰:《戴震集》(汤志均点校)(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03](清)戴震撰:《戴震文集》(赵玉新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4](清)丁丙撰:《善本书室藏书志》,续四库本,第927册。
    [105](清)丁晏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校正》,续四库本,第71册。
    [106](清)丁晏撰:《礼记释注》,续四库本,第106册。
    [107](清)丁晏撰:《孝经征文》,清经解续编本,凤凰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
    [108](清)丁晏撰:《尚书余论》,续四库本,第48册。
    [109](清)丁晏撰:《易林释文》,续四库本,第1055册。
    [110](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111](清)段玉裁撰:《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集》(汤志均点校)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12](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13](清)范家相撰:《家语证伪》,续四库本,第931册。
    [114](清)方苞撰:《方苞集》(刘季高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15](清)方东树撰:《汉学商兑》,续四库本,第951册。
    [116](清)费密撰:《弘道书》,续四库本,第946册。
    [117](清)冯景撰:《解舂集文钞》,续四库本,第1418册。
    [118](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19](清)顾栋高撰:《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版。
    [120](清)顾广圻撰:《顾千里集》(王欣夫辑),中华书局2007年版。
    [121](清)顾广圻撰:《思适斋集》,续四库本,第1491册。
    [122](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23](清)顾炎武撰:《顾亭林诗文集》(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124](清)顾炎武撰:《金石文字记》,四库本,第683册。
    [125](清)管同撰:《因寄轩文初集》,续四库本,第1504册。
    [126](清)管同撰:《因寄轩文二集》,续四库本,第1504册。
    [127](清)杭世骏撰:《续礼记集说》,续四库本,第102册。
    [128](清)杭世骏撰:《道古堂全集》,续四库本,第1426册。
    [129](清)洪亮吉撰:《晓读书斋杂录》,续四库本,第1155册。
    [130](清)洪颐煊撰:《筠轩文钞》,续四库本,第1489册。
    [131](清)胡鸣玉撰:《订伪杂录》,四库本,第861册。
    [132](清)胡培晕《研六室文钞》,续四库本,第1507册。
    [133](清)胡培翠撰:《仪礼正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34](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四库本,第44册。
    [135](清)胡渭撰:《禹贡锥指》(邹逸麟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36](清)黄宗羲撰:《黄宗羲全集》第10册《南雷诗文集上》(平慧善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37](清)黄宗羲撰:《黄宗羲全集》第1册(吴光等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38](清)黄宗羲撰:《黄宗羲全集》第2册(钱明等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39](清)黄宗羲撰:《黄宗羲全集》第9册《易学象数论》(陈敦伟等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40](清)惠栋撰:《古文尚书考》,续四库本,第44册。
    [141](清)惠栋撰:《后汉书补注》,续四库本,第270册。
    [142](清)惠栋撰:《九经古义》,四库本,第191册。
    [143](清)惠栋撰:《易汉学》,四库本,第52册。
    [144](清)惠栋撰:《周易本义辨证》,续四库本,第21册。
    [145](清)江藩撰:《国朝汉学师承记》(朱维铮导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6](清)江藩撰:《江藩集》(漆永祥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47](清)江永撰:《周礼疑义举要》,四库本,第101册。
    [148](清)焦循撰:《雕菰集》,续四库本,第1489册。
    [149](清)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朱维铮导读),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0](清)李慈铭撰:《越缦堂读史札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151](清)李慈铭撰:《越缦堂日记》,广陵书社2004年版。
    [152](清)李惇撰:《群经识小》,续四库本,第173册。
    [153](清)李绂撰:《穆堂初稿》,续四库,第1422册。
    [154](清)李光地撰:《榕村集》,四库本,第1324册。
    [155](清)李光地撰:《尚书七篇解义》,四库本,第68册。
    [156](清)李文泰著:《海山诗屋诗话》,光绪戊寅(1878)粤东羊城森宾阁活字板。
    [157](清)李颙撰:《二曲集》(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158](清)梁玉绳撰:《瞥记》,续四库本,第1157册。
    [159](清)梁玉绳撰:《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版。
    [160](清)梁章钜撰:《退庵随笔》,续四库本,第1197册。
    [161](清)廖平撰:《今古学考》,续四库本,第179册。
    [162](清)廖平撰:《经话》甲编,成都存古书局1921年版。
    [163](清)廖平撰:《四益馆经学四变记者来信二变记》,《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64](清)林春溥撰:《竹书纪年补证》,道光十八年竹柏山房本。
    [165](清)林则徐撰:《林则徐集》(日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166](清)凌廷堪撰:《校礼堂集》(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版。
    [167](清)刘逢禄撰:《刘礼部集》,续四库本,第1501册。
    [168](清)卢文弨撰:《抱经堂文集》(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169](清)陆陇其撰:《三鱼堂文集》,四库本,第1325册。
    [170](清)马国瀚撰:《目耕帖》,广陵书社1990年
    [171](清)马其昶撰:《抱润轩文集》,续四库本,第1575册。
    [172](清)毛奇龄撰:《大学证文》,四库本,第210册。
    [173](清)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四库本,第66册。
    [174](清)毛奇龄撰:《河图洛书原舛编》,续四库本,第40册。
    [175](清)毛奇龄撰:《经问》,四库本,第191册。
    [176](清)毛奇龄撰:《诗传诗说驳议》,四库本,第86册。
    [177](清)毛奇龄撰:《西河集》,四库本,第1320册。
    [178](清)毛奇龄撰:《周礼问》,续四库本,第78册。
    [179](清)潘祖荫撰,(清)叶昌炽编:《滂喜斋读书记》(佘彦炎、柳向春标点),收在《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80](清)皮锡瑞撰:《经学历史》(周予同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
    [181](清)皮锡瑞撰:《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182](清)皮锡瑞撰:《左传浅说》,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183](清)钱大昕撰,何元锡编:《嘉定钱大昕全集·竹汀先生日记钞》,江苏古籍出版社]997年版。
    [184](清)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方诗铭、周殿杰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85](清)钱大昕撰:《潜研堂集》(吕友仁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86](清)钱大昕撰:《三史拾遗》,《廿二史考异》附(方诗铭、周殿杰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87](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陈文和、孙显军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88](清)钱大昕撰:《元史艺文志》,续四库本,第916册。
    [189](清)钱谦益撰、钱曾笺注:《钱牧斋全集·牧斋初学集》(钱仲联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90](清)钱谦益撰、钱曾笺注:《钱牧斋全集·牧斋有学集》(钱仲联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91](清)钱曾撰:《读书敏求记》(丁瑜点校),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192](清)乔松年撰:《萝藦亭札记》,续四库本,第1159册。
    [193](清)瞿镛等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瞿果行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94](清)全祖望撰:《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铸禹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95](清)阮元撰:《十驾斋养新录序》,载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陈文和、孙显军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96](清)阮元撰:《四库未收书提要》,续四库本,第921册。
    [197](清)阮元撰:《揅经室集》(邓经元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
    [198](清)邵廷采撰《思复堂文集》,四库存目本,集部第251册。
    [199](清)邵懿辰撰:《礼经通论》清经解续编本,凤凰出版社2005年影印本。
    [200](清)沈彤撰:《果堂集》,四库本,第1328册。
    [201](清)沈彤撰:《周官禄田考》,四库本,第101册。
    [202](清)孙奇逢撰:《夏峰先生集》(张显清编《孙奇逢集》中册)(王惠敏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03](清)孙奇逢撰:《夏峰先生集》,续四库本,第1392册。
    [204](清)孙星衍撰:《尚书今古文注疏》(陈抗、盛冬铃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205](清)孙星衍撰:《问字堂集》(骈宇赛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206](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影印《清人注疏十三经》本。
    [207](清)孙诒让撰:《籀庼述林》,续四库本,第1164册。
    [208](清)孙志祖撰:《读书脞录》,续四库本,第1152册。
    [209](清)谈迁撰:《枣林杂俎》(罗仲辉等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版。
    [210](清)谭献撰:《复堂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11](清)陶方琦撰:《汉孽室文抄》,续四库本,第1567册。
    [212](清)陶元藻辑:《全浙诗话》,续四库本,第1703册。
    [213](清)万斯大撰:《周官辨非》,续四库本,第78册.
    [2]4](清)万斯同撰:《群经疑辨》,续四库本,第1145册。
    [215](清)汪中撰:《汪中集》(王清信,叶纯芳点校),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0年版。
    [216](清)王铖撰:《读书蕞残》,四库存目本,史部第277册。
    [217](清)王昶撰:《春融堂集》,续四库本,第1437册。
    [218](清)王夫之撰:《诗经稗疏》,四库本,第84册。
    [219](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黄曙辉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220](清)王士祯撰:《池北偶谈》(靳斯仁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221](清)王士祯撰:《古夫于亭杂录》(赵伯陶点校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
    [222](清)王士祯撰:《古夫于亭杂录》,四库本,第870册。
    [223](清)王士祯撰:《居易录》,四库本,第869册。
    [224](清)王引之撰:《王文简公文集》,续四库本,第1490册。
    [225](清)魏裔介撰:《兼济堂文集》,四库本,第1312册。
    [226](清)魏源撰:《魏源全集》(第1、2、13册),岳麓书社2004年版。
    [227](清)文廷式撰:《纯常子枝语》,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28](清)翁方纲撰:《复初斋文集》,续四库本,第1455册。
    [229](清)吴汝纶撰:《桐城吴先生文集》,续四库本,第1563册。
    [230](清)徐德清(又名清凉道人)撰:《听雨轩笔记》,丛书集成三编本,第66册。
    [231](清)严可均撰:《铁桥漫稿》,续四库本,第1489册。
    [232](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钱文忠整理、朱维铮审阅),《传世藏书》“经库”第二册。
    [233](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34](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四库本,第66册。
    [235](清)颜元撰:《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236](清)杨守敬撰:《日本访书志》,续四库本,第930册。
    [237](清)姚际恒撰:《古今伪书考》(顾颉刚点校),朴社1933年版。
    [238](清)姚际恒撰:《诗经通论》,续四库本,第62册。
    [239](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
    [240](清)姚莹撰:《东溟文后集》,续四库本,第1512册。
    [241](清)姚振宗撰:《汉书艺文志拾补》,续四库本,第914册。
    [242](清)姚振宗撰:《后汉艺文志》,续四库本,第914册。
    [243](清)姚振宗撰:《三国艺文志》,续四库本,第914册。
    [244](清)姚振宗撰:《隋书经籍志考证》,续四库本,第915册。
    [245](清)叶德辉撰:《叶德辉书话·书林清话》(李庆西标点),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46](清)叶廷琯撰:《吹网录》,续四库本,第1163册。
    [247](清)永瑢,纪昀主撰:《总目提要》(周仁等整理),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248](清)永熔,纪昀主撰:《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9](清)俞樾撰:《茶香室丛钞》(贞凡等点校)(一)、(四),中华书局1995年版。
    [250](清)俞樾撰:《茶香室经说》,续四库本,第177册。
    [251](清)俞樾撰:《春在堂随笔》,续四库本,第1141册。
    [252](清)俞樾撰:《古书疑义举例》,续四库本,第1162册。
    [253](清)俞樾撰:《群经平议》,续四库本,第178册。
    [254](清)俞樾撰:《诸子平议》,上海书店1988年版。
    [255](清)俞正燮撰:《癸巳存稿》,续四库本,第1160册。
    [256](清)曾国藩撰:《曾国藩全集·读书录》(陈书良整理),岳麓书社1989年版。
    [257](清)曾国藩撰:《曾文正公全集·文集》(宁波等校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58](清)张尔岐撰:《蒿菴闲话》(张翰勋等点校),齐鲁书社1991年版。
    [259](清)张惠言撰:《茗柯文编二编》,续四库本,第1488册。
    [260](清)张惠言撰:《周易郑荀义》,续四库本,第26册。
    [261](清)张穆撰:《阎潜丘先生年谱》,续四库本,第554册。
    [262](清)章太炎撰:《章炳麟论学集》(吴承仕藏,启功等标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263](清)章太炎撰:《章太炎全集》(一)(沈颜国点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64](清)章学诚撰:《文史通义》(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265](清)章学诚撰:《章氏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266](清)昭链撰:《啸亭杂录》,清代史料丛刊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67](清)郑珍撰:《巢经巢集》,续四库本,第176册。
    [268](清)郑珍撰:《巢经巢文集》,续四库本,第1534册。
    [269](清)周亮工撰:《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981年版。
    [270](清)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71](清)朱庭珍撰:《筱园诗话》,续四库本,第1708册。
    [272](清)朱一新撰:《无邪堂答问》,续四库本,第1164册。
    [273](清)朱彝尊撰:《经义考》,四库本,第678—680册。
    [274](清)朱彝尊撰:《明诗综》,四库本,第1460册。
    [275](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四库本,第1317—1318册。
    [276](清)朱亦栋撰:《群书札记》,续四库本,第1155册。
    [277](清)朱右曾撰:《汲冢纪年存真》,续四库本,第336册。
    [278](清)朱右曾撰:《逸周书集训校释》,续四库本,第301册。
    [279]《碑传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280]清国史馆《清国史》(中华书局影印嘉业堂钞本)第12册,中华书局]993年版。
    [1](美)A·W·恒慕义主编:《清代名人传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代名人传略》翻译组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安徽丛书》编审会辑:《安徽丛书》第六期,1936年影印本。
    [3]《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蔡冠洛编撰:《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国书店1984年版。
    [5]曹聚仁撰:《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1986年版。
    [6]曹养吾撰:《辨伪学史》,载《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7]陈梦家撰:《甲骨论著简目》,载《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
    [8]陈梦家撰:《尚书通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
    [9]陈平原撰:《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陈寅恪撰:《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11]陈祖武选编:《乾嘉明儒年谱》(第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12]戴君仁撰:《阎毛古文尚书公案》,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1963年版。
    [13]杜迈之、张承宗撰:《叶德辉评传》,岳麓书社1986年版。
    [14]杜泽逊著:《文献学概要》(修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本。
    [15]葛兆光撰:《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载《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顾潮编:《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顾颉刚编:《古籍考辨丛刊》第一辑,1933年朴社初版,1955年中华书局影印本。200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重新排印,并同时印行《古籍考辨丛刊》第二集。
    [18]顾颉刚撰:“自序”,载《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9]顾颉刚撰:《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王煦华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0]顾颉刚撰:《中国辨伪史要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1]顾廷龙撰:《风堂友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2]郭沫若撰:《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2”),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3]黄俊杰撰:《孟学思想史论》,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版。
    [24]黄云眉撰:《古今伪书考补正》,齐鲁书社1980年版。
    [25]姜广辉撰:《走出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6]金德建撰:《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27]瞿林东撰:《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8]梁启超撰:《戴东原著述纂校书目考》,(《饮冰室合集》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9]梁启超撰:《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饮冰室合集》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0]梁启超撰:《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1]梁启超撰:《要籍解题及其读法》(《饮冰室合集》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2]梁启超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3]梁启超撰:《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4]廖名春撰:《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载陈明撰《原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35]林庆彰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36]林徐典撰:《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上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
    [37]刘起舒撰:《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8]刘起舒撰:《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
    [39]刘汝霖撰:《汉晋学术编年》,中华书局1987年版
    [40]刘笑敢撰:《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1]罗炳良撰:《18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马宗霍撰:《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3]缪文远撰:《战国制度通考》,巴蜀书社1998年版。
    [44]庞朴撰:《中国儒学》,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45]钱穆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
    [46]钱玄同撰:《论说文及壁中古文经书》,载《古史辨》(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月版。
    [47]钱钟书撰:《<复堂日记>序》,载谭献撰:《复堂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8]钱钟书撰:《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49]施建雄撰:《王鸣盛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孙钦善撰:《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孙钦善撰:《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
    [52]司马朝军撰:《<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司马朝军撰:《<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4]陶懋炳撰:《中国古代史学史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5]王锷撰:《<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
    [56]王国维撰:《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7]王国维撰:《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
    [58]王国维撰:《王国维遗书》(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9]王钟瀚撰:《清史余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0]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
    [61]杨伯峻撰:《杨伯峻学术论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
    [62]杨宽撰:《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3]杨向奎编:《清儒学案新编》(第四、五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
    [64]杨效雷撰:《清儒易学举隅》,香港国际学术文化资讯出版公司2003年版。
    [65]杨新勋撰:《宋代疑经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66]杨绪敏撰:《中国辨伪学史》(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7]余嘉锡撰:《藏园群书题记序》,载傅增缃撰:《藏园群书题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68]余绍宋撰:《书画书录解题》,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9]余英时撰:《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70]张大可、俞樟华撰:《中国文献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1]张寿安撰:《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2]张舜徽撰:《广校雠略》,中华书局1963年增订版。
    [73]张舜徽撰:《汉书艺文志通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74]张舜徽撰:《清人笔记条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
    [75]张舜徽撰:《中国文献学》,中州画社出版社1982年版。
    [76]张心澂撰:《伪书通考》,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77]张宗友撰:《<经义考>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
    [78]赵万里撰:《民国王静安先生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79]郑良树撰:《古籍辨伪学》,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80]郑良树撰:《续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81]支伟成撰:《清代朴学大师列传》,1986年岳麓书社复据1928年版印行。
    [82]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1]《乾隆年间伪孙嘉淦奏稿案史料选》,《历史档案》1998年-1999年。
    [2]仓修良:《邵晋涵史学概述》,《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3期。
    [3]曹定云:《山东邹平丁公陶文辨伪》,《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
    [4]晁岳佩:《也谈<越绝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
    [5]陈东林、徐怀宝:《乾隆朝一起特殊文字狱——“伪孙嘉淦奏稿案”考述》,《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1期。
    [6]陈其泰:《全祖望与清代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第2期。
    [7]陈垣:《回回教入中国史略》,《东方杂志》1928年1月第25卷第1号。
    [8]陈直:《古籍述闻》,载《文史》第3辑,1963年。
    [9]陈祖武:《<日知录>八卷本未佚》,《读书》1982年第1期。
    [10]陈祖武:《<萤窗异草>成书年代献疑》,《贵州社会科学》1988年第10期。
    [11]陈祖武:《朱彝尊与<经义考>》,《文史》第40辑,1994年。
    [12]程中山:《伪书<厚甫诗话>成书考述——兼论清代广东诗话中“南来学者”的情意结》,《文献天地》2005年第3期。
    [13]戴吾三、高宣:《考工记的文化内涵》,《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14]董丛林:《论晚清名士李慈铭》,《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
    [15]杜维运:《邵晋涵之史学》,《清史研究》1994年第2期。
    [16]方诗铭:《从徐胜买地券论汉代“地券”的筹别》,《文物》1973年第5期。
    [17]方志钦:《关于<大同书>的成书年代问题——与汤志钧同志商榷》,《学术研究》1963年第6期。
    [18]方祖猷:《万斯大的经学》,《国文天地》第8卷第7期,1992年12月。
    [19]方祖猷:《万斯大的周官辨非——兼论其经学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清初浙东学派论丛》,台北万卷楼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20]耿天勤:《刘知几对辨伪的贡献》,《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21]顾颉刚:《方苞考辨周官的评价》,《文史》第37辑,1993年。
    [22]顾颉刚:《伪东方朔书的昆仑说》,《中国历史地理丛刊》1985年1期。
    [23]顾志华:《试论全祖望在历史文献学上的成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1期。
    [24]郭齐:《朱熹诗作六篇辨伪》,《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25]何爱华:《评<《难经》著作年代考>》,《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26]何幼琦:《<鲜盘>铭辞辨伪》,《殷都学刊》1991年第4期。
    [27]胡昌五:《朱熹认为佛书剽掠<列子>——<列子辨伪>文字辑略匡正之一》,《大陆杂志》1995年第12期。
    [28]胡可先:《汉代辨伪略说》,《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29]黄国声:《清代广州的文化街》,《岭南文史》1997年第2期。
    [30]黄明兰:《“穆天子会西王母”汉画像石考释》,《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
    [31]黄苇:《关于<越绝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32]黄兆强:《六十五年来之章学诚研究》,《东吴文史学报》1988年第6期。
    [33]姜广‘辉:《梅鷟<尚书考异>考辨方法的检讨》,《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
    [34]姜亮夫:《古籍辨伪私议——有关古籍整理研究的若干问题之四》,《学术月刊》1983年第6期。
    [35]姜亮夫:《孙治让学术检论》,《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
    [36]蒋寅:《粤人所著诗话经眼录》,《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37]蒋英炬:《“河平三年八月丁亥汉里禺墓”拓片辨伪及有关问题》,《考古》1989年第8期。
    [38]亢学军、侯建军:《明代考据学的复兴与晚明学风的转变》,《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39]来新夏:《<别录>和<七略>——<目录学浅谈>之三》,《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79年第3期。
    [40]蓝永蔚:《<李靖简对>伪辨》,《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41]李谷鸣:《<齐物论>真伪及著作年代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创刊号(总第1期)。
    [42]李吉奎:《<孙中山致徐锡麟>函件辨伪》,《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
    [43]李梦芝:《刘向及其著述论略》,《历史教学》1994年第3期。
    [44]李卫星:《浅论汉画像石作伪的有关问题》,《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
    [45]林剑鸣:《论汉代“奴碑”不是奴隶》,《学术月刊》1982年第3期。
    [46]林庆彰:《中国经学史上的回归原典运动》,《中国文化》2009年第2期。
    [47]林艳红:《柳宗元与古籍辨伪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48]刘禾:《从语言的运用上看<列子>是伪书的补证》,《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49]刘重来:《中国二十世纪文献辨伪学述略》,《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50]娄毅:《训诂与义理:中国传统释义学的两难选择——戴震的释义理论及其所反映的问题》,《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1期。
    [51]罗炳良、朱钟颐:《邵晋涵学术述论》,《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52]罗炳良:《邵晋涵对宋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求是学刊》1999年第1期。
    [53]罗炳良:《邵晋涵在历史编纂理论上的贡献》,《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2期。
    [54]罗鹭:《<正思斋文集>辨伪》,《中国典籍与文化》总第62期,2007年。
    [55]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考据法则释例》,《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1期。
    [56]马振亚:《<列子>中关于称数法的运用——兼论<列子>的成书年代》,《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57]马振亚:《从词的运用上揭示<列子>伪书的真面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6期。
    [58]牟玉亭:《明清辨伪学的发展》,《文史杂志》1999年第5期。
    [59]牟玉亭:《文献目录与古籍辫伪》,《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3期。
    [60]庞怀靖:《论(后出师表)非伪作》,《人文杂志》1983年第2期。
    [61]祁龙威:《<越缦堂日记>发微》,《书品》2004年第1期。
    [62]祁龙威:《读李慈铭的最后一函日记》,《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63]祁龙威:《胡适评<越鳗堂日记>》,《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64]容肇祖:《阎若璩的考证学》,《岭南学报》1卷4期,1930年9月。
    [65]桑兵:《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66]邵东方:《论崔述的考据学与清代汉学之关系》,《清史研究》1998年第1期。
    [68]申屠炉明:《论章学诚与钱大昕学术思想的异同.》,《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
    [69]史革新:《陈寿祺与清嘉道年间闽省学风的演变》,《福建论坛》2002年第6期。
    [70]史景成:《考工记之成书年代》,《书目季刊》1971年第3期。
    [71]史念海:《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撰著渊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3期。
    [72]史式:《<石达开致骆秉章书>考伪》,《文史杂志》1987年第6期。
    [73]束景南:《朱熹家礼真伪辩》,《朱子学刊》1993年第1辑。
    [74]束景南:《朱熹佚文辨伪考录》,《朱子学刊》1996年第1辑。
    [75]司马朝军、沈科彦:《<经义考>辨伪一例》,《图书·情报·知识》总第117期,2007年5月。
    [76]苏庆彬:《阎若璩胡渭崔述三家辨伪方法之研究》,《东亚书院学术年刊》1961年第3期。
    [77]孙饮善:《古代辨伪学概述》,《文献》第14、15、16辑,1982年12月-1983年6月。
    [78]孙钦善:《史记采用文献史料的特点》,《文献》1980年第2辑。
    [79]孙钦善:《王充与辨伪》,《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80]汤志均:《再论康有为的大同书》,《历史研究》1959年第8期。
    [81]汤志钧:《经史纠误和辩明真伪》,《史林》1996年第3期。
    [82]唐明贵:《清代<论语>学的特点及成因》,《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83]陶宝庆:《古籍作伪鉴别点滴》,《广东图书馆学刊》1984年4期。
    [84]汪泓:《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辨综述》,《复旦学报》1996年第2期。
    [85]王国强:《汉代文献辨伪的成就》,《图书馆杂志》2006年第8期。
    [86]王锦厚:《还学术界一片净土——<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出版》,《郭沫若学刊》2005年第3期。
    [87]王晴佳:《考据学的兴衰与中日史学近代化的异同》,《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88]王文昶:《铜卣辨伪》,《故宫博物院院利》1983年2期。
    [89]王燮山:《考工记及其中的力学知识》,《物理通报》1959年第5期。
    [90]王余光,钱婉约:《朱熹在辨伪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四川图书馆学报》1987年第4期。
    [91]卫月望:《泉布统志及其他》,收在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支行调查研究室编《金融研究特辑》。
    [92]闻人军:《考工记成书年代新考》,《文史》第23辑,1984年。
    [93]吴筹中、王一成:《中国古纸币辨伪》,《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94]吴筹中:《“大唐宝钞”辫伪——兼与卫月望同志商榷》,《财经研究》1982年第6期。
    [95]吴建伟:《浅谈刘知几对经史的辨伪方法》,《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1期。
    [96]徐公喜:《朱熹证据排伪法则思想》,《朱子学刊》1995年第1辑。
    [97]徐奇堂:《关于<越绝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篇卷问题》,《广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98]徐喜辰:《<礼记>的成书年代及其史料价值》,《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99]杨伯峻:《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著述年代考》,《新建设》1956年7月。
    [100]杨伯峻:《列子著述年代考》,《新建设》1957年7月。
    [101]杨芾孙:《<公孙龙子>非伪作辨》,《哲学研究》1981年第4期。
    [102]杨国荣:《经学的实证化及其历史意蕴》,《文史哲》1998年第6期。
    [103]杨善群:《论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104]杨向奎:《论张惠言的易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1990年第5期。
    [105]杨效雷:《“河图”、“洛书”非点阵之图考》,《南开学报》2004年第3期。
    [106]杨效雷:《清代学者对“河图”“洛书”的考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07]杨绪敏:《明清辨伪学的成立及古书辨伪之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08]杨绪敏:《邵晋涵与历史文献的整理及研究》,《徐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
    [109]杨绪敏:《刘知几疑古思想的形成及考辨儒经古史之成就》,《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10月创刊号。
    [110]姚大勇:《近年<二十四诗品>真伪讨论综述》,《云梦学刊》2000年。
    [111]姚雪垠:《论<圆圆曲>》,《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
    [112]叶君远:《吴伟业<鹿樵纪闻>辨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1981年第2期。
    [113]叶树声:《论清儒辨伪》,《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14]余英时:《中国经学史上的回归原典运动》,《中国文化》2009年第2期。
    [115]余英时:《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史学评论》1983年第5期。
    [116]袁祖亮:《汉代<徐胜买地券>真伪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117]曾贻芬:《<经义考>初探》,《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18]曾贻芬:《全祖望的史学与“七校”“三笺”》,《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19]曾贻芬:《朱熹的注译和辨伪》,《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4期。
    [120]张灿玾、张增敏:《<伤寒><金医>医方考》,《上海医药杂志》2004年第2期。
    [121]张芙蓉、周益新:《<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中医文献杂志》2006年第2期。
    [122]张惠贞:《王鸣盛经学思想探析》,《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2009年第12期。
    [123]张谦元:《辨伪学论纲》,《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24]张涛:《邵晋涵与<南江札记>》,《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
    [125]张小乐:《刘知几辨伪探微》,《山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26]张秀平、罗炳良:《邵晋涵与宋史研究》,《文史哲》1999年第2期。
    [127]张志枫、颜新:《疑“经”辨“伪”“托古”开新——廖平“脉学”学术思想探析》,《江苏中医》2001年第10期。
    [128]赵福坛:《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研究及其作者辨伪综析》,《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2期。
    [129]赵刚:《论阎若璩“虞廷十六字”辨伪客观意义》,《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130]赵和平:《两件高宗武则天时代“敦煌藏经洞出宫廷写经”辨伪》,《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
    [131]振亚:《从语言的运用角度对<列子>是托古伪书的论证》,《四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132]郑文:《读扬雄太玄赋献疑》,《争鸣》1957年第4期。
    [133]周清澍:《元人文集版本目录》,《南京大学学报丛刊》1983年。
    [134]周书灿:《20世纪以前的<周礼>学述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35]朱梅光:《章学诚辨伪学成就初探》,《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36]朱依群:《秉公笔存直道史以纪实:浅论邵晋涵的史学思想》,《宁波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37]邹同庆、王宗堂:《苏词辨伪》,《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38]陈占标:《<新学伪经考>初刊年月考》,《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
    [139]黄曦:《<江慎修先生年谱>证补》,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140]李安:《从“真”到“通”: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体系化及其终结——以刘知几、章学诚为中心的考察》,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141]戚淑娟:《<关尹子>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142]孙小泉:《论刘知几的学术风格》,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143]吴国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研究》,中正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6月。
    [144]燕朝西:《邵晋涵的生平著述及其史学成就》,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145]张涛:《<越缦堂日记>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146]张晓飞:《宋代疑古第一人——欧阳修的疑古思想及辨伪成果》,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147]周晓聪:《<四库全书总目>与考据学》,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