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很早就开始对日本进行了解和认识,传统史书中的日本记载贯穿始终。特别是到明清时期,先后出现了大批的日本研究史籍,掀起了两次研究日本的热潮。本文是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编纂的研究日本的史学专著进行的系统探研。
     明清以前史学中对于日本的记载主要集中体现在历代正史中的日本传。其中包括十四部正史中的十五篇日本传记,记载了日本从上古到幕府时期的历史。记载的连续性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充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明清以前很少有史家踏足日本,所以在史料的采择上就只能依靠间接的手段。
     从明代开始对日本的研究发生了很大转变,其表现之一就是专著的出现。这与当时中日关系的变化和倭寇之患的影响密切相关。宁波争贡之役发生后,定海知县郑余庆支持薛俊编纂完成了《日本考略》。此书篇幅较小,重点记载处理日本问题的内容。虽然此书主要是抄撮旧书而成并且错讹较多,但是由其首创的《寄语略》具有较高的价值。《日本考略》开创了专书研究日本的编纂方式,在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嘉靖中期以后倭患日益严重,大批的日本研究和专门御倭的史籍纷纷出现。郑舜功曾亲自前往日本调查并编纂了《日本一鉴》,此书主要是向明朝统治者提供日本的真实情况并辨明倭寇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郑舜功采用了实地调查和采访的方式,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日本一鉴》体现了郑舜功强烈的史学致用意识,他详细调查了倭寇问题的实情并为统治者提供借鉴。《日本风土记》是明代研究日本的重要史籍,一直被误认为是侯继高的著作。由李言恭、郝杰署名出版的《日本考》与此书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对版心做了剜补而已。总体而言,明代日本研究史籍主要体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对于日本的研究比较全面;重视地图和寄语部分的编纂;重视对于倭寇问题的研究;编纂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因袭传抄而来;表现出了强烈的史学致用意识。
     清朝的日本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清朝建立到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这段时间为第一个阶段。陈伦炯的《海国闻见录》、童华的《长崎纪闻》和汪鹏的《袖海编》中均用大量的笔墨来记载长崎贸易的景象,由此而扩展到对于长崎社会、风土人情和地方政治状况的描述,其主要特点就是通过长崎一隅来认识和研究日本。《吾妻镜补》又名《日本国志》,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例规范的日本通史,也是这个阶段中最具分量的史籍。此书的编纂体现了翁广平特色鲜明的日本研究思想。
     从《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到甲午战争之前为清朝日本研究的第二个阶段。清政府驻日使团中的许多成员利用在日本的便利条件,纷纷开始撰著日本研究史籍。其中由随员姚文栋编译的《琉球地理志》被认为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汉译日籍。他编译《日本地理兵要》介绍日本沿海要塞的地理情况,为清政府提供军事信息。陈家麟的《东槎闻见录》中记载了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工商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但是他反对动摇国体的根本变革。《日本环海险要图志》是王肇鋐受清政府的委派而撰,主要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研究日本的沿海地理情况。《游历日本图经》和《日本新政考》是由清政府派遣的海外游历使傅云龙和顾厚焜分别编纂的日本研究史籍。《游历日本图经》是一部深入研究日本各个方面问题的史籍,书中傅云龙大量运用图表以配合说明内容。《日本新政考》主要研究日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问题,重点关注明治维新以后的新变化。黄遵宪编纂的《日本国志》与同时期其他日本研究史籍相比具有卓越的识见和较高的史学价值。《日本国志》中不仅详细记载了明治维新的过程和推行的各项措施,而且总结了日本的成功经验,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仿照日本经验建议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的思想。可以说,《日本国志》是清代日本研究史学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甲午战争之后进入清朝日本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是用编年体来记载日本明治维新二十四年的历史,此书对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推行新政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参照作用。康有为用史学来为政治服务的理念,以及研究日本意在中国的思想成为此书的重要特点。王先谦编纂的《日本源流考》是一部编年体日本通史,他将明治维新的经验总结为重农和兴商这样的经济改革。《日本源流考》展现了王先谦较强的史学功底和欲通古今之变的史识,其中还蕴含着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总而言之,明清的日本研究史籍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蕴含着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并且得到官方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在史著体裁、史料来源、研究重点和日本观方面,明清又有很大的不同。就中国史学史和中日关系史的研究来讲,应该重视对于明清日本研究史籍问题的探讨。
China and Japan are neighboring countries. China has started to understand Japan since very early. Thus, there is continuous history record about Japan in China.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nessed the culmination of Japan Studies, which is evident in a multiple of books about Japan. On the ground of past research, this paper is to systematically explore history books about Japa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main record of Japan is reflected in the official history books before Ming and Qing, including 15 Japanese biographies of 14 official history books that record Japanese history from ancient to Shogunate Times.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is period are continuity and expansion of the research content. Since few historians had been in Japan, they had to rely on indirect means to select historical facts.
     Research on Japan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from Ming Dynasty, one of which is the appearance of monograph. This chang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nd the impact of Wokou—Japanese pirates. After the Ningbo battle, Dinghai magistrate Zheng Yuqing supported Xue Jun to compile Ribenkaolue. Although the scale of the book is quite small, it focused on the records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Japan issue. Although the book is mainly made up of copies of other books and suffers many errors, its Jiyulue is of great value. The particular way in which Ribenkaolue is compiled is significant in historiography.
     The peril of Japanese pirates became serious from Jiajing period when a large number of Japan studies and books on military defense had emerged. Zhen Shungong went to Japan to investigate it personally and compiled Ribenyijian. This book aims to provide the facts in Japan as well as Japanese pirates problem to Ming Dynasty rulers. Ribenfengtuji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record of Japan in Ming Dynasty, however, which has been mistakenly considered Hou Jigao's work. Its content is the same as Ribenkao which was written by Li Yangong and Hao Jie, and the minor difference is that the latter made a few supplement for the former. Overall, there are five characteristics in books of Japan Studies—more comprehensive in studying Japan; emphasis on the compilation of maps and words;increasing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Japanese pirates; copying from other related complications; strong sense of putting history research in use.
     Japan stud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 Qing Dynasty. The period from the found of Qing Dynasty to Meiji Restoration in Japan is the first stag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prosperity of Nagasaki Trade was recorded in Chen Lunjiong's Haiguowenjianlu, Tong Hua's Changqijiwen and Wang Peng's Xiuhaibian. Then the records was extended 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ociety, custom and local political situation in Nagasaki. Its main characteristic is to understand Japan as a whole by researching one part of Japan—Nagasaki. Wuqijingbu, also known as Ribenguozhi, is the earliest Japan history book of formal formats, which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history book of this stage. Besides, the compilation of this book reflects Weng Guangping's distinctive thinking of Japan Studies.
     The research from the "Sino-Japanese Rapprochement Regulations" to Sino-Japanese War forms the second stage of researching Japan in Qing Dynasty. Many of the members of Qing government stationed in Japan began to make historical records of Japan. Liuqiudilizhi compiled by Yao Wendong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earliest translation book from Japanese in modern China. Yao compiled Ribendilibingyao recording the geography of the Japanese coastal fortific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military information to Qing government. Chen Jialin's Dongchawenjianlu demonstrated Japanese great progress in trade and commerce after the Meiji Restoration, but he opposed reforms chang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Wang Zhaohong is appointed by Qing Government to compile Ribenhuanhaixianyaotuzhi by researching Japan's coastal geogra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litary strategy. Youliribentujing and Ribenxinzhengkao were compiled respectively by Fu Yunlong and Gu Houkun who were sent by Qing government as overseas traveling officials. Youlliribentujing is an in-depth study of various aspects of Japanese history including extensive use of charts and illustrations. Ribenxinzhengkao is mainly to research Japan'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issues, which focusing on the new changes in these aspects after the Meiji Restoration. Ribenguozhi, compiled by Huang Zunxian overrides other books of the time in that it is more insightful and valuable considering not only its detailed documentation of the process of the Meiji Restor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policies, but also the suggestion that Qing government should carry out political reforms according to Japan's experience. It can be said that Ribenguozhi is a landmark book in the history of researching Japan of Qing Dynasty.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re came the final stage of Japanese Studies in Qing Dynasty. Kang Youwei's Ribenbianzhengkao is a chronological record of twenty-four-year history of Meiji Restoration. This book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s an essential reference, for Emperor Guangxu's implementation of new deal reform. Kang's idea that history study should serve politics and that researching Japan to benefit China became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is book. Wang Xianqian's Ribenyuanliukao is a chronological history of Japan, which credited the success of Meiji Restoration to the adoption of valuing agriculture and prompting business. Ribenyuanliukao demonstrated Wang Xianqian's abundant knowledge of history, the realization that consulting the past to change the present, and Statecraft Ideology.
     All in all, the books of Japan Studies in Ming and Qing reflect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contain Statecraft Ideology of history, and attract the attention and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However, there ar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Ming and Qing in the aspects of genre, data sources,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the views of Japan. In terms of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history books of Japanese Studi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引文
1参见梁通:《黄遵宪与近代中国·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454页)“‘黄学’词,是新加坡学者郑子瑜于六十年代访问日本时提出的,并且立即得到铃木虎雄、实藤惠秀等黄遵宪研究专家首肯”
    2按:近年作者出版了此书的增改修订本,参见郑海麟:《黄遵宪传》(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卷28《地理志》,第1658页。
    2《山海经》第十二《海内北经》,袁珂校注本,(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374页。
    3张声振、郭洪茂:《中日关系史》(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复印。
    1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吏》(大连: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87年)。
    2苏崇民:《关于中日关系史分期的几个问题》,载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编:《日本的中国移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19-28页。
    3汪向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载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编:《日本的中国移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5-18页。
    4陈景彦:《也谈古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与汪向荣先生商榷》,《现代日本经济》,1990年第2期。
    5[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6[日]秋山谦藏:《日支交涉史研究》(東京:岩波书店,1939年)。
    [日]大庭修:《日中文化交流史的时代划分与概观——日本学者所见之日中文化交流史》,载王晓秋、大庭修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59页。
    1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页。
    2石晓军:《中日两国相互认识的变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4页。
    3[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第4页。
    1关于徐福问题的研究是中日关系史中的热点问题,学术界的探讨很多。汪向荣在《徐福、日本的中国移民》(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编:《日本的中国移民》,第29-66页)一文中,详细考察了徐福传说的演变过程。在《史记》等许多史籍中都记载了徐福的传说,但是明确将其与日本联系到一起则是五代时后周缁徒义楚所撰的《六帖》。在日本方面,在八世纪即《古事记》、《日本书纪》成书以前,日本列岛上还没有徐福传说的流传,首次记入徐福传说的日本书籍是1339年北畠亲房撰著的《神皇正统记》。文章结论认为徐福其人其事不容有所怀疑,而对其一行是否到了日本还需谨慎。但是这种传说反映了中国移民对日本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事实。此后学界从此角度研究徐福问题的还有:王妙发《徐福东渡日本研究中的史实、传说与假说》(《中国文化》,1995年第1期)及鞠桂燕硕士论文《中日徐福传说比较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等。但迄今为止对于徐福的研究并没有取得更多突破性的进展。
    2[汉]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第1658页。
    3按:学术界一般简称为《魏志·倭人传》,本文以下均采用简称。
    1[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卷322《日本》,第8358页。
    1见[日]石原道博:《明代日本観の一侧面》,载茨城大学人文学部编:《茨城大学人文学部纪要·文学科论集》,第1号,1968年1月,第1-40页。
    2参见[日]大庭修著,戚印平、王勇、王宝平译:《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卷97《四夷传》,2531页。
    1[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卷72《四夷附录》,第885页。
    乔治忠:《环球凉热——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历程》,第29页。
    丁克家:《<经行记>考论》,《回族研究》,1991年第1期,第51页。
    2周少川:《元代史学的世界性意识》,《史学集刊》,2000年第3期,第18-23页。
    1《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卷71《史部二十七·地理类四》,第977页。
    1参见吴泽、杨翼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正史”条,第88页。
    1关于历代正史中日本传的问题,汪向荣《中国正史中的日本传》(载氏著《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1-65页)一文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本文的写作即在吸收和借鉴其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史学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2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11-12页。
    覃启勋:《日本国名研究》,《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85-89页。
    4沈仁安:《日本起源考》(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第314-318页。
    1[日]岩橘小弥太:《日本の国号》(東京:吉川弘文館,1970年),第131-186页。
    2[日]大和岩雄:《“日本”国名与天武天皇》,《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07-109页。
    3[唐]魏微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卷81《倭国传》,第1827页。
    4[日]舍人亲王奉敕撰:《日本书纪》,收入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东京:吉川弘文馆,1988年),卷22,“(推古天皇)十六年九月辛巳”条,《后篇》第151页。
    5[日]菅原真道奉敕撰:《续日本纪》,收入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东京:吉川弘文馆,1988年),卷10,“(圣武天皇)神龟五年春正月甲寅”条,《前篇》第111页。
    6此“赠尚衣奉御井府君墓志”现保存于西北大学博物馆。墓志铭考释可参见贾麦明:《新发现的唐日本人井真成墓志及初步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2-14页。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卷199上《日本传》,第5340页。
    2[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卷5《尚书兵部》,第161-162页。
    3[宋]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卷73《安西都护府·注》,第1568页。
    4[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卷220《日本传》,第6208页。
    1前引覃启勋:《日本国名研究》。
    2[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卷30《魏书·倭人传》,第856页。
    3[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卷85《东夷传·倭》,第2821页。
    1参见[日]福井重雅:《<後漢書><三國志>所收倭(人)傅の先後問题》,收入福井重雅先生古稀·退職記念输集刊行會编:《古代東アジアの社會文化》(東京:汲古書院,2007年),第233-255页。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东夷·倭人传》,第2536页。
    3[唐]姚思廉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卷54《东夷·倭传》,第806页。
    4[唐]魏徵等:《隋书》卷81《倭国传》,第1828页。
    5[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卷94《倭传》,第3137页。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卷79《东夷·倭国传》,第1973页。
    2[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卷208《外夷·日本传》,第4625页。
    ,[日]松下见林:《異稱日本傅》,收入近藤瓶城编:《改定史籍集覽》(束京:嘛川書店,1984年)第廿册(新加通記類一三),第1页。
    4[日]松下見林:《異稱稻日本傅》,第54页。
    1[元]周致中:《异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卷之上《日本国》,第3页。
    2[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卷40《汛海小录》。
    3 同上。
    4[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收入《全唐诗》第127卷。
    1参见张哲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第92页。
    1这三次朝贡分别见《辽史》卷2《太祖本纪下》“天赞四年十月庚辰”条,卷25《道宗本纪五》“太安七年九月己亥”条、“太安八年九月丁未”条。
    2[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卷15《宣宗本纪中》,第333页。
    3参见[日]笠井倭人:《倭の五王:研究史》(東京:吉川弘文館,1973年)。
    南炳文审定,李小林、李晟文主编:《明史研究备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页。
    2关于明代史学研究的专著有:任冠文《李贽史学思想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李小林《万历官修本朝正史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明代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谢贵安《明实录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杨艳秋《明代史学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孙卫国《王世贞
    史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等等。
    1《明太祖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卷38“洪武二年正月乙卯”条、“是月”条,第775页、第781页。
    2《明太祖实录》卷39“洪武二年二月辛未”条,第787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卷322《日本传》,第8342页。按:《明实录》中记载了赵秩此行的诏书,但是怀良与其问答之辞却没有记载。赵秩此番应答未必能使怀良心服口服,但后来两国关系的建立确由此始。明人所成之《明实录》不记,却录入清人所修之《明史》,值得进一步探讨。
    2[日]牧田諦亮:《策彦入明記の研究》(京都:法葳館,1955年)上卷“行在礼部为关防事该”,第354-355页。
    3参见郑棵生:《再论明代勘合》,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第十卷,第9-36页。
    4参见[日]佐久間重男:《日明阴保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92年),第154-155页。
    5关于宁波争贡事件的详情,可参见汪向荣、汪皓:《中世纪的中日关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第217-237页;郑棵生:《宁波事件始末——一五二三》,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第十二卷,第9-70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22《日本》,第8348-8349页。此次事件明代史书多有记载,如《明世宗实录》卷28“嘉靖二年六月庚子朔甲寅”条、《筹海图编》卷2《王官使倭事略》之“嘉靖二年入贡”条,等等。
    1参见郑樑生:《明嘉靖间浙江巡抚朱纨执行海禁始末》,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五卷,第1-34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22《日本》,第8358页。
    3参见[日]太田弘毅:《倭寇:商桨·軍事史的研究》(横浜:春風社,2002年),第123-156页。
    4参见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4年);[日]田中健夫著,杨翰球译:《倭寇——海上历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3-115页。
    5参见郑棵生:《严嵩与靖倭之役》、《明嘉靖间靖倭督抚之更迭与赵文华之督察军情——一五四七~一五五六》,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第七卷,第37-126页。
    6参见[日]呼子丈太朗:《倭寇史考》(東京:新人物往来社,1971年),第309-314页。
    7参见郑樑生:《王辰倭乱期间的和谈始末》,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第十卷,第37-92页。
    8参见张庆洲:《抗倭援朝战争中的明日和谈内幕》,《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第101-104页。
    9参见郑樑生:《壬辰之役始末》,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第十二卷,第231-242页。
    1《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卷71《史部二十七·地理类四》,第977页。
    1关于倭寇问题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可参看①吴大昕:《明嘉靖倭寇研究的回顾》,《明代研究通讯》(台湾)第2期,1999年。②郑梁生:《明代倭寇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兼言倭寇史料》,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第十卷。③陈小法:《明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动向——以倭寇为中心》,载江静主编:《日本历史与文化》(东京:国际文化工房,2004年)。④范中义、仝晰纲:《明代倭寇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⑤日本方面:登丸福寿、茂木秀一郎:《倭寇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社,1942年);石原道博:《倭寇》(束京:吉川弘文館,1964年);呼子丈太朗:《倭寇史考》(東京:新人物往来社,1971年);田中健夫:《倭寇:海の歴史》(束村山:教育社,1982年)、《大明国と倭寇》(東京:ぎようせい,1986年);松浦章:《中国の海贼》(東京:束方書店,1995年)等等。
    2[明]王文光:《日本考略序》,收入《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1985年)第98册,第163页。
    1[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卷103,第2034页。
    2[明]郑余庆:《日本考略引》,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98册,第163页。
    3[明]范涞:《两浙海防类考续编》,收入《四库存目丛书》(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年)史部第
    226册,第276页。
    1参见乔治忠:《明代史学发展的普及性潮流》,收入《中国社会历史计论》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39-452页。
    2参见汪向荣:《中世纪的中日关系》,第266-273页。
    3参见[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87-615页
    1杨伯峻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卷6《滕文公章句下》,第155页。
    2[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赵吕浦校注本,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631页。
    3[明]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卷12《与李临淮侯书》,第984页。
    1(弘治)《常熟县志》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史部第185册,第169页。
    1[明]瞿汝稷:《翰林院修撰止庵张先生洪墓碑》,收入[明]]焦竑编: 《国朝献征录》卷21《翰林院二》此文还以《明翰林院编修止庵张先生墓碑》为名,收入[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卷451《墓文名臣二十三》,第4891-4892页。
    1[清]万斯同:《明史》卷383《儒林传》,《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史部第331册,第90页。
    2《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卷131《子部四十一·杂家类存目八》,1734页。
    3 《明太宗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卷22,“永乐元年八月己未”条,第410页
    1[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17页。
    2[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44《书海东诸国纪后》,《钦定四库全书》本。
    1参见缪凤林:《明人著与日本有关史籍提要四种》,载《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第二年刊》(南京:国学图书馆,1929年),第1页;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223页。
    4(乾隆)《揭阳县志》卷6,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据民国26年重刊本影印,第651页。
    2[日]海野一隆:《地図に見る日本:倭国·ジパング··大日本》(東京:大修館書店,1999年),第17页。
    3(嘉靖)《潮州府志》卷7,《钦定四库全书》本。
    1[明]郑余庆:《日本考略引》,收入《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1985年)第98册,第163页。
    2(嘉靖)《定海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卷11《名宦传》,第455页。
    3[明]王文光:《日本考略序》,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98册,第163页。
    4同上。
    1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224-226页。
    2按:此据《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19册史部目录类《万卷堂书目》卷2,第468页。缪凤林:《明人著与日本有关史籍提要四种》(第2页)、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222页)中均认为是四卷。
    4[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第217页。
    5[清]万斯同:《明史》卷134《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25册。
    6[明]薛俊:《日本考略序》,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98册,第164页。
    7[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34页。
    [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43页。
    1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229页。
    2[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48页。
    3[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55页。
    1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225页。
    2[日]海野一隆:《地図に見る日本:倭国·ジパング·大日本》,第18页。
    参见[日]秋山謙藏:《明代支那人の日本地理研究》,《歷史地理》第61卷第1号,1933年1月,第31-61 页。
    1参见张哲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4-182页。
    2[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44页。
    3[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56页。
    4朱莉丽:《倭寇之乱下明朝人对日本的研究》,收入陈尚胜编:《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与政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5页。
    1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236页。
    2[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58页。
    3[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60页。
    1[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44页。
    2[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58页。
    3[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58页。
    1[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34页。
    2缪凤林:《明人著与日本有关史籍提要四种》,载《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第二年刊》,第4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卷322《日本传》,第8353页。
    1国内关于《日本一鉴》并无专门研究,主要在中日关系史的研究著述中有所提及或者作为史料被引用,论文只有汤开建:《<日本一鉴>中的葡澳史料》,载《岭南文史》,1995年第2期,朱鉴秋:《<日本一鉴桴海图经>及明代中日海上航路的研究》,《海交史研究》,2000年第2期。台湾方面有郑樑生:《郑舜功<日本一鉴>之倭寇史料》,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第十一卷。日本方面有三ケ尻浩校订:《日本一鑑》(京都:出版者不明,1937年),木村晟编辑:《日本一鑑の總合的研究:大本山總持寺贯首梅田信隆禪師退董記念.本文篇》(大阪:伽林,1996年),大友信一、木村晟编:《日本一鑑[名彙]:本文と索引》(東京:笠間書院,1982年),渡邊三男:《[日本一鑑」について:明末の日本绍介書》,《驹澤大學研究纪要》(驹泽大学),Vol.13(1955/03),坂井健一:《日本館訳語捂と日本一鑑にみられる近世方音の研究》,《漢學研究》(日本大學中國學會),(1970/03)(通号7),木村晟:《日本一鑑[寄語」所引の下学集·節用集》,《驹澤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驹沢大学),Vol.32(1974/03),木村晟:《『日本一鑑』の名彙》,《驹沢国文》(驹沢大学),Vol.13(1976/02),神户辉夫《鄞舜功と蒋洲 大友宗麟と会つた二人の明人》,《大分大学教育福祉科学部研究纪要》21(2),1999/10,中岛敬:《鄭舜功の来日について》,《東洋大学文学部紀要.史学科篇》(19),1994,中岛敬:《『日本一鑑』 の日本認識》,《東洋大学文学部纪要,史学科篇》(束洋大学),(1995)(通号21),中岛敬:《『日本一鑑』研究史》,《東洋大学文学部纪要,史学科篇》(東洋大学),(1996)(通号22),片山晴賢:《『日本一鑑』 の基礎的研究其之一》,《驹沢短期大学研究纪要》(驹沢大学),Vol.24(1996/03),中岛敬:《劉喜海の『日本一鑑』研究》,《白山史学》(白山史学会),(1996/04)(通号32),片山晴贤:《『日本一鑑』 の基礎的研究其之二:名彙[器用」について》,《驹沢短期大学研究纪要》(驹沢大学),Vol.25(1997/03),片山晴賢、木村晟:《『日本一鑑』器用門の注釈的研究》,《驹沢短大国文》(驹沢大学),Vol.27(1997/03),近藤良一:《『日本一鑑』名彙の注釈的研究》,《驹澤大學北海道教養部研究纪要》(驹泽大学),Vol.33(1998/03),神户辉夫:《鄭舜功著『日本一鑑』について(正):[ふ海図経」 と「绝岛新编」》,《大分大学教育福祉科学部研究纪要》,(大分大学),Vol.22,No.1(2000/04),神户辉夫:《鄭舜功著『日本一鑑』について(统):[窮河話海」》,《大分大学教育福祉科学部研究纪要》,(大分大学),Vol.22,No.1(2000/04),片山晴賢:《『日本一鑑』。注积的研究》,《驹澤國文》(駒沢大学文学部国文学研究室),No.42(2005/2),徐典慶:《<日本一鑑>的歴史意羲及其漢日封音詞彙之價值》,《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関西大学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センタ一),No.2(2007/03),片山晴賢:《『日本一鑑』名彙。研究(1)》,《苫小牧駒譯大学紀要》(苫小牧驹澤大学),No.18(2007/10),中岛敬:《『日本一鑑』の諸伝本》,《江戶·明治期の日中文化交流》(東京:晨山渔村文化协会,2000/10)。等等。
    2参见张声振、郭洪茂:《中日关系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一卷,第379页。
    3参见郑棵生:《明嘉靖间浙江巡抚朱纨执行海禁始末》,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五卷,第1-34页。
    1《明世宗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卷419,“嘉靖三十四年二月庚辰”,条,第7270页。
    2关于此一时期靖倭督抚的变动情况,可参见郑樑生:《明嘉靖间靖倭督抚之更迭与赵文华之督察军情(1547-1556)》,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第七卷,第79-126页。
    3[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民国二十八年据旧抄本影印)卷9《接使》。标点参照郑樑生:《明代倭寇史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第七辑),第2913页。
    4武安隆、熊达云:《中国人の日本研究史》(東京:六興出版,1989年),第70页。
    5[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8《评议》,郑樑生:《明代倭寇史料》(第七辑),第2896页。
    6[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7《贡道》,郑樑生:《明代倭寇史料》(第七辑),第2883页。
    7参见[日]中岛敬:《郑舜功。来日について》,《東洋大学文学部紀要.史学科篇》第19号(1994年),第67页。
    8参见汤开建:《<日本一鉴>中的葡澳史料》,《岭南文史》,1995年第2期,第50页。
    7参见朱鉴秋:《<日本一鉴桴海图经>及明代中日海上航路的研究》,《海交史研究》,2000年第2期。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9《接使》,郑樑生:《明代倭寇史料》(第七辑),第2912-2913页。
    2[明]郑舜功:《日本一鉴·桴海图经》卷1。
    3《京都将军家谱》,转引自中岛敬:《郑舜功の来日について》,第68页。
    1《明世宗实录》卷450,“嘉靖三十六年八月甲辰”条,第7649页。
    2《明世宗实录》卷434,“嘉靖三十五年四月甲午”条,第7479页。
    3《明世宗实录》卷450,“嘉靖三十六年八月甲辰”条,第7649页。
    4《明世宗实录》卷450,“嘉靖三十六年八月甲辰”条,第7649-7650页。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6“流逋”。
    2参见[日]中岛敬:《『日本一鑑』の褚伝本》,《江户·明治期の日中文化交流》(東京:晨山渔村文化协会,2000年),第179-191页。
    3[日]渡邊三男:《「日本一鑑」について:明末の日本绍介害》,《驹澤大學研究纪要》(驹澤大学),通卷第13号(1955年3月),第148页。
    4参见[日]三ケ尻浩:《日本一鑑解题》,三ケ尻浩校訂本《日本一鑑》(京都:出版者不明,1937年),第3页。
    1郑樑生:《明代倭寇史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第七辑,第2837-2918页。
    2按:日本学者三ケ尻浩、渡边三男等人误将其籍贯冠为“广东新安人”,盖明代广东有新安县,属于广州府。但是郑舜功在《日本一鉴》中署为“新安郡人”,明代的安徽有新安郡。现在学界一般多认为郑舜功为安徽新安郡人。
    3按:日本三ケ尻浩校订本作“……未究其化,胡闰位……”。但此处所据民国影印本为“北”字而非“化”字,疑“其”字后面脱漏一字。
    4[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1“序言”。按:据语意推断,此序言尚未结束,但中日现存版本均到此处为止。
    5按:《日本一鉴》中此字为“左(?)右绍”,此为古体字今以不用,电脑中无法输入此字,故行文中均以“绝”字代替。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7《咨文》,郑樑生:《明代倭寇史料》(第七辑),第2872页。
    2[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9《接使》,郑樑生:《明代倭寇史料》(第七辑),第2914页。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绝岛新编》卷1。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绝岛新编》卷1。
    2[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2《疆土》。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3《身体》。
    2参见唐星煌:《黑齿管窥》,《东南文化》,1990年第3期,第52-55页。
    1参见刘黎明:《<山海经>里“黑齿国”与日本古俗》,《文史杂志》,1993年第5期,第46页。
    2[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卷2《染牙》,第72-73页。
    3[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3《男女》。
    4[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2《城池》。
    1王宝平:《日本典籍在历史上的中国》,载王宝平编:《中国馆藏日人汉文书目》(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页。
    2[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卷491《日本国传》,第14131页。
    3[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2《人物》。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绝岛新编》卷1。
    2这些笔谈资料经实藤惠秀和郑子瑜整理,于1968年由日本早稻田大学东洋文学研究会出版,名为《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
    3[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300页。
    1[明]李贽:《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卷3《杂说》,第97页。
    2[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4《词章》。
    3[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8《评议》,郑樑生:《明代倭寇史料》(第七辑),第2896页。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8《评议》,郑樑生:《明代倭寇史料》(第七辑),第2900页。
    2[明]郑舜功:《日本一鉴·桴海图经》卷1。
    3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第30页。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八佾篇第三》,第25页。
    1参见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夷夏之辨》,《南开学报》,2006年第1期,第87页。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卷5《滕文公章句上》,第125页。
    3[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卷1《原道》,第17页。
    4参见樊文礼:《中国古代儒家“用夏变夷”思想与理论的变迁》,《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340-341页。
    5[元]郝经:《陵川集》卷37《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四库全书》集部第1192册。
    6《明太祖实录》卷53,“洪武三年六月丁丑”条,第1048页。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3《农桑》。
    2[明]郑舜功:《日本一鉴·桴海图经》卷1。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2《鸟兽》。
    2参见汪向荣:《邪马台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3朱莉丽:《倭寇之乱下明朝人对日本的研究》,收入陈尚胜编:《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与政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9页。
    4[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5《寄语》。
    1[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卷103,第2055页。
    1对此进行勘误的有胡露、周录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补正十二则》,《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8期,同文还载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
    2关于侯继高和《日本风土记》,中日两国学者已有不少介绍和研究。本文主要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史料对其进行重新梳理。这些研究主要有:汪向荣:《关于<日本考>》,收入汪向荣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日]安田章:《日本風土记解题》,收入京都大学文学部国语学国文学研究室编:《日本風土记:全浙兵制考》(京都:京都大学国文学会,1961年),川越泰博:《『全浙兵制考』の撰者侯继高とその一族》,收入川越泰博编:《明清史谕集:中央大学川越研究室二十周年记念》(柬京:国害刊行会,2004年),大友信一:《日本風土记」”山歌”考》《文芸研究》(日本文芸研究会),(1962/08)(通号40),赤松祐子:《日本風土记」の基礎音系》,《国语国文》(中央図害出版社),Vol.57,No.12(1988/12),等等。
    3川越泰博:《『全浙兵制考』 の撰者侯继高とその一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编:《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1册《金山卫选簿》。
    4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一文中记为万历十六年。
    1参见汪向荣:《关于<日本考>》,第254页,及第263页注释5。
    2参见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第48页。
    3关于日本藏本的情况介绍,参见郑樑生:《佚存日本的<全浙兵制考>》,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二卷,第131-151页。
    4此段跋文多有转引,参见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第49页,[日]安田章:《日本風土记解题》,第22页,川越泰博:《『全浙兵制考』の撰者侯继高とその一族》,第29页。
    5参见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第48页。
    1参见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第49页。按:此处关于《附录近报倭警》的最晚记录时间有误,在以上引文之后尚有“二十四日又据分守镇海辽海东宁道兼理边备右参议荆州俊呈……”和“至二十五日又据辽东都司呈……·”等字样,因此按此逻辑推断,应为万历二十年六月二十五日以后刊刻,而非二十三日以后。
    2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第49页。
    1按:原字为“左舟右参”。
    2[明]侯继高:《全浙兵制》卷3《造修福船略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子部第31册,第194页。
    3关于许仪后的生平事迹以及其与郭国安等人此次密报倭情的详细原委,可参见管宁:《许仪后事迹考略》,《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管宁:《许仪后、郭国安等忠君报国活动事迹考》,《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第2期。按:笔者新近发现日本琉球大学附属图书馆伊波普猷文库藏有《全浙兵制考》手抄本一册。标题为“《全 浙兵制考》第二册《附录近报倭警》”,只抄录许仪后此次报告内容,而无《全浙兵制考》其他部分。此部分基本抄自万历刻本,但多有漏字。此抄本用纸为近代红线方格稿纸,且印有“冲绳县教育委员会用”字样,可以断定此抄本时代距今较近。
    1参见[日]安田章:《日本風土记解题》,第5页。
    2[明]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收入吴丰培主编:《壬辰之役史料汇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下,第91页。
    3参见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六〉,上编卷38,《宣祖昭敬大王实录十四》二十九年(万历二十四年),第2323页。
    汪向荣:《关于<日本考>》,第256页。
    1汪向荣:《关于<日本考>》,第257页。
    2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第47-48页)中认为《千顷堂书目》“侯继高《日本风土记》四卷”为单行本最早出现记录,并称《明史·艺文志》完全因袭这一记载。按:《澹生堂藏书目》要早于《千顷堂书目》。
    1《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卷78《史部·地理类存目》,第1055页。
    2按:汪向荣《关于<日本考>》(第252页)中根据《明史》卷105《功臣世表》的记载,断定为此时袭封,而《四库总目》记载错误。现查知临淮侯李庭竹卒于万历二年闰十二月十四日,《明神宗实录》卷43“万历三年十月甲午条”载:“以临淮侯李庭竹嫡长男李言恭承袭祖爵。”(第982页)故应以次为准。
    1按:汪向荣《关于<日本考>》(第253页)中认为郝杰是万历二十年七月后才以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的,所以把《日本考》的上梓时期定为万历二十年七月至次年十月之间。日本学者渡边三男《新修译注日本考》(第399页)、安田章《日本風土记解题》(第7页)中和汪向荣推测时间相同。今据《明实录》的记载,知此推测时间段并不完全准确。
    2汪向荣:《关于<日本考>》,第256页。
    1参见[日]渡迈三男:《新修訳註日本考》(東京:新典社,1985年)《解说》,第401页。
    2参见[日]安田章:《日本風土韶解题》,第10页。
    3汪向荣:《关于<日本考>》,第257页。
    1[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2参见许婉璞:《明代中晚期刻书业的特色及文化意义》,《中国出版》,2005年第7期,第54-55页。
    3乔治忠:《明代史学发展的普及性潮流》,收入乔治忠著:《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403页。
    4参见方志远:《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92页。
    5参见卢宇苗:《明代书坊主的推销手段在通俗小说传播上的运用》,《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1-33页。
    6参见乔治忠:《明代史学发展的普及性潮流》,收入乔治忠著:《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第407页。参见孙卫国:《王世贞史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
    1参见汪向荣:《关于<日本考>》,第259页。
    2谢国桢:《日本考·跋》,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附录,第265页。
    1[明]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卷12《与李临淮侯书》,第984页。
    2参见汪向荣:《关于<日本考>》,第246页。
    3由于《日本考》与《日本风土记》为一书两刻,内容几乎完全一样,所以在分析他们的日本研究问题时,为了行文方便只以《日本考》代称两书,并且在引用时均以通行常见的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本《日本考》作注。
    1参见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第49-50页。
    2[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卷103,第2035-2036页。
    3[明]郑若曾撰,李致忠点校:《筹海图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卷之二下《倭好》,第201页。
    1[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卷1《倭好》,第32页。
    2[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卷2《属国》,第47页。
    3[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卷2《属国》,第54页。
    1参见陈建平:《<日本考>所见的日本婚葬礼俗》,《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李小林:《明人私撰日本图籍及其对日本的认知》,《求是学刊》,2005年第4期。
    2按:中华书局本《日本考》无“彼”字,据北图影印本《日本考》及《日本风土记》补足。
    3[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卷3《字书》,第97-98页。
    4[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卷5《象棋》,第247页。
    5[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卷5《双陆》,第261页。
    6[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卷5《总图倣开于后》,第263页。
    7[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卷5《捷法》,第264页。
    1[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卷4《语音》,第141页。按:《日本考》因为剜改而把此句删减,今据《日本风土记》补足。
    2按:日本学者坂本健一、木村晟编有《<日本风土记>·<日本寄语>·<日本馆译语>·<琉球馆译语>·<朝鲜馆译语>·<日本一鉴>寄语对照手册》一书,将明代几部有日本研究书籍中的寄语部分加以列表对照,颇能看出各自的不同。
    3参见汪向荣:《关于<日本考>》,第258页。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卷53《萧相国世家》,第2014页。
    2《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卷78《史部·地理类存目》,第1053页。
    1[明]胡宗宪:《筹海图编序》,李致忠点校本《筹海图编》,第991页。
    2汪向荣:《中国第一部研究日本的专著》,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236页。
    3[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103,第2055页。
    1[明]张燮:《东西洋考》(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卷6《日本考》,第113页。
    2[明]张燮:《东西洋考》卷6《日本考》,第119页。
    3[明]王士骐:《皇明御倭录·小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史部第53册,第4页。
    1[明]郑舜功:《日本一鉴》卷8《评议》。
    1[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序》,李致忠点校本,第9页。
    1按:学术界关于清朝历史发展阶段的分期观点不尽相同,本文所称之“清朝前期”是指清朝日本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即从清朝建立至日本明治维新前后(1644—1870)的这段时期。
    2参见杜家骥:《论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3期,第120-125页。
    3参见王晓秋:《试论清代中日关系的开端》,《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137-139页。
    4[日]林春勝、林信篶编:《化夷燮態》(東京:束方书店,1981年),上册,第1页。
    1参见[日]石原道博:《明末清初日本乞肺の研究》(東京:富山房,1945年)。
    2[清]夏燮:《中西纪事》(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卷3《互市档案》,第40页。
    3参见[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49页。
    4参见王勇、孙文:《<华夷变态>与清代史料》,《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41-147页。
    1参见王晓秋、大庭修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25-248页。
    2吴廷璆:《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8页。
    1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形成》(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57页。
    1张声振、郭洪茂:《中日关系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一卷,第496页。
    2关于日军在旅顺大屠杀的情况,参见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二卷,第137-139页。
    1按:陈伦炯的字应为“资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诸刻本的署名中均作“资斋”。
    2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卷284《陈伦炯传》,第10194-10195页。
    1《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卷71《史部二十七·地理类四》,第981页。
    2[日]林春腾、林信篇编:《华夷變態》(東京:東方害店,1981年),上册,第642页。
    3[清]陈伦炯撰,李长傅校注,陈代光整理:《<海国闻见录>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原序”,第18页。
    1[清]陈伦炯撰,李长傅校注,陈代光整理:《<海国闻见录>校注》“原序”,第19页。
    2易惠莉:《清代中前期的对日关系认识》,收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思想与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五辑,第363页。
    3日本学者松浦章对童华的经历有详细的考证,主要依据的史料为:袁枚《小仓山访文集》卷7《苏州府知府童公传》,彭绍升《二林居士集》卷21的传,《清史列传》卷75和《国朝先正事略》卷52的童华传记,沈大成《学福斋集》卷17《前苏州府知府童公华传》,以及《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光绪《畿辅通志》和同治《苏州府志》。本文对童华经历的论述主要参考松浦章的考证。参见[日]松浦章:《清代雍正期の童华『畏崎纪闻』について》,收入《関西大学東西学述研究所纪要》33,第42页。
    4[清]童华:《长崎纪闻》,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79《子部·丛书类》,据乾隆刻本影印,第794页。
    1[清]童华:《长崎纪闻》,《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79,第793页。
    2[清]童华:《长崎纪闻》,《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79,第794页。
    3同治)《苏州府志》卷70《童华传》,收入《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⑧,第827页。
    4见[日]松浦章:《清代雍正期の童华『畏崎纪関』 について》,收入《阴西大学束西学述研究所纪要》33,第43-49页。
    1按:汪鹏的字与籍贯各处记载略有不同,根据周迅的考证,应以“字翼沧,浙江钱塘人”为是。参见周迅:《汪鹏事辑》,《文献》,1997年第2期,第236-237页。
    2参见[日]松浦章:《乾隆时代の长崎来航中国商人》,《咿哑》10期,1978年6月。
    3[清]汪鹏:《袖海编》,收入[清]涨潮、杨复吉、沈楙悳等编纂:《昭代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戊集续编,卷29,第1079页。[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杭州: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第十帙收有此书,不过其序言节略为:“乾隆甲申余客东瀛,寓居山馆,岩壑在望,云烟满目,而跬步不能出,直有抛南岳卷沧溟之志,姑就其所见闻略为记识。东坡云:‘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海耶?石耶?吾不得而知之矣。”
    1[宋]苏轼:《苏文忠公全集·东坡集》卷18,《四库全书》本。
    2[清]梁玉绳:《清白士集》卷24《日本碎语·序》。按:日本东洋文库藏有日本刊本《日本碎语》一卷,序言和内容与梁玉绳文集中完全一样,只是将梁氏的十六条合并为十四条而已,此日本刊本可以断定为来源于梁玉绳摘录本。唐力行《关于<日本碎语>的碎语》(载《安徽史学》,1996年第4期,第83-85页)一文中将其在东洋文库发现的日本刊本《日本碎语》作了介绍,但是却未能考证此刊本的来源,概是不知梁玉绳文集中收有此书之故。
    3按:唐力行《关于<日本碎语>的碎语》一文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出洋贸易有违海禁之令,鲍廷博怕担通倭之嫌;二是鲍廷博的《知不足斋丛书》主要网罗儒家经典的遗编,了解世界、认识新事物并不在“知不足”的范畴,《日本碎语》这类介绍夷情的书不屑入选。
    4周迅:《汪鹏事辑》,《文献》,1997年第2期,第235页。
    1易惠莉:《清代中前期的对日关系认识》,第368页。
    2参见[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第649-657页。
    [清]童华:《长崎纪闻》,《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79,第797页。
    2参见[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第654页。
    3[清]汪鹏:《袖海编》,收入[清]涨潮、杨复吉、沈楙悳等编纂:《昭代丛书》戊集续编,卷29,第1080页。
    1参见[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第657-660页。
    2[清]童华:《长崎纪闻》,《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79,第797页。
    3[清]汪鹏:《袖海编》,收入[清]涨潮、杨复吉、沈楙悳等编纂:《昭代丛书》戊集续编,卷29,第1081页。
    4[清]童华:《长崎纪闻》,《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79,第799页。
    5[清]陈伦炯撰,李长傅校注,陈代光整理:《<海国闻见录>校注》,第35页。
    1[清]汪鹏:《袖海编》,收入[清]涨潮、杨复吉、沈楙悳等编纂:《昭代丛书》戊集续编,卷29,第1081页。
    1[清]陈伦炯撰,李长傅校注,陈代光整理:《<海国闻见录>校注》,第35-36页。
    2参见周迅:《汪鹏事辑》,《文献》,1997年第2期,第231页。
    3[清]汪鹏:《袖海编》,收入[清]涨潮、杨复吉、沈楙悳等编纂:《昭代丛书》戊集续编,卷29,第1082页。
    1[清]陈伦炯撰,李长傅校注,陈代光整理:《<海国闻见录>校注》,第36-37页。
    1[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卷4《日本》,第67页。
    2[清]徐继畲:《瀛环志略》卷1《东洋二国》,清道光二十八年福建巡抚署刻本。
    3参见李巨澜:《魏源与<海国图志>》,载[清]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4原文参见[清]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录,安京校释:《海录校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86-287页。
    1以上具见(同治)《苏州府志》卷107《翁广平传》,收入《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⑨,第715页。
    2[清]姚鼐:《听莺居文钞·序》。
    3王宝平:《<吾妻镜补>著者翁广平考》,收入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本神奈川大学人文学研究所编:《中日文化论丛1996》(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9-160页。
    1乔治忠:《论中日两国传统史学的比较研究》,《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第88-89页。
    2以上参见[日]坂本太郎著,沈仁安译:《日本的修史与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94-97页。
    3参见[日]黑板腾美编:《吾妻镜·凡例》(東京:国史大系刊行会,1932年)。
    4参见冯佐哲、王晓秋:《<吾妻镜>与<吾妻镜补>——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文献》,1980年第1期,第186-187页。
    1[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44《跋吾妻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按:日本庆长十年当为明万历三十三年,宽永三年当为明天启六年,朱彝尊跋文时间有误。
    2参见冯佐哲、王晓秋:《<吾妻镜>与<吾妻镜补>——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文献》,1980年第1期,第187页。
    3[清]蔡澄:《鸡窗丛语》,见[清]文廷式:《纯常子枝语》(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卷36,第548页。
    4按:因日本有吾妻岛而得名之说影响颇广,乃至近人廖源兰仍持此观点。参见廖源兰:《<吾妻镜补>杂谈》,《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2年第4期,第50页。
    5[清]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36,第548页。
    6[清]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36,第548页。
    7参见[清]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4,第92页。
    1以上参见冯佐哲、王晓秋:《<吾妻镜>与<吾妻镜补>——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文献》,1980年第1期,第189页;冯佐哲、王晓秋:《从<吾妻镜补>谈到清代中日贸易》,《文史》,第15辑,第104-105页;[日日]藤塜鄰:《清儒翁庚平。日本文化研究》,收入氏著《日鲜清の文化交流》(束京:中文馆书店,1947年),第123页。
    2[清]石韫玉:《吾妻镜补·跋》,载[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卷首。
    1[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序》,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京都:朋友书店,1997年),第1-3页。
    参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下),第1081页。
    1[清]石韫玉:《吾妻镜补·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0-11页。
    1[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4页。
    2[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袖: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5页。
    1[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卷100下《叙传下》,第4242页。
    2[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第1117页。
    3[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日本通史》,第15页。
    4[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5页。
    5关于《通商条规》所反映的长崎贸易情况,可参见冯佐哲、王晓秋:《从<吾妻镜补>谈到清代中日贸易》,《文史》,第15辑,第107-123页
    1[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5-16页。
    2[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ゐ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6页。
    3[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ゐ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6页。
    4[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6页。
    5《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卷78《史部三十四·地理类存目七》,第1056页。
    1[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6页。
    2参见赵梅春:《辽、金史<国语解>的史学价值》,《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66-70页。
    3[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7页。 页。
    1[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序》,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4页。
    1[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卷491《日本国传》,第14134页。
    2参见乔治忠:《论中日两国传统史学之“正统论”观念的异同》,《求是学刊》,2005年第2期,第109-116页。
    3[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凡例》,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の日本通史》,第13页。
    1[清]翁广平:《吾妻镜补》卷1《世系表》,载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ゐ最初の日本通史》,第33-34页。
    1[清]翁广平:《听莺居文钞》卷28《与吕湘渔论作志书》,北京图书馆抄本。转引自王宝平:《<吾妻镜补>著者翁广平考》,第155页。
    1按:关于大化改新后的日本社会性质,中日史学界观点不一。本文主要采用吴廷璆的观点,认为大化改新后的日本社会性质应是封建社会。参见吴廷璆:《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6-57页。
    1沈仁安:《明治维新新论》,《日本学论坛》,1986年第3期,第39-40页。
    2吴廷璆:《日本史》,第370页。
    3[美]埃德温·奥·赖肖尔著,陈文寿译:《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67页。
    1[加拿大]诺曼著,姚曾廙译:《日本维新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207-208页。
    2参见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03页。《日本日记》发表之原本《遐迩贯珍》不易见到,现有王晓秋根据日本小岛晋治提供的日本辑印本而点校出版的本子可供参考,收入钟书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之《早期日本游记五种》([清]罗森等著,王晓秋点,史鹏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近年又有日本学者松浦章等人将《遐迩贯珍》杂志全部影印出版,其中可见《日本日记》原貌。参见[口]松浦章、内田度市、沈国威编著:《遐通贯珍の研究》(吹田:阴西大学出版部,2004年)。
    1[清]何如璋:《使东述略》,收入《早期日本游记五种》,第68页。
    2[清]李圭著,谷及世校点:《环游地球新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6-127页。
    1参见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76页。
    2王晓秋、大庭修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6页。
    3[日]佐藤三郎:《中国人の见た明治日本:東遊日記の研究》(東京:東方書店,2003年),第77页。
    4[日]冈千仞:《扶桑游记·跋》,收入[清]王韬著,陈尚凡、任光亮校点:《漫游随录·扶桑游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4页。
    5[清]王韬:《扶桑游记》,第232页。
    6[清]王韬:《扶桑游记》,第248页。
    1参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8-83页。
    2参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143页。
    3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页。
    4胡道静:《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上海市通志馆期刊》,第2卷,第3册,第994页。转引自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第2页。
    1参见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第19-20页。
    2参见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第109-110页。
    3参见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第157页。
    4参见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第196-197页。
    5参见石晓军:《『点石斎画報』にみる明治日本》(東京:東方书店,2004年),第7-8页。
    1参见王晓秋、大庭修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第310-316页。
    2参见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
    3[清]何如璋:《使东述略》,收入《早期日本游记五种》,第54页。
    [清]何如璋:《使东述略》,收入《早期日本游记五种》,第63页。
    2参见王宝平:《试论清末中日诗文往来》,收入王宝平主编:《中日诗文交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页。
    3参见王宝平:《试论清末中日诗文往来》,第15页。
    1参见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第34页。
    2[日]實藤惠秀:《明治日支文化交涉》(東京:光風館,1943年),第134页。
    3参见石维峰:《刘熙载与上海龙门书院》,《传承》,2009年第10期,第96-97页。
    4参见张敏:《略论姚文栋边防思想及实践》,《史林》,1999年第2期,第74-75页。
    5参见王宝平:《清末驻日外交使节名录》,收入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中日关系史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39-255页。
    1[日]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涉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第10页。
    2[清]陈允颐:《琉球小志序》,载[清]姚文栋编:《琉球地理小志》,清光绪九年刻本。
    3参见何慈毅:《明清时期琉球日本关系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42-143页。
    4[清]王韬:《琉球向归日本辨》,收入[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5 年)第十帙,第473-476页。
    1[清]张焕纶:《琉球地理志序》,载[清]姚文栋编:《琉球地理小志》。
    2[清]姚文栋:《琉球说略·序》,《琉球地理小志》附录。
    3[清]姚文栋:《琉球地理小志·跋》。
    1[清]姚文栋:《琉球小志补遗·识语》。
    2[清]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例言》,收入王宝平主编:《日本军事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页。
    1[清]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例言》,第2-3页。
    2[日]實藤惠秀:《明治日支文化交涉》,第192-194页。
    3[清]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例言》,第3页。
    4[清]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例言》,第3页。
    5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著录称:“日本国志十卷,姚文栋撰,清光绪十四年姚文枬家抄本,姚文枬跋。”(第1082页)国内多数学者都称并未发现此书(如吴伟明:《姚文栋——一个被遗忘了的清末“日本通”》,《日本学刊》,1985年第2期,第55页;盛邦和:《黄遵宪史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7页;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第186页。)近年王宝平发现此书并 对作专门介绍(王宝平:《新发现的姚文栋的代表作——<日本国志>》,载(日本)《中国研究月报》1999年5月号)。
    1王宝平:《黄遵宪与姚文栋——<日本国志>中雷同现象考》,收入胡令远、徐静波编:《近代以来中日文化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0页。
    1[日]星野恒:《跋日本志稿》,收入《海外同人集》卷上,载王宝平主编:《中日诗文交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7-78页。
    2[日]宫原确:《日本志稿·前题》,收入《海外同人集》卷上,载王宝平主编:《中日诗文交流集》,第78-79页。
    3[日]川口翯:《日本志稿·前题》,收入《海外同人集》卷上,载王宝平主编:《中日诗文交流集》,第78页。
    4[日]内務省地理局编纂物刊行会编:《日本地誌提要·序》(東京:ゆまに书房,1985年)。
    1[日]塚本明毅:《上日本地誌提要表》,收入《日本地誌提要》,第1册,第5-6页。
    2王宝平:《清代中日学衍交流の研究》(東京:汲古書紀院,2005年),第215-217页。
    3按:这九种书为:《琉球地理志》、《日本国志》、《日本地理兵要》、《日本会计录》、《海外同人集》、《归省赠言》、《墨江修禊诗》、《重九登高诗》、《东槎杂著》。
    1[清]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卷1《山川》,第18页。
    2[日]實藤惠秀:《明治日支文化交涉》,第144页。
    3参见舒习龙:《清末皖人与日本交往述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12-116页。
    4参见王宝平:《清末驻日外交使节名录》,第243页。
    1[清]陈家麟:《东槎闻见录·凡例》,清光绪十三年(1887)铅印本,第2页。
    2[清]傅云龙:《东槎闻见录叙》,载《东槎闻见录》卷首,第1页。
    3[清]陈家麟:《东槎闻见录》卷]《经纬》,第1页。
    4[清]陈家麟:《东槎闻见录·凡例》,第1页。
    1[清]陈家麟:《东槎闻见录·凡例》,第2页。
    2[清]陈家麟:《东槎闻见录·总论》,第2页。
    3[清]陈家麟:《东槎闻见录》卷2《政治》,第12页。
    1[清]徐明远:《东槎闻见录·叙》,载《东槎闻见录》书前,第6页。
    2[清]王肇鋐:《日本全国海岸图·附识》,载[清]王肇鋐:《日日本环海险要图志》,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
    3[清]王肇鋐:《日本全国海岸图·附识》。
    4参见王宝平:《清末驻日外交使节名录》,第246页。
    1[清]王肇鋐:《日本环海险要图志·凡例》。
    2参见王宝平:《清代中日学述交流の研究》,第274-279页。
    3[清]王肇鋐:《日本环海险要图志·凡例》。
    1[清]王肇鋐:《日本全国海岸图·附识》。
    2[清]王肇鋐:《铜刻小记·自序》,转引自王宝平:《清代中日学术交流の研究》,第269页。
    3[清]王肇鋐:《日本环海险要图志·凡例》。
    1参见张伟雄:《文人外交官の明治日本:中国初代驻日公使团の異文化体験》(東京:柏害房,1999年)。
    。参见王晓秋:《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初探》,《北京大学学报》(日本中心十周年特辑),1998年6月;王晓秋:《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初探》,《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王晓秋:《近代中日启示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研究》(与杨纪国合著,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等著作中的相关章节。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の日本视察》(東京:成文堂,1998年);王宝平:《傅云龙及其<游历日本图经>考》([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王宝平:《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征引文献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张群:《傅云龙其人及其著述》,《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5期;黄淑莲:《傅云龙和他的<游历图经>》,《兰台世界》,2008年第10期;[日]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涉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佐々木揚:《清末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観巴西洋観》(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0年)。 1[清]张之洞:《诰授荣禄大夫懋元观察六十双寿叙》,浙江图书馆善本书库藏傅云龙资料。转引自张群:《傅云龙其人及其著述》,《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5期,第80页。
    2参见[清]曾纪泽:《曾纪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597页。
    1参见《申报》,1887年10月28日。
    2参见[清]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余纪前编》,收入[清]傅云龙著,傅训成整理:《傅云龙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6-118页。
    1[清]傅云龙:《游历图经余纪叙例》,收入[清]傅云龙著,傅训成整理:《傅云龙日记》,第275页。
    2[清]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余纪前编》,收入[清]傅云龙著,傅训成整理:《傅云龙日记》,第74页。
    3参见[清]傅云龙:《东槎闻见录叙》,载《东槎闻见录》卷首,第1页。
    1[清]俞樾:《傅懋元日本图经序》,载[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第3-4页。
    1[清]黎庶昌:《日本图经跋》,载[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第609页。
    1[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卷8《河渠志二·水道分合表》,第174页。
    2[日]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37页。
    3参见王宝平:《傅云龙及其<游历日本图经>考》,载[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前言,第7页。
    4[清]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余纪前编》,收入[清]傅云龙著,傅训成整理:《傅云龙日记》,第109页。
    1参见王宝平:《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征引文献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2期,第71-76页。
    2[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卷30《凡例》,第608页。
    3王宝平:《傅云龙及其<游历日本图经>考》,载[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前言,第
    1[清]顾厚焜:《日本新政考·例言》,载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页。
    2[清]顾厚焜:《日本新政考·自叙》,载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第2页。
    3[清]顾厚焜:《日本新政考·自叙》,载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第2页。
    4[清]顾厚焜:《日本新政考·自叙》,载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第2页。
    1[清]顾厚焜:《日本新政考·自叙》,载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第2页。
    2[清]黎庶昌:《日本新政考序》,载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第1页。
    1[清]顾厚焜:《日本新政考·例言》,载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第2页。
    2[清]黎庶昌:《游历日本图经叙》,载[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第5页。
    3[清]黎庶昌:《游历日本图经叙》,载[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第5页。
    4王晓秋:《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初探》,《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78-86页。
    1参见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载[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169页。
    2[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卷1《杂感》,第42页。
    3郑海麟:《黄遵宪传》(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页。
    4[日]石川英:《日本杂事诗·跋》,载[清]黄遵宪著,钟书河辑校:《日本杂事诗广注》(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2页。
    5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前言》,第5页。
    1[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3《将之日本题半身写真寄诸友》,收入陈铮编: 《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91页。
    2参见[日]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10页。
    1[清]狄葆贤:《平等阁诗话》,收入《人境庐诗草笺注·附录三》,第1274页。
    2王晓秋:《黄遵宪研究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收入王晓秋:《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第373页。
    3郑海麟:《黄遵宪传》,第159-161页。
    4参见刘雨珍:《日本国志·前言》,载[清]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清]黄遵宪:《日本国志叙》,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819页。
    2[清]黄遵宪:《日本杂事诗·自序》,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6页。
    3[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6《<日本国志>书成志感》,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116页。
    1.陈其泰:《<日本国志>的时代价值》,收入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442页。
    2郑海麟:《黄遵宪传》,第15页。
    3[清]黄遵宪:《评<万国史记序>》,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246页。
    4[清]黄遵宪:《<藏名山房集>序》,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250页。
    5参见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五编《与日本友人大河内辉声等笔谈》十八《戊寅笔话》第十五卷第一〇一话(光绪四年五月十六日,1878年6月16日),第635页。按:《大日本史》的编纂是分成几步完成的,《志》和《表》的原稿全部完成在明治三十年(1897),此前虽然编成一部分印刷一部分,但是黄遵宪赴日日是在1877-1881年,所以没有看到《志》、《表》的全稿,因此他才会在与日本友人的笔谈中说出《大日本史》无《表》、《志》的话。
    6[清]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卷1“七四”,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30页。
    1[清]俞樾:《傅懋元日本图经序》,载[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第3页。
    2参见郑海麟:《黄遵宪传》,第168-177页。
    3[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4《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105页。
    4[清]黄遵宪:《日本国志》卷1《国统志一》,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892页。
    5[清]黄遵宪:《日本国志》卷2《国统志三》,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926页。
    1[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9“四七”,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158页。
    2[清]黄遵宪:《日本国志·凡例》,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821-822页。
    3参见[日]石原道博:《清代の日本研究·第5部--黄遵憲の日本国志と日本雑事詩-下-》,《茨城大学人文学部》文学科論集,通号9,1976年3月。
    1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2年),第325-326页。
    2参见王晓秋:《<日本国志>初探》,《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第177-206页。
    3 [清]黄遵宪:《日本国志·凡例》,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819-820页。
    1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五编《与日本友人大河内辉声等笔谈》三十六《己卯笔话》第十五卷第八十八话(光绪五年十一月六日,1879年12月18日),第692页。
    2[清]黄遵宪:《致汪康年函》(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1897年4月22日),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第405页。
    1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卷7《改革起源》,收入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一),第296页。
    2[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10《三哀诗·袁爽秋京卿》,收入陈铮编: 《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77页。
    3[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989-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页。
    4参见[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451页。
    5参见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の日本视察》(東京:成文堂,1998年),第100页。
    1参见孙雪梅:《清末民初中国人的日本观——以直隶省为中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57页。
    2参见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46页。
    3杨翼骧:《学忍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22页。
    4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收入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页。
    1陆乃翔、陆敦骙等:《南海先生传》(上编)第十三章《结论》,收入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第77页。
    2[日]坂出祥仲:《康有为传》(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9年),第34页。
    3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6页。
    4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第9-10页。
    1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7页。
    2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第15页。
    3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收入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上册),第52页。
    4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收入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53-54页。
    5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收入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59页。
    6康有为:《钱币疏》,收入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39页。
    1康有为:《乞赐面对折》,收入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71页。
    2康有为:《保朝鲜策》,收入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4页。
    3康有为:《攻日策》,收入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37页。
    4康有为:《攻日策》,收入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第38页。
    1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收入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153页。
    2彭澤周:《中国の近代化と明治维新》(京都:同朋舍出版部,1976年),第91-94页。
    3王晓秋:《康有为的一部未刊印的重要著作——<日本变政考>评介》,《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陈华新:《康有为与<日本变政考>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2期。
    4王魁星:《关于康有为写<日本变政考>的两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4期。
    5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第33页。
    6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第37页。
    7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第37页。
    1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第37页。
    2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第38页。
    3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收入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一),第521页。
    4陈华新:《康有为与<日本变政考>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176页。
    5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第40页。
    6康有为:《日本变政考·题记》,故宫博物院藏本,参见朱家溍:《<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出版说明》,《紫禁城》,1998年第4期,第42页。
    1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第47页。
    2陈华新:《康有为与<日本变政考>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178页。
    3王晓秋:《康有为的世界认识和“仿洋改制”》,载《论戊戌变法运动及康有为、梁启超》(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3页,此文又收入王晓秋:《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4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序》,收入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台北:宏业书局,1987年)(十),第2页。
    5陈华新:《康有为与<日本变政考>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177页。
    6陈华新:《康有为与<日本变政考>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177页。
    7康有为:《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收入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223页。
    1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卷1,收入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第10页。
    1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卷1,收入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第12页。
    1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序》,收入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第2页。
    2康有为:《日本变政考·跋》,收入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第335页。
    3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第47页。
    1康有为:《日本变政考·跋》,收入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第335-356页。
    2参见黄彰健:《读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大陆杂志》第40卷第1期,1970年,第1-11页。
    1[日]村田雄二郎:《康有为的日本研究及其特点——<日本变政考><日本书愕目志>管见》,《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39页。
    2[日]村田雄二郎:《康有为的日本研究及其特点——<日本变政考><日本书目志>管见》,《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40页。
    3汪荣祖:《康有为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页。
    4吴泽主编,袁英光、桂道义著:《中国近代史学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第2页、第4页。
    5参见吴怀祺主编,陈鹏鸣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近代前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171页。
    1孙玉敏:《王先谦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近年作者已将此文整理出版,孙玉
    敏:《王先谦学术思想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2王青芝:《中西文化视野下的王先谦研究——以史学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按:以前学者多认为王先谦卒于1917年,今据孙玉敏等人考证知其卒于中华民国六年(丁巳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转换为公历即为1918年1月8日。参见孙玉敏:《王先谦生卒年考辨》,《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第38-39页。
    4张舜徽:《清儒学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7页。
    5王先谦:《王先谦自定年谱》(卷上)“光绪五年己卯”条,收入王先谦著,梅季标点:《葵园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698页。
    1张舜徽:《清儒学记》,第247页。
    2刘节:《中国史学史稿》(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348页。
    3参见王先谦撰,吕苏生补释:《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序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页。
    1参见刘芹:《论王先谦的<五洲地理志略>》,《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41-46页。
    2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委会:《外国通鉴稿》(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年),第3-4页。
    3王先谦:《虚受堂文集》卷6《<外国通鉴>序》,收入《葵园四种》,第126页。
    4王先谦:《王先谦自定年谱》(卷中)“光绪三十一年乙巳”条,收入《葵园四种》,第762页。
    1王先谦:《王先谦自定年谱》(卷中)“光绪三十四年戊申”条,收入《葵园四种》,第766-767页。
    2孙玉敏:《王先谦学术思想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17页。
    1参见汤志钧:《戊戌变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49页。
    2参见梅季:《葵园四事辨》,《文史》第三十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99-308页。许顺富:《论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王先谦》,《湖湘论坛》,2003年第5期,第78页。
    1王先谦:《虚受堂书札》卷1《复学生吴兢》,收入《葵园四种》,第863-864页。
    2王先谦:《虚受堂书札》卷1《复学生吴兢》,收入《葵园四种》,第864页。
    3王先谦:《虚受堂书札》卷1《复日本宗方北平》,收入《葵园四种》,第885页。
    1王先谦:《王先谦自定年谱》(卷中)“光绪三十四年戊申”条,收入《葵园四种》,第767页。
    2王先谦:《虚受堂书札》卷1《复日本宗方北平》,收入《葵园四种》,第885页。
    3王青芝:《中西文化视野下的王先谦研究——以史学为中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01页。
    1吴荣政:《王先谦的治学风貌》,《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38页。
    2王先谦:《日本源流考》卷1,光绪二十八年(1902)思贤书舍刻本,页26A—-B。
    3王先谦:《日本源流考》卷15,页23A。
    1王先谦:《王先谦自定年谱》(卷中)“光绪三十四年戊申”条,收入《葵园四种》,第766页。
    1参见王青芝:《王先谦的史学成就及思想与观念》,《船山学刊》,2008年第2期,第52-54页;孙玉敏:《王先谦学术思想研究》,第234-237页。
    2王先谦:《虚受堂文集》卷6《<日本源流考>序》,收入《葵园四种》,第114页。
    3王先谦:《虚受堂文集》卷6《<日本源流考>序》,收入《葵园四种》,第113-114页。
    4王先谦:《虚受堂书札》卷1《复毕永年》,收入《葵园四种》,第863页。
    1参见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594页;乔治忠:《明代史学发展的普及性潮流》,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卷(张国刚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39-452页。
    1[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卷103,第2034页。
    2汪向荣、汪皓:《中世纪的中日关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第240页。
    3参见钟书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乔治忠:《环球凉热: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历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4参见陈其泰:《<日本国志>的时代价值》,收入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441-465页。
    5[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5《日本国志书成志感》,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上册,第116页。
    1[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赵吕浦校注本,(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631页。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进书表》(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9608页。
    3[明]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9《接使》,民国二十八年商务印书馆据旧抄本影印本。
    4[明]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据台湾大学藏万历刊本影印)卷12《与李临淮侯书》,第984页。
    5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序》,收入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台北:宏业书局,1987年)(十),第2页。
    1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卷12,《收入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第335页。
    2参见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159-217页。
    3学界目前多认为《日本风土记》与《日本考》为一书二刻,参见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武安隆,熊达云:《中国人の日本研究史》(東京:六兴出版,1989年);渡邊三男:《新修譯註日本考》(東京:新典社,1985年);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等。
    4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の日本视察》(東京:成文堂,1998年),第45页。
    1[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卷30《叙例》,第605页。
    2[清]顾厚焜:《日本新政考·自叙》,收入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页。
    3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232页。
    1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1《杂感》,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册,第75页。
    2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卷1“七四”,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册,第30页。
    3王宝平:《清代中日学术交流の研究》(東京:汲古害院,2005年),第8页。
    4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229页。
    1[清]翁廣平纂、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日本通史》(京都:朋友害店,1997年),第24-25页。
    2王宝平:《黄遵宪与姚文栋——<日本国志>中雷同现象考》,载胡令远、徐静波编:《近代以来日中文化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0页。
    3参见[日]秋山谦藏:《明代支那人の日本地理研究》,《历史地理》,弟61卷1号,第31-61页
    4[日]京都大学文学部国语学国文学研究室编:《日本寄语研究》(京都:京都大学国文学会,1965年)。
    1[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4《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册,第105页。
    2参见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黄遵宪:《日本国志》卷1《中东年表》,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下册,第890页。
    2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3页。
    [美]埃德温·奥·赖肖尔著,陈文寿译:《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Akira Iriye, The Chinese and the Japanese:essays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Allen S. Whiting, China eyes Japa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白寿彝主编,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卷)《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白寿彝主编,许殿才著:《中国史学史》(第二卷)《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成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白寿彝主编,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白寿彝主编,吴怀祺著:《中国史学史》(第四卷)《五代辽宋金元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继续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白寿彝主编,向燕南、张越、罗炳良著:《中国史学史》(第五卷)《明清时期(1840年前)·中国古代史学的嬗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白寿彝主编,陈其泰著:《中国史学史》(第六卷)《近代时期(1840-1919)·中国近代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日]坂本太郎著,沈仁安译:《日本的修史与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日]坂出祥伸:《康有为传》(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9年)。
    陈华新:《康有为与<日本变政考>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2期。
    [清]陈家麟:《东槎闻见录》,清光绪十三年(1887)铅印本。
    陈建平:《<日本考>所见的日本婚葬礼俗》,《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陈景彦:《也谈古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与汪向荣先生商榷》,《现代日本经济》,1990年第2期。
    [清]陈伦炯撰,李长傅校注,陈代光整理:《<海国闻见录>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4年)。
    陈其泰:《黄遵宪文化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陈其泰:《简论黄遵宪<日本国志>的时代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陈其泰:《史学与民族精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陈铮编: 《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日]川越泰博:《『全浙兵制考』の撰者侯继高とその一族》,收入川越泰博编:《明清史输集:中央大学川越研究室二十周年记念》(束京:国書刊行会,2004年)。
    [日]村田雄二郎:《康有为的日本研究及其特点——<日本变政考><日本书目志>管见》,《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日]大和岩雄:《“日本”国名与天武天皇》,《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日]大庭修著,戚印平、王勇、王宝平译:《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日]大友信一、木村晟编:《日本一鑑[名彙」:本文と索引》(東京:笠間書院,1982年)。
    [日]登丸福寿、茂木秀一郎:《倭寇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社,1942年)。
    丁克家:《<经行记>考论》,《回族研究》,1991年第1期。
    [日]渡辺三男:《[日本一鑑」 について:明末の日本绍介書》,《驹浑大學研究紀要》(驹澤大学),通卷第13号(1955年3月)。
    [日]渡边三男:《新修訳註日本考》(東京:新典社,1985年)。
    杜家骥:《论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3期。
    [明]范涞:《两浙海防类考续编》,收入《四库存目丛书》(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年)史部第226册。
    [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范中义、仝晰纲:《明代倭寇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樊文礼:《中国古代儒家“用夏变夷”思想与理论的变迁》,《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冯佐哲、王晓秋:《<吾妻镜>与<吾妻镜补>——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文献》,1980年第]期。
    冯佐哲、王晓秋:《从<吾妻镜补>谈到清代中日贸易》,《文史》,第15辑。
    [日]福井重雅:《<後漢書><三國志>所收倭(人)傅の先後問题》,收入福井重雅先生古稀·退
    職記念論集刊行會编:《古代束アジアの社會と文化》(東京:汲古書院,2007年)。
    [清]傅云龙著,傅训成整理:《傅云龙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傅云龙著、王宝平整理:《游历日本图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葛兆光:《从“西域”到“东海”——一个新的历史世界的形成、方法及问题》,《文史哲》,2010 年第1期。
    葛兆光:《揽镜自鉴——关于朝鲜、日本文献中的近世中国史料及其他》,《复旦学报》,2008年第2期。
    管宁:《许仪后、郭国安等忠君报国活动事迹考》,《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第2期。
    管宁:《许仪后事迹考略》,《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日]海野一隆:《地図に見る日本:倭国·ジパング·大日本》(東京:大修館書店,1999年)。
    [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何慈毅:《明清时期琉球日本关系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明]侯继高:《全浙兵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31册)。
    [日]呼子丈太朗:《倭寇史考》(束京:新人物往来社,1971年)。
    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胡露、周录祥:《<四厍全书总目>存目补正十二则》,《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8期。
    黄淑莲:《傅云龙和他的<游历图经>》,《兰台世界》,2008年第10期。
    [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黄彰健:《读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大陆杂志》第40卷第1期,1970年。
    [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黄遵宪著,钟书河辑校:《日本杂事诗广注》(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日]菅原真道奉敕撰:《续日本纪》,收入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东京:吉川弘文馆,1988年)。
    姜胜利:《清人明史学探研》(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日]京都大学文学部国語学国文学研究室编:《日本風土记:全浙兵制考》(京都:京都大学国文学会,1961年)。
    [日]京都大学文学部国語学国文学研究室编:《日本寄語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学国文学会,1965年)。
    Joshua A. Fogel,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essays o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Armonk, N.Y.:M.E. Sharpe,1995.
    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收入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台北:宏业书局,1987年)(十)。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收入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台北:宏业书局,1987年)(十一)。
    [清]李圭著,谷及世校点:《环游地球新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李小林:《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李小林:《明人私撰日本图籍及其对日本的认知》,《求是学刊》,2005年第4期。
    李小林:《万历官修本朝正史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明]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明]李贽:《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日]笠井倭人:《倭の五王:研究史》(束京:吉川弘文館,1973年)。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廖源兰:《<吾妻镜补>杂谈》,《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2年第4期。
    [日]林春腾、林信篇编:《華夷燮態》(東京:束方害店,1981年)。
    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刘节:《中国史学史稿》(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
    刘黎明:《<山海经>里“黑齿国”与日本古俗》,《文史杂志》,1993年第5期。
    刘芹:《论王先谦的<五洲地理志略>》,《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唐]刘知几著,赵吕浦校注:《史通》(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罗炳良:《18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成就》(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罗炳良:《清代乾嘉历史考证学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清]罗森等著,王晓秋点,史鹏校:《早期日本游记五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梅季:《葵园四事辨》,《文史》第三十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缪凤林:《明人著与日本有关史籍提要四种》,《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第二年刊》(南京:国学图书馆,1929年)。
    《明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版。
    [日]木村晟编辑:《日本一鑑の總合的研究:大本山總持寺贯首梅田信隆禅師退董記念.本文篇》(大阪:伽林,1996年)。
    [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日]牧田諦亮:《策彦入明記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55年)。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形成》(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
    Marius B. Jansen, Japan and China:from war to peace,1894-1972, Chicago:Rand McNally College Pub. Co.,1975.
    南炳文审定,李小林、李晟文主编:《明史研究备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
    [日]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日]内耢省地理局编纂物刊行会编:《日本地蔷提要》(東京:ゆまに書房,1985年)。
    [加拿大]诺曼著,姚曾廙译:《日本维新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
    Noriko Kamachi, Reform in China:Huang Tsun-hsien and the Japanese model,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彭澤周:《中国の近代化巴明治维新》(京都:同朋舍出版部,1976年)。
    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乔治忠:《环球凉热——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历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乔治忠:《论中日两国传统史学的比较研究》,《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
    乔治忠:《论中日两国传统史学之“正统论”观念的异同》,《求是学刊》,2005年第2期。
    乔治忠:《明代史学发展的普及性潮流》,《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四卷。
    乔治忠:《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乔治忠:《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
    乔治忠、姜胜利:《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日]秋山谦藏:《明代支那人。日本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第61卷第1号,1933年1月。
    [日]秋山谦藏:《日支交涉史研究》(束京:岩波害店,1939年)。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委会:《外国通鉴稿》(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年)。
    任冠文:《李贽史学思想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989-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R.Tsunota & L.C.Goodrich, Japan in the Chinese Dynastic Histories, Later Han through Ming Dynasties, South Pasadina,1951.
    《山海经》,袁珂校注本,(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日]舍人亲王奉敕撰:《日本书纪》,收入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东京:吉川弘文馆,1988年)。
    沈仁安:《明治维新新论》,《日本学论坛》,1986年第3期。
    沈仁安:《日本起源考》(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
    盛邦和:《黄遵宪史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施丁:《中国史学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日]實藤惠秀:《明治日支文化交涉》(東京:光風館,1943年)。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石维峰:《刘熙载与上海龙门书院》,《传承》,2009年第10期。
    石晓军:《『点石斎画報』にみる明治日本》(束京:東方書店,2004年)。
    石晓军:《中日两国相互认识的变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
    [日]石原道博:《明代日本観の一侧面》,载茨城大学人文学部编:《茨城大学人文学部纪要·文学科论集》,第1号,1968年1月。
    [日]石原道博:《明末清初日本乞師の研究》(束京:富山房,1945年)。
    [日]石原道博:《锁国時代における清人の日本研究(上)--翁広平の日本国志について》、《锁国
    時代における清人の日本研究(下)--翁広平の日本国志について》,《茨城大学文理学部纪要》人文科学,通号16、17。
    舒习龙:《清末皖人与日本交往述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日]松浦章:《乾隆时代の长崎来航中国商人》,《咿哑》10期,1978年6月。
    [日]松浦章:《清代雍正期の童華『長崎纪聞』について》,《関西大学東西学術研究所纪要》33。
    [日]松浦章:《中国の海贼》(東京:束方書店,1995年)。
    [日]松浦章、内田慶市、沈国威编著: 《遐邇贯珍の研究》(吹田:関西大学出版部,2004年)
    [日]松下見林:《異稱日本傅》,收入近藤瓶城编:《改定史籍集霓》(東京:臨川書店,1984年)第廿册(新加通记類一三)。
    [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明]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
    苏崇民:《关于中日关系史分期的几个问题》,载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编:《日本的中国移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孙卫国:《王世贞史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孙雪梅:《清末民初中国人的日本观——以直隶省为中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孙玉敏:《王先谦学术思想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孙玉敏:《王先谦生卒年考辨》,《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
    [日]太田弘毅:《倭寇:商業·軍事史的研究》(横浜:春風社,2002年)。
    覃启勋:《日本国名研究》,《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
    汤开建:《<日本一鉴>中的葡澳史料》,《岭南文史》,1995年第2期。
    汤勤福:《朱熹的史学思想》(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唐力行:《关于<日本碎语>的碎语》,《安徽史学》,1996年第4期。
    唐星煌:《黑齿管窥》,《东南文化》,1990年第3期。
    [日]藤塚鄰:《日鮮清の文化交流》(束京:中文館書店,1947年)。
    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大连: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87年)。
    [日]田中健夫:《大明国と倭寇》(束京:ぎようせい,1986年)。
    [日]田中健夫著,杨翰球译:《倭寇——海上历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
    [清]童华:《长崎纪闻》,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79《子部·丛书类》,据乾隆刻本影印。
    [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汪高鑫、程仁桃:《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夷夏之辨》,《南开学报》,2006年第1期。
    [清]汪鹏:《袖海编》,收入《昭代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戊集续编。
    汪荣祖:《康有为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汪向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载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编:《日本的中国移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汪向荣、汪皓:《中世纪的中日关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王宝平编著:《吾妻镜補:中国人による最初。日本通史》(京都:朋友書店,1997年)。
    王宝平:《<吾妻镜补>著者翁广平考》,收入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本神奈川大学人文学研究所编:《中日文化论丛1996》(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宝平:《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征引文献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王宝平:《黄遵宪与姚文栋——<日本国志>中雷同现象考》,收入胡令远、徐静波编:《近代以来中日文化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宝平:《清代中日学衍交流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05年)。
    王宝平:《清末驻日外交使节名录》,收入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中日关系史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王宝平主编:《日本军事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宝平主编:《中日诗文交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宝平编:《中国馆藏日人汉文书目》(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复印。
    王魁星:《关于康有为写<日本变政考>的两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4期。
    王婆楞:《历代征倭文献考》(重庆:正中书局,1940年)。
    王青芝:《中西文化视野下的王先谦研究——以史学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王青芝:《王先谦的史学成就及思想与观念》,《船山学刊》,2008年第2期。
    [明]王士骐:《皇明御倭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53册。
    [清]王韬著,陈尚凡、任光亮校点:《漫游随录·扶桑游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杭州: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
    王先谦著,梅季标点:《葵园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王先谦撰,吕苏生补释:《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王晓秋:《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初探》,《北京大学学报》(日本中心十周年特辑),1998年6月。
    王晓秋:《近代中日启示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王晓秋:《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王晓秋、杨纪国:《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研究》(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晓秋:《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
    王晓秋:《康有为的一部未刊印的重要著作<日本变政考>评介》,《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
    王晓秋:《<日本国志>初探》,《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
    王晓秋:《试论清代中日关系的开端》,《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王晓秋:《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初探》,《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王晓秋、大庭修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
    王勇:《中国史のなかの日本像》(東京:農山渔村文化協会,2000年)。
    王勇、孙文:《<华夷变态>与清代史料》,《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清]王肇鋐:《日本环海险要图志》,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
    [唐]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清]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吴怀祺主编,陈鹏鸣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近代前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
    吴荣政:《王先谦的治学风貌》,《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3期。
    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2年)。
    吴廷璆:《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吴伟明:《姚文栋——一个被遗忘了的清末“日本通”》,《日本学刊》,1985年第2期。
    吴泽、杨翼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吴泽主编,袁英光、桂遵义著:《中国近代史学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武安隆、熊达云:《中国人の日本研究史》(束京:六興出版,1989年)。
    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清]夏燮:《中西纪事》(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
    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明代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
    谢保成:《中国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谢贵安:《明实录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清]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录,安京校释:《海录校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日]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の日本视察》(束京:成文堂,1998年)。
    许顺富:《论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王先谦》,《湖湘论坛》,2003年第5期。
    [明]薛俊:《日本国考略》,收入[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卷103。
    [日]岩橘小弥太:《日本の国号》(束京:吉川弘文館,1970年)。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杨艳秋:《明代史学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杨翼骧:《学忍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一、二、三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1994、1999年)。
    [唐]姚思廉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清]姚文栋编:《琉球地理小志》,清光绪九年刻本。
    易惠莉:《清代中前期的对日关系认识》,收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思想与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五辑。
    [清]曾纪泽:《曾纪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张敏:《略论姚文栋边防思想及实践》,《史林》,1999年第2期。
    张庆洲:《抗倭援朝战争中的明日和谈内幕》,《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张群:《傅云龙其人及其著述》,《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5期。
    张声振、郭洪茂:《中日关系史》(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张舜徽:《清儒学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张伟雄:《文人外交官の明治日本:中国初代驻日公使团の具文化体験》(東京:柏害房,1999年)。
    [明]张燮:《东西洋考》(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张越:《新旧中西之间——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张哲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赵梅春:《辽、金史<国语解>的史学价值》,《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郑海麟:《黄遵宪传》(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郑樑生:《明代倭寇史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第七辑。
    郑棵生:《明嘉靖间浙江巡抚朱纨执行海禁始末》,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五卷。
    郑棵生:《宁波事件始末——一五二三》,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第十二卷。
    郑樑生:《壬辰倭乱期间的和谈始末》、《再论明代勘合》,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第十卷。
    郑樑生:《严嵩与靖倭之役》、《明嘉靖间靖倭督抚之更迭与赵文华之督察军情——一五四七~一五五六》,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第七卷。
    郑樑生:《郑舜功<日本一鉴>之倭寇史料》,收入氏著《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第十一卷。
    [明]郑若曾撰,李致忠点校:《筹海图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明]郑舜功:《日本一鉴》(民国二十八年据旧抄本影印)。
    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日]中岛敬:《『日本一鑑』の日本認識》,《束洋大学文学部纪要,史学科篇》(束洋大学),(1995)(通号21)。
    [日]中岛敬:《『日本一鑑』の褚伝本》,《江户·明治期の日中文化交流》(束京:農山漁村文化協会,2000/10)。
    [日]中岛敬:《『日本一鑑』研究史》,《東洋大学文学部纪要,史学科篇》(東洋大学),(1996)(通号22)。
    [日]中岛敬:《郸舜功の来日について》,《東洋大学文学部纪要.史学科篇》(19),1994。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日]中山久四郎:《支那史籍上の日本史》(東京:雄山閣,1929年)。
    钟书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周少川:《元代史学的世界性意识》,《史学集刊》,2000年第3期。
    周迅:《汪鹏事辑》,《文献》,1997年第2期。
    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元]周致中:《异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明]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收入吴丰培主编:《壬辰之役史料汇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朱端强:《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朱鉴秋:《<日本一鉴桴海图经>及明代中日海上航路的研究》,《海交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朱莉丽:《倭寇之乱下明朝人对日本的研究》,收入陈尚胜编:《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
    与政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日]佐久間重男:《日明関係保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92年)。
    [日]佐藤三郎:《翁広平の[吾妻镜補」について--江户時代の中国人の日本研究》,《日本歴史》(450)。
    [日]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涉史の研究》(束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
    [日]佐藤三郎:《中国人の見た明治日本:東遊日記の研究》(東京:束方害店,2003年)。
    [日]佐々木掦:《清末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観と西洋観》(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